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科护士面对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论文
郑州大学2014级护理专业学年论文
儿科护士面对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摘要】
本文通过对儿科护士面临各种心理压力的研究分析,表明了儿科护士比普通成人科室的护士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心理压力的源自:护患关系、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等各个方面,这些压力对儿科护士身心状态及生活、工作状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必要的压力应对措施,如:提高护患沟通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及心理素质,管理者给予更多的支持引导等措施来应对压力,进而保障儿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减轻工作中的疲劳感,提高儿科护士的心理调适能力,使儿科护士能够轻松愉悦的面对工作。
【关键词】儿科护士;心理压力;来源分析;影响;应对措施
[1] 郑州大学2014级护理专业学年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日益健全的法律法规不断的出台,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护士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并日趋复杂。特别是儿科护士,护理工作高风险、高责任,而且儿科护士面对的是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人群,这就要求儿科护士不但要有娴熟的技术操作,还要有更多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这些都给儿科护士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儿科护士也被认为是最具有挑战性和压力最大的临床护士之一,持久而巨大的心理压力既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及生活状态又影响护理工作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去分析这些压力提并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儿科护士的身心健康,为儿科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1、什么是心理压力
社会心理学对压力的定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压力是一种刺激,压力一种反应状态,压力是一种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压力学研究之父汉斯﹒塞利把压力描述为“一种综合表现状态”,是某种事物对人的生理表现或心理造成的一系列的紧张反应状态,而这种紧张表现在人们身上是按一定顺序和阶段进行的,这一过程被称为“全身适应性综合征”,它分为3个阶段:警戒反应阶段、抵抗阶段、耗竭阶段。Sarivatava认为,当个体感觉自己的能力和应对资源不足以迎接挑战时,压力就产生了。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据我国著名的压力管理专家和心理治疗专家,郝滨先生在其著作《催眠与心理压力释放》中论述:心理压力其实就是指个体依据对压力源的不同感受而导致的生理、心理、行为上的反应过程。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治病因素引起机体患病。现代生活的压力像气球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人们,尤其是护士这个职业,护士每天面对患者的痛苦、悲哀,工作平凡而回报少;在常人眼里护士工作内容乏味,甚至是不体面的。护士职业已是世界公认的压力性职业。儿科患者的[2] 郑州大学2014级护理专业学年论文
特殊性使直接与患儿接触的儿科护士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研究分析这些压力源及影响,并提出应对压力的措施对儿科护士来说更为重要。
2、研究分析儿科护士心理压力
2.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在儿科工作的15名注册护士,15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35岁;婚姻状况:未婚9名、已婚6名;文化程度:大专10名、中专5名;职称: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11名;工作年限:1年以下3名、3~5年10名、10年以上2名;其中有正式编制的护士4名、合同制的护士11名。
2.2、研究方法
对这15名儿科护士进行访谈,访谈时本着保密和方便的原则,向访谈者详细说明研究目的、过程及保密原则。采取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根据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进行访谈,访谈包括以下问题:
(1)你是否愿意在儿科工作;(2)你觉得儿科的护理工作与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有什么不同;(3)你在儿科工作的感受如何;(4)你工作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5)什么情况下你更愿意留在儿科工作。根据访谈结果进行如下分析总结。
2.3、通过研究分析出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
2.3.1、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及患儿家属的不理解
儿科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生理、语言、行为发育均不够完善,无法直接交流或沟通困难。且患儿到了医院大都害怕打针,“谈针色变”、“见针就哭”,打针时多是不合作、哭闹不安、挣扎,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再加上患儿家属因孩子生病往往手足无措,心烦意乱,易激惹,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另外,儿科患者的病情变化快,上一分钟都是稳定的,可下一
[3] 郑州大学2014级护理专业学年论文
分钟病情就会变严重,比如肺炎的患儿在喂奶过程中如不注意被奶呛着引起窒息是很严重的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后果就不堪设想,这就要求护士要有很强的观察力及应对能力。儿科患者的病情也不易察觉,护士必须密切观察,不能轻易放过一个细节,并根据变化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及抢救措施。这些都使儿科护士常常处于紧张的应激状态。
有许多护士不安心在儿科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家属难缠,不易沟通,不理解护士,在儿科工作容易受气。现在的小孩儿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一旦生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前呼后拥,就怕孩子遭罪,打针、抽血如临大敌,个个惶恐不安。扎针时由于不理解护士,有些家属做出诸如:“要一针打好啊”,“我的孩子血管不好扎,你能一针扎上吗?”,“我的孩子在某某医院都是一针打好的”,“昨天某某护士都是一针扎好的,今天你是怎么回事”,“你们拿孩子练手呢,我们不打了”,有时针才进去一点,护士正准备继续进针,家属就急切的说:“怎么回事,还不回血”等。这些都影响了护士,造成护士的心理压力,一旦没有一针扎好,有些家属就认为你是在练手艺,不负责任,不当回事儿,并要求换人,把护士气的的难受、憋闷还不能发言。儿科护士长期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缺乏理解与支持,容易出现负性心理,使得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远远高于成人科室的护士。
2.3.2、高标准的专业技术要求
现在的患儿多为独生子女被家长视为掌上明珠,患儿患病后,家长焦虑不安,迫切希望病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医学知识的匮乏,溺爱孩子,担心治疗护理会给孩子带来痛苦,往往不能配合,尤其是输液时,由于儿童生理的特殊性,如患儿血管细小,穿刺难度大,不易固定,加之患儿恐惧、哭闹、反抗,但是家长常常对护士“一针见血”的要求,给执行输液操作的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另外,加上患儿的病情变化快又不易察觉,决定了儿科护士一定要有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应对能力,这又增加了护士的心理负担。新护士在危重儿急救技术、应急能力等方面更差,初期面对工作总是感到信心不足,精神
[4] 郑州大学2014级护理专业学年论文
紧张,往往影响护理操作技术的正常发挥,工作不能做到位时就会产生焦虑、内疚、缺乏自信心等心理紊乱症状,进而影响心理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2.3.3、工作环境嘈杂
儿科一向是病人多、家属多、噪音多,尤其是每天的高峰时段及每年的秋冬季节,整个病区人头攒动,哭声、催促声不绝与耳,特别是做各种检查治疗中,患儿的哭声震耳欲聋,加之现在家庭特殊,多为4、2、1结构(4个老人、2个大人、一个孩子)往往一个孩子住院,几个家属陪伴,声音嘈杂。由于患儿较小,家属携带的物品较多,病室显得零乱不整齐。儿科护士每天在这种嘈杂、烦乱的环境中,很难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集中精力处理医嘱、配药、穿刺等事物,所以儿科护士在执行每次操作前不单要按“三查七对”原则,更要反复查对,容不得半点马虎。儿科护士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紧张疲劳的状态,必然会导致身心疲惫。另外各项操作均在家属的监督下进行,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2.3.4、工作量繁重
护理工作相对成人科室繁杂、琐碎,同样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护士付出的劳动往往要比成人科室的护士高出几倍。儿科患者病程短,用药量小,常常需经过计算得出,加药、换药频繁,在输液速度方面对液体滴速要求高,患儿不配合,易漏针,静脉穿刺频繁,加之现在患儿偏胖,静脉穿刺困难,要求高准确度等等,使儿科护士付出更多。同时,临床护理人员的编制不到位,护理人员短缺,夜班通常只有1位当班护士,虽然夜间治疗护理措施不多,但当遇到收新患者、抢救、有危重患儿时,就不能及时巡视病房,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者,夜间本来就是人生理心理都很脆弱的时候,护士还要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就会造成护士紧张、疲劳、抑郁。由于儿科护士人员相对固定、编制不足、轮班、夜班频繁,三班倒的工作制度使护士生活无规律,使人体生物钟紊乱,容易造成情绪激动及不良心理状态,影响护士的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长期如此易导致心身疾病。
[5] 郑州大学2014级护理专业学年论文
2.3.5、投入与回报不相称
目前社会上大多数人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独尊医疗,不承认护士劳动成果的现象较为普遍,病人康复家属认为都是医生的功劳,看不到护士的关心与付出,也不尊重护士,护士尽管付出了很多仍然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而且与医生相比护士的职称晋升、进修学习、福利待遇等问题也得不到重视。
特别是儿科护士,提供给住院患儿的护理时间、人力、财力、物力较成人高,也付出了更多的宽容与爱心,但也很难得到患儿家属的肯定与认可,甚至有些家属,当患儿出现一些不好的问题就把矛头直接指向护士,使护士常常成为不良情绪的发泄对象。另外,由于儿科资金匮乏,护士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转正机会少,使护士产生不不平衡的心理,进而出现了儿科护士要求调离岗位甚至离职的意向增加。
2.3.6、人际冲突带来的压力
当今国内对于从医者的职业风险保障鲜有所闻,而各种“差错事故赔付处罚条例”以及媒体上大肆炒作的相关报道却令人触目惊心。护士上班提心吊胆,总怕出事,病人投诉虽可直接提高服务质量,但如使用不当,会使护士产生严重的身心问题。护士在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不很好的处理,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中。表现为医护之间、护患之间、护护之间及护士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护患冲突,它直接和间接地涉及护患双方权益、健康和经济问题。在原则上护士即使遭到歪曲现实、情绪激动,甚至痛骂护士的病人也必须保持冷静、平和、理解的心情并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压抑了自身的感受,委曲求全,做出精神妥协。护士在得不到理解或经历感情伤害无法表达自己会感到地位低,对工作满意度下降,这种长时间的情感投入,会使护士精神耗竭。
2.4、分析心理压力对儿科护士的影响
[6] 郑州大学2014级护理专业学年论文
儿科护士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导致的影响并不均为负性的,轻、中度压力能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又能锻炼人的能力和意志。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压力也不例外,持续的高压力会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和工作质量。
2.4.1、对儿科护士身心健康及生活的影响
持续较高的心理压力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即是对护士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影响,在生理方面产生诸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头痛、失眠、体力透支、免疫力降低等;在心理方面产生焦虑、抑郁、躯体化等。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就会出现沮丧、麻木、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现象,身体常常产生疲惫不堪的感觉,结果导致护士的抱怨增多、心理不平衡、烦躁易怒等。也导致护士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人际关系恶化;生活习惯改变。严重者还会出现情感淡漠、妄想、幻觉、自杀意念等病态心理现象,严重的破坏护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4.2、对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就是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有研究表明护士的不良情绪会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大大降低,例如:有位静脉穿刺技术比较过硬的护士,一次在操作前遇见一件不愉快的事,结果十多个静脉穿刺几乎都是二针或三针才成功。像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可见不良情绪潜在的能量是不可低估的。护士不良情绪的来源多是持久的心理压力造成的。另外,持久的心理压力使护士在工作中既不能耐心倾听也不能迅速做出反应,对病人态度冷漠,甚至冷嘲热讽或逃避与病人接触,结果不仅会影响护患之间的关系,也会导致出现差错率升高,冲突增多等现象,导致儿科护理工作质量下降。
2.5、提出应对措施
有专家称“能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的人是智慧的人”,我们儿科护士面对如此繁重的心理压力,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让这些压力危害我们的健康影响
[7] 郑州大学2014级护理专业学年论文
我们的生活工作,我们要学会应对这些压力,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使我们能够更轻松的面对工作。应对措施如下:
2.5.1、多关心安抚患儿,提高护患沟通能力
儿科护士应在患儿入院时开始认真正确地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微小需求,并尽可能给予满足。护士要加强与患儿及家属情感交流,把握自己的情绪,切忌情绪化,不受外界任何刺激干扰,做到遇事不惊、沉稳、心细、耐心、自信、宽容,并注意语言修养,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重视体态语言的表达,如恰当地运用微笑、抚摸,以缩短与患儿及家属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及家属的顾虑,以取得配合。在给患儿静脉穿刺时,婴幼儿要抚摸、安慰,对年长儿要称赞、鼓励,儿童往往喜欢他人表扬和鼓励,应以亲切友善的态度在操作前鼓励患儿,对其合作与进步给予表扬,并鼓励其坚持和发扬,这样多数患儿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配合治疗。
认真的向患儿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静脉穿刺时把穿刺的整个过程及注意事项向患儿家属讲清楚,以取得对护士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如果穿刺失败,要向患儿及家属表示歉意,以取得谅解。护士还应学会换位思考,保持宽容、平衡的心态,多从患儿家属的角度看待他们,理解他们的心情,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嘛,做到真正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这样有了“换位思考”的方法和宽容”的观念,就能坦然对待患儿及家属的担心和挑剔,保持心理平衡,减少与患儿家属之间的误解与冲突,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2.5.2、提高专业知识技能
儿科护士一定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和各种操作技术水平。通过岗前培训,熟练掌握护理程序和护理技能。在工作不断提高自己处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护士能娴熟地进行各种技能性操作,进行各种治疗时尽量减少患儿的痛苦。如为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时,力争一次成功,平时潜心研究婴幼儿、肥胖儿、脱水儿、危重儿血管的特点,反复体会进针动作,留心观察经验丰富、技术较
[8] 郑州大学2014级护理专业学年论文
好者的操作方法,使静脉穿刺技术精益求精、得心应手,这样既可减轻患儿痛苦,又可增加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度,形成彼此理解和包容的良性循环。同时,年长护士应做好“传、帮、带”,使年轻护士树立爱岗敬业的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体会到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激发自主能动性。
2.5.3、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改变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护理工作有很强的协调性,一个团结、协作、上进的集体,会缓解护士的工作心理压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医院管理者要尽量为儿科护士提供一个心理上感到安全、宽松、团结、友善的工作氛围。改变病房嘈杂的工作环境。
管理者的支持是影响护士个人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最有效的方式。作为科室的护理管理者,日常生活中要引导护士正确对待工作压力,注意自我调节,密切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不宜把批评、惩处放在首位。当护士和病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护理管理者不能一味的训斥护士,而要去了解事件的原因、性质,设身处地地去体谅护士,化解矛盾。当护士处以某种困境时,护士长能及时发现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心尽力的给予帮助和支持,为其排忧解难,使她们在科室中感到家庭般的温暖,对鼓舞士气,缓解心理压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医院领导可增加护士的编制,在情况允许下适当增加儿科护理人员数量,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改变当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合理调配人员,采取弹性排班,以保证护士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更要设法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提高护士的福利待遇,为护士提供均等的晋升、学习机会,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护士自我价值感和职业自信心,同时组织一些娱乐、休闲活动,使护士身心得到休息、释放和调节。
2.5.4、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及心理素质,学会自我减压
[9] 郑州大学2014级护理专业学年论文
培养护士良好的医德修养和职业情感,我们要以宽容、接纳并安抚的态度对待患儿家属的误解、迁怒与不理智。对不配合治疗的家属,应使用一定的语言艺术和委婉的方式来沟通,即亲切文明的语言、温文尔雅的表情会给患儿家属带来亲切感、信任感,这一切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在工作中应做到避免正面冲突,防止事态扩大。另外护士工作中还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一旦工作中遇到了问题影响了工作和情绪,要及时自我调整或通过适当的途径宣泄出去。如压力大时,可通过找朋友聊天,听音乐,和家人出去郊游等途径放松心情,宣泄压力。儿科护士还应自觉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健康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应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2.5.5、加强责任心,杜绝差错事故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正确执行医嘱,认真仔细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巡视患者,还要不断加强专科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不断掌握新技术,总结经验,更新知识,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加强临床“三基”训练,特别是在儿科要执行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成功率等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对科室工作中出现的差错事故或差错事故苗头,以及患者反映不满意的地方,随时组织科室护理人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即使在工作轻松时,教导我们更不能麻痹大意。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护士继续教育,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这些我们在工作中都坚持认真去履行了,那么自然而然的我们工作中就会少出差错,甚至不出差错,护士的心理压力也相应的减轻了。
2.5.6、加强疾病知识宣传,促使媒体正面报道
加强患儿常见疾病的知识宣传,一方面有利于预防疾病,另一方面可以使患儿家属理解病情变化过程,而不是一味的认为生病了只要打针吃药立刻就会好起来。护士与患儿家属要多沟通,让他们明白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小儿静脉,不可能每次都一针见血,争取家属各方面的[10] 郑州大学2014级护理专业学年论文
理解与配合。绝大部分情况下护士是尽心尽责,应该引导媒体正面报道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救死扶伤精神及医护人员无时无刻不在履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
2.5.7、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
最近几年,医生护士遭到患者及家属的误解谩骂甚至殴打、刺伤刺死的事件屡屡发生,某些媒体也将人向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引导,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就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自身价值。我们要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自尊、自强、自爱,从自己的职责出发客观地评价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形成合理的心理支点,善于自我肯定自我承认。保持乐观、恬静、愉悦的心境,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不把消极情绪带入病房,用积极情绪影响和感染患儿,并由此得到愉悦。我们要明白护理对人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意义,热爱护理工作,踏踏实实的干好护理工作,客观地看待得与失,不过分苛求自己和别人,加强自我肯定,积极发挥自己的专长。
3、结语
我们都知道医疗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行业,在临床工作中,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压力的作用也是双面性的。适当的压力激发护士的主动性,让护士能不断的提升自己,而持续的心理压力又会对护士的身心状态、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儿科护士,其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着她们面对的比其他护士更多更大的压力。这就需要管理者对儿科护士多一些关爱,社会各界对儿科护士多一些理解与支持,作为儿科护士,自我调节也非常重要,要不断的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工作和个人心理之间的相互影响,以良好的状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患儿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1] 郑州大学2014级护理专业学年论文
【参考文献】
[1]张烨、浅谈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及缓解对策、医药前沿、2013年4月第7期 [2]李雪、浅谈儿科护士如何应对压力、中华护理学杂志、2011年6月8卷11期 [3]李显兰,陈吉英、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儿科护士压力及心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8、7、(10):735-737 [4]杨新月、护理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80-82 [5]孙晓萍,王艳艳等、儿科护士压力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吉林医学、2009、30、(6):558-559 [6]崔瑞荣、儿科护士压力分析、《中国保健》、2007、27、(12):34-35 [7]张英丽,王晓凤,纪秀杰、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吉林医学、2006、27、(8):996 [8]万文艳、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对策、江西医学、2006、41、(S1):1173-1174
[12] 郑州大学2014级护理专业学年论文
致谢
本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朱丽丽老师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结构安排,从内容到文字润饰,都凝聚了她大量的心血。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不辞辛劳,多次与我就论文中许多核心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给我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帮助我开拓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并细心全面地修改了我的论文。她严肃的教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温松梅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此外,感谢我同一组的组员和班里的同学,是你们在我遇到难题时帮我找到大量资料,解决难题。同时感谢所有教育过我的专业老师,你们传授的专业知识是我不断成长的源泉。再次真诚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谢谢!
作者:任世超
2014年 3月 6日
[13]
第二篇: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2007-1级
孙 莹
内容摘要: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很多调查表明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正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分析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缓解他们的压力,将对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成长从而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育健康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新课程改革
人的心理是由多个要素有机组成的动态系统。如果组成这个系统的某些要素对外部的反应陷入不正常状态,就会出现因心理冲突、心理失衡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并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当前,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使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给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不利于农村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进行,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农村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由此,分析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及其这些压力产生的源泉,并思考相应的应对措施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必要,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比以前,尤其是比新课程改革未实施以前更大了,具体说来其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过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大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教师与大多数社会成员一样,不得不面临着转型时期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各种冲突,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本身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压力。教师的影响是间接的,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才能见效,教育的成效还受家庭、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又很难为教师所控制。今天,人们往往把学生的许多表现都归于教师的责任,诸如“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等。在这些归因面前教师有时显得很无助,从而感到压力巨大。
2、农村中小学管理太过僵化
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还与学校的管理有关。首先,一所学校的管理是否能够给教师提供一个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心理承受能力。目前许多农村中小学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做形式的事情太多,无端地增加了教师许多压力。其次,在学校管理上,许多农村中小学校长在管理过程中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对教师信任不够,一味实行所谓“铁的纪律”、“钢化管理”不断对教师增加新的要求,使得教师疲惫不堪,心理负担沉重。再次,在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上,以学生的考分作为考核教师工作优劣的唯一标准的评价导向,以及对教师实行终结性评价而不是发展性评价,这都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使一些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最后,教育管理当中检查过多,评比过多,而给教师成就、发展的机会过少,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荷量,也促使教师之间的不良竞争日趋激烈。现实的残酷竞争与诱发出的功利需求及人性的弱点让不少的教师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导致心力交瘁,压力加大。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相对比较闭塞,学校又不能从管理层面上创设和谐的环境来舒缓教师的心理压力。所以,教师在遇到压力时寻求解决的途径不多,往往只借助于酒精、扑克等,而这些只能暂时性的解决苦闷,于长期的压力释放并无助益,导致教师压力日臻积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痛苦。
3、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过重
教师工作负荷过大。教师的职业决定了他们在8小时之外还要工作,除备课、批改作业、家访外,还要个人进修、继续教育。有很多农村中小学还实行寄宿制,教师晚上还得随同学生自习,其实际工作时间最高可达14小时。另外,学校每天进行纪律卫生评比,拿不到红旗就扣奖金,每月进行班主任工作常检和任课教师常检;除此,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规定要计算机考试、普通话考试、英语考试等等,而要应对这些任务就得花费教师们相当多的时间。对教师来说,超负荷的工作量常常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在不能有效释放的时候就会转变成超强的心理压力。超长的工作时间和超重的工作负荷让许多教师常常忙得顾不上家,尤其是学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常常是“两头黑”——早晨天不亮就出门,晚上顶着星星回家。把课带回家备,作业带回家改则是经常的事。许多双教工家庭,彼此忙得家务事顾不上。单职工教师(夫妻双方其中一方为教师,另一方在家务农)根本顾不上家里的农活,另一半也是满腹怨言,无形之中又多了一份压力。
4.学生家长的不配合,独生子女、留守子女过多,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都是家庭的心肝宝贝,个性较强;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较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调教。还有就是农村留守孩子多,教育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学校的全部责任,学生犯规违纪根本找不到家长配合进行教育,教师为此苦恼不已。
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压力来自学生家长。有三类学生家长给教师的压力大:一类家长毫不理会子女的学习情况,也不愿配合学校和老师为提高学生成绩和素质而采取的措施,这样导致教师们有意义的行动无法跟学生家长达成一致或是得到他们理解,往往会非常苦恼,无形之中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另一类家长又过于关心子女的学习,常对学校或老师做无理地干扰,影响了教师规律;还有一类家长是既对子女的学习看得很重,但又不愿意自己去管理子女,将子女的教育责任全部归于教师,子女的学习好则是子女的聪明所致,子女的学习不好则为教师的水平太差,对教师的劳动毫无感恩之心。这种无理要求的家长带给教师的将是无言的痛苦。
5、国家教育政策具有不稳定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个国家都把教育与国家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领域各项政策的变化也是造成众多教师深感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从事教育的教师学历变化来看,从1998年起教育部陆续实施的年轻小学教师学历大专化、初中教师学历本科化的学历提升等园丁工程,以及诸如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化、研究型教师的号召等一揽子改革计划、方案和政策改变,又让个体业余充电学习的教师多了几许重负。原来初中教师大专化,很多教师还大专还没有毕业,就不能适应要求了——初中教师要本科化了,快速的政策性变化让农村中小学教师常常有应接不暇之感,备感心力憔悴,压力巨大。
第二,新课程改革也给中小学教师心理带来压力。自2001年9月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地展开,这项改革已于 2004年秋进入全面推行阶段。这次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分重大的一次基础教育改革,改革旨在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课程改革纲要中还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就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要确保教师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由此,各教育机构、师资培训机构都在积极组织进行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只有不断“充电”、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在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值也更大,他们认为,这些变革理所当然地应该带来教师教育教学绩效的提升。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无论教学理念有多好,教学内容有多全面、系统,教学手段有多先进,但就教学实效来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具有不同生活背景和复杂心理活动的人。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开展了下岗、待聘等人事制度改革。这些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群体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6、中小学教师的个人因素
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的个人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师个人的经济压力和婚姻压力。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年轻男教师面临着经济压力和感情生活的困惑。虽然说目前教师的经济待遇不断在提高,但很难满足时代转型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如:随着国家房改政策进一步商品化,高额的房价使得许多年轻教师只能望“屋”兴叹,由此而来的心理压力,不是教师本身能解决的问题。另外,小学教师阴盛阳衰,又因分配偏远、个性保守、生活圈子狭窄等问题,适龄男性教师晚婚、失婚普遍,校园出现了不少“单身贵族”。
其次,来自教师个人发展的因素。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人的需要的不同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它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当前政通人和、社会安稳的大好局势下,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他们的追求和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尽管当前农村发展较快,但就教育而言,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管理手段,无论是学校的管理方式还是激励机制较之城市来说还差距甚远。尤其是在当前人事制度改革还不彻底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城市流动都是非常艰难的。尽管有些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非常优秀,但在潜规则盛行的情况,他们也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走向更好工作岗位,从而实现他们更高的理想。因此,这些年来,很多青年教师都走向了考研之路。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当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文凭和实质学历也考研要求相距甚远,因此,从本地区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成功者很少。这种考试失败后的挫折感,也会深深地刺痛教师的自尊心,从而也转变成深重的心理压力。
由于教师其他的原因,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不同的压力来源,如信息的闭塞导致一些爱书教师无法及时得到有关的书讯,而另一些教师对网络比较偏爱,但苦于条件无法上网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有些“半职工”教师在辛苦的教书之余又要忙于家务,根本无法抽出时间来提高自己,但现实却要求他们必须抽出时间来拿到合格的文凭以符合政策性要求;还有一些教师苦于没有更好的途径来提高自己,自学固然是一条好的路子,但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很难得到顺利而有效的解决,苦闷不已;还有一些教师需要学校提供条件出去看看抑或说是见识一下教学名师的风采,以更实在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苦于现实不能提供条件,内心烦恼不已,如此等等,已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深入了解农村小学教师的压力源,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提高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有效解决这些压力将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本文将对如何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这些压力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压力应对措施探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并由此导致的身心疾病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对现状的调查和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寻找到缓解教师压力的方法。综观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要想解决这些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的、心理上的压力必须要多方面联动,一起配合,才能行之有效地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1、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的建议
第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农村小学教师,使他们树立敬业、乐业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在困难面前有顽强坚毅的意志,有乐观进取的精神等。
第二,应充分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要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更多地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全方位考虑问题,合理安排工作。在工作中,尽可能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运用物质和精神的方式予以激励,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
第三,建立面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建立教师活动俱乐部,定期开展活动;同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有关培养心理素质内容的学习,让教师了解有关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知识,进行自信的训练以及心理卫生常识的普及等,切实培养出具有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良好的情绪意志品质和能竞争、善于合作的一代新型农村教师。
第四,给教师“减负”,即尽可能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改变过去只以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并且与各种福利待遇挂钩的做法,建立教师发展性的评价机制。为中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以增进他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减少检查、评比次数,尽量做些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有益的事,取消无意义的检查。
第五,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农村小学教师收入较之其他行业和城市教师来说是非常低的,在生活水准日益提高的现在,教育主管部门要首先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收入稳步提高。
第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教师的生活情趣;加强对中年教师尤其是女教师的关爱,同时关注年青教师尤其是男教师的个人婚姻大事,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之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2、对教师的建议
第一,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心理压力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本人作为心理压力源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心理压力。因此,作为教师个体,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只有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才能越能帮助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
第二,放松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感。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剌激反馈到人的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步升级、逐步增强的。因此,放松情绪对于缓解压力非常有用。情绪的放松可以采用诸如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流等等方法。
第三,磨练意志,增强个人抗压性。外界刺激到底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或称抗压能力)所决定的。对于相同的刺激,抗压性较强的人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较小,反之较大。人的抗压性是靠后天炼就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人格方面的修养,加强意志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等品质的培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
第四,学会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人性格往往开朗,对挫折的承受力强。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教师应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第五,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努力钻研教法,探究学法的教师,才能轻松自如地挥洒教坛,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3、对社会的建议
第一,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经济收入多少是社会地位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劳动也需要经济手段来调节,只有使中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居于其他行业的前位,才能真正使中小学教师这份职业成为人人仰慕的职业,从根本上缓解中小学教师内心的冲突。
第二,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要多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多给教师一份理解和支持。
第三,全社会要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职责和使命。
第三篇:论文 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措施
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产六科 赵亚萍
摘要 目的产科护士属于比较特殊的群体,她们承担着母婴两条生命的安全,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量等各种压力。通过对产科护士压力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旨在进一步降低产科护士的压力,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方法 对产科共94位护士,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护士压力及压力源调查。针对各种压力源进行分析,综合评判其对产科工作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产科护士心理压力源得分排序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患者护理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其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源得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护士压力较大,建议针对不同的压力源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轻护士的压力,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关键词 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根源;方法
工作压力是职业要求与个体的不平衡知觉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1】。护理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体系,产科护士由于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对一般临床护理工作人员更大、更重。它既影响产妇和新生儿的康复与身心健康同时也会影响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与护理工作质量。
我们通过对94名产科护士应诊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产科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在不断地攀升,心理、生理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通过对产科护士工作压力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和知识更新,提高了护士的防范意识,避免和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并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一、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长沙市 3 家三甲医院工作一年以上的 94 名在职产科护士。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 21~48 岁。学历:本科 8 名,大专 72 名,中专 14 名。
职称:副主任护师 4 名,主管护师 36 名,护师26名,护士 28 名。2. 工具: 采用目前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该量表共分五个分量表,35 个条目,采用四级评分法,分值越高表示压力越大。
3. 方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 94 份,收回94份,回收率 100%。
结果采用 SPSS 13.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1. 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 产科护士心理压力源得分依次为患者护理方面(2.95 ±0.37)、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2.84±0.63)、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2.77±0.48)、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2.17 ±0.42)、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2.10±0.47)。见表 1。
2.子目录中产科护士前 10 项压力源得分: 见表 2。表 1 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分布(n =94)压力源 得分(x± s)排序 患者护理方面 2. 95 ± 0. 65 1 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 2. 84 ± 0. 60 2 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 2. 77 ± 0. 50 3 工作量及时间分配 2. 17 ± 0. 57 4 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 2. 10 ± 0. 56 5
表 2 产科护士前 10 项压力源得分情况(x± s),n = 82)排序 压力源 得分(x± s)1 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 3. 51 ± 0. 76 2 经常倒班 3. 33 ± 0. 80 3 工作强度大 2. 78 ± 0. 91 4 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 2. 72 ± 0. 91 5 护士工作未被患者及亲属认可 2. 70 ± 0. 93 6 患者亲属不礼貌 2. 69 ± 0. 87 7 医生对护理工作过于挑剔 2. 69 ± 0. 63 8 非护理性工作太多 2. 68 ± 0. 88 9 晋升的机会太少 2. 66 ± 0. 83 10 书面工作太多 2. 57 ± 0. 33
三、讨论
3.1产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来源分析
3.1.1 患者护理方面 由于产科病房的特殊性,使患者及家属对产科的工作期望值比其他科室更高,产科每项工作都维系着母婴两条生命,责任重、风险大、病情复杂变化大,工作负荷重,临床周转快,患者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都使产科护理面临更大的风险,而产科护士时时面对的各种刺激(如产妇临产后持续的叫喊,随时准备产妇及新生儿的抢救,急产、畸形儿死胎的引产,与产妇或家属由于误会发生冲突)及职业危害(血源性传染病如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及各种性传播疾病等)更增加了产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导致医疗纠纷和高强度的工作性质是产科护士最大的两种压力源。3.1.2 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 产科工作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完整和社会的稳定。产科护士劳动长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社会地位低,社会上普遍重医轻护,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很少给予肯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标准化护理的实施,“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人性化服务的普及,在这些工作中产科护士付出了更多的劳动和精力,但许多患者与家属在享受这些服务时仍认为护士不过是医嘱的执行者,护理工作并没有太多的脑力劳动成分,从而使护士产生心理压力【2】。护士继续深造和晋升的机会少,产科护士尤其是助产士工作专业性强,人员调动和干部任用机会更少,许多中年以上产科护士仍参与临床一线倒班,长期上夜班和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使她们身心均承受较大压力。
3.1.3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 在工作中上下级之间、医护之间、护患之间及护士之间都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护患冲突,它涉及双方的权益、健康和经济问题以及人格和法律责任【3】,稍有不慎,易发生医疗纠纷及暴力伤害,这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也给产科护士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3.1.4 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 现代产科护理的发展趋势使护理工作范围不断扩大,要求产科护士除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道德风尚、较强的临床技能和敏锐的洞察力外,还要具有服务产妇个人、家庭和社区的能力,专业的发展、知识结构的更新及各种现代化监测装置的操作应用,使护士对自我的要求不断提高。产科工作复杂多变、紧急情况多、无规律可循,工作量及时间分配自主性差,经常会遇到人力不足或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加班。作为普通职业女性,产科护士除了承担职业责任外,还要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既要当好医生的助手、领导和患者信赖的好护士,又要做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孝顺的女儿。当多种角色发生冲突并出现矛盾时,便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当家庭问题与工作发生冲突时,矛盾更加突出【4】。3.2对策
3.2.1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产科护士工作压力 应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建立必要的支持系统,建立产科专科检查考核标准,不能对所有护士采取一刀切的要求,应多给予一些人文关怀、情感上的支持【5】,帮助护士积极应对压力,提高心里素质。应尽快解决管理体制中的不合理现象,如合理安排夜班班次,为护士创造继续教育和晋升机会提高护士待遇等,消除引起产科护士压力的危险因素,建立精神激励措施,增加管理者与护士情感交流的频率,营造一种轻松向上的工作氛围。
3.2.2 做好职业防护措施,努力降低护士的职业危险 医院对护士均进行上岗前职业防护培训,了解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掌握受伤后紧急处理预案,加强自身防护,规范操作,自觉做好预防性的防护措施,如接生时戴双层口罩,使用羊水吸引器等,最大限度地阻断血源性传播。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规范护理操作行为
3.2.3 加强护士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加强护士职业技能和心理素质训练,护士除熟练掌握护理技术外,还需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与自己的亲朋好友交谈,寻找社会支持,多参加体育、娱乐活动等,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观,培养良好的应对能力,从而减轻心理压力,维护精神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 工作中,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使自己保持豁达、宽容之心;还要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要善于把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倾吐出来,把消极情绪释放出来,这是一种很好的缓解压力的办法。3.2.4 成立心理咨询室 针对每个护士的特点,护理部要建立心理档案,对全院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和咨询指导,缓解工作压力,以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在国外,一些医院管理者非常重视护士的情绪和感受,有专人从事遭受伤害和损失后的协调工作,有专门的组织允许护士对其讲述个人感受和发泄情绪,以帮助解除护士压力。
3.2.5 提高产科护士社会地位及工资福利待遇近年来,随着人民健康意识 的增强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的扶持,护士的社会地位较之前有了显著提高。医院领导也要充分重视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待遇的重要性,在追求医院及科室效益的同时,也要保障护理人员的福利待遇;要将护理服务工作与经济效益和学历、职称、产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医护关系及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核心,从而达到双方共赢。
四、小结
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压力源,它影响着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为管理者应引导护士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及时调整心态,以缓解或 消除自身工作压力,构建和谐的工作纷围,以提高医生及孕产妇的满意度从而提 高产科的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9-2O 2 余凤英,罗艳华.868 名护理人员职业心态和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229~231. 敖薪.国内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1~3. 4 钟华.ICU 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对策 [J]. 实用护理杂志,1999,15(3):48~49.5 陈李坤,王秋霞.护士职业压力与心理适应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659~661.
第四篇:神经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
神经外科 谢珍
【摘要】 本文就神经外科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问题进行探讨。沉重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体力、情绪和精神上的疲惫感,导致护理质量下降、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增多,并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各种措施并结合护士自身的努力,使护士的工作压力减轻,维持高水平的护理服务质量,并保持其良好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神经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措施;
护士职业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1]。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多、昏迷病人多、病情变化快、护理任务繁重,大量的护理记录书写等,护士要承受很大的工作压力。若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会造成护理人员工作热情降低,产生心理失衡,出现体力、情绪和精神上的疲倦感,护理质量下降,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增多,并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甚至发展成为精神疾病。本文就神经外科夜班护士所面临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及其身心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安全护理。
神经外科护士的压力来源
1.1 繁重的工作量和高度紧张的工作性质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多、昏迷病人多、气管切开多、引流管多,这些病人的病情存在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所以,各班护士实施的抢救就多。神经外科护士除了完成必需的治疗外,病人所有的日常生活所需,如饮食、大小便、清洁等都需护士协助完成;神经外科的护士除了独立完成这些工作外,还要时刻准备收治急诊病人,造成身体上的极度疲劳和心理上的高度紧张。这样繁重的工作量和高紧张度的工作状态,加上临床护士数量普遍不足等因素,使神经外科护士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容易使护士身心疲惫[2]。
1.2 复杂的医护患关系 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护理中最主要的两种人际关系是护患关系和医护关系。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往往发病急、变化快、医疗花费巨大、预后不良,大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有的长期昏迷。病人家属易迁怒于护士,往往表现出情绪激动、处处刁难,甚至责骂护士。护士除了完成护理工作以外,还要进行严格的查对工作,防止病 人发生意外,避 免 差错事故发生。一旦出现差错,可能遭到投诉,甚 至会面临法律 的惩罚。所以,担 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是神经外科护士重要的心 理压力源。护士没有选择余地,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保持冷静、理解的心态,并帮助病人和家属解决问题,以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这种长期自我感受的压抑,无疑会使护士的工作压力增加。医护关系也是主要的压力源,医生 普遍受到社会的尊敬和 承认,但整个社会仍认 为护士依然是医生的助手,护士的付出得不到肯定与补偿,使护士怀疑自身的价值及能力,造成心理不平衡而导致心理压抑。同时医护协调上的矛盾及冲突,某些医院管理层对护士没有足够的重视,医护分配制度的差别对待,也使护士产生压力。
1.3不良的工作环境 神经外科病区的患者较多,病床紧缺,空间拥挤,再加上神经外科患者有其特殊性,患者大多有意识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不能和护士主动交流,护士不能从患者处得到治疗护理效果的语言表达,更不能得到对护士的赞许;病区里因患者的痛苦而出现的呻吟声,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呼吸机的噪声,在夜间相对安静的环境里显得更加刺耳,还有日光灯下严肃紧张的抢救场面以及家属的悲哀面容,都是对夜班护士造成高度紧张和恐惧的重要因素。
1.4 生活无规律 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白天工作夜间休息的习惯,而由于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护士需要三班倒,节假日不固定,生物钟长期紊乱,使护士产生焦虑、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等症状。生物钟的打乱也是影响护士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5 特殊环境的原因 科室多种电子诊疗仪器,如呼吸机、除颤仪、起搏器、监护仪、吸痰器等发出的警报声和机器的操作声,以及重症病人发出的痛苦的呻吟声等,极易加重心理负荷和身体疲劳。
1.6服务对象 在病人护理方面,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是主要的压力源。这与其他人的研究基本一致。神经外科的治疗范围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创伤,目前已扩大到治疗身体其它部分的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脑闭塞性血管病、脊髓疾患等。由于神经系统是控制和调节全身的各种功能,一旦受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危及生命,护理中要求观察病情及 时、准确、细心、判断迅速、连续性强及预见性,因而具有难度大和要求高的特点。护士担心护理的病人突然死亡;且病人治疗用药复杂、要求特殊,如脱水剂、止血药使用频繁,使用时间有严格限制,护士在用药过程中反复核对担心出错;轮转护士和年轻护士因对专科知识、专科技能掌握不够,对呼吸机各种监护仪使用不熟练,担心在工作中出错引起医疗纠纷,精神高度紧张,造成疲惫。
对策
2.1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创造和谐的科室氛围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注意到护理工作压力 对护士工作的不利影响,合理调整科室人员配置,增 加护士编 制,合理排班。根据神经外科晚夜间护理工作量大的特点,实行双班制,按护士 能力、年资等进行搭配。在工作忙时加排早晚班,以减少工作压力。同时创建和谐的科室氛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烧烤、聚餐、唱歌、钓鱼、旅游等,并组 建了科室、护理QQ群,建立了护理部主任信箱,以促进护士相互交流,增进友谊,减少不良的人际关系。
2.2 善于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 护士首先要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尊、自爱、自强,客观合理地评价 自己及 在社会中的位置,形成合理支点,使心理处于平衡。舒适的环境与和谐的科室氛围 扩建科室,扩充床位,尽量使护士能有一个整洁、干净的办公室,使病区宽敞、病室安静。同时,创建和谐的科室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室活动,以释放和调节情绪,增加科室人员相互交流,增进友谊,减少不良人际关系。
2.3 调节好生物钟并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 减少夜班的工作时间,尽可能避免通宵工作。降低值夜班的频率,安排好夜班后的休息,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使夜班护士尽快调节好生物钟。加强护士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应对压力能力。鼓励夜班护士倾吐,加以疏导,以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提高心理耐受能力。对于低年资的护士,帮助其适应工作环境,尽快熟悉本科工作,加强技能培训。熟练的技能,能提高护士,尤其是夜班护士的适应能力。
2.4 优化护理管理制度,倡导护理安全文化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准确执行医嘱,认真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发生差错事故后客观分析原因,认真组织讨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总结经验教训。同时积极与病人及家属沟通,遏制事态发展,力争将矛盾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小结
神经外科夜班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所以长期从事夜班工作的护士,会造成心理压力大、思想负担重、身体消耗多、工作积极性差、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Rout[3]的研究发现,护士疲劳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1%,是普通人群的5倍。作为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各种措施改善病区的工作环境,关心和理解夜班护士,并结合护士自身的努力,使护士的工作压力减轻,维持高水平的护理服务质量,保持护士良好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玉馥.护士压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3.[2] 王高华,黄永兰,藏得馨.综合医院WHOQOL-100护士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5):308.[3] Rout U.Job stress among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nurses inprimay care in England [J].Psychology Rep ,1999,85(3):981-986.
第五篇:传染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措施
传染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措施
【摘要】通过分析传染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了解传染科护士在工作中所担心的问题,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使传染科护士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压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使护士的工作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关键词】传染科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措施
传染科是传染病人隔离治疗的场所,传染科护士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高职业暴露风险和面对各种不同新发传染病,她们要承受比其他科室护士更多更特殊的工作压力。因此,充分了解传染科护士的压力源,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保障传染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质量。
传染科护士压力源
1.1 传染科特殊的工作环境给护士带来压力
1.1.1 由于传染科护士长期接触传染病患者,有些传染病起病急,症状重,传染性强,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使护理人员产生恐惧紧张抑郁的心理状态,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1.1.2 传染科职业暴露风险较高,每天面对的病人都带有一定的传染性,尤其是血源性传播疾病如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病人所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如污染的针头、腹穿的纱布、棉球、棉棒,还有每天化学消毒液的喷洒,紫外线的照射等增加了职业性感染与危险,而国内对特殊职业的保护缺乏相应的医疗制度及完善的职业保险,使护理人员的压力特别大。
1.1.3 由于外界对传染病患者存在恐惧和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也歧视在传染科工作的护士,这也会给护士造成心理压力[1]
1.2 复杂的人际关系给护士带来压力
主要表现在护患之间、护士之间、医护之间。首先传染科患者多为慢性,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如乙肝、艾滋病等尚无特效药可治疗,患者往往心理负担重,而且大多易怒、敏感、多疑。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也经常成为病人的出气包。护士要付出更多的宽容和爱心去与患者沟通,但遇到恶意歪曲事实,遭受无端指责等不礼貌言行时必须保持冷静平和,不但要理解患者,还要帮助解决问题。护士在得不到理解感到威胁或经历了感情伤害又无法表达时,会感到地位低下,缺乏人身安全,工作满意度下降,容易出现负性心理表现。其次,医护之间如果处理不好,相互产生矛盾,不能相互尊重、合作,常会使护士产生压抑感,对自己失去信心。
1.3 护理知识和技能的高要求给护士带来的压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和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掌握好专科理论知识,还要牢记各项急救技能,掌握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这大大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另外,医院要求每年有一定的继续教育学分,医院及科内知识讲座,业务学习,年、季、月考试等因素,使得护士身处超负荷的状态中。
1.4 绩效考核与从业待遇不一致给护士带来的压力
2002年后国家出台政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分配的护理人员一律合同制待遇,各种职业关系全部放在人才交流市场,因此这部分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与医院其他护理人员都一样,但报酬不一样,这样使这部分人员在工作中压力特别大,尤其是一些年轻的临时护士,由于专业技术水平和社会经验不足,对意外事件预见能力不足,特别担心护理操作会出差错和职业高风险性,压力更大。
应对措施
2.1 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危害
2.1.1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熟练掌握运用消毒隔离技术。应针对不同病种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如接触肺结核等呼吸道隔离病人时,必须戴口罩,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病人的口鼻分泌物必须消毒处理或焚烧。接触肠道隔离病人时不同病种病人应分别穿隔离衣、裤,接触污染物时戴手套,接触如乙肝、艾滋病等血液、体液隔离病人时,如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还应戴防护眼镜,接触病人前后均应立即洗手或手消毒,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防止造成护患感染。在护理操作中,如不慎被带有病毒的利器刺伤时,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粘膜,应当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阳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2.1.2 由于日常工作、生活中洗手次数多,时间长,消毒液对皮肤损伤很大,尤其是秋冬季节,手部皮肤容易干裂,建议每次洗完手后,擦上护手霜。
2.2 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
医院管理者、护理管理者要重视工作压力对护理工作的不利影响,设法减少或消除压力源,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办公条件,包括防护措施,必要的定期健康体检,必要的疫苗注射等。还有科学安排值班,合理调配人力物力,以减轻护士的体力消耗。管理者更应多关心、体贴缺乏安全感的临时护士,为她们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其强大的心理支持,提升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信心,必要时安排心理咨询,帮助护士更好地调节情绪,以减轻或消除工作压力,恢复心理平衡。
2.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护士的职业注定了护士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处事,真诚待人,对患者有高度的同情心,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疾苦,用热情、乐观的情绪改变他们的消极情绪,使患者增强治病的信心和决心,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可以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还可减少与患者之间的误解和冲突,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可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在生活中保持风趣和幽默感,努力做情绪的主人,养成良好的性格,常充满欢笑,这样既可融洽同事关系,又减轻了压力,提升了生活质量。
2.4 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认真学习业务专业知识,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的起因、转归及生病期间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对病情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护士的各种治疗[2]。护士能娴熟地进行各项技术性操作,进行各项操作时尽量减轻患者痛苦,如做静脉穿刺时,力争一次成功,平时多反复体会进针动作,留心观察经验丰富、技术较好者的操作方法,使静脉穿刺技术精益求精,得心应手,这样既可减轻患者痛苦,又可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形成彼此理解和包容的良性循环。护理人员优良的心理品质不但能使护理工作做得更出色,而且对治疗患者的疾病有间接或直接的作用.对分配到传染科的新护士,上岗前应向其详细介绍传染科工作的特殊性,让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正确面对传染患者。
总之,传染科护士和其他科室护士面临的压力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传染科护士的反应也不一样,其缓解压力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地进行自我调节,只有身心健康,业务熟练,才能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传染科护士。
参考文献
[1]沈延琴传染科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对策《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3月8卷5期
[2]席朝霞、刘艳等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状况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6年10月21卷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