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新课改角度看构初等美术教育与高效课堂教学
第一章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概述
1.1 初中美术教学
1.1.1 初中美术教学的基本含义
初中美术教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这是为学生今后的成人生活预备机会、经验和责任感的重要阶段。其特点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其实践性是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的中心,这一时期的美术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在组织学生的过程中,应引导他们自主获取新知,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美术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大多数学生不会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一定从事专业美术工作,这是应该面对的客观现实。据此,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应该选择有助于学生未来生活,并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有利的内容。
1.1.2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孩子成长到13至16岁,一般被称为少年期,在此期间,他们的认识、思维、情感、兴趣、和性格都在发生转变,鲜明的保留着儿童特性,同时也显露出少年时期的特征。这个时期的他们还是一个由半幼稚向半成熟过渡的时期,是依赖性与独立性相互交错的复杂时期,同时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蓬勃发展的时期,是一个由儿童世界向成人社会迈进的最重要的准备阶段。这个时期占整个受教育过程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对他们的终身发展确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孩子能否顺利成功地渡过这个转折期,关键在于转折过程中所受的教育。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2 我国当前美术教学的现状
本世纪初,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为音体美教育带来了佳音。教育行政部门和一线教师都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使得美术教育一直处于正常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但由于观念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一些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美术课每周2课时(不能保证)的安排,从时间上不能保证学生们的学习。美术课在学校教育中与语数外等其它学科具有完全不等同的地位。
(2)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
这样一来肯定会使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造成美术课程的内容单一高难,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足,学习效果不佳。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美术课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始阶段”,认为美术课不过就是美术老师在黑板上随意画一画,然后叫学生照着临摹而已。其实了解一些美学、美术基础知识并非只有专业从事美术的工作人员才必须掌握的。记得台湾知名女作家三毛曾在自传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她提起笔想画板堯,却不知那被外在形体遮挡住的那第四条腿该在哪里下笔,由此而觉得非常惭愧。其实这不过是最基本的透视常识,然后三毛的这种体验是很多人都有过的。在目前的学科体系中,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视觉训练的最有效的科目。但是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是潜移默化的,存在着关联和促进作用。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的学科,因为它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既涉及到人的心理,又涉及到人的生理;既体现了人的理性的一面,又体现了人的情感、感性。时代在发展进步,美术学科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使美术学科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门类和.........更多论文信息http// 论文代写
第二篇:从组织与管理者角度看执行力
从组织与管理者角度看执行力
执行力无疑是近几年的管理热门话题。畅销书《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受到众多企业欢迎,许多企业甚至大量采购人手一本;关于执行力的咨询培训项目遍地开花,“赢在执行力”、“执行力特训营”等讲座培训十分火爆。
执行力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但目前所流行的畅销书籍与咨询培训,基本上都是针对基层员工的。影响员工执行力的因素众多,但归纳起来无非两条,一是态度问题,二是能力问题。态度问题有阳奉阴违、工作拖沓等多种表现,但本质上都是不重视,属于不可原谅的错误;能力问题有专业技能欠缺、工作方法不对、分不清轻重缓急等表现,对此组织应该帮助员工提升工作能力。
其实,执行力的核心就是下级贯彻实施上级的命令与意图。要提升执行力,不能仅限于提高下级的执行力,也要提高组织与管理者的执行力。企业要实现管理升级,要做大做强做久,就要面临着提升执行力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组织与管理者的角度,研究如何提升执行力,与大家商榷。
一、组织问题
组织问题包括部门与岗位设置、工作流程、绩效考核、企业文化等方面。从部门与岗位设置看,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设置。比如在企业初创阶段,部门设置很少,一人身兼数职。在创业初期,这样的机构是合理的,因为这样反应灵活,节约成本。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员工已经上百甚至几百几千,还没有人力资源等专业部门,就会大大制约企业的发展了。而如果组织机构中还存在着因人设岗、分工不清、等级过长等现象,就更是大大影响执行力。
从工作流程来看,要实现流程简化与科学化。流程简化就是可以省略的步骤省略,可以集体做的事情不要人人都做;流程科学化就是要找对人,做对事。
从绩效考核来看,要具有激励性。当然,激励广义上也可以分为正激励与负激励。如果员工感觉到他工作的回报与付出不成比例,就可能影响执行力。
从企业文化来说,一个具有执行文化的企业有利于形成高效执行的团队。大家都知道军队的执行是最强的,因为军队的执行文化在那里。一个新兵,不管原来多么调皮捣蛋,进入了军队,很快就会明白“下级服从上级”、“军令如山倒”的含义。而军队的这种文化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靠严明的纪律和长期的积累形成的。有执
行力文化的企业,不是看执行力的口号喊得多响,也不是看制度制定地多么详尽,而是看领导是否能带头执行,看如何对待执行与不执行的人。
二、决策正确
管理就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相比而言,“做正确的事”更重要,尤其是对于组织与管理者而言,否则就可能犯南辕北辙的错误。有调查研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失败,大多是执行力的问题,而中国企业的失败,大多是决策的问题。
关于完善决策,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先生提出了很好的措施,那就是兼听独断,延后决策。听取多数人意见,跟少数人商量,一个人拍板。此外,内外部的智囊团也是必须的。内部要有一些善于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这样有利于发现问题,能够完善决策。外部要善于借力,借助管理咨询培训等专业机构的力量。越是大的决策,越需要慎重。
三、任务清晰
许多管理者在会议上提到了一个工作,过一段时间一问,结果谁也没有动手。原因就是任务不清晰。
首先是任务交代给谁的。有时候管理者并没有明确的指明任务承担者(以为大家应该知道),有时候管理者又把同一件工作交代给不同的人,结果人人负责变成人人都不负责。有个著名的管理小故事,孩子的裤子长了一寸,分别跟姥姥、妈妈、姐姐说了,结果第二天发现短了三寸,因为三个人都剪了,这就是任务多头负责的结果。
关于任务清晰,最重要的就是结果定义。这既需要员工加强领悟力,也需要管理者尽可能地清晰化结果。比如,“今年我们的业绩要实现腾飞”,这不是结果,因为“腾飞”无法量化,但如果是“今年我们的净利润要实现一亿元”,就是结果了。对此,著名管理咨询专家姜汝祥先生有很好的见解,他的《请给我结果》等畅销书中有阐述,并提出了4R执行体系,这里不再赘述。
四、过程控制
许多管理者经常发现,工作布置下去,员工完成的时候却发现与自己的本意相差甚远。许多管理者喜欢说:“具体你怎么做我不管,我只要结果”。这话说来潇洒,但我们真能不管吗?
与其结果来了才后悔,不如做好过程控制。举一个案例,有一个外资企业要在中国委托生产,他们不是前面不管不问最后只要结果,而是派了两个人来。这两个人对生产过程全程监管,并随时向总部汇报,直到产品顺利完工并运送抵达,他们的工作才结束。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们不做你安排的,只做你检查的。检查就是过程控制,就是纠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越是在前期发现问题,就越能提升执行力。
五、善于授权
有些管理者,总是对下属不放心,什么活都揽给自己。若是下属能力问题,可以培训,但不能包办。如果事事包办,下属就不敢自己做主,就会层层审批,其中任何一位领导的工作延误都会耽误执行力。古代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赋予前线的灵活指挥权。作为管理者,既不能事事当甩手掌柜,也不能不敢授权,对于那些影响不是太大的,可以适当放权,哪怕是预料到可能出现错误,也当锻炼新人了。
此外还要设定替代人。如果管理者经常出差,经常不在办公室,而有些工作必须当面才行,那管理者就要设定替代人,在他离岗时有人代替审批、签字。
六、高效沟通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执行力的问题,许多是沟通的问题,例如没有形成追踪反馈的职业习惯。
考过驾照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路考时,教练要求你复述一遍他的口令。比如教练说“右转弯”,你要说“右转弯明白”,而不能简单的说“明白”,否则怎么知道你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呢?这一点可以借鉴到我们的工作中。
因此上下级之间要积极追踪,积极反馈。作为上级,要随时关注交办工作的进展,对工作进行追踪;作为下属,不要等到领导问到时才汇报,而是要在关键环节汇报,让领导放心。同样,上级也要反馈,下级也要追踪。追踪反馈,说到底是一个积极主动与责任心的问题。
总之,要提高执行力不仅仅需要普通员工的努力,也需要组织与管理者的努力。只有上下一心,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提升执行力。
第三篇: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饮食作为任何生物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本能,也是人类生命早期最突出的主题,它包括食物和进食两个部分。因此它不仅具有基础性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心理学的意义。
来源:精神分析佛洛依德
1、引言
精神动力学是由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学派的基础和核心概念,主要用以解释人类各种精神功能和精神活动之间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例如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我、自我及超我之问冲突的产生,本能欲望的增强或减弱、滞留或释放,冲突及应对冲突而形成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等,因而精神动力学也被称为深层心理学。而且它认为越是在个体生命早期发展中突出的主题,围绕其形成的心理需求特征和精神地貌形态对个体的影响越是深远,因此精神动力学的决定论使其具有某种达尔文主义的色彩。
饮食作为任何生物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本能,也是人类生命早期最突出的主题,它包括食物和进食两个部分。因此它不仅具有基础性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心理学的意义。婴儿吸吮妈妈的乳房,是他与世界之间产生的最原始和最基本的一个联系,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不仅得到了食物的满足,而且获得了一种口腔快感。这个看似简单实则重大的联系,与人类一些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功能密切相关,如安全感、控制感、依恋关系及自尊感等。因此食物不仅是能量的来源,也是快乐的来源。同时饮食还具有社会文化的意义和功能,如提供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等。本文拟从精神动力学的视角来谈谈饮食习惯、饮食行为、饮食文化等与个体的心理及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2、饮食、情绪和性格
在精神动力学的视野和框架下,摄食行为不简单是一个物质能量流动的过程,它还具有丰富的心理学涵义。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中,有许多与“象征性摄食”相关的主题如:攫取、占有、控制、吞并、吸纳、依赖等等。那么是否可以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的特征来预测一个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及特征呢?
2.1、饮食口味
从一个人饮食的口味偏好,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情绪特征。如饮食偏重口味的人相较于偏清淡口味的人,情绪活跃程度较高,情感体验更强烈,情绪的平衡性更弱。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处于较高的应激水平时,他的口味会不自觉地加重,会更倾向于选择麻辣辛等重口味的饮食。对甜食的渴求在很多情况下,似乎是对性需求的一种象征性满足。有研究表明,食用甜品所引发的神经生化反应与女性性高潮时的神经反应具有很大的类似,这是否可以解释生活中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选择甜品来缓解焦虑和体验愉悦感?体形较胖的女性比纤瘦的女性也更倾向于喜食甜食,这也许和她们现实生活中更缺乏性需求的满足有关。另外,我们从一些具有地缘性饮食的口味特征,也可以看出饮食与个体情绪和性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端倪。如在我国的川、湘、渝、赣等地区,人们喜好辛辣口味的食物,故多盛产“辣妹子”“川妹子”等“辣不怕”性格特征的人群。虽然个体的饮食习惯和性格特征之间的交互关系机制尚未得到科学的实证,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是不言而喻的。
2.2、偏食行为
饮食习惯中的偏食行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测个体某种人格特质的倾向性。对某种或某类食物坚决地、不合常理地拒绝,往往提示个体人格中的强迫影像:行为方式的刻板、内心世界的僵化缺乏弹性、某些仪式性的观念和行为、对秩序偏执的追求及相对应的对失序的过分恐惧、严厉的“超我”下对人对己的苛刻等。当然对某一个特别事物的癖好或拒绝,也可能意味着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与偏食对象或者其象征物相关的特殊心理事件。因为食物的多重象征性,对食物的选择风格可以被高度看做是个体建立关系的模型。与偏食相反,有一类所谓“吃百家饭”“吃香喝辣”的人,这种人对食物的开放性态度往往也体现在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多表现得豪爽、开放和适应,在行为方面也具有更多的创新性,敢于突破自己,突破常规思维,生活态度也较积极。
2.3、进食速度
一个人的进食速度可以预测其焦虑水平。进食快速的人往往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表现出一致的特征,如:走路快、说话的语速快、工作的进度快等,而且这类人往往对等待缺乏耐心,对不确定和模糊的情境不能容忍。他们往往容易对别人的“慢”表达不满和愤怒,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控制和支配的特征。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特征,倾向于追溯至个体早期阶段的喂养方式和母亲的神经特征来解释。往往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需求没有及时地予以回应、互相矛盾或没有预期的情感表达以及母亲自身的强势和神经质等,都会使得孩子无法在安全依恋的抱持背景下建立其自身的安全感、自恋、信任等健康心理的基石,从而对其在以后的分离‐个体化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同理,一个吃饭时过于磨蹭、三心二意的人,也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这种拖沓、纠缠不清、被动的特征,这可能和其早期的喂养过程中被忽视或者重要抚养人的缺席有关。有意思的是,无论是进食速度过快或过慢的人,饮食的规律性都比较差,即使是有些人因为客观原因如工作要求等使得他们无法按时规律地进餐,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这是他们潜意识中对“无预期”事件的强迫性重复,或是对“偏执‐分裂”的固着。
2.4、不良饮食嗜好
特殊的饮食成瘾如吸烟和酗酒,可以预测个体的亲密关系质量。大量的研究表明,烟瘾和酒瘾等行为障碍和恶劣的家庭人际关系具有高度的相关。据此可以推测吸烟和饮酒行为是个体对无法充分满足的情感需求和亲密需求的病理性补偿。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对吸烟和饮酒过度依赖是个体心理发展中口唇期固着和停滞的表现,固着和停滞就意味着需求未被充分满足,或由于母亲缺乏帮助孩子升华的能力,使孩子无法顺利完成其在每个发展阶段特定的发展任务。而口唇期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良好的依恋关系。如果发展受阻,这个影响会迁延至后面的发展阶段,影响其后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培养,如自我控制、自我认同、自尊感等。
3、进食障碍的精神动力学解释
进食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AN)和神经性贪食(BN)两大综合征,好发于14-20岁的年轻女性[1]。对于进食障碍的病因,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动力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儿童早期未解决冲突的反映,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关于体形与外表的错误观念的产物,家庭系统理论认为负性的家庭环境同进食障碍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已有的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进食障碍的病因,涉及到社会、家庭、个人以及生理等多个方面[2]。那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进食障碍的病人试图解决的是什么冲突呢?进食障碍的病人在人格层面体现出哪些倾向性呢?这里分别从进食障碍病人的几个突出症状表现来谈谈。
3.1、体相障碍
无论神经性厌食或神经性贪食,都存在对自身体重和形体过分的病态的关注[3]。尤其是患有AN的病人,过分的节食行为已经使她们的体重远远低于正常体重,但她们仍然认为自己胖。这种体相障碍预示着她们对保持瘦小体形的一种偏执性的追求,这传递了她们拒绝长大的潜意识信息。
3.2、闭经
因为节食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紊乱,会导致许多AN女性病人产生闭经的症状。月经作为女性成熟的标志性事件,对女性的性身份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AN病人的闭经症状则象是在宣示:“我讨厌那件事,我拒绝被当成一个真正的女人”,这是女性缺乏对自己性别身份认同的象征性表达。
3.3、拒食
AN病人对食物的敌视和拒绝,则更像是象征性地表达对家庭的忠诚和反叛。它能平稳家庭系统,它可能是向父母求助的一种方式,能够表达力量,能阻止自杀冲动,转化性压力,从关系中游离开来,延迟成长,减轻分离焦虑,能使人感到自己的独特性[4]。
3.4、暴食和呕吐
与AN病人不同,患有BN的病人则多表现出对食物的一种非常矛盾的需求和态度。她们会采取暴食后又诱导呕吐的方式来表达和处理她们的情绪问题,而且在临床治疗中她们比AN病人更多地报告无助、绝望等情绪[5],进食障碍的病人伴随有情感障碍的比率较高,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进食障碍是情感障碍的一种变式[6]。这种对食物既需要又拒绝的矛盾态度,和鲍尔比的矛盾型依恋在其内部心理机制上有着一致的地方,而在其生物形态上更类似于一种饱和性抑制的反应过程。对食物的餍足行为下面压抑着强烈的愤怒和攻击,而暴摄和呕吐则更像是把病人内心深处这些无法处理的强烈情绪加以外化,以致于他们希望通过控制饮食来控制自己的愤怒和缺陷。
3.5、攻击性
有研究认为,进攻性特质是饮食障碍病人最重要的精神病理内核。进攻性特质大多来自于家庭关系和模式的扭曲和儿童时期的经历,表现为敌意、易激惹、易怒,不能自我保护,不能正常表达愤怒等等,这些都是AN和BN病人常见的精神症状。BN病人的易怒特质表现为对遭遇挫折忍耐力低,不能控制冲动,将敌意投向他人,而AN病人则表现为自我保护不良,常将敌意投向自己[7]。
3.6、共病人格障碍
有对饮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认为进食障碍的人格总体特征为依赖,缺乏自主和对自身和以上外在个体领域的混淆。Anderluh在回顾性的研究中发现,强迫人格特质是影响进食障碍易感性的一个遗传因素,对进食障碍今后的发展有较高的预测值,两者间呈很强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往的研究认为AN是强迫性的,而BN是冲动性的,并假设这两个症状是一个连续体的极,Anderluh 认为两者并没有在强迫特质上表现出体系上的不同。并且进食障碍恢复之后,强迫特质仍然存在[8],这主要体现在饮食障碍病人的完美主义倾向上。也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障碍病人的人格一般是完整的,而且非常有韧性。对大多精神障碍来说,并发厌食症状是不多见的。
3.7、与饮食有关的躯体疾病
有一些心理障碍躯体化的症状如吞咽困难,还有直接的躯体疾病如食道癌,胃癌等,都直接和饮食相关。这些症状和疾病似乎都是一种隐喻,好像是在表达:“我实在是吃不消了。”“我受够了”这样的信息。
有一种人格类型的划分将这类人群称之为“癌症型人格”,即所谓“C型人格”。C型人格的病人多性格内向、敏感、压抑自己的情绪流露和表达、避免任何可能的冲突,他们往往看似无比随和实际内心充满压抑的冲突和愤怒。病人最后多把这种强烈的愤怒指向自身,企图用对进食这种生存本能的拒绝来杀死自己。
4、饮食文化中的心理意义
饮食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身份认同的功能。同时文化也不断地塑造着个体和种族的未来面貌,饮食文化也是如此。
就像中西方文明的显著差异一样,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和西方具有很大的不同。相较于后者而言,中国的饮食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和复杂,不仅在烹饪方法上体现出繁复高超的技艺水平,在餐饮的器物制造和使用上也显示出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的成熟特征。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曾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君子远庖厨”等有关饮食“兹事体大”的言论。同样的意味也体现在中国特色的招呼用语“你吃过饭了吗?”之中。这是饮食文化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效应,一个人在饮食方面的表现直接体现了他的生活水平、道德修养和社会身份地位。因此另一方面人们也会用一些与饮食相关的话诸如 “脑满肠肥”、“酒囊饭袋”、“大腹便便”等来对一个人实施道德上的批判。
在一些宗教信仰比如佛教里,也通过对饮食的一些禁忌来革除和回避世俗欲望的诱惑,从而达到精神修行上的清明和升华。在佛教的某些教义中,有些食物如“五荤八素”被当做是人的欲望象征或是刺激人的欲望的“恶源”。这种欲望和精神的二元对立性从最初的修行方式选择逐渐演变成僵硬刻板的戒规戒条,饮食在其中也被逐渐地异化和歧化。同样在基督教中,人类的“原罪”也始于对食物欲望的屈服而致。这些禁忌和“原罪”感是否起源于人类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资源匮乏之下,对食物和资源的分配实施的某种潜意识的制度设计?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这些禁忌也逐渐松动,如后来佛教传播到中国后逐步分化,其中一支与中国本土的道家结合而形成禅宗,他们的教徒公开宣扬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论点,至此欲望与精神的对立性才逐渐消弭。
另外,饮食也是某些重要的社会礼仪的主题,如祭祀和约会。这两者在中西方文化之间似乎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国古时在祭祀中讲究“钟鸣鼎食”,而中国的祭祀礼仪则直接源于中国的祖先崇拜文化,祭祀的心理学意义是通过食物的供奉表达身份的联结。而世俗生活中青年男女之间的第一次约会也往往以吃饭作为表达好感、亲近之意及缔结亲密关系的愿望。可见食物是人们之间传递和共享亲密需要、进行身份认同的第一载体和媒介,这也很好地解释了饮食在人类情感和精神活动中的根基性作用。
第四篇: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 从人际关系角度看大学生恋爱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
通论文
姓名:周丽琼 学号:134080328 学院:数学学院
从人际关系角度看大学生恋爱
摘要: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及自我发展的必修课,是一种基本且重要的能力和需求,恋爱则是这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之一。本文首先从大学生人际交往角度看大学生恋爱的现象,然后深入探究该现象的利弊影响,进一步提出正确处理与看待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最后鼓励大家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恰当处理大学生恋爱这一人际关系,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人际交往;大学生;恋爱;现象;利弊;策略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恋爱现象
1.这是一种从众心理。一直以来,进入大学,许多人便开始寻找自己心仪的伴侣。从最早“在校期间,不准谈恋爱”的明文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的普遍默许,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的校园情侣一直是大学里一道特有的风景,而由之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倾向日益凸现,大家也就随之有了所为。
2.盲目追求,却没有正确理解这种关系。大学生恋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而是已经从现象转变成了潮流。就像许多同学说的,在大学恋爱是正常的,不恋爱才是不正常。也有人说,校园里的爱情是最纯洁、最真诚的,喜欢就是喜欢,爱就是爱,这种不搀杂任何物质利欲的真、纯是你走进社会后谈恋爱所无法拥有的。然而,很多大学却没有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这种恋爱关系,在谈及为什么谈恋爱时,一些大学生们认为能交上朋友只是自身能力和魅力的体现。
3.把爱情错误当成一种娱乐。大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相对宽容,重视恋爱结果,轻视恋爱过程。以过于感性的态度对待这件事,结果往往不尽人意,承受能力较弱。然而更甚者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这只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4.过分依赖。众所周知,大学是一个慢慢独立的小社会,而人际交往是以相互支持帮助、互为收益为前提的,而总有那么些人会过多地依赖他人,慢慢的便成为一种习惯。到最后异性之间也就会演变成为了恋爱关系。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恋爱问题的利弊分析
(一)恋爱的利:
1、正确的处理恋爱能够让你的生活更丰富。正确的恋爱让你收获更多学习之外的快乐,恋爱有助于他们学会如何与人特别是与异性相处男女原本不同,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不可避免的要与很多异性接触,而这些人和事的复杂性是难以想象的,所以,现在和自己恋人的交流接触就成为了一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培养自己的表达,判断,选择等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和他人沟通以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
2、积极正确的恋爱能够让自己更优秀。恋爱中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互相学习,能够让彼此取长补短,走入彼此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同时恋爱是培养人责任心的重要机会责任心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的重要品质之一,而恋爱中男女双方的责任心则显得更为重要。爱情从来不是个人孤立的心理活动,双方在生活的征途中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彼此间的责任才会真正带来爱情的幸福。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大多都在父母和家庭的照料下成长,思想上的不独立性和生活的依赖性都极强,但当开始恋爱后,受其自主心理影响会开始追求独立并逐渐摆脱家庭过多的束缚,此时如果加以正确的诱导和教育,有利于培养其正确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
3、提高自己爱的能力。爱情是一种崇高的感情,两情相悦,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美好的爱情是幸福生活的源泉。都说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不过这是建立在正确的恋爱之上的,当你拥有一段正确的恋爱时,你会为了它而努力,实现你们共同的梦想,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而奋斗,4、正确的恋爱不仅能够丰富你的感情生活,而且能够让你变得更有魅力。美好的感情能让你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肯定,也让你更加有自信。
(二)、恋爱的弊:
1、影响学业。对于恋爱中的大学生,大学本身就是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大大学习的场所,一旦去恋爱,就会分部分精力去经营自己的爱情,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一直是许多恋爱中的大学生感到头疼的难题。正如许多大学生自己认为,自己可以做到恋爱与学业两个都不耽误。但是,依旧有很多大学生,他们中有很多人习惯了中学时被管制的生活,曾经考上大学是他们的目标,而此时他们往往还没有找到自己在大学的目标,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他们是否可以理智的选择恋爱对象,使自己的学业不受影响则很难保证。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付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学业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大的时间和精力不能过于分散。因此,在打下牢固学识基础之后,大学生才可以从事如恋爱等学业以外的活动。学业基础不够牢固情况下的恋爱,会对学业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引起一系列不可估量的后果。
2、大学生恋爱成功率低,破坏了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基础。著名作家雨果说,人生有两次出生,头一次是在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可见,任何私念都是对这种美好感情的亵渎,也破坏了恋爱者获得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基础。这也成为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3、易错过自我发展良机,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经历逆境与磨难比较少,心理虽然正快速趋于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十分有限。错误的恋爱不仅让你整个人变得消极,而且会给你带来很多困扰。恋爱中一旦感情受挫,自尊心和自信心将受到沉重打击,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郁郁寡欢、意志消沉或陷入纠缠与报复之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看破红尘而轻生。
4、容易脱离朋友和集体,封闭自己的人际交往,影响彼此的发展。把爱情当成游戏,不仅破坏了自己的交友圈子,伤害别人损坏自己的名声,而且损害了爱情的尊严和圣洁,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们身心健康正常发展。
三、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恋爱问题的策略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恋爱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或方法来正确解决或巧妙转化这些问题,从而使大学生学会客观地看待人际交往中的恋爱问题,不断完善自己,从而培养出健康的人际关系。
1、积极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教育大学生增强恋爱的道德责任感。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使大学生谈恋爱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作为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须要清醒认识和积极正视这一问题,并加以科学地教育和引导。要一改往日放任自流、“出了问题才处理”的被动工作局面,变被动解决为主动预防,可利用课堂教育或邀请恋爱、婚姻方面的专家来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组织同学们就恋爱问题展开专题讨论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慎重选择恋爱时机,以纯洁的动机、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行为审慎对待自己的爱情,用学业的目标去引导爱情的航向。要让大学生们明了任何从功利思想出发,把物质条件放在第一位,希望从恋爱中获得“靠山”,为日后就业和发展创造条件的行为,都是缺乏恋爱道德责任感的表现。
2、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项工作中,改变心理咨询工作坐等来访、流于形式的被动,积极主动地深入大学生之中,可通过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发放宣传手册、开辟宣传专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恋爱心理方面的咨询机会和条件,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疏导大学生恋爱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和有害心理,倡导健康文明的恋爱方式和行为。
3、正确处理恋爱的失。有些大学生在失败的恋爱后更多的是消极地去看待整个人生,把恋爱当成了自己的一切。有些大学生由于失败的恋爱,思想上看不开整个过程,成天沉溺于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更甚至是走上犯罪和自我毁灭的道路,这一系列的结果是数不胜数的。
4.在恋爱中遵循真诚互助的原则,真诚相待、互帮互助。真诚互助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热情之手,像雪中送炭一样给别人以物质或精神的慰藉。由于大学生性格、家庭、生活环境不同,个性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交往中要遵循真诚互助的原则。这样就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交心自在的平台,有利于彼此互相关心,互帮互助,求同存异。热诚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愿意了解、信任、倾诉、交心。
5.换位思考,学会有效地倾听。人际关系学者认为“倾听”是维持人际关系的有效法宝,几乎所的人都喜欢听他讲话的人。在与人沟通时,作为听者要少讲多听,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最好不要插话,要等别人讲完之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力求在对方的角色上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对对方表示关心、理解和同情;不要轻易地与对方争论或枉加评论。
6.加强沟通,学会拒绝。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在空间距离上的接近是促进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因为人与人之间在空间位置上越接近,彼此交往的频率就越高,就越有助于相互了解,沟通情感、密切关系。当面临恋爱这一人际关系时,如果这并不是你想要的,那你就要学会拒绝别人,这样才能让原本的人际关系继续友好的发展下去,切记不可模棱两可。同时加 强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使人际关系不至于淡化甚至消失,争取在自己遇到困难时不至于孤立无援。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恋爱这一问题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只要你能够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定能让你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深入交往的氛围。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努力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就会发现,一切正在悄然改变:你不仅能够正确处理恋爱问题,而且亲友间深挚互爱;这样你便会过得充实愉快,便会觉得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并存,会觉得人际交往是一件自然与轻松的事,从而对学习生活持以乐观的态度,对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学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张宏《大学生恋爱问题浅析》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0 01 【2】许艳娜;胡亮;张毅蕾《浅析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及解决方法 》华章 2010【3】郑武生 《大学生恋爱问题分析和教育对策 》改革与开放 2011 02.【4】郭晓晖;《大学生恋爱现象分析与对策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04 【5】苏连升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3月
第五篇:霍夫曼:从存在心理学角度看死亡与意义
编者按:2011年3月18日—20日,“2011年存在主义心理学研讨会”由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主办。会议结束后我们根据会议录音整理出会议内容,征得讲员同意,在此发表出来。此举旨在为想参加本次研讨会而未能如愿的朋友提供原汁原味存在主义心理学演讲稿,参加研讨会的朋友亦可进一步参考学习。
从存在心理学角度看死亡与意义
路易斯〃霍夫曼
(口译:Rob Bageant 整理:黄紫丹
译校:王学富)
我很高兴回到南京和你们在一起,最近连续几年都可以到这里来,我感到很荣幸。每年我都很期待来和大家在一起,这变成我生活中很有意义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也觉得我们在南京开始形成了一个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群体,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这是通过一些人的爱心和努力形成的,特别是王学富博士。还包括很多人,也包括在座的所有人。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比较难以面对的,我们谈的是死亡。我们谈的死亡除了我们身边人的死亡也包括面对我们自己的死亡。按存在主义的看法来说,这两者有着直接的关联。关联是这样的,当我们身边的人死亡,我们会想到我们自己的死亡,同时也会想到我们最爱的人的死亡。这代表一种很深刻的损失(loss)和过渡(transition)。但是这个损失也带给我们机会。虽然这个话题有些沉重,但这不只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希望我们能有机会讲到死亡带来的积极的方面。
我先讲一个我个人的故事,这件事让我学到很多关于丧失的东西。有些人可能知道我是爱狗的人,我的狗是我的生活、家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展示图片)这是我的两只狗,你们可以看这些照片。上面的这只已经15岁了,它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可以明显看出它老了,它走路很痛苦,精神大不如以前。有时候走到阶梯前,它会停下来看着我,再走上去。我知道它走阶梯很痛苦,每次它这样看我,都让我伤心。因为我知道,它感到疼痛,而且这也提醒我,它的生命快要结束了。所以虽然它还没有死去,我已经开始有了哀伤。我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来面对这哀伤。我说这个故事是为了让你们了解一些如何面对死亡的方法。
我要念一首诗。这首诗有一个故事,是关于我和我的狗的关系中很重要的部分。我们住在山的旁边,我们喜欢到山里去散步。在它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去山里散步,那是它最喜欢的地方。它小的时候,我们还住在城里,到了山里,它就很兴奋,跑来跑去,很开心的样子。但是,差不多一年以前,有一次我带它去山里散步,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走到水边,它很小心地在思考怎么踏进去,而以前,它都是跑着跳到水里去的。这次,我看它缓慢走过那条小溪,心里感到难过。当它走过那条小溪,我就跟它坐在一起,写了这首诗。这首诗现在还带给我很大的意义。杨吉膺博士(Mark Yang)很喜欢这首诗,但我不觉得这是一首写得多好的诗。但重点不是它写得好不好,重点是它有没有意义。对我来说,这首诗具有很大的意义。我很确定,即便在它死去很久以后,我还是会回想起这首诗。
这首诗帮我创造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意义,它会提醒我,Amaya(狗的名字)教给我哪些东西。我先念一念这首诗。
Aging Amaya,girl We walked paths today
We took so many times before Immersed in your joy, I watch
Your spirit still strong, yet
Aging…
Hampered, you limp through the same stream
You tromped through as a young pup Your zest now restrained By aging body
No longer knowing which season to shed Our walks shorter now
Me, sorrowfully content
With the last days of your presence 第四版
You, content to be in the nature
You soon will join 这是一首比较个人的诗。如果不认识Amaya,有些部分可能听不懂。诗里有一句“不知道哪个季节掉毛(No longer knowing which season to shed)”,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这种狗一般冬天毛很多,夏天会掉毛。但这种狗老了以后,掉毛的季节就会发生错乱。所以看到这个现象就知道它的生命快要结束了。Amaya的很多生活都包含在这首诗里,也包含着我的爱和哀伤。因为我跟它学到很多东西,它才对我那么重要,那么有意义。Amaya教给我很多关于做咨询的道理。我常常觉得很可惜我们不能跟这些动物学习咨询,它们做咨询都做得非常好,希望我们能跟上它们。
关于Amaya还有一个小故事。我是先有Amaya,后来才认识我太太的。Amaya跟我太太刚认识的时候,她们相处得不好。在我太太的文化里,是不允许大狗进房子里的,而我让Amaya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它有一种威风会让人害怕,所以她们的关系有段时间比较紧张。但是到后来,Amaya还是赢得了她的喜欢。我太太来自别的国家,她要有一种特别的签证才能留在美国。在我们还没结婚的时候,她的签证出了一点问题,这导致她不能在美国工作,而且有可能要离开美国。连续几天,她呆在家里不能工作,非常着急,郁郁寡欢。第一天她在家里呆着的时候,Amaya坐在她的旁边舔她的泪水。我太太就心软了,之后连续两天,Amaya一直跟在我太太身边,她去哪里,它就跟到哪里(生怕她会出事)。Amaya通常很独立,很少跟在别人身边。但是这次,它始终跟在我太太身边。这给我太太很大的安慰。Amaya不会讲话,但可以提供它的同在,可以提供关怀和爱。
我们人类常常接触有哀伤的人,却缺乏一些帮助他们的能力。我们一直不断找话题来说,我们想要解决他们的问题,想要做些什么„„我们越是用力要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越是有一种孤独无依的感觉。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人能和他们真的一起存在(presence)。我们必须学习怎么培养这种跟人同在的能力。我们大概不会跟在来访者身旁走来走去,也不会躺在他们脚边,但我们可以用象征的方式来做这些事情,让他们知道,我们在和他们一起存在,让他们知道,我们在跟随他们,在跟随他们情绪的转变。就像Amaya带给Heatherlyn(我太太)的温暖,这个比讲话和解决问题来得更重要,不用语言也可以更有力量地进行沟通。我希望这个小故事可以让大家看到,她们之间的沟通其实是很深刻的,特别是情绪方面的沟通,但是他们并不用语言。所以我从这件事上学到很多,我就试着学习像Amaya那样跟人一起存在。所以,当Amaya死去的时候,我会感觉好像失去了一位老师,一位咨询师,最重要的是,一位伙伴和朋友。这个简单的故事包含了很多关于咨询、关于哀丧的东西。
我常常利用诗来教学,因为这可以用很少的文字创造很大的意义。即便我不念这首诗,也是想用这个观念来让大家了解咨询的一些方法,我们在咨询里可以用很少的文字来传达很大的意义。有一位存在主义心理学领域里很重要的心理咨询师,叫布根塔尔,他在做督导时,对他督导的人说:你每次说话不要超过七个字。他自己做咨询也会按照这个规矩来做。这个技术很难学会。当然,他也不是死板地强调这个技术,这里传达的是一种精神。他发现,如果咨询师在咨询中说太多的话,用这个方法是很好的教导工具。所以我也建议我的学生用这个方法,来把握这个艺术——用很少的文字来传达很大的意义。不管是在咨询中,还是在个人的人际关系里,这个方法都有效果。而且,写诗最能够帮助你把握这个精神。因为写诗可以让你在表达你的想法的时候有一些转变,而这个转变会带到咨询室里来帮助你做咨询。
另一个方法是,用象征的语言。我们在咨询中也是这样,和来访者互相创造我们自己的语言。我发现,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象征,这些对他们个人有着特别的意义,有的时候,它们是从梦里出来的,有的时候,是从他们自己的写作中产生出来的,有的时候,是我们咨询中谈的话。我会把他们这些象征拿出来用。
这两种方法都会让我们用很少的文字来表达很多的东西,而且也会让来访者们知道我们在专注他们,在倾听他们。我们必须真正关注来访者才能发展出这种能力——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沟通。我们要培养这个技术,让它变得越来越自然,我们就可以自然地运用。刚开始,这两个技术要刻意去练,练熟了就能自然而然做出来了。你自然地做到用很少的文字去表达很大的意义,你自然而然开始感到他们的语言。所以写诗可以直接在心理咨询里产生效果,也可以帮助你把咨询做得更好。我猜,如果你每个礼拜写三首诗,写上几个月,你自然就会变成一个更好的咨询师。写诗的时候可能不是在练习做咨询,但是你学会的技术会直接帮助你做咨询。
我们回到原来的话题:面对死亡。我们要把健康和不健康的面对死亡的方法分开。今天上午我们会几次回到这个话题。但是,单纯把对待死亡的方法分成健康或不健康,比较容易导致局限,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某个方法是健康还是不健康的。有些东西有时是健康的,有时不是,在某种情况下是很健康的,在另外的情况下就不健康。这些都包括对个人情况和文化的考虑。有些面对死亡和哀丧的方法在我们的文化是健康的,在你们的文化里就是不健康的。还有一些方法来自你自己的文化,对你个人来说是有帮助的,但对他人可能不是这样。因此,我们面对哀丧要考虑我们的文化,对大部分人来说,我们的文化会提供很有力量的面对死亡的方法和资源。但是我们也必须勇敢地走到我们的文化之外,从另外的文化中找到我们
第五版
需要的资源。我们也很可能从自己身上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源去面对死亡。但是,关键在于,我们需要辨别,哪些能真正有效地帮助自己,哪些不能。现在我们做一个小活动。
我要问你们两个问题,请你们写出几个答案。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要去找对的答案。请你们写出两种答案,一个是文化通常提供的答案,一个是自己通常提供的答案。
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通常听到和想到什么样的答案: My loved one just died.(我的亲人刚刚死去了。)I just found out I am dying.(我发现我快要死了。)
(互动环节:围绕问题探讨、提问、回应)
很多答案是共同的,不管是什么地方,什么文化。但是,虽然是共同的回应,还是有文化的差别。但总的来看,人类跨文化的反应总有很多共同点。
一个常见的反应是,面对他人的死亡,我们会想到自己的死亡和丧失。这是很普遍的反应,我们马上想到自己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也会想到自己也会死亡这个事情。你们听到最近的大地震和海啸的消息,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开始想,如果是我,我会有怎样的反应?如果我在那边有家人或朋友,我会怎么做?虽然有时候这种反应让我们痛苦,但常常会带来一些好处。这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帮助我们打开心门,对别人有更多的爱心和同理心。刚才你们中间有人说,想到自己家人死亡就不禁流泪,这就是很好的例子。这让我们知道,面对死亡可以帮助我们培养爱心和同理心。这是一种好的难过,这种难过可以用来让我们更会关心和爱别人。
我们接下来就从这些问题开始讲,还会讨论一些常见的答案。这些答案大致有三种,这三种答案在刚才的回应里我们都听到了。这三种答案,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是健康的也可以是不健康的。
有很多答案表达的是“否认”(denial)。比如说,有人说,这不是真的,不可能的。如果到最后一直使用否认,这是不健康的,但是在过程中或在某些情况下,却有可能是健康的现象。举个关于我儿子的例子。我儿子四岁,已经习惯我经常出差。我准备走的时候,他会问我“爸爸,我可以跟你去吗?”这次出来,我开始跟他谈话,说我要到中国去几个礼拜的事,我对他说:“我要离开几个礼拜。”我又说:“我会想你的。”在我离开的前两天,我跟他说:“我要离开,我会想你,你会想我吗?”他说:“爸爸,我不会想你,我只要爱你。”听了这话,我差一点都要拨电话给王老师(王学富)和杨老师(杨吉膺)说,那我不去了。这就是一种否认的表达,我跟他的这次谈话,明显听到他是在否认我要离开。对一个小孩来说,这可以说是一种健康的反应,特别是在一段时间之内。再过两天,他开始接受我离开家,我可以通过电脑和他谈话。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他不愿意跟我讲话,说“你回家我才跟你说。”但是到最后,我们还是要面对这个事实。不管我们是面对哀丧还是死亡,否认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是一个健康的反应。我们咨询师要对来访者有耐心,有些咨询师总想尽快把来访者推过否认阶段,让他赶快过去,不要再否认。有些咨询师就是要把这个否认打破,但是如果来访者心里还没准备好,这种急于打破“否认”的咨询就是不健康的。所以我们要让“否认”服务于过程,而不是强求过程立刻出现结果。
另一种反应是采取行动(Action)。行动常与否认连在一起,有些人会通过行动来否认,以为采取行动就可以越过死亡。这个也要看情况看时间而定,当一个人被告知他即将死亡,这种否认可以给他力量,帮助他对生活做一些改变,使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当我们的亲友死亡之后,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方法,让我们可以熬过一段时间。比如说有些人不去面对自己的哀丧而去照顾别人的哀丧。在一段时间之内,这可以是一种对他有所帮助的方法。但是如果一个人一直在这里面不能出来,就会具有破坏性。
还有一种常见的应对方法,就是同理和同情(empathy & sympathy)。这通常是一种健康的反应,是面对事实的一个有效方法。但在有些时候,这方法也不是在面对死亡,而只是把事实摆在一边。有时我们对一个人说,“我可以看到你的痛苦。”但却不是和那个人呆在一起、一起存在的。你会想到,我最大的咨询师——我的Amaya,它的同理心就一直存在,它一直跟着我的太太。我们可以看到,某些回应会让你感到和那个人接近,你与他是一起存在的,而另外一些回应则会制造一些距离,使你和那个人变得遥远。在哀丧过程中,我们就是要与人接近。哀丧过程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让我们能够与也爱那个人的其他哀丧者更加接近,使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有更深的意义。所以,死亡也带来一个机会,让我们与其他认识的人有更深、更新的关系和意义。
最健康的反应是真实地面对死亡,这是正常的反应方式,它让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变得更为接近。不大健康的反应是不接受事实,把它说成另外一件事情,因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这里要提供两个故事,它们代表两种不同的面对死亡的方式。故事里有两个人,都是我生活中的人物,他们都曾面对过即将死亡的情况。而现在,他们中间一个还活着,另一个已经不在了。过世的那位在面对死亡时,态度是尊重死亡,这也代表他生活的品质。另一位不管是面对生活还是面对死亡都产生了很多问题。过世的那一位叫罗伯特,是我的老师。活着的这一位,很想让我把他看作老师,他在介绍我时会说我是他的学生,但我却认为他没有教我真正的东西,甚至,我觉得他教的东西是不太对的,我对他所教
第五版
的东西着实有些担心。
我的老师罗伯特,过着充实的生活。他面对了生活中很多痛苦的事情,包括他第一个太太过世,他的一个孩子是残疾。在经历人生艰难的时候,他做的一些决定是要让他受苦的,却是有意义的。他面对的所有的一切,都让他觉得他的生活是很满足的,他和其他人的关系是很深刻的。他说:我已经到了某一个地方,死亡的过程对我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还不想现在就死。他说,他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是没有焦虑的,但我怀疑这一点。因为我看到,他在一些方面让我觉得他还是在挣扎。但到最后我看清楚了,他真的不怕死亡,只是觉得要离开家人亲戚朋友,对他是很大很大的损失,所以他会感到悲伤。他关心他们,希望他们未来都过好的生活。他能把这些都处理好,他很清楚他会很想念他的太太和孩子,还有我们这些很接近他的人。慢慢地,我也清楚了,他真的不怕死亡,只是对失去这些关系而感到悲伤。他很慷慨地要把自己所学的东西传给别人,让他们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他的这种精神尤其表现在他和我们几个学生之间的关系上。他很慷慨,把他的智慧传给我们,好像我们是他的孩子一样。他最后几年的生活,以他面对死亡的态度和心态,很明显让我们知道,他是在面对自己所有的生活。
另一个人,在外界看来是很成功的,他赚了好多钱,有很多的权利,影响了很多人,不管这影响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他有很多的成就,写了很多文章和书,但是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觉,他缺少什么东西。他跟我说过一个故事,这让我更了解他这一点。有一次,他给一个学校捐了很多钱,原本那个学校说会把他的名字刻在一个建筑物上,但结果是,这个学校很感激他捐钱,却没有让他的名字刻在学校建筑上,为此他颇生气。他一直在寻找一个方法作为他的象征,让大家知道他做了哪些事。他总是说他认识那些多么有影响、有权势的人,但我们能看出,那些关系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并不是深刻的关系。他的一生都在收集权利及其他一些他以为很有意义的东西,但是到最后,这些东西都是没有真正的意义。
我的那位老师(罗伯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准备了很多礼物给周围的人,但是另一个人,到了晚年却做了很多伤害别人的事情。他的生活方式是强迫生活有意义,而不是在生活中培养意义。他会把一些东西硬塞给你,如果你不接受,那是非常糟糕的。这种情况我曾经面对过好多次。他曾威胁我,说如果我不接受他是我的老师,那会有损于我的职业发展。当他身体不好的时候,他更会强迫生活接受他创造的意义,也就是在这个时段,他给别人造成了更多的伤害。
对我而言,这两个故事让我更加了解,在生活中意义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创造出来的,让我更加了解,意义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我的老师罗伯特很有名,那不是因为他有多高的成就,而是因为他的生命影响和感动了很多人。我所到之处,总会碰到他的同事、他的学生、他的来访者,他们都会异口同声讲述他的好。他没有得过大奖,他对这个也没有兴趣。更有趣的是,他老了之后,在同一个大学,那个建筑物上刻上了他的名字。我知道后,就去跟他说,他说,这个不重要,只是一堆垒起来的砖头而已。他不在乎他的名字刻在什么建筑物上面,他在乎我们这些学生到他那里去看望他,跟他谈话。我还记得,他临终前,我去看他,他的脸上流露的就是那种开心和兴奋。他周围的人都说,“他对你回来很兴奋,比那个建筑物刻他的名字要兴奋得多。”他这个人很了解深刻的、持久的意义是什么。而另一个人,一直追求大的成就,但一直没有找到他心里真正要的东西。他到错的地方去找他想要的,他只是关注自己的成就和地位,没有关注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我们作为咨询师,能从中学到什么呢?我们可以帮助来访者降低他们的痛苦,让他们在生活中变得更有效率、更有效果,让他们通过咨询在生活中取得成就。但是,这些成就能够帮助他们面对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死亡吗?这个成就能够帮助他们找到更为持久的、具有滋养的意义吗?如果不是这样,这种咨询到底有什么价值?我觉得难过的是,大部分的咨询师没有用心去帮助来访者真正面对生活和死亡。很多传统的心理咨询是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但在人类存在方面却没有多大的价值。可能我这样说夸大了一些,但我觉得强调这点是很重要的。如果我用这些激烈的语言能够帮助一些咨询师真正开始思考,开始有意识地去帮助来访者真正面对生活和死亡这些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那么这样的语言是值得的。
我这里做一些总结。我们怎样面对死亡,不管是我们自己的还是身边人的,它关涉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怎样活着,好好活着。我们不仅按照社会标准去生活,而是真正去生活,用一种接受所有生活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不管是生活还是死亡,我们都是真实的。如果我们对生活或死亡不真诚,骗自己或骗别人,都是没有用的。当我们真实地去生活,就能帮助我们面对死亡。我们需要建立而且保持真诚的关系,因为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最重要的面对生活和死亡的方式就是建立和保持这样的关系。到最后,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更重要。所以我们说,存在作为一种咨询方法,是以意义为根基的治疗方法,也是一种以关系为根基的治疗方法。如果没有关系,就谈不上治疗,也谈不上意义。因为关系本身就是意义的来源。如果我们很真实地生活,真诚地保持一些深刻而有意义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意义,就可以安心地面对死亡。
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