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论文修改后

时间:2019-05-14 08:5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伦理论文修改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伦理论文修改后》。

第一篇:行政伦理论文修改后

题目:行政伦理与社会公正

院(系)

专 业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行政伦理与社会公正

【摘要】社会公正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政权的合法性,是政府行政职能有效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成为公共行政价值理性选择的必然性。现代政府需要从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立法、行政执行四个方面入手来实现行政公正。社会公正又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具有深刻的涵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任务。但我国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公平正义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有利的措施和方法消除这些不公平正义的现象。【关键词】平等、制度、利益公平、正义实现

社会公正,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懈追求的一种美好社会理想和愿望,是人类社会共同向往和追求。它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当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社会公正被提高一个新的高度,因而和行政伦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起来,社会公正不单是指经济公平,而是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在社会学意义上,公平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比较接近而不过分悬殊;在法学意义上,公平指的是权利与义务对称,人们的获得应该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所作出的贡献相一致;在伦理学意义上,公平指的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社会公正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够建设和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重点强调“效率”的社会公正。邓小平同志重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科学内涵,将社会公正视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通过生产发展来夯实社会公正的基础,把共同富裕当作实现社会公正的终极目标,把民主法制作为社会公正的政治根基,认为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制度选择。十三大报告提出,坚持共同富裕,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为,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人们意识到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必须重视社会公正的实现。因此,党的新一代领导人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原则,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主调节,按劳分配财产;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在市场经济无法调节或调节不到位的

地方通过政府的政策指向对弱势群体进行政策上的优惠,以此防止社会出现两极分化。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十六大报告认识进一步深化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则明确提出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到了十七大中国共产党对公平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十七大报告强调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再一次为中国共产党人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也警示全党,作为政党意志和国家意志实施者的公共行政也理应把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强调指出: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是对新世纪新阶段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做出的新部署。促进和维护公平正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着力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报告还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人情社会,像请客吃饭、托人办事、感情投资和拉关系走后门等封建官僚习俗在当代依旧十分流行。“人情”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的一个特殊因素,在当今社会和官场中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有时为了办一件事情,往往认识“人”与不认识“人”就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当然,这里的“人”主要指的是“官”。因此,像有些事情,当事人如果没有一定的人脉、不攒足一定的人情、不会巴结人、拉关系、攀高枝,这些事情就很难得到快速的处理和解决。这种不正常的社会风气和政治文化已经对我国的行政伦理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严正的挑战,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那么既然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行政伦理?人情社会与行政伦理是否会产生冲突和矛盾?如果会的话,人情社会又会对行政伦理产生那些冲击呢?

所谓行政伦理,就是关于“治国”的伦理,它是权力主体(即执政党、国家机构和全体公职人员)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在公共行政领域所应遵循的伦理道德的总要求。它既表现了社会对权力主体运用权力控制和影响客体所提出的道德规范,道德戒律;又反映着权力主体在权力行使过程中所应追求的价值目标、伦理人格和理想境界。“政治坚定、品行德正、联系群众、热爱科学、精通业务”等伦理规范一直是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所倡导的。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最充分的行使民主权力,这是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本质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提倡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不仅为行政伦理增加了丰富的深刻内涵,为实现行政伦理的价值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为广大权力主体的行政行为的伦理选择提供了决定性参考依据。

学过高中政治课的都明白一个概念,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就我国而言是一个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各司其职的社会,虽然曾经有过吃大锅饭的经历,但是不可能回到那样不思进取的老路子上,变得暮气沉沉,没有活力。相反,只有加入竞争,引入自然界物竞天择的法则才能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而且人的个体差异导致了能力的不平均,相对的,创造能力和收入就不可能一样。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曾推出了《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在这本书中,中国社会被划分为十大阶层: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及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所以说,社会其实在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最起码在收入上就是。社会分配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平,然也。

因为分工的不同,当然,也可能是有一个很好的娘胎,总之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地位开始变化,人类社会从最开始的共产社会逐渐变到了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间有很多很多的矛盾,但是归根结底也就是姓刘的地主杀掉了姓赢的地主,然后姓刘的地主又被姓曹的地主流放了诸如此类的历史。对于历史不说些什么,罪恶的资本主义世界稍后进行抨击,先描述一下我国的“社会公平”历史。都说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盘剥了旧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在建国初期,通过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辅之以“三反五反”,的确给了国人足够多甚至到了令人乍舌的“社会公平”(想像能一下批斗国家领导人,美的你吧!)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的极其不稳定,这个短暂的“公平”也就是被唾弃的“极左时代”。

总之,行政伦理无论在内涵还是法律意义,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在千万人民心目中的深刻感悟,都越来越和社会公正联系在一起,牢固社会公正概念是行政伦理发挥良好效用的必经之路,也是很长时短时间里行政伦理的主题。【参考文献】

[ 1 ] 边沁. 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8. [ 2 ] 周庆行. 公共行政导论[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 3 ] 赫伯特·西蒙. 管理行为[M].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 4 ]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 公共行政的精神[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5 ] 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第二篇:行政伦理论文

学习行政伦理后的感想

通过对行政伦理的学习和授课教授的案例精彩的讲解与剖析,使自己对行政伦理这门课程有了了解和认识。对行政伦理的起源、概念、定义和延伸的理论有了了解,也明白了政府公职人员如何去树立行政执行,如何在开展工作中树立服务意识。同时对于现实存在的问题有了肤浅的看法。

现对学习后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

伦理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持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行政伦理就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行政伦理是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行政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是行政权力的重要制约机制之一。

伦理与行政伦理界定:伦理(道德、法律),伦:人伦;条理;顺序;类别。理:条文;道理;管理;整理。伦理: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外)。道德:尊奉“道”的一种德行内省(内)。法律:以国家意志为形式的强制性规则总称可视为伦理之“底线”。行政伦理:国家意志执行中的道德理念总称。

行政伦理的基本内涵:不同视角下的不同结论(主体性角度、政治性角度、层次性角度、职业性角度、现实性视角、体系性视角);基本范畴(八大范畴:理想、态度、义务、技能、纪律、良心、荣誉、作风)。基础:廉政,价值体系的核心:勤政目标:行政人格。

中国公共行政伦理的出现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鉴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公众需求的多样化,公共行政伦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规范论或美德论等的传统论域之中,必须从制度基础层面做出澄清才能获得共识,从而保证公共行政伦理的有效进行,这正是目前中国公共行政的薄弱环节,也应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依照行政学首创者威尔逊的设想,将政治与行政区分开可以保证行政队伍的稳定、行政活动的专业化以及行政程序的持续性,这是基于他对政治包含不同层面活动形式的深刻洞察。他认为民选的代表(政客)通过政治程序决定政府应采取何种方案,行政官员则负责具体执行这些方案。也就是说,将政策的制定与政策的执行划分成不同的类型,由两类人群分别去担当。所以,他主张,一旦一个机构的使命得到确立,立法机关通过了行政机关的预算,那么政治过程便结束了,行政过程也随之开始。在他看来,行政活动的本质就是实施决策。不难看出,威尔逊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科学主义思潮的印记,简单地将行政活动当作纯粹技术化的活动,行政人员必须完全摈弃个人好恶,持价值中立立场进行工作。但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几十年政治、行政二分的实践证明,完全无视价值和道德原则的行政人员是冷冰冰的行政工具,不仅无助于公众利益的实现,反而会伤害公众的利益。

行政伦理涉及的是行政活动的价值导向之类的根本问题,这样的价值导向一经确认就可以成为政府内全部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日常行为的整体价值目标,影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所做出的决策和行动。由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变在西方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之出现了公共行政伦理的吁求。与前者相比,公共行政伦理突出的是公共性、公众性和社会性,制度基础不再是传统的行政机关或政府官员,还扩展到市民社会、公民团体、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更大的范围。

公共行政兴起后,人们开始转变观念,越来越强调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价值信守的责任,否则,公权就容易沦为私利的手段,行政活动就会背离其初衷。而且行政活动决策,即政府公共决策是根本不同于私人决策的,其最大区别在于,私人决策的后果最终是私人自己来承担,但公共决策的后果最终却要由公众来承担。一个有钱的人如何支配他的钱只是一个私德问题,但政府官员如何支配财政预算就不能仅仅出于他个人的偏好,而必须服从公共意志。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西方许多学者在行政伦理研究方面做出了探索,提出了有关公共行政道德基础、清晰而简明的主张。无论如何,他们都坚持了宪政这一基本理念,宪政构成了西方公共行政伦理的制度基础。

中国现代行政可上溯到民国时期。此前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只有“家政”或“朝政”,而无行政。严格意义上的行政行为无从产生。

中国共产党早在延安时期就开始了行政实践,充分总结了中国历史教训以及国民党政权的失误,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若干论述加以实践化运用,开始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革新,创造了新天地。

在近30年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充分意识到了现存的行政体制对市场、对变化了的社会生活的不适应,进行了多次改组、重塑,并展开了较为深人的行政机构改革。然而,不可否认,成效远比预期的小。若做横向比较,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现代行政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究其根源在于缺乏为公共行政伦理设置切实可行且有足够稳定性的制度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快速传播,使得部分政府人员在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出现了一些偏颇。如影响比较的孟连事件等,使得政府在处理一些问题时,缺乏从行政伦理的角度看待和解决。

其实,西方公共行政伦理建设也并非一帆风顺,分赃制、寡头制、黑金政治等也曾困绕他们多年,但随着逐渐确立起宪政理念的核心地位,公共行政伦理才走上了正轨。

公共行政人员的角色是其社会职能的体现,这样的社会职能又受制于不同的公共行政体系的制度安排。概括地说,公共行政人员的角色定位在当代有三种主要形式:(1)在党政一体的制度设计中,公共行政人员主要是政治的代言人;(2)在普遍民主的政体中,公共行政人员是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者;(3)在代议制政府下,公共行政人员是各种利益的协调者。我国正在实施的包括政体分开的行政改革力图突破党政一体的模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行政制度又要避免代议制政府的动荡,因此,行政改革的目标是确认普遍民主的政体,但在中国的公共行政活动中由于“委托人缺席”,不存在完备的委托代理关系,这就容易导致公共行政活动缺少制度激励,使得普遍民主的政治理念追求仅仅维系于公职人员的思想觉悟之上,必然变得非常脆弱。在全国的人大代表中企业领导、政府官员、其它行业的人员占据多数,基层农民占据很少,反映农民真正问题实质的不多。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有的脱离实际,也是造成对政府不满的一些成因。如何看待政府人员的不道德行为和现象,如何提高政府公职人员的伦理水平和观念,也是需要政府不断去摸索和提高的方面。

可以说,当代中国公共行政伦理不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共行政人员的角色不明,政府的功能定位和服务定位,政府的公职人员如何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如何去代表民众行使权力等等,这也就意味着行政伦理的主体定位不是很清,也正是角色不明或错位才导致了公共行政活动中不道德现象的大量发生。行政行为的最终依据是什么?这是一个难以有令人满意回答的问题。由于制度基础不明确、不切实,这就给行政活动留下了太大的伸缩空间,造成了行政活动的随意性。

效益和功利这样的可视、易于量化的目标就受到各级政府和行政人员们的追捧。现代国家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主要支柱是其政绩,但若仅仅为了追求政绩,可能会驱使相当部分行政人员不择手段,这就根本背离了公务活动的初衷,所以必须对政绩进行价值引导,给出经过道德辨思的政绩观。

目前,中国共产党在进行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这就意味着行政伦理必须体现人民意志和中国共产党的理想社会信念。所以,当代中国行政伦理应有两个层次,在较低层次上,努力建成以服务为基点、以公正为目标、以合法为方式的伦理体系。要充分尊重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切实落实公务活动中的职责,促使公务员以专业化和职业精神从事公务活动。这样的行政伦理要求应借助各种立法、程序等成为日常行政活动常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制精神,形成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较高层次上,要做到以人类理想目标为宗旨,追求普遍的平等、幸福的实现。这一点要体现在行政精神上,成为裁断具体行政冲突和行政道德规范冲突的终极价值体系。

第三篇:行政伦理结课论文

行政伦理结课论文

行政伦理角度下的公平与效率

培养单位: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

作者姓名:22021010024 达明月

指导教师:麻宝斌 教授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Candidate:Da Mingyue

Supervisor:Prof.Ma Baobin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China

行政伦理角度下的公平与效率

22021010024 达明月

摘要:效率与公平是社会全面发展和加强社会保障的两大目标,而效率与公平之间具有统一性,需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矛盾,二者是不能兼得的,在生活中和在行政环境中,都面临着效率与公平进行价值选择,在它们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本文通过对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性并结合案例来进行分析,以及依据行政伦理的道德目标来对公共行政在其之间的价值选择提出见解,并且针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也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进行选择。重点在于如何在现在的基础上加强贯彻公平原则,维护公平正义。重建公平比单纯强调效率意义更为深远。

关键词:公平效率 价值 行政 伦理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Abstract:Efficiency and equity are the two major goal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of social security, and there is a unity between efficiency and equity, which need to complement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However, there ar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m.They can not have both.In life and in the administrative environment, they are faced with the value choice of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so as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them.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combined with cases, and puts forward opinions on the value choice betwee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the moral goal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Moreover,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it also chooses betwee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The focus i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equity and safeguard equity and justice on the current basis.Restoring fairness goes further than simply emphasising eff.一、公平与效率在行政伦理下的涵义

从伦理意义上来讲,公平指的是社会财富中的公正、合理,要求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公共行政的公平观是政治正义的组成部分,要求政府政策应服务于公共利益,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公平配置社会资源,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开展行政活动时要平等地对待一切社会成员,而不只是服务于某些特定成员。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共同地、永恒的价值追求,追求社会公平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追求社会公平是公共行政组织自身的性质决定的,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公众普遍的要求,要立足于解决当前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行政效率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比率关系,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工作的质量和评价。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行政效率就是政府效率,政府效率就是政府生产力,它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综合生产力。行政效率可分为三个层次:组织效率(高级决策层所表现的效率)、管理效率(中间管理层所表现的效率)和工作效率(基层工作人员所表现的效率)。这三个层次的效率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是不能单独存在的。[1]

公共行政的目的是效率,公共行政的价值是公平。效率是发展速度,是社会发展机制;公平是一种社会价值和社会心理状态,是社会稳定机制。市场经济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社会分配不公上,政府则可以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发挥巨大作用,通过行政行为公平、行政程序和行政制度公正来维护社会公平。

二、公平与效率具有矛盾性

然而,效率与公平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其统一又表现在效率是最终实现事实上公平的基础和主要途径,公平是效率的保证。而其矛盾表现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平的实现,追求公平又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效率的提高。

对现代社会的国家和政府而言 ,恰当地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始终都是一个难题。公平与效率的良好配合以及高效互补,是公共行政的目标和价值追求。威尔逊将行政学的目标界定为两点:一是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做什么工作。二是政府怎样才能尽可能高地效率和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能低地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韦伯认为,现代官僚制组织有很大的效率优势。最大特征是职业化和专业化,能有效完成较大规模的复杂任务,适应了工业化对政府的要求。

可以看出目标是清晰且难以达到的,政府方面难以兼顾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是具有矛盾性的,因为效率与公平是现代社会发展所追求的两大非常重要的目标,那么社会发展是指经济、文化、政治等全方面的发展,它们共同的目标是公平与效率。在全方位的社会发展中,不能单纯的追求某一种发展,比如在一段时间内社会或者政府所制定的计划是倾向于经济和政治的,则忽略了文化的进步,那么长此以往文化方面的滞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他方面如经济的发展。由此看出,社会文明的任何一方面进步,都不应该是以牺牲其他方面文明进步为代价的单项突破 ,而必须是有机协调发展。所以在社会全面发展的意义上 ,公平与效率理应是同时并举的两个目标。提高效率代表着物质文明的进步,而公平代表着

在推动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实践中如何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这两方面同等重要。实现社会物质或精神文明的前提就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即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较做出的选择。而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2]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因此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公平分配社会资源是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必要条件,实现“公平”,意味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确切感受到了公平,即自己的权利、物质、利益等得到了平等的对待,而如果大多数民众没有切身的感受到公平,认为当前的资源分配没有达到公平,那么就可以认为社会没有有效的实现公平。由此可以看出,想要让大多数人们认为当前的资源分配是公平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政府在资源配置等各个决策中,不能只关注公平,效率、效能、效益等指标都是在行政中不能忽略的要素,在现实生活中,公平与效率两个目标的实现总是很难同时达成:,或效率优先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公平,或公平为首而损失一定的效率,国家和政府经常要在这“两难”中进行选择和权衡。这样,社会进步在实践的层面上,集中体现在如何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而问题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在公平的基础上推进效率和在有效率的前提下达成公平,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3]

如果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以利益的角度出发的考虑,认为好的制度安排就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效率,为了效率,甚至可以牺牲公平。这种选择导致的结果就是即使国家整个的经济水平有所提升,人们在物质方面能感受到了改进,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可能会降低,尤其是在文化、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果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也就是说,不管制度安排多么有效率,只要它不能促进公平,制度本身就无实际意义,只有保证公平的优先性,才能真正提高效率。这是将公平、正义放到了非常高的位置。市场在创造效率的同时往往容易舍弃公平,从而造成在社会上占优势地位的少数的富人可以通过货币优势获得一些额外的权利,即大部分民众没有享受到的权利。但是如果过分追求公平,只是兼顾效率的话,政府管理和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以及实现公共物质利益的水平就会降低,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水平低下一定会影响公平的实现,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人们对政府不满意,政府因而不能顺利的进行公共行政和干预社会事务,集体利益受到了损失,最终公平与效率均不能很好地实现。

因此,追求公平忽视效率会降低人们的物质水平,那么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下降,从而导致共同贫穷。而过多追求效率而忽视了公平,让大多数群众感受到了资源配置不公平的存在,就会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从而造成社会动荡以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效率与公平是很难做到兼顾的,所以公平与效率难以达成一致,其矛盾性会给政府治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生活案例:在称重和计量工具还没有被发明的古代,有七个人一起生活。大家各司其职,缺一不可,日子过得平淡且规律,唯独有件事让大家心烦,那就是每天进餐时如何均分玉米粥的问题。他们尝试很多分粥的方法。起初,他们通过商定选一个人出来专门负责分粥,但实行起来才发现,这个负责分粥的人每次分给自己的粥都是最多的。随后他们又通过投票改选几次,但每次都是这种情况。

既然设立专人分粥行不通,大家就轮流当分粥的人,每人一天。虽然每个人都有了给自己多分粥的机会,但却存在着更大的弊端——每个人只有在自己主持分粥的那天才吃得最饱,而在没有权利分粥的六天只能吃个半饱。看到这种局面,组长痛定思痛,决定承担分粥的角色,且发誓保证公平。最开始几天,组长还能坚持公平分粥,但很快,奉承和献殷勤的人多了,组长迫于人情压力,公平分粥这件事也就干不下去了。七个人再次聚到一起讨论,他们决定建立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以期形成一个完善的分配与监督体制。终于,分粥这件事做到了公平公正,但由于委员会运作流程复杂,等分粥完毕时,粥都凉了。

三、公共行政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价值选择

虽然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但是在公共行政中也应当寻求一个平衡,不能完全做到两者兼顾,也要本着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的原则,尽可能的协调两者的关系。如何以最小的平等换取最大的效率,或以最小的效率损失换取最大的公平。对于市场机制不能进行有效配置的领域,政府要实行干预,但是要干预的恰到好处,不能过分限制市场行为。公平收入的措施也要适当,使收入实现均衡,但是也不能过分地限制富人,用少数人的财富来救济多数人的贫穷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公平与效率都是政府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因而要做到两者兼顾,但是两者兼顾只是一个总体要求,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公平与效率的选择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及其相应的任务来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这个均衡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依据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和移动。强调效率的价值多些,还是强调公平的价值多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价值选择,这与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关。一般而言,生产力越落后,效率在目标选择中的地位越重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公平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4]

但是,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公平与效率,在某一具体阶段确实无法平衡时,我认为可以着眼于实现公平。因为,公平相较于效率而言,真正体现了公共行政的价值理念,休谟认为,公平是一种人为美德,其产生和存在依赖于人们所处的特定状态和条件。物质条件上,正是因为有了一定的财富又不够充分,公平才有存在的必要。从人性上看,人类的自私心需要从公平的美德来约束。亚当斯认为,公平是一种激励机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公平待遇时,才会努力工作。并且公平渗透到了广大民众的生活中,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对公平的诉求,比如公民的社会地位、权利的获得与义务的履行、收入分配以及各种机会的获得与选择等。因而可以看出公平关系着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及直接关系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有序发展。然而效率,更多的是相对于市场而言的,提高效率可以更有效的配置社会资源,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但这是对于社会和市场整体而言的,对于个体来说,追求理性效用的最大化,却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行为,以致决策失误,产生两极分化和社会不公,从而导致公众的实际需求不能满足,人们的真实感受被忽视,容易引起人民的公愤和社会的动荡,最终阻滞社会的全面发展。另外,公平无论怎样发展,怎样延申,都不会造成负面的结果,都会更加地让民众感受到了被重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人们的支持。但是效率的过分延申,容易引起相反的结果,得不到民众的认同与肯定,因而最终还是需要公平来弥补。[5]

政策的核心原则就是确保公共计划得以公正实施。而在公共决策过程中,政府扮演着社会公众代理人的角色,承担着受委托的责任,它要起着制定和维护竞争规则的作用,这些规则的作用就是解决社会公平,由此看来,政府及其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时候,也时刻离不开公平,公平在一定层面上就是正义的体现,社会公平是正义的基础,正义制度是社会公平的保障。

关于效率,它是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的,因为追求效率,是人们自然产生地行为,在工作和学习中,潜意识地都在追求效率地最大化,效率是自发、自然和客观的。并且效率是可量化的,可以依据具体问题来不断调整各种要素的结构来提高效率,因而对效率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人类的这种竞争性和趋利性,使人在某种程度上多少会保持一定效率,因而我们没有理由担心效率低下和行政运作的零和游戏问题。但是人们一般不会强烈的主动追求公平,所以在公共行政中,公平应当是重心。[6]

四、关于新公共服务中的效率与公平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罗伯 特·丹哈特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该理 论认为,把公民当成“顾客”的观念存在着某种局限性,应把传统的对效率和业绩的关注转移到对社会回应性的关注上来。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掌舵而非划桨,而新公共服务则认为政府是服务而非掌舵。它重视人而不是生产率,它所强调的社会公平包括公共部门和公民两个方面,体现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平等协商新关系。新公共服务在兼顾效率与目标达成的同时,力图提升社会公平与责任,使公 共行政具有适应性和动态弹性以更好地回应社会治理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新公共管理。但新公共服务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如政府与公民的选择性协商机制会导致讨论过多而行动不足,多元化民主治理与治理者的关系的协调等。新公共行政在强调社会公平核心价值的同时并不排斥效率的价值,新公共管理在号召回归效率的同时也关注责任和公平价值,新公共服务在兼顾效率与目标达成的同时,更加强调其目的性,使得公共行政学对效率与公平的追求达到两者平衡。正是由于关注的重点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来回摆动,才形成了公共行政学价值追求百年演变的单摆模型。[7]

五、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公共行政在效率与公平之间的价值选择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果,但是也出现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而 阶段的工作重点便是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解决改革中产生的这些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重视公平问题。现阶段的很多问题就是因为没有妥善处理好公平问题产生的。比如,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如果再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给深化改革带来巨大阻碍。其次,从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政策中也可以明显地发现公平的重要性。面对着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第 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视公平大的作用也是必 不可少的一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及“公平”达 20 多处。这些都体现了党和国家让改革成果惠及每一个 人的决心,也体现了现阶段强调公平的重要性。一段时期的国家政策就是反映这个国家这个阶段至关重要的问题,由此可见,公平问题值得更加强调。[8]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面临着公平与效率目标之间的选择。在目前社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效率仿佛是人们极力追求的,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透露着对高效率的诉求。近几年来公共政策一直贯彻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的原则。效率得到了高度重视,我国现代化发展迅速,人们的精神面貌、社会生活也获得了改善。然而,维护好公平与正义的目标没有实现,人们的思想落差较大,加上收入分配的不公,人们心生不满,从而影响社会稳定有序发展。公平被忽略造成的严重后果还有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出现利益矛盾,腐败现象发生。由此看来,现阶段实行的市场经济不能完美地平衡公平与效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政府也应当不断探索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体制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公共行政如何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维护好公平与正义是重中之重。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的首要责任和神圣使命。[9]

维护公平与正义也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设想,公有制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两项根本原则,先富是手段,共富才是目的。所以达到公平是全社会的目标。中国基尼系数已达0.45以上,已远超国际警戒线。我国目前收入差距不仅远大于资本主义国家,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两极分化空前大的时期,因而政府应该及时地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各种政策的调整以维护公平。

维护公平与正义也是由我国的阶级属性决定的。我们政权的基本属性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的工人、农民一直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能否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严峻考验。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更加能够使广大工农改善生活条件与公平分享社会资源,但是从现实来看,工农阶层地位已不断边缘化、底层化,这正是由于没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而造成的。因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提了出来。

当前社会显现的具体问题中,较突出的有教育与医疗的不公平,例如教育资源在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分配不均。新中国建立以来,走的是一条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快速发展工业化国家的道路。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有一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和城市一起加入到富裕的地区当中,一部分农民也率先进入富裕者行列,但其在教育投入中的比例仍然偏低。从教育资金的投入来看,基础教育生均费分配不均突出地表现在发达地区与边远落后地区,且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扩大。因此要深入贯彻教育平等原则。例如在入学机会上,从源头出发,严厉监察机制约束“关系户”等权力寻租的现象,普遍提高城乡,重点与非重点学校间基础设施方面的水准等,从而更好地维护公平。[10]政府需要强化政策缺位的事后补足,建立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机制,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堵塞腐败滋生的机会等。[11]事实上,公平问题的重置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社会的诸多方面,不管哪项政策措施,都 应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人们的安康,体现人之尊严。就像奥肯所说的那样,“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进而“在一个有效 率的经济体制中增进平等”。[12]

参考文献

1[?]高培勇.为什么说促进共同富裕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J].理论导报,2021(10).2[?]向亚雯.“双一流”建设:历史逻辑、现实诉求与价值选择——基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05).3[?]王子强,赵元元.兼顾“公平—效率”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实现“技术逻辑”与“管理逻辑”的双平衡[C]//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住房与社区规划).,2021:58-67.4[?]石磊.涵养人民情怀用公平正义守住人民的心[N].法治日报,2021-09-22(005).5[?]王芳.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共同富裕逻辑分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7).6[?]胡玉桐.基于等效率原则的公平与效率一致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1.7[?] 杨明臣.公共行政学价值追求的百年演变——效率与公平的单摆模型[J].8[?] 赵思嘉.新时期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冲突及选择[J].法制博览,2016(32).9[?]张兴国.公共行政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从行政伦理的视角看[J].道德与文明,2004(03).10[?]钟宇平,周金燕.让教育促进分工合作和协调效率公平——钟宇平教授专访[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9(03).11[?]齐玮,李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J].投资与合作,2021(05).12[?]唐土红.效率与公平:基于行政伦理的视角[J].探索,2012(01).

第四篇:行政伦理《民主》

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行政伦理学

课程作业

行政伦理观为什么是以民主为政治哲学基础

专业及班级:行政管理09级3班 学生姓名:朱鹏飞学号:200930553052 修课时间:2012年3月—2012年6月 学生邮箱地址:102509351@qq.com 课程成绩: 教师签名:

《民主是个好东西》

民主是个好东西,这句话从两百年前托克维尔的那场旅行就可以看出。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也逐渐被提上了日程。现代政治主要有两种形态——民主与专制,而民主的崛起却是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这一点通过近年来的中东政治暴动、利比亚问题、叙利亚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然而,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总是会遵循一定的规律,结合自身国情逐步向民主迈进,从专制走向民主,是大多数威权型国家的必然选择,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的倒塌并确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然而,中国的民主又是怎样实现的呢?中国式民主的样貌是怎样的呢?中国距离真正的民主到底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中国是单一制的国家形态,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现阶段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主要方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也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党政军各级机关普遍实行民主集中制。这一看似合理的制度设计,在保障中国人民基本权益的过程中获得了政治上的合法性并得到绝对的执行。实现民主的主要方式是间接选举人民代表行使国家权力,并在此制度下创造了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从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从“98抗洪抢险”到“汶川抗震救灾”。民主更多的体现了一种国家精神,集体意志,却很难在普通个人的身上得到深刻的体现。

中国的民主发展到今天已经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随着贫富差距的加大,生活在贫困线周围的广大弱势群体丝毫没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没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当代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创造着成群结队的福布斯富豪榜名单,而与此同时又通过大额的国家转移支付去慰藉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由此相应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正形成着一个坚不可摧的利益集团并在基础上滋养着形形色色的权贵势力。政府与民争利的事件时有发生,国家法律部门化、部门权力私人化的现象普遍化。中国式民主正蜕变为政府部门、权贵集团谋利的工具,价值理性不再体现,工具理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存在民主吗?中国距离真正的民主到底有多远?这个答案恐怕见仁见智,但在我看来,民主既是一个客观指标集合,也是一个主观概念,不同立场的人群对民主也会有着不同的感受。在这个“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潮流下,我国的民主恐怕是不堪一击,这也可以从近年来发生于各地的群体性事件得以体现。或许人们会怀疑,民主真的就那么好吗?绝对的民主是否存在呢?美国式的民主放到中国的国情下是否适用呢?面对这些疑问,我也只能是说见仁见智吧。诚然,民主是潮流,放权与民、保障民权是社会趋势,但是民主应该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则,绝对的民主也会带来“多数人的暴政”、“自由下的不平等”、人们也会偏好“做奴隶的平等”,凡此种种也绝不是我们所倡导的民主内涵。

行政权力的高度集中,在更易于管理的同时也难免会更易于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所谓的人大选举也只不过是走个过程,中国设立这些

机构在我看来只不过是骗外国人的,让他们觉得我们其实也很民主、很公平。就拿北京市为例,有北京户口的孩子读北大、清华等一些高校就可以比标准线低一百多分。凭什么?政府给出我答案是为了维护地区的稳定。这样的解释合理么?那如何按照这种逻辑,那那些好的大学所在的城市,如:南开、复旦、武汉。那为了维护当地的稳定是不是武汉、天津、上海户口的孩子也应该享特权,低一百多分的标准呢?在北京的大学里,往往在学校里成绩靠后的都是北京的,抽烟、喝酒、打架闹事的也大都是北京人,当然也不乏外地的同学。毛主席还说过:“地方包围中央,农村包围城市呢”!从我们出身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不公平。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总量早已超越日本而位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也大步向前,不可置否的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民主政治进程发展缓慢,人民民主尚未真正实现。存在于社会各领域的不公平、人民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事件屡见不鲜。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而与之密切相关的政治体制改革已成为了社会的焦点话题。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不成功,文革悲剧或重现”。政治体制改革涉及到广大人民的福祉,也是中国特色体制下人民民主的最好体现。近年来,随着城镇强制拆迁与农村强制征地事件此起彼伏,广大人民与政府机构的矛盾与日俱

增,再加上政府部门普遍存在的行政不作为与执法不当、徇私枉法等现象的发生,人民的权益主要体现为与强大政府的利益抗争。

人民民主的实现首先必须具备一个好的制度设计,我们今天讨论美国的民主,不得不想起美国的“开国之父们”为美国式的民主创造出的“三权分立制衡模式”,所以一个好的民主形式必须建立在一个好的制度设计上。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政府大部制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改革,畅通社会流动渠道等系列政治体制探索对于我们有效实现民主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人民民主的实现还必须具备一个强有力的制度执行。在“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下,美国的政治机构权责分明且相互制约,政府行政受到强有力的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在我国,由于政府部门的权限过于强大,政府与民争利,行政不作为或是行政不力、行政不当的现象普遍存在且缺乏监管,直接导致了我国现阶段人民民主得不到有效地保障和实施。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积淀,几千年的官僚体系已经根深蒂固,想改革,一下实行民主还不切实际。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的改革还是看到了一些希望,虽然让与我们老百姓来讲还不满意,还远远不够,但是可以看见制度还是在慢慢完善,我们应该多给我们政府一点耐心还信心,相信我们能在党的带领下生活能幸福起来,同时监督和鞭策我们的政府加快改革的步伐。

人民民主的实现还必须改善并健全一个好的实行方式。我国目前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间接民主的一种形式,按照我国选举制度“平

等、公平、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相结合”的要求,我国目前的选举方式仍存在不足之处,选举的透明度和公开度不够,组织意愿太浓。现阶段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可在一些已具备直接选举经验如四川雅安市、深圳市等地开展直接选举试点,使广大民众更能感受民主国家赋予的政治权利,真正实现民主选举,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把权力下放给人民,人民才是主人。

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在他的同名著作中强调“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什么都好,民主决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有许多内在的不足;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可以为所欲为,能解决一切问题;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就没有痛苦的代价;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是无条件;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就可以强制人民做什么。”只有真正认识到了民主的本质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可能问题才能真正了解民主,用好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愿经济成果和政治文明并蒂开放!

第五篇:管理伦理论文

摘 要:从现代企业管理角度分析我国企业以及跨国的国人经营企业的发展现状,经过分析问题,拟定解决问题措施,并实施改革计划,最终达到企业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通过对深圳古驰服装店员工管理体系的解析,提供了如何建立和谐的企业工作环境氛围,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并运用管理伦理理论进行监督和规范员工行为,提出了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伦理制度,协调企业人力资源,有序、科学系统的运营,实现企业最终整体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

关键字:现代管理理论制度 伦理管理 工作环境 员工和企业利益

引言

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市场逐步走向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期间,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与外国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互作用影响下,在借鉴吸收过程中,经过整合与改善,形成中国式的企业领导。在接触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领导模式下,利益权重过大的经营方式,改革前的传统中国式领导之后在利益诱导下,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优良的中国管理伦理出现严重的失衡。这不仅给企业的管理带来负面的问题,而且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尤其是企业工作环境得不到保障,员工利益受到损害。

一、我国市场经济企业伦理管理失衡的现状分析

所谓企业伦理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考虑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规范,使其行为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维护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建立维护合理、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通过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标的建立,来指导、规范和评判企业行为,从而使得企业和社会获得长远发展,人权得到切实保障的管理过程.[1]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或者是一个企业都需要制定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组织成员,以便能更好地下达组织目标,进行管理调度,实施方案行动,提高组织团队的工作效用。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监督管理必不可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由此,我们可以把伦理管理失衡的现象归纳为:首先,疲惫的软件制度。虽然现在许多企业都建立起自己的工作制度,但其中有一些缺少科学性、全局性。一群羊需要一只有统治力的狼领导,约束和引导羊群执行任务目标,现代的管理制度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伦理管理是现代管理制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机械式的现代管理制度,缺乏对人性的关心,没有把人的需求考虑进去,单一的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长久执

行过程中,逐步消磨员工的个性、创造能力和活力。所以有必要建立附有优良的伦理管理制度,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员工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为员工创造和谐融洽的生产环境,提高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度,进而刺激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较小的工作环境付出,带来较大的收益。其次,缺乏责任心:第一,对员工的不负责。环境是生存之本,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基础需求,比如生理、安全和情感等,在满足基本的需求,企业也应该重视高层次的需求,比如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在利益金钱的诱导下,企业宁愿把资金投入到生产中而不情愿花较少的钱来建立工作环境,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人际关系的发展与维和,安全保障等。第二,对社会的不负责。经济时代的今天,道德与良心逐渐消逝,资本家更多的关注经济利润,缺乏社会责任心,在自然灾害发生过程中缺少爱心。在社会的谴责下,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环境。第三,对自然环境的不负责。为了减少资本投资,减轻负担,很多企业没有按生产管理标准进行生产、排放等,以污染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自身的发展。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影响到员工身体健康,在此受到社会的制裁,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环境。

二、古驰集团的员工管理状况—以员工反应信呈现

您好。我们以前都是古驰深圳万象城店的员工,都曾怀着美好的梦想加入了古驰,但是我们的梦想在古驰却成了噩梦,我们所有人的身体都留下了古驰给我们的伤病,例如长期长时间站立导致的脊椎病、骨骼变形、静脉曲张、不孕和容易流产等疾病,当然古驰给我们的“莫须有”的罚款和非法克扣的加班工资同样让我们心力憔悴,前不久我们因为不堪忍受公司的非法劳动待遇和非人性劳动环境而集体辞职,现就古驰公司的非法劳动状况和非人性管理状况提出控诉如下:

首先,我们工作日每日站立超过 14 个小时,工作期间却不得小憩、喝水或 进食,即使是孕妇也是如此。根据古驰的规定,我们在每日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不得坐下休息,不得喝水,不得进食,即使是孕妇,也不得在上班时间进食,即使在后台也不可以,违反 8 次规定会被解雇,也就是说一个孕妇如果在工作时间,为了补充营养的需要,在后台吃一个苹果将被记过,吃八个苹果也可能会被解雇。

其次,我们长时间站立加班,古驰却费尽心机非法克扣加班费。深圳古驰的旗舰店“万象城店”在没有依法获得深圳相关劳动部门审批的情况下,竟然拿着上海的审批在深圳实行“综合工时制”,每日的工作经常是从早晨 9 点多到深夜 12 点以后;每天都需要点货,工作持续到次日凌晨2、3 点钟也属常态(这种情况是不计算工作时间的)。古驰深圳旗舰店没有安保措施,已经投了保险的昂贵奢侈品一旦丢失,全体店内员工仍需连带赔偿。令人惊讶的是,古驰的旗舰店竟然没有安保措施,据说辖区民警都感到震惊,但是古驰并不会因此有任何损失,甚至还可能因此获利。这是因为很多奢侈品已经投了保险,并且所有员工都须要为丢失的商品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古驰双份获赔,并因此获利。最令人心酸的事情是,有的员工刚刚休完婚假或者产假,很多公司会给员工一个红包,但是休假回到古驰,可能面对一大笔赔款。公司男领导竟然会在洗手间门口拦截女员工,进行“训斥”惩罚。公司早会,实行“厕禁”,就是说期间禁止上洗手间,否则,如厕的女店员会遭遇守在洗手间门口的“大领导”训斥,要知道洗手间是一个很小的隔间,从里面外面的人可以相互听到彼此的呼吸。公司的某些管理政策朝令夕改,领导喜怒无常,令员工无所适从。例如,某些领导今天可能说,中午休息,不得到周边闲逛,有损公司形象;明天可能会说,为什么你们午休时

间不到周边去逛逛,增长一些见识呢?

三、缺乏伦理下的企业管理弊端

(一)、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瓶颈

有效的沟通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基础,管理者缺乏伦理下进行领导和监督,视角狭隘,重视维度少。简单的管制生产,没有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平台,只是单一的下行沟通,员工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答复,挫伤员工自尊心,可能引起职工的怠工,从而阻碍生产力的提高。影响工作环境的建立和维护,缺少亲和力。

(二)、涣散的工作团队

缺乏伦理下的管理,对于任务型组织来讲,似乎还可以,但长久下去,消磨员工满意度。而对于创新型的组织来讲,只注重效力是不能胜任的,缺少人性设计的组织结构,等级森严,组织凝聚力溃散,团队容易形成离散个体,没能发挥组织应有的效用

(三)、资源闲置

机械式的生产,表面上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际不然,工作负荷大,责任艰巨,易使员工过度劳累,身心健康受阻。从长远的目光来分析,是不利于组织的发展的。管理过程中,仅仅注重产量,营业额等,而没有关心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的自我实现难以得到满足,增大员工流失量,加大资本投入的浪费。从公平理论来讲,员工得不到满足,可能减少自己的劳动投入量或是唆使别人减少努力,从而使本人与他人的付出与报酬比率相等,结果公司虽然规模庞大,但是没有发挥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易形成资源浪费。

(四)、草根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反应一个组织的精神面貌。缺乏管理伦理,企业可能只会抓紧生产,倾向产出量的大小,从而忽视对员工的关注。比如说较少的晋升机会,劳动报酬与体力脑力付出不成相关性,缺少培训学习,员工福利待遇不合理等,员工当家作主的身份没有被予以肯定。精神上没有清晰明确的观点来约束自己,企业组织文化模糊,不利于组织朝向既定的目标努力。没有形成自己本企业的价值观,长期经营过程中,易产生的草根文化,不具备竞争实力。

四、当前中国企业伦理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利益相关人的权力”时代已经来临,它应该为企业的核心战略,来促进产品革新和系统的提升,以及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来支撑现在或将来的经营计划。[2]当然我们所说的伦理管理失衡是相对于制度管理而言(制度指除伦理以外的其他正式约束)。由于中国在改革中太重视制度管理而相对忽略了伦理管理,使得企业在管理上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从而导致企业的非伦理化行为的滋生。当前中国企业管理为什么出现伦理管理相对缺失的现象呢?这应是外因和

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企业伦理管理失衡的外部因素

首先,中国传统儒家主流文化中,历来强调道德层面的社会责任,注重个人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却忽视了社会对个人权利的尊重、界定与保护。历来强调“义在利先”,以治家之法治理企业,即以伦理道德作为治理企业的主要手段,而对制度手段却没有要求,这样就造成我国长期以来企业传统管理中制度手段的缺失。改革开放后,我们意识到这一失误,便专一地学习西方制度管理手段,却又忽视甚至抛

弃了传统管理中合理的伦理因素。其次,中国的道德传统历来强调动机和结果的重要,不重视手段而重视结果。为此也许有人会利用了不合法的手段或不道德的手段而达到暂时的好效果。如此这般,管理者为了企业绩效,实现管理目标,而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并因此而找到了合法外衣,从而导致了企业管理中的伦理的部分缺失。第三,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大变革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多维度变化。市场在经济领域里讲求自由交换、功效和趋利避害原则,人们在适应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开始重视和肯定个体利益。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的伦理意识日渐淡薄,部分企业的道德自律性也正在丧失。第四,人们对企业伦理管理的错误认识。人们通常认为企业管理活动是一种经济行为,而对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及其与企业管理活动二者的关系产生了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一是“管理活动不容许干预论”,认为企业管理作为一种经济行为要现实的发挥作用就要尽可能减少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干扰。二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无用论”,认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是非经济行为,它不可能使企业萌发出任何利润和好处,在没有效益就没有企业生存的今天,企业的伦理建设显得多余。

(二)、企业伦理管理失衡的内部因素

为员工提供足额的工资、良好的福利、恪守信用,严格按照劳动合同上的规定履行承诺,为员工提供足额的工资、良好的福利、充足的受教育时间,员工不仅能获得生存的保障,而且还能有进一步发展得可能。这样一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挥,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而提高。[3]首先,由于竞争的压力太大,以至只有基于明确的利润追求,才能确保企业长期生存。即所谓竞争驱使企业通过放弃伦理原则来占据竞争优势。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在经济竞争中不遵循道德准则的企业没有受到相应制裁反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于是,一旦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伦理道德便会被弃置脑后。制度的建立有其伦理标准,制度与伦理应是辨证统一的,处理得好便处于良性循环中,否则便会使制度的作用失效,伦理意识沦丧。其次,企业组织结构上的局限性。现代企业越来越专业化,分工也越来越细密。各人有各人的职权范围,相互之间沟通很少,信息由此出现不对称性,从而导致伦理管理的不能有效进行。对于现代大企业的管理来说,管理过程的分散化,同样影响了伦理管理的可监督性。上级决策层通常规定某些框架条件,如业绩指标、目标管理等,迫使下级管理层“为了良好的目的不择手段”。最后,管理者的伦理道德意识淡薄。管理中最关键的是人的因素,包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但伦理管理失衡的主要因素是各级管理者的道德素质问题。企业伦理管理教育的缺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五、现代企业伦理管理制度指导下的工作环境设计措施

制度创新并不是由人们意愿决定的,而是受制约千百条内在的运作规律程序。因此,有必要研究制度创新的成本和收益及其内在所蕴含的伦理价值。[4]企业的工作环境不仅包括实物上的,而且包含人文方面。居于古驰公司对员工的一系列事件。下面我们着重来分析和讲解软性的企业环境。

(一)、居于员工需求的特色管理

由于女员工的生理机能和身体结构与男性员工有很大差异,企业有必要对女员工进行特殊的劳动保护。[5]需求是居于员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表现。由于身体上的、职业规划上的不一致性,员工在需求上各有所需。像古驰公司的员工,有的因为怀孕,需要适度的休息,以及补充相当的维生素,比如说吃苹果,而公司却规定吃一个苹果要记过,吃八个苹果被解聘。企业在着重生产运营的同时,应不该忽视员工的生理需求,这些都是人类基本的需要。而企业不加思考地解雇员工,权利乱用、泛滥,一个对企业的招聘费用的浪费,二个是没有对员工负责。

(二)、合理的奖惩制度

1、保健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保健包括生理、安全和情感的需求。在工作环境中,实在性的环境给定的情况下,对于员工的正常生理怀孕,企业应该根据身体发运规律,制定人性化的饮食制度,更多的关系员工的身体健康。

2、激励需求

激励我们可以分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单纯的基本工资,对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只是表面上的功夫,长久的激励和引导员工全心全意做正确的事情是恨艰难的。员工的需求是一个逐级的状态,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工龄、职位等级,别具特色的设计符合个体需求的激励措施。如此,可以降低企业内部横向的公平性危险,而却还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状况。

3、奖惩适度原则

一个健全而科学的奖惩制度,不仅可以激励员工的斗志激情,员工之间也会产生循环的竞争意识,相互学习,并争取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提高业绩,向组织目标前行。期间,若是过多的因为员工的犯错而无边界的惩罚,这就会严重打击员工的工作热情,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警告后来者,但我们所说的是惩罚的分量。像古驰公司所作,店里丢失的包包,员工双倍偿还,从更深层次分析,公司不免因制度的乱定,而从员工身上压榨。

(三)、完善的批假管理

公司应该根据国际劳动法和人力资源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的皮甲制度。比如工作日加班,企业按原来员工工资的150%支付加班费,然而古驰公司以各种借口,克扣员工的加工费。若是周末加班,按原工资的200%支付,国家假日按300%支付。再比如说,由于员工怀孕,长期的站立,已形成腰酸脊椎疼痛、骨骼变形、静脉曲张、不孕和容易流产等疾病。所以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批假制度,适合不同员工在特殊情况下的需要。

(四)、人本管理的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现状的诊断与测量,是了解、控制、管理甚至改变企业文化的基础工作。[6]人本管理思想是把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以员工的能力、特长、6 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性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达成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公司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注重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认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其贡献作用,并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21世纪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有必要把人力资源看做企业的第一资源,经过严密的人力资源规划,甄选和录用符合职位说明书的任职资格,通过专业的培训,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处理好员工之间的关系,再次进行人力资源调度和整合,使企业以最少的人办更多的事。在这一过程中,员工是极其受到企业的重视,有力于培育和谐良好的工作环境。

2、员工的高度参与

参与是反映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度体现,是员工身心投入的参考。高度的参与,提高工作积极性,易形成融洽的企业工作环境。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可以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力,实现组织目标。

(五)、协调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战略

企业与员工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企业是员工的组成结果,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目标。因为个人目标是实现企业总体目标的基础,二者具有同时性、统一性。员工的需求得到满足,容易形成和谐的企业环境氛围。

六、结论

现代企业实施以“和”为价值导向的伦理管理,就是要求管理者进行伦理经营,在经营决策时自动考虑社会公认、员工乐于接受的伦理规范。[7]企业的工作环境是员工进行生产和研发的基地。企业管理者有现代的企业伦理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监督和管理。使“利”和“益”得到充分公平展现,运用儒家三达德“智仁勇”协调企业和员工的利益,继承中国精髓的思想“礼仪廉耻”自我规范和指导他人。设计好硬性的工作场所外,还需待对人文环境的改善,是企业的工作环境处在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才能使员工全心全意投入到企业运营中去,才能是企业处在“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的境界。环境是处在动态的过程中,所以要不断的探索、发现并及时改善不良环节,使员工对企业的工作环境经常保持满意的态度,以达到员工更优表现。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提高员工福利,而不是刻薄的克扣员工的工资。用传统的优良美德,用人性的管理方法,对企业员工有序可行的指导,实现企业组织的最终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雪芬.当前中国企业伦理管理失衡的成因[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4(27):66 [2] 成刚.利益相关人与企业伦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 [3] 叶陈刚.企业伦理与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陈荣耀.企业伦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 刘红叶.企业伦理概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6] 张德,潘文君.企业文化[M].北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 尹德和.和谐文化与企业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下载行政伦理论文修改后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伦理论文修改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境伦理论文

    环境问题与环境伦理 摘要:综览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 大致可以归纳为3 个不同的层面: 一是技术层面; 二是经济层面; 三是意识层面。人类的长期实践证明, 环境保护, 需要技术、......

    新闻伦理论文

    2012级新闻班魏滨学号:201208052034 有偿新闻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初探 摘要:有偿新闻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是一种屡禁不止的现象。有偿新闻已经对我国的新闻事业和社会法律道德产生......

    医学伦理论文

    最近在网上看了《医者仁心》,不知道为什么,看的过程我都很揪心。也许以一个医学生的角度去看这部医学题材的电视剧,会有些残酷,因为仍然生活在医学院校这个象牙塔里的我们,它带有......

    伦理安乐死论文

    范例:安乐死的伦理争论 姓 名:丁鹏飞 学 号: 3160505036 所属院系:中西医结合学院 摘要:目前关于安乐死的伦理争论仍然十分激烈,这些争论的核心环节在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于安乐......

    行政伦理和公务员行为规范

    行政伦理和公务员行为规范 任文硕 背景 中国新一轮廉政反腐反腐风暴正在形成。 中纪纪委通报2009年反腐败工作的情况。 中央纪委监察部2010年1月8日召开新闻通气会,中央纪委......

    行政部工作总结修改后[精选合集]

    用心服务,保障后勤 ——2012年上半年度行政部工作总结 时光如流,2012年上半年已经过去了,行政部按照公司年初定下的工作思路,在部门分管朱伯银的综合协调与重点工作亲自打头阵的......

    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文化复习提纲

    《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文化》复习提纲 第一章中国传统行政理论文化概述 一、伦理:伦理就可以理解为: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应当遵循一定的道理和准则。比如说就像......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行政伦理法制建设)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行政伦理法制化的思考 专 业 名 称 行政管理 目 录 摘要………………………………………………………………………………Ⅰ Abstr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