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畜牧产业化现状与对策

时间:2019-05-15 00:3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疆畜牧产业化现状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疆畜牧产业化现状与对策》。

第一篇:新疆畜牧产业化现状与对策

新疆畜牧产业化现状与对策

摘 要:分析了新疆畜牧产业发展现状,并且提出从事项该区域产业化养殖策略。本文对于实现新疆畜牧业的快速稳定法中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论文网 /2/view-12906077.htm

关键词:畜牧业 产业化 现状 高效发展 对策

一、新疆畜牧养殖高科技技术发展的研究

自古以来,新疆进行畜牧养殖事业存在区域的优势。根据国家调查数据显示,新疆绿地占地8.6亿亩,可以放牧的地方就有7.2亿亩,适合养殖牛、马、羊等等; 41700万亩的农产品的根、叶及相关作物。其中,每年可以提供三十亿

公斤的饲料,农产品的根、叶一百亿公斤,粗粮八亿多公斤,农产品饼渣两亿多公斤,酒渣、米糠等11215万公斤,给养殖畜禽类提供很好的条件。此外,新疆养殖畜禽是具有自己的地理优势。新疆是全球离海洋最远的区域。在中国实行对沿海区域进行改革时,新疆的经济还是很落后。在一九九二年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全方面的开发策略,促进了新疆的经济发展。新疆与蒙古、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邻国,边境线长达五万多公里,占我国大陆边境总长的四分之一;与新疆相邻的大部分国家中,他们都有着与新疆人民相似的人生故事、生活习惯、教育背景和民族信仰。在这些国家中,特别是西南部地区与地中海东部地区,对畜禽物品有非常大的需求,使新疆畜禽产品可以很好的打开这几个区域市场。实际上,新疆也一直与这几个国家有着畜禽产品商品交流的关系。

我国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一市场,在“全面改革开放、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主攻西部”的策略,增加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15个国家的进口海关。这就扩大了新疆与周围国的经济交易。并且,在周边已形成了多家具有战略联盟关系的企业公司,通过互惠互利,形成多种方法的交易新局面。此外,新疆具有自己民族文化,民族的风俗使新疆畜禽产品发展与当地民族特色相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我国的牛肉、羊肉价格上占有很大优势,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新疆土地宽广,物产丰富,占地面积广,地理环境复杂,具有当地特有的物资产品,适用于各种各样的畜、禽、牧的生长。它能实现使特有的物资产品得到合理的利用,使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发展,实现畜、禽、牧业正常生长,也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达到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

二、新疆畜牧产业化对策

1.培养和拓宽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畜牧业产业化中的主导作用

产业化的两个重要因素就是商品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加速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必须牢固依靠市场这个有力杠杆,实现效益最大化,刺激产业化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利用本地市场,在社会需求大的区域进行开展畜产品的推销会及活畜产品的交易,为卖者提供畜产品的交易场地;在一些发达的地区,交通便利的城市和畜产品较多的区域,建好畜产品的批发和专业市场;使产品交易者与生产者直接交易,也积极发展远距离的分销商,以自主生产自主销售、代理购买代理销售、联合购买联合销售、联合购买批发销售等多种方式共同进行;增加畜产品的存放空间和物流设备,加强产品流通的合理性符合法律法规,使新疆成为畜产品的大生产家及销售商;加大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发,利用各种销售的方法,多领域、多方法去开发新的市场。创造高

品质,研发新品牌产品的方针策略。加强市场网络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送,并且对生产销售两方进行合理沟通,共享到大小销售及生产区域,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

2.重视加工企业建设,发挥其在产业化中的龙头带动功能

原产品加工的公司是产业化的“龙头”,扶持龙头公司是推动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经过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

2.1必须对现有的龙头公司进行整理整顿。在制度上,做好产权体制变革,转变销售体制;在人员管理上,对公司管理制度进行整改;在硬件上,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引进新技术,扩大生产,研发新产品,加大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大的企业与原生产商进行共同发展、共同获益。

2.2鼓励新的加工公司。根据畜产品现在的生产量及社会需求现状考虑,应该提倡高技术、高产能、规模大的新

公司。当产品经过精细加工,产品才能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从而走向国际市场。

3.加大农业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力度,促进基地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经营

通过实际调研,我们发现在新疆地区不乏科技成果,只是这些科技成果未能得到很好地推广,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定位科技成果的工作的重要性。具体步骤如下:

3.1目前,社会现在大力宣传运用高科技种植、养殖产品,通过社会的宣传及专业人士的示范等多促进高科技的推广。从传统的畜牧业普通食物喂养方式,向青饲料、粗饲料、精饲料、多汁饲料合理的搭配喂养方式转变;养殖的地方要与先进技术和现代服务系统密切联系在一起,技术指导和现代服务围绕养殖基地。

3.2进一步扩大畜牧产品的规模。根据国家扶持、国家指导、合理制度的原则,进一步增加畜牧养殖产业。通过

引吸外商投资者进行股份合作制,鼓励有实力的集团进行开发生产。另外,可以通过办畜牧农场,扩大规模,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4.对生产、加工、销三者进行整合,实现生产销售一体化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是一个整体化的概念,其中该概念涉及了养殖、加工和出售之间链条式的关系。如不能恰当的理解该概念,畜牧业产业化很难进一步发展。所以,实际现代生产,一定要从本质上进行整顿和修改。根据自由市场发展的规律,合理处理第三产业内部之间的互利关系,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阻止人为破坏、小作坊的生产经营,根据经营需要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实现第三产业一体化,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5.进一步完善农业产品一体化经营等项目发展

规范畜牧业管理制度能够提升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度。中国在进

行畜牧业行业规则进行修改,应当结合新疆畜牧业发展状况,对畜牧业行业规则进行修改。在畜牧业养殖和管理技术上不断地寻求新的突破,促进新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篇:畜牧产业化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

今年以来,我市畜牧产业化工作在市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托资源优势,以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为中心,培育现代畜牧业经营主体,大力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水平,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预计1-6月,全市出栏肉猪17.7万头、肉羊2.93万只、家禽169.2万只、肉牛2878头,完成了目标任务的52.8%、51.4%、52.1%、52.5%;肉类总产量16715吨、禽蛋产量2400吨、牛奶产量196吨,完成了目标任务的52.3%、54.5%、59.4%。达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和农民增收夯实了基础。

(一)养殖业主不断涌现。据统计,全市1-6月新发展适度畜禽规模养殖230户,其中生猪112户、家禽110户、肉牛3户、肉羊5户。新建玉林、沱湾、宏云等生猪规模养殖场10个、改扩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场9个,新建顺均、华隆等养牛场3个。

(二)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多。目前在工商新注册**市华阳养猪专业合作社和**市阳和土鸡专业合作社。**市阳和土鸡专业合作社以**山种鸡场为核心发展会员60余户,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养殖土鸡4000余只。

(三)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我市实际,结合国家标准化养殖示范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养殖小区建设和发展模式,编制了我市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划,围绕广溪路沿线建立规模养殖带(小区),采取了“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畜禽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规划生产,制定严格的小区管理制度,规范养殖方式,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严格按照《无公害畜禽养殖标准》组织生产,推行标准化生产,据统计,到目前,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4个,家禽养殖小区3个,肉羊养殖小区1个,肉牛养殖小区2个。

(四)以草食牲畜为主的特色养殖迅速发展。目前,我市已发展肉牛、肉羊、野鸡、原鸡、肉兔、鹌鹑、肉鸽等特色养殖大户20余户,出栏肉牛100头、山羊XX只、野鸡3万只、肉兔10万只,仅特色养殖实现产值500万元以上。

(五)产业化带动增收明显。据测算,今年1-6月全市畜牧业带动农户人均增收可达85元,其中,参与畜牧产业化生产的农户人增均收达110元。

二、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一是成立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生产科教股和改良站人员为成员,统筹全镇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各项工作,确保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和考核。把畜牧产业化建设列入全市各乡镇街道重点工作考核体系,制定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考核办法。

(二)落实畜牧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畜牧产业化的扶持政策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财政投入,遵循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标准,依程序兑现相关政策,落实养殖保险规模养殖保护,调动农民从事畜牧生产的积极性,鼓励反乡农民工畜牧创业,拉动畜牧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全面完成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任务,充实技术支撑力量,开展畜牧兽医人才知识更新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对养殖户的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三、存在问题

(一)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我市龙头企业少且规模偏小,产业链不长,增加值少,加之,管理经验缺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对养殖户带动作用不强,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骨干。

(二)专合组织组织化程度不高。我市的专合组织其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沟通信息、协调生产、调控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好。多数专合组织的会员之间只有信息、技术联系的松散联合,互利互惠的机制没有建立,没有起到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作用。

(三)业主发展不稳定。多数业主对畜牧业发展形势估计不准,常常盲目跟风,扩大规模,造成养殖效益不高,影响积极性,一旦遇到市场,疫病等风险,就会发生关停并转。

(四)基地规模发展不平衡、标准化程度不高。我局虽按照产业带对基地进行了规划,但均是小基地规模,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形成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基地,造成基地的专一性生产能力不够,标准化程度不高,无法形成知名品牌。

(五)利益机制不够完善。全市的龙头企业、业主、专合组织、基地等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造成产、加、销相对脱节,制约了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抓重点,扶强龙头企业。发展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等方面的作用。一是将现有的龙头企业,扶强扶壮,增强其开拓创新,抵御市场风 险自然风险的能力,力争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业。二是规范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成为畜牧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骨干。三是鼓励支持农民合作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其他企业向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茁壮成为畜牧龙头企业。四是引进龙头企业。利用我市自然资源,引进一个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我市畜牧业的发展。

(二)重规划,狠抓基地建设。畜禽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也是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而围绕主导产业,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一规划,推进标准化生产取得显著进展,必须注重产业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一系列的畜禽发展产业带,做大做精畜禽基地,成为龙头企业第一车间,并能长期稳定市场供给量,最大限度保持市场占有率。

(三)重引导,壮大专业合作社。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此,要引导畜牧龙头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社建立紧密联系,使畜牧专业合作社成为养殖农民利益的代言人,通过谈判与龙头企业达成合约,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培育、规范运作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介组织,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真正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共同体,担负起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基础重任。

(四)强服务,为业主发展护航。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的要求,为畜牧产业化经营搭建融资平台,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畜牧产业化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畜牧部门要继续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市场需求信息,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帮助降低生产成本。引导畜牧龙头企业搞好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畜牧产业化进程,增强市场竞争力。各乡镇要对业主在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土地使用、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五)抓统筹,完善利益机制。要把基地建设和龙头加工企业建设与壮大专合组织结合考虑,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推广机构+农户”等多种模式,建立起稳定的多方合作关系,形成有基地提供畜禽产品,有企业加工增值,有市场促进营销,有科技作保障的良好格局,实现畜产品商品价值,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格局。

(六)重投入,夯实产业化基础。一是加大对畜牧兽医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在增大畜禽养殖圈舍改造、良种引进、人员培训等投入基础上,增大对乡镇畜牧兽医站必需的办公设施(冷链设施、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提高基层技术装备水平,健全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监管网络,保障畜牧产业化健康发展。二是加大对专合组织建设投入,重点是将支农项目资金倾斜扶持畜牧专合组织建设,帮助专合组织壮大自身实力。三是加大对组建畜产品信息平台的投入。各级党委政府要整合现有资源,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畜产品信息平台,引导农户与市场对接,规避风险、增强其免疫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畜牧产业化经营发展贡献大的有功之臣,实行奖励,包括龙头企业带动力,专合组织运作等方面分别实行奖励。

第三篇:浅谈我市畜牧养殖业贷款现状与对策

谈我市畜牧养殖业贷款现状与对策

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批示,最近,我局组织人员对部分畜牧饲养企业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我市实际,对解决我市畜牧养殖企业贷款难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我市畜牧业使用贷款现状

我市畜牧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连续20多年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23%,涌现出22153个规模饲养场户和893个养殖小区,畜牧业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从近期我们调查的12家全市规模较大的畜牧养殖企业来看,贷款数量只有区区的200多万元,而且贷款利息高达9-11%,有的企业不得不使用民间借贷方式借款融资,其他的企业发展资金主要自我积累,滚动发展。这些畜牧企业都处在行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效益非常好,有的资产已经过千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欲望强烈,他们都有各自的竞争优势,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所生产的产品与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销售渠道畅通,企业的信用度高,这样的企业为何就从银行贷不出款呢?分析主要原因是:一是企业抵押物不足。由于多数银行受“家有万贯,带毛的(资产)不算”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企业固定资产较少,还由于近几年发展的企业,由于受国家土地政策的调控,一些企业虽然与当地农户及政府部门签订了土地出让协议,但未办理正式土地使用权证,按照金

融部门的规定,不仅此土地不能作抵押物,就是上面的建筑物也不能作为抵押物。因此,多数企业贷款抵押物严重不足,是造成贷款难的主要原因。

二是银企合作较差。一方面,不少企业管理者不懂得与金融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没有按金融部门的要求,定期向金融部门报送有价值的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个别的不按借款时限,到期还贷,金融诚信度不高。另一方面,金融部门主动深入企业指导、调查了解不够,对企业老板及生产经营状况发展前景不够清楚,“怕”字当头,没有很好地形成银企携手并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银行贷款环节多。办理贷款需要担保、资产评估等有关手续非常烦杂,要求规定较多,到处求人办事说情,畜牧企业望而却步。

四是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大多数企业属于非企业法人,不是有限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不能提供准确完整的财务资料,或者财务资料真实性差,透明度不高,加之企业资金往来结算不规范,普遍使用个人信用卡,银行很难掌握其真实的生产经营和资产运用情况,自然难以给予信贷支持。

二、对策与建议: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畜牧养殖企业生存发展环境

一是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高度重视畜牧企业发展,充分认识到发展畜牧养殖企业就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

增收的基础,要采取得力措施,减免或减少一些部门收费项目和额度,从而大幅度降低企业的借贷成本。二是采取“放水养鱼”政策,给予畜牧养殖企业更多的水电、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条件,为畜牧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强化对畜牧企业的信用观念教育,彻底消除逃废银行债权现象。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规范畜牧企业的借贷行为,树立各家银行对畜牧企业的信贷投放信心。建立不良信用行为公开曝光制度。定期不定期向各家银行通报畜牧企业不良信用行为。对有不良信用行为的畜牧企业采取“一票否决”制,从而逐步创造宽松的社会信用环境。

2、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改善对畜牧企业金融服务一是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大对畜牧企业信贷支持。畜牧企业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发展势头良好,是各家金融机构十分重要客户群体,加快客户结构调整步伐,支持畜牧企业发展,有利于金融部门自身信贷业务快速健康发展。二是适当放宽畜牧企业信贷准入条件。畜牧企业自有资金少,无论是经营管理水平,还是经营效益水平,都难与大型工业企业相比,因此,适当放宽畜牧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进而降低信贷准入“门槛”,利于畜牧企业取得银行贷款,并加快其发展步伐。三是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对畜牧企业的金融服务,在保证办贷程序和手续合规合法的前提下,简化办贷程序,主动配合畜牧企业办理资产评估、抵

押登记、财产保险手续,实行“一站式”金融服务,缩短办贷时间,提高办贷效率。四是丰富信贷产品。根据畜牧企业特点和金融需求,创新金融产品,积极为其量身定制各种金融产品,如开办商业票据承兑、贴现、各种有效资产抵押担保、信用贷款等业务,为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五是创新贷款方式。针对畜牧企业缺乏有效资产的现状,创新贷款方式,主动深入企业帮助指导企业搞好定期的财务申报,资信等级评定,投资风险分析,资产评估等工作,采取固定资产抵押、动产质押、企业联保、担保组织担保贷款方式和信用贷款方式,从而切实解决畜牧企业因担保难而不能取得各家银行贷款的问题。

3、加强融资环境建设,构建银企合作双赢机制

一是优化银企沟通环境。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银行和企业召开银企座谈会,优良项目产品推荐会,银行服务项目介绍会,信贷资金供需洽谈会,信贷咨询会,为企业和金融部门牵线搭桥,搭建信息沟通平台。二是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要建立以信用为基础,政府、银行、企业和担保机构四方合作的融资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下大力气解决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严重不足的局面,进一步完善对担保机构的配套管理,做到规范运作,以更好地为畜牧企业获取贷款提供担保服务,为畜牧企业融资提供宽松的环境。三是推行农业政策性

保险服务。当前各地开始试点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在各级财政补贴保费的前提下,推广贷款企业入保机制,化解动物疫病风险,消除金融部门的顾虑,放心安排畜牧企业贷款。四是加强对畜牧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培训,加强畜牧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增强畜牧企业竟争力和综合实力,同时,要求畜牧企业严格按照会计法和商业银行要求,建立全面、准确的财务制度,定期向有关方面提供财务状况,提高畜牧企业的诚信意识,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构建良好的银企关系。

第四篇:遂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遂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杨茂君

农业产业化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遂宁市坚持以实施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民生工程”为抓手,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保障,以实施农产品“十百千”营销战略为突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政策扶持、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的思路,狠抓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发展成效

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遂宁市按照调优结构、调高效益的原则,紧跟市场扩大高效作物种植面积,现已形成优质水果、精品蔬菜、优质棉花、中药材、蚕桑、茶叶、九叶青花椒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全市种植特色水果70万亩、无公害蔬菜70万亩、优质棉花17万亩、中药材10万亩、优质蚕桑10万亩、油料75万亩、马铃薯12万亩、茶叶2万亩。船山区、射洪县被列入全省特色效益农业支持重点县,蓬溪县、大英县被命名为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蓬溪食用菌基地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出口农产品基地。区域性、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已初步形成。

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依托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养殖产业,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总数达到2313个,比2008年增加417个,增长22%。销售上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11家,比2008年增加3家。全市6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1亿元、增长12.6%,出口创汇4420万美元、增长24.6%,人均助农增收786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4.8%。农业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全市特色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经济人队伍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947个,其中工商登记注册309个,涉及粮食、中药材、茶叶、蔬菜、水产、林业、食用菌、水果、棉花、花椒、畜禽等10多个类别,已成为遂宁市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搞活农产品流通、引导带动农民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带动农户36.5万户,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入社社员收入高于其他农户的2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在较大程度上助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产业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采取“土地流转合作社”、“土地寄种”、“委托流转”等土地流转经营新模式,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路子,全市开发建设了水果、茶叶、蔬菜、食用菌、花卉、中药材、九叶青花椒、花生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158万亩。加快引进培育农业生产规模业主,大力实施“万亩千亿示范工程”,推动了产业基地规模发展。目前,全市已引进农业生产规模业主100余家,建成“船山区唐桂柑桔万亩示范区”、“安居区三家片蔬菜万亩示范区”等10个现代农业“万亩千亿”示范区并通过省农业厅验收。农业产业结构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打造初见成效。全市巳发布农业区域地方标准43个,制定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20余个,全面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率先建成“四川省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市”。全市已有无公害农产品132个、基地面积228.7万亩,绿色食品33个、基地面积59万亩,有机农产品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总量居全省前列。全市品牌打造初见成效,现有农产品中有国家驰名商标5个,省著名商标25个,知名商标112个。安居区获“中国沙田柚之乡”、蓬溪县获“中国优质桃之乡”称号。

农产品营销取得重大突破。全市农业部门深度介入农产品营销工作,大力实施农产品市场营销“十百千”工程,突出抓好会展经济,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努力拓展农产品销售领域。在全国253个大中城市和150余家超市设立了遂宁农产品专销柜(点),有5家企业的农产品进入机场销售,有3个农产品成专供。2011年全市有60余家企业、120余个产品参加省外农产品展示展销,销售总额达14亿余元。已有6家企业的20余个产品销往国外40余个国家和地区。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与实施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分解了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1+2”特色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建设、特色产业乡镇建设、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任务。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季度督查与年终考核表彰相结合的激励奖惩机制,充分调动了各级各部门的参与积极性。由市政协牵头成立了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考核组,每季度深入区县督查进度情况,积极帮助区县解决实际问题、反映实际情况,有效促进了工作进程。各区县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落实了专项工作经费和专人,有力促进了工作开展。

(二)加强部门配合。实施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市政府建立完善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部门信息通报制度等相关制度,实行重点项目联系领导、联系部门、联系人、联系科技人员的“四联”制度。积极深入区县和联系点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现场办公等多种方式解决。

(三)坚持规划先行。遂宁市把科学规划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发展产业规划先行。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着力从规划依据、规划保障、规划指导等方面下功夫,在邀请中国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等全国知名专家参与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遂宁市优势柑桔产业发展规划》《遂宁市中药材基地建设规划》《遂宁市蔬菜基地建设规划》等八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为现代农业产业项目的快速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加大财政投入。近年来,全市加大了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投入,将国家、省安排的项目进行整合,统一打捆,集中安排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市政府每年从市财政拿出200万元用于连片规模基地的奖励扶持,重点支持柑桔产业基地建设、技术培训、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苗木繁育补助、贮藏加工、市场开发和产业化经营。各区县财政直接用于柑桔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资金达2000多万元。对在规划区内,经过土地流转新建集中连片、标准化种植柑桔的业主给予一定土地租金补贴、苗木补贴、前期管护补贴。

(五)创新经营机制。一是不断创新土地经营机制。积极探索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工商企业和城镇居民到农村租赁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产业基地集聚,截止目前,全市已建立土地流转合作社341个,流转土地70万亩。二是积极探索社会、个人、政府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效应。2010年全市完成各类农业投资50亿元,比上年增长40%以上。新签约500万元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101个,开工101个,初具规模69个。三是积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和帮助经营主体通过采取合同契约、订单收购、股份合作等方式,实行“公司+专合组织十基地+农户”、“六方合作+保险”、“六统一分”和“寄种”、“寄养”等联合发展模式,与基地、专合组织和农户建立了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企业与基地、农户有效衔接。

(六)依靠科技进步。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上重点推广了地膜覆盖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把新品种、新技术组装配套建立示范基地。推广了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及棉田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了大蚕省力化养蚕新技术、纸板方格簇新技术,提高了蚕茧单产和质量;在特色水果产业发展中,做到了“五统一”,即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统一打窝定植,统一组织专业栽植队伍,全市大力推广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船山、安居、大英、蓬溪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达90%以上,大力推广了柑橘容器苗定植技术,推动全市特色水果产业发展。

三、主要问题 总体看,遂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朝着良性轨道快速发展,但由于受地域、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产业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龙头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全市6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家级龙头企业占3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总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不多,整体带动能力还不强,企业融资难,发展潜力还有待挖掘。

(二)特色产业规模不大,支撑作用不明显。遂宁市五大特色产业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存在连片基地少、品种多而杂、布局分散不合理等多种问题,特别是一些产业存在内部竞争,未形成对外的统一合力,严重影响特色产业发展。同时,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农产品加工营销网络,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

(三)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保障机制还不完善。一是全市水利建设相对滞后,大、中、小型水利建设的蓄水面积不够,土渠、烂渠较多,渠道水利设施利用率较低,水利灌溉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二是农村公路建设相对滞后。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还存在断头路较多等多种问题。三是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建设滞后,市场信息不对称,不能满足农产品营销的需要,农产品买难卖难时有发生。四是财政投入不足,金融、保险、担保等机构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还未形成合力,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在发挥市场主体中的作用还未充分显现。

(四)知名品牌开发不够,产品市场知名度低。全市农作物产品,整体上品质不优,特色不鲜明,数量不大,形成的知名品牌较少,全市参与现代农业开发建设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20余家,多数龙头企业实力弱,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带动能力不强,档次不高,品牌不响,市场知名度低,制约了全市特色农业产业上档升级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五)专合组织运行不规范,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不能规范运行并发挥作用。据调查,全市947家农民专合组织中,章程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的仅占到30%左右,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处于低水平运行。究其原因,主要是合作组织在组织管理、市场营销、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明显不够,农民、专合组织、龙头企业之间利益联结关系不完善,导致了合作组织的管理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够,合作组织在农户当中缺乏公信力,在推动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合作方面影响乏力,只能在推广良种、新技术方面发挥有限的作用。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招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遂宁,是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要给予引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除享受工业招商优惠政策外,在土地、税收、用电、用水和奖励政策上给予更为优惠的待遇;龙头企业对上争取项目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优先立项,优先上报。

(二)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实施“三个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农业建设、核心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和“三个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监管、技术集成与应用、农产品品牌打造),加快推进“八大”特色高效农业大基地建设、“1+2”特色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建设、特色产业乡镇建设、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大力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注重农产品的商标注册与保护,创建一批有遂宁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在坚持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重点培育与农民形成紧密利益关系的农产品供销型、市场流通型、技术服务型、中介组织型的龙头企业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应紧紧围绕遂宁特色优势大产业发展,特别是向深加工方向发展,把资源开发延伸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中去,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服务领域,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延伸产业链条,使企业与农民之间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四)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优质农产品储运、加工、分级、分类、包装及信息服务等市场配套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大力培育农村经营大户和专业协会、批发代理商等中介组织,发展农民自己的营销组织,全面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他们在开拓市场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大对农业信息投入,搞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健全市级农业信息中心,建立健全县、乡镇农经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进行生产。

(五)加大科技推广投入。各级应加大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投入,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工代赈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土地综合开发项目时,优先安排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把项目资金集中起来,统筹安排,打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政府要加大对基地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上级财政每年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特色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品种改良。各级农业部门要突出抓好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加强对特色农作物的技术指导,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建立新品种试验和高产示范点片,起好示范带动作用。

(六)规范专合组织发展。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和指导力度,帮助建立规范的运作程序和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运行效率,实现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和市场连接起来,确保农业产业按照产、供、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遂宁市农业局 杨茂君)

第五篇:畜牧产业化工作总结

**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调 研 报 告

**镇位于东阿县城西南20公里处,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耕地10.2万亩,人口7.15万,共辖10个管理区,85个行政村,是东阿县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全镇共有93个基层党支部,党员2540名。境内有黄河水利枢纽——位山引水闸,穿黄涵洞及国家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正在建设之中。我镇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发展乡镇经济的总抓手,不断提高乡镇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为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农业结构渐趋合理,产业化进程扎实推进。形成了以“黄”“白”“绿”为特色的林果、蔬菜、畜牧三大的优势农业产业项目。“黄”即以黄金梨为代表的果品生产。**镇有黄金梨1000亩,其他品种有苹果、柿子、核桃、葡萄等面积600亩。“白”即以鸡、鸭、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产业。**镇是一个传统的畜牧大镇。近年来培育建设了凤翔集团和翱翔集团两个投资过亿元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镇畜牧小区达到120多个,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绿” 1

即以拱棚瓜菜为代表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以**镇北部四个管区为中心的绿色蔬菜生产带,以中小拱棚为主,总面积六千亩左右。

(二)产业优势逐渐显现,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我镇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注重推进项目建设,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原有产业的基础优势,培植壮大了以“黑”“白”“红”为特色的骨干企业。“黑”即创新腐植酸系列产品,山东创新腐植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迅猛,市场潜力大,准备在创业板上市。“白”即以三利面业和永安木业为代表的系列产品加工业。“红”即鑫星机械加工为代表的机械铸造业。截至目前,我镇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4家。

(三)打工经济渐成规模,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通过学习外地创业经验,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外出打工、就地从业、回乡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据统计农民务工收入约占家庭纯收入的52%,成为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谋生就业、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

二、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届镇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努力,全镇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整个经济建设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实力还不够强,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

还不够高,加之我镇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镇,长期受思想观念、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以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经济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近年来,我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其他乡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11年全镇生产总值12.6亿元,民营经济税收增加到104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1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7768元。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虽然较往年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总体绝对值不大。全镇缺乏真正拉动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

(二)缺乏能够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我镇虽然培育发展了凤祥和奥翔两家投资过亿元的农业畜牧产业龙头,但目前也处于建设投资的起始阶段,其影响力和拉动力尚未充分显现。由于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全镇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格局。

(三)缺少实施农业产业化生产的启动资金。发展优质高效的绿色有机果品蔬菜的具有巨大效益和广阔前景,是当前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但实施标准化规模生产的前期投资也是非常巨大的,一般的农户由于惧怕风险是很难接受和承担的。因此必须依靠培养

典型,示范带动来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而资金的短缺已成为当前制约我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四)缺乏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的实用技术的培训。由于在技术推广上没有建立起真正行之有效的网络体系,加之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造成农村农业管理技术匮乏。目前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依靠传统经验,缺乏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技术。尽管个行政村开通远程教育,但群众普遍缺乏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和对现代农业管理水平已成为农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缺乏真正善于市场化运作的经验和人才。现代农业需要的是市场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业产品。如何实现农村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将通过标准化生产出来的农业产品推向市场,真正实现优质高价,形成品牌效益。在这方面农民既没有经验,也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如何帮农民走出农村,走向市场成为发展农村经济领路人。

三、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要善于从战略上谋划乡镇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制订经济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目标,下大力气支持和帮助各村把经济搞上去。要坚持分类指导,一村一品,支持一部分有条件的村先发展起来,建设一批经济强村,增强经济发展的带动力。要注重充

分发挥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努力走出一条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在发展特色经济的过程中,要注意力戒重复建设,盲目跟风,一哄而起,更不能无序发展,搞低档次开发,低水平运作,而要立足本地实际,选择具有较好的区位资源优势、较强的综合竞争实力、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的产业,进行重点培育。要从打造一批专业村、特色村抓起,不断做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并在形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培植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推动我市农村经济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农工商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二)开展招商引资,注重项目建设,推动全民创业。要在积极培育创业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营造跨越发展、干事创业的的社会氛围。要制订“引凤返巢”政策,积极鼓励在外人士回乡创业;要着力引导民营企业家、工商业主、养殖业户二次创业,通过延伸产业链、项目带动战略,发展特色经济;要努力推动村组干部和农民经纪人围绕“农字号”创业,支持各地成立各种形式的产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要建立激励机制为乡镇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建制订乡镇经济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大对经济发展的统筹兼顾及协调调度。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建立

一套科学完备、便于操作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乡镇干部激励奖惩机制。对在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在干部调整中优先提拔使用;对那些为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真正在全镇形成合力推进、携手共创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下载新疆畜牧产业化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疆畜牧产业化现状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农业产业化建设现状与对策(大全5篇)

    农业产业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农业要求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几年来,我市的农业产业化建设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立足本市特色,取得了明显成效......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难点与对策讲解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难点与对策 一、连云港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连云港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龙头企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在支持农业经济发......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摘要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目前,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双语教学的认识趋于统一,双语教学的类型和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文章结......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模版]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教师:陈润君 摘要:目前,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双语教学的认识趋于统一,双语教学的类型和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

    金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金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吴芳云梅淑芳 [摘要]在分析金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化的六条措施:优化农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培......

    香菇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香菇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香菇产业化发展现状香菇富含多种营养成分,香菇蛋白质中含18种氨基酸,人体必须的8中氨基酸,香菇占7种,还含有多量的谷氨素,各种糖类等,香菇在日本、美......

    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王惠 摘要阐述了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通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

    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周颖南柯昕 赖安璐、黄雅芬指导教师:林洁引言: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由于食品污染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加,食品质量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