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准人工智能 从腾讯的机器人产业布局看我国机器人的发展

时间:2019-05-14 06:2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准人工智能 从腾讯的机器人产业布局看我国机器人的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准人工智能 从腾讯的机器人产业布局看我国机器人的发展》。

第一篇:金准人工智能 从腾讯的机器人产业布局看我国机器人的发展

金准人工智能 从腾讯的机器人产业布局看我国机器人的发展

前言

前段时间,朋友圈一篇名为《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引起了热议,文章开头的一句“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更是引发了整个科技圈对“梦想”一词的深思。

在人工智能浪潮下,互联网巨头都在找寻自身的梦想和着力点。阿里近日频频在半导体行业发力,无论是全资收购中天微,还是投资寒武纪、Barefoot Networks、深鉴等五家芯片公司,都在向行业展示其在造“芯”上的梦想。而百度方面,近年来则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领域,不仅专门成立了智能汽车事业部,还在2017年推出了自动驾驶软件平台“Apollo”,并在年初的春晚上向全国人民进行展示。与之相比,手握一大把资本,到处投资的腾讯,其梦想究竟在哪里?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通过梳理腾讯近年来在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情况,以及对产业链内的从业者、投资人进行了深度对话,发现了腾讯正在围绕机器人展开布局。从“择优而投”的投资战略到带着IP属性的机器人产品落地,腾讯正在通过与机器人企业在资本、技术和产品上的多重碰撞,将自身的AI能力在硬件领域不断尝试,探寻下一个人机交互入口,而机器人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近两年来,腾讯频繁加码机器人行业,两年内砸下上亿美元,在全球下注七家落地场景各异的机器人公司,并且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 X研发机器人技术。而其与机器人的渊源实际上可追溯到这波AI浪潮尚未兴起的2010年。

一、密集布局机器人行业,上亿美元下注七家创企

5月3日一则融资新闻震动AI圈,8.2亿的单轮融资金额,50亿美元的估值,使优必选科技成为AI行业的焦点。而更有趣的是,优必选的这轮C轮融资,正是由腾讯领投的。据金准人工智能专家了解,腾讯在本轮融资中投了1.2亿美元。然而,这并不是腾讯第一次投资机器人公司。

2017年8月,腾讯给位于深圳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乐聚机器人A轮融资5000万元。2017年10月26日,腾讯给加拿大的智能机器人公司Kindred Systems投资2800万美元。

同一周内,腾讯又参投了美国加州的教育机器人公司Wonder Workshop的C轮融资,具体金额不详。

2017年11月,腾讯将目光回转到了国内,月初腾讯参投了格斗竞技机器人创企深圳工匠社科技。

两周后,腾讯领投了国内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云迹科技的A轮融资。

进入2018年,腾讯到目前为止参加了两家机器人企业的投资,分别是4月25日美国送餐机器人Marble的A轮融资,以及5月3日领投震惊AI圈的优必选C轮融资。

腾讯的投资业务,目前由腾讯产业共赢基金负责。腾讯的投资基金起步于2011年,目前团队规模约50~60人。业务主要由四位执行董事姚磊文、夏尧、林海峰和陈少晖负责。

二、腾讯投资机器人行业的内在逻辑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腾讯在从PC时代转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过程中,始终掌握着C端用户的入口,而这也使得腾讯拥有着庞大的用户数据。目前,新一轮的人机交互入口虽然在转移,却还没落地到具体的领域。因此,腾讯其实是在凭借着拥有的用户喜好数据,推测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并利用资本广泛锁住所有可能领域。

赶上了互联网红利的腾讯,钱自然是不缺的,但电商、搜索、硬件等领域却不如人意,而这也是由其基因所决定的。因此,腾讯投资的领域大都是其不擅长的领域,比如投资做电商的京东,做搜索的搜狗,以及广泛投资机器人企业。从机器人行业角度,金准人工智能专家拆解了腾讯投资机器人的内在逻辑,发现腾讯在机器人行业的投资不局限于品类、地域和轮次,更加看重公司的发展潜力,更细致来说,就是公司的背景、合作机会、市场潜力。

1、品类广泛、偏重热门领域

从腾讯两年七次投资机器人创企来看,腾讯在机器人上的投资非常广泛,除了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腾讯将To B和To C的服务机器人企业都投了。其中既有优必选、乐聚这样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又有教育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商用服务类机器人企业。而这些公司所涉及到的行业也正是机器人应用方面较为热门的领域。

其中,商用服务类是近年来机器人企业不断涌入的一个重点方向,国内像新松这样的工业龙头企业也在推出了服务机器人“松果三剑客”,扫地机器人巨头科沃斯也推出了“旺宝”机器人,一些中小型企业的产品更是非常多样化。

云迹科技商用服务机器人云帆

腾讯在2017年11月投资了商业服务类机器人公司云迹科技,这家公司成立于 2014 年,是一家研发机器人室内定位导航、移动领域技术的公司。目前云迹科技已经推出了三款自研的商用服务机器人产品:“智能商用服务机器人润”、“智能移动平台水滴”以及“大屏展示交互机器人云帆”。此外,云迹科技还在2016年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联合成立了云迹院士工程站,这也是中国首家服务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院士工作站。在5月19日举办的GAITC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上,云迹科技的润机器人还成为全场唯一为嘉宾提供服务的机器人。

除商用服务机器人外,娱乐、教育机器人一直是机器人行业风口最盛的品类。今年3月底,爱奇艺兴起了一款机器人格斗综艺《机器人争霸》,其中的GEIO 系列机器人,由深圳工匠社科技生产。而这家公司,在2017年11月获得了腾讯的A轮融资。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小型机器人技术及衍生品公司,主打产品为Ganker 系列和 GEIO 系列的格斗机器人,操作者可操控机器人与其他机器人玩家一起格斗对打。同时,Ganker通过模块化设计,玩家可以轻松在十分钟内自行动手组装一个机器人。

2、不限地域、但中美最多

根据2017年中国资本海外布局活跃机构TOP10排行,腾讯以28起海外投资事件成为最活跃的CVC,并且投资数量是第二名阿里的两倍。而从腾讯投资的七家机器人创企来看,北美企业占据了三席席位,智能机器人公司Kindred Systems、教育机器人公司Wonder Workshop以及送餐机器人创企Marble。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了解到,腾讯在海外除了投资机器人企业,还投资了不少大学以及研究机构,有些项目甚至在5-8年内是不会落地应用的。在他看来,短期内的技术变现并不是腾讯的目的,腾讯正在通过投资的形式在技术、产品、用户入口进行尝试,以期未来率先打通新交互入口的产业链,即便不是第一个,也不会被落下。

在腾讯海外投资的机器人企业中,Wonder Workshop是一家位于加州湾区成立于2012年的教育机器人创企,主打STEM编程机器人产品。目前已经推出Dash、Dot编程机器人,以及最先的面向“11岁以上”儿童的编程机器人Cue三款产品。

而近期,腾讯参投的美国送餐机器人创企Marble则成立于2015年,该公司去年4月与美国点评网站Yelp合作推出了自动送餐机器人,随后又宣布与外卖公司DoorDash达成合作,并计划将今年内推出第二代机器人。同时,Marble称将在“最后一英里物流”上加倍投资,未来将不仅限于送餐,还会把配送业务扩大到药品及更广泛的零售领域。目前,Marble送餐机器人已经在旧金山当地餐馆进行了多次试验。

3、看重潜力、投资多在A轮之后

我们发现腾讯在机器人上的每一笔投资都是深思熟虑的,并不是“财大气粗”地直接“买买买”。腾讯投资的这几家机器人公司在各自领域都非常具有发展潜力,而这种判断是基于公司核心团队背景以及技术实力两大方面。同时,腾讯在机器人投资方面也更加稳重,都是在这些企业拿出了实际产品,并且真正在进行应用落地的时候,因此,腾讯的投资也都发生在A轮或者A轮之后。比如说,2017年8月,腾讯投资的乐聚机器人,这家公司由三位哈工大博士冷晓琨、常琳、安子威于2016年共同创建。据乐聚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冷晓琨、常琳两位创始人仍是哈工大的在读博士,并且整个乐聚的核心团队也都是从哈工大机器人俱乐部孵化出来的。2017年创始人冷晓琨还曾凭借乐聚机器人入选2017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教授蔡鹤皋担任乐聚的首席科学家。

而这家企业之所以获得腾讯的青睐,不仅是其背后有着强大的学术背景,更加重要的是,这家公司拥有自研的高精度强扭矩舵机以及双足步态算法,机器人本体全部部件都实现了自主研发。目前,乐聚已经推出了AELOS系列的娱乐、专业和教育三个版本的人形机器人,并在研发一款名为TALOS的主打家庭场景的智能机器人。

这种投资逻辑,腾讯也将其用在了海外投资上,比如腾讯投资的加拿大教育机器人公司Kindred Systems,就是由加拿大发明家和理论物理学家Geordie Rose和Suzanne Gildert两位博士共同创立的,腾讯也大方地为这家公司砸金2800万美元。Kindred将自身定位为一家智能机器人企业,他们正在尝试生产C-3PO型机器人,该公司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其可具有思考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使机器人可完成电子商务配送中心的分类和打包工作。目前,该公司的第一款产品已经在零售商进行试点,Gap公司就是其试点企业之一。

三、砸钱之后:与机器人企业进行技术合作

腾讯投资机器人企业后,并不是扔完钱就跑了,而是会与机器人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正是由于“合作”这个潜在的目的,使得腾讯在投资国内机器人企业时,更偏重和自己同处深圳的企业。这从腾讯在国内投资的四家机器人企业中,有三家位于深圳就能看得出来。

在同是位于深圳、又同是获得了腾讯的投资的优必选、乐聚和工匠社三家机器人企业中,优必选算是与腾讯合作时间最长、合作最为深入的机器人企业了。

在5月3日优必选8.2亿的C轮融资中,腾讯作为领投方据传本轮给优必选投了1.2亿美元。而优必选CEO周剑也表示,腾讯这轮投资是战略投资。

事实上,在此之前腾讯已经与优必选在产品层面有过合作。

2017年6月在腾讯云主办的“云+未来”峰会上,优必选联合腾讯发布了一款智能家庭人形机器人Qrobot Alpha,将腾讯云端AI助手云小微接入到Qrobot Alpha中,使其可接入QQ关系链以及QQ音乐、企鹅FM等内容。这款产品也曾被媒体戏称为,机器的身体,“企鹅”的心。

今年2月,腾讯的终端AI助手腾讯叮当也与优必选合作推出了智能教育机器人Alpha Ebot。Alpha Ebot外观与Alpha 1s非常类似,使用了优必选自研的16个伺服舵机,数据库则由腾讯叮提供,可陪儿童聊天、唱歌、跳舞,还能查询天气、查询汇率等信息。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近日也独家获悉,腾讯与优必选新的合作产品将在下半年上市,将基于腾讯叮当的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以及内容生态,场景则仍是在家庭陪伴、娱乐教育方向。

对于另外一家同是位于深圳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乐聚机器人,相比于优必选,腾讯投资的更早,但同样是又出钱又出技术。乐聚市场部负责人告诉金准人工智能专家,乐聚正基于腾讯孵化器进行合作,由乐聚提供机器人本体,腾讯提供自家的AI技术以及内容生态,而且合作的产品则不局限于小型的人形机器人,还有高度达170cm的大型人形机器人。

工匠社格斗机器人GEIO 同样是2017年投资的,又同是在深圳的另外一家企业工匠社科技,也与腾讯进行了合作。

工匠社科技CEO招俊健告诉金准人工智能专家,目前,工匠社一直与腾讯在IP衍生品上进行合作,“算是运用他们的IP衍生优势打造世界观和动漫产物,GEIO系列就是两家合作的产品”。

四、腾讯机器人产品的不断尝试

腾讯近两年来在机器人上的投资合作正越来约紧密,而腾讯在机器人上的早期探索,则有被时间逐渐淹没之态。其实,除了近两年腾讯除了给机器人企业投资外,还进行了不少技术和产品尝试,时间可以追溯到第三波AI浪潮尚未兴起的2010年。八年的时间里,腾讯与机器人企业频繁接触,在资本、技术和产品上进行着多重碰撞。除了上文提到的优必选、乐聚,腾讯还曾和 Qrobot 机器人平台、华硕、Sphero等多家企业合作过。

早在2010年腾讯就和中科院先进院联合推出过一款名为“小Q机器人”的机器人产品,不过当时AI技术尚未兴起,小Q机器人只是具备生活资讯、自定义对话、文本朗读和搜索等功能,外观上看,也是以QQ企鹅的形象呈现的,这款产品可以看作是腾讯机器人梦想的起步产品了。

2015年腾讯与美国著名智能玩具研发商Sphero共同推出了一款主打智能娱乐的微宝智能球型机器人,可使用蓝牙连接后,用户可通过配套移动APP《微宝大冒险》对智能球型机器人进行操作、游戏和互动。Sphero还是获迪士尼正版授权星球大战原型机器人BB-8的生产商。

2017年腾讯又正式发布了第二代的小Q机器人,外观上看起来像是一个水管配上一个显示屏,内置腾讯云小微AI语音平台,支持语音和触碰双重操控,能够通过语音指令对智能家居产品进行操控,支持视频聊天、天天P图和人脸识别功能。而这款产品本质上主打的还是腾讯的内容生态,接入了QQ音乐、企鹅FM等腾讯资源,可以任意点播电子书、相声、曲艺、英语、动画片等高清音视频内容。

2017年11月,腾讯还与华硕联合推出Zenbo Qrobot小布机器人,2016年在台北电脑展上华硕就展示了小布机器人,不过其采用的是 Google 的语音交互平台。2017年华硕发布了小布机器人国内版本,在硬件部分没有变化,只是语音交互平台换成了腾讯云小微。

今年来,主打教育、儿童市场的机器人产品非常火爆。在国内机器人创企Roobo的一位负责人看来,目前,BAT都在找寻AI落地场景,而目前看来机器人市场,特别是在儿童方向,市场教育已有了不错的基础。腾讯投资机器人企业以及进行产品合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结合腾讯云进行AI技术落地,同时还可将微信、QQ等场景进行带入。

除了将AI技术落地到机器人上,腾讯也十分看重机器人技术的研发,今年3月,腾讯就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 X。据腾讯副总裁姚星介绍,Robotics X和AI Lab一样隶属于腾讯技术工程事业群(TEG),由此可见腾讯将机器人研究和AI技术一样,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五、从BAT看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2017年市场规模约62.8亿美元,2012-2017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8%。

图表2:2012-2017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情况(单位:亿美元,%)

其中,工业机器人连续五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显著扩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部分技术已可形成规模化产品,并在某些领域具有明显优势。2017年,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市场主要产品,所占整体比重高达67.2%,市场规模为42.2亿美元。此外,得益于互联网巨头对机器人在服务场景应用的投入,服务机器人所占比重也超过20%,市场规模达到13.2亿美元。

图表3:2017年我国机器人市场结构(单位:亿美元,%)

1、工业机器人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较快,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持高速增长,销量同比增长31.3%。按照应用类型分,目前国内市场的搬运上下料机器人占比最高,达到61%;其次是装配机器人,占比15%,高于焊接机器人占比6个百分点。当前,我国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据估算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首次超过11万台,市场规模达到42.2亿美元。

图表4:2012-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单位:亿美元,%)

图表5: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应用结构(单位:亿美元,%)

在需求端,未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构建以智能制造为根本特征的新型制造体系迫在眉睫,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呈现大幅增长。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测,到2023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翻一番,进一步扩大到接近80亿美元。

图表6:2018-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预测(单位:亿美元,%)

另外,在供给端,根据三部委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工业机器人速度、载荷、精度、自重比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达到8万小时。

2、服务机器人

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成为机器人市场应用中颇具亮点的领域。2016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0.3亿美元;据估算2017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3.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8%,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速。其中,我国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5.3亿美元、4.1亿美元和3.8亿美元,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相对领先。

图表7: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应用结构(单位:亿美元,%)

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老龄化社会服务、医疗康复、救灾救援、公共安全、教育娱乐、重大科学研究等领域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根据《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将超过300亿元,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因此,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测,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6亿美元。

图表8:2012-2023年我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单位:亿美元,%)

3、特种机器人 当前,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各种类型不断出现,在应对地震、洪涝和极端天气,以及矿难、火灾、安防等公共安全事件中,对特种机器人有着突出的需求。2016年,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6.3亿美元,增速达到16.7%,略高于全球特种机器人增速。其中,军事应用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和应急救援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4.8亿美元、1.1亿美元和0.4亿美元,其中极限作业机器人是增速最快的领域。

图表9: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应用结构(单位:亿美元,%)

2017年,据估算,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为7.4亿美元。随着我国企业对安全生产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将逐步使用特种机器人替代人在高危场所和复杂环境中进行作业。到2023年,特种机器人的国内市场需求有望达到18.7亿美元。

图表10:2012-2023年我国特种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单位:亿美元,%)

总结:BAT的AI梦想

在这个人人都在谈论梦想的年代,没有梦想,或是没有明确目标的人会被嘲笑,一家公司也是如此。互联网巨头BAT更是每天都成为人们盯角的流量话题,它们的梦想也成为了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在这个AI时代下,BAT正在为自己构建起不同的梦想。

如果从近来的发展趋势上看,近来阿里频发在半导体行业发力,无论是近来全资收购中天微,还是投资寒武纪、Barefoot Networks、深鉴、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等五家芯片公司,阿里展现出的是其在网络芯片、手机端芯片、IOT芯片等方面多样化芯片上的梦想。

而百度方面,近年来则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不仅专门成立了智能汽车事业部,还在2017年推出了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软件平台“Apollo”,目前已经更新到2.5版本。在今年春晚上,百度还将自己的无人驾驶车辆在全国人民面前大秀了一把。可以说,自动驾驶已经成为了百度在AI时代的梦想。瞄准机器人行业,在机器人市场潜力最大的品类下,投资技术和背景实力的优秀创企,不惜砸下上亿元美金,同时,建立机器人实验室并将其与AI Lab置于同一层级的腾讯,怀揣着一个机器人梦想。

第二篇:金准人工智能 养老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

金准人工智能 养老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

前言

目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数17.3%,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适龄劳动人口的减少,中国的养老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兴起,机器人养老成为了新的探索方向。在政策上,机器人养老也得到了大力的支持。据《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所规划,机器人将在5年内走入养老服务业。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张文增教授也表示,机器人养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未来市场将是海量的。

尽管有政策的支持,学界和玩家们也纷纷看好该其前景,但目前机器人养老的市场情况却不容乐观。少数玩家针对养老这一特殊场景推出了更垂直的解决方案,而大部分的玩家都选择与儿童产品通用的方案,忽视了老年人这一人群的特殊属性。在此之下,机器人在养老市场的场推广上也却步履维艰,To B方面以医院和养老院两个场景率先形成小规模的初级市场,To C方面声势甚微。

近日,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发现,无论是学者还是行业从业者对机器人养老的前景都持看好态度,甚至有海外企业涌入国内市场,但国内市场却存在着鱼龙混杂、大部分企业谈概念等突出问题。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将起底机器人养老产业现状,深入分析众玩家打法和产品设计情况,以及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方向。

一、国内市场早期入局玩家

国内方面,目前入局的玩家并不多,大部分企业都处于试水和初步布局阶段。在应用场景上也主要分为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三大典型场景。在市场早期,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发现一些较为积极的早期入局者,如广东礼宾机器人、柚瓣机器人和优必选智慧养老克鲁泽Cruzr机器人。

1.广东礼宾机器人

医院是机器人养老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成立于2015年的广东礼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就将市场重心放在了医院上,希望解决养老的一点刚需,陪伴老人度过漫长的护理期。据其CEO周全胜介绍,他们已经在机器人养老上做了三年,目前年出货量大约8000台。除了采购一些厂商的机器人本体外,自己也在开发硬件,并推出了小宝和精灵两款硬件产品。

2.新松家宝机器人

去年11月,辽宁德沃与沈阳新松联合开发了一款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今年年初,新松也展示了用于养老的家宝机器人,包含智能看护、亲情互动、远程医疗、家政服务等功能。同时,可以对老人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构建用户管理、健康检测、慢病管理、生活陪伴、家庭医生助理、紧急警报等服务在内的应用解决方案。此外,这款机器人还可以与家人视频通话、向老人推荐养生菜谱、规划旅游线路等。3.柚瓣机器人

去年,重庆柚瓣家科技有限公司与机器人本体厂商康力优蓝合作,推出了专门陪伴老人的机器人——“柚子”。这款机器人以康力优蓝的“小优”机器人为本体,搭载了柚瓣家科技的养老系统解决方案。在功能上,通过接入的第三方内容可以实现,听戏听歌等娱乐陪伴,同时,通过与外接医疗仪器相连,进行健康管理、测量血压血糖、提醒用药,远程呼叫等,最突出的功能是进行视频双向监控,可以监控老人状况、保姆是否悉心照料。

目前,这款产品主要在重庆市的养老院进行推广,据康力优蓝CMO赵博韬介绍,目前,该项目的提货量已达5000台。此外,也有其他向老年市场推广的渠道商进行相关咨询。

4.优必选智慧养老方案——克鲁泽Cruzr

国内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优必选科技也在养老机器人市场上进行布局。据介绍,优必选以智能服务机器人克鲁泽Cruzr为本体,提供了一套智慧养老的解决方案。据优必选方面负责人吐露,根据前期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克鲁泽Cruzr计划在养老院等场景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在产品优化方面,克鲁泽Cruzr主要针对老年人提供健脑练习、情感交流、“零”学习成本唤醒、自主查询、数据分析以及运动指导等内容。

此外,还有天津哈士奇机器人科技公司、深圳市汉伟智能技术等公司也推出了智能养老机器人产品。

5.海外企业在中国的探索

日前,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还通过上海国际机器人展会了解到一家名为甜甜圈机器人的日本企业。据该公司中国区负责人李中会表示,日本甜甜圈机器人株式会社由日本软银投资,与日本知名企业NEC、日立、安川电机、JAFCO、三井物产等公司有战略合作关系,主要面向老人看护市场。目前,该公司正在筹建中国部门,去年11月还加入山东阿兰图灵公司的阿兰图灵人工智能小镇项目。该公司表示,2018年将向海外市场发展,中国是首选方向。

去年6月,有消息称,护理用机器人的最大厂家安川电机,在与中国企业美的合作,拓展中国市场。希望借助安川电机的机器人制造技术,结合美的对中国市场熟悉,进行中国市场的拓展。金准人工智能专家从美的机器人处获悉,该项目已暂停一年多了,具体原因对方没有透露。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海外有竞争力的机器人企业涌入,将会刺激国产机器人企业在养老机器人市场上的探索,同时也将刺激国内市场更加规范。

二、养老机器人市场的三大突出问题

从2013年开始,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据金准数据预测,预计2015-2018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总规模约394亿美元,四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1.07%。2018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总规模将近130亿美元。可以说,中国的养老机器人市场非常广阔。然而,环顾养老机器人市场,却存在着玩家少、产品针对性差且不专注、市场推进缓慢等问题。

上文我们看到一些在此市场早期布局的企业,他们也都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特点和需求的解决方案呢,而为了抢夺一部分老年市场,大部分的玩家做法是将儿童产品与老年产品混为一谈。在电商平台,我们能看到这种做法的产品比比皆是。

需要正视的问题是,儿童产品更注重教育属性,而老年人作为成年人更注重实用性。两者在内容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老年人由于肌体能力、学习能力的下降,接触高科技的门槛较高。对于线上购物、线上支付、叫外卖、线上滴车、信息查询等年轻人习以为常的科技服务的操作能力,甚至是认知都非常弱。

因此,在现阶段机器人的技术和能力达不到帮助老年人端茶倒水、翻身排便的时候,将这些实用性的功能集成到机器人产品中,尚可解决一点养老的刚需。

老年人对互联网的接触较少,因此,在老年市场上,推广渠道是一个重要因素,此外,价格是影响市场推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三、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市场机会

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如今半温不火的状态,不禁让人追问,机会在哪,如何破局?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带着这样的疑问,与研究学者、机器人厂商和养老专业人士进行了探讨。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张文增教授表示,机器人养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而且未来市场必是海量的。目前养老服务机器人的一个困境是机器人跟手机的差别并不大,只是移动着的手机,但在发声交互方面的进步很大。但在养老的实际场景中,操作物体认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抓握能力尚需人遥控并且做复杂的编程,如果在这一方面能够再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研发出相关产品后,在养老机器人等细分市场将有迅速点燃市场的极大可能性。在广东礼宾机器人CEO周全胜看来,机器人在养老上的应用,主要有医疗、应急和生活服务三个方面,但都依赖线下资源。同时,以目前的技术来看,机器人的应用还是要依赖于前后端的配合。因此,他认为现阶段应先解决一点养老的刚需问题,如在医院陪伴老人度过漫长的治疗期。优必选和康力优蓝等则将重心放在了养老院上,更多的通过在B端的合作,拓展市场。

北京普乐园养老院院长闫帅告诉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能与远程医疗对接的机器人还是很需要的,对于先阶段可以链接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也接入了外卖、淘宝、打车软件等内容,可以做视频监控,可以移动的机器人产品,可以考虑采购,但会考虑价格问题,毕竟相比之下价格更低的智能音箱也可以做到一部分功能。同时,闫院长也表示,更希望这种价格略高的产品,能以共享的方式提供。

四、先行者日本的经验

说到人口老龄化和机器人产业,首先会让我们想到邻国日本。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也是最先迈入老龄化社会的亚洲国家。中国的老龄化进程比日本要晚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在日本实践中证明有效的产品,大都可以拿到中国来使用。

为了解决养老压力,日本采用了大数据与机器人结合的方式,大数据主要是将老人病例电子化,将检查结果、用药情况上传到云,避免医院重复性检查,同时可以根据数据预测患者罹患疾病的情况,及时对症下药。

机器人方面,日本的养老机器人主要有物理辅助机器人和社交辅助的机器人两类。物理辅助机器人是养老机器人市场较为高阶的产品,参与过为老年人提供介护服务的人都知道,介护中最艰难的是排便,其次关键的问题还有按时翻身以防生褥疮、对老人掉下床造成骨折和死亡事故提供警报、检测病人呼吸、心率等指数。

物理辅助机器人方面,日本松下公司推出的可由床变成轮椅的机器人Resyone、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SRK)人机互动研究中心和日本住友理工公司在2015年推出的护理机器熊“Robear”等。社交辅助的机器人,主要负责和老年人进行互动,成为陪伴在其身边的伙伴,如Paro、Pepper、Babyloid和Ludwig等。

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安川机电,目前也在用很大精力研发护理机器人,并且已经开发出了能够让病人锻炼手、腿等的机器人,通过不断在机器上活动,能让减弱或者丧失的运动功能重新获得运动能力。需要提出的是,日本属于社会养老、政府养老为主,因此在机器人养老的推动上更加积极。

结语:抓住老年人刚需才能打开市场

养老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家庭、医院和养老院将是三个典型场景。就中国的市场情况来看,家庭养老将持续想当长的阶段,所以机器人想要在养老上应用,应抓住老年人的刚需。

就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来看,入局机器人养老的玩家较少,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也较少,更多的玩家为了抢占市场,采用与儿童市场同一的方案,混淆了市场,不利于老年市场的拓展。

从市场需求来看,养老院对与养老机器人的需求是存在的,但是养老机构与机器人企业在沟通上相对缺乏,如果能双向推进相互的交流,该市场将有望迅速打开。

第三篇:金准人工智能 2018年中国扫地机器人行业 研究报告

金准人工智能 2018年中国扫地机器人行业 研究报告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扫地机器人正成为家庭智能新宠,发展速度加速提升。据金准人工智能专家了解,目前,扫地机器人已经成为很多一二线城市家中必备的产品,而平时工作、生活比较忙碌的人群成为扫地机器人的消费主力军。

一、扫地机器人相关概述

1.扫地机器人定义

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来说,将完成清扫、吸尘、擦地工作的机器人,也统一归为扫地机器人。

2.扫地机器人分类

按清洁系统来分,扫地机器人一般可分为单吸口式、中刷对夹式以及升降V刷清扫系统式扫地机器人。按侦测系统来分,扫地机器人则可分为红外线传感和超声波仿生技术。

按清洁系统分类:

(1)单吸口式:单吸入式的清洁方式对地面的浮灰有用,但对桌子下面久积的灰及静电吸附的灰尘清洁效果不理想。

(2)中刷对夹式:它对大的颗粒物及地毯清洁效果较好,但对地面微尘处理稍差,较适欧洲全地毯的家居环境。对亚州市场的大理石头地板及木地板微尘清理较差。(3)升降V刷清扫系统:以台湾机型为代表,它采用升降V刷浮动清洁,可以更好的将扫刷系统贴合地面环境,相对来说对面静电吸附灰尘清洁更加到位。

按侦测系统分类:

(1)红外线传感:红外线传输距离远,但对使用环境有相当高的要求,当遇上浅色或是深色的家居物品它无法反射回来,会造成机器与家居物品发生碰撞时间一久,底部的家居物品会被它撞的斑斑点点。

(2)超声波仿生技术:采用仿生超声波技术,类似鲸鱼,蝙蝠采用声波来侦测判断家居物品及空间方位,灵敏度高,技术成本高。在航空工业上都有系统的运用。

扫地机器人分类图

3.扫地机器人产业链

扫地机器人行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企业是指生产各种扫地机器人所需零部件的零部件供应商或材料供应商。其中,主要零部件包括橡胶轮胎、电机、电池、吸尘主机设备、旋转毛刷等。中游制造环节包括红外线传感机器人、超声波仿生机器人。扫地机器人产业的下游则主要是通过商超、品牌专卖店、电商环节等渠道到达最终消费者。

扫地机器人产业链图

二、扫地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发展情况

目前,家务机器人在个人及家用服务机器人的销售量中占据主要部分,发展速度较快,而家务机器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扫地机器人市场的崛起。据金准人工智能专家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个人及家用服务机器人销售量为540万台,其中家务服务机器人370万台,占比将近70%。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计,2016年-2019年全球个人及家用服务机器人销售总量为4,200万台,其中家务服务机器人销售总量为3,080万台,占比将近75%。扫地机器人是目前家务机器人中的主导品类,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计,2016年-2019三年间全球扫地机器人销售总量将达到3,000万台,占家务服务机器人销售总量的比例为97.4%。此外,根据金准数据统计,全球个人及家用服务机器人2015年销售额约22亿美元。2016-2019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总额将达到455亿美元,其中个人及家用服务机器人销售总额为224亿美元。

2.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发展情况

(1)我国扫地机器人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前景广阔

虽然我国扫地机器人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增加,在城市化、智能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扫地机器人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特别是被年轻一代消费群体所青睐。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强。此外,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快节奏生活导致人们家务劳作时间减少,人口结构逐渐向老龄化发展等问题使得人们对家务机器人的刚性需求越来越明显。根据金准人工智能专家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扫地机器人销售量近400万台,销售额达56.7亿元。据金准人工智能专家统计数据,预计2018年我国扫地机器人销售量将达483.4万台,销售额将近70亿元。

(2)我国互联网电商平台发展迅速,促进扫地机器人线上销售快速增长

随着我国互联网电商平台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适应并热衷于电商平台购物,越来越多的商家也由传统的线下销售转为线上销售。如今,电商平台使得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线上平台了解产品的外观、价格以及产品特点等,同时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定期的促销活动促进了各类产品的线上销售。根据金准人工智能专家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扫地机器人线下销售情况比较稳定,但线上销售增速较快。2017年线下和线上的销售额分别为6.1亿元和50.6亿元,预计2018年我国扫地机器人线上销售额将近60亿元。

三、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扫地机器人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梯队集团,分别是:以科沃斯和Irobot等拥有核心研发实力的企业为主,形成第一梯队,在产品研发能力,产品体系和产能创新能力方面都领先其他梯队的公司,这部分市占率大约在60-65%左右;

第二梯队主要是国内早期从事ODM的厂商,转型较早的公司,在产品设计和制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代表性企业包括福玛特、地贝和Xrobot等,市占率约为5-10%;

第三梯队主要是一些国外领先品牌,这部分品牌在技术研发实力上优势非常明显,唯一不足的是渠道优势较弱以及售后能力不足,以浦桑尼克、飞利浦和三星为主,市占率在5%左右;

第四梯队是国内的传统家电厂商,例如海尔、美的等,这类企业在转型方向进入比较迟,但是拥有渠道优势,后续发展空间不容忽视;其他小企业为主体的第五梯队,这类公司目前占比高达20%左右,未来这类公司的市场空间会逐渐被削弱,众多没有核心技术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公司将会被行业整合。

扫地机器人主要品牌及梯队分布

四、扫地机器人主要品牌企业

据金准人工智能专家收集的2017年中国市场扫地机器人销量排行榜榜单显示:进入2017年中国市场扫地机器人销量排行榜前十的机器人品牌分别为:科沃斯、iRobot、米家、福玛特、浦桑尼克、飞利浦、美的、海尔、地贝以及斐纳。

1.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科沃斯(ECOVACS)

科沃斯机器人公司主营业务是各类家庭服务机器人、清洁类小家电等智能家用设备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为全球知名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制造商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了包括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空气净化机器人、管家机器人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线以及品类丰富的清洁类小家电产品线。

据金准人工智能专家了解,公司在服务机器人模块的主要产品为“Ecovacs科沃斯”品牌家庭服务机器人。2017年双11科沃斯机器人创历史新高,以全网成交额5.28亿的成绩完美收官,又一次刷新了行业纪录,并且继续领跑全网双11生活电器榜。其中,天猫科沃斯旗舰店的主推爆款——DD35扫地机器人,更是引起了一波抢购热潮,最终达成了单品加套餐总计13万台的超高成交!

2.iRobot Corporation iRobot Corporation成立于1990年,主要生产包括扫地机器人、擦地机器人、泳池清洁机器人在内的家用机器人,包括远程视频协作机器人、远程医护机器人在内的商用机器人以及应用于国防安全的各类军用机器人。至今,公司家用机器人累计销售量超过1500万个,军用机器人近6000个。其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贝德福德,并且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纳,伦敦、上海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并于2005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2014-2016年iRobot Corporation销售额分别为5.57亿、6.17亿和6.61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0.38亿、0.44亿和0.42亿美元,其中2015年56%的销售额来自海外,家用机器人销售收入占其总收入的91%。

3.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米家扫地机器人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2016年8月31日下午,小米公司旗下品牌米家最新智能化产品——米家扫地机器人正式发布。米家扫地机器人搭载的是Neato家采用的LDS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SLAM算法实时构建房间地图,在路径规划算法上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2018年2月5日,米家官方微博发出了一张海报,对外宣布截至2018年1月31日,米家扫地机器人销量已经正式突破了100万台,对于一款从2016年9月初开售,上市至今尚不到1年半的扫地机器人来说这个速度可谓相当惊人,可以说米家扫地机器人已经成为一款真正的单品爆款产品。

4.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的Midea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81年,中国家电行业领导者,福布斯全球企业500强。美的提供多元化的产品种类,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厨房家电、及各类小型家电。美的扫地机作为美的的小家电一块,也是美的主要发展的一款产品。美的目前主要停留在研发阶段,前期投入市场的产品主要依靠自身现有的渠道消化。

据美的集团2017年财报显示,2017年美的实现营业总收入为2407.12亿,增长51.35%,净利润172.84亿,增长17.7%,归母净利润172.84亿,增长17.70%,每股收益2.66元。

5.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海尔Haier 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家电十大品牌,创立于1984年,全球领先的整套家电解决方案提供商,从开始单一生产冰箱起步,拓展到家电、通讯、IT数码产品、家居、物流、金融、房地产、生物制药等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尔扫地机器人采用全程语音提醒功能,多重清扫模式,多种颜色可供选择。

据青岛海尔(600690)发布2017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海尔公司2017全年实现收入1593亿元,增长33.79%;实现归母净利润69.3亿元,增长37.59%;收入与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59%,同比增加3.21个百分点。据了解,海尔公司业绩实现主要得益于公司始终聚焦技术创新与产品引领,专注用户体验与客户价值、坚持海外创牌与盈利引领策略以及人单合一机制的深入推进。

五、扫地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 1.应用高性价比、高性能传感器

目前,扫地机器人多采用红外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少部分高端机型使用了线扫描激光雷达传感器。对于智能化的扫地机器人室内定位和复杂路径规划的需求而言,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尚显不足。将来,视觉传感器、低成本高性能激光雷达传感器、软体防碰撞接触式传感器等高性能、新型传感器的应用,将给扫地机器人决策提供更丰富的参考信息。

2.多功能、模块化集成

在实现扫地机器人基本的扫地、吸尘、拖地等功能的基础上,模块化集成。扫地机器人本体可以平台化,即实现室内智能移动平台的功能,具备基本的避障、路径规划、软硬件交互接口等功能,而其他功能均以模块化的形式进行加载,给用户更多的自主选择余地,实现细分市场的拓展。

3.智能程度及智能算法拓展应用

借助语音识别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逐步发展,物品识别技术性能的不断提高可更有效地提高扫地机器人对家庭环境的融入程度,提升扫地机器人与家庭成员的智能交互能力。研究并设计各种智能人机接口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用户和不同的应用任务,提高人与机器人交互的和谐性,实现人机交互的简单化、多样化、智能化、人性化。未来,机器人将掌握更多的自主性能力,实现智能扫地机器人功能定位的本质性革新与发展。

总结 自2007年至今,更多的公司开始进入扫地机器人市场,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扫地机器人的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扫地机器人产品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并使得更多的消费者开始接触这款产品。目前,iRobot以及国内的科沃斯等均已成为扫地机器人领域的知名品牌。随着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的迅速增加,飞利浦、海尔、美的、松下等国内外大型家电品牌商也开始进入扫地机器人领域。

国内扫地机器人方面,科沃斯等国内一线厂商目前研产结合良好,其扫地机器人产品在各项关键技术方面与iRobot等国际一流厂商水平相近。相对于其他国内厂商而言,这些公司在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具有业务起步早、技术研发实力较强、产品性能优越、品牌知名度较高等优势。

与此同时,国内市场还存在着数量较多的中小型竞争对手,其产品以中低端扫地机器人为主,清扫系统大多模仿一线厂商;由于在移动导航算法上受核心专利技术的限制,清扫效果和智能程度与一线的品牌存在较大差异。

第四篇:金准人工智能 独角巨兽蚂蚁金服发展报告

金准人工智能 独角巨兽蚂蚁金服发展报告 前言

蚂蚁金服作为从互联网金融诞生的中国第一独角兽,估值已逾1500亿美元。全产业链打造金融生态闭环,构建自身护城河,科技水平走在行业的前列。

从互联网金融诞生的中国第一独角兽:蚂蚁金服作为国内典型的互联网金融巨头,估值已逾1500亿美元,位列中国独角兽之首。历经14年,从支付平台到一站式互联网金融巨头,17年税前利润已破百亿。目前已形成支付、理财、微贷、保险、征信、技术输出为主的六大业务板块,以及普惠金融、科技、全球化为首的三大发展战略。

一、蚂蚁金服——中国第一独角兽

蚂蚁金服是一家定位于普惠金融服务的科技企业,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于2014年10月正式成立。蚂蚁金服以“为世界带来更多平等的机会”为使命,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能力,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平台,为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安全、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金准人工智能专家根据阿里巴巴此前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在全球,支付宝(蚂蚁金服的主要业务)和合作伙伴们已经服务了约8.7亿活跃用户,其中,国内活跃用户数已达5.52亿。2018年6月8日,蚂蚁金服完成140亿美元的C轮融资,将引入中投和其他中国投资者,市场估值普遍超过1500亿美元,蚂蚁金服成为中国最大的超级独角兽。

1.1从支付平台到互联网金融巨头

支付平台到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蚂蚁金服的成长史:2004年,支付宝正式注册成立,当时主要目的是解决淘宝平台交易当中的信任问题。随后支付宝的支付业务不断扩张,用户不断增加。直到2012年,支付宝获得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迈出了金融业务领域关键性的一步。2014年,蚂蚁金服正式成立,同时网商银行获批。2015年,蚂蚁金服入股国泰产险,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务领域。

超级独角兽,估值逾逾1500亿美元:从2015年完成将近18.5亿的A轮融资,估值300亿美元开始,蚂蚁金服的估值一路水涨船高。2018年6月8日,蚂蚁金服宣布完成140亿美元的C轮融资,市场给出的估值普遍超过1500亿美元。

公司股权结构:公司目前股东为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两者合计控制了蚂蚁金服76.43%的股权,企业所有人均为阿里集团高管。C轮融资前,蚂蚁金服引入国字号投资机构全国社保、中投海外、中国人寿、中邮资本、建银建信、太平洋保险、人保、新华人寿等资本巨头,合计占据了蚂蚁金服10.96%的股权。未来60%的股权为战略投资者持有,40%将作为对全体员工的分享和激励。

1.2业绩亮眼,利润井喷

营业收入快速增长,17年税前利润破百亿:借助支付宝前期积累的海量用户以及阿里系电商的导流,加上多元化金融业务的拓展,2014年营业收入已破百亿,达到135.5亿元。15年公司更是实现了高达249.94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46%。根据蚂蚁金服与阿里巴巴的协议,阿里巴巴将能分享蚂蚁金服37.5%的税前利润,由阿里年报反推,17年蚂蚁金服税前利润首次破百亿,达131.9亿元,同比增速高达354%。这主要得益与蚂蚁金服的微贷业务,尤其是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带来的利润。而17Q4和18Q1的利润下滑是因为2017年底现金贷方面的严监管,导致微贷业务的ABS发行暂缓。同时公司的持续推进用户增长计划也产生了很大费用。

二、多元化业务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帝国

蚂蚁金服业务版图:从支付宝成立一直至现在,蚂蚁金服的业务不断拓展,不但包括银行、股票、证券、保险、基金、消费金融等金融领域,还涉及人工智能、企业服务、汽车出行、餐饮、媒体、影视等非金融领域,业务结构不断多元化。目前,蚂蚁金服已经形成了以普惠、科技、全球化为首的三大发展战略和以支付、理财、微贷、保险、征信、技术输出为主的六大业务板块。

2.1支付:海量客户,盈利核心

场景全覆盖,海量客户群:支付业务是蚂蚁金服赖以起家的业务,也是蚂蚁金服众多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入口。支付宝2004年成立,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交易信任问题。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与超过200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为近千万小微商户提供支付服务,在覆盖绝大部分线上消费场景同时,不断拓展传统商业、公共服务以及海外市场的服务场景,覆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方式的代表。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寡头助力盈利增加:来自蚂蚁金服的资料显示,2016年支付业务的收入占蚂蚁金服总收入的65%。根据易观的统计,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了109万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208.72%。整个市场规模连续3年实现高速增长,预计2018年依旧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支付宝和财付通双寡头市场格局已经形成。支付宝在2017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份额基本稳定在54%,遥遥领先第二名财付通十多个百分点。同时支付宝对商户收取的平均费率只有0.6%,而对标公司PayPal收取的平均费率约为3%,相比之下支付宝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用户对支付宝使用习惯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交易规模的不断增长,支付业务的盈利有望进一步提升。

2.2投资理财:万亿市场 根据蚂蚁金服最新的融资文件,其财富管理业务目前管理着2.2万亿元人民币(合3450亿美元)的资产——这一此前从未公开的数据将使蚂蚁金服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者财富管理平台。其中,余额宝管理着1.5万亿元人民币,是世界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2.2.1余额宝:普惠金融最典型代表

用户规模快速增长:2013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被普遍认为开创了国人互联网理财元年。余额宝唤醒了公众的理财意识,其“1元起购”的特点降低了理财门槛,提高了理财收益,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资产配置需求。截止2017年年末,余额宝的用户数达到了4.74亿户,同比增速达到45.85%,其中个人投资者占到了99.94%。

基金规模高速增长,盈利总额飞速提升: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使得余额宝的规模高速增长,从2014年底的5789亿增长到2017年底的1.58万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9.72%,同期国内排名第二的货币基金融通汇财宝规模仅为282.8亿元,余额宝是其55.83倍。余额宝的净利润总额也从2014年底的1.85亿元上升到2017年底的4.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6.84%。

2.2.2基金销售:抢占新蓝海

拓宽基金业务,营收快速增长:2015年4月蚂蚁金服从恒生电子手中买走了杭州数米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的控制权,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基金业务。2016年8月数米基金改名蚂蚁基金销售有限公司。2017年蚂蚁基金的基金代销业务实现7.46亿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6%。同期,天天基金营业收入8.44亿元,销售额4124.02亿元;2017年工商银行基金销售额9232亿,同比增长89%;招商银行基金销售额7055.10亿元,同比增长42.47%;农业银行基金销售额3373亿元,同比增长31.2%。对标天天基金的营业收入,蚂蚁基金的销售额大约在3600万左右。相比银行巨头,蚂蚁基金的基金代销业务差距仍然很大。但借助支付宝、余额宝对海量用户的引流,蚂蚁基金有望和银行争夺基金代销的市场份额,未来上升空间很大。

2.2.3投融资平台:低成本高效率

蚂蚁金服旗下有招财宝和蚂蚁达客两大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招财宝:连接个人投资者与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者。招财宝成立于于2014年4月。中小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招财宝平台发布借款产品,并由金融机构或担保公司等作为增信机构提供本息兑付增信措施。投资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向融资人直接出借资金。这样一来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够面向广大投资者进行直接融资,最大限度降低交易成本与信用成本,融资速度快,融资额度灵活。2015年12月底招财宝平台的成交用户数破千万,累计成交金额已经近4000亿元,用户已获得的收益总计超20亿。

蚂蚁达客:连接投资者和创业者,定位于股权众筹。蚂蚁达客成立于2015年11月,目的是为创业者提供股权众筹融资服务,支持创新与创业。创业者可通过蚂蚁达客筹措资金,并获得生产、渠道、经营、品牌等环节的全方位支持。投资人可通过蚂蚁达客寻找投资机会,基于对特定行业的了解,投资自己理解、认可的企业,分享企业的成长。同时蚂蚁达客与IDG、红杉等多家创投机构及淘宝众筹、创客+等平台形成合作,为创业项目提供从初创融资到产品销售等全成长周期的融资服务。目前蚂蚁达客上完成融资的项目共有8个,其中2个已经获利退出,累计募资金额达到1.84亿元。

2.3微贷:小客户大价值

2.3.1企业微贷:服务小微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网商银行成立于2015年6月,是由蚂蚁金服作为大股东发起设立的中国第一家核心系统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商业银行,以服务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为使命,为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目前有贷款、赚钱、企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四大业务块。

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截止到2016年12月底,网商银行为277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累计为用户提供信贷资金超过879亿元。2016年网商银行营业收入26.37亿元,同比增长942.29%;税后净利润达到3.16亿元,同比增长357.97%。2017年净资产规模达到45.87亿元。

2.3.2消费金融:盈利快速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蚂蚁金服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布局主要有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两个业务。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申请开通后,将获得500-50000元不等的消费额度。用户在消费时,可以预支蚂蚁花呗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蚂蚁借呗是支付宝2015年4月推出的一款贷款服务,目前的申请门槛是芝麻分在600以上。按照分数的不同,用户可以申请的贷款额度从1000-300000元不等。借呗的还款最长期限为12个月,贷款日利率是0.045%,随借随还。

ABS发行规模井喷:2017年花呗和借呗发行的个人消费贷款ABS呈现井喷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净利润的快速增长。花呗发行了1875亿元的个人消费贷款ABS,同比增幅292%。借呗发行了1399亿元的个人消费贷款ABS,同比增幅750%。

盈利快速增长:蚂蚁花呗2017前两季度营收为14.94亿,净利润为10.2亿,预计全年营收29.89亿,净利20.39亿,同比2016年分别增长2201%与68%;蚂蚁借呗2017前三季度营收为69.47亿,净利为44.94亿,预计全年营收92.62亿,净利59.92亿,同比2016年分别增长140%与65%。

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从2014年的183.2亿元到2017年的43847.3亿元,2017年的环比增速高达904%。预计2018-2020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增速为122.9%,90.2%和69.3%。高速增长的规模为花呗和借呗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2.4保险:多样化业务全方位覆盖日常生活

2013年,蚂蚁金服和腾讯、平安发起成立了我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开始试水保险业,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自此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2015年底蚂蚁金服正式成立保险事业部,在整合原淘宝、支付宝等多个电商平台的保险业务基础上,系统地建立综合、开放的互联网保险平台。2016年,保险事业部升级为保险事业群,保险业务得到进一步重视。2016年7月,蚂蚁金服通过增资的形式,以51%的股份控股国泰产险。2017年5月,成立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进一步扩大保险业务。同时蚂蚁金服还通过保险代理牌照搭建业务平台,向保险公司推介优质的流量。截至2016年9月,蚂蚁保险服务平台已经和78家保险机构合作。目前,蚂蚁金服的保险业务已经覆盖健康、意外、旅行、财产、人寿、车险、乐业、公益、运费险9个大的业务板块,推出超过2000款保险产品,日均保单量已超2100万单,来自移动端的保单量逾6成。截至2017年3月末,保险服务年活跃用户3.92亿人,单用户保费同比增长43%。

2.5信用:芝麻信用开启全新信用生活

芝麻信用是蚂蚁金服2015年成立旗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致力于解决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信任问题,构建互信互惠的商业环境。芝麻信用所有开通用户均为实名认证用户,广泛覆盖了许多原来传统征信没有信贷记录的人群。“芝麻信用分”是芝麻信用对海量信息数据的综合处理和评估,主要包含了用户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人脉关系五个维度。芝麻信用基于阿里巴巴的电商交易数据和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数据,并与公安网等公共机构以及合作伙伴建立数据合作,与传统征信数据不同,芝麻信用数据涵盖了信用卡还款、网购、转账、理财、水电煤缴费、租房信息、住址搬迁历史、社交关系等等。商家可以根据芝麻信用评估风险,提供便捷服务,消费者在享受到便捷后会更加偏好芝麻信用,这会促使商家提供更多的便捷服务,如此一来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目前芝麻信用已经从信用卡、消费金融、融资租赁、抵押贷款,到酒店、租房、租车、婚恋、分类信息、学生服务、公共事业服务等上百个场景为用户、商户提供信用服务。

2.6技术输出:以科技助力合作伙伴,在生态体系中分享创造价值

蚂蚁金服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支付连接、金融服务和技术服务。在这三部分中,支付连接的利润率是最低的,其次是金融服务,而技术服务的利润率可以高达60%。2016年,其来自于支付连接的收入为65%,技术服务的收入比例为17%,金融服务收入占比为18%。2017年,蚂蚁金服预计技术服务的收入占比大幅上升至34%,支付连接收入占比下降至55%,金融服务收入占比缩水至11%。而根据预测,到2021年时,蚂蚁金服的技术服务收入将上升至总收入的65%,超过支付收入成为第一大收入项。蚂蚁金服目前确立了以BASIC技术(Blockchain区块链、AI人工智能、Security安全、IoT物联网、Cloud金融云)为核心的战略发展方向,持续不断地从Fin向Tech转型。

Blockchain区块链:最新发布的《2017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显示,中国在区块链专利的增速远超美国,领先全球。其中阿里巴巴以49件的总量排名第一,这些专利全部出自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是“信任的连接器”,而蚂蚁金服区块链团队的愿景是“打造生产级的信任连接基础设施”。作为信任连接器,蚂蚁区块链用算法和分布式技术架构实现去中心化和信任问题,目前已经在多个场景实现了应用落地。

AI人工智能:借助大数据,蚂蚁金服的人工智能已经实现了在客服、信用、保险,理财等多领域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Security安全:在互联网身份认证领域,蚂蚁金服一直致力于研发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用于实现更高的安全性与更好的用户体验。2014年支付宝钱包国内率先试水指纹支付,移动支付跨入生物识别时代。2016年支付宝宣布商用刷脸支付。2017年蚂蚁金服研制出全球首个眼纹识别技术。在风控领域,蚂蚁金服基于原来的历史交易数据进行个性化的验证,提高账户安全性。蚂蚁金服自主研发的智能实时风控系统(CTU),能对每笔交易进行8个维度的风险检测,确保交易万无一失。目前支付宝资损率低于十万分之一,而银联资损:率约万分之一点三,Paypal的资损率约千分之二。

IoT物联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也即将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2017年2月,蚂蚁金服与深蓝科技联合推出TakeGo智能门店系统。2017年8月,蚂蚁金服宣布开放无人值守技术,将为商家提供身份核验、风险防控、支付结算等多种服务,让消费者无需通过商家的人工服务,也能自助用借买。近期有媒体报导蚂蚁金服将入股猩便利,进军无人超市。阿里巴巴近期提出ALLinIoT全面进军物联网领域,主要聚焦智能城市、智能生活、智能制造、智能汽车4个领域。

Cloud金融云:蚂蚁金服旗下面向金融机构的云计算服务。蚂蚁金融云依托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在云计算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积累,集成了阿里云的众多基础能力,并针对金融行业的需求进行定制研发。蚂蚁金融云作为蚂蚁金服“互联网推进器”计划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开放的云平台,它助力金融创新、助力金融机构的IT架构实现升级,去构建更加稳健安全、低成本、敏捷创新的金融级应用,使金融机构可以更好的服务自己的客户。经过几年建设努力,蚂蚁金融云已经具备了高可用容灾、资金安全管理、高并发交易、实时安全控制、低成本交易五大特点,形成了大数据、分布式中间件SOFA、研发运维、移动、监控、企业应用、系统安全、业务安全、计算和网络、数据库、存储、应用服务十二个业务板块。

三、从蚂蚁金服得到的两点启示

3.1快速发展的关键:全产业链布局打造金融生态

打造金融生态闭环,构建自身护城河:蚂蚁金服的前身支付宝的成立正好赶上互联网在中国快速发展的阶段,互联网为金融机构业务场景的渗透和长尾用户的覆盖提供了便捷,中国的金融科技开始进入了网络化的浪潮。借助阿里电商平台的引流,支付宝乘势而上,依靠第三方支付业务快速的积累了大量的长尾用户,成为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借着巨大的流量,蚂蚁金服进一步拓展和推广自己的业务,从支付拓展到理财、微贷、保险、信用,从而全方位覆盖生活的各个场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以此来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用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闭环,构建起自身的护城河。并且随着产业链的不断拓展,场景会不断丰富,护城河会越来越宽,优势越来越明显,强者恒强。截止2018年6月1日,蚂蚁金服共参与98起投资事件,覆盖金融、人工智能、企业服务、出行、餐饮、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农业、房产家居、电子商务十个领域。

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在意识到这一闭环的重要性后,也纷纷开始利用自身的优势打造自己的金融生态。如京东金融借助京东电商平台的优势,从供应链金融发展成为具有企业金融、消费金融、农村金融、财富管理、支付等多种业务的一站式在线投融资平台。随着更多的公司参与到其中,竞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而最早开始的蚂蚁金服已经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拥有了稳定的客群,在总流量有限的情况下,后来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要想分一杯羹,必须在场景上不断深化,做出自己的特色。

3.2蚂蚁金服体现了创新对于Fintech的价值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从蚂蚁金服身上可以看出创新的价值:蚂蚁金服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技术创新,其主要业务的科技水平均走在行业的前列。

1)在支付业务方面:借助蚂蚁金融云将每笔支付成本降到了几分钱,将商户的支付费率低到美国的五分之一;接通公共事业缴费服务,日常生活中的水电燃气等费用可以通过支付宝实现自动缴纳;率先推出条码支付、声波支付、指纹支付、刷脸支付等技术,使移动支付跨入生物识别时代。目前在金融领域用指纹完成身份识别以及支付正在成为标配;在部分停车场和高速收费站,只要支付宝和车牌绑定,即可实现自动缴费;在部分商店,购物消费刷脸即可买单。技术的力量推动了无现金社会 的到来,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2)在财富管理方面:余额宝只是打通了货币基金和消费体系之间的阻隔,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更快捷的申购赎回和消费方式,但这样一个技术上的创新就使其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崛起的里程碑,成就了世界第一大货币基金。蚂蚁财富作为给普通客户提供理财的平台,会将更多技术、运营、数据能力开放给金融机构,入驻的金融机构在得到更好的技术数据和连接的支持后,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3)在贷款方面:蚂蚁金服基于AI模型提升风控能力,运用大数据模型来发放贷款。发展信贷融资业务风控是核心,通过对客户相关数据的分析,依照相关的模型,综合判断风险,蚂蚁金服形成了网络贷款的“310”模式,即:“3分钟申请、1秒钟到账、0人工干预”的服务标准。网商银行已累计服务超过500万小微企业,以及150多万涉农经营者。蚂蚁花呗、借呗等消费金融业务16、17年激增,但通过大数据风控技术,坏账率不足1%。

4)在保险方面:蚂蚁金服搭建新型保险平台,与保险公司的深度融合,用互联网技术对保险产业链的全流程优化,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全方位的保险产品。同时还依靠大数据、AI等技术,解决了保险行业在风险定价等领域的痛点。产品“车险分“以蚂蚁金服在大数据、AI、数据建模等方面的技术,形成消费者的车险标准分,为保险公司在车险产品上更准确识别客户风险、更合理定价、更高效服务消费者提供依据;产品“定损宝”人工智能模拟车险定损环节中的人工作业流程,通过算法识别事故照片,与保险公司连接后,几秒内就能给出准确的定损结果,大大降低了定损的成本。

5)在信用方面:芝麻信用基于阿里巴巴的电商交易数据和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数据,并与公安网等公共机构以及合作伙伴建立数据合作,其数据涵盖了信用卡还款、网购、转账、理财、水电煤缴费、租房信息、住址搬迁历史、社交关系等等。芝麻信用通过分析大量的网络交易及行为数据,可对用户进行信用评估,继而为用户提供快速授信、免押金租房、借书、住宿、现金分期等服务,推动了信用城市的建设。

当单纯的商业模式和流量红利都在逐渐变弱时,技术才是决定未来空间的真正引擎。蚂蚁金服成功证明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显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重构金融的触达方式。通过技术的开放共享,和合作伙伴一起,可以很好地为用户创造价值和体验。而资本市场给科技公司的认同也远高于金融机构,这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意义。

总结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从蚂蚁金服得到的两点启示:1)快速发展的关键:全产业链打造金融生态闭环,构建自身护城河。蚂蚁金服的前身支付宝的成立正好赶上互联网在中国快速发展的阶段,为业务场景的渗透和长尾用户的覆盖提供了便捷,支付宝成为巨大流量入口。借此,蚂蚁金服快速从支付拓展到理财、微贷、保险、信用,全方位覆盖生活各个场景,形成良好金融生态闭环,并且随着产业链的不断拓展,护城河越来越宽。2)从蚂蚁金服身上可以看出创新对Fintech的价值。蚂蚁金服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技术创新,其主要业务的科技水平均走在行业的前列。目前蚂蚁金服40%的员工都是技术类员工,而在参与决策与战略制定的管理层中,也有四分之一是技术人。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当单纯的商业模式和流量红利都在逐渐变弱时,技术才是决定Fintech企业未来空间的真正引擎。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分析蚂蚁金服的发展潜力在于:生态增长+海外输出+数字化延展。1)生态指数型增长。受益于深度融合的数字金融生态和资金账户体系,平台变现效率有望持续提升。若获客补贴持续有效,2021年支付宝账户数有望超过8亿,中性假设下移动支付市场份额稳定于55%,财富管理AUM超4万亿,消费信贷余额约2万亿元,保险维持线上领先地位。2)向海外输出金融生态经验,实现全球付。未来3-5年是海外业务重点投入期,蚂蚁与集团形成矩阵式出海架构,共同提升用户价值和粘性。3)从延展数字产业生态,从Tech-Fin到Tech-Industry。目前行业解决方案仍处于免费开放阶段,未来不排除货币化可能性。

第五篇:从发展角度看我国经济形势

经过2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磨炼和邓小平务实精神的教育,我国经济学界敢于面对现实,揭示问题和矛盾。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有些研究报告和文章就问题论问题,问题成堆而理不清头绪,很少用哲学思维来研究当前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的矛盾,不搞矛盾排队,分不清支流和主流。甚至造成莫名其妙的悲观情绪,我们的经济学成了问题经济学。有些研究报告和文章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用来描述和研究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把我国经济当做一个发展完善的市场经济来看待,很少考虑我们的发展度和市场度。判断经济形势只根据那几个统计指标的走势论是非,找对策,只力图扭转那几个指标的走势,我们的经济学成了总量经济学,符号经济学。这种研究方法严重脱离实质经济内在矛盾运行的总量分析,更严重地脱离中国生产方式、交换方式、体制机制、结构转换升级具体阶段的实际。抓不住问题的关键,抓不住根本问题,只看运行,不看发展,只讲量变走势,不讲质量内容。这种西化的问题经济学,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它打乱了现阶段有形手和无形手的分工结构,过早淡化政府的发展主体地位,扩大了政策市场调控的范围,干扰了市场的调节机制的正常运行。为了克服这种倾向,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坚持邓小平的中国特色思想,牢牢把握住我们的特殊国情。我国经济运行在什么历史阶段是必须首先弄清的根本性问题。

我们判断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好坏,要有一个特定的质和量的客观标准,不能仅仅根据几个总量统计指标的走势,简单地以升降论是非。经济运行指标在时间上不能简单地向后看,和上年周期比,和上月,上季比;在空间上也不能简单地和别的国家、地区比。首先要给当前经济运行一个准确的时空定位,即当前经济运行是处于我国、本地经济发展的什么阶段上。这个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是什么,发展的内容、发展的历史任务是什么?当前经济运行走势是向着解决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化主要矛盾方面推进,还是朝着反方向推进。这是判断经济运行走势好坏的主要标准,定性标准。

从发展的本质含义、发展的规律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根本性转变这个大的历史阶段中,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转变的一个关键性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是结构性矛盾。所谓总量矛盾不过是抽象了结构内含的结构性矛盾在统计上的一种反映。总量矛盾是存在的,它只存在于总量统计之中,存在于符号经济之中,在实质经济之中只有结构矛盾,没有总量矛盾。我们面临的结构矛盾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工农两种生产方式、城乡两种生活方式,这种两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矛盾。第二层次是区域经济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不仅是东、中西大区结构间的矛盾,而且还有每一个大区内部小区结构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第三层次是产业结构的矛盾。多年来我们对这个层次的矛盾是重视的,当作第一位的结构矛盾来抓。实际上它受前两位矛盾制约,就产业结构调产业结构是调不动的。第四个层次是产品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剩余和短缺产品的矛盾。

这四个层次的矛盾同时存在相互交错,呈现复杂的局面,但只要认真把矛盾排队,就会发现第一层次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是诸矛盾的总根源。产业结构久调不见显效,剩余和短缺同时共存,关键是城乡人口大结构转化滞后,产业政策没有区域化,区域政策没有产业化,工业分散,重复建设,区域同构,这是造成结构性剩余、结构性短缺共存的根本原因。发展形势不如人意,不是自今日始,不是一两年的事,是自1992年以后逐步形成的。这是阶段性问题,不是当前运行问题,当前运行状况是这四个结构矛盾的正常反映。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不是短期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性的问题。

下载金准人工智能 从腾讯的机器人产业布局看我国机器人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准人工智能 从腾讯的机器人产业布局看我国机器人的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行业发展看我国注册会计师选拔制度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从行业发展看我国注册会计师选拔制度 作者:王 刚 苏毓敏 来源:《财会通讯》2006年第08期......

    从日本动漫看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从日本动漫看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摘 要:众所周知,日本对动漫文化的重视与开发由来已久,在发展动漫产业同时,日本不忘将这种颇具穿透力的动漫文化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向世界推广。提......

    从刑罚的发展演变看我国刑罚体制改革(合集)

    从刑罚的发展演变看我国刑罚体制改革从刑罚的发展演变看我国刑罚体制改革刑罚是阶级社会用于惩罚犯罪的首要手段。由于社会的变迁、政治经验的丰富、法律文化思潮的演变和刑......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看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含五篇)

    马哲论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看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08印1 张淑妤 080300416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与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从发达国家养殖业发展看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推荐)

    从发达国家养殖业发展看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 国外规模化养殖的特点 以美国、澳大利亚、荷兰为例,这三个国家都是畜牧业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发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如美国是资金、......

    从日本配网建设看我国配电网的发展

    从日本配网建设看我国配电网的发展 刘勇 韩文 摘要:讨论了日本电网供电可靠性及配电网的建设情况,推广的配电自动化技术。文章着重介绍了九州在提高配电设备质量的同时,通过......

    从日本物流发展看我国仓储管理的不足

    从日本物流发展看我国仓储管理的不足 日本物流的发展,是与仓储管理的变革紧密相联的。丰田汽车制造公司在创业初期,为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就着手对仓储管理进行改革。丰......

    从某老年公寓看我国老年福利机构的发展

    从花园新村老年公寓看我国老年福利机构的发展 摘要:“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可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在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老年问题日益成为构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