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主体的重新界定

时间:2019-05-14 08:3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主体的重新界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主体的重新界定》。

第一篇:行政主体的重新界定

前言

行政主体作为法律名词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八十年代末。它一经提出,即便引起了法学家们热烈的讨论。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该理论研究已成为行政法学研究行政组织的主流。对行政主体的探讨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对行政组织法的全面研究。行政主体作为一个法学概念出现之前,我国行政法学界一直沿用行政学中的“行政机关”来指称以自己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并承担相应行政责任的管理组织。但这一概念不能穷尽所反映的对象客体,不能区别行政机关的民事主体和行政主体的双重地位,也不能反映它本身在行政法中的特殊身份。因此寻找一个新的、能对行政诉讼中法律责任的承担者予以抽象概括的概念十分的必要。九十年代,我国在行政主体研究上形成了独特的行政主体理论,但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主体多元化发展,现有的行政主体理论已显现出诸多弊端,甚至阻碍了司法实践的发展。在现代公共行政改革的冲击和行政主体多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目前的行政主体理论受到了实证主义极大的挑战。为了回应这一冲击,顺应这一趋势,必然要求重新确立行政主体的内涵,扩大我国行政主体的外延。因此,重新确立行政主体的界定标准成为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我国行政主体理论面临的挑战

“行政主体”是一个法学术语。关于行政主体概念,我国行政法学界基本上已达成共识,即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地承担由此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现在理论界对于行政主体的界定标准。首先,行政主体必须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行政主体必须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以上的四点标准就是对于行政主体内涵的确认,也是对行政主体范围的界定。由此看出,此界标准定决定了只有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才可能作为行政主体而存在,受行政法规调整。但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这一沿用多年的行政主体范围也存在需要重新界定的问题。首先让我们看个案例。

刘某和罗某是成都某高校外国语学院2003级英语本科班学生。2004年5月9日晚,刘某和罗某在教室里拥抱、接吻,被学校的监控设备录了下来。2004年5月20日,学校依据该校《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第13条第3款“发生非法性行为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之规定,勒令两人退学,两人当学期的期末考试也被

取消。2004年8月17日,刘某和罗某在律师的陪同下,向成都市武侯区法院递交了一纸诉状,将母校告上法庭。2004年9月16日,两名学生向法院递交了“学校暂停执行勒令退学处分”的申请。2004年10月21日,成都市武侯区法院下达了“中止执行勒令退学处分”的裁定书,两名大学生搬回学校,一边上课,一边等待法院恢复审理。同年12月6日,成都市武侯区法院开庭,原、被告双方律师就是否应当受理此案件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法院最后对上述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该起诉不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理条件,并对上述案件做出了不予受理的裁定,同时将裁定书送达了起诉人。类似的事件还有“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及“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等。这个案件涉及的就是行政主体范围的界定问题。在此案件中,着重体现以下几个问题。学校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学校开除刘某和田某的行为性质如何界定?是否是具体行政行为?学校的这种处分行为是否受行政法调整?

众所周知,我国行政法调整的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如果行政主体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那么,行政相对人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代表政府形象的行政主体,在社会分工中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民众相对地处于被管理的地位。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主要源于国家赋予行政主体的行政权。作为一项国家权力,具有强制性、支配性和执行性,这种公权力使得行政相对人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为了达到公权力和私权利二者之间的平衡,行政法的出现使得公权力的行使受到了限制。这不但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利,也体现了法律正义性的价值。在我国,目前公认的行政主体是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其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国务院;②国务院组成部门;③国务院直属机构;④经国务院授权的办事机构;⑤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⑧经法律、法规授权的派出机关和派出机构;⑨经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内部机构、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⑩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如经授权的行政性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群众性组织等。从此案看,争议最大的焦点就是主体适格问题。也就是说,学校到底能不能作为行政主体来接受行政诉讼。从上面列举的行政主体上来看,学校并不在其中。我国的行政主体行主要是指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学校作为一种国家的事业单位,它在性质上属于公法人,虽然在行使管理职权上具有公共性,但这种公权力并不是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授权,所以传统理论普遍认为这种公共组织应该排除在行政主体之外。

在此案中,由于学校没有行政主体资格,那么它所行使的行为也就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当然也就不能受行政法调整了。所以,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起诉比较符合法律依据。但法院的判决虽然符合合法性原则,但却不符合合理性原则。学校作为一种公法人,具有一定的公权力。当学校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时,必然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在这种公权力下会处于一种被管理的地位。在这种弱势地位下,学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学校对学生的这种自上而下的行为不被认为是行政行为的话,那么这种行为将无法定性,因为从行为性质和调整对象上看,这种行为也不能认定为民事行为和刑事行为。所以,这种公法人则会出现权力的真空。其次,学校作为一种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它管理的事项涉及的是社会的公共利益。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权,学生在学校受教育就是享受这种公共利益的体现。如果学校仅仅因为学生的一些错误,就根据《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剥夺宪法所赋予的受教育权,从法律效力上来讲是说不通的,因为宪法效力高于一切。

在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于以上那样的案例。拥有行政权组织未被列入行政主体中,他们往往因为不具有行政主体的身份而无法被列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从而致使众多的被这些组织侵犯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得不到公法的救济。他们与上述第⑩所界定的行政主体的区别就是他们的授权不是很明显 ,但实际上这些不为法律所约束的“公法人”却越来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行政理念由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特别是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出现了更多的以非国家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身份出现的公法人和其他组织。众多的原本由行政机关行使的权力被赋予了从事特定公共事务的组织,即上述的公法人,或者是由原来国家机关或国家机构转变而来的行业协会。这些在传统认识上不属于行政机关、不具有行政职权的组织实际上担当了行政机关的角色。这些组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颇为紧密,因此它们对人们的影响也是非常的普遍。与此同时,公共权力的分散化和多样化,引发了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践中那些具有公共职能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以各自的方式实现着市民社会的公共管理行。当国家权力向社会转移已成为现代的总体趋势下,行政法学界开始呼吁,重新确认行政主体界定标准,扩大行政主体外延,将社会公共组织纳入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赋予这些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以行政主体的资格。

二、我国对西方国家行政主体理论的借鉴

在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行政主体制度,是一种以行政分权、地方自治为核心,以法律规范、法院救济为保障的行政组织法律制度。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行政主体制度,早在八十年代末引入行政主体概念主要是为了解决行政诉讼的被告问题。尽管二者的目的并不相同,但西方国家行政主体概念的根基十分牢靠,其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也非常强,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首先,咱们先来看一下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国家———法国与德国。在法国,行政主体是作为行政分权技术出现的。法国行政法学家将行政主体定义为“享有实施行政职务的权力,并负担由于实施行政职务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主体”。[4]在德国,行政主体是指在行政法上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具有统治权并可设置机关以便行使、借此实现行政任务的组织。日本的行政法学者们则将行政主体界定为行政权的归属者。以上国家对行政主体的界定基本上是依照“行政职能”、“行政职权”。我们再来看一下英美法系的代表国家———英国与美国。在英国,没有行政主体的概念,但却存在行政主体制度,因为英国长期以来实行行政分权,而行政主体制度则是行政分权的法律技术。英国的行政主体有三类:国家、地方政府和公法人。美国的行政主体有四类:联邦、各州、地方政府和公法人。两国行政主体的范围与法国比较类似。但无论是大陆法系的法国、德国日本,还是英美法的美国、英国,它们共同的界定行政主体的标准学说都是行为标准说,这与我国的主体标准学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国家还有一类重要的行政主体,即公法人,并且它在行政主体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我国行政主体中所欠缺的就是此类公法人。正是由于此类行政主体的缺,才致使类似本文开头的案例接二连三地出现。

三、我国行政主体内涵的重新界定标准

要摆脱我国行政主体理论面临的现实困境,有些学者提出对我国行政主体理论进行重构,以对行政主体理论进行改造与完善。主流观点有二:有学者认为借鉴西方的行政主体制度,在我国建立以行政分权为核心的行政主体制度;也有学者认为应在借鉴法、德、日等国家界定行政主体概念的基础上,重新界定我国行政主体的内涵。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第二种观点比较适合我国国情。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国家,建立完全以行政分权为核心的行政主体制度与我国目前的政治制度不符。虽然我国现在正处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但行政分权的行政主体制度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涉及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转变,实施起来也会有很大的困难和障碍。从中央集权直接到行政分权大跨度的转

变也会使社会结构不稳定,产生一些负面的效果。通过借鉴法、德、日等国家界定行政主体概念的经验来丰富和界定行政主体的内涵,扩大行政主体的范围,完善行政主体理论,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和现实需要的。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开支,世界各国兴起了一场公共行政改革运动。各国政府普遍把部分行政职能开始像社会转移,从而促成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兴起,呈现出公共权力的多样化和行政主体的多元化趋势。这种简政放权的路径结果导致了国家行政的范围缩小,社会公共行政的范围扩大。所以,自现代公共行政改革以来,国家行政已不能涵盖所有的公共行政,社会公共行政应运而生。姜明安教授指出:“国家行政属于公共行政,但公共行政并不属于国家行政,公共行政除了国家行政外,还包括其他非国家的公共组织的行政,如公共社团、律师协会等的行政以及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立学校等)的行政。”[2]虽然我国现有的行政主体理论还在以职权性与授权性的划分为界定标准,但从近几年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实践来看,我国行政法领域也开始逐步涉及社会组织进行的公共行政。而我国这种公共行政改革和社会行政理论的增加,为以“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权”为标准界定行政主体提供了现实背景。

重新界定后的我国行政主体,指依法享有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权,能以自己名义实施公共行政, 并对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主体新的内涵应该有新的理解。这里的行政权力不仅包括传统的国家行政权力,还包括社会公共行政层面的行政权力。根据这个新的界定标准,行政主体的范围应该包括行政机关、被授权的组织和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这种“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权”新的界定标准将会扩大行政主体的范围, 明确各类组织的行政主体地位及其公法上的责任,为受行政主体侵犯的行政相对人提供合法救济[5]。所以,行政法学应该加大对新增的从事社会公共行政的行政主体类型的研究,以反映行政主体多元化的趋势。

结论

如前所述,现阶段非政府组织行使公共权力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频繁。这种社会的公共行政与政府机关的行政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仅仅是管理主体的不同而已。它们都是行使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行为,它们都会对社会成员的权利带来影响。既然社会公权力组织的公共管理行为必然会影响到

公民权益,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法律予以规范和调整,才能确保社会公权力组织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也才能保障公民权益不受社会公权力组织管理行为的侵犯。由于这些社会组织管理的事务和行使的权力都具有一种公共性,因此,其他法律特别是民法无法将其纳入调整范围,而以规范公共行政权力为内容的行政法来加以规定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二篇:浅谈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现状及重新界定

浅谈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的现状及重新界定

摘 要

政府会计主体是政府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政府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目前,我国的政府会计侧重于某一个具体部门,采用单一主体的预算会计主体模式。这种模式将政府预算与政府具体使用资金的核算割裂开来,使得预算对具体财务资源的使用缺乏控制,达不到政府预算的目的。

本文首先对政府会计主体的内涵与其双重性进行分析,对我国现行政府会计主体的现状进行讨论,同时对于德国、美国、英国等国的三种不同的会计主体进行介绍,最后对现阶段我国学者对于政府会计主体重新界定的观点进行归纳,在借鉴西方政府会计主体界定的实践经验,对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的重新界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会计主体 记账主体 报告主体 基金主体 双主体

目 录

引言„„„„„„„„„„„„„„„„„„„„„„„„„„„„„ 3

一、政府会计主体的内涵„„„„„„„„„„„„„„„„„„„ 3

二、政府会计主体的双重性:关于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的讨论„„ 4

三、我国政府主体的现状„„„„„„„„„„„„„„„„„„„„„ 5

四、国外政府会计主体的模式„„„„„„„„„„„„„„„„„„ 6

(一)德国法国的政府主体„„„„„„„„„„„„„„„„„„„„ 6

(二)美国州与地方政府的基金主体„„„„„„„„„„„„„„„„ 7

(三)英国等国的政府与基金并存的“双元主体模式” „„„„„„„„9

五、现阶段我国学者对于会计主体重新界定的观点„„„„„„„ 10

(一)政府主体:“组织性质”学说的提出„„„„„„„„„„„„„ 10

(二)基金主体:“资金来源与用途”学说的提出„„„„„„„„„„ 10

(三)双主体„„„„„„„„„„„„„„„„„„„„„„„„„„11

六、政府会计主体重新界定的相关建议„„„„„„„„„„„„„ 12 结束语„„„„„„„„„„„„„„„„„„„„„„„„„„„14 参考文献„„„„„„„„„„„„„„„„„„„„„„„„„„„„„14 浅谈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的现状及重新界定

引 言

政府会计改革,是一场关乎政府公开透明、管理方式、行政职能转变和预算管理制度的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当前社会公众对政府会计信息需求的呼唤。政府会计改革首先应对会计主体、账户设置等问题达成共识。政府会计主体解决政府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空间范围问题,是区分不同主体之间、主体与主体所有者之间利益界限的依据。政府会计主体界定问题是政府会计改革中的一个难点,关系到政府会计模式的选择。只有通过识别和界定政府会计主体,才能确定政府财务人员服务的范围以及财务报表供给的对象,从而提供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政府会计信息。

迄今为止,我国尚未真正意义的政府会计主体,对政府会计主体的研究也只是作为政府会计假设的一部分,并未系统和全面地对其进行阐述。我国在政府会计主体的界定方面,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对政府会计主体的界定问题进行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政府会计主体的内涵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个体、会计实体,是会计假设或会计基本前提中的核心内容,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的重要前提,其目的是在空间上对进入一个会计系统的各种经济交易和事项做出限定。根据会计主体这项基本前提,会计实践只为本主体服务,只核算和监督本主体的各种经济交易和事项。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应至少具备两个特征:(1)经济上的独立性,即必须与其他主体或个人的经济关系划分开来,以核算和报告该主体本身的业务活动;(2)组织上的统一性,即必须具有统一的组织、目标、权责,以系统的核算和报告该主体的业务活动。

政府会计主体,是指政府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政府会计一直尚未在我国正式文件、制度中出现过,严格地说我国没有政府会计,而只有预算会计。我国的预算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是为国家预算管理服务的。它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和事业单位预算会计。1997年的预算会计改革,明确界定了我国预算会计的主体包括: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其中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财政代表政府执行预算、管理财政收支;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各类事业单位。鉴于我国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政府会计,故以下讨论的我国政府会计即指的是我国的预算会计主体。

二、政府会计主体的双重性:关于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的讨论

政府会计主体可以分为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两类。记账主体,又称为核算主体,是从会计记账角度界定会计主体。记账主体主要解决单位业务核算的范围问题。具体地说,记账主体涉及:(1)会计要素的定义;(2)会计科目设计;(3)记账程序和方法的运用;(4)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5)会计计量属性等问题。报告主体,又称为报表主体,是从会计报告角度界定会计主体。报告主体主要解决单位会计报告业务资料的范围问题。具体地说,报告主体涉及:(1)会计报表种类、格式;(2)会计报表的信息范围;(3)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等问题。区分记账(核算)主体和报告主体的标准,在会计上主要看这一会计主体是否独立的记账,是否单独编制对外会计报表。如果进行独立的记账但不单独编制对外会计报表,那么它就是一个会计记账主体,但不是一个会计报告主体;如果不进行独立的记账但单独编制对外会计报表,那么它就是一个会计报告主体,但不是一个会计记账主体;如果既进行独立的记账又单独编制对外会计报表,那么它既是一个会计记账主体,又是一个会计报告主体。

对于政府会计的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是否统一的问题,我国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史绍绂(1994)、孙继光(1994)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政府会计中,会计主体与财务报告主体不加区分,即认为会计主体就是财务报告主体。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政府会计主体和政府财务报告主体是有区别的。会计主体要确定的是需要达成自相平衡的一组经济业务或经济活动。财务报告主体要确定的是纳入政府财务报告内容的范围和组成结构(赵建勇,2001)。张连江、俞景中(2003)认为,会计的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应该是区别开来的。针对“基金主体”模式,其记账主体是各类“基金”,其报告主体由以基本政府为核心的多个层次组成,具体内容范围和组成结构要结合各国具体情况来确定。笔者认为:从两个主体的具体工作来看,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将会计主体区分为记账主体和会计主体还是很有必要的,在目前预算会计制度下,记账主体与会计主体相吻合只是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一个巧合。

三、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政府的正式行文中,还没有“政府会计”的称谓(解放前,我国曾用过“政府会计”的名称)。国外的政府会计大致相当于我国的预算会计,但国外的“预算会计”内容与中国的“预算会计”大不相同。国外的预算会计是记录预算的会计,因为其法定预算需要作正式的会计记录。中国的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以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结果的会计,它更接近于政府会计范畴。

现阶段我国的政府会计采用单一预算会计主体模式,以政府预算为基础,其组成体系应与国家管理体制相适应,每一个预算单位为一个会计主体和报告主体。在核算中,对于指定用途或需要单独报账的资金设置若干的基金予以单独核算,但在报告时仍然以机构作为主体,各个基金不分开,都只是单一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我国政府会计的会计主体侧重于某一个具体部门,明确将各个部门作为会计服务的对象,也即政府会计主体。我国政府会计的主体包括国家各级政府以及各类行政单位。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会计主体是各级政府而非财政机关。虽然我国的政府会计中也存在着基金的概念,但其表现形式是具体会计要素中的一级科目,未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独立会计主体,只是作为部门或单位会计主体的一种必要补充,是某一部门会计的具体核算对象。而且,我国政府会计的报告主体和记账主体是一致的,也是以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单位作为报告的主体。我国现有的行政和公共服务体系会计没有明确的记账主体,按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条文,会计报告主体似乎是各级财政部门或单位,但实际反映的是各级政府或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及预算执行情况。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主体为向人大提交政府财务报告的一级政府,但是财政总预算会计在组织会计核算时的会计主体分别由一般预算、基金预算、专用基金等部分组成。这在很大程度上仍以企业会计的模式作依据,并未形成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点。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政府会计主体具有以下特征:(1)多层性。由于实行财政资金纵向分级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各级政府的部门和各个政府单位(包括行政单位预与事业单位)都是会计主体,由此构成多层级的会计主体。

(2)复合性。政府单位横向资金来源多渠道,具体管理要求不尽相同,如有的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原则,实质上成为基金,由此构成复合式的会计主体。

我国的预算会计的这一模式将政府预算与具体使用资金的核算割裂开来,使得预算对具体财务资源的使用缺乏控制。而财政资金的统一向下拨付又助长了各单位争资金而轻效益的现象,导致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同时也助长了腐败与铺张浪费。对于某些专款专用的各项基金,我国的预算会计并没有进行单独的核算与报告,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擅自篡改用途的现象的出现,没有真正的做到专款专用的目的。

由于我国目前政府会计报告体系采用的是单一的组织主体模式,在没有引入基金报告主体的情况下,政府财务信息只能总括反映政府合规性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而无力提供不同性质财政资金的具体来源和使用信息。这样容易导致政府财务信息相对笼统,即使编制了政府合并财务报表也会使政府财务信息过于宏观,制约了对政府合规性受托责任的详尽反映,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不同层次的政府财政性信息的需求。

四、国外政府会计主体的模式

(一)德国、法国的政府主体

在大部分的欧洲大陆国家都采用德法模式,德法模式以单位作为基本主体,就是按政府组成、控制的单位,作为基本主体,实际上是将预算单位作为政府会计的主体。

德法模式将预算单位作为政府会计主体与其独特的法律体系有很大的关系。德法模式的国家的法律系统属于以成文法为特征的欧洲大陆法系。欧洲大陆法系在法律中制定有详细的规则。实行欧洲大陆法系的国家, 其政府会计原则受法律的影响既广且深,关于政府会计和报告的规定,往往直接列为公共财政和预算法的组成部分。以德国和法国为例,德国没有单独的准则制定机构,德国政府会计依据的准则是公共财政和《预算法》。法国准则制定模式是一种由政府制定会计准则的模式,其准则制定机构主要是会计准则委会,该委员会由经济财政部领导,其成员半数以上 来自政府部门,因此也具有较浓的官方色彩。德法模式政府会计的主要目标是行政控制,其次才是向议会报告自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如德国政府会计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立法机关的信息需求,而并没有考虑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执行机构的信息需求。德法模式政府会计的目标是与预算和法律保持一致,监督预算的执行,向议会报告财政收支的合法性,以保证实际收支项目与预算收支相一致。因此,德国和法国的政府会计是“立法导向的”,主要用于“财政”目的而非“管理”目的,这也就与政府主体重预算轻管理的模式相适应。

同样,议会与政府的关系也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德法模式国家议会的作用相对较弱,在与政府的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法国议会的权利是有限的,在立法权上,宪法虽然规定,一切法律皆由议会通过,但是有很多事项不属于法律而属于政府法令、条例管辖,即使是法律管辖的事项,政府也可以要求授权自行采取措施。在监督权上,法国议会的作用更弱,效果甚微。通过提不信任案迫使政府下台的权利,只限于国民议会行使,也是它唯一能有效地批评政府行为的方法,但是由于总统可以在与总理和两院议长磋商后,解散国民议会,所以议会在提出不信任案表决时,议员必然瞻前顾后。德国议会的作用比法国要强,但是相对于英美等国却仍然要弱,如德国政府有权通过联邦总统提前解散联邦议院重新选举,并且拥有紧急立法权。如果议会的作用相对较弱,权力较小, 那么议会对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就相对较少,如仅限于审核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而使社会公众对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也较少,这就与以预算单位为政府会计主体相吻合。

而第三个原因是德法模式国家的联邦(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控制权一般较高。如法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中央政府的地位和作用牢不可破。中央掌握着财政大权,财政监督是法国国家对地方政府进行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预算监督和其他财政监督。德国虽然是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但是其联邦政府拥有极为广泛的权利,对州和地方权力机关有着很大的影响。联邦政府有权以政府的名义发布命令,要求州和地方政府执行;各州只通过联邦参议院参与联邦立法和行政事务,维持各州利益,对联邦议院和联邦政府的职权和所做的决定起控制和补充的作用。在联邦(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控制权一般较高的情况下,预算单位为会计主体有利于联邦(中央)政府在财政上对地方政府进行控制监督。

(二)美国州与地方政府的基金主体

美国州与地方政府的基金主体以基金作为基本主体,就是把政府营运的资金“切 块”,每“块”资金有固定的来源和限定的用途,分别设置账户核算、编制财务报表。每“块”基金独立运作,都作为基本主体。虽然其政府会计仍与传统的预算密不可分,但它又试图摆脱预算。政府会计体系仍然以基金的形式监督预算的执行,但会计又在很多方面独立于预算,如政府要遵守外部的会计准则,而这些准则并没有采用预算会计所经常采用的收付实现制基础。会计报告倾向于满足实际或潜在的外部使用者的需求,如贷款人、政府证券投资者、纳税人和选举人。

美国的法律体系则属于以习惯法为特征的海洋法系,海洋法系以少量的成文法为基础,由法庭加以解释,并建立大量的判例作为补充。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以法律的形式将政府会计进行规范是不可行的,因此,美国的政府会计标准基本上都是由会计职业团体制定的。如美国政府会计规范属于在官方领导下的民间准则制定模式,包括联邦政府、州及地方政府会计规范。其中,联邦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是联邦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FASAB),地方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是财务会计基金会主办的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因此,美国政府会计规范具有开放性,侧重对外财务报告准则规范,基本目标是反映政府整体对公众的受托责任。

同时,美国是一个典型的联邦制国家, 州政府和联邦中央政府之间有明确的权利划分,保持相对独立;州和州之间由于有各自的宪法,也保持相对独立;州以下的地方政府则实行较高程度的地方自治。因此,从法律形式上看,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都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上下隶属关系。可以看出联邦(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控制权较弱,地方政府的作用相对独立,公民和投资者、债权人等更需要对政府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地方政府所承受的外部压力较大,从而迫使其提供更加易于理解的会计报告,进而推动其政府会计发生变革。

显然,美国的州和地方政府是相对独立的,基于受托责任的观念,地方政府采用基金主体可以更好的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即公民和投资者、债权人等对地方政府进行监督,满足公众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当然,就整个美国政府而言,还是存在政府主体的,也就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美国的“双主体”。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于1991年6月份发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第14号—— 财务报告的主体》中的有关规定:“政府财务报告的主体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基本政府;二是基本政府负有财务责任的组织;三是那些就其与基本政府之间关系的性质和重要性来说,如果不将它们纳入报告主体的财务报表将会导致财务报告误导和不完整的组织。”可见美国实际上是将整个政府的 全部活动都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政府主体”中进行核算,包括:政府单位、公立非营利组织以及它们所属的公立。但是就州与地方政府而言,采用的是基金主体。同时1999年6月,GASB颁布了第34号公告,要求州和地方政府除了基金报告以外,还要编制以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整体财务报表。

(三)英国等国的政府与基金并存的“双元主体模式”

单位主体和基金主体并存,就是对政府一般经济资源以单位作主体进行核算和报告,对有特定用途的资金以基金作主体进行核算和报告。这种做法可称之为“双元主体”模式。目前,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英国模式的政府会计则已经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预算。政府的所有活动不仅仅是企业活动都采用了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同时权责发生制会计原则和准则也影响了预算观念和数据。英国中央政府会计实行基金会计模式,地方政府会计的特定业务也需要设立基金。

与美国相同,英国的法律体系也是以习惯法为特征的海洋法系,英国中央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虽然是政府,但是,为了在政府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增加一些独立的因素,确保资源会计最大限度地符合英国公认会计准则,1996 年财政部成立了财务报告咨询委员会,负责对政府会计报告准则与标准问题提供咨询建议。地方政府会计准则是由独立的会计标准委员会(ASB)发布的。英国实行“议会至上”的原则,议会不仅拥有立法、决定财政权、监督行政系统的活动、司法终审权等权利。可以看出与美国相似,英国的议会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拥有与政府相抗衡的能力。而英国中央政府财务报告的目标是表明公共资金按照国会设定的目标正确地使用;向国会提供有关服务成本的信息;证明授权使用公共资金的各机构充分履行其职责并有效地管理公共资金,可以看出政府会计强调行政官员对国会的受托责任。

同样,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方面,英国虽然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但是其建立基础是地方分权。英国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中央与地方政府进行明确的权限划分,但是从中央与地方行政权力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条文来看,独立征税是地方政府传统的权利,分权管理也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一种约定俗成的分工。可以看出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管理权还是较弱的,但地方政府的权利并没有像美国地方政府那么大,在这点上,英美两国有较大的相似之处但又有所区别。

以上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于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较大,这也就表明了基金主体存在的必要性。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一定的监督管理权要求了政府主体这种模式 的存在。

五、现阶段我国学者对于会计主体重新界定的观点

(一)政府主体:“组织性质”学说的提出

“政府主体”,实际上就是要回答哪些经济主体属于“政府”,应当纳入到政府会计体系中。对此,当代西方国家的答案是:以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首先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或者说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然后以此为标准,对照经济主体的活动性质及其资金来源的性质进行取舍。叶龙,冯兆大(2006)认为当前我国政府应主要扮演以下三个经济角色。

1、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2、公平分配的保障者

3、公有制度的维护者

而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执行上述职能的组织大致有三类,即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他们认为国有企业至少在现阶段应当全部排除在政府会计体系之外,而只有接受全额拨款的、纯粹公立型的事业单位才应当纳入到政府会计体系之中,对于机关单位他们认为应当全部纳入到政府会计体系之中。

(二)基金主体:“资金来源与用途”学说的提出

我国现行的政府预算会计模式中已有了“基金主体”的雏形,例如我国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就有如下规定:“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资金调拨收入和财政周转金收入等;支出包括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专用基金支出、资金调拨支出和财政周转金支出等;结余包括预算结余、基金预算结余和专用基金结余,各项结余必须分别核算,不得混淆。”尽管如此,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模式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基金主体”的概念。而且,我国的基金与“基金主体”的基金还是有区别的。我国现行政府预算会计体系中的基金是指为兴办、维持或发展某种事业而储备的资金或专门拨款,如各种政府性基金,按规定它也需要单独核算。而“基金主体”中的基金则是从专款专用的角度对“政府主体”的全部经济资源所作的进一步细分。它是“政府主体”的子系统, 若干个“基金主体”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独立的“政府主体”。由此可见,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一定的重叠之处,但从总体上看,后者的概念要宽泛得多,它涵盖了“政府主体”中的全部经济资源,而前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叶龙,冯兆大(2006)认为可以以“基金”为主体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将有效避免政府财务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细化政府的受托责任,增强政府的责任 意识,切实保证各项财政资金的专款专用,提高政府各项经济活动的透明度,节约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社会监督成本。他们认为我国未来的政府会计模式中可以考虑主要设置以下三大类“基金主体”:(l)公共基金(2)保障基金(3)权益基金,同时指出各“政府主体”还可以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再作一步的细分。

朱雪峰(2005)认为在确定记账主体时,应以各类基金为记账主体。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提高政府财政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我们应借鉴西方国家的政府基金会计,根据复式预算的要求和政府承担的财务受托责任情况,从加强财务资源管理和规范政府财务行为的需要出发,建立政府公共基金会计、国有资产基金会计和社会保障基金会计。在每一个基金内部还可以设置若干个子基金,并且每一个基金都有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和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在确定报告主体时,要注意层次性,把政府会计的报告主体分为基本政府和基本政府的组成单位(如行政单位)和主要基金,条件成熟时,将基本政府的相关单位(如国有独资企业)也纳入报告主体范围。

姜海华(2006)认为政府会计中,为反映预算限定,防止政府财务资源被滥用,更好地贯彻专款专用原则,应将会计模式转变为基金会计。政府及政府单位应当以基金作为财务资源管理的基本单位。政府各基金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任何基金都是一个与其他基金分开并相互独立的会计与财务报告主体,它们各自都有相应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或费用以及基金余额或其他权益,并通过一套自求平衡的账户与报告体系记录和报告政府特定活动及其财务资源来源与应用情况和结果。为此,基金间交易及有关款项的垫付、往来等事项都必须分别在相关基金主体中作出完整的记录和报告。

丁庭选、邵翠丽(2012)认为首先我国应将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相分离,再引进基金主体,同时结合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重新定义基金。他们认为我国的基金可定义为按照特定的法规、限制条件或者期限,为从事某种活动或完成某种目的而分离形成的,依靠一套自相平衡的科目来记录财务资源、相关负债和剩余权益的余额及其变动情况的一个财务与会计主体。同时也提出设置政府公共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和国有资产基金三大“基金主体”。

(三)双主体

还有学者参照西方的政府会计主体提出我国可以合理引进“双主体”。王艳林(2012)认为我国可以实行“双主体”,就是不再按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划分会计主体,而是依据履行政府职能的需要,政府会计主体划分为报告主体和记账主体。记账主体是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界定会计主体,主要解决单位会计业务核算及确认入账的范围问题;报告主体是从财务报告的角度,对会计主体的具体界定,报告主体主要解决单位会计报表的业务资料范围问题。

王玮(2010)认为要合理引进“双主体”,分别从组织性质和组织资金的来源与用途两个层面界定政府会计的主体。其中政府主体为报告主体,基金主体为记账主体。其中:报告主体由以基本政府为核心的多个层次组成;记账主体由各类具有专门用途的基金构成。同时提出,我国在整合和发展政府会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层级性,即把政府会计的报告主体分为基本政府和基本政府的组成单位。第一层次为中央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第二层次为政府各个部门(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第三层次为政府的相关单位(公立非营利组织),由此构成多层级的政府会计报告主体。

丁程(2012)认为可以实行双轨制,区分政府会计的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对于记账主体,可以合理引进基金主体模式,将其分为公共基金、保障基金与权益基金。而对于报告主体,他认为可以分为两大层次:(1)各级政府整体,各级政府按照一级预算原则编制财务报告反映这级政府的资产、负债、资源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2)基金报告主体,在公共基金、保障基金和权益基金三大类主体下面按各项基金类别分设基金主体,单独核算并提供相应的财务报告,反映其各类限制资源的使用情况和运用效果。

六、政府会计主体重新界定的相关建议

在对政府会计主体进行重新界定提出建议之前,首先有几点要明确。一是必须要明确公众与政府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政府作为受托人有义务对履行公众所赋予的受托责任。二是我国的政府体制注定了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有很大的监督控制权,我们不可能完全的仿照美国或者英国等国家,采用“政府主体”与“基金主体”并存的的“双主体”模式。第三,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的区别,但是两者并不是相互分离的,两者相辅相成。记账主体是为报告主体服务的,报告主体主要是根据决策有用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决定的。第四,预算会计是否有存在的必要需要进行讨论,如果有必要存在,那么预算主体、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该如何进 行协调。第四,现阶段我国公众对于政府财务信息的需求较大,政府的会计主体必须满足公众对政府财务信息的需求和对政府财务透明度的需求。

鉴于以上几点,我们对于政府会计主体重新界定提出如下建议:

1、借鉴英国的“双元主体”模式,将政府会计主体的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相分离。其中记账主体是基金,即将政府运营的各种资金进行分类,每类资金有固定的来源和限定的用途,分设账户单独核算、编制财务报表。每类基金独立运作,都作为基本主体。其中可以将基金按照其特定的用途分成公共基金、保障基金和权益基金三类,公共基金用来反映和监督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活动中的资金运动情况,同时可以将它进行进一步划分,例如设置核算日常经费的普通基金、专项拨款的特种基金、资本项目基金、偿债基金;保障基金用来反映和监督政府在提供保障类活动中的资金运动情况,如社保基金等;权益基金则是用来反映和监督政府在维护公有制活动中的资金运动情况,如国有资产基金和政府采购基金。对于每一种基金都规定其特有的规范制度。报告主体则可以分为基金主体和政府主体。基金主体是指对于每一类基金,各自编报财务报表并单独进行报告披露。政府主体包括基本政府与基本政府组成单位,其中第一层次为中央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第二层次为政府各个部门(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第三层次为政府的相关单位(公立非营利组织),由此构成多层级的政府会计报告主体。每个层次的单位独立编报财务报告,而对于有下级单位的,采用“母子公司模式”,在编报本单位财务报告外还要编报合并财务报告。

2、预算会计还是有存在的必要,但是预算会计的作用只限于对下一会计的资金进行合理预算与作为进行资金下拨使用的一个借鉴依据,并不形成单独的核算系统,其作用类似于企业中的预算会计,同时预算报告要与政府的财务报告相对应,以便于年末对于政府的财务报告进行评价。

3、对于应纳入政府会计报告体系的单位应有明确的界定。首先国有企业至少在现阶段应当全部排除在政府会计报告体系之外。再者只有其资金来源中政府拨款额比例在85%及其以上的事业单位才应当纳入到政府会计报告体系之中。最后机关单位应当全部纳入到政府会计体系之中。

结束语

本文对于对政府会计主体的概念、其两重性、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的现状、国外政府会计主体的模式以及我国学者对我国政府会计主体重新界定的观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依据受托责任与对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文章存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虽然本文在引入双主体模式时对于基金主体具体设置与政府主体的大致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并未对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的主体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因此对于政府主体的主体结构的全面分析是以后的研究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张连江、喻景中,论政府会计的会计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财务与会计,2003;10 [2] 赵建勇,试论中国预算会计体系,财经研究,2001;6 [3] 朱雪峰,对政府会计主体的新认识,事业财会,2005;5 [4] 姜海华,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的不足及改革设想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 [5] 叶龙、冯兆大,我国政府会计模式构建过程中主体界定问题初探会计研究,2006;9 [6] 丁庭选,邵翠丽,关于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界定问题的思考,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2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5 [7] 王艳林,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政府会计目标与主体的重新定位,经济论坛,2012;6 [8] 王玮,论我国政府会计报告主体的重新界定,财会月刊,2010;5 [9] 丁程,政府会计改革过程中政府会计主体界定问题研究,湖南大学,2012;5 [10] 史绍绂,浅议会计主体与会计对象──预算会计准则框架的具体思考之一,预算管理与会计,1994;09 [11]孙继光,浅谈事业单位会计主体的界定,预算管理与会计,1994;07 14

第三篇:中小企业营销突破之一:重新界定客户

中小企业营销突破之一:重新界定客户

大中小

发表时间:2011-5-5 10:54:15 来源:全球品牌网作者:佚名点击数:62 评论数:0 【查看评论】

摘要:不是所有的购买者都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只有当部分购买者具备一定的共性且企业能以这种共性为基础进行产品或服务创新、能不断满足或引导他们的需求,并进而通过他们的购买行为实现企业价值的时候,这部分购买者之于企业的客户地位才成立,我们称他们为目标客户,而与之相对应的另一部分,我们称为非目标客户。

本文关键字: 中小企业 客户 市场细分

客户,重要!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存在理由即是创造客户,此等将客户置于企业运营绝对高度的论断几乎是每一个营销管理者耳熟能详的“圣经”,然而,“圣经”似乎也有未尽全面之处,尤其体现在国内的中小企业运营层面——尽管我们天天绞尽脑汁于开发客户与满足客户的要求,但他们却常常使我们焦头烂额、不知所措,这些乱象就难免使我们产生诸多疑问:

为什么客户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企业疲于应付? 为什么客户永远强势,企业总是弱者?

为什么我们总是以牺牲企业的合理利润向客户做无休止的让步? 为什么客户一再流失,企业却无能为力? ……

问题在哪里?我们又要如何应对并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其实,上述乱象出现的根源仍在于企业,而非客户,这是认识问题的前提——在中国现时的社会与市场环境下,很多常识性的营销基础理论被想当然的曲解,具体在操作层面就难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和疑问,而企业的客户定义和管理无疑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变异重灾区,在没有清晰界定目标客户、不能合理分配资源的状况下,企业在客户面前当然会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因此,重新界定客户是中小企业取得营销突破的当务之急。

一、客户是有区别的:

不是所有的购买者都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只有当部分购买者具备一定的共性且企业能以这种共性为基础进行产品或服务创新、能不断满足或引导他们的需求,并进而通过他们的购买行为实现企业价值的时候,这部分购买者之于企业的客户地位才成立,我们称他们为目标客户,而与之相对应的另一部分,我们称为非目标客户。泛化的客户概念对企业来说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只有具备了“部分、共性、创造价值”的基本属性(即目标客户),企业的战略和营销才会有的放矢,创造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所依附。

二、为什么众多中小企业需要重新界定客户?

中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企业有三个特点,一是过去的机会型成功经验已经严重失灵,变革势在必行;二是企业家底仍然相对单薄,市场竞争力弱、创新能力不足;三是客户群逐渐扩大但规模参差不齐,企业的客户管理能力成为短板,开始力不从心。基于此,企业需要对客户的定义与管理重新认识,及早找到出路,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趋势与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

1、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与发展现状决定了企业重新界定客户的必要性:

资源有限是市场经济存在和企业运营的基本前提,客户地位的日益凸显正在不断地考验着企业的资源整合及分配能力,尤其在资金、时间、人力资源三个方面,要求企-全球品牌网-业进行有效集中及合理分配,以期获得集中兵力、迅速把握市场机会和专业化能力区隔的竞争优势效果。从市场发展的角度说,当市场处于卖方状态或机会状态时,我们可以不知道客户是哪些人,因为这时候企业具有更多的话语权,而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和小众化市场格局的逐步形成,客户开始占据绝对的话语优势,竞争成为企业不可避免的市场前提,争夺市场即争夺客户,如果企业连争夺哪部分客户都不自知,必然陷入忙乱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状态正在众多中小企业中大量存在甚至扩散着,对于这些中小企业来说,重新界定客户不仅必要,而且形势相当紧迫。

2、重新界定客户是企业凝聚内力与向前发展的需要:

战略缺失是当前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典型病症之一,这使得企业既很难凝聚内力,持续发展也困难重重,它们都与没有清晰界定客户息息相关,具体涉及到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在价值观上——当我们只把企业当成赚钱机器时,客户当然是能抓一个算一个(尽管从相对长的时间段来看企业多半不会赚到钱),如此非正向的价值观也必然在企业的行为方式中明确显现出来,造成内部和外部对企业立身的理由存疑,内部反应即无法凝聚人心、留住优秀人才,外部反应则是逐渐失去合作者与客户的信赖,使企业未来的路越走越窄;二是目标与执行上——不明确企业为哪部分客户服务,目标就是生硬与空洞的数字,就难以将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有效统一,也就不会根据目标客户的决策因素形成有效的营销流程,进而造成职能不清、责任不明、执行乏力等诸多管理难题;三是在企业文化上——没有清晰的目标客户群的定义,就很难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即使我们经常把以客户为中心挂在嘴边,也往往只是虚假的口号或宣传的噱头而已,实质要么是以老板为中心,要么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这种“疏忽”不仅不能对企业的营销流程产生实质上的意义,更会设置起企业文化建设的多重障碍,使企业文化无法对企业发展起到有效的助力作用。因此,明确界定客户是企业统一理念和目标以凝聚内力的需要,更是建立有效营销管理流程以健康发展的前提,行动势在必行。

三、中小企业如何重新界定客户?

中小企业在重新界定客户前需进行自我检测,以明确方向和内容,具体要回答以下问题: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客户指向吗?这些客户可以量化吗?我们能清楚的描述客户的特征吗?我们了解客户的购买决策过程吗?我们知道客户关注的关键点吗?我们的资源是否集中在了这些客户身上?我们是否能在客户关注的关键点上提供独特的价值等,然后在这些答案形成的框架下,着手重新界定客户。

1、基于市场细分与竞争的目标客户界定:界定客户要首先明确细分市场,这诚然对中小企业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且企业难免会受制于对既有市场的相对规模现状的狭隘认识,但从对现有客户的调研和梳理入手不失为一个简单、直接的办法,其重点在于发现共性与创造价值,我们要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竞争状况对客户进行筛选,找到这些客户选择我们产品或服务的原因及关键因素,锁定共同点,进而延伸到企业与客户双方的价值层面,由此制定客户开发与管理目标,根据目标来配置资源、制定策略乃至营销战略,为企业真正从销售导向过渡到市场导向奠定坚实的基础。

2、对最终客户的界定:中小企业现时的客户定义与管理乱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忽视了对最终客户的界定,这尤其体现在一些制造型企业身上,过分关注渠道客户往往使我们的视线狭隘,无法在有效的客户价值链中寻找到企业发力的支点,因此,界定客户要以为最终客户创造的关键价值为起始,深入研究他们的购买决策过程及决策关键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营销流程的建设和调整,进而延伸至对渠道客户甚至供应商的定位及选择,真正使目标客户的界定贯穿于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以产生联动性的内部改进与外部提升的市场效果。

3、放弃:放弃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种放弃不是停滞或倒退,而是进步,没有放弃就没有资源的集中和有效利用,也就没有企业持续的利润来源和后续的发展,因此,企业应结合现实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地放弃非目标客户,设置逐渐提高的门槛,将有价值的客户留住并使其增值,同时淘汰无价值的客户,使企业彻底突破当前客户管理的瓶颈。另外,企业在放弃的过程中要注意规避完全按规模对客户进行分类甄选的错误情况,目标客户不等同于大客户,企业的资源、实力与目标客户的匹配才更重要,陷入大客户即是重点客户误区的结果往往会使我们回到迷乱的原点,使重新界定客户的诸般努力化为乌有。

重新界定客户是中小企业取得营销突破的关键要素之一,言客户必是目标客户,这是中小企业能够有效集中资源、通过对目标客户的共性把握走向可复制性成功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有了明确的目标客户界定,我们将摆脱诸多客户开发与管理问题的困扰,在企业和客户间真正形成价值上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而对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市场细分与目标客户的理念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尽管它现在已经成为很多营销人和企业运营者、管理者不屑一顾的常识,但我们面对的现实仍然颇令人担忧。以此文为中国中小企业突破发展计,概难留迹,求无愧心。

第四篇:中华民族对医疗事故概念的重新界定

对医疗事故概念的重新界定

2002年4月14日,国务院发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决定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废止《办法》。新《条例》结合理论讨论和实践经验,对医疗事故概念作出新的界定,使医疗事故的外延有了很大扩展,扩大了救济的范围,保障医疗机构过失医疗行为造成的人身损害后果能够获得救济。主要表现在:

第一,新《条例》对医疗事故概念界定扩大了医疗事故的范围。

新《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的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与《办法》对医疗事故概念的界定两相对照,最明显的差别是,前者规定构成医疗事故必须是“导致功能障碍”,后者规定是“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新规定的医疗事故概念明显比原来宽。按照新的界定,凡是违法或者违章医疗行为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都属于医疗事故。对于过去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的造成人身损害但是没有造成功能障碍的医疗损害(即医疗差错),现在可以定为医疗事故。

第二,新《条例》对医疗事故的登记和类型做了新的划分。新《条例》对医疗事故的类型和等级划分,由原来分为医疗事故和技术事故两类、三个等级,改为统称为医疗事故,分为四级。(5)其中前三级医疗事故都是造成死亡、重度残疾,或者造成中度残疾、轻度残疾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为明显造成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四级医疗事故显然就是造成一般的人身损害事故,界限较宽,将过去规定不予赔偿的所谓“医疗差错”包括在其中,应当给予赔偿。新《条例》使用的“医疗过失行为”的概念,与原来的医疗差错概念完全不相同,不是低于医疗事故概念的一个事故类型,而是医疗事故构成的客观要件。

第三,新《条例》对不属于医疗事故的范围进行了调整。

在新《条例》中,对不属于医疗事故的范围进行了新的调整,规定以下六种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一是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二是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三是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四是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五是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六是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新规定虽然对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条文范围有所扩大,但是确定的内容比较准确,删除了《办法》中不合理的“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规定,(6)使这一范围更为准确。

对医疗事故概念界定的上述改变,扩大了医疗事故的范围,对于保障受害患者实现损害赔偿的权利是有积极意义的。有人认为,按照现在对医疗事故概念的界定,对于医院抱错孩子、给错药、卖假药的行为,就不能定为医疗事故使受害人得到赔偿。事实上,这些没有造成人身伤害的医疗过错行为,不是由医疗事故解决的,而是应当采用其他办法解决。抱错孩子的问题,应当依照侵害亲权的侵权行为处理。给错药、卖假药的问题,应当依照合同关系处理,追究医疗机构的违约责任。这些都是有具体的解决办法,不必一定要按照医疗事故请求赔偿。

有人提出,新《条例》第49条第二款关于“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有问题,限制了法院的审判权限。笔者认为,有了对上述关于医疗事故概念界定的扩大,再加上法院可以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应当说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也不能认为这是对审判权限的限制。

第五篇:破产清偿顺序需要重新界定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污染防治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s.yingle.com

破产清偿顺序需要重新界定

破产清偿顺序需要重新界定?

新《破产法》在充分吸收其他法律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特点,对破产之后的债务清偿顺序问题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巧妙地解决了企业职工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矛盾。

为了对破产企业的清偿顺序进行重新界定,新的《破产法》对劳动债权进行了具体分类,将其中破产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部分设定期限,在法定的期限内部分劳动债权优于债权清偿。将债权人的权利分为了经过担保的特殊债权和未经过担保的普通债权,以便进行区别对待。面对新的破产清偿规则,不同群体会有不同的感受。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法律的需要,在法律规范中体现公众的普遍愿望。

一、清偿顺序的变化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破产法》关于清偿顺序的规定,是将当今市场经济的内在规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律通过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是市场经济进步的表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雇用劳动是最基本的规律。投资者组建企业雇用劳动者,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不仅承认这种资源配置方式,而且千方百计地保护资本的拥有者。正因为如此,在市场退出阶段,优先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就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如果无视劳动者的需求,剥夺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那么,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将难以继续,资本的价值就难以体现。所以各个国家在确定破产清偿顺序时,并不排斥劳动债权,而是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换句话说,在这些国家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并不局限于《破产法》,还可以通过社会保障法等其他一系列的法律规范,尽量做到劳动者和资本投资者的权利都得到有效保护。

在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的前提下,我国对于劳动者债权保护尤为重要,因为许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大部分都存在拖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的现象。这样的企业一旦破产,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得不到清偿,那么破产企业的职工将陷入绝境,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无法实现。

但是,新《破产法》将担保债权放在优先位置考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为了平衡劳动者的利益,对那些涉及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破产企业职工的债权进行优先清偿,这样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彻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在企业破产前,确保劳动者的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能够得到及时的支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劳动者的利益,在企业破产后劳动者才能够在平等的条件下实现权利。

破产法作为一部部门法不可能既要肩负起企业破产程序的相关解释,又要对企业职工的劳动权益问题进行管理。如果依靠老破产法的规定,对拖欠的职工工资及福利在破产时进行清偿,无疑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做法,从根本上无法改变职工的境况。只有将此问题独立的进行思考,防患于未然,才可以从根源上把问题解决掉。

二、如何理解工资清偿不再优先

根据新破产法的规定,在企业破产法公布之前形成的职工工资拖欠,必须优先清偿给职工,就是设定了担保权的财产也要随后清偿;而发生在新破产法公布后形成的拖欠,则是担保权优先清偿,职工工资只能通过无担保的财产清偿。

在破产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及其他福利的清偿顺序问题上,如何找到职工合法权益与市场交易安全的平衡点,这是企业破产法立法进程中的最大障碍。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企业破产法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保障债权人和债务人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职工权益的保护应当更多的通过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来完成。这种观点更全面地的解释了新破产法的初衷,从社会的角度理解清偿顺序变化所带来的全方位的经济需求。所以应当在劳动合同法中明确劳动者的权利,其中包括养老、医疗等问题。此外,在新破产法实施后,应当由社会保障部门提出拖欠职工工资问题的解决方案,将各个职能部门的权责明确化、系统化。

其实,职工工资和经过担保的债权孰先孰后的问题就是劳动债权和担保债权之间的矛盾,从法理的角度探悉,所有的观点无非是围绕着人权——物权——债权这样一组权利顺位的先后问题。而之所以至今仍有争论之声,其实是由于没有注意政治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

1、从宪法和人权的角度看

“保护广大职工的利益”是现在濒临破产企业呼吁最为响亮的口号,因此职工债权关乎生存,而似乎有了高于其他财产权的价值。

企业破产了,各方利益都会受到损害,但受损害最大的还是破产企业的职工。由于我国劳动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用工行为,职工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的问题相当突出,很多职工长期拿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不到工资,社会保险费用被大量拖欠,致使部分职工生活非常困难,严重的已经影响了社会稳定。

宪法赋予了每个劳动者劳动并取得收益的权利,劳动者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不是普通的债权,而是劳动力的一种等价的交换结果,但是事实上往往是不等价的,甚至是低价的交换结果。可以这样说,欠薪和拖欠社会保险费用本身就是违法的行为,而欠贷款仅仅是违约,孰轻孰重是一目了然的,哪个应该优先清偿也是不难选择的。如果说物权一定要优先于债权,那么破产企业所欠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和经济补偿金也不是什么债权,而是最基本的生存权、人权。工资、社会保险待遇是劳动者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

因此,在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应当将破产企业所欠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和经济补偿金,在对抗破产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或者法律规定优先权的权利人时,享有的优先受偿权。从社会和人性的角度来看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我们会有新的认识。

2、从物权优于债权的角度看

对新破产法所出现问题的关注中,担保债权与劳动债权哪个更优先的问题争论得最为激烈。从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法理出发,因为担保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债权带有物权性质,自然得出担保债权应该独立于破产财产之外而得以清偿。这是由于物权的绝对性和排他性所赋予担保债权的权利。

一般来说,债权具有平等性,各个债权人对同一债务人的债权,不论其先后顺序,均同等受偿。但设定担保的债权,则具有优先性,在同等条件下可优于其他普通债权而受偿。有物权担保的债权优先于无物权担保的债权,法理基础即是物权优先于债权,同时这也是民法的基本理念。

 如何理解放弃继承的法律效力

http://s.yingle.com/l/ms/764874.html

 婚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成立呢 http://s.yingle.com/l/ms/764873.html

 协议离婚会遇到哪些问题

http://s.yingle.com/l/ms/764872.html

 夫妻离婚怎样分公司股权

http://s.yingle.com/l/ms/764871.html

 男女双方结婚条件注意问题是什么 http://s.yingle.com/l/ms/764870.html

 分居满两年,婚姻关系不会自动解除 http://s.yingle.com/l/ms/764869.html

 婚前‘按揭’房婚后获得的孳息,离婚时如何计算 http://s.yingle.com/l/ms/76486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夫妻间的债务离婚后如何清偿

http://s.yingle.com/l/ms/764867.html

 向法院起诉离婚应该准备哪些材料 http://s.yingle.com/l/ms/764866.html

 夫妻共同还贷离婚后房子处理方法 http://s.yingle.com/l/ms/764865.html

 如何起草离婚协议书(2018http://s.yingle.com/l/ms/764864.html

最新)

 起诉离婚需要准备的证据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ms/764863.html

 夫妻婚后财产能否用于偿还婚前债务 http://s.yingle.com/l/ms/764862.html

 涉外的离婚诉讼管辖要如何认定呢 http://s.yingle.com/l/ms/764861.html

 第二顺位监护人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ms/764860.html

 涉外结婚的方式包含哪些

http://s.yingle.com/l/ms/764859.html

 对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的思考

http://s.yingle.com/l/ms/764858.html

 婚前一起买房离婚时怎么分割

http://s.yingle.com/l/ms/76485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如何认定是否是可撤销婚姻

http://s.yingle.com/l/ms/764856.html

 协议离婚的办理程序是怎么样的

http://s.yingle.com/l/ms/764855.html

 被胁迫结婚,请求撤销需要哪些条件 http://s.yingle.com/l/ms/764854.html

 离婚时夫妻之间的借款问题怎样处理 http://s.yingle.com/l/ms/764853.html

 子女继承房产的条件是什么以及要缴纳哪些费用 http://s.yingle.com/l/ms/764852.html

 丈夫教唆他人打妻子是家庭暴力吗 http://s.yingle.com/l/ms/764851.html

 法律对军人离婚是如何规定(2018)的 http://s.yingle.com/l/ms/764850.html

 哪些情况不用办理婚前财产公证

http://s.yingle.com/l/ms/764849.html

 办理婚前财产公证需要什么材料及具体程序 http://s.yingle.com/l/ms/764848.html

 确定重婚罪要哪些证据

http://s.yingle.com/l/ms/764847.html

 关于协议离婚有哪些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 http://s.yingle.com/l/ms/76484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不离婚可以向法院请求分割财产吗 http://s.yingle.com/l/ms/764845.html

 如何正确判断和把握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处理离婚纠纷 http://s.yingle.com/l/ms/764844.html

 起诉离婚一般需要提供哪些基础证据 http://s.yingle.com/l/ms/764843.html

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是什么样子的 http://s.yingle.com/l/ms/764842.html

 大陆居民与台湾居民想要结婚,以下条件不可缺失 http://s.yingle.com/l/ms/764841.html

 如何认定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http://s.yingle.com/l/ms/764840.html

 婚约财产返还的请求权如何行使

http://s.yingle.com/l/ms/764839.html

 涉外婚姻如何向法院起诉离婚

http://s.yingle.com/l/ms/764838.html

 子女买房,父母的出资要怎么分割 http://s.yingle.com/l/ms/764837.html

 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如何判断

http://s.yingle.com/l/ms/764836.html

 中俄跨国婚姻结婚应该如何申请办理 http://s.yingle.com/l/ms/764835.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离婚后一方可以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吗 http://s.yingle.com/l/ms/764834.html

 夫妻一方签订完离婚协议后能否后悔 http://s.yingle.com/l/ms/764833.html

 军人离婚案是如何分割财产

http://s.yingle.com/l/ms/764832.html

 夫妻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http://s.yingle.com/l/ms/764831.html

 对于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只追偿夫妻一方合法吗 http://s.yingle.com/l/ms/764830.html

 借父母名买房房子该由谁继承

http://s.yingle.com/l/ms/764829.html

 精神病患者能签订离婚协议书(2018最新)吗 http://s.yingle.com/l/ms/764828.html

 法院对同居者财产分割案受理吗

http://s.yingle.com/l/ms/764827.html

 关于离婚的常用的法律知识

http://s.yingle.com/l/ms/764826.html

 如何区分非法同居与重婚

http://s.yingle.com/l/ms/764825.html

 女方写离婚起诉书要有哪些内容

http://s.yingle.com/l/ms/764824.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离婚时婚前按揭婚后还款的房产归谁 http://s.yingle.com/l/ms/764823.html

 夫妻结婚后买房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ms/764822.html

 协议离婚的定义是什么

http://s.yingle.com/l/ms/764821.html

 债权人向法院起诉要求偿还夫妻债务时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http://s.yingle.com/l/ms/764820.html

 离婚官司中的证据种类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ms/764819.html

 离婚后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可以起诉吗 http://s.yingle.com/l/ms/764818.html

 请求撤销婚姻的条件和程序是怎么样的 http://s.yingle.com/l/ms/764817.html

 遗嘱不得侵害弱者权益

http://s.yingle.com/l/ms/764816.html

 我国法院承认外国离婚判决是如何规定(2018)的 http://s.yingle.com/l/ms/764815.html

 涉外离婚的方式包含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ms/764814.html

 军人结婚条件有哪些要求

http://s.yingle.com/l/ms/76481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未婚同居后该如何处理财产问题

http://s.yingle.com/l/ms/764812.html

 如何认定重婚罪,重婚罪的救济方式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ms/764811.html

 离婚赔偿数额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http://s.yingle.com/l/ms/764810.html

 继承的放弃是什么意思

http://s.yingle.com/l/ms/764809.html

 法定监护人可以随意变更吗

http://s.yingle.com/l/ms/764808.html

 在离婚诉讼中是否有法定期限

http://s.yingle.com/l/ms/764807.html

 离婚损害赔偿之请求权的基础及构成要件 http://s.yingle.com/l/ms/764806.html

 离婚时影响孩子抚养权的因素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ms/764805.html

  立遗嘱的方法 http://s.yingle.com/l/ms/764804.html 无子女离婚协议书(2018最新)的注意事项 http://s.yingle.com/l/ms/764803.html

 简单的离婚起诉书如何写

http://s.yingle.com/l/ms/76480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分居协议书(2018最新)的内容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ms/764801.html

 离婚财产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ms/764800.html

 夫妻关系包含哪些内容

http://s.yingle.com/l/ms/764799.html

 按揭买的商品房离婚时应该怎样分割 http://s.yingle.com/l/ms/764798.html

 涉外离婚的管辖权如何确定

http://s.yingle.com/l/ms/764797.html

 离婚诉讼中当事人应该如何有效举证 http://s.yingle.com/l/ms/764796.html

 离婚官司不建议当事人请律师的情况和建议当事人请律师的情况分别是哪些 http://s.yingle.com/l/ms/764795.html

 遗嘱公证的含义是什么

http://s.yingle.com/l/ms/764794.html

 离婚协议书(2018最新)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ms/764793.html

 夫妻协议离婚的离婚协议书(2018最新)书写格式2018 http://s.yingle.com/l/ms/764792.html

 离婚房产分割原则是什么

http://s.yingle.com/l/ms/76479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协议监护人变更应该怎么做

http://s.yingle.com/l/ms/764790.html

  继承权的原则内容 http://s.yingle.com/l/ms/764789.html 非直

http://s.yingle.com/l/ms/764788.html

 涉外结婚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ms/764787.html

 起诉离婚去法院立案要交哪些材料 http://s.yingle.com/l/ms/764786.html

 法院受理离婚案件的管辖是怎么样的 http://s.yingle.com/l/ms/764785.html

 离婚后退保所得怎么分配

http://s.yingle.com/l/ms/764784.html

 胎儿继承遗产认不认

http://s.yingle.com/l/ms/764783.html

 离婚时对方有婚外情的证据能否多分财产呢 http://s.yingle.com/l/ms/764782.html

 关于重婚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http://s.yingle.com/l/ms/764781.html

 遗嘱未公证的继承人要求继承房产需提供哪些材料 http://s.yingle.com/l/ms/76478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诉讼离婚时都存在哪些误区

http://s.yingle.com/l/ms/764779.html

 离婚诉讼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http://s.yingle.com/l/ms/764778.html

 如何办理涉外协议离婚手续

http://s.yingle.com/l/ms/764777.html

 区分涉外离婚与分居的概念

http://s.yingle.com/l/ms/764776.html

 发生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纠纷时应如何处理 http://s.yingle.com/l/ms/764775.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下载行政主体的重新界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主体的重新界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20急救中心应界定为民事主体

    120急救中心应界定为民事主体作者:袁子禄发布时间:2006-10-13 15:11:58 ------------------ 【案情】 2006年7月26日凌晨,浙江省温洲市鹿城区的秦女士发现丈夫黄先生昏迷后,......

    关于职务侵占罪主体范围的界定

    关于职务侵占罪主体范围的界定 一、职务侵占罪主体范围之界定 关于职务侵占罪主体范围问题,理论上的争议集中表现在“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否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

    一行政案卷之界定

    (一) 行政案卷之界定 行政案卷① 是指对行政程序的记载以及行政行为所根据的一切文献,即行政行为案卷。行政案卷既可能是书面的形式也可能是口头的形式,行政机关口头的决定或口......

    第二章行政主体试题

    第二章行政组织与行政主体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县政府所属林业局在某林区设立木材检查站,对过往木材进行检查,并委托其行使处罚权,木材检查站应当以谁的名义行使处罚权? A.县林......

    高等教育三大职能主体的重新定位

    高等教育三大职能主体的重新定位【摘要】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特别是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来,教学、科研与服务构成了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并至今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北京重新界定普通住房标准 豪宅门槛提高

    北京重新界定普通住房标准 豪宅门槛提高 2011年11月25日19:07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网站我要评论(21) 字号:T|T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公布本市享受优惠......

    省会普通住宅标准尚未重新界定 暂按140平方米执行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半个月来石家庄市区内800套交易的房产中,有近20%属于120-140平方米的房产,比前几个月7-11%的比例有明显增长。 业内人士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上月国税总局《通......

    府际关系的重新梳理与界定解读

    府际关系的重新梳理与界定 【摘要】在信息化潮流中,立足于传统条块关系研究府际关系已落伍于时代,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型府际关系才是大势所趋。本文基于法理视野以宪政之维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