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中国观》读后感
培根有言:“读史使人明智。”然而,历史只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作用而产生的具象的体现,只有了解了一段历史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才能算得上是读懂了一段历史。对于我们而言,距离最近又最不容忘却的,莫过于日本侵华的那一段历史了。因此,我阅读了曾于日本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的刘嘉鑫教授所著的《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中国观》,以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一段历史。
《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中国观》一书以后藤朝太郎和长野朗为例,介绍了日本浪人的历史成因,理清了中国通的来龙去脉,力图将中国通、尤其是文人型的中国通从日本浪人之中分离出来。通过对典型的中国通人物思想的研究剖析,客观总结了日本近代中国通的复杂性格与思想特征,给予中国通知识分子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位,并通过中国通来阐述近代日本对华态度的历史成因及转变。此书首先以战后日本的历史认识为引子,指出了目前近代史研究领域里的缺憾。作者认为,抗日战争前和抗日战争期间,有许多日本知识分子站在中间派的立场上,发表了自己的中国观,谈论了中日关系问题,他们的思想言行,以及他们留下的大量的论著,有待我们去发掘和观察。
日本德川幕府末年,在有识之士之间酝酿变法图强。1868年的明治维新运动,使日本由一个封建主义弱国一跃成为近代封建资本主义强国。在经过四十余年的跨越式发展后,日本达到了近代化的目标。然而,其后的日本,开始实施所谓的“大陆政策”,其目的是侵略亚洲,独霸中国。抗日战争前与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政府野心勃勃,右翼少壮派法西斯军人疯狂至极。这些战争狂人不但肆意挑起全面侵华战争,还与英美等西方列强国家相对抗,偷袭珍珠港,悍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多行不义必自毙。日本侵略者最终在1945年战败投降,成为国际社会的阶下囚。
战争年代,日本妄想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而由于战败投降,那些自欺欺人的政治理想和口号自然烟消云散。同时,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兴亚论”思想和“中日合作联盟论”等观点,也被战后的历史进程所尘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开启尘封,拨云见日,重温历史,回顾过往,总结经验,吸收教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使之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战前的日本之所以一步步地走向侵略扩张主义的深渊,这是日本帝国主义本性所决定的,与明治时期的社会政治思想有关,也与当时日本知识分子的对华认识紧密相连。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在日本的知识界,逐渐形成了“脱亚论”即摆脱顽固保守、不思改革进取的亚洲邻国,与西方文明国家共进退的思想,与“兴亚论”即优先考虑扩大整个亚洲的民权的思想,这两种思想暗流。在现实政治发展变化的激流中,日本知识分子们的兴亚思想也分裂为两种类型:一是善意的,即中日两国平等联合;二十具有野心的,即日本侵略势力妄图独霸中国。中国通,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出现,在一定的思想基础上发展,又在瞬息万变的东亚政治格局的演变中发生了变化。迄今为止,在学术研究上,中国通一直被包括在“日本浪人”之中,而真正的中国通却是一些精通汉文化的日本知识分子群体,这其中有好、有坏、有中间派,既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更不能与日本浪人混为一谈。作者试图将中国通独立化,以史为据,辩证地、客观地分析论证两个著名的中国通——后藤朝太郎和长野朗在抗战爆发前后的言行,研究他们思想发展变化的路线,揭示他们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
作者总结了中国通的几种思想性格。其一,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人普遍蔑视中国的民众、否定中国的现实,但中国通们却或赞赏中国人的顽强精神、或高度评价中国的变化和进步。其二,中国抗战时期的中国通,其言行也随波逐流,起到了体制扶翼的作用,但当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日本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他们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又产生了非战的思想意识,表现出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其三,中国通反对“脱亚论”,而是沿着“兴亚论”或“大亚洲主义”发展变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于看到清末的中国人既无忧国之情亦无国家权益之观念,官民自上而下浑浑噩噩、抱残守缺,“兴亚论”逐渐演变为侵略主义性质。此书透彻地分析了中国通的政治与文化的背景和观点,为理解当时的中日关系及历史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言而喻,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辅车相依的关系。但是,自明治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的衰弱,在日本朝野刮起了一股蔑视中国的风潮。“谢绝坏朋友”是通往近代化的必由之路,但这种言论在启蒙思想的名义下被夸大其词地宣传蛊惑。而一些中国通们坚持自己的思想不屈服于右翼分子的军国主义思想,以“捍卫中国”自居挺身而出。
目前的中日两国之间,悬案问题仍然堆积如山。我私认为,现在依然不能把眼光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必须要深入了解中日两国的政治与文化等因素,研究社会背景与民众思想,唯此才能跨越中日两国之间沟壑。
第二篇:日本近代诗歌
日本近代诗歌
日本近代诗歌
日本近代(明治、大正年代)的文语自由诗和口语自由诗,主要指口语自由诗而言。
日本明治维新(1868)以后第14年(1882),自由民权运动达到高潮。日本统治阶级一方面采取镇压政策,同时勾结封建势力,发展独特的资本主义。他们认为必须进行启蒙活动,向人民灌输一定程度的“文明开化”思想,把人民的思想纳入统治阶级的政策轨道。御用学者外山正一等3人,为了适应这种启蒙活动的需要,出版《新体诗抄》。这本书包括翻译欧洲诗歌3首,仿照其形式自行创作6首,文辞“甚为拙劣鄙陋,不堪卒读”,不能视为近代诗歌的诞生。但是,它对于很久以来有人试图在诗歌形式上进行改革的设想和实践,却带来很大的希望。以后,陆续出版了一些类似的诗集。这些诗集的产生,也可以说是受到自由民权运动的自由思想的刺激。比如与《新体诗抄》同年出版的《新体诗歌》中,小室屈山的《自由之歌》,一般认为是表达民主呼声的最早的诗作之一。在这之后的1889年前后,北村透谷(1868~1894)发表《楚囚之歌》和以森鸥外(1862~1922)为主翻译出版的欧洲诗集《面影》,形式上虽说也不够完整,但文辞大有提高,表现出浪漫主义特色,对近代诗歌的形成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一般认为,北村透谷推动诗歌朝着近代化迈进了第一步。
透谷以后,国木田独步(1871~1908)于1897年发表的《独步吟》,为近代诗歌的形成作出了一定贡献。透谷和独步的诗,在自由民权运动遭到镇压的“大逆事件”发生后,在黑暗的时代面前,表现出知识分子的孤独与哀伤,或对现实的逃避,同时也间接、曲折地流露出近代人要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的情绪。岛崎藤村(1872~1943)和土井晚翠(1871~1952)继承并发展了透谷的特色,把浪漫主义诗歌推进一步。藤村在1897年出版的诗集《嫩菜集》中,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以更完整的浪漫主义方法,为日本近代诗歌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中的《初恋》、《旅途》、《千曲川旅情之歌》和《常青树》等,均被誉为近代诗名作。自此,新体诗作为艺术作品全面地发展起来。继藤村之后,有薄田泣堇(1877~1945)、蒲原有明(1876~1952)、伊良子清白(1877~1946)、河井醉茗(1874~1965)、横濑夜雨(1878~1934)、儿玉花外(1874~1943)等人登上新的诗坛。泣堇、有明把新体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一步。有明的《春鸟集》(1905)把欧洲的象征主义的方法运用于日本近代诗歌,使之成为当时新体诗的主要倾向。三木露风(1889~1964)的诗集《白手猎人》(1913)就是由于具有这一派诗歌的特点而著名于世。在20世纪初的新体诗中,横濑夜雨和野口雨情(1882~1945)的作品具有民谣风格和节奏,以儿玉花外为中心的明治时代“社会主义诗人集体”表现了社会性和人道主义思想。还有与谢野晶子(1878~1942)的诗集《乱发》(1901),歌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激情。她在日俄战争(1904~1905)初期反战呼声的高潮中,发表名诗《你不能死去!》(1904),被公开辱骂为“乱臣贼子”。她还和丈夫与谢野宽(1873~1935)主办诗刊《明星》。这都是这一时期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活动。这些活动对形成日本近代诗歌的人民性倾向起了重要作用,在诗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问题上引起人们的思索和探求。但是,在日本向着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20世纪初,受欧洲文艺思潮影响产生的自然主义文学波及诗坛,致使在藤村以后居于诗坛主流地位的新体诗脱离现实的倾向愈益严重。石川啄木(1886~1912)是日本革命诗歌的先驱,日本近代大诗人之一。他在1910年发生镇压自由民权运动的“大逆事件”以后万马齐喑的气氛中,发表论文《强权、纯粹自然主义的终结及对明日的考察》(1909),对脱离现实的自然主义诗歌进行批判,并在1911至1912年出版的最后一部著名诗集《笛子和口哨》中,号召革命诗人“到人民中间去”(《无止境的议论之后》),歌颂工人阶级的先进人物(《墓志铭》)。《笛子和口哨》是革命诗歌蓬勃兴起的嚆矢,引起诗坛的强烈反响。这一时期,还有北原白秋(1885~1942)、室生犀星(1889~1962)等人,发表文语自由诗。他们的诗,有的表现对现实不满和反战情绪,大多数则是颓废倾向较重的不健康的东西。
川路柳虹(1888~1959)于1907年发表口语诗试作《新诗四章》,引起重视。相马御风(1883~1950)与三木露风等人探索诗歌的革命问题,发表《诗界的根本革新》(1907)一文,表示赞同当时兴起的口语自由诗。及至□原朔太郎(1886~1942)与高村光太郎(1883~1956),在口语自由诗的创作上始臻完成。石川啄木也在《可以吃的诗》(1909)一文中,肯定这是“时代精神的必然要求”。自此,在近代诗坛上暂时呈现“文语自由诗”(新体诗)和“口语自由诗”并存的局面。直至1912年以后,象征诗派运动始同口语诗运动结合起来,口语自由诗更趋成熟,从形式上改变了近代诗歌的面貌。
第三篇:日本近代文化史课程论文
日本近代文化史课程论文
学号:
摘要:无论是对本国文学汲取,还是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学和思想的熏陶,亦或是对西方现实主义、启蒙思想的平等自由观的借鉴,这些都造就了不为潮流所禁锢而寻求创新的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处女作《我是猫》。
关键词:夏目簌石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在对本民族文学的贡献与影响上,夏目漱石之于日本颇似于鲁迅之于中国。然而,夏目漱石大器晚成,约38岁才开始写小说,《我是猫》便是他的小说处女作。
1853年,“黑船事件”中,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而日本人似乎并不排斥,并且很是庆幸。至明治时代,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拉开了全面向资本主义社会学习的日本强国之路的序幕。生活在明治维新时期的夏目漱石,看到了当时日本文化界的另一面:由于盲目的引进、吸收西方文化,导致的浮躁和不安。当时,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成为主流,而“国民作家”夏目漱石却未随波逐流,而是一反文坛的总趋势,成为自然主义的叛逆者。《我是猫》便是以猫的视角看世界,以大胆的讽刺的写作手法,揭示和鞭挞了人性社会丑恶的一面及日本向近代社会转变时期的思想意识,即一味追求物质发展而忘却精神文明。
《我是猫》在中国的译本主要有四种,即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刘振瀛的译本、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于雷的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尤炳圻,胡雪 的译本、南方出版社出版的罗明辉的译本。我看了于雷和刘振瀛的译本,于雷的“咱家是猫”很有新意,而刘振瀛的“我是只猫儿”也很风趣,总之二人各有千秋,在这不多做赘述。是什么促使夏目漱石在1905年创作出《我是猫》?由无数片断而非统一集中的情节组构而成的《我是猫》,这样独特的艺术风格来源于何处?
是什么造就了《我是猫》中自然主义的叛逆者,现实主义的塑造者?这些来源于对日本民族文学传统巧妙的吸收与成功的创新,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来源于对西方进步的社会思想与现实主义文学的理性摄取与消化。正是凭借《我是猫》,夏目漱石“化愤怒为嘲笑,化嘲笑为利刃,又将这利刃直接刺向“恃众凭势、胡作非为”的拜金主义的化身乃至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偶像”。
首先,夏目漱石作为日本本土的作家,日本的文化对他有着与生俱来的影响。从《我是猫》这一长篇小说的主人公猫先生就可看出夏目漱石对日本文化的汲取。在日本,将猫看成是一种神秘的动物,对猫有一种特殊的情节,并且作者家中恰巧养了一只观察小世界中百态的猫。此外,它还隐喻当时日本文人的懒惰、虚伪的一面,是一只“不会捉鼠的猫”。对其本本土文学的学习,如俳句、新体诗等也为小说增添韵味。如:第六章中“散发着倦怠的馨芳中 是你的灵魂吗?相思的烟云在摇曳,呵呵,我此生,这辛酸的人世 终于获得了,这甜蜜的一吻”。并且对日本文化史的、文学家的了解与评价,也促成文中对日本作家、历史的多次描绘。如:正冈子规、小泉八云、龙泽马琴等等。然而,正是由于他的思想中深深烙下的一些本民族的落后思想,才使《我是猫》也添上了一抹灰色。如:作品对劳动人民的描写
表现了作者的阶级偏见,在苦沙弥、“猫”的眼里,普通车夫与金田、铃木、侦探一样的下贱可卑,是趋炎附势的小人。尤其在对日本妇女的讥笑、讽刺上更是尖刻。如:引用罗马是人的诗句“比羽毛轻的是尘土,比尘土轻的是风,比风还轻的是女人,比女人还轻的那就没有了”,并说“女人嘛,是最糟糕的”。论及作品的产生,一方面莫过于为发泄多年郁愤。此时的日本知识分子的痛苦与不安,以及消极处世的自然主义盛行,日本社会沦为金钱至上、资本家至上的社会。在文中反映为:“我现在明白了使得世间一切事物运动的,确确实实是金钱。能够充分认识金钱的功用,并且能够灵活发挥金钱的威力的,除了资本家诸君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人物了。”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在他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夏目漱石小学时代就学习汉学,接触了许多汉文书籍,包括古典小说。其中尤以中国先秦诸子著作和唐宋诗文为最。他在《术屑录》(1889)的序中写道“余儿时诵唐宋数千言,喜作文章”。1878年的作文《正成论》即用汉语写成。后来他还曾说:“他讨厌女性般柔弱的和文体”,而“喜爱男性般雄劲的汉文体”。通过小学和中学的汉文学习,夏目漱石掌握了丰富的汉学知识,养成较高的汉学修养,并受到了儒、佛和老庄等思想的影响。同时也从汉学中领略了文学之妙。这些都从 他的诗文创作中体现出来。在大学学习英文专业时,他仍旧表现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浓厚兴趣,写有《老子的哲学》一文。《我是猫》中对这些文辞、典故的多次引用即反映出他的汉学功底。如:第十章中引用论语中的一个叫“告朔 羊”的故事;对《左传》中鄢陵之战的叙述、对《唐诗选》以及宋绝句“电光影里斩春风”的引用;迷亭对禅机的理解“禅的机锋是非常俊俏的,所谓禅机无意于电光火石,其应物的速度达到了令人生畏的程度。”;还提及道家《道德经》、儒家《易经》;以及对独仙君这个人物的塑造。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铸就了他。
最后,留学生活时对西方文化和思想切实的接触与吸收、借鉴,使他的思想更加成熟。1 900年,33岁的夏目漱石接受了文部省的派遣,去英国留学。可是,到达伦敦后,一方面由于政府发给的经费不足,无法进人大学学习。因而他用不充足的经费买了大量的书,躲避社交,闭门涉猎古今英文著作。另一方面,他亲眼目睹了伦敦虚伪、无聊、充满尔虞我诈的社会现实,体察到了金钱主宰一切的“西方文明”的危机,感到心力交瘁、茫然无措。然而,与此同时,夏目漱石也将在日本时对英国的曲解打破,并对其进行重新认识。19世纪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随着宪章运动而来,使人们用冷静的眼光来观照现实社会、思考人生境遇,从更加现实的角度去寻求改善人的自身处境的方法。20世纪初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也蓬勃发展。夏目漱石一方面受到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关注、阅读萨克雷、萧伯纳等人的作品。一方面还吸收西方启蒙时期“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的进步思想。如:猫君所说“人类从利己主义引申出来的所谓公平观念,也许优于我们猫族......”。并且他的学习不局限于英国,而是广泛阅读各国先贤的书籍。这一点体现于《我是猫》中对古今东西哲人达士的名言、趣事、典故的引用。如:写雨果躺在快艇上思索文章;
斯蒂文森是肚皮贴床,趴着写小说的;《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拖着赫克托尔的死尸围绕特洛伊城墙绕行了三圈等等。两年的留学生涯增加了夏目漱石的知识积累,并且开阔了他的眼界与心界。
1903年回国后,作为自然主义的叛逆者,他针对自然主义者以事实的再现作为文学的观点,反驳道:“文学不应该是实际生活的拓本,而必须是有意识地虚构出来的“仿造品”,因为只有通过虚构才能产生超过“事实”的“真实”。”所以才有这样一只洞察人世百态的猫的诞生。而原定刊载一期的《我是猫》大受读者喜爱,于是,夏目漱石决定将它写成长篇小说,以此涤荡沉闷、污浊的日本文坛。这就是他酝酿已久的爆发期的到来。由此,开始了他持续近1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
参考文献:夏目簌石《我是猫》
第四篇:近代以来中国婚恋观的发展变迁
12人力2班李兰122501032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婚恋观的发展变迁
摘要:婚姻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变化最复杂最富革命性的行为。对于婚恋观发展变迁问题的深入研究是现代人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这将对人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择偶标准,结缘方式,婚恋年龄,离婚率,恐婚族。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婚恋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择偶标准、结缘方式、婚恋年龄多元化,离婚率增加,恐婚人数增多。
择偶标准的变化。
中国封建时代男女婚嫁讲究“门当户对”,新中国建立后,人们选择配偶则讲究政治条件。50年代,姑娘心目中最佳伴侣的标准是:踏实肯干,劳动模范,军人更是一块金字招牌;小伙子心中的最佳伴侣的标准是:不慕虚荣,不花枝招展,勤劳贤惠,不拖丈夫后腿。文革时期,人们谈婚论嫁的首要标准是看出身,看成份,军人、工人是姑娘最钟情的对象,能找个共产党员则是无上荣光。70、80年代之交,随着社会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风气的兴起,学历和知识层次成了人们谈婚论嫁的最重要条件。90年代至今,人们的择偶标准趋于多元化,一方面要情投意合,人品好,有事业心,有能力,会生活。比如各种年轻人“裸婚”、“蜗居”追求真爱。另一方面则越来越表现出很强的功利性,“傍大款”“嫁老外”成为时尚,帅小伙愿娶老富婆,靓妹要嫁富老翁。男青年的择偶要求顺序是:人品、相貌、职业、文化程度、爱好;女青年的择偶要求顺序是:人品、职业、文化程度、相貌、爱好。男性要求女性的“人品”主要指善良、温柔贤慧、稳重大方、通情达理、能理家;女性要求男性的“人品”则是作风正派、正直善良、有主见、有事业心和责任心。
男女结缘形式的变化。
中国婚姻的古老形式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清末民初尤其是五四时期,这种由父母包办的婚姻受到冲击,自由恋爱成为时尚。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这种与生俱来的爱的神圣权利,仍然时多时少地受到社会传统、世俗、自身的心理、视野范围的限制,谈情说爱对多数男女来说还是羞羞答答、遮遮掩
掩的事。改革开放终于使情感倍受压抑的中国人能够直抒胸意地追求所爱。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的多元化,男女择偶方式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青年们纷纷利用各种媒体、机构来传递求爱信息,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也拓宽了自己择偶的范围。80年代初,报刊征婚兴起,与此同时,大中城市的婚姻介绍所也陆续出现,到90年代,通过荧屏谈情说爱成为时髦,进入二十一世纪网恋又成为现代人最前卫的恋爱方式。现今社会流行的《非诚勿扰》、《百里挑一》等节目,各种婚恋网站的兴起都是很好的体现。现代化的沟通方式,的确成就了不少姻缘,但落入圈套上当受骗者也不少,有人只是将其作为娱乐消遣的方式,有人将其作为捞取钱财的手段,也有些登徒子把它作为渔色猎艳的场所。
男女婚恋年龄的变化。
恋爱低龄化与城乡结婚年龄的反差。“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一朝拥有”,这是近几年青少年中的流行语。过去令人十分担忧的中学生“早恋”,现在越来越呈普遍化趋势,与恋爱低龄化趋势相反,城市青年结婚年龄普遍推迟。与都市晚婚相反,在农村尤其是落后农村,早婚现象仍异常严重。
老年再婚悄然兴起。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老年再婚问题非但不敢讲,就连想都不敢想。八九十年代后,这一状况发生了变化,老年婚姻文化在我国城乡悄然兴起,一些地方还专门成立了老年人婚姻介绍所,使一些老年人克服各种阻力,重新建立了新的家庭,社会对老年再婚也越来越理解,然而,有的老年人再婚不久,却又不得不痛苦地走向离婚之路。
年龄差距不再是问题。没有了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束缚,年龄差距已经不再成为男女婚恋的问题。随着自由恋爱思想的开放,越来越多大叔与萝莉、姐弟恋等现象出现并被大家所接受。年龄差距由三两岁变成二十多岁。
离婚率持续升高。中国封建礼教讲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好女不嫁二男”,“从一而终”,在这种封建礼教影响下,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即讲求婚姻稳定,离婚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事,因此,离婚率一直很低。1950年新的《婚姻法》颁布后,使众多深受封建婚姻制度之害的当事人纷纷摆脱痛苦婚姻的桎梏,离婚人数遽然上升,1953年全国离婚案件高达117万件,总离婚率比1950年增长了几十倍,此后,我国年离婚数一直稳定在十几万对至三十几万对之间,婚姻家庭处于超稳定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离婚率不断上升,1980年为0.7‰,到1991年上升为1.91‰。先结婚后恋爱,先恋爱再结婚,过不下去就离婚。离婚成了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
与过去离婚相比,目前我国离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离婚形式趋于温和,那种打打闹闹你死我活的离婚所占比例大为降低,协议离婚、文明离婚的人增多,离婚后能正确地评价和对待原配偶的增多,离婚后实行独身的人增多;二是从离婚状态方面看有几多:女方主动提出离婚的多,其中又以知识妇女为多;大城市中夫妻离婚的人数比中小城市多,中小城市又比农村多,尤其是沿海开放城市离婚的人更多;老年离婚者增多,最大的有80多岁的老年夫妇;早婚离婚者增多;演艺界离婚率颇高;个体户、承包户因发财而离婚的人增多;外出人员离婚的增多。社会对离婚现象的理解在提高,认为离婚并非不光彩的人增多,社会的认同使得离婚对女性的歧视不复存在。
恐婚现象出现。
过去到达适婚年龄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就组织成为一个家庭。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更加自由。现代社会中,30岁还不结婚的人已时常可见,选择单身生活方式的人也在增加。恐婚现象在一线城市很普遍,逐渐向二线城市蔓延。越来越多的剩女剩男,不婚主义者,“担心失去自由,没钱养家、没房子、对幸福悲观”。究其原因是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个人选择机会的增多、结婚成本的上升以及逃避家庭责任,害怕婚后当“房奴”、“车奴”、追求个人享受,恐惧婚姻会使自己失去自由,不愿进入“围城”受婚姻的约束、一心追求事业,女子好高骛远、受到到父母父母影响等等。
综上所述,婚恋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它忠实地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反映出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鲜明地体现着时代的特征,每一种婚恋观都无一例外地留下时代的烙印。我们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学会判断,学会选择,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第五篇:观《BBC八十园林 ——中国和日本》有感
观《BBC八十园林——中国和日本》有感
对于中国和日本的园林,我一直有着一种莫名的喜爱。因而,我特意观看《BBC八十园林——中国和日本》一集,看看西方人眼中的中日园林,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番景致?
《BBC八十园林——中国和日本》这一集主要通过英国人Montry的亲身游览介绍,向我们展现了中日园林的不同风采。他选择了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北京的颐和园,向我们展示出中国私家园林的精巧雅致和皇家园林的庄重华贵,以及在造园手法上的巧夺天工。他还特意前往黄山,与期寻找苏州园林师法自然的真谛。日本园林则介绍了京都的龙源寺、东福寺、茶庭,质朴空灵,尤其是枯山水,极富禅宗之意,其建筑构建、植物配置同样匠心独运。
我认为Montry选择中国园林中的拙政园是极为明智的。如果说苏州是天堂,那么拙政园则是天堂中的天堂。作为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它至今仍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拙政园”的命名,具有深刻的含义,该园最初的主人王献臣因仕途不顺,依潘岳《闲居赋》之意,既然笨拙得无以从政为官,还是耕种、捕鱼、饲猪、牧羊,做粗拙者的本分事吧,把那凌云壮志都放到筑陋室、种花草树木的逍遥自在中去吧!因而,“拙政园”一名由此的来。而拙政园大有疏朗旷远、水木明瑟之感,山林隐逸与城市生活合一的味道,完全符合王献臣所说的“拙者之为政也”,充分揭示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文化心态与理想寄托。
拙政园的造园手法师法自然,力求保持自然山水的本色,正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那曲径通幽的小道,那潺潺的流水声,那千姿百态的石头......走在其中,人们流连忘返,仿若早已迷失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了。无怪乎Montry感叹道:“That is to let myself go and then lose myself in it.”这种“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指出了艺术的美在于师法自然、诠释自然、赞赏自然、表达自然,是人文精神与物质、内在与外在、灵与欲的契合。它把大自然的山水风景在咫尺之间表现出来,通过各种物象引起人的联想,让人文精神与自然气息贯通,使人感觉与自然相通,与天相通;同时又用各种意象让人们感悟到或是寄托自己对于精神人格的追求,是“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的予以实现。我们可以从拙政园的审美体验中发现,中国古园林的艺术风格是自然的、感性的,它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它是建筑
美和自然美的统合;它是山水诗画意境的再表现;它是古人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情趣体验和人格依托;它是“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集大成!
此外,该园功能上宅、住、赏合一。总体布局灵活多变,讲究园林细部的处理,是对自然、雅致、淡泊的不断追求,不仅融合了诗文、绘画、书法、雕刻、盆景、音乐、戏曲为一体的高度完善的古典艺术形态,而且参与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和氛围,其优雅、细腻、抒情、婉约的风格,不仅表达了一种生活格调,还浓缩了极具东方哲学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看到Nontry盛赞拙政园某个庭轩可以观四季之景,原来是这个庭轩四面都开了花窗,春天可有春意盎然,夏天有夏荷飘香,秋天有秋月高照,冬天有冬雪飘飘,我不禁感叹道:若在此地读书、闲聊、品茶、下棋,该是多么惬意啊!这也难怪中国文人对苏州园林的痴迷了,即使人生遇到种种不顺,但在如此美景当中,凡尘浮事,暂且告一段落了吧。
拙政园如此精妙,网师园也不同凡响。
正如Montry对拙政园堆山叠石的书法甚是惊讶,然而到了网师园,他更是赞不绝口,网师园的石头,已不单单是石头那么简单了。你看,千姿百态的石头,“漏、透、瘦、皱”,风姿绰约,本身就是一件件透露着自然气息的艺术品,何况在粉墙黛瓦、绿树清水的掩映下,那是何等的景致啊,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而且,这石头,还是连接天和地的纽带,是云的象征,有着极深的意境美。
不论是拙政园,还是网师园,其植物配置手法都堪称绝妙。其配置主要为自然式孤植、丛植、群植和混植等,着重以观赏为主,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形成自然山林景观。树木要求“古、奇、雅”,花木则要求“色、香、姿”等。在配置中有画意,形成主景要有山林气氛,层次深远,植物与山、水、建筑密切配合统一考虑,组成优美的景色,如“石山稀少,水面不满,建筑简陋,配置入画”等。植物以自然的配置方式和它的生态习性、色、香、姿特点,与山石、水面、建筑有机结合形成了江南园林的独特风格,因而,植物既是园中造景的素材,又是观赏的主题,各种植物以不同的形体大小和枝叶疏密、色彩变化组成优美的景色,在苏州古典园林中起到“城市山林”的特殊作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植物本身也带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如Montry提到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它们是不惧严寒艰险的象征。
“Chinese gardens inspired by painting.”Montry是如此描述他对苏州园林的认识。没错,苏州园林的每一处景,在绘画中都有迹可循。另我惊讶的是,西方人Monry不仅从中国古典绘画中挖掘出园林的意蕴,还特意跑去黄山,从万壑纵横的裸露花岗岩,再到形态别致的枯枝,再到山溪流水„„看来,苏州园林里的一切,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了。这也给我们学习园林规划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既然是师法自然,好吧,到大自然中去,准能有一番收获,还有什么比得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呢?
至此,该对影片中所展现出来中国江南园林作一个小结。虽然影片中没有把两园中的所有美景一一收录下来,但是通过选择几个有代表意义的景点,让我们也能从中窥探江南园林的独特之处:轻巧,纤细,玲珑剔透,总体感觉淡雅,色彩处理较朴素,给人以幽远宁静虚幻空灵的感觉。
江南园林如此,那么北方皇家园林又是一番什么气势呢?
影片中呈现出来的北京颐和园,由于地处中原地区,位高权重,因而显出庄重、典雅、气派、大方、华贵等特点,具体表现为面积规模大,山体高耸,水面开阔,有一定的轴线和对称,建筑呈现出北方风格,整体富丽堂皇,屋角起翘小,屋面琉璃瓦多,木构彩画多,绚丽斑斓。真不愧是皇家风范啊!
颐和园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东边一个个封闭的院落靠走廊连通,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貌;南边的湖泊区,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有巴塔和碉堡式建筑,是典型的喇嘛宇庙风格;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横,是典型的水乡风格。可惜Montry游了一整天,还是没有把它走完。我想,290公顷的大地方,即使是观花走马,花费一天工夫,哪能全部走完呢?在如此短暂时间内,就想把中国皇家园林摸个通透,实在是异想天开,最多也只能浅尝辄止罢了。影片对颐和园的介绍不多,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比苏州园林小巧,颐和园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当我们登上佛香阁纵览颐和园全景时,相信大家都会被这开阔壮大的景象所震撼。影片中所呈现出来的是冬天的颐和园,山、水、建筑、石桥,在烟雾缭绕中,给人一种如入仙境之感,好一幅冬日烟雨图啊!当我们在这座名园漫步,恍如置身于画卷之中,大有“人在画中游”之感。
颐和园饱含中国皇家园林恢弘富丽之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 3
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设计者,完美地应用万寿山和昆明湖,再加之人工轴线的创造,缔造一个完美的人间天堂。颐和园的建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其中万寿山的高耸和昆明湖的广阔形成垂直高差的明显对比。另外,空间的虚实对比、开合对比更是增加园子的趣味性。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造园史上占有显著地位。
至此,该影片对中国园林的介绍也就到此为止了,实际上,我觉得中国园林还有很多典型的例子,例如留园、承德避暑山庄等,也很值得一看。但该影片仅用了半个小时介绍中国园林,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园林不仅仅是外化的物象景观,还有其背后悠久的历史,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文化内涵,若没有这些底蕴,单单是植物和建筑的配置,必然逊色不少。
下面我来谈谈我对影片中日本园林的认识。
看完日本园林的介绍,我不禁为日本那质朴简约的手法讶异。日本园林都是都是小山小水、茅茨草屋、不施粉黛、树多屋少、伏式置石、土桥平桥,且规模较小。日本的宗教园林风格明显,讲究禅思枯意,靠园林本身塑造宗教的气氛和形象,在手法上有非常独特的枯山水庭院;而神社园林则以建筑为主,庭前的一片白沙映衬出分外的神圣与神秘。日本园林明明没有什么装饰,却搭配布置得浑然天成,让人都不忍心去打扰这份宁静安详的画面,若徜徉在此,除了安静冥思,再也容不下其他烦恼琐事了。
我觉得日本的枯山水庭院比价独特。所谓枯山水,又称假山水,它是用白沙象征溪流、大川、云雾或是海洋,用石块象征高山、瀑布或是岛屿,是一种干枯的庭院山水景观,表现了禅宗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微尘含大千,刹那间永恒”的宗教哲学理念。园中植物配置的种类不多,但层次分明、简洁大方、相得益彰,通常以一到两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另选一到两种植物种类作为点缀植物。选材常以不开花的常绿植物为主,强调景观的永恒之美。以叶片的形状和青翠的色彩作为对比,凸显日本枯山水园林的淡雅苍翠、古朴美观、意境深邃。从美学角度来说, 这样一个庭园亦堪称绝作。它对组群、平衡、运动和韵律等充分权衡,其总体布局相对协调,以至于稍微移动某一块景石,便会破坏该庭园的整体效果。
此外,它在有限的空间内追求一种精神纯净和至真的完美意境,表达对于理 4
想的自然环境的向往之情,将禅宗哲理与景观园林相融合,把抽象和写意的手法发挥到了极致,赋予了园林恬淡出世的气氛。这在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还有这么一片与世无争的净土,该是多么难得啊!所以,不得不说,枯山水真是日本园林最具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园林景观!在该影片中也是花了较大篇幅来介绍枯山水,看来Montry真是选对地方了。
我想,日本之所以保存、发展了枯山水庭园,,与他们日生活在四周被海包围的岛屿上是分不开的。大海养育着日本民族,因此人们总想与大海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寓海于石、沙,赋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给不动之物以动感,用以满足精神上的寄托。
另一个我想讲述的是日本的茶庭。茶庭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园林,其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洗练、简约,并突出其“闹中取静”的山林隐逸气势和平淡恬逸的境界。Montry在到达茶庭之前,走过了一段长长的竹林,最终才看到茶庭,这不正是我们中国常说的室外桃园吗?讲究的茶庭,在内、外露地之间,用碎石和白砂铺成一条干枯的小溪,溪上架桥,增加园林气氛。在茶庭中,一切都安排得朴素无华,富有自然情趣。同时,禅宗对意象思维的激发,使得茶庭所表现的不是丰富的景观和深远的空间等造园技法,而是“禅”的境界。我觉得,能在这样一种禅宗氛围下,细细品茶,是一种享受,是精神上的洗礼和陶冶。
在这里,我不得不敬佩日本。它效仿中国古典园林,但并非是完全的照搬学习,而是恰当地结合自己地理环境、思想文化、物质空间进行再创造,因而日本园林无论在园林类型、造园思想,还是在园林中开展的活动都深深地带有日本文化的特色。这种汲取其他园林艺术之精华,结合本土特色,锐意创新,最终使得自身园林大放异彩之举,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最后,观看完中日园林,根据我的感受,在这里对中日园林作一个比较吧。首先,中国园林装饰华丽,建筑的群体组合,讲究联系和紧凑的布局,表明工艺上的人巧,日本园林则极力尊重自然造化的天巧。其次,在山水方面,中国园林的假山高大、硬朗,水域开阔,人工味较浓,日本园林则无论山水尺度都偏小,一般都用覆盖草皮的土山,而不用假山,水域也更接近自然溪流沼泽,人工味较淡。第三,在植物方面,中国园林的绿化少且多用高大浓荫的乔木、灌木,而日本则采用大量绿化和用低级植物及草地的方法。第四,中国园林重于人与自然面 5
对面的对话,而日本园林则重于心与心的天人对话。
我想,中日园林的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宗教环境等等都导致了两种迥异的风采。但是,两者造园艺术,皆坚持对大自然的尊重,并順应自然,这种做法,大相径庭于西方园林艺术。日本园林虽不同于中国园林的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却也可从一花一草当中窥探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