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教改实践与反思
英语教改实践与反思
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外语组
一、实验目的:
1.为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英语教学要“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的教学理念,适应今后中考、高考改革的新形势,探索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和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优秀人才的道路;
2.在本校初中创办英语教学实验班模式,力图以英语教学为突破口,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为主要方向,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以英语学科发展带动综合学科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的人文素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视野开阔、富有创新学习能力、终生学习能力;
3.通过初中创办英语教学实验班,培养一支科研能力强,教学业务精,综合素质高的外语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的英语环境,逐步形成本校英语教学的特色。
二、教材选用和课程设置
(编班情况
7年级:(04年9月入学)2个英语实验班(全年级6个班),通过英语笔试和口试编班;
8年级:(03年9月入学)2个英语实验班,(全年级6个班)通过英语测试编班;
9年级:(02年入学)4个英语实验班,入学前没有进行测试,根据学生意愿编班。升入二年级时,按“因材施教,分层推进”原则,根椐学生英语程度,分为A,B班二个层次授课,B班为第一层次,A班为第二层次。学生可中途调班,二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后和每期期末考试后分别调整过;
高二年级:(2006级,全年级3个班,)第一学年 2个英语实验班,根据学生“中考”成绩,结合测试后的英语综合素质编班;升入高二后,因做大文大理实验而终止英语实验。
高三年级:(2005级,全年级2个班)第一,二学年2个英语实验班,因升入高三而终止实验。
课程设置
7年级实验班和平行班周课时均为7节;
8年级实验班周课时8节,平行班6节,增加的2节1节为英语听说,1节为阅读理解,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进度,增加词汇量; 9 年级实验班8节,平行班7节7、8年级实验班和平行班每周1节英语“活动课”,教学模式为视、听、说;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1、教材选用
1)主修教材:各年级均采用教育部指定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
2)辅修教材:7年级辅修《朗文快捷英语》第一册;8年级辅修《朗文快捷英语》第二册;9年级辅修《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朗文快捷》以口语训练为突破口,重视口语和听力,并配有练习。《新概念英语》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教材按结构分级,循序渐进,语境化内容较多,课文简单,较生活化,语法贯穿于对话之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重组教材,结合教法,优化结构,合理分配课时,使主修和辅修教材有机整合,相得益彰;
各年级除按部颁标准安排课时外,另增加“外教”口语课和英语活动课。
2、英语活动课
1)活动课教学原则 教师自选自编教材。这就为教师搭建了“提高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的平台”。活动课设计以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现状,既有新的内容,新发展,又不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内容多样性,目的性,拓展性,可行性,有跨文化的特性,体现外语特色。
2)活动课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用英语思维和交际的能力;
(3)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
3)活动课教学模式采用“视,听,说”教学模式,即教师设计会话主题;提出思考问题;学生看,听VCD磁带或图片,回答问题;教师提示关键词组织语言;师生示范对话;学生分组操练;全班汇报表演。
三、实验保证:
1、师资配备
(7年级:王小芳傅红梅李 莉(平行班)
8年级:廖华平张 恒李 宇(平行班)
9年级:高敏(产假后兰洁接任)魏月香李媛(离岗后
兰洁,丁熠洪接任)
高2006级: 徐红
高2005级: 何敏
活动课:7年级: 李莉8年级: 杜敏李宇)
英语实验班配备了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师热爱教育,关心学生,对
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在教学中爱护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全体教师都具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转换能力和科研能力;熟悉现代教育技术;其中一些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学生中考、高考成绩优异,多次受到学校和有关部门的表彰。
2、师资培训
1)2003年7月,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英语桥”活动和教师培训工作。由北京市西城区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兼职教研员张玉萍学监制定培训计划;宣讲《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导教师分析教材,编写教案,设计并实施“英语桥”活动,对2006级高
一、初一新生进行了有效的衔接教育;
2)2003年4月,张玉萍学监来校听课,评课,为学生授课,举办讲座,对教师进行培训。
3)2003年11月,国际交流专家,旧金山大学访问学者,北京高等院校测试专家韦会教授来校为学生授课,举办讲座,对教师进行培训,强化了教师和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4)2003年5月、8月学校先后选派了何敏,廖华平到北京参加师大附校系统教师培训;
5)全组教师定期参加市上的教研活动和继续教育;
6全组教师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四.实施情况
全组教师通过学习《新英语课程标准》行成了共识:与以往的课程相
比,新课程在以下四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课程功能改变2)课程结构调整3)课程内容变化4)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的英语课程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关键在于英语教师的理念,素质,水平和能力。“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必须构建与新课程改革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能力结构等智能结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与新课改同行。为此,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教研制度化;定期开展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加强集体备课,提倡团队精神,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科研职能;定期召开教改情况分析会,总结经验,探讨问题,完善方案。到会人员包括学校领导,年级组长,任课教师。平时问题随时解决;
2.备课规范化:认真备课,规范教案。教案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等。2003年本组优秀教案9篇选入学校“科研论文,教案集”;
3.帮学常规化:教研组内教师自觉开展献课,听课,评课活动,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大家对“任务型”教学途径进行了探索。做到了教学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过程。体现了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通过设计相应的交际情景,新句型,新词汇,指导学生练习,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内容,方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任务情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正在教研组内认真实施。
五、创设语言环境
1、建立包括视听中心(Audio-video Center),英语阅览室(A Small World),风情屋(Global Village)在内的“英语乐园”,为学生提供了感悟英语,实践英语的良好语言环境。周一至周五中午由本组教师轮流值班开放,让学生参加活动。
2、要求学生不仅上课用英语提问,回答问题,而且课外也用英语向老师和同学问好,尽量用英语进行会话;
3、生活化英语教学,营造了英语学习环境。教师指导学生用英语制作课表,名片,礼品;出墙报,办黑板报;唱英语歌,演英语剧;举办英语角,开设“英语日”,全校举行大型英语文艺汇演,评选优秀学生作品;2003年已有34篇文章编入学校“学生作品集”。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展示的机会。
4、2004年5月与学校德育处联合举办了 “海外学年中美学生文化联谊会”;常年聘请“外教”为学生上口语课,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用英语与外籍人士交际的机会。外教走进课堂,海外朋友走进生活,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更多的认识和感受。
5、成功举办了2003年学校科研周“英语日”活动:徐红为全市英语教师献公开课,受到专家和同行的好评;举办学生英语知识竞赛,组织大型英语文艺汇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12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6、2004年10月至11月8日由张校长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与年级组配合的7年级的英语口语竞技活动,全组教师担任主考,实验班学生和平行班各选出10名学生参加。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重视口语交际,增强语感,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7、8年级备课组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1)学生制作教具,激发创新意识。对教学中要用到的图片,提早一周布
置给学生,要求他们用彩笔画在白色的硬纸片上,在纸片的背面写上图画所表达的单词及其音标,一周后,“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在课外学生兴趣盎然地制作图片,课堂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出现。开展画图片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图片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愿意上英语课。
并且画图片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达到了预习的目的。
(2)开展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将英语日常用语变成竞赛用语;问答
变为“抢答”;拼读学词变为“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这就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实验效果
1.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用能力普遍提高。而这些能力就是人力开发,也是创新教育的一部分。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也优化了他们的能力结构,训练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意识,不断升华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
2.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调动了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学习能力,英语实验班学生的各科成绩都优于平行班的学生;
3.2003年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有42人获奖,其中全国一等奖3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8人,市级一、二等奖23人;
4.2002年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19人获市级一、二等奖,4人获全国奖;
5.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2年10位教师论文在师大附校论文评选和市论文评选中获奖,其中高敏在附校获三等奖,杨萍获市一等奖。2003年李宇,杜敏参加学校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均获三等奖。2004年10位教师论文获奖,其中何敏在《中国基础教育》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师大附校“海威杯”论文评选获一等奖,其余教师获市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8人,2004年何敏参加师大附校系统“海威杯”教学研讨会获课堂教学综合能力一等奖,徐红,廖华平参加学校2004年“说课比赛”分别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6、.何敏被评选为2004学年校级学科带头人。
七、问题与措施
1.教学反思
1)在本期7年级进行口语测试中,发现学生听说能力普遍好于阅读能力,这就不难使我们想到现在的外语教学可能有重能力培养轻知识传授或重听说轻读写的倾向,所以学生在口试时读的能力就显得比较薄弱;
2)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师注重情感、策略、任务教学的同时,如何解决与抓“双基”的矛盾,这是全组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2.措施与建议
1)进一步研究主修教材和辅修教材的整合,使之达到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
2)进一步研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学模式,同时也要防止教学模式化,要研究如何从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3)定期召开教改研讨会,班科教师联系会,及时研究,探讨,解决教改中出现的问题;
4)充分发挥“视听中心”,“阅览室”和“风情屋”的作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之更加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5)需购进适合教学和学生实际的音像材料和图书资料;
6)为教师添置教学参考资料和工具书;
7)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
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外语组
课件制作:丁熠洪
2004年12月8日
第二篇:《大学语文》调研与教改实践
《大学语文》调研与教改实践
大学语文》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这是由于该门课程的丰富内容和人文色彩特别显著所决定的。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人文精神,为他们学好专业课和未来的知识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从2003年开始,我们学院在外语系、管理系所有专业的一年级开设大学语文,各专业几乎都是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上课。学生听课人数:2003级650人,2004级600人,2005级300人,2006级450人。开设的方式全部都是必修课,总学时一般是64课时。教材方面,我院《大学语文》课程先后选用过徐中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第1版(2000年7月版),孙昕光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教育用《大学语文》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是由孙昕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该教材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编写,着重突出了以下特点:①体系上突出高职高专特色。②内容上避免与中学语文教材重复。③在学习方面强调实用性。④教学上努力为教师提供便利。
那么,《大学语文》在高职学生心中到底是怎样的位置呢?在高等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有没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关系?大学语文课和学生的专业课是什么关系?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为此,我们课题组于2004年4月至2005年5月,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了调查。
这次调查,遍及全院所有的五个系,调查的对象主要是03、04级的学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以系为单位不分年级”、“以系为单位分年级”、“以文科、理工科和文理兼并类为单位分年级”三种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 176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739 份,回收问卷率是 98.81 %。在这次调查中,学生热情高,参与意识强,态度端正,答题认真,对大学语文这门课,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1)大多数学生欢迎开设大学语文
?85.62 %学生认为,大学期间应该学习大学语文; 91.17%学生认为,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工科学生,都需要学习大学语文; 84.22 %学生希望(包括很希望)开设这门课,其中外语系高达 98.45%。
(2)课程的性质
52.8%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应该作为必修课开设,40.2%学生认为是任选课,7%的学生则选择“无所谓”。84.6%的学生认为“语文是一门工具课”,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人格,认为大学语文对专业课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
(3)开课的时间、方式
在问及希望在哪一年级开设大学语文时,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在一年级,占到了 94.78 %。有学生还这样写道:“我的语文基础那么差,真担心如何学好专业课?”关于授课方式:53.37 %学生选择“灵活多样就好”,45.12 %学生选择“多媒体教学”,几乎没有学生选择“传统讲课”。可见,学生已经厌倦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至于课时:55.3%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每周应为四课时,31.4%的学生选择每周应为四课时以上,只有13.3%的学生选择每周应为四课时以下。有学生还在“建议和意见”栏写道:“作为工具课,每周至少上四节课,而且应该上一学年以上。”
(4)关于大学语文的处境
67.33 %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学分少,在各课程学分分配上不平衡。
81.17 %学生认为自己投入汉语学习的时间非常少。
62.45 %学生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很差。
88.74 %学生觉得,在目前“双语”教育中,偏向外语的倾向很突出。
43.72 %学生赞成在我们学院尝试将大学语文水平测试,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等级考试等并列。
有学生在“建议和意见”栏写道:“英语课时太多了,我们都像外语系的学生了!”,也有学生抱怨说:“我的汉语水平很差,但几乎每天面对的都是英语,真烦!”
3.2.2大学语文教改的实践研究
⑴拟定教学大纲,明确授课内容
①根据高职高专教学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编写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的教学大纲,明确这门课的性质、目的、要求,使老师教有方向,学生学有目标。
②由于教材内容繁多,而教学时数有限,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了授课的范围。
教材分上、下编。上编以阅读为主,结合有关阅读技巧与方法的专门知识讲解,精选优美而声情并茂、便于充分感悟的古典文学和表现时代精神的现代、当代文学。主要授课内容是:《快速阅读的方法》、《燕昭王求士》、《又是一年芳草绿》、《听听那冷雨》;《精读的方法》、《谏逐客书》、《文学的趣味》、《论言谈》;《朗读的方法》、《春江花月夜》、《声声慢(寻寻觅觅)》、《雨巷》、《西风颂》;《创造性阅读的方法》、《**》、《老人与海》、《哈姆雷特》等。
下编以写作为主,较系统地介绍有关立意与选材、构思与布局、文体与表述、语言与风格、修改与文风等方面的写作基础知识。
③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们尽量突出读、写能力的培养训练。做到读为基础,写为提高,以读助写,写以促读。
⑵课时的分配
以64课时的考查方式为例,除了考核、复习、机动外,阅读部分约为30课时,写作部分约16课时,另外,留出至少8课时,补充一些教材以外的内容,如:中国文学史概述,诗歌、小说、剧本的阅读与鉴赏知识,一些优秀的诗文。
⑶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我们全部运用多媒体教学,尝试多种教学形式,如经典影视作品赏析、情景模拟训练等等,把语文与音乐、美术结合起来,使大学语文教学更具特色、更加生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⑷加强课外阅读
大力推荐名著,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网络上的文章,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鼓励学生自学教材中必讲以外的内容。
⑸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相结合,开展征文、朗诵、演讲、辨论比赛等等,使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的妙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领略自然美景的意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
(6)加强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加强与《应用写作》、《文学欣赏》、《演讲与口才》、《人文素质》等课程的联系,丰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做到突出特点,摄取精华,融会贯通。
(7)不断探讨考核方式,完善学生成绩的评定工作
①考核方式:2003级、2004级为120分钟的期末闭卷考试;2005级、2006级为120分钟的期末开卷考查。
②学生成绩的评定:2003级,期考占80%,平时(包括作业、提问、测验、段考等)占20%;2004级,期考占70%,平时占30%;2005级、2006级,期考占60%,平时占40%。
三年多的教学实践证明,大学语文是一门培养大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人文精神,为他们学好专业课和未来的知识创新奠定坚实基础的主要课程。只要我们提高认识、明确目的,采用灵活多变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就会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目前我们学院只是在外语系、管理系开设,我们建议在全院所有专业开设这门课,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大学语文的魅力。
附~
《大学语文》调查问卷
1、大学时期还应该学习大学语文吗?
A、应该
B、不应该
2、你认为哪些人需要学习大学语文?
A、文科学生 B、理科学生 C、都需要
3、你赞成“语文是一门工具课”的说法吗?
A、赞成 B、不赞成
4、你希望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吗?
A、很希望 B、希望 C、不希望 D、反对 E、无所谓
5、你认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和水平
B、提高文学鉴赏和审美水平
C、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人格
D、以提高汉语运用能力为主,同时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人格
E、以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为主,同时提高汉语的运用能力
F、通过对作家、作品及某些文学文化现象的介绍和评析,提高对语文学习和文化研究的兴趣
6、你觉得这门课每周上课应该为多少时间?
A、4课时以下 B、4课时 C、4课时以上
7、你认为现在大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
A、很高 B、高 C、一般 D、不 E、差
8、你认为高校非中文专业应该将该课程作为哪一类课程开设?
A、必修课 B、任选课 C、讲座 D、无所谓
9、你觉得在哪个年级开设这门课更合适?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11、你认为大学语文在各门课程学分得当分配上平衡吗?
A、平衡 B、不平衡 C、差不多
12、你觉得目前“双语”教育中,有偏向外语的倾向吗?
A、很明显
B、没有
13、你喜欢哪一种授课方式?
A、传统讲课
B、多媒体教学
C、课堂内外结合D、灵活多样就好
14、有些高校已将大学语文水平测试,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等级考试等并列,你认为我们学院可以尝试吗?
A、可以 B、不可以 C、无所谓
15、你认为你现在的语文水平是否适应将来工作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A、适应 B、比较适应 C、有一定差距 D、不适应
16、你觉得大学语文对专业课有没有帮助?
A、很大帮助 B、没有帮助 C、有一些帮助
17、你学习汉语投入的精力合适吗?
A、合适 B、不合适
18、你认为你的汉语水平如何?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差
19、你愿意上语文课的主要原因是
A、对语文感兴趣
B、为适应今后工作需要
C、为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D、为了提高写作能力
E、为了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F、作为一种精神调剂?
G、获取学分的需要
20、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你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第三篇:教改反思
教改反思
天宝乡中心学校饶小康光阴似箭,转眼间我来到天宝乡中心已有四个月了,这段时间时经历了课内比教学活动以及自己亲身经历了近半学期的七年级数学和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感触甚多。那么今天借着教改反思总结大会这个机会,我将依据我的教学经历以及课内比教学活动对我的启发,来谈一谈“如何上好一节课”。
首先,课前教师要精心备好课,对于要上的新课教师要清楚知道教材涉及到了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教材又是如何将这些知识点一一展开的。哪些知识点课堂上只需一带而过,哪些知识点要着重讲解,哪些知识点在学完新课后学生都必须掌握,完成了这节课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这些问题都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实现筹划好,紧接着围绕着我们备课的情况自己制作出相应的课件,充分发挥我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说精心的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其次,教学目标的能否顺利完成,关机就在于新课的教学这一环节的完成情况。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如何较好达成教学目标呢?在这里我说说个人肤浅的认识:精彩的导入加之幽默的教学语言。精彩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他可以吸引学生自己思考分析问题。如 我在上七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电话计费问题)时,就以“你们以后用手机想不想每个月所需的话费最少呢,引出电话计
费问题的学习,这堂课学生学生自始至终思维都能紧跟着问题,积极思考,效果良好。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让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很饱满很有趣,从而使得学生热爱课堂知识的学习。如在上九年级化学 课题3 元素这一节内容要求记住前20号元素,我当时给了他们 5分钟时间现场记,时间结束后让部分学生背效果很差,我立即编了一个顺口溜,养闺女、贴该拿、嫁美青等,让学生先记住这个顺口溜联想出每一个元素符号效果明显。科学的提问。所谓科学的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能时时刻刻的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这就要求提出的问题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偏太难,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己冷静思考联合小组讨论可以解决出来,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把心可设计的知识点在巩固了一遍。科学的提问还指提出的问题让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如简单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中等难度的问题让基础中等水平的学生回答,而难题尽量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科学的提问可以激发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七年级的王仁浩同学刚开学时数学基础很差,于是平时课堂上一些简单问题经常点点他,逐渐的他上课能紧跟我的思路,时不时对我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现在他的数学明显比开学时好多了。组织教学。科学的组织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我校目前大力推行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的教师更要有调控、驾驭好这种教学模式,力争是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大放光彩。
最后,课后反思,反思什么呢?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若是达成的较好,找出原因以后继续沿用;若是教学目标完成的不好也找出原因,尽快改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由于我进入教师这个行业不久,课堂教学
经验缺乏,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较差,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不准,对教材重难点的讲解有时不够通彻。要想尽快改变这种现状,我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深钻教材,备好课。多听相关学科其他老师的课,例如数学我可以听听卢老师,涂老师的课,化学可以听听经验丰富的柯老师的课,看看他们是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研究出适合自己的方式,融会贯通。上完每一节课及时做好反思,写出得失,力争不断进步。
第四篇:新教改的实践与体验
新教改的实践与体验
姓名:张 华 单位:新疆石河子市第一中学
邮编:832000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112723931@qq.com 摘要:新教改为中学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和空间,也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融身于这场改革浪潮中,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理念,还要不断学习与提高。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学模式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意识到要经常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增强自己答疑解惑的应变能力,使课改有一个新的突破。
关键词:新教改;教育理念;综合素质;教学方法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the new education reform
Zhang Hua
Xinjiang Shihezi City school Abstract: The new education reform not only provide a broader self-development, self-performance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space to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but also set higher goals and requirements for the vast number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In the wave of reform, I recognize that teachers must not only updat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but also learn and improve continuously.During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in of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as the main mode of teaching and teaching model exploration, I relices it is necessary to reflect ones own action, to explore emerging issues, to sum up the experience, so as to continuously enhance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enhance the ability to respond FAQ, made a new breakthrough of curriculum reform.Key words: New education reform;Educational philosophy;Overall quality;Teaching methods
教师培训、参观交流、示范课演示、自我学习等等一系列方式,全国新教改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教改在给广大教师提供自我发展的广阔空间的同时也是一次强有力的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面对新教改,如何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学方法的探究等等,成为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我也融入到这场振奋人心的教育革命中,在种种尝试和体验中,感受着我国教育史上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转化
教师教学思想的改变,不仅是一个理念的灌输和方法的授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改变教师的行为习惯。在这方面,我有几点感悟比较深: 1.对学生激励性评价的度的问题。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在经验和事实教育下逐渐接受了多表扬、少批评的教育理念,并且在课堂上已经习惯运用。但是在新教改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之下,有些教师迷失了方向,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只表扬不批评,久而久之,不仅会滋长学生的骄傲自满,而且导致学生良莠不分。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吝啬表扬学生,但要适时适度,言辞要具体明晰,不提倡一概以“好”、“很好”进行笼统的评价,真正发挥鼓励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及时认真指出来,教师要给予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即“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2.关于家长的“陪读”现象。有些教师不从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归结于家长的不认真“陪读”,这种观念有悖于教育宗旨。刚入学的小学生,各种学习习惯尚未养成,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和督促,但是,如果到了较高年龄段,一个学生的学习还需要家长过多的帮助和辅导,就要寻找原因了。家长的角色和教师一样,是引导而不是越俎代庖,包办代替不仅不利于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而且会束缚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的发挥。在新教改如火如荼进行的新形势下,教师要清醒认识到这一观念的弊端,在尊重家长的前提下与家长达到有效、实质性的配合。
二、教师的学习与提高
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不仅是一些固有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通过各种方式给自己充电,否则就会被历史的潮流所淘汰。首先,进行教学理论和思想的学习。理论和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在认真学习新教改的基本精神、教学理念、知识和能力目标等理论知识,并且将其内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实质性地贯彻实施新教改。有些教师在参加过青少年实践动手能力竞赛后,后悔不已,因为有些获奖作品的工作自己一直也在做,而且做得很好,就是没有归纳总结,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学理论知识欠缺,平时只注重教材研究,忽略了教学理论和思想的学习。其次,是教学专业的学习。加强专业学习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也是行使教书育人职责的必备条件。新教改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强调注意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要不断加强专业学习,加深自己的知识层次、拓宽知识面,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地联系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此外,需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学的学习。戏言说“两年一个代沟”,其实并没有这么可怕,教师和学生的沟通障碍主要不在于年龄差距,而在于心理差距。年轻教师年龄小,在很多方面和学生有共同语言;年龄大的教师也有自身优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多,责任心强等。如果一个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没有被一些世俗的东西所沾染,那么他(她)就始终会保持一颗儿童般善良、纯真的心,容易理解学生、和学生交流,把青少年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事实证明,以前采取的:“教师传授——学生吸收消化——强化训练——知识和能力的再现”教学模式,培养出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这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潜能的发挥。新教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探索
近年来在教学改革中涌现出很多新的教学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训练动作技能的教学模式,发展智能的教学模式,培养自学能力的教学模式,发展个性的教学模式,等等。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具体运用以下教学形式:
1.讨论法。大多数教师常用的一种课堂基本组织形式,就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例如,在学习转基因内容时,可以就转基因产品的利与弊展开正反方辩论,从学生的辩论中我发现他们在课后做的充分准备,领略到他们辩驳时的风采和机敏让我意想不到。
2.谈话法。可以与学生个别交流,也可以在课间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他们的感受和建议、他们关心的问题,等等。
3.情境法。根据教材内容引伸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或者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安全教育等;或者利用网络资源将教材相关内容通过多媒体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情境教育。
4.学生自主法。由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己查阅资料,进行课堂设计,组织教学,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这种在学习中由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是新教改所提倡的,可以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改经验,进一步发展成“超市式”教学,给学生更自由的发挥空间和学习氛围。
新教改实践中遇到太多的困惑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扎实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件易事,它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学情景知识,信息技术知识,还要做到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在教改过程中经常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升华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自己答疑解惑的应变能力,使课改有一个新的突破。
参考书目
1.史云其.《接轨新课程
推进新教改》.2.顾泠沅.《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人民教育出版社.3.应俊峰.《研究型课程》.天津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小学美术课堂教改与反思论文
小学美术课堂改革的反思与展望
霞葛小学 陈珣
“美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犹如生活之需要阳光。美育是培养健全的人不可缺少的教育,犹如维生素之于生命。”①
美术课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它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对于发展学生的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徳、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回顾十年来的课堂改革,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有了新变化,即使办学设施不足,但美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从来没有停止,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这十年来美术课程的改革使美术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张纸一支笔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画画,而是一种培养综合能力的学科。通过美术学习培养了学生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而美离不开观察、思考、创造与创新,在这些方面美术不仅可以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而且又能起到连接各学科之间的纽带作用。
我们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这些正是课堂改革的目的,而小学生学习美术课程不仅能提高孩子观察事物的敏锐度以及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又能锻炼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应探讨如何把课堂还给孩子们,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鼓励求异思维,发展求同思维是美术课堂教学发展的未来方向。
几年来,我一直都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如何把短短的40分钟用到极致,既能做到启发引导又不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从一次次的实践中探讨、寻找答案。我认为应当因材施教,学生的需要就是教的需要,未来社会对于学生的能力的需要就是教的需要。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浅谈自己几点看法:
一、美在趣味,丰富课堂,师生互动,使学生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在趣味中感受美的愉悦。
美术课要上得好还真不是一件易事,就课前的精心准备,如教具、范图、材料……到课程中的情景引入、指导等都需要教师仔细的思考即不断的探索。但一节好的美术课首要的是具备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一)、创设好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入课里。用多种形式来丰富课堂,有讲故事,看动画,唱儿歌……如:湘教版二年级第三册《神鸟变大树》②这课我用了童话故事来开课导入。学生听着童话故事展开联想,给接下来的课做了铺垫的同时又拓开了思维。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神奇的大鸟如何变成苍天大树,它的牺牲换来了什么?让学生从中思考又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教师与学生合作、引导和参与,激发创造意识。这是一种富有生机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能力,例如:人美版三年级第五册《爬升玩具》③这一课的我先带领学生一起做游戏,从中师生互动大家都很欢快,激发学生的制作的兴趣。接下来提出问题让他们分小组回答比赛,观察这个玩具为什么它可以升起来?再接着讲解制作的方法和如何使它美观起来。学生都积极的参与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学生轻松的完成了教学重难点,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意识。(三)、增加作业练习的趣味性。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对课本中的“横线”“竖线”不大理解,我告诉他们说:“站着的线叫竖线,躺着的线叫横线。”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我在讲解各种动物特征时,多用这样的语言如:“圆圆的脑袋”、“长长的耳朵”、“尖尖的嘴”、“红红的眼睛”等,这样有助于小学生的理解,更适于他们依靠表象来作画。学生们喜爱猜谜语,我就顺其童心,常常编一些和内容有关的谜语儿歌,加深所画物体的印象。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开阔了他们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欲望。(四)、及时合理的评价使学生自信,学得开心又热爱生活。我们都知道人都需要鼓励,何况是孩子,打压没有出效果反而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对任何事情都报无所谓的态度。如:不同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是不同的,低年段的学生对形体的塑造比较抽象,涂鸦式的绘画更多的是一气呵成。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和内心世界表现完整即可,而不是一味的求真求同。有些非专业教师让低年级的孩子画个圆,要求画的越圆越棒,一味的强调技巧。这违反了他们的年龄特征,束缚了他们的思维。须知这时的孩子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甚至把作业纸擦破都不能画到很圆。也有些教师让孩子用尺子作画,让孩子拷贝画。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引导方式。对低年级的学生不要太注重绘画的技巧和强调与实物为参照物写实的表现能力。多沟通多聆听你会发现,一张画一个小故事。无论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怎样都是成功的表现。充分肯定学生,教师可以用“你画得很好,这里画得很有想法,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这些颜色鲜艳用得大胆等“的话语来鼓励我们的孩子们。合理的称赞在于多说优点小提建议少提批评,只要树立了信心,学生都能更勤快的把自己的小不足完善的,久而久之这些小不足不见了。
二、美在发散,让发散思维为美插上想象的翅膀
美永远没有固定的表达。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还不能很好的分辨绘画技巧上的好坏,画面的美丑。他们绘画寻求的是与其他人的与众不同,用孩子的话说:“我有……你没有……”。同样一个事物他们可以画成不同的形态,甚至添加自己想象的不同东西。这正是发散思维的特点。因此,在指导儿童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积极采取举一反三的练习法。形成竞赛,比比看同一个课题谁画出的图案较多和别致。如:人美版二年级第四册《拓印树叶真有趣》④这课,我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搜集相关视频等素材,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讲解。先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多种多样不同的美丽树叶,在分析它们的形状、色彩、叶脉的天然美。它像什么小动物呢?在这树叶上添加,画些什么它能变成什么呢?学生思考结合这些树叶的不同形状,再用不同的线条、色彩进行添加再创新画作。我又给编了儿歌:“枫树的叶子像鸭子的脚丫,银杏树的叶子像扇子,老鼠刺树的叶子像蝙蝠,椭圆形的叶子像小兔子的身子,有的树叶像小鹿的犄角等。”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求学生可用树叶的形状添加绘画作画,也可以用不同树叶的形状拼画。兴趣盎然的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思路开阔,在统一的基础上,他们积极创意,都想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小点子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使好、中、差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互补,培养学生的胆量和口才表述能力,在激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潜能。达到素质教育整体提高的目的。
三、美在生活,观察生活,领略生活,培养美感。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小画家,而在于萌发儿童的美感,培养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和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的审美观念。(一)走进生活,置身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也是最自然的美,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小课堂,融进大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美,描绘生活中的美,学习自然的审美观。形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我们的美术教学就变得立体、丰满了,置身于大自然中,我们的学生就可以真实,立体地感受自然美,就一定会爱美、寻美、画美。例如,在人美版二年级第三册第八课《大树的故事》⑤一课中,让学生可以到校园中去,置身校园中的树,描绘校园中的树。课后鼓励学生置身大自然的树中,观察不同种类的树,比比谁画的树更奇特,更罕见。让学生跳出课堂小天地,走向生活大世界,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色彩斑斓的世界、丰富多彩的生活,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二)装饰生活,改造生活中的美
人有改造生活的能力,用美术课本知识引领学生创造生活。在美术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利用美术让学生创造生活,充分发挥学生是学校主人的作用,结合各项教育活动,开展学校校园文化、班级建设、班级黑板报、创新手工小制作、六一儿童节的小画展等美术设计竞赛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在课内、课外认识美、发现美、利用美、欣赏美、创造美,不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
“水无常势,法无定法”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我们应遵循课堂改革的目的,认清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对课堂教学做改革,按学生需要和结合学生实际来改革美术课堂教学方式。只有在美术创造活动中强调个性突出,别出心裁,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才能成为学校、社会公认的基础学科,不再把美术学科视为可有可无的门类,有了大家的共识和共同的重视,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学一定会走出低谷,迎来更为灿烂的明天。
注:
①:波罗果夫-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学》柳阳辉 主编 ②: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第三册 ③: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第五册 ④: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第四册 ⑤: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第三册
小学美术课堂教改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