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中的近代中国经济

时间:2019-05-15 13:0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转型中的近代中国经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转型中的近代中国经济》。

第一篇:社会转型中的近代中国经济

社会转型中的近代中国经济

(1840——1956)

——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经济近代化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2)识记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实践;理解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对洋务运动的评价。(3)识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掌握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影响。(4)梳理近代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线索和脉络,特别是要掌握洋务运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与近代化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1)结合新教材,使学生掌握自然经济的相关特征。(2)通过课件和学生一起梳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主要阶段以及基本知识点,达到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目标。(3)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让学生掌握高考出题的特征和具体做题的相关技巧。(4)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历史学习中小专题知识的归纳和整理的思路,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列强入侵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但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近代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为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华提供了物质基础。(3)了解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立志为和谐社会努力奉献。

重点: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化的历程

难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和困境阶段

课时安排与方法:两课时问题式和讲解讨论结合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本课。(中国近代史的主干知识?——中国的近代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

授课:

一、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

1、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2、法制取代人治

3、公民取代臣民

二、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经济近代化

1、中国古代传统的经济形式

2、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表现、原因、影响)

三、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

经济近代化的前奏: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19c40、50年代)

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的诱导(19c60、70年代—19c90年代)(复习)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c60、70年代)(复习)经济近代化的扩大: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c末—20c初)(复习)

经济近代化的春天: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12—1919)(复习)经济近代化的曲折: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跋涉(1919—1937)经济近代化的困境:战火中民族资本主义的挣扎(1937—1949)

经济近代化的新生:建国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过渡与改造(1949—1956)

经济近代化的新天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

四、例题选编(略)

答案: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曲折而艰难地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华民族工业发展。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处于困境。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

五、启示和明智(小结):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近代化,必须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翻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并结合本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六、反思:

专题复习中构建知识网络固然重要,但同时针对高考全面撒网的多点分布要求,还是需要牢固的掌握三基。夯实基础,才能从点、线、面等角度全面掌握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第二篇:【经济社会转型】“十二五”中国经济开始第三次转型

【经济社会转型】“十二五”中国经济开始第三次转型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的后果及西方国家刺激经济的措施,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例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不利于我国稳定和拓展外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境外热钱会带来冲击;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中经评论·北京)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可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当代中国经济的第三次转型,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依据和基本要求

经过前两次经济转型,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新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转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为今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奠定了雄厚的经济、技术和物质基础。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经济结构不协调。三大需求关系失衡,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55%迅速下跌至最近10年的45%;资本形成贡献率则从上世纪90年代的34%快速上升至50%;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较高,外贸增长方式粗放。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过低,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过大,制造业整体素质不高;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9年仅为43.4%,而世界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占比则分别超过50%和70%,我国第三产业中还存在居民消费价格和房产价格双膨胀问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城市化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83年的1.82?1拉大至2009年的3.33?1,幅度高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09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为2.2?1。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进入新世纪,我国科技投入明显加快,但科技创新能力仍显不足。2009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全部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的比重仅为23.5%、11.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比重仅为8.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只有0.69%。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仅为10%左右,许多核心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在出口技术和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比重不足10%,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是民生问题凸显。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压力仍然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关系民生的社会事业依然滞后于经济发展,在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还存在不少难点和焦点问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民生问题关乎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

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强化。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值的比例为8.5%,而耗费的煤、钢、石油的比重却分别高达46.9%、46.4%、10.4%。高消耗的结果,必然是高排放和高污染,我国主

要污染物排放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持续。

五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特别是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和社会事业体制等方面。

从国外看,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从近20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的历史来看,遭受金融危机打击严重的国家,其经济发展能力的恢复,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日本自1991年开始的资产泡沫破裂引发的全面金融危机,导致近20年来长期的经济萧条。在金融危机暴发前的1973至1990年,日本的GDP年均增长率约为4%;但在金融危机后至今,没有哪一年GDP的增长率曾达到过4%,1991年到2008年GDP年均增长率只有1.3%。再看1997年开始暴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受这次危机打击最严重的一些国家,例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韩国等,金融危机后经过10年的复苏和发展,其经济年均增长率还远低于金融危机暴发前10年的水平。

这次2008年由美国开始暴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发达国家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虽然从2009年下半年已开始复苏,美欧修复经济的能力可能强过日本,但由于面对持续动荡的金融市场、低迷的住房市场、失业率居高不下、居民消费不振以及不胜负担的主权债务,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要使经济发展势头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也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缓慢复苏的过程中,还存在再度暴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国际金融危机的后果及西方国家刺激经济的措施,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例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不利于我国稳定和拓展外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境外热钱会带来冲击;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就是为主动适应现阶段国内外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这也是我国发展实践的深化和经济的总结。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要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总量中的含量,促进整体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1995年中央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针对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首次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它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我们一定要全面深刻理解,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认真贯彻落实。

“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是规划主线的具体体现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要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建议”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建议”还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建议”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具体体现。在“十二五”时期,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国外有媒体对中国“十二五”规划建议评论说: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再过分强调国内生产总值,而转向追求扩大内需、缩小差距的均衡发展。没有提出具体数字指标是“建议”一大特征。新五年规划不再提及具体指标,意在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量向质”转变。这种评论是一种误解,把“十二五”规划“建议”与“十二五”规划“纲要”混为一谈了。“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时,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的要求,既为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供依据,也留下空间。“十二五”规划作为5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是要有数字指标的,不仅有经济总量增长等预测性数字指标,还会有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数字指标,由多项具体指标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

“十五”计划把GDP年均增长率定为7%,实际完成为9.8%;“十一五”规划纲要把GDP年均增长率定为7.5%,实际完成约为11%。有的研究人员预测,“十二五”规划纲要把GDP年均增长率可能定为7%~

7.5%。从“十二五”开始,为了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会更好,发展速度可能比“十五”、“十一五”减慢,但仍会保持较高的增幅。

“十二五”开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继中国前30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近30年改革开放经济管理体制之后的第三次经济转型。

第一次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始实行工业化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一是废除帝国主义控制中国海关和外贸的特权,管制或收购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成为国有经济的组成部分。二是没收四大家族控制的官僚资本(包括工业、交通、金融、贸易等企业),变为国营经济。三是废除封建经济制度,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四是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集体经济和国营经济。由于受当时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和经济管理体制认识的局限,私营经济被完全取消,个体经济亦微乎其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还有待完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二次转型: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对外开放,逐步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计划和集中统一管理,否定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由于否定市场的作用,权利高度集中,利益格局一元化,使微观经济丧失活力,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物资的普遍短缺。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里的市场不单指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实行对外开放,就是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对外开放,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三次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中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战略举措,是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已经进入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角度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是“重量级”相当的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就过程来说,“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起始阶段和攻坚时期,以后还有二三十年的路要走,将与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并前行。

第三篇: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内容摘要: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随着《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美、法、俄等西方国家接踵而来。“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鸦片战争;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随着《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美、法、俄等西方国家接踵而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权益尽失。中国的社会经济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 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战前中国的经济状况

﹙一﹚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是以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基本特征的。在这样的社会中,“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剥削来的地租,也主要是自己享用,而不是用来交换。那时虽有交换的发展,但在整个经济中不起决定作用”。

这种经济结构的实质是小农经济不是单纯的自给自足,而是有商品经济成份的经济结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是为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主要是自然交换,微小的社会交换不影响其实质,这种牢固的结合方式到战前更为明显。由于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具有对另一种生产方式的“异它性”,所以当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出现的时候,就与几千年来形成的这种生产方式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它对于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作用当然地表现在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制度的优越性上。那种在封建经济基础上产生的“重农抑商”、“重本轻末”、厚农宝谷”的经济思想也显然落后了,然而这种生产方式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保证了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是财政收入,封建财政收入。主要靠农业。二是在兵源上,主要来自于农民。三是在劳役的征发上,封建统治者每年都要求征调成千上万民工为他们修宫殿、陵、墓、挖河、筑堤等,他们为统治阶级无偿地服务。﹙二﹚闭关锁国政策制约社会的发展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时,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势力的人侵,但最终还是影响了我们本国的经济发展。乾隆帝给英王的救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表货物以通有无”。嘉庆的上谕也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等小国些货物哉”。封建的自然经济使统治者固步自封,虚矫自大,闭关自守。这种消极的落后的保守政策既不能阻挡住凶恶的欧美侵略者,也不能减轻侵略的祸患,反而严重地阻碍中国自身的发展,窒杀了中国的生机和进取精神导致航海业的衰落丧失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手工业者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妨碍了中国人学习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知识界闭目塞聪,只能眼看着欧美诸国日新月异。而封建的中国停滞不前,到了濒临灭亡的边缘。

二、战后中国的经济状况

﹙一﹚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破坏

1、自然经济的解体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立即开始向中国倾销商品,并从中国大量掠夺原材料,中国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开始了对中国原料的掠夺。特别是英国资本家,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丝织业和其他纺织业对原料的要求,并进一步扩大对本国工人阶级的剥削,大量从中国输入丝茶。中国丝的出口,鸦片战争以前,每年一般只有几千包,而鸦片战争后,“1847年达二万二千余包”。以后继续增加,“1852年四万四千余包。1856年七万九千余包,增长十几倍。茶的出口,鸦片战争以前,每年大约五千多万镑。鸦片战争以后,历年逐渐增长,咸丰三年已超过一亿镑,咸丰六年已达一亿三千余万镑,增加一倍半”。

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以棉纺织品为主,约占总值的百分之七十。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工业品,棉布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西方大量棉纺织品的倾销,对中国传统手工业最重要的部门棉纺织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东南沿海地区原有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出现了解体的征兆。

外国商品对中国手工业带来很大的威胁。中国东南海地区的手织棉布在国内市场开始受到排挤。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棉纺织业历来比较发达。但随着上海开埠西方机器棉纺织品的大量涌入,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大量洋纱充斥,不少以棉纺织为业的村庄,已经无纱可纺。外国的洋纱洋布成本本来就低,加之不少英国商人不惜以低于成本价百分之二三十的价格倾销,严重冲击了棉布市场。“福建漳州府及同安县的土布,曾经布贩子运销到宁波、上海、天津、辽东及台湾。厦门开市后,洋纺洋布充积于厦门。布贩弃土布而运销洋布,致使土布难以出口”。广州附近的情况,也大体类似。

茶和丝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茶、丝的生产。湖南、福建、浙江等地种茶业发展,还设立茶厂专门加工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茶叶。在丝业方面,“浙江县种桑养蚕的人日益增多”。湖州辑里丝在鸦片战争以前,销路限于国内,仅供织绸之用。鸦片战争后,“辑里丝首先经广州,后经上海,大量输出国外。这时常年的出口数,自二千担曾到三千五百担左右”。在茶方面,茶树的种植和茶业经营都有扩展。“湖南原来为生产绿茶的地方,如安化,平江等地,为了适合出口需要,多该制红茶。由于红茶价高利厚,其他各县也竞相仿制,产额日益增多”。在茶叶扩大出口的刺激下,内地茶叶的经营迅速发展,并且出现了一批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茶商在上海设立茶厂,按照外国产品改制。当时中国出口的生丝,几乎全部操在英国人的手里。英国人经手供给法国丝织业以生丝原料。英国人又几乎独占红茶贸易。由于外国资本独占了丝茶的国外贸易,在国内市场上也不能不受外国资本的控制。一方面,中国商人在资本上依赖外国商人;另一方面,外国商人又在市场上垄断丝茶价格。中国茶丝的出口几乎全部操纵在外商手里。这样,从事小生产的中国农民就被卷人了他们完全不理解的市场—国际市场。他们不得不忍受当地小商贩,中国大商人和外国商人的重重盘剥,这是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一个重要标志。

2、白银外流

正常的贸易没能获取他们想要得到的高额利润,他们便对中国采取直接的经济原料的掠夺和罪恶的鸦片贸易手段。白银大量外流,给中国经济带来沉重的灾难,1844年两广总督香英曾写信给英国驻香港总督德庇时,公开建议鸦片贸易应在双方默契之下进行。德庇时承认“自从汉和以后,中国从没发布禁烟文告,这是符合这一默契的。”在这种“默契”之下,鸦片走私成为公开、畅行无阻的贸易,输入的数量日益增多,使白银外流和银贵钱贱的问题日益严重,劳动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不堪。代表英国侵略者签订《南京条约》的璞鼎查,回到伦教后在国会上带着醉意宣布说,他“已为他们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是那么广阔,倾兰开厦全部工厂的生产也不够供应她一省的衣料的”。美国总统泰雷在给国会的咨文中说“今若能将数个连贯该帝国各部分口岸,为过去欧美人士所未曾进入者,予以开放,对于美国产品的需求之扩大,必无疑义。”他们把大量的商品运到中国来,甚至把中国人根本不使用的餐具刀叉和钢琴也大批运来。据统计,英国输华商品总值,“1837年为90多万英镑,1843年增加到差不多145.6万英镑,1845年竟达239.4万英镑。在英国输华商品中,棉纺织品占比较大比重,从1842年的70多万英镑增加到1845年的173英镑。”与此同时美国输华的商品也有显著增加。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等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与英国商定。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其中600万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元。《五口通商章程》又规定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为百分之五左右的低税率。这些规定不但使清政府成为世界上海关税率最低的国家,使清政府的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更严重的是中国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大大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损害了中国形象,降低了清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二﹚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促进

1、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使中华帝国关闭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门,从此被英国的尖兵利炮打开。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大量输出后,中国手工业日趋破产。中国牢固的经济体系—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899年全国进出口货值264748千海关两,出口货值195785千海关两,两笔共达460533千海关两。这就是说,中国经济已基本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文件《五口通商章程》中规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外国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东义市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输入的的商品主要是棉纺织品。随着上海的开埠,外国棉布棉纱源源输入中国。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以棉纺织品为主,约占总值的百分之七十。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工业品,棉布占百分之八十以上。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中国输出的茶,丝等农产品的数量增加很快。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多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多包。”湖南,福建的农民开始大量种植茶叶,他们将茶叶“卖与收购商贩,收购商贩或将茶运到通上口岸去出卖,或在当地买与茶商,洋商又从茶商之手购买”。自五十年代中期起,上海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2、鸦片战争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战后,中国茶、丝出口大量增加,刺激了国内茶、丝生产的发展和商品化。南沿海地区的农产品日趋商品化,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使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鸦片战争以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近代中国对外开放。西方资本主义用枪炮打开国门后,在中国投资设厂、谋取暴利,同时在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工业的种子,中华民族工业正是受此刺激才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尽管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统治者一直都在极力限制和压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然而,被过分压制的生产力,一旦获得发展的时机,就会迸发出任何力量也无法扼制的活力,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就说明了这一点。

战后使用机器的近代工矿企业陆续出现。据统计,“1895年全国近代工矿企业总数达200家,资本总额5004万元,工人总数91350~98060人”。近代交通运输业陆续出现,近代轮船公司约20家,拥有大小轮船约300艘,吨位总数约10万吨。已筑成的台湾铁路及京奉铁路天津至山海关段共364公里,芦汉铁路已开始兴筑。电报及邮政等事业,已通达全国主要行省。近代商业也陆续出现。外资在华开设的洋行总数达400余家。中国旧式商业,正在适应外资洋行经营进出口商品的需要,逐渐出现经营洋布、西药、生丝、茶叶等新兴行业。以上海为例,19世纪末,“上海在旧有商业的土布、米、木材、糖、绸缎等行业的基础上,又新兴起洋广什货、五金、西药、纸业、棉纱等四五十个行业。其中洋布公所全部同业一百三四十家;五金钢铁业58家,丝栈、丝号100家左右”。近代金融业也应运而生。外国在华的银行保险业已近20家,包括总行设在中国、资金较为雄厚的英国汇丰银行。中国本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也于1897年设立。旧式线庄业也开始转向近代化。

总之,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把中国推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使中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从客观上说,它打破了闭关自守的沉闷局面,瓦解了牢固的,落后的经济体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天朝皇帝放下威风与世界接触。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必须从两方面认识,既要反对列强的侵略,又要认识到自己的落后;同时既要反对“洋奴主义”,全盘西化,又要反对盲目排外,自高自大。

参考文献:

《鸦片战争档案史料》 天津出版社1992年版 李炳清:《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人民日报》1981年5月29日 萧致治主编:《鸦片战争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陈旭麓 主编.《近代中国八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

第四篇: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中国,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不但继续进行商品倾销,而且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各国对华进行资本输出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就已经存在,但规模不大,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航运业、银行业、船舶修造业以及一些出口产品的加工业等方面。当时各国对华资本输出,主要是为商品输出服务,在华外国银行业的业务也局限在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汇兑方面。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各国为把中国变成它们各自独占的市场,对华资本输出大量增加,不仅包括以上全部,还包括中国的防纺织、面粉、烟草的方面。同时,中国关税的征收权、保管权、支配权均有外国银行控制。这对中国的近代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对近代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的资本输出,阻断了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的自主发展的可能性和机会性,一开始就把中国原始资本主义扼杀在出生的摇篮里。它们凭借雄厚的资本,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节省了运费,又享有免纳种种苛捐杂税的特权,不仅获得了巨额利润,而且迅速发展为具有垄断性的企业,严重排挤了中华民族工业的产品。同时,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进行投资设厂使得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明显的革命性与妥协性并存的尴尬局面,对中国革命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并且,对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起到了加速瓦解的作用,同时期形成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外国帝国主义三者并存的局面,极大地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正常发展的规律。最后,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通过各种投资的利润,各种贷款利息和回扣,通过货币经营直接积聚资金,极大地占有了中国的资金,导致中国资金大量外流。并且,不断蚕食着中国的资源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这极大地破坏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致使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形成“先天不足”的局面。给近代的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虽然,它对中国的经济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瓦解了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且,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刺激和促进,同时也为落后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使中国经济朝着半封建和近代化的方向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当然,西方列强在侵华的时候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其主观动机是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因此千方百计压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进步。但是,它对中国近代经济的破坏严性是不容置疑的,它给中华民族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对中国出路的探索及其历史启示。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1.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背景和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结果: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 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2.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和主张: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结果: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评价:洋务运动由于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决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具体实践化。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农民阶级

背景和主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和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行过。

评价: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都是无法实施的,有空想性。4.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背景和主张: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这一思想的产生。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具体为:要求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实践效果: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其最大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

评价: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因为它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爱国的,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但是其思想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这必然导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依靠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失败是必然的。5.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派)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其基本主张是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结果: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

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6.资产阶级激进派

背景:辛亥革命前,维新派和革命派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领域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一战期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主张方案为“民主”“科学“。具体为: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大力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和科学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同时引发了各种新思潮进入

中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如何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29年的艰苦探索,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大踏步前进。启示四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这一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革命理论的武装下,在社会主义这一新的中国发展道路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得以真正实现。

通过学习中国近代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我深刻地了解了国情,坚定了信念: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国家富强做出了不朽的牺牲,使我深感肩负的重任。当代社会要求我们有开阔的眼界和博大的胸襟,又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迷惘,不惶惑。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是这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信年轻的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不断完善自己,一定能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

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从指导思想来看。“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思想的集中体现,他所倡导的“民族”、“民权”、“民生”是从时代背景出发,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真切体现。另一方面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无产阶级政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从根本上说,共产党的“民本”思想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都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种一脉相承源于“民”

从民族主义来看,其核心目标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团结。而在中国,这个目标的实现,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的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带领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关系。从民权主义来看,其核心目标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得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从根本上确保了国家权利掌握在中国人民手中,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从民生主义来看,其核心目标就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走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真正走上了幸福美满的康庄大道。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奋斗,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中国发展的辉煌篇章。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豪情为全面建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对比材料1、2、3,分析伴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全民族抗战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政治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党经受了两次严峻考验:一是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斗争中,党依靠自己的力量,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实现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政策的转变,实现从土地革命战争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转变,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向了新的阶段。

解决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的实践进行科学的结合,分别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路线,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抓住了中国革命的关键,最终把中国引向革命的胜利。本文就我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土地政策的变化及其历史作用,谈一下粗浅的看法。土地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共八七会议通过《最近农民斗争的决议案》,决定用革命手段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此,土地制度的革命进人实施阶段。各个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都开展了土地革命斗争。而井岗山根据地进行的土地革命是各个根据地的典范。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之初,是发动群众打土豪,为分田地做准备。在总结斗争经验的基础上。1928年12月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给农民耕种。1929年4月制定了《兴国土地法》规定,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及公共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到1931年,在总结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本文共计2页在历史课教学中,有关土地政策演变的学习,学生往往不能把握主要矛盾与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演变之间的关系,理不清头绪,认识上也模模糊糊。实际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认真分析了国情,抓住了主要矛盾,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政策,调动了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把革命和建设事业步步推向前进的。本文拟以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演变之间的关系为突破口,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国民大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历了国内阶级矛盾、中日民族矛盾、国内阶级矛盾的变化过程。不同时期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

1927年,随着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失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的矛盾转变为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正是主要矛盾的这种变化,1927年中共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以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与债务为主要内容的土地革命。1931年制定了“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民,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调动了他们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巩固了根据地,巩固了红色政权。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侵华步步加深,至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动员、组织全民族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成为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和中心任务。由于中日民族矛盾尖锐,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的积极性,团结了开明地主,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但由于国共两党阶级性质的不同,代表利益的差异,以国共两党为代表的阶级矛盾,即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重新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内战爆发后,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使解放战争获得最广泛、最坚实的群众基础,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确立了“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改总路线:规定了“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土地政策。

从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从总体上来讲,过渡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但在不同的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建国初期,彻底完成民主革命反封建的任务以巩固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成为中国共产党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以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为核心内容的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完成后,作为剥削阶级的地主阶级在农村基本被消灭。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小农经济这一制约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1953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农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根据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方式,实现包括土地在内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实行集体经营。到1956年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的完成,阶级矛盾基本解决,下降到了次要地位。

文革结束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改变过去“集体劳动、集体经营,统一分配”的模式,把土地的使用权交给农民,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综上所述,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演变的根本原因,对土地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作用,是制定土地政策的依据;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在总的趋势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土地政策演变说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的影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的光辉一页。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歼灭日军150多万,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到了决定性作用,为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牺牲和实质上的巨大贡献。

自1937年中国开始全面抗战,一直到1945年日本法西斯投降,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的主力。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时,日本陆军总兵力为34个师团,其中,中国本部24个、中国东北8个、朝鲜1个、日本本土1个,可见,仅在中国本部作战的日军就占日本陆军总兵力的70.5%,如果再加上在中国东北的日军,则占日本陆军总兵力的94%。毫无疑问,中国抗击着日本在国外作战的全部兵力。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为51个师团,其中,中国本部22个、中国东北13个、朝鲜2个,东南亚10个,日本本土4个,在中国本部作战的日军,占日本陆军总兵力的43%,而用于太平洋战场的兵力,仅占日本陆军总兵力的19.6%,也就是说,中国战场抗击的日军,占日本在国外作战的陆军总兵力的69%。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尽管在中国本部的日军,有一部分被调往太平洋战场,但也不断地得到补充。到战争结束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不包括关东军)陆军总兵力为2343483人,其中,日本中国派遣军为1049700人,占45%。可见,在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依然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衡量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决定的因素是它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九一八”事变前,中国是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弱国,中国能够坚持抗战14年之久,这本身在世界反侵略战争史上就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中国在中日战争初期失利了,但这并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特有的现象。在法西斯国家发动战争初期,从德波战争、德苏战争到太平洋战争,英法苏美等大国无一幸兔,全部失利。中国是一个弱国,它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以游击战争为主要形式进行的,它不象其它世界强国那样,进行大规模战役,成数万、数十万地歼灭敌人。但是,中国抗日战争以独特的游击战争形式,开展持久的人民战争,零敲碎打,不断消耗着日军的有生力量。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同强大的日本法西斯血战14年之久,赢得了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尊敬。战争期间,中国由一个被帝国主义任意宰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弱国,成为世界公认的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上升,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是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巨大贡献的重要标志。

中国的抗战对美英的支援也是巨大的。首先,它是美英先欧后亚战略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没有中国战场拖住日本的百万大军,日德就可能在中东会师、那将给美英欧洲第一,亚洲第二战略以毁灭性的打击。其次,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西进,保护了印度及中东。中国战场拖住了日本陆军主力,使日本没有余力越过缅甸,进攻印度,而且中国军队直接参加缅甸作战,成为日军西进的最大后顾之忧。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是印度、中东的屏障,由此,英国才能从印度、中东等地获得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在欧洲发动一系列作战。第三,中国战场是太平洋战场最有力的支持者。中国的持久抗战,延缓了日本南进的时间,没有中国战场的牵制,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将会大大提前。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用于南方作战的兵力仅10个师团,还不到日军在华兵力的一半。尽管10个师团能横扫东南亚和西南太平羊,但它兵力过少,要占领这块比本土大若干倍的地区,兵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导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战略相持中迅速失利,从而大大缩短了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的时间。在太平洋战争反攻期间,中国战场不仅一直牵制着日本陆军的重兵,而且承受着战争后斯日最后一次大反扑(所谓一号作战)的巨大压力,使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得以顺利进行。在日本投降前夕,中国战场的大反攻,打破了日本将中国作为本土防御屏障的计划,在加速日本败降中起了重要作用。关于这些,在太平洋战场奋战的主要国家——美国,最理解、最清楚中国战场的重要性。1943年10月1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发表关于废除排华法的讲话中,对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中国是我们的盟国。多年来,她为反对侵略而孤军奋战。今天,我们和她一起战斗。它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始终坚持英勇斗争。”1945年1月,罗斯福致国会的国情咨文中又恳切指出:“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中国的抗日战争,尤其是敌后游击战争,对亚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亚洲许多国家的武装抗日斗争都受到中国抗战的鼓舞,也有不少国家得到中国的帮助和支持,这不仅对亚洲各殖民地国家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发挥重大作用,而且也为这些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给予了巨大支持。

第五篇:社会转型中的老年婚姻问题

社会转型中的老年婚姻问题

徐勤

原载:中国社会工作,1998,3中国正在处在社会经济转型阶段,改革开放政策引起社会经济领域的深层次变化。与此同时,人口形势也在发生深刻转变。人口年龄结构即将进入老年型。家庭结构由多代大家庭向核心小家庭的演变,代际分离。生育率的下降与寿命的延长,夫妻两人共同生活的时间不断伸展,空巢期日益成为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研究老年人的婚姻生活成为当代中国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一、老年婚姻的现状

1、婚姻对老年人家庭生活及对社会的意义

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安排、收入来源、生活服务、精神慰藉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仅在城市中建立。对于一些没有退休金的城市老人和广大农村老人来说,尤其是老年妇女,配偶的收入是他们的重要收入来源。

配偶是老年人生活上的主要依靠对象。成年子女的工作忙,又有第三代需要照料,老年父母很难依靠他们照顾,因此,多数老年人生病时,配偶往往扮演了照料者的角色,其中,大多数情况下是低龄老年妇女照料较高龄男性老人。

良好的夫妻关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进入老年期,家庭的经济收入、环境、个人的生理及心理均发生了变化,影响夫妻之间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需要夫妻两人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创造温馨的家庭小环境。在空巢阶段,老年夫妻间的感情变得具有特殊的价值。夫妻恩爱,感情融洽,相互勉励,有利于身心健康。

现代化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增大,流动频繁,子女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料老年父母。老年夫妻之间的相互照料提高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自立程度,减轻了子女养老的负担,使年轻一代以更饱满的精力与充裕的时间投入紧张的社会工作之中,无疑有助于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2、老年婚姻具有丧偶多、关系稳定的特点

据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中,从未结过婚的人占1.7%,有配偶的占67.3%,丧偶者占30.4%,离婚者占0.7%。与成年人相比,老年人婚姻特点是:从未结过婚的人少,离婚者比率低,丧偶率高。

进入老年期,人口的死亡率升高,造成许多老年人由此失去配偶。老年人中,终身未婚的人很少,离婚者的人数也寥寥无几,表明中国老年人在年轻时普遍结婚,婚后夫妻关系稳定,这具有传统文化的特点。多数老年夫妻的关系比较好,夫妻恩爱,生活幸福。1988年九大城市老年人状况调查表明,有配偶的老年妇女中,夫妻关系一直很好的占84%,没有很好时期的尽占2%。

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存在性别差异。由于男性老年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女性,因此,女性老年人口的丧偶率(41.7%)高于男性老年人口(18.5%)。结果,男性老年人的有配偶率(77.4%)明显高于女性(57.8%)。丧偶对老年妇女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老年妇女问题伴随着配偶的离去而突出。一般来说,配偶的收入是女性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当配偶去世,她们就不得不依靠子女。然而,子女对她们的帮助往往不同与配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女的觉悟。在感情方面,配偶的作用也是子女无法替代的。

3、老年再婚的崛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老年人再婚增多,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人们称老年人再婚为“黄昏恋”。老年人再婚在西方社会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而在中国,考虑到老年人婚姻的背景,就不能理解这却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中国这一代老年人出生在旧社会,不少人是包办婚姻。据中国五城市调查,1937以前结婚的妇女,由父母包办婚姻的高达54.7%,而1977年-1982年结婚的年轻妇女的这一比例只有0.9%。老年人再婚是老年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社会观念转变的结果,是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如今再婚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婚姻自由,可称得上是第二次解放。再婚是许多单身老人的理想。老年人再婚后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不少老年人感觉精力倍增,心情舒畅,有“返老还童”之感。通过重建家庭,再婚夫妇可以解决双方的某些实际困难,满足生活需要。老年再婚于社会也有益,它不仅可以减轻子女对父母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负担,同时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孤寡老人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再婚对家庭与社会的特殊作用使得这一问题受到社会的积极肯定与支持。

二、老年婚姻生活中的问题

老一代人的生育率高,平均有四、五个孩子,甚至更多。如今子女已经长大成人,离开父母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父母的寿命日益延长,以亲子为重心的家庭生活模式正在向夫妻重心转移。然而多数老年人对不断延长的夫妻生活缺乏足够的认识,面对婚姻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束手无策,难以应付,产生了许多烦恼。

1、夫妻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

尽管中国老年人的婚姻生活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比较稳定,但是,是否属于高质量的生活就很难说了。在老年期,夫妻各自的性格、心理、生理、爱好、以及生活习惯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夫妻关系既存在正面影响,也存在负面影响,对夫妻关系产生离心力的作用。

(1)男女不平等

目前,许多大城市的年轻夫妇的夫妻关系趋于民主型。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的很普遍,从买菜、做饭、到给孩子洗尿布、喂牛奶、抱孩子等传统上认为是女性的事务,如今男士们也承担起来。夫妻之间相互关心,相互体贴,有事共同商量,彼此自由、平等。老一代的夫妻关系则多数还是属于服从型。从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走来的一些男性老人头脑中“大男子主义”思想还很强,他们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女性老人处于服从地位。家庭大事多由男性老人一个人说了算,很少与妻子商量。在“男主内、女主外”传统思想指导下,认为家务劳动都是妇女干的。担负过重家务劳动的老年妇女失去了大量的休闲活动时间,有的甚至操劳过度。还有男性老年人认为自己过去赚钱养家有功,家庭生活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不顾妻子的利益和要求,经济上对自己大手大脚,而妻子用钱则斤斤计较。他们要求妻子完全服从自己的意志,稍不如意或有不同意见就大喊大叫。这种男尊女卑的封建主

义思想残余严重影响了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往往是夫妻之间发生冲突或矛盾的根源。

(2)婚外恋扩展到老年人领域

一提到婚外恋,人们总把眼光投向年轻一代,如今,婚外恋也闯入了老年人的生活领域。尽管为数不多,但很值得注意。大量事实表明,婚外恋对家庭生活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家庭一旦出现婚外恋,夫妻关系受到威胁,严重的导致夫妻离异。婚外恋往往有家庭内部原因。

·由于工作环境、政治地位、经济条件的不同,夫妻两个人在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差距不断扩大,相互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使人们对婚姻的期望值升高,满意度下降。

·夫妻双方的闲暇生活没有什么内容,夫妻生活单调,家庭生活缺乏活力。

·大多数老年婚姻稳定,这就导致人们对老年婚姻关系产生误区,以为老夫老妻了,一切无所谓,忽视爱情的继续培育,因某些小事出现裂痕,发展成危机。

·夫妻之间缺少感情交流,心理上逐渐疏远,产生隔阂,使双方都感到压抑,致使一方到外面寻找精神寄托。

·夫妻的性生活失调。许多老年妇女认为性生活是年轻人的事,往往忽视丈夫的需要,引起丈夫的不满。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所谓的“婚外恋”纯属无中生有。现代化社会人们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人与人的交往频繁,异性接触也随之增多。个别老人出于心理或生理上的原因,严格限制配偶与异性的正常交往,动不动将怀疑对方有婚外恋,结果影响了夫妻感情。

(3)离婚现象初露弥端

近几年,伴随着青年离婚的增多,老年离婚案件也出现增多趋势。离婚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的家务事处理不好,夫妻双方不能协调合作,矛盾发展下去,最后破裂,分道扬镳。

·有的人因为退休、疾病等原因心理没有调整好,与对方发生冲突,为摆脱烦恼而要离婚。

·有的婚姻基础薄弱,属于维持婚姻。由于外来各种诱惑,爱情转移,夫妻感情恶化。·有些人赶时髦,后悔当初思想太保守,想趁有生之年,尽快弥补年轻时没有浪漫情调的缺憾。他们在家中无事生非,制造事端,迫使对方离婚。

·夫妻性生活不和谐。有的老人为了保持自己的性功能,过量服用性兴奋剂,引起夫妻性欲差异扩大。因男方要求过高,女方难以接受,导致感情破裂。

·再婚老人婚后的夫妻感情不错,但由于双方子女的利益发生冲突,老人解决有困难,协调无效,夫妻生活受到子女的严重影响,难以为继,不得不分手。

2、老年人再婚

(1)再婚阻力

家庭和睦、夫妻恩爱是多少丧偶老人所盼望的生活。但是,当无配偶老年人迈向再婚道路时,普遍感到这一步障碍多,难度大,以至于单身老人实际寻找伴侣的不多,而犹豫徘徊的不少。千百年来“从一而终”、“女不嫁二”的封建传统思想,对老年人再婚形成巨大精神压力。在农村,老年人再婚的阻力更大。如果老人提出再婚,便会遭到各种议论,评头评足,甚至流言蜚语,压得老人抬不起头来。老年人再婚不仅遇到来自社会的阻力,也还遇到来自自身的阻力。许多老人,特别是老年妇女认识不到婚姻自由是他们的权利,对自己的再婚举动是否会得到家人和周围邻居的理解与支持而忧心忡忡。他们有慑于外界舆论的压力,不到万不得已,不敢公开自己的想法。目前,子女反对构成老人再婚的最大障碍,其中既包括认识问题,也包括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例如,有的人怀念已故的父亲或母亲,在感情上接受不了;有的人认为父亲或母亲再婚外人会笑话,丢自己的脸面;有人担心家庭财产外流,失去或减少遗产继承;有人不愿意失去一个廉价劳动力或可观的收入来源,甚至再增加一份供养负担。

(2)“短、平、快”现象

人们发现,在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老年人出现再婚热之后,随即在老年再婚中出现了“短、平、快”现象,即:认识时间短、婚后感情平淡,离婚快。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婚前双方了解不够,感情基础不深。

·老年人再婚比青年人新婚难度大得多。老年人长期形成的性格成为定势,难以调适。·双方结婚目的不一,也是造成离婚快的原因之一。丧偶老年妇女再婚会更多考虑对方的经济状况,如收入、住房等。男性老年人中,以“找个老伴照顾我”为婚姻目的的大有人在。由于双方的目没有实现,引起矛盾和冲突。

·再婚老人的经济关系比较复杂,处理不好导致离婚。

·作为爱情基础的性爱问题常常被忽视,老年人本身也难于启齿。结婚后,当一方对方性爱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不再愿意将婚姻再维持下去。

·还有一些因素干扰老年人的再婚后的婚姻生活,如有的人不能正确处理对方子女关系等。

三、建立新型的婚姻生活

1、转变夫妻关系模式

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追求的目标,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新型的夫妻关系强调自由、平等、民主。这一特征由现代化生活方式所决定。婚姻和家庭的道德强调爱情和婚姻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强调男女平等原则。夫妻两人在家庭生活中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双方应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相互协调。提高对夫妻关系不良因素的认识和心理承受力。对婚外恋,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调整双方的关系,努力消除产生婚外恋的原因。

2、家庭的重建

再婚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的一个现实需要,但是,老年人再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究竟是再婚好,还是不再婚好,不能一概而论。社会对老年人再婚应采取的态度是,一切取决于老年人自己。老年人愿意寻找新的伴侣,家庭和社会都应给予老年人再婚以支持,创造条件

为单身老年人牵线搭桥,消除对老人再婚中阻力。老年人不想再次结婚,社会也不勉强。对待老年人再婚,基本原则是:积极、谨慎、稳妥。

中国老年父母的婚姻受到来自子女的巨大影响,源于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独特的代际关系。中国老年人对子女的高度依赖性决定了子女对父母再婚的高度相关性。可以预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老年人的经济自立程度逐步提高,下个世纪的老年人解决再婚问题要比现在的老年人容易得多。

3、正确对待婚外恋和离婚

毫无疑问,婚姻要讲道德,反对那些喜新厌旧,另找新欢的婚外恋。然而,婚外恋是一个感情问题,对此只能因势利导和软处理,简单地进行道德评判是不适当的。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把离婚看作是不道德的行为。离婚难造成了大量低质量、高稳定、凑合型的婚姻模式。改革开放促使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人们要求通过离婚的方式尽快结束“凑合型”婚姻,寻找有真正爱情的婚姻生活。1980年9月,中国新《婚姻法》公布为离婚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不容忽视的是,离婚中存在不道德现象。有些人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将生活的困难和感情的痛苦留给他人。这种离婚对家庭和社会的安定都是不利的。因此,离婚现象具有两重性,任何简单肯定或否定的论断都是偏颇的。

4、迎接挑战

社会急剧转型期间,老年婚姻生活既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成份,又要接受当代的新思想、新观念。一方面,老年人要继续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道德水平,提高家庭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要用新的价值观对待夫妻关系,建立新型的夫妻关系。现代的婚姻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道德观念来维系,需要通过爱情、性爱和文化修养增加夫妻之间的向心力。老年人需要继续社会化,需要不断的学习,学会处理夫妻之间的问题、矛盾和冲突,处理再婚中的问题。夫妻之间的有些冲突或矛盾是由老年期生理及心理变化引起的,因此,老年人应掌握一些老年学的知识,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当代中国老年人经历了传统与现代不同的社会模式,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给老年人的婚姻生活带来种种问题。时代向老年人的婚姻生活提出新挑战,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提高对社会转型的适应能力,这不仅是老年人的课题,也是社会的课题。探索新型的老年婚姻生活有待于个人、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展望21世纪,中国老年人的婚姻生活将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下载社会转型中的近代中国经济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转型中的近代中国经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感性选择

    文章标题:浅谈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感性选择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不断深入,理性选择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学的一个热门话题。面对纷纷扬扬的关于理性选择的议论,笔者却感到一种与理性......

    体育科研中的社会转型现象(五篇模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体育科研中的社会转型现象 作者:王子朴 来源:《体育教学》2012年第10期 社会转型问题是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政治领域经常谈论的一个重大......

    社会转型视野中的社会救助工作思考

    社会救助是一项基本的和重要的社会保障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在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快速转型过程中,传统的......

    浅谈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浅谈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摘要:近代中国必须进行社会转型,这是由中国社会的特殊状况所决定的。步入近代以后,传统社会无论从它的经济基础还是政治制度、文化结构上均已不能再适应......

    小城市城镇化与社会转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正在经历着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化运动和一系列高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长久以来中国奉行的是城乡二元发......

    社会转型的四个问题

    社会转型的四个问题 社会转型的四个问题 北京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周年院庆人文讲座 2014年11月15日 袁伟时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http://blog.sina.com.cn/yuanweishi 中......

    中国经济政治形势

    2011-2012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专业:班级:任课教师: 姓名:学号:成 绩: 中国当今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一、中国当前经济现状 首先当前仍处于08年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下而欧......

    中国经济展望

    当下中国经济形势展望对于中国来说,新世纪以来经济最困难的2009年已经成为历史。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言,2010年既是夯实复苏基础的调整之年,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