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政治优势与社区服务资源互补共享浅谈

时间:2019-05-14 23:5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干部政治优势与社区服务资源互补共享浅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老干部政治优势与社区服务资源互补共享浅谈》。

第一篇:老干部政治优势与社区服务资源互补共享浅谈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也是进一步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客观需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老干部工作无小事”,“事关大局,十分重要”。可以说老干部工作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不是中心但牵动中心,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老干部工作,是老干部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传统的老干部工作方式、内容,必须适时调整、不断

更新,迫切需要我们认清形势、调整思路,不断探索新路子。近年来,在县委、市老干局的领导和关心下,我县老干部工作部门以社区为依托,一方面挖掘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干部服务,拓宽为老干部延伸服务的渠道,反过来社区又利用老干部的政治优势推动社区工作,使社区工作和老干部工作获得了双赢,我们就在新形势下老干部政治优势与社区服务资源互补共享,利用社区资源服务老干部工作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老干部的现实生活特点

1、闲暇时间充裕。闲暇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特点。随着老干部年事已高,他们打发闲暇时光的最佳方式就是在人际、地缘熟悉的社区里开展各种兴趣活动。

2、精神需求广泛。老干部群体在社会老龄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角色的变换及其连带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老同志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仅靠老干部工作部门来解决是难以完成的,依托社区就成为拓宽老干部工作渠道的有益探索。

3、服务需求全方位。进入高龄期后,老干部群体的需求更倾向于居家养老、健康长寿、呼唤亲情。

4、追求生活品味。老干部物质生活较好,他们对政治学习、身心健康等问题十分关注,迫切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有不少老同志要求学习文艺、书法、绘画、烹饪、舞蹈、插花等各种高雅和时尚的艺术。这就必须借助全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老干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二、依托社区服务资源共享的做法

1、营造浓郁的社区尊老氛围。

一是在每年召开的党的建设大会上,县委书记专门就老干部工作提出了“在社区建设各个环节中加强协调和指导,把老干部工作纳入街道、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当中”,每年召开2—3次专题性会议,听取和研究老干部工作;每年还通过党建工作例会,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月谈会的形式,听取对老干部工作的情况汇报、交流,总结。通过老干部工作例会制度,形成一条老干部的工作链,并组织有关同志到社区调研,了解老干部对社区的服务需求、征求老干部对社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并承诺在制度上保证对老干部的优惠和照顾。在考核过程中,组织老干部代表参与社区民主评议,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加强调研,对前瞻性、关键性问题及难点问题,重点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攻关和试点工作,探索解决的思路、方法。止目前,撰写老干部工作调研材料5篇,为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是实行了老干部工作网络化管理。为了把“老干部工作责任制”的建设推进到社区,我县形成了4个社区党支部、50多个楼道活动党小组。各居民区按就近方便原则,延长了党组织工作的手臂,形成了老干部工作在社区一级有人管、居委会一级有人抓、深入楼道有人做的良好局面。

四是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全县各社区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多种形式宣传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宣传老干部的历史功绩和为现代化建设继续奉献的先进事迹,宣传社会各方面尊重、关爱老干部的先进典型,全民尊重、关爱老干部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

2、多重服务让老干部“老有所安”。

一是实现多重关爱和细化服务让老干部“老有所安”。在社区建立社区老干部服务工作的联系簿。老干部工作考核与社区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同步进行;离退休干部与在职干部同步参加社区的重大活动。社区党组织在春节、“七一”、重阳节上门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形成制度,在党委、政府召开的重大会议都邀请老干部代表参加,一年两次向老干部通报。

二是老干部工作部门和街道组织部门没有因老干部融于社区而放松对老干部的管理服务,他们仍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区有关老干部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老干部工作责任制要求,逢年过节走访慰问依旧,生病住院探望依旧。老干部在社区得到多一层关爱。现在老同志一个求助电话,社区工作人员会马上到家,为其排忧解难,时间快捷、行动迅速、安全可靠的社区服务,开始受到老干部的欢迎。

三是加强联系,为就近提供必要保障,目前各社区与县委办局级单位结对共建的单位达60多家,对老干部工作也做到有事共商、困难共帮、问题共解、活动共办,从而形成齐抓共管老干部工作良好局面。各社区还注意加强与老干局及老干部原单位的联系和沟通,通过不同形式,经常与原单位党组织进行联系,通报老干部在社区的生活学习情况,反映老干部、特别是对困难老干部的要求,落实好有关的政治、福利待遇。

四是紧紧围绕老干部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政治权利,身心健康、合法权益保护,生活物质保障等重点问题开展工作,确保对老干部优先优惠。在普遍提高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同时,特别注重帮扶救助生活困难的老干部,建立健全老干部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对生活困难的孤老遗属、子女不在本市工作的独居老人、身体多病、无人照料的老干部,试行政府购买服务。

五是定期向老干部提

供政策咨询服务、家政生活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信访接待服务、困难救助服务。组织专业人员为他们提供医疗救护服务,充分让老干部享受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社会发展进步成果。

六是开展特色服务,让老干部“完全满意”。实行“一帮三必访十必谈”,为老干部开展特色服务。“一帮”就是实行老干部工作人员与老干部结对帮扶,一名工作人员至少联系帮扶一名老干部;“三必访”就是在老干部生病、去世、家庭有变故时,老干部工作人员都要进行走访慰问;“十必访”就是对有下述十种情况的老干部,要开展谈心活动:常年卧病在床的、生活不能自理的、生活困难窘迫的、鳏寡独居的、离异独居的、家庭不和的、与邻里关系不睦的、经常上访反映问题的、易地安置的和老干部遗属。

2、灵活建立切实可行的活动阵地。

一是将社区、居民区图书室、活动室、社区小党校等教育设施全面向老干部开放,而且还在各居民区设立老年活动室,为老干部提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场所。成为老同志们联络感情、加强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为适应老干部业余休闲的需要,我们把社区的两处活动室全部改为全天开放,并根据老干部的需求分别设立了乒乓球室、棋牌室、麻将室、台球室、图书室、书画室等,满足老干部的不同需求。

二是各居民区党支部因地制宜成立老干部学习小组、老年人健身队等形式,开展学习、健身等活动,活跃老干部身心。

三是合理布局,在县城还有6处社区健身公园,新建有5000平方米社区医院,老年公寓,婚庆服务、健身器械、图书阅览、棋牌娱乐、修脚治疗、保健按摩、家政服务、艺术摄影、周边农家休闲场所等服务一应俱全。

四是按系统有计划的建立退休老干部活动室。xxx社区周围教育系统老干部居多,老干局、社区与教育局经过多次协调在风景幽雅的渊泉小学内建立了占地面积100平米的教育系统老干部活动室,专人服务管理,学习、娱乐、活动设施齐全。

3、主抓理论学习、体现老有所学。

学习可以使人获得真知,汲取营养,不断进步,更能使退休老党员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国内外时事政治,了解xx经济发展状况,获取信息,开拓视野,从而做到思想上与时俱进,行动上永不停歇。xxx区教育系统党支部坚持每月10日的党员组织生活日制度,除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外,自觉做到自省、自警、自励。还重点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及国际国内新闻等。党员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和地方新闻,阅读各种党报党刊,及时了解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学习资料上有教育局为他们订阅的《甘肃日报》、《酒泉日报》、《党的通讯》,为了加深对重要文章及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指定专人剪贴、汇集,现已存有4本,并定期出黑板报、摘录国内外重大新闻、我县重点项目简介,同时还刊登了养生、健体、防治疾病常识及格言、歌诀,还有天文、史地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学习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通过这些办法,真正使学习落到了实处。在今年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他们按照县委和渊泉镇党委的安排部署,结合本支部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了学习计划、时间、人员、内容、考勤、记录、效果“七落实”,支部还在党员活动室办了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党员人均写心得体会四篇,记读书笔记1.7万字,70多岁的老党员xx同志仍能坚持学习,在活动期间记读书笔记达2万多字。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党员的政治素质,使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党的意识更加坚定。

4、丰富文化生活、开展有益健康的活动

对于退休老干部来讲,只有多组织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多运动,使大家有一个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发挥余热。针对老干部生理和心理实际情况,xx社区、xxx社区和xxx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帮困送温暖活动,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学校、老干部活动室的功能,适当添置专门设施设备,积极组织老干部开展琴棋书画、歌咏舞蹈、健身保健、诗歌创作、朗诵垂钓灯日常文化活动,利用节假日和各种群众场合组织老同志和青少年开展”老少共建文明城”、“老少同乐扭秧歌”、“老少同心扎花灯”,“尊老爱幼、爱我家园”书画比赛活动,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活动、在寒假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认识瓜州、热爱家乡,争做文明小公民”系列教育报告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健康文娱活动等,帮助老干部增进身心健康,增添了生活情趣。

xx社区教育系统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老干部的普遍欢迎。活动总体安排上,坚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拘于活动项目的时间、繁简、场地,重在活动实效。在活动形式上,以自由结合为主,集体组织为辅,因个人爱好和身体状况不同而不同,在活动内容上坚持多样化,重点把爱党爱国,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贯穿其中,在活动内容上,力争保持天天有活动,在室内搞书法、绘画作品、花卉展,各种棋牌比赛,室外组织健身操、举办门球邀请赛,一方面相互学习,增长技能,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另一方面也增进了与社区群众的友谊。同时他们还多次组织党员参观县内的火车站广场、榆林中学,广至移民乡等重点项目建设,使大家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县情,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县文化馆与全县四个社区组织广场艺术团吸纳12名有文艺特长的老干部参加,坚持广场艺术演出活动,成为县城及周边群众必去之处。

xx巷社区结合老年人的特点,组织老干部参加了社区举办的“家庭才艺大赛”和家庭趣味运动会。并组织老干部参加市、县举办的摄影、美术、书法大赛,通过老少同乐联欢会、座谈会等为老干部展示自己的风采和才华提供了舞台。社区的图书阅文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电子阅览室、等活动场所物尽其用,备齐了麻将、象棋等娱乐用具,实现了无间断开放,让他们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社区的和谐与温馨。

三、发挥政治优势,社区工作和老干部工作获双赢

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既是对他们的尊重,更是为他们发挥余热、体现人生价值创造条件,同时也为社区工作增添了活力,为此,社区充分发掘老干部政治优势,能力和专长,为社区建设和文明建设服务,以使社区工作和老干部工作获双赢。

一是发挥老干部的专长和协调能力,为社区建设服务,各居民区党支部通过经常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向老干部通报居委会工作,让老干部参与社区建设,聘请老干部担任社区党建顾问、关心下一代协会辅导员、社区议事员、居民楼组长等形式,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发挥老干部的作用。

二是展现老干部的魅力和知识才能,为社区文明建设服务,各居民区党支部精心创设平台,请老干部们为社区学生讲党史、革命史,请老干部为社区党员、社区老年学校、社区青少年作报告、谈体会,邀请老干部参加居民区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活动,让老干部以身说法,影响、带动周围的党员、群众,取得了很好成效。

三是让老干部“老有所为”,实行老干部听证会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老干部座谈会,面对面地倾听意见,解疑释惑,组织老干部开展调研活动,听取老干部对重大决策的建议和意见。吸纳老干部担任义务社区调解员、革命传统宣传员、小区治安巡视员等力所能及的工作,进一步实现老干部的人生价值。

老干部在社区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们担任政治宣传员、党课报告员、民事调解员、社区建设议事员和关心下一代辅导员等,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干部在社区不仅得到了关爱,而且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开始关注社区、热爱社区、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人们都说当今城区物业管理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因为事无巨细,xx巷社区xx小区原xx县政协主席、xxx同志自退休以后,数年如一日,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为社区事业热心奔波,凭着对社会事业的热忱与责任感,赢得了居民乃至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尊重。

老干部在社区里没有“人走茶凉”的感觉,组织的关心,周围人的尊敬,这在他们的心理上是极大的安慰。很多老同志十分愿意将晚年贡献给居住的小区。老同志都认为,社区为其晚年生活带来了便利条件。老同志表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愿意多为社区做些事情。老干部与学生家长一起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利用重要纪念日和假期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共同学习科技知识。老同志们参加社区组织的夕阳红合唱队,歌唱幸福的晚年生活。

xxx社区教育系统老干部支部在抓好党员学习教育的同时,把引导党员“管好自己,管好子女,发挥余热,奉献自我”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支部鼓励和引导党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协助、监督小区卫生,保护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等。在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主要是采取学习鼓励、典型引导、协调支持等办法,了解党员的思想状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关心他们的疾苦,积极为党员发挥余热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党员自觉做到;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绝不找组织的麻烦,在奉献上多一点、在利益上让一步、多给工作提建议、不给组织出难题。在前年部分农民为棉花价格问题围访县政府时,党支部及时召开支部会,做党员的思想工作,让党员在此问题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首先是不围观、不议论、不参与,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邻居、亲戚朋友的思想工作。对患病住院和长期有病、半身不遂的老党员,支部委员自己出钱,买一些营养品前去看望,让党员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在党组织的积极鼓励和有效引导下,有的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寒暑假对青少年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帮助他们制定活动计划,具体组织活动,又如党员xxx同志,利用双休日无偿的组织大院学生补课、讲故事,搞小区卫生,同时还将活动室的桌布、椅套拿回自己家洗净缝好,平时还能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一些活动。为了整治和美化活动中心环境,党员带头动手整理库房、油漆门窗、书写标语、剪字、擦玻璃、搞卫生,党员xxx同志发挥自己会做木工活的特长,为活动室修理桌凳,制作小长凳6个,做宣传板两块,为活动中心节约资金四百余元。

综上所述; 做好老干部工作是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从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高度、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高度出发探索老干部工作新形式,让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社区、社会服务网络,全面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做好老干部的各种服务工作,以住宅区、社区或老干部比较集中的区域为依托,把老干部工作与住宅区、自管小组建设结合起来,依托群团组织和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探讨建立区域服务体系的可行性。制定老干部高龄突发事件应急办法,力求预防在前,应急在先。

xx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09年8月3日

第二篇: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

侯建军

(《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第12期)

【摘 要】网络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投入,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资金、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发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这些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通过先进的通讯技术迅速流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充分共享。在共享与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修改和完善,起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作用,产生更大的价值。将网络教育资源在共享过程中获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又投入到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可建立起自身的投入产出机制和教育效益的经济观念,形成投入——建设——共享——增值的良性循环,促进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资源共享

引言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繁荣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资源在全球乃至局部地区的分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模式的高等教育发展很难迅速缩小这种差别。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教育可以使教育资源不受时空限制地迅速流通,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已成为教育全球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有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教育资源?如何将学校的教育资源与企业、行业的实践教学资源结合?这是普通高校开展网络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教育资源的网络化需要大量的设备、技术和资金的投入,促使高校走出校园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网络课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条件,资源共享是降低开发成本、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由此带来的全球教育融合将促进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一、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网络资源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计算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各种信息资源组成充分共享的资源集成,其中与教育相关的资源称之为网络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通过网络的连通,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施教、学习、管理和服务的途径,从而打破教育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大大推动教育全球化的进程。

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对有关教育类信息的基本元素,包括数字、词汇、声音和图像等进行采集、编码、数字化、存贮、分类、传输、检索等,使这些基本元素或称素材彼此之间建立一种关联。教育知识资源的建设,则是对教育信息资源的组织、加工和提炼,是将众多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系统结论的过程。换句话说,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知识资源的“子集”,人们通过获取和吸收信息,并寻找信息间的内在关系来构建知识。知识与知识、信息、资料等的碰撞火花,将会产生智能,智能是创新的灵魂。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人力资源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才能够更有效地将资料、信息等转化为新的知识。普通高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丰富,建设网络教育资源有着独特的优势。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就必须摆脱长期积累的课堂教学的思维定式,避免简单的课堂搬家,或者将教材简单地搬上网。对于学习者来说,利用互联网等多种知识的载体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需要受到教师的关注,需要师生交流,需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应充分考虑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融会贯通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并且要注重加强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行业实践教学资源的融合与互补,使网络教育资源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适应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网络教育使以前封闭的院校教学成为开放的、社会化的教学,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优秀教师的授课内容被编制成课件放在网上,学生根据需要,可随时调出、反复学习,聆听名师教诲不再是奢望。校园的围墙被打破,使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网络教育课程的开发需要资金、技术和内容的统一。高校的教师提供教学内容,由国家投资和提供技术服务制作成课件,是政府解决我国远程教育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5月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目前已建设了300多门网络课程。同时,政府还鼓励院校开发自己的网络教育课程,发挥各校的特色。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素材、信息和知识资源搬上网。这种由国家、学校和教师建设的网络教育资源,在网络教育实施过程中正在显示出优越性和实用性。

二、网络教育资源共享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越来越走向社会化、全球化。网络教育不仅使一所高校内的教学资源得以深入的挖掘,而且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在校学生可跨校选课,校外的网络教育学

生的学分可以得到承认和转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高等院校是网络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何种形式的网络教育,都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

目前,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大多处于孤立分散状态,而且标准不统一,能够用来交流与共享的少。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统一教育资源建设的标准,按照国际通用的TCP/IP协议和有关技术标准,以Internet为主要传输和交流的媒体,同时考虑与电视、数字电话等其它传输媒体的兼容性,这样才能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共享有三个方面:一是自身共享。信息资源的基本元素或称素材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人们在投入精力构建素材的同时,也是这些素材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即这些资源的使用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使用中不断地丰富、修改、完善和再使用。二是与他人的共享,即在一定范围内的共享,包括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教育资源的交流与互动。三是全球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任何人的知识获取和增长都是在交流、互动和共享的过程中实现的。例如,人们把自己掌握的个性化的知识传播出去,他仍然拥有这种知识,甚至通过传播、交流和互动,原有的个性化知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

三、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中的几个问题

1.个性与共性问题

世界是多民族的融合体。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强调了民族的个性文化,即不同民族文化相互独立的价值。但是,一个民族要融入世界,就必须寻找共性,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交通和通讯技术的现代化促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民族个性文化在更便捷的环境下快速地交流和互动,不断产生碰撞、冲突和融合。正确处理民族个性文化与共性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才能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保持民族个性文化的发展,进而使得民族文化进一步发展和升华。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要注意突出个性、激发潜能、突出特色,展示教育机构、民族、国家的优秀文化;共享中要寻找共性,吸收外来优秀教育资源,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产业化问题

高等教育具有社会公益性和产业性特征。首先,高等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作为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基本建设,高等教育具有从社会长远利益出发追求社会最大价值的功能。但是,如果只强调其公益性特征,将会导致教育的投入和运行是非生产性消费,不可能形成良性循环。因此,高等教育仅仅具有培养人才和新知识产生的源泉的功能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其转化知识的作用,即把知识转化为技术、转化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才能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是投入,包括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员的投入;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则是资源的交流、互动、完善和增值的过程。知识资源与自然资源不同,知识资源具有共享性和增值性的优势,知识在生产、传播和使用过程中,可以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产生更大的价值。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的增值作用远远大于传统资本。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地搜索和查找,获取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例如,依靠知识增值作用而迅速成长起来的知识型企业越来越多,这样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促动了教育全球化的发展。因此,在网络教育的发展中必须充分考虑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公益性和产业性,两者兼顾,使网络教育资源在共享中得到发展和增值,将获取的经济效益又投入到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建立起自身的投入产出机制和教育效益的经济观念,形成投入——建设——共享——增值的良性循环。

网络教育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的变化和降低教育费用的需要,由院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网络教育成为当今的潮流。网络教育在教育方法、教学环节、教学的组织、知识的讲授及图书资料的占有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高校;而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经营理念上又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网络教育中,高校与公司企业紧密结合起来,高校负责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务的管理,公司企业出资金、技术,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我国长期以来教育经费来自政府,一方面,政府官员任职的短期特征与教育效应的长期规律势必发生矛盾;另一方面,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实行直接受益者不负担任何教育经费的政策,结果造成国家的负担越来越重,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发展要求投入的经费越来越多。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鼓励国内外企业和民间资金介入高等教育。尤其是我国的网络教育,启动资金的短缺制约着高技术、高质量、高水平远程教育方案的实施。多渠道的投资与融资政策,是推动我国远程教育“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应鼓励高校与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包括技术、资金和市场运作等,鼓励支持国内高校与国外高质量大学和IT类跨国公司在境内和境外联合办学,构建新的产业结构。

结束语

网络教育通过技术连接时空上分离师生的交流方式,已成为全球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网络教育可以帮助中国缩小和世界的时空距离,给更多的人以更多的教育,这在全球向着信息时代转变的过程中是有意义的服务和目标。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网络教育可以缩短中国和世界在人的素质、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水平上的距离。网络教育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层意义上,网络教育不仅促进了国家的发展,而且还会对这个国家的全球化的发展产生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他们的教育基础设施中凭借网络教育手段,应用进口课程可以使它们跳跃过某些发展阶段,即充分共享世界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使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取得更快的进步,最后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和政治体系中的更平等的伙伴。

[参考文献]

[1] 杨圣华.浅谈网络教育优势及其发挥[J].中国远程教育,2002,(12)

[2] 谭尚渭.远程课程的质量保证与效果评价[J].中国远程教育,2002,(12)

[3] 郑仁星.开放远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5)

[4] 肖军.网上教学资源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3,(5)

作者简介:侯建军,教授,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100871)。

第三篇:2008年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工作总结

若尔盖县农业水利局2008年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工作总结

根据《若尔盖县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实施方案(2007——2010年)》的要求,以大力开展农民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努力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为目的,我们围绕科技成果推广、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科技入户等方面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现场示范、专题讲座等方式,抓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完成骨干农民培训122人,阳光工程培训110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7830人次,带动农户科技推广188户。一是将培训讲台搬到田间地头,农业技术人员边讲课边示范,农民边听课边动手,理论联系实际,农业技术人员讲得生动易懂,农民学的轻松;二是集中培训,发放农业科技宣传资料和农村实用技术手册1200余份、册,组织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宣传资料和农村实用技术手册,宣传农业农村政策,重点是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一免三补”政策,使支农惠农政策深入人心;三是现场培训,组织带领 农民参观考察示范农户,学习栽培技术,推广好的品种,介绍好的经验。

(二)大力推广主推技术。根据自然和气候特点,结合农作物生产特点特性,重点推广以下六方面的技术措施。一是选用良种,从农作物种子着手,筛选适宜的优良品种,把好农作物生产第一关;二是推广地膜种植,根据我县地域气候特点,实施地膜种植,有利于种子保温保水和出芽生长;三是马铃薯双行错窝技术,确保高产高质;四是配方施肥技术,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取土样进行养分含量测定,切实起到合理施用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减少污染的作用;五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加强病虫草害监测,以防治为主,实行合理轮作;六是油菜小窝密植点播技术,提高作物单产。

(三)抓点带面,当好科学种田的领路人,全面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认真落实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行技术指导责任制,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联系2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4户以上。做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组织技术指导员入户上门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有效解决生产中的实际技术难题。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抓好科技示范,示范种植绿豌豆100亩、彩色马铃薯10亩,高原中低温食用菌3万袋,杂交玉米49亩,大棚蔬菜1亩,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子,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基础,用科学种田的实例起到示范推广 的作用。

二、取得的成绩

(一)促进了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完成骨干农民培训122人,阳光工程培训110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7830人次,带动农户科技推广188户。培养了大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农业实用技术得到有效的推广,推广率达98%。

(二)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目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抓好科技示范,示范种植绿豌豆100亩、彩色马铃薯10亩,高原中低温食用菌3万袋,杂交玉米49亩,大棚蔬菜1亩,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子,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基础。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与应用的到位,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4699余吨,种植业对农民增收贡献达70元以上。

(三)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在推进农业科技三大行动中,我们明确主导品种、选准主推技术和开展主体培训,按照技术培训到村到户,示范指导到田的要求,集中向广大农民推介和传授了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四篇:2007年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工作总结

若尔盖县农业水利局2007年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工作总结

根据《若尔盖县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实施方案(2007——2010年)》的要求,以大力开展农民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努力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为目的,我们围绕科技成果推广、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科技入户等方面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工程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农业水利局局长张荣亮任组长、副局长任良清任副组长,科教股、农技站、农经站、农机监理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2007年培训农村实用技术2426人次,新型农民157人,带动农户科技推广188户。一是将培训讲台搬到田间地头,农业技术人员边讲课边示范,农民边听课边动手,理论联系实际,农业技术人员讲得生动易懂,农民学的轻松;二是集中培训,发放农业科技宣传资料和农村实用技术手册800余份、册,组织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宣传资料和农村实用技术手册,宣传农业农村政策,重点 1 是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一免三补”政策,使支农惠农政策深入人心;三是现场培训,组织带领农民参观考察示范农户,学习栽培技术,推广好的品种,介绍好的经验。

(三)大力推广主推技术。根据自然和气候特点,结合农作物生产特点特性,重点推广以下六方面的技术措施。一是选用良种,从农作物种子着手,筛选适宜的优良品种,把好农作物生产第一关;二是推广地膜种植,根据我县地域气候特点,实施地膜种植,有利于种子保温保水和出芽生长;三是马铃薯双行错窝技术,确保高产高质;四是配方施肥技术,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取土样进行养分含量测定,切实起到合理施用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减少污染的作用;五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加强病虫草害监测,以防治为主,实行合理轮作;六是油菜小窝密植点播技术,提高作物单产。

(四)抓点带面,当好科学种田的领路人,全面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认真落实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行技术指导责任制,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联系2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户以上。做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组织技术指导员入户上门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有效解决生产中的实际技术难题。

二、取得的成绩

(一)促进了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依托大骨节病区产业结 构调整、牧民定居行动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2462人次,新型农民157人,带动农户科技推广188户,培养了大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目标。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与应用的到位,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07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4580吨,种植业收入789万元,种植业对农民增收贡献达50元以上。

(三)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在推进农业科技三大行动中,我们明确主导品种、选准主推技术和开展主体培训,按照技术培训到村到户,示范指导到田的要求,集中向广大农民推介和传授了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第五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共享

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共享

作 者 :陈 新

工 作 单 位 :十堰市郧西县夹河镇初级中学

二0一三年四月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制定与实施昭示着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现代社会早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强烈冲击着社会上各行各业,教育也不例外。电子备课、开发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等等已经被广大教学工作者掌握和应用,但很多时候,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还只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概念的提出,要求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必须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个关键环节——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用和共享就尤其重要和必要。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应用;共享;

Abstract:..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2010-2020)"beckons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stage.Modern society has already entered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 strong impact on the businesses in the community, and education is no exception.Electronic prepa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urseware aided teaching has been teaching workers to master and applications, but a lot of the tim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eaching only stay at a more superficial level, with the proposal of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 requirements iT for teaching must be raised to a new level, a key link as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ubject-the schools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and shar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aching resources;application;sharing;

目录

引论...................................................................................1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

(一)国内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历程..............................2

(二)国内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现状..............................3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4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4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环境建设与发展要素分析.......................5

(一)先进教学资源环境发展要素分析..............................5

(二)以机制建设推动先进教育资源环境发展要素的系统化发展........7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与共享方案设计........8

(一)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系统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9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运用...................................14 结语.................................................................................17 参考文献............................................................................18

引论:教育信息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及资源的开放、共享。随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教育资源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对于教师来说,高质量的备课,精美的课件制作,生动的动画演示以及教师再学习等等都离不开强大的资源背景;而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能力不仅需要强大的资源平台,而且其质量的高低也成为资源建设的关键所在;对于学校来说,建设校园网,价格不菲的投入,又如何能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服务呢?校园网如何来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积极作用呢?显而易见,牵扯到教育信息化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强大的教育教学资源,资源库已然成为新一代教育网络的心脏。但是另一方面,仅仅建立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之所以建立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是为了将其投入到教学中去,让其真正成为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工具,因此数字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以及资源的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用和共享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发展历程以及建立实现数字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重点论述了数字化教学的应用和资源共享的方法;分析了在信息时代应用数字教学资源的整体构想;展望了未来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应用、共享的发展方向,着重了解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态度、意见和建议,分析教师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现状和需求,探究高校资源建设、应用和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期争取为中小学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国内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历程 到目前为止,国内资源建设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代:

第一代教学资源库:以文件夹的形式管理素材,素材以成品课件、PPT、图片、视频资源为主,因此也被称为文件夹资源库。这一阶段资源库应用为教师提供的主要服务相当是将板书、挂图和记录片通过投影(或电视)播放出来;其优点是: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缺点是:应用对象仅限于教师,不能普及到学生。

第二代资源库:结构为“系统+课件”,学校通过购买成品资源库作为基础,更新完善主要通过零星开发和各处搜集进行,因此也被称为系统——课件库。在应用方面,许多学校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为赛课和公开课准备,通常每堂赛课需多位教师辅助,从设计到PPT、动画制作到素材搜集。这一阶段的成品资源库没有统一标准,其缺点是: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各资源库素材无法共享,教师制作的课件因为不符合别人教学思路,通常也无法提供给其他教师使用。优点是:这一阶段的资源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建库”的问题,但有待完善;

第三代资源库正是目前大力倡导的新一代资源库,具有统一标准、体现课改思想、强调探究、注重交互性、全面整合现有资源、素材与管理系统分离、课件设计理念紧密结合E-learning(网络化学习)等特点。教育部资源建设标准的及时推出也为此次资源建设推波助澜。管理资源的功能模块被独立出来,资源以纯“素材”的形式存在,将“素材”放到管理系统中才能方便快捷地使用,基于E-learning的网络课程开发和满足远程教育的需求成为第三代资源库建设的新目标。在此背景下,各教育单位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动态更新、与课程改革同步并面向师生(甚至家长)的综合性资源库,以适应学校校园网、教育城域网需求,实质解决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

可见,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资源建设问题已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问题的制高点和重心,也是教育信息化能否实现的重要保障,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和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将在硬件条件完全符合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所积累的丰富教育资源,开展专业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二)国内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现状

1、教师使用的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

随着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获取教育资源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通过哪些方式获取需要的教育资源是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62.1%教师所用的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络,其次是电子图书期刊,占18.7%,而在过去作为主要教学资源的传统纸质图书期刊,现在被教师选择的比例只占12.3%,远低于网络,而只有5.9%的教师选择使用光盘。可以看出,目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己成为我校教师的主要资源来源。

2、教学资源的需求类型

对于教学资源的类型需求,教师需求最多的是多媒体教学课件,达到88.2%,其次是电子教案占69.5%,网络课程和教学软件基本相当,分别是44.9%和41.2%,教学录像和专题学习网站的需求分别为35.3%、33.7%。从调查数据看,教师需求比较多的是与课程教学紧密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对于其他资源类型需求也比较高,这说明教师需求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3、教师需求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倾向

对于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网络课程、教学课件、多媒体素材和软件资源几种常见类型的教育资源,绝大部分教师均表示有迫切需要或需要。而校内这几种类型的资源,只有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他几种资源则比较少。关于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能否满足需求的调查,接近60%的教师认为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基本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有40.6%的教师认为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通过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教师需要数字化教育资源,尤其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软件资源等,而这几种类型的资源学校的丰富程度一般,也只能基本上满足教师的需要,有些甚至还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今后学校在进行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时,要丰富教育资源的类型,不仅仅是购买几个数据库的问题,更应该考虑到资源的多样性。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1、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校园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强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已经成为关注的中心。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立,不仅改变了过去各学科教师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状态,使得原本孤立、零散的教学资源产生整合聚集效应,也避免了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增加了教育的新手段,方便了师生的使用,对促进教学改革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2、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更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更新与拓展、扩大课堂容量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 由于中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于抽象思维市占主导地位,对于一些抽象的定义、概念、几何形状等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而数字化的多媒体的运用恰好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同时,大量的教学资源的开放,有利于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有助于分层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分享专家经验,共建精品立体化课程资源,弥补师资不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国内各教育机构和各中小学纷纷加快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应用方面的探索步伐和改革力度,并逐步建立起了与数字时代接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目前国内中小学教育的数字化、信息化程度去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对我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现状有充分的估计,对现状和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的挑战和发展有科学的应对措施和战略安排。

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最近几年,“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共享”已经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口头禅,但实际上学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通常还是传统式的灌输式的教育,学校的机房经常是空空如也,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最主要的方式还是课本以及老师的口头灌输,而作为学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将优质教学资源放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供学生自主的获取。由于学校不能充分从思想上认识到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也没有从实际行动上花大力气支持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使得数字化教育资源在中小学的发展非常缓慢,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和共享也就无从谈起。

2、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与管理机制

近年来,伴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一些成 就,但另一方面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还是现代远程教育实践领域,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与管理机制导致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适于教育教学应用的优质教育资源较为匮乏;(2)适应和满足于特定学程领域的多样化的、海量的教学资源环境较为缺乏,特别是适应国家新课程改革需求方面;(3)在集成社会资源与投资以支持教育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缺少有效的政策及相关激励机制;(4)优质资源可持续生成和发展方面缺少有效的环境等。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虽然社会、国家在数字化教育资源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但难以构建搞笑的数字化资源共享系统和环境。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环境建设与发展要素分析

(一)先进教学资源环境发展要素分析 如前所述,生成教育教学资源,并促进区域内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协同共享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形成高可利用性的教育资源共享环境,如何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支持以教育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观点之下的教育资源的生成、演变与优化,如何促进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创新型应用等问题已成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前沿。为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升构建先进教育资源共享环境的意识和层次,我们不妨对构成这一资源环境建设中的相关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下分析模型;

在该要素分析中,总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最基本的要素是资源系统中的主体要素,即资源的提供者、资源的管理者、资源的使用者和(可拓展的,分布的)资源共享平台;第二,中间层次的要素是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下的资源极其发生在资源上的诸多活动;第三,在两侧,是先进资源与管理环境中的两个支撑要素,即平台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以及资源面向教育教育的可用性。这三类要素中,第一类,要素是构建先进资源共享环境的基础,特别是有效的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关联教育资源提供者、教育资源使用者、教育资源管理者以形成多主体协同的物质基础,是系统“先进性”的起源。第二类和第三类要素是软要素,这些要素中,以全生命周期理念开展教育资源共享与管理是“先进性”实现的重要保障,而符合教育教学需求是“先进性”实现成功与否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性要素是“先进性”资源系统能够产生更广泛社会影响、实现社会投资回报的关键。相关要素内涵分析如下:

在第一类基本要素中,资源的提供者、资源的使用者、资源的管理者应围绕先进资源环境建设而开展有效的社会分工和协作,在协同论指导下形成紧密协作的社会群体,这种协作关系的支撑应落实到资源共享平台上,得以物化的支撑和有效运作,因此,(可扩展、分布式)资源共享平台是建构先进资源共享环境分析模型的物质基础。在第二类基本要素中,为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生成与运用,必须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开展资源的管理,包括在“资源的准入”“海量资源生成”(海量是先进资源共享环境高可用性的前提)“资源评价”“资源的优化与淘汰” 等环节上开展资源的管理与优化。此外,从资源使用的角度看,发生在资源上的活动应该得到有效支持,这些活动包括资源“创建”“许可”“重用、修改”“共享”“查找”“使用”“管理”,在这些构成要素中,资源的“许可”和资源的“重用、修改”能力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以机制建设推动先进教育资源环境发展要素的系统化发展

如前所述,在教育资源共享与管理系统向高级阶段发展演化的进程中,必须以系统化的观点将推进高效能资源共享环境建设各相关要素组合起来,形成有机整体。在此过程中,有效的资源共享与管理的机制是关键(所谓机制,指一个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应积极加强先进教育资源共享环境建设的机制研究。在先进教育资源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应参考上述模型,结合各类领域、各类区域的实际情况,探索综合该模型各要素实例化的有机组合形式、方式和途径,形成各种有效的机制。

例如,就政府在这一资源共享环境建设的角色来看,各个国家在各自国情下、各自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下而采取了不同的步骤、措施和策略,具有不同的定位,相关政府部门在资源建设中发挥不同的职能:(1)政府提供经费,并实施宏观调 控,如美国;(2)不仅提供经费,还负责组织制定规范等具体事宜建设,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政府负责组织资源的整理,只是旧资源的盘活,没有再加工 和精加工,如突尼斯;(4)政府负责搭建运营平台,制定规范,引导企业和学校的合作等事宜,如英国。再如,一些国家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除强调政 府的主导作用之外,还重视发挥企业和私人机构的作用,建立有效的机制,加强政府、企业、学校三方之间的合作。如英国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政府制定政策规划与实施方案; 制定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统一技术标准,保障系统的通用与共享;提供资源建设的激励资金; 为学校自主采购与建设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提供咨询,并对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活动予以评估,政府十分强调与企业的合作,激发企业的资金投入与产品开发的积极性,协调企业与教育的合作,建立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师培训等项目面向企业公开招标制度,激励企业为学校提供技术设施,同时,通过竞争机制的建立,降低价格,提高服务质量。上述方面,只涉及到了ALRSEAM 模型中关于“可持续发展”要素这一部分,其他要素都可围绕模型中要素所包含的价值理念,而具有差异化的、可行性的实现形态,从而形成有效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三、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与共享的方案设计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数字化教学的关键。本节阐述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系统结构、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及整个资源体系的教学应用实践,探讨在信息社会全新教育的形势下,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方案和应用规律。

(一)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系统模型

先进的资源体系必须遵循先进的指导思想。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系统模型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重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具体考虑以下几点:支持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讲授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与学习模式;支持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实现师生间畅通无阻的交流与协作;体现网络化的特点,具备大容量、大规模、开放式、共享性、共建性、实时性等特性;体现资源丰富的特点,形式多样;充分体现多媒体的特点,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交互界面设计友好,建立超文本链接,管理及使用便捷,能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为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化教学提供服务;体现技术先进性,可采用SAN/NAS技术、全文检索技术、流媒体技术等。以此为基础,构建的系统结构模型如下图。

(二)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

(一)多媒体素材库

为了方便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多媒体电子教案的制作而建立多媒体素材库,库内素材应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五大类。1.多媒体素材库在功能设计及技术实现上应具备的特点

实现权限分配和分级管理,有管理员级和用户级,用户必须先注册后使用,可以通过WEB管理员登录,实现远程管理,转换工具和审核工具则采用服务器端管理方式,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实现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使用者可以通过校园网上的每一台电脑上传素材,描述信息与文件一一对应,所有素材均可进行在线预览,图片均以微缩图的方式呈现,提高用户选择素材的效率;基于全文检索系统核心技术开发检索功能强大,设计多种查询方式,可以按学科素材、素材格式、素材类型进行树状目录查询,还可进行关键词查询,在前一次查询的结果中再进一步更精确地查询;实现跨库检索功能,可同时检索素材库、课件库、VOD视频点播系统等多个数据库的记录,检索的结果可在线呈现;设计个人收藏夹功能,可形成个人资源中心,在任何类目下,用户均可以直接添加素材到本类目;设置临时上传目录,素材经过管理员审核后才可进入正式库,管理员可以对课程资料、学科资料和素材用途资料进行管理,增减、编辑、修改相关条目。2.素材入库方法

文本格式的素材直接通过审核工具进入数据库服务器;图片格式的素材利用审核工具直接进入数据库服务器,同时生成一个供预览的缩微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素材如果是流媒体格式文件直接进行审核入库,对于非流媒体格式文件,则先经过转换工具统一转换成WMV流媒体格式,再审核入库;素材特征说明的描述信息随素材一起入库。

(二)多媒体课件库

1.多媒体课件库的功能模块

(1)用户模块。这个模块包括用户注册、修改注册信息、上传图片、查询其他用户等内容。

(2)课件上传模块。上传通过浏览器进行,在服务器端经过系统优化,使上传达到一定速度。

(3)课件播放模块。为了让更多种类型的课件文件可以被播放,系统要集成常用的播放服务器,如Real.server和Media server等。

(4)系统统计模块。统计课件库系统的日、月、周等的平均访问量。(5)内部邮件模块。可以让系统的用户之间交流信息、收发信息。

(6)管理模块。包括系统栏目、分类的设计、用户的管理与审核、课件的管理、信息的发布、登陆日志的管理等。2.多媒体课件库的技术特点

(1)基于WEB技术开发,所有操作均通过WEB浏览器进行。

(2)采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实现对文档文件、图片文件、动画文件、WEB网页文件、PPT格式文件、可执行文件、光盘文件等多种格式课件存储与管理。(3)采用Real Server Basic和Windows Media Technology技术,构架通用的流媒体服务系统,采用流媒体技术实现对视音频课件的管理。

(4)设计用户课件上传功能,可采用基于WEB的上传方式和通过FTP的传输方式。(三)校园视频资源库(VOD视频资源库)1.视频资源库WEB端主要功能模块

(1)用户注册模块。用户从网上注册后,经审核通过后可开始使用本系统。(2)节目列表模块。按一定规律(如学科)进行,节目列表,单击相应节目条目可查看详细信息。

(3)节目检索模块。可按照各种方式灵活组合进行检索。

(4)视频点播模块。用户点击相应节目的点播按钮即可启动此模块并进行播放。

(5)私人收藏夹模块。用户可使用此功能形成自己的视频资源中心。(6)其他信息模块。包括在线用户、人气排行榜、公告、调查、推荐节目、最新节目、使用帮助等。

2.视频资源库管理端主要功能模块

(1)节目管理模块。包括新建节目、编辑节目、删除节目、刷新节目列表、节目查询、上传节目等。

(2)用户管理模块。包括新建用户、编辑用户、查看用户、删除用户、审核用户、用户查询等功能。管理员进行权限分配和分级管理。

(3)系统设置模块。包括最新公告发布、最新节目设置、系统调查发布、视频服务器管理等功能。

(四)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 1.基本功能模块

每一门网络课程有多个功能模块,如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师生介绍、电子教案、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指导、案例库、习题库、作业布置与答疑、BBS论坛、参考文献及相关网站等。2.设计开发原则

(1)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分析,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并充分体现其生动性、灵活性。

(2)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协作学习”方式,注重基于网络的教学策略设计。(3)课程内容符合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符合学生认知心理。(4)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实时答疑、分组讨论、布置作业、作业讲评、问题解决等。

(5)网络课程导航设计要简单明确,易于浏览。

(6)充分体现网络课程教学多媒体性、交互性、自主性、协作性的特点。(五)讲授型网络课程

讲授型网络课程的开发是指以一门课的课程讲授为对象,借助特定的工具,将教师上课的视音频信号、教师上课用的演示文稿或软件、教师在电子白板上的讲解备注等多路信号合成一种高级流媒体,形成独立单元的网络课件,并分章节进行制作,最后形成一门完整的网络教学课程。相对于自主型网络课程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此类网络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在扩大教学规模的同时再现教学情景,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讲授型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及要求是:选择使用面广、可充分发挥课程效益的课程,如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等;综合运用视频技术、艺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教师讲解视频画面清晰、稳定、色彩逼真,语音清晰、准确;多媒体课件形式多样,影像丰富,信息适量,能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的讲解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相辅相成,声画同步,教学效果好。(六)精品课程库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高校均参照国家有关文件,结合自身课程教学的优势与特色,制定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学校在教育技术中心的积极配合下,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网络教学环境,进行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的建设,逐步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将学校一流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挂在网上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师生互动学习。(七)专业课程资源库

专业课程资源库以网站的形式进行建设,可以以某一专业为单位,也可以以某一课程为单位。

1.主要内容模块

不同课程资源有其自身的专业特色,但都应包含素材库、课件库、试题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共享软件工具库与相关网站链接、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等内容模块。

(1)素材库用于存放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各种素材资源。素材的种类要多,容量要大。

(2)课件库用于存放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各类课件,是教学资源库的主要组成部分。

(3)试题库用于存放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试题和以库中试题按一定原则组合而形成的试卷。试题要有一定量的积累,并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集合于计算机系统中。

(4)案例库用于存放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典型案例,案例应统一制作成HTML网页。

(5)文献资料库为用户提供包括电子文档、图书资料等多种载体资料的相关信息。文献资料要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6)共享软件工具库与相关网站链接,为师生提供相关的共享软件下载与网址资源信息。

(7)常见问题解答是经过整理组织的教学相关问题与解答。问题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包括问题正文、问题解答、参考资料和关键词等内容。

(8)资源目录索引中的资源要具有确实的来源。所有上述资源都分别建有索引信息,以便快速查询、浏览和存取。2.专业课程资源库的基本功能技术要求(1)资源库的应用平台应基于B/S模式。

(2)资源库中的所有资源描述要符合有关的技术规范要求。

(3)资源库系统应具备方便地增加、更新、删除资源等基本维护功能。(4)资源库应具备多种方式的资源检索功能。

(5)资源库系统应具备方便的下载功能和根据具体情况提供资源预览的功能。视频资源较多的资源库应提供在线视频点播功能(支持VOD),对于特殊浏览9S插件,应能提供下载功能。

(6)资源库应具有基本的使用统计功能和评价反馈功能,能保存用户对资源的使用评价意见。(八)教师教学网站群

教学网站以“站点”形式连接到校园网中,教学内容以Web页面为基本元素出现在网点中。在构建教学网站时,要充分利用网页的基本组成要素,把声音、图像、动画、视频、文本恰当地融人教学资源之中。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的设计比较灵活,可有选择地开设预习室、网上课堂、案例欣赏、在线练习、网上资源、教学BBS、自我测评等栏目。学生课外可在网上复习所学内容,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进行在线测试或者参加该课程的问题讨论,通过留言板或E—mail对教学提出意见或建议。教师个人教学网站不仅含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题性内容,还可包括教师个人成果的汇集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

(九)数字化图书馆 1.主要内容

数字化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物质基础,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点。数字化资源建设应包括:完善的书目数据库;各种实用数据库、电子科技期刊、硕士和博士论文库、光盘资源;各类电子图书、电子版文献信息资源;对网络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形成虚拟馆藏资源;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馆藏资源,建立特色资源库;联网并共享社会及其他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资源。2.基本要求

数字图书馆系统应该基于Web的B/S模式;采用引进与开发并举的方针,构建各自的数字化信息资源;遵循标准化原则,在数字内容创建、内容对象描述、资源组织体系描述、资源系统服务与交互操作等方面依照通用的标准规范进行开发建设;建立不同层次的联盟,在资源采购、联机编目、馆际互借与全文传递等方面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开发和享用内、外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通过校园网、互联网和电子阅览室等多种途径向师生及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应用

(一)开展必要的教师培训

通过培训、考核,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将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各个教学环节有机融合起来。培训的主要目标是: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掌握基本的数字化教学理论;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具有高效获取信息与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开发能力;具备数字化备课和课程整合的能力。

(二)进行灵活的数字化备课

有了数字化资源体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需要,利用多媒体电脑及网上多媒体备课平台进行备课。教师既可以单独备课,也可以采取同一课程的多名教师分工协作、集体备课,整合成系列电子教案或是网上多媒体课件。

(三)积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提供给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传统教学与网上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形成科学、多样的授课方式。

教师在网上备好课后,可将课件存储在与中心交换机直接相连的资源体系服务器上,或上传到个人教学网站的相应位置。上课时,利用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内的多媒体计算机,调用已备好的文件进行上课。这种课件图、文、声并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与热情。

随时调用资源体系中现成多媒体课件或是原始素材进行上课,或者在上课前将所需的素材内容从相应资源子库中直接下载到教室的多媒体计算机硬盘上,上课时根据教学设计的进程随时调用。

(四)构建全新的数字化教学模式

数字化教学模式是依托数字化教学环境,综合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数字化教学工具,在建构主义等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师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信息的展示、收集、利用、探索、发现、创作、重组等方式进行的各类教学活动的模式。高校在数字化教学应用实践中采取的数字化学习模式主要有: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个别化学习模式;自主交互式学习模式;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协作式学习模式;基于网络通信的协商式学习模式;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问题解决学习模式;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模式。

(五)实现开放学习与资源共建

开放的数字化资源体系是整个数字化教学的核心。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任何课程。数字化资源体系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不断丰富的。教师、学生甚至整个社会在经过审核后,都可以将教学资源添加到其中。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给教学、科研带来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并且为高校拓宽教育功能、扩大办学规模、兴办远程教育、向全社会开放教学资源、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学习与资源建设的开放性既是数字化教学的必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又是高校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确保了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与应用将极大地推动数字化教学与学习的发展,对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语

总之,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随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中小学用户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与共享日益提高。中小学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要满足于教学应用,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建设丰富多样的数字化资源类型,为师生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教和学创造有利条件。随着网络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融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及其共享平台的建设方兴未艾。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使用问题已经成为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此进行的一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既有利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又可以为网络信息服务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和重用 ,能有效整合与管理校内的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 ,以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利用 ,这对扩大学校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和科学化管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2]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S].2003.

[3]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成立宣言[EB/OL].http://.2002-5-21.

[4]柯和平.全文检索的多媒体素材库及其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3,(9). [5]李勇帆.论新世纪数字化教学的内涵与特性及对教师的基本要求[J].电化教育研究,2002,(5).

[6]赵国栋,姜中皎.高校“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模式与发展趋势[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3).[7]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8]胡小勇,詹斌,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6).[9]李馨,胡小勇,缪容.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调查[].中国电化教育,2009(2)

下载老干部政治优势与社区服务资源互补共享浅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干部政治优势与社区服务资源互补共享浅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实施方案

    日照市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根据市政府《关于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意见》要求,“日照市科普资源开......

    共享、互补、双赢---小片区管理的主要做法与思考(合集)

    共享、互补、双赢 ----小片区管理的主要做法与思考 实施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是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小片区管理”是全方位的带动......

    浅谈与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精选五篇)

    一、指导思想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老干部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政治责任和义务。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

    浅议民主集中制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浅议民主集中制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作者:空集 历史不是铜镜,历史是眼睛。读万卷经史才看得清皓月繁星的光辉,较千年风云才感得到唯物辩证的真谛。以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唯......

    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共享

    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共享 〔论文摘要〕 随着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推进,各学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已经初具成果,但同时也暴露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

    读巴尼的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

    读巴尼的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巴尼教授致力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企业能力复制成本的关系的研究。他在管理科学等世界一流刊物上发表了50多篇论文,并在一些著名刊物中担任编......

    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调查问卷综合分析

    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使用情况 问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 为真正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本次问卷共涉及到十个方面的问题,对我们市五中特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我们......

    江西科协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实施方案-江西科学技术协会

    附件: 江西省科协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基地建设 项目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切实搭建公共科普服务平台,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