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6、7章 品质数量包装术语案例分析
第4章案例题 术语案例:
1、某公司以FOB条件出口一批冻鸡。合同签订后接到买方来电,称租船较为困难,委托我方代为租船,为了方便合同履行,我方接受了对方的要求。但时至装运期,我方在规定装运港也无法租到合适的船,且买方又不同意改变装运港,因此,到装运期满时货仍未装船。买方因销售季节即将结束,便来函以我方未按期租船履行交货义务为由撤销合同。问:我方应如何处理?
2、某年H公司向英国D公司签订一份出售核桃仁的CIF合同。由于该商品季节性较强,双方在合同中订立两项特殊条款(1)当年10月由中国上海港运至英国某港口,D公司须于当年8月底前将有关信用证开到H公司,H公司则保证运载船只不迟于12月1日前抵达目的港;(2)如果载运船只迟于12月1日前抵达目的港,D公司可以撤销合同,如届时货款已收妥,则须将所收货款如是退回D公司。合同签订后,H公司在清理合同过程中对该合同CIF性质发生异议。一种意见认为该合同虽然订有两项特殊条件,但仍属CIF合同;另一种意见相反。请问:你支持哪一种意见,原因是为什么?
3、我国某进出口公司出口一批手表到西班牙,按FCA Shanghai Airport签约。交货期8月。出口企业8月31日将该手表运到上海虹桥机场并由航空公司收货开具航空运单。我方即电传西班牙发出装运通知。9月2日手表抵达马德里,将到货通知连同发票与航空运单交马德里指定银行,但西班牙商人以延迟交货为由拒绝。问:西班牙商人的做法是否正确?
4、我某外贸企业向国外一新客户订购一批大豆,垵CFR中国某港口、即期信用证付款条件达成交易,合同规定由卖方以程租船方式将货物运交我方。我开证银行也凭国外议付行提交的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付了款。但装运船只一直未到达目的港,后经多方查询,发现承运人原是一家小公司,而且在船舶启航后不久已宣告倒闭,承运船舶是一条旧船,船、货均告失踪,此系卖方与船方互相勾结进行诈骗,导致我方蒙受重大损失。试分析,我方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5、我方以CFR贸易术语与B国的H公司成交一批消毒碗柜的出口合同,合同规定装运时间为4月15日前。我方备妥货物,并于4月14日装船完毕,由于遇星期日休息,我公司的业务员未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运通知,导致买方未能及时办理投保手续,而货物在4月14日晚发生了火灾被烧毁。问:货物损失责任由谁承担?为什么?
6、我出口公司对日商报出大蒜实盘,每公吨 CIF 大阪 150 美元,发货港口是大连,现日商要求我方改报 FOB 大连价,我出口公司对价格应如何调整?如果最后按 FOB 条件签订合同,买卖双方在所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方面有什么差别?
7、我国北京 A 公司拟向美国纽约 B 公司出口某商品 50 000箱,B 公司提出按 FOB 新港条件成交,而 A 公司则提出采用FCA 北京的条件。试分析 A 公司和 B 公司各自提出上述成交的原因。
8、我方以FCA贸易术语从意大利进口布料一批,双方约定最迟的装运期为5月12日,由于我方业务员的疏忽,导致意大利出口商在5月15日才将货物交给我方指定的承运人。当我方收到货物后,发现部分货物有水渍,据查是因为货交承运人前两天大雨淋湿所致。据此,我方向意大利出口商提出索赔,但遭到拒绝。问:我方的索赔是否有理?为什么?
9、我某进出口公司与外商签订一笔FOB合同,出售一批油菜籽。合同规定:“3月份装船”,“如果买方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不能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同意保留28天,但买方应负担按现行费率计算的仓租、利息和保险费”。事后,买方在3月份未能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发出警告,如果4月28日前仍不能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将撤销合同并保留索赔权。结果,买方所派的船只,直到5月5日才到港。于是卖方拒绝交货,并提出损失赔偿。问卖方可否拒绝交货?卖方可以要求索赔吗?
品名案例:
1、国内某单位向英国出口一批大豆,合同规定水份最高为14%,杂质不超过2.5%,在成交前我方曾向买方寄过样品,订约后我方又电告买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当货物运到英国后,买方提出货物与样品不符,并出示相应的检验证书证书货物的质量比样品低7%,并以此要求我方赔偿15000英镑的损失。请问:在此情况下我方是否可以该项交易并非凭样品买卖而不予理赔?
2、英国穆尔公司以CIF伦敦的条件,从兰陀公司购买300箱澳大利亚水果罐头。合同的包装条款规定:“箱装,每箱30听。”卖方所交货物中有150箱为每箱30听装,其余150箱为每箱24听,买方拒收。卖方争辩说,“每箱30听”字样并非合同的重要部分,不论是24听还是30听,其品质均与合同相符,而且每听售价也相同。因此,买方应接受。请问买方是否有权拒收货物?
3、我方与印度某客商凭样品成交达成一笔出口镰刀的交易。合同中规定复验有效期为货物到达目的港后的60天。货物到目的港经印商复验后,未提出任何异议。但事隔半年,印商来电称:镰刀全部生锈,只能降价出售,印商因此要求我方按成交价格的40%赔偿其损失。我方接电后立即查看我方留存的复样,也发现类似情况。问:我方应否同意对方的要求,为什么?
4、我国国内某进出口公司与美国某贸易公司订立了一份出口新茶的合同,凭样品买卖,支付方式为货到目的港验收后付款。当到货经买方验收后发现货物品质和样品不符,美商即决定退货并拒绝提货。后来,货物因保管不妥完全变质,且美国海关向我方收取仓储费及变质商品处理费共5万元。问:我国公司应如何处理此事?
5、我国A公司从国外进口一批青霉素油剂,合同规定该商品品质“以英国药局1953年标准为准”,但货到目的港后,发现商品有异样,于是请商检部门进行检验,经反复查明在英国药局1953年版本内没有青霉素油剂的规格标准,结果商检人员无法检验,从而使A公司对外索赔失去了依据。请分析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6、我方某公司与国外成交红枣一批,合同与信用证均写的是三级品。但发货时发现三级红枣库存告罄,于是改以二级红枣交货,并在发票上加注:“二级红枣,仍按三级红枣计价。”试问:这种以好顶次、原价不变的做法妥当吗?
7、出口合同规定的商品名称为“手工制造书写纸”(Handmade Writing Paper),买方收到货物后,经检验发现货物部分制造工序为机械操作,而我方提供的所有单据均表示为手工制造,对方要求我方赔偿,而我方拒赔,主要理由是:①该商品的生产工序基本上是手工操作,而且关键工序完全采用手工;②该交易是经买方当面先看样品成交的,并且实际货物品质又与样品一致,因此应认为所交货物与商定的品质一致。请分析:此笔交易争议的责任在谁?应如何处理?
数量案例:
1、大连某出口公司向日本出口一批大米,在洽谈时,谈妥出口2000公吨,每公吨US$280FOB大连口岸。但在签订合同时,在合同上只是笼统地写了2000吨,我方当事人认为合同上的吨就是指公吨,而发货时日商要求按长吨供货。请问外商的要求是否合理,应该如何处理此项纠纷?
2、某厂外销布匹4万米,合同上订明:红白黄绿四种颜色各一万米,并附有允许卖方溢短装10%的条件。该厂实际交货数量为红色10400米,白色8000米,黄色9100米,绿色9000米,共计36500米。白布虽超过10%的溢短装限度,但就四种颜色布的总量来说,仍未超过条件。在此情况下,是否只有白布部分违约还是全部违约?
3、我国某出口公司与俄罗斯进行一笔黄豆出口交易,合同中的数量条款规定如下:每袋黄豆净重100千克,共1000袋,合计100公吨,但货物运抵俄罗斯后,经俄罗斯海关检查发现每袋黄豆净重94千克,1000袋,合计94公吨。当时市场黄豆价格下跌,俄罗斯一单货不符为由,提出降价5%的要求,否则拒收。请问俄罗斯的要求是否合理?我方应采取什么补救措施?
4、中国某公司从国外进口某农产品,合同数量为100万吨,允许溢短装5%,而外商装船时共装运了120万吨,对多装的15万吨,我方应如何处理?
5、某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出口一批驴肉到日本。合同规定,该批货物共25吨,装1500箱,每箱净重16.6千克。如按规定装货,则总重量应为24.9吨,余下100千克可以不再补交。当货物运抵日本港口后,日本海关人员在抽查该批货物时,发现每箱净重不是16.6千克而是20千克,即每箱多装了3.4千克。因此该批货物实际装了30吨。但在所有单据上都注明了24.9吨。议付货款时也按24.9吨计算,白送5.1吨驴肉给客户。此外,由于货物单据上的净重与实际重量不符,日本海关还认为我方少报重量有帮助客户逃税的嫌疑,向我方提出意见。经我方解释,才未予深究。但多装5.1吨驴肉,不再退还,也不补付货款。本案说明了什么问题?
6、我某出口公司与葡萄牙商人签订了一份水果出口合同,支付方式为货到验收后付款。但货到后经买方验收发现水果总重量缺少10%,而且每个水果的重量也低于合同规定,葡萄牙商人既拒绝付款也拒绝提货。后来水果全部腐烂,葡萄牙海关向中方收取仓储费和处理水果费用5万美元。我出口公司完全陷于被动。从本案中,我们可以吸取什么教训?
7、我国某公司向日本出口煤炭一批,合同规定“成交中国煤炭10000公吨,5%增减,由卖方选择,增减部分按合同价格结算。”货物运抵日本后,经日本海关检查发现煤炭实际吨数为10500公吨。据此日商提出降价5%的要求,否则拒收多交的500公吨煤炭。请问:日商的做法是否合理? 8、1998年6月,我国某出口企业与美国某公司签订一份出口合同,数量为600公吨,允许溢短装5%,单价为CIF纽约520美元/公吨,总值为312000美元,结算方式为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装运期为1998年8月。7月12日,对方按期开来信用证。经审核,信用证中货物的数量、单价、总值均按合同规定开立,但未注明溢短装5%。8月10日,该企业装运了630公吨货物,并制作全套单据于8月16日向开证行收款。8月20日,该企业接到由议付行转来的拒付书,理由是:发票金额为327600美元,超出信用证最高金额312000美元。该企业只得重新开出金额为312000美元的发票,向开证行收回了600公吨的货款。其余30公吨的货款,进口商拒绝付款。但此时630公吨货物的所有权凭证(提单)掌握在进口方手里。由于金额不大,诉讼程序解决此事较麻烦,该企业只得放弃收款的权利,最终造成15600美元的损失。试分析此案例。包装案例:
1、国内某公司向俄罗斯出口大豆,合同规定数量为1000公吨,用麻袋装。我方在装运中,由于麻袋数量不足,有100公吨的货物擅自改用塑料袋代替麻袋装运。请问:我方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对方是否有权拒收或以此向我方提出索赔?
2、国内某厂向国外出口一批灯具。合同上规定每筐30只,共100筐。我方工作人员为方便起见,改为每筐50只,共60筐,灯具总数不变。请问这种处理方式是否构成违约?
3、某公司外售杏脯 1.5 公吨,合同规定纸箱装,每箱 15 公斤(内装 15 小盒,每小盒 1 公斤)。交货时,由于此种包装的货物短缺,于是便将小包装(每箱仍为 15 公斤,但内装 30 小盒,每小盒 0.5 公斤)货物发出。到货后,对方以包装不符为由拒绝收货。卖方则认为数量完全相符,要求买方付款。你认为责任在谁?应如何处理?
4、菲律宾公司与上海某自行车厂洽谈进口业务,打算从我国进口“永久”自行车1000辆。但要求我方改用“剑”牌商标,并在包装上不得注明“Made in China” 字样。请问:我方是否可以接受?在处理此项业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第二篇:思考题第5、6、7章
思考题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一、单项选择题
1.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确立的奋斗目标是()A.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建设成为小康社会
C.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国家 D.建设成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社会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落后的生产力同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 D.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6.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和谐的社会主义 C.民族复兴 D.7.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下列选项不是原因的是(A.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独立的社会形态 B.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 C.在这个阶段需要对资本主义进行补课 D.要防止急躁、冒进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9.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
A.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10.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A.落后的社会生产).毛泽东 共产主义)
B.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落后 C.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日益增长
D.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物质文化需要的日益增长
11.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2.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在()A.《论十大关系》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新民主主义论》 1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改革 C.物质利益原则 D.对外开放 14.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A.号召人民生活节俭,抑制社会需求 B.用发购物票的方法计划分配社会产品 C.发展生产力 D.要求企业增加产品数量,减少花色品种
15.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的()科学判断
A.基本情况 B.基本矛盾 C.基本国情 D.基本任务
16.在党的基本路线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A.基本途径 B.奋斗目标 C.根本立足点 D.施政纲领 1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是()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改革开放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的两层含义是()
A.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C.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需要通过改革开放以效仿资本主义 D.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加快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我国最大的实际 B.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C.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D.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出()A.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实现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D.实现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含这样几层含义()A.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制度缺乏客观必然性 C.需要补资本主义的课 D.尚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每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4.现代化是动态的过程,现代化水平和标准也是不断提高的。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是完全一样的。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7.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9.认清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的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11.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是清醒的。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14.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15.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对党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所作出的科学概括,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现阶段中国的最大实际。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在()
A.1978年 B.1987年 C.1992年 D.1997年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搞清楚(),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问题 A.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生产力 B.实现公平正义 C.打败资本主义 D.消灭一切剥削 4.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C.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
5.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是在()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三届四中全会
6、“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是由()提出的。A.邓小平B.毛泽东 C.江泽民 D.胡锦涛
7、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是在()。A.1989年 B.1978年 C.1980年 D.1990年
8、邓小平于1980年5月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A.社会主义的特征 B.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社会主义的目的 D.社会主义的本质
9、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1992年南方谈话中
10、“社会主义本质”中的生产力方面的目标是()。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1、“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实现共同富裕 D.发展生产力
12、邓小平特别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不搞两极分化”。A.共同富裕 B.平均分配 C.计划经济 D.没有剥削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实现公平正义
2.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实施了()战略。A.西部大开发 B.“三步走” C.科教兴国 D.人才强国
3、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A.发展为了人民 B.发展依靠人民 C.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D.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4、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
A.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D.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
5、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具体内容是()。
A.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C.到21世纪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D.203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6、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A.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B.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C.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0周年时,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D.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7、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A.经济发达 B.国家富强 C.民族振兴 D.人民幸福
8、实现中国梦必须()。A.坚持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 D.发扬民族传统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允许剥削制度存在,但允许剥削现象存在。2.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4.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但这种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5、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6.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全面改革中,改革的重点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卫生体制改革 2.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的目的是()
A.在这些地区实行特殊的经济和政治政策,进行不同社会制度的试验 B.让这些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发挥基地和窗口作用 C.由这些地区专搞开放,保证其他地区专搞建设 D.根据“一国两制”方针,在这里设立特别行政区 3.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前提是()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和谐 4.改革的性质是()
A.自下而上进行的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A.以我为主 B.以外向经济为主 C.保证国家安全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我国对外开放的对象是()
A.所有国家 B.周边国家 C.与中国友善的国家 D.发达国家 7.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利用好的两种资源是() A.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B.生产资源和财力资源 C.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 D.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8.把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的依据是邓小平的重要论断()A.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B.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C.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D.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D.一项权宜之计 10、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相结合。A.粗放型经济与集约型经济 B.改革与对外开放
C.“引进来”与“走出去 ” D.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11.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
A.互相帮助,互惠互利
B.公平、公正、公开
C.相互平等,合作共事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2.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
A.社会制度竞争
B.科学技术竞争
C.经济资源竞争
D.劳动力素质竞争 1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A.1999年12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2月 D.2002年12月 14.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 B.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C.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D.党执政规律的理论 15.下面做法不符合“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一要求的是()①“引进来”让位于“走出去” ②开放一切领域,优化开放结构
③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6.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B.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一党执政 D.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
二、多项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A.废除人民公社 B.改革人民公社 C.发展乡镇企业
D.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2.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设置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珠海、深圳 B.厦门、汕头 C.海南 D.上海浦东
3.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一再成为各种争论的焦点。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内容有()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D.是否有利于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我们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时,必须做到()A.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三、判断题
1.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就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开放。
2.不能停留在姓“资”还是姓“社”的空泛讨论上,就是指改革的方向和性质上可以不问姓“资”还是姓“社”。
3.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4.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5.独立自主就是什么事情都靠自己去完成。
6.社会主义社会不再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7.苏东激进式改革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循序渐进地开展。8.改革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9.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
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第三篇: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题:商品的品质、数量及包装(含答案)
[案例1]
我国某出口公司向英国出口一批大豆,合同规定:“水份最高为14%,杂质不超过2.5%。”在成交前,该出口公司曾向买方寄过样品,订约后该出口公司又电告买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当货物运至英国后买方提出货物与样品不符,并出示了当地检验机构的检验证书,证明货物的品质比样品低7%,但未提出品质不符合合同的品质规定。买方以此要求该出口公司赔偿其15000英磅的损失。请问:该出口公司是否该赔?本案给我们什么启示?
案例分析:
该出口公司没有充分的理由拒绝赔偿。因为卖方行为已经构成双重保证。在国际贸易中,凡是既凭样品买卖,又凭说明买卖时,卖方所交货物必须既符合样品要求,同时又符合说明要求,否则,买方有权利拒收货物。本案中,合同规定水分为14%,杂质不超过2.5%。以此来看,双方是凭说明进行买卖,我方所交货物只要符合合同规定就算履行义务。但是,我方在成交前向对方寄送过样品,并且没有注明“参考样品”字样,签约后又电告对方所出运货物与样品相似,买方有理由认为这样业务既凭样品又凭说明进行交易。因而买方检验货物与样品不符,有权索赔。
本案例启示我们:
(1)在国际贸易中,若向对方邮寄参考样品,一定注明“参考”字样。
(2)对于卖方在签订合同时,如能用一种方法来表示品质的,尽可能不要再提供其他的可能与前一种品质表述方法不太一致的表示品质的方法,以免买卖双方就此产生争议与纠纷。
(3)对于买方来说,如果要用几种方法来共同约束的话,要尽可能在合同中订明,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案例2]
我某出口公司与德国一家公司签定出口一批农产品的合同。其中品质规格为:水分最高15%,杂质不超过3%,交货品质以中国商检局品质检验为最后依据。但在成交前我方公司曾向对方寄送过样品,合同签定后又电告对方,确认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货物装运前由中国商检局品质检验签发品质规格合格证书。货物运抵德国后,该外国公司提出:虽然有检验证书,但货物品质比样品差,卖方有责任交付与样品一致的货物,因此要求每吨减价6英磅。
我公司以合同中并未规定凭样交货为由不同意减价。于是,德国公司请该国某检验公司检验,出具了所交货物平均品质比样品差7%的检验证明,并据此提出索赔要求。我方不服,提出该产品系农产品,不可能做到与样品完全相符,但不至于低7%。由于我方留存的样品遗失,无法证明,最终只好赔付一笔品质差价。
案例分析:
此例是一宗既凭品质规格交货,又凭样品买卖的交易。
卖方成交前的寄样行为及订约后的“电告”都是合同的组成部分。
根据商品特点正确选择表示品质的方法,能用一种表示就不要用两种,避免双重标准。
既凭规格,又凭样品的交易,两个条件都要满足。
样品的管理要严格。如“复样”、“留样”或“封样”的妥善保管,是日后重要的物证。
[案例3]
1997年10月,香港某商行向内地一企业按FOB条件订购5000吨铸铁井盖,合同总金额为305万美元(约人民币2534.5万元)。货物由买方提供图样进行生产。
该合同品质条款规定:铸件表面应光洁;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缩孔、夹渣和其他铸造缺陷。
合同规定(1):订约后10天内卖方须向买方预付约人民币25万元的“反保证金”,交第一批货物后5天内退还保证金。
合同规定(2):货物装运前,卖方应通知买方前往产地抽样检验,并签署质量合格确认书;若质量不符合同要求,买方有权拒收货物;不经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终止合同,否则由终止合同的一方承担全部经济损失。
案例分析: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外商利用合同中的品质条款进行诈骗的案例。
铸件表面“光洁”是一个十分含糊的概念,没有具体标准和程度;“不得有裂纹、气孔等铸造缺陷”存在的隐患更大,极易使卖方陷入被动。
对方的实际目标是25万反保证金。
这类合同的特点:价格诱人,工艺简单;技术标准含糊,并设有陷阱;预收保证金等后逃之夭夭,或者反咬一口;被欺诈对象多为合同管理不严、缺乏外贸经验、急功近利的中小企业。
[案例4]
我国某公司A向孟加拉国某公司B出口一批货物,合同价值约为USD20000.00,货物为汽车配件,共有10个型号,其中有四个型号要求根据客户样品制造的。付款方式为,客户先支付定金1000美金,剩余部分30%和70%分别以L/C和T/T支付(在货物生产完毕通知客户支付)。客人随即开来信用证,A公司按合同和L/C要求开始生产货物,但发现其中按客人样品要求订做的货物不能完成,由于客人订货的数量比较少,开发该产品十分不合算。因此打算从其他厂家购进该产品,但遗憾的是,却一直无法找到生产该产品的厂商。而此时已接近装船期了,其他货物亦相继生产完毕。A公司只好告诉B公司上述问题。B公司要求取消所有的货物并退还定金和样品,他的理由是,他要求订做的货物是十分重要的,不能缺少,因A公司没有按时完成货物,错过他的商业机会。A公司也感到无可奈何,确实理亏,只好答应客户的要求,承担一切货物积压的损失。
案例分析:
A公司应反省一下,为什么会造成如此被动局面?
1.对客户的样品没有做仔细研究,就简单地认为自己可以生产或从其他地方购买,以致确认客户的定单。
2.对于客户特别重要的货物,应该给予重视。因为客户将样品从国外带到中国交给A公司订做,S公司确认可以生产,最后却没有生产出来,客户当然感到十分失望。要是换成其他产品不能完成,或许客户会勉强答应不至于取消合同。
3.根据《公约》的规定,一方当事人重大违约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取消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本案的卖方已构成重大违约(数量不足),对方的要求是合理的。
[案例5]
有一年我国外贸公司向德国出口大麻一批,合同规定水分最高15%,杂质不超过3%,但在成交前,我方曾向对方寄过样品,合同订立后我又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货到德国后,买方出具了货物品质比样品低7%的检验证明,并要求赔偿600英镑的损失。我方拒绝赔偿,并陈述理由说:我批商品在交货时是经过挑选的,因为是农产品,不可能做到与样品完全相符。但也不至于比样品低7%。
问题: 我方失误在哪里?是否可以该商品并非凭样成交为由而不予理赔?
案例分析:
卖方避免对交易货物的品质承担双重担保义务(既凭规格又凭样品);虽卖方电文中告诉对方货物与样品相似,而不是完全相符,但买方有权保留所赔的权利;买出具品质比样品低7%的证明,虽不符合实情,卖方拿不出留存样品,故要赔偿600英镑。
[案例6]
增减装条款的纠纷
某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出口一笔商品。1996年3月1日国外开出信用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在3月4日收到从通知行转来信用证,信用证中条款规定:“ Amount:USD1232000.00„8O0M/Tons(quantity 5%more or less allowed)of XXX,Price:@USD1540.00 per M/Ton net,CIF A Port.Shipments to A port immediately.Partial shipments are not allowed.”(总金额 1232000.00美元。某商品800公吨,数量允许增减5%。价格:每公吨净重1,540.00美元,CIF A港,立即装运至A港,不许分批装运。)
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根据信用证条款,在接到信用证后立即安排装运出口,并与船方代理公司联系。据船方代理公司称至A目的港最早的有效船期就是4月6日有一条船,再没有其他更早的船期。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于4月7日将货装运出口,并取得4月7日签发的已装船的提单,并备妥信用证项下所需的其他单据向议付行交单办理议付。议付行经审单发现单证不符,不同意议付,因信用证规定总金额USDl,232,0O0.OO而发票和汇票金额却为 USD1,268,960.00,议付金额比信用证规定总金额超额 USD 36960.00。
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认为其不符点不成立,即向议付行申述:信用证规定800公吨货物的数量,又规定装运数量可允许增减 5%。按800公吨的增减 5%计算,即最高可以装840公吨;最低可以装760公吨。我们实际只装824公吨,仅增装了3%,不超出信用证规定的5%范围。信用证规定每公吨单价USD 1540.00,按824公吨计算,其总金额即USD1268960.00,是信用证允许的。所以说其不符点是不成立。
议付行认为信用证虽然规定货量允许增减装 5%,但信用证总金额并未允许增减。所以即使数量符合信用证规定,而议付的』总金额却超出信用证总金额限度也是绝对不允许的。根据UCP50O第37条b 款规定:“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银行可拒受其金额超过信用证所允许金额的商业发票。”议付行认为货既已装运又无法更改,所以建议采取部分信用证部分托收方式(Part L/C and part collection)。部分信用证部分托收方式的做法,即汇票分两套缮制,信用证总金额项下USD 1232000.00 缮制一套,在证下正常办理议付;其超额部分USD 36960.00另缮制汇票办理光票托收。
最后于4月9日以部分信用证部分托收方式办理寄单。
4月10日买方来电称:
“你 8日装运通知电悉。关于第XXXX号合同项下800公吨的商品,我于3月 1日开出信用证,要求必须‘立即装运’,你实际却拖延至4月7日才装运。你方对‘立即装运’的条款如无法执行时,理应事先通知我们或提出修改信用证。你方对信用证条款本提出异议,应认为接受‘立即装运’。按国际惯例解释,‘立即装运’应理解为在开立信用证日起,最晚不得超过30天内装运。我实际用户因急需该货,又由于你方并未提出异议,所以我方答应实际用户保证在3月份内交货。因你未立即装运使我无法按时向用户交货,造成我失约,你方应负担因此而引起我方的损失。
4月10日”
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根据买方的意见,于4月12日即提出反驳意见:
“你 10日电悉。关于第XXXX号合同迟装问题,你方所谓失约者,系恢方与A港实际用户之间的纠纷。我们合同并未签订“立即装运”的条款,而且该货于4月7日装运亦未超过你我双方合同的交货期。‘立即装运’只是你方信用证中的要求。根据UCP500第46条b款规定:不应使用诸如‘迅速’、‘立即’、‘尽快’以及类似词语,如果使用了这些词语,银行将不予置理。你方所谓国际惯例解释以开立信用证日起算30天内装运,此系UCP400旧惯例,该规定已经失效,被1994年1月 1日生效的UCP500所代替。按UCP500规定,类似‘立即装运’的词语用在信用证上,可以不予置理,也就是等于无此规定。
4月12日”
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发出上述反驳意见后,于4月19日却接到议付行转来开证行拒受单据的通知:
“第XXXX号信用证项下的单据经我审核,有如下单证不符:
我信用证的总金额规定为 USD1232000.00,你发票的货值为 USD1268960.00,这是你方单证不符之一。发票在金额栏中表示总货值 USD1268960.00,减超额办理托收部分:USD 36960.00,余额 USD1232000.00。我信用证并没有规定允许在本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再办理托收,这是单证不符之二。
根据上述单证不符情况,我行经研究无法接受。单据仍在我行留存,请告处理意见。
4月19日”
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认为问题还是在买方,开证行是配合申请人而提出上述的单证不符,决定向买方洽商。但适逢该货的市场价突然上涨,买方又急欲提货,所以在信用证项下的USD1232000.00按时支付了票款,对超额托收部分拒付。最后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损失 USD 36960.00而结案。
案例分析:
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在审查信用证时,对待“立即装运”的条款,当时如能事充电告买方,说明在最近实无更早的有效船期,只能于4月6日后才有到A港的船。争取对方的同意,这样处理似乎更妥当些。一般买方也只能接受该船期,因为实际船期就是没有船,而且从双方签订的合同交货期也没有如此规定必须立即装运。所以这样有理、有据地向对方提出,会更主动些。
按UCP500惯例规定:信用证如果使用类似“迅速”、“立即”、“尽快”等这样词语,银行将不予置理,也就是说等于信用征没有这样的条款规定。本案例的买方于4月10日来电提出:所谓按国际惯例解释,“立即装运”应理解为在开立信用证之日起30 天内装运。这是(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1983年修订本曾经这样规定过,但已经失效。即使1983年旧修订本也仍然要求信用证不应该使用“立即”这样不明确的词语。所以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以此向买方反驳后,买方已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只好又串通开证行利用单证方面找缺口,提出单证不符。
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的主要缺点就是在审证时未发现信用证只在数量上规定允许增减装5%,而信用证金额并未有所增加的幅度。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没有严格审查和注意这个问题,误认为信用证既然允许数量可以增减装5%,所以就增装了3%,结果造成信用证金额不够。一般以重量为计量单位的货物,如果允许有增减装的幅度要求,条款应作类似这样的规定:“Amount of credit and quantity of merchandise 5%more or less acceptable”(信用证的金额及货物的数量均可允许5%增减。)该条款就明确指出金额及货量均可增减5%。有的信用证虽然在条款中也只规定:“The quantity of shipment 5% more or less acceptable.”(数量允许增减装 5%。)但在信用证的总金额中已经增加了5%数额在内。如以本案例的信用证为例,信用证金额不是 USD1,232,000.00,而是直接在金额中规定为 USD 1,293,600.00,这样当然也可以。如果像本案例的信用证只在数量上允许增减5%,而金额既没有增减的条款,也未在信用证总金额的数额中含有 5%,这样的信用证在实际装运数量上只能掌握减装5%,不能增装。如果要增装只有向买方提出修改信用证,增加金额的增减条款。
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在议付金额超过信用证规定时,采取部分信用证部分托收方式结算,这也是一般外贸企业遇到少量超额时所采取的一种补救的办法,也只是权宜之计。因为对方起码有权拒付托收的部分,如果对方资信不佳,可以连信用证项下货款一起提出单证不符而拒付,本案例就是这种情况。超出信用证金额的部分办理托收,势必像本案例那样在发票金额栏中加以注明,总货值:XXXX,减超额办理托收部分:XXXX,余额XXXX。开证行就有理由提出信用证并未有这样部分托收的规定,以单证不符为由拒付货款。即使发票不做这样注明,则发票总金额与信用证项下的汇票金额不符,也是被作为拒付的理由。采取部分信用证部分托收方式,如果能事先修改信用证,在信用证中规定允许部分信用证部分托收,托收按即期付款交单方式,规定全套货运单据附在托收汇票项下,开证行只能在申请人付清货款后才能放单,这样就安全一些。
[案例7]
某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出口一批驴肉到日本。合同规定,该批货物共25吨,装1500箱,每箱净重16.6千克。如按规定装货,则总重量应为24.9吨,余下100千克可以不再补交。当货物运抵日本港口后,日本海关人员在抽查该批货物时,发现每箱净重不是16.6千克而是20千克,即每箱多装了3.4千克。
因此该批货物实际装了30吨。但在所有单据上都注明了24.9吨。议付货款时也按24.9吨计算,白送5.1吨驴肉给客户。此外,由于货物单据上的净重与实际重量不符,日本海关还认为我方少报重量有帮助客户逃税的嫌疑,向我方提出意见。经我方解释,才未予深究。但多装5.1吨驴肉,不再退还,也不补付货款。本案说明了什么问题?
案例分析: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海关一般对货物进口都实行严格的监管,如进口商申报进口货物的数量与到货数量不符,进口商必然受到询查,如属到货数量超过报关数量,就有走私舞弊之嫌,海关不仅可以扣留或没收货物,还可追究进口商的刑事责任。
本案中,由于我方的失误,不仅给自己造成损失还给进口商带来麻烦。
[案例8]
我某出口公司与匈牙利商人订立了一份出口水果合同,支付方式为货到验收后付款。但货到经买方验收后发现水果总重量缺少10%,而且每个水果的重量也低于合同规定,匈牙利商人既拒绝付款,也拒绝提货。后来水果全部腐烂,匈牙利海关向中方收取仓储费和处理水果费用5万美元。我出口公司陷于被动。从本案中,我们可以吸取什么教训?
案例分析:
商品的数量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条件之一。按照某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卖方交货数量必须与合同规定相符,否则,买方有权提出索赔,甚至拒收货物。此案中显然我方陷于被动,但仍可据理力争,挽回损失。首先应查明短重是属于正常途耗还是我方违约没有交足合同规定数量,如属我方违约,则应分清是属于根本性违约还是非根本性违约一。如不属根本性违约,匈方无权退货和拒付货款,只能要求减价或赔偿损失;如属根本性违约,匈方可退货,但应妥善保管货物,对鲜活商品可代为转售,尽量减轻损失。《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 86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如果买方已收到货物,但打算行使合同或本公约任何权利,把货物退回,他必须按情况采取合理措施,以保全货物,他有权保有这些货物,直至卖方把他所付的合理费用偿还给他为止”。而匈方未尽到妥善保管和减轻损失的义务,须对此承担责任。因此,我公司可与匈牙利商人就商品的损失及支出的费用进行交涉尽可能挽回损失。
[案例9]
我国某出口公司向日本出口驴肉一批,合同规定:每箱净重16.6公斤,共1500箱,合24.9吨。但货抵国外后,经日本海关查验,每箱净重并非16.6公斤而是20公斤,计1500箱,合30吨。海关认为单货不符,进口商以多报少。
案例分析:
对待出口商品的数量必须严格按合同或信用证的数字执行。少了固然对方不干,多了进口国家的海关也不轻易放行。各国海关对进口货物的监督都很严。如进口商申报的数量与到货数量不特,轻则认为企图逃漏关税,重则认为走私舞弊,海关不仅可以处以罚款或没收货物,还可能进一步追究进口商的刑事责任。另外,若遏上当地市场疲软或价格趋跌时,进口商也会拒收,或要求降低价格,或要求多交之货不再补钱。
[案例10]
某公司定购钢板400M/T,计6英尺、8英尺、10英尺、12英尺四种规格各100M/T,并附每种数量可增减5%的溢短装条款,由卖方决定。今卖方交货为:6英尺,70M/T;8英尺,80M/T;10英尺,60M/T;12英尺,210M/T,总量末超过420M/T的溢短装上限的规定。对于出口商按实际装运数量出具的跟单汇票,进口商是否有权拒收拒付?
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中,一般对溢短装条款解释为不但总量受其约束,所列每种具体规格和数量亦受其约束。案例中虽然总量符合要求,但卖方所交每种具体规格的钢板均与5%的约定相差甚大,其中12英尺钢板超装运110%,这是违反合同的。所以买方对于其所开票据完全有理由拒收拒付。
[案例11]
卖方对所售货物的权利负有担保义务
中国甲公司与荷兰乙公司于1995年9月20日签年月订045号合同及其附件。合同规定,中国甲公司向荷兰乙公司提供半自动车床35台,用于精密仪器的加工。双方就该批车床的规格、型号和性能指标等进行了约定。合同明确规定,荷兰乙公司在货到后将转口到美国和加拿大。
1996年1月10日,货到阿姆斯特丹。乙公司验收合格后,于1996年2月5日向甲公司支付了合同项下的全部货款。荷兰乙公司在付款后,依照其与美国和加拿大客户签订的供货合同,于1996年2月25日向美国和加拿大运送此批车床。在车床的使用过程中丙公司发现,该批车床系仿冒丙公司在美国登记注册的专利制造月的,属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丙公司于1996年5月28日依据美国有关专利法律的规定,向美国法院提出请求,要求法院发布停止这种车床在美使用和销售的禁令,同时起诉荷兰乙公司要求赔偿其经济损失16.5万美元。
1996年9月30日,美国法院判定荷兰乙公司的销售行为侵害了美国丙公司的知识产权并造成损害,要求荷兰乙公司赔偿丙公司的经济损失11.5万美元并发布公司的经济损失销售和使用禁令。荷兰乙公司在接到该判决后,依据与中国甲公司签订的合同,于1996年10月15日提起仲裁,要求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有关规定,转由中国甲公司承担全部经济赔偿并补偿荷兰乙公司由此而发生的全部费用。
案例分析:
本案的核心问题是卖方应当对货物承担什么样的权利担保义务。
一、卖方权利担保的范围
卖方对买方的权利担保的内容是指卖方应保证对其所售货物享有合法的权利。这里的权利除了对货物所有权的担保外,还包括卖方对所交付的货物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担保。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条规定,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除非买方同意在这种权利或要求的条件下收取货物。而《公约》第42条同时规定,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这是卖方对其出售的货物承担权利保证的法律依据。
二、中国甲公司违反了卖方的权利保证义务
根据上述规定,中国甲公司应对其出售的车床承担不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权利保证责任。
知识产权的保护具有地域性,各国授予的工业产权或知识产权是相互独立的。各国对受其本国法律保护的工业产权和知识产权都是不允许侵犯的。由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涉及的情况复杂,《公约》并不是绝对地要求卖方必须保证其所交付的货物不得侵犯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保护的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而是具有一定条件限制的。《公约》第43所规定的限制条件有(1)卖方只有当其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第三方对其货物会提出工业产权方面的权利要求或请求时,才对买方承担责任;(2)卖方并不是对第三方依据任何异国法律所提出的工业产权方面的权利要求或请求向买方承担责任,而只在下列情况承担责任:①时间的限制。如果买卖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买方打算把该项货物转售到某一个国家,则卖方对于第三方依据该国的法律所提出的有关工业产权或知识产权的请求,应对买方承担责任;②国境的限制。在任何其他情况下,卖方对第三方根据买方营业地所在国法律提出的有关侵犯工业产权或知识产权的请求,应对买方承担责任。
在本案中,中国甲公司和荷兰乙公司号合在本案中,中国甲公司和荷兰乙公司签订的045号合同时约定荷兰乙公司在货到后将转口到美国和加拿大。这就表明,合同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卖方已经明知买方将转售货物到第三国,因此,在没有免责条件的情况下,如发生第三方关于工业产权的请求时,卖方应对买方承担责任。
《公约》第42条第(2)款确定的免责条件包括(A)如果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第三方对货物会提出侵犯工业产权或知识产权的权利或请求时,卖方对由此而引起的后果不承担责任;(B)第三方对货物会提出侵犯工业产权或知识产权的权利或请求,是由于卖方依照买方提供的技术图纸、图案或其他规格为其制造产品引起的,则由买方对此负责,卖方不承担责任。
本案中,美国丙公司向荷兰乙公司提起侵权诉讼时,没有证据表明荷兰乙公司在向中国甲公司订购车床时,已经知道会侵犯他人工业产权或向中国甲公司提供了图纸等免责条件,因此中国甲公司作为货物买卖合同的卖方没有享受免责条件的因素,应当根据公约第43条(1)款之A项,向买方荷兰乙公司承担侵权责任。
三、买方享有的请求损害赔偿的条件限制
在发生侵犯第三方工业产权的情况下,作为货物买卖合同的买方向卖方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时,法律也给予其限制,其目的在于防止权利的滥用。
《公约》第43定,买方如果不在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第三方的权利或要求后一段合理时间内,将此权利或要求的性质通知卖方就丧失援引,第41条或第42条规定的权利。这一规定适用于在发生没有第42条免责条件情况下,卖方对买方向第三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的转承担。这一款关于合理时间的规定又不同于《公约》中要求买方在发现或理应发现货物不符后的合理时间内(最迟在收到货物后的两年内),将不符情况通知卖方,否则会丧失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可见本款对“一段合理时间内”通知卖方的要求更严。
本案中,荷兰乙公司得到美国法院的判决后,在15日内即提起仲裁,符合在“一段合理时间内”的要求,因此,其要求中国甲公司赔偿的请求应当得到支持。而在确定实际的经济损失和费用时,应当就荷兰乙公司的费用损失和其他经济损失一并进行计算,从而保护作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买方的权利,以体现卖方对权利保证责任的完全承担。
[案例12]
A出口公司与国外买方订立一份CIF合同,合同规定:“番茄酱罐头200箱,每箱24罐×100克”,即每箱装24罐,每罐100克。但卖方在出货时却装运了200箱,每箱24罐×200克。国外买方见货物重量比合同多了一倍,拒绝收货,并要求撤销合同。请问,买方有权这么做吗?
案例分析:
卖方所交货物与合同规定的包装规格明显不符,已构成违约。卖方的做法可能给买方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与损失,可能影响商品的销售,使买方的原有商业目的落空。在贸易管制严格的进口国,进口商在进口许可证中申报的数量与实际到货不符,会遭到海关当局的质询,甚至被怀疑逃避进口管制、以多报少、偷漏关税等行为而被追究责任。
所以,买方有权要求退货并撤销合同。
[案例13]
上海出口公司A与香港公司B按CIF条件成交自行车1000台,由A缮制合同一式两份,其中包装条款规定为“PACKING IN WOODEN CASE”(木装箱)。将此合同寄至B方,然后由B方签回。B签回的合同上于原包装条款“PACKING IN WOODEN CASE后面加了C.K.D字样”,但未引起A公司注意。此后,B公司按合同规定开证,公司凭信用证规定制单结汇完毕。在此过程中,得知B已将提单转让给另一发现系整台自行车某个商人C,货到目的港,发现系整台自行车木箱装,与单据所载不符。由于自行车整台进口需交纳20%进口税,因此C拒收货物并因此,要求退还货款。B公司转而向我公司提出同样要求。但是,A公司认为B公司已将提单转让给第三者公司认为,该行为表明买方对卖方的所有权已作出了相抵触的行为,即已构成对货物的接受。由此,双方产生了争议。
案例分析:
本案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问题:
1.卖方忽略C.K.D,造成实际装载与合同和单据不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C.K.D Complete Knock Down的缩写,意思是将一件成品完全拆散。本例买方回签的包装条款意思是将整台自行车完全拆散成零件装入木箱,而卖方却整车包装,但单据与合同完全相符。
2.品完全拆散。本例买方回签的包装条款意思是将整台自行车完全拆散成零件装入木箱,而卖方却整车包装,但单据与合同完全相符。
3.买方对提单的转让不构成与卖方所有权相抵触的行为。
本案中,B公司将代表货物所有权的提单转让给了C公司,这种转让只是处置了货物的有条件的所有权,即以货物应与合同相符为条件的所有权。也就是说,当单据的权利移交给买方的时候,买方所取得的货物所有权是有条件的,如果经检验发现货物与合同不符,买方仍有条件拒收,这公司种条件属于事后条件,因此,B公司对提单的处置并未构成与卖方的所有权相抵触的行为。但是,如果公司不是转让提单,而是将实际货物卖给或抵押给第三者,则结果就完全不同。
综上所述,本案中公司公司首先负有单据不符的责任,B公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付了款,并获得单据,而且处置了单据,放弃了处置单据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失去要求退货、退款的权利。为了补救这一失误,A公司采取的措施是与B公司协商,或承担应的20%进口税,或以其他办法妥善解决,以求得B公司的谅解,及时提货,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案例14]
国内A公司与国外客户B公司在2001年1月份 下了1X20'集装箱产品P2(货号934),此1X20'集装箱的934中,客户有二种规格,每一规格有2种不同的包装,卖给两个不同的最终用户,意味着4种不同样式的产品包装。每种包装的产品100箱,共计400箱。唛头如下:
唛头:
STL-953 QTY.: PCS(每箱多少支)
ITEM NO.934 G.W.: KGS(毛重)
C/NO.1-?? N.W.: KGS(净重)
MADE IN CHINA MEAS.: CM
A公司以为工厂会在正唛上按照箱子的流水号来编,因此A公司在下定单时没有注明在正唛的“C/NO.1-” 后按照流水号来编写具体的箱号,结果工厂没有在正唛上按照箱子的流水号来编写,而产品货号又全部一样。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客户无法区分货物。该客户不得不一箱箱打开包装找货,浪费了客户人工费,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失。客户提出索赔,A公司相应给予客户赔款。但是此客户从此断绝了与我们的贸易往来。
案例分析:
1.A公司在给工厂下订单时,在生产清单上若需工厂填写的内容,需要在英文旁边注明中文,因为很多工厂的英文水平一般,要考虑到工厂的具体情况。
2.在给工厂下订单时需考虑到客户的具体要求,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收到货,如何区分货物的问题。特殊的要求,在生产清单上注明以外还要跟工厂在电话里特别强调。以防工厂对A公司具体要求没有注意到,造成生产的东西不符合的要求,返工,延误交货期。
3.对于工厂较多的订单在给工厂唛头最好编为第1个工厂C/NO.1-(1,2,3„);第2个工厂C/NO.2-(1,2,3„);第3个工厂C/NO.3-(1,2,3„);依此类推„
若工厂数很少,而箱数确认的情况可以按照流水号编箱号,如下例子,共75箱货3个工厂。
第一个工厂为:10箱,那么箱号就是C/NO.1-(1,2,3„10),第二个工厂为: 20箱,那么箱号就是C/NO.11-(12,13„30)
第三个工厂为: 35箱,那么箱号就是C/NO.31-(32,33„75)
4.A公司要求质检人员验货时,对箱号进行核实,以防工厂误填。
[案例15]
2002年世界杯期间,日本一进口商为了促销运动饮料,向中国出口商订购T恤衫,要求以红色为底色,并印制“韩日世界杯”字样,此外不需印制任何标识,以在世界杯期间作为促销手段随饮料销售赠送现场球迷,合同规定2002年5月20日为最后装运期,我方组织生产后于5月25日将货物按质按量装运出港,并备齐所有单据向银行议付货款。然而货到时由于日本队止步于16强,日方估计到可能的积压损失,以单证不符为由拒绝赎单,在多次协商无效的情况下,我方只能将货物运回以在国内销售减少损失,但是在货物途径海关时,海关认为由于“韩日世界杯”字样及英文标识的知识产权为国际足联所持有,而我方外贸公司不能出具真实有效的商业使用权证明文件,因此海关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扣留并销毁了这一批T恤衫。请分析海关的处理是否正确。
案例分析:
海关处置正确。这实际上是一个定牌中性包装问题,在国际贸易中对于中性包装,尤其是定牌中性包装,在按照买方的要求注明有关商标、牌号外,还应注明以后因此而产生的侵权行为或知识产权纠纷,由买方承担一切责任和费用。
[案例16]
在荷兰某一超级市场上有黄色竹制罐装的茶叶一批,罐的一面刻有中文“中国茶叶”四字,另一面刻有我国古装仕女图,看上去精致美观,颇具民族特点,但国外消费者少有问津。问其故何在?
案例分析:
问题主要出在文字说明方面。出口商品的销售包装上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如商标、牌名、品名、产地、数量、规格、成分、用途和使用方法等。使用的文字必须简明扼要,并让顾客能看懂,必要时也可中外文同时并用。具体到本案例,当地人除了对仕女图投入一瞥外,不知内装何物。即使消费者知道内装为茶叶,但是红茶还是绿茶?分量多少?质量如何?还是无从知道。因此上述包装不便于消费者了解商品,不了解何谈购买?
[案例17]
英国穆尔公司以CIF伦敦的条件,从兰陀公司购买300箱澳大利亚水果罐头。合同的包装条款规定:“箱装,每箱30听。”卖方所交货物中有150箱为每箱30听装,其余150箱为每箱24听,买方拒收。卖方争辩说,“每箱30听”字样并非合同的重要部分,不论是24听还是30听,其品质均与合同相符,因此,买方应接受。
案例分析:
有些国家的法律,把买卖分为两类,一种叫凭样品买卖,一种叫凭说明买卖。后者所包括的范围很广,不仅涉及商品品质方面的问题,也包括数量,甚至包括合同中有关装运期、包装和货物花式搭配方面的陈述。按照英国买卖法的规定,凡合同中一切有关货物“说明”的事项都是合同的要件,如有违反,买方有权拒收货物,并可以提出索赔。本案例中,英国法认为,包装是属于“说明”的组成部分,属于要件,卖方违背合同要件,买方有理由拒收全部货物,也可以接受合乎规定部分,拒收不合规定部分,并提出损害赔偿。
第四篇:国际贸易实务课后答案第6、7章
国际结算
1.什么是汇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兑票时或者在指定的日期无条件支付汇票上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金融票据。银行汇票是出票人和付款人均为银行的汇票。
商业汇票是出票人为企业法人、公司、商号或者个人,付款人为其它商号、个人或者银行的汇票。
2.托收的含义、种类和特点各有哪些?采用托收主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托收的含义:债权人(出口商)出具汇票委托银行向债务人(进口商)收取货款的一种支付方式。
托收的种类:根据托收时是否向银行提交货运单据,托收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两种。根据交单条件的不同,跟单托收又可以分为付款交单(简称D/P)和承兑交单(简称D/A)。托收的特点:
1、托收属于商业信用,银行办理托收业务时,即没有检查货运单据正确与否或是否完整的义务,也没有承担付款人必须付款的责任。
2、托收对出口人的风险较大,D/A比D/P的风险更大。
3、托收对进口人比较有利,可以免去开证的手续以及预付押金,还有可以预借货物的便利。种类:
1、光票托收。托收时如果汇票不附任何货运单据,而只附有“非货运单据”(发票、垫付清单等),叫光票托收。这种结算方式多用于贸易的从属费用、货款尾数、佣金、样品费的结算和非贸易结算等。
2、跟单托收。它是凭附有货运单据的汇票进行的托收。这各方式在国际贸易中较为普遍,尤其是大宗货物的支付多采用跟单托收。跟单托收根据交单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付款交单和承兑交单两种。(1)付款交单跟单托收:付款交单跟单托收是指以进口人支付货款为取得货运单据的前提条件,即所谓的“一手交钱,一手交单”。出口人把汇票连同货运单据交给银行托收时,指示银行只有在进口人付清货款的条件下才能交出货运单据。这种托收方式对出口人取得货款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证。(2)承兑交单跟单托收:承兑交单是指进口人以承兑出口人开具的远期汇票为取得货运单据的前提,这种托收方式只适用于远期汇票的托收,与付款交单相比,承兑人交单为进口人提供了资金融通上的方便,但出口人的风险增加了。应该注意的问题
1、认真考察进口人的资信情况和经营作风,并根据进口人的具体情况妥善掌握成交金额,不宜超过其信用程度
2、对于贸易管理和外汇管制较严的进口国家和地区不宜使用托收方式,以免货到目的地后,由于不准进口或收不到外汇而造成损失
3、要了解进口国家的商业惯例,以免由于当地习惯做法,影响安全迅速收汇
4、出口合同应争取按CIF 或CIP 条件成交,由出口人办理货运保险;或也可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在不采用CIF或CIP条件时,应投保卖方利益险
5、采用托收方式和先发货后收款时,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及时催收清理发现问题应迅速采取措施,以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
3.简述信用证结算的优缺点?
(1)当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时,受益人(出口商)的收款有保障,特别是在出口商不很了解进口商时,在进口国有外汇管制时,信用证的优越性更为显著。(2)信用证使双方的资金负担较平衡。对于出口商来说,出运货物以后可以立即把单据卖给出口地银行以获得货款,还可以利用信用证做打包放款,因此,资金负担比货到付款和托收轻得多;对于进口商来说,开证时一般只需缴纳部分押金,获得单据时才支付全额,其资
金负担也比预付货款轻得多。(3)信用证方式也具有一些缺点。比如容易产生欺诈行为,由于信用证是具有自足性的文件,有关银行只处理单据的特点,如果受益人伪造相符单据或制作根本没有货物的假单,那么进口商就会成为受害人。尽管从理论上讲进口商可以依买卖合同要求出口商赔偿,甚至诉诸法律,但跨国争端往往很难解决。另外,信用证方式手续复杂,环节较多,不仅费时,而且费用也较高,审单等环节还需要较强的技术性,增加了业务的成本。
4.何谓可转让信用证?简述可转让信用证的一般业务流程和转让规则?
可转让信用证(Transferable Credit)是指信用证的受益人可以要求授权付款、承担延期付款的责任、承兑或议付的银行,或当信用证是自由议付时,可以要求信用证中特别授权的转让银行,将信用证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一个或数个受益人的信用证。.可转让信用证的运作流程及主要特征 1.可转让信用证的业务流程 可转让信用证支付业务有两次开证过程,并且转让行通常身兼多职,因此业务流程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在转让行与通知行或议付行为同一家银行,并且转让行与第二受益人的通知行或议付行也为同一家银行的基础上。
5.简述信用证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1)开证申请人(applicant)。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的人,在信用证中又称开证人(opener)。义务:根据合同开证;向银行交付比例押金;及时付款赎单 权利:验、退赎单;验、退货(均以信用证为依据)(2)开证行(opening/issuing bank)。接受开证申请人的委托开立信用证的银行,它承担保证付款的责任。义务:正确、及时开证;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 权利:收取手续费和押金;拒绝受益人或议付行的不符单据;付款后如开证申请人无力付款赎单时可处理单、货;货不足款可向开证申请人追索余额
(3)通知行(advising/notifying bank)。指受开证行的委托,将信用证转交出口人的银行,它只证明信用证的真实性,不承担其他义务。还要证明信用证的真实性;转递行只负责照转。
4)受益人(beneficiary)。指信用证上所指定的有权使用该证的人,即出口人或实际供货人。
义务:收到信用证后应及时与合同核对,不符者尽早要求开证行修改或拒绝接受或要求开证申请人指示开证行修改信用证;如接受则发货并通知收货人,备齐单据在规定时间向议付行交单议付;对单据的正确性负责,不符时应执行开证行改单指示并仍在信用证规定期限交单。权利:被拒绝修改或修改后仍不符有权在通知对方后单方面撤消合同并拒绝信用证;交单后若开证行倒闭或无理拒付可直接要求开证申请人付款;收款前若开证申请人破产可停止货物装运并自行处理;若开证行倒闭时信用证还未使用可要求开证申请人另开。(5)议付银行(negotiating bank)。指愿意买入受益人交来跟单汇票的银行。根据信用证开证行的付款保证和受益人的请求,按信用证规定对受益人交付的跟单汇票垫款或贴现,并向信用证规定的付款行索偿的银行(又称购票行、押汇行和贴现行;一般就是通知行;有限定议付和自由议付)。义务:严格审单;垫付或贴现跟单汇票;背批信用证;权利:可议付也可不议付;议付后可处理(货运)单据;议付后开证行倒闭或借口拒付可向受益人追回垫款(6)付款银行(paying/drawee bank)。信用证上指定付款的银行,在多数情况下,付款行就是开证行。对符合信用证的单据向受益人付款的银行(可以是开证行也可受其委托的另家银行)。有权付款或不付款;一经付款无权向受益人或汇票善意持有人追
(7)保兑行(Confirming Bank)受开证行委托对信用证以自己名义保证的银行。加批“保证兑付”;不可撤消的确定承诺;独立对信用证负责,凭单付款;付款后只能向开证行索偿;若开证行拒付或倒闭,则无权向受益人和议付行追索。
(8)承兑行(Accepting Bank)对受益人提交的汇票进行承兑的银行,亦是付款行。(9)偿付行(Reimbursement Bank)受开证行在信用证上的委托,代开证行向议付行或付款行清偿垫款的银行(又称清算行)。只付款不审单;只管偿付不管退款;不偿付时开证行偿付。6简述银行保函的含义与特点。
银行保函是指银行应委托人的申请而开立的有担保性质的书面承诺文件,一旦委托人未按其与受益人签订的合同的约定偿还债务或履行约定义务时,由银行履行担保责任。
它有以下两个特点:⒈ 保函依据商务合同开出,但又不依附于商务合同,具有独立法律效力。当受益人在保函项下合理索赔时,担保行就必须承担付款责任,而不论委托人是否同意付款,也不管合同履行的实际事实。即保函是独立的承诺并且基本上是单证化的交易业务。⒉银行信用作为保证,易于为合同双方接受。
7简述备用信用证的含义与特点。
备用信用证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用证,是开证银行对受益人承担一项义务的凭证。开证行保证在开证申请人未能履行其应履行的义务时,受益人只要凭备用信用证的规定向开证行开具汇票,并随附开证申请人未履行义务的声明或证明文件,即可得到开证行的偿付 特点:
1备用信用证主要涉及基础交易款项的担保,受益人需要向银行提交单据证明债务人没有履行基础交易中的义务。2备用信用证的开证银行并不希望真正使用该信用证为受益人付款,因为这表明基础交易发生了争议,支付人(债务人)也是极力否认自己有违约行为,设法让开证银行拒绝对受益人付款。3备用信用证的开证申请人和受益人既可以是买方也可以是卖方。4备用信用证用来担保基础交易款项的支付,可以减少一般商业信用证要求审查单证的麻烦和费用。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1进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确定进出口商品价格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我国 进出口 商品的作价原则是,在贯彻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结合国别(地区)政策,并按照我们的购销意图确定适当的价格。
1.要考虑商品的质量和档次
在国际市场上,一般都贯彻按质论价的原则,即好货好价,次货次价,品质的优劣,档次的高低,包装装潢的好坏,式样的新旧,商标,品牌的知名度,都影响商品的价格。
2.要考虑运输距离
国际货物买卖,一般都要通过长途运输。运输距离的远近,影响运费和保险费的开支,从而影响商品的价格。因此,确定商品价格时,必须核算运输成本,做好比价工作,以体现地区差价。
3.要考虑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不同,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费用的风险有别,在确定进出口商品价格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例如,同一运输距离内成交的同一商品,按 CIF 投机倒把成交同按Exship条件成交,其价格应当不同。4.要考虑季节性需求的变化
在国际市场上,某些节令性商品,如赶在节令前到货,抢行应市,即能卖上好价。过了节令的商品,其售价往往很低,甚至以低于成本的“跳楼价”出售。因此,应充分利用季节性需求的变化,切实掌握好季节性差价,争取按对我有利的价格成交。5.要考虑成交数量
按国际贸易的习惯做法,成交量的大小影响价格。即成交量大时,在价格上应给予适当优惠,或者采用数量折扣的 办法;反之,如成交量过少,甚至低于起订量时,也可以适当提高出售价格。那种不论成交量多少,都采取同一个价格成交的做法是不当的,我们应当掌握好数量方面的差价。
6.要考虑支付条件和汇率变动的风险
支付条件是否有利和汇率变动风险的大小,都影响商品的价格。例如,同一商品在其它交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取预付货款和凭 信用证 付款方式下,其价格应当有所区别。同时,确定商品价格时,一般应争取采用对自身有利的货币成交,如采用不利的货币成交时,应当把汇率变动的风险考虑到货价中去,即适当提高出售价格或压低购买价格。
此外,交货期的远近,市场销售习惯和消费者的爱好与否等因素,对确定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盘考虑,权衡得失,然后确定适当的价格 2佣金、折扣、净价的含义各是什么? 净价:含佣金价与折扣价的价格为净价
佣金:买方或卖方付给中间商为促进交易而提供服务的酬金 折扣:卖方给予买方一定百分比的价格减让
3为什么价格条款是进出口合同中的核心条款?规定此条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商品价格条款的基本内容包括商品单价和商品总值。进出口商品的单价通常包括下列四个组成部分:一是计量单位;二是单位价格金额;三是计价货币名称;四是贸易术语。商品单价与成交商品数量的乘积,为商品总值,是指一笔交易的货款总金额。价格条款的签订有助于避免商品价格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即订约后价格发生变动,任何一方都不得要求变更原定的价格,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因此价格条款是进出口合同中的核心条款。
(2)A 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市场状况和价格走势,并遵循我国进出口商品作价原则和每笔交易的经营意图,合理约定适当的成交价格,防止盲目定价而导致成交偏离国际市场价格的情况出现。
B应根据运输市场情况、运价水平、并结合自身条件和经营意图,酌情选择于己有利的贸易术语。
C争取选择于己有利的计价货币,以免遭受货币变动带来的风险与损失。
D根据成交商品的品种、数量、交货期限和市场行情变化等因素,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作价方法,力争择优选用,以免承担价格变动的风险
E参照国际贸易习惯的做法,注意佣金与折扣的合理运用,以便有效地利用中间代理商的购销渠道和扩大交易。
F若在买卖合同中,对交货品质,数量规定了激动幅度,即约定了品质增减价条款、数量增减条款,则应一并表明去激动部分的作价,以利于履行合同。G若交易双方商定商品的包装材料和包装费另计作价,则其计价办法也应一并在买卖合同中具体订明,以便依约行事。
H鉴于价格条款是一项核心条款,它与其他相关条款有着内在联系,故价格条款的内容与其他相关条款的规定,应当彼此衔接,不能相互矛盾,一利于合同的履行。
4在出口贸易中为什么要加强成本核算?
1利于防止由于出口定价太高时使得我国出口竞争力被削弱,并刺激其他国家发展该项商品的生产或增加代用品来同我国产品竞销,从而导致对我方不利的被动局面。
2利于防止不急成本在国内高价竞购,在国外倾销,盲目扩大出口而带来的在外销价格方面造成混乱,导致“肥水流入外人田”,是国家和企业蒙受经济损失并导致反侵销投诉案件增多的局面出现。
第五篇:模块6案例分析
一、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参与评价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和家长。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在学生自评和互评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家长是学生学习的督促者,配合者,因此家长与教师是评价学生的核心人物,他们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品等进行评估,这更加注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就。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
1、档案袋评价。杨老师准备为每个学生创建一个学习档案袋,发给每个学生一个袖珍文件夹,让他们写上自己的名字,指导学生在档案袋中每星期放入一张“进步卡”,每个月放入一张“阶段评价卡”,并要求学生从每一单元中收集至少一篇自己满意的作业放进文件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她将不断引导学生对学习档案袋中的内容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交流。
2、量规评价。她为家长量身定制了三张评价表,分别为学期初的观察记录表,每月的月评表,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表。
三、你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哪些原则?
答:①目标性原则,杨老师制作的卡片中,都提出了相应的目标,要以评促学。
②关联性原则,杨老师共制作了三种卡片,包括进步卡、阶段评价卡、期末终结性评价卡。每张卡都有三种形式,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杨老师发给家长的3张评价表,评价应有家长和学生合作,这都体现了关联性原则。
③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学生档案袋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进步卡、阶段评价卡、期末终结性评价还有家长的3张评价表其量规评价体现了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
④客观性原则杨老师设计的量规非常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采取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老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保证了客观性。
⑤整体性原则,设计中,杨老师提到评价的形式不只是期末的一纸试卷,而是进步卡、阶段评价卡、期末终结性等等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就。
⑥指导性原则,杨老师发给家长的3张评价表,杨老师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指导,提供咨询,体现了指导性原则。
四、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哪些理念?
答: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总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的目的——促进发展。杨老师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2、评价的内容——综合化。杨老师在评价过程中,既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又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并对学生进行了综合评价。
3、评价的标准分层化。杨老师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设计了进步卡,让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4、评价的方式——多样化。杨老师为学生建立了档案袋和为家长量身定制了三张评价表,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丰富了评价方式。
5、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杨老师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五、你如何看待杨老师设计的教学评价方案?你认为有哪些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
答:优点:
我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他改变了一贯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他注重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的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就,具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有待改进的地方是:
1、评价中的主观性较强,能否落实到位,会不会出现应付情况,杨老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避免这类情形发生。
2、评价后促进的措施没有体现。
3、杨老师对评价的内容虽然也能做到综合化,但对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还未做到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