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学生会建设的思考
论学生会建设的思考
班级:11级热能与动力工程(1)班
学号:11110117 作者:苏清宵
【论文摘要】:学生会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代表着集体价值取向和精神理念,是整个学生组织的灵魂所在。我们必须加强学生会文化建设。学生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学生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和持久动力。
学生会,作为一个高校学生组织,在服务同学、学校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学生组织,其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对其职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为加强学生会自身建设,就必须建立健全学生会组织文化机制,也就是学生会文化建设尤为重要。【论文关键词】:学生会文化建设、人文关怀、和谐氛围、干部培训、工作评估、精神传承。【具体内容】
大学的校园生活是每个同学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在这里学习、生活、成长,在这里学习做人的道理,在这里积累社会的经验、学会自主。社会在不断进步,严峻的就业压力迫使我们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然而只有良好的校园风气才能有助于进一步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使我们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而校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学生会文化建设。
【重要发展】
学生会,作为一个高校学生组织,在服务同学、学校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会,作为一个学生组织,其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对其职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为加强学生会自身建设,就必须建立健全学生会组织文化机制,也就是学生会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学生会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代表着集体价值取向和精神理念,是整个学生会的灵魂所在。我们必须加强学生会文化建设。学生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学生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和持久动力。
一、学生会文化的涵义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说到学生会文化,不能不提及企业文化。上世纪80年代初,首先由美国管理学者开创并倡导了人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研究。当时面对日本经济迅猛发展造成的压力,美国人经过对日本企业管理方法的研究发现,后者更加重视企业的软管理,即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树立全体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和发展理念。从而形成了企业强大的向心力,进而间接促进了企业发展。因此,有人指出,企业文化是一种信念与心理的力量,而学生会文化就是缘于这种企业文化。
学生会文化所体现的文化理念、行为信条,是可以总结成文的,以下是摘录的某高校的学生会文化理念。
学生会概念:“管理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服务型组织、行政型组织。”
学生会会训:“团结、务实、创新、高效。” 学生会宗旨:“一切为了广大同学、为了一切广大同学、为了广大同学一切。”
学生会精神:“否定自我,追求完美。” 学生会作风:“今天的事绝不等到明天。” 学生会发展目标:“实实在在学生会,全心全意为同学,一言一行树榜样,时时处处是学习。” 学生会服务意识:“为学校服务、位同学服务、为自己服务。”
学生会工作作风:“踏实、团结、高效。” 学生会个人工作目标:“于工作中追求快乐,于工作中追求收获。”
二、学生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一)强化学生会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
学生会作为高校学生自治组织在参与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学风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根据目前我院的格局,必须进一步整合学生会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分别设置团委直属部门4个,分别为办公室、组织部、素拓部、宣传部;学生会部门8个,有科技部、实践部等,建立院学生会主席团,其中主席1人,常务副主席1人,副主席5人,及部长和副部长共48人。各系分别设置系学生分会。
(二)刚性的学生会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学生组织,学生会必须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是学生会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前提和保障。首先,学生会管理制度应包括一部完善的《学生会章程》,用以明确学生会的部门设置和部门职责。另外,还必须有《学生会值班制度》、《学生会例会制度》、《学生会物品管理制度》、《学生会奖罚制度》等一系列配套规章,通过这些规章的共同作用,使得各个部门的每名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义务,明确自己开展工作的原则和目的。各项规章制度确立后,最重要的是落实到位,没有执行力的法律只是空文,没有落实的制度只能是摆设。为了确保学生会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实行过程控制。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尤其学生会干部要以身作则,督促学生会成员按照制度、规章开展工作,从而形成集体习惯,从而表现出更大的合力来,共同推动学生会的工作向前发展。其次,进一步明确学生会主席团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认真贯彻执行,促使学生会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还要建立学习制度,组织学生干部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理论研讨和工作交流。要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向院党委、院团委反映情况,发挥好上引下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完善主席团议事规则,加强民主决策。要完善内部民主生活制度,在主席团成员、部长等层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氛围。
学生会,归根结底是一个学生团体,因此它离不开人际关系这个现实问题。如果没有人文关怀,势必会使学生会之间的人际关系发生扭曲,要么人与人之间变得疏远冷淡,团队松若散沙;要么造成争名夺利,助长官僚作风。这都与学生会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都是学生会建设的大忌。强调人文关怀,就是强调要“以人为本”。要求尊重个人、重视个人、关心个人,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这一点在学生会建设中易被忽略,然而意义却举足轻重。
在学生会中,尤其学生干部,更要推行、贯彻人文关怀。在对每名学生会成员的理解上,不仅仅把同学们看作学生会利益的劳动者,还要把他们作为学生会的主体对待,充分体现其主人翁的精神。不论上下级,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见面时要主动亲切打招呼,生活中别人有困难更要积极帮助。在学生会,大家不仅仅是同学、同事,更应该是彼此信任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让学生会成员感到温暖和谐的工作环境。
(四)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培养。
认真开展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积极开展与各兄弟院校学生组织的交流学习,努力提高学生会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强化他们的政治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创业、创新、创优能力,力争形成一支思路开阔、才华出众、作风踏实的骨干队伍。
(五)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使用、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学生会工作评估体系。
重点从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同学成长成才的角度进行绩效考核,把组织鉴定和学生评议相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入党、提干、获奖的重要依据,努力形成优胜劣汰,干部能上能下的动态机制。对评估不合格的要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仍无改进的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充分调动学生会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健全择优上岗、能进能出、相对稳定的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机制。每年底,在全院范围内评选、表彰、奖励优秀学生会干部。
(六)增进相互信任,打造高效团队。
对于一个团队,合作是第一要义。但事实证明,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立的想法,有着独立的行为方式和个人情感,即使对同一事物的评判标准也不尽相同。作为学生会的成员,往往每个人都有过人之处,一群有才干的人聚在一起,竞争就不可避免,而且也不应避免。但是,必须清楚的是,个人的技能它是有限的,个体总是有缺点的,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完成。所以学生会的成员必须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是“我们在完成任务”,而不是“我”。这就意味着,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其成员必须真诚的敞开胸怀,虚心的承认自己的弱点或者过错,真诚的认同别人的长处,而非妒忌。尝试着说出“这是我的责任”、“是我做错了”、“这方面你比我强”,这都是增进相互信任的步骤。因此,相互信任是相互容纳、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情感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合作与竞争,才是造就高效团队的有力保障。
一个学生会,如果达到了和谐,高效团队的要求,那么在工作中可谓是所向披靡了。
(七)加强对一日常规的检查,加大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力度。
学生会应专门成立校园文明督察队,进行一日常规的检查,加大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夜不归宿”等违纪情况的管理。
校园文明督察队的成立,可以使我们在全院范围内对一些不良风气和现象进行彻底的整治。校园文明督察队应由学生联合会纪检部所有干事组成,分为3个小队,负责检查同学们上课迟到、旷课等情况;制止吸烟等不文明现象;督查公众场合男女学生交往过密行为;配合学院完成各项大型活动。在工作过程中,督察队的成员要以身作则,本着对自己、对大家负责的宗旨,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大学生基本道德规范,为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为校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领导。
院、系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学生会工作情况汇报,支持和帮助学生会开展工作,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推动学生会工作健康发展。
院、系团组织要指导和帮助学生会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和重要工作决策,把握好工作的政治方向,做好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的选拔、推荐和培养工作。
四、学生会精神的传承。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学生会每年都会有干部的换届选举,都会有招新纳贤。在每次的新老交替中,学生会的工作在完成交接的同时,学生会的精神也在完成交接。通常说的学生会工作要一届一届往下“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个交接过程中,学生会干部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从经验来看,一个部门部长对部门新成员的影响,包括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往往比辅导员老师的影响更直接、更显著。因此,学生会干部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维护学生会的各项规章制度。继承并发扬学生会精神,是学生会文化传承中最有效的办法。这是一种看不见的文化传承,除此之外,物质的文化传承同样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五、学生会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全面、正确的认识学生会文化的涵义,学生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切实行动起来,推行学生会的文化建设。
其次,对决盲目照搬,流于形式。学生会文化的建设工作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开展,要以理论联系实践,以实践补充理论。日积月累,逐步完善,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把其他现有的学生会文化照搬照抄。若是这样,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
另外,学生会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这也就要求广大学生会成员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与学生会文化建设一起进步。
总而言之,学生会文化建设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是它不是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实践、长期积累、长期发展的过程,努力建立其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生会文化,是学生会工作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和持久动力。
因此,加强学生会文化建设就要首先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完善学生会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服务职能,加强学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氛围;建立健全学生会工作评估体系;加强对一日常规的检查,加大对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领导。必须贯彻“站在培养人的高度管理人”的方针,实行“主席—主席团成员—各部部长—副部长—干事”的培养链条和“分层次、有重点、差异化、人性化”的培养方法。将学生会建设成为一个“服务意识坚定,服务职能先进,工作机制完善,影响力大”学生干部队伍,将学生会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第二篇:论学生会藏污纳垢
论“学生会藏污纳垢”
梁振洁3109001856生物工程091班
今年10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伟撰文批评学生会,称“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早已成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他认为高校的团委、学生会,某种意义上是中国官场丑陋生态的缩影。学生会的许多做法,是中国体制内最糟糕做法的复制。一方面是不少人对高校学生会的存在意义和作用持保留意见,另一方面又是大学新生入学后挤破头想加入学生会。
虽说学生会的正面价值不容否认,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所有学生会都“藏污纳垢”,但是现实大学生态中的学生会的功能确实在被扭曲、异化。大学学生会俨然成了官场丑态的缩影。“有限的支教名额被校级学生组织瓜分”、“每年换届阶段学生会竞争对手之间暗中互相倾轧、手段极其卑劣”、“学生组织公款吃喝盛行”、“学生会干部,官腔连篇,言不由衷,无出其外,败坏了人大学生的形象。”尽管陈伟副教授说的是他在人民大学看到的现象。但是,放眼望去,其他大学的学生会何尝不是这样呢?
不妨略举几例,揭开学生会的神秘面纱。2007年9月20日《新商报》报道:记者在大连某高校的学生会招新现场发现,学生会为缓解经济压力,加入了一条入会新规,新生想进学生会必须自带1000元的“嫁妆”———赞助费。2008年11月4日《济南时报》报道:济南某高校大学生小王,为能当上学生会干部,花5000元四处打点,光送领导的一盆花,就花了近千元。他还订下学校周边的饭店,请老师和上一届学生会的“元老”分别大吃了一顿。最终如愿以偿地在院学生会任职。
有大学生算了这样一笔账:“在学生会、班委会担任职务,评优、入党时都会有优势,有了这些荣誉,在评选奖学金时也会为自己加分。就业压力比较大,而许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更青睐学生干部,不少学生想尽方法在学生会、班委会任职,入党,增加就业砝码。”担任干部,既能锻炼社会交际能力,培养领导管理能力,又有利于获取高额奖学金回报,为就业争取筹码。从投资性价比来看,大学生花钱买“学生官”,做的绝非亏本生意。但是如果花钱打点、请客担任学生干部成为校园潜规则,岂不是让大学校园变成了富人子女的俱乐部?把学校当成了“卖官鬻爵”的实习基地?学生除了拉关系、走后门,哪里还有心思做学问?学生时代染上“官瘾者”,走上社会,岂不变本加厉,大胆挤入买官卖官队伍?此举不仅对寒门学子与不愿意掏腰包买官的学生极不公平,而且与大学办学宗旨背道而驰。“藏污纳垢”的学生会与班委会,哪里还有资格代表同学们?
那么这种现象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从大学生组织的自身特点来看,大学生进入学生会或其他组织后,的确就进入了一个需要竞争的团队,他们渴望成长,期盼成功,他们需要业绩,需要人脉,需要社会上官场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所以他们的言行举止都社会化也是理所必然的了。
从当下的社会环境看,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多重困难,上学难,就业难,结婚难,住房难。特别是一些没有背景的学生,好的就业机往往会被“某二代”抢走,他们在大学里努力地“出人头地”,在学生会或团委谋个一官半职,这其实也是为以后的择业进行战略布局,没有什么不好的,面对僧多粥少的学生干部选拔,拉关系走后门甚至是可以理解的。这种通过个人的努力与社会的不良习气进行较量甚至值得提倡的。
从大学管理者来看,大学自身的行政化官僚化严重,行政架构上的每个层次的人员,既是老师,更是官员,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有深厚的官僚色彩,耳濡目染之下,他们有意无意地成为了大学生官员们的“从政导师”!笔者所在的学校曾经就有学校领导经常请学生会成员陪酒的现象。
大学生当官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官员也是一种职业,公务员也需要相当的职业技能,在大学进行这种职业的修炼,总比一张白纸要强,这是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只不过,这种训练不能过了头,不能在学校里只学会了“当官”,别的都荒废了,包括道德上的修炼和学业上的训练,而这些才是我们关注这个问题的要害之所在。
大学学生会“藏污纳垢”现象板子不应只打在大学生身上的,该打的还有社会和严重行政化的大学教育!如何解决?我认为在学校适当监督的基础上下放权力与实施民主选拔不失为一条途径,由任命制改为学生自选制。在这个发达国家,这些一流大学里面,学生会都是由学生自己选举的,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民选的机构,然后代表学生的权益。这几年在我国的一些学校里面,也开始尝试了学生会直选,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名,有权利学生来选举学生会的成员,这种选举其实就是让学生会能够回归作为一个学生自主制这样一个性格,维护学生的一种权益。具体来讲下放权力能使学生会富有激情,民主选拔能使学生充满活力。总之,学生会还是多一点自主性为好,千万不要让高校的学生组织变成了该副教授所称的“藏污纳垢”之地。这样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会、班委会的教育引导,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另一方面,要把学生会、班委会选举,奖学金评定,入党、就业这类信息,充分暴露在阳光下,接受全体师生与社会公开监督。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者不仅要做学问领路人,更要身体力行做学生人格、品德的导师。
第三篇:论强化油田企业班组建设的思考
论强化油田企业班组建设的思考
班组是企业最小的单元,也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具体实践者。班组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整体形象。为此,油田企业围绕建设和提升班组执行力、学习力和凝聚力,从“班、校、家”三个方面,全方位加强了班组建设。
一、严格制度执行,强化自我管理,推进班组执行力建设
1.强化班组管理制度建设
(1)建章立制,抓好组织落实。为确保班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油田企业制定了《岗位专责制》、《班组管理办法》、《班组长选拔聘任制度》、《班组长岗位职责》、《岗位练兵制度》、《巡回检查制度》、《日常学习制度》以及《班前会制度》等管理制度。为促进各类管理制度的落实,除了通过职工学习、班前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班组成员对各项管理制度的学习外,通过班组日常“三不”检查以及月度考核等方式,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地执行。
(2)责利并重,充分发挥班组长作用。班组长作为一个单位的兵头将尾,直接指导和参与一线生产,在单位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调动基层班组长的积极性,一是采取聘任制选拔班组长。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不提候选人,让班组成员直接从本班组中选出德才兼备的班组长;二是坚持责利并重原则,对班组长实施特别激励。在绩效工资分配上,各班组长在参与全体员工绩效工资分配的基础上,增加0.05的分配系数,对班组长的辛苦付出,给予适当补助;三是坚持权力下放原则,由班组长全权负责班组成员的日常考勤以及班组成员的工作绩效考核,有利于进一步约束和管理班组成员。
(3)落实“三标”建立,推行“10S”班组现场管理法。根据班组岗位特点,提炼并推行“10S”班组现场管理法。即通过对安全、素养、整顿、服务、学习、效率、清扫、节约、整理、坚持,对仓储安全、职工素养、物资摆放、优质服务、环境卫生、节能降耗、团队意识等几个方面制订具体的工作标准,覆盖到日常工作的每个领域,确保无盲点、操作性强。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目标,操作有流程、活动有记录。
2.强化班组全员目标管理
每年年初,支部各项费用指标层层分解到各班组,支部领导与各班组长签订责任目标承包书,班组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将办公费、差旅费等能够落实到个人的,分解到每个人,实行个人考核,对不能分解到每个人的费用指标实行集体考核。通过指标分摊、强化考核,班班有指标,班组成员人人有担子,增强了班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自我管理自觉性,班组的各项费用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3.强化班组绩效考核
(1)制定了“10S”班组现场管理考核细则,以日常考核和月度集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由班组长对每个班组成员进行全方位绩效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与次月绩效工资挂钩,并作为评先选优的主要依据。另外,按照班组每个成员的综合分值进行全班组排名,班组内排名靠前的成员与排名靠后的成员结对子,以先进带后进的方式,促进班组共同提高。
(2)制定《班组考核办法》、《班组长考核标准》,由支部领导每月对各班组长以及班组整体进行考核,月底汇总后排名公示,考核结果在支部会议室的班组评比栏中进行挂星,100―90分贴红星,89―80分贴黄星,79分以下贴蓝星,同时班组考核结果将作为评选各种先进的直接依据。为更直观的了解班组整体情况,根据每月的考核结果绘制了班组整体绩效效果分析图,通过近一年“10S”现场管理法的考核实施,各项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
二、搭建学习的平台,提升业务技能,推进学习型班组建设
在办公室一角设立了岗位练兵台,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一步提高业务技能,通过创建“岗位课堂”,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成为职工的习惯。采取以考促学、以赛代练的方式,组织班组技术对抗赛,同时,还充分发挥保管状元、技术带头人等技能人才和老师傅的“传、帮、带”作用,促成“师徒对子”,签订了《名师带徒协议书》,有针对性地对青工进行专业理论、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弥补了业务骨干力量的不足。实行岗位轮换制,着力培养熟悉多个岗位业务、能够及时补位的“业务多面手”,进一步提高了保管员的业务技能,实现了一个人能发全班组物资的目标。
三、营造团队文化,构建共同愿景,推进人文和谐班组建设
为全面打造家文化阵地,一是为班组配备了羽毛球拍、跳绳、扑克等体育娱乐用品,通过开展工间广场舞、跳绳比赛、休息日郊游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增进友谊,熔炼团队精神。二是建立班组基本信息档案,便于班组长了解掌握班组成员家庭及本人基本情况,同时,对班组成员实行情绪管理,建立EM情绪展示台,鼓励班组成员分担忧愁,传递快乐。班组长通过情绪展示台,可以提前了解班组成员的心理状态和遇到的困难,及时组织大家伸出援助之手,爱心帮扶。三是实行班长谈心制度,日常工作中,班组长对情绪反常和受到批评的成员及时谈心,对班组全体成员采取每月集体谈话,及时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和遇到的难题,做好员工心理梳导,消除不良情绪。四是利用周末举办阳光心态培训班、快乐家庭墙面文化等形式,引导员工以班为家,坦诚相待、相互关爱。五是开展一日班长活动,使每一位班组成员充分体会到兵头将尾的艰辛,在工作中主动为其分忧解难,进一步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四篇:学生会建设
面试问题
(1)上大学已经一个多月了,总结以下你对大学的认识,你对大学的印象。(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情的总结能力。)
(2)大学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例如:协会、学生会、艺术团、团工委,你都加入了那些?如果没有为什么不加入?如果加入了一些,谈谈你对这些活动的认识。(考察学生对集体活动的兴趣程度,如果什么都没有参加的学生要好好考虑了。)
(3)谈谈大学你有什么目标,什么计划?(考察学生做事的目标感)
(4)认识我吗?知道我是那个部的吗?谈谈你对我的认识!(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对待领导的态度)
(5)简单地谈一下你是怎么过完过去的那个暑假的,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想做的事吗?(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可以看出学生的活泼程度)
(6)进入社践部你觉得你有那些优势?(很经典的学生会面试问题)
(7)当过班干吗?团支书或班长?你在做学生工作中碰到的令你棘手的问题是什么?(很多学生在面试的时候都说自己是班干,这是一个很好的验证问题)
(8)以前组织过什么活动吗?你是怎么做的?(经典的学生会面试问题)
(9)喜欢做想做生意,做保险这类的工作吗?如果有一样东西买价是10块,而老板要12,你是愿意直接买这家的12的还是去其他的店看看买10块的,还是明知道10块老板不买还是愿意和老板坎价试试?(这是面试学生会外联部或社践部的问题,可以考察面试者的耐心,谈判的能力)
(10)现在有一个赞助商和你谈合作,你们的底线是他们至少出1000给你们做活动。你是愿意开始就说出你们的底价,对方不合作就再找另外一家,还是愿意先出1200和他商议办?为什么?(这是面试学生会外联部或社践部的问题,可以考察面试者的耐心,谈判的能力)
(11)现在有两份工作,一份是很保险的固定工资的工作,另外一份是风险很大的工作但如果做好了对自己很有发展前途,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
(12)迎新晚会你看了吗?当时你们走的时候地面很脏,有很多新生主动留下来打扫卫生,你留了吗?如果没有你想过留吗?为什么没留下来?(考察学生的诚实态度,很少有新生会想到)
(13)如果你加入了学生会,当你和你的部长的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你怎么办?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学生会
制
第五篇:论新农村建设
论新农村建设
200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那么什么是新农村建设呢?我觉得无论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24个口号,还是后来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提出,无外乎都是在农村的教育、医疗、道路、水利方面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这才是最实惠的,也是真正的讲实干、不空谈。
新农村建设中,教育是很重要的。虽然近年来农村的教育现状有所改善,然而教育的问题却是最多最严重的,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短缺,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农民收入水平偏低,教育负担过重,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令人担忧等方面。首先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实践性教育的投入,而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其次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流失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再次,由于经费短缺,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深层次的问题则是农村观念的落后。农村普遍认为教育投入是消费性的,而缺乏教育投入是生产投入,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观念;认为教育是单纯传授知识,而缺乏教育担负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的任务观念。
新农村的在卫生服务方面应当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比如曾于1980年实施过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成为现在新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实施基础。但是在医疗卫生方面,农村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众多的乡镇卫生院濒临倒闭。全国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处于勉强维持,三分之一处于濒临倒闭的状态,医疗人才大量流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实在不能满足农民就近就医的需求。其次,农民对乡镇卫生院不满。无论是从价格、服务、方便性来说,乡镇一级卫生院都是“比上不足,比下不满”的状况,质量没有县级医院优越,价格和方便性方面又比不上村卫生室,实在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再次,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占全国总人口20%的城市居民享受着全国80%的医疗资源,大城市人均寿命比农村人均寿命高了12年,而贫困地区的孩童死亡率却是大城市的9倍。最后,医疗体制改革的一次又一次失败,提高了农民的医疗支出。虽然新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民减轻了很大负担,但是当面临大病时,陈旧的医疗体制依然成为了农民看不起病的拦路虎,尤其在医药领域的改革可谓是饮鸩止渴。
相比于教育和卫生事业,农村的道路问题近几年得到了飞快发展。村村通工程,使得很多过去封闭的地区与城市连接了起来,成为城市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使得农村经济得到城市工业的反哺,互相促进,日趋平衡。然而我们应当看到,农村交通安全问题刻不容缓。由于我国乡村土地面积辽阔,而受警力不足的制约,乡村道路安全成为了交警部门管理的盲区;农用车、三轮车、畜力车数量庞大,部分车辆性能低、车况差,有的已经报废依然在用;农村机动车驾驶员很多未经登记、培训,机动车、驾驶员底数不清,机动车无牌无照情况普遍;乡村道路路况复杂,路窄、弯急、视线差,道路标准低,质量差,很多地方无警示标志;农民安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差,超载、乘坐不安全车辆情况很多,多拉快跑,违法载人,驾驶人违章驾驶屡见不鲜。而就在前日,乡村校车安全成为了全国人民关心的焦点,江西乡村校车车祸,致11名幼童不幸夭折,这一惨剧再次提醒公众,乡村交通问题绝不能等闲视之了。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经济,而农村的经济命脉在于水利建设的成功与否,而我国的农村水利问题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关注了农村水利建设问题,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
1、原来农业生产主要追求粮食产量,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所配套的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瓜果、苗木、花卉对灌溉、降渍和抗旱的标准与原有的设施不一致,其标准更高;而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生产模式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整,给农村水利的配套建设带来了困难。
2、水质要求更加严格。由于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对水源水质的标准要求更加严格.一旦水源污染、水质破坏,会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3、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目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政府组织向村民自主转变,由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意见转变,由尽可能以资代劳向尽可能出工转变。
4、正确理解水利产业政策。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根据其功能和作用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项目,指防洪除涝工程、农田灌排骨干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另一类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兼有一定社会效益的项目,指供水、水面养殖、水利综合经营等.但实际上并不尽然,因为对于流域性的防洪工程是公益性的,但对圩区治理中涉及到的防洪除涝工程,其受益者和受益范围都非常明显,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