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讽刺艺术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痴情动因的解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精神分析 2 商业英语广告的劝说功能与修辞分析 3 浅析英语习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从顺应论的角度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5 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 从弗洛伊德解读《好人难寻》 7 《高级英语》中某些修辞手法赏析 8 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 Scarlett O'Hara and Feminism 10 论《简爱》对《灰姑娘》的继承与颠覆 11 从模因论角度下谈广告语的仿译 12 对《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13 从儒学与基督教的角度探析中西文化差异 14 张爱玲与简奥斯汀的讽刺艺术比较 15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分析 谈归化与异化翻译的融合--以谚语翻译为例 17 从功能对等理论谈汉语成语的英译 18 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 19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意象分析 20 中美拒绝策略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 22 商务合同中译英准确性的研究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s’ Titles--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istic Concept under Three Beauties Theory 24 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爱”的比较及其文化影响初探 25 浅论现代汉语新增词语的英译方法 26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27 《飘》的成长主题解读 小说《嘉莉妹妹》中女性成长的分析 29 幽默元素在英语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翻译 30 “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 31 浅析阿里巴巴的创新盈利模式 32 目的论视角下公益广告的翻译 33 英汉数字之间的文化对比研究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 36 英汉恭维语的对比研究
英语报刊标题的词汇特点和修辞特点
中国文化元素在功夫熊猫中的体现及其翻译
An Analysis of Vanity Fai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40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浮生六记》英译本文化词翻译策略探析(开题报告+论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以颜色词为主题的英汉习语比较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老友记》字幕中的幽默翻译 从传统消费观念看中美文化差异
从《喜福会》母女代沟看中西文化冲突
Resonant Effect of Dialogues in Lolita on Readers 论查尔斯.狄更斯的现实主义风格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研究《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
战争留下的伤痛--《太阳照常升起》主要人物对比 从消费文化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 评爱伦坡哥特式小说中的恐怖美 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 对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研究 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歧义的语用研究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之间不同的爱情观 英汉味觉词“酸甜苦辣”的比较分析 爱米丽与曹七巧悲剧性的弗洛伊德解读
浅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渐渐消失的玫瑰 从关联理论解读《家庭战争》的幽默 从翻译美学角度谈汽车商标词的汉译
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为例 语境及其在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的应用 论《白鲸》象征手法的运用
A Study of Hawthorne’s Criticism on Purita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动物成语的英译
浅谈奥巴马演讲中的语用策略 从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嘉莉妹妹》和《名利场》中的女性的性格及命运对比分析 视觉文化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翻译“忠实”新解——兼评《傲慢与偏见》译本
当爱遇见不爱——浅析《马可百万》中的三对情爱关系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垮掉派”特质的体现 英汉广告中的双关语及其英汉互译
“邪恶的心灵”——剖析希斯克厉夫复仇的心理动机 论“成长的烦恼”中的美国家庭文化 对《愤怒的葡萄》中圣经原型的分析 新闻翻译中“编译”的合理性分析 中西神话中的创世神话
Eco-Critical Reading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中西方空间观对比研究 87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研究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英文新闻标题翻译的策略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 90 德伯家的苔丝中人类的欲望——悲剧的根源 91 论委婉语与国际商务谈判
浅析中西饮食隐含的文化差异及其中式菜肴名称翻译策略 93 Heathcliff’s Pilgrim’s Passage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Self-identity Loss of Black People in The Bluest Eye 95 《马丁伊登》中马丁伊登美国梦的分析
A Study of Beauty in Sound, Form and Meaning Displayed in Zhang Peiji’s Prose Translation 97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谈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实现 98 语用预设视野下的广告英语分析 99 关于战争对英语习语的影响的研究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析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101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本我,自我,超我”—《飘》中玫兰妮性格分析 103 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
爵士时代美国东西部的差距在盖茨比的人生悲剧中所扮演的角色 106 文化差异在中美雇员协作中的问题分析 107 A New Woman’s Journey in To the Lighthouse 108 从合作性原则看品牌代言中广告语的使用 109 论《百舌鸟之死》中的百舌鸟象征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 111 汉语流行语中的汉英语码混用现象探微
从《看不见的人》中透视美国黑人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113 浅析虚词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 114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115 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浅析及其解决方法 116 浅谈《基督山伯爵》的主要宗教思想 117 关于初中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分析
源于真爱的结合:简爱的婚姻对当代人的启示 119 商标名的英译汉目的论研究——以洗护用品为例 120 商务英语中的冗余现象及语用功能 121 评《简爱》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122 《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123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阿甘正传》字幕翻译 124 八十年代以来汉语中英语外来语及翻译
Passion & Religion —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he Thorn Birds 126 交替传译中笔记的作用 127 张培基翻译个案研究之背影
英汉植物文化词汇的差异及翻译研究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远大前程》中乔的人道主义精神 131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解与翻译 132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
Study on Net Lexicon and Its Future Trend 134 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双重性 135 对《推销员之死》的价值探讨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137 《无名的裘德》中哈代的宗教思想探讨 138 《宠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A Feminist Reading of A.S.Byatt’s Possession 140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中美不同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语表达的影响--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角度分析 142 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角度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143 从彼拉特透视托尼·莫里森的妇女主义 144 浅谈电影名称的英汉互译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 146 言语幽默产生的语音机制
从电影《刮痧》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无脸之殇——《英国病人》的后殖民指控分析 149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目的论的角度谈广告翻译 150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151 A Research of Transl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to Chinese by Poetic Norms 152 浅论中文标语英译
153 Whose Portrait Is This—Exploring Oscar Wilde’s Complex Personality 154 The Pursuit and Disillusion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On Martin Eden 155 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一个次要人物——贝内特太太的代表性 156 《走出非洲》中的非洲因素与女主人公性格完善的关系 157 从交际方式的角度比较中美课堂差异 158 隐喻视角下的政治新闻语篇分析
159 在经济全球化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 160 《收藏家》中空间与人物心理关系的解读 161 浅析《睡谷传奇》中的浪漫主义
162 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教材分析 -- 以《牛津高中英语》为例 163 论风格的可译性
164 An Analysis of Barack Hussein Obama’s Ethical Appeal and it Impact on Audiences 165 论黑暗中的光明在《八月之光》中的体现
166 从中英文动物隐喻看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167 从《麦琪的礼物》分析欧·亨利的内心世界 168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主义” 169 中外酒文化差异分析
170 叶芝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171 中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比较
172 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母女关系
173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ystem Theory In the Two Versions of Hamlet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4 美剧字幕中的译者主体性——以美剧Gossip Girl第一季为例 175 中英文化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习语的干扰
176 高中英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以及补差方法研究 177 莎士比亚电影和爱情阻力: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178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O.Henry’s Short Stories 179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 180 莎士比亚的悲剧对当代女性的影响 181 广告语及商标翻译
182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183 从委婉语看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184 An Analytical Research on the Errors in Junior High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185 《宠儿》的非线性叙事模式 186 中美居民不同储蓄态度对比分析
187 A Southern Elegy—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188 “It be adj for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制约研究 189 中英禁忌语比较分析
190 论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191 矛盾的思想者——《瓦尔登湖》中梭罗的二分性 192 环保宣传语翻译中的文化介入
193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194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
195 美国梦的开始与破灭—试析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 196 浅析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
197 从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98 英汉颜色词翻译
199 从女性主义角度浅析简•爱的婚姻观 200 试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讽刺艺术
第二篇: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中文
An Analysis on the Art of Irony of Swift’s Gulli
ver’s Travels
分析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
摘要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讽刺小说,小说成书于18世纪,斯威夫特应用理想的手段描绘了英国实际社会中各种类型的人物,并对其停止讥讽和批评。但仅仅揭穿和讥讽实际是不敷的,缺乏以转变社会轨制和社会近况。为此斯威夫特提出了两个心中的幻想王国以表示他的幻想主义思惟和改造社会的主意,为医治社会弊端提供良方。其中最出色的的最具表现张力的地方是通过大量的讽刺艺术手法,作者斯威夫特通过夸张的首发来表现人物性格,通过创设滑稽场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利用主人公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等国家看似荒诞不经的离奇经历巧妙地讽刺了英国社会上层人物的贪婪和人性的弱点,通过运用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对当时英国社会现状进行有力的抨击。本文从斯威夫特的生活经历和作品中讽刺艺术手法的多种运用进行简要的论述,从中探析《格列佛游记》中独特讽刺艺术的源泉与魅力。作者各种讽刺手法的运用对18世纪英国社会的政治与腐败展开了猛烈的抨击与讽刺,引领读者进入到一个幽默缔造的讽刺文学世界。他的讽刺小说则影响更为深广,所以高尔基称他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
关键词: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讽刺艺术。
Abstract
“Gulliver's Travels” Jonathan Swift's satirical novel an outstanding Travels, a novel written in the 18th century, Swift ideal application means actual British society depicted in the various types of people, and stop their ridicule and criticism.But only expose and ridicule is actually not enough, the lack of rail system in order to change society and social status.Swift made for this fantasy kingdom hearts to show his two fantasy thinking and transform social doctrine of the idea, to heal the social ills provide prescription.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of the most expressive tension place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artistic satire, author Swift exaggerated by starting to show character,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funny scene takes the reader to one fascinating story, using seemingly absurd hero Gulliver in Lilliput country, flying island, Hui Yin and other countries without a bizarre experience clever satire of greed and human frailty elite of British society, through the use of diverse form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on the social status of British vigorous criticism.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Swift's life experiences and artistic works of satire, from which of “Gulliver's Travels” unique source of satirical art and charm.On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satire and political corruption in the 18th century British society launched a fierce attack and irony, takes the reader into a world of humor to create a satire.His satire is more broad and deep impact, so Gorky called him “one of the great literary creators of” World.1简介
《格列佛游记》的讽刺艺术非常杰出,其中的讽刺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出众的讽刺文学的代表作。作者斯威夫特利用绝妙的讽刺艺术,采用夸张、反语等艺术手法在幽默中深刻揭露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腐败无能本质。整部小说所讲述的内容就是主人公格列佛外出航海探险的种种经历。他以漫画式的夸张技巧无限扩大了耶胡、勒皮他人和长生不老的人的可恶和怪诞的形象,他还以一本正经的严肃态度、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刻画了小人国的生活和斗争,极为成功地反映出当时英国的现实。在布局上采用的是传统欧洲流浪小说的模式,这些千奇百怪的海外国家探险经历就像一部童话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而且格列佛游历每一个国家所遇到的问题都确切地存在于英国现实社会里,童话与现实的一一对应,就像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笑话,尖锐地批判了英国政府的腐朽堕落、鞭挞了英国政府在其殖民地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揭露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不近人情,贪婪暴戾的丑恶嘴脸。斯威夫特还善于用严肃认真的口吻叙述渺小无聊的事情,从而产生了强有力的反讽效果。本文从中入手,研究斯威夫特如何通过描述语言、变化叙事视角以及运用的写作手法,对18世纪的英国社会各阶层以及人性的缺陷和污点进行的讽刺。
2《格列佛游记》介绍 2.1写作背景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以18世纪英国社会为背景的讽刺小说。在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社会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并于1688年发生了“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度确定,而后伴随着“地圈运动”和殖民扩张政策的实施,加快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英国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使英国内部社会矛盾更加凸显,例如:对外发动战争,掠夺殖民地,对内剥削人民等。这些统治者唯利是图与嗜钱如命的行径使得当时英国社会呈现出道德风气败坏的景象。所以在《格列佛游记》这本小说中,作者以海外游记的形式向读者们讲述了格列佛海上漂流的各种奇遇,同时也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统治者的种种丑态和腐败,并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与政治理想。2.2作者简介
乔纳森·斯威夫特出生在都柏林,英国著名作家、政论家,讽刺文学大师。
乔纳森·斯威夫特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他父亲是定居爱尔兰的英格兰人,早在他出生前七个月就已去世。斯威夫特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读于著名的都柏林三一学院。十五岁时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获学士学位。
1688年,斯威夫特前往英国,做了穆尔庄园主人威廉·邓波尔爵士的私人秘书,直到1699年邓波尔去世。在他担任秘书期间,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名著。
1699年,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在都柏林附近的一个教区担任牧师,但为教会中的事务常去伦敦,后来卷入了伦敦的辉格党与托利党之争,受到托利党首领的器重,担任过该党《考察报》主编。
1714年托利党失势,他回到爱尔兰,任教堂主持牧师,同时着手研究爱尔兰现状,积极支持并投入争取爱尔兰独立自由的斗争,但一个个美好的梦想最后都破灭了。
他是一个破落贵族孤儿的后代,他的血液里流淌着英国贵族独有的优雅高贵、自命不凡的气息,这影响了斯威夫特的性格,也为他的仕途坎坷埋下了伏笔。长大后的斯威夫特挤进了英国一家党报做编辑,踏入政坛,他的性格使得他仕途坎坷,最终几乎被流放。坎坷的人生经历让斯威夫特对英国社会愈发不满,变得愤世嫉俗,愤怒充满了整个胸腔,积攒着力量等待着时机爆发。直到《格列佛游记》的出版发行,他的怒火澎涌而出,震惊了当时的英国民众以及执政者。斯威夫特所生活的这段时间,英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光荣革命”的胜利并没有使英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反而那些刚刚掌握实权的资产阶级,为了攫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加大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力度。资产阶级工商业的本质就是剥削工人,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完成资本积累,导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斯威夫特作为一家党报的著名编辑,他看透这些政治资本家的本质,上层社会的腐朽生活作风也让他无法适应。苦于能力有限,他也不能改变这样的现状。当时英国政府设立了极其严格的出版审查制度,只能通过夸张的影射、鲜明的对比、多含义的反语刻画来讽刺英国政治制度的腐败。特殊的生活时期,严格的出版审查制度是致使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大量使用讽刺艺术的原因。2.3人物分析
格列佛:是十八世纪英国的普通人,他热爱劳动,刚毅勇敢,心地善良。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格列佛的形象,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作者将自己的种种美德赋予笔下的人物,格列佛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对别人关怀备至。格列佛是个正面的理想的人物。他总是坦率地叙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而对自己的优点则只字不提。他谦逊好学,努力用新眼光去认识新的现实。他从不自暴自弃,纵使将他当作玩物到各地供人观赏,仍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严,以平等的姿态与大人国的国王交谈。他勇于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为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
佛林奈浦(财政大臣):猜忌.阴险.狠毒.狡诈.相关情节:格列佛的仁怀宽厚和俘获不来夫斯古国舰队的军功受到小人国国王的赏识.佛林奈浦就大为恼火.并怀疑格列佛与自己的妻子通奸.就联络其他大臣设谋陷害.大加污蔑.最后迫使格列佛逃往不来夫斯古.斯开瑞士(海军大将):嫉妒.阴险.狡黠.相关情节:小人国的国王野心勃勃.在与邻国不来夫斯古战争中.格列佛涉过海峡把不来夫斯古国大部分舰队俘获过来.从此格列佛受到小人国国王重用.斯开瑞士就大为不满.与财政大臣合谋谋害格列佛.布罗卜丁奈格国王:是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强的开明国君.相关情节:布罗卜丁奈格国王博学多识.性情善良.他用理智.公理.仁慈来治理国家.他厌恶格列佛所说的卑劣的政客.流血的战争.慧骃国国王: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类.相关情节:慧骃是有理性.公正而又诚实的马
耶胡:是群丑陋龌龊.贪婪淫荡.残酷好斗的畜类.是人性凶狠残暴.伪善无信.怨恨嫉妒.阴险卑劣.野心贪婪弱点的体现.3作品内容 作品的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是个英国外科医生,后升任船长;他受过良好教育,为祖国而自豪,在职业和政治两方面似乎都颇有见识,可是他本质上却是一个平庸的人,而斯威夫特正是利用了主人公的这种局限达到了最充分的讽刺效果。全书由四卷组成,在每一卷中格列佛都要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特殊情况。
第一卷写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利立普特)的遭遇,格列佛与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为十二比一,那里的居民身高仅6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就像一座“巨人山”。起先他被小人们捆了起来,但后来由于他表现温顺并答应接受某些条件,小人国国王同意恢复他的自由。此时,该国正遭到另一小人国(布莱夫斯库)入侵,格列佛涉过海峡把敌国舰队的大部分船只掳来,迫使敌国遣使求和。尽管格列佛立了大功,但后来因在几件事情上得罪了国王,国王决定刺瞎他的双眼,将他活活饿死。格列佛得知消息,仓皇逃向邻国,修好一只小船,起航回家。
第二卷描述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在这一卷里,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时,遭遇风暴,船被刮至一片陌生的陆地。这陆地叫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那里的居民身高有如铁塔。格列佛一到这里,由“巨人山”一下子变成了侏儒,置身大人国,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利立普特(小人国)人,比例倒了过来,成了一比十二。在大人国的农夫面前,格列佛像鼹鼠般大小,被农夫当作玩物带回家。为了赚钱,农夫竟把他带到市镇,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后来他被王后买去,得以与大人国的国王相处。逐渐地,格列佛思乡之情日益浓烈,在一次随国王巡视边境时佯称有病,去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当他在岸边钻进小木箱睡觉时,一只大鹰将木箱叼走。后来木箱落入大海,被路过的船只发现,里面的格列佛获救,终于又回到英国。
第三卷写的是飞岛国。这一卷比较松散,铺得较开,写格列佛以勒皮他(飞岛)游历为中心,兼及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和日本四个地方的游记。
第四卷描述了格列佛在贤马国的所见所闻。这是历来最为争议的部分。在那里,格列佛遭到智慧而理性的慧骃的放逐,满心怅惘地回到那块生他养他如今却叫他厌恶的故土,愤怒而又无可奈何地与一帮“野胡”在一起度过自己的余生。
在这些虚构的国度里可以找到当时英国社会的痕迹。作品集中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对英国政治制度作了辛辣的讽刺。如小人国里的高跟鞋代表的是当时的辉格党,而低跟鞋代表的是托利党,关于打破鸡蛋是从大的一头打还是从小的一头打的争论反映了宗教战争。主人公格列佛勤劳、勇敢、机智、善良。作品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勾画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幻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首版在一周内售完,并立即被译成法文和荷兰文。18世纪末叶出现了改编的小册子。伦敦塔巴特出版社于1805年首次出版了专门的儿童版本,并附有三幅彩色铜板插画。迄今的儿童版本一般只涉及格列佛在小人国和大人国的奇遇。《格列佛游记》对英国和世界儿童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其构想手法、离奇描写在英国儿童文学史上有开拓意义。
4讽刺对象
《格列佛游记》这部作品是一部以欧洲流浪汉为创作对象的小说,整部小说虽由四个独立成章的部分构成,但又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在不同章节,斯威夫特运用了不同讽刺艺术与讽刺对象,其中,政治讽刺与科学讽刺就是两个主要讽刺对象。下面对其进行具体分析。4.1政治讽刺
在这本书中,作者运用讽刺手法对18世纪的英国现实社会展开了无情的抨击与强烈的讽刺。如在“小人国游记”中,作者借助不同写作手法将当时英国社会“盛行”的不良风气讽刺的淋漓尽致,并运用看似滑稽,实则讽刺的写作手法对英国当时的政治体制进行抨击;而在“大人国游记”中,他将“大人国”中的人们比喻为高大人类,然而,他们却能在社会公德的束缚下生活,呈现出一派和气的生活景象,显然同“小人国”中尔虞我诈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进入第四部分“慧骃国游记”后,其国家与社会更是呈现出所谓的一派英明与友爱,明显同当时的英国社会现状相背离,因为当时的英国社会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及其严重的腐败和政治剥削,所以可以说这部分探险经历其实就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的强烈讽刺;而“飞岛国游记”风湿对当时英国人民的强烈讽刺,飞岛国的国民因为太专注于思考而使得自己不会说话,当弹门想同其他人交谈的时候,就雇佣拍手来提醒自己,而这正是对当时英国社会中的一些贵族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将其麻木不仁的生活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纵观全文,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讽刺手法,对英国社会政治现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对当时英国社会中各种政治腐败与丑态进行无情的揭露。4.2科学讽刺
虽说政治讽刺是《格列佛游记》这部作品主要的讽刺对象,但在这里坐着也对科学进行了一定的讽刺,特别是在“飞岛国游记”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科学的深刻讽刺,“认为科学不会带来社会的进步,反而有时会成为统治者利用的工具。”而斯威夫特之所以持有这种观点,同当时的英国社会现状脱不了关系。当时,英国的皇家科学院正处于一个科学研究的困境中,多数科学家并不是为了生产实践而研究,而是为了满足自身内部需求而研究。5讽刺手法 5.1夸张
夸张手法是作家管用的一种写作艺术手法之一,而在《格列佛游记》中,作者同样也运用了这样一种讽刺手法。比如“小人国”这个袖珍国家里,国王的身高仅仅只有6英寸,被格列佛玩弄于手掌之间;而国王下发给格列佛的文件中也写到:利立浦国至高无上的皇帝,举世拥戴令人敬畏,身高超过人类的万王之王,脚踏地心,头顶太阳。然而这个被吹捧到天上的君王,却仅仅只有格列佛指甲盖那么大,更加令人可笑的是,格列佛的尿就能将皇宫的大火给浇灭。但是,不得不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人国”中的政府机构却是一应俱全:国王有着大多数国王所普遍拥有的特点,心胸狭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认为自己是整个宇宙的统治者;而大臣们也一个个将勾心斗角、阿谀奉承表现得淋淋尽致。在这个国家中,大臣们通过表演“绳上跳舞”来获得升官发财的机会,若想当部长,只需要手脚敏捷灵活就可以了。在这里,作者用夸张的讽刺手法,讽喻了当时英国管院的平庸无能、狂妄自大以及他们获得飞黄腾达的各种手段,给读者留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在这部分,作者还讲到“小人国”同邻国“布莱夫斯库”因为宗教问题而引发了3年之久的战争,虽然格列佛帮助“小人国”将敌国打败,但是国王对此并不满意,竟然要求格列佛帮他把敌国毁灭掉,而在被格列佛拒绝后心里很是不满,这是作者写了这样一句话:在君王眼里,伟大的功绩不算什么,如果你不能满足他的奢望,即使你赫赫战功他也不会宽恕你。用以讽刺当时英国统治者的贪得无厌与残忍。而最后,格列佛也因不雅的灭火方式对敌国使臣以礼相待的行为,遭到“小人国”国王的猜忌,并逃往“布莱夫斯库”,这正是当时英国政坛在托利党下台之后发生的一些不光彩事件的影射。5.2反讽
作品中,作者运用大量反讽手法对英国议会政治与宗教势力展开了辛辣的讽刺与无情的讥嘲。如“我在这里所说的没有一点涉及我的祖国”、“懦夫立了战功,傻子提出聪明的建议,阿谀奉承的人最诚恳”等话语都充满了极强的反讽意味。而且,在这里,作家将用恶作剧的方式对“飞岛”上的学者进行讽刺,说他们“形容枯槁,双手与脸黑得像是被烟熏过”,而走路时“不是将别人撞倒,就是被旁人撞落到阴沟里”等等,所有这些说法都是作者反讽的一个表现。用一种委婉而巧妙的反语来表达自己的主张,借此来讽刺英国当局者狂妄自大、鱼肉百姓的特征。不仅是这一个地方,在小说的第一卷中有一段称颂小人国国王的话语将反语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精妙绝伦。
5.3对比
作者在这本书中海运用了对比的首发,用来提升它的讽刺效果。如小说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将小人国中的人同格列佛进行对比,在这里,格列佛不论是身高还是理解问题的能力都要远远超过他们,从而使之赶到一种优越感,但是到了“巨人国”,同巨人国人民的对比,又使他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想当初在“小人国”的时候,格列佛自命不凡,认为自己就是最优秀的,而到了“巨人国”之后,他其实就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而已。作者通过这样不同的游历经历进行了鲜明的对比,深刻揭露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在他看来,英国其实就是那个“小人国”,以此来表达其当时英国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制度完整性的质疑。不仅如此,而且还存在很多很多的不足和弊端。斯威夫特先是通过与小人国的对比,再借助与大人国的对比,刻画了主人公格列佛不同的心理。最后将这两种心理历程进行对比,否定了英国现今社会制度的落后,揭露了英国社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借助对比手法,将讽刺艺术的力量最大程度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5.4象征
在这部作品当中,作者还才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对当时英国社会进行了各种批判和讽刺。如在“小人国”里“小人”象征着英国社会统治者的渺小与卑鄙,“高跟党同低跟党间的斗争”则象征着当时英国社会的党派之争,“大端派和小端派间的斗争”则象征着英国社会国教同清教间的斗争,而这些虽然都是英国社会政治斗争与宗教纷争的小事而已,但却引发了各党派之间的尔虞我诈,其讽刺意味不言而喻;而在“飞岛国”篇中,“飞岛”象征着压迫剥削人民的英国统治者,而“大人国”与“慧骃国”象征着理性与明智。在这里,作者将其对当时英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评价通过一个个具有象征意味的人物与事件表现出来,不仅避免了言语上空洞的政治说教,赋予这本《格列佛游记》生动的艺术魅力,而且还能更加深刻地传达出作者的讽刺意味。通过象征的讽刺艺术手法,斯威夫特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和认识,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与艺术表现力,在给读者带来了愉悦的阅读感受和深刻的印象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传达出其尖锐的讽刺意味。结论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非常杰出的讽刺名著。《格列佛游记》中最出色的最具表现张力的地方是通过大量的讽刺艺术手法,揭露18世纪英国社会、政治、宗教各方面的矛盾。对这部小说以往的评论多注重于斯威夫特要表现的主题思想以及深刻的讽刺内涵。但对作品中讽刺艺术手法的真正来源以及高超的运用手段并没有加以过多的评论与分析。本文从斯威夫特的生活经历和作品中讽刺艺术手法的多种运用进行简要的论述,从中探析《格列佛游记》中独特讽刺艺术的源泉与魅力。小说在艺术上具有想象奇特、构思精巧、思想深刻等特征,尤其是成功地运用了讽刺的艺术手法,更加为小说的批判力度增色不少。全书自始至终都运用了讽刺的手法,讽刺是一种饱含着作者理想与善意的普遍存在于文艺创作的对现实社会和人类生活中消极落后、愚蠢丑恶、腐朽反动的人事和现象给予揭露批判,以期予以破坏并进行重建的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巧妙表现手法的艺术。斯威夫特所生活的时代要求他用讽刺这一利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斯威夫特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政治形势变化较多的时代。当时的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后,封建统治者和资产阶级达成妥协,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和内阁则成为了统治阶级剥削压榨本国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有力工具,贵族和大资产阶级推行的土地、税收和殖民政策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因此这个时代,英国存在着诸多矛盾。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上述矛盾,而斯威夫特为了使自己的杰作批判深刻有力,将这些统治阶级的罪恶用强烈的字眼公诸于世,使人们对他们产生极端的憎恶,也就很好地完成了这篇小说的主题。因此,斯威夫特成功地运用了讽刺的手法揭露了上述矛盾。这部小说大致运用了夸张、象征、对比、反讽等艺术手法,以达到讽刺世事、针砭时弊的目的。本文主要是从《格列佛游记》讽刺艺术的来源和讽刺手法的运用这两个方面论述了《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创新意义的看法,希望能够提供一些经验,以更好地促进对讽刺小说中讽刺艺术探析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32.[2]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M].张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40.[3]王佐良.英国散文的流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72.[4]Greenblatt,Stephen.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C[M].NewYork:W.W.Norton&Company,Inc,2006:2421.[5]秦秀白.英语简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121-122.[6]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出版社,2001:193.[7]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46-147.[1]Greenberg,RobertA.&WilliamB.Piper.The Writings of Jonathan Swift[M].NewYork:W.W.Norton&Company,1973.[2]Varney.Eighteenth-century Writers in their World.[M] Macmillan Press Ltd.& ST.Martin’s Press.Inc, 1999.[3]Authur E.Case.Four Essays on Gullliver’s Travel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5.[4]Claude Rawson.Jonathan Swif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M] Prentice hall,Inc.1999.[5]Dewnie,J.A.Jonathan Swift,Political Writer.[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4.[6]Edward,William A.Gulliver’s Travels: A Critical Study.[M] New York: Russell & Russell Inc.1963.[7]Herbert Dvis.The Satire of Jonathan Swift.[M] New York: The Macmillian Company,1947.[8]Howard Erskine-Hill.Swift Gulliver’s Travel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3.[9]Leonard Feinberg.Introduction to Satire.[M]Ames: The l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67.[10]Nigel Wood.Jonathan Swift.[M] Longman,1999.[11]Willey,Basil.The eighteenth Century Background.[M] London:Chatto,1940.
第三篇: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罗高
(中文081,070811102)
摘要:《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作品。在讽刺方面,主要体现在基于现实的讽刺,加之吴敬梓巧妙地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突出了强烈的讽刺效果。全书竭尽讽刺之能事,奠定了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基础,为以后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关键词: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对比,夸张,诙谐的讽刺与严肃的写实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卓越的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弊端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描写的人物众多。吴敬梓运用朴素、灵活、幽默的地方性语言,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他以独特的视角,对封建统治阶级用以禁锢人们思想而死板乏味的八股取士制度,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可以说,吴敬梓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深度。
《儒林外史》问世之后,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扬,尤其是它婉转诙谐的讽刺艺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评价道:“迨《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谪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甚至认为 “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吴敬梓在继承中国古代讽刺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创造,把中国古代讽刺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者的见解并不是直接列出来硬塞给读者,而是在具体形象的塑造中阐明。周进和范进的中举,匡超人的转变,杜少卿的豪举,马二先生的迂腐,这一切都是通过具体的情节来表现深刻丰富的思想。吴敬梓并没有直接向我们褒贬什么,但每个形象都饱含着巨大力量的褒贬,传达着作者明确的正义观。
下面将就《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特征作三点进行一个粗浅的探析。
一、对比的讽刺艺术
对比是这部小说的为了突出讽刺效果常用到的手法。
如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对比。中举前称他为“现世宝”、“癞蛤蟆”,中举后称他为“贤婿老爷”、“天上的文曲星”;对他外貌的描述也不同,中举前说他“尖嘴猴腮,不三不四”,中举后夸他“才学高,品貌好”;两次的贺礼也不同,中举前是“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中举后是“七八斤肉,四五千钱”;离开范进家的动作神态也不同,中举前离开时是“横批了衣裳,腆着肚子去了”,中举后离开时是“千恩万谢,低着头,笑咪咪地去了”。通过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形象跃然纸上。还有对众乡邻的对比:范进中举前对范家揭不开锅,在死亡线上挣扎而不闻不问,范进中举后赶紧送酒送肉,搬桌拿椅。作者对他们嫌贫爱富的心态,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对比之中写出人性淡薄和世态炎凉,极富讽刺意味。
除了同一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作为一部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还塑造了一批体现作者理想的正面人物与体现社会腐败的反面人物进行对比。正面人物有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绍光、迟衡山等,反面人物如前面提到的胡屠夫以及众多贪污腐败的官僚们。这一鲜明的美丑对比,大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效果,越是正面人物就越显出反面人物的丑陋,以美烘托出丑的极致。
二、夸张的讽刺艺术
在小说中,吴敬梓对人物最富于特征的细节加以适当的夸张,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显目的特征上,再放大给人看,这是勾画讽刺人物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即把否定的东西加以放大来产生极强的讽刺效果。
吴敬梓在真实的基础上,透过夸张这个放大镜,把生活的黑暗扩大化,把一件小事上升到人物的精神层面,反映出最深刻的内涵,让讽刺显得犀利而深刻。
如人人皆知的范进中举后因惊喜过渡而发疯的这一幕,这种夸张的讽刺艺术可谓达到了极致。当范进面对突如其来、从天而降的大喜时,他那颗因饱经辛酸折磨而变得麻木的心灵,承受不住这强烈的刺激。于是,“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作者从范进几十年的辛酸悲苦来写这极度兴奋的一瞬,把看似荒唐的现象表现得如此合乎生活的逻辑,将当时的读书人热衷“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痴,惊喜若狂,乃至发疯这种社会现实加以夸张的描写,从而达到了尖锐的讽刺效果。第五回中,写严监生之死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临时了还不忘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唯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断气。透过这样的细节描写,恰到好处的夸张,把严监生那贪婪吝啬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三、诙谐的讽刺与严肃的写实
小说在讽刺过程中,把诙谐的讽刺与严肃的写实结合起来,挖掘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从而在讽刺过程中起到对社会制度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目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它所写的事情是公开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足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习惯了,虽也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经它特别一提,就动人。”
吴敬梓以客观的态度去处理事情,不以主观偏见去遮盖对象的丰富内容。整篇小说虽以描写反面人物、揭露反面现象为目的,但并没有因要显露出描写对象的戏剧性,而忽视人物的客观真实性。在他笔下,讽刺对象并不是无恶不作的坏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综合因素的人物,恰恰是这样,讽刺才更真实、深刻。
而讽刺这一创作手法,它本身就有着严肃性。作者必须对社会、人生作出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在这点上,吴敬梓对他所生活的社会现实有着敏锐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他的品德和见识,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那些儒林人物。他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弊端和是非颠倒的社会风气,认识到生活在这一现实中的卑劣人物以及人们的一些病态心理。
同时吴敬梓的创作态度也是非常严肃的,既不是人身攻击,也不是随意嘲笑,而是把这司空见惯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提炼、概括、典型化,从人性被压抑、被扭曲中去看丑恶本质。他是怀着一种悲愤的心情去揭示人的性格的变态过程。可以说作者是站在高处来俯瞰人生,以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在喜剧的背后,作者把犀利的笔锋伸进人物最深的精神层面中,从而揭露这些悲剧性的社会原因,启发读者,尤其是读书人对人生价值、对生活、对社会的深刻思考。笑中带泪,是这部小说讽刺艺术的精华所在。
参考文献:
[1]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3]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李孝金.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
[5]周腊生.试论《儒林外史》讽刺艺术中的对比手法[J]
第四篇:《灯下漫笔》讽刺艺术
《灯下漫笔》的讽刺艺术
鲁迅一生写了大量的杂文,他的杂文特点是诗化的政论,是政论化的诗。其中讽刺艺术是杂文中的重要特征,语言简洁峭拔,充满幽默感。
在《灯下漫笔》中,鲁迅以讽刺的艺术手法,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在《灯下漫笔》中,鲁迅用讽刺艺术之一是反语,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效果。他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例如“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很平坦的把国民的阶级性反映了出来,又具有幽默简单的语言讽刺了当时人们的无知与惰性。鲁迅说过“讽刺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
《灯下漫笔》反映了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一件大家时都曾遇到的小事,所以鲁迅用讽刺艺术手法之二是比喻。他的杂文虽有政治的特点,单往往不是象政治那样全面系统地进行论证,而是经常用比喻的方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比抽象的说理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如“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正是穷人和不屈服者的生命和鲜血成就了阔人们的幸福生活,这样的社会怎能让它继续下去!可惜,中国的民众还不觉悟,还在那里鉴赏杀人的盛举,或者企图借先行者的血来疗就自己的疾苦,自觉不自觉地维护者吃人的社会,甚至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吃人。要改变这个病态的社会,其艰辛和代价可想而知。这一比喻不在于形似,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刻和忧思的深广。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四是语言富有力度,他的语言具有无比的力度,像匕首,似投枪,刺向敌人,无法招架。在《灯下漫笔》中他将中国人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总共20个字,就道出了千百万中国人所经过的历史;它高度浓缩,胜过某些史学家的“巨著”;语言力度还表现在用字用词上,如“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的“溜”字,“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小玩艺”的“闹”字,“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中立”等字词在作品中俯拾即是,它们准确形象,入木三分,概括了现象,揭示了本质,显示了语言的威力。纵观鲁迅的杂文,讽刺艺术的巧妙运用,使得文章的主题淋漓尽致的发展下去,同时使得鲁迅的杂文在中国社会思想上有了深度的发展。
第五篇:浅谈老舍短篇小说的讽刺艺术
浅谈老舍短篇小说的讽刺性幽默
说起老舍,在众人的印象中,大多都会先想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经典作品。然而,老舍先生的一些短篇小说却绝不逊于他的长篇和戏剧,尽管他一再表示自己不善于写短篇小说,并不认为短篇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更难于长篇。他自己也曾说过:“短篇想要见好,非拼命去作不可。”老舍先生的一些短篇作品,宛若一朵朵绚丽之花,他们以生命为根,真实为干,在“活文字”的土壤上面向世人绽开着。我于其间也发现了一些让人为之一笑,背后却反思不已的文章,例如《马裤先生》《开市大吉》《善人》《有声电影》等,这些短小精悍的小说给我的震撼不亚于《骆驼祥子》等,这些短篇中蕴含的丰富的多样的讽刺艺术和幽默手法,让我领略到了作者的另类幽默。下面我就结合这四篇短篇小说来谈谈自己对于老舍先生讽刺性幽默手法的粗浅认识。
老舍说过:“讽刺与幽默在分析时有显然的不同,但在应用上永远不能严格的分隔开”。老舍许多幽默作品中确实含有强烈的讽刺倾向,然而,老舍最终成为一个“幽默作家”而非“讽刺作家”,显示了老舍在这个问题上理智与情感的实际取舍。正如老舍自述:“我失去了讽刺,而得到了幽默。据说,幽默中是有同情的”。幽默,在老舍看来:“首要是一种心态”,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他所指的实际上是一种人生观的表现,从这样的心态去观察体验人生,彼我皆有弱点,应怀着爱心、善意去对待别人的弱点,以“笑的哲人” 的大度,去对待芸芸众生的俗欲、顽固、愚蒙等。他所追求的就是“笑的哲人”的态度,即相当于“哲人”的含有深意的笑,是看透宇宙间的种种可笑的人生哲学的艺术表现。
老舍在《谈幽默》一文中提到“他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地写出来。他自己看出人间的缺欠,也愿使别人看到。不但仅是看到,他还承认人类的缺欠;于是人人有可笑之处,他自己也非例外,再往大处一想,人寿百年,而企图无限,根本矛盾可笑”。他认为幽默是对不和谐的发现,要求作家看出社会的欠缺来。在该文中,他还转引切斯特顿的“在事物中看出一贯的,是有机智的。在事物中看出不一贯的,是个幽默者”。以此来说明幽默作家必须具有极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将生活中一切可笑之事、自相矛盾的事,具体地加以描画和批评。因此,与其将老舍的幽默看作一种运用语言的技巧,不如将其看作一种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观察力强,才能将生活中一切可笑之事,相互矛盾之事看出来,想象力强,才能在抓住事物本质的基础上,用幽默的话来解释它,使人在笑中有所体悟。
所以,在老舍的幽默中,虽然有笑料,也有逗乐,但这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始终是以悲悯的心理、同情的心态来关注社会的欠缺、人生的苦难等宇宙间的种种可笑的。他在写一个可笑的人物时侯,包含着这样的可能性,你我都有可能成为他,他可能是你和我,这样的一种“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所以老舍的幽默给人的阅读感觉是平等、善意、宽容。老舍是大众的良心,他对底层的百姓有着天然的情感。他从未居高临下地哀怜胡同里的穷人,而仿佛是他们的代言人,在残酷中透出爱意,以至在灰色人生中竟也溢出些许的快活。
在《马裤先生》这篇小品、漫画式小说中,一个小人物的鄙俗相在作者的白描勾勒下活灵活现。小说的一开始便说到火车在北平还没开,接着重点人物“马裤先生”就上场了,为什么叫他这个名字呢?就是因为他睡在上铺,穿着一条马裤,却穿着“青缎子洋服”,“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一个打扮不
伦不类、滑稽可笑却又有点绅士相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此人外表斯文懂礼,说话和气,但一句“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却泄露了天机,让人不知所云。接下来用夸张手法描写其语言。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夸张具有扩大、强化、渲染等作用,能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老舍的夸张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文中“马裤先生”的喊叫:“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背后打了个霹雳”“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运用夸张手法极力写出了马裤先生在所谓“文质彬彬”外表包裹下的一个在公共场所肆无忌惮,自私自利,毫无社会公德意识的小市民的丑恶形象。小说中经典的茶房一系列的“眉毛”描写,“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直怕茶房的眉毛脱净”,将一个可怜的茶房在马裤先生的“狂轰乱炸”下,苦不堪言,痛苦万状的形态描摹的活灵活现。可怜的茶房,地位低下,无可奈何,只好拿眉毛来表示抗议了。小说对于这段的描写让我印象深刻,一声一声“茶房!茶房!”,不仅给我视觉上一个冲击,而且让我反复听见了这一声声尖锐的喊叫声,看见茶房那苦不堪言的样子,按照作者的语言就是“我笑了,没法再忍住。”觉得怎么会有一个这么“活宝”的人。
作者在这篇小说中运用的语言都是极为精简的,让人读起来有种格外活泼的感觉,那个“马裤先生”就像是一个要不到糖的孩子,一遍挖着鼻孔,一遍喊叫着。可是,如果真的是一个孩子,我们或许会认为他是那样的天真可爱,但这主角却是一个成年人,在他的一系列动作中,我不免感到些许“恶心”和“鄙夷”。此外,作者用词风趣,有些小地方并不直接写出,而是用一种间接的手法达到幽默的目的。如写到马裤先生吐痰吐到车顶上,作者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用“照顾了车顶”来鲜活地描绘出“马裤先生”令人发笑的画面。
马裤先生这个人可称得上是集负面之小成:他为人小气,好虚荣,不懂基本的礼仪,对於“耻”更没有基本概念。这个人表现出了人性刻薄的一面;但更深一层看,他并不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而更像是我们自身缺点的大集合。大部分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点虚荣,或者一点刻薄,也许还有一点趾高气扬;而马裤先生就像是这一种夸张了的,负面的人性。马裤先生的平凡,或者说是“夸大之后的平凡”,让人心有戚戚焉。我想这便是老舍先生当初写作时想要表达的效果,使小说的人物与读者之间产生共鸣,这才是这篇小说的讽刺幽默所在,就像上文所说的“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
而对于另外一篇讽刺戏剧性的作品《开市大吉》,这样的讽刺性幽默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用夸张手法展示了一伙江湖医生骗钱有术的丑陋行径。在小说中,最令我感到好笑的就是老太太刚来到医院的时候与“我”对话的内容,老太太抱怨一句,“我”便跟着附和一句,“糊涂东西们”“不知好歹”等回答让人们看到了真正的庸医,在人们捧腹大笑同时,也让人不禁感叹这些市井小民的丑陋恶行与无知鄙俗。一群江湖医生不择手段地欺骗,一些病人却心甘情愿接受所谓的治疗,双方都把生命视为儿戏。在热闹有趣的情节背后,蕴涵着贪婪和愚昧正在杀人的悲剧因素。这里也让我看见了老舍先生的悲剧观,朱自清就曾评价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都有一个严肃的悲惨的收场。老舍擅长于用笑来写哭的故事,这在《开市大吉》中就能明显地揣摩出来。可见,我们通常从老舍的创作中读到轻松和自如,是将一种普遍性的焦灼经作家个性的筛选后而形成的,拨开貌似轻松的面纱,我们看到老舍面对社会的倾危、人民的苦难、人生的无奈露出的苦笑。在他看来,他把幽默视为悲观的产物,是作家对人生矛盾有了深刻的领悟之后采取的一种写作态度。所以,无论在他的小说中,故事是如
何地逗笑,语言是如何地幽默,却掩盖不住深层的无奈苦笑与讽刺心伤。
我们继续看《善人》这一篇,这篇小说中的讽刺幽默是让人一看就明了的。作者下笔锋利,嘲骂了以阔太太穆女士为代表的那类所谓上层人物,揭穿他们假慈善真剥削的事实。小说一开始便说到穆女士不愿他人称她为汪太太,因为她觉得被称为汪太太就像是靠着老公吃饭,不独立的女性,而实际上她却“老实不客气”地花着丈夫的钱。这一段轻描淡写,却将一个虚伪的上层太太形象刻画了出来,让人不禁发问“这样的一个人会是个善人?”一句“她是为救世而来”多次出现在小说中,充满了讽刺的意味。小说中还通过主人公的一些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写出讽刺意味,文中写穆女士“真想抄起床旁的小床灯向自由扔了去,可是觉得自由还不如桌灯值钱,所以没扔”。一个伪善者的面孔,呼之欲出。在小说中,作者没有一句话说到穆女士的伪善,虚情假意,但却让人清楚地看见了这个人物的真实面目。就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这种不动声色地讥讽伴随着幽默的语言,轻而易举地让读者在阅读完之后摇摇头感叹“穆女士真是一位‘善人’啊!”。而这篇小说的名字叫做《善人》也是亮点之处,简单的两个字让人在一边阅读的时候一边形成反照,反讽的意味十分强烈。
对于另外一篇《有声电影》作者的笔调则柔和了许多,且略带善意,讥笑了那时无力且无心去追赶时代发展的市井小民。小说主要写了一家老小到电影院看有声电影的事情,语言诙谐俏皮,但却充满无奈讥讽。小说中对于动身前去看电影的那段描写,让读者也不免替他们着急,而终于到了电影院,却在一个座位问题上纠缠不清,“大家总不能忘了谦恭啊,况且是在公共场所”“大家打架似的推让,甚至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笔调轻松却使人充满厌恶之感,到了最后,大家对于什么是“有声电影”其实根本没有概念,却还“赞叹不已”,一群无知恶俗的市井小民形象让我深深鄙夷,同时也深深佩服老舍先生的观察能力及其语言艺术。
我们知道,老舍先生作为满族人,长期居住北京,其笔下人物也大多是生活在北京或以北京为中心的,因此他的写作语言具有鲜明的京味,并善于以北京小市民的诙谐方式,调侃一件件平凡的事,他的批评讽刺是尖刻的,但他是根深人民大众的,他并不写什么国家大事,总是从小处入手,却以小见大,写活了一个社会,造就了众多典型人物。其实,从前面的四篇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出老舍的讽刺性的幽默,但是那种讽刺却是温情的。怎么说呢?幽默在许多情况下,和讽刺是一个根上开出的两朵花,一个带刺,一个带笑。老舍是以机智而轻松的笑去窥视和描写北京市民社会的世态人情的。他是一个“热心肠”的幽默家,他的幽默中有讽刺,但不是毒辣的讽刺,他把讽刺和幽默结合起来使用,便有了“宽厚”而不“赶尽杀绝”的特点。
这便是老舍小说的魅力所在,而老舍的讽刺幽默也并不仅限在这四篇短篇小说中,且更有代表性的作品,例如《二马》《离婚》等,都是其幽默风格的代表作品。其笔下悲喜剧交融的幽默,讽刺与抒情的互相渗透,“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都值得我们好好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