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通知的意见(%B1(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1:4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通知的意见(%B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通知的意见(%B1》。

第一篇: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通知的意见(%B1

【发布单位】河南省

【发布文号】豫政 〔2006〕70号 【发布日期】2006-09-29 【生效日期】2006-09-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通知的意见

(豫政 〔2006〕70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以下简称《通知》)是中央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为把《通知》精神落到实处,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土地调控的重要意义

《通知》从当前宏观调控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调控中出现的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一些突出问题,从调整利益机制、完善责任制度和健全法律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从严管理的具体措施。这是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之后的又一个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文件,是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坚定决心,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既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任务,又肩负着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使命,保护耕地和保障建设用地的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我省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认真贯彻落实严格土地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一些地方依法管地、依法用地意识仍比较淡薄,粗放利用和闲置浪费土地的现象比较突出,未批先占、“以租代征”、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侵害群众土地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省正常的土地管理秩序。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通知》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来,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严格土地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强土地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保证我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明确职责,强化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应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依据;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年度相应的计划指标。省国土资源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订与完善对省辖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考核办法。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要定期对所辖县(市、区)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责令限期纠正或整改。对纠正整改不力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人的责任。纠正整改期间,暂停该地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报批。

实行土地管理问责制。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查处的,对发现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要追究有关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人的领导责任。省监察厅、国土资源厅要抓紧完善我省土地违法违规领导责任追究办法。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执行和不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三、严格规划管理,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在省人民政府法定权限内,对于符合法律规定和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确需修改规划的,要按法定程序和权限报批。除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省重点项目及符合法定条件的单独选址项目外,其他项目需要修改或调整规划的一般不得涉及基本农田。严禁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依法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根据国发〔2004〕28号文件精神,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对“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整治整理出的土地,必须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原则,严格用地审批程序,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可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建设。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不得擅自调整基本农田数量和布局。进一步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基础性工作,建立基本农田核查统计制度,规范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档案,并将其作为监督、检查、审查和补划基本农田的依据。继续加强基本农田占用审查和补划管理,对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除应依法从严查处并按照最高限额缴纳耕地开垦费外,还应限期补划,确保基本农田保有量不减少。推进国家和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省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农业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资金投入。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实际,认真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科学分析土地潜力,合理确定用地布局,确保国家下达我省的耕地保护目标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数量不减少、布局更合理,并为经济社会发展留足空间。加紧完成全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可靠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四、规范建设用地审批,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各省辖市要根据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范围内,优先保障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属于薄弱环节的项目建设用地,并按照节约集约的要求,统筹安排好其他建设用地。国家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调整后,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新乡、焦作等7市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法由国务院分批次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要提前筹划,提出科学合理的用地需求,每年由省人民政府汇总后一次申报,经国土资源部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后,由省人民政府按项目组织实施,实施方案报国土资源部备案。严格实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责任制,各省辖市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合法性、合规性负总责。

五、充分挖掘潜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完善存量土地集约挖潜激励政策,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土地供应结构。认真清理存量建设用地,加大盘活利用的力度,对各省辖市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年度责任目标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减少企业非生产性用地,严禁建设所谓“花园式”企业。

以各类开发区、工业集聚区为重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区。对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关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进标准厂房区建设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06〕60号)规定应使用多层标准厂房的建设项目,必须进入标准厂房区,不得单独供地;对其他建设项目,应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对项目的性质、规模、用地面积、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容积率控制指标、拟供地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省国土资源厅、建设厅要抓紧制定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区建设、验收和管理的具体办法。

六、强化征地补偿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按照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征地补偿安置工作。适时发布实施我省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按期足额兑现征地补偿款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截留、挪用。严格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通知》(厅文〔2006〕14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地补偿费分配和使用的意见》(豫政办〔2006〕50号)规定,保证支付给被征地农户的土地补偿费分配比例不低于80%,农业、民政等部门要强化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征地补偿费用分配和使用的监督。各地要结合实际,进一步拓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渠道。

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要求,进一步完善我省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人民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

七、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落实建设用地税费调整政策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要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缴入地方国库,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土地出让总价款必须首先按规定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以及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不足,其余资金应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以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和完善国有土地使用功能的配套设施建设。

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具体规定,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范围,以当地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以及土地调查、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等基础性工作。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要尽快制定规范我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管理的具体办法。

对违规减免和欠缴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要进行清理并限期追缴。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05〕32号)关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期限的规定,2004年以来欠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要在2006年年底前全部缴清;2004年以前欠缴的,要制定具体的还款计划,于2007年年底前全部缴清。逾期未缴的,暂停其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审批。

严格执行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加大建设用地取得和保有环节的税收调节力度。财税部门要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减免税。

八、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在国家公布我省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之前,严格执行省人民政府统一规定的工业用地协议出让最低价标准。工业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最低价标准;低于最低价标准出让土地的,按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省人民政府将选择试点行业,有计划地推进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

九、开展全省建设用地全面清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各地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用地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查,重点清查非法批地、未批先用、边报边占、占而不报、批少用多、“以租代征”、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避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违规建设明令禁止项目以及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等情况,彻底查清违法违规用地底数,按照自查为主、重在整改、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处理,并及时完善有关手续,妥善解决土地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

完善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机制,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国土资源、监察、公安等部门应尽快建立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土地执法监察的效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触犯刑律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超计划批地用地、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位置以规避国务院审批、未按期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及其他规定税费、未按期足额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而征占土地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占地建设的,按非法批地查处;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占地建设的,按非法占地查处。对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要公开调查、公开处理、公开结果,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省监察厅要会同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在近期集中开展一次查处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专项行动。

各地、各部门要从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严格土地管理的政策措施,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监察厅、公安厅、财政厅、劳动保障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农业厅、地税局、统计局、省政府法制办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执行好土地调控的各项规定,抓紧制订有关配套措施。省国土资源厅要会同省监察厅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本意见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安徽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皖政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2006〕78号 【发布日期】2006-10-09 【生效日期】2006-10-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皖政〔2006〕7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加强土地调控,严格土地管理,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土地调控的重要性,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依法行政,规范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国家土地调控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省国土资源厅要会同省监察厅等有关部门加强对贯彻执行《通知》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2006年11月20日前,各市人民政府要将贯彻落实《通知》情况报送省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月九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发〔2006〕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和调控。2004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在严格土地执法、加强规划管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集约用地、健全责任制度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措施,积极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当前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调控中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问题,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低成本工业用地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严把土地“闸门”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土地调控。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纳入土地利用计划,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相应的计划指标。国土资源部要加强对各地实际建设用地和土地征收情况的核查。

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法由国务院分批次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调整为每年由省级人民政府汇总后一次申报,经国土资源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实施方案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应当追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的领导责任。监察部、国土资源部要抓紧完善土地违法违规领导责任追究办法。

二、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征地补偿安置必须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原则。各地要认真落实国办发〔2006〕29号文件的规定,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

三、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缴入地方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土地出让总价款必须首先按规定足额安排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以及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不足,其余资金应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以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和完善国有土地使用功能的配套设施建设。

四、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

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范围,以当地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对违规减免和欠缴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要进行清理,限期追缴。其中,国发〔2004〕28号文件下发后减免和欠缴的,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额清缴;逾期未缴的,暂不办理用地审批。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要抓紧制订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和适时调整的具体办法,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分配使用管理。

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法制办要抓紧制订具体办法。财税部门要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减免税。

五、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

国家根据土地等级、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等,统一制订并公布各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不得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低于最低价标准出让土地,或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或返还的,属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六、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禁止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批地行为;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占地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七、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要认真履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提出纠正或整改意见。对纠正整改不力的,依照有关规定责令限期纠正整改。纠正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凡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执行和不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八、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超计划批地用地、未按期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及其他规定税费、未按期足额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而征占土地,以及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位置,以规避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应依法上报国务院审批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完善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协调机制,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监察部要会同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在近期集中开展一次以查处非法批地、未批先用、批少用多、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行为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对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要公开处理,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各地区、各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认真贯彻、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土地调控的各项措施。各地区要结合执行本通知,对国发〔2004〕28号文件实施以来的土地管理和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对清查出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统计局、法制办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尽快制定本通知实施的配套文件,共同做好加强土地调控的各项工作。国土资源部要会同监察部等有关部门做好对本通知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要在2006年年底前将贯彻执行本通知的情况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

二○○六年八月三十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调控严格土地管理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土地调控严格土地管理的通知

豫政办 〔2007〕33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下发以来,国家对土地调控和土地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文件相继出台。为落实好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切实加强土地管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土地调控政策,牢固树立依法依规合理用地的观念

土地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在严格土地执法、加强规划和计划管理、保障农民利益、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健全责任制、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当前土地管理和土地调控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用地观念与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等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违法违规用地现象还依然存在。为此,各地、各部门要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深刻领会土地调控政策的精神实质,从思想认识上彻底转变观念,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把国家和省关于土地调控和土地管理的政策落到实处。

二、严格落实土地调控政策,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贯彻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要从有利于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宏观调控、有利于土地管理出发,调整利益机制,强化责任机制,健全法律监督机制,进一步做好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工作。

(一)认真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市、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政府之间要逐级签订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纳入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目标考核工作机制,严格按照有关办法和规定加强目标考核。省有关部门在一般考核年对省辖市耕地保护目标进行抽查考核,在目标考核年对耕地保护目标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省政府。省辖市政府每年要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进行自查,并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责任目标履行情况上报省政府。省政府每年对省辖市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对完不成责任目标的,要限期对有关问题进行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农用地转用和征收审批;超出土地利用计划的,扣减下一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并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依法依纪处理直接责任人,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对耕地保护成效显著的,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分配上给予倾斜。

(二)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地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和改变用途。对符合法定条件、确需改变和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管护制度和核查统计制度,加强基本农田占用补划管理,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加强国家和省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三)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高度重视规划调整管理工作,严格控制规划调整。在新一轮规划修编完成之前,确因经济建设需要调整规划的,应本着从严从紧、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控制规划调整的规模和频率,调整的面积应控制在计划以内。调整规划要做到城、镇、村建设用地总规模不扩大,除符合法定的条件外,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严格审查规划调整内容,并组织听证。各级政府对申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必要性和真实性负责。

(四)加强经济政策调控力度。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新的征收标准和缴库办法,30%缴入中央金库,70%缴入省级金库。对省级收取的70%部分划出20%由省级统一安排使用,主要用于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建设与保护、跨区域项目的土地开发整理等;其余50%部分加上中央财政专项分配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财综〔2006〕48号)规定支出。

省级财政集中土地出让金总价款的3%由省统一管理使用,专项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基本农田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4〕8号),各省辖市每年1月15日前要向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汇报上一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划转、使用及取得成果等情况。

调整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改革征收计量办法。将耕地开垦费由按土地补偿费倍数征收改为按占用耕地类型和面积征收。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耕地开垦费按10-14元/平方米收取。其中,占用望天田的按10元/平方米收取,占用旱地的按12元/平方米收取,占用水浇地、灌溉水田、菜地的按14元/平方米收取。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按20-24元/平方米收取。其中,占用望天田的按20元/平方米收取,占用旱地的按22元/平方米收取,占用水浇地、灌溉水田、菜地的按24元燉平方米收取。从2007年起,对城市规划区外的省级以上重点项目和单独选址项目,凡不能在本省辖市区域内实现“占补平衡”的,由省级负责“占补平衡”,相应的耕地开垦费直接用于跨区域“占补平衡”项目的调剂安排。

(五)全面实施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工业项目使用国有土地,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土地有形市场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干预工业项目用地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严禁通过计划立项、规划定点先行确定土地使用者;严禁出让后擅自调整土地用途、容积率等规划条件;严禁不按规定公开发布出让公告和出让结果。对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办理土地出让或改变土地用途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自2007年1月1日起,全省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我省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以各种形式补贴、返还或变相减免土地出让金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工业用地进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之前,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规划、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具体工业用地地块出让方案。出让方案内容包括产业准入条件、规划设计条件、环境保护要求、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投资强度、出让年限、开工竣工期限等土地使用条件。出让方案报经同级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具体办法按照《河南省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施细则(试行)》执行。(六)节约集约用地,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土地供应调控机制,严把土地供应“闸门”。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严格土地供后监管和考核。健全土地供应计划编制方法,构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网络,增强有效监管手段。积极探索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的挂钩机制,研究建设用地指标有偿调节办法。

严格规范工业集聚区用地。支持和鼓励工业项目向集聚区集中。工业集聚区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明确用地范围,划定用地边界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区。强力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区的规划和建设,凡符合规定条件的项目都必须使用多层标准厂房。

统筹安排用地计划,合理分配用地指标,保障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建立健全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的协调和督办。凡是需要国家审批或核准的重点项目,有关部门要提高效率、简化程序,积极向国家申报,争取支持。

(七)严格规范建设用地报批工作。根据我省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产业政策的要求,对列入划拨用地目录的基础设施和特许经营权的项目用地,凡属于市场竞争性的,尽量作为出让用地审批。省政府审批建设用地的范围、权限、程序及各省辖市、县(市)城市、乡镇建设用地申报的批次数量,严格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05〕32号)执行。各省辖市批次用地每最多申报5个批次,巩义市等35个扩权县(市)每最多申报4个批次,其他县(市)每最多申报3个批次。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报件或省转报件即时受理。除特殊情况需要作报批说明外,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批。

(八)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继续开展土地专项清查活动,严厉打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土地违法案件联合办案机制,强化国土资源、监察、公安等部门联合办案和案件移送制度,既要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又要查处违法责任人。继续加大违法违规用地案件曝光力度。对国发〔2006〕31号文件下发以前的违法用地案件,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按有关规定认真处理。对国发〔2006〕31号文件下发后新发生的违法用地案件,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落到实处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土地调控政策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土地管理工作的领导,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严格管理、改进服务,加强对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的宣传,积极引导和指导用地单位合理利用土地,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用地保障。

各级发展改革、监察、公安、财政、劳动保障、国土资源、农业、环保、建设、房产、规划、交通、水利、地税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执行好土地调控政策。

附件:《河南省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施细则(试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四月二十九日

附件

河南省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施细则(试

行)

第一条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精神,规范工业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用地单位或个人在土地有形市场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第三条 省辖市、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组织实施。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 省辖市、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规划、环境保护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控制目标、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储备规划和土地供应计划、建设用地控制标准等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内工业用地出让计划,经同级政府批准后,通过河南省土地市场网、当地土地有形市场和其他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第五条 出让计划内的工业用地属新增建设用地的,依法实施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各省辖市、县(市)申报新增建设用地必须符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属使用存量国有土地的,应编制开发整理方案。

第六条 出让计划内的新增建设用地实施征收后,各省辖市、县(市)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要及时进行开发。工业用地按照“净地”出让要求,省辖市本级要达到“五通一平”(通路、通电、通水、排水、通讯和宗地内平整),县本级要达到“三通一平”(通路、通电、通水和宗地内平整)。对存量建设用地也要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整理。

第七条 单位或个人对公布的工业用地出让计划内具体宗地有使用意向的,可以提出用地预申请。省辖市、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工业项目用地预申请,了解市场对工业用地的需求情况,调整完善工业用地出让计划。

第八条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限制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由省辖市、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发展改革、环境保护、规划等有关部门制订工业用地宗地出让方案。按照出让方案要求,细化土地使用条件,明确产业准入条件、规划设计条件、环境保护要求、土地用途、土地面积、投资强度、供地时间、出让年限、项目建设开工竣工期限等。采用竞单位面积地价方式进行公开出让的,应在出让方案中明确。

第九条 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案应按规定报省辖市、县(市)政府批准。

第十条 经批准的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案,由省辖市、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11号)、《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006〕114号)规定的程序实施。

第十一条 中标人或竞得人凭省辖市、县(市)政府土地出让方案批准文件、土地成交确认书等资料,依法办理工业项目立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有关报批手续,报批手续应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由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由国家发展改革等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立项的工业项目,报批手续在12个月内完成;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由省发展改革等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立项的工业项目,报批手续在9个月内完成;由省辖市、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由省辖市、县(市)发展改革等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立项的工业项目,报批手续在6个月内完成。

在规定时间完成有关报批手续后,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领取《建设用地批准书》。未能按时办理相关报批手续的,按有关规定或约定另行处置拟出让土地。

本条内容应在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公告中予以明确。

第十二条 多层工业标准厂房开发建设用地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

第十三条 省辖市、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河南省土地市场网、当地土地有形市场以及其他媒体等发布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公告和出让结果。

第十四条 工业项目用地由省辖市、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据出让合同约定的竣工时间,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竣工验收;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对国家和省重点及用地规模较大的工业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查。

第十五条 租赁国有土地进行工业项目建设的,参照本实施细则进行。

第四篇:《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解读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解读

中国土地调控新政四大看点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记者张晓松)新华社5日受权全文播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继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出台后,中国政府在土地管理和调控政策上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这次出台的土地调控新政着重解决当前土地管理和调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以往政策相比,改革的力度比较大,内容更加具体、务实,相关措施更有针对性。

地方政府不能当“甩手掌柜”了

国土资源部去年对16个城市进行卫星遥感监测发现,违法用地宗数占新增建设用地总数的近60%,面积占近50%,个别地方甚至高达90%。从今年初步摸底情况看,这一势头还在上升。尽管经过长达3年的治理整顿,违法违规用地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土地“闸门”并没能真正把住。

责任不落实,是大量违法违规得不到控制的主要原因。一些地方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甚至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在土地管理和调控上有意无意地当起了“甩手掌柜”。为此,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曾用“严峻”来形容当前土地执法的形势。

今年以来,为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国土资源部对一些大案要案进行了直接查处,并会同监察部等部门对一些案件进行了曝光。但有关专家指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强化地方政府的土地管理责任才是当务之急。

这次出台的土地调控政策,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纳入土地利用计划,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方面的责任。

权责一致是强化地方政府责任的基本原则。国家重新调整了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今后国务院不再分批次审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而是由省级人民政府汇总后一次申报。这些措施,在加大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权力的同时,也强化了他们的责任。今后再出问题,将直接追究有关地方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了解,目前他们正在与监察部一同抓紧完善土地违法违规领导责任追究办法。

重点关照“以租代征”等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的开展,土地管理和调控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突出问题。有些地方利用“以租代征”,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有些地方竞相低价出让工业用地,甚至实行“零地价”;有些地方不按程序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规调整和占用基本农田。

对于这些问题,新的土地调控政策均给予充分关注,体现了很强的针对性。

针对当前“圈地风”之后刮起的“租地风”,通知强调,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规划,纳入计划,并依法办理转用审批手续;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针对工业用地出让价格过低问题,通知提出,要统一制订并公布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这一标准不得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对低于最低价标准出让土地,或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或返还的,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针对一些地方通过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化整为零批地,把审批权下放给地市的问题,通知指出,要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对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位置,以规避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应依法上报国务院审批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调整分配机制解决“土地财政”

“当前,凡是性质严重的土地违法行为几乎都涉及政府。”张新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面对宏观调控的大局,面对失地农民的困境,一些本该负有监管责任的地方政府却成了土地违法的主体。这一现象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利益驱动的结果。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把土地看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地生财,热衷于经营土地、经营城市。据报道,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的县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已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

抑制一些地方不顾实际扩张用地的冲动,关键是要在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上下功夫。这次出台的土地调控政策明确提出,要提高新增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缴纳范围包括那些没有经过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

同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将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缴入地方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土地出让总价款必须首先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其余资金还应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

有关专家指出,这些措施完善了土地利益分配机制,强化了对土地收益的收支管理,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盲目扩大征地规模的冲动。

强调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

土地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扩大招商,滥用征地权,不尊重农民意愿,强行征用农民集体土地;一些地方压低补偿标准,拖欠、截留、挪用土地补偿安置费;个别领导干部甚至以地谋私,导致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这次出台的土地调控政策明确提出,要切实保障被征农民的长远生计,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并且重申了征地补偿安置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原则。

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问题,以往出台的各项政策一般只是规定“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导致无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批准增加安置补助费”,但却没有具有规定这笔费用的出处。

这次出台的土地调控政策明确提出,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

这次出台的土地调控政策还提出,土地出让总价款必须首先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以及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不足。对于未按期足额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而征占土地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完)国家将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记者张晓松)新华社5日受权播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检查,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通知要求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加强对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提出纠正或整改意见,对纠正整改不力的要责令限期纠正整改,纠正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

通知要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凡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执行和不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通知指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或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超计划批地用地、未按期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及其他规定税费、未按期足额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而征占土地,以及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位置,以规避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应依法上报国务院审批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近期,监察部将会同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集中开展一次以查处非法批地、未批先用、批少用多、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行为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对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将公开处理,涉嫌犯罪的将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完)

国家将统一制订并公布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记者张晓松)新华社5日受权播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今后,国家将根据土地等级、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等,统一制订并公布各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

根据这一通知的有关规定,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不得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

通知规定,低于最低价标准出让土地,或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或返还的,属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有关人员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目前,一些地方竞相低价出让工业用地,甚至实行“零地价”,不仅造成恶性竞争、重复建设,而且导致工业用地需求膨胀,有些地方已出现盲目扩张的势头。目前,在整个用地结构中工业用地偏多,利用强度偏低,造成土地隐性闲置和浪费。

国土资源部有关专项调查发现,各地工业用地利用强度普遍偏低,即使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不少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也只有0.3到0.6,投资强度每亩只有几十万元。(完)

地方政府将对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负总责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记者张晓松)新华社5日受权播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

根据这一通知的有关规定,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将纳入土地利用计划,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相应的计划指标。

国家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重新调整了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法由国务院分批次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调整为每年由省级人民政府汇总后一次申报,经国土资源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国家在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的同时,将严格实行问责制。凡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将追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完)

国家将提高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标准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记者张晓松)新华社5日受权播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将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

有关专家指出,此举相当于提高土地占用成本,有利于盘活闲置土地、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这将从根本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用地的需求。

通知规定,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范围,以当地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

对违规减免和欠缴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要进行清理,限期追缴。其中,《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下发后减免和欠缴的,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额清缴;逾期未缴的,暂不办理用地审批。

通知要求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抓紧制订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和适时调整的具体办法,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分配使用管理。

此外,通知还要求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法制办抓紧制订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的具体办法;财税部门要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减免税。(完)

“以租代征”非法占地行为被明令禁止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记者张晓松)新华社5日受权播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禁止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通知规定,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

通知指出,凡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批地行为;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占地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作为一种新的违法占地形式,目前“以租代征”正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据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潘明才介绍,目前,只有省级以上政府才有征地和农用地转用的审批权,其中征收涉及基本农田或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及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都必须由国务院批准。

正是为了摆脱这些约束,一些地方政府玩起了“以租代征”的把戏,企图通过一纸租约瞒天过海,使市、县甚至乡镇一级的地方政府在实际上拥有“征地权”。一些用地单位也希望通过“以租代征”更加方便地占用土地,同时逃避应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费。

潘明才指出,“以租代征”违法占地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建设用地审批程序,违反了国家正常的土地管理秩序,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使有关政府和部门逃避了耕地占补平衡义务和土地出让金等各种税费的缴纳,导致国有土地资产暗中流失。(完)

第五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调控严格土地管理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调控严格土地

管理的通知

豫政办 〔2007〕33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下发以来,国家对土地调控和土地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文件相继出台。为落实好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切实加强土地管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土地调控政策,牢固树立依法依规合理用地的观念

土地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在严格土地执法、加强规划和计划管理、保障农民利益、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健全责任制、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当前土地管理和土地调控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用地观念与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等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违法违规用地现象还依然存在。为此,各地、各部门要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深刻领会土地调控政策的精神实质,从思想认识上彻底转变观念,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把国家和省关于土地调控和土地管理的政策落到实处。

二、严格落实土地调控政策,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贯彻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要从有利于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宏观调控、有利于土地管理出发,调整利益机制,强化责任机制,健全法律监督机制,进一步做好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工作。

(一)认真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市、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政府之间要逐级签订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纳入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目标考核工作机制,严格按照有关

办法和规定加强目标考核。省有关部门在一般考核年对省辖市耕地保护目标进行抽查考核,在目标考核年对耕地保护目标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省政府。省辖市政府每年要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进行自查,并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责任目标履行情况上报省政府。省政府每年对省辖市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对完不成责任目标的,要限期对有关问题进行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农用地转用和征收审批;超出土地利用计划的,扣减下一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并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依法依纪处理直接责任人,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对耕地保护成效显著的,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分配上给予倾斜。

(二)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地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和改变用途。对符合法定条件、确需改变和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管护制度和核查统计制度,加强基本农田占用补划管理,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加强国家和省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三)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高度重视规划调整管理工作,严格控制规划调整。在新一轮规划修编完成之前,确因经济建设需要调整规划的,应本着从严从紧、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控制规划调整的规模和频率,调整的面积应控制在计划以内。调整规划要做到城、镇、村建设用地总规模不扩大,除符合法定的条件外,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严格审查规划调整内容,并组织听证。各级政府对申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必要性和真实性负责。

(四)加强经济政策调控力度。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新的征收标准和缴库办法,30%缴入中央金库,70%缴入省级金库。对省级收取的70%部分划出20%由省级统一安排使用,主要用于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建设与保护、跨区域项目的土地开发整理等;其余50%部分加上中央财政专项分配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财综〔2006〕48号)规定支出。

省级财政集中土地出让金总价款的3%由省统一管理使用,专项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基本农田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4〕8号),各省辖市每年1月15日前要向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汇报上一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划转、使用及取得成果等情况。

调整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改革征收计量办法。将耕地开垦费由按土地补偿费倍数征收改为按占用耕地类型和面积征收。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耕地开垦费按10-14元燉平方米收取。其中,占用望天田的按10元燉平方米收取,占用旱地的按12元燉平方米收取,占用水浇地、灌溉水田、菜地的按14元燉平方米收取。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按20-24元燉平方米收取。其中,占用望天田的按20元燉平方米收取,占用旱地的按22元燉平方米收取,占用水浇地、灌溉水田、菜地的按24元燉平方米收取。从2007年起,对城市规划区外的省级以上重点项目和单独选址项目,凡不能在本省辖市区域内实现“占补平衡”的,由省级负责“占补平衡”,相应的耕地开垦费直接用于跨区域“占补平衡”项目的调剂安排。

(五)全面实施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工业项目使用国有土地,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土地有形市场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干预工业项目用地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严禁通过计划立项、规划定点先行确定土地使用者;严禁出让后擅自调整土地用途、容积率等规划条件;严禁不按规定公开发布出让公告和出让结果。对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办理土地出让或改变土地用途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自2007年1月1日起,全省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我省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以各种形式补贴、返还或变相减免土地出让金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工业用地进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之前,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规划、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具体工业用地地块出让方案。出让方案内容包括产业准入条件、规划设计条件、环境保护要求、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投资强度、出让年限、开工竣工期限等土地使用条件。出让方案报经同级政府批准后组

织实施。具体办法按照《河南省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施细则(试行)》执行。(六)节约集约用地,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土地供应调控机制,严把土地供应“闸门”。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严格土地供后监管和考核。健全土地供应计划编制方法,构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网络,增强有效监管手段。积极探索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的挂钩机制,研究建设用地指标有偿调节办法。

严格规范工业集聚区用地。支持和鼓励工业项目向集聚区集中。工业集聚区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明确用地范围,划定用地边界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区。强力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区的规划和建设,凡符合规定条件的项目都必须使用多层标准厂房。

统筹安排用地计划,合理分配用地指标,保障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建立健全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的协调和督办。凡是需要国家审批或核准的重点项目,有关部门要提高效率、简化程序,积极向国家申报,争取支持。

(七)严格规范建设用地报批工作。根据我省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产业政策的要求,对列入划拨用地目录的基础设施和特许经营权的项目用地,凡属于市场竞争性的,尽量作为出让用地审批。省政府审批建设用地的范围、权限、程序及各省辖市、县(市)城市、乡镇建设用地申报的批次数量,严格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05〕32号)执行。各省辖市批次用地每最多申报5个批次,巩义市等35个扩权县(市)每最多申报4个批次,其他县(市)每最多申报3个批次。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报件或省转报件即时受理。除特殊情况需要作报批说明外,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批。

(八)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继续开展土地专项清查活动,严厉打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土地违法案件联合办案机制,强化国土资源、监察、公安等部门联合办案和案件移送制度,既要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又要查处违法责任人。继续加大违法违规用地案件曝光力度。对国发〔2006〕31号文件下发以前的违法用地案件,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按有关规定认真处理。对国发〔2006〕31号文件下发后新发生的违法用地案件,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国家土地调控政策落到实处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土地调控政策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土地管理工作的领导,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严格管理、改进服务,加强对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的宣传,积极引导和指导用地单位合理利用土地,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用地保障。

各级发展改革、监察、公安、财政、劳动保障、国土资源、农业、环保、建设、房产、规划、交通、水利、地税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执行好土地调控政策。

附件:《河南省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施细则(试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四月二十九日

下载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通知的意见(%B1(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通知的意见(%B1(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