点思考对优化区人大代表结构的几

时间:2019-05-14 18:3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点思考对优化区人大代表结构的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点思考对优化区人大代表结构的几》。

第一篇:点思考对优化区人大代表结构的几

对优化区人大代表结构的几点思考

认真选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各级人大换届选举的一项重要任务。能否选出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人大代表,对于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影响。每次人大换届选举都会遇到如何优化代表结构问题,这是直接选举中一个情况比较复杂、操作难度较大的现实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对浦东新区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调研中的粗浅认识,试述优化代表结构问题。

分析代表构成现状 充分认识优化代表结构的重要性

人大代表结构,是指构成人民代表大会组成人员的群体结构。在我国,宪法规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决定了民主的广泛性,这是人大代表的产生土壤和法律保障。一方面,是享受民主权利的主体极其广泛,依法享有政治权利的选民约占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的99%;另一方面,公民参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诸多方面。因此,人大代表的构成必须从宏观上考虑,工人、农民、妇女、知识分子、民主党派等方面都应占据一定的比例,代表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全体选民在广泛性的基础上,考虑方方面面的代表人物,选举产生出结构比例合理,并充分体现本阶层、本系统各自特点的人大代表。在此基础上,把人大代表的广泛性、代表性、先进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综观历届人大代表的结构,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是中共党员代表比例偏高、领导干部代表偏多,这也是影响代表结构优化的“顽症”。以浦东新区一届人大代表结构为例,存在“二多一少”,即代表中中共党员偏多,占代表总数的72%;各级干部偏多,占代表总数的46%,而体现浦东特点的代表较少,如陆家嘴等四个开发区的区人大代表仅有22名,占代表总名额的5.8%。全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定位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区,金融界代表也只有4名。造成代表结构不够合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认识上的差距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必须认识到代表结构涉及到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性质,涉及到人大整体功能发挥的大问题。决不能以单纯军事观点来看待换届选举任务,以为只要把代表选举产生出来,符合法律程序就是“大功告成”,而是应该从宪法所明确规定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出发,从代表法所规定的代表权利和义

务考虑,从优化代表结构的要求,积极引导选民把素质较高、符合条件的人选为代表。这是检验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坚持与时俱进 积极调整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结构

为了加强党对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中央及各级地方党委都发出“红头文件”,有针对性地对每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提出要求。其中,对代表素质、代表结构的要求,都是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的新变化,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的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对此,各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积极贯彻执行,并在新一届的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行为中得到了印证。八十年代中期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为了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一部份这一英明论断,各级人大代表中知识分子比例有了较大增长。1992年颁布并实施代表法后,按照代表执行职务的能力要求,1993年、1998年的换届选举后,各级人大代表的知识结构有了很大改善,基本上消除了文盲代表的现象。媒体披露的全国人大代表带笔记本电脑出席会议的镜头,从一个侧面生动地表现了代表素质、代表结构也在与时俱进。

这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换届选举,是进入新世纪我国人民政治生活和地方政权建设的一件大事。搞好这次换届选举,关键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因此,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去思考、设计、规划新一届的人大代表结构。对浦东新区而言,以“三个代表”要求去最终形成优化的代表结构,既有利于我们拓宽思路,也是浦东新一轮开发开放的需要。

首先,新一届的代表结构要能体现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浦东开发12年来,一批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实体纷纷入驻这片充满希望和生机的热土,并不断壮大。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集聚了123家中外金融机构和7个国家级要素市场,外高桥保税区引进了2000多家贸易公司和60多家著名跨国公司的物流分拨中心,金桥出口加工区落户了421家中外资企业,张江高科技园区中的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已初具规模。这四大开发区已涌现出众多符合代表条件的优秀人物。同时,浦东的民营企业和新经济组织也不乏杰出人物。他们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之一。

其次,新一届的代表结构要能符合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随着东方明珠电视塔、东方电视台、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科技馆等市级标志性文化项目在浦东的建成,东方书城等出版印刷产业在浦东的快速发展,陈逸飞、孔祥东、陆星儿等一批文化名人来浦东创业,以及社区文化日益丰富多彩,浦东的“文气”正在提升。与此同时,浦东孕育出一批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才俊。

第三,新一届的代表结构要能反映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浦东开发的征途上,浦东新区无论在街道、镇,还是在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大批为浦东改革开放事业作出贡献的先进人物。从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从以往换届选举的实践来看,对代表构成的方方面面不能考虑过细,需要照顾的方面不能过多,因此,我们在设计新一届代表结构时,要重点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认真落实有关党派结构的政策。历次人大换届时,中共中央或市委文件都规定,中共党员代表所占比例不要超过代表总数的65%,而在直接选举,即区县或乡镇的人大换届选举中,其选举结果往往是中共党员代表超过这一比例。究其原因是代表中党政干部偏多,致使代表中中共党员比例偏高。对此,1986年中央发文规定,除党政主要负责人仍应提名为代表候选人外,党政各部门的负责人大多数可以不提名为代表候选人。1989年中央又发文通知,“建议每县安排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当本级人大代表,一般以三至五人为宜。”中央三令五申发文,关键在于各地应认真贯彻执行。否则,党派结构政策的落实将是一句空话。这是本次区县人大换届选举中要认真研究并积极贯彻的重点问题。二是执行好连任代表要有适当比例的政策。从人大多年实践看,连任代表以占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为妥,以利于人大工作连续、有效地运作。

严格依法办事 努力优化代表结构

如何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将所设计的结构优化的代表候选人方案得以落实,这是必须从操作层面去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调查,做到条块结合,积极物色一批素质较高的代表候选人。市委关于区县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文件指出:直接选举工作以块为主,各系统密切配合。我以为,这里所讲的“条”和“块”,不仅对全市而言,而且针对区县的情况。因此,在以街道、镇的块为主,调查并掌握代表资源时,各条线也要协作配合,将本系统的代表资源主动推荐到有关街道、镇,由有关选区在选民认可的基础上,以选民10人以上联名形式提名推荐。然而,街道、镇在各选区提出的代表初步候选人,涉及到单位职工的,要注意听取该单位所属系统组织的意见,以防止将个别素质较差的人选为代表。

其次,要把握好15%和85%的关系。以往,各街道、镇总是将组织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即占代表名额的15%那一块)作为选举中的重点,化较大的精力去完成。而对占代表名额85%需选民10人以上联合提名的那一块,只求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选举,对代表结构优化问题考虑较少,或者说,在新形势下如何选举产生素质高、结构好的代表,还缺少足够的认识和相应的办法。我认为,一是街道、镇在下达代表的名额中,要将组织推荐的代表候选人与选民十人以上联名推荐的代表候选人,整合形成结构优化的代表候选人方案。一个区的人大代表其结构合理、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一个街道、镇选举产生出结构好的代表。因此,选举前,各街道、镇要认真开展调研,对代表资源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本街道(或镇)如何优化代表结构有个预案。二是要充分利用单位系统的代表资源。如浦东新区教育、卫生等单位系统,相对来说存在着代表资源的“三多”,即名人多(名校长、名院长不少)、专家多、民主党派多。要按照单位与社区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地将这些单位职工和社区居民组成混合选区,以有利于将素质较高的“三多”人物选为代表。三是要从技术层面多考虑“三选二”、“四选三”的方法。虽然从总体上讲,中共代表候选人比民主党派代表候选人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只要在操作过程中讲究方式方法,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是能够将素质较好的民主党派人士选为代表,以达到代表结构优化的目的。如希望在某选区产生民主党派的代表时,要尽可能地采用被实践证明选举成功率较高的“三选二”、“四选三”方法,并在此选区内安排至少有两名民主党派人士为正式候选人,必将使民主党派当选代表的比例上升。这种操作方法,对确保妇女比例同样有效。

第三,积极引导选民选出结构优化的代表。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做好引导选民的工作,使选民把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和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事相结合。依法办事是党的治国方略的具体内容,依法办事和按政策办事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在选举中,关于选民联合提名、协商确定代表正式候选人、差额选举原则是由法律规定的,而代表结构、代表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往往通过政策来规定。因此,选民既要坚持依法办事,又要认真执行有关政策,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诚然,选举不能搞“指选”、“派选”,但在选举过程中要坚持向选民宣传代表基本素质和条件,讲清优化代表结构的重要意义。特别要精心组织好协商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这一关键环节。在初步代表候选人产生后,要进一步发扬民主,做好深入、细致的酝酿和协商工作,注意引导选民将优秀的党外人士、妇女等人物确定为正式代表候选人,经过差额选举,努力选出能符合结构优化的代表。例如,2002年浦东新区金桥镇人大换届选举中,镇选举委员会通过有效的宣传发动,让广大选民了解优化代表结构的重要性,在协商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过程中,以保证代表素质为前提,提出了“五让”做法,即党员让非党、干部让群众、男同志让女同志、文化低的让文化高的、年龄大的让年龄小的,从而选举产生了结构优化的镇人大代表。这也充分说明,积极宣传,善于引导,取得了广大选民的理解和支持,就能够达到优化代表结构的目标。

第二篇:区角游戏材料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

区角游戏材料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

区角游戏是幼儿自主选择、主动参与的小组化操作活动,相对于集体教育活动的高结构化,区角游戏是低结构的教育组织形式,无论是在活动的方式还是师生交流,有着更高的自由度和开放度。幼儿在自由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更教师的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材料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因此材料作为游戏环境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其结构的科学性势必影响幼儿的操作。区角游戏中的材料不同于集体活动中的操作材料,教师的直接教育指导作用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附加在材料上的教育作用,游戏材料的结构和其蕴含的意义应该更加丰富,才能满足幼儿在自主操作中的需要。材料投放是否有效成为评价区角游戏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说优化区角游戏首先要优化游戏材料。那我们就在“原”材料中加点什么让孩子的操作互动变得更有效呢?

一、多一点层次

在同一个区角活动的内容,所面对的孩子却是不同的:不同的经验基础、不同的操作能力、不同的接受能力、不同的表达方式„„多样的差异融入在其中。如果整齐划一的材料投放到区角中,必定无法适应每位孩子的需要。蒙台梭利曾经指出: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大师非常尊重孩子自身的综合素质,崇尚孩子的自然发展和自我学习。我想材料与孩子之间也应存在着默契和适宜度。同一活动内容的不同层次的材料,可以适应幼儿不同的能力水平,设计不同挑战难度的材料,找准不同层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应该成为我们组织区角游戏的重要工作之一。

不妨根据以上观点尝试设计一组游戏:在小班数学领域的区角活动“按规律排排队”的活动中,几个不同的孩子在摆弄不同的材料,第一组材料是“接火车车厢”,就是继续前面按照已有的规律车厢,幼儿从贴有不同规律的车厢中选择相同的规律接在后面。第二组材料是“拧瓶盖”,在一排瓶子中,前面几个瓶盖已经被教师有规律地拧好了,在后面的一组瓶子中,也已经拧好了规律中的一个瓶盖,比如把红色瓶盖拧好,请孩子找规律把规律中的其他颜色的瓶盖拧上去。第三组材料是“串珠子风铃”,给幼儿准备2-3种不同颜色的珠子和线,让孩子们自主性有规律地串珠子。试着分析一下这三组材料的投放意图吧,第一组的材料难度最低,让孩子在前面的已有的规律提示下寻找完整的规律,适合感知阶段的幼儿,初步建构他们对有规律的、重复排队的相关经验;第二组材料相对于第一组材料挑战度增大,为幼儿提供了不完整的规律情景,请幼儿利用自己的经验解决规律不完整的问题,以此检验孩子对重复、规律的理解程度。第三组材料更具有开放性和自由度,孩子们依照自己的意愿和思考设计简单的规律,实现幼儿经验的自我扩展和提升。

在预设活动材料的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孩子,有的需要感知建构经验、有的需要再现新经验、有的需要延展已有经验,满足幼儿对于的不同需要,体验到参与活动的成功。

二、多一点暗示

“不教的教育”可以说是在区角活动组织的经典语言,也是蒙台梭利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不教”不等于放任,而是教育的“隐身”;“不教”不等于撤离,而是教育的“跟随”,这种“如影随形”的教育旨在把活动的空间呈让给孩子,教育功能被赋予在和幼儿产生互动的材料上。材料代替教师履行着指导作用,可是材料本身并不会说话,但每套材料都有其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为了让孩子能较规范地操作,操作材料本身除却操作之外,自然还要增加一项暗示功能,以更好地辅助幼儿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自我学习包括自我理解、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等等。要把这些自我学习的内涵附着在材料上,帮助孩子完成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蒙氏材料的设计理念有一个错误控制的概念,比如:在一组拼图的背面做上相同颜色的标记,目的是可以让引导孩子在众多的拼图中自行找到同一组的拼图组件;在两种或多种有内在联系的图片后面做同样的记号,可以帮助孩子在活动后自己验证操作的结果;在游戏情景中增添一米线、小脚印,帮助幼儿理解区角游戏参与的基本规则等,这些小标记、小符号的添置,提升了材料和幼儿的对话功能,即使教师不在身边,幼儿也会根据情景暗示进行自我的学习和操作。当然对错误的控制只是自我学习中的自我纠错的一部分,还要包括支持幼儿认知与理解,帮助幼儿建构新经验的结构材料,像操作示意图,比如折纸步骤图、操作方法的分解图。像拓展幼儿经验的背景材料,比如各种有规律的生活物品或者装饰图案帮助幼儿获得更多有关规律的经验;图加文式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丰富对文字的感知;像完善幼儿的人格素养的材料,比如,幼儿坚持完成任务后的小贴纸礼物,活动架上的小标记提醒孩子活动过后要物归原处,规范使用材料的提示符号标记等,不单是让孩子学会某种操作,还应让孩子明白操作以外的综合素养是更重要的。

材料的暗示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是替代了教师履行了教师的提示、指导、督促作用,这样的材料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摆弄工具,而是一个丰富的材料结构,在一个具有多重教育功能和意义的材料情景中,幼儿自我、主动学习的环境被教师创设得更加完善和有效,“隐身”的教育在材料和幼儿的对话中逐步显现出来。

三、多一点开放

在和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材料的要求是在教育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有趣、多变、操作的开放性强,为什么孩子对积木百玩不厌,为什么对水、沙情有独钟,而对电动玩具只是一时的兴趣到后来被丢弃在一边,细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就是多变与不变。多变隐含着更多的未知,低结构的材料可以提供给孩子更多创造想象的空间,更能激发孩子的操作欲望,有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活跃度和活动的成功感和自信心,这么多的好处是一个高级玩具无法比拟的。材料的价值和其自身的物质价值没有可比性。身边的、廉价的材料成为幼儿操作舞台上的主角,给了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一个酸奶瓶可能是娃娃家中的水杯,可能是小消防员的灭火器,还可能是小记者的话筒。一组酸奶瓶可以成为孩子排序的材料,也可以变成幼儿理解数的分合的道具,还可以探索垒高的秘密。一物多用、多种变幻的操作方式,迎合孩子对于操作的兴趣。

同种结构的材料可以达成不同意义的教育目标,既丰富了孩子的操作内容,也解放了教师材料准备的繁琐和劳累。这种操作方式的开放性对于师幼双方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幼儿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活动环境,是整齐、优美、简单的如美术馆一样的环境?还是丰富、多样的有些零乱的像工作室一样的环境?如果我是孩子我会选择后者,因为前者的美不能使我的手指活跃起来,无法激发我活动的动力,“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操作、探索是孩子不断认识世界的基本活动,工作室环境可以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随手拿取、自由选择,这样宽松的环境提供给幼儿自主操作的心理环境,丰富、多样的材料库给幼儿提供了自主选择的资源,同时也支持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机会,一个牙膏盒、一只棒冰杆、一块小手帕„„当孩子需要时,可以随手拿来,替代、再造,到孩子手变成有用的东西。和孩子一起收集身边的物品吧,把它们放在大箱子里,宽容地让孩子在里面翻来翻去,搜寻他们心仪、需要的材料,欣赏地看着他们的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景象首先要在材料选择的开放性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四、多一点链接

在主题背景下的教学形式是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生活活动、家园活动、区角活动„„多种形式的整合帮助幼儿建构多维度的相关经验。区角活动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成为了和其他组织形式相关联的链接之一,已然是孩子经验链中的一环了。区角活动更多的是和集体教学活动互相配合了,如今的集体教学活动有了更多的拓展空间,不是以一个“句号”结束整个活动,而是以“省略号”为孩子创造更多的触角延伸至更广更深的领域,因此在区角活动中材料的结构中又加进去更多主题的意味,成为集体教学后续的经验拓展,前后承接,互相渗透,孩子们在一个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情景下获得的发展是更有序、更完整的。

材料结构的优化应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幼儿的活动特点和需要,无论是层次性、暗示性还是开放性都应“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下指导开展优化活动。优化的结果是让孩子更流畅地活动、更自由的操作、更投入地工作、更有效地学习、更有意义地塑造自己的能力和人格。其中还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需要我们敏锐观察——发现幼儿自我学习的障碍,深入分析——感悟幼儿问题产生的症结,适时调整——实现孩子有效操作的目标。材料的定义应从单一的操作道具拓展成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材料立体环境,材料结构是多重的、多元的、多样的,这是我们优化的目标和方向。

第三篇:在换届选举中优化人大代表结构

在换届选举中优化人大代表结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是这一制度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受国家和人民的委托,肩负着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任。在换届选举中,能否选出结构合理的人大代表,直接关系到人大代表行使民主权利的充分性与广泛性,直接影响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的发挥。人大代表结构,即人大代表的构成情况,指各方面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所占的比例。对此问题,现行国家法律还没有规定,实际工作中一般是在换届提名代表候选人时,由中共党组织对人大代表候选人的结构作出政策性要求,以使各级人大代表在整体结构上,中共党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人、农民、干部、解放军、知识分子、归国华侨、少数民族、妇女等都有一定的比例,体现了各级人大组成人员的人民性、代表性和广泛性。但是,由于法律对代表界别的划分和构成没有明确规定,且有关政策的制定尚有不尽科学合理之处,以及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在人大代表结构上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代表大会整体作用的发挥。本文就如何优化人大代表结构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换届选举中人大代表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有各级人大代表近300万名,通过历届历次人大换届选举,无论是代表结构还是代表整体素质都有很大进步,但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代表结构和代表素质的要求还充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代表的比例结构失调,这可从下面不同的侧面加以分析

1、干部代表与一线群众代表比例失调。这种情况在县级人大代表结构中尤为突出。如河北某县上届代表中干部代表有76名,占41.09%,较1983年、1993年的代表结构的干部代表比例分别增加了17.3、16.9个百分点。工农代表虽有101名,占54.59%,但除去厂长、经理和村干部外,一线工农群众代表只有22名。有些地方的政府及其部门负责人清一色全是人大代表,有的还身兼几级人大代表。这样群众代表比例过低,至使来自基层、来自弱势群体的声音减弱,这种现状对人大工作带来一定弊端:一是减少了基层工农群众当家作主和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机会。基层人大代表的意见和要求往往是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也最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有些干部代表往往出于对自己政绩的考虑,不敢讲真话,报喜不报忧,不反映甚至可能压制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从而削弱了国家权力机关的群众基础,影响民主渠道的畅通,弱化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宗旨;二是代表在角色上易产生错位。领导干部具有双重身份或多重身份,他们往往以领导者的身份参加代表活动,以领导的角色代替人大代表的角色,这种角色的错位是不知觉的过程,这样就不能正确处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是虚心听取其他代表的意见,而是对其他代表发指示、提要求,使审议会成了布臵任务会。有些干部代表在审议时面对行政或隶属关系上的领导,只敢评功摆好,不敢提出批评,生怕得罪上级领导和部门,使审议会成了“拍马会”,特别是在县、乡两级,人代会变成了党委和政府布臵工作的大会,制约了人代会审议决定重大事项及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功能的发挥,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优势难以体现;三是干部代表本职工作繁忙,影响了人大代表职务的履行。不少担任领导职务的代表是一个地方的党政主管或一个部门或企业的主管,担负着非常繁重的任务和压力,再加上对代表职务的认识不到位,往往把本职工作当成硬指标,把参加人代会和参加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视为软任务,对一般的代表工作和活动大多以请假处臵,更有甚者在出席人代会时委托秘书或司机报到或出席大会,在分组审议时上级领导在场就参加,领导不在就走人,不但自己的代表职务不能履行,还对其他代表造成不良影响。

2、党员代表与非党员代表比例失调。代表结构中保持一定数量的中共党员比例,是坚持党对人大工作领导的需要。但近年来,党员比例有走高的趋势。如某县十四届、十三届人大代表中有中共党员133名、137名,分别占71.9%和74.06%,均高出了以往各届。非党代表均在30%以下。有些地方,党员代表更多,甚至占到80%之多;非党员代表不到20%。中共党员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过高,使人代会变成为了“党代会”,不利于社会各方面利益在人代会上反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得不到充分发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竞选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执政党提名推荐进行“确认式”选举的结果。

3、男性代表与女性代表比例失调。虽然选举法律法规规定要逐年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但在很多地方,妇女代表的比例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如某县本届有妇女代表40名,占21.62%,较上届减少2名,小1.08个百分点。湖南省十届人大代表中妇女代表148名,占19.42%,比上届少了3.52个百分点。虽然我国宪法规定男女平等,赋予妇女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平等参予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但由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影响,致使女性的社会交往少,范围小,因此在代表选举中,妇女代表候选人总处于劣势,这样男性就占了大量的比例。

(二)代表的知识结构同一化、不科学

首先,在各级人大代表中,由于领导干部代表和党员代表比例较 多,主要局限在党政干部范围内,所以他们的知识层面、工作阅历、思维定势基本属于同一层次、同一类型,难以构成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集体议决重大事项所需要的立体式智能结构。其次,代表中缺乏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有的甚至不懂立法或司法的基本知识,对现行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和执法原则及要领也了解掌握不多,影响了人大立法权和法律监督权的行使。第三,代表中缺乏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审议计划、预算时,有的代表对相关数字之间的关系搞不清,对一些基本的经济术语不明白,提不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影响人代会的审议质量。第四,代表中缺乏精通经济、法律、科技和宏观社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得人代会的审议流于形式,既提不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也提不出有分析有见的的意见和建议,远远不能适应人大工作发展的需要。第五,代表中缺乏社会学方面的人才,有的代表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不愿意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无视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不能发挥代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第六,代表的真实文化水平较低,特别是工农代表的文化比较低,这样在发言、提出议案和建议方面就缺乏应有的知识、水平和视野,这种状况难以适应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的需要。

(三)代表的来源结构不合理,“安排型”、“照顾性”代表多,由选民联名推荐当选的少

许多地方在换届选举中,尤其是在间接选举中,多数当选代表是由组织推荐提名,由代表联名推荐的候选人少之又少。特别在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依照“惯例”或者领导要求,每次换届都要对一些退休老干部、私营、个体企业老板、“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农村专业户等进行照顾安排。这部分被照顾安排的代表,更易 把人大代表看作是一种荣誉、地位或政治待遇,看作是对自己以往工作业绩的肯定或表彰,而忽视了人大代表职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基本不能发挥代表作用。

二、造成人大代表结构不科学、不合理的深层原因

(一)选民的代表意识还没有真正形成

代表意识是指人们对代表的性质、地位、作用及其职责具有的观念和见解。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逐步加强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和人民当家作主观念的不断深入,选民对代表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充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正确的人大代表意识还没有牢固树立。从代表自身来看,有的将当代表仅仅视为一种荣誉,没有认识到代表具有的崇高法律地位和重大政治责任;还有的认为,“代表有职无权,说话没有用,起不了什么作用”,因而对参加代表活动,只是“开会报个到,视察挂个号”,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不作为或者放弃权利。这种观念做法的形成,既有个别代表本身的原因,也受过去一概的选举做法影响,还与其他种种原因有关。

(二)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政党或组织对代表结构的科学合理性缺乏认识

在推荐和提名代表候选人时,一味要求各行各业、各阶层都安排一定数量的代表,而忽视了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务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或者只强调代表的个体素质,忽视了代表的整体素质,致使所选出的代表虽广泛,但整体议决能力不强。

(三)关于代表的法律规定不具体、不明确

现行宪法和法律对代表的结构、必备条件和对代表的监督、罢免等,有的规定过于原则,有的尚无明确的规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比如有的地方受代表名额和类别的限制,一些政治业务素质高,议政能力强的同志当不上人大代表,导致在确定人大代表时,只能采取应付和完成任务的办法,而且代表类别的界定也不能确定。又如现行法律仅原则性地规定了选民和原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但 5 对罢免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规定代表称职与不称职的标准,以至于对不称职代表实施撤换或罢免等都处于一种盲从状态。

(四)竞选机制不完善

我国长期的选举实践表明,选举人和被选举人参选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引入竞选机制。代表候选人不许报名参选,如若公民毛遂自荐参选,则会招来非议而不被推荐。另外,代表候选人不能竞选。候选人只能被动地依赖选举组织介绍自身的情况,候选人没有联系选民、争取选民支持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当选的代表,往往难以形成“人民选我当代表”的思想,而是认为代表是由“组织安排的”。这不但影响了代表素质的提高和代表结构的合理性,而且还影响了我国选举制度民主本质的充分体现,也使代表难以真正树立起代表意识。

(五)对代表的监督机制不畅通

现行法律虽然对代表的监督问题作了原则规定,然而由于选民和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履行职务的情况不明,实际上很难监督。加之对代表进行监督缺少明确可行、具有约束力的具体法律规定。因此,一些不积极履行代表职责、明显不称职的代表,只要不触犯法律,都能维持到任期届满,形成事实上的“代表终期制”。依照法律规定,监督代表的主体是选民或原选举单位,各级人大常委会受代表监督而反过来无权监督代表。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有权监督的主体因不了解和掌握代表的情况不好监督而了解和掌握代表情况的人大常委会又无权监督的被动局面。事实上形成了对代表监督问题上的空白。

三、优化人大代表结构的措施

(一)提高关于优化人大代表结构重要意义的认识

1、优化人大代表结构是国家权力机关有效行使职权的需要。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本级国家机关中居于核心地位,行使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等。其权利的行使,必须紧紧依靠人大代表,并通过代表集体行使职权来实现。这就要求人大代表从整体上要适应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的需 6 要。既要有一定数量的基层群众,又要有一定数量的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有熟悉经济、政治、法律、教育、科技等各方面专门知识的人才,又要有懂得宏观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要充实一些年富力强的年轻同志。以此组成优化的群体结构,使代表之间取长补短,各尽所能,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代表的整体优势,保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国家权力机关的正常有效运转。

2、优化人大代表结构是人大工作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大工作涉及面广,标准要求高。当前我国的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工作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人大担负的各项任务越来越重,对代表执行职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代表知识面的要求越来越宽,对代表年龄梯形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明显。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必须认真研究并改进当前代表结构的不合理之处,减少或增加相应的代表比例。

3、优化人大代表结构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需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各级人大代表,就是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如果人大代表的产生机制不完善不科学或者人为操纵,就会导致人大代表结构的不合理,政府“官员”、企业“老板”过多,必然导致弱势群体话语权的缺失,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力也就难以充分实现。

(二)改革和完善现行的选举制度

现阶段,我国人大代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们的选举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的。我们必须要改 革现行选举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来保障和推进代表结构的合理化。

1、真正使平等选举落到实处。列宁说:“只有普遍的、直接的、平等的选举才可以说是民主的选举”。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民主意识的增强,在有条件的地方如直辖市、省会市、地级市人大代表实行直选试点,取得经验并经法律确认后逐步推行到更大范围,从而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

2、不断改进代表结构分类方法,进一步完善采用地域代表制和职业代表制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我们过去是按行政区域、部门及其人口等分配代表名额,然后下级单位再按社会阶层、职业等分解代表名额,这进一步分解代表名额就比较混乱了,没有现成的法规可依据,而且当前对选民身份的界别也比较混乱,比如是农村户口,但现在已成企业老板的选民是否还能当选为农民代表,他是否还能代表农民的利益。近几年我国的社会阶层已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用情况为标准的新的阶层分类方法,将我国的群体分为十个阶层。在新一届人大换届选举中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新的阶层划分办法,确定每个阶层适当的代表比例,增强代表结构的合理性。

(三)进一步完善选举工作程序与方法

优化代表结构必须从源头抓起,认真搞好换届选举工作,通过作大量深入细致扎实有效工作,使产生的人大代表具有代表性、广泛性。一是严格依法办事,依法指导安排好各方面的代表。选举法律法规规定,少数民族要有一定比例的代表,妇女代表的比例应逐步提高。在分配代表名额时,要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⑴中共党员比例不能超过代表总数的60%;⑵妇女代表比例应不低于25%;⑶干部比例应趋于合理,不宜偏高;⑷适应安排30%的左右上届人大代表参选。二是改进提名推荐工作。在组织提名推荐时,要逐步减少照顾安排,把着眼点放在优化年龄、知识、专业结构上。而且党委提名的幅度要适当,提名的制度要放宽,让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选民都能依法独立地提出代表候选人,并且保证其他提名的候选人与组织提名的候选人平等参选。三是引导选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要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教育,加强对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的宣传教育,激发广大群众的政治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四是要积极做好妇女、非党人士等候选人的宣传介绍工作,为妇女、非党人士参选创造有利条件。在选举工作中,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宣传党的政策,注意因势利导,引导选民正确行使选举权,使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高、身体素质好、议政能力强的代表候选人能顺利当选。

(四)在坚持代表候选人资格条件的前提下,用政策明确地对代表的整体结构提出要求

代表不是荣誉称号,选代表也不是评先进,各条战线上的先进模范人物尽管在本行业、本岗位上非常出色,但未必个个都能当好人大代表。《代表法》明确规定,“代表所代表的利益和意志,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是由各选区选举产生的,代表不仅要积极反映选区选民的意见和要求,更重要的是还必须要有全局观念,能够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代表应当十分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利,积极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工作,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效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作出努力”等。因而选代表,除了要符合法律规定的一般资格条件外,更重要的是看他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履行职责能力,看他能否胜任代表职务,特别是安排一线工人、农民等代表时,更要注重代表的履职能力、参政意识、政治活动能力,如文化素养、政治素质、理论修养、法律知识、业务能力等相关条件。同时,在考虑广泛性、代表性的基础上,侧重考虑代表整体结构的科学合理性,并要用政策对人大代表的整体结构作出规定,以弥补目前法律对代表结构未做规定的不足,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法定的换届选举,把地方人大建成高效、民主、干事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五)减少党政干部比例,增加基层工人、农民代表的比例 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在《关于县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换届选举的意见》中规定: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和妇女代表的比例应比上一届有所提升,干部代表的比例应比上一届有所下降,目前各地要逐步落实。并提出明确要求,每县至少要有一名农民工代表,县级人大代表中领导干部代表比例不超过25%,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等代表所占比例不低于75%。特别是要减少政府组成人员在本级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因为从实践情况看,这些人由于具有政府官员和人大代表的双重身份,很难履行代表的监督职能。工农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力量,这一方面的代表偏少,就体现不出我 国权力机关的“阶级性”。各级人大代表中至少应当有20%以上的一线工人、农民代表,以保证基层人民群众的要求得到反映,利益得到维护。要纠正把提高代表素质同发挥基层工人、农民代表的作用对立起来的观念,应当看到,在占全国人口90%的工人、农民中,文化素质和议政水平高的人也很多,要认真挑选出他们中优秀的人大代表。

(六)适应人大工作需要,增加代表中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比例,特别要着重增加复合型人才的比例

人大要决定本行政区域的重大事项,要审议和决定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各级人大代表中必须有一批熟悉经济、法律、科技方面的专家、学者,必须有相当数量的懂得宏观管理、系统管理,能够全面把握国家方针政策,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有远见卓识的代表,有人建议,专家学者型代表应占到30%以上为宜,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对人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七)针对地方人大不同的职权特点,分级确定合适的代表构成比例

如县、乡两级人大可以适当多安排一些农民、乡镇企业和个体劳动者代表;市级人大可以适当多安排一些从事宏观经济和社会管理、国有大中型企业家、科技、文化、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代表;省级人大可以适当多安排一些具有多方面知识特别是有社会学知识的复合型代表和熟悉立法及司法方面的专门代表。

(八)把代表的选举逐步引入竞争机制

我国选举法中规定了候选人介绍程序,但在实践中,介绍的内容一般主要是候选人的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情况,选民除了看到这些情况外,对候选人的政治素质、个人品质、工作表现、工作业绩、价值取向、法律知识等缺乏了解,因此,除了比较候选人的官职大小、学历高低、年龄大小等条件以外,选民其实无从知晓候选人的其他情况。而竞选是一个让选民全面了解候选人的好办法:一方面,竞选过程可以使候选人和选民加强接触;另一方面,在竞选过程中,候选人会将自己的政治态度和对选民关注的问题的看法表达出来让选民知道,在这样双方互动过程中,未来的人大代表可以了解民意,选民也可以充分了解候选人的态度、看法以及政治活动能力。我国选举法既然没有禁止竞选,我们在实践中何不作出尝试。当然竞选应当有组织、按程序进行。

1、完善代表选举的法定程序。《选举法》规定了10人以上选民(代表)的联名提名与政党、团体的提名具有同等地位,但实践中政党、团体的提名往往为数过多,甚至某些不能胜任代表工作的人也被列入推荐名单,而选民(代表)的提名往往不被重视和同等对待,有的地方领导人甚至不尊重选民的意愿,事先圈定好候选人的提名方案让选民“讨论”。很显然,以这种不公正、不民主的提名为基础进入酝酿确定程序,所谓“讨论”、“协商”不过是一种形式、手续,而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因此,现行代表候选人的提名和确定办法需要改革,改革的思路应当是建立竞争机制。建议试行初步代表候选人自愿报名登记,正式代表候选人由选民(代表)预选确定的制度。从全局出发,保持政党、团体推荐候选人是必要的,但要控制一定的比例,而且要同自愿报名的初步候选人平等地竞争,由选民投票决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和正式代表。

2、加大对代表候选人的宣传介绍力度。一方面要加强选举组织机构和代表候选人推荐者对候选人的宣传介绍力度和声势,要重点介绍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要改变目前候选人本人不进行自我介绍的做法,允许候选人(包括初步的和正式的候选人)依照一定的程序作竞选演说,并当面回答选民的提问,从而使选民对候选人有更直接、更全面的了解。结合以上两方面,就是 11 要建立一种由选举委员会介绍,推荐候选人的政党、团体和选民介绍,候选人自我介绍“三结合”的宣传介绍候选人的方式。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选举活动的公开性和民主性,也有利于增强当选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优化人大代表的整体素质结构。

(九)建立代表优胜劣汰的自然进出机制

对未经批准几次缺席人代会或长期不能履行其法定职责的代表,应采取相应措施终止或免除其代表职务,同时,要及时补选缺额的空缺代表,建立代表优胜劣汰的自然进出机制,改变人大代表只进不出的状况,与此要加强代表的履职培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的实现形式,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人大代表,自身的组成结构也应当充分地反映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人大代表结构,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有利于扩大人大的社会基础,又能增强人大的整体功能。

第四篇:浅谈优化浅谈优化人大代表素质及结构的应用

浅谈优化人大代表素质及结构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利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结构是否合理,不但直接影响人大及其常委会作用的发挥,而且直接关系到人大行使国家权利的水平。今年年底,县级人大将要进行换届,如何选准选好新一届人大代表,是县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严把入口关,真正把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扎实,履职能力强的同志选为人大代表。只有代表素质高、结构合理,人大工作才有活力,才能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

一、人大代表必须具备强烈的代表意识

强列的代表意识,是每一个人大代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也是人大代表之所以能够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履行代表职责的动力所在。就目前我国各级人大代表情况看,大部分都是兼职的,这也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人大代表在开展代表工作,履行代表职责没有任何经济报酬,完全属于义务性的,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大代表自觉主动的开展代表工作,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完全靠的是人大代表的政治素质和强烈的代表意识。

人大代表只要具备强烈的代表意识,就能时刻想到自己是人民选的,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必须为人民说话办事,把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坚持经常走访选民,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真正实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全心全意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二、人大代表必须具有较强的法律素质

保障法律、法规的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实施,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人大代表必须是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只有熟悉法律,忠于法律,才能有效的监督法律的实施。首先,人大代表必须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目前,法律法规制定的较多,全面掌握很不现实,但必须熟悉和掌握与代表行使职权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以便增强监督实效,提高监督水平。人大代表不但自己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而且还要带头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努力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推动“依法治国”进程。其次,人大代表要积极参与法律监督活动。

当前,公民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少数领导干部“人治”思想较为严重,以权压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法律、法规的实施有很大影响,需要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加大监督力度,为法律、法规的实施提供保障。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人大代表,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办事,大胆实施监督,做维护法律尊严的带头人。

三、人大代表必须具有较强的履职能力

人大代表要依法行使国家权利,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履职能力。没有较强的履职能力,要代表人民依法履行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责只是一句空话。而人大代表的能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实践和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因此,人大代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仅仅了解本行业,本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财经、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城建、环保等诸方面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和掌握,如果没有较宽的知识面,就不可能对本地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没有自己的见解,在视察、检查、调查活动中只能当一个“随行者”,在审议有关议题时,就只能充当一个“听会者”,别人提人选就签名,别人说“好”就画圈。这样就很难发挥人大代表应有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非常重要,在组织推荐和选民联名提名代表候选人时,应把代表的履职能力放在首位,真正把社会活动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群众威信高的同志作为人大代表的侯选人。

四、人大代表的结构必须合理

代表的分配比例和结构是否合理,不令影响代表的素质,而且影响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质量。有的地方由于受代表名额和类别的限制,一些政治业务素质高,议政能力强的同志当不上人大代表,导致有的地方在确 定代表侯选人时,只能采取应付和完成任务的办法。因此,在确定代表的分配比例和结构时,既要考虑代表面,更要考虑代表的议政能力。

从我区本届人大代表的结构情况看,无论是代表结构和代表的整体素质都好于往届,但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代表的行业分配比例不尽合理。农民代表比例过高,国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界代表的比例偏低。我区现有国有企业19家、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30000余个,但是国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的人大代表只有16人,占5.35%,使国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不到及时反映,对国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发展有一 定的影响。二是代表的文化素质和执行职务的能力不适应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本届人大代表的文化程度较往届有较大的提高,但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01人,占33.68%.代表的文化素质偏低,对人大的议事水平有一定影响。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在本届召开的各次人代会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代表提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较少,在审议各项报告也很少发言,有90%以上的没有发过一次言。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是群众的代言人,如果不能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不能履行代表的职责,那么就失去了当代表的意义。从历届人大换届选举的实践看,只有代表的分配比例和结构合理,才能选出政治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大代表。

为此,建议在新一届人大换届选举中,在确定代表的分配比例和结构时,一是对各个阶层代表所占的比例不要规定的过死,既要受比例限制,又要根据各地的实际灵活掌握,各阶层代表所占的比例后边应加“左右”二字为宜。

二是对代表的文化素质应有明确要求,县级人大代表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宜,有利于代表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议政能力的增强。

三是在年龄结构上,老、中、青应各占一定比例,人大代表中应有一些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和一些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勤奋有为的中年同志,不应过分强调代表年轻化。

只有这样,所选出的人大代表既能体现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又能提高代表的整体素质,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水平和监督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人大的作用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第五篇:优化基层人大代表素质及结构的探讨

优化基层人大代表素质及结构的探讨

韩承金

基层人大代表来自村、乡、县(区)的最基层,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靠他们去反映和传递,而基层人大代表肩负着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等全面建设与发展的督导与引领的重任,特别是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这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如何引领深化农村改革,如何构建和谐新农村,如何行施依法监督等重大理论和必要实践都紧迫地呼唤基层人大代表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与基层人大代表结构的合理优化。

基层人大代个人素质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和依法监督的能力,创新工作的思维和博采众议的品质,坚持科学发展的头脑和人文精神的工作方法。

与时俱进的思想和依法监督的能力是基层人大代表首要素质。只有具备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才能坚定不移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矢志不渝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对一些重大问题自觉地作理性上的思考与理论上的研究,才能主动地深入农村最基层专心搞调查研究。

只有具备了依法监督的能力才能担当起依法督政的大任,才能更好地依法行施督导的权力,才能有效避免行政 不作为或者行政过错,才能给社区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社会环境。

创新工作的思维和博采众议的品质是基层人大表核心 素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步建立,这些重大成果的取得,无疑与基层人大工作是分不开的。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更加突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这一发展趋势应当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如何实现这一“基本目标”和应对这一“主要任务”,怎样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怎样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怎样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怎样把创新工作机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怎样把健全完善人大工作机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保障。这一系列实质性的问题,作为基层人大代表务必博采众议与务必开启创新工作思维。

坚持科学发展的头脑和人文精神的工作方法是基层人大代表重要素质。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富民强国的人文精神的体现,是规划祖国未来发展蓝图的战略选择。基层人大要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人文知识;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践行人文思想;要遵循人文精神,科学创建社区发展;要应用人文方法,努力创建和谐社区环境。

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最终都落实在每个代表作用的发挥上。人大代表结构的优化,是我国政治民主进步的表现。

合理优化领导干部和基层代表结构。适当考虑增加熟悉政府运作机制的基层代表,减少主体监督,增强异体监督。

合理优化基层代表知识结构。基层代表他们反映的民意虽然比较真实,但往往感性性较多,缺乏理性的深度,同时参政能力也比较弱。所以,要考虑那些文化程度较高、转业水平较精,综合能力较强的人选。合理优化基层代表界别结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策实质上就是人民内部各种利益相互协调形成共同一致利益的要求,在人民代表大会上能真正反映他所代表的界别利益。

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中心学校

下载点思考对优化区人大代表结构的几word格式文档
下载点思考对优化区人大代表结构的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点思考对民事诉讼中认证问题的几(合集5篇)

    对民事诉讼中认证问题的几点思考 严潇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从而确......

    点思考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几(最终版)

    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几点思考 王彦平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在以金钱为执行标的案件执行中,经强制执行或依申请执行人声明,债务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债权......

    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

    关于优化领导班子内在结构的思考

    关于优化领导班子内在结构的思考 领导班子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班子成员都是班子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成班子整体的系统要素。领导班子整体效能并不是领导成员个......

    优化人民币券别结构的思考

    摘 要:本文通过对陕西省2012年至2015年现金运行进行梳理,剖析了影响人民币券别结构的因素,围绕由市场供需决定流通中券别结构,更好发挥人民银行调控券别结构的作用,提出了优化人......

    对人大代表履行职责问题的思考

    对人大代表履行职责问题的思考 确保和加强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务,是人大制度建设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当前,地方各级人大工作中,依然存在人大代表履行职责与时代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点建议对公民身份证法草案的几

    对公民身份证法草案的几点建议公民是一项神圣的称谓,其中包含了参与国家管理的大权。立法的目的既然是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就应当在条款中体现这一立法的......

    优化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结构的思考

    优化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结构的思考预算处课题组根据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我省经济面临产业升级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增势趋缓的新形势,2004年7月份,省财政厅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