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省2011年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江西省2011年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关键之年。2011年我省的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龙头,以“五河”及东江源头保护区为重点,以生态示范创建为抓手,着力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和可持续能力,努力为我省实现绿色崛起做出新的贡献。
一、自然生态保护工作
(一)抓好“五河”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推进,进一步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工作,加大资金投入,专项用于“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积极落实源头区保护规划和奖补政策,奖励资金着力用于解决好源头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问题;积极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专项整治活动。
(二)继续做好生态功能保护区有关工作。做好抚河、信江、饶河、柘林湖生态功能保护区有关工作,积极推进东江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
(三)做好矿山生态恢复有关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矿山生态恢复保证金收取、生态恢复和治理工作;加强对稀土开发等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清理整顿生态敏感区的稀土开采活动。
二、农村环保工作
(一)积极探索农村环保新路子,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按照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二)认真落实“以奖促治”政策的实施,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对“以奖促治”项目的监督指导,积极争取国家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支持。
(三)落实《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环保适用技术。
(四)会同省清洁办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指导,开展“十二五”农村环境污染物减排试点工作。
三、生态示范创建工作
(一)统筹协调,全面抓好全省生态示范创建工作。
(二)继续支持和推动南昌、宜春、吉安生态市的创建。
(三)注重质量,积极推进国家级和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省级生态县(市、区)创建工作。2011年力争创建10个省级生态县、30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和40个国家级生态村;新命名100个省级生态乡(镇)和150个省级生态村;开展生态创建提升年活动,组织对第一批、第二批命名的省级生态乡镇进行复查,对复查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或取消称号。
四、自然保护区工作
(一)积极做好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论证和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工作。力争实现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自然保护区、5个县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二)突出质量建设,提升自然保护区档次。针对我省对现有保护区数量较多的现状,区分层次,加强指导,突出质量建设,努力提升我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
(三)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评估。按照有关规定,年内拟组织有关部门和设区市环保局对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一次评估活动。
(四)认真落实国办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工作的文件精神,组织起草我省贯彻落实意见,并争取省政府尽早印发,切实加强环保部门对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监管作用。
(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的管理,促进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水平。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
五、其他工作
(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我省生物安全。积极着手组织编制《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0-2030)》,推动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二)加强对我省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着手编制我省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三)指导开展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申报工作。
(四)完成全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规划、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等项目的评审验收工作
第二篇: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二十一世纪将是生态环境旅游的黄金时代。XX湖风景名胜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旅游环境,必须切实利用好自然资源优势,大力促进XX湖生态旅游的发展。
经了解,本消息由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机构大力推荐,各位网友可适当关注与转载。中科万向报告编写机构致力于产业政策、行业动态、市场走势的深度分析与研究,专业编写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资金申请报告、产业发展规划报告、节能评估报告,是重合同守信誉、研究水平较高的报告编写机构。
第一节环境保护目的本项目属于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后,尽量减少对景区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保证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维持景区自然生态平衡。
第二节资源保护工作
强调资源保护工作的首要地位,要切实执行“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方针,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发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并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批准的详细规划下方可进行开发利用,开发中根据风景名胜资源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现状环境,采取分级、分类的保护方法,划定各级保护区的范围,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山体植被、水质环境、名胜古迹和环境卫生是风景名胜区保护的主要目标,防止污染或破坏,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第三节 生态环境建设
认真开发景区生态环境建设,景区的耕地要逐步退耕还林,恢复植被,景区内及景区外围保护区的林木不准任间砍伐。地形地貌、山石水体、自然植被、野生动物等都要严格保护,今后环境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境保护方针。
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1、维护景区内现有原生植被、植物群落、古树名木等,禁止当地村民砍伐、放牧,加强森林防火。
2、在各旅游服务村及各人文景点实施绿化,可选种一些传统的园林植物,如松柏、女贞、紫藤、腊梅、南天竹等灌木。
3、在景区湖面沿岸河谷底部空旷地带,增植部分高大树木,如榕树、香樟、杉木、枫香、麻栎等,沿陡峭崖壁种植爬山虎、金银花等藤蔓类植物,在水边适量种植一些湿生植物,两岸山坡上多种植
藤竹或兹竹。
4、在缓坡地带种植本地的柑桔、漆树、油洞、油菜、核桃等经济作物,形成整体效果,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5、在村前寨后配植一些桂花、玉兰、紫竹、蝴蝶木、常春藤等。
6、对景区道路两旁要进行绿化,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观赏性较强的行道树、绿篱和四季花木。
7、景区周围两旁原始山林中现有各种原生动植物种群,这是景区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必须加以保护。
第三篇: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二十一世纪将是生态环境旅游的黄金时代。XX湖风景名胜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旅游环境,必须切实利用好自然资源优势,大力促进XX湖生态旅游的发展。
经了解,本消息由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机构大力推荐,各位网友可适当关注与转载。中科万向报告编写机构致力于产业政策、行业动态、市场走势的深度分析与研究,专业编写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资金申请报告、产业发展规划报告、节能评估报告,是重合同守信誉、研究水平较高的报告编写机构。
第一节
环境保护目的
本项目属于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后,尽量减少对景区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保证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维持景区自然生态平衡。
第二节
资源保护工作
强调资源保护工作的首要地位,要切实执行“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方针,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www.xiexiebang.com
可行性研究报告
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发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并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批准的详细规划下方可进行开发利用,开发中根据风景名胜资源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现状环境,采取分级、分类的保护方法,划定各级保护区的范围,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山体植被、水质环境、名胜古迹和环境卫生是风景名胜区保护的主要目标,防止污染或破坏,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第三节 生态环境建设
认真开发景区生态环境建设,景区的耕地要逐步退耕还林,恢复植被,景区内及景区外围保护区的林木不准任间砍伐。地形地貌、山石水体、自然植被、野生动物等都要严格保护,今后环境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境保护方针。
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1、维护景区内现有原生植被、植物群落、古树名木等,禁止当地村民砍伐、放牧,加强森林防火。
2、在各旅游服务村及各人文景点实施绿化,可选种一些传统的园林植物,如松柏、女贞、紫藤、腊梅、南天竹等灌木。
3、在景区湖面沿岸河谷底部空旷地带,增植部分高大树木,如榕树、香樟、杉木、枫香、麻栎等,沿陡峭崖壁种植爬山虎、金银花等藤蔓类植物,在水边适量种植一些湿生植物,两岸山坡上多种植
www.xiexiebang.com
可行性研究报告
藤竹或兹竹。
4、在缓坡地带种植本地的柑桔、漆树、油洞、油菜、核桃等经济作物,形成整体效果,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5、在村前寨后配植一些桂花、玉兰、紫竹、蝴蝶木、常春藤等。
6、对景区道路两旁要进行绿化,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观赏性较强的行道树、绿篱和四季花木。
7、景区周围两旁原始山林中现有各种原生动植物种群,这是景区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必须加以保护。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滨州市自然生态和农村环保工作情况汇报
滨州市自然生态和农村环保工作情况汇报
滨州市环境保护局(2009年9月4日)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滨州市自然生态和农村环保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市的自然生态和农村环保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环保厅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以生态市建设为中心,重点抓了目标责任书签订及责任书的落实、生态系列创建、污染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实施等工作,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使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全面启动和扎实落实新一轮生态建设责任书。一是按照省环保局《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2008-2012)》制定意见,认真分析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组织有关部门对责任书涉及的指标进行仔细的评估,提出了符合我市实际的责任书建议指标。二是根据省长与市长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我们进行了细致的分解,把涉及市直有关部门的指标分解落实到单位,并结合省考核办法,提出了具体指标和工作要求,以市政府办公室的文件下发,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位。三是本着“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我们在把省责任书分解到各市直部门的同时,认真组织各县区进行了新一轮《生态市建设县区长目标责任书(2008-2012)》的制定工作,在充分调研和酝酿的基本上,确定了责任书的相关指标要求。并在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生态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由市长与县区长签订了责任书。之后,各县区也同有关乡镇(办)和有关部门相继签订了责任书,使省、市责任书分解做到了横到边、竖到底。四是认真组织对责任书的调度考核。省、市责任书任务指标分解后,我们认真组织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并下发各县区,有力促进了责任书各项指标的落实,尤其是通过年终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县区责任书进行考核并将结果通报全市的情况看,新一轮生态建设责任书有条不紊地得到落实,为在全省的考核中取得良好以上的好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认真开展生态系列创建工作。一是突出抓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村镇建设工作。首先,根据省环保厅的统一部署,指导列入试点的2个乡镇(滨城区尚集乡、邹平县韩店镇)3个村(阳信县东大寨村、博兴县寨郝村和沾化县东平村)制定了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其次,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制定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认真审查,审查过程中,注重了因地制宜的原则,逐一到现场考察,掌握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提出的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分析,确保切实可行。再次,严格按照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要求狠抓了具体实施。特别是着重抓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今后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起到了应有的典型示范作用。二是突出抓了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和严格申报程序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了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凡是没有乡镇环境规划或者规划没有经过专家论证的,一律不予支持和推荐。同时,我局还将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列入全市乡镇(办)环保考核指标并加大了所占分数的比重,有力地推动了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全市有18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有1个乡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还有2个乡镇顺利通过了环保部组织的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现场核查;组织上报了22个省级和8个全国环境优美的材料。三是突出抓了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认真按照有关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标准要求,分别对各县区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调研,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调度,督促示范区建设工作的落实。目前,全市7个生态示范区(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5个)建设已基本达到有关验收要求,正在进行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和通过国家和省里的验收。
(三)顺利完成土壤污染调查有关工作。一是根据土壤污染调查工作的要求,结合滨州实际,制定了滨州市土壤污染调查实施方案,明确市县两级环保部门的任务和职责,并对相关技术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下发各县区执行。二是成立了领导小组。为推动该项工作的开展,市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业组,负责工作协调、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与把关。三是组织技术培训。派出业务骨干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业务培训;之后,对各县区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为该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四是准确采样,严格按照取样方法和技术规范,在对普查点位进行勘查定位的基础上,组织样品采集,共采集土壤样品153个。五是确保数据质量。建立了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认真对监测化验和数据进行分析,确保调查成果的准确、有效。目前,已按省厅要求完成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阶段性工作。
(四)切实强化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管理。我市非常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一方面强化对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情况的现场检查。从环保部等部委组织的考核情况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促进资源的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广泛支持。另一方面,开展了对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的相关工作。在省环保厅生态处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方案的技术论证,以及保护区调整卫生遥感监测结果实地核查和环保部的调整公示等工作,调整报告也已经由省政府上报国务院待批。同时,还按照省厅《关于开展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的通知》要求,组织得力人员会同有关部门对无棣县马谷山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管理情况进行认真自评,从自评情况看,该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形成专题报告呈报省厅。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环保工作。一是编制了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根据环保部和省环保局的统一安排,组织编制了《滨州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09-2015)》。为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在充分综合分析农村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农村环保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明确了规划时限和目标,确定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布局和重点任务,规定了保障措施,规划了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初稿已经完成,待专家评审后,报市政府批准。二是组织开展了秸秆禁烧专项整治。为切实做好全市秸秆禁烧工作,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并下发了《关于加强秸秆禁烧确保空气质量改善的通知》,特别是借助奥动会和全运会召开的机遇,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方面,坚持堵疏并举,对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调研,筛选了包括沼气、气化、青贮、还田等11种适宜滨州市推广的综合利用技术,在滨州日报上向全社会宣传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涌现了一批秸秆综合利用的典型。另一方面,联合农业、公安以及县区政府,组织巡查小组,实施分片包干责任制,在重点阶段对全市进行拉网式检查,加大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通报、及时处理。同时,还将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纳入乡镇(办)政府的责任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有效地保证了秸秆禁烧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长办公会、专题会、现场会、调度会进行研究部署。市委书记邓向阳、市长张光峰亲自调度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并多次对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市委常委、副市长韩奎祥坚持每季度一次到环保局就生态市建设及治污减排和农村环保等工作进行现场调研,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对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视察和调研,为生态市建设出谋划策。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把我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齐抓共管。为抓好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的各项工作,我市采取与相关县区和部门签订责任书的方式,明确责任,明确时限,一抓到底。把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纳入到政府目标考核责任制,定期考核,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同时,环保、建设、农业、林业、水利、海洋渔业、卫生、国土资源、畜牧兽医、经贸委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促共为,有力促进了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强化调度,全力推进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开展。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严格执法,采取领导带队、现场督查等方式,定期不定期进行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市环保局每月都对生态市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并根据调度情况认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知相关责任单位加以解决。市政府办公室每季度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集中调度,对发现的问题,由督查部门责成相关县区和部门限期解决,市政府年终都要组织对生态建设工作进行认真考核并通报全市,保证生态建设工作不留死角。
(四)加强基础建设,为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提供组织保障。2008年,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市建设工作的新形势,强化对该项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了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卫生局、行政执法局、畜牧兽医局等单位主要领导充实到领导小组成员中,确保生态市建设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责任单位抓落实。为保证日常工作开展,调整充实了生态建设办公室,编制由4人增加到6人,增设了1人科级职数,独立办公,设立了专项办公经费、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四落实,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加强了乡镇(办)环保机构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办)都设立了环保所,并明确人员和职责,为做好农村环保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搞好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由于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起步较晚,在社会上存在片面理解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保的现象。为营造生态市等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在滨州日报开辟了“生态滨州”专版,重点宣传我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保所取得的新成就,突出了治污减排、国土绿化、流域治理、环境质量、农村环保等内容,目前,已经刊登专版35期,30多万字。我们还在滨州电视台开办了“环保聚焦”节目,每周一期,宣传生态建设的正面典型,针砭破坏生态环境的种种不法行为,报道事关民生的环保热点问题。同时,我们把对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保的宣传纳入“滨州环保世纪行”的主要内容,借助各个新闻媒体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该表扬的表扬,该曝光的曝光,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基本形成了全社会关心生态建设和农村环保的浓厚氛围。
三、今后打算
(一)扎实做好两级责任书考核工作。一是按照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考核办法的要求,及时调度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认真分析,找出差距和不足,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并做好迎接考核的准备工作,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二是做好对各县区生态市建设县区长目标责任书的考核工作,完善生态市建设责任书考核办法,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县区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三是做好对市直有关部门的考核工作,按照市政府办公室责任书分解通知,考核各责任单位的工作完成情况,并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和公布。
(二)着重抓好生态系列创建工作。一是继续抓好2个镇、3个村的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建设试点工作,督促相关村镇按实施方案搞好重点工程建设。二是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力争完成2-5个全国和10-15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和命名。三是组织邹平县和博兴县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工作,滨城区、无棣县、惠民县、阳信县和沾化县开展省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工作,力争年内完成。
(三)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一是编制完成滨州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力争由市政府颁布实施。二是圆满完成土壤污染调查工作。三是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项检查工作,以规范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四是下大力气抓好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认真借鉴兄弟市的经验,下死把,动真格,坚决遏制秸秆露天焚烧现象。
(四)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认真按照有关要求结合环保执法大检查组织开展对全市自然保护区的现场检查,督促其落实相关措施,努力把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五)认真组织开展生态示范工程的评选。为了更好地反映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保的工作成果和亮点,我们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了生态示范工程的评选工作。我们将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做好这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年底前完成评选并进行命名和通报。
第五篇:2009年江西省国税局工作要点
2009年江西省国税局工作要点
日期: 2009-02-10 | 保护视力色:
2009年全省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改进和优化税收服务为重点,认真落实税收政策,不断深化税源管理,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构建和谐国税,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根据这一总体要求,必须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紧扣工作主题。即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国税。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即改进和优化税收服务。三是抓住工作关键。即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四是实现收入目标。即确保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圆满完成税收收入任务。着重抓好以下
六个方面的主要工作: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应对挑战、解决矛盾、统一思想的重要契机。二是把握基本要求。明确指导思想,重点是高举一面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突出一个主题(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国税)、围绕一个总要求(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明确三个重点(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国税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确保税收收入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完成目标任务,努力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坚持基本原则,贯彻落实好“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四条基本原则。三是务求取得实效。严格按照学习实践活动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注重方式方法,解决突出问题。省局将组成指导检查小组对各设区市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进行督导,适时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赴各设区市局进行巡回报告。
(二)全面落实税收政策。一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调控措施。进一步做好“五五”普法工作,认真开展第18个“税收宣传月”活动,切实加强税收政策法规特别是新出台的各项税收调控措施的宣传辅导。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增值税、消费税暂行条例,落实好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和成品油消费税改革措施。落实好国家和省支持“三农”发展、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就业再就业、鼓励自主创新、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等方面的税收政策。严格执行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全民创业。认真落实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切实支持和促进外贸出口。二是积极研究解决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税收政策问题。围绕我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大力开展税收政策调研。特别是认真研究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接的具体措施,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三是进一步深化依法行政。健全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反馈评价机制。继续开展重点执法检查和效能监察,重点检查新出台的税法和税收政策的落实情况、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执行情况以及规范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落实情况。对2008年省局重点执法检查、效能监察整改工作进行“回头看”。切实做好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开展依法行政标兵竞赛
活动,评选表彰100名“依法行政标兵”。
(三)深化税源管理。一是加强税源监控。加强基础信息管理,完善重点税源企业驻企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大企业涉税内控测试和风险评价机制。二是全面加强各税种管理。加强货物劳务税管理,落实新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强化消费税包括成品油消费税征管,推进车购税申报信息采集和业务档案电子化进程。加大企业所得税管理力度,落实好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调整政策,强化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以长期亏损户和关联交易为重点深化反避税调查,稳步开展预约定价谈签。加强出口退税管理,深化出口退税远程申报系统应用,适时开发退税审核结果远程反馈功能。加强出口加工区税收管理、出口货物视同内销征税管理、出口货物函调系统考核管理。三是深化纳税评估。建立和规范上下级及部门之间的评估联动机制。完善以税负预警指标值为核心内容的纳税评估新机制,省局继续做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企业税负预警工作,完善税负预警指标体系,定期筛选并统一下发重点企业评估名单,由市局统一组织开展评估。各市、县(区)局根据评估能力增加重点评估户数。加强出口退免税预警评估工作。拓展纳税评估软件应用,进一步完善软件预警筛选、流程规范、成果统计等重点功能应用。探索建立评估模型,逐步形成与我省税源特点相适应的分行业、分税种评估方法和模型。四是大力组织税收收入。加强依法治税工作方针的宣传和引导。进一步加大税务稽查力度,重点查处利用虚开、虚假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货物运输业发票骗抵税款的案件,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可能出现的骗税违法活动,深入查处利用虚假凭证、做假账、设置两套账以及收入不入账等手段偷税的行为,组织对两年以上(含)未接受检查的省局重点监控税源企业进行税收专项检查。认真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严格控制新欠,大力清缴陈欠。完善和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提高《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质量。加强减、免、缓税审批管理,杜绝违规行为发生。全面开展税收经济分析,牢牢把握组织收入的主
动权。
(四)改进和优化税收服务。一是统筹规划税收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税收服务体系和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税收服务工作规范》。评选表彰“税收服务双十佳先进单位”和“税收服务百佳先进个人”。二是进一步落实“两个减负”。扩大生产企业退税审核权限下放范围,县(区)局审核面力争达50%以上。继续优化流程、整合业务,简化资料、简并报表。对关联度较大的工作实行“扎口”管理。三是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手段。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强化省局内外网建设和管理。继续推广多元化电子申报和增值税发票网上认证系统。积极稳妥地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和同城通办。推行分类服务。推进国、地税联合办证工作。建立和实施依法支持、行业监管和评价考核等三项机制,促进税务代理机构提供
优质高效的涉税中介服务。
(五)深化机构改革。一是积极稳妥地实施机构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深化省、市、县(区)局机构改革,完善岗责体系,优化人员配置。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开展处级领导干部更新知识培训、新一轮科级领导干部培训。探索对各级国税机关领导班子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的新机制,完善竞争上岗、任命制等选人用人办法,健全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回避和交流等制度,健全后备干部管理制度,切实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全面落实《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坚持巡视工作制度,继续对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下属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巡视。三是强化和谐文化教育。完成“江西国税和谐文化”项目开发,制定一套充分体现国税特色的和谐文化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分析会制度。开展创建和谐机关、和谐家庭等活动。
(六)全面推进党风行风建设。一是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进一步提高税收行政效率和税收服务水平。二是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制定《〈惩防体系建设(2008-2012)工作规划〉实施意见》,建成符合江西国税实际的惩防体系总体框架。三是建立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实行纠风工作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建立健全预警机制,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四是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江西省国税系统“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对文明单位进行动态管理。继续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活动。开展全省国税系统庆祝建国60周年歌咏比赛等活动,积极参加送温暖、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