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药治疗胃溃疡58例的临床效果研究 - 复制
中药治疗胃溃疡58例的临床效果研究 233200 安徽定远 安徽省定远县中医院 王玉明,王振新,张红浩,张明媚,米宏州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胃溃疡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在常规中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辨证治疗。结果:痊愈43例,有效14例,痊愈率为74.1%,总有效率为98.3%。结论:中药治疗应用于胃溃疡患者的康复,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关键词】中药治疗;胃溃疡
The clinical effect study on traditional Chinese therapy used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ulcer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herapy used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ulcer.Methods: 5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ulcer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syndrome were given dialectical therapy on base of routine traditional Chinese therapy.Results: The cure rate was 74.1%(43 cases),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8.3%(57 cases).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therapy used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 gastric ulcer,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clinical effect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so it deserved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clinical work.【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therapy;gastric ulcer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症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的不规律,发病率有所上升。其主要症状常为反复发作的节律性上腹部疼痛或慢性中上腹无节律疼痛,常伴反酸、饱胀、嗳气、灼热、嘈杂等,甚至恶心、呕吐、呕血、便血等,少数可发展至胃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该病病程长,可长达几十年,西药治疗虽然能很快见效,但容易复发,因此中药疗法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重视。为了探讨中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我们对58例门诊临床资料完善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4年1月到2009年4月本院门诊资料完善的胃溃疡患者58例,均参照《中西医[1]
47例,女11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4岁,平均46.7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7年,平均2.3年。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结合临床症状和诊断结果,对患者做全身评估,制定适合患者的中药治疗方案。中药方剂:延胡索9 g、黄芪12 g、香附9 g、没药6 g,白及20 g、白芍l2 g、乌贼骨30g、枳实9 g、甘草6 g、白术12 g。肝胃不和型加柴胡12g、郁金10g,胃阴不足型加沙参9g、石斛10g,脾胃虚弱型加鹿角胶12g,每日l剂,水煎分2次温服。并同时服用奥美拉唑胶囊制剂,每天一次,每次20mg,晨起空腹口服。2周为1个疗程。
1.3 效果评价
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显示瘢痕形成溃疡愈合Hp根除;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胃镜检查显示部分瘢痕形成>50%,进入愈合期,Hp消除率≥50%;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不变或加重,胃镜检查显示溃疡无缩小或扩大。其中痊愈率加有效率为总有效率。结果
经过3—4个疗程的治疗,5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治疗期间无明显副反应。痊愈43例,有效14例,无效1例。痊愈率为74.1%,总有效率为98.3%。讨论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既往认为胃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溃疡病。
中医理论认为,胃溃疡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肝胃气痛“、“心痛“、“吞酸“等范畴。民间多称为“心口痛“、“胃气痛“、“胃痛“、“饥饱痨“等。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脾为至阴之脏,赖肝之疏泄始能职司运化。肝木疏泄则脾气升发,脾之精微上归于肺;并使胃气下降,腐熟之水谷畅达小肠。若肝失疏泄,木气郁结,则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壅滞为病;或肝木乘之,脾胃虚弱,或疏泄太过,脾胃受戗,升降无度,则气乱为病。
胃溃疡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①出血:由于血管受到溃疡的侵蚀、破裂,毛细血管受损
[4]
[3]
[2]时,大便检查时可发现隐血;较大血管受损时,可出现黑便、呕血;②穿孔:溃疡深达浆膜层时可发生急性胃穿孔,内容物溢入腹腔,导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③幽门梗阻:幽门溃疡可致幽门括约肌痉挛,溃疡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妨碍幽门过道的通畅,造成暂时幽门梗阻。
胃溃疡主要致病因素有:①幽门螺杆菌(Hp)Hp是一种消化道致病菌,其毒株菌体成分中含有空泡毒素(VacA)和细胞毒相关基因A(CagA),是胃溃疡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病因。②胃酸 胃酸过多可造成胃溃疡,同时也不利于溃疡愈合。胃酸和胃蛋白酶直接作用于没有保护的胃黏膜上,会造成胃黏膜腐蚀和消化。③胃泌素 胃泌素能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加重对胃黏膜的侵蚀。④自由基 在机体受到病毒和细菌入侵时,免疫细胞产生自由基物质,主要是氧自由基,作为防御手段杀灭细菌病毒。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其产生和清除功能可能失去平衡,使其在组织中积聚过多而引起损伤。氧自由基与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结合,可产生MDA等脂质过氧化物,破坏溶酶体膜和线粒体,引起溃疡。
该病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清除Hp,修复被损伤的胃黏膜,恢复正常的胃肠道功能。奥美拉唑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抗消化性溃疡药,其作用机制不同于H2受体拮抗作用,可特异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氢钾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该药主要作用于胃腺壁细胞,为H+-K+-ATP酶抑制剂,对胃酸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起效迅速。但由于胃溃疡病程长,西药治疗虽然能迅速见效,但对Hp消除不彻底,同时胃黏膜的恢复也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
在我们自拟的中药方剂中,黄芪健脾益气,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溃疡愈合;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可在消化道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有效促进溃疡面的愈合;枳实消泻以通痞塞,促进胃排空,兴奋平滑肌,减少胃酸分泌;延胡索、香附可行气止痛,抑制胃酸分泌,降低游离酸度及总酸度。乌贼骨具有收敛止血,制酸止痛作用。没药兼以活血行气,可有效缓解胃痛症状;白术能补脾燥湿,以助运化;白芍柔肝、敛阴、平肝,与甘草相合有缓急止痛之功;同时对不同病型的患者给予针对性加强,诸药同用,药效温和,药力持久,从而达到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生肌止痛之功效。从临床效果来看,痊愈率为74.1%,总有效率为98.3%,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我们认为,中药治疗应用于胃溃疡患者的康复,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黎运呈,袁德培,赵敬华.复方溃疡灵治疗胃溃疡的实验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1):22-24.
[2]李红玉.中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56-57.[3]李春梅,梁代英,刘晋生,等.养阴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实验性胃溃疡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杂志,2002,21(5):309-310.[4]宁学洪,宁学玲,黄馨仙,等.蒲葛舒胃灵对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4):278-280.
第二篇:中药敷脐治疗臌胀的临床观察
中药敷脐治疗臌胀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索中药敷脐治疗臌胀的临床疗效。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方法将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基础治疗及护理中药敷脐,对照组用基础治疗及护理。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中药敷脐配合常规治疗在同期内能迅速减少
腹水。
关键词中药敷脐臌胀观察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臌胀病属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一。臌胀系由肝脾受伤,疏泄运化失常,气血交阻致水气内停所致,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臌胀为临床较为常见多发的病证,多由黄疸、胁痛、肝癌等失治所致。我科是肝专科,以诊治慢性病毒性肝炎致肝硬化腹水为主。慢性病毒性肝炎致肝硬化腹水的自然过程在()及或血清()的病人中发病率。许多活动性肝硬化并腹水是从慢性肝炎病变持续活动发展而来的[]。从××年月开始,我们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敷脐,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对象选择××年月~××年月在我科住院并自愿作为观察对象的胀炎肝硬化腹水病例例,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例,诊断标准参考国际腹水协会定义[]和梁广寰等《门脉高压症》提供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
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基础疗法(静脉支持、利尿、抗病毒),口服活血化瘀、通络祛湿中药。观察组加中药敷脐。中药以田螺(取肉烘干),麝香,牛黄,甘遂为主方,按比例制成粉末,每次取中药粉末,葱白根捣烂,蜜糖与红花酒精的比例溶解药调制成膏状,用×(舒适妥)胶布制成膏药敷脐,同时现用现配和放℃温箱内加温,外敷神阙穴,每日一贴,每次,夜敷昼停,天为一疗程。
观察指标
护理观察每晨测腹围、体重、记录尿量。密切观察并记录脐部皮肤有无红肿、瘙痒、灼热、皮疹、水泡等皮肤变化。每周做超一次,详细观察腹水量。
疗效观察腹水消退Ⅰ级腹水完全消退,超检查腹水阴性,稳定个月以上。腹水消退Ⅱ级腹水大部分消退,超检查腹水少量。腹水消退Ⅲ级腹水有所消退,平脐腹围缩小以上。腹水疗效制定标准,参见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大连会议制定的肝硬化腹水中医疗效判定标准(试行)草案[]。
结果
见表⒈表。由表可见经过个疗程治疗,观察组平脐腹围平均缩小(±),体重减少(±)。对照组平脐腹围平均缩小(±),体重减少(±)。两组治疗前后腹围变化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明中药敷脐能改善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症状。表治疗前后腹围变化(略)由表可见两组治疗前后腹水痛减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差异有显著。表腹水消减判定(略)
讨论
肝硬化腹水是慢性病毒性肝炎主要并发症之一,属臌胀病的范畴,若不及时治疗易发生肝肾综合征,甚至肝昏迷死亡。敷脐疗法是外治用药的精髓所在[],其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神阙穴位于脐中,为诸脉汇聚之所,内连十二经脉,为人体经络总枢,经气汇海通过奇经八脉及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现代医学认为脐部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而且皮下没有脂肪组织,脐下腹膜有丰富的静脉网,血液丰富,药物易通过薄层皮肤渗入皮下吸收进入血液而发挥药物作用。另外由于脐部神经较敏感,通过药物刺激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改善脏器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臌胀列为四大顽症之一,说明本病为临床重症,治疗较为困难,由此可见肝炎胀硬化腹水也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患者对常规治疗多失去信心,而内服中药长期治疗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采用中药敷脐能通络散瘀,芳香开窍,利水退黄,保护肝细胞。为防止患者脐部皮肤过敏,选用蜜糖加红花酒精为药粉调剂,蜜糖具有良好的亲和性,能保持中药的粘和和湿润,作用持久[]红花酒精具有较强的渗透性,活血化瘀,保护皮肤的完整性。贴布选择进口舒适妥,渗气性好且方便安全。中药外敷是中医护理基本操作之一,如何使药物发挥最大效应,与我们的操作方法,敷药时间,药物的利用度密切相关。目前这方面研究资料尚缺,如果选择不佳会影响我们课题的进行。在本组病例中我们发现例患者敷脐第天开始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瘙痒,经过分析研究可能与贴布有关。为了不影响科研进展,将氦用油纸加绷带固定后,皮肤症状消失。经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方面研究、讨论,决定在本组病例中应用上述方法。经统计学处理证实此方法合理、有效,达到了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王永炎,李明富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吉耀现代肝病治疗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平衡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一、平衡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1.正常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外展:上臂离开躯体侧方向外抬举,正常范围从0~180度。内收:上臂经躯体前向对侧肢体靠拢,正常范围从0~45度。前屈:上臂向躯体前方伸出并抬举,正常范围从0~180度。后伸:上臂向躯体后方伸出并抬举,正常范围从0~60度。
外展前屈:上臂外展90度,水平位经躯体前方向对侧肢体靠拢,正常范围从0~135度。外展后伸:上臂外展90度,水平位向躯体后方伸展,正常范围从0~30度。
外展旋转:上臂外展90度,屈肘做内、外旋转运动,正常范围内旋0~90度,外旋0~90度。
中立位旋转:上臂下垂置于躯体侧方,屈肘做内、外旋转运动,正常范围内旋0~75度,外旋0~90度。
环转:以肩胛骨关节盂为轴,上臂做圆周运动,全臂运动面呈圆锥形,正常运动范围从0~360度。
2.肩关节的组成:
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上端及其所构成的肩关节
3.肱二头肌长头定位: 肱二头肌起点有两个头,长头在外侧起自肩胛骨关节盂上方;(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合成一个肌腹,向下延续为扁腱,止于桡骨粗隆。在该肌腱止端和桡骨粗隆前半之间经常有一滑液囊即肱二头肌桡骨滑液囊)
4.肱三头肌滑囊定位:
肱三头肌3个头在下方以一共同腱止于尺骨鹰嘴,肱三头肌腱止端深面.在该肌腱和尺骨鹰嘴的上面之间有一滑液囊即肱三头肌腱下滑液囊。
5.疼痛如何评价:
包括疼痛的诱因、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缓解方式等等。(如局部疼痛,有无感觉异常等)(只要VAS相关)疼痛强度的评价量表:这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一类疼痛强度评价方法,包括视觉类比量表(VAS)、语言评价量表(VRS)、数字评价量表(NRS)等。
(1)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国内临床上通常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VAS卡。在卡中心刻有数字的10cm长线上有可滑动的游标,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和“最剧烈的疼痛”(10)。患者面对无刻度的一面,本人将游标放在当时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部位;医生面对有刻度的一面,并记录疼痛程度。
VAS 无痛│━│━│━│━│━│━│━│━│━│━│最剧烈的痛(2)语言评价量表(verbal rating scale, VRS)是将疼痛用“无痛”、“轻微痛”、“中度痛”、“重度痛”和“极其重度痛”表示。0 无痛;1 轻微痛;2 中度痛;3 重度痛;4 极重度痛(不可忍受的痛)(3)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是将疼痛程度用0到10这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被测者根据个人疼痛感受在其中一个数字记号。疼痛问卷表(pain questionnaires):疼痛问卷表是基于多种原因而设计的对疼痛进行多向性评价的方法。(1)McGill问卷表(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MPQ):1971年Melzack和Torgerson首先建立一种说明疼痛性质强度的评价方法。自1975年引入MPQ以来,MPQ已被应用于众多的急、慢性疼痛实验研究之中,还被翻译为法、德等多种语言,结果证实其方法具有实用性、可靠性、一致性和有效性,且适用症广泛。由于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疼痛评估,所以在疼痛的鉴别诊断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已成为广泛使用的临床工具和研究工具。(2)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表(Short-fro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SF-MPQ是在MPQ基础上简化而来。(3)简明疼痛问卷表(brief pain questionnaire, BPQ)又称简明疼痛调查表(brief pain inventory BPI):是将感觉、情感、和评价这三个因素分别量化。此表包括了有关疼痛原因、疼痛性质、对生活的影响、疼痛的部位等描述词,以及上述NRS(0-10级)描述疼痛程度,从多方面进行评价。BPQ是一种快速多维的测痛与评价方法。
6.腰痛穴:
手背,在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腕背横纹下1寸),一手两穴。
7.恢刺: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筋痹(即肌肉痉挛、疼痛等)。刺法是将针直刺在病痛的肌肉一侧,并上下前后左右摇动针体,以促使肌肉弛缓。方法:先在患病肌腱处直刺进针,也可以斜刺进针,并让患者升举活动肌肉,同时捻转提插针体,使筋肉拘急松弛,功能得到恢复。
8.平衡针定义:平衡针灸学是以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充分利用人体的信息系统(即神经、经络与体液系统》 和针刺技术的反馈效应原理,以针刺为手段,选择人体的健侧某一特定穴位,来激发调动病人的自身防卫系统依靠病人自己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汤峥东:对侧取穴,多用透针,强调速效)。
9.巨刺: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
10.缪刺: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本法与巨刺二者均于痛处对侧取穴,但刺巨刺刺经,缪刺刺络。
11.谷:肌肉交汇之处。(说文解字:泉出通川为谷)
12.痛觉过敏:轻微的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 多见于丘脑或周围神经病变,精神科见于神经衰弱、癔症、疑病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13.无感觉异常...(未找到无感觉异常的,只有感觉异常:感觉异常指没有外界刺激而患者经常或间歇性地在某些部位感到不适感,如蚊走感、电击感、麻账感、热感或凉感、针刺感等,常见于感觉经路受到重叠刺激而致。多见于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病变及脑部疾患等。感觉异常为皮肤由某些疾病所引起的异样感觉,如麻木感、触电感、针刺感、蚁走感、烧灼感或特殊的寒冷感等)
14.肩峰下滑囊:又称三角肌下滑囊,位于肩峰和喙肩韧带的下方,肩袖和肱骨大结节的 上方。滑囊顶部附着于肩峰和喙肩韧带的下面以及三角肌发自肩峰的深面纤维上;其底部附着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面内外方各2cm处和肩袖上。
15.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16.骨度分寸(上课仅提到下肢部分):
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寸 直量 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至后发际3寸
胸腹部 两乳头之间 8寸 横量 胸部与胁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肋骨计算,每一肋两穴间作1寸6分
胸剑联合至脐中 8寸 直量 脐中至趾骨联合上缘 5寸
背腰部 大椎以下至尾骶 21椎 直量 背部直寸根据脊椎定穴,肩胛骨下角相当第七(胸)椎,髂嵴相当第十六椎(第四腰椎棘突)。背部横寸以两肩胛内缘作6寸 上肢部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9寸 直量 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的骨度分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 12寸
下肢部 耻骨上缘至股骨内上踝上缘 18寸 直量 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寸 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 13寸
股头大转子至膝中 19寸 直量 用于足三阳经的骨度分寸;“膝中”前面相当犊鼻穴,后面相当委中穴;臀横纹至膝中,作14寸折量 膝中至外踝尖 16寸
17.腰痛穴:手背,在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腕背横纹下1寸),一手两穴。
18.肩痛穴:足三里穴下2寸,胫骨前脊外一横指。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
19.颈痛穴: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 与第五掌骨之间,及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20.头痛穴:足背第一第二趾骨结合之前凹陷中。
21.膝痛穴:曲池外一寸处。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特定穴很多,看着办吧)
二、社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参考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 刘炳权)1.肺俞: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志室: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下,旁开3寸。
膻中:任脉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2.脾俞: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门: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膏肓: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天突:任脉穴。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3.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定喘:经外穴。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心俞: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取一个穴位测试即可,要求一般0.5*0.5cm大小,胶布5*5cm大小(小点也可以);贴一小时(一般要求起泡),之后一段时间该点不可再贴,可选择其他穴位,一轮后继续。(如有双侧穴位如胃俞则贴双侧)
第四篇: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介入科
何晓峰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牵引、推拿、按摩及小针刀疗法及外科手术等;微创治疗方法则有胶元酶溶解术、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及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等。近年来,在欧洲各国开展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O2~O3混合气体间盘内注射术,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有效率高、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本篇论文分为三个部分阐述O2~O3混合气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结果。
一、研究目的:
1.分析O2~O3混合气体治疗各种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2.评价不同浓度O2~O3混合气体及不同消炎镇痛液神经根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3.探讨不同治疗次数及手术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有效率
二、材料和研究方法: 1.一般资料
病例纳入标准:病例来源于南方医院介入科及新疆、广东、广西、河南、安徽等12家医院自2000年11月至2005年12月1021例患者。表现为腰背痛或/和患侧及双侧下肢麻痛,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例诊断标准为:
(1)腰痛合并根性下肢痛,呈典型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
(2)棘突间或椎旁局限性压痛点,放射至小腿或足,或有脊柱侧凸。
(3)脊柱前屈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加强试验阳性(腰3~4椎间盘突出症为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4)查体肌肉萎缩,肌力减弱,感觉障碍和反射异常。(5)影像学检查:CT或MRI检查表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纳入标准为:
(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2)初次发病者或反复发作的急性期。
(3)年龄18岁-86岁。
病例排除标准为:
(1)合并椎管狭窄、黄韧带重度肥厚、腰椎滑脱者。
(2)合并精神疾患者。
(3)合并肝肾疾病、血液病、肿瘤、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或极度衰弱者。
(4)合并甲亢、G6-PD缺乏症、出血倾向。
(5)有腰痛或典型坐骨神经痛,但CT和MRI检查未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将符合标准的800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2例,女348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43.5岁。所有患者均经休息或保守治疗2~6周无效。
临床研究分组:根据CT和MR的影像表现,将LDH分为膨出、突出和脱垂三组。其中膨出组335例,突出组421例,脱垂组44例。
将突出组421例根据神经根阻滞所使用的消炎镇痛液的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为地塞米松5mg加2%利多卡因5ml;B组为醋酸泼尼松龙125mg加2%利多卡因5ml;C组为得保松注射液7mg、甲钴胺0.5mg加2%利多卡因5ml。根据椎间盘内及神经根周围所注射的臭氧浓度的不同,又将A、B、C每组分为低浓度组及中浓度组。低浓度为25ug/ml;中等浓度为40ug/ml。总共6个亚组。
突出C组中的中浓度组187例,按患者接受的治疗次数分为1周疗法、2周疗法及4周疗法。1周疗法是指患者只施行首次治疗,术后常规点滴脱水药组3天,次日出院;2周疗法为首次治疗一周后再按上述方法重复治疗一次,术后常规点滴脱水药组1天,次日出院。4周疗法指施行首次或首两次治疗后,疗效不满意,四周后再按上述方法重复治疗一次,术后常规点滴脱水药组3天,次日出院。
选择脱垂组24例。患者分别接受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即(1)后外侧入路;(2)后外侧入路+小关节内侧缘入路。
2.仪器设备:西门子公司生产及国产C形臂X线机;瑞士及意大利生产医用臭氧发生器;日本八光公司生产穿刺针;国产各种规格注射器;瓶装医用纯氧。
3.手术操作方法:
后外侧入路手术方法:患者健侧卧位,髂骨过高者可采取下侧肢体屈曲、上侧伸直、腰下垫一枕头,以使椎间隙充分舒展开来。采用后外侧入路,通常取脊柱中线旁开7~8 cm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单,2%利多卡因局麻。21 G多侧孔酒精注射针或Chiba针行侧后方入路穿刺。正侧位透视定位针尖位于椎间隙中央或后1/3区域。髓核造影可明确间盘突出的程度及有无破裂,以及诱发根性疼痛而有利于定位,常规情况下不做,因可加重椎间盘压力。将O3发生器与医用纯氧氧气瓶连接,设定医用纯氧输入流量为1~4L/min,输出的O2-O3混合气体中O3浓度为25~40μg/ml,意大利ozoneline的E80型臭氧发生器仪表可实时显示臭氧浓度。用5ml注射器获取O2-O3混合气体(注意不要主动抽取,以免混入空气,而是利用输出气体的压力自动进入),分两次匀速注入椎间盘内。包容性椎间盘突出者推注时阻力较高,切忌将气体完全推入以免导致纤维环破裂,透视下可见气体在盘内呈不规则线带状弥散,此时宜采用低压循环注射法,低压循环注射法:即将5ml O2~O3混合气体在盘内反复推注5~8次,再抽取5ml同法推注,以充分氧化髓核而不过度加大间盘内压力。而纤维环破裂者气体易进入硬脊膜外腔,透视下显示为椎体后缘线状透光影。退针至椎间孔后缘平面,在确认针尖不在蛛网膜下腔的安全的情况下,注入混合气体10~15ml。可见气体在腰大肌间隙弥散。再注入消炎镇痛液行神经根阻滞后即可拔针。术后患者卧床休息1d。临床症状较轻者可回家休养,口服维生素B1、B6等。症状严重者须住院治疗,用20%甘露醇250 ml、5mg地塞米松及神经营养药静脉点滴3d。疑有感染者须静脉点滴抗生素。出院后全休2周,按康复计划进行腰背肌锻炼,6个月内禁止负重及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术后处理参照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规范化条例施行。
小关节内侧缘入路手术方法:患者府卧,距脊柱中线约1.5cm患侧相应椎间隙作为穿刺点。透视下沿该点垂直进针,紧贴小关节内侧缘进入突出的髓核部。穿刺须取出针芯部分,密切观察有无脑脊液溢出。若有脑脊液滴出应停止进针,放弃此穿刺路径。部分患者在穿刺中感觉下肢放射性疼痛,应考虑针尖刺入马尾神经,亦应停止穿刺。侧位透视下进针至病变椎间隙后1/5区域,定位准确后注入20~40/ml的O2~O3混和气体3~5ml,注意观察推注臭氧时阻力大小及患者的反应,及时询问患者有无头晕、腰痛及下肢感觉异常。透视下注意观察气体弥散及分布情况。退针至椎体后缘平面,再注射消炎镇痛液(配方同前)2~3ml,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大多数患者会立刻感觉患肢疼痛减轻,症状好转。患者转至健侧卧位,距脊柱中线旁开8~10cm处经后外侧入路穿刺病变椎间盘,行盘内注射臭氧及神经根阻滞术。
术后卧床休息1~3天。20%甘露醇250 ml、5 mg地塞米松及神经营养药静脉点滴3天。
4.统计方法:
采用R×C表资料的Pearson Chi-Square检验比较O2~O3混合气体对治疗膨出、突出和脱垂的总体有效率有无差别。膨出、突出和脱垂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的Pearson Chi-Square检验。
同法比较三种不同类型消炎镇痛液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整体有效率有无差别;比较每种消炎镇痛液组内低和中浓度混合气体治疗有效率。
采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s Exact Test检验比较突出组两周疗法和四周疗法的疗效区别;同法比较脱垂组不同手术的疗效区别。统计显著性水平为P=0.05。
5.随访:
患者术后随访3~48个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面对面、电话或信函调查的随访方式。
6.疗效对照组:
采取病历查询及询问科室医师两种方式,调查2000年~2005年南方医院3个科室3种LDH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其中施行中医中药治疗为中医科住院患者,康复理疗为康复科住院患者,外科开放手术为脊柱骨病科住院患者。
三、主要结果
1.各组临床资料经方差分析,在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
义(P>0.05)。经χ2检验,各组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根据MacNab评价标准,总有效率为82.2%(658/800)。其中显效562例(70.25%),有效96例(12.00%),无效142例(17.75%)。
3.LDH不同病变类型的有效率为:膨出86.27%(289/335),术后77例发生“反跳”;突出80.28 %(338/421),术中33例出现纤维环破裂;脱垂70.45%(31/44)。O2~O3混合气体对治疗膨出、突出和脱垂的总体有效率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别(P=0.011)。膨出、突出和脱垂组间两两比较的统计学结果表明:总体有效率差异主要存在于膨出和突出、膨出和脱垂组间,而对突出和脱垂的有效率的统计学差异不显著。说明O2~O3混合气体对治疗膨出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突出和脱垂的治疗效果。
4.突出组各组有效率为:A组:低浓度组69.23 %(36/52);中浓度组
81.25%(26/32);B组:低浓度组73.84%(48/65);中浓度组84.0%(42/50);C组:低浓度组77.14%(27/35),中浓度组85.02%(159/187)。每组内低和中浓度O2~O3混合气体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别。三种不同类型消炎镇痛液神经根阻滞有效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别。
5.突出C组的总有效率为85.02%(159/187)。其中一周疗法82.52%(85/103);两周疗法 85.24%(52/61);四周疗法95.65 %(22/23)。统计分析一周、两周和四周疗法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6.脱垂组中与突出C组同等治疗措施24例。手术方式经后外侧入路有效率为45.45%(5/11),经小关节内侧缘+后外侧入路有效率为84.62%(11/13)。
7.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具有统计边缘显著性,结合临床考虑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与本院其他治疗方法的对照,有效率分别为:中医中药75%;康复理疗78%;外科手术88%;O3疗法82%。
8.转归:术后患者有四种结局,即好转、反跳、无效及加重。好转型占69.0%(552/800);反跳型占13.25%(106/800);无效型占11.75%(94/800);加重型占6.0%(48/800)。
五、结论如下:
本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O2~O3混合气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结果,在以下6个方面有所创新:
1.全面分析了间盘膨出及包容性突出发生“反跳”的原因,首次提出采用“低压循环注射法”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避免“反跳”的发生。
2.系统地比较了不同O2~O3混合气体浓度对疗效的影响,明确了在治疗中,O3浓度在25~40ug/ml的范围均为有效治疗浓度。从临床有效率分析,40ug/ml优于25ug/ml。
3.比较三种不同配方的消炎镇痛液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明确提出得保松联合甲钴胺作为消炎镇痛液的主要成分具有疗效好、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等优点,可作为首选;醋酸泼尼松龙可作为备选;不宜使用地塞米松。
4.比较了治疗次数与疗效的相关性,明确了1周、2周及4周疗法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但增加治疗次数可提高临床有效率。
5.明确了间盘脱垂患者采用小关节内侧缘加后外侧入路优于单纯后外侧入路的手术方式,采用“靶点”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疗效。
6.阐述了患者治疗后的转归分为四种类型,即好转、反跳、无效及加重。分析了各型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尤其强调了出现“反跳”是一种常见现象,应以对症处理及心理辅导为主。坚信“反跳期”可以渡过,此阶段不宜施行手术治疗。
第五篇:艾灸加中药外敷治疗产后早期乳腺炎的临床护理研究
艾灸加中药外敷治疗产后早期乳腺炎的临
床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中医灸法加中药外敷对产后早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理化指标的影响,进一步评价中医灸法加中药外敷治疗产后早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共1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给予“局部热敷+吸乳”治疗,并配合青霉素静滴(青霉素过敏者用阿奇霉素),治疗组予以“艾灸+中药外敷膏”治疗,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灸法加中药外敷对产后早期乳腺炎患者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早期乳腺炎;艾灸;中药外敷;治疗/中医治疗
急性乳腺炎是产褥期的常见疾病,短期内难以治愈,不仅加剧患者的痛苦,而且使患乳失去哺喂能力,直接影响到母乳喂养的效果和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近年来,我们注重了这方面的临床实践、资料收集及整理分析,发现此法操作容易,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一般资料
1.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全部选自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共196例,年龄24~38岁,产后2~6周左右,进行母乳喂养的初产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02例,对照组94例,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1.2 诊断标准
1.2.1按照《中医外科学》本科六版教材,《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制定:①初起乳汁排出不畅,乳内胀痛难忍,有结块,皮色不红或微红,全身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大便干结等症。②乳头皲裂感染邪毒,乳汁排出不畅,乳内胀痛难忍,有结块,皮色不红或微红,全身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凡具备①、②两项中之一即可诊断。
1.2.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GB/T16751,2-1997)
1.2.2.1气滞热壅证 主症:①乳汁瘀积结块,乳内胀痛难忍。②脉弦数。次症:①皮色不变或微红。②恶寒发热。③头痛或周身酸痛。④口渴,便秘。
1.2.2.2邪毒壅滞证 主症:①乳头破碎染毒,乳汁瘀积结块,肿胀疼痛。②脉数。次症:①皮色不变或微红。②头痛,身痛。③恶寒发热。④口渴。
1.2.3症状分级评分 见表1,表2。
1.3 纳入标准
1.3.1符合乳痈初期(急性乳腺炎)的诊断和中医辨证为气滞热壅证或邪毒壅滞证。
1.3.2年龄24~38岁的初产妇。
1.3.3知情同意,志愿受试。
1.4 排除标准
1.4.1年龄在24岁以下、38岁以上,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乳头内陷者。
1.4.2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糖尿病或精神病患者。
1.4.3乳痈已化脓者。
1.4.4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1.5 病历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1.5.1研究病例的终止条件 ①出现过敏反应或严重不良事件者,根据医生判断应该停止临床护理研究者。
②患者在临床研究过程中不愿意继续进行临床研究,向主管医生提出退出临床研究的要求,可以退出该病例临床护理研究。
1.5.2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1.5.2.1脱落的标准 经筛选合格、并知情同意进入随机化研究的患者,因故未完成本方案所规定的疗程及观察周期,作为脱落病例。
1.5.2.2脱落病例的处理 ①当患者脱落后,研究者应采取登门、预约随访、电话、信件等方式,尽可能与患者联系,询问理由、记录最后一次服药时间、完成所能完成的评估项目。②脱落病例均应妥善保存有关研究资料,既作留档,也是进行全面分析及统计所需。脱落病人无需另补。
1.5.3病例的剔除 病例选择不符合纳入标准,符合排除标准,本不应当进行随机化;未曾使用研究用药;在随机化之后没有任何数据。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艾灸+中药外敷膏”治疗,即先用艾柱在患侧乳根穴、期门穴、肩井穴、足三里及乳腺管硬结处(阿是穴,根据硬结大小可取数个点)隔蒜灸3壮,然后用中药外敷膏均匀涂敷于患处(敷药面积略大于硬结面积),暴露乳头,再用薄层塑料薄膜覆盖并固定,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3~5天为1疗程;对照组予“局部热敷+吸乳”治疗,即湿热敷乳房后,用吸奶器抽吸,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并予青霉素400万U静滴,每日2次(青霉素过敏者用阿奇霉素0.5静滴,每日1次),3~5天为1疗程。
中药外敷膏由四妙勇安汤(银花、玄参、当归、甘草)加蒲公英、王不留行、鲜仙人掌而成。将方中前6位药干燥后研成细末,过120目筛,提取细粉,临用时用鲜仙人掌汁调成糊状,并加热至40℃左右。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肿块消散,排乳正常。显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60%,<90%;肿块消散≥60%,排乳基本通畅。有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60%;肿块消散≥30%,排乳部分通畅。无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或已化脓者。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2 证侯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主症、次症消失。显效:主症、次症消失2/3以上。有效:主症、次症消失1/3以上。无效:主症、次症改善不明显者。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结果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3.4 结果(见表
3、表4)。讨论
急性乳腺炎是产褥期的常见疾病,多发生在产后2~6周左右,常见于剖宫产后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有乳头凹陷、扁平等乳房缺陷以及产后未及时给予哺乳的初产妇。急性乳腺炎的炎性肿块常在数天内软化而形成脓肿,多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为主引起的感染,短期内难以治愈,不仅加剧患者的痛苦,而且使患乳失去哺喂能力,直接影响到母乳喂养的效果和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早期如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乳腺管通畅,可使炎症在初发阶段得以治愈,从而防止形成脓肿,保证实施母乳喂养及母婴健康。
本病属祖国医学“乳痈”范畴,又称“外吹乳痈”,以患病乳房局部初起红肿热痛,逐渐形成脓疡为特征。多因乳汁郁积、肝郁胃热、感受外邪等引起,其特点是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伴有全身发热,且容易传囊。临床分为3期,即淤乳期(郁滞期)、成脓期及溃后期。《诸病源候论》对其病因、见症及预后都有简述:“此由新产后,儿未能饮之,及饮不泄,或断儿乳,捻其乳汁不尽,皆令乳汁蓄积,与气血相搏,即壮热大渴,引饮,牵强掣痛,一手不得近是也,……”[1]。
现代医学治疗产后乳腺炎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局部热敷、吸乳、针对病因使用抗生素。但遇到积乳过多或乳腺管不通畅的产妇,用局部热敷乳房、吸奶器吸引都不能使乳汁排尽,从而导致乳房胀痛、感染,甚至形成脓肿。另外,部分急性乳腺炎是因为乳汁多而少饮,吮吸不尽,乳汁淤滞而致,并非真正的炎症,对此类“炎症”抗生素是无效的。
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有明显疗效,关键在于及时发现、早期治疗,以消为贵,郁滞者以通为主[2,3]。本课题研究的是产后早期乳腺炎,即中医学所述“外吹乳痈”的淤乳期(郁滞期)。我们根据中医“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的原理,打破现代医学传统的模式,运用中医灸法加中药外敷对产后早期乳腺炎患者进行治疗,初步显示效果非常明显,保证了母乳喂养的实施。艾灸患侧乳根穴、期门穴、肩井穴、足三里及阿是穴可活血通络,加速局部部血液循环,中药外敷膏方中银花、鲜仙人掌、玄参、蒲公英清热解毒,当归、王不留行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艾灸与中药外敷相结合,局部用药,直达病所,能迅速消肿止痛,共奏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之功能。
近年来,我们注重了这方面的临床实践、资料收集及整理分析,发现此法操作容易,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元恺.实用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陈叔长.中医外科护理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91-96.[3]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