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守在责任田
守在责任田
尽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诱人,而我仍用山岩般的坚毅,年复一年地默默履行誓约。守望着我的“责任田”。
虽然我的责任田仅几十平方米,可小小责任田长着数十棵渴望成才的幼苗。我不敢耽误季节,紧捏的粉笔在手中化为充满希望的种子,把它撒进了我的责任田。三尺教鞭深情地唱着春播曲,责任田上空荡起悠扬舒心的激情。激情的音符跌入责任田,化作了无声的甘露滋润着新苗。我俯下身,谛听幼苗“刷刷”的欢畅拔节声。我的心醉了。我把绿歌撒进责任田,不断拔节的幼苗正变得茁壮丰盈,葱葱茏茏。
我的责任田是希望的田野。幼苗在倾听春天的故事、惊雷的宣言、丰收的呼喊……棵棵幼苗正在编织者绚丽多彩的梦境,纸张笔墨将思绪酝酿成昂首扬眉的散文,圆规支持将心愿定格成壮志凌云的蓝图,键盘鼠标将憧憬演绎成笑傲江湖的自传……
为了明天的辉煌,我用坚韧的犁铧深深插入沃土,艰辛开拓,奋力向前。
我的责任田飘溢着醉人的芬芳,不断拔节的苗儿终于成才了,颗颗晶亮的汗珠换来了累累硕果,责任田欣然奏着丰收交响曲。目送一批又一批硕果走向另一广阔的天地,我笑得拢不住口。那影集装不下心花怒放的笑,笑声溢出了责任田……
我坚守在众人注目的责任田,幼苗天天在拔节。天天都是收获的季节,幸福的感觉时时溢满我的情怀。我在丰收的音符里年轻。
第二篇:责任田转让协议书
责任田转让协议书
通过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甲方(转让方):×村×组
乙方(承包方):×村×组
本人因年老无能耕种本人的责任田,现通过双方共同协商同意,本人自愿转让自己的责任田一丘给本组×××耕种,田地名:×××:四抵为东抵××,南抵××的山,西抵××,北抵××的山,转让费共计×元整(¥:×元),转让后,田归×××承耕营业。
本协议书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户共同遵守。特立此协议为证。
甲方签名:
乙方签名:
证明书人:
×年×月×日
第三篇:秃笔勤耕责任田 俯首甘为孺子牛
秃笔勤耕责任田 俯首甘为孺子牛
——学习习近平《秘书工作的风范》有感
尚海
2014年第四期《秘书工作》刊登了总书记1990年就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时,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的一篇文章——《秘书工作的风范》。因为和我从事的工作有密切关系,细致研读,深受启发、教育和鼓舞,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也觉得无上光荣。
在文章开头,总书记用一句简明扼要的军事语言给办公室工作作了定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办公室工作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文中,总书记用四个字高度概括了办公室工作的显著特点:一是“重”,地位重要;二是“苦”,非常辛苦;三是“杂”,事务繁杂;四是“难”,难度很大。四个字既形象地描绘了办公室工作的常态,又道出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酸甜苦辣,让人有“高山流水遇知音,芳草青松逢雨春”之感。总书记还对办公室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高效率开展工作、实行高水平服务。三个“高”字既表明了总书记对办公室工作的要求,也体现出他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殷切期望,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且备受鼓舞和鞭策。
那么,作为一名办公厅干部,应该如何将这篇文章给出的标准和要求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经过仔细思考,笔者认为,做好办公厅工作,概括起来就是要围绕一个中心、提升两种能力、搞好三项服务、树立四种精神、倡导五种作风、践行六个不让。
围绕一个中心。就是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领导的工作思路,来收信息、提建议、把关口、做协调、搞服务、抓督办。
提升两种能力。一是要提升公文处理及写作能力,二是要提升协调组织能力。前者,靠程序规范、勤学多练就行;后者,就要学会十个指头弹琴,兼顾各方,有轻有重,有缓有急。
搞好三项服务。一是服务领导,做好参谋助手,把事务办精办细;二是服务部门,做好桥梁纽带,协商办好每一个文、会、事;三是服务基层,凡是基层来的文件和事情,都想方设法积极办,努力做到特事特办、难事巧办、好事多办,为基层排忧解难。
树立四种精神。一是勤于学习的精神。办公厅工作涉及范围广,要求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准确细致、及时高效、全面具体,这就要不断学习。二是善于思考的精神。办公厅所处的特殊位置,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把学习成果通过思考转化为工作实践。三是乐于奉献的精神。办公厅工作时常处于紧张忙碌的状态,加班加点不少,超负荷工作也不少,没有奉献精神很难胜任。四是勇于负责的精神。勇于负责就是要在工作上挑重担、服务上作表率、困难面前不退缩、有了差错不推托、遇到矛盾不回避、遭受挫折不气馁。
倡导五种作风。一是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少说多干,戒虚戒空。二是倡导雷厉风行的作风,说了就算,定了就干,不拖拉,不扯皮。三是倡导谦虚为人的作风,多做协调之事、沟通之事,如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四是倡导谨慎从事的作风,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五是倡导勤俭节约的作风,恒念物力维艰,珍惜一粥一饭半缕半丝,不参加超标准接待,自觉践行八项规定。
践行六个不让。一是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自己手上耽误。对承担的工作自检进度,努力做到又好又快。二是不让正在处理的公文在自己这儿积压。确保来文及时办理,决不拖沓。三是不让各种差错在自己身上发生。落实文稿相互审读机制,杜绝各种错误的发生。四是不让前来联系工作的同志在自己这里受到冷落。努力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茶水暖心、一个满意答复、一声走好送行”。五是不让任何小道消息通过自己传播。要提高政治素养,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该问的坚决不问,不该说的坚决不说,更不做“小喇叭”和“传话筒”。六是不让办公厅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损害。要严于律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办公厅的形象。
作为办公厅干部,既需要“千辛万苦不抱怨、千头万绪不迷乱”的品质,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操,更需要“秃笔勤耕责任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为此,我们要自觉从思想上、灵魂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向中央基准看齐,讲政治、顾大局,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不断精细事务水平,将有限的个人能力,奉献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作者单位:陕西省政府办公厅)
第四篇:责任田调换建房协议书
协议书
(以下简称甲乙双方)
甲方、乙方、因甲方居住太窄为建房住宿的需要现经双方协商同意,订以下条约如下,一.乙方愿意寨脚责任田三块调给甲方建房甲方在补给乙方,由甲方所使用建房。
二.甲方调石板田大小共玖块给乙方种植作为乙方的责任田。
三.此协议后双方不得认何反悔,如哪方反悔条约按双倍补偿
费用一切。
四. 上述条约给双方协商同意按此签章生效此条约一式二份每方一份为据。
五.甲方:乙方:
参加人员;XXX
二零XX年X月X日
第五篇:留守在中国的洋娃娃
留守在中国的洋娃娃
在福州,像小豪这样的“外籍留守儿童”不是个例。
据福州市政协的一份材料披露,福州现有“洋留守”近万人。
他们的父母多数是“非法移民”身份,在国外打拼,每天工作13小时甚至更多,不得不将孩子交给国内的亲人抚养。资料显示,“洋娃娃”分布在福州各个地区,以闽江口一带的各县、乡、村为主。其中长乐市约5000人,马尾区亭江镇约2000人,连江县琯头镇约2200人。
“寄”回来的孩子
因为有小孩返乡的市场需求,甚至有的快递公司开展了“递送”孩子的业务
长乐市猴屿村,全村目前居住着700多人,在外侨胞则有13620人。
与猴屿村隔闽江相望的琯头镇,位于福州市连江县南部,闽江入海口北侧,也是当地著名侨乡,全镇居民5.6万人,海外侨胞也达5万余人,其中侨居美国的4万多人。
琯头镇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倪法林说,这些侨胞大部分是改革开放后“移民”的,包括琯头镇在内的闽江入海口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时偷渡曾达到高峰。现在的琯头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华侨”。
长乐市政协委员、美国长乐公会驻长乐办事处主任郑孝煌介绍,1990年代以后出国的年轻人,当时大多未婚,在国外站稳脚跟后,陆续结婚和生育。孩子出生在美国境内就自动获得美国国籍,大量移民的第二代成为美国公民。
这些“第二代”的父母多数是偷渡出国,为了挣钱和自己拿到外国国籍,要高强度工作,例如一天工作13个小时,没时间和精力照看孩子。
“一般在孩子几个月时就抱回国内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郑孝煌说,此外,在美国养一个孩子的成本比国内高太多。而且国外对幼儿的养护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如果父母没时间照顾孩子,没尽到监护人职责,很容易被举报,甚至被判刑。
将“美国小公民”送回国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孩子的父母需要跟监护人签订委托书。
郑孝煌说,也有移民是为了让孩子学习中国文化,把孩子交给国内亲人抚养。
“孩子几个月大就送回国内,这成为一种风气。有的甚至还未断奶。”长乐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秘书长潘星描述,有时候送回的孩子在飞机上“偶遇”,他形容“有时候整个飞机上都是婴儿,嘎嘎嘎响,就像一窝鸭子”。
因为有小孩返乡的市场需求,甚至有的快递公司开展了“递送”孩子的业务。
“美国——中国,双向快递,机场接送包裹、小孩。”这是美国华通快递公司在纽约唐人街打出的广告,送一个孩子回国的价格是1000美元。
“一个人带一个孩子。我们这边的人从美国送机,你们那边在机场接人。”该公司的洪先生介绍了“快递”方式。很多父母选择由顺道回国的亲戚或老乡将孩子带回国内,也是给1000美元的好处费,或替对方把机票钱付了。“妈妈是谁?”
大部分“洋留守”都没真正见过父母的模样,有的孩子会抱着女老师的腿直呼“妈妈”
4个月大的小豪,还躺在襁褓中,已经飞过了太平洋。
当小豪于2007年来到长乐市猴屿村时,爷爷奶奶非常高兴。12年没见到儿子,也从未见过儿媳,却先见到了孙子。小豪父亲1995年偷渡到美国时20岁。2005年他在纽约碰到同样是长乐籍的小豪的母亲,两年后小豪出生。
随同小豪一起到中国的,还有两桶洋奶粉。此后一年,爷爷奶奶会定期收到从纽约寄回的奶粉,是美国政府为低收入家庭免费提供的。
小豪回来后,立即成为了家庭核心,爷爷奶奶所有工作都围绕他展开。
“教他走路、教他说话、教他穿衣服……”奶奶郑秀梅说,就像当年带儿子一样,感觉自己又做了回母亲。
“我教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爸爸。指着照片让他认这是爸爸,这是妈妈。”郑秀梅说她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