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绩效导向的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

时间:2019-05-14 22:4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绩效导向的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绩效导向的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

第一篇:构建绩效导向的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

构建绩效导向的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

杭州市财政局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财政用于民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长,但“钱少事多”的矛盾依然突出,与此同时,部分民生项目设置不科学、管理不规范、资金不节约、绩效不理想也是不争的事实。为此,杭州市财政局大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坚持绩效导向,创新驱动,不断优化民生事业投入资源配置、提升民生资金绩效,为民生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项目背景

1.加强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是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的客观需要。为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与社会和谐安定,保障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了大量便民惠民政策,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提升了市民群众生活品质。加大民生事业财政投入,保证民生政策执行到位,是落实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的政治任务,是完成市委市政府工作任务的财力保障,也是财政部门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打造民生财政的职责所在。

2.优化民生资金管理是财政管理精细化和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我市投入民生事业的财政资金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市本级民生支出安排达到146亿元。如何分配好这笔财政资金,处理与平衡好部门利益和整体利益、现实需要和长远 发展、困难群体和基本保障、社会公平与发展效率等问题,强化资金整合,规范支出管理,实现民生事业投入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是财政管理者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3.提升民生资金绩效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努力方向。我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从2005年起步,历经近十年探索创新,逐步构建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民生事业投入作为财政投入的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一直是绩效管理关注的焦点。绩效管理机制的不断成熟完善,客观上也为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项目难点

以绩效为导向,构建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是对传统财政管理模式的全面突破,是对民生投入资金分配体系的重新架构,面临着观念、利益和机制三方面制约:

1.固有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导致部门预算单位“重分配轻管理、重投入轻结果”的用钱观念根深蒂固,“财政资金要讲绩效”的意识淡薄。有的项目片面强调部门利益,缺少整体考量,导致项目交叉重叠;有的项目只考虑部门政绩,资金安排不计成本,导致财力难以为继;有的项目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后续维护成本,导致项目运行困难。要构建绩效导向的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需要打破这种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势和传统模式,无论是对财政管理部门,还是对资金使用单位,都是一种巨大的转变,面临着诸多挑战。

2.既得利益的阻碍。李克强总理说,“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民生事业涉及医疗、养老、公共交通、教育、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几乎覆盖政府全部职能部门。构建绩效导向的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需要在理顺事权与财权关系的基础上,对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民生专项资金进行清理整合,向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集中、向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汇集、向绩效更高的民生项目倾斜。这是对传统财政资金分配模式的重大调整,涉及的部门利益错综复杂,同时对财政部门而言也是一次管理上的自我革命。改革的成功,需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职能部门的配合,也考验着财税部门的智慧与勇气。

3.传统机制的制约。财政绩效管理在我国属于新兴领域,机制设计尚不成熟。宏观层面上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绩效管理权威性和刚性不足;操作层面上没有统一规范化、制度化的顶层设计,目前主要是各地在自行探索实践;人才储备上目前以财务、审计专家为主,相关行业领域和公共政策方面的专家不足,更缺少既懂财政财务,又懂公共政策运作并具有较强调查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虽然杭州市绩效评价工作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居全国领先水平,但“摸石头过河”的探索方式在面对改革发展“深水区”考验时,面临着不小的阻力和压力。

三、完成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杭州市财政局破除阻力,改 革创新,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日趋成熟,民生事业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绩效导向的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已基本建成。

1.全方位构建民生事业投入绩效管理体系。十年的创新探索,特别是2011年以来的提速发展,我市财政基本实现民生事业投入从预算编制、执行到结果的全过程绩效管理。一是预算编制有目标。规定凡申报民生项目预算均须同步填报绩效目标,经财政部门审核,再安排项目资金,作为预算执行的目标和绩效评价的依据,并在预算编制软件中将绩效目标设置为必填项,增加制度执行刚性。二是预算执行有监控。选取重点民生项目,通过部门报送与实地核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度、资金拨付、目标完成程度等内容,对偏离目标的情况及时纠正,做到民生资金拨付到哪里,绩效管理就跟踪到哪里。三是项目完成有评价。对重点民生项目和政策,借助第三方力量,科学客观评价项目绩效。各市直单位也按要求开展民生项目绩效自评,财政部门进行业务指导、质量抽查和工作考核。

2.多渠道优化民生事业投入政策资源配置。对民生项目资金实行绩效管理,目的是为了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此,市财政局以绩效为导向,大力推动民生投入的科学分配。一是整合提绩效。2014年,我们按照调整归并存量、优化增量、限定存续期限的原则,全面清理整合专项资金,把有限的资金进一步聚焦到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和民生事业发展上。通过撤销、调整、保留等形式,打破原专项资金部门利益切块格局,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二是优化提绩效,将绩 效评价结果作为今后安排同类项目预算的依据,绩效低的项目削减或取消预算安排,绩效高的项目保障或增加预算支出,确保民生资金向绩效较高的项目倾斜;三是整改提绩效,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同时对共性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作为调整完善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

3.广角度畅通民生事业投入群众参与渠道。民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市民参与和监督,杭州财政广开言路,开门纳谏,搭建市民参与民生事业管理平台。一是项目设置听民意。通过征集专家意见、局长信箱、绩效评价进社区、公述民评等渠道,多方听取群众对民生项目安排、绩效评价项目选择的意见建议,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考虑,对合理化建议尽可能采纳。二是项目实施察民情。在杭州财税网开设“杭州百姓看财政”栏目,将当年度重点民生项目的实施情况网上公布,并设立意见信箱互动平台,听取公众意见和需求,接受社会监督,积极打造“阳光财政”。三是项目绩效重民声。规定凡涉及民生的绩效评价项目,均须以问卷形式开展民意调查,评价组还要通过实地察看、走访座谈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客观全面地反映项目真实绩效。

我市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得到财政部、省财政厅高度肯定。2013年财政部领导专程来杭调研绩效管理工作,充分肯定我市做法。多次受邀在全国、全省会议上交流经验。2012-2014年,全国约30个兄弟城市来我市学习交流绩效管理工作,对预算绩效管理“杭州模式”给予高度评价。2013年12月5日,《中国财经报》头版 以《资金运行和效果的“监测器”—浙江省杭州市财政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管窥》为题,对我市财政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建设情况作全面介绍。2014年9月11日,《杭州日报》对我局居中绩效评价项目进行了跟踪报道。11月17日,新华社发布报道《杭州实行预算绩效目标重点评审机制 核减率超四成》,重点关注我市绩效目标评审工作机制及成果。12月23日,新华社再次以《杭州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促财政惠民经验值得借鉴》为题,全面报道我市绩效导向的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建设情况,并以新华社内参形式报送相关领导。

四、项目创新

2005年,杭州市财政局从零起步,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始探索预算绩效管理,不断加大力度,按照绩效优先原则,积极开展资金分配机制创新,树立“要钱问绩”观念;推进绩效管理体系创新,完善“用钱问效”制度;强化预算绩效考核创新,深化“花钱有责”考核;探索绩效评价方式创新,创造性开展居中评价,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日趋完善。

1.创新资金分配方法:探索开展专家评审和竞争性分配。杭州市财政局以绩效为导向,积极探索资金分配改革:一是重点项目专家把关。在所有项目资金申报绩效目标基础上,对民生重点项目开展绩效目标评审论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与项目单位面对面进行论证答辩,出具独立审查意见,作为项目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二是民生资金择优分配。2013年开始,我局在专项资金分配中引入竞争机制,选择农业、水利、工业和科技统筹资金 等专项,探索竞争性分配。申请单位围绕项目实施方案、绩效目标、保障措施、以往项目绩效等方面陈述答辩,公开竞争,受邀的“两代表一委员”和专家学者现场评分,择优安排。如2014年垃圾分类项目重点评审中,专家组针对杭州市垃圾分类知晓率已经达到98%的现状,对下一年宣传经费的必要性、宣传内容的合理性等与主管部门进行激烈讨论和深入沟通。最终市财政部门根据专家意见,削减垃圾分类宣传费80%,使用方向从以往的“垃圾要分类”转向“垃圾怎么分类”,同时垃圾分类资金进行整体结构性调整,重点保障后续的分类运输等工作。专家意见得到了充分尊重和应用,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得到了充分体现。

2.创新绩效管理体系:率先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经过几年努力,我市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实现绩效管理三个“全覆盖”:一是覆盖全部财政性项目资金。所有部门预算和专项资金项目都必须申报绩效目标,同时根据项目金额提出不同申报要求,既突出管理重点,也减轻了部门工作负担。2015年部门预算编制中申报绩效目标的项目达10520个。二是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预算编制环节有目标申报审核、专家重点评审和竞争性分配,预算执行环节有绩效目标跟踪监控,预算监督环节有项目绩效评价,绩效管理融入资金运行各个环节,与财政管理紧密结合。三是覆盖全部市直综合考评单位。2014年,市本级各部门(单位)共开展77个自评项目,实现市直综合考评单位全覆盖,同时通过有效的集中培训,进一步提升了部门(单位)的绩效观念和业务能力。

3.创新绩效考核机制:首创预算绩效纳入政府绩效考核。2011年,国务院批准杭州市开展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市财政局以此为契机,大胆创新考核机制,有力推动了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开展和质量提升。一是预算绩效考核与市直单位综合考评结合。2012年起,市本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得分计入市直单位综合考评总分,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直接影响单位年度综合考评结果,预算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管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二是预算绩效目标与部门绩效考核目标同步。2013年起,我们与市考评办合作,规定预算单位向财政部门申报的预算绩效目标,必须与向考评办申报的部门绩效考核目标保持一致,并同时接受财政部门的预算绩效考核和考评办的政府绩效考核。通过考核力量的整合和考核指标的信息共享,实现了优势互补和相互借力,提高了考核影响力和科学性,也为政府绩效考核的优化提供了有益探索。我们将根据市政府要求,积极探索开展绩效问责,不断深化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

4.创新绩效评价方式:创造性开展居中绩效评价新模式。2014年,我局对部分延续性项目尝试开展居中评价,通过对项目阶段性成效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智慧杭州无线网(”wifi)免费向公众开放项目实施两年后(计划三年完成),市民普遍反映信号接入不稳定,体验效果欠佳。为此我局打破常规,及时启动项目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暂缓后续资金拨付,要求项目单位采取宽带扩容、优化网络 覆盖、引入竞争机制等措施,提升项目效果,为市民和游客畅享智慧城市的便利提供优质服务。与传统的事后评价方式相比,居中评价能及早进行绩效纠偏,更有利于资金高效使用。知名绩效管理专家、上海财经大学马国贤教授表示:“居中评价更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对下一步做法,奠定了一个能够改变政策、再次设置合理路径的基础,杭州这种在财政监管上的做法,在全国并不多见,是一个好的做法。”

五、项目成效

目前我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已基本成熟,为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奠定了扎实基础。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成效:

1.民生投入保障更有效。按照统筹兼顾、民生优先原则,坚持绩效导向,确保每年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杭州市本级民生支出安排从2008年的74.64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46亿元,年均增长16.16%,大大超过同期财政收入增幅,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从71%增长到75%,有效提升了民生事业的保障力度、受益广度和工作深度。一是保弱势,促和谐。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畅通救济渠道。2014年安排医疗补助资金4.97亿元,同比增加27.2%,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助水平达国家标准(320元/人)2.18倍以上。建立健全大病医疗保障和医疗困难即时救助机制,2014年上半年,市本级共救助医疗困难人员28.74万人次,支付救助金4979.83万元,其中90%以上为即时救助,第一时间缓解弱势群体的经济负担,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 贫。二是保底线,促公平。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在提升覆盖率基础上提高整体保障水平。2014年教育经费投入28.8亿元,同比增加14.1%,教育经费投入指数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教育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与比较研究报告》)。2012至2014年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义务教育学校专项经费”5648万元,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义务教育享受同城待遇。三是保权利,促发展。推动民生事业从单纯的物质补助向权利保障转变,确保市民基本权利的落实。通过强化绩效管理,削减低效项目预算,节约的资金用于群众呼声较高的之江大桥取消收费项目,市财政每年承担9100万元运营补贴,取消大桥收费后,路段日均车流量同比增加255.3%,大大缓解了之江路乃至城市西南区域交通拥堵,促进了城西、之江、滨江地区融合和杭州城乡统筹发展,老百姓也得到了真正实惠。民生支出总量的增加和民生支出结构的优化,提高了民生服务质量,让更多百姓共享了杭州发展成果。

2.民生资金管理更完善。2012-2014年,杭州市本级共开展民生项目绩效评价292个,涉及财政资金171.21亿元,市财政局2010-2013年共出具绩效评价《整改反馈意见书》108份,提出整改意见400多条,及时纠正资金和项目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督促项目单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优化项目管理,提高资金绩效。预算单位根据整改要求,或缴回了滞留的项目资金,或完善了业务流程和内控机制,或修订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调整优化资金的使用范围、准入标准、配套要求等。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通过绩效整改,督促相关部门出台或完善制度16项。如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项目的绩效评价,发现部分子项目流程不合理、学员满意率低等问题。根据评价结果,暂停了资金拨付。主管部门根据整改意见,迅速出台相关政策,调整业务模式,重组业务流程,规范了资金和项目管理。2014年绩效目标重点评审论证中,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部门申报的预算进行调整,其中取消或减少预算的项目占66.67%,预算削减比例达42.94%。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清理改革,我市专项资金由原4大类26小类整合为3大类21小类,政策压缩30%以上,涉及财政预算资金压缩20%以上,清理后的专项资金重新修订了管理办法,民生资金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3.财政绩效观念更凸显。随着我市财政绩效管理工作持续推进,“要钱问绩、用钱问效、花钱有责”的财政资金绩效观日渐深入人心。主要体现在:一是领导关注。2013年,“强化项目绩效评价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被列入杭改十条重点工作;人大政协关于加强绩效管理的提案越来越多;人大部门决算审查中项目绩效目标实现情况日益受到审查专家和代表关注。二是单位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市直单位综合考评以来,市级各单位相继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对预算绩效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关心,业务人员的绩效管理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三是专家参与。在向社会征集绩效管理专家时,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各行业佼佼者的主动回应。目前我们除建立了上百 人的专家库外,还与省财政厅、市决策咨询委员会等部门以及众多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库共享,拥有专家资源近600名,为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四是群众关心。每年我们开展的“绩效评价进社区”宣传活动,总能吸引大量群众的积极参与。民生项目绩效评价的实地查看和满意度调查也都能得到市民的积极配合。2014年我们在

“i-hangzhou免费wifi项目”绩效评价中,创新调查形式,开展网上问卷调查,不少网友主动参与并转载,引发较大反响,创纪录地回收有效问卷16989份,《杭州日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201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法》进行修订,首次把“讲求绩效”作为各级预算应遵循的原则之一,并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也把“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作为重要内容。可以预见,预算绩效管理将成为下一阶段财政预算改革的重点和热点,杭州市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将继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着力优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不断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为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撑。

第二篇:构建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的保障机制

构建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的保障机制

(一)设计思路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力图达到公共财政政策的合理调整与和谐社会进程的有机统一。由于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重点解决民生问题,而民生问题的解决则依赖公共财政更多地向民生倾斜,因此,财政政策的选择要以人为本,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真正体现为民理财的民生财政原则。

目前,我国经济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处于转轨时期的市场经济。作为这一关键阶段重要经济调控手段之一的财政政策,在解决民生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其政策取向理应作相应的调整。从远期看,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都要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要比以前任何时期更多地关注民生,实现由“公共财政”向“民生财政”演进;近期要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目标,从政府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入手发挥财政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遵循多支和少收两条基本线索,将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改革、公共卫生和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纳入制度框架进行整体设计,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民生投入的力度,着力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加快建立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二)政策选择

坚持以人为本,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为目标,树立民生财政理念。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和模式。公共财政要求政府在民众的决策和监督下服务于社会全体成员,以满足民众的偏好为己任。而民众的偏好主要是由稀缺性决定的,对于绝大多数民众来说,基本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很稀缺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树立民生财政理念,建立向民生倾斜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要坚持经济和财政优先发展原则,坚持民生为重原则,坚持重点突出原则,坚持量力而行原则。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升民生支出比重,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坚持财政资金向社会事业倾斜。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加大投入与深化改革并重,保障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积极繁荣文体、科技事业。另外,还要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障重大科技项目经费足额及时。

第三篇:如何建立和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机制

如何建立和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机制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建设,对我县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一、我县民生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民生问题,积极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投入。目前,城镇居民收入稳中有升,可支配收入10297元,比上年增长7.5%。99%以上的居民点水、电、路、电话、闭路电视“五通”,95%的居民拥有稳定的砖混和砖土木私宅;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9%;98%的村设有卫生所,91.92%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23%的城镇居民和10%的农村居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了4%以内;社会治安状况逐渐好转,关乎民生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我县的保障水平、发展需求以及民众的心理预期形成一定差距,一些影响民生的矛盾问题正在日渐显现。

(一)基础设施方面

1、房价看涨,中低收入居民无力改善住房条件。

县城10000多户居民中,约有三分之一住在使用了10年以上的平房内,有部分城乡常住居民没有住房,常年租房居住,甚至于有

少部分居民还住在危房里。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盼望改善住房条件,不少农户也想进城购买住房,但面对日益看涨的房价都深表无奈,只能等待观望。

2、投入窘困,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难以满足农民需要。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我县村级集体经济相当薄弱,无力对公益事业进行投入,造成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反差大,城乡居民不能平等享受诸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的现状。虽进行了校舍安全、乡村卫生室改造以及乡村文体广场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农村公共设施总量少、质量低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3、管理滞后,农村公共设施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据反映,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建成的公共设施由于权责不明、管理缺位,造成老化失修,人畜机械破坏、被盗无人管理以及后续维护缺乏投入等问题,难以长期发挥作用,给原本不足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了负担。

(二)就业方面

由于我县工业企业基础薄弱,市场消费能力偏小,规模以上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太少,带动就业效果差,主要以商贸为主的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小,同时,大多数闲散劳动力存在依赖心理,自主创业意识淡薄。

(三)教育方面

1、高中教育质量不高。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群众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考大学成为子女就业的集中选择,由于扩招,造成师资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当地高中教育质量

缺乏信心,学生择校情况比较普遍。

2、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我县教师队伍存在编制紧、优势人力资源补充慢、部分教师素质偏低、教学经验欠缺、责任心不够强,年龄偏大教师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我县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3、职业教育档次偏低。技能型师资紧缺,专业设臵不尽合理,专业培训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培养出紧跟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4、素质教育推行缓慢。受教育导向的影响,教育考核机制偏重“升学率”,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普九”教育目标贯彻不够到位。

(四)社会保障方面

1、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面窄。我县低保金城市发放标准为173元/月,农村发放标准为75元/月,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共有10827户、14403人。其中:城镇2560户、4827人,约占全县城市人口的23%;农村8627户、9576人,约占全县农村人口的10%。

2、社会保险扩面难。由于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劳动保障政策法规意识淡薄,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非公企业社会保险扩面步履艰难。

目前我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共10457名,占全县居民总数的9.5%。①城镇养老保险扩面工作进展缓慢。调研中了解到,养老保障已经受到了城乡各类就业人员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城市自由职业者,他们是城市务工队伍的主力军,因为不少民营企业不给工人缴纳养老金,使其养老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也导致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扩面进展比较缓慢。由于务工人员的养老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造成务工不安心、企业用人不稳定。②农民的养老问题日

渐突出。农民一直走的是“养儿防老”的路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正逐步发生变化,一孩户、双女户逐步进入老龄阶段,父母和儿女分居越来越普遍,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不高,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已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他们的养老如何保障亟待探索。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运行和监管缺陷。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8年在我县试点,经过一年多的扩面运行,至目前已经覆盖全县91.92%的农村人口,成为被农民认可的较为理想的医疗保障措施。调查反映,该项制度在惠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报销起付线高、比例小,救助能力有限;二是手续繁杂;三是对定点医疗门诊的监管不到位。

4、维权任务重。个体、私营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为日后劳动纠纷和处理埋下隐患。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攀升,侵权案件不断增多,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

(五)医疗卫生方面

1、公共医疗卫生事业运行市场倾向,弱化了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保障功能。由于投入不足,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经费和发展资金基本上依靠服务收费,“以药养医”创收运行,导致医疗机构偏重追求经济效益,一些医疗机构推行“承包制”,医务人员收入与服务收入挂钩、“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致使其公益性质淡化,加重了患者的负担。

(六)社会安全方面

1、农资涨价过快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农民群众反映,农业税

减免所带来的实惠被持续上涨的农药化肥、种子地膜等农资价格所抵消,农民种地的成本较免税前增大,相当一部分农民种地靠贷款,导致生活困难。2008、2009两年农资价格比较:2009年种子上涨了20%,化肥上涨了2%,地膜上涨了10%,每亩地成本较上年增加100元左右。

2、物价过高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由于我县粮食、肉食、蔬菜等基本生活资料不能自给,从县外调进各种费用增大,导致生活资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与周边县市相比,肉、菜、蛋等生活资料价格高出10%以上,一些居民因此尽可能压缩肉、菜、蛋的消费。物价过高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供暖服务不能满足城市居民需要,费用较高。群众反映,县城部分住宅区供暖质量差,室内温度长期低于规定标准却得不到有效解决,部分老人和孩子因受冻经常生病。居民取暖费用较高,同比其它县市相差近一倍。据了解,去冬县城有部分楼房居民因暖气不热,又在室内生煤炉或用其他方式取暖。

4、盗窃案件突出,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由于我县流动人口和移民增加,盗窃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车等案件频发,严重侵害了居民的财产安全,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二、改进的意见建议

解决民生问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多措并举,全面覆盖,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实现基本就业、医疗、住房、养老、教育、综治等各方面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政府的综合实力,逐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相关保障制度,5

逐步实现基本的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稳定。对当前能够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社会关注、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研究解决。

(一)坚持富民优先,把提高群众收入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教育,加强全民创业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在狠抓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大力度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化运作,引导城乡居民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增收。

(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切实落实好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一是建立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落实责任追究制,要求各用人单位要定期自查报告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落实情况,对不落实基本社会保障政策的用人单位给予责任追究。二是成立由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安监局、民政局、财政局、广电局、社保中心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落实监察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各单位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法规情况的监督监察,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2、拓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范围。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最大可能的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城乡每个生活困难群众都能得到政府的关怀。

3、逐步增加公益建设投入,努力转变现行“以药养医”现状。突出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社会保障功能,重点抓好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财政全额供给政策的落实,减轻县乡医院运转经费不足的压力,为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奠定基础。

4、规范现行的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树立医务行业新形象。一是

完善落实医疗管理阳光操作制度,保证病人就医费用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二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医疗服务用语,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三是建立医患沟通制度,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打造信用医疗环境;四是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及时受理、处臵病人投诉;五是采取多种方式,收集病人意见,及时反馈改进工作;六是抓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医疗水平。把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纳入医院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医务人员外派实地培训力度。同时,结合国家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争取大城市医师到我县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

6、强化药品进入渠道的监控,确保患者用上合格药品。进一步加强市场流通药品的质量监督,发挥好职能部门在药患间“过滤器”、“防火墙”的作用,切实监控好药品的质量和价格,让广大患者用上放心药、实惠药。

(三)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当前群众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1、建议出台非盈利性住房建设规划。把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规划、建设、使用等一系列工作程序化、经常化和公开化,并逐年落实,有计划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和贫困户住不起房的问题,让中低收入家庭在公正、公平的程序中圆了住房梦,更让全县人民看到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希望。

2、加大就业再就业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创业、就业。在充分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的同时,做实就业指导,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大都有岗可上。

3、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供热缺乏有效监管的问题,建议县上成立由主管部门、质检、消协、物价、供暖企业、热用户代表六方参

与的供热监测组织,加大供热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抓好室温鉴定和企业、用户双方维权工作,建立供暖事故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畅通事故排除渠道,并探索实行新的有效管理模式,确保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

4、强化职业教育,培养优势人力资源。把新生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国民教育,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优势劳动力。一方面,根据市场需要设臵课程和专业,联合县内外企业、国内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培训。另一方面,加强企校联系,搞好就业衔接,力争达到学生毕业“不落地”,直接输送到用人单位,实现校企互惠双赢。

第四篇:民生事业发展纪实

聚民力 顺民意 暖民心

----XXX持续关注民生发展纪实 天下之大,民生为重;百姓疾苦,枝叶关情。一个地区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单纯为了发展经济、积累财富,而是为了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近年来,XXX党委时刻关注民生事业的发展,将百姓民生的改善作为服务基层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XXX凝聚全场之力,顺应百姓意愿,财政投入不断向民生领域倾斜,将XXX建设成为了百姓的幸福之乡,满意之乡。

拓宽增收主渠道

2011年6月8日,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检查验收组在市县农开办领导同志的陪同下对XXX承建的万亩国家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验收,XXX以其高质量的建设水平和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顺利通过验收。

该项目是XXX党委自2009年开始,多次到省市县农业开发部门进行跑动,积极争取上级的农业建设项目支持。2010年5月,通过在省里的两次论证,最终,作为全省13个万亩国家级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县市中唯一的一个水稻作业区,XX县XXX获此良机。

通过项目的建设,年可实现新增优质稻谷168万公斤,新增纯效益454万元,节省水费13万元,项目的完成为XXX建设唐山生态城后方的有机、优质、高效的粮食供应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该场依托稻田养蟹这一传统优势,将把项目区打造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有机优质米生产基地。

这场还将乡村道路建设作为造福百姓十件实事之一,自2009年至今,多方争取建设资金,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先后对虹桥村至隆合村至新杰村、二排干、隆合村至祥和村、三排干、三用干、海滨村至祥源村等多条乡道,总长22.6公里,辐射全场14个村队,实现了“村

村通”,构建起三横七纵的棋盘式网格化布局。

四通八达的乡道网络如同一条条奔流不息的血脉,给该场带来了勃勃生机,有力地拉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了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文明文化促和谐

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以民为本、文化繁荣是古今盛世的基本特征。近年来,XXX把倾力建设立体式、多元化的文化阵地作为强化社会管理、引领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2009年初,投资100余万元,建设集成人教育、图书阅览、老年活动等平台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2009年5月,募集社会爱心资金50万元,创立了撒播“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观念的平台—XXX爱心互助协会;2009年6月,投资350余万元,在永康、虹桥、祥源等村队建成“寓教于乐”的村民中心;2009年9月,投入120万元,创建了服务妇女和儿童生理心理健康需要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2009年11月,创建为群众义务提供法律援助,增强法律知识的法律服务中心;2010年初,投资30万元,建成连接干群桥梁的广播中心;2010年4月,投资90万元,建成集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生态氧吧、廉政文化和道德教育为一体的“农垦新园”;2010年10月,同步建成9个农家书屋,在全场形成全覆盖、立体式、多元化的文化阵地。

群众自愿自发建立了海之韵健身分队、扇子队、腰鼓队、大秧歌队等10多个群众文体队伍,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富足,尊老敬老、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成为社会主旋律,全场社会形成一种老人乐、弱人安、新人喜的良好局面。

一心为民谋福祉

卫生,医疗,教育是百姓心中时刻关注的话题,XXX自2009年开始将卫生、医疗、教育三大热点全部列入造福百姓十件实事之中,将

其打造成为凝聚民气的民心工程。

为了彻底改善场容村貌,XXX成立了25人的环卫队伍,配齐各类垃圾清运车辆5台,实行“户清、村集、场运”的垃圾处理方式,形成村队垃圾清运长效保洁机制,使场域内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彻底的改善。今年,XXX继续加大卫生投入,对场域内的公共厕所实行旱改水改造,将为全场14个村队建立高标准的水冲厕所。

为使百姓早日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场”的愿望,XX在全县率先启动了村队医疗网底建设,投资180余万元,高标准装修了村队医务室,配齐了村医队伍,实行门诊统筹,使百姓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医保政策,今年,XX又邀请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党员专家团20余名专家来场面向百姓进行大型义诊活动,将“健康XX,幸福人民”活动推向高潮,投资30万高标准装修的农场卫生院手术室已经完成,将聘请市县医学专家长期坐诊,使农工群众的就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教育事业的腾飞惠及了全场百姓,本着“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XX党委争取各方支持,投资150万元新建“一日托”幼儿园,满足了全场适龄儿童入学需求,被评选为“省级农村示范园”。同时,三年多来,XX党委连续出资10多万元,高标准、大范围表彰奖励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使全X教师队伍的工作热情得到有效激发,2008年至2009年,XX中考一中上线率由44%上升为52%,2010年,县一中上线率更是达到88.24%,三年的时间里,XXX的教育事业实现了从低谷攀高峰的华丽转身,获得了县委县政府授予的“教育工作先进场镇”的荣誉称号。

真情温暖千万家

2009年4月,着眼于填补各级救助政策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动员全社会的爱心力量投身慈善事业,XX县XXX爱心互助协会顺势而生,先后募集爱心慈善资金81.1万元,为开展大规模、高标准的慰问救助活动建立了制

度上的保障和资金基础。

2009年秋,农场领导历时3个月,走遍全场400户救助对象,通过房屋维修、技能培训、实物救济、资金帮扶等形式,与65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确立分类救助对象19户。投入资金45万元,维修16户残疾、特困家庭房屋。

连续两年举办专项救助启动仪式,针对大中专贫困生、特困残疾人家庭、贫困户危房改造、大病户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助计划:募集社会资金40余万元,开展了“圆梦行动”;落实资金28.9万元对196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救助;投入救助金4.5万元,救助贫困家庭大中专学生38人次;向大病返贫户发放救助金5万元;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改造贫困户危房26户,一系列救助政策的落实,受益群众565户次,占全场农户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成为了建场50多年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覆盖最广的系列慰问关爱活动。

不仅如此,XXX将关爱老年人作为温暖家庭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连续两年在重阳节举办“夕阳正红”联谊会和“融融重阳节、殷殷敬老情”联谊会,对选出的18名孝老爱亲的好儿女、同甘共苦的好夫妻、含辛茹苦的好母亲、老有所为的老干部等典型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对10户敬老爱老和谐家庭进行了表彰,并为他们颁发了奖牌和奖品。

三年来,XXX党委关注民生事业的脚步从未停歇,农工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宜居、困有所助……民生事业的稳步发展诠释着一农场党委以人为本,心系群众的执政理念,但是他们深知,不能满足于取得的点点成绩,要向着更高的目标追求,沿着科学发展的大道,将一农场的“民生蓝图”描绘的更加灿烂辉煌!

第五篇:创业导向促进企业绩效

创业型企业应不断加强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建设,确保整个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有助于创业导向向企业绩效的顺利转化。

在当前快速变革、竞争加剧的外部环境下,企业必须不断寻找创业机会,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绩效,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要实现该目的,企业创业导向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同学者对创业导向促进企业绩效的背后机制这一问题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为了发现创业导向促进企业绩效的背后机制,我们对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做了问卷调查和研究分析。通过对回收的132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创业导向的先动性、创新性、风险承担性维度均正相关于企业绩效;学习导向在先动性、创新性与企业绩效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风险承担性与企业绩效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创业导向:“如何做”而非“做什么”

创业导向指企业决策制定类型、方法和实践中的创业特性,它反映的是“企业如何去做”而不是“企业做什么”。

创业导向概念的引入也体现了战略管理研究由战略内容向战略过程研究范式的转变。Miller总结了创业型企业的特征,认为创业型企业应该是参与产品市场创新、承担一定风险、领先于竞争者创新的企业,基此,许多学者都认为,创业导向包括创新性(innovativeness)、先动性(proactiveness)与风险承担性(risk taking)三个维度。与Miller等人不同,Lumpkin和Dess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创业导向的维度除了创新性、先动性、风险承担性外,还包括自主性(autonomy)、竞争进取性(competitive aggressiveness)。

创新性反映了企业从事和支持可能产生创新产品、服务或工艺流程的新思想、试验、创造等的倾向。创新性越高,公司的技术或产品市场创新程度越高(通过

创造、引进新产品和新技术),有助于企业追求新的发展机会,有利于企业获取超额的经济报酬。

先动性指企业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并做出积极反应,从而抢先竞争对手获取先行者优势。高先动性企业更可能成为市场的先驱者,抓住隐现的市场机会—凭借其拥有的“先行者优势”索取较高的市场价格,领先竞争对手获取较高的市场份额。此外,先动性还有利于企业主导市场分销渠道以及建立品牌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最终领先竞争者抢占市场。

风险承担性指企业向具有较高失败风险的项目中投入较多资源的意愿,反映了企业由稳定的常规战略向探索未知领域转变的意愿程度。虽然有研究指出稳定的常规战略可能会导致较高的平均绩效,但是从长远来看,冒险的战略有利于企业抓住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持续成长。

学习导向与企业绩效

现有研究对“学习导向”主要有两种不同视角:一种基于组织文化,认为学习导向是组织内学习发生所依靠的信息产生与分享机制;一种基于认知,认为其包括共享愿景、共享心智模式以及解决问题的开放性。

当然,这两种视角不能被截然分开,企业的价值观与其组织学习的行为、过程是内在关联的,学习导向的价值观体现在企业获取、创造、转移知识的行为与过程中,伴随着企业知识学习行为与过程的改变,现有的学习观以及规范就会受到挑战新的价值观形成。综合以上两种视角,Sinkula等人将影响企业学习倾向的组织价值观定义为企业的学习导向,包括:学习承诺(commitment to learning,企业价值观里学习的重要性程度)、心智开放(open-mindedness,企业主动质疑现有的惯例、假设及想法的程度)、共享愿景(shared vision,企业开发持有组织成员普遍接受理解的组织焦点的程度)三个维度。

随着企业不断成长,学习导向对企业提高竞争力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Huber指出,学习导向是企业在动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得以持续发展的助推器。Baker 和

Sinkula研究发现,学习导向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Fiol和Lyles认为,学习导向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和绩效。在当今快速变革的时代,如果某一企业比其竞争对手的学习导向低,那么该企业的生存都将面临困难,只有拥有比竞争对手更高学习导向的企业才能保持持续生存与发展。

学习导向的中介作用

创业导向是企业积极追求新机会的战略及行动。随着企业的创业导向提高,为了收集到与新机会的相关信息,企业的学习承诺也会上升。创业导向的创新性维度会促进企业摒除阻碍集体学习的传统权威、惯例的束缚,企业创新性越高,意味着企业越富有弹性,越有可能授予组织成员发挥其创造性,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想法,在高度创新性的组织环境下,组织成员的学习热情容易被激发起来,从而有助于企业内部学习承诺的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性越高,意味着组织鼓励员工尝试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容忍员工提出看似荒诞错误的想法,企业也愿意接受员工提出的建议方案并且愿意尝试依其方案进行实践,因此,在风险承担性较高的组织环境下,组织成员的想法不会被已有的惯例所束缚,这将有助于企业内部成员间心智开放性升高、学习承诺增强。创业型企业往往会表现出较高的先动性特征,企业要保持较高的先动性,就需要时刻进行环境扫描,广泛收集环境中可能蕴藏的发展机会的信息,环境扫描活动频率的增加又会促进企业从外部获取信息以及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传播,这将有助于组织学习活动的开展,此外,企业拥有的先动性特征有助于企业扩大其学习范围。

创业导向在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过程中往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创业导向只是追求新机会的倾向,而不是追求新机会的具体行为,因此它并不会必然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作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的作用。

珠三角的经验:创业导向促进绩效

我们选择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企业作为实证研究样本发放地。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企业数量众多、所跨行

业广泛,适合做大样本的数据收集,此外,近年来,新《劳动法》、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的冲击较大,幸存下来的制造业企业大多数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适合进行创业导向、学习导向方面的研究。借助中山大学珠三角校友会及EMBA学员的帮助,我们回收了132份有效问卷,问卷均由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填答。在这132家企业中,员工人数少于100人的企业有32家,占24.2%,员工人数超过500人的企业有62家,其余38家企业员工人数在101至500人之间;1993年前成立的企业有42家,2003年后成立的企业有15家,其余75家企业成立时间均在1994年至2003年间。

实证研究表明,创业导向的先动性维度、创新性维度以及风险承担性维度均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结论与基于欧美国家情境研究得出的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我们发现,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的先动性、创新性维度与企业绩效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创业导向的风险承担性维度与企业绩效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现有的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成果,为全面理解创业导向向企业绩效转变的过程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角。

本研究结论对我国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启示:①本研究表明,创业导向的各个维度(先动性、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对企业绩效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意味着在当今不断变化的动荡环境下,企业应不断培育“创业精神”,敢于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改进创新,密切关注、预测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从而有利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保障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②本研究结论显示,创业导向向企业绩效的转化过程是通过学习导向起作用的,因此,创业型企业应不断加强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建设,确保整个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有助于创业导向向企业绩效的顺利转化。

下载构建绩效导向的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绩效导向的民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红林农场加大民生投入(范文模版)

    红林农场移交昌江后民生投入力度大 昌江政府网1月7日讯(通讯员林朱辉 林立运)2014年3月红林农场属地化管理以来,在昌江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以农垦改革“三融入”为目标,在基础......

    构建三个保障机制激发农村党员活力

    构建三个保障机制激发农村党员活力 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依兰县以落实党员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为突破口,构建三个保障机制,为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提供......

    浅析构建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论文(5篇)

    1 构建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意义重大机制是事物的内在构成及其运行机理。重特大疾病是指医治花费巨大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重特大疾......

    坚持惠民导向 保障改善民生

    坚持惠民导向 保障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结合点、着力点。一方面,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

    社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

    社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保障机制 摘要:文章分析了社区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地从机制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服务转型提升等方面探讨了社区......

    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富裕民生、突出改善民生、......

    乡镇年度社会民生事业工作总结

    乡镇年度社会民生事业工作总结 2015年,在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乡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核桃产业 我乡继续实施“双百万”工程,进一步扩大核桃种植......

    民生与社会事业发展

    民生与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