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写作心理与小学作文教学

时间:2019-05-15 07:4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儿童写作心理与小学作文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儿童写作心理与小学作文教学》。

第一篇:儿童写作心理与小学作文教学

《儿童写作心理与小学作文教学》课程中,如何解除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并结合教学实际选取一个角度谈谈你是怎么做的。

在《儿童写作心理与小学作文教学》课程中,解除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具体措施有: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作文。

(二)读与写结合,启发学生从读中悟写与学写。

(三)先放后收、缓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作文并享受成。

小学四年级作文——校园景物

1.谈话激趣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周围的事物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树木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2.带领学生实地观察

利用课间操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3.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4.学生完成习作

5.学生完成初稿后,同桌之间互改,指出对方的错误和优点。

6.定稿。

第二篇:儿童写作心理与小学语文教学

《儿童写作心理与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解除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作文

所谓在情境中作文,就是把 情境引入作文训练全程,由“情境”到“作文”,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体验、表达、修改,进而以“情境”促“作文”。

(二)读与写结合,启发学生从读中悟写与学写

将读与写紧密结合,指导学生从阅读中悟写、学写,这是促使学生爱写、会写、能写的又一重要举措和途径,也是我国宝贵的传统作文教学经验。

(三)先放后收、缓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作文并享受成功

“放”,就是让学生不受束缚,放胆作文;就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自拟题目,自选题材,自定形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完全随着性情发挥;就是对作文的时间和场合,都可以不作整齐划一限定。“收”,就是遵循写作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从斟词酌句到布局谋篇,绳之以规矩,加之以约束,认真推敲琢磨,精益求精。

我现在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我在教学实践中 , 大胆尝试“以真实生活为情境,指导学生观察、作文”

如,我抓住班上中队干部和班干部改选的机会,教学生办黑板报,以便让全体学生都知晓此事;接着,将班上欲竞聘班级和中队学生干部的海报张贴出来,发动学生积极竞聘,并在家长的指导下撰写自荐书;举办就职演讲活动前,鼓励并指导学生写好演讲稿„„这样,通过创设一个个真实生动、自然连贯的情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心态中主动领悟写作要领,在跃跃欲试的氛围中进行愉快练笔,在主动求助指点、企盼获取成功的心境中反复修改作文。于是,学生既愉快、高质量地完成了作文任务,敢想、敢说、敢为、敢闯的个性品格同时得到了培养和张扬。可以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便会得到很好的体现。

第三篇:小学教学心理与设计

小学教学心理与设计

1教育心理学:它是研究一定社会环境下,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2教学心里:它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知识和认知技能的学习以及如何设计并安排学习条件来促进和发展这种知识和技能的学科领域。

3教学心理研究的性质: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偏重于应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并且日益独立的学科。

4教学心理的发展史:教学技术思想的影响;适应个别差异的教学改革;教学心理学的出现。5国外教学心理研究的主要领域:教学任务分析;儿童早期教育与教学作用的关系;能力倾向与教学作用处理、认知策略和反省认知训练;阅读理解模式的探讨;教学目标制定与结果的评定。

6当前教学心理研究领域中基础问题的状况:人之表征、图示理论、认知策略。7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和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8建构主义教学心理研究的基本假设:所有的知识意义都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的:所有知识意义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9教学心理研究的模式:

(1)宏观模式:教育学的心理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主要变量,这些变量又和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与反思过程在一些共同影响课堂教学过程。

(2)微观模式:教学前确定教学目标:教学中考虑学生学过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备课、执行教学设计-上课、教学后评价与反思-说课。

10教学心理的研究方式:归纳-从一般到特殊;演绎-从特殊到一般。11教学心理研究策略:基础科学研究(基础理论)、外推基础科学研究(理论推广)、应用水平研究(经验总结)。

12教师社会角色:知识的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评价者、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榜样和模范公民学生灵魂塑造者。

13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师范生)、角色认同阶段(新教师)、角色信念阶段(骨干教师)。

14教师的威信(1)含义: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2)形成:教师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为严格要求自我及自我批评的精神。(3)维护与发展:有坦荡的胸襟、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有不断进取的精神、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15师爱:(1)含义:教师对学生的爱即师爱,他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2)特点:职业对象性、原则性、广博性。(3)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4)表现形式: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任、同情和理解、热切期望和严格要求。

16学习:指学习者凭借经验与相应的环境相互作用,在其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适应环境的活动,这一活动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表现出来。从三个方面理解:学习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活动,学习可以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而得以体现,并非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产生的。

17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三种意义:心理发展准备、知识经验准备、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18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接受、转化前人的知识经验,是一种接受学习;学生学习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它是从认识的开始的,从掌握间接知识经验开始的;学生学习是按预定的教学目的目标系统定向进行的;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学生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通过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9学习的主要类型:加涅分法-言语信息、智慧信息、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的学习;我国分发-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的学习。20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1)含义:学习者通过知觉而将外部事物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事实的过程,强调学生主动探索从事物和现实的变化中去发现原理,通过认知表征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编码系统。(2)步骤:发现学习经历了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3)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内部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学会发展的技巧与方法,有利于知识的保持。21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1)含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代表的新知识 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即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组,是新旧知识同化的过程(2)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是指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 逻辑意义,即学习者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内部条件包括学习者必须具有学习的心向和学习者必须具有适当的能与新知识进行联系的知识。(3)分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22学习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1)含义:认知信息加工的学习观是指个体习得和使用信息,该模型把人质学习过程看是由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预期系统三方面协同活动并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工作记忆在学习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2)条件:外部条件:原有知识技能和反省认知,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22生成学习的模式:(1)基本思想:美国维特罗克强调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环境中接受的信息相互作用并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2)成分:生成动机注意先前的知识经验。(3)意义:生成学习中的意义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又包含有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理解有着不同的方面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教学要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以提高意义的理解水平。24学习与教学的关系:(1)区别: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学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以习得人类文化知识、社会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教学是指教师的传授活动,活动的主题是教师,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并以传授人类文化知识、社会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2)联系:同处一个教学活动之中,教学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讲授下进行的;学生与教学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学受教的影响和作用,教受学习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只有了解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并采取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才能组织有针对行的教学,充分发挥教学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25知识:主题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的即为个体知识储存于个体外的即为人类知识。

26知识的本质:知识的表征就是信息在长时记忆中是如何编码的问题。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吗样、是个人可以有意识的或依据一定的线索回忆出来关于事物及其相关的知识,主要形式有命题和命题网络、表象和表象系统、图式。程序的知识性表征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一套行为步骤,主要形式有产生式和产生关系式。27概念:(1)定义:用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一类事物或特性。(2)结构: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属性、概念例证。(3)功能:掌握概念能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简化知识,能使学生扩充知识。概念名称是指人们用某个符号或词汇代表或命名同类事或物。概念定义是指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的概括。概念属性是指概念的可知觉的实际例子

28概念形成的心理机制:(1概念形成是儿童对客观事物和现实进行反复的感知和不断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基础上,最终概括出某一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或属性的过程。(2条件:-儿童有掌握辨别正反实例变式的能力;外部条件-教师或成人对儿童分出的实例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反应,儿童从中得出反馈的信息。(3)形成阶段:抽象化阶段、类化阶段、辨别阶段。29概念同化的心理机制:(1定义:“概念同化就是把心学习的概念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使其纳入原有概念结构之中,同原有概念相互作用,融会贯通。(2)三种基本方式:类属性同化、总括性同化、并列结合性同化。

30影响概念学习的主要原因(1个体原因:年龄、年纪、智力、经验(2教学因素:多用变式、多用比较、使用肯定实例和否定实例。31规则学习:(1定义规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概念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表述。在小学知识学习与教学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法则远离定律定力以及公示等都是规则的学习。(2意义:是学生通过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找出规律性的关系和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队员里的学习可以简化和系统化用来指导行为并解决新问题,有助于更复杂的原理学习。

32规则学习的方式:规则的发现学习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的,学习带有问题解决的性质,其认知过程比概念形成的发现学习过程要杂得多,通过发现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潜能,规则的接受学习是通过所学规则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性的联系以后产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中起支撑点的作用。33认知技能的学习:(1定义:认知技能是人们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2分类:专门和一般的。(3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一个程序化智能操作方式。(4)学习方式:范例中学习、学习策略的选择。

34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课题的选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保持水平、学习提取信息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

35应先知识保持的因素:学习者知识保持的目的性与主动性、对学习材料意义的理解程序、信息的组织化编码和深加工水平。

36学习策略:学习者通过而形成的,能积极操纵信息加工过程进行学习法方法选择运用与调节,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在学习认知加工过程中所采用发的方法技能以及对整个学习活动极其有关因素进行监控的方法技能。

37学习策略的几种观点:38学习策略的分类(迈克尔分类法)39元认知的结构40注意策略41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43组织策略44开展策略与原认知策略教学与调练件46元认知策略教学训练的三个条件47问题:(1)定义(2)成分(3)分类48问题解决的特点49我额外难题解决的两个理论模式50问题解决的过程5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52创造性53创造力分级:高、中、初54创造力理论55小学创造力的发展规律56小学力的特点57影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58学生创造力的培训60创造力开发的几个重要模式61教学的几种观点61教学设计62开展教学设计的意义

第四篇:作文命题引发与学生写作心理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作文课一定要研究写作者本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言为心声”,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以下就“贴近学生心理特点”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表一点浅见。

一、运用探索、猎奇心理命题。探索、猎奇心理是中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的增强,社会接触面的拓宽,学生探索、猎奇心理也愈强烈。“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这种心理实际上是青少年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和证服欲望。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到新鲜而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供他们辨折。例如,有一则材料名为《鹿狼之战》,谈一群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的鹿被赶进了养殖场,结果生长状况愈来愈差,病弱越来越多。有人想了个办法,在养殖场里放进了两只狼,结果鹿群非但没被消灭,反而越来越壮大。这个材料很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怎么没有天敌而反有害,有了天敌反而有益”,一题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热烈,歧见迭出,想叫他们不说也不行。再如写谈《王熙凤的“笑”》、《新乞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怎么单写她的笑呢?乞丐也有新旧,这里的“新”到底是什么含义?由于命题新颖见奇,引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普遍喜欢写。探索、猎奇心理是学生写作愿望的内在引发因素,命题时善于运用,会产生很好的引发效果。

二、运用质疑、是非心理命题。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必然会遇上许多疑难,许多是非难辨的事物,这会引起他们的思考、争辩。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理性思维的增强,他们表现出乐于思考,不愿盲从,有正义感。倘能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辨明是非,从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命题时,就可以出一些学生希望解决而又有探讨价值的疑难、是非问题,供他们讨论。如《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吧?》、《走在最前面的人也是最痛苦的人》,前一问题经常困扰着学生,因为几乎每个学生都在成绩浪线上起伏,也同时引来家长、教师、同学的不同评价和不同对待,现实中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于是他们想质疑、想说出心里话。后一命题是题目本身使学生质疑。“走在前面的人怎么会最痛苦?”这似乎有悖常理,于是学生产生了征服疑难的愿望,结合《记念刘和珍君》一课,他们认识到先知先觉者、披荆开路者是最大的幸福者,又是最大的哀痛者。

再如《有“礼”走遍天下》、《班门弄斧辨》,这类文题很触动学生的是非心理。“用礼来走天下,打天下,这是哪来的道理?”“弄斧为什么不能到班门?”一种反对歪风邪气、反对旧传统观念的情绪油然而生,写作冲动产生了,学生自然会兴趣为文。

三、运用关注、责任心理命题。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从自身的发展出发,他们有自己关注的问题,有希望自己健康成长的责任态度,特别到了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增长,有关他们自身发展的关注心理、责任心理也愈强烈。结合学生实际,注意学生圈里的热点问题、关注问题,把文题出在他们关心的焦点上,从而达到既有利于写作,又有利于引导的目的,这应是我们命题的又一思路。例如《关于追星族的思考》、《谈中学生早恋》、《中学生当干部弊大于利吗?》、《读书与做人》、《机遇》等,这类文题所涉及的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关注过,思考过:什么是真正的星,对待星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身边有同学早恋了,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同学们选我当干部,为什么父母却反对;同样是博览群书的人,为什么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遗臭万年……这类问题就不单单是作文问题了,而是关系到他们怎样成长、怎样成功的切身利益问题。在关注心理、责任心理的驱使下,这类问题,他们乐于思考,这样的文题,他们乐于做,并迫切希望得到正确引导。命题中,我们还要善于运用关注、责任心理,把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关心同时引入到对国家、社会的关心上来。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见义勇为赞》,这类作文就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胸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四、运用自强、成就心理命题。争强好胜,想有所作为,这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点。特别进入高中,学生进入青春初期,开始意识到生活的连续性,明白了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远大的目标、杰出的人物时时在激励他们,于是现实中的我开始否定过去的自我,追求理想中的我,不断用理想的我鞭策自己,由此,自强心理、成就心理十分突出。这些心理特点,也就给教师提供了命题的引发因素。例如:《要战胜自我》、《发光与沾光》、《由圆明园废墟引起的思考》,这些文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自强自奋心理,前两题容易激起向自己挑战的情绪,后一题往往在痛定思痛之后,学生会表达出“青年当自强,民族当自强”的强烈愿望。再如《人才与兴国》、《当代青年大有希望》这类文题,不但能刺激学生的自强心理,还能激发他们的成就心理。“兴国需人才,我是人才吗?”“我们荣幸地赶上了这个时代,我能成为栋梁吗?”写作这类题,理想的我,成功的我总是在向自己呼唤,心中总有一种内在的驱动,情绪冷静之后便会换来理性的思考和表达。

五、运用审美、认同心理命题。爱美是人之天性,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追求着生活。对于中学生,我们讲“五讲四美”,主要从道德情操、行为习惯上进行美的教育,力求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中学生进入青春初期,除逐渐注意外在形象外,内在审美体验明显加强,他们强烈追求真、善、美的事物,按照社会培养,自己初步建立起来的审美情趣评价着周围世界,希望社会净化,环境净化,世界美好,自己变得更美好。了解这种心理,我们就可以出一些适合学生审美,培养学生美好情操的文题。如《从一声“谢谢”谈起》、《谈“净化”》、《谈“生活的色彩”》。前两题能唤起学生美化环境、美化心灵的审美情趣,后一题则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绚丽多姿、思想的丰富多彩的更高的审美要求,这些文题能把学生带入到理解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理性思维中去。当学生用他们的审美观确立了美好的事物时,认同心理也同时产生了;“善善而恶恶”。他们会赞美、学习美好的东西,批判、摒弃丑恶的事物。如写《我赞廉颇》、《美哉,海迪!》、《壮哉,徐洪刚!》,这会唤起他们的审美冲动,又能引发认同心理,产生内摹仿,为文时,他们会由衷地写出他们的感受,阐发他们的灼见。

如果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因素比作一潭水,那么,我们的作文命题,应该作为投水之石,石击才能浪起。如果投下去的是一片叶,一片羽毛,则只会冷冷清清。王充《论衡》讲“意奋而笔纵”,刘勰《体性》讲“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都强调了情绪的引发及情感调动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悉心研究并恰当运用学生心理特点命题,注意“投石效应”,我们就多了一把启动学生兴趣作文的钥匙。

作文命题引发与学生写作心理作文命题引发与学生写作心理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五篇:中学作文教学与心理

中学作文教学与心理

广安代市中学杨志刚

摘要:作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因此作文教学要遵循心理规律;很多学生作文基础差,作文教学急不行奖不行只有鼓励才行。教师要为他们的这一活动服好务。

关键词:作文教学心理能力训练

一、中学作文教学,尤其是“基础差,底子薄”的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成了令广大教师感觉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令人头痛的问题。

1.不愿写与不善写。暂时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但在广大中学却的确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即无论成绩好还是成绩差的同学都对作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反感情绪,且与学习成绩是成反比的。如果给他们压力他们“愿意”写了,也只是一凑二抄三套。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各个体原因惊人的相似:不会写,写不好。

2.师生矛盾。虽然老师们常常会劝诫同学们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希望一锄之下那可爱的金娃娃会对自己微笑,但由于作文本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综合性精神生产活动,它能含盖语文的诸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老师在设计安排作文的时候,往往就会不自觉地想把各项能力都训练到,在评阅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有十全十美的要求,先就在心里确立了一个面面俱到的标准。而学生呢,事实上是,我们要求得越全面,他们感觉就越茫然。

3.应试矛盾。家长们的唯分是图、教育系统内部的唯考是图,不知何时已拴住了你我。从高一到高三,再到高一,它说往东,我们就不敢往西。而期末考试也趁势把那绳索拽得紧紧的。于是乎,高考需要吃一全烤猪,平时的每一次考试训练也都是一全烤猪;高考需要目无全牛,平时的每一次考试训练也都要求目无全牛。然后却是堂下的一片哀叹:我手怎么写我口啊!

二、上面提到的那些个体的因素、教育系统内部师生之间的直接环境及一层一层的间接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携手合作共同铸就了一个没气的皮球── 农村中学作文课现状——要么不写、要么应付了事,其它一切免谈。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的问题或许最易解决,只要环境改善,随时都可改弦更张,而其它方面的问题又可另行讨论。所以,作为我们教师来说,最需做的就是从心理入手来改变这一现状。

1、从假期效应来看心理发泄与表现的可供利用。在作文教学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每一学期的第一次作文总是比其它时候要好得多。究其原因,每当放假,他们就获得了一个了解社会的机会,心灵回归到了一个自由的空间。于是才觉得既有必要写又有内容可写,真是不吐不快。我把这称为假期效应。

写作是一种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写作总是有意图、有动机、有目的的。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巴金说 :“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列夫• 托尔斯泰认为:“写作而没有目的,又不有求于人,这在我是绝对做不到的。”① 无论是文艺作品还是非文艺作品都是这样的:文艺作品歌颂真、善、美,贬斥假恶丑,陶冶人的情操,都有其鲜明的目的性;议论文章、新闻作品,是非、褒贬鲜明;应用文章直接为处理社会具体事务服务。

而这一切又恰都是符合人的心理需要的。个体通过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活动,使体内环境 1

与体外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保持平衡,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②那么作为同样生活在社会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同样需要把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学语言表达出来,他们的心里,无论是喜还是悲,都渴望能用文字来作为见证。只不过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他们已经变得只敢想而不敢为、不能为了。这样,自然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那么,作为我们老师来说,就应主动破除这恶性循环,积极的引导,形成创作的动机、产生创作的兴趣,进而形成明确的写作目的,进入到 一个良性循环中来。

2、不需要囚笼与枷锁。我们成人有我们成人的世界,学生也有他们学生的世界。我们在设计作文题目的时候,往往会带上我们自己思想的痕迹,这样倒确实像是在为难学生。而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会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同学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人经历,再加上各人又有各自的性格和爱好等。因此,即便是生活经历、生活环境都大致相同的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关注程度、关注角度也会决不相同的。因此我们的作文设计即便会适合一部分同学,也一定会为难另一部分同学。不要说学生,就连我们老师都会这样。一次,我们区的所有中学教师都要与同学一起参考。那一回的作文要求是以“花季的困惑”为话题的话题作文,有一位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就大发感慨地说:“叫我写‘老年的困惑’还可以,要写‘花季的困惑’可是写不出来啊!”

长期以来,作文大都由教师命题,而且有的还附有各种规定,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空间。他们的手已失去了写他们的心的自由了。而一般地说,个体对能满足个人需要的事物采取肯定的态度,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对不能满足个人需要的事物,就容易产生否定的态度,体验到消极情绪。③当这种作文上的心理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便会对作文课和作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逆反心理,作文的热情之火就会熄灭。

3、要让他们写有所值,写有所获。对于思想渐趋成熟的中学生来说,他们每做一件事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做这件事的过程是否会使自己愉快,结果会有怎样的收获。如果过程是令人愉快的,他们可以不计后果地去进行。在作文活动中,他们如真能意识到自己的手是在写自己的口,抒发了自己的性灵,那么他们就会体验到一种愉悦的情绪,就会积极的投入。反之,就会产生消极情绪逆反心理。而如果能让学生强烈意识到作文活动的结果能让他们收获到些什么,那么他们就会形成一种有意注意,从而在一段预定的时间内保持一定的紧张,并进而形成有意后注意,进入一个良好的写作状态。

然而事实上。(1)我们的作文训练大都是关在教室、考场内的闭门造车。没有走向社会,走近自然,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使他们体验不到作文过程中“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的愉悦。(2)而我们的训练形式,前几年往往是议论文,近几年往往是话题作文。这样被考试牵着鼻子走,就会技巧的追求高于能力的进步。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能力的进步与训练时所付出的并不成正比。于是,永恒的动力就会逐渐消失。(3)在作文训练过程中,真正贴近生活的如新闻、广告、应用文等就训练得很少,因而他们很难意识到平时的作文活动到底有何价值。这样,有意注意的品质自然也就不高了。

4、是谁遏杀了他们的积极性,铸就了恶性循环?人都渴望得到尊重,这种尊重既有人格的尊重,也有能力方面的尊重。我们都渴望自己的价值得到别人的肯定。有很多人就因为别人的一次赞许或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确偶有收获,从而无怨无悔的把自己的精力花在那一方面,从而竟真的取得了成功。

然而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往往会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作文题是一道十分开放、主观性极强的题。因而在评阅的时候,评分的标准很不好掌握,往往会趋中打分。并且,不要说是不同的教师来打分,即便是同一个教师打分,同一篇作文在不同的时候出现也极有可能得到非常悬殊的结果。因此得分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作文质量的差异。(2)也正是因为作文的主观性太强,所以作文评阅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也极难解决。不是连魏明伦的《潘金莲的选择》三次被打分竟得了个20分、40分、60分的悬殊结果吗?那么在作文评阅的时候发生慧眼埋英雄的现象也就很正常了。(3)我们还常把对自己的要求拿去要求学生。一般来说,我们所阅读过的经典文章、评论文章要比学生多得多。因此,对于作文的要求我们先就在心里确立了一个较高的标准。而事实上在广大农村中学,真正的好作文只能是凤毛麟角。这样不仅有我们的不让其入法眼,也有他们的不能入法眼。因此,那些学生的作文很难得到一回肯定,他们的创作热情在作为一颗种子的时候就已经营养不良了。这样,我们极不愿出现的恶性循环就恶作剧一般的出现了。

5、何时方能一石击破水中天啊!一个健康的人都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关注,同学们往往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成绩好的同学就用成绩引人注意,成绩不好的同学就用说话或小动作来引人注意。这些其实都正是这一心理的表现。(1)长期以来,在学生心中已经有了这样一种看法:写作文是做作业。因此他们不大会主动去体会作文创作的乐趣,而只是不断的在体会那完成作业、完成任务的消极被动的情绪。(2)事实上确也如此,学生的作文一般来说就只有老师看。所写的作文自然不能算作是作品,因为真正的作品不可能只有一个读者;自己也自然不能算作是作者,因为真正的作者他的作品不可能只有一个读者,更不能是一个完全凌驾于自己之上的可以对自己品头论足的读者。如果真是那样,宁愿自己不做作者。(3)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投出的那一粒石子──作文──总难以激起一丝涟漪。一般来说,我们每一次要评阅的作文都是一百多份,甚至二百多份,因此要把它们改完就要用很长的时间,当拿下来时,绝大部分同学早已是时过境迁了──这一切都成了“迟到的祝福”;如果改快一点,那些评语又将成为过眼浮云;如果详改一部分略改一部分,那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都免不了怨言的产生。这样,学生所期待的作文社会效应就只是南柯一梦而已。一石击出,依旧死水微澜。

6、进入作文殿堂的秘道怎么还不出现呢?一个不是好人的人不是他不愿成为好人,而是他没成为好人;一个未成功的人不是他不愿意成功,而只是他没成功。尽管多数学生对作文兴趣不大,甚至可能还不曾有过成功之作,但他们还是盼望着自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但又由于他们还没有过成功的体验,所以就茫目迷信地认为通往作文的殿堂有一条便道。于是,他们崇拜神童、名人。把目光盯在那些名家名作或被老师表扬过的同学的文章上,竟相效仿,或结构、或语言、或体式,一心希望能从这些仿效中找到作文成功的终南捷径。这正说明他们还有希望,还可以疗救。如果我们不很好地利用这种“美好愿望”,学生在多次“失败”“失望”后,那可能就真要哀莫大于心死了。作文的兴趣之火也就慢慢熄灭了。④

三、站在农村中学教育第一线的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更应该立足于我们的现实,解放我们的思想,制定出适合我们自己的作文教学策略。

1、给他们一个显微镜与调色盒。从假期效应中可以看出,我们应该让学生广泛的接触社

会,要让他们先要心中有竹。(1)不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吗?何不鼓励学生广泛涉猎课外书籍,如经典名著、社科类的书。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必需先要读够好的文章,没有量的积累是不会有质的提高的。(2)生活从来不向我们封闭,封闭的,只是我们自己的心灵。要让他们常听新闻常看报,了解天下大事时事;常深入生活了解地方轶闻趣事;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活,去发现感受一些值得写的东西。(3)虽说人人爱美,但很难说人人心中都有明确的美的意识。我们要想法使他们心中都有一种美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去创造美。否则,生活中的许多值得思索值得写的东西都将与他们擦肩而过。为此,我们可以经常找一些美文、经典诗词读给他们听;或是放一些诗歌散文的朗诵带给他们听;甚至于可以用一些经典音乐、美术作品、照片等去唤起他们的美的意识。只有他们心中的美的标准高了,才能写出让人赏心悦目的文章出来。

2、给他们一双自由的翅膀,飞向广阔天空。我们要打破为了迎合高考而设置的条条筐筐,让学生作文有尽可能大的自由空间,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他们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并完善自我的自由世界,满足他们作文的自由。即要放宽命题的要求,开放取材的渠道,拓宽认识的新视野。总之,就是对学生、学生的见解的尊重与包容。把那些死的条条筐筐留待以后的冲刺阶段去作为技巧来解决。这其实就是由作文的末回到作文的本上来。这样,久在樊笼里的小鸟才会复归自然;这样,学生才会体验到我手写我口的乐趣,才会焕发出满腔的作文激情,写出自我实现的文章。否则,到时候砸了自己脚的石头必定是我们自己搬的。

3、让他们现在就成为作者。我们要尽早让学生意识到他写的每一篇作文都应该是一篇完整的能与他人交流的作品,是能对社会起到某种作用的作品,而不仅仅是一篇习作、一次作业、一次任务。他们自己也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作者。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然后才是帮他成为一个好作者,写出好作品。

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扩大学生的读者群。可实行互评:指定几名同学把全班同学的作文阅完;每个同学至少要阅多少篇;每个同学的作文至少要有多少同学曾经阅过。可把优秀作文在班上公布、朗读或张贴。把他们中的优秀作文选出结集在本班传阅,与外班交流。(2)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可提供给他们一些刊物的通讯地址,一些文学社团的资料,有条件的还可自己组织文学社团,并出版自己的文学刊物。(3)可鼓励学生模仿作家的样子,给自己取笔名、把自己的作文装订成册。

4、分项分层的能力训练。以前,一般的作文训练往往以全为标准,一把捞出去什么都想捞住。结果,训练目标不够明确,学生作文茫然,给作文下评语也茫然。因此,最好是进行分项分层的能力训练。(1)语言训练。可能少有人把语言从作文训练中独立出来单独训练。很多中学在这方面的问题可能也的确不大,但在农村中学这一问题却相当突出。农村中学的语言问题应从最基础的层面入手。首先应保证语言的正确,然后才是简明联贯得体的要求,然后才是词语丰富、善用修辞等高一级的要求。(2)感受生活训练。要想手中出竹先要心中有竹,要想手中出文先要心中有墨。心中丘壑来自生活,让他们深入生活,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麻皆可入文。写作是成长的珍贵日记。成长的过程愈曲折,你的文章就愈有波澜;成长的阅历愈丰富,你的文章就愈充实,苍白的人生写不出斑斓的文章。⑤ 从书中去积累再创造丘壑,尤其是那些名著,那当中的财富将是取之不尽的。也可在班上常搞生活体验交流会。(3)审题训练。(4)构思训练。重视作文提纲。(5)文体训练。可把应用文、广告等和语言训练

同时进行,之后才是书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的训练,(6)综合训练,这主要放在高三进行。这时方可讲应试作文的技巧。

5、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网吧现在成了众矢之的。其实它又有什么错呢,错的是使用者没有善加利用而已。如真能利用好,它在作文教学中照样能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可以把学生上网的兴趣转化成在网上学习,尤其是网上作文的动力。现在各中学都有校园网络,且学生走到哪儿网吧就开到哪儿。因此把原来那批上网者转化成网上学习者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其实,现在很多中学生都是很有想象力、很有才情的,只不过由于一些心理顾忌而难以充分的展现出来。而网络作文倒恰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且对于作文教学来说,网络作文还具有传统作文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是一条值得实践探索的途径。首先,它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关系。老师只是这一活动中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平等的对话者,学生也是完全自由的创作主体,在虚拟的世界中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自由写作。其次,唤醒了学生的读者意识和评价意识。由于网上有无数双的眼睛在盯着,因此他们在创作时也就会更投入。网上的评价、信息反馈要及时得多,且由于是虚拟的世界,他们会更虚心的接受那些评价和建议。再次,还可快捷、灵活、充分的利用网上资源。

6、老师的指导。对学生的指导不能是评判式的,也不是传授式的,而应该是对话式的、体会式的。心灵的表白主要不在对错,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让他们大胆的表达出来。其次是帮助他们进入到一种理想的写作状态中来。写作状态非常重要,没进入到写作状态,即便材料俯拾皆是也依旧无物可写;进入到写作状态却又能文思如泉涌。对于方法的指导不能编成一条一条的授给他们,而是把方法溶入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把写作的过程展示出来,让他们自己去体会。

7、作文活动的评估与作文的评价。对作文活动的评估不能急功近利,那样会把急功近利的思想传导给学生。教学是一种周期较长的活动,我们呼吁给我们一个宽松而合理的教学环境。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评价学生的作文。这是关系到学生作文的价值是否实现、成就感是否得到体验、反馈是否及时广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我们要变终端定型的评价为过程式的、发展式的评价;要正面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以一疵而全盘否定,要及时委婉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反馈要及时广泛,为此,同一教师所教的班级的作文安排在时间上最好分开,批改的时候可把学生叫到面前来面对面的交流;读者范围可尽量扩大,可让其他学生、其他老师、家长、甚至一些社会人都来参与。这样他们的创作热情才会最大限度的得到激发,他们的作文能力才会尽可能的提高。

注: ①《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江少川主编P5

②《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韩永昌主编P38

③《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韩永昌主编P39

④《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李斌辉《学生的心理需求与作文教学》)

⑤《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蔡明《万类霜天竞自由》)

下载儿童写作心理与小学作文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儿童写作心理与小学作文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外语写作教学心理2

    第二节造句水平上写的教学如前所述,写的教学有不同的层次。书面造句水平上写的教学,应视为写的教学的组成部分,但只是低层次的教学任务。不能正确地造句也就根本不可能顺利写作......

    外语写作教学心理3

    第三节外语作文教学写的训练,除学习初期的书写教学和一般的书面造句练习等安排之外,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或中学及其他性质外语教学的高年级说来,一般都设置作文课。作文课上可......

    儿童绘画与心理——六一中国网

    儿童绘画与心理 本文Tag标签:美术教育 九儿画的房子,很好。我在这幅画中看到的不是他的想象力,而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灯光,好像在努力地驱赶着黑暗,这黑暗也许是孩子心中的,可能......

    3岁儿童游戏与心理(合集)

    3岁儿童游戏与心理 3岁的孩子玩的游戏很多了。儿童的智慧在指尖上。促进手的精细动作的——积塑,积木,插花片等;和孩子一起比赛用镊子往瓶瓶罐罐里夹小豆子等;往小口杯子里倒水;......

    读《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必须”与“责任”(5篇)

    “必须”与“责任” ——读《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一) 2012年的这个暑假我拿到了《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这本书,拿到时我本没多大学习欲望,为读而读。然而......

    遵循儿童写作心理指导完成限时作文(共5则范文)

    小学高年级学生如何在40分钟以内完成400字左右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有了初步的体会。一、发展学生个性是完成限时作文的前提古人写诗,吟安一个......

    心理描写阅读与写作指导

    训练五心理描写 一、阅读点睛 皮鞋(节选) 郁达夫 ①是第二年春天开学的时候了,我们的那位寡母,辛辛苦苦,调集了几块大洋的学费书籍费缴进学堂去后,我向她又提出了一个无理的要求,硬......

    农村留守儿童品德与心理建设

    村留守儿童论文:留守儿童品德与心理问题研究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由其他监护人长期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