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培”学习时上交的“我的教学故事”
我的教学故事
记得2001年,由于工作需要,我由中心校调到一所村小担任一年级(下学期)的班主任工作。
这个班的9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可爱。我和他们相处的特别融洽,课堂上我们轻松地学习,课间我们愉快的游戏……
村小的科目开的不齐全,自习课较多,我就组织学生背诵一些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诗歌、小故事等。这些孩子们很好学,没事就熟读并能背诵《自读课本》上课文及小故事。
我发现这一现象后很受启发,觉得这是培养孩子们积累语言、开阔视野的一个良好契机,就利用自习课给孩子们自我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到讲台上把自己喜欢的小故事、诗歌等内容讲给大家听。开始,孩子们都有些胆怯、不自然、紧张,平时背得滚瓜烂熟的小故事,到讲台上就紧张得忘词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适时地说一些“有进步!”“相信下次会更好”等一些激励的话语,孩子们听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信心更足了。一有自习课就跟我说:“老师,咱们讲故事比赛吧!”看到孩子们积累知识的劲头上来了,我更是兴奋不已。于是马上答应孩子们的请求——讲故事比赛。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们上台演讲也不那么紧张忘词了。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积累了不少课外知识。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上二年级的时候,正好中心校要搞一次低年级的演讲比赛,我在班里挑了一个最好的学生——李越作为参赛选手,又在《自读课本》上精选了一篇小故事《聪明的小猫》。我不厌其烦地給李越指导,从语音到语调,从表情到动作,逐一进行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中心校举行的“故事会演讲比赛”中,我班的李越获全乡低年组比赛一等奖。李越高兴地拿着奖品给我看,回家后马上给他远在辽宁的舅舅打电话汇报这一喜讯。家长更是喜出望外,见人就说李越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老师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第二年,我调回中心校工作,李越也要跟我去中心校就读,他不但把我当成了最崇拜的老师,更把我当成亲密无间的伙伴。但由于他家离中心校有七八里的路程,他年纪又小,家长又没有条件接送他,这个愿望没能实现。
在后来的半年里,这个班里的几个学生还搭伴儿步行七八里路来看我,每次都是恋恋不舍地离开,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总是思绪万千……
第二篇:国培教学故事
我是一位普通的初中音乐老师,在我的音乐教学中也有不少插曲,熟悉的面孔,熟悉的教室里都有许多让人无法忘记的片段。
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堂课,我的音乐教学是从情感教育出发。学生都会学习校歌,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有序的进入七年级四班的教室,听完我的简介之后,学生们开始聆听我校的校歌,”依偎在黄河岸边,召唤着八方园丁,送走晚霞,烛光摇摇,辛勤耕耘,勾画着美好的未来„„,”可当每次唱到最后的时候,后面都会有一位学生,大声重复朗读,“我们为你歌唱,我们与你一周去谱写辉煌”。我往下一看,原来是刘双杰同学,它可是在老师那里挂了号的调皮生,我在给这个班上课前就认识了他,(因为班主任在每学期开学都会对班上较调皮的学生登记造册,哈哈)他上课做小动作,搞个小恶作剧是常有的事。还时常与班里的女生划出“
三、八”线,其他老师多次找他谈话,他也承认自己的错误,可是用他的话说就是有时管不了自己,但是非常喜欢上音乐课。我正要上前制止他,可我突然觉得他的这种行为不是故意捣乱,而是发自内心的那种自我陶醉。深情的流露,犹如诗歌朗诵,声音抑扬顿挫,正当我和同学们都看他时,他立刻停了下来。教室里这时静悄悄的,同学们的目光都投向了我,看我怎样处理刘双杰同学。可这个时候我怎么做?班里的其他学生都对我投去了期待的眼神,我只是走到他身边,没有批评他,而是向他投去了友好、信任的目光,肯定了他欣赏音乐时的那种全身心的投入。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同学们看到我的表情后都互相之间相对以笑,大家又继续欣赏音乐了。在课堂快要结束时,我提议让刘双杰同学把校歌的歌词朗诵一遍。其他同学们都好像进入了角色。让学生回味犹长,这节课他没有像以前那样调皮,而是认真地上完了音乐课,看到他那种上完课后的满足的感觉,我也有一种欣慰。我们的音乐课能给孩子们带来心理上的愉悦,用音乐去启迪孩子们的美好心灵,以音乐的情感教育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情趣,这不正是新课改的需要吗?
第三篇:我的国培故事
我的国培故事
高寒山区的秋步履匆匆,来的格外早,刚过九月就寒意浓浓,而我似乎正在承受着“冰火两重天”的煎熬。只有一年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的我,要面临这群不听话、基础薄、浑浑噩噩走到六年级的班,内心不由得燥热、彷徨„„我能胜任吗?短短的时间我要怎么改掉他们根深蒂固的陋习?“呵呵呵”我笑了,不是谄笑更不是狡黠,而是充满无奈和脆弱的笑,真的没有办法吗?
就在我矛盾痛苦的时候,费时耗力的国培“任务”又来了,正因为是雪上加霜我才不由自主地把它看作了“讨厌的任务”。“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之外”,与“国培”初识之后发现它内容丰富、平台宽阔、紧贴教育教学,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我需要的东西,“国培”对于我不是雪上加霜而是雪中送炭呀。
自此,我每天都会抽一定的时间光顾“国培”,伏案学习让我远离喧嚣、远离烦恼,它成了我心灵的避风港。看到最美女教师张丽丽的事迹我瞬间感动了,她用的生命去保护自己的学生,这是多么纯洁无私的爱啊。还有那位很多学生渴望叫妈妈的老师陈万霞,以无微不至的爱感染了学生,也换来了学生“爱的回答”。我看到了她们高尚、超凡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生观,堪称师德的典范!相比之下,我自己显得太自私,太狭隘了,总是被动地去指责厌恶部分学生,没有包容、理解和关爱。夜深了,学生的叫嚣声停止了,静谧充斥校园和房间。离开电脑躺在床上却不能入眠,我害怕再思考下去了,害怕看到内心污浊,不懂学生还妄自冠名“好老师”的另一个我„„我要变被动为主动,用强大的内心迫使自己去欣赏、包容、关爱那些不尊重不理解老师的同学。
之后的一段时间,国培成了我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源头活水”,我贪婪的吮吸着,不断学习,不断通过帖子与人交流,通过这个平台我得到了如何应对“蛮横、倔强、无礼”“放弃自己”“对学习不感兴趣”“如何与学生沟通”„„等等问题的建议,并结合本班情况初步尝试,确实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我的“好言相劝”及善意的举动随着我方式的变化也逐渐被学生接受。我意识到除了严格要求,学生也渴望被关爱、关注和肯定。一次展示的机会,一句鼓励的话语,一点微不足道的嘘寒问暖,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许就能驱散笼罩心灵的雾霭,让它们重拾自信,找回自我。
“国培”学习改变了我对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识,也让我在教学中受益匪浅。既有的和其他学员分享的优质课例让我羡慕不已,课堂讨论及发言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大胆、自信,充满活力„„我相信这样一句话:同学们都有展示自我、被他人认同的愿望,包括自己的观点、想法;当他们的思想在一起碰撞、交织、启发,就会擦出智慧的火花。我把更多的时间也留给了学生自学、交流,可是很多人并不怎么喜欢表达展示,不管知道多少都不够积极,要么揪住一点不放,思维太局限了,这到底为什么?我把这个问题晒到了网上,有人回答我说:“那是习惯没养成,你把问题一扔让学生讨论,他们哪知道怎么讨论,甚至还有同学坐那等着你待会儿讲呢!表达、争论、展示的风气还没形成,学生情绪没有调动起来;要明确目的、讨论方向„„”这些回答为我的下一步指明了方向,让我兴奋不已,足不出户就得到四方老师的帮助,何乐而不为呢?
“国培”就像一朵花、一幅画、一首诗,不去细品不知其中滋味,它篇幅虽有限但影响却是长远的。“不看此花时它与我同寂,我看此花时,心里竟明白了许多。”
第四篇:我的国培故事
我的国培故事
前几天登录了“国培计划(2012)——陕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新课标教育教学能力远程培训”网站,看到了培训动态里公布的2012年陕西国培合格人员名单,好奇地点击下载了名单,看到自己所在县的很多学员都是合格,很高兴。当然,我也在其中。
手指离开鼠标,看着国培的网站窗口,那些和国培有关的事仍然是历历在目。说到国培学习,我已经是第二次和她接触了。感觉就像见了老朋友一样非常亲切。上次我们是2011年分别的,想不到没过多久,我们又见面了。
我参加工作也有几年了,可是在国培的名师面前,我依然是个十足的教育教学上的菜鸟啊。当教导处通知我参加2012年陕西国培计划培训时,我不知道有多高兴。随后就第一时间注册登录,并按照学习计划里的各项安排,开始认真的学习。只要有时间,我就认真学习。先后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初中语文案例观摩与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微型师德案例》。
这些内容,对我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每个课程里面都有详细的培训文本,还配有视频,清楚明白。学习过程中,我经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这些课程,都从课程简介、教师团队讲到思考与活动和参考资料,每一条都讲得非常透彻,直接涉及我们教育教学中的相关热点、重点以及难点问题。
我感谢那些老师,他们对我淳淳教诲,交给我很多方法。他们告诉我怎样才能当好一名教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该怎样上好一节高效满意的语文课。
比如在《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微型师德案例》这些课程的学习中,使我知道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有时候看到个别学生完成不了学习任务被老师批评,有的甚至是大打出手,讽刺挖苦,恨铁不成钢。我就在想:作为老师,我们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呢?试想长期这样下去,学生还有心情在学习成长吗?那么只有得过且过,最后辍学,流浪社会了,难道不是吗?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我时刻牢记着,我的责任,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真正做到爱生如子。
再说说《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知道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教什么,让学生学什么,它不仅对课内的阅读和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对课外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还有《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课程学习,让我欣然忘食。经过我认真的学习,在完成相关作业后,都取得很好的成绩,更重要的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了借鉴。
不得不说的是给我印象深刻的《初中语文案例观摩与学习》这个课程,它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方式,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亮点,教学反思等方面给我们展示了一节高效的语文课,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从前面的理论到后面的实践,再一次给我讲了如何上好语文课,在以后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这次的国培学习,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指导和运用相结合,使我在工作中乐此不疲。当学习的时候有所领会,有所疑惑就发个主
题帖、跟个贴和学员讨论教学心得、交流经验。由于自己学习认真,认真地完成作业,最后取得了好成绩,自己在网上发表的日志、总结、作业等得到了辅导员的推荐。这一切,让我充满感激。我要继续在语文教育的领域里,努力学习,无悔地奉献,继续在语文教育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我殷切的盼望,尽快和老朋友见面,再次给我更多的惊喜。
第五篇:我的国培故事
难忘的日子
----我的国培故事阆中市洪山镇元山中心校张全
对国培的最初认识
任教已经有13年了,说实话:对于很多培训我是持较为无所谓、甚至反感的态度,又特别是县地级搞的什么继续教育。说是对老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很多时候就是交钱、应付点名而已,没有一点儿意思,更谈不上所谓的提高自己了。不过我很赞同名师讲座(尤其是一线教师)、现场教学这类,这让我们能够近距离接触他们,学习怎样解读文本,怎样生动课堂。去年夏季和去年下年在网络上接受了两次国培,虽然我们对此比较消极,但是要我们时常点击屏幕,才可以算学时,所以硬着头皮看了一些。正是因为这两次硬着头皮的学习,改变了我对培训学习没有收获的看法。
意外的收获
今年春季一次填表,让我有幸的成为了农村初中语文省级骨干教师的一员。当时在枯燥又烦躁的填写表格、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有一点点小激动,也有很多的不安,一是因为自己在语文教学上的确没有什么独到的地方,有点儿手足无措;二是因为学校工作的变动有两年多没有教语文学科,有点儿名不副实;三是自己并非汉语言文学类专业类毕业,初始学历仅仅是师范而已,有点儿不敢高攀„„
出发的纠结
15日收到信函,以为是文学院搞错了,再说填写表格时根本就没有听说还要参加什么培训,没有引起重视。17日上午接到督导办电话,感觉是真的。给校长一说,没有立刻批准。我理解,因为到了年末,各种检查多,我们教学这条线有很多资料需要我准备;学校要成立川电留守学生之家,很多工作也要督促;还有我任了班主任,又是毕业班,的确不太好走开。真的很是纠结啊!但我本着对国培的接触、认识、憧憬,还是在软磨硬缠下于20日开始了我的国培之旅。
崭新的认识
接下来的几天,的确让我感觉到了这次国培的与众不同。第一天班上同学的交流发言就让我耳目一新,还没有见过这种培训的阵势:绅士又不失幽默的班长谈了对语文文本的深入解读,打开了很多老师语文教学的误区;接着两位美女老师的见解和留下的拓展思考,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共鸣。下午的听课和讲座,虽然有不同的声音,但都是为了语文教学进一步体现时代性和实效性的理性探索。第二天的听课收获最大:虎哥的激情澎湃、爱卿的镇定自若,让我们体会到了语文教学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美丽。第三天的文化考察旅游,让我再一次感受了伟人的的伟大、改革变通的巨大力量。是啊,语文教学也是一样,不能再是以前那种“四个一”(一张嘴、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了,需要紧紧跟紧时代的步伐,创新性的利用教材,创造性的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让语文教学不再是认字。第四天的学习,开始的讲解让人觉得很枯燥,不过慢慢的就入境了。我们对于课文文本的解读和语文课文的分析讲解,是要站在创新的角度,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才容易。前几天学校举行课堂教学竞赛,最后针对《台阶》一文评课,很多老师都提到了注意细节之美,我赞同;但是他们一味的提到必须要狠狠挖掘文中父亲的那种精神,我就不太赞同。我在想假如有的学生提出父亲的这些个做法很落后于时代,爱慕虚荣,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就如班上有位老师说的《背影》如此优秀的文章就有人提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按照教参挖掘文章的精神实质时还需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第五天,上午周教授对文言文的解读让我们受益匪浅,说实话,有时我们听的很汗颜,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做那么深入的查找和探究,很多知识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表面、或者仅仅停留在教参书和较少的资料书上。下午老师们针对语文教学发表了各种深层次意见:或娓娓道来,犹如情侣漫步于林荫小道间的窃窃私语;或奋力高歌,好似将士驰骋在拼争战场上的豪情壮志„„大都侧耳聆听,或笔耕于书、或欢笑于心、或击掌赞美,这都是一种认同,一种尊重,一种对语文教学的追随!
痛苦的国培----不想说再见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不想说再见的痛苦其实在周五下午班长犹如诗词般的总结时就开始了。晚上的聚餐,整个过程虽充满了欢声笑语,但在觥筹交错间、互留电联中,不想说再见的痛苦再一次蔓延„„
国培,让我们品尝到了思考、交流和研讨的乐趣,让我们体会到了工作、学习和成长的充实与快乐。
国培,仍将继续。
国培,定会更精彩!
国培,我们不想说再见!
国培,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