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用法治引领和助推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坚持用法治引领和助推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一、坚持法治原则,勇于探索创新,我省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到综合执法,改革已经推进了近二十年。各级各部门在深化改革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解决了多层执法、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及执法扰民等问题,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也明显提高。改革中的很多成熟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去总结推广,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在法治框架内推进改革,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来确定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组织改革实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总书记强调:“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这充分凸显了法治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作用,越是重大改革,越要坚持法治先行,越要注重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就是坚持把“于法有据”贯穿改革全过程的一个很好的例证。早在1996年,《行政处罚法》就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其中第16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1997年,国务院部署开展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对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我省从矛盾比较突出的城市管理领域入手开展试点工作,实现了城市管理相集工作在市、县的全覆盖。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向其他领域拓展,先后在风景名胜区管理、湖区管理、砂矿资源管理、文化市场管理等领域开展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为破解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难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入“快车道”。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强调,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监、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有条件的领域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为贯彻落实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这都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支撑。在符合法律法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的前提下,我省全面落实中央改革精神,坚持扎实、有序、稳步推进改革,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山东实际、具有山东特色的好路子。从2013年开始,我省在胶州市开展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探索成立综合执法机构,集中行使多个领域的执法权,实现了执法重心下移和网格化管理。2014年7月,夏耕副省长专门赴胶州进行调研,就试点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推动了改革工作持续有力开展。2015年6月,省政府正式批复胶州市开展相集工作。在胶州试点的基础上,我省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在机构编制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各试点单位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下一阶段的改革中,应当继续坚持改革与法治的有机结合,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确保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二、履行法定职责,遵循法定程序,形成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合力
法律程序是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法律程序是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开展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程序规定。比如,在进行重大行政决策时,就要遵循四中全会提出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五大法定程序,违反程序规定,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再比如立法工作,在制定政府规章时,就要严格履行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等程序要求。同样,在开展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时,也要遵守相关的程序性规定。
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多年实践证明,开展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工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认真领会、吃透省政府批复以及经省政府同意的工作方案,并严格按照批复要求和方案组织实施。在改革中,如果产生了新的执法机构,承担了跨部门、跨领域的行政处罚权,就要按照相集工作的要求,逐级报省政府审批,这是必须遵循的法定程序。对此,《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和省政府贯彻实施的通知都作出了明确要求。
审查时把握的重点内容:一是综合执法范围要科学合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范围应当经过充分论证,确保权限边界清晰,权力事项明确,避免出现职能交叉等现象。相对集中的领域应当符合实际,对执法权的变动存有争议或者效果不可预料的,应当先行研究论证,待条件成熟时再进行集中,不能一味追求“全科医生”。二是综合执法机构和人员要符合规定。根据国务院文件要求,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应当是本级政府直接领导的独立的行政执法部门,依法独立履行规定的职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能是部门的内设机构或者下设机构,执法人员也应当具备行政执法资格。三是工作方案要经集体研究讨论决定。也就是说,相集的工作方案必须经本级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并形成会议纪要,以政府名义逐级报省政府批准。四是管理体制的设置要符合中央改革精神。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要求,完善综合执法机构管理体制,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三、强化制度约束,提升队伍素质,切实加强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
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是对行政执法体制的重大变革,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综合执法机构权力更加集中,任务更加艰巨,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容易产生更加严重的违法和腐败,最终损害国家机关的权威和公信力。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必须强化对综合执法工作的规范和约束,不断提升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一要明确权责边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过程中,各地已经详细梳理了需要集中行使的权力事项,并在相集工作方案中予以了明确,但省政府的批复只是规定了需要集中的几大执法领域,对于具体的权力事项,还需要各地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等,向社会公布,明确界定综合执法的权责边界,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同时,还要与中央部署的有关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做好衔接,协同推进。比如,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别就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出台了指导意见,涉及面较广,政策性也很强。我们在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时,要做好与这些改革工作的衔接,通盘考虑,避免产生新的问题。省政府法制办也将及时破解矛盾和难题,与有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为推进改革做好法律论证。
二要严格权力运行程序。综合执法工作要遵循执法程序的一般原则、法律规定和具体操作细则。《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对行政执法程序有了比较明确、全面的规定,需要在具体执法实践中抓好落实。同时,各地开展的权力清单工作,制定并公布了各项权力的运行流程图,为行政执法提供了直观的程序依据。一些试点单位根据执法实际制定了更加具体的操作细则,对综合执法作了全面规范。在这些工作基础上,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还要落实好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这是四中全会的明确要求,是规范执法办案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完善执法程序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执法全程留痕、有效固定保存执法证据,真实、准确反映执法行为,减少执法争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要切实提高综合执法人员素质。综合执法机构承担的是跨部门、跨领域的行政执法工作,执法依据涉及多个部门的法律法规,这就要求执法人员掌握大量的法律知识,熟记并准确适用众多的法律条文,所以说,与普通的执法岗位相比,综合执法人员的任务更重,面临的要求也更高。同时,综合执法行使的都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执法权,与普通老百姓直接打交道,如果缺乏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和能力,往往会限于被动、疲于应付,执法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组建并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过硬的综合执法队伍,是一项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任务。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把优秀的工作人员配备到综合执法岗位上来。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实务操作和法律应用水平。去年,省政府法制办以行政执法人员应知应会公共法律知识为重点,通过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对全省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发现,与执法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个别领域和部门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制度,根据综合执法岗位的特点,制定科学的培训考试方案,确保执法人员尽快适应综合执法工作专业化、复杂化要求。
四、理顺体制机制,注重监督实效,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行政执法权力行使到哪里,执法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发挥好执法监督作用,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行政执法部门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及时纠正违法和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一要正确认识行政执法监督。行政执法监督的作用是规范执法、遏制违法,将违法行为防患于未然或者消除在行政系统内部。如果从一开始,就注重执法监督工作,实现监督对执法活动的“全覆盖”,就能大大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所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对推进综合执法来讲,不是一种限制,相反,它能够保证我们的综合执法从一开始就依法开展,为综合执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要理顺监督体制机制。也就是说,要建立与综合执法工作相适应的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这对于提高监督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去年2月,省编办与省法制办联合发文,在全省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批复同意在试点市的政府法制办加挂行政执法监督局牌子。这为政府法制机构切实承担起执法监督的法定职责、履行好监督主体责任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体现了机构编制部门以法治手段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的意识能力和坚定决心。下一步,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将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起与促进和保障综合执法工作需求相匹配的监督体制机制,推动综合执法工作深入开展。
三要严格抓好各项监督制度的落实。去年5月,《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了十余项监督制度,包括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等。这些制度更多的是对违法行为的事前预防和事中规范。比如,实施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制度,目的在于确保执法行为的合理性。综合执法机关的处罚权涉及裁量区间的,要细化量化裁量权,制定裁量基准,并在执法时严格执行,如果违反裁量基准实施行政处罚,也会构成违法。再比如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部门在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之前,要经过法制机构审核,这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重要手段,对避免和减少行政执法错案的发生,倒逼行政机关提高执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把这些监督制度落实到位,既需要我们法制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也需要执法部门积极配合,主动落实,特别是综合执法部门要带头执行好这些制度,才能体现出新体制下综合执法的优势。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复杂艰巨,直接关系到法律法规能否全面正确实施,关系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切实保障,也关系到依法行政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积极稳妥予以推进。只要我们坚持用法治精神引领和助推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就一定能推动建立起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综合执法 体制改革
第二篇:用法治思维引领改革前行
用法治思维引领改革前行 封丽霞:
改革与法治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都将是中国社会的常态主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改革的全面深化需要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必然伴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深入进行。改革为法治发展注入了动力、指引了路径,法治又为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制度保障。实践当中,改革的任务常常就是法治的任务,改革的难点通常也是法治的难点。
改革与法治的辩证关系
改革,本意是“改变”“打破”和“革除”,指的是改革和突破旧制度和旧事物,最大限度解放人们的思想和生产力。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十三大报告的提法,改革就是要“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改革的特点是“变”,是对既有制度和现实状态的一种“改变”。就此,有人说,改革就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相形之下,法治是要对一种稳定、成熟的社会关系进行规范化、确定性、权威性和可预期的调整。换言之,法治的特点是“定”,是要把某种社会关系用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显然,法治与改革之间必然存在“定”与“变”的矛盾。
正因为此,一些领导干部认为改革与法治二者是对立的、互相排斥的,要改革创新、跨越发展就不能讲法治。还有人鼓吹“改革要上,法律就要让”,要“超常规”发展就要突破法治。这种认识误区常常使得一些人打着改革创新的旗号,理直气壮地绕开法治、背离法治。其实,这是对改革与法治关系的一种片面理解。法治之于改革,不仅是规范和控制,而且也有积极的引领和保障。从法理上说,改革与法治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改革是法治的先导,法治是改革的重要条件。没有健全的法治,改革将缺乏制度保障和良好的外部秩序,改革的经验和成果也难以得到巩固和确认。改革的实践还有可能陷入胡作非为、“无法无天”的混乱状态。反之,如果没有改革,法治的发展也会缺乏所必需的经验、现实基础以及可预见的方向,因而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必要性和动力。
从“政策推动”到“法律引领”
从改革开放这个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出发,通过大规模的国家立法引领和推动各项改革,通过不断促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保障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以法治建设来引领和保障
各项改革事业,是当代中国处理改革与法治关系的一项主导原则和重要策略,也是我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和法治工作的经验总结。可以说,改革开放,不仅是我国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转折,也相应是法治建设的转折点: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提出与起步,意味着以大规模立法为先导的法制的恢复与重建的开始;改革开放的有序推进,带动形成了“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法治工作格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我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立法高潮;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的确立。一言以蔽之,改革持之以恒地推动着我国法治的进步。我们的法治发展渗透着一种强烈的改革精神。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我国常常是以政策而非法律来推动改革的进程。很多重大的改革往往是在没有宪法法律依据甚至是在“良性违宪”或“良性违法”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政策推动型改革在法治基础贫乏、法律体系尚不完备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性。它能够以政策的灵活性、见效快、针对性强等特点及时回应改革事业的各项要求。但是,毋庸置疑,政策推动型改革容易蜕变为主要依据领导人的个人意志来推动改革。改革的进程也主要仰仗于领导人的个人智慧及其对特定改革事项的关注程度,改革的目标实现必然也充满了各种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这也是造成一些地方的改革“新官不理旧账”“人走政息”,改革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现实当中,通过政策来推动改革也造成了政策与法律、改革与法治关系的扭曲与错位。在政策推动型改革模式之下,人们逐渐形成了重政策、轻法治的观念,而且强化了参与改革实践的政治精英的人治意识,造就了许多改革者“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轻视法治的机会主义。由此,也就造成了全社会的规则意识欠缺、法治意识淡薄。可以说,不论是改革的受益者还是被边缘化者,不管是改革者还是被改革者,多由于自身经历和社会经验缺少对法律的敬畏,缺乏对法治权威的足够尊重。
理性认识法治之于改革的贡献与不足
时下,改革与法治都处于共同推进的过程之中。我们需要正视法治所处的当下的客观历史环境,理性认识法治对于改革与发展的贡献与不足。当务之急,我们要坚决摒弃关于法治的可有可无的“虚无主义”态度,务必认识到只有在一个法治昌明的社会,才有可能做到各项改革事业的全面、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法治底线一旦被突破,就有可能导致国家解决社会纠纷正式机制的失灵或失效。社会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紊乱局面,社会公平正义无法实现。改革与发展也将成为痴人说梦、可望不可及。故此,在实践中要充分重视法治之于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升法治权威,充分认识法治的主导型功能,强化法治发展的动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破除关于法治的不切实际、过于理想的“万能主义”幻想。在我国社会转型还没有完成之时,在还没有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化之前,改革与法治之间的目标冲突与矛盾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存在。这主要表现为:法治的保守性、确定性、规范性与改革的创新性、突破性、越轨性之间的矛盾;法治的统一性、原则性与发展的地方性、灵活性之间的矛盾;法治对个人权利的保护与稳定的社会控制性之间的矛盾,以及法治所内涵的社会公平正义与改革发展所要求的经济效率优先的价值准则之间的矛盾,等等。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的法治与已进入现代化成熟与稳定发展时期的西方国家的法治不可同日而语。法治与改革的内在冲突、法治之于改革的从属性与工具性,以及法治所调整之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动等因素,都会使得当代中国法治将不可避免地带上各种各样的缺陷与不足。在很多情况下,法治手段有可能会显得无力甚至是失灵。
在现代法治视角之下,法是一种符合正义标准和客观规律的行为规则。依法办事,表面上看会束缚手脚,但从长远看是成本最低、矛盾最少、最为理性平和的处理方式。脱离法治、急功近利地谋求改革与发展,尽管可能得到暂时、立竿见影的好处,但只能适应一时一地,无法长远、难以持续。没有法治保障的改革如同脱轨的火车,可能“欲速则不达”,最终可能不是有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却可能以改革之名破坏改革事业。故此,必须牢记,要把改革的“速度”和“力度”与民众的可理解程度、社会秩序的可承受度结合起来,把改革的路径和手段与法治的限度和底线结合起来。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来引领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更加要求各项改革举措的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和协调性。在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宏大背景之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法可依的历史目标之后,在执法、司法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并取得巨大成效以及民众的法治意识普遍提升之后,我们以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引领和推动改革的基础更加坚固,以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来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的条件也更加成熟。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偏离法治轨道大搞“短、平、快”的改革,甚至是公然进行违宪改革或违法改革,必然会遭到社会各界的诟病指责,也必然会使改革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遭受到严峻挑战和普遍怀疑,自然也会加大改革的风险与阻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改革与创新必须在法治框架内进行,同时,法治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改革的需要。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引领改革,是构建改革与法治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义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做到:首先,要把握好改革进程与法治进程的同步性和互动性,将改革决策与法律的立、改、废结合起来。对于滞后
于社会发展、阻扰改革进程的陈旧之法要做到及时废止,为改革扫清道路。对于已经被实践验证的成功的改革经验与成果也要及时通过创制新法确定下来。其次,改革要尽量避免与现行法律法规的直接冲突。如果确实要突破或变通宪法和法律规定,应事先获得权力机关的特别授权或专门授权,以便为改革争取一个合法的身份和依据。再次,对于严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改革行为,对于打着改革的大旗破坏法治的行为,应予以及时纠正和阻止。对于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违法改革,要通过司法途径判决其行为无效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总而言之,改革、发展与法治都是中国社会前进的主题词。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法治是手段。在现代法治原则之下,依法办事是实现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手段和方式。当前,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牢固树立法律权限不能突破、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法治观念,始终对宪法法律存敬畏之心,在工作实践中努力以法治思维凝聚改革共识,以法治方式推动改革进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我们的改革事业。
第三篇: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刘光磊
公安研究2006年第10期
摘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要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解决好公安队伍思想观念和执法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实践,推动各项公安改革;要加强领导、求真务实,确保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关键词法治理念公安机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命题。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履行好公安机关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是摆在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切实解决公安机关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公安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必须真正弄清其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弄清其内在联系和辩证统一的关系,弄清对公安机关、公安工作的具体要求。
从我省公安队伍和公安工作的实际情况看,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重点解决好在少数地方公安机关和少数民警中不同程度存在的七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坚决整改和纠正执法思想不正确问题。极少数民警执法理念发生偏差,有的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滥用执法权力,徇私枉法,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本原因在于执法思想不正确,没有从思想上弄清“权从何来,为谁用权,为谁执法”。从源头上整改和纠正这些问题,必须坚决防止和肃清市场经济利益法则思想、西方消极法治思想、封建残余思想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影响,根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执法为民思想,始终坚持公安执法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
二是坚决整改和纠正执法不严格问题。当前执法不严格问题主要表现在极少数地方公安机关的少数部门和极少数民警不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没有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法。有的地方和部门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对严格执行国家法律讲价钱、打折扣,甚至搞一些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和法治原则的“土政策”、“土办法”,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切实解决执法不严格的问题,必须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必须使执法者的一切执法活动都受到法律的规范,都符合法律规定、立法目的,体现立法精神。三是坚决整改和纠正执法不公正问题。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准,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念之一。执法不公主要表现形式是在执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没有坚持和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没有做到适用法律的平等,没有体现程序上的正当,没有达到处理结果的公平。极少数民警在执法中认人不认法,讲情不讲法;有的公平正义理念模糊,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不能自觉地把做好执法工作与维护公平正义相结合;极个别的甚至滥用权力、执法犯法、肆意践踏社会公平正义。切实解决和纠正执法不公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公平正义理念教育,引导和促使广大民警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
四是坚决整改和纠正执法不文明问题。近年来,公安机关相继开展了“三讲”、“三项教育”、学习济南交警、转变执法观念专项教育等,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一些民警认
为执法态度问题、执法文明与不文明的问题无足轻重,致使纠正起来十分困难,反复性较大。当前,服务不热情、举止不文明、态度不公允、自身形象不佳问题在少数民警身上依然存在,有的对待群众“冷、硬、横、推”,耍特权、抖威风;极个别的甚至不顾上级公安机关和公安厅党委“三令五申”,粗暴执法、野蛮执法,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切实解决和纠正执法不文明问题,必须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保护和尊重人权意识,公平公正、及时高效处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和事件,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执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公安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五是坚决整改和纠正执法不规范问题。要重点解决好极少数民警执法随意性大、滥用自由裁量权的问题,解决好少数基层一线民警办案不认真、证据意识时效意识差、办案质量不高的问题。当前,相当一部分群众上访的问题都是由于执法质量不高引起的。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建立健全执法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六是坚决整改和纠正执法不作为问题。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肩负着保护人民、打击敌人、惩治犯罪、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使命,必须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恪尽职守、尽职尽责。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忠诚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对那些态度不端正、工作不负责的要严肃批评,责令整改;对那些玩忽职守,对群众的报警求助拖延推诿,置群众利益、安危于不顾的,要依纪依法严肃惩处,决不姑息。
七是坚决整改和纠正执法乱作为问题。执法乱作为主要表现在极少数公安机关有执法权的部门职权法定观念淡漠,执法越位、错位,不按程序办事,违规审批行政事项;有的没有罚款权却实施罚款,没有收费权却收费或变相收费;有的地方将罚款作为创收谋利解决公安机关经费困难的手段,极个别的甚至强行制定并变相下达罚款指标;极个别民警以权谋私、徇私枉法,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要把学习教育活动与防止和惩治腐败结合起来,与树立廉洁从政、廉洁执法意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执法监督,严格执法责任查究,从思想上、制度上、机制上根治执法乱作为问题。
二、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实践,推动公安工作改革创新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一五”期间公安机关维护稳定的任务将十分繁重而艰巨。要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大力推进公安工作改革创新,扎扎实实地办好三件事。
一是大力推进“三大工程”建设。省公安厅党委通过组织专题调研、学习考察,在对面临的形势任务作出客观分析、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从全省实际出发提出了以“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改革警务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战斗力、加强后勤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三大工程”建设。总的要求是以执法为民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强警为支撑,以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以队伍正规化建设为保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执法水平、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保卫我省“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在进一步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充实公安警力、落实经费保障、加快警务、勤务机制改革、整合警力资源、推动警力下沉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有些方面步伐较大。全省公安机关共抽调警力1861人下沉到一线实战单位,其中省厅机关下派干部115人,并形成长效机制,从今年起,省厅下派100名干部到县以下公安机关,50名帮助工作,一年一换;50名挂职锻炼,两年一换。目前,多数地方的县级公安机关一线警力已占总警力85%以上、派出所警力占50%以上。通过试行设立中心派出所、合理划分警务区、改革派出所勤务机制,有效地提高了社会治安防范能力和服务水平,保持了全省社会治安的总体稳定。
二是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扎扎实实地抓好“基层基础建设年”的各项工作。全省公安机关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警力要下沉、保障要有力、班子要加强、管理要严格、机制要创新、执法要规范、工作要上去、人民要满意的总要求,以公安机关的“三所”(派出所、看守所、车管所)、“三队”(刑警队、巡警队、交警队)等基层所队为重点,以人口管理、信息化应用和警务机制创新为关键环节,大力改进基层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性问题。通过加强正规化建设和广泛深入地开展“大接访”、“大练兵”、“大培训”,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作保障,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和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年的工作。省公安厅党委要求全省公安机关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核心内容,通过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和推动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全省公安基层所队警力得到充实,民警执法为民思想更加牢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管理工作明显加强,警务保障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初步实现“警务信息化、勤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保障标准化”,全面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建设好服务群众的第一平台,为公安工作长远发展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实行“一巡二驻”,全面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改革。这是“三大工程”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年”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也是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安机关采取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公安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与社会治安需要相脱离,尤其是我省公安基层基础相对薄弱,警力配置头重脚轻,基层所队机关化和“猫鼠不同步”等突出问题,从实际出发,标本兼治,全面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改革。核心内容是把警力最大限度地部署到街面、部署到基层,加强社会治安巡逻防范,设立社区、村寨警务室,民警常驻社区、驻村寨。在三年的时间内实现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的民警下沉到街道社区和农村工作,深入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空,切实做到、做好“四感”、“三贴近”,即:对违法犯罪造成更大的威慑感,给人民群众带来安全感,培养锻炼公安民警的责任感,树立公安机关的荣誉感;贴近群众、贴近实战、贴近服务对象,牢牢掌握对敌斗争主动权,提高打击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求真务实。确保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开展、取得实效一是领导干部要作表率,做到真学真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关键是领导干部作表率。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层层建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领导小组。省公安厅今年将举办三期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培训班,把全省公安局长、副处长以上领导干部培训一遍。目前第一期培训班的全省九个州、市、地公安局主要领导和厅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工作已经结束。通过培训,使这些领导干部既是各级公安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组织者,又是学习骨干和辅导员。
二是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联系实际,边教育、边整改、边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都是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七个意识”,即廉洁从警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严格依法办事意识、执法为民意识、平等保护意识、公安工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意识和党性意识。紧密联系实际,本着边教育边整改边建设的思路,针对在教育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抓住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深挖根源,切实抓好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执法质量和水平;同时,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要求在各种规范化建设中得以体现,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到贯彻,使广大民警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
三是狠抓督促检查,建立长效机制。督促检查是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并确保取得实效的十分重要的环节。省公安厅实行党委成员包片负责,并组织省厅和各级公安机关的警
务督察队开展专项督察。与此同时,结合开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和省委《贯彻意见》的督察工作,以及对全省公安机关社区和农村警务改革工作的督促检查,抓好“五必查”,重点是贯彻落实上级的部署是否得力、方案是否符合实际、措施是否得力。同时,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制度化,作为必修课纳人公安民警教育培训的长期规划,确保不断取得新成效。
四是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抓教育、促工作、见成效,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真正落实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全省公安队伍思想有新认识、工作有新举措、队伍有新面貌,努力实现执法理念进一步端正,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安队伍和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的“六大目标”。
第四篇:坚持“育、管、用”结合 助推选调生健康成长
坚持“育、管、用”结合 助推选调生健康成长
一、注重教育培养,奠定选调生成长基础。
加强培养教育是促进选调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我们结合选调生特点、创新方式、努力提高选调生综合素质。一是落实帮带责任。明确党委书记作为选调生培养管理第一责任人、党务副书记作为选调生培养管理直接责任人,按照选调生培养管理计划抓好落实,确保选调生在思想认识上有人引、工作方法上有人教、工作作风上有人带、工作困难中有人帮。二是抓好教育培训。针对选调生刚从校园毕业、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系统、业务和实践还有空白等问题,分别安排具体的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系统培训、座谈交流心得和基层实践锻炼,不断提高选调生的思想业务素质和基层工作经验。三是精心安排工作岗位。结合选调生年富力强、文化程度高、干劲十足等特点,有意识地把选调生安排到工作任务相对较重、综合协调性较强、接触基层较多的部门和岗位,适时安排一定的“急、难、险、重”任务,让选调生在基层一线、在艰苦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磨练意志,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二、注重规范管理,营造选调生成长环境。
我们紧密联系实际,从制度的规范和执行入手,严格对选调生规范管理,努力做到既严管更厚爱。一是认真落实选调生“三级负责”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市、区组织部门关于选调生培养管理的相关要求,支持鼓励选调生积极参与市、区组织的相关培训,积极向上级推荐优秀选调生到更高层次的平台施展才能,坚决服从区委关于选调生任用
共
页第 页 或挂职的相关决定。二是建立定期汇报谈心制度。要求选调生每月要向分管领导和帮带责任人汇报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每半年要向镇党委上交书面总结,年终向区委组织部上交总结并汇报;规定分管领导和帮带责任人要定期不定期对选调生进行谈话,及时了解其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动态,帮助解决其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做到“雄其心、壮其志、分其忧、关其情”。三是建立座谈会制度。安排选调生参与全镇举办的中青年干部、大学生村干部、产业发展等相关座谈会,让他们参与承办“三八”“五四”“七一”和工会等活动,为选调生提供相互交流思想的平台,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建立跟踪考核制度。由党务副书记牵头、从事组织和人事监察的干部参与,定期对选调生的学习工作进行考核,建立选调生工作档案,将每人的工作汇报、谈话记录、工作实绩、考核材料等及时归档,作为推荐、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注重轮岗使用,促进选调生早成“通才”。
实践锻炼是加快选调生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工作中,我们根据选调生的不同层次和业务专长,有计划、有目的的协调工作岗位,让他们在实践中加强锻炼、接受考验、增长才干。一是突出基层锻炼。实践是加快选调生成才的重要途径,有计划地安排选调生进行基层实践锻炼,有意识地安排参与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等工作,通过走访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从最基层、最具体的工作干起,让其真正了解基层、掌握农村工作方法和一定独立工作的能力。二是开展岗位轮换。选调生在一个岗位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有意识地进行多部门、多岗位
共
页第 页 安排工作岗位,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综合实力,逐步由“专才”变为“通才”,由抓单项工作的经验积累提升为统揽全局的工作能力。三是实行破格提拔。对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有魄力、发展有潜力的选调生,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搭梯子促其快速成长,依据其特长及时提拔到青年、妇女、办公室主任等中层干部岗位,让他们唱主角、挑大梁。
总结两年来的选调生工作,尽管我们遭遇了选调生定位不准、心态不正、基层不熟等“管、育、用”方面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但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规范化管理新模式,促进了选调生的健康快速成长。今后,我们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为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共
页第 页
第五篇: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干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2006年要在全体政法干警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对检察机关来说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检察人员作为履行国家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公平正义,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定政治方向,端正执法思想,既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正确履行各项检察职能、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基层检察院人员多,承担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与社会各界群众的联系最为密切,是这次开展教育的重点。基层院如何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队伍建设推动业务工作,落实检察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有力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平安和谐宾县建设?笔者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达到思想上统一,行动上一致。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建设平安和谐宾县,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检察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正确认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依法治国是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平安和谐宾县,必须不断推进依法治县,把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在检察工作中,贯穿于各个环节,落实到各项工作。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执法为民是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为人民用好权、执好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执法公正、一心为民;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和他们对检察工作的要求和愿望,努力赢得理解和支持;要树立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的观念,认真履行好法定职责,公平公正、及时高效地处理有关案件和事件;要做到清正廉洁,正确对待金钱和权力,养成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作风,正确处理私情与法律的关系,不徇私,不枉法。
3、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更是检察机关的工作主题。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就是要求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做到秉公执法,在执法活动中出于公心,态度公允,摒除邪恶,弘扬正气;要求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把证据关、法律关,正确适用法律,确保实现公平和正义;要求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质量与效率并重;要求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执法公开,增强透明度,促进和彰显执法公正。
4、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开展检察工作,不断强化服务大局的各项措施,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为全县政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5、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法治建设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从理念上更好地强化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更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来更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平安和谐宾县,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把党依法执政的过程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过程,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过程。
二、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要辩证地处理好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学习借鉴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进的法治理念的进步性,更有立足现实、强调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性。忽略其进步性,容易导致固步自封;忽略其具体性,则容易导致不切实际的空想,甚至丧失基本的政治立场。一些人对西方法治思想和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缺乏起码的政治鉴别力,有的甚至否定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造成了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的混乱。还有一些干警受“左”的以及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创新意识不强,特权思想严重,依法治国的观念并没有真正牢固树立起来。因此,在学习借鉴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中的有益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现实国情,剔除其糟粕,消除其不良影响。作为基层检察院,更要从实际出发,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干警思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自觉抵制、勇于驳斥错误的思想言论,始终保持检察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取得并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的关系
任何法律都具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双重功能。检察机关一方面通过强化监督、公正执法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使法律的人权保障功能得以实现,也就是使办案的法律效果得以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处理矛盾,解决纠纷,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则是检察工作社会效果的体现。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表现集中,社会关系极不稳定,法律的人权保障功能与社会秩序的维护功能就经常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有的案件从认定事实到适用法律并不存在明显的问题,但当事双方的矛盾是否有效地得以消解,是否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仍存在问题,或者说单纯局限在办一案上,影响不大,社会和群众认可程度不高。因此,要跳出案件研究案件,自觉从整体上全面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不仅从检察职业的角度去认识、办理案件,还要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观察判断问题;不仅要加大力度,从重从快,还要轻轻重重,宽严相济;不仅要善于从“案件之中”来研究案件,而且还要善于从“案件之外”和“案件之上”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思考问题,在办结案件的同时,有效消解案件背后的矛盾纠纷,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决不能就案办案、单纯办案。
第三,处理好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推动检察队伍建设的关系。
只有树立正确的执法指导思想和法治理念,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检察本色,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改进执法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法律监督能力,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推动检察队伍健康深入发展。为此,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应做到“三个结合”,强化“六种意识”。“三个结合”即:与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与提高检察队伍整体素质相结合。强化“六种意识” 即:强化道德意识,树立公德心;强化大局意识,树立爱党心;强化群众意识,树立爱民心;强化责任意识,树立爱检心;强化法律意识,培养公正心;强化廉洁意识,培养廉耻心。具体到每个检察干警,通过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必然体现在其公正执法、依法办案和一心为民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在其加强学习和岗位锻炼的素质提高中,整个队伍的面貌就会有大的改观。
文 章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