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难题

时间:2019-05-13 15:0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难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难题》。

第一篇: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难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难题

作者:刘玉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2年第10期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各项工作全面展开,机构编制部门担负的责任更加重大,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机构编制管理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走出“被动”困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机构编制部门承担的改革任务繁重而艰巨。从实际情况来看,机构编制部门承担的任务既包括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还包括体制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等许多试点工作,有些综合性很强、推进难度大的改革项目也落到编办肩上,造成了各项改革任务交织叠合,战线拉的过长、耗费精力过大。目前机构编制部门力量尚显薄弱,对有些专业性很强的改革缺乏系统理论研究,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

二是机构编制部门履行职能还不够到位。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开展部门“三定”规定执行评估,解决部门履职“越位、缺位、错位、不到位”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机构编制部门的“规划、评估、监督”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水平,特别是开展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绩效考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等创新性的工作,还需要深入研究探索。

三是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力度还比较弱。在思想认识方面,机构编制部门重审批、轻监督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制度建设方面,虽然制定了一些行政法规和部委规章,但因为可操作性不强或具有部门色彩而难以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工作机制方面,部门间协调配合的“大督查”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没有很好地发挥职能部门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难以形成部门合力。

四是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决策水平有待提高。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机构编制管理人治的痕迹依然较重,许多工作更多地是体现领导的意志和强势部门的意愿,而缺乏科学的论证,导致编制配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强;在管理方式方面,许多工作缺乏前瞻性研究,主动参谋意识不强,仍沿袭过去那种“下报上批”、“一事一议”和“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管理方式,导致机构编制管理难以取得新的突破。

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站位,以更新的思维,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谋划好、实施好新时期的机构编制工作,努力实现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

一、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的先导。一般来说,机构编制干部熟悉政策,原则性强,但是也容易产生惰性和思维定势,工作中会出现因循守旧、习惯于用老眼光看问题、凭老经验办事情的弊端。坚持解放思想,必须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满足于完成事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务性工作,转变到重视前瞻性政策研究和创新体制机制上来;从习惯于具体的微观管理,转变到做好宏观指导和科学决策上来;从单一的审核审批报告,转变到深入调研和强化督查上来。

二、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重点。当前,实现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权威性和有效性,应当抓紧健全完善“四项机制”:一是建立宏观管理机制。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控制编制总量、调整人员结构的新思路新办法,探索建立管政策、管总量、管结构的机构编制管理新机制,逐步建立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决策机制、综合协调机制、与财政预算管理相配套的约束机制。二是建立事业发展评估机制。根据“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任务,采取跟踪督导、职能审核、民意测评等方式,掌握部门或单位履行职责情况、事业发展情况等,通过评估事业发展,确定机构的撤销、整合及编制的增减,实现动态管理,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三是建立机构编制公开机制。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逐步将机构编制整体状况、变化动态,以及各部门或单位的机构、编制、职能、人员等内容向社会公开,从源头上解决财政供养人员盲目增长及吃空饷、违规进人等问题。四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责任追究机制。按照“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将机构编制管理列入对主要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进行机构编制管理任期责任审计制度,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坚持把加强工作合力作为推进机构编制工作的基础。机构编制工作系统性强、涉及面广,机构编制部门自身主体单一,力量单薄,资源有限,各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关心,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应健全完善机构编制重大工作、重大活动、重大决策的请示报告制定,当好党委、政府和编委的参谋助手。加强与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与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主动加强沟通联系,争取部门的配合,善于借助“外力”破解工作难题,同时主动参与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形成工作互动之势。做到合心合力合拍,还必须整合机构编制系统自身资源,更好地发挥机构编制部门整体优势。

四、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保障。加强自身建设是固本强基的需要,更是事业创新发展的需要。一是提升效能。不断强化效率意识、超前意识,实现思维方式从“领导交办”向“怎样去办、怎样办好”的转变,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前瞻性。不断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强化实践锻炼,提高驾驭全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岗位胜任力。二是转变作风。坚持把求真务实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扑下身子抓工作、干事情。围绕工作重点难点,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调查研究,实打实地摸清情况,为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打好基础。三是善抓机遇。当前应紧紧抓住“蓝黄”两区建设这一重要契机,先行先试,力求突破一些平常想突破而不能突破的政策“瓶颈”,树立应该建立而没有建立起的工作理念,解决好平常想解决而没有解决氛围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在创立更加先进高效、更加有利于“两区”建设的体制机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四是营造氛围。把创新作为机构编制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活动,坚持把工作放到全国全省中来比较和定位。全面提高工作标准,努力打造工作亮点和品牌,以工作实绩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

第二篇: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一些想法

当前,全县按照中央和省市党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部署,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脱贫攻坚、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但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破解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基层党建工作点多面广线长量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少数党组织书记还不够过硬,不会抓、不愿抓、不敢抓问题突出。

在脱贫攻坚、经济发展、信访维稳等“压力山大”的工作任务面前,党组织书记责任压力传导还不够严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职责落实不够,党委主体责任压而不紧、压而不实,齐抓共管的合力还不足。此外,受人力不足、精力不集中、保障不够等因素影响,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阻力较多。

(二)农村党员发展管理和教育培训“跟不上趟”。

农村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有的村党组织长期不发展党员,党员队伍青黄不接。有的村党组织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操作不阳光,特别是一些地处偏远的贫困村,发展“家族党员”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农村党员把党员身份不当回事,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参加组织生活。一些“退下去”的老村干部不但不发挥“余热”,靠着说话有影响力、“熟悉村上的运行规则”,与村党组织唱“对台戏”,成了绊脚石。

(三)村集体经济空壳化问题严重,对脱贫致富和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缺乏后劲。

一些村干部虽然有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想法,但苦于没有好的实施措施或行动缓慢拖拉,只停留在望洋兴叹。

(四)村务监督难奏效,有的甚至形同虚设。

推进基层民主治理的举措没有落实,都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有些地方对村监会定位不准、职责不明,不知道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由此,给一些村干部以权谋私,甚至集体违法乱纪带来可乘之机。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一些村干部对抓农村基层党建的本质和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

以点带面本来是抓好农村基层党建的基本方法,打造“点”是具体措施,带动“面”是根本目的。但一些地方却以“点”代“面”、“点”到为止,只造“盆景”不“耕地”,将主要精力用在打造示范点上,疏于推动面上工作。还有一些村干部错误地认为,农村党建“不是资料进盒就是制度上墙,不是装点村部就是搞搞活动”,把精力用在补资料、应付检查上。

(二)对农村基层党建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农村基层基础保障还不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但由于当前主抓脱贫攻坚,一些村弱化了下大力气抓好基层党建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只是被动的指一步干一步,缺乏长期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三)部分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抓基层党建缺乏“严”和“实”的作风。

一些干部总喜欢做出名挂号、锦上添花的新鲜事,而不愿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实在活;总想标新立异、大放光彩,而不愿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些干部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对农村党建的一些制度载体不能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抓工作重形式、轻内容,只想着给领导看、却不琢磨如何真正落实到位。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集中精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骨干队伍。

1.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应打破界限,注重从优秀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职工、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能者上,庸者下。选派第一书记要严把质量关,确保可用管用。

2.改进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对村干部进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实用技术以及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发达地区开展实地观摩、现场学习等活动,提高培训针对性。

3.精心培养村级后备干部。通过开展以“把优秀青年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加强后备村干部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养一加强”活动,力争通过几年时间,为每个行政村培养和储备一定数量有思想觉悟、文化素质、职业特长和组织能力的带头人后备人选。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定期考察调整制度,对表现优秀、条件成熟的及时补充进入村“两委”,对不合格的及时进行调整,做到备用结合、动态管理。

4.抓好农村党员发展管理工作。积极引导懂政策、守法律、支持村级组织工作、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好的农村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使他们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骨干力量。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切实把“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落实好,把最基本的纪律规矩执行好。

(二)通过准确定位和明确职责促使村务监督有形有效。

要将村务监督委员会切实发挥其作用,不断加强对村务决策、执行、公开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级资源资产资金管理、为民服务专项资金监管、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和耕地保护、土地流转工作的监督,通过强有力的监督,确保村务工作公开透明、合法合规。

(三)久久为功抓好现有党建载体和长效机制的落实。

1.巩固运用农村基层党建已有载体。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党务公开,增加党务工作透明度,拓宽党员群众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

2.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要适应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的需要,推广“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等做法,优化党组织设置方式,扩大党组织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

3.健全农村党内关怀帮扶激励机制。推行以“建立党员档案、关爱制度、关怀基金,关心党员思想进步、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形象树立”为主要内容的“三建四关心”做法,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促进党员教育管理与关怀服务并重。

(四)着眼长远建立农村基层党建责任制。

乡镇要强化抓村的直接责任,落实好分片包村、入户走访、在村服务制度。继续抓好机关干部“下基层”、部门包村、企业联村、驻村帮扶等工作落实,促进城乡基层党建互融共进、整体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越是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确保全覆盖,固本强基,防止“木桶效应”。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履行好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必须要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能真正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从而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全面贯彻落实,确保基层社会的稳定。

第三篇:浅谈当前乡镇干部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乡镇干部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在我国乡镇一级组织是连接城乡的纽带,乡镇干部是直接与农民兄弟打交道的人,他们既要对上级党委政府负责,又要对老百姓负责;他们既没有相应的权力,却又要承担较重的工作任务,尤其是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对乡镇干部的素质、能力、事业心指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面临的压力更大。如何破解当前乡镇干部面临的各种难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关键词:破解压力 乡镇干部 对策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广大乡镇干部特别是驻村干部论级别并不高,论责任却不轻,他们直接面对千家百户,是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具体组织者和直接指挥者。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分析他们面临的难题和压力,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当前农村改革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联系苍南县的一些实际情况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历,对乡镇干部面临的难题及解决对策作一探讨。

一、乡镇干部面临的难题:

(一)“上下关系”协调难。

乡镇政府既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的意图和上级交办的各种任务贯彻落实到基层的职责,又担负着组织、团结和带领群众发展本地经济的任务,这就决定了乡镇干部必须既“对上负责”,又“对下负责”。乡镇干部反映,这种“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在实质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工作中却难以两全其美。如上级下达的任务有时要求过高,要完成任务就必须向村、向农民摊派,这就会加重农民的负担,从而损害农民的利益;不向农民摊派又难以完成任务,使他们左右为难。比如说,一年一度的冬季征兵工作,现在农村自愿报名应征的青年越来越少,但每年每村都必须凑足体检任务数,搞得群众很有意见。

另外,不少乡镇干部纷纷表示,近年来,实行村民自治给乡镇干部提出了不少难题。在目前农民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一些人为拢络村民,打出减轻农民负担的旗帜,许诺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以此来拉选票。这些人当选村干部后,自认为自己是广大村民选上来的,而党支部干部只是十几人、几十人党员选上来的,党支部管不着村委会,有的村委会甚至拒不接受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的领导,导致两委关系难以协调。

(二)乡镇财政转动难。

乡镇干部一致认为,现在乡镇财政越来越难转动。实际上,乡镇财政的收入缺口早已存在,只是刚开始实行县乡分税制时,制度不完善、不规范,财政缺口被一些不规范的收入渠道所掩盖。比如,过去常把水利、道路、扶贫等资金或一些集资款部分挪用以平衡财政收入,而现在,不规范的收入渠道逐渐被堵死了,财政空壳的矛盾再也掩盖不住了。现在的乡镇财政基本上是以支定收,年初根据工作需要确定财政支出预算,按照必须支出的预算数确定财政收入任务,然后分解到乡镇,这种因支而定的财政任务往往高出乡镇的实际承受能力。许多乡镇为完成财政任务而不得不实行“财政空转”,寅吃卯粮,举债度日。由于财政转不动,许多乡镇不仅国家政策规定的补助、津贴和加薪没法落实,就是基本工资也难以保证按时发放。

(三)农民增收难。

近几年农民增收速度连连下滑,是让乡镇干部深感棘手的问题之一。为了使农民增收,他们千方百计、想方设法,采取了许多措施,成效却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有: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城镇化滞后,农民负担过重等。过去农民收入之所以能够迅速增长,一靠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二靠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三靠发展乡镇企业。现在的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产品供求已基本上实现“总量平衡,年年有余”,价格上涨的空间已经很小,不问市场需求盲目增产已不可能增收。由于国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正在进行之中,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就业岗位减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制约,实现农民增收十分困难。

在调查中,许多乡镇驻村干部反映,虽然市场经济的运行已使人们懂得必须围绕“市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依靠“特色”赚钱。但是,怎么调整?种什么?养什么?“市场”在哪里?有多大?变没变?“特色”特不特?“特色”能保持多久?这些问题让人难以把握。有的地方农民发展果业、搞养殖,却收不到成效,有时甚至出现“种啥啥多,养啥啥赔,越调越亏”的现象。

(四)依法行政难。

目前,农民素质普遍不高,文化水平偏低,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依法行政难以实行。如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难缠户”、“钉子户”,无论怎么说服教育,他们的思想就是不能接受,乡镇政府不得不采取不太合法的硬性措施。再如,一些农民对合理的负担稍不如意就抗交,一户不交,影响十户,十户不交影响一片,基层干部干着急,诉之于法,基层法庭又因为人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而难以强制其执行。有的农民因不了解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对应履行的义务进行抵制,有的甚至公然围攻正常执法的公务人员。有的地方宗族、房族势力和恶势力抬头,村霸、乡霸横行乡里,持强凌弱。在今年夏季高温干旱季节,夏口办事处好几个村就是在夜里偷水,破坏自来水设施,搞得全村自来水压不上去,派出所来了几次都查不出来,一些知情村民敢怒不敢言。

(五)树立乡镇政府权威难。

乡镇干部普遍反映,当前乡镇政府权威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有:一是乡镇政府管理职能弱化。现在各乡镇都设有上级主管部门下派的七站八所,其人、财、物大都是条条管理,形成“权在上面,利在部门,责在乡镇”的局面,出现了“牌子响,责任大,权力小,协调难”的现象,大大削弱了乡镇政府的职能。二是乡镇政府职能的非正常移位。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本乡镇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行政的、信息的、人才的以及环境的服务。然而,目前乡镇政府却不得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履行一些本不是乡镇政府职能的职能,这种职能的非正常移位使乡镇政府本应履行好的职能无法尽职,损害了乡镇政府的权威。三是实行费改税后,取消了乡统筹,取消了积累工和义务工,单靠有限的乡镇财政,很难为农民多办实事,降低了乡镇政府的威信。细心的乡镇人大代表可能会发现,相当一部份乡镇政府工作报告中“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都有一些是相同,这就意味着,好多“实事”每年都要办,但由于财力等原因,每年都办不了。

二、解决对策 面对业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积极探索解决方法,寻找对策。以笔者之见,当前要做好两大块工作。

(一)创造乡镇发展的良好空间和环境。

首先,要加快经济发展。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就是经济实力的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才可以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

其次,要理顺管理体制。现行的管理体制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乡镇一级职能的发挥。要通过理顺管理体制,重点解决条块分割,责权利失衡的问题,从而改变乡镇政府“牌子响,责任大,权力小,协调难”的现象,使乡镇政府成为有权威、有效能、运转协调的基层政权组织。

再次,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一是要对现行的政策法规进行一次 清理,该完善的尽快完善,该废除的坚决废除,使各项政策法规尽量贴近实际,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二是出台政策要谨慎。出台新的政策时,一定要慎重,每出台一项政策,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特别是要考虑实际操作性,更不能朝令夕改。出台政策时不能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相互打架,以避免因政策失误而造成基层忙乱。三是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乡镇消赤减债,以此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四是要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要积极推进税费改革,合理税费征管政策,降低税费征收基数,根据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实行据实征收。对天灾人祸和特困户的税收问题应有相应的减免政策,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应实行税费减免政策。另外,要为乡镇干部创造好的工作环境。一是工作上要减负。二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坚持正面的宣传为主,弘扬正气为主,对涉及基层干部的问题,要坚持先内后外,先党内后群众的原则。三是要关心体贴乡镇干部,乡镇干部工作在最基层,工作难度大、工资待遇低、生活清贫,为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为了地方的稳定和发展,为了群众能过上好日子,他们不辞辛苦,默默奉献,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乡镇干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要客观地看待。在社会舆论方面要对乡镇干部有一个公正的评价,使他们的工作得到社会的理解和肯定。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基层干部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之成为受人民群众拥护和欢迎的好干部。

(二)发扬四种精神,着力提高乡镇干部素质。

乡镇干部工作在最基层,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因此乡镇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扬“不怕吃苦、勤奋踏实”、“不怕吃亏、乐于奉献”、“燕子衔泥、契而不舍”和“敢创敢冒、开拓创新”四种精神,才能做好农村工作,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1)不怕吃苦、勤奋踏实的精神。乡镇干部要做好农村各项工作,就要发扬不怕吃苦、勤奋踏实的精神,做到“三勤三多”。一要腿勤多跑。不坐在办公室想情况,不窝在村干部家摸情况,要深入“寻常百姓”中,与普通老百姓广泛接触,彻底改变“平常不进农户家,收款方登农户门”的现象,把群众工作做在前头。二要手勤多记。要把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认真地记录在民情记录本上,不让他成为耳边风,以此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三要脑勤多思。对掌握的情况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理性思考,达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归纳出带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去指导自己的实践,为完成各项工作,带领群众致富想出好点子、好办法。

(2)不怕吃亏、乐于奉献的精神。乡镇干部要学习郑培民、张朝究等的先进事迹,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扬不怕吃亏,乐于奉献的精神,做到“三有三要”。一是当群众致富有风险时要率先去试验。针对部分农民想致富又怕承担风险的情况,要大胆解放思想,敢于冒险,率先试验,不怕因走第一步给自己造成损失而感到吃亏。二是当群众有发展要求时要竭力去兴办。针对部分农民群众一家一户想办而无法办的事情,要履职尽责,采取“一事一议”等办法,竭尽全力帮助解决,针对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缺项目、资金、技术、信息、销路等问题,不计较个人得失,千方百计去筹谋。三是当群众生活有困难时要主动去帮扶。当前,还有部分存在“吃穿难”、“治病难”、“上学难”、“看电视难”等问题,乡镇干部要主动关心群众的冷暖疾苦,开展送温暖活动,助民富解民忧。

(3)燕子衔泥、契而不舍的精神。农村工作复杂又具体,要做好农村工作,就要像愚公移山那样,发扬燕子衔泥、锲而不舍的精神,要“三有三不”。一是要有决心不松劲。遇到难题,下定决心,迎难而上,不半途而废;二是要有信心不气馁。遇到曲折时,坚定信心,看不到希望不灰心丧气;三是要有恒心不放弃。对看准的事,只要与群众利益一致,保持恒心,迎难而上,既不因反对的人多而放弃,要耐心细致阐明道理,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也不因问题难解决而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对当前农民所想所盼所缺所怨的问题,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加以解决,目前急需办而又能办的事情要及时办理,一时难以办到的,要说明原因,制定方案,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办理。(4)敢创敢冒、开拓创新的精神。发扬敢创敢冒、开拓创新的精神,要做到“三破三立”。一要破除“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消极意识,树立“与时俱进,乘势而上”的创新观念。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观念与现实实际一致,与时代精神合拍,与时俱进,乘势而上。二要破除安于现状,小富即满的意识,树立“穷则思干,富则思进”的观念。要根据村貌民情,不安于现状,思干思进,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集体经济新理念;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农民群众面向市场,克服封闭,盲目的小农意识,实现经营规模化,谋取效益最大化;帮助群众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名、优、特新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优势。三是要破除“等、靠、要”的计划意识,树立“新、快、闯”的市场观念。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上级来解决,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不要上级来解决;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市场法则,运用市场手段,抓住机遇,捕捉新信息,赶快行动,带领农民群众到市场中去闯去搏,探索出向市场要效益的发展新路子。

参考学科:

①《行政体制改革要选准突破口》 杨文本 ②《大力加强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 李明 ③《进一步强化执政为民的意识》 胡上游

第四篇:经济学--当前改善民生面临的难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改善民生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广辟就业渠道促进群众充分就业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加强社会风险的监控与监管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健全为民惠民机制。【关键词】改善民生难题对策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因此分析当前改善民生问题面临的主要难题并探讨科学、有效的对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改善民生面临的主要难题民生问题是本届政府关注的重点。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年中国民生问题调查报告。调查的数据资料显示由于近几年政府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环境保护等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当前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持续得到改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生活压力有所缓解。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体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的功效。但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明显、物价上涨和就业压力增加、生产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频发、贫富矛盾和干群冲突等问题仍然是当前改善民生面临的主要难题和挑战。、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然明显中科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的城乡居民认为生活水平比五年前有所上升只有的城乡居民认为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农村居民的受益感明显高于城镇居民。这种趋势说明自年以来取消农业税、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推动农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保农、惠农、助农、富农的政策。使得广大农村居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但也应该看到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十分明显。根据调查年城乡家庭的恩格尔指数为有近的家庭的生活已经达到宽裕及以上的水平但也有的温饱及贫困家庭恩格尔系数在以上。据此次调查数据测算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最高收入组的家庭平均收入是最低收入组的倍。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也相当明显东部地区的居民家庭收入平均是西部与中部的倍和倍。房产状况和居住条件在城乡之间在不同家庭收入等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中城市中家庭人均收入属于低端的人群比大中城市的平均水平低了个百分点人均住房面积也低于平均水平约平米。收入差距过大就会危及到一部分人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就可能引起不同阶层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破坏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物价上涨和就业压力增加与年的第一次调查相比老百姓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生活压力有所缓解但是城乡居民面临的劳动力就业方面的压力却有增无减。据调查数据显示城乡居民认为目前面临最主要的生活压力是物价上涨有近的被访者声称其家庭生活水平受到了物价上涨的影晌。在调查组给出的个社会问题中公众认为最为严重的是“物价上涨”排位第四的是“就业与失业”。相当多的城乡居民感到有生活压力认为。家庭收入低日常生活困难’、。住房条件差建不起房或买不起房。、。家人无业失业、工作不稳定。等。本次调查失业率高达。另据测算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万人另外还有万下岗失业人员。即使我国经济增长始终保持在至左右的速度每年城镇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万人左右。与此同时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公共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频发中科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的调查中对城乡居民询问了人身、个人和家庭财产、个人信息隐私、交通、劳动、医疗、食品等个方面的安全感其中人身方面的安全感最高很安全和比较安全合计而食品和交通方面的安全感最低分别只有和认为不安全的人达以上。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在年和年两次调查中食品安全状况都在各类安全感中排在倒数第一这说明公众对食品卫生和安全有着长期的担忧。这种担忧在年月份以来曝光的三聚氰胺掺入牛奶和鸡饲料等食品安全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环境保护也是公众对地方政府工作评价最差的方面有近的城乡居民表示不满在城镇居民中甚至达到了。中国近年来水污染恶性事件频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年月的松花江有毒化学品污染重大事件和年月的太湖蓝藻暴发导致无锡市饮用水源被污染事件。根据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污染损失》估计水危机导致的损失已经占到中国的约。近年来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社会冲突明显增加。、贫富矛盾和干群冲突日益尖锐调查组用。中国

各个社会群体之间是否存在利益冲突”这个问题来考察民众对社会棼体利益冲突白现实感知。结果表明只有的人认为“没有冲突”的人认为。有一点冲突”的人认为“有较大冲突。还有的人认为存在。严重冲突”后三项合计占到。这一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状况给予了肯定但也有的入认为存在较大的或严重的社会群体利益中突。向公众询问。哪两个群体差异最大。“哪两个群体最容易产生矛盾”。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差异的角度还是从容易产生冲突的角度。穷人和富人之间”与。干部与群众之间”都排在前两位年的贵州瓮安、云南孟连、陕西府谷、江西铜鼓、重庆开县等地相继发生的冲击党政及公安机关的群体性治安事件让全国为之震动说明目前我国不论是经济形势还是社会矛盾都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学者大都认为多数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尽管有偶然性因素但根本上还在于群众利益诉求遭遇体制性迟钝。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认为“其合理诉求的表达、反馈渠道不畅。长期得不到地方政府党政部门的有效回应以致干群矛盾、商民矛盾持续累积最终酿成冲突和对抗。”

二、改善民生问题的主要对策民生是和谐之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个重要举措。当前改善民生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经济发展奠定改善民生基础发展是改善民生之基。只有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改善民生才有坚实的物质皋础。否则改善民生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如不随着生产力发展而相应地改善民生问题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也就不可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而也不可能持久地实现生产力大发展。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经济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依靠人民致力于做大蛋糕。另一方面要科《新西部》期万方数据弄。谐社会建设、’前政善民牛而临的难题硬解决对策学地运用各种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合理地分好蛋糕以化解利益矛盾凝聚人心使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广辟就业渠道促进群众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解决我国。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多管齐下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一是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对创业者在资金、产品、技能、税收等方面的援助。扶持群众积极创业、鼓励群众自主就业二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三是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创业培训增强其就业的适应能力。当前存在的农民工问题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农民工素质不高、就业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因此根据城镇二、三产业发展和不同层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有计划地对转移的劳动力开展培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四是教育应当更好应对未来就业市场的变化改革高校教学内容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训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疏通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流向基层、农村和边远地区等。、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民众切身利益的。托底之网”对落实民生举措具有最基本的保证作用。今后社会保障事业的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医疗、养老保险的城乡覆盖面切实解决好老百姓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二是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面制定全国统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解决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三是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四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切实解决好城市低收入群体居民买不起房的问题五是大力发展教育。教育是民生之基是民生问题的核心要素也是激活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进程通过立法使公共财政保障义务教育的措施落到实处让义务教育真正回归。义务”其本源决不能让适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要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制度形成支持困难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资金支持体系保障他们能上得起大学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解决好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分配是民生之源。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分配机制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十几亿人口、使经济发展的成果用到改善民生上。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应做到三管齐下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

注重社会公平调整二次分配比例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使国家财政更多地向欠发达地区提供公共产品向困难群体提供更多的救助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特别要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城乡、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三是完善税收制度。通过税收调节收入过高者的收入同时取缔非法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通过。扩中”形成最有利的“撖榄形”的分配格局最大限度地减少分配不公逐步扭转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上接第页、加强社会风险的监控与监管频发的公共安全事故给中国经济造成了恶劣影响同时也暴露出长期以来对产品安全监管的缺失。对此。应该尽早建立企业和公民的社会诚信体制通过强制力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应该强化对产业的监管职能加强安全生产治理整顿和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严格规范企业安全行为深化隐患治理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严肃查处各类安全事故坚决惩处安全事故涉及的失职、渎职和各种腐败行为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健全为民惠民机制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是关键。政府要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基本职责。政府在观念上必须像对待经济发展一样常怀为民之心常思利民之策常办惠民之事把解决民生问题当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国家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改变过去考核政府及其官员政绩时只把增长作为唯一标准的片面做法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政绩考核体系把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情况以及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是否重视和解决了教育、住房、下岗失业、分配不公等民生问题也作为考核标准从而促使各级政府和官员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观更加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疏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各级政府要把群众利益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要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定期开展接访、下访和蹲点调查倾听群众呼声要保证人们利益诉求渠道的畅通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让不同利益主体都有表达自己的诉求的平等机会要完善决策听证制度保证政策制定的公平公正要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让公众对于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及日寸了解保障人们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让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充分表达。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密切干群关系树立高效、亲民、廉正、公开的政府形象。【参考文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单行本人民出版社【年中国民生问题调查报告》『吴忠民《重视民生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大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刘天喜《解决民生问题需要政府转变三大观念》路江通《从关注民生到人民当家作主》《社会蓝皮书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黄展涛《中国民生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作者简介】薛宗梅一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高级讲师而齐心协力奋发进取。二是情感激励。要关心爱护职工。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三是竞争激励。将竞争机制引入所有的岗位、工种竞争上岗奖优罚劣为职工人尽其才提供一个良好的舞台。四是荣誉激励。对职工的典型通过各种形式给予表彰奖励。、抓领导靠健全体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力。首先要腱全领导体系。企业党政一把手必须亲自抓思想政治工作班子的其他成员也要实行。一岗两责”。其次要健全教研体系。通过举办读书会、政治理论学习日、研讨会、脱产培训等形式提高企业政工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并在实践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的途径。其次要健全网络体系各部门齐抓共管特别是党、政、工、青、妇等部门都要从全局出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头把关从不同角度开展工作形成一个思想政治工作大网络以增强其战斗力

第五篇:家族企业面临传承难题

(基层反映)家族企业传承面临问题亟需关注

近年来,我国家族企业创一代完成资本积累后,创二代中,愿意接班的占到60—70%,但是符合接班条件的,比例仅为20~30%。截至2013年底,宁波家族企业、工商户等占市场主体总量达55.76万户,这些家族企业连同个体工商户,预测平均运营寿命仅为3.67年。在平均寿命几年内如果不顺利解决企业传承问题,将会前功尽弃。我国家族企业在未来十年中,将有80%以上面临着传承难题。目前,我国家族企业传承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一是缺乏权利传承规划。家族企业权利传承规划是一个有步骤的系统化过程,在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家族企业领导者之前,继承者和前任需要面对情感角色和沟通模式等关键因素的转变,然而现实中很多企业家并不精通公司多代维系的规划。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企业所有者死亡或无法工作的情况下有详细权利传承应急预案的占59%;管理层发生变动,要求审查继任规划时才会被动去物色传承人的占49%;未担任高层管理者的家族成员对企业继承不知情的占42%;只已有某个家族成员或由创办人在管理层表达了企业如何继承给下一代想法的占67%。缺乏长远权利传承规划,对下一代领导层的继任或有阻力。(来源:浙江在线)

二是接班候选人之间的冲突。大多数家族企业设有以家庭内部成员为主的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对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对公司发展缺乏看法。浙江省经信委调查显示:董事会中家庭成员在年龄、任期上没有限制,对于企业接班候选人的任用也是各执己见。以浙江百强家族企业双林股份为例,2014年2月末就出现过董事会成员为接班候选人出现不可调和争执场面,在集团内引起不好的影响。(来源:世界浙商网)

三是聘任职业经理人的风险。职业经理人是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服务并承担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然而现实中往往出现职业经理人变动大,对企业缺乏忠诚,与老板发生矛盾情况,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对家族企业继续维持运营和效益增长将造成不利影响。浙江省经济信息统计中心调查显示: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缺乏忠诚度的占47%,三年内流动的占68%,与老板发生矛盾的占87%。(来源:舟山网)

下载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难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难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难题及对策(5篇)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以下难题:一是如何推动环境建设由热情周到细致服务等表层向公正公平透明廉洁高效等深层次深化。虽然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等表层次的......

    从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拆迁难题看和谐社会建设

    从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拆迁难题看和谐社会建设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经济建设步入高速发展快车道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直接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旧城区......

    村镇银行面临六大难题

    村镇银行面临六大难题 作者: 张吉光 / 时间: 2010年 10月号 自2006年年底银监会开始村镇银行试点以来,在国家政策扶持和监管机构的大力推动下,村镇银行获得了快速发展。统计数......

    新农村建设面临九大难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面临九大难题 必须坚持量力而行 2007-1-8 15:51:25 新农村建设一年之际,《瞭望》新闻周刊深入山东、河南、江西、陕西、吉林、内蒙古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从各......

    人口普查面临的难题及解决办法

    人口普查面临的难题及解决办法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我街道外来人口数量大、居住地分散、工作转换频率高等客观原因,人口普查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一、人口......

    企业文化面临的九大难题

    企业文化面临的九大难题企业文化在神州大地再度兴起,不谈文化似乎就没有文化。然而,企业文化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十分严峻的。不解决这些问题,企业文化只能是一种“更加巧妙的管理......

    cosplay产业面临市场化难题

    cosplay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这个在国外尤其是日本极具发展优势的产业链条在中国似乎遇到了极为尴尬的发展困境,一方面是日益庞大的cosplay粉丝群体呈几何级数增长......

    当前农村党员发展工作难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农村党员发展工作难题及对策研究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是一项保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基础性工作。为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今年我部专门成立课题组,对农村党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