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肉羊新产业开发应对问题思考建议
肉羊产业是我国继乳业之后快速起步的一个朝阳产业,目前我国肉羊产业仍处于成长阶段,尚未进入成熟期。要使肉羊产业协调发展,有效运转,必须探索和解决好该产业各个重要环节和产业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此,笔者从肉羊产业开发的视角,对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制约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因素
改革开
放30年来,我国肉羊业进入了产业化经营阶段。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一批有较大带动力的龙头企业群,年出栏1000万只以上商品羊的河南、新疆、山东、内蒙古等8个省区有一大批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商品羊基地正在形成。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全国羊肉消费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羊肉的出口创汇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与养羊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羊产业仍处于成长期。从产业开发方面看,其品种资源、良种化程度、个体生产性能、规模化饲养、标准化养殖、产品质量档次、产业化程度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和不少制约因素。
专用肉羊品种短缺,良种化程度低,个体生产性能差我国是个养羊历史悠久的国家,但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未能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的肉羊专用品种,只是培育出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呼伦贝尔羊、阿尔泰羊、小尾寒羊等地方良种,这些品种虽然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抗逆性强、羊肉品质好等遗传性状,但与肉羊专用品种相比,在增重、早熟、饲料报酬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因长期受短缺经济影响,注重羊毛的生产,忽略了羊肉生产,我国虽然培育出多个细毛羊品种,但均属兼用品种,未能达到专用水平,杂种细毛羊和本地品种的杂交后代羔羊胴体重只有13.94千克,比世界平均水平14.29千克低0.35千克,比发达国家16.5千克低2.56千克,低18.7%。
未形成稳定的最佳杂交组合,多元杂交比例少我国虽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引进国外肉羊专用品种进行快速繁殖,试图扭转我国肉羊产业缺乏良种种羊的局面。但由于政府扶持力度小,行业管理的缺失和养殖者利益驱使等原因,出现了无计划引进、种畜生产混乱、无序炒种,使种畜的价值和价格相背离,出现了肉羊生产者买不起种畜、种羊场种畜滞销的怪现象,导致目前肉羊商品生产中未能形成稳定的、最佳的杂交组合,这是肉羊育肥效果不佳、产品档次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经营方式粗效,饲养水平低下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养羊业仍处于传统畜牧业的放牧加补饲,大小公母混群饲养,舍饲的羊以秸秆为主,粗饲料以玉米秸为主,精饲料以玉米为主,营养不平衡,饲料转化率低,出栏周期长的粗放经营状态。这种状况与肉羊产业的品种良种化(包括经济杂交)、经营工厂化、饲草料配合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管理手段科学化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造成目前出栏羊只不达标、羊肉产品不合格、养殖效益不理想、生产加工不衔接的被动局面。
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与基地脱节我国肉羊产业发展到今天,与乳产业相比,其产业化程度仍较低,产业关联度仍不紧密。究其原因,除肉羊产业本身的特点外,龙头企业不抓基地是个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出现了龙头企业太强,商品基地太弱的现象,造成大量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精良的加工能力,因原料供应严重不足,导致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的浪费现象。
肉羊产业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良种推广农业部和地方各级政府启动“良种工程”,继奶牛实行良种补贴之后,相继出台了各类家畜的良种补贴政策。作为龙头企业,必须抓住机遇,找准位置,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级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抓好良种推广的落实工作。一方面帮助当地政府很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惠民政策,另一方面为企业建设稳定的商品羊基地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在这方面,龙头企业不仅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而且要建立自己的技术服务队伍,进行技术服务,做到常抓不懈。
最佳杂交组合运用配合力测定挑选出最佳组合,是一种比较可行的育种方法。配合力就是种群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交优势程度,采用何种杂交方式,是杂交优势发挥的技术保证。所以选择最佳的杂交组合在肉羊生产中至关重要。从内蒙古畜牧科学院进行的配合力测定结果看,萨福克羊在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面都是最高的,其次是德国肉用美丽奴羊。从山东农科院畜牧所进行的引进肉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对比试验看,杜波羊与小尾寒羊的杂交一代效果最佳。该所进行的杂交后代肉色和大理石花纹最好的是杜寒f1、f2和萨寒f1为最佳。从中澳合资金峰畜牧有限公司德国肉用美丽奴羊与杂种细毛羊、蒙古羊的杂交后代的测试结果看,两个杂交组合能够生产出品质优良、风味极佳的羊肉产品。据此,在肉羊产业开发中,根据各地品种资源和饲养条件,选择上述杂交组合是可行的。
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一是发展规模化商品羊场。在产业开发进程中,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信贷支持等各种途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商品羊场,规
模从1000只到几千只不等。这种模式,可采用肉羊工程技术措施,用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各种技术规范和管理方法,进行工厂化生产。养殖企业与龙头企业可形成契约关系或进行股份制合作。二是建立肉羊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养殖纳入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措施、统一收购商品羊等合作经营轨道。在推行这一模式中,龙头企业应协助政府技
术推广部门,落实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在协会或合作社的配合下,把标准化养殖各种措施落到实处。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建立松散的,但又是订单农业的合同关系。三是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肉羊产业优势区域或优势产业带。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在土地资源、饲草料资源及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地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把千家万户小规模的家庭经营联合成大群体的产业带。
科学饲养一是要解决肉羊专用饲料的入户率问题。肉羊专用饲料是指对肉羊各个生长发育、育肥阶段,根据其营养需求和经济用途进行配合的全价配合饲料。这是工厂化养殖和生产高档羊肉所必需的。二是要解决优质豆科牧草的供给问题。优质豆科牧草,主要是指紫花苜蓿草,在我国各地均适合种植,并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用优质豆科牧草补饲,不仅能解决肉羊所需优质粗蛋白的来源,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羊肉的鲜美口味及脂肪的均匀沉淀,对产生大理石花纹影响很大。三是要有一定比例的野生本科牧草,以解决优质粗纤维的需求。内蒙古呼伦贝尔碱草和东北碱草均是优质禾本科牧草,须适当购进,这对肉羊正常肠蠕动及生产大理石花纹意义很大。
产业化经营所谓肉羊的产业化经营,就是饲草料的种植加工到肉羊的生产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问题。这种一体化是通过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联结起来的,只有肉羊产业的各个环节做到各负其责、各获其利,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做到协调发展,高效运转。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一种各个市场主体参与的协调机制。有政府主管生产的部门、主管标准质量的部门、有主管价格的部门、有行业协会代表、有养羊专业合作社代表、有龙头企业代表参与,经过行业专家对肉羊的生产成本、加工成本、销售成本等进行详细测算的基础上提出商品羊的收购价格和终端产品的销售价格等提出科学合理的指导价格。总之,本着因地制宜、公平合理的原则,可采取契约联结和股份合作制或参股入股等各种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使肉羊产业各个产业链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各个环节高效运转、和谐发展。
第二篇:西部开发立法问题思考建议
一、问题及意义
据报道,在2000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代会上,至少有600多名代表联名提交了有关西部开发或涉及西部开发立法的议案20多件。人大代表的这一举措,表明了西部开发立法纳入我国立法议程的必要性。对西部开发尽快立法并以法规制,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开发过程中对开发行为立法、实现依法开发几乎是世界
通例。如意大利的南方开发计划是二战后规模最大、期限最长的关系意大利企业全局的战略性计划,其在1950年通过646号法律,提出了开发南方的全方案,政府成立了南方基金局(又称南方开发银行)服务于南方开发,还在1977年颂布675号法律,对企业更新改造提供优惠贷款。欧共体在1957年就立法确立了“国家援助”制度,由政府通过各种倾斜政策工具和手段,扶助经济不发达特别是经济极端落后地区发展,40多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基本实现了平衡协调发展。日本在开发北海道时,于1950年制定了《北海道开发法》、并相应设置了北海道开发厅等机构。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于1980年8月26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明确规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并对特区的经济管理机构、投资范围、利益、优惠等问题作了规定。上述立法所涉的对象、背景等各不相同,但却体现“经济开发(发展)先立法”这一规律。
令人遗憾的是,2000年3月成立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但在该办的若干中心任务中,并没有反映出与立法有关的内容。在2000年九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上,只提出“在新的一年里常委会将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而没有将西部开发的法律问题列入立法议程。实践证明,经济类法的动态特质决定了这类法是否及何时具备了一个成熟的条件是难以在时间上界定的,即使条件相应成熟了也不可能制定一个尽善尽美,永远有效的法。条件不成熟,反向证明了西部开发更需要以法规制,西部的民众更需现代法治思想的启蒙。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只要有这种必然性,法就应产生。
由于在西部开发问题上缺乏相应立法,已经造成了一些认识上的混乱,如对西部范围问题,是从地理意义上划分,还是用经济实力划分,进而西部到底指哪些省市,还有许多混乱的认识,说明对此还缺乏统一的法律规定。所以,“西部”不应仅是一个经济地理意义上的概念,应是一个法律化的概念,这将有助于国家对西部宏观政策的制定,也有助于西部开发地位提高,更有助于避免将“西部”这一概念形式化、庸俗化,现在媒体上只要涉及与西部有关的问题,都打上“西部××”的招牌,如教育、计划生育等属基本国策。本应在东西部都应得到贯彻执行,不应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有差别,但也打上了“西部教育、西部计划生育”等招牌,似乎只要有些招牌就能获某种特殊利益或产生某种特别效应。这多少反映了缺宪法法律规制而出现的形式化、庸俗化倾向。
二、西部开发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法治原则
法治思想应是西部开发立法中的基本思路,西部法律基础薄弱,公民法律意识淡漠不能成为弱化法治的理由。法治思想在西部立法中的核心是要体现代价意识,“人类的一切行为在为他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使他付出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讲,西部开发立法的过程,也是一个改善这些地区民众依利益而非依法律作为行为动因的反现代法治习惯树立法治至上的过程,即当立法中现实的经济利益与法治精神抵触时,是利益至上还是法律规定至上,是否愿为法治的权威而付出物质代价,如果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局部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生态保护以致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事实作一检讨性反思,那么结论是非常肯定的。同时有学者讲:“当前世界秩序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施公平(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失败是毁灭性的。”为了我国的西部不致有这种悲哀,西部应尽快立法坚决制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与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相悖的行为。
(二)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之一,已被世界各国的政府和学界所认可。其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与理论模式,已体现于法学领域中的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中。以法规制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联系起来,是西部开发的价值之一,就是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生态保障,所以西部开发不是西部开垦,而是要向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讲的:“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此要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的措施法律化,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开发立法的核心,以法律手段将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西部的资源和环境免遭破坏。而这一思路将直接关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试想,如果西部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北京沙尘暴肆虐而变成了“西部”,长江黄河断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能持续多久。
(三)立法权合理配置原则
立法权的合理配置,即中央立法权与地方立法权的权力划分问题,目前我国的总趋势是中央向地方逐步放权,地方立法的范围必将进一步扩大。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广,中央除对根本性制度的专属立法权外,应给西部地方更多的立法权。
西部应以开发中的立法热为契机。促进西部法治观念提高和法律结构的现代化构筑。西部地方在行使立法权时,应注重科学性、效益性、前瞻性,不能在低层次上将地方立法变成中央立法的翻版,进行“重复立法”。这实际等于放弃立法权。在中央考虑扩大西部地区立法权时,可借鉴1981年全国人大授权广东省、福建省,1988年授权海南省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特区法规,及1992年、1994年、1996年先后授权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法规权的成功经验,可考虑给西部某些省市自治区授予这种立法权,以东西部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等重要的角度讲,这种授权是非常必要的。
三、西部立法的模式
西部开发立法,将是对我国目前的立法观念、立法理论、立法经验的大挑战,因为对一个涉及人口达2.85亿,土地面积达6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的开发发展立法,是古今中外罕见的,无前例经验可循。从西部开发涉及内容的复杂性来看,很难用一部法来涵盖西部开发中的所有法律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应先制定《西部开发发展法》来作为基本法,规定西部开发的法定范围,西部开发的战略地位,西部开发的基本制度、西部开发的战略规划、西部开发中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关系,西部开发的宏观管理机构等问题。在基本法下制定相关“子法”:
(一)《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有学者已将生态问题提高到与政治、军事等国家安全等同的地位,提出了“生态安全”的概念。而广阔的西部是我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森林覆盖率青海为0.35%、**为0.79%、宁夏为15.4%、甘肃为4.33%。该法应将封山绿化、保护植被;严禁大江大河源头上游森林砍伐;生态保护建设专项基金。监督执法部门的权限等问题中心任务,同时还应将退耕的地区范围(今年国家确定西部174县),退耕户的经济补助措施(这是西部生态建设动源泉)等作更权威的规定,并应鼓励开展西部生态经济法学的研究。
(二)《西部投资法》、西部缺乏投资而吸引投资者的就是政策,在市场经济中政策倾斜的价值超过了任何单一的物质行为,政策倾斜远比资金倾斜要长远可靠。投资的利益取向决定了只有当西部的投资政策更优惠于东部,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投资,所以西部投资的优惠措施要大于东部这是西部投资法的基点。西部目前投资立法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教育开发投资。
(三)《西部人才培养法》,有专家指出,东西部人才比例是10∶1。有专家研究表明,东部人均受教育时间为10年零8个月,西部为3年零6个月。在从业人员中受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东部平均是6.0%,西部是3.05%。教育程度决定发展水平是一个世界性规律。所以应将西部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引进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采取特别措施鼓励国内优秀人才、高新技术人员,出国留学人员到西部进行科技开发。
(四)《西部发展援助法》根据有关国际义务,发达国家应承认贫困国家的发展权并有义务对其提供帮助并与其合作。将这一义务延伸到国内的具体表现就是东西部互助合作。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援助的重要性,可从印度最高法院高级法官乔德赫瑞的《代与代之间的公平:可持续发展权的基础》一文中看到,他写到:“贫穷是生态恶化的首要原因。贫穷不堪的社区……不得不过分开采已有的资源以便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随着生态系统开始恶化,贫穷地区受到最大损害,因为它们无力负担采取必需的措施来控制生态恶化……”。我国生态逐年恶化固然有多种原因,但贫穷是根源,对西部援助的意义在于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永久享有可持续发展权
第三篇:西部开发立法问题思考建议
西部开发立法问题思考建议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西部开发立法问题思考建议2010-06-29 19:15:1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西部开发立法问题思考建议西部开发立法问题思考建议(2)
一、问题及意义
据报道,在2000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代会上,至少有600多名代表联名提交了有关西部开发或涉及西部开发立法的议案20多件。人大代表的这一举措,表明了西部开发立法纳入我国立法议程的必要性。对西部开发尽快立法并以法规制,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开发过程中对开发行为立法、实现依法开发几乎是世界通例。如意大利的南方开发计划是二战后规模最
大、期限最长的关系意大利企业全局的战略性计划,其在1950年通过646号法律,提出了开发南方的全方案,政府成立了南方基金局(又称南方开发银行)服务于南方开发,还在1977年颂布675号法律,对企业更新改造提供优惠贷款。欧共体在1957年就立法确立了“国家援助”制度,由政府通过各种倾斜政策工具和手段,扶助经济不发达特别是经济极端落后地区发展,40多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基本实现了平衡协调发展。日本在开发北海道时,于1950年制定了《北海道开发法》、并相应设置了北海道开发厅等机构。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于1980年8月26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明确规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并对特区的经济管理机构、投资范围、利益、优惠等问题作了规定。上述立法所涉的对象、背景等各不相同,但却体现“经济开发(发展)先立法”这一规律。
令人遗憾的是,2000年3月成立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但在该办的若干中心任务中,并没有反映出与立法有关的内容。在2000年九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上,只提出“在新的一年里常委会将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而没有将西部开发的法律问题列入立法议程。实践证明,经济类法的动态特质决定了这类法是否及何时具备了一个成熟的条件是难以在时间上界定的,即使条件相应成熟了也不可能制定一个尽善尽美,永远有效的法。条件不成熟,反向证明了西部开发更需要以法规制,西部的民众更需现代法治思想的启蒙。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只要有这种必然性,法就应产生。
由于在西部开发问题上缺乏相应立法,已经造成了一些认识上的混乱,如对西部范围问题,是从地理意义上划分,还是用经济实力划分,进而西部到底指哪些省市,还有许多混乱的认识,说明对此还缺乏统一的法律规定。所以,“西部”不应仅是一个经济地理意义上的概念,应是一个法律化的概念,这将有助于国家对西部宏观政策的制定,也有助于西部开发地位提高,更有助于避免将“西部”这一概念形式化、庸俗化,现在媒体上只要涉及与西部有关的问题,都打上“西部××”的招牌,如教育、计划生育等属基本国策。本应在东西部都应得到贯彻执行,不应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有差别,但也打上了“西部教育、西部计划生育”等招牌,似乎只要有些招牌就能获某种特殊利益或产生某种特别效应。这多少反映了缺宪法法律规制而出现的形式化、庸俗化倾向。
二、西部开发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法治原则
法治思想应是西部开发立法中的基本思路,西部法律基础薄弱,公民法律意识淡漠不能成为弱化法治的理由。法治思想在西部立法中的核心是要体现代价意识,“人类的一切行为在为他带来
收益的同时,也使他付出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讲,西部开发立法的过程,也是一个改善这些地区民众依利益而非依法律作为行为动因的反现代法治习惯树立法治至上的过程,即当立法中现实的经济利益与法治精神抵触时,是利益至上还是法律规定至上,是否愿为法治的权威而付出物质代价,如果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局部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生态保护以致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事实作一检讨性反思,那么结论是非常肯定的。同时有学者讲:“当前世界秩序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施公平(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失败是毁灭性的。”为了我国的西部不致有这种悲哀,西部应尽快立法坚决制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与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相悖的行为。
(二)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之一,已被世界各国的政府和学界所认可。其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与理论模式,已体现于法学
领域中的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中。以法规制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联系起来,是西部开发的价值之一,就是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生态保障,所以西部开发不是西部开垦,而是要向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讲的:“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此要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的措施法律化,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开发立法的核心,以法律手段将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西部的资源和环境免遭破坏。而这一思路将直接关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试想,如果西部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北京沙尘暴肆虐而变成了“西部”
第四篇:民勤县肉羊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民勤县肉羊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作者:民勤县统…文档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31更新时间:2009-6-1文字控制:[小][大]
一、肉羊产业发展的现状
民勤养羊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就有苏武牧羊的传说,如今,苏武牧羊的精神已做为民勤精神被传承发扬,而养羊业做为畜牧发展的龙头,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尤其石羊河流域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民勤县肉羊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一)养羊总量和经济效益快速上升。2008年,民勤县羊饲养量达到119.8万只,其中羊存栏达到81.8万只,较2006年增长1.2%,年均递增0.6%,出栏达到38万只,较2006年增长5.6%,年均递增2.8%,养羊增加值达到5722万元,占畜牧业增加值2.11亿元的27.1%,农民来自养羊的人均收入达到308.5元,占农民人均牧业收入的36.8%。
(二)规模化养殖发展快。随着农业内部的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以及人们对羊肉产品的需求增长,舍饲养羊生产日益得到重视。民勤县养羊由分散饲养向相对集中饲养方式逐渐转变,生产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蓬勃发展。至2008年民勤县累计建成规模养殖小区141个,建成高标准的温室棚舍8096座,规模养殖户达到6926户,占民勤县养殖户的11.9%。肉羊的舍饲育肥快速发展,使肉羊产业作为畜牧业生产的新型产业正在逐步形成。
(三)民勤羊肉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随着民勤养羊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外地客商特别是回族客商大量涌入,民勤活羊及其羊肉产品大量外销,每年有80%的活羊销往陕西、宁夏、青海及省内兰州等各市州,民勤羊肉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不断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商贸等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民勤县肉羊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民勤县肉羊养殖做为一个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但与养羊业发达地区相比,民勤县肉羊产业仍处于成长期,还未进入成熟期。从产业开发的层面看,其品种资源、良种化程度、标准化养殖、产品质量档次、产业化程度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1、生产水平低,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尽管民勤县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建暖棚圈舍、发展养殖小区,推广综合配套养羊技术,但大部分群众养羊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饲养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发展速度缓慢,养羊效益偏低。
2、羊群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
由于市场羔羊肉走俏,大部分羔羊被农户育肥出售,后备母羊选留率低,造成适龄母羊比例失调,而且地方品种占相当大比例,繁殖率低,周转速度较慢,出栏率低,商品率不高。
3、专门化肉羊品种数量与养羊需求不相适应
近几年,民勤县虽然先后从临夏、山东、永昌等省内外引进了体型大、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和繁殖力高的萨福克、无角陶塞特、特克塞尔、小尾寒羊等专门肉用绵羊品种,但由于引种费用高,引进数量有限,目前还没形成专门的种羊场作纯繁扩群,远不能满足民勤县规模化肉羊生产的需求。
4、秸秆饲料开发应用滞后,制约着羊产业的发展
随着民勤县“关井压田”政策和水权水价制度的落实,农民耕地相对减少,留作种植饲草的用地严重不足。同时由于民勤县调入的饲草加工机械种类少,质量差,特别是没有专门加工棉秆的机械,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推广难度大,致使大部分秸秆饲草浪费严重,利用率不高,影响羊产业超常规、跨跃式发展。
5、资金投入匮乏,发展后劲不足
近几年,尽管民勤县每年都投入一定数量的扶持资金用于养殖小区和暖棚建设,但由于投入数额小,群众有钱修圈无力买羊,规模化养殖涵盖面较小,特别是一些优质肉羊品种无法大量引进,高新技术难以实施,发展潜力和后劲不足。
6、有产品优势,无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
民勤县羊肉膻味轻,蛋白质含量高,以其独特的品味享誉省内外,但是精深加工落后,市场交易主要以出售活羊和胴体肉为主,羊肉产品单一低档,产业链不长,打造品牌、对外开拓市场力度不大,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滞后,市场竞争力弱,有数量优势,无品牌特色,产业优势难以发挥。
三、发展肉羊产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肉羊产业,就要充分挖掘民勤县肉羊产业优势,发展潜力,提升产品质量,打造肉羊强县,推动民勤县畜牧业生产再上新台阶。
(一)以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多层次多格局规模养羊
要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扩大饲草种植面积,扩大肉羊饲养比重,大力发展种草养羊,坚持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在建小区,抓大户的基础上,普及推广整村整社暖棚养羊的发展层次和格局,全面普及推广整村整社暖棚养羊,积极引导集体、个体农林场转变经营方式,发展种草养畜,实行以井定草,以草定畜,以畜建棚,集体农林场发展养殖小区、个体农林场发展养羊大户,作为节水基地和发展养殖业的示范基地,逐步实现农林场向牧业养殖场的生产转型。
(二)以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夯实肉羊产业发展基础
以退牧还草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大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力度,提高草原植被覆盖度
和产草量,落实草原休牧、轮牧、禁牧制度,转变传统放牧方式,推行牧区舍饲圈养,提高牧区养羊数量。大力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和粮草、林草间作技术,充分利用退耕地和集体、个体农林场种植牧草和利用夏收闲田复种一年生牧草,不断扩大人工种草面积。立草为业,以草促牧,以草带羊,夯实养羊业发展的饲草料基础。鼓励群众发展节水农业,把节约的灌溉用水用于种植饲草料。扶持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和整村整社推进的养殖户修建青贮、氨化池,购置青贮袋和铡草机械,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开发利用棉花秆、茴香秆等秸秆新资源,实行秸秆过腹还田,实现增殖转化。
(三)以品种改良为重点,提高肉羊良种覆盖率
坚持引种和自繁、本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广肉羊杂交改良技术,不断扩大肉羊杂交改良覆盖面。以勤锋滩畜牧科技示范园种羊场、大坝乡城西村肉羊示范小区和正在筹建的红沙梁上王化县级高新技术示范区种羊场为依托,引进适合民勤县饲养的小尾寒羊、萨福克、无角陶赛特、特克赛尔等优质种羊,逐步建立县级纯种繁育,乡级改良扩繁,农户杂交育肥的三级杂交改良体系,加快良种进小区,进大户工程建设步伐。以乡镇畜牧站为依托,村级防疫员为骨干,培训一批绵羊人工授精员,重点服务养殖小区,辐射带动千家万户,开展常温人工授精工作,切实提高肉羊良种覆盖率。
(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组织化水平
积极推行以“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肉羊发展模式,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带动作用大、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肉羊产业的格局。充分发挥民勤县畜禽养殖协会的作用,组建各乡镇养羊专业合作社,提高群众养羊的组织化程度。
(五)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保障肉羊生产安全
在规模养羊由于饲养密度较高、容易造成应激。在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前提下,加强羊痘、羊肠毒血症、羊疥癣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同时要加大引进种羊的同时疫病监测力度,防止新病病源引入,确保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人类健康条件的安全和全面改善。
(六)加快实用技术推广步伐,用先进技术装备养羊业
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料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推广养殖小区和暖棚建设技术,提高肉羊养殖基础设施的科技水平;推广以肉羊常温人工授精为重点的品种改良技术,提高肉羊良种率和生产性能;推广优质牧草裁培和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扩大种草,开发资源,奠定肉羊发展的饲草料基础;推广动物保健及免疫技术,确保养羊业健康发展;推广畜产品安全技术,加强投入品管理,确保肉羊健康养殖。整合县内外科技培训资源,从圈舍建造入手、重点对群众加强品种改良、疫病防控、饲养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知识的培训,提高科技在肉羊生产中的贡献率。
(七)增强品牌意识,提高羊肉市场竞争力
实施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加强投入品的监管,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禽产品的命名认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和强化畜产品品牌意识,依托县域周边大中城市区位优势,坚持走以质取胜、自主创新的路子,指导农民和企业按标准生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的主体作用,依靠、扶持和引导他们,立足市场,增创优势,打造品牌,下大力气培育、整合和打造民勤县羊肉产品精品品牌,提高民勤县羊肉市场竞争力。
第五篇:关于网络舆情应对的思考建议
关于网络舆情应对的思考建议
当前,县级处于矛盾的第一线,舆情均处于高发易发态势,网络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发源地和聚散地,网络舆情占比重,多为举报投诉类、民生诉求类、突发事件类,究其原因,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民众维权意识提高,利益诉求增多,导致引发舆情产生的热点因素增加。
一方面,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加大了对交通、工业园区、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民生的投入也不断增加,财政资金对乡镇、村的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客观导致涉及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涉农资金补贴、社会救助等涉民切身利益的事务增多。在政策落实过程中,由于一些具体办事部门和经办人员工作不到位或公开透明度不够导致民众不理解、不满意、不配合。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开放,信息的透明,群众眼界逐步拓宽,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监督意识在不断提升,对党委、政府公共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期待,对关乎公共利益的事务有了更多的关注,遇到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受调整时,不再沉默,而是敢于表达。
二是媒体格局在变化,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互动在加强,导致舆情发酵的可能性增大。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媒体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微博客等新载体和手机上网平台的迅猛发展,更加快了网络舆情的急速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这一便捷平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参与社会事务的监督,希望借助海量网民的力量,制造更大的舆论影响力,最后通过舆论的压力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相互融合与呼应进一步强化。越来越多的平面媒体通过网络搜索线索,然后进行实地采访印证。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信息互享和交换成为推动舆情迅速传播和热点舆情事件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是媒体监督意识增强,部分非主流媒体滥用新闻监督权,导致舆情处置的行政成本增大。
随着媒体监督的意识越来越强,媒体视角已经遍布社会的各个层面,对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环保问题、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政府服务水平问题的监督性报道也越来越多,推动了舆情不断上升。
舆情应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一)实体部门存有工作漏洞,给媒体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提供了事实依据。
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法》赋予媒体的权力,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拒绝、阻止记者的采访报道。如果身正就不怕影子歪,媒体报道最终依据的是事实和法律。但从媒体记者到我县实地采访进行舆论监督和监测到的网络舆情的案例分析,我们实体部门的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容易被媒体关注:一是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执法不公;三是管理缺位;四是公共利益与部分公众利益矛盾;五是干部作风问题。
(二)不善于与媒体打交道,缺少应对突发舆情的技巧和方法。
一些舆情发生地(单位)的领导干部面对记者采访,认识有误区,态度不积极,接待不热情,方法不得当,缺乏技巧。具体表现:一是“躲逃”。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少说为佳,不说为妙”,对媒体采取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的办法,只顾撇清自己,不顾党委、政府形象受损。二是“敷衍”。不管是正面宣传,还是负面报道,采用敷衍塞责的办法,态度上漫不经心,话语上模棱两可,行动上拖拖拉拉,偶有回应也是避重就轻,抓不住关键,导致媒体不满,不利舆论引导。三是“麻痹”。对媒体记者在辖区内采访报道,缺乏责任心和敏锐性,既不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又不及时上报,听之任之,给后期工作带来被动。
(三)应对处置机制不够顺畅,制约了涉县舆情的及时有效化解。
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科学应对舆情的网络平台,工作手段跟不上新媒体发展的速度。二是缺少人手和工作经费,保障力度跟不上舆情发展态势。三是少数单位执行力欠佳,多部门联动处置机制有待加强。
加强和改进舆情应对工作的对策建议
当前,互联网世界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社会舆论的 “加速器”、“放大器”。科学应对舆情已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党委、政府提升执政能力、维护地域形象的重要手段。作为承上启下的县级政权,处于基层工作的第一线,是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协调各类利益关系的前沿阵地,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和全媒体发展态势,我们必须自觉增强新闻意识、媒体意识和舆情意识,重视加强县本级应对舆情的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自主增强正面宣传能力、舆情应对能力以及与媒体打交道能力。
(一)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强化舆情危机意识,提高舆情应对本领。
一是善于从县内外发生的典型舆情事件中得到警醒,把握社会心态走势、网民关注热点、舆情分布特征和处置技巧。二是应以包容心对待网络民意,正确对待舆论监督,鼓励和保护公民理性表达意愿,规范网民在法律框架内合理提出诉求,而不是一味地删除、封堵网帖,刺激网民,激化矛盾。三是着力提升党委、政府公信力,改进政府工作方式,推进党务、政务、警务、村务公开,扩大党政机构新闻发布的透明度,最大程度实行信息公开。四是积极开展网络问政。应努力提升网络应对技巧,综合运用官方网站、媒体网络、网民留言板、官方机构和个人微博等新媒体手段,主动出击,引导和化解舆情危机,建立健全“网络问政”的体制机制,倾听民意,疏导民怨,及时有效处置热点事件,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最大程度促进社会和谐。
(二)加强县级网络平台建设。一是建设“新闻网”。
必需抢占互联网宣传阵地,在第一时间正面权威发布主流声音,力求全面汇集东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方面最新资信,把自办的新闻网站打造成为对外宣传推介东至的最具权威性、最快捷、最全面的网络信息平台。二是建设 “政务微博群”。为构造展示党委、政府机构形象的新平台,更近距离与民众沟通互动,更及时、全面地发布最新政令新闻,正面回应网民个人微博诉求,党政机关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开设自己的官方微博。三是加大对政府网站等官方、民间网站特别是网民留言板的管理力度,强化论坛发帖审核制,从源头防止负面敏感事件传播发酵。
(三)加强应对舆情的专业队伍建设。
一是充实加强外宣、网宣和网监队伍,强化业务培训,重点提高涉县舆情收集、分析和应对处置能力。二是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各乡镇各部门要选拔培养综合素质高、语言能力强、熟悉新闻媒体工作的干部作为本单位新闻发言人,负责政务微博运营、媒体接待与舆情应对事宜。三是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评论员能力结构,加强日常网络发帖、跟帖、回帖和撰写网评文章工作,做好正面宣传、负面舆情引导。四是夯实乡镇舆情应对工作基础,明确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作为基层一线力量,面对面开展工作。
(四)加强配套制度建设。一是完善舆情预判预警机制。
包括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制度、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评估机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和突发舆情处置联席研判机制。二是完善信息公开发布和舆情引导机制。重点是针对突发事件,利用好信息公开黄金2小时,规范新闻发言人或政府公职人员的言论、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改变对互联网 “不理、不用、不管”的现象,做到尽早讲、持续讲、准确讲、反复讲,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三是建立及时问责和查处责任官员制度。重点对舆论关注的事件处置不力、不作为的官员,及其背后存在的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人作出处理,通过及时的行政问责,有效平息危机和舆情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