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美国社区银行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取向
从美国社区银行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取向
摘要:本文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经营模式,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为社区银行的的可行性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社区银行;农村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6)06―0030―03
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总体资产规模看,农村金融机构都是我国中小银行体系的主体。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模式,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经营业绩与国有四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存在较大差距。相比之下,美国中小银行采取与大银行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取得了不逊于大银行的经营业绩。借鉴美国的经验,我们认为,美国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社区银行,可成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包括相当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主要发展模式。
一、美国社区银行经营模式的特点
1.独特的经营定位。社区银行将当地家庭、中小企业和农户视为主要的服务对象。美国拥有非常发达的中小企业,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统计,美国GDP中约有50%是由小企业创造的,发达的中小企业为美国社区银行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社区银行在一个地区吸收的存款仍会贷给当地中小客户,推动当地建设;而大型银行通常充当资金的“抽水机”,很有可能将在一个地区吸收的存款转移到另一个地区使用。比如,将资金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到发达地区。
2.基于关系融资的贷款业务。不能出具正规财务报告的中小企业、家庭,很难从大银行获得贷款。相比而言,社区银行十分熟悉本地的客户,能更容易获得借款人的“软信息”,从而在审批客户的贷款时,不会只关注他们的财务数据,还会考虑这些借款人的个性化因素,如资金流量及发展前景等。因此,社区银行在向“信息不透明”借款人放贷、从事基于关系或声誉的贷款或小规模贷款上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在过去近20年里,美国社区银行提供了小工商企业贷款的近1/3和小额商业房地产贷款的40%多。在农业贷款中其所占份额更大,提供农场房地产贷款的65%、农场经营贷款的61%和小额农场贷款(低于50万美元)的75%。
3.能够获得大量稳定的核心存款。社区银行的存款客户主要是社区内的企业和居民,他们的存款利率敏感性低,短期内存款余额可能有所波动,但长期看是相对稳定的。这部分存款为社区银行提供了廉价且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社区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核心”。在有既定的核心存款来源的情况下,社区银行对存款服务收取的手续费通常会低于大银行。此外,由于社区银行多是向难以从大银行获得信贷的当地小客户提供资金支持,因而会收取比较高的贷款利率。这样,社区银行获得的净利差就高于大银行,从而能向存款支付更高的利率。
4.能与客户形成良好的互动。社区银行的员工通常十分熟悉本地客户,这些员工本身也是社区生活的成员,地缘和人缘优势使得他们具备丰富的社区知识,从而能为客户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目前,人性化服务已成为社区银行最重要的竞争优势,通过提供人性化服务,社区银行能够将业务从大机构中吸引走。
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1.绝大部分农村信用社股金构成不合理,造成产权主体虚置,所有权缺失,内部人控制状况比较严重。由于农民自身知识水平和信息量的局限,他们大都没有行使监督管理权力的意识:每一个股东的股金有限,股本小,他们也没有监督管理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许多农信社也疏于为人股的社员创造有效的行使监督管理权力的机会。于是,就易造成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主体虚置,也就是农信社的所有者缺位。总体看,产权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普遍存在,即使在相当部分已经改制完毕的商业银行或农村股份制合作银行中,这问题同样相当突出。
2.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架构存在缺陷。信用社及其联社一般都设置理事长和主任,这些负责人一般由上级或者监管部门任命,信用社法人地位和社员选举权事实上不受尊重。就经营看,缺乏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衡的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二是内部管理薄弱。与国有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农信社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低下,导致相当一部分农信社的组织管理能力欠缺,市场分析技术、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不高,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信贷决策或信贷行为存在不适应性,风险控制力有欠缺。三是乡(镇)农村信用社和各县(市)联社各为独立法人,机构分散,且抗御风险能力较弱。
3.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尽管近年来,一些农村商业(合作)银行在组织管理架构建设方面已作了相当多的改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以及管理方法,目前所起到的效果仍不容乐观。特别是甚至没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这势必导致资产质量下降,从而困扰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4.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方向与其中小银行的性质有一定的背离。作为地处农村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支持对象应以农村中小企业及农户贷款为主。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模式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农村信用社在贷款业务方面,明显偏重于企业贷款,而从实践的情况看,偏重于对当地大型企业的贷款支持。第二,从总体上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大于贷款资金运用,有相当部分资金剩余,以债券持有或转存国有商业银行的形式,流出了当地。从支持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言,农村信用社在业务发展方面的上述趋向,已明显偏离了其地区中小银行的特征。
三、我国农村推行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的可行性
我国的农村银行机构与美国社区银行有很多共同点:(1)规模都较小,在所属辖区内向中小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相对大银行而言成本较为低廉。(2)贷款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的存款,且资金主要投向于本地,满足本地客户的资金需求。(3)委托管理层次少,资金自主支配权大,决策机制灵活,因此,农村银行机构目前已具备社区银行的雏形。而且,近年来我国基层金融出现的空洞化危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不畅通以及居民个性化消费信贷需求的增加为农村银行机构重新定位于社区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农信社建成为社区银行后将有助于解决以下问题。
1.弥补基层金融供给不足。近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进行战略调整,撤并县级网点向大中城市收缩,并主要定位于为大中型客户和建设项目服务。仅工行就撤掉近两万个网点,现在除农行还有部分县级网点仍在办理业务,工行、建行、中行的县级网点已基本停业。此外,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主要设立在大中城市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对小城市或县乡纽的基层余融需求也是爱莫能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撤离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无暇顾及,使基层金融信贷服务日益萎缩、金融机构服务功能单一。正是基层金融供给的不足,给农村银行机构发展成社区
银行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2.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由于计划经济时期为支持大企业的发展,我国建立了以大银行为主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因此,虽然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其融资渠道仍然不畅通,所占用的金融资源占商业银行信贷总额的比重非常低,民营中小企业占比则更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大多集中于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它们在创业发展阶段急需资金支持,但融资渠道不畅通使它们很难从大银行获得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们的成长。而社区银行由于贷款门槛较低、贷款程序快速简便,能满足广大民营中小企业对资金的迫切要求。因此,我国蓬勃发展中的众多中小企业为农村银行机构发展成社区银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满足客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将带动居民的消费信贷需求急剧增加。居民的消费信贷个性化很强,且具有额小、量多、面广的特点。大银行出于规模效益的考虑,只能提供少量的标准化无差异信贷产品,而且为规避风险往往要求严格的抵押担保条件。因此,很难满足千差万别的居民个性化消费信贷需求。而社区银行由于不具备规模优势,无需实行成本优先战略。因而更适合做“零售型”业务。加之与当地居民熟悉,不仅能针对社区居民的具体要求为其设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而且还能进一步挖掘和引导社区居民形成新的消费信贷类型,进一步释放居民的消费潜能。因此,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的大量增加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成社区银行拓展了巨大的业务领域。
四、我国建立农村社区银行模式的策略
农村发展社区银行应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优化治理结构。在农村金融机构向“社区银行”模式发展的过程中,产权改革和相关治理结构的完善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目前进行的改革中,为农村金融机构设定了分类发展的模式,即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可选择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股份制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三种形式。从目前所进行的改革看,改革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在已经组建的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对管理层的监督管理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按照现代化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建立起来的监事会形同虚设。同时,还出现了董事长与行长之间的权力纷争问题,反倒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应该说,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另外,更重要的是监管和政策对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方向出现了模糊和摇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并没有深刻的认识。不过,从最近的情况看,监管部门似乎已认识到这个问题。不久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和专管农村金融改革的副主席唐双林先后在公开讲话时提到,要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标准完成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并将“社区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目标模式。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我国的农村银行机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很多农信社仍是粗放型的经营模式,片面追求数量、规模和速度,人均利润水平低。同时,科技手段落后又使农信社在产品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效率等方面难以吸引广大的客户群。因此,农信社若想发展成为社区银行就必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走集约型道路,增加科技投入,加大金融创新及研发力度,塑造核心竞争力。
3.加强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风险,获取风险收益是商业银行重要的职能。而从目前情况看,农村金融机构在这个环节上最为薄弱。在现代银行业中,风险管理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小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需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一是尽快充实银行资本金,构建以信用风险管理为重点、多类型风险评估为前提,资本重组率管理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新体系。二是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扩展风险管理内涵,加强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风险的掌控力度,严格分类标准,加强对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的风险掌控能力。三是加强风险管理技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全面、先进、灵敏的综合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和管理系统,提升风险处置技术。四是加强风险掌控的制度建设,重造风险管理的流程,确保风险决策得到深入贯彻,确保风险信息得到充分共享,确保风险防控措施得到切实执行。
4.提高员工素质。我国农村银行机构的员工普遍存在数量偏多,整体素质低、一般操作型人员多但高素质优秀人才十分匮乏的现象。目前,人力资源已成为制约农村银行机构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一是要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吸引高素质人才,二是建立科学长效的培训机制来逐步改善现有员工的素质结构。
(责任编辑:李琪)
第二篇:关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农村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的解决等等,都亟需加大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促进现有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增加“三农”金融供给、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
自2007年以来,银监会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规范性文件。总体上鼓励金融机构向“三农“倾斜,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三农“业务。财政部2009年下发的《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财政部将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按上年贷款平均余额2%的标准发放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补贴资金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当年收入核算。2012年,央行更是加强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但针对当前“三农”发展对金融需求而言还远远不够,而且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仍需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金融的支持力度。
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
农村区域广大与金融网点稀少的矛盾,农民存贷款难。从表面上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字组织形式上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很多农村都有农村信用社,但实际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的数量极其缺乏。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后,国有商业银行为减少风险纷纷撤离转向城市,导致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寥寥无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营业网点的覆盖广泛也十分有限。当前的涉农贷款只能基本满足农田水利等农村基本建设投资,以及农产品的深加工、特色种养殖业等的信贷资金整体投入明显不足。
(二)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时间短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与原有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的实力,农村地区贷款业务大多缺乏有效的担保方和可变现的抵押物,同时农村地区需要融资的项目也普遍缺乏信用评级,这些都为它们经营农村金融业务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压力;村镇 1
银行资金来源于境内外银行资本、境内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这些资本目标必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经营行为和目标受到经营盈利性、安全性、资本限额、员工愿意、股东会等因素制约,普及推广比较慢,发展很难保有持续性;由银行金融机构出资组建的贷款公司,没有与农村地方企业、自然人建立资本联结关系,同时受到经营成本、可批发资金模式、盈利性等因素的制约,支农活动难以持续化。
三、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对策
(一)增加金融服务功能
垄断不利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必须要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采用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手段以满足农村地域广、信贷资金需求面多、量少的金融需求,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综合评估各地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条件以及当地风俗的基础上,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吸引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创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向“三农”倾斜,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三农”业务.(二)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
1.加快政府对“三农”扶持的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支持农村金融建设的专项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运用贴息、补贴等财政政策手段和工具,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以利息补偿和风险补偿的形式,用于对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业务中的损失补贴,改善目前农村金融经营不良的现状,实现农村金融支农的可持续发展作用。同时,财政对农户小额信贷实行利息补贴,减轻农户的还款压力,以拉动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促进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间接改善农村经营不良的问题
2.改革涉农金融机构的税收政策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业的税负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营业税税率高达5%,就农业银行而言,营业税税收平均约占税前利润总额的71.52%。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06年中国金融企业所得税收入为1081.1亿元,占全国企业所得税收入比重为15.3%,占全国金融业税收入比重为53.3%,金融企业所得税已经高于韩国(25%)、泰国(30%)、巴西(25%)、俄罗斯(24%)等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国家,也高于英国、澳大利亚(30%)、德国(25%)、加拿大(21%)和新加坡(20%)等经济发达国家。合理的税收负担对于更具风险性、管理成本更大的农村金融领域而言具有更重的意义。因此,为了确保农村金融的平稳运行,应当考虑适当降低税收负担。例如对农业发展银行等非盈利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免收营业税和所得税;对农村政策性担保公司(基金)实行税收优惠。
(三)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1.强化对农村分支机构的资源配置 金融机构必须密切关注农村经济发展,适
应新农村建设步伐,撤、并、迁、建,多管齐下,适时调整细化每个网点的功能定位和人员配置,通过内部调整和新增两种方式,发展农村经济活跃地区的网点布局和人员配置。
2.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加强岗位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升人员的匹配能力;积极储备人才,建立跟踪培养、专门培养长效机制,为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3.实施服务优化战略 金融机构应该全面启动服务质量提升项目,引入咨询公司推进网点服务流程化和人员培训,有专业化公司深入网点实施“手把手”式辅导,建立标杆服务网点,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美誉度。
四、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推进,如何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引导资金合理配置,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为了一个焦点问题。根据目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度,农村金融支持的重点应该落在对涉农第三产业的支持上,大力发展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服务业。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农村金融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经济。因此,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前提。要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使之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真正的解决“三农”问题,建立起“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还要做很多。
第三篇:关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农村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的解决等等,都亟需加大农村金融的支持。2006年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在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截止2009年6月底,中国已有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有村镇银行100家、贷款公司7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1家。而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促进现有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增加“三农”金融供给、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
自2007年以来,银监会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规范性文件。总体上鼓励金融机构向“三农“倾斜,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三农“业务。财政部2009年下发的《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财政部将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按上年贷款平均余额2%的标准发放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补贴资金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当年收入核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但针对当前“三农”发展对金融需求而言还远远不够,而且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仍需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金融的支持力度。
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
农村区域广大与金融网点稀少的矛盾,农民存贷款难。从表面上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字组织形式上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很多农村都有农村信用社,但实际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的数量极其缺乏。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后,国有商业银行为减少风险纷纷撤离转向城市,导致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寥寥无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营业网点的覆盖广泛也十分有限。农村金融需求量多面广和金融供给量少面窄的矛盾,农村储蓄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机构提供农业贷款的情况,是衡量农村金融服务的又一重要指标,当前的涉农贷款只能基本满足农田水利等农村基本建设投资,以及农产品的深加工、特色种养
1殖业等的信贷资金整体投入明显不足。存款与贷款差额在逐年扩大,邮政储蓄和个别金融机构在农村只存不贷或少贷的情况造成资金外流,部分资金以多种形式流出农村,造成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村农业贷款数量多、额度的小与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从而逐渐减少了农村信贷投入。
(二)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时间短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与原有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的实力,农村地区贷款业务大多缺乏有效的担保方和可变现的抵押物,同时农村地区需要融资的项目也普遍缺乏信用评级,这些都为它们经营农村金融业务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压力;村镇银行资金来源于境内外银行资本、境内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这些资本目标必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经营行为和目标受到经营盈利性、安全性、资本限额、员工愿意、股东会等因素制约,普及推广比较慢,发展很难保有持续性;由银行金融机构出资组建的贷款公司,没有与农村地方企业、自然人建立资本联结关系,同时受到经营成本、可批发资金模式、盈利性等因素的制约,支农活动难以持续化;农村资金互助社只是由农户和农村小企业投资组建,排除了农村其他居民和单位的参与,实际上是限制了它吸收农村其他资金的渠道。
三、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对策
(一)增加金融服务功能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发展,近年来,我国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包括保险、证券、担保机构在内的多层次、覆盖农村金融体系,这些金融机构的网点深入农村,较好的满足了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在存款、贷款和保险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垄断不利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必须要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格局,提供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采用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手段以满足农村地域广、信贷资金需求面多、量少的金融需求,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综合评估各地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条件以及当地风俗的基础上,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吸引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创业发展。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鼓励国内外个类社会资本通过入股、重组、兼并等方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在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组织形式多样化原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金融机构,构建真正的农村金融竞争主体。要规范民间金融尽快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主体。鼓励金融机构向“三农”倾斜,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三农”业务,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农村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完善、加强支持农惠政策,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扩大农村地区经营,从多种途径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
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二)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
1.加快政府对“三农”扶持的力度 要加快通过专门立法明确县域内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从法律上确保从农村吸收的储蓄应较大比例向农村地区发放贷款,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发挥财政在金融支农中的作用。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建立金融支农风险基金,及时化解政策性金融的风险,建立国家对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各级财政向开展政策性业务的金融机构提供贴息,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支持农村金融建设的专项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运用贴息、补贴等财政政策手段和工具,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以利息补偿和风险补偿的形式,用于对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业务中的损失补贴,改善目前农村金融经营不良的现状,实现农村金融支农的可持续发展作用。同时,财政对农户小额信贷实行利息补贴,减轻农户的还款压力,以拉动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促进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间接改善农村经营不良的问题
2.改革涉农金融机构的税收政策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业的税负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营业税税率高达5%,就农业银行而言,营业税税收平均约占税前利润总额的71.52%。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06年中国金融企业所得税收入为1081.1亿元,占全国企业所得税收入比重为15.3%,占全国金融业税收入比重为53.3%,金融企业所得税已经高于韩国(25%)、泰国(30%)、巴西(25%)、俄罗斯(24%)等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国家,也高于英国、澳大利亚(30%)、德国(25%)、加拿大(21%)和新加坡(20%)等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农村金融的准公共产品特点和内在的脆弱性,往往会造成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不足。合理的税收负担对于更具风险性、管理成本更大的农村金融领域而言具有更重的意义。因此,为了确保农村金融的平稳运行,应当考虑适当降低税收负担。例如国家对农村信用社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户贷款给与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通过减少税费来减少农村信用社的操作成本,鼓励和帮助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对农业发展银行等非盈利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免收营业税和所得税;对农村政策性担保公司(基金)实行税收优惠;对支持农村建设的金融业务实行差别税率政策,将减免税与存贷款比例的挂钩,引导资金流向农村。
(三)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1.强化对农村分支机构的资源配置 金融机构必须密切关注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新农村建设步伐,撤、并、迁、建,多管齐下,适时调整细化每个网点的功能定位和人员配置,通过内部调整和新增两种方式,发展农村经济活跃地区的网点布局和人员配置。
2.全面实施人才战略 深入抓好农村网点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战略决策能力、经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创新推动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加强岗位
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升人员的匹配能力;积极储备人才,建立跟踪培养、专门培养长效机制,为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3.实施服务优化战略 金融机构应该全面启动服务质量提升项目,引入咨询公司推进网点服务流程化和人员培训,有专业化公司深入网点实施“手把手”式辅导,建立标杆服务网点,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美誉度;要引入第三方测评、社会化监督,强化服务行为约束,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四、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推进,如何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引导资金合理配置,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为了一个焦点问题。根据目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度,农村金融支持的重点应该落在对涉农第三产业的支持上,大力发展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服务业。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农村金融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经济。因此,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前提。要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使之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真正的解决“三农”问题,建立起“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还要做很多。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我过农村金融体系还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建立以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为主,农村金融行业组织自律、金融机构内控和社会监督相配合的立体式农村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培养出熟悉金融业务尤其是农村金融业务,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等等。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篇:从美国大学的教学特点看我国的大学教学特点
从美国大学的教学特点看我国的大学教学特点
李颖萍
长春师范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摘要:美国的大学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学习为使命,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研讨式教学.课外学习和动手操作中受到较为完整的教育,从而使他们的包括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反观我国大学,学生因为处在教学过程的边缘而缺乏学生主动性,学习投入不足;同时学生因为教学方法的教育功能未能很好的发挥。课外学习不足和做中学机会欠缺,从而难以受到较为完整的教育,致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法展。
关键词:大学教育一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课外学习做中学
当前,我国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尤其迫切。,(一)美国大学生的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大学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提升学生的学习
大学的根本使命个目标是提升学生学习,大学的任何行动,计划,选择与决策,都从以学生为中心为中心的角度来审视,都以学生的最高利益为依据。
(1)了解学生:把教学建立在学生想要学什么而非教师想要教什么的基础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阅,讨论,测试和课外作业等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并对教学适当的调整,而不是等到期末考试后,才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错过教学调整的时机。当然了解学生,以学生实际情况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并不是完全迎合学生;教师还要结合大学使用教育目的和学科特点等,为学生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对学生提出严格的学习要求。
第五篇:从发展角度看我国经济形势
经过2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磨炼和邓小平务实精神的教育,我国经济学界敢于面对现实,揭示问题和矛盾。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有些研究报告和文章就问题论问题,问题成堆而理不清头绪,很少用哲学思维来研究当前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的矛盾,不搞矛盾排队,分不清支流和主流。甚至造成莫名其妙的悲观情绪,我们的经济学成了问题经济学。有些研究报告和文章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用来描述和研究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把我国经济当做一个发展完善的市场经济来看待,很少考虑我们的发展度和市场度。判断经济形势只根据那几个统计指标的走势论是非,找对策,只力图扭转那几个指标的走势,我们的经济学成了总量经济学,符号经济学。这种研究方法严重脱离实质经济内在矛盾运行的总量分析,更严重地脱离中国生产方式、交换方式、体制机制、结构转换升级具体阶段的实际。抓不住问题的关键,抓不住根本问题,只看运行,不看发展,只讲量变走势,不讲质量内容。这种西化的问题经济学,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它打乱了现阶段有形手和无形手的分工结构,过早淡化政府的发展主体地位,扩大了政策市场调控的范围,干扰了市场的调节机制的正常运行。为了克服这种倾向,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坚持邓小平的中国特色思想,牢牢把握住我们的特殊国情。我国经济运行在什么历史阶段是必须首先弄清的根本性问题。
我们判断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好坏,要有一个特定的质和量的客观标准,不能仅仅根据几个总量统计指标的走势,简单地以升降论是非。经济运行指标在时间上不能简单地向后看,和上年周期比,和上月,上季比;在空间上也不能简单地和别的国家、地区比。首先要给当前经济运行一个准确的时空定位,即当前经济运行是处于我国、本地经济发展的什么阶段上。这个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是什么,发展的内容、发展的历史任务是什么?当前经济运行走势是向着解决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化主要矛盾方面推进,还是朝着反方向推进。这是判断经济运行走势好坏的主要标准,定性标准。
从发展的本质含义、发展的规律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根本性转变这个大的历史阶段中,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转变的一个关键性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是结构性矛盾。所谓总量矛盾不过是抽象了结构内含的结构性矛盾在统计上的一种反映。总量矛盾是存在的,它只存在于总量统计之中,存在于符号经济之中,在实质经济之中只有结构矛盾,没有总量矛盾。我们面临的结构矛盾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工农两种生产方式、城乡两种生活方式,这种两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矛盾。第二层次是区域经济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不仅是东、中西大区结构间的矛盾,而且还有每一个大区内部小区结构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第三层次是产业结构的矛盾。多年来我们对这个层次的矛盾是重视的,当作第一位的结构矛盾来抓。实际上它受前两位矛盾制约,就产业结构调产业结构是调不动的。第四个层次是产品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剩余和短缺产品的矛盾。
这四个层次的矛盾同时存在相互交错,呈现复杂的局面,但只要认真把矛盾排队,就会发现第一层次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是诸矛盾的总根源。产业结构久调不见显效,剩余和短缺同时共存,关键是城乡人口大结构转化滞后,产业政策没有区域化,区域政策没有产业化,工业分散,重复建设,区域同构,这是造成结构性剩余、结构性短缺共存的根本原因。发展形势不如人意,不是自今日始,不是一两年的事,是自1992年以后逐步形成的。这是阶段性问题,不是当前运行问题,当前运行状况是这四个结构矛盾的正常反映。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不是短期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