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工匠精神

时间:2019-05-15 01:2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应重视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工匠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应重视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工匠精神》。

第一篇:应重视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工匠精神

应重视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工匠精神

摘 要 本文分析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通过对影响青年编辑工匠精神因素的阐述,探讨提升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工匠精神的若干途径及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关键词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3-0021-02

近几年,工匠精神成为热词。工匠精神本指工匠对自己加工的产品质量要求很高,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这种精神运用到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就是编辑在日常加工稿件的工作中要有严谨、一丝不苟和精雕细琢的态度。在目前的数字与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呈现更多的变化,对编辑的技术依赖性增强,青年编辑的诸多问题日益显露,工匠精神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应大力提倡青年编辑在自律中进步,在学习中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效提升青年编辑综合素质。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

1.1 理想崇高,信念坚定

编辑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出版行业优质的作品,其编辑出版的作品经得起推敲。理想与信念是编辑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决定着编辑的价值追求,支配着编辑的思想和行动。工匠精神本质是对精神的倡导,在当下人心浮躁、功利盛行的时代,工匠精神的重提更像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转折。工匠精神背后呼唤的是精致产品的回归、匠人平和安详的心态以及追求极致的时代特质。工匠精神要求的是工作的返璞归真,在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中,体悟工作的乐趣,享受工作的快感。编辑理想的最高体现是其编辑的卓越作品,编辑的信念激励,编辑坚守自己的职业岗位,甘于寂寞,甘做幕后英雄。

1.2 工作专注,执着坚持

编辑工作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常年伏案埋首文字工作,只有热爱文字工作,专注作品,才能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劳。执着的编辑在编辑出版领域会坚持追求进步,体现在策划、组稿、编辑、校对和出版的方方面面,不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一份坚守的心,做到顺境淡然、逆境泰然,在任何环境下对所有稿件都保持一份坚守,对任何发表的稿件在发表前都追求极致,不断完善。

1.3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编辑必须注重细节,要舍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反复“雕琢”自己的“作品”,孜孜不倦润色出最好的“作品”。对稿件的错漏之处不能有麻木不仁、粗心将就的投机态度。坚持做到在日常的编辑加工稿件中严把质量关,严格遵守编辑“三审三校”制度,确保责任编辑出版物文字质量校对差错率低于0.1‰,使得自己的“作品”远离“无错不成书”的悖论。

1.4 积极沟通,交流提高

编辑的工匠精神离不开与作者沟通、交流、斧正,各取所长。编辑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首选,要端正态度。一些编辑,认为自己知道的多,面对作者时言谈举止无不透着优越感。一个高高在上的编辑,很难想象作者能与他开诚布公、毫无保留地交流观点。其次,要换位思考。有些作者不愿按照编辑意见修改稿件,编辑要主动换位思考,是自己所提修改意见过于笼统作者无法理解,还是所提修改意见作者无法完成,或者作者认为没有必要修改,或者作者认为所提意见是错误的。最后,作者要注意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提升专业水平,很难想象一个缺乏专业知识的编辑能给作者提出专业而深刻的修改意见,令作者心悦诚服,积极修改作品。影响青年编辑工匠精神的因素

2.1 职业认同感低,工作进取心不强

长期以来,我国的编辑在社会生活中缺乏应有的社会认同,在普通人群和专家的心目中,编辑的角色非常简单,似乎可有可无,“编辑无学”“剪刀加糨糊”“为人作嫁”等是对这一职业最常见的看法[1]。调研发现青年编辑对单位的归属感差,很容易跳槽[2]。编辑在职称评审中有很多限制因素,尤其评审副编审的条件相对较高,青年编辑往往缺乏课题项目,一些高校期刊编辑属于高校的教辅部门,在职称评审上限制更多。编辑所属部门一般人员较少,作为干部提拔的空间更加有限。青年编辑随着从事编辑职业时间的推移,发现其职称和薪资上升空间有限,导致其工作进取心降低,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

2.2 自主学习能力弱,创新意识不足

编辑部一般从资金、人员等综合情况考虑,更愿意把资金和时间投入到中年骨干编辑人员,对青年编辑人员普遍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情况。青年编辑因为参加工作时间不长,普遍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求稳思想,编辑工作习惯于生硬照搬老编辑工作方法,缺乏主动思考,编辑工作缺乏创新。部分青年编辑遇到困难绕道走,“丢铁棒担灯草”,揭示的是青年编辑专拣轻事做,不愿、不敢承担重要书稿的工作状态。编辑工作的性质,要求编辑必须自主学习、勇于挑战、不断创新才能胜任编辑工作。

2.3 学历层次较高,编辑学术素养较低

科技期刊编辑因所属期刊的不同,专业五花八门,这种情况导致主管部门重视学历水平,忽视编辑业务水平,尤其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部硕士以上学历占76.06%,专科学历罕见[3]。毋庸置疑,一些知识渊博、学有专长的高学历编辑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容易驾驭和把握专业性很强的科技期刊稿件,能轻松对稿件提出??质性的建议或意见。但不能片面强调高学历,高学历只是代表了专业学术水平高,不能代表编辑素养和业务能力[4]。一些高学历的青年编辑编辑素养不高,体现在编辑主体意识不强、缺乏编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编辑规范掌握欠佳等方面[5]。毕竟稿件的内容、学术水平,以至语言文字质量,除受作者水平的限制外,主要取决于编辑的工匠精神。提高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工匠精神的途径

3.1 树立正确的态度,加强责任心培养

青年时期是人一生中体力、精力最充沛的时期。青年编辑一般都是期刊编辑的新生力量,发挥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工匠精神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是青年编辑成为真正的期刊人必须具有的品质。当代,社会各界人士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期刊对文章语言文字水平要求一降再降,对中文语法要求,一般编辑只要求 “说得通”。面对一些连“说得通”都达不到的作者,相当部分的青年编辑因为责任心不强,面对稿件的的错别字与语言逻辑差错,无动于衷,甚至视而不见已不罕见。加强青年编辑责任心培养,树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刻不容缓。

3.2 提升知识和能力水平,加强编辑继续教育培训

编辑工作的性质要求编辑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编辑理念,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阅读能力。学习是编辑工作的第一需要。一方面,青年编辑要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自觉向字、词典学习,自觉向权威编辑类书籍、期刊学习,自觉向优秀编辑学习;另一方面,编辑要主动参加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编辑每年参加编辑出版类继续教育培训也是国家新闻广电总局的要求。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一般包含编辑学理论、编排规范实践以及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新出版模式等新知识和新热点等,不仅可以加强青年编辑与其他期刊编辑互相交流,而且可以扩大青年编辑的视野,拓展青年编辑知识储备,有效提升青年编辑业务水平。

3.3 拓宽人际交往范围,加强办刊专业领域交流

青年编辑参加办刊专业领域的交流,可以见到期刊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并帮助青年编辑迅速了解期刊专业领域的热点。此外,青年编辑可以主动向会务组推荐自己成为讲者,讲授期刊专业领域稿件编辑加工中发现的常见错误或者作者容易混淆的专业知识以及一些写作规范和技巧等。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专业人员规范撰写论文并在心仪期刊成功发表稿件服务,而且还展示了青年编辑的学术素养,宣传了编辑所在期刊,为青年编辑今后对参会名家成功约稿做了铺垫。

3.4 完善编辑工作管理机制,加强考核和激励措施

编辑工作管理机制是一种特殊人力资源的评价,必须结合编辑的实际工作,体现编辑的全面能力,包括德、能、勤、绩。完善的编辑工作管理机制可以客观、公平地评估青年编辑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是对青年编辑人员工作过程、工作实效的一种约束和限制,使青年编辑始终处于高效率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编辑管理工作机制并实施切实可行的考核和激励措施,才能切实保障青年编辑应有的利益,促使青年编辑自我价值的实现,保证编辑部人才的合理储备和发展。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4.1 职业倦怠

是个体在职业环境中,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表现为一系列情绪、情感与行为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青年人在机械重复的高负荷编辑工作中,很容易丧失工作热情;社会对编辑的期望值很高,作者发表的文章优秀一概归为作者而导致的低成就感;出版行业僵化的体制导致的分配不公与人际冲突。超过三分之一的编辑从业人员存在职业倦怠现象[7],青年编辑更为明显[8]。职业倦怠的最大危害则是降低了编辑工作效率、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职业倦怠要做好以下3点:首先,上级主管部门应该理解编辑工作的复杂繁琐,营造有利的编辑工作环境,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减轻职业压力,提高职业认同感;其次,青年编辑要调整工作预期,客观认识编辑工作的服务性,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职称、待遇和名利,同事间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最后,青年编辑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4.2 职业疾病

科技期刊编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科技期刊编辑亚健康发生率为81.5%,主要表现在记忆力差、疲劳、肩或腿麻木僵硬、活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9]。由于编辑工作的特殊性质,容易造成很多方面的身体问题。比如,编辑长时间伏案工作,很容易导致颈肩腰背部病变,调研发现科技期刊编辑颈椎病的发生率达到了12.6%[10]。此外,长期的静坐工作方式,身体锻炼往往被编辑忽视,等到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时为时已晚,2016年6月,34岁的青年编辑在地铁站的猝死事件,就是血的教训。编辑工作压力很大,日常工作任务繁重,加班加点赶稿件是工作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青年编辑要做好时间的管理,对自己的工作,要有具体计划,尽量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另一方面,青年编辑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营养、规律和锻炼身体。

参考文献

[1]游苏宁.编辑职业生涯中必读的经典之作――《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J].编辑学报,2007,19(5):386-388.[2]湖北省编辑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本课题组.我国青年编辑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承诺研究总报告[J].出版科学,2016,24(4):10-12.[3]陈汉轮.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4):385-391.[4]许尔兵.编辑队伍学历,价值,地位的认识误区[J].编辑之友,2000(1):38-40.[5]?n芳.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信息素养提升的SWOT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4,29(6):102-108.[6]王斐然,高艳华.高校期刊编辑SCL-90各因子的影响因素[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6,33(3):22-28.[7]郑持军.出版社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措施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0(1):34-37.[8]曾志红.试谈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倦怠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54-156.[9]李钰,孙昌朋,林萍,等.科技期刊编辑亚健康状况调查[J].重庆医学,2014,43(34):4640-4642.[10]李广宇.学术期刊编辑发生颈椎病的调查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3,34(10):68-71.

第二篇:平凉轨道运输职业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平凉轨道运输职业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准备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所需的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专门技术人才。职业精神的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国外多数企业屹立不倒的秘诀就是他们都在传承宝贵的“工匠精神”。而在我国,企业在短时间内被吞并、破产倒闭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要想谋求更辉煌的成果,“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它会让我们流于庸俗,止于粗糙。不精雕细琢,产品就上不了档次。我国当代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走出过于重视技能传授、文化教育而忽视职业素养培育的误区,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进而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蝴蝶效应”。

那么,平凉轨道运输职业学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有哪些? 在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

平凉轨道运输职业学校“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渗透到整个专业的素质培养中去,与各专业课程教学紧密融合。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分析出本专业职业岗位应具备哪些职业精神,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从而将其渗透入各专业教学的目标、内容以及考核之中。

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平凉轨道运输职业学校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作用,弘扬“工匠精神”。譬如学校可举办关于“工匠精神”的演讲、作文竞赛、话剧表演、有关“工匠精神”的知识问答、具有“工匠精神”的先进工作者事迹展览等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建立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最显著的特色,是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携手传授,共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现代学徒制的稳步推进,必须要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工匠精神”为切入点,具体而言就是形成终身敬业、乐业、精业的强烈责任感。努力培育学徒形成一丝不苟、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意识,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实现“零次品”,奋力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不仅是我国学徒制的基本精神,也是成功秘诀。

第三篇:大学生应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大学生应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首先,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是将事物做到极致,对待所做事物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神。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到了“工匠精神”这一代表着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严谨,一丝不苟,追求完美,极致等内涵的词汇!于是“工匠精神”也随之火了起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如何践行“工匠精神”呢?

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是我们的差距。我觉得现阶段的中国的确很是缺少这种精神。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1895年圆珠笔就已经被发明了,高铁、飞机、大炮都造得出来,圆珠笔的圆珠竟然还不能生产!这实在是令人心寒啊。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就是因为缺少!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因为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而要改变现状,先要改变的是人们的思想,要将工匠精神这种思想深入的贯彻人心。作为大学生,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呢?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态度。我们大学生可以做到“工匠精神”的,我们只需要将事物做到极致,精益求精,不苟且对待自己该做好的所有事情,并且能一直坚持下去!2016年5月,北大古生物专业毕业生薛逸凡于2014年拍摄的毕业照走红了网络,原来在这张“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里,只有她一个人。这一略显“奇葩”的合照,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古生物学,这是一个连北大人都不一定知晓的专业。而若问曾不被看好出路的薛逸凡如今在做什么,答案是振奋人心的:她已经修完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生物学硕士课程,目前被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医学信息学博士专业录取,从下半年开始带薪攻读博士学位。而她最初选择古生物的原因也很简单——“我来元培学院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圆儿时对古生物喜爱的梦。”薛逸凡将自己的爱好变成专业,比起大多数的大学生,近乎是学到了极致、爱到了极致,这就是“工匠精神”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一种体现。

我认为现在的中国对工匠精神的缺失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缺失!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未来高尖端行业的中流砥柱,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所以必须得践行那些应有的品质!大学里既然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专业,那就将它学到极致。在日本人的概念里,将60%提升到99%和从99%提升到99.99%是一个概念!如果你的成绩从及格提升到了第一名,还不够好,那不叫极致,要做到极致,不是跟别人较劲,是跟自己较劲!大学生时期将这种思想贯彻到内心里去,以后一定能在所在的行业成就一番事业的!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大学生要把工匠精神体现在学习上。第一,学习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对待学习的事物要有将不懂得内容先学懂再学精的态度,要勇敢地攻坚克难,并且学习中注重方法,尽全力学好所学事物。第二,学习必须要专注。一天的认真学习很简单,一个月,一年也不难,但是能在整个求学生涯都保持这样的态度就不是一间简单的事情了,但是我们是可以做到的,并且做到了那就是一辈子的财富!把每一个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坚持下去才是“工匠精神”的真实体现!第三,学习要勤奋。勤于学习不但要勤于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勤于学习各种其他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将各种知识联合起来,发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都听说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若只精通了本专业的知识,要做到“更好”时是会受限制的;勤于重复,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是熟练,越是能够精益求精;勤于洞察,知识是永无止境的,要学到极致,必须勤于洞察和发现。第四,在学习中创新,将学习所得用作创新的资源!创新是时代进步的来源,创新让“工匠精神”如虎添翼,创新让自己学以致用,同时也收获了成就感。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当“工匠精神”深入大学生们的人心,那对于国家和个人都将是一笔无穷的财富!

第四篇:十九大精神引领青年弘扬工匠精神

十九大精神引领青年弘扬工匠精神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青年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代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后盾和储备力量。青年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国家健康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对于国家来说,青年的“兴”与“强”至关重要;对于企业来说,青年的“兴”与“强”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对于个人来说,青年时代怀揣着梦想,勇敢奋斗,敢于担当,这才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青年好榜样。

作为新时代青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报效祖国奠基。青年时代是学习的“黄金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终身。很多名人,例如,鲁迅、季羡林、钱学森等,他们都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榜样。“人生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博览群书,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能力。“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仅要爱读书,更要善读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地充实和提高自己才能打好基础。在现今激烈的社会中,青年一代更应该戒骄戒躁,永葆学习的心态,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青年梦也是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更是青年的,实现青年梦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辅相成。新时代青年要不忘初心,坚持理想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在谈到青年成长道路问题时,每次必讲理想,而且都是第一位的要求。一个青年如果想成功,除了要有他自身的智慧、敏锐的眼光之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应始终不忘初心,坚持理想信念,梦想才能实现。青年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是一个不能固化未来,拥有无限可能的群体。不忘初心,坚持理想才是合格的新时代青年,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为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要敢于拼搏奋斗,超越和升华自己的人生。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曾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了青年一代要奋斗,有本领。的确,奋斗与拼搏应该是年轻人的本色,在挫折中学习,变挫折为动力,从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时代在变、环境在变,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这一点始终没变。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早已摆脱了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13亿多人民正奋进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中国在国际上的声音也越来越有分量,一条条高速铁路贯穿南北,一排排高楼平地而起,一个个穷困村脱贫致富……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无不浸润着青春的汗水,镌刻着青年的奉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承载起国家和民族的光明未来。

以工匠精神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道理也便明了了。比如,同样从事一份工作,为什么有的人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得心应手,风生水起?所不同的,也许就是对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显然,对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来说,工作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自有诗和远方。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乃是为了寻求与最高的“道”相亲,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古代名匠。同样,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爱乃至敬畏,就会把平凡的工作当作一种修行,不经意间便可能累计出极致的作品乃至非凡的成就。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有行动力,国家才有活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

编辑:刘秋妤

第五篇:物理教学应重视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应重视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既要重视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加强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哪些能力呢?

“大纲”中指出: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重在理解。学好物理,要重在理解,要切实提高理解能力,这是基础的一环。这个基础薄弱,其它方面的能力,诸如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也就失去了依据。对中学物理教学来说,理解能力主要是指: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对用来表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各个物理量的确切意义,是否已经都弄明白了;对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是否理解,能否在简单情况下应用它们;是否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对同一概念和规律的各种表达形式是否已有清楚的认识,能否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等各种不正确的说法;能否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在平时学习物理学时,应十分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深思熟虑其含义,使之变成自己的观点。要花力量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素质。否则,若在学过物理学后,只是死记住一些定义和公式,则碰到具体问题时,就难以用科学的物理眼光去分析问题,不能把普遍公式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或者不管条件乱套公式,看不清问题的实质。

“大纲”中指出: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其实,上面所说的理解能力,也包括在思维能力中,下面着重说一说推理判断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推理判断的能力,主要是指: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出的物理事实与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或根据已知的规律或理论经过推导论证,得出新形式的定理或推论;或应用必要的数学对问题进行推导,得到新的结论或公式,作出判断。推理和判断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应该努力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物理学中的推理要以物理理论和事实为依据,思维过程一定要合乎逻辑,绝不能凭空臆造或不合逻辑的推理。因此,透彻了解和熟悉物理学的各个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认真分析具体问题所给出的事实,想清楚其中的道理,这是进行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还要训练自己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只有周密的思考,才能进行正确的推理。

分析综合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一部分,主要是指:能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所给问题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弄清产生的原因与条件,这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钥匙,不但复杂问题要这样做,简单问题也应这样做。要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独立地、灵活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老师应该要求学生独立地运用所学的概念、规律和模型等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所给问题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找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或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综合解决物理问题。

处理物理问题时,有时可从不同的角度,或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这就要求有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要把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理解透彻,并力求融会贯通与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处理物理问题时才会有较大的“自由度”,否则就会思维狭窄,缺乏从不同角度看清其中道理的眼光和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也表现在要求学生会独立地处理不熟悉或者未见过的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所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都是学生已学过的,要求学生能独立地、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这类问题。这种能力对于优秀人才是十分重要的。这类问题并不一定复杂,有的看起来可能很简单,涉及的知识内容亦不一定多。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具有比较准确和深刻的理解,还要求学生能独立地把它们应用到所涉及的问题中去。

物理学是一门精确科学,与数学有密切的关系。物理学又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或多或少总要进行数学运算进行推理的,而且处理的问题愈高深,应用的数学也愈多。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表达和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结论。要学会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述、分析和处理问题。这里的所说数学运算,既包括数字运算,也包括符号运算。既要重视定量计算,也要重视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和推理。

在中学学生实验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和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来说,实验能力主要是指: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教学大纲”中所列的学生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并会控制实验条件,会用在这些实验中学过的实验方法,会正确使用在这些实验中用过的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独立地写出简要的实验报告。应该要求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实验,都要理解其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能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的现象。能准确记录数据,并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以得出正确结论。在物理实验中是离不开观察的。一个观察能力不强的考生,其实验能力也绝不会强。要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现象非常多,如果能培养起学生随时观察物理现象的习惯和兴趣,尽管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有些他们还可能不完全了解,但仍能激起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如果学生能带着问题学物理,那将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中学物理教学来说,观察能力主要是指:能有目的地观察,能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认识观察对象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以及变化的条件。要引导学生结合学到的物理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中学阶段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等。当然培养这些能力,应该是中学阶段各学科的共同任务。但应该指出,对于物理学科,这几方面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在这几方面的能力较弱,那么他们也是不可能学好物理的。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注意与其它学科配合,努力提高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 返回页首

上面我们归纳了“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的几方面能力,并简单地对其含义加以阐述。下面着重谈一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能力。

1.贯彻因才施教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要认真贯彻因才施教的原则,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水平、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地、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学生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那么无论老师如何努力,都无法使学生取得好成绩。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积极开动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解不宜过细,老师不要把自己所有的心得体会都一股脑儿地灌给学生,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空间。要鼓励学生独立地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教育学生自己归纳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经过独立思考,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并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总之老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

学生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能消灭的。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去消灭这种差距,拉平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教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预定的最基本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则应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开动思维,通过自我开拓,举一反三,加深对学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并在这种自我开拓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如果老师把本应属于学生自我开拓的内容,即心得体会,经老师开拓后灌输给学生,尽管这些老师是想使学生学得更深入一些,完全出于好心,也非常辛苦,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基础差的学生反而会感到物理内容高深莫测,分不清主次,而处于被教师牵着走的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就会逐渐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与信心,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物理的料,处于一种“痛苦的学习”之中。而基础好的学生则由于失去了自我开拓、举一反三的机会,独立工作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所以这种教学方法不管对学习较好的或学习较差的学生都是不可取的。

教学的要求不是封顶的,高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物理课会也应该会启发他们对各种物理问题的兴趣。如果因为学生所提的问题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范围,或者因为高考不考,便一次又一次要求学生这也不要去想,那也不要去问,其结果就会使学生探求的欲望和创新的意识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会使学生陷入一种墨守成规,一切为了应付考试的“痛苦的学习”之中。这对培养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是十分有害的。所以“揠苗助长”和“抑制生长”都是教学中的大忌,应努力防止。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力求理解得更深一些,并充分发挥这些重点的概念和规律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物理”课的教学一定要突出一个“理”字,决不能把“物理”教成“无理”。大家都知道要想学好物理,必须重在理解。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分析,因为它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基础。老师在讲解物理概念时,一定要重视得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过程。要通过对实例、演示或实验的分析,或者理论的推导引出新的概念、定理和结论,使学生清楚地了解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老师要注意通过对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讲解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要逐步积累、扩展和加深,独立工作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要逐步提高,不能要求过急过高。否则就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重点必须放在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解上。绝对不应该用讲解大量例题,来代替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述。应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首先放在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而不应该急于做大量的习题。学习物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解题,决不能把老师讲例题,学生做习题作为物理教学的核心或重点。当然,在老师已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做了充分讲解的基础上,讲解适当数量的例题是必要的,但不是愈多愈好。同样在学生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等基本内容已有充分复习、理解的基础上,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必须的,但也不是愈多愈好。有人说,老师多讲一些例题,学生多做一些习题,可以使学生熟悉更多的题目类型及其解法。这样在参加考试时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老师讲例题,学生做习题,其目的决不能是为了使学生熟悉更多的题目类型,以便应付考试。老师讲例题,是为了给学生做示范,教给学生如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综合运用学过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来处理、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学生做习题的目的,一是检查自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否真的理解了,是否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运用它们。二是通过做习题,锻炼并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等。所以学生每做完一道习题,都应总结一下,看看通过做这道习题,自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有那些新的体会。检查自己是否能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习题中所给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产生的原因和有关的条件等等是否能独立地弄明白,能否独立地进行逻辑推理。所以每做一道习题,都要力求在能力上有所提高。总之,学生做习题贵在独立完成,贵在精而不在多。应当要求学生做习题时,一定要经过独立思考,不能机械地套用老师讲过的例题或者自己以前做过的题目类型。只有这样才能期望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以应付各种有关的考验,当然也包括考试的考验。

有人说为了使学生日后能较顺利地应付高考,在平时教学中就要“瞄准高考”,使学生适应高考的要求。这也是某些老师虽明知“应试教育”不正确的,但在教学中又自觉不自觉按它办的理由。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大规模考试,是在学完了全部高中物理课程之后进行的考试,其难度、所考查的能力要求以及试题的综合程度等等方面,与学生初学物理时的考试是不同的,要求要高得多。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果在初学物理时,就瞄准高考,按高考的要求来考查学生,做大量类似于高考试题的题目,反而会使学生处于被牵着鼻子走的被动状态。结果不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反而会削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无数事实都说明,过早地在教学过程中瞄准高考,越是瞄得准,偏差反而可能越大。瞄准高考进行教学的结果是,由于基本概念不清,基本规律不懂,基本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学生只能照葫芦画瓢。一旦高考的试题有所变化,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便处于无力对待的状态。所以“瞄准高考,一步到位”教学方法是要不得的,因为它违反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

目前在中学中普遍存在着所谓“题海”战术,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尽量多熟悉一些题型和解法,以便日后在参加高考时能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但是,就是从提高学生高考成绩来说,“题海”战术也不是有效的。从近些年来的全国高考物理试卷来看,历年高考物理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试题,是着重考查考生知识面的。还有相当数量的试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并不高,是容易的或中等偏易的试题。这两类试题加起来,按占分比例统计大约占整个试卷的35%左右。此外中等难度和中等偏难的试题大约占整个试卷的45%左右,难的试题只占20%左右。前两类容易或中等偏易的试题,只要考生知道有关的知识内容,并能在有关的问题识别和运用它们,就不难做出正确的答案。对中等难度和中等偏难的试题,如果考生平时学习比较扎实,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理解得比较深入,又曾经认认真真独立自主地做过一些习题,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做对一半或三分之二应当不成问题。从这个分析中可以看出,即使这些考生对占20%左右的难题全部没有做,他的物理成绩也完全可能得到70来分。从历年高考物理的答卷中看,非常遗憾,不少考生连一些原本比较容易的考查知识面的试题都没有做对,以致影响整卷成绩。这可能是由于这些考生平时在学习时,没有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上,相反地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做习题上了。所以就从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这一角度来看,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教与学的方法,其效果也应该比“题海”战术好。历年高考物理试卷中确有少量很难的试题。这类难题即所谓“生题”,一般难就难在比较新颖,对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的要求特别高。企图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多熟悉一些题型和解法来对付“生题”是不起作用的。

3.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

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关键是要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踏实的学习作风。老师在讲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时,要思路清晰,使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要重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准确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只有真正地打好基础才能谈上全面提高能力。不能认为只有通过学习较深的内容,做较多较难的习题,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相反学好最基本的内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适合学生程度的习题,是提高学生能力的第一步。学生能力的提高,首先依靠学生平时对课程内容独立的、刻苦的钻研,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运用。不能只靠教师的灌输,也不能靠复习阶段的突击。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相当复杂的。有些人总希望能总结出一些很具体的几条内容,以为只要教了这几条很具体内容后,学生的能力就提高了。这种看法实际上是把能力“知识化”了,把能力的培养简化成知识的背诵。这样做,学生能力当然是得不到提高的。还有些人认为,在高

一、高二阶段应着重掌握知识,待到了高三后,再着重花力气去提高能力。这是把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分离的教学思想,也是行不通的。其实,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锻炼和提高的。当然,不注意能力的培养,也可能掌握一些知识,但所掌握的知识是死的知识,不会运用的知识。而且在这种不注意能力培养的学习过程中,还可能养成某些不利于提高能力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如果学生在高

一、高二甚至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到高三时再想考虑培养能力,则首先必须花大力气去改变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但是高三的气氛已经不适合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了。结果,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落空了。所以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应从学习最基本的、比较简单的内容抓起。在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以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而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正是培养学生能力所必须的好环境。所以说初中、高

一、高二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好时机。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的原因是难的习题做得少了。于是便花很大力气去攻难题,解一道难题,记住一种解法。这些学生脑子中虽有许多解难题和复杂题的方法,但一旦遇到自己没有见过的情景,脑子里的记住的各种题型和解法与不熟悉的物理情景对不上号,仍毫无办法,于是更加认为自己做过的难题还不够多。其实这些学生可能根本没有找到自己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差的症结所在。如果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问题和比较简单的习题,都是自己经过仔细分析后独立解答的,如果学生对求解过程中的依据,每一步涉及的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基本的物理规律都有深刻的理解,那么他就具备了独立解决较难的问题的基础,再经过解答一定数量复杂问题的锻炼,一般他就可能具有较强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但很多学生由于平时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的素质与习惯,因而在碰到陌生的或者复杂的情景时,首先从心理上就感到畏惧,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与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这也可算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但它却是与智力因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要通过教育和教学来加以培养的。

物理学是实验学科,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必要基础。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要注意克服目前在某些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对要求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学生实验不够重视的倾向。如何真正将实验教学落到实处,而不是“纸上谈兵”,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到实验室中去做一做。所以每个学生实验都必须要由每个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决不能用黑板上讲实验或电视里看实验来代替学生做实验。演示实验也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对演示实验首先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认真的分析,并理解得出的结论。只有这样,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才能真正提高。总之实验教学要落实到学生动脑动手上。

“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要求只是最低要求,各地各校都应该切实达到,力求做好。有条件的学校应适当增加学生实验的数目,特别是增加一些设计性、研究性的实验课题。这种设计性、研究性的实验课题虽然不能多,但做一些确实能使学生极大地提高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发挥学生做好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教育学生在做实验时要认真思考,独立操作,手脑并用,团结协作,遵守实验室规则,培养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和素质。对每一个学生实验,应要求学生理解其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能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的现象。能准确记录数据,并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以得出正确结论。

下载应重视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工匠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应重视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工匠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应重视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重视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语文组:李萍2011年1月18日 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

    英语教学应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国人说英语咋就这么难 在世界上堪称投入最大、耗时最长的中国式英语教育,却未能培养出令人满意的外语熟练度。据《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显示,在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大陆......

    班主任应重视班干部队伍的培养

    班主任应重视班干部队伍的培养 要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的强有力助手,他们在班集体......

    浅谈职业学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浅谈职业学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摘 要:本文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含义,分析了职业学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工匠精神的基本策略。关键词:职业学校;工匠精神......

    从认真做事培养工匠精神(最终定稿)

    从认真做事培养工匠精神 中职学校要把培育工匠精神贯穿于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成为办学的鲜明特征。然而,工匠精神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针对中职生的心......

    要重视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论文

    [摘要] 教育科学精神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其突出表现是:教育科学意识淡漠,教育求真精神贫乏,非理性教育大行其道,否定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班主任工作应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

    班主任工作应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甘肃省兰州外国语高中张辅良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教育必须关注时代,必须把教育的触角涉及到社会各层面,给教育对象一个真实的,既充满真善美,又不乏假......

    小学数学应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应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一直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问题。在调研上期六年级期末考试试卷中发现,凡是成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