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突发事件报道文本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05:4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突发事件报道文本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突发事件报道文本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突发事件报道文本的思考

关于突发事件报道文本的思考

□ 王新阳 《 新闻战线 》(2010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尤其是互联网和手机作为新闻发布载体影响力日益增强,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逐渐成为各种媒体不得不思考和追求的课题。突发事件因其突然性与其他事件相比具有更大的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因而突发事件报道逐渐成了媒体竞争的热点和舞台,尤其是线性传播的广播电视,更是将突发事件报道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有学者曾经概括说,“突发事件往往是客观事物的一种急剧变动的状态,呈现出偶然性、破坏性、继发性、关联性等特征”。本文拟从文本的角度探讨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

特征

突发事件,最主要的特点是突然发生,因其突如其来、出乎意料,所以影响广泛、关注度高。这决定了突发事件报道在文本方面具有如下特征:

准确。很多人认为突发事件报道首要的是快,我认为,突发事件报道首要的追求是准确,快是建立在准确的前提下的。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似乎是一对矛盾,有的媒体甚至以快为由放弃了准确的自觉要求,结果不但会歪曲事实误导公众,而且还可能造成社会心理的恐慌。这里所说的准确不是说一定等到官方正式发布消息再报道,更不是说等事件有了明确的结论再报道,而是指记者必须尽快赶到现场,尽最大可能了解现场、捕捉细节,尽可能全面地采访事件当事人、目击者、处置者。但往往记者所看到的、听到的只是事件的一个侧面,甚至是被采访对象有意无意的误导。因此,记者必须尽可能客观平衡地去报道,决不能有任何的推测猜测。突发事件报道的文本中应尽可能多地呈现现场的细节、使用采访对象的直接引语,尽可能提供采访对象与事件相关的身份信息,以及事件的背景信息。

快捷。突发事件报道必须快。尽量缩短从事件发生到媒体播发之间的时间差,直至实现同步播发,这是突发事件报道所必须追求的。如同雨果的那句名言“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蠢材”,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更是如此。第一个报道往往会赢得极大的关注,如同海湾战争时的CNN,第二个报道却会和第N个报道一样被淹没被忽略。因而,突发事件报道的文本必须体现出快捷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摆脱四平八稳的叙述模式和新闻要素齐全的要求,着力突出某些关键性的新闻元素。

行进。记者在赶到突发事件现场进行报道时,即使尽最大可能去了解事件,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全面。一方面因为该事件往往仍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记者无法预知事件的走向,另一方面即便该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但目击者往往只能提供一些个人的观察,第一时间的播发要求使得记者无法进行深入的采访。这就决定了记者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是行进的,关于某一事件的一组报道文本往往随着记者采访的深入呈现出不同侧面和不同时间点上的进展,而且后一篇报道必须对前面的报道进行适当的概括。开放。传统的新闻报道大多是闭合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全都在文本中有所体现,但突发事件则不然,一方面因为记者做不到,另一方面也没必要。受众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关注点大不相同。比如一起车祸,大家首先关注伤亡,其次关注事故原因,接下来关注道路通行情况。因此,突发事件报道的文本必须是开放的,既不能只报道个别事件目击者的讲述,更不能对事件轻易下结论。同时突发事件报道很容易让受众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任何片面、猜测性的内容都会对受众产生误导,甚至影响事件的后续处理和整个社会秩序的运行。近年来屡屡出现的“跳楼秀”,背后个别媒体的炒作就间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语态

突发事件报道的文本特征决定了其语态同样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新闻事件报道。从2001年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到2003年我国的“非典”疫情,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让此类报道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语态。

口语化。传统的新闻采访报道模式是采访、写稿、审稿、播发都在相对充裕的时间内完成,热菜放凉了再端上桌的做法让事件的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大打折扣。突发事件报道改变了传统的新闻采访报道的操作模式——记者需要快速到达现场,快速采访了解,快速发回报道,编辑部快速安排播发。对广播电视媒体来说,在突发事件报道中采取现场直播式的连线报道是最佳选择。操作模式的改变首先体现在语态的改变上。记者对新闻事件的直接描述和讲述要求突发事件的语态必须抛弃书面语,代之以口语化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现场感和真实感,从而更充分地体现出记者到达事件现场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更强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力,从而减少受众接受的费力程度,激发受众的关注热情。

直接简洁。直接简洁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短和字数少,而是尽可能直接描述、讲述记者的所见所闻。在突发事件报道文本中任何花哨的内容都是多余的,不但不会给报道增色,反而会引起受众的反感。比如传统的新闻报道在导语上很下功夫,有教材总结出不下二十种导语写作方式,但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导语的选择往往很简单,那就是围绕该事件的最大关注点和最新进展进行选择,越直接越好,越简洁越好。

突发事件报道文本的直接简洁更为重要的是事实链和关系链的清晰。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会有很多事实,也都会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关系。如何做到事实链和关系链的清晰,是突发事件报道成败的关键。一些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总是想告知受众尽可能多的信息,总是舍不得自己好不容易采访到的众多内容,结果适得其反,事实链相互交叉,关系链相互纠结,受众听完看完如坠云里雾中。因此,一篇好的突发事件报道往往聚焦于该事件的某一个方面,事实链和关系链既是相互衔接的,又是清晰的,同时既保持了和上一篇报道的衔接,又为下一篇报道留下了适度的空间。

适度冗余。任何新闻报道的基本目的都是为了传递有效信息。根据信息论的定义,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方为信息,冗余信息的作用恰恰相反。因此,在传统的新闻报道文本中,冗余信息是首先会被删掉的。但事实上,任何传播行为都是由有效信息和冗余信息构成的,适度的冗余信息恰恰起到了准确地传递信息和加强社会联系的作用。适度冗余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突发事件事发突然、出乎预料、进展迅速、波及面广、不确定性多,受众接受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错愕,如果突发事件报道文本中缺少适度的冗余信息,那么受众往往会前后联系不起来,甚至急于知道已经播发过的内容,从而干扰了正常的接收行为。

总之,突发事件报道文本应注意多用细节少用概括,多用朴实的语言少用华丽的辞藻,多用短句子少用长句子和倒装句,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多作提醒提示少作结论。

使命

随着传播手段和途径越来越丰富,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个赶到现场的媒体、第一个发出报道的媒体将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久而久之会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形成特色和品牌效应,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这是众多媒体,尤其是都市类媒体的普遍想法。但同时必须看到,突发事件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危机状态,往往涉及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突发事件报道处理不当,还会引发关联反应,不但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应对,甚至会将受众带入心理危机状态,从而形成社会震荡。因此,突发事件报道是考验一个媒体新闻采访能力和传播能力的试金石,更是考验一个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试金石。某一媒体先于其他媒体发出突发事件报道,会使受众对事件产生第一印象和基本判断。对于媒体而言,这就是抢占制高点,赢得话语权;对于受众而言,这将形成对该事件的“刻板成见”,或者说是判断框架。因此,突发事件报道的文本必须追求准确、快捷、行进、开放,从而完成前述使命和责任。

另外,随着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常态报道对象,众多媒体都为此设计了一系列机制来进行突发事件报道,其中最为普遍的是成立以若干骨干记者为主的突发事件报道小组。而对于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来说,突发事件报道机制应该更为完整。笔者认为,突发事件报道机制还应该包括统一高效的指挥调度、灵活有序的采编播联动、及时强大的信息支持、顺畅充足的后勤保障等,而这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信息支持。在突发事件现场采访的记者尽管是在第一线,但很难获得事件的完整信息,尤其是难以获取其他媒体和渠道的相关信息。这不但会造成采访的无序,甚至会造成报道的失误失实。因此还必须建立起及时强大的信息支持机制,一方面及时全面地搜集整理各种渠道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将整理后的信息及时顺畅地传递给前方记者和后方的编播人员,这种强大的后台支持是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进行突发事件报道所必须具备的。■

第二篇:关于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的几点思考(范文模版)

突发事件信息管理,是各级政府的一项日常性工作,是预防 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前提。从我市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实践过程 看,有三大关键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打破传统思维,坚持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公开

信息公开,是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举措。只有信息公开 才能引导社会公众以正确的方法进行预防和避险,减少生命伤害 和财产损失,减少因不实信息导致的社会恐慌,避免采取错误的 预防和避险措施引起损失。

(一)打破传统思维定式。面对突发事件,各级政府的传统 思维是: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会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的安定团 结,对自身形象造成重创。因此,在突发事件应对进程中首先想 到的便是封堵信息,期望在悄无声息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方法在闭塞的传统社会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因为信息技术 的不发达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对封闭,突发事件所产生的 影响及其扩散的速度和范围比较有限。但是在风险社会和媒介化 社会的背景下,一方面,突发事件的波及范围、危害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媒介 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网络、手机等媒体出现后,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与海量信息的获取者。而对巨 大的“媒体轰炸”和“舆论压力”,突发事件很难依靠封堵信息 或者简单的调集大量人力和物力来解决。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突 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活动实际上是与突发事件本身的影响扩散进 行赛跑,一旦突发事件传播管理的速度落后于突发事件本身扩散 的速度,让其影响扩散开来,那么突发事件将有可能陷入更大的 困境之中。在突发事件刚刚爆发的时候,往往是人们对信息需求 最大的时候,如果这时政府迟迟不发出信息,那么,各种流言就 会成为官方新闻的代用品,进入非正式的传播渠道,而当流言先 于政府信息进入公众的认知领域之后,那以后再纠正就是一件事 倍功半的工作。在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体系中,政府占有最多的 信息、拥有最高的权威,处于绝对的信息优势地位和权力中心,在行动中也占尽优势,对政策、行动方案都享有掌控权。因此,我们在突发事件信息的发布环节上,一定要打破传统思维和行为习惯,把握及时性,力争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把有关信息向有关 部门或人员通报,提醒其做好准备工作,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二)建立信息首发机制。建立重大事件信息首发机制是贯 彻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公开原则的重要举措。重大突发事件设立发 言人,包括党委、政府、企业以及其他行业的新闻发言人。其职 责就是适时、适当地发布事实信息。基本要求就是信息客观真实,发布口径一致,发布渠道权威。一是发布信息要“统一”。突发 事件信息发布的内容要按程序报批,统一口径发布。二是发布信 息要“准确”。发布的突发事件信息必须客观、真实,发布之前,必须认真细致地核对事实,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三是发布信息要 “及时”。突发事件信息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发布,并根据事态 发展和处置情况适时做好后续信息发布工作。

(三)及时公开事件信息。根据突发事件演进过程,政府信 息公开包括事前公开、事中公开和事后公开,每个阶段公开内容 侧重有所不同。一是事前信息公开内容。包括告知公众可能发生 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可能影响的范围、可能造成的危害 程度、可能的起始时间和延续时间等,及时公布公众在突发事件 爆发前应当采取的防范措施和应做好的相关准备工作。二是事中 信息公开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应通过新闻发布会或 其它形式全面公开已掌握突发事件的性质、发生和发展情况,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已经和正在采取的应对措施,受影响的群体及行为建议等,让公众了解、监督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 中的行为。对突发事件流传的各种谣言采用权威方式有针对性地 予以驳斥。三是事后信息公开内容。包括应急处置中的经验教训,相关责任人的调查处理结果,恢复重建的政策规划和执行情况,受灾群众的救济和赔偿等。

二、克服双重困境,坚持突发事件信息适时引导

实践反复证明,政府在突发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 中,往往面对信息短缺和信息泛滥的双重困境,必须采取有效措 施,使社会公众的认知向着合理、理性化方向发展。

(一)注重收集分析。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 性,不容易全面收集到关于突发事件真实而有用的信息。在媒介 化社会中,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政府主要会收集到三个方面的信 息:一是大众媒介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发布的信息;二是一般公 众通过不同渠道反映的信息;三是舆情管理系统所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量不仅庞大,而且繁杂,事件管理者需要分清这些信息 中哪些对这次事件是真实和关键的,哪些是虚假或者无关紧要 的。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出有用可信的信息,以 引导媒介、公众正确认识和了解突发事件。

(二)加强沟通引导。消除公众疑虑,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沟通和引导方式,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一是可按照新闻代宣传模式,通过新闻媒介的造势活动,把政府 和部门形象最大可能地让世人知晓;二是可按照公众信息模式,通过新闻发布会,向广大公众公布真实的信息;三是可按照双向 不对等模式,通过政府公关活动,说服接受组织某个观点

;四是 可按照双向对等模式,把组织和公众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使其 互相理解,互相沟通,并且根据沟通的结果相互调整各自的行为,通过不断地反馈,组织知道公众所思、所需,公众也能理解的愿 望和需要,以此化解危机。

(三)敢于担当责任。在突发性事件中,如果政府和部门负 有不可推卸、较大的责任,政府部门为了平复民众的情绪,表达 解决问题的诚意,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视突发事件发生的真相,并 针对政府和部门所犯的错误向民众认错和道歉。同时,对自己的 错误进行修正和补偿,以此修复政府形象,赢得民心尊重和支持。

三、解决制度缺陷,坚持突发事件信息有章可循 加强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建立一套有效 的运作机制,保障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程序不乱,处置果断,不留 后患。

(一)解决好信息报送问题。当前,基层上报突发事件信息 存在“报送不及时、该报不报、口径不一致”三种倾向。究其原 因:一是因目标考核和安全指标的限制,担心上级组织和领 导批评问责,能隐则隐;二是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程序繁琐,须经 多个领导审查,把各种不利因素排除后再报,结果造成延时报送; 三是基层党政和部门直报系统各有差异,要求未统一。解决这一

问题,一是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已建立的突发事件信息上报制度; 二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消除思想顾虑,走出认识误区,主动 把上报突发事件信息作为本地本部门本系统发现不足、转变作 风、改进工作的大事来抓,支持应急管理系统放开手脚,大胆工 作,及时收集、整理突发事件信息,提供决策信息服务,不断提 高化解公共危机的决策能力。三是坚持把死亡 1 人以上和有一定 影响的突发事件信息,发生在敏感地区的事件信息,或发生在敏 感时间如重大庆典、大型活动等期间的事件信息,或敏感群体如 学生、外国人等相关的事件信息,以及事件苗头性信息纳入上报范围。

(二)解决好信息办理问题。现阶段,不少基层应急管理部 门在办理突发事件信息时,显得比较混乱、无序和被动,为领导 处突决策的服务效率低下,根本原因在于制度设计不规范。要消 除这一缺陷,必须从六个层面予以明确和规范。一是各级政府总 值班室为突发事件信息的接受主体;二是收到突发事件信息后,第一时间告知应急管理专业科室和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提出处 理意见后,再由总值班室以短信、电话或书面形式,向政府值班 领导和政府分管领导报告,值班领导和政府分管领导提出意见 后,及时通知基层和相关业务部门组织和基层处理;三是一般突 发事件信息向党政分管领导报告,较大以上突发事件信息在报告 党政分管领导的同时,必须向党政主要领导报告;四是对于部门 和基层书面报告的突发事件信息,应急管理部门应贴送审单,提 出处理意见后,按程序送领导批示;五是一旦领导有批示,及时电传相关部门和基层执行;六是信息处理时限原则上不得超过半 个小时。

(三)解决好应急值守问题。把收集、核实、报告突发事件 信息,传达领导批示等工作明确为应急值守工作职责。对值守人 员加强业务培训,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提升值守工作效率。建立值班差错档案,对出现的每一次差错进行分析,找准原因并予 以改正,避免同一问题多次出现;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做好提示 和把关,严防差错出现。同时,严格执行领导应急值守带班制。

(四)解决好信息披露问题。一是实行分级管理,对不同影响程度的突发事件,根据其影响大小明确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主体。二是制定分类措施,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分类确定发布措施。三是明确纪律,严守 新闻发布工作纪律,对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人员,严肃 处理。四是注意事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报道突发事件。五是充分重视并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及时消除 不正确信息造成的影响,全面发挥新闻媒体的预警和服务功能。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披露机制。一旦有权威部 门的预警信息,广播、电视、日报、移动、电信应该及时响应,及时发布,以引导人民群众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第三篇: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的思考

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的思考

突发事件信息管理,是各级政府的一项日常性工作,是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前提。从我市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实践过程看,有三大关键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打破传统思维,坚持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公开信息公开,是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举措。只有信息公开才能引导社会公众以正确的方法进行预防和避险,减少生命伤害和财产损失,减少因不实信息导致的社会恐慌,避免采取错误的预防和避险措施引起损失。

(一)打破传统思维定式。面对突发事件,各级政府的传统思维是: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会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对自身形象造成重创。因此,在突发事件应对进程中首先想到的便是封堵信息,期望在悄无声息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方法在闭塞的传统社会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因为信息技术的不发达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对封闭,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及其扩散的速度和范围比较有限。但是在风险社会和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下,一方面,突发事件的波及范围、危害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媒介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网络、手机等媒体出现后,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与海量信息的获取者。而对巨大的“媒体轰炸”和“舆论压力”,突发事件很难依靠封堵信息或者简单的调集大量人力和物力来解决。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活动实际上是与突发事件本身的影响扩散进行赛跑,一旦突发事件传播管理的速度落后于突发事件本身扩散的速度,让其影响扩散开来,那么突发事件将有可能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在突发事件刚刚爆发的时候,往往是人们对信息需求最大的时候,如果这时政府迟迟不发出信息,那么,各种流言就会成为官方新闻的代用品,进入非正式的传播渠道,而当流言先于政府信息进入公众的认知领域之后,那以后再纠正就是一件事倍功半的工作。在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体系中,政府占有最多的信息、拥有最高的权威,处于绝对的信息优势地位和权力中心,在行动中也占尽优势,对政策、行动方案都享有掌控权。因此,我们在突发事件信息的发布环节上,一定要打破传统思维和行为习惯,把握及时性,力争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把有关信息向有关部门或人员通报,提醒其做好准备工作,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二)建立信息首发机制。建立重大事件信息首发机制是贯彻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公开原则的重要举措。重大突发事件设立发言人,包括党委、政府、企业以及其他行业的新闻发言人。其职责就是适时、适当地发布事实信息。基本要求就是信息客观真实,发布口径一致,发布渠道权威。一是发布信息要“统一”。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内容要按程序报批,统一口径发布。二是发布信息要“准确”。发布的突发事件信息必须客观、真实,发布之前,必须认真细致地核对事实,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三是发布信息要“及时”。突发事件信息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发布,并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适时做好后续信息发布工作。

(三)及时公开事件信息。根据突发事件演进过程,政府信息公开包括事前公开、事中公开和事后公开,每个阶段公开内容侧重有所不同。一是事前信息公开内容。包括告知公众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可能影响的范围、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可能的起始时间和延续时间等,及时公布公众在突发事件爆发前应当采取的防范措施和应做好的相关准备工作。二是事中信息公开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应通过新闻发布会或其它形式全面公开已掌握突发事件的性质、发生和发展情况,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已经和正在采取的应对措施,受影响的群体及行为建议等,让公众了解、监督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行为。对突发事件流传的各种谣言采用权威方式有针对性地予以驳斥。三是事后信息公开内容。包括应急处置中的经验教训,相关责任人的调查处理结果,恢复重建的政策规划和执行情况,受灾群众的救济和赔偿等。

二、克服双重困境,坚持突发事件信息适时引导

实践反复证明,政府在突发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往往面对信息短缺和信息泛滥的双重困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社会公众的认知向着合理、理性化方向发展。

(一)注重收集分析。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容易全面收集到关于突发事件真实而有用的信息。在媒介化社会中,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政府主要会收集到三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大众媒介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发布的信息;二是一般公众通过不同渠道反映的信息;三是舆情管理系统所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量不仅庞大,而且繁杂,事件管理者需要分清这些信息中哪些对这次事件是真实和关键的,哪些是虚假或者无关紧要的。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出有用可信的信息,以引导媒介、公众正确认识和了解突发事件。

(二)加强沟通引导。消除公众疑虑,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沟通和引导方式,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一是可按照新闻代宣传模式,通过新闻媒介的造势活动,把政府和部门形象最大可能地让世人知晓;二是可按照公众信息模式,通过新闻发布会,向广大公众公布真实的信息;三是可按照双向不对等模式,通过政府公关活动,说服接受组织某个观点;四是可按照双向对等模式,把组织和公众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使其互相理解,互相沟通,并且根据沟通的结果相互调整各自的行为,通过不断地反馈,组织知道公众所思、所需,公众也能理解的愿望和需要,以此化解危机。

(三)敢于担当责任。在突发性事件中,如果政府和部门负有不可推卸、较大的责任,政府部门为了平复民众的情绪,表达解决问题的诚意,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视突发事件发生的真相,并针对政府和部门所犯的错误向民众认错和道歉。同时,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修正和补偿,以此修复政府形象,赢得民心尊重和支持。

三、解决制度缺陷,坚持突发事件信息有章可循加强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建立一套有效的运作机制,保障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程序不乱,处置果断,不留后患。

(一)解决好信息报送问题。当前,基层上报突发事件信息存在“报送不及时、该报不报、口径不一致”三种倾向。究其原因:一是因目标考核和安全指标的限制,担心上级组织和领导批评问责,能隐则隐;二是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程序繁琐,须经多个领导审查,把各种不利因素排除后再报,结果造成延时报送;三是基层党政和部门直报系统各有差异,要求未统一。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已建立的突发事件信息上报制度;二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消除思想顾虑,走出认识误区,主动把上报突发事件信息作为本地本部门本系统发现不足、转变作风、改进工作的大事来抓,支持应急管理系统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及时收集、整理突发事件信息,提供决策信息服务,不断提高化解公共危机的决策能力。三是坚持把死亡1人以上和有一定影响的突发事件信息,发生在敏感地区的事件信息,或发生在敏感时间如重大庆典、大型活动等期间的事件信息,或敏感群体如学生、外国人等相关的事件信息,以及事件苗头性信息纳入上报范围。

(二)解决好信息办理问题。现阶段,不少基层应急管理部门在办理突发事件信息时,显得比较混乱、无序和被动,为领导处突决策的服务效率低下,根本原因在于制度设计不规范。要消除这一缺陷,必须从六个层面予以明确和规范。一是各级政府总值班室为突发事件信息的接受主体;二是收到突发事件信息后,第一时间告知应急管理专业科室和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后,再由总值班室以短信、电话或书面形式,向政府值班领导和政府分管领导报告,值班领导和政府分管领导提出意见后,及时通知基层和相关业务部门组织和基层处理;三是一般突发事件信息向党政分管领导报告,较大以上突发事件信息在报告党政分管领导的同时,必须向党政主要领导报告;四是对于部门和基层书面报告的突发事件信息,应急管理部门应贴送审单,提出处理意见后,按程序送领导批示;五是一旦领导有批示,及时电传相关部门和基层执行;六是信息处理时限原则上不得超过半个小时。

(三)解决好应急值守问题。把收集、核实、报告突发事件信息,传达领导批示等工作明确为应急值守工作职责。对值守人员加强业务培训,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提升值守工作效率。建立值班差错档案,对出现的每一次差错进行分析,找准原因并予以改正,避免同一问题多次出现;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做好提示和把关,严防差错出现。同时,严格执行领导应急值守带班制。

(四)解决好信息披露问题。一是实行分级管理,对不同影响程度的突发事件,根据其影响大小明确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主体。二是制定分类措施,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分类确定发布措施。三是明确纪律,严守新闻发布工作纪律,对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人员,严肃处理。四是注意事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报道突发事件。五是充分重视并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及时消除不正确信息造成的影响,全面发挥新闻媒体的预警和服务功能。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披露机制。一旦有权威部门的预警信息,广播、电视、日报、移动、电信应该及时响应,及时发布,以引导人民群众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第四篇: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总结

针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几点建议

2013年以来,“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坍塌”事件和“4·20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两次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接连不期而至,上级领导均在第一时间派出报道力量赶赴现场。在这两次报道任务中,我有幸都成为第一梯队赴现场报道的记者,较为圆满的完成的报道任务,但其中也遇到很多问题,这次主要针对在重大突发新闻事件中采访遇到的问题向领导提出几条建议。

【事件一】:在雅安地震灾区,当地通讯设施严重受损,仅有临时搭建的一台卫星传输设备,且多家媒体抢夺资源,速率非常低。记者从当天凌晨1点开始回传素材,到早上9点,只传回200MB,还有600MB无法回传,损失了大量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记者在救灾现场完整记录到一名特警战士因体力不支而昏倒,在1个多小时后该战士又重新返回了工作岗位,等到记者找到传输设备时,该新闻事件已经失去了时效性。在随后几天完成采访后,记者要跋涉十几公里去寻找传输设备,极大的耗费了记者的精力。信号传输是突发性事故现场报道中给记者带来的最大制约这也是记者无法通过个人努力克服的难题。新闻现场是有价值的,电视的报道方式也是鲜活的,但是受到传输设备制约,我们往往错失良机却束手无策,令人扼腕。

建议:应建立立体式的传输设备保障机制: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派出卫星直播车。

2.在卫星车无法到达的位置,且基础通讯设施无法使用,应配备便携上星工作站。

3.在卫星车无法到达的位置,但基础通讯设施完好,应考虑配备3G/4G便携高清画质新闻直播站(背包)。

4.在极端情况下,专业记者或设备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可考虑手机直播系统。

【事件二】:在义昌大桥坍塌事故报道中,已经有迹象表明大桥坍塌跟爆炸有关。现场的两路记者中,一路看到了爆炸的现场,如北半幅桥面的缺口处钢筋呈放射状被冲击波捋直,桥北面30米外的树枝被削断,满地的烟花碎屑;另一路记者采访到了现场的目击者,详细描述了当时看到的场景,包括爆炸发生的状况、时间顺序、现场的环境状况等。但两路记者在现场没有进行细致沟通,导致信息不畅,不能完整还原当时的现场,直至被央视首先报道出来,错失了先手。虽然其中也有传输不及时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新闻现场秩序混乱,不仅考验记者搜集、甄别、整理信息的能力,更考验报道团队之间组织、协调的能力。前方不能组织协调好,不仅容易打乱仗,更容易错失核心信息。

建议:在重大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事故的报道中,除后方编辑部的指挥外,应该建立前方指挥部,责权明确,统一组织协调,不打乱仗。

【事件三】:在四川雅安采访过程中,秩序更加混乱,记者在现场得到的信息虽然生动,但往往都是碎片化的,反而不如后方编辑部得到的信息全面。前方不知道后方想要什么,后方也不知道前方能采访到什么。前方在向编辑部传输过素材后,不知道播出情况,无法向受访者反馈,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受访者的宣传积极性。

建议:后方编辑部应主动向前方通报状况,前后方有机结合,不仅效率高,新闻报道也更有针对性,更生动。

【事件四】:记者在挺进雅安灾区后,缺少必要的生存设施和生存技能,只能依附壹基金河南救援队,三天换了3个住宿的地点。不仅给别人添麻烦,而且限制了自身的机动性。而且当地气候多雨,台里配发的设备防雨装置无法满足需要,记者只能把冲锋衣包裹在电脑外,衣物长期潮湿,不利于记者健康。

建议:配备帐篷、防潮垫、保暖气垫、户外毛毯等基本户外装备,特别是印有统一标识的防风雨冲锋衣、冲锋背包等装备(冲锋背包应充分考虑到电视记者工作特点,包内舱室分割合理,可以防止电子、编辑设备,便于机动携带),既能保证设备不受损失,也能保证记者健康。

【其他】:

1.记者、摄像、车辆应具备快速反应能力,遇到突发状况时先要找领导签设备单、派车单,会贻误时机。

2.在外地采访难免会产生一些费用,但很多地方没有发票,建议领导考虑实际发生费用的报销问题。

以上几点意见是在现场遇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未经考量秉笔直书,有不当之处请上级领导海涵。

新闻中心 秦岩

第五篇: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原则与策略

主持人:赵金

嘉宾:刘畅中国青年报综合采访部主任

窦丰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广州日报机动记者部主任

主持人的话:从华南虎照片的真假之争,到钓鱼执法的广泛讨论,再到曹操墓考古发现背后的喧嚣与热闹,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缺少敬畏、信任缺失的时代。各种信息如潮涌来,媒体上充斥着各种未经证实的传言,报纸上满是莫衷一是的评论,博客、网络跟帖里表达着精英意见或草根诉求,公众却有“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的感觉。

有人把这样的传播现状称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时代。那么,拥有“专业麦克风”的传统媒体,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该怎样快速、准确地报道?

被忽略的新闻原则

刘畅

互联网舆论不但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议题设置、议事规则和治理风格,也对新闻业长期形成的职业理念产生着重要影响。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认识,从规模、程度的传统判断逐渐上升为社会影响、群体意识的常识预感和疑虑宣泄。一幅生动鲜明的现场照片,一篇表达质疑意见的博客文章,甚至是一个语焉不详、无法证实的传言,都足以掀起一场波及全国的舆论风暴。

眼下,中国社会的舆论形态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有人将其称为“公民记者”时代,或者“人人都是报道者”的时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互联网上的博客成为发布新闻的重要渠道。通过互联网博客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记述下来、传播开去,这种叙述并不具有专业性,相反,可能十分个人化、情绪化,可能是一个未经证实的传闻,也可能是一个信手拈来的奇想。应该说,就“人人都是报道者”而言,博客发布新闻的常态是,说者信口开河,听者云里雾里。

不管我们赞美这样的开放多元也好,还是担忧如此舆论乱象会抹杀社会共识(包括灾难事件在内的舆论突发事件已经越来越考验社会公众的承受底线和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也罢,值得警惕的是,如果不强调和培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对公众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专业精神,不改变以追求轰动、吸引眼球、娱乐刺激为取向的媒体文化,媒体的报道就会更加不核实消息来源,更缺少职业伦理意识,甚至肆意煽情和鼓动对立情绪,瓦解社会共识,加剧不同阶层和群体间的不信任,进而构建出阻碍社会进步的精神大山。

遗憾的是,在形成舆论声浪的突发事件报道里,一些传统媒体的记者只是跟进表态,急于发稿,更多体现出娱乐化的媒体口味,对很多重要的事件及其复杂背景,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核实。事实上,很多传言都是比较具体的,比如,时间、地点、背景,媒体在回应社会质疑时,一定要对这些具体情况进行比对,否则就容易陷入各说各话的状态。这样的跟进报道,往往顾左右而言他,疑点重重,会让听者不明真假。甚至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对于相关突发灾难事件的疑虑。

所以,我们希望传媒和记者的报道专业、客观,就是希望能够通过严谨的职业表述将这些疑点一点点揭开,而不是进一步加大疑云,甚至当事双方打口水仗。而有针对性地核实流言、求证传言,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对传统媒体的职业记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07年,在山西黑砖窑事件爆发之后,32岁的河南郑州人辛艳华曾经发出了一个网帖

《400位父亲泣血呼救: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当时,评论家鄢烈山用“侥幸”来形容辛艳华。因为,就在同时,广东有人因为在互联网上“广泛散播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而被警方抓获,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鄢烈山认为,辛艳华之所以能平安无事,一是并非举报某个具体的官员,这样被报复的风险会小许多。二是辛艳华说的是山西的事,与河南的形象无大碍。其实,辛艳华引起广泛关注,关键是某都市类媒体对于网帖不加核实的全面引用,甚至没有指明这是未经证实的传言。

在转型时期,尤其是国家经济社会面临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的时候,媒体在发现社会问题、挖掘事实真相和设置公众议题方面,有着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社会各界还是媒体自身,都希望建立一种公信力较高的媒体形象,在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近年来,以孙志刚案件为标志,传统媒体在发掘真相、引领社会进步方面也确实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就一些媒体而言,也还存在着以追求轰动效应、放弃媒体操守和职业原则的做法。比如,去年记者节前夕,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就提醒说,吸取“艾滋女”事件教训,防止网络诽谤和网络谣言的传播。据分析,在“艾滋女”事件中,“一些媒体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去核实、求证,更没有保护当事人的隐私,自愿充当了造谣诽谤者的‘扩音器’,将其本来微小的声音做了超强功率的放大,使几篇造谣诽谤的博客演变成全社会关注的大事件”。

应该说,这样的提醒,对于传媒而言,具有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因为,公众希望“媒体具有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准,不能为吸引受众眼球制造、纵容假新闻,应去除浮躁的心态和哗众取宠的作风”。

在重庆审理众多涉嫌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案件中,很多媒体热衷于炒作“女老大”谢才萍私生活的种种猎奇的传言。当时,我曾提醒一些记者,在这样的庭审报道里,要有起码的法律常识和公民意识。

再比如,在湖北原天门市委书记张二江出庭受审的时候,有的都市类报纸记者报道称“张二江厚颜无耻地说”、“张二江百般抵赖”。其实,稍有法律常识的人就会知道,一个人在被告席上为自己辩护,是法律赋予的神圣权利,没有人可以忽视。庭审报道中,关键是控辩双方的事实、观点、依据,而不能肆意用侮辱的笔调蔑视被告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的基本公民权利。

其实,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这样的报道的出现,只能说明相关记者的素质和报道能力存在着重要问题。因为,诸如格调要高、避免迎合低级趣味,在公众被告知的权利和犯罪嫌疑人被公正审判之间寻求平衡等等,早已是世界很多国家新闻行业公认的常识。这样的常识欠缺,说明一些媒体记者在人文素养和法律精神方面存在缺憾。

普利策曾说:“新闻事业的最难之处就是既要保持新鲜报道的生命力,又要使其受到精确和良心的约束,而不是随心所欲。”而另一位美国知名报人李普曼也认为:“新闻工作人员内心深处的希望和敬畏,才是最大的新闻检查者。”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新闻从业者的良心和自我反省能力,在媒体建立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公信力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艾滋女”事件经过警方侦办真相大白之后,“凤凰网及时检讨和反省自身报道的问

题,发表了深刻反思的文章”,因其“自律意识和良好风范”而受到了好评。

世界上的约束,无非是自律和他律。在举世震惊的重大突发灾难事件中,如果发生报道失实,媒体不能把自己打扮成正义的化身,摆出一副斗到底的“斗士架势”,而应积极检讨自己的缺点。应该说,自省能力也是媒体文化和公正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容。一个不够专业的媒体和记者,有时不但对社会进步没有帮助,反而会伤害真正的社会公平和正义。

此外,建立传统媒体的同行评议、同业评价制度,也是世界通行的一种媒体监督办法。由具有较好声誉、公信力的媒体和业内具有影响的资深记者,以专业的眼光和富有人文情怀的视角,定期开会梳理、评点媒体自身的问题,营造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共同意识和人文精神,会让新闻界和社会共同沐浴在公正、进步的阳光之下。只有这样,新闻才能变得更加温暖,更具有人性的力量。

广州日报的应对策略

窦丰昌

最近几年来,国内重大突发事件可谓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今年春节之后短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发生了山西疫苗事件、福建南平事件、王家岭矿难救援、青海玉树地震、河南商丘赵作海事件等。每当这类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一直把“追求最出色新闻”作为办报宗旨的广州日报都派出了记者到一线采访,在这种采访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好时效性和准确性的对立统一,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也初步归纳出了一些体会和经验。第一,如何保证时效性

重大突发新闻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其时效性,要做好这个类型的新闻,第一要义就是要“快”,只有“快”字当头,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的新闻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快”是一个理念,怎样在日常的新闻实践中做到快呢?广州日报的操作手法,有下面几点值得同行参考。

首先,就是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人员盯防突发新闻线索。线索是所有新闻的起点,没有线索就没有新闻,也就没有突发新闻。怎么样监控好新闻线索呢?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一定要有专门的部门或者专门的记者来监控,换句话说,就是要“责任到人”,一个报社有上百名记者,如果没有明确分工,每个人都有义务盯防实际上也就是每个人都没有义务”。为了做到这一点,广州日报2005年专门成立了机动记者部,国内重大突发新闻的采访被明确为该部门的业务范围之一。

另一方面,全天候全媒体盯防线索。突发新闻是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要全部监控到也是不可能的,只能尽可能去做,在广州日报的实践中,主要监控网络媒体和报料热线两个方面,尤其是网络媒体,是广州日报监控的重中之重,因为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是反应最灵敏的。监控网络不仅仅是通过电脑上网,还要求每个记者都熟练掌握手机上网的技能。另外,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很多好的新闻线索也可以从微博上得到。为了鼓励记者盯防线索,广州日报机动记者部还专门把提供线索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月度考核的指标之一,从制度上对线索的监控给予了保障。

其次,建立快速有效的决策机制。线索有了,接下来很重要的一步是决策,“要不要派记者去”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难题,因为事件刚发生的时候,网上的信息往往很简短,单纯据

此很难对事件的严重性下判断,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一方面,尽可能在网上搜寻更多的辅助信息,另外就是跟部门的其他记者编辑沟通一下,共同判断往往比一个人判断有更多的科学性,还有就是报告给分管的总编,由总编最后定夺。

最后,建立前后方顺畅的沟通机制。一个或最多两个记者到了事发现场,往往是很孤立的,对全面信息的掌握甚至不如后方,要保证比较好的时效性,前后方的顺畅沟通是很必要的。沟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记者与后方主管主任的沟通,二是与编辑部的沟通,这两个沟通可以保证记者在正确的采访方向上努力,最大限度地避免无效劳动。

第二,如何保证准确性

突发新闻因为来得突然来得快,新闻的准确性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原因是很多信息变化很快,一个小时前准确的信息一个小时后可能就不准确了,比如4月初山西王家岭矿难救援事件的报道,获救矿工的数字就是不断变化的,需要记者不断更新数字。另外一个原因是记者采访的对象不够权威,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甚至有些采访对象只说对自己有利的,不说甚至歪曲对自己不利的,最后影响到新闻的准确性。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在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的准确性都是所有记者应该孜孜以求的,广州日报有下面几个做法。

首先,在第一时间(去机场的路上、候机过程中)和当地媒体取得联系,借助于当地媒体的采访资源,既可以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又可以保证新闻的准确性。当地媒体是最熟悉当地情况的,各方面的渠道也比较广泛,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掌握的很多情况他们自己不能随便报道,但一般都可以提供给外来的同行,笔者2006年去贵州采访“县长灭门案”时就通过这种联系获益良多。在这种情况下,记者不要有太多的顾虑,由于记者有共同的新闻追求,哪怕之前不认识,当地记者一般也不会拒绝合作。

其次,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到达新闻现场。新闻要准确,首先记者要在现场,这是必须的。有些媒体为了节省采访成本,会采取电话连线的方式进行采访,一般情况下也可以,但在准确性上就留下了漏洞,因为毕竟是二手转述的消息,记者难以直接核实真伪。另外,就是要快,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3月份发生的福建南平校园惨案,早上发生,我们的记者当天下午就赶到了当地,掌握了第一手的材料,才有了第二天见报的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报道。再次,判断并采访权威的人物,并且尽可能采访更多的当事人以保证新闻的准确性。权威人物是新闻准确性的最大保证,记者到了现场后,先要判断好谁是权威人物或者权威部门,然后力图采访这样的人物或者部门。当然,通常的情况下,这样的人物不一定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接下来,就要看记者的突破能力了,还要有韧性,争取能让这样的人物开口说话,至少是表个态。不过,要注意一个问题,有些权威部门不仅不愿意说话,而且还可能做些工作把记者“打发回去”。遇到这样的情况,记者需要见机行事,没有死的规则。还有,就是要尽可能采访多方当事人,对同一事件多几个不同声音,正所谓“兼听则明”,不过,受制于时间和采访条件的限制,这一点只能是尽力而为。

最后,后方部门主管和编辑部对稿件要起到一定的审核作用。在信息时代做新闻,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后方编辑部也可以知晓前方的事情,甚至掌握的信息还快,这种情况下,后方主管和编辑部就要起到审核的作用,和前方记者一起努力,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第三,时效性和准确性的对立统一

前面分别讲了突发新闻采访中如何保证时效性和准确性,初看起来,时效性和准确性似

乎是矛盾的,为了时效性要牺牲准确性,而为了保证准确性,又要丧失一定的时效性。在某些情况下,的确是这样的,比如有些稿件因为当天不能核实完所有细节而留待第二天进一步核实,而第二天发现同城媒体已经见报了,这篇稿子再发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在这种情况下,二者是对立的。

不过,通过上面的表述,我们也发现时效性和准确性也有相当多一致的地方,它们的保证措施很多也是一样的,比如后方编辑部的指挥和审核功能,对时效性和准确性而言是同等重要的。在这个意义上,二者又是统一的。

怎么样做到既对立又统一,我想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优化的采编流程,二是记者超强的能力。有了这两点,大部分稿件既可以有很好的时效又可以保证准确。采编流程的优化需要在报社和部门层面做很多工作,而记者的能力一方面来自天赋,另一方面来自日常的强化训练和部门所塑造的部门文化。这两点不只对突发新闻的采访,而是对所有新闻的采访来说都是第一位的。○

下载关于突发事件报道文本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突发事件报道文本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思考

    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思考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

    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思考

    在对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的定义、特点和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只有与信息管理相融合,以信息管理连接和支撑应急管理,才能更好的阻止或降低突发事件......

    媒体关于弱势群体报道分析思考

    媒体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现状1.关于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社会学认为弱势群体指的是“一般性社会状况下产生的,因缺乏或丧失劳动能力而绝对贫困或物......

    报道提速与导向把握 突发事件报道的突破

    报道提速与导向把握 突发事件报道的突破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加剧,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突发事件出现频发与高发的态势,在考验着政府的应急管理......

    处理乡镇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思考

    处理乡镇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思考 ——从处理牛冲岭事件中破题 我国现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集中突显,虽然各阶层、集团利益争夺在变革中得到一定的磨合。但农村具有其特殊......

    处置突发事件的思考与启示

    突发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 突发群体性事件处置案例分析 应良忠 一、事件背景 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开发、生产和经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原药、环保型制剂以......

    地方媒体汶川地震报道思考

    地方媒体汶川地震报道思考 摘要:报纸流派是指办报思想与办报风格的不同类型。北京、上海、广州作为国内报业最为集中的三大城市,这三地的报纸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各自的地......

    金融机构应该如何来正确应对突发事件(负面)报道

    金融机构应该如何来正确应对突发事件(负面)报道 第一,热情接待; 绝对不能冷眼相看,不予理睬。要认识此刻你面对的不仅是记者,更是记者身后的社会、公众。 第二,亮明身份; 接待媒体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