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管理创新之三论:在最大限度中增强社会凝聚力 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4 09:3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社会管理创新之三论:在最大限度中增强社会凝聚力 Microsof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社会管理创新之三论:在最大限度中增强社会凝聚力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篇:论社会管理创新之三论:在最大限度中增强社会凝聚力 Microsoft Word 文档

人民日报评论员:三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在“最大限度”中增强社会凝聚力

本报评论员

2011年03月25日08: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要求。

在民生、幸福、稳定成为“十二五”热词的语境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从社会活力、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审视社会管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丰富深化,也是对我们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大创新。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在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理念已经或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城乡、地区、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差异化、多样化的特征,利益矛盾日渐突出;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进步,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使得形成社会共识的难度加大。如何主动适应这种深刻变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和谐稳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时代命题。

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国民收入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提升的时期,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人们心理容易失衡的时期。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避免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凝聚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必要保证。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体。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的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今天,面对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和多元思想文化,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就能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增强社会凝聚力。

握指成拳,众志成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让群众收入更多一些,安全感更强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就能够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积聚强大力量。

《 人民日报 》(2011年03月25日 01 版)

第二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不断增强城区活力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不断增强城区活力

张万超

2012年第2期 ——社会建设

各类矛盾日益突出,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近年来,公安县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各类矛盾日益凸显,影响社会稳定和良性发展的不利因素逐渐增多,作为县城的斗湖堤城区表现尤为突出。

一是县城城区快速扩张,社会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经过10年的发展,公安县城城区面积由尚不足3平方公里,增加到12平方公里,预计“十二五”末将发展到36平方公里。随之而来的是城区人口数量的持续攀高,目前已经达到18万人,较10年前增加了近10万人。因管理部门职能不清或力量不足,大量的流动人口以及单位改制后形成的“社会人”成为了事实上“漂泊的社会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最大的潜在因素。

二是各类利益诉求叠加,维护稳定的任务愈显繁重。从2000年全县实施企业改制以来,涉及县城城区的改制企业就有300多家,下岗职工人数剧增;因城区发展,征地近10多平方公里,涉及拆迁农民2400人,职工下岗,农民失地,他们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与此同时,群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通过上访反映诉求逐渐成为常态,加之缺乏基层组织的疏导和稳控,调处化解矛盾的难度明显加大,接访维稳的任务十分繁重。

三是县镇之间职能重叠,不利于政府资源有效调配。县城所在地的斗湖堤镇政府在职能上与县政府重叠,尤其表现在经济发展上。为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县政府组建了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局等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县城开发区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工作。这实际上弱化了斗湖堤镇的工业经济发展职能,而县委、县政府对该镇在招商引资、工业产值、税收等方面的考核标准并未改变,导致县、镇两级在园区发展、招商引资上争资源、争项目、争资金、争税收,浪费了宝贵的政府资源,却又忽略了本该属于政府职责范围的社会管理职能。改革先行动真格,稳固基础抓服务

转变镇级职能。为有效克服县、镇职能重叠的问题,2010年初,县委、县政府调减斗湖堤镇的经济管理工作职责,工作重心转为城区社会管理,重抓社区工作。在机构设置上,撤销镇工业经济办,增设城乡建设规划办;在人员配备上,县委成立了斗湖堤城区社区工作委员会,由镇委书记任主任,镇领导班子职数采取“9+2”模式,充实社区管理领导力量;在职权配置上,把城区97个一级科局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四城同创”以及民兵武装工作的管理考核权移交给斗湖堤镇;在经费保障上,实行县级财政全额预算保障;在综合考评上,剔除工业经济、招商引资项目,量身定制城乡规划管理、城区建设、征地拆迁还建、“四城同创”项目,占总考评分值的25%。

夯实基础建设。根据县城城区现状以及人口分布,把原有5大社区调整为15个社区,其中村居合一型社区4个。在阵地建设上,采取政府调剂国有资产、新建扩建、共驻共建等方式,投入资金1500万元,使社区办公场所面积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在组织建设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15个社区统一建立了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群众文化、社会保障、环境和物业管理、社会组织发展、社区共建和谐发展委员会等九大委员会,发展各类志愿者队伍13支、1100人,为建设平安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移工作重心。为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委确定由县委常委及县人大、县政协的领导包驻社区,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镇党委书记把主要精力放在社区建设上,明确3名党委成员任社工委副主任,每个社区安排2名机关干部包驻,对社区工作进行指导督办;县公安、民政、城管、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户籍等6个部门派专人进驻社区公共服务站,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社区依托九大委员会组织社区居民成立楼栋自治、治安巡逻、文体活动等群众性组织,强化居民自治,从而建立起“一个中心、三级共管”、“3+6+X(即每个社区3名工作人员加6个部门工作人员加若干居民自治小组)”的工作机制,使社会管理工作形成上下合力,居民参与,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强化社区服务。各社区充分发挥九大委员会的作用,在积极完成县、镇党委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把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特殊人群帮教管理与服务贯穿社区工作的始终。一是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所有流入人口享受现居住地统一生育关怀政策;承包项目的条件与常住户籍人口相同。二是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创新。在积极做好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工作的同时,完善社区矫正“一室四基”建设,现已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站27个,春阳心理咨询室1个,公益劳动基地2个,过渡性安置基地1个。三是推进社会治安重点部位综合治理创新。通过县、镇、社区三级的共同努力,共解决孱陵社区、占桥村等8个城中村、城郊村失地农民农转非户口8457人,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7560人,建安置小区7个,保障房1500套,就近安置失地农民就业5000人。改革创新成功迈步,城区发展更加和谐

一是理顺了关系,提高了效率。斗湖堤镇的工作职能调整后,镇里可以集中精力抓社会管理,县里则甩开手脚搞经济建设,使政府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更加合理高效。2010年,社区办理低保4000多人;办理城镇居民医保94592人;为1727户低收入家庭申报住房补贴455万元;以创业促就业为推手,新增就业岗位1909个,扶持创业262人,带动1029人就业。在居民家门口服务,方便了居民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提升了服务质量,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是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稳定。社区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功能,通过居民说事、居民议事等形式,及时发现、化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使一些信访问题直接消化在社区。同时,斗湖堤镇集中精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2010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98件,接访640人次。镇委、镇政府召开专题信访工作会议19次,召开各类信访听证会8次,解决疑难问题19件、254人,妥善处理6起突发事件,信访结案率达到90%,信访维稳工作“护城河”的作用充分显现。

三是树立了形象,促进了和谐。由于社区作用的发挥,居民的共同参与,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县“四城同创”活动顺利推进,老城区全面改造升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在社区的组织和带动下,创建了一批社区文化长廊、医院文化长廊、校园文化长廊、企业文化长廊、“双拥”一条街、消防一条街、平安一条街等特色文化阵地;一批群众性的文化艺术团体、体育健身队伍活跃在社区,活跃在广场、公园,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与此同时,发生在县城城区的治安案件大幅下降,2010年治安案件比上年下降近20个百分点。■

(作者系中共公安县委书记)

第三篇:在打造和谐社区中增强凝聚力

在打造和谐社区中增强凝聚力

——来自PA县“社区党建扶贫工程”的报告

2002底以来,PA县委实施了针对县城下河街社区的 “社区党建扶贫工程”,收到了“化民怨、解民难、帮民富、聚民心”的良好效果,被誉为“群众满意、组织满意、社会满意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富民工程”。

过去时:“七多七难”导致社区党支部缺乏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下河街位于PA县城西边嘉陵江畔,一度是县城人气、商气两旺的商贸中心和水上交通物质集散地。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代的变迁,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和立体化使这里区位优势逐渐弱化,昔日的繁华社区退化成了“七多七难”贫困角落:贫困人口多、居民生活难——6800多人中就有4135人是低保对象,有的居民一天吃两顿,甚至靠到市场捡菜叶为生;劣房危房多、居民住房难——70%的居民租住旧公房,许多房屋年久失修,抬头见天,四壁透风;老弱病残多、居民就医难——50岁以上的就有3000多人,有残疾的达316人,一所条件十分简陋、医疗设备极其缺乏的老中医院根本无法满足居民的就医需要;失业人员多、居民就业难——下岗人员达1730余人,缺文化、少技术,难以找到就业岗位,靠坐茶馆搞赌博打发着日子;失学儿童多、子女入学难——60%的青少年因贫穷而辍学,社区没有幼儿园,小孩上学要走2里多路;年久失修道路多、居民行路难——古街小巷道路崎岖不平;加之没有几盏路灯,居民出行极不方便;两劳释放人员多、治安管理难——劳改、劳教释放的重点管理人员多达72人,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群访闹事等事件经常发生。

“七多七难”导致了下河街社区党建工作的缺位:

(一)社区党支部在组织群众、带领群众方面作用难以发挥,缺乏战斗力。由于社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社区党支部发展严重受阻:干部不愿当干部,对社区感到悲观的原支部书记王天祥多次申请“退休”,获得批准后,便过上了“泡茶馆打川牌,逛广场吹壳子”的悠闲日子;党员没有想到自己是党员,因家庭的经济压力成天忙于生计,没有心思为群众服务;群众不愿是党员,一个有6800多人口的社区,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仅仅只有4名老党员;在此期间支部曾经想发展一名党员,发展对象以一句“我成为党员能够吃饱肚子吗”的话予以拒绝。由于缺乏做事的人,致使社区支部缺乏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战斗力,党支部基本上处于半瘫痪状态。

(二)社区党支部在居民心中的地位削弱,党员干部在居民心目中的形象淡化,缺乏凝聚力。由于社区支部处于半瘫痪状态,虽然地处县城,“七多七难”的贫困状况却难以及时反映到县委县政府;社区干部因为“自身难保”,不愿意为群众服务,导致了社区居民与社区党组织的严重对立。家庭一贫如洗的居民康强因为儿子康成读书的问题,寻求社区干部的帮助和支持。但当时的社区支部书记说:“现在贫困失业人员这么多,哪轮得上你?我总不可能把我工资给你。”康强便与干部“结了仇”,并发誓要和社区党员干部“斗到底”。

(三)社区支部在自身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上力度不够,缺乏创造力。经济的滞后导致社区党建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社区党支部没有一个象样的学习、活动阵地,没有建立一套稍微规范的制度;党员散乱在社会,没有过一次象样的组织生活;支部没有认真研究一次工作,更无从谈如何创造性地加强自身建设、开展群众工作。

“七多七难”制约了支部建设,支部建设的落后更使社区居民失去了“主心骨”,社区矛盾日积月累,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一度时期以来,居民纠纷得不到及时调解,骂街现象普遍;人与人交往减少,甚至不相往来;群体性上访不断,非法滞留缠访有增无减。到2002年,社区矛盾的积累达到了顶点。该年10月,正值PA县委县政府换届,以社区居民梁仁贵为首的50多个社区居民打着“我们要工作、我们要吃饭”的旗号,阻塞交通,静坐示威,把社区尖锐复杂的党群干群矛盾、社会矛盾推到了前台。

进行时:抓“帮建工程”夯实社区党建组织保障,抓“扶贫工程”扩大社区党建群众基础,抓“素质工程”拓展社区党建工作全新内涵

2003年初,县委果断决定,实施“社区党建扶贫工程”,加强社区支部班子,充分发挥作用,建好党员干部队伍,促进了社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实施“帮带工程”,努力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保障。为了切实把社区支部建设成为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凝聚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PA县委深入实施了对社区支部的“六帮六建工程”。一是帮助增强凝聚力,建一个好班子。在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相如办党委下派办事处干部到社区任支部书记;通过“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形式,面向社区公开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两委”干部。二是帮助增强战斗力,建一支好队伍。加强对在职党员的“双向管理”和退休、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及流动党员的管理。为消除党员管理的“真空地带”,2004年5月县委将企业改制后组织关系无着落的党员转到所在地村支部或社区支部。三是帮助增强吸引力,建一个好环境。采取县上(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补一点、街道办事处筹一点、社区凑一点的“三个一点”的办法,解决了多年来支部活动无阵地的问题。创造一切有利条件,组织党员过好组织生活,让他们有了“家”的温暖和依靠。四是帮助增强带动力,建一番好业绩。大力推行“两委”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两委”文化结构得到优化;将社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工作纳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每年分2次组织一定数量的社区党员干部到县委党校集中培训。五是帮助增强创造力,建一套好机制。建立干部激励机制,按时兑现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为他们缴纳“两保”金;对工作实绩突出的社区干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优先录用到街道办事处工作或任职。建立党务政务公开机制,社区“两委”的重大决策、每月工作安排、帐务和各种收费项目都在社区党务政务公开栏进行定期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六是帮助增强亲和力,建一种好关系。为了切实密切党组织、党员与社区居民的血肉联系,建立了社情民意热线反映制度、群众矛盾纠纷一线排解制度、不稳定因素排查制度和不稳定苗头通报制度。

(二)开展“扶贫工程”,努力扩大社区党建工作的群众基础。针对社区贫困弱势群体多的现实,PA县委从2002年底开始,组织县级机关200多名党员干部走进社区、走近居民,开展“1+1”的社区扶贫活动。一是主动“结穷亲”。县委常委班子成员带头结“穷亲”,每年大年三十都要集体到下河街社区与社区居民一起吃团年饭。县委书记刘中伯的联系户陈广林84岁的母亲不慎摔伤了腿,得知这一消息后,刘中伯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买上营养品前去看望,并亲自为其按摩腿脚。病愈后,老人逢人便说:“刘书记简直比我的亲儿子还亲!”县计生局局长刘俊的帮扶对象雷应忠不幸患癌症在成都住院后,他三次搭乘火车前去看望。雷应忠次次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在临终之前还不忘托人写感谢信。二是及时“输血液”。两年多来,机关党员干部为社区贫困居民直接提供生活补助20多万元、扶贫启(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动资金70多万元。县委书记刘中伯为没有职业的居民陈广林提供扶贫启动资金;后来,又为他在县广播电视局找了一份架设广播电视线路的临时差事。三是切实“壮筋骨”。县委组织相关部门投资120多万元,为社区安装路灯,新建公厕,改造户外用电线路,安装消防栓,完成了滨江大道建设规划;新建了幼儿园,设立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向社区居民发放了价值18万元的免费医疗服务卡。四是真情“送岗位”。设立“零就业一条街”和“再就业一条街”,免费为零就业家庭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岗位,解决了社区50多户“零就业家庭”人员的就业问题,使146名特困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积极向企业为下岗失业人员争取岗位,原县麻纺厂、丝绸厂472名下岗工人,被优先推荐安置到新引进的金华纺织、金坛电化、齐祥食品等民营企业工作。两年多来,全县为该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就业岗位1268个。

(三)推进“素质工程”,努力拓展社区党建工作的全新内涵。PA县坚持把社区党建融入抓党员干部和群众素质的提升过程中,在狠抓支部自身建设、扶贫助困工作的同时,狠抓了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的“素质工程”,不仅有效促进了社区经济长远发展,而且在无形之中加强了社区支部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一是在“扶志”上下功夫,在教育管理党员干部的同时加强对居民就业择业观的引导。广大党员一边为群众“输血”、“壮骨”,一边引导群众“立志”。对一些身强体壮的“闲民”,着力引导他们克服不愿做事、不愿做苦活累活的思想,鼓励他们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对有工作岗位的社区居民,教育他们珍惜岗位,通过踏实苦干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对有能力到县外发展的居民,鼓励他们到外面“闯世界”、“干事业”,开辟一番新天地。二是在“扶技”上下功夫,在“输血”的同时努力增强社区居民的“造血”功能。两年来,相关部门针对社区居民实际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就业培训,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竞争力。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社区劳务输出人员,开展了10次以建筑装修、美发、(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烹调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相如街道办事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举办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等技能培训班30期,培训失业人员1738人。在强化培训的同时,还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致富信息1620条,送宣传资料20000多份。三是在“扶智”上下功夫,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社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加强对社区居民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的教育,着力增强他们与党同心的意识,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制意识;投资2万余元,建成社区书屋,500余种6000余册的书籍报刊成为社区居民学科学、学技术、学文化的免费“精神食粮”;成立了社区老年协会和棋牌、钓鱼、游泳、登山四支队伍,为社区居民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提供了方便的阵地;建立了下河街社区文化中心,成功举办了两届“社区文化节”,让居民“吃”上了“营养可口”的文化大餐。

现在时:支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党心民心实现了有效凝聚,激发了社区居民艰苦创业热情

“社区党建扶贫工程”的深入开展,使下河街社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今,党心凝聚了民心,民心感动着党心,“七多八难”的问题社区变成了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秩序井然的和谐社区。

——激发了党员参与支部事务的积极性,支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社区支部公推直选后,一批年富力强、勤奋务实的社区干部不分昼夜的为社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让社区普通党员、群众从心里感到温暖。年届古稀、曾经多次写退休申请的原支书王天祥积极投身支部活动,主动帮扶贫困户何氏两兄弟,将平时省吃俭用的500多元现金主动借给何氏兄弟建起了一个卤菜加工作坊。他深情地说:“县委和相如办党委,将一件件实事、好事办到了我们的心坎上,现在党组织的作用终于得到了发挥,我要是能年轻20岁,一定要再当一回支部书记,带领大伙好好干一场。”社区党员王斌以前从不参加支部任何活动,现在社区支部召开的各种会议他都第一个到场,组织的各种活动他都第一个积极响应,并主动联系帮扶社区癌症病患者刘秀华,不仅为她家送钱送物,还主动帮忙干家务活。

——感动了社区普通居民,党心民心实现了有效凝聚。党员干部无微不至的关爱,深深地刻在贫困居民心坎上,激起了居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曾经数十次“闹事”的梁仁贵如今已不上访了。下河街“两劳”释放人员郑朝德,刚从监狱回来时,无事可做,也无人问津,对政府的抵触情绪大,现在他像变了一个人样,主动参加了社区治安义务巡逻队。在县委书记刘中伯的帮助下重返校园的居民陈广林的儿子陈运一直保存着学校免费单,他说:“我要把这张免费单一直保存下来,它让我永远记住,这是刘叔叔给我继续读书的机会,我要好好珍惜,将来报答恩人。”11名社区居民纷纷向党组织靠拢。过去曾坐过牢、对党和政府不满、经常骂党员干部的居民康强,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第一个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发自内心地说:“只有共产党才能让我们过上好生活,我愿意把加入共产党作为我的终身追求!”

——提升了社区居民素质,激发了社区居民艰苦创业热情。“六帮六建社区党建工程”不仅巩固了社区党组织的群众基础,也调动了广大社区居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积极性。新华街居民邵开成夫妇俩下岗后,一度时期意志消沉。通过党员倾情帮扶,开起了家电维修部,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社区居民何士文身体健壮,因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而致贫,经教育引导,现在磨子街摆起了卤菜摊。居民汪素珍平时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对社会这也不满那也不满,仅靠丈夫在县丝厂每月260元的工资为生,家境贫穷。社区党员干部多次上门鼓励她立志争气,她主动到县城一火锅店打工干活。更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已有52户被帮扶户写出了要求解除帮扶关系的申请,并表示将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人脱贫致富。下岗工人杨昌武在县水利局党员杨剑波的帮扶下,转变择业观念,当上“小包工头”,并主动带领18名特困居民外出务工挣钱,以实际行动带动了社区居民发家致富。

第四篇: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人民日报评论员)

重大的战略任务 小康的基本条件——一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项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刻不容缓地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各地政府面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我们党深刻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必须把握好的重点工作。

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等为基本任务的社会管理,始终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社会管理不断打开新局面,为中国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胡锦涛总书记不久前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刻阐述了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方向。今年的全国两会也提出,“十二五”期间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党心民意所系,治国方略所在,充分显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应当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谋之、鼎力为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适应我国发展新特征新变化的时代课题。今天的中国,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流动加速,利益多元,社会转型犹未完成,社会活力蓬勃迸发,新老矛盾叠加交织。我们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道路,也让西方国家百年来不同阶段产生的矛盾在我国短期内集中呈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任务之重、挑战之大、难度之高,举世罕有。这就迫切要求我们的社会管理,必须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我们发展的主线是科学发展,建设的目标是全面小康,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实现统筹兼顾、公平正义、和谐有序。未来1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期,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这就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以社会管理的创新为推手,在重要时期取得重大突破,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小康宏伟目标如期达成。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领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解决不好,必将影响甚至干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就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思想,妥善处理好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生问题,在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中不断增强执政能力。

13亿人口,发展中国家,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社会变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凝聚强大力量,这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神圣责任,是对民生期待的积极回应,更是中国发展的崭新契机。(来源:3月23日《人民日报》)

用不断创新回应变革中的新课题——二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一些基本特征。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时代发展给我国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课题,只有用不断创新回应时代新课题,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才能在更高层面上实现社会

和谐。

概括起来,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有这样四个层面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经济层面,如何妥善解决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社会层面,如何妥善解决由社会领域深刻变化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在思想文化层面,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引导,更好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打下牢固思想基础。在工

作层面,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回应这些新课题,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为我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打下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

长期努力。

回应这些新课题,最关键也最管用的办法就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我国社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在今天难以完全适应。社会管理创新,首先就是理念思路的创新。只有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社会管理才能进一步与开放、动态、信息化社会环

境相适应。

回应这些新课题,还必须有创新的体制机制作保障。比如,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建立一套能够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在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设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在社会组织发展管理方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监管机制。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建立主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在社会治安方面,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方面,建立社会诚信制度。在精神卫生方面,建立监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这样,我们就能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时代总是在发展变化,社会矛盾问题的发生有其特点,社会管理也有其规律。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用创新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就一定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

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来源:3月24日《人民日报》)

在“最大限度”中增强社会凝聚力——三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

要求。

在民生、幸福、稳定成为“十二五”热词的语境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从社会活力、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审视社会管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丰富深化,也是对我们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大创新。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在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理念已经或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城乡、地区、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差异化、多样化的特征,利益矛盾日渐突出;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进步,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

显增强,使得形成社会共识的难度加大。如何主动适应这种深刻变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和谐稳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时代命题。

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国民收入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提升的时期,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人们心理容易失衡的时期。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避免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凝聚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必要保证。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体。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的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今天,面对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和多元思想文化,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就能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增强社会凝聚力。

握指成拳,众志成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让群众收入更多一些,安全感更强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就能够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积聚强大力量。(来源:3月25日《人民日报》)

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四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量;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我们干事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明了社会管理的实现路径和根本遵循。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保证社会管理的正确方向;只有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不断开创社会管理的新局面。

现实中,一些社会管理之所以得到群众的支持,根本原因是群众工作做得好;一些社会管理之所以得不到群众的理解支持,甚至引发矛盾冲突,根本原因是群众工作没有做好。比如,有的社会管理,出发点就不端正,不是真诚为群众谋利益,而是掺杂着部门利益、少数人的利益;不是考虑怎么让群众方便,而是考虑自己管起来怎么省事。有的社会管理,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引起群众反感。

实践表明,任何一项社会管理任务,如果没有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离开了富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就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当前,社会管理在新形势下面临新挑战,出现了思想舆论统一难、各方利益协调难、矛盾纠纷化解难、流动人口管理难、突发事件处置难、基层基础建设难等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

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在新形势下富有实效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如何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这八个“进一步”,是当前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围绕的是一个中心词“群众满意”,指向的是一个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它要求我们必须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彻于社会管理始终,把群众工作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使群众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群众意愿得到充分尊重,群众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就一定能够始终保持社会管理主动性、创造性,并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夯实根基、充实血脉、壮大力量。(来源:3月28日《人民日报》)

在“新格局”中做好大文章——五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艰难而创新的实践探索——这些重要判断,真实反映了我们正在进行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任务的基本属性,也深刻提醒着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既不能单兵突进,也不能因循守旧,更无法一蹴而就。只有依靠全党努力,整合管理资源,才能破解“复杂”“艰难”,促进社会和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61年新中国建设,32年改革开放,十六大以来社会建设的加速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一格局是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统一。实践证明:切实抓好社会管理,党的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关键,社会协同是依托,群众参与是基础,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四种作用不可替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更加注重“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执政理念,更加注重发挥社会各方的协同作用,更加注重拓宽群众参与的渠道路径,在体制机制创新中锻造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新的形势,对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是一次全面考验和提升。社会管理工作点多面广、涉及量大,加之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流动人口和特殊群体管理问题突出,信息网络建设面临挑战,这既是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是党和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空间。加大前瞻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研究,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科学制定社会管理大政方针;不断提升党和政府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才能统筹调度社会资源,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才能回应民生期待、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公平正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力量在基层,基础在群众。社会管理的新局面,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非但不能缺少社会力量,相反,还要高度重视并善于调动,积极导入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只有既强化党政领导又重视社会合力,让社会发育和发展同步前进,拥有强大群众基础的社会管理,才会更具针对性,体现有效性。事实证明,当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得以强化,当各类社会组织的服务社会能力得以增强,当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得以健全,才能有效协调利益群体的各种关系,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天地交,而后能成化育之功;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只有在社会管理新格局中,各种力量协同作战,才能创造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只有全党共同努力、狠抓落实,才能切实完成这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源:3月29日《人民日报》)

第五篇:论高校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责任和使命

论高校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责任和使命

[摘要]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当前我国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广义的社会和宏观的管理角度出发,围绕着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特别是二者之间存在着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问题,阐述我国高校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责任和使命,以及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这对高校进一步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社会历史方位,更好地前瞻性地规划未来,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勇敢地担当起社会责任,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等学校;现代大学制度;责任;使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174-04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是我国执政党当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直接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些矛盾和问题能否得到很好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能否得到实现,特别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教育是我国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再一次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中国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的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作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加强我国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充分发挥大学的积极作用,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是新时期赋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正确认识高校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责任和使命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内涵或发展的要求,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主要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责。在高等教育肩负的四大主要职责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特别是二者之间存在着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特别是二者之间存在着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问题,这对高校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社会历史方位,更好地前瞻性地规划未来,勇敢地担当社会责任,完成历史赋予使命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高校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社会各个领域和时代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又因受到聚居人群、社会职能、发展任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天然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发展形态,相对其他行业和领域而言,是一个独特并相对独立的“小社会”,可见,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在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占据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二)高校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客观要求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在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由国家举办,并授予学校法人代表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和管理。我国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和办学投资与管理体制,以及高校自身所特有的“思想张力”,决定了高校具有适应社会的现实性和适度超越现实社会的可能性,这为发挥高校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提供了内在根据,也提出了相关要求。

在适应与超越之间履行社会责任。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校要加快自身的发展,充分发挥应有社会作用,就必须要把握和处理好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高校与社会之间存在的现实性,是指高校必须以社会为自身存在的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内在根据,并要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这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和办学投资与管理体制决定的。为此,我国教育法明文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对我国来说,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即客观上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活动必须要对国家、社会和人民负责,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等方面的需要,以及尊重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享有接受良好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愿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建设中应尽的责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提高,这种呼声和要求会越来越高。而高校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可能性是指高校在保持与社会相适应的同时,又必须与社会保持适度的超越,并发挥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这是由高校自身所特有的“思想张力”,即具有对现实社会批判地继承、知识的创造,思想文化的引领等建构理想社会力量所决定的。也就是说,高校对现实社会的适应与发展往往是有选择的,主要以着眼于未来的精神和超越功利的价值追求,去探索知识、去维护人类的理想价值观(如理性、自由、公平、正义、民主、仁爱等),并运用这些科学知识和理想价值观去影响、引导、教化和批判现实,并以此为使命发挥作用,从而促进社会德性和理性的共同进步,高校自身所特有的这一“思想张力”通常被喻为高校的本真。

在继承和创新中完成历史赋予使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离开社会,总是与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而高校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就是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实性和适度超越现实社会的可能性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并得到体现的,其动力主要源于高校自身特有的思想张力,根源于人有理想信念,人有发展追求。其中,一方面,高校以适应社会的现实性为前提和基础,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和智力方面的需要,以及尊重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享有良好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愿望,并在适应社会现实发展需要中谋求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以适度超越现实社会的可能性为发展趋势和方向,即通过对现实社会批判地继承和知识的创造、思想文化的引领等建构理想社会力量作用的发挥,来促进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也正因为高校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具有批判地继承、创新、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属性和能力,并把其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发挥作用,才被喻为“人类理想的代表”、“社会进步的灯塔”、“社会良知的象征”、“人文精神的守护者”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调音师”,弘扬民族精神的传承地,中国社会的中坚与脊梁等等。也唯有如此,高校才成其为高校。高校能否实现适应社会的现实性与超越社会的可能性的转化,履行好自己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责任和使命,关键在于高校能否清醒地认识并发挥及自身“思想张力”特性的作用,以及服务国家经济建设,满足人民“上好学”的社会责任,坚持在继承与创新中前行,不断地从浩瀚的人类文明积累中梳理、发掘、扬弃、传承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那些可以穿越时空成为人类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应具有的坚定信仰和精神支柱,以及当种种现实问题与人们的理想信念、发展追求相矛盾时,能否以科学的精神,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创造与革新作用,完成不断超越现实,奔向理想社会的使命。

二、努力发挥高校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不少高校存在管理和运行不畅、效率低、资源配置不合理、组织凝聚力弱、责任体系缺失等诸多问题,并已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和应有社会作用发挥的一大障碍。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任务。我国学界和政策部门正在深入研究,各高校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以期消除障碍,确保高校应有地位,发挥自有优势,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切实履行好自己对国家、民族及地区社会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并使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坚持依法治校,增强自治能力

坚持依法治校,增强自治能力,是高校切实履行应有社会管理责任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在现代国家,社会管理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是一个由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从管理权限来看,我国社会管理主要包括党和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政府以外其他社会组织和行为者的自我管理两个方面。其中,社会管理的核心主体是党和政府,即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要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这是由党和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最高协调者这一职责身份决定的。一般来说,党和政府对社会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政策法规来发挥指导监控作用,而政府之外的所有社会组织和行为者则是依照法律法规进行自治自律。对高校而言,当务之急就是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理顺和处理好高校与政府和社会,以及高校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创新管理机制,实现依法自主办学。

坚持依法自主办学,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坚持依法自主办学,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即通过对我国高校宏观管理方式的改革和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规范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引入协调、监督和激励机制,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组织凝聚力和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责任体系得到完善和落实,使高等教育发展更符合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当前,高校在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时,应重点把握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进一步完善并切实落实好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完成党和国家赋予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以确保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中国特色”,切实履行好对国家的政治责任,为学校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保障;二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从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扩大社会合作、推进专业评价等方面,探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国情、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制度内容及其实现方式和表现形式,从而赋予中国大学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感,使高校办学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我国形成科学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增强高校发展后劲和办学活力打下良好基础。

完善校内利益协调机制,促进高校内部和谐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高校经过前期急速扩张,各校在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内部同样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和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从外部看,高校发展面临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广泛多样的社会需求,市场要素和各种社会力量已渗透到教育领域,高校内部各利益主体的矛盾和各种权利之间的斗争日益突出。面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广泛多样的社会需求,高校不得不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实行了内部二级管理,扩大了内部办学自主权。在高校内部,受社会浮躁及趋利风气的影响,内部群体也出现分化趋势,以致价值取向不断呈现多元化和复杂性,由责任意识、道德意识、伦理意识和诚信意识淡化或异化所带来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如人才流失、教育质量下滑、学术失范、权利之争、突发事件和信任危机增加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加大了高校运行和管理风险,尤其是高校内部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目标利益,当参与者企图实现非共同性的目标利益时,冲突不可避免发生。如果不及时对这种冲突进行协调,而任由发展,必然会破坏学校的和谐与稳定,并影响学校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为此,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处理好高校发展与校内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关系,建立健全高校科学有效的利益维护协调机制,特别是在决策的时候要认真听取各个利益群体的声音,尤其是校园弱势群体、边缘人群。例如,教辅人员、后勤职工、管理人员、编外人员,他们虽然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但也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学校有责任关心和帮助这些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在他们进行合理的利益争取时,不能将其行为简单地定性为治安问题或政治问题,而应给其发声渠道,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校的政策基点,依法维护其正当权益。此外,还应认真落实好离退休人员政策、学生资助政策和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为促进我国的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二)发挥自有优势,促进社会发展

发挥自有优势,促进社会发展是新时期国家赋予高校的使命和社会寄予的厚望。高校的社会功能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需求的变化和高校对这些需求不断满足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早期高校的职能是比较单一的,唯有教学培养人才的职能。从现代大学诞生之日至19世纪初,高校办学一直以专业性见长,普遍设置了神学、医学、文学和法律等学科,主要为国家、教会和有关专业培养急需人才。19世纪初,德意志急于在工业发展上赶超英国和法国,将高校作为技术革新的力量加以扶持,高校科研职能的这一拓展,不仅促进了德国科学技术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使德国成为了19世纪世界科学和高等教育中心。20世纪初,美国向德国学习,强化了高校的科研职能,逐步建立了一批研究型高校,并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赋予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把高校从似乎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中带进了国家工农业生产的第一线,让高校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对接,服务社会。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作用的发挥,对推动美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向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在强化原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基础上,又赋予了中国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这一新的使命,要为新时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作出新贡献。1 播种文明火种,弘扬人文精神。高校发展的历史表明,高校每一次社会功能的拓展,都会给社会带来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并促进社会经济大踏步地向前发展。当前,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中国,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高校责无旁贷。高校作为各种思想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前沿,作为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在推进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培养和造就优秀领军人物和一线优秀管理及技术人才,传播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一方面,高校通过相关专业与课程设置,让大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文化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另一方面,高校凭借着学术研究力量,创新知识和技术,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中提炼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明相协调。把先进的文化与价值理念通过各类教育形式传授给大学生,并由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地辐射到全社会,这对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做中国社会的脊梁,当社会进步的灯塔。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高校已从社会的边缘步入了社会的中心,高校在促进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自身具有对现实社会批判地继承,追求真理和引领思想文化等建构理想社会力量的这一特有“思想张力”,赋予了高校具有保持对先进文化的坚守和对理想人格追求的品格,对推动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当社会出现道德沉沦的时候,高校应坚守道德良知的底线,做到不与社会上的污浊同流,而是努力担负起对现实社会批判地继承和引领的责任。高校有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宣传规律的专家学者,他们在学习、践行、传播先进思想文化方面,特别是现阶段在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他们有义务担负起传播优秀思想文化,创新科学技术,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国家应鼓励高校的专家学者、教学骨干力量除了在校履行好先进思想文化进课堂、特别是“十八大精神进课堂”职责外,应走出去,做文明使者,带领学生积极投身到地方文明建设活动中,通过参与各种论坛、学术交流、媒体宣传、文艺创作、项目建设等团体或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植到社会民众中,并在参与和推动社会建设中,与广大民众一起亲历祖国的可喜变化,一起感受中国美好的未来。

总之,高校要完成自己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责任与使命,一要有认识,二要靠行动,而其中最根本的是要靠制度来确保。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就在于规范高校组织的内外部关系,建立高校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确保高校应有地位,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及知识创造、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责,并指导高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08

[2]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1-04-25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

[4]仪垂杰,在适应与超越之间:谈大学的责任功能和使命[M],中国教育报,2007

[5]钟秉林,赵应生,洪煜,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目标、特征、内容及推进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责任编辑:周志华]

下载论社会管理创新之三论:在最大限度中增强社会凝聚力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社会管理创新之三论:在最大限度中增强社会凝聚力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管理创新经经验交流材料

    社会管理创新经验交流材料集里街道地处浏阳市区西北,辖5个城市社区和7个行政村,总面积5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万5千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 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推进,街面、居民......

    街道社会管理创新经经验交流材料

    集里街道“平安街店”创建活动汇报材料集里街道地处浏阳市区西北,辖5个城市社区和7个行政村,总面积5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万5千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随着近年来城市开发建设......

    四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重大的战略任务 小康的基本条件—一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2011.3.24) 一项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刻不容缓地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各地政府面......

    一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定稿)

    人民日报评论员:重大的战略任务 小康的基本条件 ——一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项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刻不容缓地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各......

    充分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 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充分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 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

    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责任担当

    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责任担当 ——张祥云2011—2012学年度社会实践经历总结 系部名称:2011西班牙语姓名:张祥云 学号:201100070183 责任担当行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个人自我调控行......

    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责任感(合集五篇)

    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责任感,提高动手能力和自立能力 ——李丽影2011-2012年度社会实践经历总结报告 今年是第一次做社会实践,我选择了家庭角色体验。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我为自己......

    论教师在社会和教育中的作用

    论教师在社会和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一提起这个特殊的称号,人们自然而然的在南海里浮现起那个可敬可尊的白领形象。可以说,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启蒙教师。教师也被人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