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文化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22:2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举例说明文化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举例说明文化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

第一篇:举例说明文化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文化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

文化语境指的是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它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二是社会规范。不同的文化语境在言语交际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对一些行为和话语的理解往往会造成障碍。

由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特别是中西方之间差别很大,若不了解,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损失。中国人赞赏推崇的愚公移山,令全拿搬家不当回事的美国人大惑不解,他们会用智叟的语调发问:“他为什么不搬家?”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自谦并不以为然,相反地他会认为你缺乏自信,不知有多少留学生在美国因为“谦虚”而推掉了饭碗。

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对一些话的理解也会有差异或障碍

在美国,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美国,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另外,在与人交谈时,切不可谈及个人的私事,诸如年龄、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别人买的东西不可问其价格;如果看到别人回来,也不能问他去哪儿了或者从哪里来,否则就会遭人厌恶,美国人常用“鼻子伸到人家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轻蔑。而在中国,人们对个人隐私的界限远没有这么深刻,人们并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但在中国人与美国人打交道时,在中国人看来很普通地问对方一些家庭情况,美国人就很可能认为你侵犯了他的隐私,别有用心,一桩生意很可能就这样泡汤了。

所以我们在言语交际中必须注意。

第二篇: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共同探讨的是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思想,对我们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和体悟。

学国学,体悟现代企业管理之道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无为”思想的进一步具体表述。它不仅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家们,而且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要人物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说,前 美国总统里根曾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这段话,用从阐述论证他的治国谋略。法国也曾有一位女政治家直接把老子思想作为其参与竞选的指导原则。哲学家尼采曾把老子的思想、比作“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 唾手可得。”治大国若烹小鲜“说的是治理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就像煮小鱼一样。只能将调昧、火候放得适中,文火烹煮、不急不躁:这样煮出来的东西,色鲜味美:统治者治理国家,企业领导者治理企业,道理跟烹煮小鱼一样,不要常常翻弄。因为,国家几亿人,一个企业几十人至上万人,如果制度朝令夕改,老百姓就无法适应,大家的行为无所适从,不知该做什么才好:人心即乱,社会就大乱。如果制度稳定,职工就心情稳定.就会专心于工作.做出成果。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思想运用在我们现代企业的管理中,情形和原理 也是一样,治厂如治国。就企业而言、企业规章,大原

则不能变,只能因时间 推移、市场演变和大小、软硬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小调整“和”小改变“。企业只要抓住了大的原则,制定了大的基本的规章制度,使企业有了一个正确 的、基本的运行轨道,在通常情况下,就应当坚持”从不变应万变,只要基本 的东西是正确的、基本完善的,就不要轻易去“翻弄”它。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它的文化。企业文化从何而来?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诞生和发展而共同生存的,并在企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是企业发展的能源,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一个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伴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凝聚了管理者的智慧、理念和全体员工前赴后继的执行日积月累而来的,只有所有人拥护才能称之为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资源,正因为看不见,摸不着,企业文化为企业所创造的效益也不像生产、销售一样可以在报表上表现得清清楚楚,就像品牌价值的提高、无形资产的积累,也不是往储蓄卡存钱般明明白白。国际上现在流行的一个评判企业生命力的标准: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像苹果等 每出一款产品都被苹果迷追捧。二流的企业做品牌,大多数耳熟能详的牌子都在力求在质量 售后上突出优势。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不言而喻 你花钱 给你需要的产品 能用就行。

靠文化管理一个企业和靠制度管理一个企业有什么区

别?“制度让想犯错的人犯不了错,文化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

意犯错,一个管人,一个管脑”。企业是人,文化是魂。企业的未来取决于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只代表过去。现在世界最有价值品牌的第一名是可口可乐,其品牌价值高达653亿美元。品牌价值就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的信誉、品牌、业务模式、客户关系、员工等都是其无形价值的元素。企业的社会美誉度是员工得到的文化待遇。一个好的企业品牌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美誉度,这会给每个员工带来许多无形的益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即使薪水不高,也愿意去大公司锻炼的原因。“没有钱,但是有文化”。我们都知道惠普集团的招聘门槛很高,应聘者总要接受过五关斩六将的层层选拔,外界印象是非常难进入。而一旦进入成为其中一员,就会觉得在这样的企业工作有一种自豪感,自信心很强,工作愉快而充实,同时社会也对你另眼相看;即便你选择流动,其品牌背景又将成为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砝码。努力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员工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知识系统、价值系统早已不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前期那样完全依靠单打独斗、匹马单枪闯天下的时代。互联网时代赋予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远近一心、众寡同力” 新的知识系统和价值系统更新更丰富的内涵。

当然好的文化需要管理者正确的引导,一种健康、明晰的企业文化需要具有远见、善于沟通的管理团队共同来维护。一个企业要想成为和谐企业,就必须有决策层与管理层的沟通,有

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有决策层与员工的沟通,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只有这样,企业上下才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

谢谢大家。

第三篇:谈交际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谈交际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英语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为,交际活动在英语教学中具有诸多作用:促进语言知识向语言技能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有利于帮助学生自觉地运用学习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关键词:英语教学 交际活动 作用分析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110-01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建立在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基础上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针对新课标中的这一目标,传统英语课堂中的教与学方式急需进行调整。众所周知,语言是交际工具而不只是一门知识,用单向的传授知识的方式不能形成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获得是双向互动的交流活动的结果,英语教学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那么,交际活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作用呢?1

有利于提高语言知识的学习效率,促进语言知识向语言技能转换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大脑对信息的吸取和记忆是非常短暂的,只有通过多次重复,并加以修正、补充,才能在记忆里长期储存起来。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交际活动过程,有助于提高语言信息输入的效率,促进输入向输出的转换。

例如:在教授现在进行时这一特殊的英语语法现象时,教师可根据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好动、好表现的心理特征,设计一系列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顺利进行的交际活动来完成该项语法教学。

T:(边擦黑板边说)I am cleaning the blackboard.(引导学生得利该句子2-3次,板书)。

这样通过观察和跟读,学生可初步把该句型的形和意结合起来。此时,教师应抓住时机,让当天的另一值日生在教室里做打扫教室的动作,并引导学生说:He/she is clening the classroom.在该句型中,学生往往会遗漏了be动词。因此,教师还可增加一些实例以达到强化的目的。如:让几个女生唱字母歌,引导其他学生说:They are sin ging.通过这样的交际活动,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有情有景,学以致用,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2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的情感态度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活动总是伴随着情感交流的。积极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增强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在交互式的活动中,每个参与者都扮演一个角色或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同时,教师在提出任务和活动要求之后,应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尤其是平时不擅交往、有焦虑心理的学生一些帮助、指导,使其以组员的身份参与活动,有效地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对自己的期望,进而降低焦虑程度,提高自信,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英语学习。在对活动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在完成活动任务之后有成就感,这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和交际欲望,从而产生不断学习的内驱力。3

有利于帮助学生自觉地运用学习策略

现代教育论强调,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就英语学习而言,当前学生学习英语所运用的策略主要是母语策略、形式策略和功能策略,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前二者所占比重较大,这使得学生学习英语时对母语的依赖性特强,处理所学知识时,仅为了完成任务,学习效果令教师大失所望。因此,教师务必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组织活动来引导学生运用功能策略,培养学生功能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应侧重语言的功能性。例如此句型:Can I help you?若只盲目地运用母语策略来教和学,那么学生就只能理解为“我能帮助你吗?”,理解必然受到了限制:别人是否需要帮助。殊不知,该句型在不同场合可表示不同的意义:在餐厅饭馆服务员口中,表示“你要吃点什么?”;在售货员口中,则表示“你要买点什么?”可见,功能策略在语言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文化氛围,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现行的英语教材已经蕴含了丰富的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但这些内容毕竟是“死“的,必须经过教师的活化,通过教学中有意义的交际活动才具有生命力。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文化知识产生的背景,有效地地组织交际活动,使学生主动说英语、用英语,把握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学生才能形成有效的输入,最终恰如其分地输出,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获取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过程。

总之,交际活动在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在组织和运用交际活动来进行教学时,要针对学生实际,当地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充分备好课。在活动环境的创设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教具的制作和准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交际欲望,为交际活动有效地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课堂交际活动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1]贾卉.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的几点探索研究[J].校园英语,2012-09.[2]陆红艳.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读与写,2012-10.

第四篇: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西方校园非语言交际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重视非语言交际可以在许多语言交际方面起到特殊的辅助教学效果。本文初步总结了中西方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若干文化差异,以使学习者避免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顺利地完成交际,对英语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以适应当前英语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跨文化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中西方校园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一、引言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日显频繁,然而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有许多是表现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但是在英语教学中非语言交际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在英语课堂,大部分教师只注重语言交际,忽略了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造成了课堂交际教学上的误解与尴尬。其实,非语言交际也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应当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舍此,英语教学就不是完全成功的教学。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简略地介绍了中西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探讨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期望对英语教学届师生有所帮助。

二、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的结合人类交际有两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2.1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关于非语言交际,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有的定义则比较具体,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有可能进行反馈”(Burgoon and Sine,1978,见Malandro,1989:7)。

2.2 非语言交际的作用及其与语言交际的关系

萨莫瓦肯定地说:“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当然,对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交际中的作用及其与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应该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要看到,在交际中,脱离非语言配合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一种非语言行为只有与语言行为或其它非语言行为配合,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因此脱离语言行为或其它的非语言行为,孤立地理解或研究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凑效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决不可忽视非语言交际行为,只有把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中西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

校园非语言交际在中西方存在很大差异和文化冲突。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讨论两个问题:教师的仪态举止和课堂上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3.1教师的仪表

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衣着和化妆、举止和姿态等。

3.1.1衣着和化妆

衣着和化妆要适合本人的身份、个人特点和所在场合,这是各种文化共有的特点。教师是教育青少年一代的人,在这方面要求更加严格。场合不同,每个人的衣着打扮也不同。教师在学校,特别是在课堂上要求更加严格。这也是各种文化所共有的。

在西方,库珀在《教师的言语交际行为》一书中讲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故事:美国一位中学八年级的学生说:“我们班曾经有一位女英语教师,她的仪表使我们完全无法学习下去。她长相标致、体态轻盈,还爱身着紧身衣裙。我们从学年一开始就陶醉于她那迷人的外表而难以学习进去。整整一年中,教室里总是乱糟糟的。我们班成了吵吵闹闹、纪律涣散的乱班,这位老师毫无办法驾驭课堂。现在回忆起来,我认为这位教师的学识水平并不低,当

时我们对这一点是怎么看的现在是记不清了。然而,有一点我是忘记不了的,那就是,她的仪表举止使我们怎么也摆脱不了她的诱惑力。”(Cooper,1988:70)

在我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责。一位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衣着发式无形中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郝)对教师仪表的基本要求应当是具有职业美,即衣着、发式都要整洁和大方。整洁就是整齐和清洁。衣服要端正、妥帖、干净、衣扣整齐,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大方,就是在服饰、发式方面不要过分追求时尚华美。一般说来,教师的服饰式样宜庄重、自然、衣服色彩不宜太鲜艳、太刺眼,而应以素雅、含蓄、文中带花为好。因为,一个老师如果打扮得花枝招展、浓妆艳抹,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并有可能成为一部分学生议论的话题,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教师自己的威信。

中英教师之间在衣着问题上有时也会出现文化误解甚至文化错误,有的人不了解文化差异,常常用自己的文化习俗去衡量别人的衣着打扮。例如,中国人在非正式场合单穿衬衣时,有时不将衬衣放入外裤内,有时还会将衬衣长袖卷起来。中国人对此视为正常,英语国家的人却认为不合要求。反之,英语国家女教师穿着拖鞋或木屐可以走进课堂甚至正式交往场合,中国人却认为不雅;而中国人在家中穿着拖鞋非正式地接待客人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也是不礼貌的。这些都属于文化误解。

3.1.2举止和姿态

举止和姿态也可以说是风度。教师应该有一个好的风度。风度是指一个人的精神气质、举止行为以及姿态等方面的外在表现。中国教师的举止姿态总的要求是稳重端庄和落落大方。在公共场合还应十分注意自己的谈吐和举止,待人接物要严肃而温和,举止态度要谦虚而自信。英语国家对教师外表的要求也注重教师职业的稳重文雅,但也重视外表对学生的吸引力。

3.2课堂上师生的非语言交际

西方学者认为,课堂上的非语言交际在学生的学习中的作用往往比正规教学本身的作用还大。许多研究表明,教师需要学会运用非语言交际行为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库珀说“:非语言交际对教师至关重要。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关系到学生对学校的态度。研究表明,教师如果学会了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的运用非语言交际,师生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而且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也会提高。”(Cooper,1988:57)课堂上的非语言交际包括教师环境与桌椅排列、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和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行为。3.2.1教师的环境与桌椅排列

中英两种文化的人都认为,教师应当宽敞、明亮,桌椅要整齐舒适,温度要适中。但是,从颜色看,中国学校与英语国家有所不用,部分年级高低和学生年龄大小,都以白墙为最好,认为这样可以增强教室的亮度。

课堂座位的安排体现出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地位的差异。高高的讲台显示了教师的地位,当然也有方便教学的因素。英语国家课堂桌椅排列的常见形式有三:传统式、马蹄式和模块式。

根据调查,上必修课时,学生喜欢传统式排列方法,听选修课时则比较喜欢马蹄式和模板式。传统式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因为教师可以控制整个课堂,学生之间不宜交谈;马蹄式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交谈;模板式有利于学生进行讨论。上述形式的选择有助于多种因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希望学生参与的程度等等。英语国家的师生感到中国学校课桌排列过于单调、死板。

3.2.2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与课堂教学

课堂上的非语言交际在学生中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比正规教学本身的作用还大。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可以分为两类: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非语言行为和抑制学生积极性的非语

言行为。

西方许多研究表明,教师需要学会运用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去提高课堂交际的质量。库珀说:“必须记住,每一信息都包含内容和关系连个方面。……姿势、面部表情、体触行为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除此之外,传递交际关系的信息主要是通过非语言形式。所以,学生会通过对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分析去辩明教师对学生关系的看法。”(Cooper,1988:57)

中国教师视课堂为严肃正规的学习场合,教师很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学生保持对教师的尊敬态度。英语国家的教师极为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不大计较师生的言谈举止。教师可以坐在讲台上,可以来回走动,也可以夸张式地作出各种表演。学生说出一些不得体的话,但只要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教师也不去计较。例如,某英语国家的教师给一个中国学生班上课,该班气氛比较沉闷,特别是有一名中国学生总不喜欢说话,教师想尽办法也无济于事。一次上课,有中国一位校方负责人和该外教国内来的一位教师听课。这位教师又想办法启发这位学生说话。最后这位学生突然说:“I hate you.”(我讨厌你),弄得全班哄堂大笑。听课的中国教师大吃一惊,课后马上批评这位学生太不尊敬老师,并责令其向外国老师道歉。不料,两位外国老师不同意。他们为这名学生终于说了话并且活跃该班气氛而感到非常高兴。此例不一定有代表性,但可以说明问题:英语国家的人认为中国教师在课堂上过于严肃,中国课堂不太活跃;中国教师却感到英语国家的教师过于随便,课堂纪律太散。中国学校要求老师上课不能迟到,必须提前几分钟进入课堂;英语国家的教师没有这一要求,上课迟到不属反常。美国大学教师迟到15~20分钟都是合法的。

中国教师部分年龄大小,在学生面前总要体现出教师的身份。因此,讲课时总带有谆谆教诲的口吻和关切关心的腔调。教师对学生表扬与批评、告诫和要求都是正常的。英语国家的学生对此不仅不习惯,还会产生反感,认为自己被教师当成了“不懂事的小孩子”,总要由教师像父母一样告诉他们应当如何学习和生活,使他们的自尊受到了挫伤。

中国的教师在课堂作业和考试时,习惯于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并不时停下来站在某名学生的旁边看看他回答问题的情况。对此,英语国家的学生感到十分反感,认为老师不信任他们,一直对他们进行监督。库伯说:“身势动作行为可以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信任程度。例如,监考时,你在教室里转来转去,到处看学生是怎么答题的,还是坐在一张桌子后面干自己的事,只是不时抬头看一看?”(Cooper,1988:75)

3.2.3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与课堂教学

中英学校对学生的课堂纪律和礼貌都有要求,但二者之间存在差别。

在英语国家,教师进课堂时不要求学生起立向老师致意,只要求他们目视老师,表示已做好了上课的准备。在中国,过去要求学生一律起立向老师致敬。现在,这一礼节一般只在中小学继续实行,在大学也以坐姿端正、目视老师、静等上课为礼貌。在英语国家课堂上,学生坐姿比较随便,大学生甚至还可以将双脚放在前面的椅子上;在中国大学中这一姿势却是既不尊敬老师又无视课堂纪律的不良行为。

在中国学校,学生如果上课迟到,传统的要求是在门外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内。不过这一要求现在只适用于中小学生,大学生一般只是一声不响地走进教室,课后再向老师说明理由。在英语国家学校迟到学生以静静地走进教室为礼貌。如因急事不得不早退,中国大学生的要求是,课前先向老师请假,离开课堂时可向老师示意后再静静地离开。西方英语国家的学生没有这样的习惯。他们既不事先请假,退出课堂时也不向老师打招呼,事后也不向老师解释。在这些国家还有这样的规定,对于迟到的教师必须等候15--20分钟以后方可离开,有的学校还要求对地位高的教师等候更长一些时间。

课后提问时,中国学生常常数人围在教师身边,英语国家的人认为这是对先于自己提问的人的干扰,因此是无礼的。他们的习惯是按顺序排队,一人提问时其他人不得旁听。

3.3 课外师生的非语言交际

在英语国家,学生要进教师的办公室,习惯于先敲门,经允许后方可进入;如教师正在打电话或与人谈话,则要在门外等候;如教师正在开会则不进入;教师在上述情况下也不会让学生入内。中国学校的要求与此相似。但是,在我国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学校则经常见到一种反常现象:留学生到教师办公室找老师时,往往不管老师是在与人谈话还是正在开会,都旁若无人地“长驱直入”,给中国人以极不懂礼貌的感觉。这种“反常”现象的出现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中国大学生现在不少人比较随便,给外国人以在中国可以不必讲规矩的感觉;第二,中国教师将外国留学生不仅看成是学生,还是把他们视为客人。不论自己正在干什么或与谁谈话,只要留学生来,就立刻停下其他事情而转向接待他们,给他们以不分时间和场合都可找老师的错觉;第三,英语国家的人习惯于某一时间只办一件事,即霍尔所说的属于“时间单一性”的文化,他们认为中国是“时间多样性”的文化,任何时候都可找老师。

英语国家的学生课后在校园或校外遇见老师时,往往昂首而过,不予理睬,中国教师对此抱怨颇多,认为他们太不懂礼貌。因为在此种情况下,中国学生是一定要恭敬地向老师打招呼的。应该说,不懂礼貌的情况是存在的,其心理原因也值得调查研究。澳大利亚人一般认为不主动对人打招呼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美国学生一般比较随便;有的英国学生却认为:“没有什么事,却非要打招呼不可,岂不是神经病?”所以,这当中也确实存在文化差异问题。中国文化还要求,学生与老师之间,应由前者主动打招呼,以示尊敬。英文化的人当中也有人认为,应由老师采取主动,反之倒易失礼,因为老师可能一边走路一边在思考问题,不愿他人打扰。

在英语国家,不经主动邀请,学生是不能登门拜访老师的,有事可在学校教师办公室谈。在中国,教师的住所,特别是校园内的教师的住所向外国留学生开放,而且只要登门拜访,一定会受到主人热情的接待。这是中国热情好客的好风俗,受到了来华外国留学生的热烈欢迎。

中国教师还有一种到宿舍探望学生的习惯,特别是在新生到校、老生离校和学生生病之时,老师出于关心,常常要去宿舍探望学生。在英语国家教师是不会去学生宿舍的,学生一般也不欢迎教师去。所以,中国教师的善意探望不受英语国家学生的欢迎。他们认为这是对他们个人生活的干扰,有的学生还以为老师是借故检查监督他们学习。

在英语国家,“女士优先”也适用于大学师生之间,除非某教师地位极高或年龄极大。英国某大学一位男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参观一所中学时,座位不够,男教师就和男学生站着,将椅子让给女学生,女学生也不谦让。在中国,一定是先让老师坐下,女学生也可以站着。在师生集体合影时,中英差异也很明显。对此,布罗斯纳安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英语国家的人除军人以外,一般要遵循女士优先的规矩,让女士坐前排,男子站在她们身后。如果还有官员的话,官员则站在两头,而且一般站在后排;中国人排列位置就像英语国家的军人排列一样,最重要的人物或当权人士位于前排居中位置。”(毕继万译:65)

四、结语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正确得体地运用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进行跨文化交际。语言行为应当越正确越好;非语言交际行为却只要求正确、得体地传达和接收交际信息,从而避免文化误解和冲突。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英语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将非语言交际教学引入英语教学的课堂,全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者希望该研究能为从事英语教学的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选择方法和策略,以适应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参考文献

[1]毕继万译《.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北京语 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

[2]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载《语言教 学与研究》,1998年第一期

[3]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及其与外语教学之间的 关系》.载《汉语学习》,1993年第三期

[4]胡文仲主编《.英美文化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

[5]熊文华等译《.传神的举动:非语言交际》.国际文化出版 公司,1990年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Abstrac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part of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In the western campu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has strong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pay full attention to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lays a supplementary teaching effect of special in many language communicat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western campu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some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enable the learners to avoid the cultural conflict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communicative English teaching, to help,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current English education.[keywor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an the western campus culture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English Teaching One, foreword

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frequent, bu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re shown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But in English teaching,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a neglected position long-term,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most teachers only pay attention to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gnore the nonverbal behavior information transfer, caused the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misunderstandings and embarrassment.In fac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lso ha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should become an organic part of English teaching, besides that, English teaching is not entirely successful teaching.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riefly introduced the western campu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nglish Teaching in English teaching,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expected to help.Two, nonlanguage communication role of Samovar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ffirmative ground says: “most of the experts believe that, in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social content is only around 35% of language behavior, the other is transmitted by nonverbal behavior.” Of cour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le of nonverbal behavior in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behavior should have a comprehensive, correct understanding.On the one hand to see, in communication, from the non-language with isolated language behavior is often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ffectively communicating;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also understand that, only with a nonverbal behavior and language behavior or other nonverbal behavior, in order to provide clear information.Therefore, from the language behavior or other nonverbal behavior, understood in isolation or in a non-verbal behavior of meaning is often difficult and ineffective.Therefore,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can never ignore nonverbal communicative behavior, only the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can be combined to achieve the ideal teaching effect.Three, Chinese and Western Campu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n the West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and cultural conflict campus non.This paper discusses two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teachers deportment manners and class.Instrument instrument

3.1 teachers means the person's appearance, including clothing and makeup, behavior and attitude.3.1.1 dress and make up

the teacher is the engineer of the human soul, to be a model for othe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instrument should have the occupation that beauty, clothing, hairstyles are clean and generous.Cooper tells a compelling story in “speech act” teacher's book: a high school student in grade eight the United States said: “there is a female teacher of English in our class once, her appearance so that we could not learn.She is pretty, graceful carriage, also love to wear tight dress.We started from the academic year is intoxicated with her charming appearance and difficult to learn.During the year, the classroom is a place.Our class into a noisy, discipline to a class, the teacher had no way to control the classroom.Now remember, I think the teacher's knowledge level is not low, how could we see on this point is now can't remember.However, there is one thing I can not forget, that is, her appearance and behavior so that we could not resist her temptation.”(Cooper, 1988:70)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eachers in the matter of clothes sometimes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some people do not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ten with their own culture and customs to judge others dressed.For example, Chinese informal single shirt, sometimes not the shirt into a coat, Chinese are regarded as normal, people from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is considered undesirable.On the contrary, the English national women teachers wear slippers or clogs can come into the classroom and even formal communication occasions, Chinese are considered indecent.These all belong to the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3.1.2 manner and attitude behavior and attitude can be said to be.Teachers should have a good manners.Grace is the outward manifestation of a person's temperament, behavior and attitude etc..Chinese teachers behavior attitude total request is dignified and be liberal and dignified.The public should also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ir own speech and manner, the way one gets along with people to be serious and mild, be humble and confident manner.English national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appearance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er occupation is sedate and elegant, but also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to

students.3.2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lass Cooper sai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vital to teachers.If the teacher to learn how to use more effectively in the classroom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will improve 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the students' cognitive ability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will improve.”(Cooper, 1988:57)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teachers nonverbal behavior and students.Nonverbal communication

3.2.1 teachers nonverbal behavior and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of nonverbal behavior and suppress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of nonverbal behaviors.Cooper said: “posture, facial expressions, body contact behavior and so on will have an impact on students.Therefore, analysis of students through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for teachers to explain teachers' opin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Cooper, 1988:57)Chinese teachers as the classroom for formal learning situation, teachers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ir own speech and deportment, students maintain respect for teachers.English teacher very focused on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teachers and students do not care about the speech and deportment.Teachers can sit on the podium, also can make all kinds of exaggerated style.The students to say something improper, but as long as they can to active classroom atmosphere, teachers also do not care about.For example, some English teachers to a Chinese student class, the class atmosphere is boring, especially a Chinese students don't like to talk, teachers try to also be of no avail.A class, a Chinese officials and the foreign teachers at home to a teacher.The teacher and try to inspire the students to speak.Finally, the students suddenly said: “I hate you.”(I hate you), get the class set the whole room roaring with laughter.The Chinese teachers be startled at once, after criticism of the students don't respect their teachers, and be ordered to apologize to the foreign teacher.And behold, two foreign teachers don't agree.They provide the students finally spoke and active the class atmosphere and feel very happy.This is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ative, but can describe the problem: English people think Chinese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too seriously, not too active Chinese classroom;Chinese teachers feel English teacher too casually, discipline in the classroom is too loose.Chinese schools require the teacher can't be late, must be a few minutes before entering the classroom;English teachers do not have this requirement, late for class is not unusual.American University teacher late for 15 to 20 minutes is legitimate.Nonverbal behavior and classroom teaching

3.2.2 students in English schools for students to 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politeness are required,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does not require students to stand up to the teacher, the teacher only asked them visually, is said to have been ready for class.In China, the past students are to pay tribute to the teachers.Now, the etiquette in general only schools continue to implement, in the university to correct posture, visual, static, for politeness class teacher.In English class, the students sitting casually, students can even feet on the chair in front of you;i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in this posture is neither respect teachers and ignore the bad behavior of classroom discipline.In Chinese schools, if the student is late for class, the traditional requirement is called “report at the door!” The teacher allowed, the rear can enter.But this requirement now only applies to high school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y just quietly walked into the classroom, the teacher after class to explain the

reason.In the English national school students who are late to quietly into the classroom as polite.As a result of urgent need to leave early,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s required, the lesson before you leave to the teacher left the classroom, when the teacher motioned again to leave quietly.The western English-speaking students do not have such habits.They did not ask for leave in advance out of the class, also not say hello to the teacher, it is not explained to the teacher.Four, the aim of English teaching is to teach students the correct appropriately use language behavior and non-verbal behavior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Language behavior should be as exact as possible;non-verbal behavior only correct, appropriate to send and receiv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o as to avoid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and conflict.To achieve this goal, we need English teachers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nonverb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teaching English teaching,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ideas for the workers engaged in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making them better selection method and strateg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English teaching reform.Reference

(1)translated by Bi Jiwan.“English and Chinese contrastiv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Beijing.Language College Press, 1991

(2)Bi Jiwa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carrier “of language teaching.Study and research ”, in 1998 the first period

Bi Jiwan(3).“Intercultura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learning“.The ”, 1993 third

(4)edited by Hu Wenzhong.“" dictionary of American cultur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5

(5)Xiong Wenhua et al.”Vivid mov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International Culture Publishing

Company, 1990

第五篇: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 在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的作用非常重大。本文首先从班级文化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内容、特点等方面认识班级文化,并阐述了班级文化的特征。接着从班级文化对班级发展的影响、促使班级管理以及班级学生在归属感、责任感和人格等几个方面结合案例来论证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引言】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看不见的软件,以前旧的观念都认为口号、目标和希望就叫做班级文化,这样讲是不合理的。其实口号、目标和希望不是文化,除非把它内化为思想跟行为,也就是说把它的价值观融入一个思想和一个行为,这才真正是它的文化。纵观成功教育的案例,无一例外地都有深厚的自身文化的沉淀,无论是魏书生先生的“以人为本” “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还是于漪的“走进学生心灵”;班级文化对班级管理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班级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班级成败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对班级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营造以人为本的班级,可以为班级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平台。班级文化的塑造让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观融入进了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因此构建班级文化,自然也就成为当前的我们思考的话题,也是建立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班级文化究竟内涵有多广袤?班级文化与班级管理有多少内在联系?班级文化究竟会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关于班级文化的界定与认识过程

1.1班级文化的定义

什么是班级文化呢,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EDGAR.SCHEIN的研究认识,我们对班级文化这样来定义,班级文化是在班级同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同学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同学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等。)也就是班级在学习、生活以及日常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一种大家共有的行为,这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即在一个班级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班级同学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班级文化就是组织班级同学思想、行为的依据。

1.2班级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班级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班级之中的文化现象,从管理的角度看,班级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班级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首先,班级文化是以班级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班级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班级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班级文化就是班级管理的文化。

其次,班级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目标、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制度与规章。班级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班级同学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

再次,班级文化是一种理念并要求在大家行为中体现。班级文化是班级和班级同学在学习、生活和日常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最终内化了人的精神和行为。

班级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①班级哲学②班级精神③班级目标④班级道德⑤班

级风尚⑥班级民主⑦班级形象⑧班级价值观⑨班级素质⑩班级行为规范等。

1.3班级文化的内容

班级文化必须回答这样几个核心问题:

第一、如何看待班集体;第二、如何看待班级同学及其关系;第三、如何思考和定位学习及其目标;第四、如何考虑对班级、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等;

1.4班级文化的三个层面及其联系

班级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在长期学习、生活以及日常活动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班级氛围、班级精神、班级理念,并体现在班级所有学生身上所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这里我们从三个层面理解班级文化,外层是班级物质文化,包括班级硬件设施、环境布置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班级主体的特点、习惯和风格等;中层是班级制度文化,包括班级的规章、规范以及渗透到同学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内层是班级精神文化,包括班级哲学、班级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体现的班级同学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也就是班级精神。三个层面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关键,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

1.5班级文化的特点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5.1 独特性

班级文化产生于不同班级,每个班级有他独特的文化氛围,班级精神,管理理念,有自己班级里形成的价值观,因此他所形成的班级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有其特点。

1.5.2 不可互换性

班级文化是为该班级同学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同学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甲班级优秀的班级文化,是能被甲班级同学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能极大的促进甲班级的发展,但他出自甲班级,不一定能被乙班级同学认同,也不一定能适合乙班级,对乙班级未必能起到促进作用。

1.5.3 难模仿性

班级的硬件设施、环境安排可以模仿,但班级文化不能模仿。班级文化建构学生与老师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有其独特性,是一套复杂的价值体系。因此,班级文化成为班级核心凝聚力和发展的源泉,是班级管理和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任何班级都是有文化的,没有没有文化的组织,只有不同文化的组织。(当然,是否提出了这样一种“文化”另当别论)2 班级文化的特征

2.1爱的文化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把爱撒播到学生的心中,让他们在爱的氛围里存活,教育才有希望,同时让学生在爱的教育中体验关爱、互助、理解和共处,从而学会合作、学会感恩。

2.2学习的文化 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动学习、自发学习、自觉学习的“自动、自发、自觉”式学习。

2.3创新的文化 创新文化就是要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要深刻理解生活、学习,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受竞争,在竞争中培养创新。班级文化在班级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是班级的灵魂。

3.1班级文化推动班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班级文化对增强班级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

3.1.1 凝聚功能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粘合剂,可以把学生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标明确、协调一致。班级学生凝聚力的基础是班级的根本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3.1.2 导向功能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班级价值观与班级精神,能够为班级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教育学生成人成材提供指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感受责任、高尚和伟大。

3.1.3 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班级文化所形成的班级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同学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3.1.4 约束功能班级文化、班级精神为班级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班级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班级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2 班级文化促使班级学生自我管理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但是班级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班级发展进步的支柱。虽说没有好的班级文化的班级也可以成长,但没有好的班级文化的班级却难以实现后期的自觉进步与发展。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班级长期进步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班级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不直接解决班级成绩好坏的问题,但文化决定着班级学生最终的思想和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班级文化是将对学生思想的缔造与塑造起着极大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班级文化也分为好文化与劣文化。如果一个班级没有好的班级文化,它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走进失败的深渊。而引导、执掌这个班级文化使其走向正确和完善的缔造者------班主任,他的个人素质与修养、学养也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的班级文化的魅力是非常大的,它会使学生非常热爱这个集体,有时达到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这里有几个关于我们班级的案例:

1).开学初,我们首先将班级所有学生的生日统计出来,等到每次班级同学过生日时,利用早自习或者课间操时间,以班级名义向这位同学表示祝福,为他唱首生日歌,同时请他在班中最好的朋友向他致演讲,表示对他和他们友谊的感谢并共勉,使他能在心理上对班级有一种信任感与亲切感。心理学家表示:青少年有很强的归属心理,倾向于寻找能确定自我价值的组织,如果他们不被班级或组织接纳,年轻冲动的情素、思想就会使本不坚强的心理、理智土崩瓦解。因此培养学生对班级如家般的爱与归属感,这是班级文化的功效。事实证明,我们班很多学生到了周末不再渴望回家,反而更多的希望能生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与老师、同学在一起,他们真正实现了“寓学于乐”。在这里班级文化回答“如何看待班集体”这样一个问题,即看作“家”,给学生以安全感和归属感。

2).班级文化除了赋予学生对班级最基本的爱与归属外,也进一步地向前发展要求学生肩负起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意识。班级管理者要了解学生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程和他们渴望成熟的要求,借机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管理班级全方位的事务。同时,学生以班级为家,向学生提出责任感,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义务,并在实践中由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班级实际的规章制度,即班规。这样执行力强的班规不但出自学

生的主体意识,而且从人格和道德、诚信要求学生言出必行。珍视和培养他们这种责任意识对于其今后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家庭等都是一脉相承。

3).当学生逐渐担负起对班级的责任感,那么班级各方面就会朝着共同的良好的预期的目标发展。在良性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班级的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格也得到了塑造。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很多观念逐步形成。所以这个时期的心理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如果说责任感要求整齐划一,那么塑造人格是希望学生能在集体中更好发展,体现自我意识和创新精神。比如,在处理“早恋”问题时,我们在阅读课中,通过分析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一封信》,大家共同“对话”“解读”进行对“爱情”的教育,告诉他们现阶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4.现代教育时代必须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现在我们来看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很多班级同学学习上存在“阶段式”起伏;

2)为什么班主任与同学难以达成共识并存在沟通障碍,甚至“敌对”;

3)为什么班级同学关系不够和谐,容易发生冲突;

4)为什么班级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文化虚脱),为什么班级的制度详实学生难以执行;以上几个问题都是班级没有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造成的。之所以在过去有好多同学在学习上“阶段式起伏”就是因为那些班级没有对班级文化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建设属于自己班级的优秀的班级文化,导致很多学生思想上容易波动而后心理、行为上产生躁动。而班级学生因为在思想、价值观上的错位致使在班级这样一个集体里得不到认同感、归宿感,从而也产生不了责任与义务,最终也就更没有了真正的健康人格。所以师生间的“敌对”、同学之间的“隔阂”,还有对班级精神的反叛等问题也就不由而生了。

【结束语】优秀的民族是教育出来的,而在一个优秀的文化氛围下接受教育更加关键!综上所述足以见得班级文化的重要性,班级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班级文化会极大的提高班级的管理,所以只要“因材施教”做到在不同的班级主体下,班级同学和班级文化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发展,建设出一套优秀的班级文化来,一定会对班级的管理和建设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下载举例说明文化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举例说明文化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方言词语在言语分析中的作用[范文模版]

    陈晓明 情报一区 200620410016 第 1 页 2013-8-13 方言词语破译在言语分析中的作用 摘要: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也是公安情报最重要的载......

    普通话在交际中的作用[优秀范文5篇]

    普通话在交际中的作用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使用一种共同的语言,是一个民族团结、凝聚的需要,也是一种文......

    浅谈医患交际中的言语行为特征

    浅谈医患交际言语中的言语行为特征 朱丽萍 候晓静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 225300) 【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医患交际能力的培养的目的是使医类学生在......

    两性言语交际中礼貌原则的应用

    摘要: 本文根据Leech所提出的礼貌原则对男女两性言语交际行为进行了分析, 旨在提高人们对性别言语差异的认识, 使两性能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 礼貌原则; 男女两性; 言语......

    媒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阅读(五篇)

    媒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阅读摘 要:1980年代中国曾掀起文学阅读的高潮,但从1990年代始,文学阅读则进入一个缓慢 的衰退期,新世纪以来,其衰退步伐进一步加快。在文学阅读式微的......

    安全文化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

    从现在开始 TAKE ACTION NOW --行动力·领导力 EXECUTION·LEADERSHIP 安全文化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 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灵魂,是企业全体员工对安全意识的一种集体认同,是实......

    浅谈非言语性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范文)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等于7%的语调+38%的声音+55%的脸色。这就是说,在一般交往中我们的非言语行为很少独立担负起沟通信息功能,它往往起着配合、辅......

    浅谈非言语信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定稿)

    浅谈非言语信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一、非言语信息 非言语信息主要是指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姿势、动作等包含的信息,以及各种事物的形态、颜色、空间位置及其所处的时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