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建筑设计院在事业单位改企过程中的思想转变
期刊文献
浅析建筑设计院在事业单位改企过程中的思想转变
张麟
山西中方森特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
030002
摘要: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转企是当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各地促进整体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思考改制转企将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对统一认识、规范运作、加快事业单位改革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设计院;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 ; 思想转变
Abstract: profit-making institution reform turn enterprises is the current i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reform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but als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around an urgent task.Thinking turn restructuring enterprises will face the problem and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for unified cognition, standardized operation, speed up the institution reform proces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Institutions;Enterprise unit;Thought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事业单位自身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仅涉及单位多、人员多而且涉及事业单位机构布局的调整、管理体制的创新、运转机制的变化、职责利益的划分、组织机构的重构、人员编制的精简、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特别是事业单位改企转制工作,更是涉及到了观念、体制的更新和转变,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为全面推进改革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一、建筑设计单位改企建制的提出
建筑设计单位依靠国家指令性计划吃饭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建筑设计单位实行国家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履行服务于国家基本建设的使命,并代理行使国家对建设项目实施管理的部分职能,遵照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划、设计和指导实施建筑建设项目,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工业建筑及其它基本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建筑设计单位服务于建筑项目建设的基本职能虽无改变,但是,由于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和经济环境的重大变革,基本建设
期刊文献
市场的开放性和建筑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客观上必然要求建筑设计单位进行体制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提出的新的要求。
早在1994年,建设部会同国家计委等部委提出《关于建筑设计单位改为企业若干问题的意见》,同年,国务院下发国函〔1994〕100号《国务院关于建筑设计单位改建为企业问题的批复》。自此,建筑设计单位在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到1999年底,绝大多数建筑设计单位仍然保留着事业单位性质,功能单一,机制不灵活,很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影响了建筑设计单位自身的发展。针对建筑设计单位体制改革滞后等一系列问题,1999年12月底,按照国务院关于机构改革和建筑设计单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设部会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6部委再度联合提出《关于建筑建筑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中央所属建筑设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于国务院批准改革具体实施方案后,半年内完成”,以加速建筑设计单位“改企建制”进程。中央明确提出时限要求,可见建筑设计单位“改企建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建筑设计院在事业单位改企过程中的思想转变
面对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筑设计院在事业单位改企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明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和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新形势下的企业来讲,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从思想认识入手,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认清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主动性,这是搞好这项工作的基础前提,是企业发展的必然。
建筑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建筑设计单位的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建筑设计行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尽快形成为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全过程提供技术性、管理性服务的咨询设计服务体系。人事制度的改革,分配制度的改革,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及生产诸要素介入开发、生产和服务诸环节,都有可能引起一些职工的心理失衡和躁动情绪。建筑设计单位体制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把握现时性: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为改革提供方向和政策依据。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制度的进一步确立,事业单位不断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会出现很多具体的、实效性强的、涉及稳定与和谐的问题,改革如何进行和新的机制如何定位是改
期刊文献
革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党组织一班人需要密切联系单位的实际来制定改革方案,确定改革目标,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为体制改革营造氛围。建筑设计单位需不需要改革,这是摆在眼前的问题,在干部和职工中间肯定也会有不同意见。思想政治工作是认识客观环境、解决思想问题的有力工具。这就需要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统一思想,提高干部、职工对改革的认识和信心,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积极参与改革的自觉性,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建筑设计单位的出路在于改革,在于与市场接轨,要为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为改革开路。改革要想成为广大干部和职工的自觉意识与行为,就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改革积极性,工作中努力做到“三心”:对体制改革有信心、与职工谈话有耐心、解决职工问题要费心。体制改革工作涉及面广、程序复杂,我们必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方面的积极作用,一切以人为本,及时解决职工思想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改革开好路。
(四)、思想政治工作要为改革成果保驾护航。建筑设计单位体制的改革,是一次重新创业的开始。改革是一场革命,新的机制、机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的建立,都面临着旧观念、旧习惯势力的影响。新旧机制之间的矛盾还会时有发生,有时甚至会引起冲突,这就需要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从政治上、组织上、纪律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为改革保驾护航,为改革排忧解难。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历来是我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思想武器和重要法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重了。
(五)、思想政治工作的经费投入要确保。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不能打折扣,不能因经济状况或其他原因减少其投入。
三、必要措施和需做的工作
建设部等部委先后提出的两个《意见》和国务院《批复》及其有关精神,非常明确地指出:“建筑设计单位改革的目标是,由现行的事业性质改为科技型企业,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建筑设计单位的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期刊文献 的建筑设计行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建筑设计单位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要全面推进和加快建筑设计单位“改企建制”进程,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国家除了对涉及有关国家安全的少数建筑设计单位实行必要的特殊政策外,有必要采取果断措施,实行政企分开,不再保留任何事业单位待遇,迫使其迈入市场。
(二)、国家要采取措施对设计市场进行整顿清理,从严资质管理,防止资质上的弄虚作假行为,抑制数量上的膨胀和质量上的下滑倾向。要规范设计市场,建立并完善市场准入与清出制度,建立健全设计业务的招标投标制度,打破部门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通过公正的招投标形式选定建筑设计单位,反对不正当压价和不正当竞争,保护众多设计单位的合法利益。使设计单位能够通过技术及各种优势,在市场中真正得以体现其价值。
(三)、国家的配套政策要尽快到位。建筑设计单位改为科技型企业后,国家已明确给予以下扶持政策:离休、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参加当地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统筹制度;建筑设计单位改为企业后5年内,国家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其技术转让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实行减免政策;国家将对建筑设计收费进行改革,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建筑设计单位成本、利润、税金和社会承受能力、对原收费标准适时调整、提高。国家的相关政策要尽快到位,帮助建筑设计单位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各建筑设计单位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自身紧迫感,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实现自我正确定位,在理顺产权关系基础上,选定企业资产组织形式,要参照国际通行的建筑设计公司、设计事务所等模式进行改造,国有大型建筑设计单位应当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际通行惯例、规则相接轨。各建筑设计单位要建立大市场观,既要注重稳固和开拓国内市场,也要瞄准和切入国际市场,扩大自身业务范围。
结束语
建筑设计院事业单位改企不仅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适应市场的需要,建筑设计院在事业单位改企的过程中要切实分析自身状况,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不能过渡追求改革方案的完美,而忽略现实的承受能力,无论何时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核心工作。
期刊文献
参考文献:
[1]许义亭: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2008(10)[2]崔建民:试评我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现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6)[3]王美玲:当前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叫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5)
第二篇:事业单位改企的程序
事业单位改企的程序
要看你在什么地方,因为当地的政策均不同。深圳基本上改制完成,就保留了医疗和教育机构仍属于在编的事业单位,其它全部改企,由国资委接管。转:“事业单位改企的程序”
一、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的原则与目标
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转企是当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转企的基本原则与目标是: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大胆创新;既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又要有利于社会稳定;既要切实维护职工利益,又要保证改制后企业的健康发展;既要调动在职职工的积极性,又要妥善安置分流人员、离退休人员。
为保证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转企的顺利进行,各方主体应做到统一认识,规范运作,同时应充分重视专业中介机构在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操作程序
(一)政策宣讲
事业单位改制关系职工切身利益,而职工往往对政策不了解或理解存在偏差,或对改制心存顾虑,而统一单位职工对改制的认识、调动职工积极性对改制顺利进行是非常必要的。
各地在开展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大都发布了一系列专门性文件并成立了事业单位改革办公室,拟改制的事业单位应与有关专门机构沟通并深入理解有关政策,在制定改制方案前向职工(包括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进行充分的政策宣讲和动员并听取职工意见,稳定职工情绪、消除职工顾虑以保证改制的顺利进行。
(二)清产核资、审计评估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清产核资、审计评估、界定核准、公告公示。
清产核资是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在有些地方的事业单位改革中就出现了诸如少列资产、漏列资产、多列成本等问题,所以应由有关部门选任依法成立并具有合法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单位的资产情况进行审计、评估。在这一过程中,对国有资产该认定的要认定,该剥离的要剥离,该核销的要核销;产权界定、资产处置方案等,要上报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核准。经有关部门核准的产权界定及清产核资情况应当在相应范围内予以公示。
(三)制定改制方案
单位拟定改制转企方案,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报主管部门同意,并由单位主管部门转报事业单位改革办公室,经审核批准后实施。制定改制方案应遵循事业单位改制的原则和目标,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选择转企后企业组织形式,处理单位债权债务,妥善安置职工,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应当听取职工代表大会意见,对职工安置补偿等事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议并形成书面决议,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审批。
改制方案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单位基本概况,包括资产、债务、担保情况、人员、经营方式、经营状况、市场和发展趋势等;改制转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改制转企方式,包括产权制度的改革形式、资产处置、人员安置办法等;企业发展目标和今后三年经营状况预测;实施步骤、时间部署和组织领导。
234-
第三篇:浅谈家访工作在转变学生思想过程中的作用-班主任论文
浅谈家访工作在转变学生思想过程中的作用
在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手段。其中,家访工作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有效手段。自97年以来至今我已经做了7多年班主任了。这7多年中,我坚持对学生进行家访,不断沟通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全面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具体表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掌握了大量影响学生思想,学习的环境条件,并把所了解的这些信息加以正确的利用,从而在转变学生的思想,努力搞好学习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多年的班主任家访工作之中,我对此有以下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家访工作是沟通学生家庭与学校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而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可做可不做的。
了解一个学生,做一个学生的思想工作,不能排除家长及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一般来说,家长文化层次较高,修养好,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并重视对子女教育的手段,而这样家庭的学生,比较听话,能明辨事非,上进心强,学习比较自觉,成绩稳定。同时心理比较健康,各方面发展比较正常。
文化层次较低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可分为三种态度。
第一种:父母尽管接受教育不多,文化低,但是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品质良好,在单位中工作负责认真,(并有一部分担任一定职务的)表现突出,在家庭中重视子女的思想教育,关心他们的学习,经常为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内心思想,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鼓励他们进步。他们不以大声训斥,随意漫骂,不让孩子讲话等错误方法来对待子女。所以这样家庭的学生,各方面表现都比较正常,健康,心理因素较好,经得起表扬和批评,人际关系十分融洽。
第二种,父母本身文化水平较低下,但是不重视自身的学习和修养的完善,一贯以“老子”自居平时对子女的思想教育,学习成绩从不关心。只顾自己赚钱,与朋友打牌,喝酒聊天,对学生的进步与退步不是从思想上去加以肯定或者帮助,而仅以简单的方法来处理:考得好多给钱,考得不好则以惩罚为手段,所以这样的学生,往往是成绩不太稳定,性格上有缺陷,心理也不太健全。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应该给以更多的关心和注意。同时,在家访中,班主任应该对这样的家长严肃地提出批评,并明确指出这种态度对学生的思想,性格,学习成绩乃至心理发育都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种态度,是家长自认为文化水平低,无能力辅导子女的学生,只顾子女的生活,至于思想变化,学习成绩的变化,以及与什么人交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都不加教育管理,顺其自然。这样家庭的子女比较任性,独立性也较强,能自我管理,但有时候却难以管理,控制而经常容易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来。主要是平时缺少纪律的严格约束。习惯于我行我素。
(二)应该让学生正确认识并理解老师进行家访的目的意义以及有利于他的进步
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班主任家访的目的意义,则对家访必须产生抵触情绪,极为讨厌老师到其中家中去家长接触交谈。所以,我有家访中,事先要表明态度那就是:以沟通,了解为主,绝不背着学生在家长面前“告状”。并尽力做到每次家访时候,事先让学生知道,在与家长交谈时,让学生也参加交谈,当着老师与家长面让其发表意见,看法;对其在校的点滴进步,当着家长给以充分的表扬与肯定,鼓励其戒骄戒躁,争取更大的进步;对他的缺点与不足之处,作为一种希望而简单地提出,要求其尽快改正。这样,在学生眼中班主任并没有“告状”,而是实事求是,既有表扬,又有希望,他完全能够接受,抵触情绪自然也就消失了。有些学生还十分欢迎班主任经常家访,在家长面前表扬他的进步成绩,自信心,上进心也就增强了。思想,学习也就进步更大。
(三)对学生的偶尔发生的缺点错误,应该予必要的改正余地,不必事事在家长面前提起,这样作为班主任来说,在对那些曾经有过错误或者违纪行为的学生在作思想工作的时候,就学有充分的余地。学生对老师也表示信服,也愿意认真改正错误缺点。任何人(包括成人)难免会说错话,做错事情,所以给对方以反省,认识,改正的时间余地是十分有利于他们改正的。也是完全必要的。我多年来在家访工作当中十分注意掌握这点分寸。每次家访,总是以向家长反映学生的进步与成绩为主,以了解家庭情况以及学生的强烈反感而造成吃力不讨好,而造成学生在感情上与班主任抵触甚至对抗的不良后果。在学生家长面前,我十分策略地在某种程度上帮学生讲些好话。特别是对那些经常被家长训斥,学习成绩不好而整日无所适以的差下生,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即使是一点点闪光点,一点微小的进步,我在家长面前也是充分地加以肯定。这样使学生能看到希望,更感到班主任老师的真诚,关心与理解,从而才有利于他们对自己进步与提高的信心。
(四)正确的家访方法手段能对学生的思想转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任何一个学生,无论表现好的,或是表现差的,从人格上都是一样的。每次学生在内心深处都是向往着进步,渴望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这是不容怀疑的。所以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初一时,偶然一次,我发现班上一个男同学抽烟,在家访时,我只字不提他抽烟的事,而是肯定他的成绩,表扬他的进步,但是在找他个别谈话时,我严肃地批评了他。他也认错了,并表示坚决改正,事实证明他再没有抽烟了。另一位女同学,家访中,得知该生有说谎,欺骗的坏习惯。经常说学校要交钱,以此为借口骗家长的钱用,家长非常生气,问我怎么办?我提出我的看法,并要求家长不要操之过,不必太过于批评和指责孩子,更不要挫伤她的自尊心,以免影响她的学习,同时,我个别找她谈心,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指出说谎和欺骗要不得。这不是中学生所应有的品质,帮助她端正思想,做一个诚实合格的中学生,经过这次谈话以后,这位女同学有了明显的变化,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总之,我认为家访工作是了解学生,作学生思想工作的一个十分有利的重要环节和手段,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环节,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使他们逐步走向有效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正确轨道。
第四篇:深入课改引发教师思想的几个转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深入课改引发教师思想的几个转变
作者:杨 丽
来源:《职业·下旬》2009年第09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思想也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转变之一:课堂由重形式变为重实效
课改伊始,教师们的课上得是形式多样,热热闹闹。例如,有的老师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既有音乐欣赏、绘画表演,又有地理知识竞赛、物理知识讲解等,有时听课的人都整不清是在上什么课。再比如,语文课要求听说读写,那好,不管什么课,多少内容,上课时听说读写,样样必有。眼看时间不够用了,该讲的不讲了,来个“我问你答。”“满堂灌”改成了“满堂问”。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那好,既然合作那就小组讨论吧,不管需不需要讨论,都得有这种形式。不管讨论的题目难不难,五分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两分钟刚过就喊停……如此等等,相比传统式教学,课上的确有生机了,但效果呢?先不说,只要课上得新、上得奇,就是创新就是好课。
几年过去了,实践证明,光玩花架子是不行的,课还得踏踏实实上,教师该讲的还要讲,学生该练的还要练,重实效才是硬道理。
转变之二:由单纯重能力培养变成知识能力并重
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创新能力”是当代社会对人提出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如课堂上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敢为人先”,即使出现错误,教师也要表扬、鼓励,生怕伤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课上,学生说得多了,教师说得少了,结果造成学生会说不会写,会说不会读,能理解不会表达……语文成绩一落千丈。其实,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完备的基础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活动很难产生质的变化,各种能力和创造力的生成也将失去依托,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钻研力度,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挖掘教材的关键点,发现教学内容与创新精神的有机结合点,然后通过形象的启发,巧妙的点拨,教材的知识结构才会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知识储备才能迅速向创新学习的轨道延展,而非单纯为培养能力的放任自流,只有知识的学习与能力并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转变之三:重点目标的确定和方法的选择
一节课45分钟,如果有七八个甚至十来个教学目标显然不能实现,而目标的确定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好坏与成败,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深入教材,深入学生,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讲成效。因此,三维目标的确定成为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法可谓是灵活多样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竞赛法等等不一而足,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们慢慢做到了心中有数,知道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教法最管用,比如对文言文的学习,就有先读后译再讲解法、先读后讲再翻译法、讲故事法、自学法等等。这样,有目标、有方法、有干劲、有成效。
转变之四:多媒体应用有选择
起初,用多媒体上课的确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所以,不管该用不该用,合适不合适,教师每节课必用,时间一长,当学生出现观看倦怠之时,教师们才发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利也有弊,学生动手少了,形象思维被禁锢了,学习兴趣慢慢减弱了。
几年过后,教师们虽然电脑越来越熟练了,课件制作技术水平更高了,但大家更趋向干务实。老师们更追求的是实用,很少再见到那种一节课换几十张花花绿绿的课件的情况了。转变之五:重视综合实践活动
课改初期,教师们总担心课时不够用、实践活动课太费时间、实践课学生不好组织管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常遭冷落。
近几年的中招考试,随着命题的导向,综合实践活动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而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尝到了甜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增强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转变之六:教师的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
当学校首次提出写反思总结之时,许多教师都不理解,认为学校故意增加教师负担。几个学期下来,教师们慢慢尝到了甜头,由起初的被强迫变成了自觉自愿的主动行为,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大家互相交流,共同分享成功经验,反思已经成为了日常工作中的一种习惯。
第五篇: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
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
摘 要: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数学思想的形成是在具体过程中实现,只有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体会到数学思想的作用,才能理解数学思想的精髓,才能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关键是让学生在“传授知识中点拨数学思想”、教师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数学思想”、师生在“活用习题时领会数学思想”、教师能“借助板书去渗透数学思想”。
关键词:感悟;点拨;领会;渗透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凸显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关键是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渗透数学思想的意识,让学生在“传授知识中点拨数学思想”、教师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数学思想”、师生在“活用习题时领会数学思想”、教师能“借助板书去渗透数学思想”。
一、传授知识,点拨数学思想
事实上,在数学课堂上,每一个数学教师都知道,不管你怎么样教,都不可能把其中的数学思想从数学知识中割裂开来,知识的传授与数学思想的渗透是密不可分的,需要我们教师适时地去点拨。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中,在学生认识了0.2=0.20=0.200后,有学生甲问:“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读法还一样吗?”学生齐答:“不一样!”教师领着学生读几个小数。学生乙继续问:“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意义还一样吗?”这是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相整合的途径。引导学生分析发现:0.2表示十分之二,也表示2个0.1;0.20表示百分之二十,也表示20个0.01;0.200表示千分之二百,也表示200个0.001.由此可见,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意义改变了。借助这个问题,学生自主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相沟通,形成了有机整体。
这时,学生乙又问道:“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吗?”教师把握时机,再次引导学生观察那三个小数,学生发现0.2的计数单位是0.1,0.20的计数单位是0.01,0.200的计数单位是0.001.可见,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后,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改变了。
接着,教师追问:“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不难概括出: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它们的读法、意义、计数单位都发生了变化。在学生的“疑――提问”过程中,不但解决了知识的传授中的难点,让学生善思、会问;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巧妙点拨了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二、动手操作,感悟数学思想
美国休斯顿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在亲自参与的实践活动中,数学的思想方法才能在学生脑海中“扎根”。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挖掘隐藏于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通过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感受数学思想的魅力。
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利用工具操作验证。
生1:我使用的是方格图,长方形正方形可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到面积,我也想用它来数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先数完整的格子,然后对不满一格的可以用凑成1格的方法来计算。
师:真了不起,数格子还真是个好办法。尤其是把几个不满1格的图形拼成1格来看,很有创造性,真棒!在数学上有时也规定,数方格时不满1格的可以当成半格来看。
生2:可是这样数也太麻烦了!
师:看来,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你来说说看。
生2:这样一格格数太麻烦了,可以把平行四边形一边剪下来,拼到另一边上去,拼成一个长方形,数起来就好数了。(动手展示)
师:果然是好数了,那你为什么要拼成长方形来数呢?
生2:因为这样就不存在半格的问题,数起来比较方便,再说了,长方形的面积以前我们就已经数过了。
师:你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化复杂为简单,真是太棒了。
学生在利用工具进行验证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感悟到“化新为旧”、“化繁为简”的转化思想。
三、活用习题,领会数学思想
数学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知识的作用。在处理习题过程中,适当拓宽、延伸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如: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67页第9题:
小明、小华、小力、小强和小海五位同学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人都要赛一盘。现在,小明已赛了4盘,小华赛了3盘,小力赛了2盘,小强赛了1盘。小海已经赛了几盘?分别是和谁赛的?(先在下图中连线表示已赛的盘数,再回答)
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回答,要引导学生学会推理。一共5个人,每两人都要赛一盘,小明已赛了4盘,说明他和小华、小力、小强、小海都赛过了,用线连接小明与小华、小明与小力、小明与小强、小明与小海。已知小强赛了1盘,由上明的连线可知,这1盘就是和小明赛的,从而说明他没有和小华、小力、小海赛。小华赛了3盘,我们知道他已经和小明赛了1盘,又不可能和小强赛,那么他只能再和小力、小海各赛1盘。这样小力的2盘就是分别和小明、小华赛的,他和小海没有比赛,所以小海就赛了2盘。师生在对数字的分析中,推理就这样润物细无声了。
当然,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贯彻。数学思想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正像史宁中教授所说:“数学思想很重要!我们过去的数学教育不注意思想是不行的。老师们必须在脑子里形成思想,必须在教书的过程中把应该贯穿的思想贯穿。不然,创造性思想怎么培养?谈创造性,思想方法一点儿没有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