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药营销策划突破困境的核心原则
中医药营销策划突破困境的核心法则
胜道策划公司/文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包括中医中药在内的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并且受到越来越多世界人民的喜爱。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传承了几千年的中药,却一直没能在国外医药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国内医药市场份额也现颓势。虽然,以“低碳、绿色、保健、预防”为天性的中医药符合当前盛行的健康理念,但在国外频频被“汉方药”、“韩药”抢去风头,在国内也被“洋中药”夺去越来越多的份额。
中医药要随着国家的崛起而崛起,该如何才能重获往昔的辉煌呢?
胜道策划公司根据多年的医药策划经验认为,中医药想要加快发展速度,短期内需要依靠医药营销策划水平的提升,中长期则要依靠质量标准提升与系统创新(或者称为中医药现代化及中西医结合突破性进展)。医药营销策划水平的提升决定了中医药企业能否将产品做大做强,从而获得中长期发展所需要的投资。
国内一些中药产品的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营销策划也确有可圈可点之处,如果能够做出系统总结,将有利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同时助力中医药现代化。
医院占据约80%的药品市场份额,因此,中医药营销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必须在医院处方药领域获得突破。在医院,绝大部分的中成药都是被西医处方给患者的,处方数量可以占中成药总处方量的80%~90%,因此,中医药产品提供者如何与西医有效沟通,实为中药营销策划成功关键中的关键。当然,中医药产品能成功实现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也能取得小成。
众所周知,随着西药逐步传入中国,中西医结合的努力就从未中断过,但时至今日,中西医结合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理论突破。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疾病预防、诊疗的药品,就目前科学水平而言,中医学对西医学是相对独立的医学体系,在中西医理论尚未找到融合途径的情况下,中药进入西医诊疗体系是极其困难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中药做不大,卖不好,市场难以培育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中药始终没有被西方主流医学接受,没有在全球大放异彩的根本原因。而中药营销要想做好,又必须说动西医,说动西医就必须想办法让中药进入西医诊疗体系,中医药营销策划者该怎么办?
营销,本质上就是对客户心智的争夺。在医院处方药领域,中医药营销在本质上就是对医生心智的争夺。心智简单地说,就是客户的心思与智慧,它是蕴藏在客户内心深处的对待各种产品专业、理性、明智的看法或价值认知、认同的程度。中药想突破西医心智,就必须在专业、理性层面获得西医认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方法1.寻找西医处方中药的时机
尽管每一个西医生对于中医药的认识不尽相同,但还是有迹可循的。对于已经上市的中成药,可以通过调研了解,搞清楚西医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处方自己的产品;对于没有上市的产品,可以通过了解西医在何种情况下处方相似组方的竞争产品来获得对自己的认知;也可以直接调研医生对于产品主治范围疾病诊疗的系统认知,从而获知西医可能的处方时机。方法2.创造西医处方中药的诊疗方案
实际上,找到西医处方中药的精准时机是靠对相关领域疾病诊疗的全面了解,发现“时机”,解释“时机”,推广“时机”。当中药营销人员本身有能力,或者能够组织力量超越一般的诊疗认识,创造更高端的诊疗措施或者提出新的诊疗解决方案,而在该方案中,本中药产品是组成之一,就相对容易为西医所接受。
方法3.创造“疾病”赢得先机
我们围绕疾病研究其诊疗方案,并在诊疗方案中找到自己产品的定位和医生的处方时机,那为什么不围绕自己的产品创造一个“疾病”,该“疾病”的诊疗方案必然有自己的产品,医生看到该“疾病”也自然会处方产品。创造“疾病”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但并不是一件离谱的事情,例如围绕胃病就被创造出“胃动力不足”,然后又有“小胃病”、“老胃病”。当然,创造“疾病”的过程也是制造概念的过程,但要真正的发现“疾病”并提出来,是存在困难的。方法4.用西医化语言阐述中药诊疗机理
在中西医结合仍然没有突破的情况下,用西医语言描述中药机制是很困难的。然而,中西医结合没有突破,并不代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没有任何进展,例如清热解毒对应的抗菌消炎解热,活血化瘀对应的血液流变性改善,降低血液粘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等,都是西医熟知的中西医对应关系,要找出或者通过实验“创造”出这种对应关系,中药机理表述就可以为西医所理解了。
方法5.创造理论让产品成为西医首选
当我们寻找文献与措辞来描述机理时,如果自己的知识与境界足够高,其实也可以创造理论。例如国内著名的心血管产品生产企业就创造出“心脑同治”、“络病学”等理论,使其学术推广言之凿凿,在该理论框架下研发的药品自然成为首选。
方法6.纯天然的“西药”易于引起西医兴趣
“绿色天然”是当前的潮流,一些冠以“天然”等概念的中药就卖得还不错,例如“天然抗生素”、“天然他汀”降脂药、“植物胰岛素”等,可以让医生第一时间记住产品特性。当然,并不是提一个概念就结束了,这些概念仅仅起到让医生易于记忆和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还需有后续的西医化语言描述的机理。
方法7.“组分中药”是说服西医的利器
中医药是“黑箱”理论,而基于现代科学的西医是必须要把研究对象充分曝光。于是,中医说不清,西医看不明。组分中药是以传统中药经方为基础,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针对中药复方的功能和主治得出的精简中药化学组分。组分中药化学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楚且与临床疗效吻合。应该说,组分中药是目前最符合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中药现代化路径,理所当然地符合西医思维,抢占西医心智也就少了许多障碍。
业界知名的营销策划机构——胜道策划公司认为,中医药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医药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就要结合国内国外医药市场的实际情况从产品创新各方面综合考量,为产品打造最佳医药策划方案,真正解决医药企业的问题,加快中医药发展步伐,那么中医药再创辉煌就指日可待了。
第二篇:突破影楼营销策划十大潜规则
比较热门的酒店,更是号称有免费婚宴布置的优惠~~~多么吸引人啊~~~那为什么以烧菜,住店为主业的酒店,还能提供免费的婚宴布置,喜庆节目表演之类的服务呢?这当然是酒店和婚庆公司联手打造的结果啦~~~那为啥酒店会选择和婚庆公司联手呢?帽帽以自己的观点来分析一下~~~
对于酒店来说:
(1)如果比别的竞争酒店多了婚宴布置的优惠,那吸引眼球的效果是非常的明显滴~~~消费者在相同情况下,很容易就选择了自带婚庆公司的大酒店来办婚宴,在如今那么多婚庆公司竞争的市场中,很多很多的新人根本无从下手,不知改如何选择,那么既然酒店帮你选好了婚庆公司,那就省心不少啊!!
(2)酒店定了长期合作的婚庆公司,那么对该婚庆公司的各项服务及内容会有一些全面的了解,这样能够在酒店自己完全能够控制的情况下,使酒店的各个设备场地更安全更可靠的被保护,并且节省人力成本。啥意思呢,比如酒店自己合作的婚庆公司,用了酒店的投影仪,万一投影仪被用坏掉,酒店可以找婚庆公司赔;又或者婚庆公司知道这家酒店场地的限制规定,比如某些灯是不能关闭的,那事先就不会建议新人要表演需要全部关灯的节目,等等。。相反,如果新人自己定的某婚庆公司,之前和这家酒店从来没有合作过,当天进场后发现,这个灯不能关,那个屏幕不能播放,到时候就会非常的被动,另外如果酒店的某些设备被用坏了,那就没办法追溯到索赔了,因为婚宴一结束,婚庆公司的人都走光了,找谁去啊~~~万一婚庆公司比较不负责,布置的时候弄的非常漂亮,等一结束,所有的东西都扔给酒店去收拾,那酒店不就增加了人力成本么~~~
(3)一般酒店和一家婚庆公司制定了长期合作的关系,那一定会协商一个互利的比例,比如如果定自带的婚庆公司,那到时候婚庆公司要给酒店多少多少的提成之类了~~~反正经济效益最大化啦~~~
第三篇:心路历程:人生困境的突破之道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大大小小许多困境,陷入困境时,人们往往坐困孤城,钻入牛角尖,怎么也绕不出来。你可以活得悲悲切切,也可以使自己轻松快乐。这就要看你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下面讲几个真实故事说明一下:
我在1999年更换了第一份工作。过程出奇地顺利,从失业到进入新的岗位,只用了短短两天。来到新单位,感觉焕然一新,单位是刚刚由两家公司合资建立的,人员也都是像我一样的新人,我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每天都充满了快乐。
可职场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两年前,由于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意见不合,公司人员分为两派,我们几位老员工处于中立状态。因为一直陪伴公司走过风风雨雨,看到这种情况很难过,但没想到紧随而来的是更大的打击。
一天早晨,公司来了几位陌生人,宣布接替我们的工作。总经理宣布我们被解雇了,没有理由,甚至说如果不愿意走可以留下来打扫卫生。就这样,我们成了权力之争的牺牲品,我失业了。
突如其来的噩梦让我陷入无助和彷徨之中。从前在职时“美好”的愿望都实现了:在家天天睡懒觉、看书看电视、不用奔波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真的不用工作了,可我半夜醒来却再也睡不着了。
收拾一下凌乱的心情,我开始进出于人才网和招聘会。起初,我总觉得以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热情,再找份工作不成问题。事实告诉我不能盲目自信,网上发出去的简历多数都石沉大海,以前见过的一些似乎比较合适的地方,好像突然都人间蒸发了。两个月下来,我屡屡碰壁,信心逐渐下滑到了零点。偌大一个北京,我连个可以挪动的地方都没有。
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一头驴子掉进了一口枯井,主人想了很多办法救它,但始终没能成功,主人为了不让类似的悲剧重演,决定把井填上。随着一锹锹的土撒下去,驴子明白了危险所在,开始悲愤地嚎叫。不一会儿,驴子停止了喊叫,将撒落在背上的土抖落到脚上,并站在上面,慢慢地,井填满了,驴子也跃出井外,得意地跑开了。
看完这个小故事,我大受启发。不能被眼前的困难遮住双眼,只有自助者才会天助。经过认真分析,我决定从知识和技能上丰富自己。我参加短期培训考试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并计划进行长期的学习以保持职业状态,同时给自己鼓劲儿,继续寻觅合适的工作机会。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找到了如意的工作。
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如果陷入困境不能自拔,便会痛苦万状,如果你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困难将不会束缚你的手脚,就像那头驴子。
走过青春中最艰难的一段
初二那年,在一个灰暗的日子里,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从此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我休学了。一年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劝说下,我再次走进校园。
走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后,我从小山村来到了北京,经历了最初的新奇以后,生活再一次展示了它的残酷。都市的高消费是我始料未及的,交完了学费,带来的钱已所剩无几,每顿饭只能用馒头就咸菜充饥,由于营养不良,竟几次晕倒。为了凑足学费,父亲想尽了办法,我又怎好向家里开口?况且,弟妹都在读书,家里的生活负担很重,左思右想,我决定去勤工俭学。
起初,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做过家教,帮人抄写,但最终都放弃了。在重新选择的过程中,求职似乎变得越来越艰难,在每一个无功而返的晚上,我会更加深切地意识到,在这个陌生的都市里,我是那么渺小无助,甚至想过,实在读不下去了干脆辍学算了。
几经周折,我在一家电器公司找到了一份做临时促销员的工作--销售空调。在我们那个小山村,电风扇都还没普及,连空调长什么样我都说不清楚,更别说给别人介绍了。第一天上班就被领班大姐数落了一番。由于专业知识匮乏,几次受到顾客的冷嘲热讽,我真想一走了之,但想想自己的处境,为了继续留在这个城市,圆我的读书梦,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下去。
这张订单不仅仅让我获得了这份工作,还大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此后,我签的订单越来越多,专业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两个月下来,我对有关空调的一切已经烂熟于心了。此后,我又尝试了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多种家电的促销,就这样,勤工俭学伴我走过了大学生活。
这已是多年前的事了,如今想起来还如同昨日一般。我走过了青春中最艰难的一段,从此以后我相信:机会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无论在哪里,我都会满怀激情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平安度过感情危机
而立之年渐近,我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很多人都很羡慕我工作和家庭兼顾得不错,他们却不知我的生活也曾一团糟,甚至差点儿走进绝境。
2月的天气乍暖还寒,我们全家都沉浸在女儿新生的喜悦当中。然而好景不长,这种喜悦很快就被一个个具体问题冲淡。毫无育儿经验的我被这个一会儿吃一会儿拉的小东西弄得手忙脚乱,夜里再也睡不成一个好觉,白天失去了出门的自由,而且,最痛苦的是我被产后忧郁击倒,变得前所未有的脆弱。
女儿可能属于不好带的那种类型吧,特别不易形成规律,我经常感觉力不从心,忍不住要发脾气,老公当然是第一个发泄的对象。
想想看吧:半夜被孩子的哭声惊醒,即使困得要命,也不得不赶快起来喂奶或换尿布,而自己的另一半则躺在一边呼呼大睡,一点儿帮忙的意思也没有。有时候,我心里的火冒上来,就跟他大吵一架,俩人恶语相向,说了很多伤感情的话。后来,老公的工作又变得十分忙碌,常常是晚上十一二点回家,我想他除了忙碌之外还在逃避家里的压力。
那是我和老公相识十年以来最疏远、最陌生的日子,就像生活在两个世界毫不相干的人,没有沟通,没有交集。家里的空气总是很紧张,充满了火药味。结果可想而知,他越来越不愿意待在家里,我的怨气也随之增加。我们走进了恶性循环之中。
后来,随着孩子的长大,我逐渐明白只有理智面对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选择了心平气和地沟通,因为我们都很在意家庭,珍惜彼此。我们反省各自的错误,找出问题的根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
我才发现自己所犯的错误:孩子转移了我全部的生活重心,我只是想到他应该和我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却没有考虑他也需要我来分担他的辛苦。当然,老公也检讨了自己那段时间对我帮助不够。后来,翻看那段时间我写的日记,连我自己都感到吃惊,字里行间只有怨恨,没有爱。
事过境迁,那段灰色的日子已离我越来越远,没有在我们之间留下丝毫痕迹。但我会永远记得,面对困境时要如何掌握好分寸,学会调整心态。
是积极面对还是消极逃避
2002年3月,我进入了大三下学期,这是我们在学校的最后一个学期了。当时的任务很重,要写论文,还要找实习单位。学校要求,所有毕业生一定要在6月份前找到接收单位并签好协议。我所学专业找工作的范围比较窄,对口的单位有限。幸好由我的论文导师推荐,我来到一所图书馆实习。
我对这个实习机会抱了很大希望,想通过实习留下来,因此我非常努力。报到后,我被安排到日文图书库和一个老师进行排架工作--把图书重新按照检索卡片的顺序排架。这项工作对图书馆来说非常重要,但也非常烦琐。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我和老师终于完成了任务。但当我拿着实习鉴定去人事处盖章的时候,却听说图书馆今年不招专科毕业生。
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我一直以为自己肯定能留下,老师对我评价也很高。再加上在一个多月的实习时间里由于专注于工作,错过了几个大型招聘会,所以我面临的形势特别严峻!
回校后,我把情况告诉了班主任,她让我别着急,她也帮我留意。在回家等待的那段时间,我又在网上和很多出版社联系,发了很多简历,但都如石沉大海。眼看已到5月份了,我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还找不到工作,就脱产续个本科。
就在这时,班主任打来电话,说有个科研单位的内部图书馆要招一个图书管理员,而且指明了就要一个专科生。就在我的简历寄去的第二个星期,那边就来电话要求面试。面试很快通过,单位马上跟我签了协议,事情顺利得就像早安排好了一样。
有些人看到我的经历后可能会说:“你这算什么呀?我经历过的比你艰难多了!”我想说,其实每个人对困境的理解是不同的,有时候,一些很小的困难就能让人止步不前。所以,我觉得面对困境,首先要考虑到的不应是困难的大小,而是我们对待困难的态度。是积极面对,还是消极逃避。
自信来源于对厄运的跨越
在我30年的生命历程中,似乎一直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艰难处境。每一过程都让人度日如年,但随着不断跨越困境,我也在不断成长。
2004年,我来到一家新公司,由于业务能力较强,职位得到了提升。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我心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就在我没日没夜努力工作时,一场预想不到的灾难悄悄来到我身边。
有一天早上起床,突然觉得左手腕疼痛难忍,我以为是前一天把手腕扭了,没往心里去。半个多月后的一天,我正在别的公司谈事,起身时突然趔趄了一下,左边的膝盖钻心地疼。忍痛回了家,依旧以为是自己腿扭伤了,贴了一贴膏药。谁料想,情况却由此越来越严重,从一个月疼一次,到后来半个月、一周、几天就疼一次。而且疼痛的部位也越来越多,脖子、肩膀、手指、胳膊、膝盖、脚趾,几个部位一起疼,疼痛不断加剧。
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正上班,膝盖又开始疼,坚持到下班,我吃完晚饭就上了床。本想早点睡下,没想到半夜时分,剧烈的疼痛将我从梦中惊醒。我突然发现我的腿完全不能动了。平时那么轻而易举完成的一个小动作,现在变得比登天还难。我只能用一只手死死地撑着床边,把不疼的那条腿顶在床上,一点一点挪动。等我终于翻过一个身后,已经是满身大汗,泪流满面。
经过这次剧痛,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开始不断往医院跑。历时半年的求医问药,一位年逾七十的老大夫为我确了诊:类风湿性关节炎。
我问大夫:“我的病什么时候能好啊?”大夫毫不犹豫、面无表情地说:“好不了,得了这个病还想好!”后来我才知道,这种病没有特效药,一旦得上无法治愈,还会随着发病时间的增长不断恶化,轻则骨骼变形,重则瘫痪在床。虽不致命,但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大大降低。
天哪!我才28岁,刚刚结婚,生命之花还没有真正绽放,怎能就此枯萎凋零……回家的路上,泪水始终充盈着我的双眼。
这种病怕冷,不能吹空调。免疫力低下,容易疲劳,不能经常到处跑。日益严重的疼痛,已经使我的生活自理都出现了问题。终于,我在第二年辞去了工作,在家休养。
忙碌惯了的我,每天待在家中就像坐牢。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当上天对你关上一扇门时,一定会有另一扇窗为你打开。”正当我每天为未来发愁时,一个念头突然从心底冒了出来。大专毕业的我,前几年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继续念书,我何不趁此机会完成对自己的提升呢?
我开始到考前辅导班打听情况,当老师听说我刚刚决定参加考试,觉得时间太紧张了,希望十分渺茫。可是,我已经下定决心。
由于正值酷暑,教室里的风扇都开到最大,我只好每次上课都穿着长衣长裤。同学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看就看吧!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有时,我疼得连楼都下不去,只好让老公背着我,然后用自行车驮我到学校,再扶我到教室。
那段时间,我的后背每天疼痛,手指由于发炎,肿得像胡萝卜,写字时疼得钻心。我每天坚持做高等数学题,背政治,读英语。由于腿脚不利索,我经常撞在家具上、墙上。在这灰色的日子里,我从未当着父母或别人的面流过一滴眼泪,《从头再来》成了我每日必听的歌曲。是的,为了我心爱的人们,我必须站起来。
就这样,一直到10月中旬,考试终于来临。考试那三天,我全身贴着膏药去参加考试。打车去考场的路上,司机问我:“你是不是带了很多中药?这么大味儿!”我笑了笑,没有说话。
三天的考试终于结束了。在等待成绩期间,我开始寻找新的机会。今年4月,我的个性工艺品小店开张了。
考试结束后两个月,专升本的考试成绩出来了,我的分数远远超过录取线!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流下了生病以来一直憋在心里的泪水。我战胜了疾病,也战胜了自己。
现在,我已经是专升本一年级的学生,小店也越来越红火。朋友们都说我身上有一种难以言表的从容和自信。每当听到这样的夸奖,我总是微微一笑。我心里知道,是生活的困境将我打磨得更加坚强。自信和快乐来源于我对厄运的跨越,生命中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前进的脚步。
与小小避风港之间的摩擦
家是心灵永久的港湾,友情呢?也许是我们成长历程中小小的避风港吧!
有一件往事就发生在我和“小小避风港”之间。她是我在高中认识的第一个女孩,我们前后桌,很聊得来,很快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连吃饭、打水都要一起去。
这种自豪持续了两年,在这两年里,我为这份友情投入了太多感情,甚至认为除了她,其他的朋友我都不在乎。但是,她却用行动敲醒了我。
那是高二,马上快到期末考试了,大家都在紧张地复习。那个星期日是我16岁的生日,我很希望她能陪我一起过,于是就约她来我家,可是她却说还有别的事。生日当天,我一直在等待她的祝福,但是电话机却一直像死一样沉寂。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学校,教室里稀稀拉拉坐着几个同学,我把自己的和她的桌椅擦干净。当我从抽屉里拿出她的杯子时,发现里面很脏,像是喝过黑芝麻糊似的,正当我准备替她去洗刷的时候,旁边一个同学说话了:“那是她昨天和××同学来学校时吃的,你干吗要帮她刷?”
也许,这句话在平时不会对我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就在那一刻,我感觉到了背叛,感觉到了被抛弃和失去。
我还是默默地为她刷干净了杯子,并打好热水,放在她的桌上。我的心很痛,像是心爱的东西被偷走了。我问她为什么不陪我过生日,她的回答却那样轻:“俩人是伴儿,仨人是杈儿”。从那时起,我俩就不像以前那么形影不离了,虽然我很伤心,但我还是试着离开她,至少从心理上试着摆脱她。为了这个,我整整哭了三天,一直哭到身体出现问题。在这期间,妈妈一直在身旁安慰我,要是没有妈妈,我想我不可能那么快从痛苦中走出。
后来回想起来,觉得以前那么在乎,实在没有必要。也许这是那个年纪的孩子的情感特征吧!现在,我可以很从容地面对友情,知道什么是应该把握的,什么是可以放弃的。
友情挫折使我明白了,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拥有和控制另一个人,更没有一个人完全离不开另一个人。
第四篇:中国的法治困境与突破
江平:中国的法治困境与突破
主持人张千帆:我在其它高校看到过今晚这种场面,但在北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足见今天这几位学者的魅力。欢迎大家来到“宪政讲坛”第二期,第一期是在今年3月进行的,但是学校不批准教室场地,我们的通知也做得不很到位,效果不甚好。中间4月就停了一次,因为要等法学院这个场地,今天终于等到了。我不肯定这是不是凯原法学楼开张之后的第一次大型学术活动,我们要感谢北大法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场地。
为了补偿中间停办一次,我们这次请出了“超强阵容”。我们的主讲人是一位德高望重、众所周知、所以也不需要我介绍的长者,他现在年逾八旬,但是振臂一呼,振聋发聩,每个人都能听得见他洪亮而悦耳的声音。网上是这么概括他的经历:他是一个曾经为救国理想和言论自由而牺牲了一条腿的青年,一个曾经在陋室中为孩子编制毛线衣的父亲,一个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导师,一个为法治中国建设奔走呼号的社会实践者。
对于和中国社会一起经历了82年沧桑的他,命运似乎确实有点捉弄人,所有的幸运和厄运都集中在他身上。50年代初他被政府选派为留苏学生,这在当时看来应该是幸运的。听说他还和当时担任莫斯科大学团委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同志共同工作过,大家可以向他求证一下。1959年以全优成绩毕业以后回国报效,一年之后就在轰轰烈烈的反右斗争中被打成首批右派,这显然是不幸的,此后历经了22年的磨难。78年,他重新回到政法大学讲坛;88年起担任法大校长,但是没过两年时间就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被辞职”了。不过许多人认为他“是永远的校长,是法大的精神符号”。
我想他不仅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精神符号,也是整个中国法学界的精神符号。他,就是今天坐在大家面前的江平先生。今天两位评议人也是大名鼎鼎的中青年学者,一位是《洪范评论》执行主编梁治平教授,一位是我们北大自己的、只属于北大的贺卫方教授。
中国法治走过30年,经历了很多坎坷。30年过后,我们走到了十字路口,似乎有点迷失方向。中国法治遇到什么障碍?如何突破这些障碍?下面有请江平先生给我们讲解。
主讲人江平:应该说到北大是很惶恐的,因为前两天在开会的时候千帆教授说希望我到北大来做个报告。我说实在现在精力不够了,身体也不太好了。恐怕做这个讲座撑不下来了。我说能不能够搞一个座谈,两三个人对话很好。他说可以啊。今天我一看又不一样,我是主讲人,两个是评论人。有点“上当”的感觉。
对于北大还是很仰慕,不仅仰慕,应该说我也算是北大的前身燕京大学的,每次走到这看到伯牙塔有点感慨万分,有点感觉我的家园失去了。因为燕京的人一直呼吁恢复燕园,但是现在看来不太可能。燕园要恢复了北大怎么办,再回到红楼去是不可能了。
所以这些历史的现实我记得司徒雷登在故去的时候有一个愿望,希望能把他的骨灰埋在燕园,我也为此呼吁过。但是最后得到的答复就是毛泽东不是说了嘛:“再见了,司徒雷登!”现在你怎么又回来呢?所以放在燕园也不太可能。最后只能够放在杭州他的出生点。这点也是一个遗憾。其实我觉得司徒雷登终身为中国的教育努力奋斗,他所一生创造的燕京大学终究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人才,我们还是应当感谢他,应当纪念他。
今天让我讲宪法的问题,我坦率说来是外行,因为大家知道我是搞民法的,我是搞私法的。由一个说私法的人来讲宪法显然是有点不太合适。但是我这个人在研究私法的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私法是一个国家法律的基础,没有对于私权神圣的保障,一个文明的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但是话说回来了私法之所以能够得到存在,也必须由一个宪法更大范围内的保护,或者说在中国这么长的时间内几千年,中国的私权主要是受到公权力的侵犯。因此没有宪法的完善,没有宪政的实现,恐怕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我记得在20多年前,当初在七届人大的时候,当时就是讨论两个法,一个是叫做人民代表法,一个是人民监督法。这两个法起草了经过20年之后《代表法》很快通过了,但是《监督法》却是困难重重。后来也通过了,但是我发现这个《监督法》跟原来我们所设想的一些内容好像退步了不少。我记得当时《监督法》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宪法监督的问题,谁来实现宪法监督。
当时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在中国设立宪法委员会,一个是在中国设立宪法法院。那么这两个意见考虑的结果比较多的人趋向认为在中国设立宪法法院还是太早,或者宪法法院还是不太可能在中国实现。因为你要搞这个宪法法院那谁来宪法法院的院长呢?党的领导跟宪法法院又怎么来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是不太好解决。
而当时觉得搞一个宪法委员会还是有可能的。因为你想我们如果在全国人大下面设立一个宪法委员会,涉及到违宪的问题由他来监督审查,那应该说在现有体制下并不是太费力的。但是我们看到后来的监督法这两个方案都没有了,我们的宪法监督还是通过我们原来所说的人大常委会来实现宪法监督。这样的话,宪法监督实际上就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下面一个局级的机构先来审核涉及到违宪的问题,至于程序那还是投入人大常委会的程序来完成。所以应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是很失望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监督没有向前进一步,还在原地踏步。
前一段我们也看到中国对于宪法诉讼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从山东的学生提起诉讼,现在法院把它定为是宪法诉讼,所以人们对于宪法诉讼谈得越来越多。其实宪法诉讼和宪法监督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既然有了宪法监督,就有了宪法的诉讼问题。后来我们也听说中央有一个同志不提宪法诉讼,而且明确提出来以后涉及到宪法诉讼的问题都不要有书或者有研究的成果。这样的话人们又存在一个糊涂了,我们研究宪法,我们研究宪法的诉讼,但是我们现在不许提宪法诉讼。
为什么我对这个事情特别敏感呢?因为我认识一位苏州大学很有名的行政法的教授杨海坤,有一次开会他跟我说我写了一本宪法诉讼的书,而且我写完了也印刷了,也印完了,书也出来了。但是得到了一个通知不许提宪法诉讼,所以你这本书不能够出版。他说不出版那就算了吧。我是作者能不能给我一份呢。他说现在上面有命令,书都要销毁,因此不能够给你一本。他也感到很尴尬。既然宪法能够提,宪政也可以来讨论,宪法的诉讼却不能够来提。
这样的话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这个宪法的权利怎么保障呢?宪法的权利很重要的一个保障方式它要通过诉讼的形式来权利。如果我们连诉讼都没有,我们怎么能够寻求保障的道路呢,我们只通过一个比较空的宪政的机构去提出,真正能够审查你这个违宪的案件几乎是没有多少,可能是在全国人大那得到支持,得到批准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涉及到宪法权利的救济的手段,最现实的是宪法诉讼。
我在那次纪念蔡骏建的会议上我也谈到这个问题,我说当初在1987年的时候,讨论到民法通则颁布了一周年在一个纪念会上,当时陶西进同志提出一个问题,他说中国现在有了民法,有了民事 诉讼法,有了刑法,有了刑事诉讼法,但是我们现在就缺的是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而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在我们国家是非常薄弱的,所以他建议我们下一步的立法应该抓住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所以王汉宾就提出来他说陶老提出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要研究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但是我们没有经验可寻,我们自己这在方面的研究也很差,所以他建议先成立一个行政立法研究小组。当时因为我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副校长,而且当时我们学校的行政法的力量比较强,所以这样的话就搞了一个行政立法研究组。在行政立法研究组开始的时候,陶西进同志是坚持主张搞一个行政法大纲。而我们研究了一段之后觉得行政法大纲是很难搞得,你想把我们现在各个领域里面的行政权力用一个行政实体法把它概括起来那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当时研究能不能按照民法的办法用诉讼法来促进实体法。大家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啊,我们中国有的时候就需要通过诉讼法来促进实体法。
你比如说计划生育我们没有什么法,但是如果我们有了一个诉讼程序可以来告计划生育的机构,那就会促进这个计划生育机构来完善它的实体法。我们把这个想法和陶老和法工委汇报他们都很赞成,所以行政诉讼法就有了。最后我们通过行政诉讼法促进了行政实体法的完善。所以后来我们搞了十年的行政立法纲要等等,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今天对我们来说我们仍然希望通过行政诉讼进一步发展到宪法的诉讼,通过宪法诉讼能促进宪政的落实。也就是说没有权利的救济就没有权利的本身,这一条我们看得很清楚。行政法告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没有权利的救济,就没有权利的本身。如果我们连权利救济手段都没有,我们怎么能够保障我们的宪法的权利得到实现呢。我们宪法许多权利还是落空的。比如说我们的言论自由,我们的新闻自由,我们的出版自由、结社自由,甚至到了已经通过的游行示威法没有任何救济手段,现在没有公安部门批准你照样游行。公安部门想管也管不住。
可是呢,你救济手段呢?我能不能够通过宪法来保护我的权利呢?没有。所以这一条我们应该非常明确在我们的心目中。最近,我看到深圳市一个报道,深圳市公安部门为了很快要召开的大运会的安全,公布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在深圳市对于社会治安有高度危险的人进行严格的控制。把他区分为17种人。这17种人总共有八万人,这八万人要勒令离开深圳市。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法学界的人也好,律师也好,其他的人在报纸上发表不同的意见。我也觉得这个做法是很欠妥的。
我最早教的是罗马法,罗马法里面有一个“人格减等”的制度,所谓人格减等跟民事权利的剥夺还不是一回事,我们知道在法国民法里原来有民事权利的死亡,把民事权利全部剥夺了,那不就跟死了差不多吗。因为民事权利都没有了,他还有什么生存的空间呢。在罗马法里面奴隶可能他没有民事权利,但是自由人他完全可以人格减等,如果你有不名誉行为,如果你有按照现在说法对社会造成严重危险的人,可以人格减等。人格减等以后许多职业他不能从事。你像政府官员,或者其他的一些都不能够担任。这不是一个人格减等的制度吗。现在也有人说这不就是公民的三六九等,宪法上写的很清楚公民是平等的,但是到了这个城市里面由于你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一样,给你区分为不同的人等。
又回到印度的贱民制度,公民也可以分为若干等。这种制度一实行之后,我看到下面紧接着在惠州市和东莞市发生恐慌了,因为这八万人不能在深圳生存了,他就要离开深圳了,离开深圳到哪去呢。他可能还不太愿意回乡,他当然往周围的城市去了。那往周围的城市就跑惠州去了,跑东莞去了。这样的话,我们国家如果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这一套这样的制度,我可以把危险推到周边的城市,周围的城市安全谁来管?显然这个制度一出现之后,周边的城市也会相应来制订一些政策。他也会制订一些对社会有比较大的危险的人采取法律上的抵制行为。这样下去的话中国就太危险了。
可是我们报纸上说了这么多反对的意见,今天我看到一个消息,深圳市的副市长兼公安局长还是表示这个制度还要坚持实行。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来制止他们呢?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在中国说来最先改革的地方却实行了最落后的办法,我们去用宪法的手段去抵制它呢。我们没有宪政和宪法的诉讼,我们没法提起诉讼。我们顶多又是像原来的三个博士对于孙志刚案件那些上书常委会。常委会如果明智一点可能自己就把收容审查条例给撤销了,给废除了,但是如果他不明智呢,我们还是没有手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手中确实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去年曾经在报上说过中国法治“大倒退”,我说完网上出现之后,很多人跟我说表示支持。我想北大的学生肯定也会支持。中国法治确实面临一个倒退的局面,我常常说中国的法治是有进步有退步,但是总的来说是近两步退一步还是在前进,但是我可以说最近我们是退两步进一步了,我们是退为主了。这个就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如果这个时间长期存下去,那我们法治就很危险。
我想大家可能也很关心李庄的案件,他下个月就要出来了。在聚会上我就常常关心这个问题,我说到底李庄出来之后会说什么话呢。他在二审的时候说过我服罪,我认罪,然后在出厅的时候他又大喊我有话要说,又没让他说,那么他这些话会不会在以后某种场合中来说明这个问题呢。如果真的在二审的时候,他当初不得已而服罪,或者是由于某种原因他自己感觉到受了欺骗,他在临走的时候又大喊他有话要说,那这个法庭应该继续开庭,让他再继续说。你又不让他说,你又给他判了刑,那他现在要说应该是合情合理的。那么一审判了刑以后,后来又搞了一个漏罪,又要漏罪判刑。这就是很难使人理解了。
我想我们对于李庄并不是为了他个人,我跟李庄并不认识,对他没有多大的本人好感,但是我为了律师这个职业觉得有必要说话。如果我们一个律师都处在这种状态下,这个国家还有什么民主可言呢?律师都是时刻感觉到我是在刑事责任的危险下来进行一些辩护的话,那怎么行呢?
最先有一个记者来采访我,对于李庄案件的看法。我说对于李庄的问题我不太了解,他给我看了一个材料。当初对李庄是两个罪名来起诉的。一个是合同诈骗,欺诈。再有一个就是伪证罪。后来我们看到头一个罪名,也就是说新的罪名比原来更重的罪名取消了,没有再提出。从这点来说检察机关也算实事求是。那么现在只剩下一个伪证罪了。伪证罪严格说来,我觉得这个伪证罪应该是更多强调疏证罪,确实他确确实实伪造了一个文件那你还好说,现在伪证的是什么呢?是口头的证据。而口头证据又没有让证人来出庭。第一次的伪证罪涉及到的那个姓宫,以眼色来指示人家翻供,这就是个很玄妙的问题。当时的被告全部都是在公安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见的面,怎么可能做伪证呢。而现在这一次所说的伪证居然还是吸毒犯,而我们这个吸毒犯本身他的心理状态就是很不稳定的。而且吸毒犯他所指证的究竟是一个借款的伪证,还是一个投资款的伪证呢,里面也有说不太清楚的地方。那像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够换证人出庭呢。像西方国家辩护人和控告人对证人做交叉询问,这样的话以表示它的公证啊。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问题上,最后检察院撤诉了。这是很英明的吧,至少说明它是在尊重法治的表现。
有人几次问这个案子究竟是法律的原因撤诉呢,还是政治的原因撤诉。我说我不太了解,我这个人也没有通天的关系。但是从我本人来看,我觉得这个案子应该说既有法律上的胜利,又有群众舆论上支持的胜利。因为我们从法律上来看,法律的漏洞太大,如果检察院再继续这样一种办法,它在法律面前是站不住脚的。政治方面原因有没有?我觉得也有。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机,这一次对于李庄漏罪再次提起诉讼,绝对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觉得欲加之罪何患无穷,因为一个人已经判刑了,你又要他的身上加一点罪那还不容易啊,他也可以说他对我的案例里边也做了伪证,从动机上来说也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过,所以这次的漏罪的提起诉讼,应该说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律师界的民心,失去了法律界得民心,也失去了中国许多普普通通老百姓的心。
也可以说我们的领导人也要思考思考,在现在中东危机还在继续存在,还在扩大,从利比亚闹到叙利亚,闹到中东许多地方不得安宁,这个**会不会继续蔓延,这个问题要思考。如果确实老百姓意见比较大,有些聚会再有一些动作知道不知道,为什么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律师身上给他穷追不舍,抓了不放,非要置之死地,这就不合适。我觉得作为政治家他要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出路,我觉得在中国现在情况下,影响到我们法治建设有两个最根本的矛盾。这两个矛盾一个就是稳定压倒一切论,第二个就是中国情况特殊论。蔡骏建同志在他的文章里面明确提出两个凡是,新时代的两个凡是。就是指这两个凡是。一个是稳定压到一切,凡是影响稳定的都要不行,第二个就是中国情况特殊。我也在不同的情况讲到过这两个凡是。你想想看,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改革开放是首先的,发展是硬道理。但是现在我们提了稳定是压倒一切的,这个口号的改变我不知道由来有些什么,但是至少有一条说来很明显的讲话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当然发展是硬道理,严格说来也有不准确的地方。所以后来我们改成了科学发展。这也对。你不能盲目的来发展,你不能破坏资源的来发展。
但是你不要忘了如果现在我们提的是稳定压倒一切,那这里面就有了人治的嫌疑,因为什么是稳定?我们没有“稳定法”,没有给稳定作出一个界限,到什么情况是破坏稳定,我们的稳定都是由当地的党政机关一把手负责人来决定是不是影响了稳定。就像现在的深圳一样,现在深圳说八万人住在这影响稳定,那就是稳定压倒一切,这八万人就要离开深圳,不能在这居住。可是这个稳定是人治因素主要作用。如果我们人治确定什么是稳定,什么是不稳定,甚至一个政法委员,甚至一个公安局他就能确定是稳定还是不稳定,那中国又是走向了人治的道路,又退向了人治。这是一个很大的可怕的现象。
我记得有一个报上发表了一个文章,讲到有一个法院做出一个判决,判决已经生效了,现在要执行了。但是当地的政法部门说稳定压倒一切,你现在这么个做法老百姓有意见,不稳定啊。不一定就推迟执行,所以一个法院的判决都可以因为稳定压倒一切而推迟执行,一个法律也可以因为稳定压倒一切而不生效,那这样的话稳定就在法治之上了。所以我说再多强调的稳定也不能够压倒法治,压倒宪政,法治和宪政是至高无上的,不能以任何理由来破坏它。
我想我们在讲到中国情况特殊论的时候也应该认识这个问题。严格说来哪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情况,连一个澳门都有它特殊的情况。你能说澳门的法律与法治没有它的特殊点呢。它的法律当然跟葡萄牙本土的法律不一样。香港的普通法跟英国的普通法大大不一样了。那是因为考虑到香港自己的本土国情。但是我们不要忘掉,我们所讲的法治应该有三个角度,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法律既是一个制度,又是一个方法,而且它也是一个理念。说它是制度,当然很明显我们一个法律就是一个制度,我们的法律制度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的法律制度跟西方国家那是很大的不同,我们的土地制度,我们的其他情况都不太一样。外国有承包责任制吗,外国有集体所有吗?没有。所以从具体制度来说绝对是有每个国家的不同点。但是我从方法角度来说就不一样了。美国人爱讲方法,到美国学习法律,你一个课堂讨论,讨论完了之后你要问老师你的看法是什么,老师说我没看法。我教你的只是方法。因为方法是永远不变的。而法律的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它会随时发生变化。在这一点来说,学习方法某种意义来说比学习制度更重要。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法律还有一个理念,这个法律作为理念来说就应该包含一个共同的准则。我想我们讲了法律它的自由也好,民主也好,我们讲的人权也好,我们讲的公平正义也好,这都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一个法律如果没有公平正义还叫什么法律啊,如果我们法律本身的民族自由人权都不讲的话,我们还叫什么法律啊。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说我们一定要看到法律作为它的理念来说它有很多的共性,而这些共性是不能够被人类所抹杀,而且也不能以强调一个国家自己所特有的民族特点来把共性抹杀,这是不行的。
我们现在跟过去不一样了,现在我们已经是生活在一个世界范围内,中国跟各个国家来往更多了,我们把原来的阶级斗争也以我们现在的理解,法律来加以纠正和改变,所以这个共同的理念是不能够改变的。我想,我们要完善我们的法治和宪政,我们有很多其他的可以做的。
你比如说怎么能够使我们国家的党政权力更好的完善,这个题目完全可以来做啊。我们现在不仅是党政不分,而且很多是以党的机构来行使政府的权力,这是很可怕的。我们说现在实行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或者在我们的各个机构里面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负责制,这些是不是就是社会主义的特征呢。我常说我在莫斯科大学学习的时候,莫斯科大学就是一个校长,它的党委只是机关党委性质,只负责发展党员和教育党员。它没有领导一个学校的职能。那你说它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吗?你能说在当时很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这样的一种机制,它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第五篇:共产主义信仰困境与突破4.30
共产主义信仰困境与突破
一、信仰的意义
(一)信仰的普遍意义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道德律即是信仰。信仰是精神力量,人生规范,也是人生意义的来源。具有思想意识,是人摆脱动物性,成为人的必要条件。具有信仰,则是人脱离迷茫、混沌、行尸走肉状态,成为有精神指引、有价值观点、有道德规范的社会人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拥有了信仰,善或道德行为才变成人生需要和自觉行动。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信仰,是它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信仰,必然没有核心价值观,必然导致人心涣散茫然,这个社会的文化就是有缺陷的。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必须有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前总理温家宝也说,我们需要脚踏实地,也需要仰望星空。
(二)共产主义信仰的意义 信仰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宗教信仰,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宗教信仰。二是道德信仰,中华民族传统信仰中,也有佛教、道教的宗教信仰,但真正起支配作用的,是儒家的道德信仰。三是政治信仰。众所周知,共产党员不允许信仰宗教,党员中不允许有教徒。共产主义信仰是一种政治信仰。
坚定的信仰,对于党来说,生死攸关。因为,它事关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也是党的执政资格所在。
信仰是政党的凝聚力所在。当年共产国际的代表鲍罗廷和廖仲凯对话,说国民党已死,只剩下国民党人,而没有国民党。一个政治集团,不是为信仰而来,而是为利益而来的时候就非常可怕。当利益大于代价的时候,呼啸而至;当某一天代价大于利益的时候,需要你为此担当的时候,就会作鸟兽散。换言之,倘若一个政治集团,没有政治信仰,只靠利益来吸引的话,这个政治集团,早晚会崩溃。
信仰是政党的战斗力所在。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党指挥枪‛,实际也就是党的信仰指挥枪。党为每一位战士都树立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对比。国民党军队,北伐的时候,有三民主义的信仰的指导,还有共产党员在其中,可以说所向披靡,像丁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这种这么惨烈的战斗都拿下来了。为什么,因为有信仰,北伐军相信他们的斗争是正义的,牺牲是有价值的。但是当国民党军队蜕变为四大家族的家丁后,信仰没有了,战斗力也没有了。济南战役中,国民党守军十几万,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守将王耀武感叹:就是一群猪让共军来抓,也不至于消失的那么快。什么原因?没有信仰。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诞生以来,虽有失败的战役,但无胜利的对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印战争,一次次打出声威,靠什么?就是这支军队的强大信仰,强大的自我牺牲精神。我军的牺牲精神,全世界的军队无出其右。这一点就是我们的对手也为之震撼,美军就讲,参加过二战,对德作战,对日作战,进攻过太平洋上的瓜岛和冲绳,对德军和日军的牺牲精神已经为之震撼,但与中国军人仍无法比拟。志愿军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第一波倒下,第二波,继续前进,还有第三波,第四波,每个战士战斗到最后的姿态就像殉道者似的,这不简单是因为命令和纪律,而是信仰,战士们深入骨髓的相信,战争是正义的,牺牲是有价值的。
信仰是政党的生命力所在。一个政治集团失去了信仰,表面再强大,其实已经丧失了生命力。当一个党失去了为之奋斗的正确目标,一切便失去了思想和道德依托,人们对自己正在从事的事业失去了起码的信心,这是一个党精神衰败的前兆。有2000万党员的苏共,一夜之间垮台。苏共多名强硬派高层领导发动了一场政变,试图挽回局面,但只是少数人的顽抗,2000万党员的心中,已经没有这个党,已经不认同这个党的价值理念,不愿意再为这个党流一滴血,甚至是一滴汗。反观我们党,从数十名党员发展到八千万党员,依然保持有效的生命力,为什么?就是因为始终不变的共产主义信仰。
共产主义信仰还是党的执政资格所在。建国后,我们党从革命的党,转变为执政的党,不可避免的面临执政资格的问题。‚打江山、坐江山‛属于封建时代的思维。现代社会对执政资格有着不同的标准。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其他党为参政党,所以敢于坚持这种制度,就是因为我们党拥有无上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并且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如果放弃或淡化了共产主义信仰,共产党就进了西方政党的价值系统圈套:政党没有谁比谁高尚,都是利益的代表。既然都是利益代表,那么共产党就没有理由占据统治地位,而应与其他政党竞争,让老百姓选择。所以,敢于把自己臵于唯一执政党的地位,就必需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二、共产主义信仰困境 从国际来看,苏东社会的**和剧变,苏东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上空的红色旗臶也不在飘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目前,明确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也就中国、越南、古巴和朝鲜了。从世界范围来说,共产主义信仰面临危机。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挺了过来,坚持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年,总书记在访问欧洲时,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就讲到:‚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现在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都不会小觑中国的力量。
在这种形势下,说我们党、我们国内也存在共产主义信仰困境,可能很多同志不相信。然而《周易》有言:‚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一个政党,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居安思危的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对生死存亡的警惕。尤其在顺境的时候、危机只有苗头性显现,我们也不能不保持明察秋毫、洞悉时态的眼光。我们来看看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第一,对共产主义信念缺乏热情。在一些人看来,共产主义只不过是一个设想和招牌,是空想和乌托邦,永远实现不了。谈起共产主义没有敬意、没有热情,甚至羞提共产主义。第二,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下降。有些党员干部一切向钱看,有奶便是娘,不讲信用,不讲利他;不讲集体,只讲个人;不讲道义,不讲职责,只讲利益,只讲好处。
第三,政治意识淡漠,精神状态麻木。有些人不关心党和国家,不关心世界情势和社会主义运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毫无兴趣,对党的基本路线、指导思想毫无所知。
第四,言必称西方。在日趋多元化的文化观念面前,一些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改变。言必称西方,从价值观到制度实践,西方的都对,我们的怎么看都不顺眼,有这样思想的人,包括党员,大有人在。
第五,腐败之风漫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腐败问题的蔓延。腐败并不仅仅表现为对国家财产的侵蚀,更重要的是扭曲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恶化党员干部的良心。可以说腐败现象不改变,小则毒化社会风气,大则毁掉一代官员,异化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发展下去,党将不党,国亦不国。我国干部队伍的腐败程度到什么程度呢,从中央所用的两个词我们可见一斑:壮士断腕,刮骨疗毒。这么重的言辞,说明中央已经认识到,国内官员的腐败程度可以说已经到了用断腕、刮骨这种非常重的手段才能治理的程度了。第六,‚四风‛问题突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形式主义,主要是知行不
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官僚主义,主要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享乐主义,主要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奢靡之风,主要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第七,热衷封建迷信。唯物主义观念退化,封建迷信返潮,怪力乱神出笼。现在,党员干部中迷信之风大行其道。有些地方修庙立佛成风,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建办公楼都要求神拜佛看风水。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决策时,不是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看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而是求大仙算上一卦。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的封建迷信活动甚至与滥用职权、腐败堕落联系在一起,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将家里老人坟墓迁往成都都江堰,聘请风水先生做道场等花费千万,上千万的花费,一部分用的公款,一部分由商人出资。升官修祖坟,拜鬼问前程,不问苍生问鬼神,这还是共产党的干部吗?
第八,入党动机利益化。在战争年代入党,面对的是坐牢、受刑、牺牲的危险,那是一种纯粹、坚定的信仰。如今党成了执政党,入党就会获得一定的利益。因而一些人入党,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利用党员这一称号,达到为个人谋取功名、私利的目的。
以上这些问题,是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的典型表现。应该引起足够警惕。如果任由这些问题继续发展,后果不堪设想。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对这些问题见怪不怪,甚至觉得理所当然,‚久入鲍肆而不闻其臭‛。这就更加不是潜在的‚危机‛,而是现实的‚危险‛了。
三、共产主义信仰困境的根源
总书记在今年兰考调研讲话讲到他在福建宁德当市委书记时,深入乡镇调研,有一个下党乡,路都没有,乡党委书记拿着柴刀在前面砍杂草开路。到了那以后,看到乡党委办公室设在一个改造过的牛圈里。就是这么一个地方,竟然好几座教堂,是什么人建的呢?18世纪西方传教士。习总书记感慨: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但那种传教的使命感,跟我们共产党就有一比啊。今天我们来看,对待共产主义像传教士对待教义一样的共产党员队伍,今天为什么会面临信仰缺失的困境呢?
如果说,改革开放后社会环境的变化、灯红酒绿的浸染、利欲物欲色欲的诱惑,是造成某些党员干部堕落的外部因素,那么,丧失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就是其内在根源。党员干部队伍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在信仰、信念这个‚总开关‛上出了问题。因此,困境的出现,既有客观环境因素,也有主观认识原因。
第一个原因,支撑精神信仰的环境在变化。革命时期,党员信仰坚定性的保障线有三条:第一,入党即即意味着可能的牺牲,除了对共产主义怀着坚定的信仰,愿意为共产主义而奉献、而牺牲的人,其他人想要入党,都得掂量掂量。第二,为了保障党的队伍的纯洁性,保障党组织的安全,入党需要有介绍人,党组织还要对申请者进行严格的审查,把不合格的人过滤掉了。第三,在艰苦的斗争中,信仰不坚定的不是遭到组织的淘汰,就是自行掉队。整个的革命环境,确保能够加入党组织,并在党组织中成长起来的,都是真正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在革命的环境中,党的奋斗目标也容不下党员私利的存在。谁为人民谋利益,谁就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就拥有致胜的力量,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但是党执政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之后,环境和条件转变了。我们党没有独立人民之外的利益,但是党的成员有利益。革命时期的客观条件决定,党员要将权利直接换取利益,几乎不可能,因为没有利益可换。而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要求得到严格执行。当前,党员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这种权利瞬间可以变成利益。权力可能主动寻租,也可能被动巴结,但是归于一点,就是权利与利益产生了关系。这个关系问题解决不好,党员干部的精神系统、价值系统就出问题,导致信仰上的动摇。
第二个原因,理论创新未能解决新问题。信仰是高度依赖理论的。理论问题不解决,信仰问题就解决不了。理论不强,信仰就不坚定。理论不能与时俱进,信仰就会不断出现新问题。包括宗教信仰也是这样的。历史上,基督教也曾遭遇信仰危机的,什么危机?就是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引发的对上帝的质疑,这是颠覆性的危机。按基督教义,上帝是全知、全善、全能的。如果由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来推理,上帝就出了问题。如果上帝是全知的,那么他应该知道亚当夏娃要偷吃智慧果。现在人家偷吃了,说明上帝不是全知的。如果上帝说我知道,那上帝就不是全善的,因为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以后人类有了原罪,那就是上帝不作为,是恶的行为。如果上帝说我知道,但阻止不了,那上帝就不是全能的。这一推理,上帝就完了。后来,神学大师奥古斯丁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他指出,是上帝把选择的权力交给了人类,人类滥用了这种权力,偷吃了智慧果,被罚出伊甸园。那要怎么办,人类要忏悔,要修行,争取重回伊甸园。这理论上的创新,达到了双重功效,一方面解除了教徒的困惑,另一方面,让教徒继续虔诚地追随上帝。后世宗教改革也好,理论发展也好,就是解决新的疑惑出了以后,怎么能够有说服力的问题。基督教为什么有那么强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大批的顶尖的哲学家、神学家来研究问题,现在西方很多大学都有神学院,有一批人在研究神学问题,保证教徒任何的疑惑能够解释。这也就使得信徒们,包括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如牛顿,依然保持宗教信仰,甚至要从上帝那里寻找世界的源动力。所以理论很重要,真理的认识是无限的运动,没有绝对的真理,但是解释真理有相对的绝对性。相对的绝对性,就是你解释到位了,它就能够自圆其说,它就有征服力。而这个问题我们的理论界恐怕没有完全解决好。
从信仰理论上,马克思解决的是革命这半程的理论,他没有解决执政状态下的精神信仰构建问题。因为马克思也没有执政实践,没有执政实践就不会碰到执政实践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比如说马克思的资本论解决什么?最重要的成果是剩余价值,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价值,这就揭示了阶级关系阶级矛盾,剥削被剥削的问题,因而引导人民群众起来革命。这是在产业工人占主体的时候,即工业革命初期是可以的。今天用剩余价值理论,解释不了社会的现实。现在工厂里很多是机械作业,甚至是机器人,你不能说老板榨取机器人的剩余价值,然后号召机器人来造反吧。还有股份化,很多企业将股份分给员工,职工既是员工,也是老板,谁在剥削谁呢。这就是变化,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永远不过时的,但不同阶段要有相应的新理论,只能由我们自己来寻求突破。但目前体制内的理论学家存在着观念和思维的僵化,缺乏旗臶性的思想家、理论家,理论创新突破的能力弱,这也是一个危机。
第三个原因,党员队伍自身认识问题。对理论和现实的双重误解造成信仰和信念缺失与动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首先在实践上进行突破,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主张社会主义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共存,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搞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这一系列实践从本质上说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的重大突破,是社会主义获得新的发展活力的战略举措。我们力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极‚左‛僵化不是马克思主义,离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不是马克思主义,不从实际出发、脱离人民群众、脱离现实生活不是马克思主义。然而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始终未得到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回答。所以,给许多人造成了这样的一种误解:中国的改革开放无非就是改道和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非就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搞资本主义,所谓市场经济无非就是金钱至上,全国上下一起捞钱,所谓股份制和合作制无非就是在社会主义旗号下合伙搞资本主义,一块走资本主义道路。实践上和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了双重误解,理论上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上歪曲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结果正确的信念丢失了,共产主义信仰没有了,党内党外、上上下下一齐向钱看,唯独不看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等这个改革开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向。既然看不见马克思主义,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信仰了。
第四个原因,我们党缺乏健全的党员退出机制。健康、健全的退出机制,是保障党员队伍纯洁性、坚定性的必要举措。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政党。解决目前党员队伍规模过大的问题,健全党员退出机制,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目前,中国共产党员退出原则上只有一个自然机制,即党员个人寿命结束也就是党员退出。虽然《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了‚退党自由‛,但这里的退党自由相当于一个惩罚性的退出机制,也就是对革命意志衰退的劝其退党、对犯了严重错误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开除党籍。事实上,劝其退党的现象很少发生,开除党籍的人数很有限,党员退出机制主要是生命机制在发挥作用。由于退出机制的不完善,致使部分不合格党员仍留在共产党内,使得党内始终有不健康的因素存在。这些不合格党员的行为很可能与党的要求存在巨大差异,甚至背离党的要求,影响党的形象。不合格党员的广泛存在还影响到了党员队伍对党的认识和评价问题,引起更大范围的信仰动摇。也就是一颗老鼠屎会搞坏一锅汤。
四、怎样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总书记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他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信仰信念,目的除了要保持党的先进性之外,很重要的还是着眼目前的矛盾和问题。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因此,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一)加强共产主义理论创新。共产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要通过漫长艰辛的探索和实践。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持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性,就需要通过理论创新,不断解决党员思想上的矛盾和疑惑,使党员找到新的精神依托和指导。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有着强大的理论创造力的党。我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姓资姓社‛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现在,党也要运用好理论创新的武器,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当代化,消除党员的矛盾和疑惑,为广大党员树立精神旗臶,保障党员思想的与时俱进,保障党员信仰的坚定性。
(二)壮大党的文化软实力。现在中央号召努力建设国家的‚软实力‛,其实也要建设党的‚软实力‛。因为‚软实力‛并不‚软‛,而是具备着普遍凝聚力、强烈感召力、无可臵疑的说服力的文化价值体系。只有文化软实力强大了,党的信仰信念在纷繁复杂的诱惑、考验、打击面前才能保持其‚硬度‛。优秀的,生动活泼的党文化,也是保持党的吸引力、凝聚力之所在,也是党的形象之所在。
(三)加强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伦理建设。中国的政治主体最主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政治制度设计实质上就是对二者权力义务的规范,其中更突出的是对执政党及其成员行使权力的边界、履行责任的程度进行规定。一党执政,制度设计不能有效限制集团内成员的利益,就等于造就既得利益集团,同时弱化集团内成员追求高尚的动力。所以,政治制度是否先进,关键看设计是否符合公民社会的政治运行规律,保证动态平衡。而能不能设计出科学的权力运行模式,又决定于是否确立新政治伦理。政党的政治活动需要建立与大众道德和社会公德有区别的特有道德,也就是政治伦理。政治伦理和道德有相同的特点,都属于柔性约束,依靠的是人内心深处的道德法则,但伦理规则一旦被公众所接受,就会化作评价标准,就能够由柔性化为一定程度的刚性。当前一些基本理念必须进入党的政治伦理。包括:公权民授,公民有授予权,也有剥夺权;宪法和法律是权利运行的底线,执政党要尊重宪法,依法行政;不透明必然导致腐化,执政党必须自觉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等等。建立了运行良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伦理,即便某些党员干部出现了信仰偏差,也能够约束其不滥用权利。
(四)实现执政理念的突破。很长时间里,我们认为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物质财富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这样的观念和想法在特定阶段是正确的,但吃饭问题得到解决后仍然坚持这样的观念,就很落伍,且导致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通过满足人的无限财富欲望达成社会平衡。从执政的角度讲,封建王朝‚存天理,灭人欲‛,以缩小欲望来实现满足同样不足取,但过度调动和激发人们的财富欲望更是最危险的。再伟大的政党,再强有力的政府都不可能满足人的无度欲望。尤其是,中国有了数十年的飞速发展,但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在经济没有真正实现转型前,我们不敢言经济继续保持同样的速度,以往我们存在很大的失误,致使矛盾和问题大量积累和拖延,某种意义上以往是靠透支发展潜力而获得社会稳定。在人民群众的欲望或期望值被过度激发的情况下,如果经济成长停滞或下降,将消耗由反腐和转变作风形成的良好局面,甚至因怨气而瓦解党的执政基础。所以,转变执政理念,在保持经济发展适当增长率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社会精神文化水平,用精神上的富足来平衡物质欲望。
(五)及时深入地整顿党风。整党整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党建学说的灵活运用与发展。其目的是通过整党整风进一步提高并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改进党的作风,纯洁党的组织,为党的中心工作提供新的动力。历史上,我们党曾经历数次党的整风运动,包括具有伟大意义的延安整风。新一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在改善党风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个成效主要是源于两个方面的努力,一个是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另一个是转变工作作风,提出和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连发15道禁令约束公权人员行为。这也可以视作新一轮的整风,足以相信,只要中央继续抓下去,全党认真执行好,整风成效会出现倍增。
(六)建立完善党员退出机制。人是会变的,包括人的信仰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主动的,有的是被动的,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既然承认变是人的主旋律,则就应有应对变之策略。邓小平指出:‚一个人数少但有战斗力的党比一个人数多,但缺乏战斗力的党要强得多‛。不合格党员,首先是思想上不合格,思想上不合格行为上就会潜移默化,政党的旗臶就会变色。如果放弃了共产党的信仰,放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追求,放弃了成为共产党员的资格条件,就要让这部分人退出共产党组织。在今年召开的中纪委二次会议上,总书记也提出要清除不合格党员。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党员退出机制,有利于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及影响力、号召力。
(七)党员队伍的自我修养。要巩固和发扬共产主义信仰,党员队伍的主体责任必不可少。作为一名党员,无论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个人的成长进步,都应该自觉加强自我修养建设。党员要主动用党的核心价值观解决精神归宿问题,用精神平衡物欲。少一点吃喝玩乐,多一点人生思考,感悟幸福在哪里,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价值是什么,我和社会什么关系,奉献和获得的关系,这些问题解决,那么我们就跨到更高境界,我们的精神世界会越来越丰满,我们的信仰会变得越来越坚定。
以上是我对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一些思考,不到或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