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少年三种问题行为与矫正
青少年危险行为干预方案
目 录
一、青少年过度节食行为行为治疗方案 1.过度节食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2.目标行为设定 3.具体实施方案 4.矫正效果评价
二、青少年攻击/暴力行为治疗方案 1.攻击/暴力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2.目标行为设定 3.具体实施方案 4.矫正效果评价
三、青少年自杀/自伤行为治疗方案 1.自杀/自伤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2.目标行为设定 3.具体实施方案 4.矫正效果评价
一. 青少年过度节食行为
过度节食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节食意指只吃限定的食物,或按医生给出的食谱进食。节食本来只是为了健康,但它确实能防止肥胖甚至减肥。渐渐地它又变成减肥的同义词过度节食是指为了保持身材。青少年进入青春期时,都向往着自己能拥有健美的身材,而对肥胖则望而生畏。不少爱美的花季少女,为了苗条窈窕的身材,采取过度节食办法来减肥瘦身,整天粒米不进,仅吃一点蔬菜水果聊以充饥。这样减肥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过度节食的识别标准:
1.持续3个月以上故意节食,即每餐只吃少量的饭甚至不吃,吃进去的营养远比不上身体消耗掉的
2.因为过度节食导致身体出了问题,进过医院诊治的。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的
3.因为过度节食导致厌食症
目标行为设定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从只关注外表体型转向更关注内在修养 2.饮食恢复到正常水平,身体慢慢有所恢复。3.意识到过度节食的危害。
4.意识到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5.树立自信,不在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外貌或体型。6.对生活充满热情,从依赖节食转为开始运动。7.珍惜生命,和健康,找到生活中有意义一点的事情
具体实施方案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对当事人过度节食行为不予以批判,表示理解他的这种想法。
2.对当事人节食的时限和节食程度做详细记载,并评估严重程度,若较为严重已形成厌食症,则要配合医生治疗。
3.在建立信任后与其进行交谈,鼓励当事人表达内心的情感探寻过度节食背后的真正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4.若当事人节食是因为其存在不合理信念,比如说,我必须身材苗条,别人才会喜欢我,就因为我长得胖,所以大家都不爱跟我交朋友,那么就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矫正当事人的不合理信念,让他意识到大家喜欢你与否与你的体型并没有关系。让他们意识到青少年处于发育时期,身体需要大量营养,如果过度节食,会阻碍身体的发育,导致第二性征、身高等发育不良 5.与当事人签订书面协议,确定当有节食意愿时,当事人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6.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共同监督,要保证足够的营养、适量的热量和合理的膳食结构
7.协助当事人拟定具体可测量的治疗目标,行为的改变,无论是加强还是减少,都要具体列出
8.根据具体的行为目标,选择适当的治疗技术,自我管理技术和代币技术。9.布置每周最少一次的体育锻炼活动,鼓励当事人用运动来保持体形,并在活动结束后与当事人进行讨论,用代币法鼓励当事人。
10.鼓励其多参加社交活动,既能多消耗热量,又能忘却饥饿;反之,如果精神抑郁,就会不自觉地吃大量的食物,而导致身体发胖。11.矫正效果评价
1.是否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从只关注外表体型转向更关注内在修养 2.饮食是否恢复到正常水平,身体慢慢有所恢复。3.是否意识到过度节食的危害。
4.是否意识到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5.是否树立自信,不在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外貌或体型。6.是否对生活充满热情,从依赖节食转为开始运动。7.是否懂得珍惜生命和健康,并开始付诸行动。
二.青少年攻击/暴力行为
青少年攻击暴力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攻击行为是指基于愤怒、敌意、憎恨及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从不同的角度或者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攻击行为做出不同的分类。但我们通常根据攻击者攻击行为的目的或意图分类,将其分为两种类型: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一般有痛苦或不安,是情绪性的行为,其目的是伤害他人,例如打架斗殴,其行动就是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并不直接由愤怒或某种特定情绪引起,它的目是通过攻击行为来得到其他东西。
布莱恩(Brain)认为对攻击的界定必须符合四个条件:(1)潜在的伤害性或毁坏性;(2)个体行为是有意的;(3)身心的唤醒性;(4)受害者的厌恶性。
目标行为设定 1.2.3.4.5.6.7.8.具体实施方案
1.了解当事人,和当事人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得到当事人的信任,使他愿意分享内心的想法
2.向家长,学校老师和同伴了解具体信息,包括他们对当事人攻击行为的描述和评价,也包括当事人自己对已发生攻击行为的回忆,包括,顺序,频率,种类等。
3.对攻击暴力行为进行评估,可使用合适的量表进行测量,如艾森克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让当事人和监护人对危险行为有个清晰的认识。4.向当事人介绍治疗的基本安排,得到当事人的认可和信任,在正式治疗前,和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允许。
5.和当事人一起确定目标,在确实目标过程中,要激发治疗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标应该由近到远,由易到难。任何一个目标必须是具体,可操作的,不可抽象,比如说,根据来访者当前的攻击频率,制定相应的规定,若当事人之前每周攻击行为达到5次,那么就给他制定每周不超过三次的规定。目标可以随着治疗随时调整,若当事人自控力不强,难以达到第一次制定的目标,这时可以和当事人协商,重新制定目标。并和当事人探讨目标没打成的原因,是无人监督,奖励不够还是自制力不足等等。
6.和当事人交谈,了解当事人发生攻击行为时的情绪状态,和原因,找出他们帮助青少年认识到攻击行为的危害性,逐渐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最后达到能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目的。
寻找其他替代性并且有意义的方式来减少或者表达愤怒、挫败和敌意等负面情绪。
了解到自己愤怒或其他冲动情绪的一些早期表现,并且能主动找出引发愤怒的原因及事件。
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学会换位思考,发展对他人的共情和理解的能力。
当与同伴有冲突时,学会寻求双赢的方法来解决冲突,缓解情绪。逐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接纳别人的缺点和不同,对生活报以积极的态度,提高个体社会化的水平,较好的适应社会。攻击和暴力行为的强化因素,根据当事人的特定情况选择采取何种方法。如采用榜样法,自我管理法等。
7.和当事人讨论会造成暴力行为的情境,找到其他替代性方式来进行重构,来解释和应对这些情境,如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和他一起探讨可以减少冲突中冲动反应的技术,如放松技术,想象技术,暂停技术。8.确定治疗方法后,如果需要家长和老师协助的,和家长教师协商帮助实施刺激的控制或协助管理强化物。
9.将具体的小目标写成便签,让当事人随身携带或放在方便观察的地方,已提醒当事人。
10.当达到目标时,给予奖励,奖励可来自老师,来自父母,根据目标达成情况,由小及大,若没有完成目标,也会有相应的惩罚,比如零花钱减少,增加一定的作业等。
矫正效果评价
1.是否认识到攻击行为的危害性,逐渐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最后达到能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目的。
2.是否找到其他替代性并且有意义的方式来减少或者表达愤怒、挫败和敌意等负面情绪。
3.是否能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和调节情绪。4.是否学会换位思考,能对他人的共情并表示理解。
5.当与同伴有冲突时,是否能用双赢的方法来解决冲突,缓解情绪。6.自我控制能力是否提高。
7.是否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接纳别人的缺点和不同,对生活报以积极的态度,提高个体社会化的水平,较好的适应社会。
三.青少年自杀/自伤行为
自杀自伤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自杀是指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
自伤是指无自杀意图的自我身体伤害,带有重复性,包括主要对四肢和头部的抓咬,烧烫等暴力伤害。
自杀的识别标准(有下列任意一条即视为自杀行为):
1.过去12个月内,曾有过自杀意念;
2.过去12个月内,曾有过自杀计划或自杀企图; 3.过去12个月内曾有过自杀行动。
自伤的的识别标准(有下列任意一条即视为自伤行为):
1.过去30天内,曾有意地采用刀片划伤,烟头灼伤等方式伤害过自己,造成明显外伤者;
2.过去30天内,曾因某种方式的自我伤害而需要医疗帮助;
目标行为设定
1.缓和自杀或自伤冲突或意念,恢复到以前的正常水平。2.稳定自杀或自伤危机。
3.对自杀或自伤危机安排恰当水平的看护。
4.停止死亡愿望,恢复对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兴趣。5.解决自杀或自伤背后的情感冲突。
6.树立对未来的期望并发展自己规划未来的能力 7.学会自我接纳,并建立恰当的个人责任感。
具体实施方案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对当事人的自杀或自伤行为不给于价值评判,并给予一定的共情,获得当事人的信任。
2.对当事人进行心理测试,评估抑郁和绝望的程度,并随时观察当事人自伤或自杀的可能性,并让家长及老师随时监督当事人。3.若情况严重,无法控制,要与家长联系并送至医院治疗。
4.与当事人签订书面协议,确定当有自杀或自伤冲动时,当事人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
5.协助当事人拟定具体可测量的治疗目标,行为的改变,无论是加强还是减少,都要具体列出
6.根据具体的行为目标,选择适当的治疗技术,如放松技术,自我管理技术和代币技术。
7.每隔一段时间,再进行评估,与先前评估报告对比,看是否有所好转,若没有,则考虑更换更为合适的方法。
8.鼓励当事人表达内心的情感探寻自杀自伤背后的真正原因。若跟亲子关系有关,则与父母沟通,提供建议。
9.帮助当事人找到能唤起生活热情的强化物
10.布置每周最少一次的社会活动,鼓励当事人出去喝朋友接触,并在活动结束后与当事人进行讨论,用代币法鼓励当事人每周开始一个新的社会交往,扩大社交网络
11.通过示范,让当事人学会在重大压力前学会自我放松
12.与当事人共同回顾治疗效果,鼓励当事人树立信心,开始新生活。
矫正效果评价
1.是否缓和自杀或自伤冲突或意念,恢复到以前的正常水平。2.是否停止死亡愿望,恢复对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兴趣。3.是否找到自杀或自伤背后的情感冲突,并解决冲突。4.是否树立对未来的期望并规划自己的未来 5.是否学会自我接纳,并建立了恰当的个人责任感。
第二篇:青少年问题行为及矫正解读(本站推荐)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对应矫正方略
杨 淳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社会文化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一个个体在这样的一个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必定会受到社会文化的“感染”,因此部分个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对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学校的管理中出现了一个名词——问题学生,之所以称为问题学生是因为他的问题行为未得到相应的矫正。
关键词:中学生;问题行为;矫正方略
一、中学生问题行为诞生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文化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学校这块圣地所培养的学生不再仅仅受到学校的教育与感化,而且受到了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教育与感染。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一个人在成长中所受的教育也就不再那么单纯了,这也就导致了个体受教育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然而任何一个领域都至少存在两面性,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对孩子来说再也不是单纯的课本知识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变为了更为广泛的教育——社会性的教育。在这个大的领域里,如果不加以引导,不采取一定的措施,个体的成长就容易偏离正常的路线,就容易出现偏差,进而导致个体行为不合乎规范,产生问题行为,出现问题学生。
中学生也是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错事,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久面久之形成了短期内难以改正的习惯。同时,中学和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且目前的中学生中独生子女数量逐年增多,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还未成熟,社会阅历正逐步拓展,思维方式受外界影响大,可塑性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水平还不够高。因此,在他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稍不注意,不良行为及不良行为习惯就会轻易地在他们身上找到缺口而附在他们身上,弹奏出与他们身份、身心发展阶段不相称的音符,进而严重影响了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常见中学生问题行为
要研究和预防中学生不良行为产生及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的技术,首要问题是要了解明确,什么是中学生不良行为或习惯?这些不良行为主要有哪些?弄清这些问题,我们的工作才有内容和对象,才能顺藤摸瓜,寻求到产生不良行为多种根源(或因素),对症下药,找到应对的理论技术、方法、对策,才能完成我们教育目标和任务。那么什么是中学生不良行为?什么是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呢?
人生活在种种规则中,并在各种规则的约束下成长、成熟、成形,我们也是依据种种既定规则来判断中学生行为中的轻者如迟到、早退,重者如抽烟、打架、斗殴、过早性行为等行为的良与不良。因此,我们认为,中学生问题行为是指中学生在个人及其环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与相关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校纪相抵触的反社会反规则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
根据不良行为发生严重程度的不同来划分,中学生不良行为可分为:严重不良行为、中度不良行为、轻度不良行为。
三、中学生问题行为产生原因
进入中学阶段后,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产生了急剧的变化。青少年已初步突破了家庭这个小圈子的束缚,初步接触到外面世界的广阔天地中。社会中各种价值观念的激荡和冲突,常常会引起那些初涉人世的青少年的迷惑和不解。另外,对学习成绩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也是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变化,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1)对社会规则认知存在偏见。
社会行为规则,是社会要求内部成员必须一致遵守的行为的规范。青少年初涉社会,理解能力和辩识能力较弱,对社会规则的内容及执行规则的意义的认识往往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常会出现对社会行为规则的意义障碍。所谓意义障碍,是指当青少年头脑中形成的某种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他对社会行为规则的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对社会行为规则的误解。由于学生的指导思想不明确,他们的问题行为会出现屡禁不止的现象,造成“小错不断,终成大患”。(2)意志力薄弱、自控力差
意志是个人通过克服困难而完成某种事情的心理能力。它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所以从其强弱程度可以看出人的性格。意志坚强的人善于把握自己,克服困难,即使路途再遥远,他也能耐心地驱策自己前进,最终达到目的地。意志薄弱的人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做事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这样的人对困难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不能面对现实,稍一受打击,马上会有自闭、自毁的举动发生。有些自控力差的人,往往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出许多违反道德规范和社会成规的行为。事实证明,青少年的许多严重的问题行为,如自杀、出走、逃学、殴斗、攻击性行为都与其以治理薄弱和自控力差有关。
(4)挫折忍受力低
挫折忍受力,是指一个人能够忍受挫折的程度。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总是难以避免的。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产生往往与其不能正确应对挫折联系在一起的。成绩不好,同学和师生关系紧张,都容易导致挫折感。而青少年可能积极也可能消极的应对挫折,积极的反应是认真分析和总结失败的原因,吃一堑长一智,自己发奋图强。
消极的反应则是通过内罚和外罚两种方式表现出来。所谓外罚,是指以攻击别人来消除受挫后的紧张情绪。有的学生挨了批评后想不通,总是有想法认为老师跟他过不去,于是对老师采取谩骂、诋毁甚至殴打的报复方式,或采取一些变相的攻击方式,如抱怨、牢骚、嘲笑、讽刺和装疯卖傻等。内法反映是青少年将受挫的原因归于自己,采取惩罚自己的自我防御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自我孤立、轻生、用不正当的手段自我安慰。
不论是外罚还是内罚,这些问题行为都是学校中那些“问题学生”们接受挫折现实的方法。
(5)不良的行为习惯
不良的行为最初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许多的问题行为,开始的时候总是偶然发生的,然而教育者忽视了这些小的因素,以致积少成多,积病成痼,最终无法根除。所以对于小毛病,小错误,不能小题大做,但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早发现、早教育。扁鹊和蔡桓公的例子,千万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四、预防和矫正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方略
研究预防和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对策。要预防和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必须从优化环境和提高素质上入手,以减弱或消除中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环境条件,学习和掌握预防和矫正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技术,从而达到改良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之目的。
(一)预防措施
1、认真贯彻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大力提高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的出生素质,最大限度地减少其遗传因素而产生的问题儿童的数量。
2、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公众医疗保健水平,尽可能地减少因婴儿疾病而产生的问题儿童数量。
3、加强和重视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特别是性知识教育,减轻青少年青春期综合症的发生。
4、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针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促进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庆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二)优化环境,净化中学生成长的土壤。
1、社会
(1)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
(2)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注意联手开展教育活动,取得校内与校外教育的一致性,抵御各种不良因素对中学生的思想腐蚀和侵害。
2、学校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①校园的绿化、美化与教育化相结合,既体现五千年中华文明丰厚的文化底蕴,又反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道德准则;②要努力让每一块墙、每一棵树、每一片草都成为向人们展示文明,警示愚昧的活教材;③校园的宣传窗、黑板报、广播及电视网络则更应成为我们宣传教育的载体;④坚持校园文化传统活动并结合形势和学生实际不断充实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使校园文化保持很强的生命力。
(2)重视和加强课外阅读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阅览室功能,重视与语文课的阅读教学相结合,使中学生学会学习,着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明辩是非及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
(3)开设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科学、卫生、道德、法制等知识的教育,重视加强生活指导。
(4)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教育转化要点面结合,既要做好个别转化,还要重视群体教育,两者并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为健全的集体构成了不良行为习惯学生成长进步的基础。对个体转化,必须要坚持因人施教,遵循可接受性原则,而面对整体教育,则要十分重视整体教育的作用。全班性、全校性的常规系列教育及结合形势和实际开展的专项教育,都是整体教育的重要内容。(5)引导实践,锻炼意志,帮助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十分注意对他们的学习上的帮助,只有他们对学习有兴趣并产生成就感的时候,他们的精力和注意力才会从不良行为习惯中转移过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建立及巩固才会有牢固的基础。
3、家庭
(1)提高家长素质。(2)密切与家长的联系。
(三)矫正方略
一个中学生要想不发生一种不良行为,或没有一点不良习惯,客观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预防无效的情况下,如何矫正已产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或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行为矫正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对中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干预,以减少这些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常见的行为矫正方法有:消退、暂停、反应代价和厌恶疗法。
1、消退。行为矫正专家认为,人类的不良行为都是不良条件强化作用的结果,如果取消这些不良的强化物,不良行为就可能消退。采用消退技术矫正不良行为时,要注意几点:
①消退与积极强化相结合。在选择对不良行为进行消退处理时,应同时选择适当的替代行为,并予以正强化。
②其次,对那些与问题相关的所有强化物都必须加以控制,不然,可能起不到相应的效果。
③要选择好消退程序的环境。
④在消退过程开始初期,当不给所欲消退的行为以强化时,这个行为可能会比先前出现得更严重,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性爆发(extinctionburst),因此要做以未雨稠缪。
⑤在实施消退程序的末期,目标行为发生率已经明显下降,但又突然上升,这种现象称为自然恢复(spontaneous recovery),这可能是受到其他的隐性强化物影响所致。
2、暂停。这种方法就是使行为者在一段时间得不到目标行为的任何强化,从而使目标行为的发生率下降。做法一,在一段时间内对目标行为不予强化;另一做法,要求行为者离开当前存在强化物的行为情境(暂停区域)一段时间。暂停区域是离行为情境较近的一个孤立区域,区域里基本上没有任何对其行为产生强化的强化物。使用暂停技术有三个控制重点。首先,必须清楚与不良行为相联系的强化物或强化物存在的环境;其次,不良行为发生后,马上实施暂停,终止强化物或强化情境的作用;同时,对不良行为的出现,所有有关的人员都应对其实施强化暂停;第三,不良行为发生者在暂停区的行为受到控制,不能任其自由。
参考文献:
【1】方双虎;论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矫正[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4期
【2】邵海英;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第22 卷第3期
【3】冯彩勤;对一名初中“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4】姜晶,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学分析及调控策略[J];江西教育;2009年Z4期
【5】魏玲;教师对中学生问题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张美峰;初中生问题行为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王素华、陈杰、李新影;交往不良同伴对青少年自身问题行为的影响:性别和年龄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21卷第2期
【8】闫磊;浅析问题青少年行为矫治与社会工作者的介入[J].社会工作.2010,4(4):27-29 【9】游季浦、田守铭;青少年社会心理学》;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10】阿瑟•雷伯著、李伯黍等译;心理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三篇: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
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
中学生问题行为就是指中学生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适应不良的行为,这种适应不良包括学习问题行为、品德问题行为、人际问题行为和身心问题行为,中学生问题行为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出现了低龄化、群体化、外显化、严重化的特点,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渗透,一些西方腐朽思想和没落的生活方式乘隙而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不良信息的大量泛滥,不仅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也极大的毒害着青少年的心灵,因此矫正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仅直接关系到全体中学生良好品德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本文拟就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特点、形成原因及其教育对策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一、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偏差
1、需求失衡。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人总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而产生需求。少数学生不顾客观实际,心理上产生不满足于原有的需求状态。这首先表现在物质上,如在吃饭、穿衣、娱乐等方面产生不切实际的需求。其次在精神生活上,少数同学由于受一些黄色书刊或录像、色情网站的影响,或受社会流氓团伙的引诱,产生性开放等病理心态。
2、意志薄弱。这类学生大多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禁不起种种诱惑,追求资产阶级吃、喝、玩、乐的生活方式,认为人活在世界上只有吃喝玩乐才是幸福。他们意志薄弱,其坏习惯难以改正。
3、理智缺乏。这类学生道德无知,是非模糊,狭隘、自私,缺乏强烈的求知欲,一旦自尊心受损,就会自暴自弃。
4、道德情感不健全。从一些有不良行动的学生的材料中看到,中学生的某些不道德行为常常是由于“道德上的无知”和情绪冲动造成的。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欲望,而没有形成社会道德规范所要求的正确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二、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特点。
1、自尊心自卑感并存的矛盾心理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自尊需要是人最高层次需要之一。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哪个人不要尊严?从表面上看,许多问题学生似乎既无荣誉感又元羞耻心,批评起来脸不红心不跳,经常被一些老师斥之为“脸比城墙厚”。实际上,他们也有自尊心,具有强烈的自尊需要,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给予他们的大都是批评、指责、处罚,却很少有表扬、鼓励、肯定。种种的岐视和冷遇,使他们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甚至反而受到伤害,于是他们用一种极端的形式——自卑感表现出来。在这种矛盾心理的支配下,学生对进步丧失信心,对班集体、对荣誉、对老师的教育表现冷淡,有的更以对抗的形式向变态方向发展,如故意与老师唱对台戏,当面顶撞以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等等。
2、渴望理解与疑惧抵触并存的矛盾心理
实验证明:越是问题行为的学生,越是渴望别人的理解。由于这些同学以前经常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和嘲笑,此因他们对老师、同学怀有强烈的不信任感,怀有戒心、敌意,存在疑惧心理,总感到别人与他们故意过不去,主观地认为老师轻视自己,讨厌自己,对老师同学的做法总是从坏的方面去推断。比如,他们做了一件好事,老师没有及时表扬,就认为“我们这种人累死了也白搭”;要是做了一件错事,老师批评了又认为“老师眼睛就盯着我,别人做错了就不会这样”。他们把老师的关心看成是“监视”,把同学的夸奖说成是“讥笑”。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师生之间产生感情隔阂,老师的教诲难以入耳入脑,甚至被曲解,从而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加剧问题行为的发展。
3、有改过愿望与管不住自己并存的矛盾心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心想变坏的人恐怕没有。即使存在严重问题行为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深处也都有一个改过自新、做大家喜欢的人的美好愿望。但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保证书、检讨书写了一次又一次,在老师面前信誓旦旦,但行动上总是改不过来,即所谓“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或者有改过行为,但没过多久又“旧病复发”。出现这些现象,并不是学生不愿改过,主要是自己管不住自己,有点身不由已,其原因有两条:一是他的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二是已形成的不良习惯后,就成了一种心理定势,想改变它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这就如一个有偷摸习性的人,看见别人的东西就眼红,不偷就手痒一样。
三、中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原因剖析
(一)客观原因
1、社会的不良影响。社会一些不良场所、文化市场及一些不轨行为的影响,如凶杀电影、淫乱的录像、黄色小说,色情网站、OK厅、迪吧等等,对学生心灵的腐蚀;还有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猖狂犯罪活动,社会上的某些腐败现象,以及一部分人的唯利是图、吃喝玩乐的影响,致使少数学生形成不良思想。
2、家庭的不良教育和不良的小环境的影响,①有的家风不正,如家庭成员赌博、生活腐化等,往往把子女引入歧途。②有的家庭缺乏正确管教子女的原则和方法;有的是父母双方对子女教育的要求不一,有严有松,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或感到有机可乘;有的对子女养而不教,放任不管,出了问题手足无措,于是训斥、打骂、禁闭、捆绑、饿饭、驱赶„„或姑息迁就,要啥给啥,其结果适得其反。③有的家长对学生要求不高,督促不严,甚至溺爱、袒护。他们视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爱不够,疼不够,捏在手是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学生有了行为偏差,家长不重视、不及时管教,以致孩子问题行为不能及时改正,反而越来越重。④有的家庭结构受到破坏,家庭环境突变。如父母双亡或父母居住外地,或父母离婚、再婚,或于由某段时间工作关系无暇教育子女,对子女的教育无力,或放任不管,以致学生在精神上受到打击,又受犯罪分子的勾引。⑤由于父母夫妻生活不检点,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
3、学校教育工作上的缺点,由于教育观点或教育方法上的不当,也可能给学生问题行为的蔓延造成了机会和条件。①不能正确地全面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忽视了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②对问题行为学生不能一分为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对优、差生不能一视同仁,对差生冷淡、歧视和不适当的批评、指责。讲课不照顾学生的水平,有的学生学习跟不上,失去了信心,得不到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反而使缺点和错误有所发展。③校领导和教师德育意识差,不负责任。把问题行为学生看成是“害群之马”,在处理他们时,感情用事,简单粗暴,达到不教育目的。或采取息事宁人,姑息适就的态度。或者采取惩办主义,任意停课,甚至赶出教室,使学生产生对产情绪,或失去了自尊心和自信心。④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各行其是,互不配合,削弱了教育的力量。
(二)、主观原因
1、问题行为学生对于很多道德观念存在表面性和片面性的认识,甚至有错误的见解。他们不善于把道德认识和道德行动联系起来,还有言行脱节现象。4-
不端的行为动机,形成正确的动机。根据正确的行为标准来选择一定的行为方式。
2、锻炼和增强意志力,避免不良环境的干扰。意志是人们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经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期目的心理过程。因此,为了使问题行为学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就必须通过必要的锻炼来增强他们的意志力。例如,指导学生在自己的收桌上、文盒里、房间墙壁等处贴上一些警示自己的格言警句,用以提醒鞭策自己;自己规定若做了一件坏事,实行自我处罚,或罚做一项重体力劳动,或罚帮别人做一件好事;个性强、脾气躁的同学若与别人争吵发怒时就作深呼吸,或低声唱歌以转移注意力,以平抑激动心理,避免不理智行为。可以让犯过偷窃错误的学生收管班费,让爱打架的学生去担负维护纪律的执勤任务等,实践对他们的考验,会使他们产生一种责任感和尊严感。在考验中,新的高尚的动机战胜了旧的不良动机,从而达到提高他们意志力的目的。同时对问题行为的心理矫正,必须消除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净化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在矫正问题行为的过程中,还需对不良环境进行隔离,排除诱因,并选派思想作风正派,教育经验丰富、热爱中学生教育工作的同志来负责对他们的教育。在改造问题行为习惯的初期,引起中学生问题行为的一些诱因会给矫正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要特别加以防范。教育经验表明,在教育初期,让他们更换环境,暂时避开那些诱因是有益处的。
3、消除焦躁和疑惧的逆反心理。有问题行为的中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人们的来历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教育者也是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的人,误认为社会对他们是“不管的”、“抛弃的”,甚至误认为是“监管”他们的。因此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育者也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应当真诚地关心他们,过用一些感人肺腑的事迹,启发他们的觉悟,从而打动他们的心,激起他们上进的愿望。在再教育过程中,应针对实际,依靠自身的教育艺术,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4、给予鼓励和信任,树立他们的信心,有问题行为的中学生一般有较强的自卑心理,缺乏鼓励与信任。因此,教育者应帮助他们自己树立信心,抱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育者必须在教育过程中抓住任何中学生不甘落后、希望认可的普遍心理,运用鼓励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满足、感情上的愉快。马卡边柯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任用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正是调动他积极性的最好手段。”信任考验法就是大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活动中接受考验,从而矫正问题行为。马卡-5-
连柯曾经叫一名工学团的学生(少年盗窃犯)去银行取一笔巨款,当这个学生取回款后,马卡连柯原封不动地锁入抽屉,这个学生惊讶的说:“老师,您数一数。”马卡连柯说:“不用数,我相信你。”老师的信任产生了巨大的力量,这个少年不但改正了偷盗的错误,后来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成为了一名战斗英雄。
5、全面提高心理素质。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由于年龄、个性以及事情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不同,其行动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为了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应在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而多样的教育措施与矫正方法。如对活泼好动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既能发泄他们过剩的精力,又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对沉默内向的学生则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在取得他们的信任后再做朋友,然后施加教育影响等。
第四篇:中小学生行为问题与矫正
中学生早恋问题与矫正
案例:
初三年级的王某某同学,是数学课代表,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平时爱说爱笑,大大咧咧,长得也很漂亮,老师也很喜欢她。她的成绩一直以来都很优秀,可到了初三学期成绩急速下滑。上课不注意听讲,不是瞅着篮球场发愣,就是拿着小镜子照呀照,要么整整衣服,要么缕缕头发,课代表的本职工作总是忘了做。后来经值班老师反映,说她跟一个男生在一起,有早恋的倾向。
与班主任老师谈话后,王某某同学向老师反映了她的困惑:原来那个男生是隔壁班的,他是校篮球队的,由于自己是住校生,该男生给了她许多快乐和帮助,再加上平时自己就活泼开朗爱交朋友,也许自己在朦胧中恋爱了。父母知道后狠狠的训斥了她,没收了她的手机,还不让她迈出大门一步。
案例分析 :
针对于王某的情况,分析了其“早恋”的原因:
1、像王某这样的女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发育的高峰期,但并未完全成熟,这样不成熟的心理促使中学生渴望与异性交往,中学生激情占优势,又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又差,由于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缺乏,很容易产生越轨行为。像王某这样思想单纯、没有心计的女孩子很容易被别人引诱,上当受骗。
2、王某对于男女同学的友谊的度没有把握好,不知道掌握分寸,不懂得适可而止,冲破了底线,致使由友谊向“早恋”的跨越。
3、缺少主观判断能力。由于这个男生经常去找王某,给她买东西吃,给她讲笑话,看不见的时候还给她发信息,起初王某没想那麽多,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和他交往就像和其他男同学交往一样,由于这个男生不断用各种方法向王某示意,使得关系走入误区。
4、升入中学后,开始住校,一切生活起居都在学校里,孤独、寂寞、想家,促使她和别人交流,有了委屈、心事不合适向父母、老师说的,只好找信赖的异性倾诉,她觉得这样的人可以保护她,时间一久,便成了交心的朋友,形影不离。
问题孩子的解决策略:
1.转变陈旧观念,大胆地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教师应明确性是一门科学,不能谈性色变,使学生通过正常的渠道对自身的生理、心理现象有科学系统的了解。开设《健康教育》课,由有一定专长的教师讲授并配合录像、挂图等形式,给学生讲解性器官的构成,青春期男女发育特点及性道德知识,帮助学生拨开心头迷雾,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增强性保护意识和对不健康思想的免疫力,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积极引导男女学生正常交往。
中学期间,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易朝两方面发展,教育者要善于引导,注意男女生之间的团结、友谊。支持和鼓励他们之间广泛正常的接触,教育他们破除封建的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同时还得教育学生男女有别,在交往中应保持一定距离,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要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如组织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参观参加公益活动等,增大男女生交往的“透明度”,在活动中建立起纯真的同学友谊,扭转因活动少造成的兴趣偏移。同时利用异性效应在许多方面使他们得到有益互补,促进心理的成熟。.培养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孩子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做到互补、互学、互助、互保。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尊、自爱、自重、自强。这样才能避免孩子误入“早恋”的歧途,也更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3.转变认识观念。
早恋的青少年中有不少成绩优秀者,因为早恋,使他们过分好奇、兴奋、痴迷,过分沉醉于爱的幻想中,再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学习。人一生要做的事很多,但一定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每个年龄段有该做的重要事,若把握了这一黄金时间就最有成效,一旦让机会溜走,失之交臂,就难以弥补,有的甚至是终生无法挽回的。我们现在的重要任务是学习,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记忆力好,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事物,是学习的大好年华,是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拓展才华的最佳时期。
4.老师正确引导
晓之以理,束之以规。老师应成为学生生活、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要以平等的态度、朋友和“参谋”的身份,晓以利害、喻以事理,帮助徘徊在“早恋”叉路口的中学生正确处理好关系。让他们明白异性间互相爱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要把对异性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告诉他们“忘却是为了拥有”的道理。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老师应在通过说服教育后,学生心悦诚服的前提下,班主任老师可以帮助学生们制订出自我约束的守则,同学互相帮助、督促。引导他们领悟人生的真谛,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最美的情感,让他们活在个充满爱的世界中,让他们在人生的漫长路上领略真正的快乐!
5.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有机结合。
在班级中,一旦早恋成风,就会使集体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处于逆反心理的旺盛期。学校、家长越是反对,恋爱态度越坚决;越是禁止,谈得越火热。学校应定期对家长进行子女青春期教育方法的培训。让家长明确教育子女的途径:关心孩子——尊重孩子——走进孩子——理解孩子——引导孩子,并加强与学校的联系,让学生平安度过青春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为家长开办一些与这一年龄段青少年交流的讨论会。让家长明白,13—17岁的青少年心理上有了异性交往的需求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能封杀,只能诱导,让子女能够与父母交心。
6.学校要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营造宽松的教育氛围。学校要用爱来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理需求。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逐渐增强,这是他们长大的信号,学校应及时开展各种有益于他(她)们身心发展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倡并鼓励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打破学生心目中对异性的神秘感,满足青春期学生对异性的心理需要,减少非正常“早恋”现象的发生。
解决青年初期学生早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做耐心的思想说服教育工作。关键是要了解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的感情基础,才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之从早恋中解脱出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阳光。
第五篇:中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
中学生行为问题及矫正
黄茹
(陕西省宁强天津高级中学,陕西宁强 724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的不断上升,状况不容乐观。通过比较大量研究者对问题行为的界定,明确了当前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实质;并从个体、家庭和学校、社会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问题行为;界定;影响因素;干预
引言:
问题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或困难, 如缺乏学习热情、考试焦虑、神经质、违纪等等。它们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行为, 通过言语或行为矫治可以获得解决。问题行为有别于“问题儿童”、“ 差生”等概念, 后者只是少数人或个别人, 而问题行为则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生中。问题行为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而且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甚至会使学生走向犯罪, 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因此,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学生的问题行为状况及辅导策略, 尤为重要[1]。周详等[2](2001)调查表明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 14.39%;周路平[3](2001)的研究表明在PTPB 各分量表上存在有较严重问题行为的学生比例均在13.7%以上;翟静等[4](2003)调查的初一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 14.7%;高瞻等[5](2004)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问题行为总检出率为 14.3%;任传波等[6](2005)调查发现12~16 岁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 17.1%;张朝[7](2006)调查表明中国淄博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检出率为19.1%。因此,为了对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进一步有效地应对和预防中学生的问题行。当学生问题行为出现时,不少人都持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例如,家庭把责任推到学校的教育和社会,学校则认为责任应该在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而社会则认为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疏忽管理所致。而笔者认为除家庭、学校、社会外,中学生自己也应承担责任,甚至是大部分责任。下面,我就从家庭、学校、社会、学生本身在问题中的责任。
一、学生问题行为的家庭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身教胜于言教,如果父母本身的言行起不到很好的影响,再加之对子女的教育从小不严格要求,对子女的缺点和毛病视而不见,不闻不问,或认为是小事一桩。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就极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麦考贝和马丁(Maccoby&Martin,1983)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专制、宽容、忽视四种类型:专制型的父母往往通过命令式言语与孩子沟通,并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独立自主的要求,因此他们的孩子容易出现退缩和恐惧,而且女孩到了青春期倾向于表现出被动、依赖,男孩则可能趋于反叛、攻击;而宽容型的父母对孩子极少或根本没有限制,给予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使孩子易趋于反叛和攻击,也易趋于自我放纵。大量的研究结果[8] [9][10][11]也发现父亲采用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惩罚或过度保护等教养
方式的中学生,和母亲采用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的中学生,在问题行为各因子的得分上往往比其他学生高,其中父亲对子女拒绝否认和母亲对子女过分干涉和保护是其发生问题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二、学生问题行为的学校责任
除了家庭以外,中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学校,中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不可避免受到同伴、教师以及学校学业负担的影响。我国学者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总体上,学生的课余时间、游乐、倾诉和乐趣分享的对象均将同伴放在首选的位置[12]。因而,同伴可以说是中学生在校最直接的交往对象。Dobuis 等对自尊和社会支持所作的研究还发现,同伴的影响比父母的影响更易导致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具体来看,不良同伴关系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导致中学生的问题行为:1)同伴欺骗,同伴欺骗容易导致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障碍,从而引起中学生自我认知的偏差,使其过高或过低地看待自己,产生自卑、自负、退缩等情绪性问题行为;2)同伴排斥,在学校中受到排斥的儿童更可能产生适应上的问题。有研究[20]指出,受排斥儿童与其他儿童相比,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且问题行为倾向于攻击性的、过失性的、过度活动及社交退缩性的。3)同伴结盟,中学生处于由儿童向成人的过度阶段,在此阶段尤其向往成人的行为方式。但有部份学生由于涉世不深,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误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群体作为模仿的榜样,在中学生中拉帮结派,进而使加入此类群体的学生表现为攻击性、过失性强等问题行为。在学校里,中学生们另一个接触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自身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行为,是引发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例如有的教师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任学生;或是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过敏反应,处处设防,动辄对学生大加训斥,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的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甚至滥用惩罚。这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都会给学生造成大量的不良影响,有些学生因此产生逃课、厌学、撒谎等问题行为。另外,学校过于强调竞赛、等级记分和成绩名次等,可能给面临中考、高考挑战的中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业压力,进而导致他们出现各种的问题行为。
三、学生问题行为的社会责任
美国犯罪学家雷克里斯提出,用控制理论来说明中学生犯罪行为形成的原因。他认为,外在社会环境的诱惑相当于外在的拉力,而内心的倾向或抵御相当于内在的推力,外在的拉力和内在的推力相互作用产生犯罪。如果环境中存在诱发问题行为的因素,而学生本身又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就极易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
四、学生问题行为的自身责任
人作为生物与社会的结合体,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既来源于遗传因素,也有社会生活经历,这些都反映在人的气质和性格中。个体的气质和性格有可能存在某种缺陷,导致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障碍,如自尊不足,压抑、冲动、缺少社会技能等等,而这些障碍又将进一步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出现。中学生正处于暴风骤雨的青春期,作为问题行为发生的主体,形成中的人格特质和个性特征必然会对其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应做好预判制定方案、科学施治。
首先,应做好家庭治疗,目的是消除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1.矫正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家长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跟从,通过施加压力来教育孩子,这样只能事与愿违,只会使孩子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认识。
2.合理运用奖励方法。要求家长用赏识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及时鼓励并奖励其合理行为,使这种行为及时得到强化。惩罚绝不能体罚,要与奖励共同使用,一般应以取消孩子的奖赏来实施惩罚。
3.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要求父亲、母亲放下 “尊严 ”,不 高高 在 上,使 孩 子 敬 而 远 之,要 多 同 孩 子 谈心,多鼓励孩子,为其建立宽松的心理环境。这样,孩子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的满足在家庭得到一定的保证。
其次,应做好认知治疗。
转变其道德认识。首先,使其逐步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以此作为道德判断的方式进行教育。采用此法的前提是平等待人,取得学生的信任。通过谈心了解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并相机进行教育,纠正其错误的道德认识。
最后,应及时调节情绪,激发学习动机。在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的影响。情绪决定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心志的努力方向。在课堂上,情绪直接制约着学习动机的趋向和动机水平。因此我们要尽力调整好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孟四清, 陈志科, 李 强, 王彦力.中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科学,2011, 27(4)
[2] 周详,曾晖.海南中学生行为问题的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4).[3] 周路平.问题行为早期发现量表在初中生中的应用[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9(1).[4] 翟静,李宪伟,刘金同.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研
[5] 高瞻,刘珍妮,林建龙,李慧,李新天,梅文华.珠海城区初中学生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5).[6] 任传波,李晓非,姜季妍,黄劲松.大连市1200 名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3).[7] 张朝.中美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8]刘毅玮,封文波,韩宏莉.河北省沧州市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9).[9]蒋奖.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1).[10]毕旭军,李永超.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6,19(2).[11]袁家璐,梁俊萍,翟静.父母养育方式与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5,9(8).[12]王静,张雨青,梁永亮.三种常用行为评价量表应用于北京中学生的结果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9):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