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数学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数学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研究数学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既是一个理论性问题,又是一个实践性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今后的数学教育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数学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简要地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就能发现,数学教育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下,特别是在生产发展的需要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数学教育又为一定的社会延续和发展而服务。早期的数学教育只传授给极少数人,而且教学内容也比较简单。随着数学本身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商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掌握较多的数学知识,数学教育也随着发展起来。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数学本身也在急速发展,它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数学逐渐成为每个社会公民必须掌握的工具,而且对每个公民必须具有的数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0年代开展起来的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的必然产物。
历史的经验表明,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教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但是它不是自然而然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学校的数学教育无论在课程、内容和教法方面比较来说是相对的稳定,而且往往是落后于社会的发展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较快,只有到数学教育严重地不相适应时,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也由于人们的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和习惯了的教学方法是很不容易改变的。但是这种落后的情况,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只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就能使数学教育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了多次数学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例如,50年代,为了适应农村小学毕业生中大多数参加生产劳动的需要,曾在小学算术中增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简单簿记,并加强了珠算。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提高了中小学数学的程度。小学教完全部算术内容,中学增设解析几何。1977年,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改革了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主要措施是:精简传统的内容,在小学适当增加一些代数、几何的初步知识,在中学增加微积分以及概率统计、逻辑代数等初步知识;适当渗透集合、对应等数学思想。此外,在教学目的要求上加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调查研究社会发展对数学教育的需要是改革数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要使数学教育改革符合实际需要,首先要了解社会发展有哪些需要。社会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调查的材料认真地进行分析,并理清各种需要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的实践经验,要着重弄清以下几种关系。
(一)近期需要与长远需要的关系
其中特别要弄清传统的数学内容和现代的数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水平,确定好传统的数学内容和现代的数学内容所占的比例。从长远的需要看,要多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从近期的需要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容忽视。
(二)共同需要与不同需要的关系
首先,必须把共同需要的数学知识选作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内容。但是即使在一个国家里,各个地区之间也会存在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平衡。因此学校的数学教育既要有一定的统一性,又要有某些弹性。
(三)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关系
从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来看,要求每个成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使数学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工作的有用工具。但是也要注意到,个人对数学的需要还有差异的一面。而且,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确定数学教学内容时,统一要求的内容不能过多,要留有余地,以便有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例如,准备就业的学生,在学完统一要求的内容以后,可以选学一些实际应用较多的数学知识;而准备升学的学生,可以选学一些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的数学知识,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数学才能。
(四)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只有既清楚地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清楚地了解学生能力的发展水平,教师的条件以及设备等,才能使数学教育逐步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任何设计方案,如果超越了客观条件,必然导致失败。
三 学校数学教育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我国的实践经验,要使数学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思想是数学教育能否顺利改革的重要前提。我国的经验表明,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才能有正确的教育方向,并选用合适的教材教法来实现既定的目标。否则,不可能编出好的教材,即使编出较好的教材,教师不能正确地使用它们,仍然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为此,要使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知道未来的社会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要求数学教育达到哪些目标,并弄清数学知识的教学与发展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这样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就能自觉地为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努力工作。
(二)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学内容
这是解决数学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关键问题。长期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这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工作。在进行改革时必须采取慎重的态度。此外,除了在充分调查研究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注意处理好前面所述的几个关系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切实从本国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向对培养人才的需要出发,进行可行性的改革。在改革中,对于外国的经验只能作为改革的借鉴,不能简单地模仿和照搬。
2.从大多数学生和教师水平以及设备条件出发,恰当地拟订各阶段的数学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普及教育的特点,防止要求偏高,以免造成学生的过重负担。
3.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要努力研究良好的数学教材结构,优化的数学教学顺序,以及合理的练习作业。
4.加强数学同实际的联系,使数学切实成为每个现代社会公民所掌握的有用工具,能用以解决生产和工作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
这是使数学教育改革的目的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经验证明,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与数学课程和内容的改革同步进行。特别是要实现数学为所有的人,充实先进的数学内容和加强能力培养等新的要求,必须有数学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要着重帮助一些教师改变注入式的助长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而学会运用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学方法。还要相应地改革考查和评价学生数学成绩的方法。
四为适应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数学教育改革方面正在进行的几项工作
(一)调查研究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当前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情况以及改进的意见
第一项调查是1984年开始的,进行了两年。在这两年中,课程教材研究所会同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和一部分省市的教学研究单位调查了工业、农业、商业等16个行业,高等学校各专业,以及76种杂志。结果表明,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生产的发展,普通劳动者和工作人员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些传统的初等数学内容,如复数、几何中较难的论证、数学用表和计算尺等,需求量已经很少。而对一些可以直接应用的知识技能,如视图、概率初步知识等,需求量增加了。另外,对于一些近代和现代数学内容,如集合、对应和线性规划等的初步知识的需求有所增加;对于向量、矩阵等的初步知识也开始成为多数行业的需要。
第二项调查也是从1984年开始,进行了2年。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教研人员。通过调查,基本上弄清了当前大多数学校和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此外还了解了现行数学课程和教学大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完成这两项调查研究,就为改革数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二)拟订90年代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教学大纲(草案)
在上述两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草拟了数学教学大纲(草案),以便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好数学基础。具体采取以下几项重要措施。
1.进一步删减不必要的和繁难的内容。例如,在小学删减一些数目较大的计算和步数较多的四则混合运算等;在初中删减多项式除以多项式,常用对数等。
2.增加进一步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内容。例如,增加估算、射影及计算器的使用。
3.加强能力的培养。除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外,还强调数学方法的掌握以及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4.加强良好道德和习惯的培养。例如,强调通过数学学习培养顽强的学习毅力,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5.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在大纲(草案)中一方面规定了使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留出一定时间安排一些选学内容。
(三)着手研究和编写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中小学数学教科书及其他辅助材料
根据中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初步计划编写几套教科书,其中有适应全国大多数地区具有一般发展水平的,有适应沿海较发达地区的,有适应农村学校的,还有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
(四)开展小范围的科学实验,探索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目前在中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实验已经广泛地开展起来。课程教材研究所已从1984年秋季起,先在两所小学进行实验。在此基础上,于1986年秋在全国一百多所小学(农村、城市约各占一半)进行实验。这些实验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受到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家长的拥护和支持。
第二篇:高等教育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高等教育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明确要求。今年5月4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国高等学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于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当前,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解决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不够协调的问题,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对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且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也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大学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这是大学发展的规律,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教育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而存在。同时,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与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的社会属性更为明显,这是因为高等教育与知识特别是高级专门知识和科学技术有着天然的联系,在知识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的时代,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高等教育必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几十年来,大学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世界各国重要的科学技术园区,大都依托大学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著名的有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台湾的“新竹”和北京的“中关村”等。这些科技园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方式为各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其所依托的大学在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动力源的同时,也拓展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一些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借此得到迅速提升,成为国际公认的一流大学。各国越来越重视依托大学提升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力,2004年至2012年,共有近30个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既包括德、法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还有日、韩等周边国家,这充分说明了大学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战略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化同步”的发展路径。我们要从国家发展的这个战略定位出发来思考,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进程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内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国际竞争低成本优势也在逐渐减弱;另一方面产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迫切需要依靠创新驱动为未来发展谋求新的出路、开辟新的空间。无论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振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全球资本和金融竞争、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创新是最核心的动力,人才是最核心的资源。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的支撑,是大学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这个任务完成得好,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之日,就是一批高水平大学涌现之时;这个任务完成得不好,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就会遇到阻碍,大学建设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这两个“加快”,必须是同步的,是互为支撑的,是相互促进的,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可以说,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必然要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升级版为基石。
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要推动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调整结构是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场革命。去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699万人,实现初次就业率77.4%实属不易。今年,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实现初次就业率“不降低、有提高”的目标,形势更为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也就是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而存在这一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对经济社会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响应迟滞。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高校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专业陈旧雷同,人才培养方式与实际需求脱节,还有一些学校盲目追求博士点硕士点的设置数、论文发表数、国家级课题数。一些行业背景非常鲜明的学校升格或更名后,放弃了原有的应用性、技能性的传统优势。这些问题的背后,是这些学校缺乏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特征不清晰,办学封闭化倾向严重,缺乏与行业企业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机制。因此,当前要下决心推动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本质上就是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倒逼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深层次改革。
同质化没有出路,多样化才是方向。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必须要合理定位,坚持有选择性发展。从国家布局来说,要对各类高等教育合理定位。高等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最重要的基础,也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最有效的手段。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建立专业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既要加大政府投入,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多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和购买服务的机制。
本科教育要稳定规模,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重点。要培养适量的基础性、学术型人才,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力度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引导高校改变“三重三轻”的现状,做到“四个更加注重”:即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社会合作上更加注重用人单位的参与,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的面向地方、面向行业企业的高素质人才。
研究生教育要从严从紧、保持稳定,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发展方式要从注重规模发展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培养类型结构从以学术学位为主向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转变,培养模式从以注重知识学习为主向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转变,人才质量评价方式从注重在学培养质量向与职业发展质量并重转变。在培养模式上,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多地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多地要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大力推进校所联合、校企对接、跨学科联合培养。在结构布局上,要建立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取消招生计划“双轨制”,统筹发展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
从学校自身来说,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要坚持适应社会需求的导向,突出办学特色。学科专业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专业水平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新设置学科专业时,要坚持增量优化,也就是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瞄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瞄准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等,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对现有学科专业格局,要坚持存量调整。高校设置学科专业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学科专业建设不只是“人无我有”,更重要的是“人有我优”或“人优我新”。事实上,世界一流大学中没有一所能覆盖所有学科专业,按美国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统计,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学科覆盖率分别为54.2%、62.5%、70.8%。而我们的不少高校往往盲目追求所谓“综合性”、“全科式”发展,这是值得反思的。高校要围绕办学定位和市场需求,制定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规划,构建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聚焦重点和优势,压缩“平原”,多建“高峰”,集中建设好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打造并不断增强集群优势,克服专业设置的“功利性”和“多而散”。说到底,就是要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构筑核心实力。
在国家宏观布局上,要更加注重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适时统筹修订学科专业目录,完善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的区域布局。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重点支持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设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自主设置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学科专业。要制定和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建设与评价的标准体系,针对不同专业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学校要依据“国标”、“行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严格标准、规范程序,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要建立健全专业的预警、退出机制,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报告制度,对连续几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部分特殊专业外,应调整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关键要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从高校内部看,人才培养没有很好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创业状况深度对接、良性互动,教学管理制度亟待改革,比较普遍存在着培养与需求、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得不够紧密的问题。从高校外部看,集聚社会资源协同培养人才的法规政策不到位,影响了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单一,第三方的评价监督不到位。所有这些无不说明,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根子在体制机制上。
当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在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引下,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潜力和活力,特别是通过创新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机制,着力突破实践能力这个薄弱环节,同时要处理好人才培养系统的内外部关系,合理配置资源,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
首先,要把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作为基本前提。只有以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适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化同步”发展新要求的人才。要引导高校摒弃唯考试评价、唯分数论的观念,真正树立起纲要提出的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理念;摒弃拼规模、比数量的观念,真正树立起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
其次,要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主要手段。教育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要着力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建立高校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学科专业研究新进展、相关实践新经验、人的全面发展新需要的长效机制。要着力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更多地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要着力推动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建立有利于推进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自主选学、弹性学制的长效机制,建立更加灵活管用的学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要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要求高校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同时要改进对教师的科研评价办法,强调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引导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构建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
再其次,要把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作为重要突破口。高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让学生钻进“象牙塔”,而是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所谓协同育人,就是集聚各种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创立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要引导高校遵循协同育人的理念,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在工程、新闻、法学、农林、医学、艺术、教师教育等相关学科专业领域,探索部部、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要深入实施“2011计划”,促进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通过改革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来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成果。
最后,要把改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作为重要保障。要按照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的要求,加快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标准、高校按标准办学、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有关部门进行督导的运行机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要更加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院校自我评估、合格评估、审核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五位一体”教学评估制度。要更加体现高校的质量主体意识,要求高校完善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建立健全校内的质量保障体系,主动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要更加体现分类评价、分类指导,根据学校的不同类型,分别设计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新建的本科高校实行合格评估,对参加过评估的高校实行审核评估,审核评估不分等级、重在引导,使高校更加明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要更加体现注重内涵的导向,考察评估的重点要放在“四个比度”上:办学定位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等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办学质量和效益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度,学生、家长、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另外,还要更加体现评价结果的实效性,探索根据第三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生均经费的差异化拨款,真正建立起“奖优退劣”的激励机制。
(作者:杜玉波,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第三篇:加强年轻教师培训适应学院发展需要
加强年轻教师培训适应学院发展需要
一、问题的提出:
学院拥有在职教师40人,全部大专以上学历;聘用教师93人,大专以上学历占84%,高中、技校学历占16%。教师队伍中拥有中级以上职称18人,占总数的13.6%,教师结构严重不合理,因而必须通过不断加强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以增强教师业务能力,适应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需要。调查发现,学院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下教师有102人,占76.7%,年轻教师成了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但必须看到,许多年轻教师是刚从大学转到教师岗位上,缺乏教学经验、管理经验,这是年轻教师的普遍缺陷。学期业务量化考核的实施,使我们发现了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因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设计再完美也无法很好的运用于课堂实践中(特别是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特点);缺乏良好的教学方法;缺乏课堂的掌握能力,课堂应对能力;缺乏教学专业能力和教材把握能力;无法组织起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对学生的管理);对课堂组织,对教材的知识体系的熟悉程度把握不够,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太少;不能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等等。如何提高年轻教师适应能力,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学院进一步发展的紧迫课题。
二、对策:
1、建立良好管理机制,确保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1)建立《教师培养制度》,采取多种培养模式。对于第一年上岗的年轻教师,要参加教师业务培训,人事处及教学部门对第一年的新教师加强培训、考核,确保新教师第一年教学常规养成,第二年课堂教学合格,第三年教学业务能力达标。
(2)加大校本培训工作,借助优质课、说课、评课、讲座、板书比赛等教研活动,推动年轻教师积极探索,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年轻教师普通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能力,学院开设的专业对技能性要求又非常高,所以应该充分利用我校教学资源,通过广泛开展校内公开课、技能比武等活动使年轻教师足不出户就能迅速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实践经验。
(3)鼓励年轻教师参加高级学历进修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在时间、经费上予以一定支持。
(4)制定规章制度,科学评价教师,将教师考核与绩效评估结合起来,调动教师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将教师专业化发展引入到良性发展轨道上。
2、营造促使教师快速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
(1)继续推进“一体两翼”学院格局的建设,将教育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努力使年轻教师专业化发展变成教师自身发展的内驱力,培养一批有潜质的新生力量。
(2)努力倡导团队精神,做好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结对帮扶工作,各处、系应加强引导督促,对帮扶工作进行学期小结,及时反馈,切实使帮扶工作收到实效。
(3)树立榜样,引导年轻教师。使年轻教师通过与优秀榜样作比较,不断扬长避短,激励和鞭策自己努力向上。
(4)创设各种学习机会,拓展年轻教师视野:专家报告、外出参观考察、拜名师学艺等,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等活动,促进年轻教师在学中思、在思中进步。
(5)坚持“以人为本、百花齐放”,在学习、工作实践中不断培养人、发展人,因材设岗、鼓励创新,充分调动年轻人的聪明才智。
3、建立健全年轻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
(1)情感激励。全面关注年轻教师的身心健康,通过多样的学习活动、工作实践、良性竞争,提升年轻教师的事业性、责任感,在不断成长中体验教师工作的美丽。
(2)发展性评价。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只要教师通过努力达到了每一个发展目标体系的要求,予以肯定和奖励。对考评成绩优秀者,学院将配备优秀教师或教研员带教,搭设舞台,使之快速成长。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的工作绩效和职业成就感,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
好的教育水平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做为新生力量,年轻教师更担负着学院发展的重担,我们应该不断加大推进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快速缩短教师间的差距,为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本领而努力。
第四篇: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精选)
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受通信行业不断进行调整变化,通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通信企业的基层员工已经逐步开始适应新的变化形势。职工队伍对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压力的承受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为创建和谐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企业打造和谐的职工队伍创造了条件。根据形势的变化,将思想工作科学地融入生产工作之中,不追求浮夸的表面文章,从日常的细微工作入手,潜移默化,使思想工作在无为中发挥作用,在隐形中释放效能。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摸索出的一点新体会。
当前职工队伍思想状况
当今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与目前国家通信经营宏观形势和企业多年来富有成效的思想工作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它的主要特点是:
1、职工对当前通信行业的经营发展的形势具有基本正确的认识,对国家有关通信发展的相关经济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2、对目前通信企业相互经营竞争的格局比较清楚,对网通公司在国内几家通信运营商之中的位臵也有一定的理解。
3、基于对网通公司整体经营情况的了解,绝大部分职工认可目前的收入和福利待遇等现状,对目前的工作岗位的生产经营任务也能够理解并为之履职。
4、职工们普遍期盼企业经营局面有新的突破,职工的收入和各种福利待遇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市场上多种生活用品价格上涨之后,这种期盼更为明显。相应之下,职工对高效益企业、高收入部门以及高薪酬岗位的向往和追求也更加突出。
对比4年前,网通公司刚刚上市推行规范的现代化企业模式运营时期,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对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逐步适应。
2、对企业转型调整后的岗位变化已经认同。
3、职工队伍整体思想状态趋于稳定。
4、以前影响职工思想稳定的突出问题是岗位变动和工作任务繁重而收入偏低。目前职工思想问题较集中的是能否不断提高收入。例如:2005年调查职工对工作岗位的满意率为54%,2008年调查的满意率为80.9%。2005年在对职工最大的思想问题进行调查的结果是:收入变化占36%、岗位变动占29%、职业发展占20%,2008年调查的结果是:职业发展占52.3%、收入水平占47.6%。
职工队伍思想特点的成因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分析目前职工队伍思想特点的成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随着机构调整的逐步到位以及绩效考核体系的日益完善,员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日益增强。自2004年下半年至今,天津网通进行较大范围的机构调整就有3次,在这3次中均对设备维护中心带来较大影响。随着机构调整的逐步到位,企业的管理体制和部分员工的工作职责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调整中,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完善,员工面临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单位日趋完善的绩效考核办法,带给员工的主要是一种向上的正面激励,它激励员工每月努力完成规定的任务,从而获得对应考核收入。几年来,由于职工岗位工资调整机会稀少的限制,在职工队伍中也导致了一些不积极的因素。部分员工的岗位在调整变动过程中得到了提升,更加积极投入到工作之中。有的员工平时也非常努力工作,但是由于能力、技术、工龄等因素,使机会却擦身而过,因此产生不平衡心理,加大了员工的心理压力,同时也造成一些人才流失的现象。
2、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经历了几次的企业改革和重组之后,特别是经历了2004年全员竞聘上
岗的考验之后,职工对企业调整变革的承受能力明显增强。对岗位整合压缩后,工作任务的大幅度增加,也使职工开始逐步适应。面对严峻的形势和任务,员工增强了危机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相信企业的前途是光明的,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认识到,企业面临的困境尚难通过短期的和阶段性的突击来解决。而且,绝大多数员工能够将企业的前途和个人的价值的实现联系到一起,大部分员工决心更加积极努力工作,把工作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不断加强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提高工作水平。也有部分员工对通信行业即将面临的重组心存顾虑。重组后将何去何从、岗位和收入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都是员工普遍关心的问题。在重组的局势尚未明确的情况下,部分员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但大部分员工对企业的前途有积极乐观的预期。在新的形势下,绝大多数员工认为做好维护工作和全面收入支撑保障,确保通信网络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也有信心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自我进取意识增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在面临通信行业新的重组即将到来之际,等待每个人的将是一场新一轮的竞争和筛选,如何能够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如何利用当前通信行业技术发展的良好机遇为个人创造更大的发展和生存空间?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员工认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渴望能在工作中发挥个人才能,希望能够继续学习深造和参加技能培训。大多数职工都选择了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员工希望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从中反映出了员工强烈的求知愿望,渴望获取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充实自己,提高自身技术业务素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才能的精神风貌。
积极尝试有效的思想工作方法
企业的经营形势和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职工思想工作的目标和方法必然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倡导“创新”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需要树立科学的创新意识。固守陈旧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与方法,显然已很难适应当今形势的需求,也很难为职工所接受。但是,单纯为追求创新而一味地标新立异,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措施,也同样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经过实践我们感觉,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论观点,科学地分析和把握新时期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地摸索出适宜的思想工作方法和措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具体地说,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应做好以下两项基础工作:
一、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大局,不断丰富和调整教育内容
在当今形势下,应继续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紧扣时代脉搏,从实际出发,逐步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从实践看,充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可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深化教育内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营发展这个中心,这是一条根本原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均不能脱离这个前提,关键是要结合企业经营发展中人的思想实际,做好宣传、教育、激励、引导工作。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发展的趋势,要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知识化、信息化程度。针对当前通信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加强对国家有关通信行业发展的政策、方针等重要精神的宣传引导,增强职工对国家宏观调控形势的理解和把握。使职工对近期国家的宏观政策有一个基本概念,为理解和接受通信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和调整重组的客观形势,奠定权威的政策知识基础。
第二、贴近职工、服务基层,密切关注与职工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将切实解决职工关心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作为落实职工思想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在深化改革发展的当今时代,职工的思想观念较之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实事求是、反对空谈、注重实效的意识早已在职工头脑中扎下了根。以往单纯靠精神慰藉来安抚职工的方法已经不十分灵验了,因此要不断调整工作目标,从广大职工所思、所想、所盼出发,增加为职工欢迎的思想教育内容,要更加及时、更加透彻地将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政策信息传达给职工,充分保护好职工的利益,从而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改进思想工作方法
当今时代,受社会形势不断变化的影响,加之信息时代纷繁资讯、理念、观点的传播与熏陶,人的思想意识也越来越活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具有个性。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适应人们对信息资讯的需求,积极采取多种新颖有效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工作。
1、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有载体创造性地加以改进,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企业内部信息、网络、墙报、电视片、演讲会、文艺节目等宣传模式要在唱响主旋律、强化宏观引导的同时,要注重两个转变:一是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二是从我讲你听向共同参与转变。努力把企业网站、企业报、宣传园地办成广大职工广泛参与、展示自身形象和风采的大舞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将普及和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多创造为广大职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最大多数的职工参与进来。同时,精心设计活动内容,逐步提高活动的档次和水平,不断深化活动内涵,推动各项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
2、适时开展集体活动,将枯燥的宣传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之中。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发展变化,企业职工的工作任务日趋饱满,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也在逐步加快。在这种客观形势下,大部分职工往往没有精力和兴趣去学习一些政治理论知识,对以灌输政治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和开会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认真研究当前思想工作的特点,积极采取有效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会取得成效,也才不会徒劳无功。
例如:组织职工开展红色旅游活动,带领职工到中国革命的历史遗迹去参观、考察,让职工真实地感受当年革命的艰难,体会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这样的活动往往会给受教育者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中心连续3年在“七一”前后组织党员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今年清明节前夕,我们又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参加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均受到了职工的普遍好评
3、为职工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有效的思想工作方法。在从事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坚持职工群众能够接受并乐于接受的原则,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常被职工所冷落、所抵触,这与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着很大关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单纯依靠空洞的说教和灌输,要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同关心职工生活,为职工排忧解难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解职工之所难。目前职工中存在的不少思想问题,往往是同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职工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在岗位调整、利益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敏感问题上,这种现象则更为突出和明显。这种情况下,只靠空泛的说教,只靠讲原则、摆道理,就难以让人完全信服。2008年初,我们根据集体公司的统一要求,完成了为一线低岗人员的调岗工作。另外中心针对少数员工由于岗位竞聘、调整等原因导致工资岗位级别偏低,与本人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有明显差距的问题,在上级规定的政策范围内,积极调整了这些员工的岗位。这一方面缓解了职工工资待遇的思想问题,另一方面也向职工们证明员工岗位晋升的渠道始终是畅通的。因此,抓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必须把提高思想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教育群众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要把思想、道德、观念教育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形载体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职工才能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企业的发展振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4、利用时事感染、激励职工
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等一系列深得民心、符合民意的方针政策之后,党和国家在许多重大事项的处理决策都对国家的每一位公民均是非常有效的教育。特别是在2008年国家经历的几次灾难事件,更加凸显党和政府关爱人民,全心全意帮助人民度过难关的人民政府形象。其中,感人至深的就是国家对5.12汶川大地震灾难的救助。温家宝总理在震后第一时间即赶赴灾区,连续多日冒着生命危险坚持一线指挥救援工作。总书记胡锦涛和政治局常委等多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探望、慰问。全国13亿人民主动参加捐助活动,国家破例为受灾遇难的群众设立全国哀悼日、举国为罹难群众鸣笛默哀等等,这一列的举动无不展现党和政府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始终把人民的生死安危摆在第一位的伟大人道主义精神。
巨大的灾难令人无比沉痛,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震救灾的力量更激励着每一位中国人。我们认为国家今年的抗震救灾活动就是对包括企业职工在内的全国人民一次难能可贵的思想教育过程。在抗震救灾期间,设备维护中心技术骨干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前往抗震救灾一线参加救灾活动,后方的同志踊跃报名参加抗震救灾应急通信保障第二梯队及重要通信保障任务。设备中心适时组织职工收看国家救援工作的新闻报道,目睹前线人民子弟兵冒着生命危险拼全力实施救援的场面,聆听获救人员真情述说……那一景一幕无不令人心颤动、无不催人泪下。许多饱受感动的职工们在没有接到捐款的通知时,就主动表示要进行捐款资助灾区重建。既使是收入不高、或是经常对工作有种种抱怨的职工也慷慨解囊。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了,职工们作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不是不可以打动,也不是难以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而是我们以往的思想工作方式或方法出现了问题。
5、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目前,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原因之一,就是个别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难以服众问题。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受职工们所关注。试想:作为领导干部均为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实施者,而企业职工始终是被教育者。领导干部在台上将做人的道理讲的天花乱坠,而台下却不遗余力地为个人谋取私利。这样不称职的领导干部虽然为数不多,但是,在职工中造成的影响却极坏。这就很容易导致职工不在信任领导,领导的思想工作如不付诸实际行动便难以取得成效。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领导干部要少说多做,实实在在干事,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如能够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榜样作用和力量感染、激励下属则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思想工作方法。
在通信企业不断改革发展的今天,职工队伍的思想观念也更加成熟、更为活跃。改进传统的单打
一、枯燥的思想工作方式,将思想工作科学、合理地融入企业生产或职工生活管理的具体事务之中,用事实来
说话、用实践做验证、用真情去感染,相信一定会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第五篇:推行农业综合执法 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推行农业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确立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是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执法体制的一项创新,是一件新事物。我区于1999年4月在省厅、市局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经区编委批准正式成立了“xx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经过五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们的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几点认识简述如下:
一、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做法
我局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思路是:以综合执法为主,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走综合执法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路子。设置法制工作机构,组建专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明确职能,理顺行政执法、执法监督、依法行政的关系。
1、建立执法机构
明确界定事权
1999年4月5日,综合执法大队经区政府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现有的行政管理职能为限,相对集中行使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执法主体的行政处罚权。具体负责包括种子、农药、肥料、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蔬菜基地建设保护、植物检疫等方面违法案件的查处。对于种子质量检测、植物检疫、土肥检测等专业性强的管理仍有事业单位负责。目前,我区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机构设置合理、运行有效、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明确了事权,理顺了关系。
2、制定规章制度
规范行政行为
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制度是保障。我局自成立综合执法大队之时就建立了十七项规章制度,其中核心制度是四个方面:一是执法责任;二是执法程序;三是考核监督;四是错案追究。五年来,我局一直按规范依法行政,直接查处的案件148起,案件查处率100%,准确率100%,没有一起案件的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3、突出工作重点
履行执法职能
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重占是维护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针对我区的实际情况和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农药、种子、化肥为重点;以生产企业和批发商为主要对象;以产品质量和标识标注为主要内容;采用日常管理,集中检查和根据举报重点调查以及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突击检查等方式及时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力争从源头上堵住违规农资进入市场,将假冒伪劣农资消灭在农民购买之前,减轻农民损失。五年来,我们共查处各类违反农业行政管理秩序的案件148起,其中立案查处的82起,涉案货值198万余元,目前已全部处理结束,结案率达到100%。
二、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成效
通过五年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1、推行综合执法
突出执法主体
 与创新,目的就是为了摒弃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防止部门利益渗透到行政权力的行使过程中,决不能出现“自费行政”、靠权力“吃杂粮”、屁股指挥脑袋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权利本位”。推行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这就对执法质量、执法的公平、公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执法中掺杂了经济利益而“歪着斧头砍”,势必影响到老百姓的利益,引起老百姓的反感,而这笔帐最终会记在党和政府的头上。因此,推行行政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必须坚持行政权力与部门利益彻底脱钩的原则。执法经费应当政府财政全额拨款,保证执法机关“吃皇粮”办“公差”,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防止部门利益渗透到行政权力的行使过程中。
3、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原则
职权和责任始终伴随着行政活动的全过程,只要有行政活动的地方,就必然有职权和责任的存在,就必须既履行职权,又承担责任。而推行行政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所确定的执法部门与原执法部门相比,执法范围更广,权力更大,责任更重,要求更高,更要给他套上责任之枷,否则就会失衡、失控。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享有与其职位相应的权力与待遇,因而应当承担与这种权力和待遇相应的具体责任。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机关和执法人员的法律监督,在赋予权力的同时,附加相应的责任,做到权力与责任相一致。
我局全面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农业法》第八十七条第三款中明确提出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健全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力和水平”,把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上升为法律规定。总之,全面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符合“依法治国”方略精神,符合法律规定,是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有效途径,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