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跟班学习干部要注重提高四种能力
跟班学习干部要注重提高四种能力
作者:石兰康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9-12-31 16:30:2
5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干部多岗位锻炼力度,不少在乡镇工作的干部被选送县直、市直部门跟班学习,时间一般为3个月到6个月。跟班学习干部如何在短时间内抓住学习机遇,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跟班学习,干部的工作环境发生了三个变化,一是工作对象由村、屯变为部门、乡镇;二是工作方法上由微观指导变为宏观指导,由具体实施变为组织协调;三是工作内容由多而杂变为专和精。因此,跟班学习干部要自觉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所在部门的工作流程,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主动适应新环境。
二、转变新角色的能力。跟班学习后,干部的角色随之转换。从各单位安排的工作来看,有的按一般干部来安排工作,有的实际上担任了局长(主任)助理的角色,这和跟班学习干部原来担任的副职领导的地位有所降低,这难免有心理落差。因此,调整心态、摆正位置、适应新角色是跟班学习干部面临的一个问题。在调整心态方面,要甘当小学生,虚心向同事请教,不能以领导自居;在摆正位置方面,要牢记自己就是所在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没有任何特殊性,工作中要站对位、站好位、不越权、不越位;在适应新角色方面,就是要牢记自己就是一名学员,主要任务是学习,要多学、会学、善学,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三、融入新团队的能力。跟班学习干部能否学有所获,处理好人际是关键。因此,要在短时间内融入新的团队。作为跟班学习干部,所处的位置有时很微妙,一方面,所在单位干部会自觉地把其当作领导来看待,有着一种敬畏感,不太愿意接近;一方面,所在单位干部会不自觉地有一种“排他性”和“优越感”,不够主动地与跟班学习干部沟通、交流。因此,跟班学习干部要在尊重同事,争取其理解和支持;要诚心与所在单位干部沟通、交流,以诚相见,接近情感距离;要在主动上下功夫,多了解所在单位干部的特点,找准切入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进行交流。
四、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部门跟班学习,会碰到一些原来在乡镇没有碰见过的问题。有的问题政策性强,要依法依规处理;有的问题涉及面广,要妥善处理;有的问题时间紧迫,要及时化解„„跟班学习干部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减少实践盲目性,增加实践的有效性。一是要处处留心,仔细观察有经验的同志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善于从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二是做任何事情尤其是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行动前必须深思熟虑,“三思而行”;实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及时想办法,采取对策;任务完成后还要对实践的全过程进行认真咀嚼消化,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不断丰富自己的领导经验,尤其是在失败的情况下,更应认真思考、总结,找出原因,吸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经一事增一能”。三是搞好阶段总结。每隔一段时间,譬如1个月就要对自己的思想工作和锻炼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通过总结,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第二篇:基层党政部门要重点提高“四种能力”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落实正确政绩观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作为基层党政部门,是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的直接贯彻落实者,执政能力建设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基层党政部门应该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重点提高“科学决策、贯彻落实、解决矛盾、联系群众”的四种能力,不断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
第一,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
。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是一切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基层党政部门作为党的基层政权组织,在党和人民的事业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决策与具体实施的时空距离相对较短,因此,基层党政部门领导班子的决策必须充分体现出宏观性与微观性,必须把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起来。决策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着领导班子所辖的地区、行业、单位等事业发展方向、兴衰成败和前途命运的决定因素。要保证决策科学,就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就要善于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各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工作。要做到吃透“上情”,明了“下情”,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贯通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一方面,基层党政部门领导班子要胸怀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正确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策意图,使做出的决策充分体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另一方面,基层党政部门的决策与群众休戚相关,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决策的首要标准。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明了群众的想法和要求,正确判断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通过对上情的透彻理解和对下情的透彻了解,努力提高决策思维能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做出真正符合本地实际,符合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科学有效的决策。
第二,提高贯彻落实的能力
。常言道:“三分决策,七分落实”。落实既是一切工作的终点,也是新起点,我们提出的战略构想和工作目标能否实现,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取决于落实。抓落实,见实效是一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大小和素质高低的试金石。只有抓好落实,才能变设想为现实,变蓝图为宏图。在抓落实,干事业的路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我们只能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扑下身子,从干好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件求突破,一项项抓落实,真正做到该管的事认真管,该干的工作主动干,该负的责任自觉负责,该完成的任务用心完成,尽职尽责。一要抓准切入点。要在落实中找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寻找突破。只要分别找准了这些切入点,并锲而不舍抓下去,矛盾和问题总会逐步解决。二要抓准薄弱环节。基层党政部门的某些工作落而不实,事倍功半,往往是少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失去了抓落实的支撑和依托。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变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状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重要作用。三要一抓到底。基层党政部门需要抓落实的事情很多,条件又有制约。要防止浅尝辄止,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对看准的事,能当场办的事情都要当场办,能立即办的事情都要立即办,能今天办的事情决不拖到明天,在规定期限内能办好的事情要尽快办,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第三,提高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
。基层党政部门面临的社会矛盾多,棘手的事情多,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带来社会动荡,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失和影响。因此,坚持依法行政,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各种不同利益关系,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应对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是基层党政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要求,要么无动于衷,要么粗暴训斥,本级能解决的不解决,本级不能解决的又不如实及时向上级反映,致使事情越闹越大,参加人数越来越多,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这不仅增加了处理矛盾的难度和成本,而且助长了“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现象蔓延,群体访、越级访、重复访呈上升趋势。如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和发展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绕不过、躲不开的一道难题,也是我们基层党政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和重要的问题。对此,一是要有依法行政的观念。要把权力置于人民和法律的监督与制约之下,做到法律前人人平等,处理各种社会矛盾都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要未雨绸缪。要及时发现和研究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增强敏锐性和洞察力,经常性地做好应对各种矛盾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三是要有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反映突出的矛盾,要着力化解矛盾,一旦发生矛盾,要认真研究,及时处理,做到矛盾不激化,事态不失控。
第四,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
。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群众得实惠,提高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说,基层党政部门起着连接城乡、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做领导工作就是做动员组织群众的工作,提高执政能力,就是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任何脱离群众,违反群众意愿和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基层党政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多深入实际,摸实情,从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做到“站起来当伞,为百姓遮风挡雨;俯下身做牛,为人民鞠躬尽瘁”。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价值取向,要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以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已任,坚持不懈地把事办好。这些实事、好事,只有群众看得最清楚,心里最明白,感受最深刻。因此,基层党政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直接来自于群众,直接服务于群众的优势,真心实意爱民,强化服务便民,发展经济富民,稳定社会安民。把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作为党政机关工作的重点,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第三篇:构建和谐机关干部要提高四种能力
文章标题:构建和谐机关干部要提高四种能力
和谐机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处其中的机关干部作为主体,对推动和谐机关,乃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目前部分机关干部的现实表现却不容乐观,工作散漫、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普遍,明显落后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党性观念、宗旨意识退化所致,为此,笔
者认为打造和谐机关、构建和谐社会,须从提高机关干部四种能力着手。
一、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的缺失,意味着发展动力和活力的丧失。无论从什么层面讲,创新能力都是极为宝贵的。而创新并不能凭空产生,乃是平时不断学习,日积月累的结果,所以,作为机关干部要强化创新意识就必须提高学习能力。要提高知识筛选能力,善于在众多的信息中抓取和选择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剔除无用的、过时的、虚假的甚至有害的信息。要提高知识提取能力,学会快速查找、检索、汇集所需的知识和信息。要提高知识消化能力,及时有效地将知识转化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和智慧。要提高知识再造能力,学会对已有知识进行改造、加工、提升、孵化、嫁接、组合和创新,从而垒造更高、更新的知识宝塔。
二、明确宗旨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服务能力是每个机关干部的必备素质,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坚持把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崇高使命,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想问题、作决定、办事情的根本依据。二是要真正了解群众所求,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带着感情去倾听群众呼声,感受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艰辛。三是要真诚为群众办事,多做一些无人问津,但为人民群众所关切的事;多做对人民群众影响甚大的事;多做一些费时费力,但对人民群众长期有利的事。
三、加强锻炼意识,提高执政能力
在艰苦复杂环境和基层一线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是我们党培养和造就干部的重要方法,也是干部成长的关键途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新形势、新任务以及不断涌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对机关干部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这正是大部分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所缺乏的,特别是刚出校门的年轻干部,他们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可塑性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具有其他年龄层次干部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他们长期辗转“校门”、“机关门”,普遍缺乏基层工作的经历,对区情民情不太熟悉,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知晓不多,特别是在处理基层复杂尖锐矛盾时往往显得点子不多,办法很少。必须要加强干部的基层实践锻炼,必须把他们放到城市建设一线、经济工作一线、矛盾纠纷一线磨炼摔打,通过艰苦复杂的环境、急难险重的任务去锻炼和培养,提高机关干部的执政能力。
四、把握全局意识,提高整合协调能力
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机关运行方式也要随之转变。机关许多工作的开展,不能单一地依靠行政命令,而要通过组织协调,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公共资源、行政资源来推动。这是新形势对机关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一个特殊要求。整合协调能力是一种统筹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提高整合能力,关键要学会沟通协调:有效的沟通协调不仅能调节人际关系,减少内耗,促进内部的团结、和谐,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而且能加强组织间的联络、协作,建立广泛、持久、良好的合作关系,使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学会借力造势:要善于借智、借力、借势、借台,尽可能地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来推进工作,同时,还要善于宣传造势、扩大影响,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上级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注,更多地吸纳各种力量参与,形成上下联动共振、左右积极响应、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学会谋求共赢:要树立合作意识,善于从各自利益和需求的交汇点、结合点上寻找合作的契机和切入点,善于向合作者推销合作理念、合作愿景、合作方案,尽可能多地把各种的资源整合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在整合中,要学会适当舍弃、学会先予后取。正可谓: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要善于让利于人,想方设法让人得利,确保合作者各得其所,以谋求双赢、多赢、共赢。
《构建和谐机关干部要提高四种能力》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构建和谐机关干部要提高四种能力。
第四篇:组工干部要善于提高学习能力
组工干部要善于提高学习能力
“吾生有涯,而知亦无涯”。世界在发展变化,我们的认识永无止境。提高学习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组工干部的重要职责。
勤学习。勤学习是组工干部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渠道。“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有挤和钻的精神,勤读书、勤思考。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需要挤才会有”。组工干部所承担的职责、所从事的工作往往较重,要善于挤“八小时以外”时间来学习,学会忙里偷闲,每天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把空闲的时间利用起来,让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的一种放松状态,作为静心的一种调适方式,这样学起来才会入心入脑。学习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把学习作为履职尽责的需要,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爱好、一种追求,以活到老学到老的韧劲,坚持不懈地学习,实现知识不断更新,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具有多方面知识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讲方法。读书和做事一样,同样得讲究方法和技巧。组工干部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学习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同时要边学边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深
1化。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所以,读书要带着问题,联系实际,开动脑筋,灵活运用。要把学习的出发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把学习的体会和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上,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到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成效上来,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求实效。实效是我们的做事情的落脚点。“学以立志”、“学以养德”,在新形势下,组工干部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在读书学习中领悟人生道理,锤炼道德操守,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学习也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组工干部要把学习作为推动工作的出发点,注重联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来进行,联系全局工作和本职工作的要求来进行,学习党的政策法规、科学管理知识,创造性地寻求推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学习是创新的基础。领导干部要善于在学习中谋求创新,利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视野不断开阔,经验不断丰富,使本职工作取得新的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第五篇:纪检监察干部要着力增强四种能力(最终版)
纪检监察干部要着力增强“四种能力”。
21世纪人才最重要,我们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扎实的工作,为推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发挥促进和保障作用。
一要增强促进发展的能力。纪检监察系统的同志要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就必须以服务发展为己任,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到工作大局中去把握,深入经济建设第一线和市场经济新领域,遵循纪检监察工作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廉政监察、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等职能作用,把预防和治理腐败寓于全县的各项重大决策、举措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党风政风方面影响建设和改革的问题。
二要增强依法执纪的能力。纪检监察干部要自觉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着眼全局,把握规律,科学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增强反腐倡廉工作思路和对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要进一步健全信访、受理、初核、立案、调查、审理等制度,规范工作程序,进一步形成有利于依纪依法办案、有利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制度环境。要树立正确的办案政绩观,坚持查出问题是成绩,没有问题给干部澄清事实也是成绩的观点。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在处理违纪干部时,既要依法依纪,又要合情合理,做到该严则严,该宽则宽,区别对待,宽严相济。
三要增强源头防腐的能力。要努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上来。要积极探索强化监督的有效途径,加强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要针对反腐败领域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从县情实际出发,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使中央出台的各项廉政法规、制度具体化,通过教育、监督、制度并重,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腐败。
四要增强执纪为民的能力。要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要求作为“第一任务”、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责任”,坚决纠正征用农民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要继续抓好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大力减轻农民负担。要认真落实信访责任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突出困难,努力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互相信任、互相依存的桥梁,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