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04:4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读后感》。

第一篇: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读后感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读书报告

一位成功的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但是他的地位又远高于一般的艺术家,因为它的作品不是呆滞的画像,是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人,是可以创造无限可能的人。教育事业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一个科学有效的教育体制更是关系到是否能够培养出有国际竞争力,创造力的人才。

陶行知先生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所著的《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就是一篇对于学校教育体制的研究。自动主义是20世纪初盛行于中国的教育新思潮之一,并主张学生能够自学、自强、自治。陶先生就在这篇文章探讨了学生自治的利弊和各种问题。他给学生自治的定义是“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

对于陶先生提倡的学生自治中,有几点令我深有感触。第一,学生自治这种制度是平民主义的潮流所带来的产物。“专制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被治的习惯;共和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中国既然号称成立了共和国,学生自治这种制度就有了考虑的必要性。共和国需要有共同自治能力的国民,而学校应该让学生养成共同自治的本领。这正是社会和学生所希望的教育。现行的教育制度备受批评,被指责只会僵化地传授知识,以及培养学生一种富有应试特色的学习态度。享受着奴化教育的人是可悲的,这种只会服从安排,没有自我意识的学生显然不被现在的社会所需要。这不禁让人深思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二,陶先生说:“那最危险的国家,就是人民既不愿被治,又不能自治。”随着民主主义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渴望拥有更高的政治话语权。这是世界的潮流,未来发展的方向。然而,当一天人民得到更高的政治地位时却发现没能完全掌控新的制度,这显然会使社会发生巨大动荡。因此,为了顺应历史潮流,也为了创造一个高效的政治体制,人人都需要有自治的思想。

另外,本文中所提出的学生自治的意见中有几点值得深思。第一,文中提出“学生自治可为修身伦理的实验现今学行并重,不独讲究知识,而且要求实验知识的方法。”这也是现在国内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过于偏重于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现在的学生有读过马克思列宁的思想名著,也知道毛主席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事实上有多少人实践过他们的思想呢?第二,文中评论学生自治可能带来的一个问题——“把学生自治当作争权的器具大凡团体都有一种特别的势力,这种势力比个人的大得多。”学校社团是一种有较高自治权限的学生团体,并且拥有较深的学生自治特色,因此在施行学生自治时可以参考社团的管理方式。但是,随着社团的权限增大,越来越多滥用公共资源的现象也将频频出现。就现在很多社团拥有较多的经费,但是这些经费如何利用有时并不是社员所能知晓的。滥用权力的情况恶化了,学校也会变成政治党派争斗的缩影,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见到的。

总而言之,教育改革这道路是繁琐的,困难的,艰辛的。除了要有完善的教育体制,具有现代化教育思想的新时代教师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师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新一代人才会变得更有竞争力,富国强兵之路也随之可到。正如文中最后所说的,如果学生自治能办到一个地位,使参与和旁观的人都能把它看成宝贵的美术来欣赏,爱慕,那么这才是成功的学生自治。

第二篇:读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有感

读书报告

——读《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有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兴盛与否的重要领域,它关

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只有教育事业兴盛,才能培养出国家的建设者,才能使国

家有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

陶行知先生就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他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先驱,是近代教育

事业的奠基人。陶先生这一生有很多教育的名言至今启迪着中国千千万万的教

师、家长,为中国的教育做出伟大的贡献。我至今记得有这么一个有关陶老先生

教育学生的故事,当时陶先生还是育才小学的校长,他在校园看到一个男生用泥

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马上阻止了他,并让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放学后当陶

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男生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

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小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上,说:“这块

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刻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

重我,我应该奖你。”他更惊讶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

果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了女

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这个小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

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

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可惜我只有一块糖了,我的糖没有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说完,就走出校长室又忙别的事去了。

读完陶行知先生“给糖”的故事,我被陶行知先生高明、独到的处理犯错学生的方法所折服。作为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作为“人师”的他,恪守无私奉献的信念,追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远大理想。

“给糖”这种做法,我们一秒钟就可以学会。可是要让我们真正学会陶行知先生的育人爱心,是很困难的。

陶先生除了给糖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陶先生写的《学生自治之研究》也让

我深深折服。今天,我又读了陶先生的《学生自治之问题之研究》,又有一些新的感触。

人这一辈子,可以说都在不断的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所以

我们一生都在扮演学生,而我,作为一名中大学子,我作为学生已经15年了,更是为陶老的远见所震撼。在研究中,陶老是这样定义学生自治的:“学生自治

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从学校这方面说,就是为学

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陶老提倡学生自治,主要是因为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学生自治可为修身

伦理的实验。陶先生讲学校、社会的伦理道德是早就制定好的,对学生进行耳提

面命,往往学生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就没有和学生的实际行为结合起来,这样的道德不要也罢。所以要给学生种种机会将道德和行为结合起来,通过行为来修

生养德。这就是一种自治,其实,我觉得现实生活中想要学生自治,最好是让学

生能够自己制定行为规章制度,因为只有学生自己才更了解自己,制定的制度会

比学校自己制定的法律规章要有效的多,也更容易和学生自己的实际行为相结

合,这样学生心中有法,那么法的力量可想而知是有多么的巨大。

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我们办学的人所定的规则,所办的事体,不够有与学生隔膜的。有的时候,我们为学生做的事体越多,越是害学生。因为为人,随便怎样精细周到,总不如人之自为。我们与学生经验不同,环境不同,所以合乎我们意的,未必合乎学生的意。勉强定下来,那适应学生需要的,或者遗漏掉;那不适应学生需要的,反而包括进去。等到颁布之后,学生不能遵守,教职员又不得不执行,却是左右为难。甚至于学生陷于违法,规则失了效力,教职员失去信用。若是开放出去,划出一部分事体出来,让学生自己治理;大家既然都有切肤的关系,所定的办法,容或更能合乎实的情形了。”我觉得陶老在这里说的真的是太正确了,这是多么重要的道理,但至今仍有一些学校老师为学生画好方框,限制学生的种种行动,虽然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往往事半功倍、适得其反。尤其是现在上了大学,大家的班级集体意识弱化,参与性、积极性大大下降,班级往往成了几个班干部的班级,出现这种情况,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讲就是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应该为大家负责,教师在管理时没有让学生做到共同参与,导致学生出现认识上的误差:班级管理是几个学生和教师的事情,与我无关。可见在日常的管理中,如果只是让几个学生去管理效果是甚微的,应让所有学生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化为主动参与管理,走共同自治之路。

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学生在上学时总是被告知要多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我们应该对谁负责,是学校还是老师,又或者是家长。有老师的时候,我们就正襟危坐,没有老师的时候,我们就为所欲为,肆无忌惮。这就是教育中的漏洞,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只有让学生自治才能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真正的负责。不能总是认为他们还没有独立的行为能力就不用承担责任,而且这种责任不是为其他人负责而是对自己负责,他们是有认识能力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识能力也应该越强,随之,肩上承担的责任也会越来越重,所以就要从小抓起,让学生在自治中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是一种共同自治。

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从只一点中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对学生自治问题的重视以及推崇,要让学生保留他们的天性,不要抹杀这种天性,想跑跑,想跳跳,想唱唱„„不要束缚他们的天性,保留这份创造力自主性是很重要的。还有就是遇到问题时,老师和家长不能急于替孩子解决,而应该让他们自己解决,而老师家长是扮演一名引导者,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因为只有在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这在以后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学生终会离开家长、老师的羽翼,如果那时他们还没有成长,这对于他们的生存是很危险的。生活就是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所以遇了一个问题,自己能够想法解决他,就长进了一层判断的经验。问题自决得越多,则经验越丰富。若是别人代我解决问题,纵然暂时结束,经验却也被旁人拿去了。所以在保育主义之下,只能产生缺乏经验的学生,若想经验丰富,必须自负解决问题的责任。我真的对先生的远见所折服,先生在上个世纪就提出了“学生自治”这个在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话题,而且研究的很详尽,真的让后人心中充满敬意,上个世纪,先生所处的时代,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先生清楚的知道要想救国,需要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要想救国,唯有先解决教育问题,而解决教育问题,必先就中国学生,先生之远见影响了中国以后的世纪,在中国大地上洒下了希望的种子,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可以看出先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先生为中国教育事业,为中国振兴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在所不惜。

教育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涉及管理,涉及社交,涉及育人„„,管理不

能只是简单的上行下效,这在中国至今仍然广泛存在,所以我们中国学生自主能力远远没有西方学生的水平,这也是我们中国为什么至今仍落后于英美等西方大国的原因,我们要想强国只有强教育,要想强教育,只有强学生,要想强学生,只有加强学生自治,只有学生自治,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有先进的科技和技术来同西方国家较量,中国才能真正在世界上屹立不倒!

总之,陶先生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是为了振兴中华,为了苦难的旧中国人民为了探求中国教育新路子而赤胆忠心,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一生。他在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胸怀博爱的奋斗历程中,书写了自己爱国、爱民,无私奉献、奋斗不息的壮美人生,也同样折射出了他完美、高大的人格魅力。

第三篇:体育之研究读后感

体育之研究读后感

1917年4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新青年》杂志第三卷第二号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深刻、系统、富有创意、卓有远见地论述了体育对一个人特别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还特别强调民族强盛没有对体育的高度重视是不行的。《体育之研究》全文主要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释体育第二体育在吾人之位置第三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第四体育之效第五不好运动之原因第六运动之方法贵少第七运动应注意之项第八运动一得之商榷。开篇之首毛泽东同志就讲“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又讲“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在这里他强调了体育锻炼之于个人之于民族、国家的要义所在。他认为“体育者人类自其养身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制可言者也”。“德智皆寄于体”“体者为知识之载而道德之寓者也”。精辟地指出了体育与德育、智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他又指出“儿童及年入小学小学之时宜专注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明确提出了在儿童幼年时期促进身体发育当放首位其它次之的观点。看看我们现在社会、学校、家长又是如何认识的又是如何做的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当下这些完全颠覆正理的做法实在令人痛心。我们要知道也必须知道知识的增进、道德的养成都有弥补的可能唯有身体的发育一但错过时机将贻误终生。纵观一个人的一生无论在何种年龄段“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毛泽东同志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列举了颜回、贾谊、王勃、卢照邻等古人的例子这些人固然学问超群但均为英年早逝实在可惜。究其原因实乃轻视体育之故也。我们现在的杰出学者中英年早逝的也很多多么令人惋惜。这难道不是教育之误吗 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学校体育徒有虚名的状况一针见血地指出“故愚观现今之体育率多有形式而无实质”时至今日学校体育仍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学生不喜欢我们的体育课内容又如何能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更为难得的是毛泽东同志还尝试提出包含二十七节的六段运动可见其对体育问题研究之深。毛泽东同志也关注到体育与心理、精神的密切联系强调体育的行动与坚持强调实用与有效反对一切徒有其名、毫无效果的繁杂之技努力使现代的体育与我国古代文明相统一。他认为“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他对学生健康的其它方面也很关注如强调“饮食不求洁无机之物微生之菌入于体中化为疾病室内光线不足则目力受害不小桌椅长短不合削趾适履则躯干受亏。”这些思想到了新的世纪我们又做得如何想来汗颜。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提出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真正落实“健康第一”的理念。回想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十分关心学生的健康问题反复指出“要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1951年1月15日毛泽东同志又给时任教育部长的马叙伦先生写信再次强调“健康第一学习第二”是正确的。1952年毛泽东同志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认识到体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体育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完善人格。体育蕴含着独特之美这种美是一种力量之美、和谐之美、优雅之美。我认为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2、学校正常的体育课时常被挤占

3、“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需要进一步宣传并加深理解

4、学生的锻炼习惯仍然没有养成5、学生没有掌握好适合自己的锻炼技能

6、对学校是否贯彻落实好体育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监控不到位

7、政府在硬件设施上投入不足体育场馆、体育器材配备不足

8、社会的认识高度、支持仍然不够9受到升学指标的挤压。重读《体育之研究》深感在那样的年代毛泽东同志的论述是多么深刻而切中要害今天读来仍然能引发我们的诸多思考与反省。我认为面对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严峻形势我们应当在抓好常规上多下功夫。做好两操、上好体育课、开展好课外活动是基础同时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务求改造传统、倡导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应对这种不尽人意的现实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健康状况。这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大事不能允许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去损害学校的体育工作。我校提出“一切为了师生的身心健康”的工作理念通过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合理调整教学时间、坚持常规体育工作和提升工作质量等多种措施有效的改进了我校的体育工作。我们也认识到要让教师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影响和带动学生使学生行动起来。通过努力、坚持、调整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成效这些成效使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高质量的完成学校的体育工作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真正办好一所学校的精髓所在。只要真正树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真正行动起来你的学校一定会进入高质、快速的发展轨道你的学校一定会呈现出勃勃生机。

第四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问题之研究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问题之研究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脚下之堤”,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维护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暗藏于大堤之下的蚁穴”,断不可漠然视之。

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基层管理者由于受学习、教育、环境、素质等诸多因素影响,党风廉政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通过深入调研,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务、村务公开不够规范。个别乡村存在着公开内容不具体,公开栏中的内容疑点多等问题,造成了个别村委会在集体财务管理、征用土地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经济活动中透明度不高。一些重大事项不经集体讨论决定,不按程序征求意见,存在该招标的不招标,以及明招暗定等现象。对计划生育抚养费随意开支,缺乏应有的监督。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还未得到较好落实,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尚需进一步加强。

(二)土地、林权等问题处理难度大,群体性事件有时发生。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往往变成了“村干部所有制”,一些村

干部操纵着集体土地,在征地补偿的分配、发放、管理和使用问题上,基本上由他们说了算,农民的知情权、发言权没能充分体现,群众对此意见较大。在林改的过程中,也存在相似的问题。

(三)农民负担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不正之风没有得到彻底根治。免除农业税后,农民仍然负担着一些不合理收费(主要是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市场弱消费者”的局面不可能立即“乾坤立转”),农村“三乱”现象仍有发生。如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的事件经常出现。个别学校在“一费制”以外,想方设法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医疗机构利用医疗技术的专业性和垄断性,违规设立收费项目,随意提高收费标准。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四)群众对个别村组干部意见较大。有的村、组干部在位时间较长,对本村的经济做过一定的贡献,于是居功自傲,放松了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思想改造,独断专行,宗族思想严重,在入党、参军、人员使用和扶贫物质的调配等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自己亲属和朋友,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五)乡镇管理监督不到位。乡镇管理监督的不到位重点不在于乡镇政府的不作为,很大程度上在于无法对其有所作为。举个例子,乡镇的七站八所的用人权、财权、事权都直属上级,而这些管理机构又不能对其实施充分有效的管理,这种尴尬的状态,无疑带来党风、政风上的问题,成为镇一级党风廉政建

设的相对“重灾区”。

二、今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

针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以《实施纲要》统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开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局面。

(一)突出党风廉政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

一是抓教育。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让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系统接受党风廉政教育,提高依法依纪办事的能力;要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群众中营造“廉为荣、贪为耻”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抓关键。针对干部职务变动、逢年过节和婚丧嫁娶、子女升学大操大办等不廉洁行为易发的特殊“关口”,进行廉政谈话,提前打招呼,事前教育防范,促使他们正视错误,及时改正。

三是抓典型。一是抓正面典型,注意挖掘基层勤政廉政的先进典型,加大正面廉政典型的宣传力度,弘扬正气,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先进事迹、向典型看齐。二是抓反面典型,突出教育的警示性。注意以发生在农村基层的案例、典型的事例为教材,深入农村基层,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地开展警示教育,以案说法,以案讲纪,使党员干部得到警示。不教而诛是管理者的错,教后不改者则是被管理者的错,依法依纪律严加处理。

(二)强化乡村财务规范管理,做到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一是要强化会计职责,增强工作责任心。二是要加强会计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业务水平。继续坚持对村财镇管的有关财会人员和村级报帐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是要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责任追究。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各村帐务进行审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属于严重违纪的,要追究违纪人员的责任。四是要积极探索推行“乡财县管”的新路子。要继续开展对乡镇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的清理,改革创新乡镇财务管理制度,探索实行“乡财县管”的体制。

(三)建立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农村基层干部行为,减轻农民负担。要针对人权、事权、财权运行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地完善内控机制,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乡镇、村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生活会、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并向村级干部延伸,确保权力规范运行。一要依法行政和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政风建设的有关规定,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四)依纪依法查办案件,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理顺干群关系。针对部分农村基层土地、林权等问题引起的信访问题,乡镇党委要建立定期排查制度,督促农村基层干部切实履行职责,切实加强防范,认真纠正存在问题。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把查办发生在农村基层的违纪

违法、严重侵犯群众利益,诱发群体事件等案件作为办案工作的重点,解决个别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粗暴、执法不公、乱收费乱罚款、刁难群众和办事拖拉等问题。严肃查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私分、挪用、侵吞公款公物,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案件。查处作风粗暴、强行命令、擅自加重农民负担,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要紧紧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无越级上访,无集体上访”的工作目标,认真抓好农村基层信访工作,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使信访问题处理在农村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群众重复访、越级访和集体访的发生。

(五)改革政府基层管理体系,加强乡镇纪检队伍,把乡镇监督管理做到位。首先要理顺乡镇政府和“七所八站”的管理关系,扩大政府权力,使监督更有体系保障。其次要更加注重乡镇纪委的建设,充分发挥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力军作用。一是优化队伍建设。要配齐配强乡镇纪委班子,并为乡镇纪委配备专职委员,从而加强基层纪检工作。二是规范工作内容。对乡镇纪委要从组织领导、职责权利、工作范围、工作要求、自身建设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制定出台各项制度,使农村基层纪检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增强他们主抓纪检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使其放手大胆地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顺利开展。

第五篇:我国农信社问题之不良资产研究

我国农信社问题之不良资产研究

摘要:不良资产问题是当前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大难题,也是优化农村信用社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信用社资产转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农村信用社改革浪潮下,如何切实有效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成败的关键。根据当前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现状、成因及其化解对策,农村信用社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方式、切实可行的方法去处置不良资产,综合治理,对症下药,才能最大程度的盘活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达到深化改革与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不良资产 风险 管理

农村信用社植根农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改善地方经济的中流砥柱。然而,不良资产问题却是目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大难题,也是优化农村信用社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信用社资产转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巨额不良资产,农村信用社必须加强管理,想方设法将不良资产进行有效的压降,才能使农村信用社得到更好的发展效益,只有这样农村信用社才能更好的发挥为三农服务的职能作用。为此,笔者于近期对广东省某农村信用社及其所辖网点的不良资产进行了个案研究,分析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现状、成因及其化解对策,对其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化解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性的探讨,并通过分析包括以传统手段、与地方政府合作、利用社会力量、利用信托方式等在内的处置手段,找出化解不良资产的好方法。

一、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现状

农村信用社因长期体制不顺、产权不清、管理不规范,以及历史政策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不良资产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对信用社的发展带来风险和影响。加强不良资产的管理与化解,历来都被视为农村信用社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下面以台山农村信用社甲为例(为便于表述,这里称之为信用社甲),分析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现状。通过调查发现,信用社甲不良资产的现状有以下特点。

一是不良贷款占比大。截至2010年12月底,信用社甲按照五级分类不良资产余额7900余万元(剔除经用央行票据置换已剥离五级分类不良资产的220余万元),占资产总额34%,其中不良贷款余额7800余万元,占贷款总额的53%,占不良资产的98.8%,其他不良资产93万元,只占不良资产总额的1.2%。

二是风险程度高。据调查,信用社甲这些不良资产中已有3100余万元形成实际损失,占不良资产总额40%,有4700余万元虽未全部损失但实际上难以收回,占不良资产总额60%。

三是时间跨度长,成因复杂,清收难度大。从调查情况看,信用社甲不良资产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村集体分摊贷款。其后在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大发展时形成了相当部分的不良资产。信用社甲地处沿海地区,当地一直以来流行大蚝养殖。早在本世纪前二十多年里,信用社甲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大力扶持三农,大搞农村经济,家家户户养殖大蚝。当时的借款绝大部分是农户联保贷款,属于信用贷款,仅用个人名誉、社会地位来作保证就能够借到款项了,无任何有价值的抵押品作保证,这也为以后演变成不良贷款,正值大蚝养殖进行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由于天灾人祸的原因,一场海泥令即将能收获的大蚝全部覆盖,大蚝全部死亡,导致农户亏损严重,负债累累,搞养殖的农户家庭经济破产。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历史原因,信用社甲的不良贷款是大部分是当年养蚝所遗留下来的。

四是部分不良贷款单户集中度比较高。信用社甲在最大十户贷款中,不良贷款占比较大,且单户集中度较高。

二、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成因

不良资产的成因非常复杂,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体制的影响。除去信贷管理机制、内控制度执行不严格以及自身经营决策失误等自身因素外,信用社不良资产的形成主要源自于信用社体制的扭曲及成本收益不对称的制度安排[1]。

(一)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本的直接承担者

农村信用社历经多次改革,传统体制下的历史性成本积累及体制转型的新增风险给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过去农村信用社直属中国农业银行管理的,当时中

国农业银行基层机构指令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现在已有相当一部分形成不良贷款。行社分家时,中国农业银行又将不良贷款转嫁到农村信用社。可见,1996年以前的不良资产绝大部分可以归纳为传统体制下的沉淀成本。1999年后,因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导致农村信用社接收了相当部分的不良资产。据调查,信用社甲承接农村基金会不良资产有943万元,大部分均为不良贷款,占所有不良贷款总额的12%。这是改革进程中付出的沉重代价,也是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管理不可控制的成本。在这种情形下,农村信用社不但没受到改革所带来的益处,反而成为改革成本的直接承担者。

(二)地方经济发展成本由农村信用社承担

当地政府十分欢迎农村信用社投放贷款给当地企业,因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当地的税收和就业,带来了当地的繁荣发展,这是当地政府、地方经济皆大欢喜的最好局面。可一旦企业发展不顺利,农村信用社贷款遭受损失时,当地政府只能“深表同情”、“爱莫能助”。由于司法行为不规范和地方保护意识,农村信用社贷款诉讼案件胜诉率高,而执行率低,费用名目繁多,诉讼成本越来越高,依法收贷显得力不从心。同时,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或局部利益考虑,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债权不能充分行使。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信用社甲与某水产品加工公司借款纠纷一案(详情可上www.xiexiebang.com查询),该案在执行上多次通过与当地政府协调、汇报,信用社甲的债权没有全额得到实现。据统计,信用社甲因企业逃废债务形成的不良贷款达268万元,占不良资产总额的3.4%。实际上,这部分成本体现为农村信用社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转移支付。受益的是地方经济的某些个体,农村信用社再次成为“慈善家”。

农村信用社是地方金融发展的主力军,在大力扶持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进程中,农村信用社投入了大量信贷资金,部分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因多种原因导致关闭、倒闭,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质量因此遭受了极大的打击。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乡镇企业是被各级政府当作政治任务而遍地开花,而开花不结果的损失最终由农村信用社来承担。目前,信用社甲不良贷款中有3150万企业贷款,占不良资产总额的40%。

可见,因体制转型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不良资产约占信用社甲不良资产的56%以上,而因自身管理原因导致的不良资产占44%以下。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致使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在短期内难以消化,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3]。

债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以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定罪,作为刑事案件立案,加大对此类贷款户的打击力度。对于利用诈骗方式取得贷款的不良贷款户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切实维护农村信用社的合法权益,保证农村信用社资产的安全性。

(二)与地方政府合作处置不良资产

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明智的地方政府不愿看到农村信用社这支支农主力军势力的削弱,从而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参与不良资产的盘活处置。

与地方政府合作,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在处置不良资产批量上实现重大突破,因为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具有明显的行政区域性。同时,地方企业经济纠纷案件,很大程度上依赖地方政府的协调,地方政府参与不良资产的处置,具有农村信用社本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地方政府可以有效地重组土地资源,解决外部不良因素。为此,农村信用社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参与、配合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盘活工作。

一是争取地方政府将政府的历年欠贷纳入政府财务预算中,用于偿还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

二是争取地方政府帮助农村信用社盘活当地自然村的集体贷款。农村信用社争取地方政府对当地自然村的集体贷款的全面清理,应以政府名义采取拍卖林地、咸围、鱼塘、荒地、荒山的承包经营权等有效资产,强化村级水库、矿产、林地等当地村资产的市场化运作,由此所得的各项村集体收益用于对当地自然村的集体债权债务实行重组等方式抵偿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

三是争取地方政府对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在职公务人员,为贷款担保的公职人员采取限期偿还措施。逾期不能还清的,争取地方政府给予停职、停岗、扣薪还贷等处罚措施。

四是争取地方政府对企业因改制造成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本息悬空的,要求相关政府事业单位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农村信用社的债权得到有效落实,并限期收回。

(三)利用社会力量委托处置不良资产

参考文献

[1] 李晓西,何德旭。21世纪中国银行业风险与防范[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78—80。

[2] 薛践实等。农村信用社加强信贷管理的思考[J]。现代金融,2001,(1)。

[3] 傅志寰。关于金融支农问题的调研报告[EB/OL]。新华网,2004。

[4] 李明贤,李显柱。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途径。无忧会计网,2006。

[5] 51论文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及施治措施。51论文网,2010。

下载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之研究[推荐]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之研究 李丽 2220091357 摘要:通过对失地农民现状的分析,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的分析,对失地农民养老问题提出区别对待,分层养老的解决方法......

    农村初中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报告

    农村初中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一、课题背景 1、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学;二体育注重自强;三德育注重自治。所以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德育工......

    体育之研究读后感 (范文大全)

    好的作品,不分古今中外,体育之研究读后感。毛泽东《体育之研究》即为一例。1917年4月1日,24岁的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

    读后感之离婚救济制度研究

    《离婚救济制度研究》 读后感班级:2008级文科试验班 姓名:叶玉丹 学号:20080w0224 导师:梁亚荣《离婚救济制度研究》读后感 2008级文科试验班 叶玉丹 20080w0224 这学期我们开了......

    公共安全与经济发展之相斥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程期末作业公共安全与经济发展之相斥问题研究 ——近期中国SARS危机引发的反思 何年初(02级会计) (个人观点,如有雷同,似属巧合。2003.5.22) 一般而言,经济基础......

    我国渔业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之研究

    我国渔业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之研究 渔业环境既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载体,同时又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状况及其变化对渔业产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渔......

    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读后感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 杨念群 作者杨念群是人大的清史研究所的所长,个人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他在对于中国近......

    当今高校贫困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之研究

    当今高校贫困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宝坤兰 (通辽职业学院,邮编:028000)〔摘 要〕目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分析、了解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并结合当今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