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起预防接种偶合事件分析
一起预防接种偶合事件分析 案例简况:患儿,男,2006-09-06出生。2006年12月6日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脊灰疫苗后于当晚死亡。事件最后定为预防接种偶合症所致。1.1 事件经过:
1.1.1 接种情况 2006年12月6日上午10点左右,患儿与双胞胎弟随其父母到当地镇中心卫生院接种门诊,接种人员(防疫医生及西部自愿者)询问了双胞胎身体状况:无发热(但当时未测体温)、无腹泻等接种禁忌症。于是按免疫程序登记、家长签字后,分别给双胞胎在上臂三角肌首次注射0.5ml的百白破三联疫苗,观察20分钟无异常,喂奶后带脊灰糖丸二粒回家。约2小时后,患儿母亲分别给双胞胎用冷开水服脊灰糖丸各一粒,无异常反应,但患儿有点嗜睡。
1.1.2 死亡及纠纷情况 2006年12月7日早晨4时左右(即接种疫苗当天晚上深夜)其母发现患儿已死亡,外观看,口鼻有白色泡沬,脸上有几颗红点。家属诉死亡为接种疫苗直接所致,要求巨额赔偿金,给卫生院预防接种等工作造成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2 现场调查
2.1 调查内容
2.1.1 12月7日上午该镇卫生院按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程序[1]报告县CDC 和县卫生局,迅速启动了县市级专家组,现场调查发现:死婴生前用母乳加奶粉喂养,发育正常,裸重5㎏。死婴左鼻腔有白色分泌物完全阻塞,注射部位无青紫肿胀、无结节。当日同时接种同批次百白破疫苗共5人(含双胞胎),其中3人也同时口服了同批次脊灰糖丸,均无异常反应发生。但其母自诉在服脊灰糖丸前1小时曾给患儿服感冒药(多酶片、克感敏、消食灵冲剂)一次。其父母等亲属均无遗传病及传染病。
2.1.2 对该镇卫生院所使用的疫苗按冷链程序审查, 符合免疫程序要求[1],接种操作程序基本正规。使用的百白破疫苗和脊灰疫苗未过期、无凝块、安瓿无破裂。百白破三联疫苗为成都生研所产批号200509022-6百白破,效期2007年3月;脊灰疫苗为中科院生研所产批号2005090636,效期2007年9月。县药监局2006年12月7日封存了该批疫苗。
2.2 调查结果 12月8日,县卫生局下发了各医疗单位暂停使用同批号疫苗的相关文件。12月9日该镇卫生院与死婴家属达成了尸体解剖协议,当日由重庆市法医验伤所对死婴进行了尸体解剖。尸体解剖鉴定————————————————
3.1急性间质性肺炎;急性肺淤血、水肿,透明膜形成及灶性出血; 3.2急性脑膜炎;神经细跑变形、坏死;急性脑水肿,脑疝形成; 3.3急性心外膜炎(轻度);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3.4急性肠炎(轻度),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3.5急性脾炎(轻度); 3.6紫绀;
3.7脏器(心、肝、肾、脑等)淤血水肿,实质细胞变性,坏死; 3.8部分脏器(胰、胃肠道黏膜、肾小管等)自溶。4 专家诊断
急性间质性肺炎,急性脑膜脑炎基础上伴发菌心症引起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5
讨论
5.1此案例为猝死偶合病例中的SIDS(婴儿猝死综合症),是预防接种工作中不可完全避免出现的偶合症。
5.1.1 患儿接种时其家属隐瞒了感冒病史。患儿正处于急性病前驱期接种了疫苗。5.1.2 同时接种同批次疫苗的其他人均无异常反应发生,且两种疫苗可同时接种。5.1.3 此案例中患儿病情符合SIDS的主要特点:(1)多见于1月龄至1岁的婴儿,尤以2-4月龄常见,其中90%死于6月龄前,男性稍多。(2)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春、秋末和冬初。(3)人工喂养儿多于母乳喂养儿,早产儿多于足月产儿,尤其出生时低体重者易发生。此案例中患儿为双胞胎之一,出生时体重2㎏。(4)发病前多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或轻度的发育异常。(5)主要表现为在睡眠中突然死亡,有的病例有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缺氧等。
5.2存在的问题:患儿死亡与预防接种无直接因果关系但存在多处明显错误。
5.2.1 接种人员未严格按程序执行体格预检,责任心不强,接种实施前未向家属说明禁忌症的危害性,致使家属疏忽大意造成严重后果,同时也违背了“自觉、自愿、知情、同意”中的知情原则。
5.2.2 接种部位错误:百白破疫苗注射应在臀外上1/4之处而非上臂三角肌。脊灰疫苗违反了看服下肚的操作规程。
5.2.3 接种人员无证上岗,未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基层卫生院的防疫医生往往存在预防接种工作以外的创收业务,以此弥补防保经费不到位或不完全到位的收入。
5.3 偶合症与预防接种的关系
长期的预防接种实践经验证明,目前所用疫苗是安全有效的。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因素造成预防接种后出现一些与疫苗有关的异常反应是可能的,但偶合症不属于国内目前划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六大分类之一,却是在接种工作中最易出现且最易造成误解的情况。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复发或加重),因此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疫苗接种率越高,品种越多,发生的偶合率就越大。警示与措施
一种新型的医疗纠纷不可避免地呈现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此例接种偶合死亡事件以示行内从业人员:安全接种责任重大。6.1.各级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建设,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是关键。基层卫生院是体现百姓享受医疗保险政策最直接的民生问题载体之一,基层的接种门诊规范化需要不断强化而非一劳永逸的机构建设。县级CDC是基层接种点(接种门诊)最直接的业务指导单位,应成立专门的督导评估专家小组定期考核验收,对不合格者坚决取缔,对基本合格者限期整改,特别是对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承担了不可推卸的责任,督导和培训至少应每半年覆盖1次。
6.2 严格依法行医、规范操作是防范预防接种风险的关键。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合格才能上岗。计免工作者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而且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疫苗接种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实施操作程序,必须贯彻“加强管理,规范服务,提高质量,确保安全”的指导思想,促使计免工作走向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3 科学管理、吸取教训是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关键。
6.3.1 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存在着盲点和空白:接种异常反应机制未完善,基层接种点及上级业务单位普遍存在捂、压、不重视等问题,致使相关人员忽视了很多可避免发生严重后果的根本问题所在。加强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网络体系的建设,为减少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提供科学依据和改进措施。
6.3.2
此案例的经验教训关键在于加强体格检查,正确掌握禁忌症,仔细询问既往病史,以便最大程度地避免预防接种偶合症的发生。
作者单位: 潼南县疾控中心(重庆 潼南 402660)
作者简介:匡海鹰,女,本科 , 主管护师(执业医师);刘晓兰,女,中专,主管护师(西药师)
参考文献:参照本刊格式著录!将参考文献标注在文中引用处!![1]《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务院,2005 [2]《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卫生部,2005
第二篇:预防接种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预防接种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背景
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进入21世纪,随着疫苗的种类和使用量不断增加,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频率有所上升,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为保证预防接种实施的安全性,改善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增强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特制定本预案。
二、目的
发生死亡、罕见、原因难以确定的,群体性的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预防接种副反应时,迅速查明原因,实施救治,采取控制措施,消除不良影响。
三、概念
预防接种副反应是指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具体可分为五类:
1、疫苗反应:预防接种副反应可因疫苗固有性质引起,在正确接种时诱发;
2、接种程序错误:由疫苗储运、准备或接种实施过程中失误导致;
3、偶合症:因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4、注射反应:可因受种者对注射的恐惧和疼痛而非疫苗引起的生理或心理反应;
5、不明原因:有些事件的发生原因可能难以确定。
四、启动条件
发现死亡、罕见、原因难以确定的,群体性的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预防接种副反应时,即启动本预案。
五、处置程序
1、报告
接种单位发现死亡、罕见、原因难以确定的,群体性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预防接种副反应时,应在2小时内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对事件进行调查核实,并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调查
接到报告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立即核实,组织调查。必要时,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给予知道或者参与调查。
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调查应由临川、流行病、免疫规划、实验室检验等有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副反应调查小组完成,接种单位应给予全力协助和积极配合。
⑴ 核实报告
收集患者病史(或临床记录)中的资料;根据病史和书面资料详细核对病人的反应情况;获得预防接种副反应报告遗漏的细节;查明需要包括在调查中的任何其他病例。
⑵ 收集资料
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病例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预防接种史;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措施和治疗结果等;接种同批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其他人的情况。
此外,还需要调查疫苗、稀释液、接种器材情况,预防接种过程以及服务情况。
⑶ 分析与讨论
根据调查和收集的资料,分析反应是否因疫苗固有性质引起,还是由于注射本身引起的;疫苗生产、储运、接种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差错;受种者是否偶合某种疾病发病等。调查组成员应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在专家讨论组时应充分发表意见,互相交流,逐步达成共识。专家组成员未经允许,不得以个人名义以任何方式对外公布调查结果。
⑷ 初步结论
根据调查后掌握的信息,分析导致事件发生的可疑因素,得出初步结论,并提出建议。
3、控制
⑴ 发现预防接种副反应,应立即组织有资质的医务人员积极诊治患者。
⑵ 在调查尚未结束或查明确切原因之前,任何人不得公开调查信息或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
⑶ 调查期间,调查小组要根据事件发展状况决定是否暂停接种某种疫苗直至暂停接种门诊运转,同时组织人员开展必要的精神安抚和宣传工作。
⑷ 调查结束后,按规定报告调查结论,并提出处理意见。对有争议的预防接种副反应处理,参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4、预防
通过分析时间上的关联性、流行病学分布、接种疫苗至出现症状平均间隔时间及趋势、报告发生率与预期发生率的比较等资料,发现和识别任何预防接种副反应增加的征兆,找出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的主要原因,提出控制或降低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的方法和措施,为改善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六、效果评估
实施应急处理预案后,新发病例显著减少,预防接种副反应报告数降至与往年同期相近或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时,可转入常规监测。
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总结,并从报告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原因判定和采取措施的正确性等方面评价应急处理的效果。
第三篇:如何预防接种
如何预防接种?
在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医院将为其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并发放预防接种证。孩子满月时,监护人携带接种证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办理后续预防接种手续并接种第2剂乙肝疫苗。办理后续接种手续时如果能够提供出生证明和户口本,则应向经办医生出示。
当儿童从外地迁入当地一周内,应主动到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手续,接种门诊医生将根据孩子的接种情况安排后续接种。如果儿童未办理接种证,则给予免费办理;如果儿童已有外地的接种证,则可以直接在上海使用,也可以免费更换为上海的接种证。
成年人可以直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接种。
每次接种时必须携带预防接种证。接种前,务必将近期的健康状况如实地告诉医生,并签署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还要留意预约下次接种的日期。接种时,应充分暴露接种部位。
接种后应该在接种门诊留观15~30分钟。
重要提示:
预防接种证是个人预防接种记录的有效证明国家明确规定幼托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均要检查本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应及时补种后方可入托入学。在办理出国手续时,许多国家要求提供预防接种记录证明。
第四篇:安然事件案例分析
安然事件案例分析
一、简要描述“安然”事件
安然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2000年总收入高达1000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中的第七。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该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6.18亿美元,引起投资者、媒体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从此,拉开了安然事件的序幕。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所列资产达498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2002年1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将安然公司股票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中除名,并停止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至此,安然大厦完全崩溃。短短两个月,能源巨擎轰然倒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由当时的休斯敦天然气公司(Houston Natural Gas)和北联公司(Inter North)合并而成,主要经营北美的天然气与石油输送管道业务。8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开始放松对能源市场的管制,导致能源特别是天然气与石油价格的波动加大。安然公司抓住时机,利用市场上随之出现的希望规避与控制能源价格波动风险的需求,创造性地将金融市场中的期货、期权等概念移植到能源交易中,从提供能源产品的期货、期权等新型交易入手,广泛开拓其它大宗商品(如天气预报、通讯带宽等)的衍生交易市场,扩大经营范围。同时依靠所研制的能源衍生证券定价与风险管理系统,加上财力上的优势,占据了新型能源交易市场的垄断地位,成为一个类似美林、高盛,但以交易能源衍生产品为主的新型交易公司。
安然公司问题的暴露,是从一些以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而不是靠股票交易本身获得收入的机构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分析人员和媒体对安然公司的利润产生怀疑开始的。2001年3月5日《财富》杂志发表文章《安然股价是否高估》,对公司财务提出疑问。随后证券分析人员和媒体不断披露安然公司关联交易与财务方面的种种不正常作法,认为这些关联交易对安然的负债和股价会产生潜在的致命风险。2001年8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调查该公司的财务问题。这些情况对市场产生影响,2001年10月安然公司的股价下跌至20美元左右。在各种压力下,安然公司不得不决定重审过去的财务,于2001年11月8日宣布在1997年至2000年间共虚报利润近6亿美元,并有巨额负债未列入资产负债表。11月28日,在安然公司有6亿美元的债务到期的情况下,原准备并购安然的昔日竞争对手德能公司(Dynergy Inc.)宣布无法按照并购条件向安然公司提供20亿美元现金,造成市场对安然公司的信心陡降。同时,标准普尔公司和穆迪公司将安然公司的债信评级连降六级为“垃圾债”,安然股价立即大幅下挫,跌至每股0.2美元的最低点。股价严重下跌,又引发了由关联交易形成的高达34亿美元的债务清偿压力。由于严重资不抵债,安然于2001年12月2日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二、安然公司破产的原因
(一)、董事会的责任
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独立董事不独立。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秉承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这一基本模式,实行单一董事制,把执行经营职能的董事会和执行监督职能的董事组合在一个董事会中,不设监事会,为了防止股东大会成了“鼓掌大会”美国十分注重独立董事制度,并要求独立董事主导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的工作。然而安然事件却表明,独立董事形同虚设。安然公司17名董事会的成员中,有15名为独立董事,并且都是社会各界的知名人物,这些德高望重的人,要么正与安然进行交易,要么供职于安然支持的非盈利性机构,对安然的种种劣迹熟视无睹,根本没有为安然公司的股东把好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关。
(二)、公司高管徇私舞弊
在美国,有很多公司实行期权激励制度。股票期权是使企业经营者用一定价格在一定时期内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的权利,它将经营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将经营者的收益和经营者的业绩挂钩,充分体现了人力资本的作用。但是期权制的实施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在控制权机制失灵的情况下,期权制运行会出现管理层的薪酬过高,期股、股权被滥用,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的监管等严重弊端。安然事件之后,无数员工倾其毕生积蓄购买的股票成了废纸,而企业高层却早已敛足财富。安然申请破产之前,对公司经营状况一清二楚的总裁和一些大股东迅速抛售手中的股票,活力八亿美元。公司高层拥有足够的动机通过做假账粉饰公司业绩,抬高股票价格,使得自己手中的股票期权可以在高价位出手,从中牟取觉的收入。
(三)、会计事务所的监督
美国的公司大部分建立了内外审计体系。公司董事会一般都没有审计委员会,成员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但从安然事件反映出,美国的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大多已有退休管理人员担任,一般都与管理层有良好的关系,独立性差。美国的外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也存在问题。安达信除去单纯的审计外,还为安然提供咨询服务。由于咨询与审计业务没有完全分开,关系过于亲密,缺乏独立性的机构,难免会导致外部审计机构与客户相互勾结。在收取巨额咨询服务费的情况下,外部审计机构很难如实发表审计意见,披露被审计公司财务报表的不准确性或存在的误导因素。
三、总结
安然案件,反映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当行为对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它对于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中国公司治理的启示。我国的公司治理状况和美国的情况有着显著的区别。如前所述, 美国公司治理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股权高度分散导致股东对管理层缺乏约束, 而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所造成的。恰恰相反, 我国公司治理的问题是由于股权过度集中所造成的。但是, 股权的高度集中所带来的后果却很相似: 由于国有股权代理人的缺位而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所以, 我们应该: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继续完善会计准则, 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和管理;加强证券市场监管, 完善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加大证券市场的执法力度, 对各种破坏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打击;完善和规范公司重组, 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及对内幕交易的打击;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是渐进的, 我国证券市场的问题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可避免的,成熟的经验我们应借鉴, 但应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及经济发展状态, 不要拿发达国家百年的发展历程与刚刚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中国相比较, 欲速则不达;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建立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但不应照搬。美国公司治理的改革, 表明了公司治理的模式随着市场的变化在不断地演变, 没有任何一个模式是完美和一成不变的, 只有不断改革, 不断创新, 才能适应不断变革的经济和社会的需要, 我国的公司治理也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建立既能与国际接轨, 又能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公司治理模式。
(二)、不应过分夸大独立审计在会计监管中的作用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作为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关键环节,是确保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外部制度安排。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在会计监管中的作用是有限的。独立审计只是会计监管的一个环节,并不能保证防止、发现和纠正被审计单位所有的错误,尤其在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蓄意作弊的情况下,更不能保证检查出所有的舞弊行为。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签发的审计意见也不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真实性的绝对保证。如果无限拔高独立审计在会计监管中的作用,将上市公司管理层舞弊或经营失败而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的责任全部归咎于注册会计师,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监管体系,不利于界定各监管主体在会计监管中的职责。誉满全球的安达信公司之所以会兵败安然公司,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问题,即独立审计并非是包治百病,正所谓:“注册会计师不是万能的,没有注册会计师却是万万不能的。”
(三)、应把诚信教育纳入会计监管制度建设的范畴。证券市场的参与各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有着各自的利益动机和利益追求。证券市场又是一个充满机会和诱惑的博弈场所。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理性的“经济人”会做出何种选择呢?也许多数人会用道德约束自己,但不是每个人都讲道德,总会有一些人禁受不起利益的诱惑而置道德于不顾。如果参与者和监管者不讲诚信,无论多么严密完美的制度安排与严厉的惩罚措施也会有人胆敢违犯。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安然事件的发生也是当今的证券市场为忽视诚信教育所付出的代价。为了有效规范市场参与各方的行为,需要对有关各方进行全方位的诚信教育,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注册会计师、律师、证券分析师、证券公司、新闻媒体、中小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政府官员概莫能外,并将诚信教育作为会计监管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持续长久地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 白晓红.刘刚.刘建波。安然事件回顾与启示.财政部财经论坛.http:// [2] 宋永新.杨蓉 从安然事件论美国公司治理模式﹝J﹞ 武汉大学学报.2003.56.1.82-86 [3] 赵文.范旭华 从安然事件反思中国治理﹝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1).15-16 [4] 杨十二.安然事件与公司治理的弱化﹝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62-65 [5] 陈海晏.安然事件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启示﹝J﹞价值工程.2005.(07).121-122 [6] 胡伟良.安然事件的反思——对会计监督的再认识﹝J﹞商场现代化.2005.90 [7] 张玉华.安然事件引发的对公司管理层坦诚度的思考﹝J﹞事业财会.2003.67-70
第五篇:反淘宝事件分析[模版]
反淘宝联盟事件分析
最近闹的纷纷扬扬的反淘宝联盟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已涉及到暴力恶意攻击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这其中涉及了淘宝中小卖家、淘宝官方、淘宝大卖家。从这三方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本次事件。
淘宝官方是本次事件的挑起者。因其实施了新政,淘宝的服务费和保证金提高了几倍。淘宝商城一直面临着假货冲击的危险。在淘宝上做的好的小卖家转身一变到商城上做起了厂家。这致使淘宝商城变得鱼龙混杂。淘宝想要有更好的发展,想要上市。必须要提高商城的商品质量。怎样才能淘汰出劣质的厂家呢?只有通过提高商城的入住门槛,使没有实力的厂家自然淘汰掉。同时对销售业绩好得卖家实行免服务费的政策。实现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这样更有利于淘宝商城和京东、当当、卓越等形成更大的优势。
淘宝小卖家是本次事件中最受伤的一方,他们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尤其是对 刚刚入住商城的卖家来讲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他们面临着交高额服务费和推出商城的风险。而现在淘宝一方独霸,游戏规则完全掌握在淘宝手里。现在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卖家的权益。所以导致了本次暴力事件的发生。这个规则已无法改变,中小卖家不妨退而求其次到集市上去做。
大卖家在本次事件中损失了很多,退款率达到了新高。但本次新政的实施对大卖家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使其市场竞争减小,有了更好的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