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唯物辩证法的阐述和发展
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唯物辩证法的阐述和发展 内容摘要:在《反杜林论》哲学编中,通过对杜林反动哲学观点的分析和批判,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本文试图从唯物辩证法方面,说明恩格斯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杰出贡献。
恩格斯的光辉著作《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反对杜林主义斗争的产物,也是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总结。在《反杜林论》哲学编中,通过对杜林反动哲学观点的分析和批判,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本文试图从唯物辩证法方面,说明恩格斯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杰出贡献。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对象和任务
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立的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说唯物辩证法,作为崭新的哲学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作了最明确的规定。他指出:“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39页。以下凡此书的引文只注页码)
乍一看来,恩格斯这个规定是为了回答杜林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歪曲和攻击。然而,恩格斯的经典定义,实际上是对人类认识史、哲学史的科学总结。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一方面从辩证法本身的发展过程来考察,指出辩证法经历了原始的素朴的希腊哲学、德国 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种基本形态。他着重说明,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以黑格尔为集大成者的辩证法的伟大成果和局限性。恩格斯深刻地揭露了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体系与辩证法之间的矛盾,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自然的理解,“现代唯物主义都是本质上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第23页)。
另一方面,从辩证法与它的对立物—形而上学的关系来考察.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维方法或思维方式。只有辩证法才是“最高的思维形式”(第17页);而形而上学的思维形式只有在日常活动的范围内、在常识的范围内才有它存在的理由。恩格斯说,“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都迟早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要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人不可解决的矛盾”(第19页)。根据人类认识史、哲学史,科学史的事实,恩格斯还着重说明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由于什么原因代替了古代 的素朴的辩证法而曾经占居统治地位,它又怎样从“最近四百年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变成了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桎枯。
自然科学已经达到的成果与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使科学界出现了“无限混乱的状态”。自然科学的发展敲响了形而上学统治的丧钟。这就是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定要代替形而上学的历史必然性。当然,这种必然性的实现,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曲折 过程。这里,不仅包括黑格尔死后,“人们却把辩证法和黑格尔派一起抛到大海里去了,因而又无可奈何地沉溺于旧的形而上学”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7页);而且包括在马克斯主义辩证法诞生之后,这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战胜各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自觉掌握而需要的各种社会条件和较长的时间。错误的、反动的哲学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它们的存在有其社会历史原因和认识论上的根源。因此,宣传唯物辩证法,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是思想战线上一项长期的任务。
恩格斯还深刻地概括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这两种对立的思维方法的总的特点。形而上学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考察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唯物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头脑中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连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失方面去考察的”(第20页)。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思维规定,其对立和区别只是具有相对的意义。后来,恩格斯把辩证法称为“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21页)。这个提法,同《反杜林论》中提出的定义,其实质是完全一致的。人们必须首先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才能从中发现其变化和运动,揭示其发展的规律性。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就是对整个世界最深刻、最普遍的内在的本质联系的反映。可见,作为哲学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它最根本的任务就在于阐明支配着自然界、人类社全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和范畴 早在1858年,马克思就打算写一本专门的著作,系统地阐述由黑格尔所发现、但又加以神秘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即唯物主义地改造了的辩证法。(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250页)可惜,马克思一直忙于写作《资本论》这部巨著,未能如愿。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反杜林论》哲学篇是比较系统地阐述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的著作。与《反杜林论》差不多同时写作的《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位创始人生前并未公开发表。稍后,当恩格斯发表另一部比较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内容的著作—《费尔巴哈论》时,他的亲密战友已经辞世了。可以说,恩格斯这三部著作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马克思的愿望,因此,它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取决于当时理论斗争的需要,用较多的篇幅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恩格斯以杜林为“标本”作了极其详细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恩格斯在揭露杜林哲学的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对他的形而上学观点也进行解剖,并正面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首先,杜林的形而上学世界观集中表现在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杜林认为,“存在的基本逻辑特性的第一个命题,而且是最重要的命题就是矛盾的排除”。矛盾“只能归属于思想组合,而不能归属现实”。“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实际存在的矛盾,本身是背理的顶点”(《哲学教程》第56-57页)。他还说,“按相反方向相互抗衡的力的对抗,甚至是世界及其生物的存在的一切活动的基本形 式。”因此,杜林主张用“对抗的世界模式论”来代替“矛盾辩证法这个木偶”(同上书第58-59页)。针对杜林这些谬论,恩格斯在集中论述辩证法的两章中,明确她肯定“矛盾辩证法”文个论断。他强调指出,矛盾是“客观地存在于事物和过程术身中的”,是推动事物前迸和过程发展的“实际的力量”(第118页)。恩格斯不仅提出了“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光辉命题,而且.分析了自然界中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形式所包含的矛盾。既然客观世界充满着矛盾,那末,思维领域中也不能避免矛盾。恩格斯立论的重点是证明矛盾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其次,针对杜林在《批判史》中反对马克思辩证法的两个具体例子,恩格斯比较详尽地论证了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同矛盾规律一样,也都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杜林诬蔑马克思从黑格尔关于“量转变为质这个混乱观念”引申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原理;从黑格尔关于否定的否定(“矛盾被扬弃”)的“文字游戏”得出“剥夺者被剥夺”的结论。恩格斯在揭穿了杜林恶意的捏造之后,着重说明《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行将灭亡的客观规律性所作的历史的和经济的分析,并指出应该把马克思所运用的辩证方法与通过方法所获得的成果区别开来。以否定之否定规律为例,恩格斯说明辩证法的规律“在自然界和历史中起着作用,而在它被认识以前,它也在我们头脑中不自觉地起着作用”(第140页)。
再次,由于杜林像一切形而上学者那样,把概念、范畴看作是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特别是把两极对立的概念和范畴看作毫无联系、不能转化的,恩格斯在哲学篇着重说明两极对立的概念和范畴的相对性。结合对杜林的批判,恩格斯阐述了一系列成对的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必然和自由、相对和绝对、一般和个别等等。在具体论述中,恩格斯揭示了这些范畴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此外,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诸如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时间和空间、有限和无限、运动和静止、真理和谬误等等,也都有所分析和论述。这就说明,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看作是一个包合着一系列的规律和范畴,充满各种因素、环节和方面的体系。只有这种活生生的、丰富多采的范畴体系,辩证法才能比较正确、比较完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
有一种意见认为,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在他们看来,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把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作为辩证法的规律来表述。持这种意见的同志说,只有这样看问题,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原意,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不难看出,这种意见是不合符客观事实的。以《反杜林论》来说,恩格斯就多次明确指出这两个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同时,针对社林对《资本论》的曲解,恩格斯详细说明马克思如何把这些规律应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还非常明确地把上述三个规律称为辩证法的“主要规律”。(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6 第3卷第484,521页)这怎么能说,主张“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呢?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肯定了唯物辩证法有三个主要规律,但是他们还没明确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实质。有的同志说,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们着重论证的只是辩证法规律的科学性,至于各个规律之间的内部联系以及它们在这门科学中所居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并不是那么清楚的。这种看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无疑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辩证法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但是,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和评述,一定要从客观事实出发,不能带主观随意性。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列宁说:"1848年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特别突出。”(《列宁全集》第17卷第59 页)应该肯定,当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基本形成时,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已经确立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都是唯物辩证法的光辉运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矛盾的分析方法。1848-1851年欧洲革命风暴时期,贯穿在马克思恩格斯一系列政治历史的著作中,也是矛盾辩证法。五十年代初,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直截了当地把对立统一规律看作“人类发展的基本原则”、“自然界的基本奥秘”、“伟大而不可移易的适用于生活一切方面的真理“(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页)。
五、六十年代,马克思主要致力于研究政治经济学。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其理论基础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关于后者,按照恩格斯的具体说明,就是以矛盾分析为核心的辩证方法。(参见《马克忍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22-123 页)说明马克思已经确立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思想的最有力的证据,是《资本论》。
这部巨著。我们暂且不来具体分析《资本论》的辩证方法,也不引证列宁和毛泽东同志关于《资本论》方法的著名评语。这里只谈一点:恰恰在该书中,马克思本人就指出,那些庸俗的经济学家所不了解的黑格尔的“矛盾”,乃是“一切辩证法的源泉”(《资本论》第1卷第654页)。在这里,对矛盾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的思想表达得多么鲜明啊!如果说,黑格尔本人还没有作出这么明确的结论,或者像有的同志所说那样,黑格尔认为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那末,马克思显然已经突破了黑格尔的看法,不同意把否定之否定规律看作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了!我们认为,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赞助下)也是力图以矛盾规律为核心来阐述唯物辩证法一系列原理的。恩格斯把辩证法称为“矛盾辩证法”,显然不仅仅因为要回答杜林的攻击,而且是总结了几千年哲学的发展史,即“所谓矛盾辩证法在从古代希腊人起直到目前为止的哲学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第117页)。不错,在哲学编中,恩格斯着重论述了辩证法三个主要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并未详细展开论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整个哲学编中,恩格 斯在阐述唯物辩证法时,始终注意以矛盾规律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来看,列宁在明确表述并且详细论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这个问题上,是前进了一步。这是列宁的一个杰出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论证对立统一规律为什么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的理由,在《反杜林论>)中已见端倪。例如,恩格斯把是否承认矛盾看作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思维方式的分界线;把矛盾看作推动事物发展的实际力量(第117-118页)。同时,恩格斯是以矛盾规律的普遍性作为基础来论证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的。毫无疑问,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问题的论述,不仅是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改造,而且是直接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思想。恩格斯关于“整整一系列辩证的说法”那段话(第138 页),经常被人们当做恩格斯主张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核心的论据。在我们看来,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原意。如果我们联系那段话的上下文,就会明白它的针对性和实际的意思。这段话是反驳杜林所谓定之否定是“黑格尔瘟疫”的胡言乱语,说明早在黑格尔诞生前十六年卢梭已经有这个思想了。而马克思也继承了这个思想。那末,否定之否定是怎么样的发展过程呢?它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等阶段;而“否定之否定”这个阶段是整个过程的核心。很明显,这里不是论述否定之否定规律同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是说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整个辩证法的核心!9 关于恩格斯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什么这个间题是不是明确,我们还可援引他对黑格尔的大、小逻辑的评论作为旁证。在《反杜林论》之前,1865年,恩格斯在致朗格的信中出,黑格尔的《逻辑学》第二册即本质论,“这是全部理论的真正核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59页。着重号是引者加的)。在《反杜林论》之后,1891年,在致施米特的信中,恩格斯又指出,《哲学全书》的《小逻辑》的“主要部分是《本质论》”。接着,他还生动地说明这一部分的内容就是揭示了对立的统一(同上书,第493页。着重号是引者加的)。不管黑格尔本人是否意识到,在恩格斯看来,他的辩证法的真正核心和主要部分乃是对立的统一学说。由此可见,《反杜林论》中“矛盾辩证法”的论断决非偶然提出的,它正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以后的一贯思想: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源泉、实质、核心。
关于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一致
关于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在《反杜林论》写作之前,恩格斯已有过明确的论述。他指出:“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这些对立,以其不断的斗争和最后的互相转变或向更高形式的转变,来决定自然界的生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34 r})在《反杜林论》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论述中,恩格斯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两类规律”的同一问题。他说,对外部自然界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 和精神存在的规律,对“这两类规律,我们最多只能在观念中而不能在现实中把它们互相分开,”(第111页)。尔后,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还谈到,“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9页)。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在表现形式上不同,而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论断,乃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
《反杜林论》哲学编中,首先肯定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之所以一致,就因为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之间有着唯物主义的同一性。杜林形而上学地把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绝对对立起来,导致思维、意识脱离它唯一真实的基础,从而陷人唯心主义的泥坑。恩格斯指出,思维和意识“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言而喻,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相适应的”(第32-33页)。恩格斯在论述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和范畴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时,其前提就是“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第41页)这个著名的原理。如果离开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前提,就根本谈不到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真实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了。
值得注意的是,1885年恩格斯在为《反杜林论》第二版准备的注释或增补中,进一步发挥了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同一的思想。他写道:“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子同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4页)在恩格斯看来,辩证唯物主义应该从思维、知识的内容和形式这两个方面来研究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同一性。实际上,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三者同一的原理,就是恩格斯这个思想进一步的展开和具体化。对此,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研究。
其次,针对杜林妄图把自己的哲学当作最终完成了的绝对真理体系,恩格斯把辩证法运用来说明人类的认识史,分析认识过程的辩证矛盾,论证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思维成果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对立统一。恩格斯指出,认识过程中的矛盾是:“一方面,要毫无遗漏地从所有的联系中去认识世界体系;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人们的本性或世界体系的本性来说,这个任务都是永远不能完全解决的。”“这种矛盾不仅存在于世界和人这两个因素的本性中,而且还是所有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它在人类的无限的前进发展中每天地、不断地得到解决„„。”(第34页)杜林公然否认认识过程中的矛盾,宣布他无所不知,解决了科学的最终任务,这就封闭了一切科学走向未来的道路。这显然是极端荒谬的。恩格斯以数学这种形式非常抽象的学科为例,进一步说明思维形式和内容都来自现实世界。无论是思维的内容还是思维的形式要得到发展,无论是任何科学要继续前进,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汲取真实的关系”。恩格斯特别鲜明地把唯物 主义的认识方法同唯心主义先验主义的方法对立起来,说明杜林的现实哲学是纯粹的妄想,“它不是从现实本身推论出现实,而是从观念推论出现实”,“不是概念应当和对象相适应,而是对象应当和概念相适应了”(第93页)。
再次,恩格斯还强调指出,辩证法也是关于思维的科学,即辩证逻辑。他说:“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第23页)对这个论断,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如果把它同前面提到的辩证法经典定义联系起来研究,恩格斯的意思还是很清楚的:从总的方面来说.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是“本体论”又是认识论和逻辑学;而仅从“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的意义下使用“辩证法”一词时,它就是指辩证逻辑。在《反杜林论》的旧序中,恩格斯还明确指出,辩证逻辑是关于辩证思维规律的理论,是关于思维历史发展的科学。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多次强调研究辩证思维规律的重要性、研究运用概念艺术的重要性;同时,还具体地论述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相互关系。所有这些,对于我们建立辩证逻辑的学科、推进形式逻辑的发展都很重要。
总之,在《反杜林论》哲学编中,恩格斯在给予杜林的反动哲学体系以毁灭性打击的同时,力图把马克思和他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迸一步系统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恩格斯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和一系列范畴,并从科学上论证它们的真理性;深刻地 说明了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相一致的关系,从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具有“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职能。恩格斯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斯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在总结革命经验和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来推进唯物辩证法的理论,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论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作者:陈晓辉 来源:《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1期
摘要:恩格斯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根据对恩格斯不同著作中自然观内容的梳理可见:恩格斯围绕着自然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分别从自在自然、人化自然、生态自然三个维度阐述了他的自然观。首先,恩格斯提出矛盾决定着自在自然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而且还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规律,直至出现了人类。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启示当代人要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其次,在继承马克思思辨人化自然思想的基础上,恩格斯具体化了人化自然的思想。最后,恩格斯提出,要实现“(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的生态自然,就要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摘要:恩格斯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恩格斯的自然观散见在他的不同著作中。根据对恩格斯不同著作中自然观内容的梳理可见:恩格斯围绕着自然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分别从自在自然、人化自然、生态自然三个维度阐述了他的自然观。首先,恩格斯提出矛盾决定着自在自然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而且还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规律,直至出现了人类。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启示当代人要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其次,在继承马克思思辨人化自然思想的基础上,恩格斯具体化了人化自然的思想。他提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脱离了自然,并变得越来越强大,以至于开始支配自然;但不管怎样人类在支配自然的过程中,是绝对不能逆自然而行的。由此提示当代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一定要顺应自然即按自然规律行事。最后,恩格斯提出,要实现“(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的生态自然,就要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当前,中国已构建了以生态自然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制度,未来应继续朝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和方向推进社会发展和体制机制变革。
自然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自然观的内涵是指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广义自然观的内涵是指对自然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因为当今世界上无人语境下的自然,“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1]77。为此,本文论述恩格斯自然观时使用的是自然观的广义内涵。恩格斯对自然观的论述,主要散见在他和马克思合作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他自己独立创作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论著中。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成了恩格斯自然观核心范畴的界定。《反杜林论》标志着恩格斯自然观的诞生。“当我不得不探讨杜林先生的所谓自然哲学时,我正处在这一脱毛过程的中间。所以,如果我在理论自然科学的领域中总的说来表现得相当笨拙,那么这是十分自然的”[2]349。《自然辩证法》标志着恩格斯自然观思想的成熟,“这种历史观结束了历史领域内的哲学,正如辩证的自然观使一切自然哲学成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一样” [3]257。恩格斯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当今世界上备受推崇的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基础之一。为此,深入挖掘恩格斯自然观,可以为我国和世界各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启示。
一、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恩格斯关于自在自然观点的启示
通常“自在自然”的内涵,是指人类活动尚未作用过的自然界,如人类世界出现之前的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产生之后但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那部分自然界。事实上这种状态的自然界,无论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还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很少存在了。何况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就是无。因此,在此使用“自在自然”概念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借用“自在自然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界”这一特性,凸显本部分的内容是论述恩格斯对作为人类生存条件那部分自然界内在固有属性的根本看法。
恩格斯提出,首先,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恩格斯认为,“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失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3]385这是“辩证自然观的核心”[2]352。其次,自然界的
生活是由矛盾所决定的。“辩证的思维, 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这些对立,通过自身不断的斗争和最终的互相转化或向更高形式的转化,来制约自然界的生活。”[4]317再次,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在自然界里,正是那些在历史上支配着似乎是偶然的辩证法运动规律,也在无数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发生作用„„”[2]349最后,自然界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通过论述天体、地球、地质、生物以及人类的起源和演化,恩格斯提出自然界在有限时空的变化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最高发展阶段是人的生命。
通过恩格斯对自在自然的论述,我们能清醒地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能形而上学地认为是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中心与边缘的关系。自然界作为有机系统是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的。因此,与自然相处时,人类应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理念会产生正确的行为,相反,错误的理念也会导致错误的行为。现如今,内蒙古大草原之所以有着比其他地区更为优良的生态环境,就是因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适从自然”“师法自然”等观念一直指导着内蒙古游牧人的生产和生活。他们认为,只要适从自然,天灾就不会发生,草原、河流就会依然碧绿清澈,人们就会依然幸福安康。相反,在片面的“人定胜天”等理念指导下建立的三门峡大坝,却因不尊重自然规律而使渭河40多年来(从建成到2004年停用)连年水灾不断,使渭河成为悬河,从而被作为水坝败笔列入了世界的水利史册。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首先,要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要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要用生态伦理意识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其次,要摒弃自然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作为人类的养育者,自然理应受到尊重和感激,但人类却决不做匍匐在自然脚下的奴仆。纵观茫茫宇宙,地球是目前所知适合人类居住的唯一星球。因此,只有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做出亲近自然的行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人类才有可能长久地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
二、落实顺应自然的行动:恩格斯关于人化自然观点的启示 劳动使人从自然中分化出来,把自在自然变成了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指从纯粹自然变成拥有社会的性质自然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人们劳动(实践)的产物。“人化自然”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对象性活动”时所涉及的一个问题。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参与,自在自然被打上人类的目的和意识的烙印,按照人的方式和人的需要规定着自然的存在状态,从而转化为“为我之物”参与到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人类生活世界的运动过程之中。因此,“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4]131。
在汲取马克思思辨人化自然思想的基础上,恩格斯结合自身经历的一些新情况,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了这一思想。他认为,首先,人通过劳动(实践)使自己从自然中分化出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使猿手变成了人手„„双脚也发展得更加适应于直立行走。„„此外,劳动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产生„„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而随着脑的进一步的发育,脑的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发育起来„„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3]372-378。其次,随着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人成为自然界的支配者,所以“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大自然的规律”[3]383。“只有人才办得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迁移动植物,而且也改变了他们居住的面貌、气候、甚至还改变了动植物本身„„”[3]274自然界是不能离开人的。“动物所能做到的最多是收集,而人则从事生产,人制造最广义的生活资料,这是自然界离开人便不能生产出来的。”[3]372自然界需要在人的支配下才能发挥作用。自然界只能为劳动提供材料,而人的劳动却能把材料变成财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3]383;“人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4]329;“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已经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
为人们服务。”[3]275最后,人若违背自然规律,自然也会报复人类的。随着工业的加速发展,恩格斯深深地感到了人受制于自然的严峻问题,他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水分的集聚中心和贮存库„„”[3]383因此,“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384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需要改造自然。通过恩格斯对人化自然的论述,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需要顺应自然,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所谓顺应自然,就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不违背大自然自身循环的前提下,从自然中获取为人类所用的某些资源。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顺应自然的一个成功案例。该工程按照自然的山势和河势,用“鱼嘴”把奔腾不息的岷江劈为两半,西边一半江水通过闸门向外江流去,从宜宾汇入长江;东边一半江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宝瓶口”,限量流入内江,灌溉着几百万亩成都平原。该工程无须任何外来的能源,涝时有外江自动分洪、旱时有内江自流灌溉,二千二百多年来,形成了一个“天府之国”的人工生态系统。相反,苏联的“黑风暴”则是不顺应自然而遭到自然报复的反面典型。自1954年起,苏联在哈萨克、乌拉尔等地的半干旱草原开始垦荒,到1960年开垦了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一行为一度使苏联的粮食年产量增加了2/3。表面上看粮食是增产了,但植被和表土结构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60年3月和4月两次出现了大面积的黑风暴,仅哈萨克新垦区农田就被毁了20万平方公里,新垦区农耕系统几乎瘫痪,连邻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也未能幸免。美国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曾经说:大自然启示给人类的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只有适应地球, 才能分享地球上的一切。只有最适应地球的人,才能其乐融融地生存于其环境中。
三、完善保护自然的制度:恩格斯关于生态自然观点的启示与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恩格斯曾提出“(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3]384的命题。这一命题的含义就是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应该统一发展并融合为一体即生态自然。这是自然发展的高级形态。生态自然虽然也是人类的创造,但同人化自然相比, 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一种新的自然形态。建构生态自然是人类社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想追求或价值追求。
关于生态自然思想的论述肇始于马克思。马克思曾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4]120当时,由于受自然科学发展状况和马克思世界观尚未转变等因素的影响,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还很思辨。而恩格斯写于1873年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却弥补了如上的不足,并且明确地探寻了实现生态自然的路径。恩格斯说:要实行人类和自然的和谐,仅仅摒弃“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3]385。
在这里,恩格斯告诉当代人: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然,重要的是要从社会制度上进行变革,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2]633-634。当下,我国已建立了自觉保护自然的社会制度,工业化与生态自然一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走工业化道
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二选择。马克思曾说:“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4]128这句话强调了工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也暗含了工业活动会造成人与自然之间不和谐的局限性。当今,我们一方面要利用工业活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要致力于消除工业活动带给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由此看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使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还需要人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认真的探索。改革开放后,我国在保护自然方面出台了不少法令、法规和制度,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更是加大了促进生态自然制度建设的力度。2013年10月,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的一类立法项目。2013年12月,中组部发布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中不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的要求。2014年2月,环保部印发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经过一年多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政府不履行监管责任等不作为行为的监督机制还很薄弱,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也没有建立,市场经济手段运用得也很不够,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行动机制也不健全。今后,我国要紧紧围绕上述这几个方面进行机制改革,推进生态自然的建设。
通过对恩格斯自然观的梳理和论述,我们得到了“当代人只有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落实顺应自然的行动、完善保护自然的制度,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的重要启示。同时,也由此看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提法,实际上是对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第三篇:唯物辩证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唯物辩证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姓名:米占通
学号:1304090617
专业:信科0901
授课教师:丁果
中南大学数学院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日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中的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会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方法来处理生活以及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将变得十分重要。关键字:唯物辩证法,认识和改造,根本方法,如何,应用 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恩格斯指出:“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则博大精深,对我们有着深深的影响。如何能更好的运用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主观要自觉地适应客观。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逆此规则行事,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一厢情愿的思考、处理问题,其结果是事与愿违,自寻烦恼,劳而无功,贻误事业和自身。
2、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也就是要善于“牵牛鼻子”。在实践生活中,人们易犯的错误是平均用力或不分轻重缓急,不分主次,头发胡子一把抓,甚而见小不见大,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其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什么是主要矛盾,如何抓主要矛盾,自己去感去悟,去实践。)
3、强化内外因相结合的理念。在学习,创业和生活实践中,在充分
发挥自身主观能动作用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外部因素中一切有利的条件,使内外因达到最佳结合状态,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这里,主观努力,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是自我发展,创业谋生的关键所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要求人们要克服依赖心理,强化自立,自强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要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这涉及国家集体(企事业单位)家庭、个人四个层面。虽然每个层面所含内容及表现形式有所区别,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在承认物质是基础,是第一性的前提下,必须重视精神的能动作用。不能把物质与精神人为的隔离开来或对立起来;不能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否定另一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要力图使物质与精神形成促互动的良性制约关系,而不是相么。要深刻认识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物质财富,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另外,物质成果的享用或支配方向,需要人的精神品位来把握和调控。否则就会产生危害社会和他人的负面效应,达不到物质财富的科学利用和再生,更不能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皆如此。这应引起世人的关注。后代及至亲好友应在坚持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和他人的正反面的经验和教训,去提升处理物质与精神辩证关系的水平。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许多领域中都能看到唯物辩证法的身影。
(一)唯物辩证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这两种状态,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急噪冒进;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反对不顾分寸,盲目乱干,做事过头。“实践出真知”,是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真髓。其实一个人从生下来到死亡,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实践活动,从事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以及其他各项实践活动。比如游泳,一个人并不是天生下来就会游泳,必须经过后天的实践才学会游泳。跳到水里才能学会游泳,站在岸上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这就是实践出真知。初学游泳者跳到水里身子就像称砣一样不由自主直往下沉,难免要呛水,这个时候他出于本能,脚就会用力踩水,手就会乱拨水,避免溺水。通过实践,他总结了经验教训,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懂得了游泳要用手往下往后拨水,要用脚往下往后踩水,巧妙利用水的浮力,这是游泳的基本要领。在下次游泳中,他就会自觉地用手拨水,用脚踩水,又摸索总结出游泳中要学会潜水,学会换气,才不会呛水。这时他的认识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游泳技术又提高了一步。通过“实践——认
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真正从生活中体会和学习,并不断完善。
(二)唯物辩证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分析,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分析,都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典范。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的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分析,防止片面性。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让世界在我们眼中充满和平。例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难免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难免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个人的优缺点也是一分为二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比如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环卫工人在打扫卫生,看到他身上脏兮兮的,皮肤晒得黑不溜湫的,世俗的眼光看不起他,甚至鄙视他。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遇环卫工人,他可能文化比较低(也有个别大学生当环卫工人的),没有掌握别的什么比较高级的劳动技能,只能从事拿扫把这种简单的体力劳动,这是他的不足,他的短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环卫工人不怕脏不怕累,起早贪黑打扫卫生,任劳任怨,这是他们的长处。他们一不去偷二不去抢,靠自已的劳动养活自已,这样的普通
劳动者他的人格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更何况他们一人脏换来万人洁,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的劳动理应得到社会的承认,我们有什么理由瞧不起他们呢?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别人的优缺点,还要严于解剖自已,学会用两分法分析自已的优缺点。假如一个人对自已的长处和短处了如指掌,这个人就是有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既能正确看待同事和部属的优缺点,又能明了自已的长处和短处,这个人就达到了“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三)唯物辩证法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1生物统计教学
在生物统计教学中运用唯物辩证法,能启发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概念;还能引导学生准确的分析和解答习题;能激励学生更努力的开拓和创新思维。2食品安全监督
用辨证法观点来分析解决工作矛盾。事物就是矛盾,问题就是矛盾,矛盾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矛盾无处不在。如我们在行政执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矛盾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分析解决,而且还必需要解决好。我们经常听到我们的执法同志在说,现在执法难,我们的企业很不听招呼。其实从辨证法的角度去分析和看,这是一种正常的存在,因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关系。回过头来我们又听一听企业是怎么说的,他们说药监局的部分执法人员,下到企业来检查也不说明来意,也不亮证,一来就到处翻,这说明我们在执法中工作方法上还是存在着问题,也需要我们加以分析和解决。
我们讲任何事情都可以应用哲学原理,就是因为任何事情都是矛盾的,任何矛盾都有各个方面,分析和综合是统一的。我们只有通过认真的分析矛盾,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主要和次要方面来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化解矛盾,所以,许多问题只要情况了解得准确,矛盾分析得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迎刃而解。
3、mm运营管理中的辩证法
第一、利用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解决好创新功能被付诸实践的难题。
第二、把握内外因关系原理,充分发挥用户在MM运营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告诉我们移动MM的运营管理工作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4经济中的辩证法,“山寨”文化的出现绝不仅仅是长期以来的造假之风和恶搞之风随意结合而产生的后代,它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今天既偶然又必然会出现的现象。说它偶然,是说它以“山寨”这个形式出现;而说它必然,是因为他出现的社会条件是成熟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经济上的原因,也是本质上的原因。我国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的经济发展,在本身的发展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经济泡沫;而国外资本通过垄断品牌和技术,对许多电子和技术产品穷凶极恶地漫天要价,也造成了许多非常大的经济泡沫。而这样的一些泡沫正是产生假货和仿制品的温床。
可见唯物辩证法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可谓是无处不在,他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只有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才能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参考文献;
1、耿彦君.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3、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05—30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毛泽东:《矛盾论》,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66。
第四篇:论竹笛在中小学中的发展
论竹笛在中小学中的发展
专业中小学学生
中小学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Key words......................................................................................................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竹笛在中小学课堂中所发挥的有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竹笛自身的特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竹笛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乐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竹笛艺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演奏技巧简单,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将竹笛引进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应当注意的地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学校、家长以及中小学学生三方的交流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根据年龄阶段的不用选择竹笛时应当注意什么.....................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在教学时不能一次到位应当慢慢的培养中小学学生的兴趣.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发展中小学学生具有的潜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教师教学重点应当是练习,而理论知识为辅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采用新的教育理念完成竹笛教学.........................................................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在进行竹笛教学的时候应当提高其审美体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挖掘中小学学生在竹笛学习时的兴趣.....................................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将中国竹笛的有关资料展示出来,加大中小学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内涵认知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重视竹笛教学中中小学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在教学课堂中竹笛的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在教授竹笛技能时应当将基本技巧为主.................................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竹笛的教学模式应当更多样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竹笛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语................................................................................................................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9 致谢................................................................................................................................................10
摘要:河南舞阳骨笛历史悠久,已经延续了8000多年,是竹笛是最为古老的一种吹管乐器,其感染力强,在中华民族音乐史上发光发彩。目前,中小学龄的儿童,对竹笛的兴趣上升,这一迹象是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推动中国竹笛演奏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竹笛进入中小中小学学生的课堂有利于音乐素养的提高,将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字:竹笛;课堂;兴趣;素质
Abstract: Henan Wuyang bone flute has a long history, has lasted for 8000 years, is the bamboo flute is one of the most ancient wind instrument, its appeal is strong, luminous color in China ethnic music history.At presen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school aged children, rise on the bamboo flute interest, this sign is the development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national music culture, to promote the Chinese bamboo flute performance art play a decisive role in.Bamboo flutes ente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classroom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music,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national music culture.Keywords: bamboo flute;classroom;interest;quality
引言:跟随时代的步伐,笔者从教育理念上逐渐进步。2013年时,国家教育部门确定了“立德树人”教育观念,核心教育目标是中美教育,对于中小学中小学学生的培养应当注重其艺术教育,对于艺术教育而言,这是面临的全新机会。竹笛这项乐器具有大众性、普遍性的特点,根据其性质可推断出最合适的学习人群是中小中小学学生。所以,将竹笛作为乐器教学推入课堂中,将其普及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我国现阶段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竹笛在中小学课堂中所发挥的有点
(一)竹笛自身的特质
竹笛本来是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十分轻巧,带在身上也不占位置,价格能让人轻易接受的器具,通常专业化的竹笛价格也只是在300左右,与西洋乐器相比较,造价低、更实惠,能够实现中小学学生集体学习,并且竹笛十分精美,其本质就是一件工艺品,其制作的材质全部为纯天然的,竹子就是其原材料,这是正真的“绿色乐器”,大部分经济发达的国家,都追求“绿色用品”,因此,竹笛十分受欢迎,其具有自己独特魅力,艺术价值高,环保性能强,有利于展开环保教育,很多人曾经都在农村生活过,看到竹节时会回忆起很多小时候的事情,从竹子间感受到乡野气息,并会不自觉的沉入其中;竹笛的音色优美、祥和的特点,并具有很强的诗意,吹奏时音色高亢,清晰明亮,文化素养层次较高的听到由笛子演奏的《秋湖月色》和《牧民新歌》两首曲子时,脑海中会分别浮现在月光下秋天的山水,处于一线的美景和牧民在大草原中,过着美好生活的画面,若想感受在你抗日战争时的画面,推荐听《小八路勇闯封锁现》。
(二)竹笛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乐器
竹笛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之一,其本身的民族文化价值很强,经过媒体的介入宣传以及民族乐队的专业素养,竹笛在世界音乐中,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前几年在维也纳的大厅里出现了很多位出名的笛子演奏家,在世界人民的面前,将竹笛的光彩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这件事后,促进了中小学学生对笛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点,而学校对中小学学生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讲座,让中小学学生感受到世界民族艺术中,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的豪情万丈,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竹笛的博览性强,因为学习竹笛的过程能够陶冶情操,还能够学习传统的音乐文化,竹笛的曲风发源地是根据传统的戏剧中演变而来的,例如从民间音乐中的《小八路勇闯封锁线》、《卖菜》等戏剧,并且还有从昆曲中演变出来的《幽兰逢春》等。
(三)竹笛艺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大多数人眼里其实觉得竹笛比较单一,但是竹笛的本质其实是多样性很强的乐器,只要将竹笛学会了以后,在其他乐器的学习上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如萧、葫芦丝、巴乌、古埙等乐器,这些乐器和竹笛的学习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对于很多中小学学生而言,这些并不常见的民族乐器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并从好奇到尝试着学习。因此,通过竹笛的学习还诱发了对其他传统乐器的学习,竹笛可谓称得上是了解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引火索,有利于我国传统音乐的推广,让其一直经久不息的传播,笔者觉得对于这方面的学习应当从小孩开始培养,使得一些相关的名族音乐更易进入小学的课堂中,保障了民族音乐能够在时代的变化中能够稳步发展。
(四)演奏技巧简单,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
竹笛适合演奏各种音乐,并且在发音上十分简单,嘴上需要的技巧并不多,只需要多联系就行了,所以中小学学生十分能够接受。中小学学生在初级阶段的时候用的时间短,与二胡、琵琶、扬琴等乐器相比而言,不需要投入那么多的技巧性。通过教学,只要在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内,教学的质量保持,中小学学生在对竹笛的学习上一定是愉快的,并且还能够成功的掌握一门乐器,还能将一些较为简单的曲子演奏出来。
二、将竹笛引进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应当注意的地方
(一)学校、家长以及中小学学生三方的交流问题
在小学课堂中,从竹笛被列入教学中,就应当和校领导以及家长经常的交流,中小学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领导对于音乐教师的工作是否支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们是决定竹笛能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的主要因素。假如学校处于支持的态度,那家长是否给中小学学生买竹笛乐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二)根据年龄阶段的不用选择竹笛时应当注意什么
在进行竹笛学习之前,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应当帮助中小学学生选着合适的竹笛,尤其是小中小学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身体发育并不成熟,手十分的小,对于D调以下的笛子并不适合他们吹奏,因为D调以下的笛子的孔间较大,儿童在吹奏的使用,由于按不住音孔,所以在演奏的时候很痛苦,因此在儿童挑选笛子的时候应当多关注这些问题,最好推荐的是F调或G调梆笛,这样老师在教导中小学学生的时候会更方便。
(三)在教学时不能一次到位应当慢慢的培养中小学学生的兴趣
从孩童的心理分析,由于他们都很小,所以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会处于比较好奇的心理状态,在初级阶段的时候,孩子的情绪较为浮躁,希望能够尽快的将竹笛学好,但是老师应当注意这种现象,尽量放慢教程,重点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做好启蒙教育,让孩子们了解学习音乐并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学会的,应当通过长时间的培养和练习。同时,老师应当从中小学学生的年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因为,对于比较小的中小学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而年龄偏大的较易吸收老师教学的内容,所以教师通常要做到因材施教,这在教学的时候应当多采用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这样能够激发起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在教学的时候对利用多媒体能设备,常常带领中小学学生一起去欣赏一些演奏会或者让他们观看一些音乐资料。
(四)发展中小学学生具有的潜力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当多关注自己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引起中小学学生的注意,不应该只注重中小学学生对音乐知识和乐器的掌握情况,应当将更多学习方法和知识多教于中小学学生,重点关注中小学学生的思维跳跃情况,发现他们的潜力,在中小学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自己动手或者动脑,尝试着自己解决,老师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应当及时的纠正。这样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够更好的被发扬和继承。
(五)教师教学重点应当是练习,而理论知识为辅助
在初级阶段学习竹笛的时候,老师通常只注重练习,为了保障中小学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能够考出好的成绩,并不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学校,再多练习的情况下,中小学学生虽然能够演绎出很多的乐曲,但是也只懂得死记硬背出这些乐曲,并不知道乐曲实际所表达的意思,并不了解该乐曲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所表达的意境,导致遇到相同曲风的乐曲并没有办法演奏,这样对于以后的教学并不好。当中小学学生离开老师的引导以后,并不能独立的将一首音乐作品吹奏出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技能的练习也继续进行,并且通过音乐理论的辅导,这样才能将小中小学学生的特点发挥到最大,并且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中小学学生会通过自己的感受将音乐作品吹奏出来。
竹笛是一件传统的乐器,在很多的条件下竹笛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民族服务。帮助竹笛进入小学音乐课堂中,这样才能让小中小学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乐器,提升他们对民族乐器的爱好,这样才能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提高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美育方针严格执行。
三、采用新的教育理念完成竹笛教学
教授竹笛课程的时候应当有正确的教学思路,按照新课程的框架标准中采取教学。现在最主要的目标是:进行竹笛演奏,这样才能激发中小学学生对音乐方面的兴趣,能够培养中小学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通过审美教育,提升中小学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所以,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应当和目标是一样的。
(一)在进行竹笛教学的时候应当提高其审美体验
教导中小学学生掌握竹笛,使用竹笛将音乐演奏出来,竹笛的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就是掌握在音乐中的审美体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技巧,而是切实的将中小学学生的审美能力天宫,加深在音乐方面的理解,这是竹笛教学的本质。中国的竹笛本身具有音色清脆、明亮的特点,并且对于各种风格的曲风都更够演奏,这是保障竹笛教学的审美性的关键。
(二)挖掘中小学学生在竹笛学习时的兴趣
中小学学生学习竹笛的基本是兴趣,所以在竹笛的教学中应当有很深的趣味性。音乐教师应当根据中小学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这样能够将教学内容更实质性的表达出来,创造一个轻快的学习环境,激励中小学学生在音乐方面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中小学学生更好的找到学习竹笛的兴趣点,并且得到强化。
(三)将中国竹笛的有关资料展示出来,加大中小学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内涵认知
音乐是本身就具有非常丰富文化内涵。在进行中国竹笛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竹笛将中小学学生和音乐之间存在的距离减短。教师在授课时,应当向中小学学生普及竹笛的一些起源知识、竹笛的演奏形式有哪些方面;将竹笛表现我国民族旋律的特点进行具体的介绍;还能通过笛子的材质、质量、种类和不同地方出产等差异,将海内外的其它乐器和竹笛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等。
(四)重视竹笛教学中中小学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学生如何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体验,最好的办法是先进行音乐实践活动,这是促使中小学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要素。其实竹笛的教学就是音乐的时间过程。音乐教师应当根据审美原则,尽可能的帮助中小学学生进行竹笛吹奏,并保证每个中小学学生都能够参与在其中。除此之外,在中国竹笛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当采用不同教学手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小学学生的联想能力、中小学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出来,并且对乐感和智力也是一种开发。
四、在教学课堂中竹笛的应用
针对竹笛课程而言,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并将其投入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所以提出了三方面,但是仅供参考:
(一)在教授竹笛技能时应当将基本技巧为主
提高中小学学生的音乐素养是中小学竹笛教学的主要目的,重点并不在于专项人才的培养。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中并应该教授太难的技巧性东西,应当将基础技能作为练习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中小学学生的演奏姿势、呼吸方法和指法是否正确。通过这种方式,技能让中小学学生感受到竹笛吹奏时的乐趣,并且方便老师达到一致的教学进度和要求。
(二)竹笛的教学模式应当更多样化
竹笛在课堂教学时应当更加多样化,将中一课、综合课和复习考查课等方面结合起来。乐器课上时,应当将竹笛学习的相关技巧和技能结合起来。主要优点:课堂质量高。效率快,在新知识的传授时,比较适合用这种方式。在综合课上,音乐课中的一部分是竹笛教学,能够将其和欣赏教学融合在一起,例如就用竹笛进行乐曲的吹奏,或者中小学学生进行音乐演奏等。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中小学学生的表现情况,将竹笛在各项教学中结合起来。
复习考查课,可以采用小型的回报演出的方式来进行。其实可以让中小学学生进行独奏或者分成小组进行演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演奏,也可以只是竹笛演奏。
(三)竹笛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
教学内容不应当只是单调死板的知识,应当投入更多的元素在其中,这样才能提高中小学学生在音乐知识中的兴趣。通常能够从三方面下手:(1)竹笛在教学方式上应当从多个方面出发,不应该仅仅只在于技巧的练习上,能为中小学学生提供帮助性的内容都应当涉及到。例如竹笛相关的音乐、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或者采用合奏的方式对中小学学生的意识和能力方面的进行培养等。(2)竹笛教学内容是通过乐曲演奏中实现的。在竹笛课堂的教学中,对于曲目的要求是简短、优美,对于曲目的涉及面要求广。将都适合中小学学生演奏的曲目都用于教学中,如传统乐曲、流行乐曲或者外国名曲。
结语:综上所述,在中小学音乐课中民族乐器教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是能够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途径,促进了民族音乐发展,这样施行的最有效手段,将民族乐器带入课堂中。中国竹笛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成就的尝试行为,能够将丰富多彩的中国乐器投入课堂实施中的一种方式,该方法能够成为以后传统乐器进入课堂时的一种借鉴案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发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克仁.竹笛流派纵横谈[J].国际音乐交流.1997(02)[2] 周林生.竹笛内径之我见[J].乐器.1988(06)[3] 席臻贯.无键十孔竹笛[J].乐器.1988(Z1)[4] 周林生.刘森竹笛演奏风格之我见[J].乐器.1995(01)[5] 张国旺.关于竹笛音准调节的改革及其实用性[J].黄梅戏艺术.2001(03)[6] 马军.竹笛与黄梅戏的伴奏[J].文化时空.2003(11)[7] 蒋国基.蒋国基谈竹笛(七)——气温的影响与适应[J].乐器.2004(12)[8] 周林生.刘森竹笛演奏风格之我见[J].乐器.1995(01)[9] 张国旺.关于竹笛音准调节的改革及其实用性[J].黄梅戏艺术.2001(03)[10] 马军.竹笛与黄梅戏的伴奏[J].文化时空.2003(11)
谢 辞
岁月如梭亦如歌; 人学始知,不学则非自然。转眼四年大学的求学即将结束,驻足毕业的门槛之上回望,奋斗和辛劳是丝丝甜美的的记忆,学习中的欢乐和苦恼都尘埃落定。四年求学中,**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平易近人的教学品质给予我以深刻的启迪,我不仅学到了更丰富的专业化知识,还强化了自身的实践技能,并领悟到许多为人处事的正确道理。
四年积累,四年磨一剑,求学时光给我带来了太多感动、感悟和成长。在此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在毕业论文即将束笔之时,谨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师长、同窗及好友们呈上我最真切诚挚的感谢和最美好的祝愿!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在文学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观点凝练
⒈ 发展具有普遍性 原理内容:
① 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②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③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有不知到知,有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⒉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原理内容:
①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的考验。⒊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①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 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 ③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积极的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求我们果断地抓住时机,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⒋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① 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②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二.文学延伸 1.成语故事
(1)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蕴含哲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2)水滴石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蕴含哲理: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蕴含哲理:事物发展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较长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种树要十年以上才能成材,教育后代耍更长的时间,百年以上才能培育出
一、两代优秀的人才。这里其实我们要重视教育,及早抓教育,要有量变的准备,才有质变的结果。(4)田忌赛马;朝三暮四
蕴含哲理:量变引起质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顺序上不同而产生质变的 具体分析“田忌赛马”:
战国时齐威王和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等马三匹,比赛时,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的马无论哪一等都比田忌的马强,结果田忌三战三败。孙膑得知此事,帮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并请求齐威王再比一次。比赛又开始了,这时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结果以二胜一负取得了胜利。
这则故事包含了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顺序上不同而产生质变的哲学道理。唯物辩证认为,事物的质变,就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尺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田忌采纳孙膑的意见,马仍然是原来的马,只是改变了与对方赛马的“排列顺序”,所以就由输变赢。这就是启示我们,要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的发生质的变化,不但要注意量的积累,循序渐进,而且还要把握“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杨长避短,发挥优势,这样才能夺取胜利。
2.哲思故事
(1)楚人过河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但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结果被淹死了一千多人,楚军万分惊恐。原来测量时是可以渡过去的,现在河水已经上涨了,而楚国人还是按照旧的标志在渡河,因此遭到了失败。
[简要分析]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应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河水时涨时落,不断变化,人的认识也应随之变化,绝不能停滞不前、头脑僵化。否则必定会碰钉子。
(2)“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
“谷堆论证”的具体内容是: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那么怎么形成谷堆呢?
“秃顶论证”认为:掉一根头发不能成为一个秃顶,再掉一根也不能成为秃顶,那么如果每次掉一根,而掉的每根又不能形成一个秃顶,那么何以形成秃顶呢?
[简要分析]事物量的变化,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一”虽然不是多,但是“一”的不断重复或积累,就会形成向多的转化。
(3)“笨人吃饼”和“愚人吃盐”
在佛教文学作品《百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两则故事:一则是“愚人吃盐”,讲的是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做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又苦又涩。
另一则是“笨人吃饼”,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肚子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他觉得没有饱,又一连吃了五个,还是没有饱,于是,便吃第七个饼子,刚吃到一半,便觉得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心想;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都浪费了。如果早知道吃这半个饼子就会饱,我先吃这半个就好了。
[简要分析“]愚人吃盐”是不懂人食用盐是要适量的,一定数量的盐会使食物味道有滋有味,但过了量,就会转变为又苦又涩了。“笨人吃饼”则是不懂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吃饱了不仅是最后那半个饼子的作用,而是吃的全部饼子的作用,最后的那半个饼子只不过是由量变到质变发生转化的关节点。它们都割裂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3.智者智言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三国志》: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哲学分析】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3)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4)荀子在《劝学》中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哲学分析】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积累一定的量变才能引起事物的质变。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哲学分析】孔子的第一句话强调了内因的作用(应自觉看齐或自我反省),第二句话则强调了外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即习相远)。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把二者结合起来。
(8)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哲学分析】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但是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欲速则不达”体现了这一道理。
(9)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哲学分析】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河流在不停地流动,当人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流时接触到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水流,而是变化了的新的水流。他用这句话说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像川流不息的河流,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一切皆变,无物常住。”对于这一思想,恩格斯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扩展比较】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认为,一切事物都不停变化的,瞬息即逝。因此,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做出判断,都无法说出它是什么。
克拉底鲁的观点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诡辩。相对主义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质的稳定性,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它一方面承认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一方面又指出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离开了静止,运动就找不到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我们就不知道什么在运动,这就必然导致不可知论。
4.诗词歌赋
(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论诗》)
【哲思诗韵】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常用来赞美人才辈出,或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也含有“世事超越前人,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必然趋势”之哲理。
(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哲思诗韵】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哲思诗韵】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指遇到了困难,一筹莫展,这表明了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味着眼前一亮、想到了解决问题或困难的方法。千古名句告诉我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白头吟》)
【哲思诗韵】这句诗对仗工整,运用叠词,表达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的哲理,即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5)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唐元稹《蚁》)
【哲思诗韵】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6)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宋杨万里《读<陈蕃传>》)
【哲思诗韵】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的雄心壮志?这首诗教导我们远大理想要从小事做起,即量变引起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