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新闻角度
角度,即看事物的出发点,又称作“视点”、“观点”、“观察点”等。文学艺术创作讲究角度,新闻写作同样重视新闻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这两句诗,看似描绘庐山在不同视域中所展现的千姿百态,实则以形象寓理;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得出的结论会不尽相同。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流和文字交流中,角度的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事,说法和表述各异,效果各异。清朝湘军统帅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把草拟的“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里的“战”和“败”两个字仅仅只是调换了个位置,看待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
新闻报道作为文字交流的一种形式,其角度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新闻角度的选择是新闻写作中的重要一环。它把握得如何,是直接关系一篇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新闻传播者对采集的新闻素材,总是要进行分析比较,找准最佳视点,选取最佳材料,择其最佳表现手法,来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
浅谈到新闻角度,有人以上就会同报道的主题选择联系起来,甚至把这二者划上等号,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其它方面,这是不全面的,那么,新闻角度究竟涵盖哪些方面呢?假如有这样一件事:一个人乱扔烟头,引起一场火灾,由于广大群众的奋力扑救,保住了国家财产。这件事,可以反映这样两个主题:一是防火,二是赞主人翁精神。报道究竟反映什么,完全取决于新闻传播者看待问题的视角。主题视角定下以后,就要以此为据来确定选材视角,如果以防火为主题,选材视角就要着眼乱扔烟头方面的事实;如果以赞主人翁精神为主题,就要侧重选群众不顾个人安危,奋力灭火方面的事实。主题和题材一旦确定,就要设计好报道结构,考虑如何安排题材和表现主题了。可见,一堆新闻素材,摆在新闻传播者面前,从哪个方面写,写什么,采用什么表现手法,都涉及新闻角度问题。另外,受众在阅读或收听新闻报道时,也有一个角度问题。受众站的角度不同,对报道的看法和反映也会不同。这就是经常出现的,同一篇报道,有时会引起不同意见甚至截然相反意见的缘故。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新闻角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新闻的立意角度——新闻主题的选择;新闻的选材角度——报道所用题材的选择视角;新闻的表现角度——新闻写作技法的运用;新闻的接受角度——受众在接受新闻报道事实时所持的观点。前三个角度,是从新闻主体——新闻传播者这个方面研究问题的,而后一个角度谈的是新闻客体——受众的问题。
下面着重探讨一下新闻角度与新闻主体有关的三个方面。
清初学者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在这里肯定了立意在文章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立意又称作主题的确定。在新闻报道活动中,主题被视为报道的灵魂,因此,报道确定什么样的立意角度,即选择什么主题,是关系到给报道铸造什么灵魂的大事,是确定什么导向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新闻立意角度的正确把握,既是业务问题,又是政治问题,是新闻报道活动中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那么,在选择新闻的立意角度时,应该把握哪些东西呢?
紧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心工作,是选择新闻立意角度首先要把握的。新闻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我们无产阶级的新闻报道在立意时,其角度就是要符合我们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为此,我们的新闻报道要紧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便正确导向,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对人民群众有引导作用。只有这样的新闻,才会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权威的指导性。
紧扣受众心理是选择新闻立意角度需要把握的另一具方面。新闻报道不仅要有指导性、引导性,还必须具有针对性,没有针对性、指导性、引导性就无从谈起。新闻应该面向大众,读者和听众有什么认识需要澄清,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报道的立意角度就要针对这些作出选择。新闻还应具有贴近性(或称接近性),即新闻必须贴近受众。群众是最活跃的生产力,是新生活的创造者。新闻如果不贴近他们,而是远离他们,也就一文不值。所以,读者和听众最关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新闻的立意角度就要对准什么,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使受众产生共鸣,具有可读性和可听性。
紧扣新闻的价值,也是新闻立意角度必须把握的一个方面。事物是复杂的,人们观察事物也是多侧面的,所以要从多角度中去比较主题,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新闻价值蕴含于新闻事实之中,客观地摆在那里,如何把它挖掘出来,并使立意角度与之紧扣,完全取决于新闻传播者这个主体的功夫。“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这两句哲理性很强的诗告诉我们:只有手指拨动琴弦,即主体与客体相结合,才会有琴声。新闻传播者应该做高明的琴师,去拨动新闻事实这根琴弦,使选择的新闻主题这首曲子产生出绕梁三日的动听旋律。
下面再来看看新闻的选材角度。面对一大堆新闻素材,选择怎样的新闻题材,选择题材的角度如何掌握,是每一个新闻传播者在写作报道时首先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选材是把原始材料变成表现主题的题材的提炼过程。这个提炼过程是报道写作的又一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报道内容是否充实、扎实、精当,关系到报道意图能否得到充分体现。主题犹如报道的灵魂,题材好比报道的血肉,一个人肌体健康与否与血肉好坏直接相关,一篇报道的成败与选材角度是否恰当密不可分。
新闻选材角度的把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与报道的主题需要相吻合。新闻主题靠新闻题材体现,不同主题需要不同的题材。一旦报道的主题确定以后,选材角度就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寻觅材料,使稳定取的题材紧扣这个主题,为表现这个主题服务。因此,新闻的选材角度一定要把住“主题需要”这一关。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就是这方面的范例。这篇通讯的主题是要表现出铁人王进喜为迅速改变我国石油落后面貌而英勇奋战的崇高思想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作者围绕这个主题,把选材角度对准了这样几个题材;没有吊车,就带领大家用绳子拉、撬扛推,终于把钻机从火车上卸了下来;打井缺水,就用盆子端来;他腿被砸伤,仍然坚持上井场,指挥钻井;为了压住井喷,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子搅拌水泥浆。这些题材,件件闪耀着王进喜铁人性格的光彩,件件表现了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可见,选材角度吻合了主题的需要,就能使报道主题得到充分展现。
要瞄准典型材料。要使题材很好地表现报道的主题,就需要从占有的大量新闻素材中,瞄准并选择那些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本质的材料。典型的材料,更具有代表性,能更好地揭示新闻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新闻事物的本质,从而深刻地表现报道的主题。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写作体会中说:“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会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因此,在选择新闻题材时,角度一定要对准以一当十的典型题材,忍痛割舍那些虽然生动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
新闻的选材角度还应对准新闻的主角。
最后谈谈新闻的表现角度。新闻写作除了好的立意和题材,还必须选择最佳的表现角度。最佳表现角度,就是新闻传播者在写作时要从最能说明主题的那个方面去表现事实、反映事实,也就是说要通过对材料的巧妙安排和新颖构思,写出别具一格而又能充分体现报道意图的新闻作品来。语言怎样表达才精美,结构怎样安排才合理,如何构思才新颖,都是表现角度涉及的范畴。我们这里谈的表现角度,主要指构思方向的问题。
表现角度也是新闻写作的重要环节,与报道能否充分表现题材和深刻揭示主题关系极大。报道的主题定得再好,选择的题材再生动,表现角度不新,这个报道就会一般化;在题材一般,主题老套的情况下,表现角度的正确选择就显得更为重要。表现角度,直接关系到报道的外包装,是报道能否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同样的主题和材料,外包装不同,宣传效果大不一样。
表现角度的选择应把握住两点。首先是要扣住新闻的本质,不能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我们说报道要形式新颖,要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其前提是要有利于内容和主题的表达,要在真实反映题材,深刻揭示主题的情况下力求形式的新颖,不能讲究形式而损害主题和内容。其次是要独辟蹊径,敢于创新。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创新,是新闻传播者应该着力探索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传播者并不是每天都能抓到新鲜的东西,而新闻的性质又要求报道不断给受众以新鲜感。这样一来,就给新闻传播者提出了善于和敢于创新的要求。同样一个事实,同样一个主题,转变一个表现角度,换一种手法来写,就可以写出不同新意。
上面初略分析了新闻写作中的立意角度、选材角度和表现角度,最后要提起注意的是,不论是选择新闻的立意角度,还是选材角度或表现角度,一定要突出一个“新”字。新闻姓“新”,所以报道所选的角度必须做到立意新,题材新,表现手法新。选择新闻角度还要切忌牵强附会。“材料不是万能的‘钥匙’,什么锁都能开;不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预制件’,建什么楼房都行;不是有伸缩、可大小的‘面团’,既可以做小馒头,又可做大蛋糕;不是画家配色盘中的颜料,想配成什么色就配什么色。”(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新闻传播者要切记:不要以偏概全,有了成绩乱找经验,不顾事实乱贴标签。
第二篇:新闻角度
第三章 新闻角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新闻角度对新闻写作的重要意义以及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选择新闻角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闻角度的意义和作用
一、新闻角度的含义
新闻角度: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二、新闻角度的由来
一是报道者的立场、观点决定了角度;
二是媒体风格、定位决定了角度;
三、角度选择得意义和作用
1.新闻角度选得好,新闻的价值倍增
一个角度好比一个“窗口”,从不同的“窗口”看去,所见的风景不一样。角度选准了,就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就容易表现其新闻价值。
2.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
由于事实本身其有多面性,因此对同一件新闻事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它。角度不同,新闻价值可能不同,因此表达的思想意义也就不同。
3.不同的新闻角度,可以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
新闻事物包含着多侧面、多层次的内容信息。不同的新闻角度,会满足不同受众对同一新闻的不同需求。
新闻角度实际上包含着这样一对基本矛盾:即新闻事实的多样性与新闻报道必须进行选择之间的矛盾,选择恰当的新闻切入点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方法。
4.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
当今在新闻时效性的激烈竟争中,通过打时间差获取独家新闻变得越来越困难。在不同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受众更多关注的是谁的新闻更好看,谁的新闻更具有吸引力,也就是新闻的独家性。而要独辟蹊径,就要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别人所未走过的路径发掘出事实的新的新闻价值。获取非时间差独家新闻,便成为记者们努力的方向。
“要使人们真正发现美,就需换一个角度。”
第二节 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一、寻找最佳新闻角度
什么是最佳角度?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也是选择新闻角度的坚实基础。构成事物的诸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哪些因素、哪些侧面会给人以新的感觉、新的启示、新的教育、新的指导,选择哪一个侧面更鲜明、更能叩响读者的心弦,就应该选择哪个侧面作为新闻报道的角度。这个角度既能深刻反映报道对象的本
质,又能准确体现时代的需要,及时回答受众欲知、应知却未知的问题———这就是新闻报道的最佳新闻角度。
西方记者有这样几种选择的标准:切中要害,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读者最易接受的角度;读者最关心的角度;时空距离读者最近的角度;最有人情味的角度。
我们注意到,除了第一条,其他四条都与读者有密切关系。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读者的需要就是最佳角度。
二、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角度的选择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辨角度,即选择哪些新闻素材说明问题;二是表现角度,即从哪里下手具体切人。两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有几种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可供参考:
1.全局高度找角度(全)
所谓全局高度,也就是宏观高度和大局念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寻找最佳新闻角度需要这种登高效应。
2.关注民生选角度。(民)
如果我们的新闻抓住这些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报道,读者会普遍乐于接受的。受众关心的问题,就是记者和新闻媒介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
用事实说话的新闻报道,对于社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暴露什么,在客观上起着引导和监督舆论的作用。社会上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动向,群众中一时议论最多的共性话题,常常是新闻报道应选取的最佳话题。
3.人情味中选角度。(情)
西方新闻学者把“人情味”列入新闻价值“五要素”之一。正确运用人情味因素,可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新闻被称为“事学”,事都是人做的,必然会有情感流淌其中。
4.时空近处选角度。(近)
根据“接近性”原理选择最佳报道角度
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告诉我们,努力寻找所报道事实与受众在时间、地点、心理或者利益上的接近点,是选择最佳新闻角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5.抓住特点选角度(特)
记者写新闻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发展变化、有共性有个性的。我们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个性特征,新闻才不会写成千篇一律,才会受读者欢迎。
6.切中要害选角度。(要)
批评性报道、“问题”新闻发挥着舆论监督批评的重要作用。采写这类报道时,需要一针见血,切中要害选取新闻角度。只有这样才能直面问题,突出报道的力度和深度。
7.推陈出新找角度(新)
推陈出新找角度,就是要求记者在报道老题材、老话题时,要善于将过去的报道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发现新闻,推陈出新。犹如老树开新花,找到新花,就容易写出新意。
8.以小见大找角度(小)
以小见大指的是表现大主题可以选择小角度,即“寓大于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选好一个小角度,像钉子一样,入口小、钻得深,容易把握,并能够写得具体。
9.求异思维选角度。(异)
千古文章重独至,陈陈相因无好文。新闻角度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独特、新颖。
⑴ “同中见异”,求得与众不同。
⑵ 逆向思维找角度
10.分析比较选角度。(比)
比较是识别客观事物、选择报道角度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所谓比较,就是现在同过去比,正面同反面比,先进同落后比,正确与错误比,此一事物与同类事物相比,此一人物与同类人物相比。通过研究、分析、比较,弄清哪些思想和角度是陈旧的,以往报道中已经用过;哪些思想和角度是新鲜的,报道中尚未用过,从中筛选出最佳的独特的报道角度。
11.侧面切入选角度。(侧)
选取一个侧面去报道,角度小了,报道面窄了,材料相对集中,报道反显得精悍、活泼、可读性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2.虚中觅实找角度(实)
所谓虚中觅实,主要指对一些抽象性、概念性强的事实材料,要尽量寻找其中所包含的实在而具体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入手表现整个事实的新闻价值。“虚中觅实”找角度对改进会议报道其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选择新闻角度时应避免的两种倾向
一是没有角度。
二是强扭角度。
第三篇:新闻角度例子
【政府角度】
浙广电否认“封杀”一说
日前,舞蹈家金星因变性经历被浙江省广电局“封杀”一事引起社会关注。昨日浙江省广电局回应称,未向浙江卫视下达封杀令。昨日金星在受访时称:“既然否认,就给一个不让我当评审的理由,不然大家出来对质。”
据新华网报道,浙江省广电局表示并未向栏目组下发过对于金星的封杀令,浙江省广电局办公室主任胡键说:“没有这回事情,我们从来没有因为„变性问题‟干涉过任何电视台对于评委的选择,这是浙江卫视自己做出的调整。”到记者发稿时为止,浙江卫视及《非同凡响》方面依然拒绝对此事回应。
(来源:凤凰网)
【专业角度】
广电总局封杀变性艺人 金星退出《非同凡响》
2011-09-22 10:49:48 来源:国际在线娱乐
[提要] 广电总局肃整荧屏娱乐节目的力度越来越大――在严词批判本届“快女”严重超时后,昨日广电总局下属单位浙江省广播电视厅,对浙江卫视《非同凡响》栏目下文,要求禁止变性艺人金星担任总决赛评委。
广电总局肃整荧屏娱乐节目的力度越来越大――在严词批判本届“快女”严重超时后,昨日广电总局下属单位浙江省广播电视厅,对浙江卫视《非同凡响》栏目下文,要求禁止变性艺人金星担任总决赛评委。
金星在其微博中证实了此事,并且愤怒地表示:“很遗憾!这个周末的总决赛我不会出现了。因为节目组刚刚接到发自浙江省广电总剧的通知,禁止我出现在评委席上。原因是我的变性经历!对此我深表愤慨!作不作评委对我来说不重要,但公然对一个公民的性别歧视我是决不接受的!回见!朋友们!”
作为目前国内最知名的现代舞蹈家之一,金星本为男性,但于1995年接受变性手术,并于2005年与德国丈夫结婚,共同抚养三个来自北京、重庆和东北的孩子。
有部分网友为她感到不平,认为变性并不等于变态,个人取向应该得到尊重;另一部分网友则赞同总局的规定,认为“这不是什么值得提倡的事儿,确实不应该在公共媒体平台上宣扬。”
可以肯定的是,虽然此前并未严格查整,但是总局对变性人上卫视的规定一直存在――此前,金星从未上过央视任何栏目。搜狐供稿 转载请注明
【百姓(个人)角度】
《舞林》评委金星:让我“下课”理由太恶心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年09月24日16:45 金羊网-羊城晚报
身兼东方卫视《舞林大会》、浙江卫视《非同凡响》节目评委的舞蹈家金星(微博)日前连发两条微博,自爆无缘《非同凡响》总决赛,原因是浙江广电因其变性经历而向节目组下发了“下课”通知。昨日凌晨1时半,金星发出第三条微博,希望有关方面公开道歉:“„„有句话我特别推崇:‘不管你是男人、女人,实现自我就是好人!’所以别再瞎折腾了,赶紧出来道个歉,这事儿就过去啦!”
前晚,在录制《舞林大会》的第二场半决赛前,金星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她对无端“被下课”一事依然心有不忿:“这种理由太恶心、太龌龊了。国家发给我的身份证上性别一栏早已是‘女’,国家都已经承认了,难道还有什么问题?”
【关键词:下课】 “这种理由太恶心、太龌龊”
《非同凡响》对她的“下课”通知,金星是从多年好友、节目组导演曹启泰处得知的。她说:“我跟曹启泰那么熟,他不会骗我。如果他不是总导演、制作人,我是不会做这个节目的。曹启泰很严谨也很严肃,电视台一直想弄些猫腻,比如挖选手的花边新闻,说选手的同性恋性倾向等,特别恶心,但都被曹先生挡回去了。他的严肃令我特别敬佩。所以他们通知曹启泰让我‘下课’时,曹启泰根本不相信,最后他们拿出文件来给曹启泰看,他看到并确认后才给我打了电话。”
得知这一结果后,金星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很无聊”:“我觉得他们说其他任何一个理由我都接受。比如说这个是纯音乐比赛,金星不能做音乐评委,或者她哪一句说得不好了,再哪怕说我是外行,我都可以接受———但是现在的这种理由太恶心、太龌龊了。国家发给我的身份证上性别一栏早已是‘女’,如果没有这个身份,我如何与德国丈夫结婚,还收养了三个孩子?!国家都已经承认了,难道还有什么问题?”
对于“被下课”,金星并不认为是种损失,也不会追究浙江卫视“违约”的法律责任:“这个节目是外包的,跟浙江卫视没有直接关系,而我是不会追究曹启泰先生的。”
【关键词:毒舌】
“我的狠话是针灸加穴位理疗”
对于加盟浙江卫视《非同凡响》和东方卫视《舞林大会》,金星觉得在哪儿都挺好的,因为工作团队让人感到开心,“我不跟领导打交道,也不陪领导吃饭,我就是个做事的人,做完了走人”。
金星对舞台上的明星评头品足,有些被认为是“尖酸刻薄”。金星否认自己受到过任何压力:“压力到不了我这儿来,我抗压能力和屏蔽能力都很强”。
有人称金星为“毒舌”,也有人称她为“收视率救心丸”。听到这个称呼,正在化妆的金星变得乐不可支:“这个称呼比‘毒舌评委’好———‘金星牌速效救心丸’!哪个节目快死掉,快把金星叫„„”对于被称为“毒舌”,她轻松地说:“我不过是以毒攻毒。”她还拿自己与另一位评委方俊作比较:“方老师是精油按摩,我的狠话是针灸加穴位理疗。”
有人认为,从柯以敏、杨二车娜姆开始,选秀节目进入了以“评委毒舌”为看点的怪圈时代,对此,金星语出惊人地说:“他们太不清楚了,国际上的选秀节目70%是看评委的。评委才是主角!”说到当评委的表现,金星给自己的打分是“永远在85分以上”。
【关键词:非议】
“有本事站在我眼前指着我鼻子骂,那才算有种!”
观众对于金星的态度呈两极分化,不过即便觉得她“毒舌”的人,也无法否认她的“专业”。金星说:“你骂我是什么舌都可以,无所谓。专业人做专业事,当评委是要有原则的。只有明白了专业的知识,我才能说到点儿上。不懂的东西我绝对不会去做———你看我做过股票、财经、房地产的节目吗?批评我的这些人都不用脑子。”
对于“谩骂”,金星显得不屑一顾:“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太正常了!这叫人气知道吗?肯定的人吹气说你,骂的人也在吹气说你,你就有人气了„„那些谩骂的人,他们背着小马甲,根本不敢露自己的名字,那种骂一点儿都不值钱,连灰尘都算不上。有本事站在我眼前指着我鼻子骂,那才算有种!”
在《舞林大会》里看着明星在舞台上参差不齐的表现,金星倒是有了很多感悟:“不要把它当作百分之百的纯舞蹈比赛,电视节目是有娱乐性质的———娱乐在先,专业第二。形式呢,就是明星们跳业余舞蹈。我要是按照专业的标准来评分,他们谁也上不了台„„做这样一个节目的评委,一点都不容易———要说到点儿上,还要有娱乐性,这得有很高的智商。”羊城晚报记者 肖执缨 实习生 陈健玮
第四篇:新闻角度作业点评
作业五点评:
《300小考生“妖魔化”妈妈》
角度分析基本没有问题,但是也有少数人发生了偏差
1、小孩为了得高分说假话
2、母子之间沟通不好,相互不理解
3、为什么要办作文竞赛?
4、母子关系紧张
5、缺乏母爱
出现以上问题是没有准确提炼出这篇新闻报道的主题
《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 绝大多数人掉进陷阱里了——大学生不懂得感恩,冷漠,教育出现了问题
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社会捐助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难道是要受助人感恩吗?(联系灾区人民受到的救助,还有国外那么多慈善家他们也是要感恩的吗?)
2、受助者怎样才能算是达到的受助的目的?
写信?学习好?
3、贫困大学生即使知道感恩一定要写信吗?一定要表达出来吗?不表达是不是就补知道感恩?
4、这篇稿件涉及到几方?记者选取了哪一方?选取的这一方能够说明问题吗?
5、稿件中选择了一位男生能代表所
有的贫困生吗?(新闻源至少两个以上为什么又忘了)
6、记者选取大学生不感恩是结果还是原因?
7、大学生不感恩仅仅是教育出了问题?
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质疑与批判意识与能力
以下19位同学在思考方面的质疑的意识值得狠狠表扬
龚再前、曾婷、梁倩、陈晓航、罗锦怡、李素慧、凃冰妮、黄如庭、吴琳楠、陈伟强、黄翠莹、陈欢、陈冬萍、黄纬珊、莫玉蝉、肖玫丽、李丽丽、梁梦章、张鹏
第五篇:新闻角度选择的方法
一、以旧见新找角度
这里的旧,是指新闻报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年年重复的老题材,例如农业报道中“春种秋收四季歌”、如交通报道中的“冬运与春运”、教育报道中每年一度的高考,还有节日报道,如血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新年、春节等。在新闻报道中还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反复报道的老话题,如脱贫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国有企业改革、反腐倡廉、环境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等。如果在这些报道中,找不到一个新的角度,那么它们必然雷同、陈旧,引不起受众兴趣。
以旧见新找角度,就是要求记者在报道老题材、老话题时,要善于将过去的报道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发现新闻,推陈出新。犹如老树开新花,找到新花,就容易写出新意。
如每年一度的全国人大会议,都要报道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些传媒在报道2000年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发现与往年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报告中没有提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具体数字。尽管在此之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材料显示,1999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1%,总体经济效益创造了近5年来最好水平。但朱总理在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关于经济增长率只有一句话:达到预期目标。《北京青年报》从这个角度做文章,采访了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发出报道《总理为何没提7.1%》。吴敬琏说:“把经济增长速度作为一个硬性指标,仍然带有很重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提经济增长速度,表明我们向市场经济的政府更近了一步。”萧灼基也认为,“表现了政府的一种惟实态度。”此篇报道还提供了重要的背景材料:1998年朱总理在政府上作报告中对经济增长指标使用的措辞是“确保百分之多少”,1999年说的是“力争百分之多少”。上述背景反衬出2000年“索性只字不提具体数字”的新闻价值。
在“以旧见新”的报道中,“旧闻”作为背景,作为铺垫,作为反衬是很重要的。正是在新与旧的对比中,从变化的角度人手,才容易在老题材里挖出有价值的新闻。
二、以小见大找角度 这里指的是表现大主题可以选择小角度,即“寓大于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小见大是由新闻的特点决定的。上文我们已经讲过,任何新闻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它是经过选择的事实的一个“剖面”,一个“片段”。具体到这个“剖面”,也还有报道的角度问题。若摆开架势,把角度放得很大,只能蜻蜓点水,不利于主题的深化。而选好一个小角度,像钉子一样,人口小、钻得深,容易把握,并能够写得具体。
这个“小”,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细节、一个典型的镜头、一段真实的小故事。
例如:
豫南庄户纷纷举行交接仪式取下神像挂地图
本报讯(通讯员李钧德 记者王方杰)东黑河是豫南一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在县级以上的地图上从来不见踪影。但这个村却有20多户农家在当地人觉得神圣的中堂位置取掉神像挂上了各色各样的地图。
东黑河位于河南省上蔡县东北部,地势低洼,村民们因十年九涝一贫如洗,在茅草屋里度日月。不傍城不邻镇,谁要跑一趟五六十里外的县城,都是轰动全村的新闻。东黑河穷,东黑河闭塞,东黑河又很无奈。除了偶然看见别处的繁华产生瞬间的梦想,就是在家里挂一幅全神图。每逢春节,一把香火,几个响头,图的是万事如意,生财有望。然而,神仙求遍了,东黑河依然穷得叮当响,过着光嫁姑娘不娶媳妇的苦日子。
当外面的风终于吹来时,东黑河人开始探头探脑地闯世界。1986年春节过后,最远只到过县城,家里从未满过仓的李满仓,带着两个刚成年的儿子,拿着从当民办教师的邻居家借来的一幅河南省地图,徒步北上郑州。凭着庄稼人的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三年时间,他们学会了修理钟表家电的全套技术,到云海贩了一阵手表零件,瞅准农村黑白电视销售的空档,建起了一个覆盖几个城市的家电经营网络。1989年春节,拥有10万元家产的李满仓,在全村第一个用地图换下自己敬了几十年的全神图。
李满仓这一惊世骇俗的举动,让村里的年轻人彻夜难眠。几天之后,他们不约而同地举行了神像和地图的“交接”仪式。从此,广州、大连、北京、新疆,到处都出现了三五结伴的东黑河人。地图把东黑河与外面的世界拉得越来越近,东黑河人的腿也越来越长。每到农闲季节,80%以上的青壮劳力都会拿着一张地图走出去,做木工,搞建筑,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盖起了一座座钢筋水泥或红砖青瓦的楼房,挣来了儿女的学费,赡养了自己的老人。
青年木工李列到大连奋斗几年以后,在那里办起了自己的家具商场,被村民们戏称为“东黑河的常驻大使”。36岁的李世英从走村串户替公家收粮,到成立自己的农副产品购销公司,走南闯北,手头总离不开一本地图册。生意越作越大,他们家的地图也由县到地区到省次第更换,今年换了第四次,变成全国地图了。在他家的《中国行政区图》上,有三分之一的省份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画上了各种记号。他说:“咱也知道啥叫地大物博,知道东黑河到底在哪里了。凡是图上画过的,我都去过了。总有一天,我会把地图上的所有省市都画上几道。”
年过花甲的李陈氏,尽管没上过学,没学过地理,但她认识地图上的北京、新乡、西安、上海。儿行千里母担忧,她的四个儿子在那些地方打工或工作。看着地图上一片黄绿色包围着的西安,好像儿子就在身边。东黑河周围的农民,也开始喜欢地图了。上蔡县新华书店说,1993年。农民从他们那儿买走了17500幅。
(《中国青年报》1994—04—26)
这篇报道取材于一个只有100多户的小村庄,而且主要讲了这个村里的一个农民李满仓的故事,他如何用地图换下全神图,开阔了眼界,走出去寻求致富之路。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人也纷纷走出去。于是不仅这个村,包括周围村庄的农民也开始喜欢地图了,这个县里新华书店的地图突然畅销起来。全文从农民家里中堂位置的神像换成地图这样一个小角度切入,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大主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来封建保守的中国农民开始觉醒,他们不再把生财的希望寄托于神仙的保佑,而是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渴望改变生存环境。由于从“小处”着手,这个故事写得很具体,读者看得见,摸得着,有血有肉,有生活气息。比如对原来东黑河的贫穷与闭塞的报道很生动,对首先致富的李满仓的报道完整细致。“小故事”越精彩深刻,“大主题”表现得就越充分。特别是一些细节的选择,发挥了“一滴水见太阳”的功效。如报道中所写的李世英,随着生意越作越大,家里的地图换了四次,已经换成全国地图了,并且有三分之一的省市被画上了记号,表示主人去过了。这个代替过去的神像,画着很多钢笔、铅笔、圆珠笔记号的地图颇有象征意义。生活中这样的“一滴水”是很多的。在“以小见大”的报道中,记者就是要依靠新闻敏感去发现与捕捉这些绚丽的水珠。这篇报道被评为第五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二等奖。
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的《140万双袜子的命运》,也是一篇比较典型的“以小见大”的新闻报道。通讯写的是武汉袜厂有两火车皮袜子积存多年,而面对众多商家的订单,工厂常年不肯吐货这则“怪事”。《长江日报》的记者从中捕捉到新闻题材,经调查追问得知,原来是由于历任厂长担心降价处理积压会影响当年的业绩。说它“小”,是因为这则新闻本身的外延(事件)小,不过是一家国有企业区区价值200多万元产品的积压;而它的内涵(所反映的主题)却实在小小,这篇通讯正是通过对这一有违常理的积压现象的透视,反映出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机制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诸多侧面,触及了国企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得出了袜子问题是“国企病”一面镜子的结论。
由此可见,“以小见大”选择角度的实质,就是要学会“解剖麻雀”,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个性见共性,深入挖掘蕴藏在具体事例中的普遍意义。
还有一种“以小见大”,在新闻特写中经常见到,一般表现为记者抓住了一个典型的镜头,或者典型的场景。国际新闻摄影界的“抓拍大师”布列松说:“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里,都有个决定性的时刻,这个时刻来临时,环境中的元素会排列成最有意义的几何状态,而这个形态也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有时候,这种状态转瞬即逝。因此,当进行的事件中,所有的元素都是平衡状态时,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时刻。”①如果文字记者抓住了这种决定性的瞬间,并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那么也同样能够以小角度表现大主题。
三、虚中觅实找角度 所谓虚中觅实,主要指对一些抽象性、概念性强的事实材料,要尽量寻找其中所包含的实在而具体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入手表现整个事实的新闻价值。
例如1985年6月23日,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农牧渔业部畜牧局、中国农业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关于发展草业生产的科学讨论会。不少科学家出席了会议,十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到会采访。第二天他们所发的稿件纷纷见报,大部分都是“公式化”的会议消息。虽然新闻的五要素俱全,但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惟独《经济日报》记者的报道令人耳目一新,他没有就会议写会议,而是选取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会上发言的精华部分。他的消息导语如下: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呼吁在我国创建一个新型的产业——草业,让草与农、林、牧、副、渔业平起平坐。
消息的主体部分则以钱的发言为主,逐段展开“为草正名”和论述发展草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关会议的情况作为新闻的背景材料穿插其间。这样一篇①转引自《中国记者》.1992(2),57页。报道比起上述的会议消息显然新闻价值大大加强了。记者抓住了这次会议中一个有具体内容又新颖的建议,从这个角度切入,把一条“虚”的会议程序性报道,写成了一条实在的有可读性的新闻。
由此可见,“虚中觅实”找角度对改进会议报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上个例子所述,其他记者的那种“虚”的写作模式,可以套用到一切会议消息中,很难区分这一个与那一个会议在实际内容上有什么不同。改进会议新闻写作的重要出路之一,就是要学会找出这一个与那一个会议之间实在的“不同”。因为只有具体的不同,有特点有内容的不同,才能构成新闻,才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四、逆向思维找角度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遇到有些事,可以倒过来想一想,在这种类似“反思”的过程中寻找新闻角度。长期以来,中国新闻界习惯了顺向思维,“一条道跑到黑”,其结果往往把复杂的立体的事实写得简单、平面了。逆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困境,突破老一套的模式。多一个角度就多一条出路。
例一:
《中国记者》1995年第6期上有一篇采访心得,讲的是一个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往年化肥滞销,今年供不应求,农民要起大早,排长队买化肥。有人建议他在报刊上反映一下“买化肥难”的问题。他觉得这确实是一个角度,但反过来想一想,这个事实从另一方面不是说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舍得向土地投资了吗?这是一个更新、更积极、更有价值的角度。
例二:
《光明日报》20()0年3月9日刊发的一篇报道,也是运用逆向思维找的角度。记者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专门到全国政协妇女组的讨论会上采访,他认为这个组一定会谈到妇女问题,但结果与他的设想完全不同,妇女委员们并没有谈妇女问题。如果按直线思维,这个题目就没有新闻可做了,但反过来想一想,妇女组不谈妇女问题,不是一条角度更新颖,意义更深刻的报道吗?原文是:
三八节妇女组不谈妇女问题
本报记者张玉玲
“妇女组不谈妇女问题”。这是3月8日下午,记者听完全国政协妇联14组的讨论时得到的印象。
与记者有同感的是今天会议主持人——中国科协副主席胡启衡委员。她说,妇女委员们现在很少谈妇女问题,而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国家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建议。妇女委员们的参政议政能力大大提高,实实在在地在履行自己的权力。
中国交响乐团演员罗天婵委员首先说,她要对如何办好文化娱乐市场提出点建议;河北省监察厅副厅长赵桂英委员对一些干部随便批条子,口头许愿提出意见。
中国轻工业总会群星集团总裁段存华委员说,官员的权力不加约束,极易滋生腐败,“一定要将政府机构改革进行到底,加强监督”。当听说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被处死的消息后,有的委员竟拍起了手,兴奋地说:“太好了。”
两个多小时的讨论中,15位妇女委员还对西部开发问题、教育问题等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胡启衡委员说,从前妇女委员开会总是呼吁要提高妇女地位,让妇女参政议政。而现在妇女不再空谈,而是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提出建议,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把妇女的参政议政落到了实处,这才真正地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光明日报》2000—03—09)
这篇稿件跳出了三八妇女节传统表态性报道的框框,记者报道了政协妇女组委员们的踊跃发言,她们的话题涉及众多国家大事,从文化市场的管理、反腐-败、政府机构改革到西部开发等,并没有仅仅从妇女的角度谈自身的问题,应该说这是妇女在参政议政方面历史性的进步。因此这篇稿件在逆向思维的引领下,挖出了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例三: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多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关注这一问题,希望教育主管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还给孩子们快乐的时光。2000年1月7日教育部召开会议,明令禁止了学校许多不适当增加学生负担的做法。对此,全国各种媒体一片叫好。在赞扬声中,新华社记者肖春飞却发现了值得探讨的另一个问题:孩子们离开学校往哪里去?学校不办补习班了,家长又无力或没有时间管孩子,于是出现了一段真空。为此,记者走访了家长、教师和教育专家,最后形成了记者来信:《“减负”后小学生到哪里去?》这篇及时而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报道,也是逆向思维的结果。在报道“减负”积极面的时候,也从反面想一想有无消极的一面。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好记者要善于思前想后,把顺向与逆向思考结合起来,这样就有可能写出有深度、有分量的报道。
五、发散思维找角度 所谓发散式思维,是美国心理学家查尔福斯提出的。这种思维方法运用在新闻写作中,即要求以一个新闻目标(或一个新闻事物)为中心,把思路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思考时,思路要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打个比喻,就是要求你的思维像一部雷达,做大范围、扩散式、不问断的扫描,以求把更多的事实置于自己的视野之下和思考之中。这种思维方式符合绝大多数事物的多因多果的客观实际。运用发散式思维可以帮助你发现和挖掘事物更多的角度与侧面。
例如,每年春节前后的铁路运输高峰历来是新闻报道的热点。例行报道集中在“火车拥挤”,“民工潮”和铁路部门如何应对。《经济日报》对2000年的春运,运用发散式思维做了新的扫描,发现了一些新的角度。首先,除了往年告急的广州、上海、长沙等火车站之外,武汉也在告急,从春运的第一天,旅客发送量便连续创出新高。农历正月十六,客流量猛然上升到1万,较去年增长了71.4%。于是《经济日报》把武汉作为报道重点,并对这个“九省通衢”城市的春运再一次进行全方位的“雷达扫描”,又挖掘出几个与经济动向有关的新角度:一是外出打工的客流方向与往年不同了,往年以南下的居多,而这一年北上、南下、东进、西行,客流走向多样化,说明各地的经济在回升与发展,能够挣钱的地方多了。二是农民外出打工的数量还在增加,说明种地增收有限,负担过重,农民不愿种地。三是假日经济兴起,旅游客流不可小视。这是运用发散式思维寻找角度的结果,它使得报道深入了,视野拓宽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也在老题材中找到了新角度。
六、统摄思维找角度 统摄思维又称聚拢思维。与发散思维呈扩散式相反,这种思维的态势是向心的,思维的方向是向着一个点或几个点集中,以求得对新闻事实更深刻的认识。一般来说,这种统摄首先要把采访所得的具体新闻素材和具体观点聚拢,然后把这些事实与事实的意义向一个点或几个点集中,并进行深度挖掘以接近事实的新闻内核,聚焦点越来越小,越来越集中,最后就可能找出一个最佳聚拢点,这就是报道这件事实的新闻角度。
例如,北京、上海、深圳被公认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的三大版块。上海《文汇报》有一个记者,花了很长的时间,实地采访了北京、深圳、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片深入到一些有代表性的高科技产业中去。在写作时,他将采访得来的数据与事实,主要聚拢到京深沪的人才结构、创新机制和发展潜力等三个问题上。通过对比和深入挖掘,他发现了北京和深圳有联手的可能,使两地优势互补,出现一个理想的模式:北京处于研究的上游,深圳处于产业化的下游,形成一条完整的创新链条。而如果上海准备不足,就有“出局”的可能。据此,他在1999年11月发表的题为《京深沪:谁做技术创新的领头羊?》的研究性通讯中,从聚焦与对比的角度人手,提出了“上海怎么办?”这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报道发出后,在京深沪三地科技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上海市领导认为此文对上海面临的挑战和危机的警示很有价值。这篇报道之所以有深度,结论准确,挖掘出了事实的新闻内核,与记者成功地运用了统摄思维是分不开的。
七、全局高度找角度
所谓全局高度,也就是宏观高度和大局意识。著名记者艾丰有一句名言:“当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总理心中装的是国家大事,全国的形势、情况、问题、动向以及经验。如果一个记者能够以总理所想的这些作为社会大背景,具有宏观与全局的眼光,那么他在选择、掂量某一件具体的新闻事实时,当然会找到把握时代脉搏的最佳角度。而一些地方新闻要想提升其新闻价值,也首先要“吃透上头”,即明确中央的精神。把本地新闻与具有全国意义的普遍问题联系起来,其新闻价值自然升值,针对性大大提高。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寻找最佳新闻角度需要这种登高效应。
长江上游仍在砍树
新华社攀枝花(1998年)8月19日电(记者熊小力 黎大东)长江
上游地区大片森林仍在遭受数千把斧头和电锯的砍伐。记者近日随世界银行组织的14名生态、环保和人类学专家考察雅砻江下游的二滩水电站库区生态环境,见到江面漂浮着上游漂运下来的上万根三四米长,脸盆粗的木头,小舟左冲右突一个多小时后才驶离码头。行出不到1000米,数万根粗木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几百米宽的江面。
攀枝花市一位林业干部告诉记者,这仅是雅砻江岸近期所砍伐树木的很少一部分,由于二滩水电站关闸蓄水拦住了漂木的去路,大量的木头在上面几个水运站捞上岸运走了,漂下来的只是“漏网之鱼”。他说,仅沿江的国有森林工业企业今年就至少砍伐了30万立方米的木材,相当于砍光了5万亩原始森林.而流域各县乡的砍伐量更大。
世行专家组成员、四川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刘仕俊说,四川宜宾以上的长江三大干支流中,金沙江、大渡河两岸的森林早已所剩无几。雅砻江主要流经人烟稀少、交通闭塞的横断山脉,但现在,这条江两岸的森林资源也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
全长1517公里的雅砻江主要流经四川甘孜、凉山、攀枝花等地市州。
因水急谷深,沿江所伐树木主要以顺江漂流的形式运往下游,然后再装上火
车经成昆铁路运出。
记者在几天的采访中看到,雅砻江下游两岸目前仅存些残次树木,水土流失严重,当地老乡说:“每一场暴雨都造成洪水和滑坡、塌方,以前江水一年四季都是清的,现在变成‘黄河’了。”
这是一条由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撰写的地方新闻,是一条现场感很强的报道,从导语开始,基本记录的是记者的所见所闻。当时全国的大背景是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灾,抗洪救灾正在紧张地进行。从文中可以看出,记者是随一个专家小组到雅砻江下游二滩水电站考察库区生态环境的。但他并没有把眼光局限于这次地区性的考察,而是紧密联系全国性的大背景,敏锐地从“长江上游仍在砍树”这个角度切入,通过在基层采访所发现的具体事实,揭示了长江发洪水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上游涵养水源的森林长期被乱砍滥伐,其三大支流中的两条江沿岸的森林已所剩无几,而记者所亲身考察的雅砻江,仅两岸国有森工企业一年就砍伐了5万亩原始森林。尤为严重的是,中下游在抗洪,上游还在砍树。这条如此及时而且针对性强的揭露性报道,对全国都有警醒的意义,也为党中央、国务院解决长江流域洪水的问题提供了生动的第一手材料。保护森林、停止砍伐、退耕还林、种树种草,这是朱镕基总理在任期间最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应该说,这条消息体现了“当记者要想总理所想的事”。该报道获得第九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