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办法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的处臵能力,预防和减少资金业务风险的发生及风险造成的损失,保证资金的安全、高效运作,根据•***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资金营运业务管理办法‣以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风险预警、实时监测、报告及时、依法合规、审慎稳妥”的原则处臵资金业务风险预警,避免或减少损失,把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按照统一指挥、部门联动的原则组织实施,各部门应统一认识,按照自身的职责各司其职,服从指挥,坚守岗位。
(三)正确识别资金风险,根据不同风险类型采取不同的处臵措施,严格处臵程序,措施得力,方法得当,依法、快速、高效、稳妥地处臵风险和突发事件。
(四)注意保密,控制舆论和事态发展,防止资金风险蔓延的发生。
(五)以明确责任、信息共享、维护稳定的原则依规依法做好处臵工作。第三条
本办法风险预警的范围:
(一)因信用风险,已经或可能致使我社遭受资金损失,包括以下情况:
1、因交易对手或投资对象的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对我社债权已经或可能造成损失;
2、因交易对手违约已经或可能导致我社遭受资金损失。
(二)因流动性风险,使我社遭受资金损失,包括以下情况:
1、因市场资金紧张、融入资金渠道不畅或遭遇非计划内的大额资金流动等原因,已经或可能致使我社出现流动性风险;
2、因交易对手资金未能及时达账,已经或可能使我社产生流动性风险。
(三)因操作风险,已经或可能造成我社的资金损失,包括以下情况:
1、因失误导致资金划拨出错造成的损失,包括错入他人账户无法追回的资金损失;
2、因资金清算渠道不畅或人为失误等原因致使资金未能及时划付或债券未能按时交割,已经或可能造成我社的违约损失。
(四)因市场风险,已经或可能造成我社资金损失。
(五)因法律风险,已经或可能造成我社资金损失。
(六)因政策风险,已经或可能造成我社资金损失。
第二章 组织设置及职责 第四条 设臵“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臵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联社理事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联社经营班子成员及计划资金财务部、会计结算部、科技信息部、行政管理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的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计划资金财务部,主任由计划资金财务部总经理兼任。
第五条 计划资金财务部负责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臵的统筹工作。主要职责是根据业务的发展和管理需要,修订、完善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臵制度。
第六条 联社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臵组织机构主要职责:
(一)领导小组职责。
1、决定启动、终止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臵方案。
2、统一领导和指挥应急处臵工作,并协调辖内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应急处臵工作。
3、决定风险预警应急处臵措施和信息披露的相关事项。
4、负责处臵工作中重要事项的决策。
(二)领导小组成员部门职责。
各成员部门在联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负责处理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应急工作事项,并提出相应的应急处臵建议和措施,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各成员部门具体职责如下:
1、计划资金财务部:负责资金、债券和票据等交易的联系和交割,确保资金、债券和票据融入、融出渠道的畅通。在应急处 臵过程中,计划资金财务部要发挥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成员身份优势,加强纵向和横向联系,在市场上寻找信誉高、口碑好、经营状况良好的交易对手,保证资金畅通。
2、会计结算部:负责资金及时、准确清算。在应急处臵过程中,会计结算部要确保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准确清算,正确执行资金的融出、融入指令,保证资金安全。
3、科技信息部:负责技术保障。在应急处臵过程中,科技信息部要确保联社计算机设备及网络系统有足够的软硬件技术支持,有关信息数据必须做好备份。对要害岗位的人员,至少应配臵两名替换,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因人员的缺岗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4、行政管理部:在应急处臵过程中,主要负责紧急信息的发布、联社发文、文件归档,确保领导小组成员部门之间信息能及时传递,协助计划资金财务部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5、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在应急处臵过程中,主要负责法律法规的审核及咨询,协助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臵领导小组解决法律法规相关方面等问题。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负责资金业务风险处臵预案的拟定、修改和报送工作。
2、接收、处理、上报、通报有关信息资料。
3、负责资金业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和维护,预警指标的设定和调整。
4、收集、保管有关档案资料。
5、协助领导小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及部门做好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臵工作。
第三章 预防和预警机制
第七条 预防预警制度和系统建设
计划资金财务部应对资金业务存在的隐患和暴露的安全问题,建立相应的预防预警标准,设臵风险预警线,做好风险模型的预警压力测试。根据非现场监测、现场检查及其他渠道所获信息及时对资金业务风险状况做出判断,有效预防突发事件发生。
第八条 预警信息处理
计划财务部要加强对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分析,注重对影响资金业务风险的跟踪研究,根据判断即将发生的风险预警事件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同时加强与交易成员的信息沟通,听取有关建议和意见,改进预防预警措施。
第九条 风险预警压力测试
根据•中国银监会印发†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7‟91号)中关于“金融机构可以依据本行业发展、风险状况和某项压力测试具体内容的程度,确定不同的测试方法”的要求,结合我社实际情况,将压力测试分为敏感性测试和情景 测试。敏感性测试旨在测量单位单个重要风险因素或少数几项关系密切的因素由于假设变动对信用社风险暴露和信用社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情景测试是假设分析多个风险因素同时发生变化以及某些极端不利事件发生对信用社风险暴露和信用社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压力测试中通常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章 资金业务风险的等级界定
第十条 根据业务的性质和影响程度,资金业务风险预警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一级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包括:
1、交易对手或投资对象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或虽未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但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并被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终止法人资格,对我社债权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资金损失;
2、交易对手或投资对象财务状况恶化,或资金来源不稳定,对我社债权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资金损失;
3、交易对手或投资对象发生重大违规事件等原因,可能对我社债权造成资金损失;
4、交易对手违约已经或可能导致我社的资金损失;
5、因交易员的道德风险,出现恶意买空或卖空行为,经与交易对手协商,无法通过撤销交易弥补,已经或可能对我社造成重 大的资金损失及信誉风险。
(二)二级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包括:
1、融资或投资业务逾期未能收回本息;
2、因市场资金紧张、融入资金渠道不畅或遭遇非计划内的大额资金流动等原因,致使我社出现短期流动性风险,影响到我社的正常支付或资金运用;
3、因质押券不足、融入资金未能及时达账或遭遇当日非计划内的大额资金流动等原因,致使我社当日头寸不足造成流动性风险;
4、因资金划拨出错致使我社遭受资金损失;
5、因交易员非恶意性质的操作风险,造成我社买空或卖空的行为,经与交易对手协商,可以通过撤销交易弥补,但需承担一定的违约损失;
6、因市场风险,使我社交易类债券资产面临较大程度的潜在浮亏,且潜在浮亏额达到债券资产总额的3%或以上;
7、因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已经或可能对我社造成资金损失。
(三)三级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包括:
1、因交易系统、簿记系统、清算系统未能正常运作或其他人为失误,造成交易无法正常进行、债券无法正常交割、资金无法正常清算,从而导致违约事件的发生;
2、因政策法规的变动,导致已经签订的合同或已达成的交易可能与新的政策法规有冲突,而需与对手协商变更合同或交易事 项的情况。
第五章 报告程序及应急处置
第十一条 一级资金业务风险预警报告程序及应急处臵。
(一)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将事件的具体情况直接上报领导小组;
(二)联社经营班子研制处臵措施方案;
(三)成员部门研制解决资金流动性缺口的弥补方案;
(四)向监管部门、省联社及资金市场管理机构汇报情况;
(五)及时做好相应的信息披露的工作。
第十二条 二级资金业务风险报告程序及应急处臵。
(一)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将事件的具体情况向领导小组主管资金业务领导汇报;
(二)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应急处臵措施方案,供选方案如下:
1、出售流动性高的债券、票据等回笼资金;
2、分散性地寻找尽可能多的资金融入渠道;
3、向省内资金充裕的农信社融入资金。
(三)应急处臵措施方案经领导小组组长批准后,由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执行。
第十三条 三级资金业务风险报告程序及应急处臵。
(一)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事件的 具体情况向领导小组主管资金业务领导汇报,批准后由计划资金财务部总经理负责处理。
(二)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应急处臵措施方案,供选方案如下:
1、属买空或卖空性质的操作风险,根据风险程度和实际情况,可分别或同时采用如下方案:
(1)与对手方协商,通过撤销原交易或换券的方式解除风险;(2)尽量通过反向操作将损失减少至最低限度;(3)通过融券的方式先解燃眉之急。
2、属交易系统/簿记系统/清算系统无法正常运作引起的操作风险,采用如下应急方案:
(1)属非清算系统的,通过应急交易方式或协议方式达成交易;
(2)属清算系统的,寻求其他清算渠道;确认资金无法汇出的情况下,立即通知交易对手撤销交易或更改清算日期,对不能撤销或更改的交易,与对手方协商补偿措施,尽量将损失降至最小。
(三)应急处臵措施方案经领导小组组长批准后,由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执行。
第六章 后期处置
第十四条
总结评价
(一)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应急处臵结束后,由领导小组组长组织相关人员对事件成因、处臵结果等进行全面剖析,检讨风险识别及应急处臵的方法、程序,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限期改进。
(二)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办公室应针对当次资金业务风险事件进行总结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上报领导小组,并根据领导小组的整改意见进行改进,完善管理措施、评级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进一步提高资金业务风险预警意识,提高应急处臵水平。
第十五条
责任认定与问责
对发生资金业务风险事件上报缓慢、隐瞒不报的,追究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六条 奖励与表彰
在资金业务风险预警应急处臵过程中,对阻止事件进一步扩大化,有效地降低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成功地追回资金或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损失的有功人员,给予适当奖励与表彰。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负责制定、解释和修改。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风险岗位廉能预警处置办法
风险岗位廉能预警处置办法
第一条 为全面推进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加强风险岗位廉能风险预警处置管理,从源头上强化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提高行政效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风险岗位廉能风险预警处置采取“前期预警提醒、中期预警评估、后期预警处置”的模式,及时化解风险岗位廉能风险,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行为。
第三条 风险岗位廉能风险预警对象主要为具有行政审批权、公共资源配置权、资金管理分配权、干部人事管理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党政一把手和其他易引发腐败现象等风险岗位。
第四条 建立风险岗位预警信息收集系统。各科室固定1名工作人员为廉能风险信息管理员,具体负责本科室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预警信息的收集、报送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建立完善预警信息收集渠道。预警信息收集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内部渠道包括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纪检监察信访与案件检查分析、工作调研、专项检查和执法监察等。外部渠道包括群众信访反映、群众评议、新闻媒体披露、问卷调查、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等。收集的信息内容包括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要工
作部署、大额资金使用等情况和问题;各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反映的情况和问题;风险岗位人员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六条 建立风险岗位预警信息分级管理机制。根据风险岗位在廉能两方面存在问题的程度,实行由低到高“三级预警”管理。
(一)三级预警范围、处置方式及完成期限。
1、启动范围:
①群众有举报,社会有反映的;
②工作人员民主测评或考核满意率较低的; ③工作生活中自我要求不严,干部职工有议论的;
④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职责或有其他问题,组织认为有必要提醒的。
2、处置方式:
①组织谈话。根据群众反映,对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一般性问题的工作人员,由办党组决定对其谈话,要求其对组织需要了解、核实的问题如实作出回答或说明。
②重点提醒。针对工作人员岗位变动、职务升降、“红白喜事”以及因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等因素影响,可能发生廉能风险的事项进行提醒谈话。
3、完成期限:一般在办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析调查定级后一周内完成。
(二)二级预警范围、处置方式及完成期限。
1、启动范围:
①警示提醒后仍未改正的;
②未履行岗位职责或履行不到位,有失职渎职、不作为或者滥用职权行为,可能造成廉能问题的;
③执行方针、政策、决定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
2、处置方式:
①告诫劝勉。对警示提醒后仍未改正的,未认真履职或履行不到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告诫,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②纠正偏差。对在执行方针、政策、决定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工作人员通过书面或面谈等方式,告知其存在的问题,要求其纠正错误倾向,终止错误行为。
③督促整改。对举报、测评反映出的问题比较严重,但又不构成违纪或有违纪倾向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说明或提出整改措施。
3、完成期限:
诫勉纠错的期限根据诫勉纠错对象存在问题的轻重程度确定,最长在办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析调查定级后不超过10天。诫勉纠错对象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制定措施并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办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其纠错落实情况,并将相关情况报办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三)一级预警范围、处置方式及完成期限。
1、启动范围:
①诫勉纠错后仍未改正的;
②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不正之风或违纪违法案件负有责任,但可不予纪律处分的;
③具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所列举的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纪律处分,或者情节轻微,可不予处分的。
2、处置方式:
①限期整改。对已实施错误行为,构成轻微违规违纪,但可不予处分的工作人员,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及时改正。
②强制履行。对诫勉纠错仍未改正的,或对职责管理范围内发生违纪违法案件负有责任,但可不予处分的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剖
析其错误根源,强制其认真履行职责,并进行跟踪督导。
3、完成期限:
限期整改的期限根据存在的问题的轻重程度确定,最长不超过20天。限期整改对象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办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其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并将相关情况报办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第七条 廉能风险预警的处置实行分级负责。
三级预警由预警对象所在科室主要负责人负责,涉及主要负责人的由办分管领导负责。
二级预警由预警对象所在科室的办分管领导负责。同时,办监察、人事、法规部门根据问题内容协助处置。
一级预警在办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监察、人事、法规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员根据问题内容进行处置。
第八条 开展风险岗位预警信息分析评估。办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到预警信息后,应及时对收集到的信息从信息来源、数量、内容等方面进行辨识、分析,确定预警等级并提出处置建议。
第九条 实行前期预警提醒。在重大节假日、重大险情灾情发生时
间节点、重要阶段性工作开展之前等廉能风险易发期,办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局干职工或有关工作人员,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发布风险岗位前期预警提醒。
第九条 建立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预警责任制。预警信息员在重大工作开展前或发现风险苗头时,应及时向办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预警信息;办公室接到预警信息后,应及时分析评估,提出处置建议,下发预警通知书,并加强督查,督促有关科室采取切实措施予以防范。对未报、漏报和报送信息不及时,接到预警通知书后未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或防范措施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办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在全办范围内通报批评;如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将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十条 办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根据上季度预警对象不同的处置结果,有针对性分岗位进行预警提示。
第十一条 建立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预警台帐。办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及时收集、整理风险预警信息、处置和反馈情况,建立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预警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办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行。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六日
第三篇:廉政风险预警处置办法
县文广局廉政风险预警处置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规范廉政风险预警处置工作,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廉政风险预警处置(以下简称预警处置),是指依托党风廉政建设信息管理和运用,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具有轻微违纪行为的单位和党员干部,以实施黄色、橙色和红色三色预警的方式给予警示,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及时化解廉政风险,防止廉政风险演变为腐败问题。
第三条 实施预警处置,应当坚持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把握政策、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 预警处置工作由县文广局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组织实施。
第二章 廉政风险信息管理信息收集
第五条 建立廉政风险预警信息网络,实行预警信息二级管理结构。确立1名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员,负责收集并向文广局党组上报廉政风险信息。
第六条 廉政风险预警信息收集的重点内容是:
(一)行政许可和审批、行政处罚、行政事业性收费、执纪执法、便民服务情况;
(二)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情况;
(三)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出让情况;
(四)领导班子成员履行职责、开展业务、社会交往、处理个人有关事项情况;
(五)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六)党员干部落实《廉政准则》及廉洁自律规定情况;
(七)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处理情况及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情况;
(八)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情况;
(九)在日常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十)其它情况。
第六条 廉政风险预警信息收集途径:
(一)信访举报和投诉、案件检查、专项检查、执法和效能监察、政风行风评议、政风行风信箱(热线)、电子监察等;
(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
(三)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访问相关单位服务对象和业务工作对象;
(四)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五)选人用人满意度测评结果;
(六)其它途径。
第七条 建立廉政风险信息库。各股室各下属单位要及时向县文广局党组上报廉政风险相关信息。县文广局党组将收集到的廉政风险信息和相关分析材料及时汇总、收编入库,进行规范化、动态化、实时化管理,充分发挥风险信息的综合效用。
第八条对廉政风险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按照风险信息所反映问题的轻重程度,对有关单位或党员干部由低到高分别实行黄色、橙色、红色三个等级预警,红色预警为最高等级、黄色预警为最低等级,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第九条 县文广局党组及时召开预警处置工作专题会议,根据廉政风险信息管理员提交的风险信息及有关建议,评定预警等级,确定处置措施,根据情节轻重形成专题会议纪要。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启动黄色预警:
(一)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一般性问题的;
(二)在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方面存在一般性问题的;
(三)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需要引起组织重视并加以整改的;
(四)其他需要启动黄色预警的问题。
第十一条 实施黄色预警,应采取下列处置措施:
(一)发出预警通知书,要求预警对象在规定时限内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分析原因,写出剖析材料;
(二)对单位责任领导或涉及的党员干部进行预警谈话;
(三)责成对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启动橙色预警:
(一)在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方面群众反映问题比较集中和突出的;
(二)群众不断越级、重复信访,需要引起有关单位和领导重视并做好群众工作的;
(三)黄色预警后未落实整改措施或整改不到位的;
(四)一年内被两次实施黄色预警的,第二次直接给予橙色预警;
(五)其他需要启动橙色预警的问题。
第十三条 实施橙色预警,应采取下列处置措施:
(一)发出预警通知书,要求预警对象在规定时限内就有关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写出剖析材料;
(二)对单位主要领导或涉及的党员干部进行预警谈话;
(三)督促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并视情况开展询问与质询;
(四)对预警对象进行内部通报批评。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启动红色预警:
(一)橙色预警后未落实整改措施或整改不到位的;
(二)一年内被两次实施橙色预警的,第二次直接给予红色预警;
(三)具有违反党纪政纪规定的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可以免予纪律处分的;
(四)其他需要启动红色预警的问题。
第十五条 实施红色预警,应采取下列处置措施:
(一)发出预警通知书,要求预警对象在规定时限内就有关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写出剖析材料,落实整改措施;
(二)对单位领导班子集体或涉及的党员干部进行预警谈话;
(三)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整改;
(四)对预警的党员干部视情况可给予离岗学习、停职检查直至免职的处理。
第三章 预警处置实施
第十六条实行预警处置,根据预警对象的级别与职务,按照以下权限履行审批手续:
(一)对涉及同级党组织管理的单位或者单位正职实行预警处置,报经县文广局党组书记批准;
(二)对涉及同级党组织管理的单位副职和其他一般党员干部实行预警处置,报经县文广局党组副书记批准;
第十七条预警通知书,应当告知预警对象群众反映或存在的问题,要求对有关问题作出书面答复,认真剖析原因,限期整改到位。预警通知书的起草、签发、送达等按照相关要求办理。第十八条实施预警谈话,应当遵循以下步骤:
(一)拟定谈话提纲。就预警对象需要警示的有关事项、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错误事实以及整改要求等列出谈话提纲,交主谈人。
(二)确定谈话人员。对预警对象实施谈话,必须有两人以上参加,主谈人一般为县文广局党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
(三)实施预警谈话。对黄色预警对象,要告知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及时进行提醒,要求其作出解释、说明和整改承诺;对橙色预警对象,要就有关问题及时予以诫勉,提出整改要求;对红色预警对象,要指出错误事实,严肃批评教育,责令其限期纠正。预警谈话要做好记录,经预警对象核实签字后,统一归档。
第十九条 采取询问与质询、内部通报批评、发出纪律检查(监察)建议书、离岗学习、停职检查、免职等其他处置措施,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办理和实施。第二十条 限期反馈整改情况。黄色、橙色、红色预警对象,在接到预警通知或接受预警谈话后,应在20个工作日内将需要说明的情况、剖析材料、整改措施及整改情况等,以书面形式回告县文广局党组。特殊情况下,经主要领导批准,红色预警对象整改期限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一个月。
第二十一条督查整改落实情况。对预警对象整改落实情况,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暗访等形式进行检查督办,填写《预警处置督查情况反馈表》,提出督查意见。达到整改要求的,按审批权限解除预警;对未达到整改要求的,按程序转高一个等级进行预警,红色预警转为立案查处。
第二十二条 县文广局党组认真做好预警处置结果通报及综合分析工作。
第二十三条 在实行预警过程中发现的案件线索,应及时移交县文广局党组或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四条 人事监察室按照《预警处置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及时整理相关工作资料,建立完善预警处置工作台账。同时,建立预警处置个案卷宗,由纪工委存档备查。
第四章 预警处置监督
第二十五条 实施预警处置,必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严守纪律。
第二十六条 在实行预警处置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对应预警的廉政风险问题压瞒不报、隐瞒不办的;
(二)对应当予以预警处置,拖延办理或不予办理的;
(三)对反映问题严重应当立案查处,而实行预警处置的;
(四)对必须给予纪律处分,而代之以预警处置的;
(五)其他问题。
第二十七条 县文广局党组将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加强对预警处置工作的检查考核。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是:
(一)各单位领导班子重视、研究预警处置工作及有关领导履行职责情况;
(二)单位廉政风险信息员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具体承办预警处置工作情况;
(三)预警处置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
(四)其他情况。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
第五章 附 则
本办法由县文广局党组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廉政风险信息管理制度
1、明确廉政风险信息管理机构。县文广局党组为廉政风险信息的管理机构。
2、畅通廉政风险信息收集渠道。确定廉政风险信息收集重点,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各类风险信息,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轻微违纪问题。
3、落实廉政风险信息管理员职责。廉政风险信息管理员负责做好风险信息收集、整理、日常登记工作,并对风险信息进行调查核实和分析评估,提出预警等级和处置措施建议。
4、实行廉政风险信息举报受理保密原则。县文广局党组、人事监察室及廉政风险信息管理员等相关人员要严格执行保密纪律,对风险信息未实施预警处置之前不得随意泄露有关情况。
预警等级评定制度
1、县文广局党组负责开发区廉政风险预警等级评定工作。
2、县文广局党组将不定期召开预警处置工作专题会议,对廉政风险信息管理员提交的风险问题,进行集体审核研究,评定黄色、橙色、红色预警等级,明确相应的处置措施,并安排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形成会议纪要。
3、廉政风险预警等级评定时,有关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应予以回避。
第四篇:医疗风险预警及处置办法(安医大)
医疗风险预警及处置办法
(安医大)
为了保障各项医疗技术的安全实施,保障病人医疗安全,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隐患,保障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声誉,促进医院整体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本办法。—、目的
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发现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诊疗、护理、服务态度等)存在异议,或医疗工作存在某些缺陷,以及某些医疗的特定情况,有可能演变为医疗纠纷时,必须发出医疗风险预警。医院主管部门及科室必须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对医疗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方案,在提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力争及早的化解医疗纠纷隐患。
二、范围
医疗风险是指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可能发生医疗失误或过失导致病人死亡、伤残以及躯体组织、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受损等不安全事件的危险因素,无论不良后果是否发生以及患者是否投诉,均属预警监控范围;
三、原则
医疗安全预警工作要遵守“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为准绳,以深挖细找医疗质量和安全各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主要手段,达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警示责任人,从而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
四、要求
医院领导、职能管理部门、各科室、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按职责和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预警及处置工作。
五、医疗风险预警分级依据
医疗风险预警级别表示演变成医疗纠纷的可能性大小和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主要有:
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是否可以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
六、医疗风险预警的范围及处置办法
(一)一级预警范围及处置办法
一级预警:指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操作规程和常规,但尚未给患者或医院造成损害或招致患者投诉等不良后果的情形或者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轻,有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问题可以解决
一级预警范围
1、违反工作纪律
(1)上班或值班时间擅自离岗、脱岗,班前班中饮酒影响正常工作。
(2)为患者进行诊疗服务过程中,不遵守职业礼仪,聊天、打手机。
(3)违反职业道德和医疗保护原则,不负责任地透露或散布有关患者的情况;
(4)不负责任地任意解释医院规定和其他科室、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患方误会或不满;
(5)诊疗工作中违反各项医疗保险有关规定;
(6)违反医德规范,以医谋私,吃拿卡要,收受红包。
2、违反诊疗规范
(1)违反首诊负责制有关规定;
(2)危重患者来诊后,未在3分钟内开始抢救;
(3)危重患者在做CT或MRI等检查前医疗风险预料不足或途中无医护人员陪同;
(4)门急诊医师对3次就诊未能确诊的患者未安排会诊或请上级医师复诊;
·
(5)门诊、急诊或住院医师会诊时,未在规定时限内到达,或未诊查患者只看病历进行“书面会诊”或“电话会诊”;
(6)医生无暇书写书面医嘱,口头医嘱较多;
(7)门急医师不见病人即开具“住院通知单”;
(8)病房医师不查病人即开写医嘱;
(9)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不认真,记录、签名、审签不规范、不及时:
(10)住院患者病情恶化治疗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指导;
(11)疑难病例未及时提请科内、科间或院内会诊;
(12)对需要立即执行的医嘱,医师未通知护理人员从而导致执行延迟;
(13)对危重患者未进行床头交接班,或未按规定书写交班记录;
(14)临床医师发现传染病未按要求进行报告,出现迟报、漏报;
(15)麻醉医师对手术患者术前未查房,或术后24小时内未随访;
(16)手术科室对重大手术未按手术分级管理权限履行报批手续;
(17)手术医师在手术后未及时诊查患者,患者手术后3日内无上级医师查房。
(18)错发、漏发药品,但未造成不良后果,尚未引起患者投诉;
(19)因医方对择期手术准备不足,延误手术进行;未按医院要求上午九时准时开展手术;
(20)供应或使用过期失效的灭菌器械或不合格材料,尚未造成不良后果;
(21)护理环节未正确执行医嘱;
(22)错采标本,错贴标签,错用抗凝剂等导致不能正常检验;
(23)违反处方管理规定,药物适应证、禁忌证、剂量、用法、配伍等方面出现错误,尚未造成不良后果;
(24)发生严重工伤、重大事故、传染病暴发流行等事件时,未及时上报;
(25)患者转科治疗过程中,转出科室未提前联系妥当或转入科室借故拒绝或拖延转入。
3、医疗保障缺陷
(1)抢救药品器材质量不合格,过期失效,供应、补充、更换不及时,账物不符;
(2)设备、器材出现故障,维修不及时影响正常使用;
(3)医技科室对仪器设备疏于维护,违规操作,导致结果失真;
(4)医技科室疏于查对,弄错标本、项目或检查部位;
(5)遗失检查检验标本;
(6)特殊标本、病理标本保存时间不符合上级规定;
(7)检查检验结果出现可疑、互相矛盾资料或意外阳性结果时,未进行复核、主动报告或未通知临床科室及时重查;
(8)药剂科未能及时发现处方中用药不当、用法错误、配伍禁忌、违规超量等风险;
(9)调配中药处方时,对需要先煎、后下、冲服等特殊处理的药物未另包注明;
(10)调配中草药不使用计量器具;
(11)营养餐内有异物或质量、卫生达不到规定要求;
(12)划价收费错误,导致患方不满;
(13)计算机网络疏于维修和管理,导致运行障碍,影响正常工作。
4、诊疗记录缺陷
(1)门急诊医师未及时、规范书写门急诊病历;
(2)门急诊病历、住院病历中未记录药物过敏史,输血患者未记录输血史;
(3)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及规定应当记录的其他资料;
(4)对转科转院患者,未书写转科、转院或出院记录;(5)对意外死亡病例,未及时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
(6)大中型手术未按手术分级管理规定进行术前讨论并完成讨论记录;
(7)未认真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并及时、规范、严密地签订知情同意文书;
(8)诊疗资料记录不真实、不完善、不及时、不规范,造成安全隐患;
(9)出具各种虚假诊断证明,或超越专业权限出具医学证明;(10)各种诊疗记录和资料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签名不正规、越权签名或未进行审签;
(11)以刮、涂、擦等违规方式修改病历资料;
(12)诊疗科室、病案室保管不周,造成病历丢失、损坏或被违规复制。
5、其他因素一级预警(1)低收入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或预后难以预料者;(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交代病情过程中表示难以理解者,情绪偏激者;(7)发生医院感染者;
(8)病情复杂,难以达到较佳的预期疗效者;(9)住院预缴金不足者;(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1)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2)由于交通、工伤等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13)经熟人介绍者;
(14)患者或家属具有一定医学常识者;(15)艾滋病患者。
一级预警处置办法:医务人员发现预警情况,立即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应马上了解情况,对患者加以关注和重视,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及时化解医疗纠纷隐患,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在科内通报以引起每位同志的重视。若科内处理不力,隐患进一步加 重,则预警级别上升。
(二)二级预警范围及处置办法
二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程度较严重,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有可能解决困难,若处理不当可能演变成医疗纠纷且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二级预警的范围:
1、系一级预警范围内的情况,患者向主管部门投诉则直接上升为二级预警;
2、病人死亡(猝死)原因不明;
3、出现较重的并发症;
4、病情突然恶化;
5、第一次手术后又因病情变化,需要行第二次手术者;
6、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病人及家属有不满的表现;
7、一旦演变为医疗纠纷处置的难度较大的其他情况。
二级预警处置办法:科室发现预警情况,科主任、护士长立即上报医务处医患沟通及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节假日及休息时间上报医院总值班室)。相应主管部门立即派人与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人员共同讨论研究患者诊疗方面补救措施等,尽力降低医疗风险对患者损害程度,并上报分管院长同时,切实加强医患沟通,做深入细致的解释和安抚工作,努力化解医疗纠纷隐患。
(三)三级预警范围及处置办法
三级预警:
医疗纠纷隐患程度严重,极可能演变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即使经科室全力解释协调问题仍将难以解决,隐患所涉及的医疗缺陷明显,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级预警的范围:
1、因发生二级预警范围内的情况,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则直接上升为三级预警;
2、医护工作中存在明显的缺陷导致病人死亡、残疾或严重的并发症;
3、病人及家属有极度不满的表现甚至威胁、恐吓医护人员;
4、极有可能演变为较大医疗纠纷或群体事件;
5、医护人员发生严重违反医德医风事件;
6、被上级通报或新闻媒体曝光;
7、一旦演变为医疗纠纷处置的难度大或造成较坏的社会影响及其他情况。
三级预警处置办法:
科室发现预警情况,科主任、护士长立即上报医务处医患沟通及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节假日及休息时间上报医院总值班室)、保卫处等相应主管部门进行联合处置。相应主管部 门立即派人与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人员共同讨论制定弥补医疗缺陷的方案,并上报分管院长,同时保障医疗秩序和积极救治患者并做好安抚患者及家属的工作,尽一切可能妥善处置医疗纠纷,消除不良事件发生。
七、医疗风险预警信息来源
(一)各级各类查房:医师三级查房、护理查房、临床药师查房、院长行政查房等;
(二)职能管理部门日常检查、监督、考核、评价、分析、反馈;(三)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工作中的反映和积累:(四)义务监督员提供;
(五)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领导机关监督检查提示或通报;(六)患方反映、投诉、举报。医疗风险预警处置程序(一)立案
1、自查立案
医务处医患沟通及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护理部、门诊部、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药剂科及其他有关部门日常工作中检查发现预警范围的内容,均有权利和义务立案处理。
2、投诉立案
医务处医患沟通及医疗纠纷办公室、护理部、院办接待室、党委宣传部、纪检监察部门等职能管理部门接到投诉,经核实确系风险范围的内容时,应在24小时内立案,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二)处理程序
1、属于自查立案的,应当限期整改并做好记录。
2、属于投诉立案的,应在受理投诉后48小时内通知被投诉科室并限期整改。
3、被二、三级医疗技术风险预警警示的当事科室或当事人,接到通知后最迟在48小时内必须主动作出书面说明,根据情节、后果、态度和整改结果,10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4、经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医学会和司法部分鉴定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医疗事件,按照处理医疗事故的相关规定以及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三)处罚
1、根据警示等级、情节轻重与后果,参照态度和一贯表现,确定处罚度。
2、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督导出现医疗纠纷预警科室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做出处罚决定时,要区别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合理地确定责任者在综合原因中应负的责任比重。
4、主管部门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对科室上报的一级预警将定期进行公示,对频繁出现一级预警,且负有责任的科室将进行通报批评。
5、对于受到风险警示的部门和个人,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于及时发现风险、努力补救、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工作人员,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五篇:医疗风险预警处置程序
医疗风险预警处置程序
(—)立案、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药剂科及其他有关部门日常工作中检查发现预警项目内容,均有权利和义务进行登记、调查。、院办、党办、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管理部门接到投诉,经核实确系风险预警内容时,应在 24小时内进行登记、调查。
(二)处理程序、属于院内人员发现的,由职能科室根据相应规定,责成责任科室及个人限期整改并反馈。、属于患者投诉的,应根据相关投诉纠纷处理程序处理。、被二、三级医疗风险预警警示的当事科室或当事人,接到通知后至迟在 48小时内必须主动作出检讨或说明,根据情节、后果、态度和整改结果,10日内作出处理。、经依法鉴定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医疗事件,按照处理医疗事故的相关规定处理。
(三)处罚、根据警示等级、情节轻重与后果,参照态度和一贯表现,确定处罚额度。、做出处罚决定时,要区别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合理地确定责任者在综合原因中应负的责任比重。、对于受到风险警示的部门和个人,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于及时发现风险、努力补救、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工作人员,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
医疗风险发生后监控和管理流程
1、首先确认发生的事实;
2、重点发现体制上、流程上、制度上的缺陷或漏洞;
3、投入人、财、物力解决问题以及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
4、修订完善医疗缺陷防范管理条例并坚持落实规范和标准;
5、制定质量检查标准项目并选项检查。
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是设计管理程序、监测管理过程、收集分析资料、持续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