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部大开发:云南边境贸易发展面临新难题(范文)
西部大开发:云南边境贸易发展面临新难题
2010-07-09 10:31:15.0新华社
内容摘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云南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云南边境口岸建设、出入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重点项目纳入西部大开发范畴,极大地改善了边境贸易的硬件设施,促进了边贸大发展。
新华社信息昆明7月7日电(记者赵大春 伍晓阳 王文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在系列利好政策带动下,云南省边境贸易快速发展,促进了云南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但由于边贸企业融资难、边贸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低、通关便利化不高等,云南边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难题。
——西部大开发促云南边境贸易快速发展
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边境线长4060公里。全省8个边境州市的25个县(市)属于边境县,边境沿线常住人口有600多万人,有20个国家级口岸,90多条边境通道和110多个边民互市点,发展边境贸易地理条件优越。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大西部的重大决策,并明确提出西部地区要把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和加快口岸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为鼓励边境地区积极发展与毗邻国家间的边境贸易与经济合作,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扶持、鼓励边境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政策措施。经国务院批准,原外经贸部和海关总署等部门在1996年《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基础上,制定了相关补充规定,对边境贸易的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出口配额等给予政策优惠,形成了完整的边境贸易政策体系。
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云南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云南边境口岸建设、出入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重点项目纳入西部大开发范畴,极大地改善了边境贸易的硬件设施,促进了边贸大发展。
据统计,西部大开发10年来,云南交通基础建设累计投入2500多亿元,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建设全面推进,打通了云南对外开放的各条经脉。公路方面,云南已经形成“七入省四出境”的交通网络,中越、中老泰、中缅和中印4条国际大通道境内段全部实现高等级化;铁路方面,“四入省一出境”的格局已经形成,“八入省四出境”的铁路网络已经纳入国家规划;航空方面,云南民用机场已经开通12个;开通国内外航线210多条,全省民航年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4位,建设中的昆明新机场,定位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西南枢纽门户机场;水运方面,云南正打造“两入省三出境”的水运通道。
云南省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绍鸿说,在西部大开发系列政策带动下,云南逐渐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开展自由贸易的“大通道”,边境贸易快速发展。云南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云南边境贸易快速发展,到2003年云南边贸额达4.2亿美元,结束了连续9年在1亿-3亿美元之间的徘徊,到2009年云南边贸额达12.61亿美元。
云南省商务厅东盟贸易处处长王青梅表示,云南边境贸易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沿边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利国、富民、睦邻、安邦”的重要作用,深刻地改变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轨迹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
——云南边贸发展面临新难题
西部大开发10年来,云南边境贸易快速发展,但部分官员、学者也发现,目前仍存在几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
一是通关便利化程度仍有待提高。云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李极明认为,口岸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滞后,使得目前口岸只能承担基本转运产品的功能,在仓储、物流、加工等方面的功能无法完全发挥;且在具体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报中,还存在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机构不明确,项目申报、组织实施无法进行归口管理等问题。同时,口岸电子平台建设缓慢。云南电子口岸信息平台虽已于2009年6月下旬上线试运行,但还需要进行口岸通关项目的整合和开发,以推动和整合各方信息资源,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联网核查,提高通关流程的自动化和通关效率。
二是边贸企业融资难。云南边贸企业普遍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注册资本大都在50万元—100万元之间。自2004年颁布实施新对外贸易法以来,边贸经营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幅增加,2009年全省边贸企业1380户,其中92%以上为民营企业。“贷款难,融资渠道少,资金刚性制约较大,难以做大做强,是这些企业普遍遇到的难题。”德宏银监分局局长鲁建华说。
三是边贸出口商品档次低、规模小、形式单一。由于云南边境地区经济落后,缺乏技术和资本优势,出口的商品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农副土特产、工业原材料和半制成品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多是粗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出口创汇能力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弱。而贸易形式主要是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加工贸易等贸易形式所占比重较小。
此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弱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边境贸易的发展。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使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税壁垒逐渐消除,云南沿边地区拥有的边贸优惠政策优势明显减弱。如原来依靠边贸进出口的农副特产品和工业产品,由于关税逐步降低和取消,会逐步转而以一般贸易的方式进行,传统边贸的辐射力可能因此而缩小。——多管齐下助推云南边贸进一步发展
2010年开始,我国西部大开发将迎来一个新的10年。相关专家认为,应在商品扶持、通关便利、企业培育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多管齐下助推云南边贸进一步发展,提升我国沿边开放水平。
一是加强口岸建设,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支持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云南磨憨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杨杰介绍,自1993年磨憨口岸开通以来,国家对口岸的累计投资仅为7000万元左右。虽然目前口岸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但与国家口岸的定位相比,软件、硬件建设差距还很大,制约了开发区的快速发展。他建议以贸易便利化为核心,统筹协调口岸配套基础项目建设,在电子口岸建设方面,应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要求,加快建设电子口岸信
息交换平台,实现集口岸执法管理及相关物流、商务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国家应大力支持云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对口岸在税收、出入境、通关便利化、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合作区内的企业在贷款、土地、工商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方面也给予优惠政策。
二是调整现有边贸商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云南省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童晓谷建议,深入发掘云南与周边国家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调整现有的边贸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技术创新与转移合作基地”,充分发挥该基地聚集国内、国外科技要素,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作用,促进边境贸易产业的升级,提升边境贸易的竞争力,并扩大对东南亚南亚的经济技术合作。三是设立边贸企业专项信贷,为边贸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鲁建华建议在对边贸企业进行相关税收优惠的同时,可以考虑设立边贸企业专项信贷,为边贸企业提供一定额度的优惠贷款,以支持边贸企业扩大进出口业务,加快边贸企业向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第二篇: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云南省政府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投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对外对内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的情况与新形势的要求,特别是与西部大开发的要求还很不适应。为了进一步改善、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我省的对外对内开放水平,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参与云南 的开发和建设,实现我省在西部大开发中确定的三大战略目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指导思想
(一)进一步改善我省投资环境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动力,全党动员,全社会参与;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从我省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的实际出发,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改善政务管理,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条件,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推出更加有吸引力的项目,使云南省成为中国西部投资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
二、最大限度地放宽对外来投资的各种限制
(二)外来投资企业在云南省投资的领域和行业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范围外不受限制。允许外来投资企业(指在云南省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侨投资企业和省外来滇投资企业。下同)对云南珍稀生物资源进行培育性开发;充分用好国土资源部授权云南省的试点政策,鼓励外来投资企业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开采和加工;鼓励利用国内外资金、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外来投资企业投资服务贸易领域,包括进出口贸易、商业零售、信息、金融、保险、旅游、运输、律师、会计以及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领域,其中,属于国家允许在沿海地区进行利用外资试点的,云南省可参照进行试点。
(三)外来投资者在云南省投资设立企业的条件、经营地域和持股比例不受限制。放宽外来投资者(指省外和境外的企业和个人,下同)进入种植业、水利、基础设施、制药、矿业、商业零售、旅游等领域设立企业的条件;外来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上限,由合资各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商定;外来投资者以专利和高新技术进行投资,其所占股份比例可适当放宽;外来投资企业在云南省内跨地域依法开展经
第三篇:家族企业面临传承难题
(基层反映)家族企业传承面临问题亟需关注
近年来,我国家族企业创一代完成资本积累后,创二代中,愿意接班的占到60—70%,但是符合接班条件的,比例仅为20~30%。截至2013年底,宁波家族企业、工商户等占市场主体总量达55.76万户,这些家族企业连同个体工商户,预测平均运营寿命仅为3.67年。在平均寿命几年内如果不顺利解决企业传承问题,将会前功尽弃。我国家族企业在未来十年中,将有80%以上面临着传承难题。目前,我国家族企业传承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一是缺乏权利传承规划。家族企业权利传承规划是一个有步骤的系统化过程,在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家族企业领导者之前,继承者和前任需要面对情感角色和沟通模式等关键因素的转变,然而现实中很多企业家并不精通公司多代维系的规划。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企业所有者死亡或无法工作的情况下有详细权利传承应急预案的占59%;管理层发生变动,要求审查继任规划时才会被动去物色传承人的占49%;未担任高层管理者的家族成员对企业继承不知情的占42%;只已有某个家族成员或由创办人在管理层表达了企业如何继承给下一代想法的占67%。缺乏长远权利传承规划,对下一代领导层的继任或有阻力。(来源:浙江在线)
二是接班候选人之间的冲突。大多数家族企业设有以家庭内部成员为主的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对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对公司发展缺乏看法。浙江省经信委调查显示:董事会中家庭成员在年龄、任期上没有限制,对于企业接班候选人的任用也是各执己见。以浙江百强家族企业双林股份为例,2014年2月末就出现过董事会成员为接班候选人出现不可调和争执场面,在集团内引起不好的影响。(来源:世界浙商网)
三是聘任职业经理人的风险。职业经理人是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服务并承担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然而现实中往往出现职业经理人变动大,对企业缺乏忠诚,与老板发生矛盾情况,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对家族企业继续维持运营和效益增长将造成不利影响。浙江省经济信息统计中心调查显示: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缺乏忠诚度的占47%,三年内流动的占68%,与老板发生矛盾的占87%。(来源:舟山网)
第四篇:企业文化面临的九大难题
企业文化面临的九大难题
企业文化在神州大地再度兴起,不谈文化似乎就没有文化。然而,企业文化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十分严峻的。不解决这些问题,企业文化只能是一种“更加巧妙的管理控制手段”。所以,在我们努力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当前企业文化所面临的众多难题,去建设真正科学的企业文化。在现实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些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观点与价值逻辑:
1.一方面人们认为自己是打工的,另一方面企业在教育人们去做企业的主人。那仆人是谁呢?就是几个领导?
2.每个人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在不断地提高,但与此同时,几乎人人都认为不公平,那么公平的标准是什么?
3.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只是谋生,过程中充满了无奈。工作可以成为大多数人的事业和人生吗?工作不快乐,正如中国足球。“快乐”是诞生奇迹的秘诀,可工作能够快乐吗?
4.“管与被管”似乎就是铁定而不可改变的了,有人喜欢被管吗?这种组织模式可能改变吗?
5.劳动者本来是劳动资本的主体,但在现实中却不是自有资本的主人,在这种劳资关系的状况下,企业文化能够解决人们的工作动力问题吗?
6.现实中的激励,基本上就是物质刺激,而激励的本质却是自我的行为驱动力。我们如何改变先是激励中的“刺激=激励”的典型行为主义模式吗?管理能让人们自我驱动吗?
7.现实中的管理基本上就是控制——少数人控制多数人,在人们追求自主的前提下,这样的控制模式能够成功吗?管理能够变成一种服务吗?管理者愿意做造就别人称为英雄的事业吗?
8.现实中,我们看到许多人自私自利,自利是人的本性,自利性就是邪恶吗?我们可能在尊重人们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设计出帮助人们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持久性的动力机制吗?
9.现实中的人们,因为别人与自己期望的不同、因为组织的安排不合自己的意,就会抱怨、发牢骚,互相伤害,我们能够用人的智慧创造出和谐共进的神话吗?
第五篇:cosplay产业面临市场化难题
cosplay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这个在国外尤其是日本极具发展优势的产业链条在中国似乎遇到了极为尴尬的发展困境,一方面是日益庞大的cosplay粉丝群体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另一方面是受到中国本土动漫产业发展落后以及cosplay产业市场的实质不成熟,众多cosplay从业者在产业链条中苦苦挣扎。这个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无疑代表了其他众多新兴产业在中国发展的普遍现状,值得业内去探索和研究。
兴趣爱好支撑下的松散社团
晴天(网名)最近在加紧排练自己cosplay社团的演出剧目,作为北京知名cosplay社团“ZERO”的核心人物,她正在带领自己的团队参加即将在北京举行的cosplay界最具影响力的大赛之一“金面具”奖大赛。
然而事实上,晴天作为一个参与cosplay长达六七年之久的资深业内人士,并非一个专职的cosplay演员。“我的本职工作是名小学教师,cosplay可以说算是我的兴趣爱好。”晴天向记者表示。虽然cosplay已经在国内形成了一股潮流旋风并且拥有基数庞大的粉丝团体,但目前中国的cosplay社团仍然是以个人兴趣爱好为基础组成的松散团队,在团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而cosplay仅仅是他们作为一种爱好和兴趣来支撑的集合体。
“这种现象特别普遍,可以说是代表了整个中国cosplay产业发展的现状”,晴天向记者解释道,“我们社团在北京算是知名的,成员大部分以大学生为主,其他的人也是各有工作,我们主要是在周末来排练,然后通过参赛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
此次金面具奖吸引了超过百个全国各地的cosplay社团参赛,已经连续组织了几届金面具奖的负责人崔巍也无奈地表示,这里面商业化的团队几乎没有,“大部分社团都是一些基于兴趣爱好组成的团队”。
这似乎与表面红红火火的cosplay产业形成了一个悖论,然而晴天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困扰这一产业发展的桔梗:cosplay缺乏成熟的市场氛围。“其实我们很想将它作为主业,但事实上现在的cosplay社团单纯地依靠商业演出无法生存。”晴天向记者阐述道,cosplay是一个成本很高的活动,一次普通的演出所耗费在服装和道具上的资金就可以过万,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要平摊上百元近千元。“然而目前来看,这些成本都是演员自己来掏的,因为市场上很少有企业或者赞助商愿意资助,虽然有些商演会提供服装或者部分资金,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愿意多掏钱,因为在他们看来cosplay在一些商业活动中仅仅是锦上添花,不值得过于付出。”
而与此相对比的是,作为cosplay发源地的日本,这一产业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吸金器”,作为动漫游戏的附属产业,每年cosplay商业演出和周边服装道具产业就能带来上亿元的收入。目前在日本这一产业已经相当成熟。
商业化社团的举步维艰
伴随着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兴起,实际上cosplay也呈现出了逐步商业化的趋势,目前,中国动漫游戏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市场之一,预计到2012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将达到262.3亿元人民币,2007年到201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9.9%。据权威部门统计显示,中国至少有5亿的游戏动漫消费者带动着每年1000亿元的巨大市场空间。截至2009年底,我国游戏动漫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80亿元大关。
作为中国最早涉足商业化cosplay演出的人,鄢豪辉对于商业化cosplay社团的发展颇为担忧。“我们很早就涉足了商演,但是实际上目前这一产业根本无法支撑起一个单独的市场”,鄢豪辉向记者说道,“换句话说,如果你是专职从事这个,很可能会先饿死。”
鄢豪辉向记者说道:“我们有的时候一个月都接不到一个商演,最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有4-5个,商演一般是动漫游戏公司的活动,也有一些传统行业的开幕式之类的。而且演出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cosplay表演,更多的是一些走秀、舞蹈。”
鄢豪辉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次演出都是按照出场人数来算出场费的,一般一场商演都在10个人左右,一个人一场出场费也就几百块钱。“有时候商家也不愿意请太多的人,去4-5个就行,这样一来出场费就更低了。”鄢豪辉盘算了一下,自己一年下来能从cosplay商演上赚得的钱也就几千块钱。“这些钱连我们演cosplay的成本都出不来,更不用谈cosplay演出者依靠它去挣钱了。”
晴天对此也颇为无奈,“我们社团现在有70多个团员,有时为了弥补社团经费不足也会派一些团员去商演,但这少之又少,我们有专门承接商演的小团队,每个人商演也就挣到150-200元的出场费。其实出去商演也更多地是为了支撑整个社团非商业的排练和比赛”。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也有彻底商业化的cosplay团队,2008年,一个名为白日联盟的cosplay社团开始为漫画《长安幻夜》做真人cosplay代言宣传。当时,这部漫画的知名度并不高,为此,白日联盟进行了一系列的策划,包括根据漫画制作真人服饰、拍摄cosplay平面作品和视频作品,在网络上进行宣传推广,最后编排出极具视觉效果的动漫舞台剧参加了“金龙奖”cosplay大赛,一战成名。
“但是毋庸置疑,这样成功的团队实在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商演团队只能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 鄢豪辉表示。
附属产业滋补主业的怪圈循环
虽然cosplay商业演出在中国还呈现出萌芽式的发展状态,但很多热爱cosplay 的人却不愿意放弃这份他们深爱的事业。但是如何解决自己的生计就成为了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在cosplay产业里,最赚钱的不是演出,而是服装和道具。”广州一家知名cosplay社团负责人yumi(网名)向记者表示,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存的压力开始转向cosplay服装和道具的买卖,而这块会带来很高的利润。“我们社团有专门合作的cosplay服装店,一套精致的服装一般需要花费几千甚至上万元,众多的cosplay社团成为了忠实的消费者。”yumi说道。
据了解,目前cosplay服装生产已经成为了这一产业最为挣钱的部分。作为北京最大的cosplay服装道具制作工作室,“想象力服装工作室”负责人小华目睹了cosplay在中国的全程变化。“我从2000年开始涉足cosplay服装制作,但cosplay真正在中国形成高潮要从2006年开始。”小华向记者说道。
目前小华已经拥有了一个专业生产车间和8个人的生产团队。“不可否认,cosplay服装成本相对低而利润的确很高。”小华向记者介绍,cosplay服装一般分动漫和网游两种,一套相对精致的网游cosplay服装少则千元,多则过万,而就连动漫cosplay服装也要几百元一套。“例如网游《魔兽世界》就有很多忠实的粉丝,曾经有人在我们这里花了上万元定制游戏角色的服装珍藏。”小华目前每个月都能出产几百套各式各样的cosplay服装,由于做工精美和信誉度高,她生产的服装甚至已经出口到了日本。
面对cosplay尴尬的产业结构,小华也是无可奈何,“我经常接触一些参加比赛的cosplay选手,好多的cosplay比赛头等奖奖金也就几千块,多点几万块。但一个头等奖的团队出于对服装的要求,每套服装造价就高达几千元,面对一个数十人的团队,这点奖金简直是杯水车薪”。
此外,频繁地参与各项cosplay大赛也成为了各个团队最为主要的展示平台和收入渠道。正在北京紧张排练的猫咪(网名)所在的团队“silverland”是本次金面具奖最有力的竞争者,作为知名团队,今年年初开始,猫咪就频繁地开始参加各项大赛,“6月份是chinajoy大赛,8月份是金面具大赛,9月份又连着金龙奖的比赛,10月又有漫域的比赛,有很多的比赛可以去参加,这也是我们社团最主要的展示方式,而大赛获奖可以得到部分奖金,虽然很少,但比没有强”。
原创动漫缺乏,亟待国家政策支持
cosplay现在已经在中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如何让这个产业发展壮大则是业内需要探讨的话题。曾经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的动漫产业链是断裂的,相应地,作为动漫衍生文化的cosplay基本不具备升级到行业的条件,现在的市场情况是需求量少而供给量大,很多cosplay周边如衣服、假发、道具、饰品等都有了专卖店,不少社团选手在自己具备一定水平后也会开设店铺经营这类的项目,但具有这种消费需求和能力的群体毕竟不是大众,在日本可以看到很专业的连锁店面,在国内是看不到的,因为这个产业链还没有形成。
“最根本的问题是国内原创动漫产业还没发展成熟,这导致作为附属产业的cosplay从根源上缺乏营养。” 鄢豪辉指出,现在很多cosplay的内容都来源于日本动漫,这其实在国内并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尤其是当这个产业需要国家去支持的时候。
“比如,现在《喜羊羊和灰太狼》就出了情景剧,其实这也是一种cosplay啊,但因为它有完全国产原创的内容资源支持,又有很高的知名度,因此会得到赞助商的资金支持和国家的政策支持,这就推动了它的发展。”
晴天对此也深有感悟,“国家现在有个„动漫扶持基金‟,我们也想去申报,但实际上在申报的时候不会写我们是cosplay,而注明我们是真人扮演剧目。因为真人扮演会得到大家的认同,而cosplay还不能得到认同,可能很多不了解的人一听就会和日本动漫联系起来,其实这完全不是一回事。”晴天无奈地说道。
cosplay的成型与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在本身ACG(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商业化的程度之上,可以说正是将cosplay作为一种商业上的促销手段,cosplay其本身才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认识。日本cosplay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源泉是其发达的动漫游戏产业,上世纪90年代cosplay伴随着日本ACG业中Game业的急速成熟以及视觉系乐团的层出不穷而开始步入正轨,成为一个极具规模的ACG业界的附属文化。
cosplay知名业内人士黄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产业链的源头会影响到其后端各个构成部分的发展,作为动漫产业源头的原创动画漫画,必然影响到身处末端的cosplay。由于国产原创动漫的薄弱,目前cosplay的“繁荣”受制于国外动漫业,要想摆脱这种局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cosplay与原创动漫有机结合,让其本身成为创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