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问题的复函冀劳社办[2005]14号(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13:2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问题的复函冀劳社办[2005]14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问题的复函冀劳社办[2005]14号》。

第一篇: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问题的复函冀劳社办[2005]14号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问题的复函

冀劳社办[2005]14号

衡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你局《关于女职工退休年龄问题的请示》(衡劳社办[2004]151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国有、集体企业中原为干部身份的女职工,在工人岗位因企业破产或改制解除劳动关系,失业期间年龄达到50周岁以上的,本人可申请按照女工人的退休条件办理退休;在干部岗位因企业破产或改制解除劳动关系满5年未实现再就业,年龄达到50周岁以上的,本人可申请按照女工人的退休条件办理退休。干部岗位或工人岗位按照本人解除劳动关系前与企业最后一次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记载认定。

二、原国有、集体企业中的女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以个人身份继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年龄达到50周岁以上,经本人申请,可按照女工人的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其他以个人身份参保的女性人员,年龄须达到55周岁方可申请办理退休手续。

三、企业女职工按以上规定办理退休时,其缴费年限计算到申报退休时止。基础养老金和本人指

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以申报退休上年度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为计发和计算基数。基本养老金从批准退休的次月起发给。

四、上述人员按工人年龄退休后,在填报退休审批表时,“职务或工种”一栏,其职务一律改为工人填报

二〇〇五年一月二十日

第二篇: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通知(定稿)

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社秘〔 2003〕169号

2003年9月29日

各市劳动保障局:

近来,各地反映在办理企业女职工退休时,对按照工作岗位确定女职工退休年龄的问题较难把握。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劳办发〔1994〕169号和劳动部劳部发〔1995 〕309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现对我省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确定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国有、集体企业中原为干部身份的女职工,已经到工人岗位连续工作满二年,且达到50周岁(含、下同)以上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女工人的退休条件为其申请办理 退休。原为干部身份的女职工,年龄达到50周岁以上,有下列情况即:下岗进中心领取基本生活费、与企业协议保留养老保险关系、办理企业内部退养、因企业破产或解除劳动合同失业均满 二年以上,下岗出中心后未能再就业的,经本人申请,可按照女工人的退休条件办理退休。从事特殊工种的女职工提前退休仍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二、原身份是工人的女职工,已经聘用到管理(技术)岗位连续工作满二年以上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女干部的退休条件为其申请办理退休。

三、企业应对本企业女职工现工作岗位按照管理(技术)岗位和工人岗位作出划分。国有企业中原由干部或聘用制干部担任的工作职位以及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工作职位,原则上 确定为管理(技术)岗位,不在上述范围的一般确定为工人岗位。企业应根据以上要求,将工 作岗位设置情况报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备查,并作为本企业女职工退休条件认定的依据。女职 工调换工作岗位,应按规定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

四、用人单位弄虚作假为女职工办理提前退休或延期退休,经查实后应予纠正。

五、按以上规定办理女职工退休时,其缴费年限计算到申报退休时止,基础养老金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均以申报退休上全省 在 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计发和计算基数。基本养老金从退休的次月起发给。

六、非公有制企业和已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女职工退休条件可参照以上规定执行。

七、本通知从 2003年7月1日起执行。

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 二○○三年七月四日

第三篇: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2009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

养老保险金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冀劳社办【2009】19号

各设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扩权县(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本级养老保险统筹单位: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2009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冀劳社【2009】3号文件)”已下发各单位,为做好2009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现对冀劳社【2009】3号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做进一步说明,并就操作程序提出意见,请在调待工作中与冀劳社【2009】3号文件一并贯彻执行。

一、艰苦边远地区用人单位退休(退职)人员范围

(一)冀劳社【2009】3号文件中“在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的用人单位”是指河北省艰苦边远地区28个县范围内所有用人单位,包括省、市本级养老保险统筹单位驻28个县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和分支机构。

(二)冀劳社【2009】3号文件中“在我省参保,驻省外艰苦边远地区的用人单位”是指驻地在省外艰苦边远地区并参加我省企业养老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包括原驻地在省外艰苦边远地区,后由艰苦边远地区整体搬迁出来并参加我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

原驻地在省内艰苦边远地区,后由艰苦边远地区整体搬迁出来并参加我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参照省外整体搬迁用人单位政策执行。

(三)冀劳社【2009】3号文件中“在我省参保,驻省外艰苦边远地区的用人单位退休人员(包括退职人员)或在省外艰苦边远地区连续工作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包括退职人员)”,是指本文第一条第(二)款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在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期间办理退休(退职)的人员或这部分用人单位中曾在驻艰苦边远地区连续工作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退职)人员。

省、市本级养老保险统筹单位驻28个县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和分支机构在驻地连续工作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退职)人员参照本文第一条第(二)款范围内的用人单位中曾在艰苦边远地区连续工作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退职)人员政策执行。

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退职)人员的认定。省外艰苦边远地区范围与类别依据当地省、直辖市、自治区级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确认。驻地以单位出具的营业执照、机构证明等相关材料等确认。本人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经历以其人事档案等相关原始资料确认。

三、退休(退职)人员年龄的认定。退休(退职)人员年龄依据劳动保障部门批准的退休审批表记载的出生日期为准。原行业、企业批准的退休(退职)人员以原行业、企业批准的退休(退职)审批表中的记载的出生年月为准。

四、退休军队专业干部身份认定。退休军队转业干部身份依据军队干部转业审批表或复员军人改转业审批表确定。劳动保障部门已经认定过的不再重新认定。

五、审核程序。企业要严格按照冀劳社【2009】3号文件要求填报附表,并按照本意见要求附相关资料报劳动保障部门审批。

第四篇:冀劳社[2008]54号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意见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意见冀劳社[2008]54号

各设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部门、中直驻冀有关单位:

现就冀劳社〔2003〕42号文件下发后,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明确如下:

一、关于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补缴养老保险费问题

(一)在冀劳社〔2003〕42号文件下发前,已经被辞退和已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内,不应在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补缴之前的养老保险费。

(二)在冀劳社〔2003〕42号文件下发时已被单位聘用,但单位未按规定为其办理参保手续,之后又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单位应按规定补缴冀劳社〔2003〕42号文件下发时至解除劳动关系或退休前的养老保险费。

(三)已按冀劳社〔2003〕42号文件规定参保并要求补缴2003年6月1日前连续聘用期间的养老保险费的人员,参照河北省人民政府令〔1990〕第47号规定,最长补至1990年2月。

(四)参照冀劳社[2008]29号文件,补缴养老保险费的具体规定是:凡在本文发布之后到2009年6月底前补缴养老保险费的,均以当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最低为60%,最高不超过300%),按26%的比例计算缴费,并按日加收单位缴费部分2‰的滞纳金。其中补费时间为5年以内的,收取滞纳金全部的30%,10年以内的收取50%,15年以内的70%,15年以上80%。凡在2009年7月1日以后的补费,仍按冀劳社办〔2000〕127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并按规定加收滞纳金。以前按有关规定办理的不再重新处理。

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养老保险金计发办法调整问题

(一)聘用人员到达退休年龄后,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及其以上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二)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性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两部分,基础养老金按上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5%计发,个人帐户养老金按个人帐户储存额(含利息)除以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见附表)。

(三)补贴性养老金的计发。参加机关事

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超过15年的,每增加一年由原来提高0.7%提高到1%。

(四)基本养老金调整。聘用人员退休后基本养老金的调整,依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人增加养老金的标准,由我厅另行制定办法进行调整。

(五)其他规定仍按冀劳社〔2003〕42号文件规定执行。

二○○八年七月二十九日

附件:

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40 23341 23042 22643 22344 22045 21646 21247 20848 20449 19950 19551 19052 18553 18054 17555 17056 16457 15858 15259 14560 13961 13262 12563 11764 10965 10166 9367 8468 7569 6570 56

第五篇: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的通知 云劳社办〔2007〕186号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

待遇的通知

云劳社办〔2007〕186号

各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云政发〔2003〕185号),为切实保障企业工伤职工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基本生活,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提高企业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及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范围

2006年12月31日前,按月领取伤残津贴(伤残抚恤金)的1至6级工伤职工(不含已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工伤职工);按月领取生活护理费的1至4级工伤职工(含已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供养亲属。

二、调整标准

(一)1-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每人每月增加150元,调整后达不到统筹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最低工资标准。

(二)5-6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以原领取的伤残津贴为基数,按照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同步提高伤残津贴。企业平均工资负增长的,伤残津贴不降低。

(三)生活护理费:每人每月增加80元。

(四)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每人每月增加70元。

三、资金渠道

本次待遇调整所需资金,与原领取待遇的资金渠道一致。即参加工伤保险后发生工伤的1一4级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5一6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未参加工伤保险或参加工伤保险前发生工伤的1一4级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及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由用人单位支付。

四、各州、市劳动保障局,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本通知精神,及时兑现相关待遇。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二○○七年十月十六日

下载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问题的复函冀劳社办[2005]14号(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问题的复函冀劳社办[2005]14号(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