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蒙古族舞蹈在草原文化中的地位与发展
蒙古族舞蹈在草原文化中的地位与发展
萨仁图雅
09级教育1班
40940113
以草原文化为背景、以游牧生活为依托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舞蹈艺术与蒙古族舞蹈艺术,是一个值得系统研究的、为草原文化增色生辉的课题。
从我国舞蹈历史的发展进程上看,它主要由三大源泉汇聚而成:一是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中原农耕型舞蹈文化;二是以北方草原、森林、戈壁为代表的游牧型舞蹈文化;三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渔猎型舞蹈文化。从艺术起源的角度分析,这三大舞蹈文化体系,特别是农耕民族舞蹈与游牧民族舞蹈之间,历来就不存在什么孰先孰后的统属关系问题,而是由分别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古代人民,各自按照自己的经济形态和文化历史发展轨迹独立创造而成的。其后,才在长期交流融汇、互动发展的过程中,构成了中华民族舞蹈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文化历史发展格局。我们站在草原文化的角度,分别对这种既保持着水乳交融的必然联系,又各自沿着不同历史文化轨迹自成体系发展的舞蹈艺术,进行分门别类地探讨和阐释,将对促进中华民族舞蹈文化的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蒙古高原便是一个自成世界的、独成体系的游牧文化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浩瀚的蒙古高原,曾经是众多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摇篮和驰骋的舞台。他们不仅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创造了文明,传承了文化,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作出过辉煌贡献,同时也创造出了具有纵深的历史性、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的地域性的独具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特质的舞蹈艺术。以蒙古民族为代表的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舞蹈艺术,作为表达游牧民族文化精神和思想感情的艺术载体,草原文化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既是对传统游牧舞蹈文化类型的传承,也是对当今时代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草原文化的形象诠释。
考古发现与当代舞蹈实践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均已证实,生活在蒙古高原,以狩猎、游牧或以“牧且猎”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氏族、部落和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希望通过跳舞来给自己的生命健康、生殖繁衍和实际生活带来希望和乐趣的群体。归根结底,在游牧民族的精神世界里,人文情怀中,马背上的潇洒浪漫,生活中的豪放不羁、聚宴时的热情好客,宗教祭祀中的虔诚祈祷,畜牧业劳动中的与动物为伴,以及庆典礼仪、节令习俗中的礼仪规范、行为举止、服饰装扮......都是他们可以借舞抒怀,或写意或写实的最直接、最本能的艺术体现。这就如同美国著名音乐舞蹈史家库尔特〃萨克斯在《世界舞蹈史》中所说:“受动物舞蹈影响的民族有多种形式的舞蹈动作,而且跳起舞来非常热情。”惟其如此,才有了以蒙古民族为代表的各游牧民族皆能歌善舞,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之美誉。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从草原文化的角度,整合各种舞蹈文化信息,努力发掘、研究游牧民族舞蹈的文化资源,探究其历史的成因与艺术的特质,尤其是对蒙古族舞蹈的艺术存在、艺术生成、艺术本质、艺术发展、艺术演变、艺术价值、艺术属性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从凝聚其间的各种生活要素和艺术元素中,探索发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它的根在哪里,美在何处,传扬、展示蒙古族舞蹈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采,当是我们努力探究的向度。
近现代以来,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已经对这种由我国众多北方游牧民族共同创造的,由蒙古民族所秉承的既具有游牧舞蹈文化特质又具有时代新质的艺术模式和美学范式,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作了大量研究,业已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关注到这样一种现象,即至今未见有学者对其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探索向度、草原艺术的研究深度,将蒙古族舞蹈艺术这种集北方游牧民族舞蹈之大成的特质、因素、属性、概念等等,予以一以贯之的、触类旁通的进行整合性的研究与阐释。有鉴于此,笔者耗时三年,即将面世的名为《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一书,似可从舞蹈理论的层面填补此项研究之不足。
在这样一个正值舞蹈本体化、本土化等文化复归情结方兴未艾之际,我们有责任在这复杂交织的多元文化时代,对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舞蹈与蒙古族舞蹈之间,于承传递嬗中所发生的,有如遗传基因般的文化秉承现象,用历史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满怀民族的情感,用民族的话语权予以重新认识、重新分析并作出尽其所能地阐释,使其在变单项舞蹈学科研究为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在学术层面上建立起适合国际间平等对话的语境体系,用中华民族的话语权,结合大量的舞蹈实证,解读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和蒙古族的舞蹈文化,竭力促使它在全球化、多元化、多样化的舞蹈格局中,增添一份理所应当的文化份额。再从理论的层面来说,在这话语纷争的时代,任何一个民族的舞蹈艺术,只有将蕴含其间的文化精神、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品格和元素等等,用自己的话语权和研究成果走向社会,被社会所接受,它的影响力才会扩大,才有可能拓展跨文化对话的空间,在国际舞苑上占有一席之地。
总而言之,民族舞蹈艺术的历史原本就是民族文化的历史,保护民族舞蹈文化遗产,弘扬民族舞蹈文化,就是保护和弘扬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由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共同创造,由蒙古民族承续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舞蹈文化,足以给我们留下许多想像的空间和深入探讨的话题。以现代的视角和理念审视解读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舞蹈和蒙古族舞蹈的起源与发展、传承与演进、拓展与延伸,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超乎艺术之外的遐想和启迪。草原文化:是指自古以来,在大草原上过着游牧、狩猎、渔猎以及林业经济生活的民族,由他们所共同创造的文化整体。其博大与深邃,足可和农耕文化相媲美,只不过未得到充分地发掘与研究。中国是以农为本的国家,过去以封建正统思想为主导,重农轻牧,古文献中,有关农耕文化的内容记述比较详尽,对游牧民族和草原文化的记载较少,还常带有贬低之意,这就给草原文化的研究增添了许多困难。
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更迭中,以农耕民族掌握政权的时候居多。当农耕民族建立政权后,从不敢轻视游牧民族,为防范游牧民族的侵扰与掠夺,建造了长城防御之后,仍极重视边关贸易,互通有无。即便在汉唐盛世,仍采取和亲政策,以增强农耕民族和草原民族的友好往来,像汉代与匈奴、唐代写突厥都曾如此。从而保持了一定时期内的和平与安定的生活,使两类文化得到不断地融合发展。
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中,鲜卑建立过北魏、契丹建立了辽朝、女真建了金等政权,而蒙古族和满洲族,则建立了震撼世界的元朝和有近300年历史的清朝,都创造了不同时代特征的草原文化,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如果说农耕文化是以土地为根本,在沿江河流域的平原上创造了著称于世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话,那么,草原文化则是在辽阔无垠蓝天下的绿野上,不断孕育出耀眼的文明之光,闪烁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舞蹈文化是不受语言文字局限的,在探索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中,定会发现许多过去文字记载中所没有的重要收获。……178
2、贝〃比依勒:舞蹈一词在蒙古族方言中有不同的称谓:新疆蒙古族称自娱性民间舞蹈为“贝.比依勒”,称表演性舞蹈为“勃吉克”,而在内蒙古地区“孛吉克”则是舞蹈的通称。“孛吉克”一词最早出于元明时期,之前称“迭布色”,有“顿足、踏足、足蹈之意”。尚无统一的规范,保持着游牧歌舞随意性与灵活性的特征。“贝.比依勒”是在民间乐器托布秀尔伴奏中进行,托布秀尔音色浑厚、优美,演奏曲调活泼、旋律即兴、节奏性强,适于舞蹈者表演和即兴发挥。蒙古族舞蹈家称此为“托布秀尔乐舞”。另一方面,托布秀尔所演奏的乐曲以沙吾尔登命名较多,表演时多以沙吾尔登一曲作为开始,又称这种舞蹈为“沙吾尔登舞”,并以它作为“新疆蒙古族最有代表性的舞蹈”。……183
3、安代: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内蒙科尔沁草原哲里木盟,以库伦地区最为盛行。安代是由萨满“唱安代”“唱白鹰”(查干额利叶)跳神治病发展而来的舞蹈形式。过去以唱为主,后逐渐发展为今天自娱性的群众舞蹈。古代科尔沁草原上的牧民们遇到病痛或天旱不雨时盛行请萨满跳神,这是安代流传不断的群众基础。过去“唱安代”治病的活动,要择吉日在一定场地上按程序进行。开始前几个人把病人扶进场内,坐在事先准备好的长凳上。旁边有两个男青年随时搀扶。病人(女)要把头发向前披散开,遮住脸面,双手合掌拈一灶香。众人围成大圆圈(少则数十,多则数百人),面向里圈,这时歌手到场中心唱传统的安代歌词,如“唱白鹰”开始。众人随着她唱和,挥帕、顿足,沿圈起舞,接着歌手们又用歌声劝慰病人…… ……185
4、筷子舞:属表演性道具舞蹈,流传于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是婚礼、喜庆节日欢宴时,在弦乐及人声伴唱下,由男性艺人单独表演的舞蹈形式。舞者右手握一把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处。击打时肩部环绕耸动,腕部翻绕灵活,敲打的声音清脆,节奏鲜明,情绪热烈欢快。舞者时而转身打地,时而蹲跳打脚,各种动作基本上保持半蹲的舞蹈姿态。筷子舞的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笛子、扬琴等,伴唱的歌曲多用伊克昭盟地区流传的民歌,以4/4拍、2/4节拍居多,表演往往是由慢转快,或原地、或行进,最后在快速表演的高潮中结束。现在已经有了女子集体或男女集体的编排。……186
5、盅碗舞:同属表演性道具舞蹈,亦称“打盅子”,是喜庆节日里单人表演的舞蹈形式。过去由男艺人表演。表演者双手各持盅子一对,用食指、无名指夹住上面盅子的边缘,中指扣于盅内,大拇指托住下面的盅子。两盅之间有空隙,可以碰击作响。表演开始时,艺人坐于地毯上缓缓起舞,盅子随着音乐节拍发出规律的响声,或轻抖双腕,使盅子碰击,发出细碎清脆银铃般美妙的声音。然后舞者慢慢站起,两臂伸展、屈收,在胸前环绕,进退或绕圈行走。盅子美妙的声音随表演者舞动而缭绕不绝。伴奏乐器有三弦、扬琴、四胡、笛子等。乐曲多采用伊克昭盟地区民歌,如《金盅》(敖门代莱》等。1950年代以后,盅碗舞多由女子表演,动作舒展流畅,柔美端庄,高潮时多作“板腰”“旋转”等技巧,技艺高超者还头顶燃灯或燃烛起舞,光影随摇曳,引人人胜。经专业舞蹈工作者加工,技巧与造型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典雅优美的女子独舞节目。……187
6、乌兰牧骑:1957年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诞生了“乌兰牧骑”,这支草原文艺轻骑兵队伍,掀开了草原舞蹈文化新的一页。乌兰牧骑人员少、组织精干、节目多样的特点,非常适合草原文化生活的需要。乌兰牧骑可以把歌舞送到偏僻地区、村落,在那里开展文艺宣传活动,同时又可以了解牧民们的需要,并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汲取创作的养料,及时编排新的节目,不断提高演出的艺术水平,丰富牧民们的文化生活。在乌兰牧骑建立以来的数个春秋里,他们始终活跃在边远牧区、农村,给文化生活贫乏的地区送去歌舞,作出了卓越的功绩。这正体现了草原牧民们坚韧不拔、勇于为草原繁荣献身的精神,即使是现代文化生活日益普及的今天,乌兰牧骑这种精神仍然是值得赞颂和学习的。
第二篇:谈马头琴在蒙古族音乐中的地位与作用
谈马头琴在蒙古族音乐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蒙古族,历来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代表乐器,也被纳入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马头琴产生于蒙古族,其历史悠久,是一种弦乐器。虽然马头琴的制造、演奏方式简单,但能够创作各种具有草原特色的曲调,并融合现代音乐元素,创作符合现代音乐风格的曲目。随着马头琴音乐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的走出蒙古族音乐领域,走向世界音乐文化中去。本文通过认识马头琴,分析马头琴在蒙古族音乐中的地位与作用,更深一步的了解草原文化。
[关键词]马头琴;蒙古族;音乐地位
前言
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发展的标志性产物。蒙古族的马头琴音乐不仅象征着蒙古人的人文精神,更是丰富了蒙古族音乐的内容,为使蒙古族音乐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独特的贡献。马头琴的音乐具有悠扬、深沉的旋律,蕴含了蒙古族人独特的民族精神、人文思想。音乐作为一种精神的享受,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蒙古族的音乐在于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蒙古族长期生活在草原,已游牧方式为主,不仅创造了草原音乐文化,还留下了独特的草原人民的精神。
一、马头琴的由来
马头琴,顾名思义,是因为在琴杆上雕有马的头像而得名,在2003年,马头琴被列入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马头琴的历史起源可以追寻到唐宋时期,那时的“奚琴”是马头琴的前身。随后,在成吉思汗时期,马头琴就已经在蒙古境内流传,改为“胡琴”。到现如今,马头琴名字的由来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草原上有一个老牧民养了一匹骏马,有一天,部落首领要举行骑马比赛挑选女婿,并立下约定谁先到达终点,就将女儿嫁给他。于是老牧民就让儿子带着自己的骏马参加比赛,没想到他的儿子果然第一个到达终点。但部落首领却违背诺言,不仅没有将女儿嫁给他还抢夺了他的骏马,老牧民想要把骏马要回,可没想到部落首领却拉箭射杀了骏马。老牧民非常难过,就用骏马的皮和骨做成了一把琴,好纪念之前的骏马。此琴在演奏时旋律奔放、气势恢宏,从此以后就把这把琴命名为马头琴。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头琴的历史价值就更为丰富,有着蒙古族人独特的制造工艺,在内蒙古民间有这样一种活动,每把马头琴诞生时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这是蒙古族人民对马头琴的尊重,也由此可见马头琴在蒙古族人民心中的地位。马头琴由一种民间流传的乐器发展为今天的马头琴音乐,其中的内涵、思想价值值得后代人去传承,并推动马头琴由民族音乐走向世界音乐。
二、马头琴的构造
马头琴在蒙古族境内广为流传,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器乐。虽然马头琴在音质上是相同的,但各地区的马头琴制作工艺还是不同的。首先是马头琴的琴箱,是梯形的形状,琴箱的正反面都是由马皮做成的,马头琴的琴弦是由马尾编制成的,琴杆上有马头图案,故称为马头琴。在马头琴的历史发展下,我国对马头琴在制作上也做出了巨大的改革,比如,马头琴在结构上采用了大的琴箱,改良了马头琴的琴弦,增大了琴的音量。也有的文艺工作者将马头琴的马尾弦进行了改造,用尼龙丝代替,扩大了马头琴的音域。虽然马头琴在现代工艺制造下不断的改进,但始终保留着马头琴醇厚、悠扬的音色,始终都包含着草原人民对马头琴的热爱,成为了草原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三、马头琴的演奏方式
马头琴在演奏方式上多采用“单音”的演奏方式,主要是利用左手中指按弦,同时还吸取了草原特色的演奏技巧,既保留了传统的乐曲,也能融合现代乐曲的表现手法,丰富了马头琴的表现力。?R头琴在演奏上还要注重各部位的协调合作,虽在拉弓上与二胡相似却又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右手拉弦时要比二胡用力,加上无名指和小拇指的按压,各部位的配合进行演奏。马头琴流传下来的几种演奏方式包括“装饰音”、“泛音”、“潮尔”等演奏方法,“潮尔演奏方式”是内蒙古地区现今较为流传的一种演奏方法,体现了马头琴深厚、粗犷的音色和低沉的旋律,彰显出蒙古族人民的人文精神和民族风格。马头琴的演奏曲目分为“长歌”和“短歌”两种,通常采用“长歌”的音乐形式。马头琴的定弦法有五度、四度等,通常以四度为常用的定弦法。现代的马头琴还融合了小提琴的演奏方式,使马头琴在演奏上形成本民族的独特风格。
四、马头琴在蒙古族音乐中的地位
马头琴是古老的蒙古游牧民族传承下来的乐器,对蒙古族音乐的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回顾马头琴的发展历程,其既受到民间音乐的影响,也受到了传统宫廷音乐的影响,马头琴在蒙古族音乐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仅是传统的伴奏形式,还产生了纯器乐曲,如《白翎雀》《海青拿天鹅》等。马头琴的曲目大多数都是根据草原人民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为主题进行创作,一般都是一些蒙古族流传下来的民歌,马头琴成为了蒙古族人民欢度节日、抒发情感时必不可少的乐器。由于蒙古族人常年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以牛羊作伴,策马奔腾。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环境下创造了本民族独有的马头琴乐器,也使得马头琴在蒙古族音乐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头琴音乐随着蒙古族的发展历史,不断充实了蒙古族音乐内容,使蒙古族音乐生命力旺盛,马头琴音乐多数内容充斥着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马头琴音乐在整个蒙古族音乐中融入了民族的思想、文化和历史,蒙古族人民用马头琴来深刻感受民族文化,并向外界宣扬马头琴的音乐文化。马头琴音乐作为草原文化艺术形式的一种,在历史进程中蕴含了不同的时代内容,创造了大量的草原民歌,例如,《蒙古小调》《草原赞歌》《朱色烈》等优秀的曲目,曲调婉转,富有草原特色,丰富了蒙古族音乐的内容,蕴含了蒙古族人的深厚文化底蕴。马头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民族内部发展,正逐渐走向世界音乐的发展道路。
五、马头琴在蒙古族音乐中的作用
马头琴在蒙古族音乐中具有极大的作用,其音色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充满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回归自然的理念、对自然的敬重之情。马头琴从其构造到演奏方式,都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使得马头琴逐渐从民族走向了社会、走向了学校,使不少的青少年开始学习马头琴,马头琴的演奏曲目大多都是歌颂草原的、赞美骏马的,经常演奏有助于形成积极、豁达的性格,并继承和传扬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马头琴音乐已成为了蒙古族音乐的代表,马头琴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不仅是草原文化的审美核心,也是蒙古族音乐审美风格和审美思想的独具表现方式,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其中的一首曲目就是由2008名马头琴手共同演奏完成的,又如,我国的马头琴演奏手齐宝力高也是第一次能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行马头琴表演。这充分显现我国的马头琴在蒙古族音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作为民族的特色音乐正逐渐走向世界。
六、结论
马头琴是适合演奏蒙古族音乐当中长调的最好乐器,能够准确的表现蒙古人的生活。马头琴音乐是蒙古族音乐的代表,成为蒙古人民族文化的标志。马头琴已经不局限于民族内部发展,在时代发展下,培养出更多马头琴的演奏人才,逐渐融入新的元素,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马头琴曲目,使马头琴音乐传承下去。
第三篇:草原文化与蒙古族道具舞的形式与特点
草原文化与蒙古族道具舞的形式与特点
[摘 要]蒙古族道具舞属于草原舞蹈文化系列。自古以来,内蒙古一直是诸多游牧民族生息繁衍、纵马驰骋的天地。自春秋战国时代来,匈奴、东胡、女真、鲜卑、突厥、党项、契丹、蒙古等民族在这广阔的土地上劳作游牧,打下了“草原文化”的基础。蒙古族是草原文化的继承者,他们的民间舞蹈中,保存着草原文化的诸多因素。
[关键词]
草原,蒙古,形式,特点
正文:
蒙古族舞蹈的种类大概分为以下几种,安代舞、顶碗舞、筷子舞、盅碗舞、浩得格沁舞、娜若卡吉德玛。其中筷子舞、盅碗舞和顶碗舞是属于蒙古族道具舞。下面来说说草原文化与这几个蒙古族道具舞的形式与特点。
1、草原文化与筷子舞的形式与特点。
筷子舞发源于鄂尔多斯草原,因舞者手执筷子相互敲击而得名,现风行于各地。
筷子舞是鄂尔多斯人民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其形式为:表演者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击打筷子的粗头。动作有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也可击打双肩;双手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胸前击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地面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脚下舞步有平步行进与后退,亦有点地步行进后退,或各种转和跳跃动作随舞者即兴而做。慢舞稳 重深沉,快舞则飘洒矫健。情绪高昂时筷子绕身飞舞,可在各种动作上击打身体的各部位,场面轻松热烈。筷子舞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也是蒙古族人民的精神生活组成部分。
筷子舞最鲜明的风格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造型端庄稳重,,生活气息和草原文化气息都十分浓郁,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和粗犷,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筷子舞是在婚礼、喜庆节日上,在弦乐及人声的伴唱中,由男性艺人单独表演的舞蹈形式。舞者须右手满把握筷,用腕部的力量上提下压,首先击手、击腿、击肩,然后击脚击地,随着腕部翻绕的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拧身左前倾,面向左下方,有时拧身右前倾,面向右下方。造型端庄稳重,各种动作基本上保持着半蹲的舞蹈姿态,表现了他们自由、新颖、变化多样的舞蹈风格特点,在热烈欢快和优美抒情间错交插,展显出一幅广阔而动人的草原生活画卷。
2、草原文化与盅碗舞的形式与特点。
盅碗舞亦称打盅子,流行于鄂尔多斯草原,最初由男子表演,后转化为女子舞蹈。传说起源于古代打仗时获胜利的人们在庆典宴会,拍掌击节,击酒盅助兴。表演者一手持两个酒盅叠在一起,大拇指肚托下边的盅底,中指按住上一个盅的里边,食指和无名指的内侧夹住上一个盅的外侧缘,两个酒盅击打时,用上边的盅嗑打下边的盅,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随着盅碗银铃般的响声,舞者慢慢站起,两臂伸展,屈收,在胸前环绕,前进后退或绕圈行走。
盅碗舞的特点是肩部动作多。生活在大草原的蒙古族白天骑马、套马、剪羊毛、挤奶、摔跤等动作都要动肩,所以形成盅碗舞的动作多以上半身为主。技艺精湛者,亦能双手各托燃灯,边快步奔走边作流星般盘绕动,此时灯焰飘忽摇曳,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魅力。盅碗舞体现了蒙古妇女勤劳、朴实、纯洁、活泼的性格和喜悦心情。现发展成为集体舞,深受群众的喜爱。盅碗舞的表现内容十分丰富,表现力强,它是草原生活的艺术写照;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
盅碗舞在跳的同时,有一歌者领唱,众人伴唱,边敲击盅子、盘子、筷子为舞者助兴,充分体现了草原文化之豪迈洒脱,大气不拘谨。
3、草原文化与顶碗舞的形式与特点。
顶碗舞是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2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顶灯、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掌握好基本动作和击盅、打筷子的规律之后,舞者现场即兴发挥,情绪越激昂,动作、舞姿的变化越丰富多彩,充分展现出舞者的技艺、智慧和民间舞蹈丰富、灵活、多变的特性。
这类舞蹈奇就奇在技与艺的交融性上,对舞蹈演员的要求极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演员们不但要练就过硬的舞艺,更要具备高超的顶技,而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的结合与展示,带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4、结语
伊克昭盟地处内蒙古农业区的河套平原,其民间舞蹈自然会受到农耕文化的影响。筷子舞、盅碗舞、顶碗舞使用的道具筷子、盅碗、碗,都是农区常用的生活用具。这说明筷子舞、盅碗舞与顶碗舞和农耕文化有关,然而舞蹈的技巧与表演风格,却不失草原文化的特色,是别具一格的蒙古族民间舞蹈类型。蒙古族继承了北方草原古代民族的文化并使之得以发展,在元代草原文化中曾闪烁过耀眼的光华,舞蹈方面有过卓越的成就。然而明清以来种种原因,草原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许多古代舞蹈也失传,只见诸于文献资料记载。游牧民族“居无常所”的生活习惯,虽然是造成一些舞蹈失传的原因,但又有利于保存舞蹈中一些古老形式。若以文献记载为线索,从牧民们简单的表演找到一些古代舞蹈的遗存,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创作十分有益。
人的形体运动是因情而发、因情而生、因情而动,所以,舞蹈形态就是情感的动态外化。蒙古族道具舞蹈的呼吸特点是快吸慢呼,即空拍和弱拍上快吸气、重拍上慢吐气。如“趟步”加“柔臂”的动作里呼吸就是随着手臂下压而下沉,随着上步而快吸,以呼吸带动踏步、拖步的起伏,表现出蒙古族道具舞蹈粗犷剽悍、豪迈矫健、稳重端庄的舞蹈形态特点。
从前面对蒙古族筷子、盅碗、顶碗舞的来源及发生到形成一系列的分析中可以得知从整体大的方面总结来说,蒙古族舞蹈用头、躯干、下肢构成梯形倾斜状态是蒙古族的舞蹈形态,它记录一个民族最本真的舞蹈“族性”,以形体舞动标识本族与他族的族际区别,并且强化了本民族的群体凝聚力,传承、链接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散播着本民族的文化内容。其表现内容十分丰富,表现力强,它是草原生活的艺术写照;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
参考文献
[1] 舞蹈欣赏/金秋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2005重印)[2] 舞蹈艺术浅谈/孙景琛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11
第四篇:体育在农村中学中的地位与发展
体育在农村中学中的地位与发展
我在农村中学担任体育教师十几年来,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具备了一定的了解。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我有理由关心农村中学的体育状况。以此来改变农村中学的教学条件,使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一、农村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场地少且质量差,器材缺少且陈旧或与教学不相适应,活动场所几乎没有。有的农村学校没有任何大型的体育设施,操场还伴有石子、转头,夏天杂草丛生,土质地面。学生活动时灰尘漫天飞,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上体育课除了一块破旧篮球场和不足300米的土质田径场外,几乎没有其他活动场所。虽然“普九”工作中学校里配发了一些体育器材,除了一部分与教学不相适应就是质量太差。两节课下来器材就坏了不能用了。在学校常规教学中,学校更多的注重语、数、外、理化的教学。在体育方面投入太少,严重制约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体育课不仅是学生身体的锻炼,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及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还能释放学生的压力,从而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
2.学校领导与家长的认识不够。
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他们还是受到了“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的影响。认为搞体育会影响学习,“没有出息”。尤其是在发展学生体育特长上,使学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孩子有体育这方面的天赋,家长就是不同意。认为体育没有出路,是不长出息的表现。校领导不够重视更能制约体育教学的发展,学校体育发展的好,运动会成绩好就是因为这个学校有一个爱好体育重视体育的领导。一些民间体育项目能够发展起来,与领导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3.学校体育器材与场地的管理与维护不够
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轻视导致学校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年长失修。有的器材长期搁置库房角落,闲置不用,更有甚者是不会使用,使之自然损坏。
4.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主科(语文、数学、外语、理化)的教学轻视体育教学的倾严重。一些学校任意缩减体育课教学课时数,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也往往挪作他用,用来劳动开会等。虽然现在中考有体育分数,但也是走走形式,引不起学校的重视。高中新生重点班的录取体育成绩还去掉,只看其它科的成绩。也就是说体育成绩对考学几乎没有影响。再加上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认真,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对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更使体育课在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5.体育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中的专职教师配备不够。就那我校来说1000多名学生,20多个教学班级,才配置了2名体育教师.,这种状况算是好的了。有的中学600多名学生,只配1名体育教师而且还是兼职的。他们大多没受过专业培训,教学专业水平一般。学校评优评先,体育教师也往往被列出名单之外。由于一直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对体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对体育教学就失去了兴趣。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已不再是过去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是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得教什么。这样就得要求体育教师必须知识渊博,专业知识面广,啥也能拿得起放得下。要想做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二、建议与对策
1.加强农村中学体育场地的建设,增加体育设施与体育器材,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改进农村中学操场的现状,引进高水平的体育教学人才。鼓励师生自己动手自作简易的体育器材,充分利用自己学校的现有的条件,发挥现有器材的最大效能上好体育课。教育学生爱护好现有的体育设施与器材,尽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它们。对体育场地与体育设施定时维护,专人维修。
2.定时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比赛,给学生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以点带面。比赛机会增多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才能被调动起来,竞争意识才能增强。比如:一年两次大型的运动会,(春运会、秋运会)冬季开展越野跑。组织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各种形式的比赛。时常组织一些娱乐性的体育比赛。比赛好比是体育教学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导哪里体育教学就会教到哪里。鼓励学校成立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的同时定期给他们一个比赛的机会。比赛就是各种训练队,短期训练的动力,有了动力训练积极性才高涨。让学生们感觉到自己的训练结果有表现的地方,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挖掘青少年天生的表现欲望,使他们更好的投入到训练当中去。学校里也得利用课外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要让学生人人都有参与比赛的机会。保证体育课的课时数,不得随意停或挪作他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于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这样学生中深体育的意识才能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才能养成。锻炼才能出成效。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思想严重,意志力薄弱,经不起挫折。而体育课、运动训练正好能够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的精神。比赛的失败还能锻炼学生饱受挫折的能力。总之体育比赛对学生的锻炼是其他教育手段所不能比拟的。
3.切实加强对青年体育教师的培养。青年体育教师是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主力军,他们充满活力,掌握先进的教学思路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接受新鲜事物也比老教师快。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学校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利用寒、暑假出去进修,选派青年体育教师走出去。请高水平的体育教师来学校上公开课、观摩课。尽快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或者有组织的挑选乡村中学有条件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集中上课取长补短。鼓励他们大胆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开拓新的教学思路。青年教师自己也应该钻研业务,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放下架子,实实在在的干。在校园内形成“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
从农村中学的实际出发,要使田径、蓝、排、足三大球这些高等类体育项目的场地、器材达到标准,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可以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开展一些易于开展的项目,如:太极拳、越野跑、谷子秧歌等,对器材场地要求不是很高的体育项目。鼓励教师学生勤工俭学,自制一些简单实用的体育器材来代替。乡体育教育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来关心支持体育教育。尤其是要关注相对落后的乡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面貌有一个大的改善,要让农村孩子也能感受到良好的教育。
总之“一切为了孩子”我衷心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很好发展,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附页:
题目:体育在农村中学中的地位与发展
作者:韩副华,38岁,汉,中二,商河县胡集中学,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贾庄镇胡集中学,251613,***,hjzxbgs@126.com。
第五篇: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教材分析】 第二框是第四课的重点和难点。必须要理解继承与发展是文化建设过程中同时并存的两个方面。理解两者的关系,不仅能帮助我们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还会对学习第三单元“文化创新”有很大的帮助。还要明确影响文化发展的三大重要因素及其重要作用。此外,还要知道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作用。在理解这一内容时,要与第三课中“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相比较,本目则是从文化传承的内容上,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在传承文化中所具有的选择、传递、创造的特定功能。
【学生分析】
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研究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自我探究能力有所提高。传统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平时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对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状况这一课题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参与积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2.理解教育在文化发展中作用、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3.联系具体事例,说明应如何正确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等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
【教学重点】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几个重要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根据本框特点及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为了使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2)多媒体演示法(3)自主探究法(4)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不知同学们近期在关注什么电视剧呢?老师对新播的《步步惊情》比较感兴趣,不仅是受它的前身《步步惊心》的影响,更是由于这样一个宣传片(播放视频)。
“既然你不能到我的世界找我,那我就去你的·····”不知道三百年前的“四爷”回到现代社会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简单的故事——《步步惊情新编》。
新课讲解
探究一:话说四爷穿越回现代顺利找到若曦,但“初来乍到”他感觉很多方面都不适应,首先在造型方面就必须得做改变。(ppt展示图片)若曦也有很大的变化,我们看看她之前穿的是旗袍,而现在穿的是现代时装。(ppt展示图片)
教师:旗袍是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比一下新式的旗袍与清朝时候的旗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ppt展示图片)。
学生谈论并做出回答
学生A:相同点有纽扣、图案中国风等等
学生B:不同点有领、剪裁更修身、无袖、开叉等等
教师总结: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青楼女子等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于成熟。产生于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时期始渐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别于旗女的长袍。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这在以后的章节中将会详细介绍。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遇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新式旗袍虽然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都做了一定的改动,但是现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传统韵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
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如现代旗袍,如果没有之前的旗袍为基础是不可能产生的,但它又不是对旧式旗袍的原封不动的继承,而是结合不同时代、不同历史背景和不同社会文化思想不断变革的,也就是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发展。
思考判断: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不是一个先行后续的过程?
学生思考做出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教师总结:错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教师:旗袍的发展历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那我们又应该如何继承,如何发展呢?继承我们上节课已经学过了,应该这么做?
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师:没错,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我们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就发展方面而已,我们应该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教师:我们可以用想象一下,如果古代的女子穿上我们现代的旗袍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搞笑、奇怪、不可思议、不被世人所接受~~~~
教师:那为什么当时的人会有些难接受我们现代的旗袍呢?
学生:当时受封建礼教的束缚、男尊女卑、女子三从四德~~~
教师:好,正是由于封建礼教、旧文化的束缚,那再想象一下现代人穿旧式旗袍呢? 学生:热、不好看~~~~
教师:没错,同学们都答到了。那样做不仅身体不适应,心理也不舒服,因为那已经不符合耳麦现代精神的要求了。
总结:“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即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如封建礼教),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如自由、平等)。
教师:说了这么多,那到底文化的传承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什么呢?同学们看书本44页中间的部分,归纳一下文化传承的要求。
学生看书归纳做出回答
4.文化传承的要求
(1)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教师:好的,至此我们通过若曦的造型变化,牵出了古今旗袍的对比,这小小的一件旗袍,既可遮体保暖,也体现着美丽时尚,同时还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些文化与礼仪。我们都知道中华辉煌灿烂,除了旗袍还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形式,而且这些传统文化都是在不断继承和发展着的。这可就让从300年前穿越过来的“四爷”犯了难~~~
合作探究二:
由于“四爷”来到现代,中间断层了几百年,很多东西认识起来总是犯难,所以若曦想请大家帮“四爷”恶补一下,拟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即音乐、通讯、教育。请个小组展开讨论,一会派代表进行成果的展示。
教师:分发之前准备好的表格,播放音乐《梁祝》。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生展示成果
教师配合播放ppt,进行图片展示
(一)讨论拟结论
1.音乐:
(1)情感表达上:古代含蓄;现代直接(思想观念)
(2)乐器上:古代为中国传统乐器;现代中西结合,还产生了电子乐(生产力、科
技、思想)
(3)保存方式上:古代多以文本形式保存;现代借助磁带、CD、U盘、硬盘等进
行保存(生产力、科技)
(4)呈现方式:古代现场欣赏,现代可以听演唱会、专辑、广播、电视等等(生产
力、科技、思想)
(5)~~~~~~~
2.通讯:
(1)方式:古代飞鸽传书、快马加鞭;现代有电话、QQ、微博、微信等等。
(2)电话的发展历程为例:座机、BB机、大哥大、按键手机、智能机~~(生产力、科技)
3.教育:
(1)入学形式:古代需拜师;现代直接入学(九年义务教育)。(生产力)
(2)人数:古代最多十几人;现代人数很多,远程、网络教学人数更多。(生产力,科技)
(3)性别:古代女生不能上学;现代男女均可(思想运动)
(4)教学内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现代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等。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水平提高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思想运动的激荡
4.教育方式的变革
(三)教育在传承中的作用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3.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4.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