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历史-建湖中学、滨海中学、阜宁中学三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时间:2019-05-15 10:4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7 历史-建湖中学、滨海中学、阜宁中学三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7 历史-建湖中学、滨海中学、阜宁中学三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第一篇:7 历史-建湖中学、滨海中学、阜宁中学三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此材料主要记载了西周的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3.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符合这一描述的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4.《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的本质是

A.秦朝皇印为玉玺 B.天子非常爱好金玉 C.玉玺为皇帝独用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它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哪项选官制度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

A.行使军权 B.审核政令 C.协理奏章 D.跪受笔录 7.《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8.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 A.内阁和军机大臣职权渐重 B.内阁和六部职权加强

C.皇帝任人唯亲 D.专制皇权加强

9.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内容是中国古代四位著名帝王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有一句台词与史实相符,它应该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创立了三省六部制,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制,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10.著名学者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的结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下列关于右图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海战 B.这次海战发生于黄海

C.致远舰管带英雄邓世昌壮烈殉国

(某海战战况图,为致远舰撞击吉野舰)D.此战结束使清王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2.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诗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两度劫”都参加的国家有 ①英国 ②美国③法国 ④日本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3.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材料中“今兹议约”是哪次战争导致的结果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不涉及抗日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15.袁世凯曾经把当年促使清帝逊位的历史性一幕非常形象地称为“拔大树”。“拔大树”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至此已完成

16.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新、旧民主革命分水岭相关的是

A.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7.标语口号不仅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也反映出特定历史阶段的概貌。右图标语应该出现在 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武昌地区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广东地区

C.中共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D.刘邓大军挺进的大别山地区

18.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的陕北。毛泽东写这首词时正值

A.工农革命军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D.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19.上世纪50年代初,吉林省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发现了一大批埋在地下的日军档案。从2012年开始,吉林省档案馆集中组织人力资源对这些档案进行系统翻译、解读,专门成立了南京大屠杀、慰安妇、“731”部队以及强征劳工等课题组。这些课题主要研究 A、侵华日军滔天的罪行 B、抗战胜利深远的意义 C、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D、日本侵华的国际背景

20.程思远在《我的回忆》中记载“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他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取得了周公的同意,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这一现象应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2.八路军总部在一道战役预备命令中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加„„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根据这一命令所开展的军事行动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23.右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它标志着

A.第三次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B.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C.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开始

D.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24.下列诗词描绘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是

A.“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 B.“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25.毛泽东在致宋庆龄的亲笔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据此推断毛泽东“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是要她

A.参加七届二中全会 B.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C.参加中共八大会议 D.参加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6.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的依据是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人民当家做主 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27.新中国成立后, 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的任职与下列哪项制度相关联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运动促成了 A.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D.两岸“三通”的实现

29.小明的爷爷退休前是市人大代表,小明在帮爷爷整理书籍时看到一部国家宪法,其中第五条第一款写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部宪法颁布实施的时间应是 A.1954年 B.1982年 C.1997年

D.1999年

30.195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高度评价了此前中印谈判达成的协定。对印度方面最终放弃在中国西藏的特权的态度,社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此前中印在西藏问题上能顺利达成协定,主要基于

A.中国 “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31.西周时期的世官制是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世卿世椂的选官制度。3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33.鉴于辛亥革命的教训,孙中山提出了右图中的主张。

34.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35.一届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三权分 立和人民民主原则。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支撑点,是古代中国极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2分)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的名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秦朝相比,唐朝的宰相制度有何特点?(3分)

(3)据材料一、二,说明官僚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所起的作用。(2分)

(4)官僚制度中极为重要的是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有人认为这一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谈谈你的理解。(3分)

37.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说明材料一提及“民族凝聚力”的主要表现。(5分)

5(2)运用所学知识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英美两国宣战的理由。(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抗战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3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共1题,10分)

38.民主代替专制、法治代替人治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有何突出特点?(3分)

(2)20世纪初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光辉篇章。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分别是什么?(2分)

(3)20世纪50年代前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掀开了新的一页。建国初期我国三大新型民主政治制度是什么?它们是通过那两次会议形成和确立的?(5分)江苏省阜宁中学 2014年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二、判断题:(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31—35.ABBBB

三、材料解析题:(本部分共2题,第36题10分,第37题9分,共20分。)36.(1)分封制。(1分)郡县制。(1分)。

(2)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1分)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2分)(3)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1分)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1分)

(4)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2分)破除了世家大族特权垄断(或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增加)。(1分)

37.(1)错误估计:日本低估了中国民众的力量和民族凝聚力;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2分)

主要表现: 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军事上: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敌人。(2分)(2)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给东亚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2分)(3)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1分)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2分)

第二篇:江苏省滨海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2年秋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第Ⅱ卷非选择题(第21题~第25题,共5题。)两部分。

2.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选择题答案添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者认为:分封制度开创了中央和地方贵族分权管理体制。对于这一说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贵族分权是指分封的诸侯国

②这一体制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③中央和地方之间存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④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下列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秦军衔制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明朝内阁制

D.清朝军机处

3.明朝中后期,孙百万在苏州开一店铺,后规模日大。“其店选制之精,合郡无有”。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材料说明孙百万店铺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有

()

①注重商品质量

②制作精细

③信誉极好

④采用手工工场的经营模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与雍正的这句话观点不一致的是

()A.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

5.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能创造一些利润,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是接受新式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了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6.观察下图,对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在占小

C.外国资本一直占有优势

D.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西方侵略者与清政府相互勾结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清政府完全放弃了对抗外国势力的传统做法

C.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暂时的满足 D.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西方殖民者在华利益的根基

8.甲午中日战争,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快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发展资金 B.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 C.外国在华设厂带来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D.列强资本输入迫使清政府鼓励民办工业

9.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传统的不同

B.生产方式的不同

C.生活习俗的不同

D.宗教信仰的不同

10.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地位问题颇有一些争议。有史料记载: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这最主要说明了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中国共产党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真正领导者

C.其实国民政府始终消极抗日,四大会战也是消极防御 D.百团大战扭转了抗战形势,成为抗战胜利的决定性一役

11.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的胜利召开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针对当前朝鲜进行的导弹核试验,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一致对朝鲜进行谴责,但我国坚决反对美国用武力解决朝鲜问题。材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

A.两类资本都

不断扩大

B.两类资本所比重差距在缩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③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反对霸权主义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物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当时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B.中国的综合国力有显著增强 C.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D.中美建交近十年,关系明显好转 15.如右图,2009年国庆节16名战斗机女飞行员驾驶着新一代国产飞机参加了阅兵式,令人眼前一亮。中国空军力量快速发展所依赖的国内工业基础主要应归功于

()A.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B.“大跃进”运动

C.新中国的“三大改造”

D.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16.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是在“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对希罗多德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通过克利斯提尼改革打破了部落贵族控制政权的局面

②通过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大多数的雅典人获得了民主政治权利

③通过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 ④通过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成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17.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这表明

()

①雅典法庭审判具有程序规范特点②雅典居民皆可报名成为陪审员③雅典的司法审判的程序决定其结果合理性④抽签产生的代表具有一定民主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 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材料,对“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正确理解是

()A.背离了最初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现在的联邦派已经成为革命派的敌人

19.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有关这一国际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组织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与原则

B.该组织成员国极其广泛,包括欧美诸强

C.该组织是一个政治、经济为一体的区域集团

D.该组织是由中国倡导建立

20.约瑟夫〃奈教授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犹如一个三维空间: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符合约瑟夫·奈教授看法的是

()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但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还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的说法都是比较准确的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二、非选择题(共计5小题,其中21题为10分、22题为14分、23题为14分,24题为12分、25题为10分,共6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九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1912年3月5日的《时报》载文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服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第二条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2分)

(2)材料一中第十九条和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在当时有何针对性?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概括说明在近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辛亥革命所起的伟大作用。(4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把普选由个别逐步推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年9月7日)

【材料二】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并须在一切必要的地方设立地方组织,其名称可沿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

【材料三】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国家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亍职能,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截至2008年3月9日下午2时,提案审查委员会共收到提案4772件,参与提案的委员1992人,占委员总数的89.1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材料四】 我们中国从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来看,主要是选举民主加协商民主。协商民主的出现,确实考虑到选举民主的不足……西方民主主要是选举民主,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说,选举的时候公民是主人,选完了以后公民是奴隶。协商民主的特点首先是由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政党、民族、宗教,可以通过协商形成共识。协商民主还有一个好处,选举前可以协商,选举中可以协商,选举完以后还可以协商:并不像选举民主,选的时候很高兴,选完以后就不能更改了……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

议政。协商民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

——李君如《中国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未能实现普选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协商民主政治的作用。(3分)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我国协商民主政治制度的认识。(4分)

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1869年选民的年龄限制降为18岁,凡年满18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男女,都有权参加下议院的选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

【材料二】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的议席,另外31个人口在2000至4000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1885年《重新分配议席法》规定,全国统一划分为617个选区,除22个城市和2个大学外,其余选区均实行单一选区制,即一个选区只选一名代表。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4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真正得以实现。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867年改革法案再次对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丁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了大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它规定,在城市中凡拥有单独住宅的房主(不论其价值多少)和每年缴纳房租lO镑以上的房客,人要在选区内居住一年以上都有选举权;在各郡,每年交纳地租12镑以上租佃者和每年收入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

——哈纳姆主编《1 9世纪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概述英国选举制度演变的信息。(不得摘抄原文)(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4分)′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謇在大生纱厂的《厂约》中,说到他办厂的宗旨:“通(州)产之棉,力韧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

——易乾《中华民族工商业百年史话》

【材料二】 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唯一、二大宗实业,如丝、茶改良制造之类,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又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民办。”

——《实业之梦——张謇传》

【材料三】 张謇认为:“至于铁矿需本(资本)尤重,非用开放主心。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借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以赡民生之生活。”

——《实业之梦——张謇传》

【材料四】 张謇有句名言“教育为父,实业为母”。他将实业盈利可来大举办学,他雄心勃勃在通海地区推广普及小学教育,先后创办南通师范、女子师范、南通学院、盲哑学校、伶工学校、南通图书馆、博物院,还资助创立上海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南京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易乾《中华民族工商业百年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张謇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2分)

(2)在材料二、三中,张謇提出了哪些实业主张?材料四表明张謇还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4分)

(3)指出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张謇创办的企业和所提出的实业主张起到的积极作用。(4分)

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 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

“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所以这也是一个对于发展内地工业是真想还是假想的问题。如果是真想,不是假想,就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邓小平先生早在80年代就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另一个大局”是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江泽民主席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大开发。他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现在“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中国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定会像前20年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样,将为东部和中部地区提供巨大的市场与发展前景,有力地促进全国经济的更大繁荣。

------------摘自朱镕基在“新加坡讲座”的演讲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相同观点?(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西部开发的着眼点上有哪些不同?(4分)

(3)结合史实分析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历史原因。(6分)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2年秋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BBCCB 6——10 DBBAD 11——15 CDCCC 16——20 CCBAC

二、非选择题(共计5小题,其中21题为10分、22题为14分、23题为14分,24题为12分、25题为10分,共60分)

(1)

21、(10分)

(1)否定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家天下”,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2分)

(2)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2分)没有,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后把它废除了,约法成为一纸空文。(2分)

(3)答: 政治:推翻封建帝制,确立共和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2分)

社会生活:通过断发易服、禁缠足等做法,废除封建陋习,移风易俗,宣传民主平等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

22.(14分)

(1)原因:全国尚未完全解放;土改没有完成;人民进步的程度(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尚不足。(3分)

(2)变化: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或立法机构变成协商机构)。(2)(3)行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2分)

(4)作用: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及时对中共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保证了各阶层公民有序的参政议政。(3分)

(5)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历史形成的;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相辅相成;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它也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4分)

23.(14分)

(1)答:(1)信息:①资产阶级政治民主不断完善,最终实现普选。②选举的资格不断降低或答财产限制逐渐降低直至取消、妇女取得选举权、年龄限制降低。③新兴工业城市拥有越来越多的选举权。(6分)

(2)

原因: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口向工业城市集中、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人民群众要求普选权的斗争日益高涨。(4分)

(3)启示:民主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一个渐进性和曲折性的历程。(答其他内容言之有理的同样给分)(4分)

24.(10分)

(l)发展民族经济,抵御外国(日本)经济侵略。(2分)

(2)发展实业,应该“听之民办”;开放资本,提倡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兴办教育文化事业。(4分)

(3)利用中国的农产品发展棉纺业等民族工业抵御外国经济侵略有一定的作用;使南通以至江苏地方经济有一定的发展。(4分)

25.(12分)

(1)相同观点:都主张改变沿海和内地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缩小东西部差距;都主张利用东部沿海经济优势发展西部内地经济,发展全国经济。(2分)

(2)前者着眼于工业布局的平衡和备战的需要;后者主要是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分)(3)近代以来,由于东部沿海一带受到列强侵略,加速了那里自然经济瓦解。众多通商口岸开放,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外商投资和近代科技设备的引进。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集中出现在沿海一带。国民政府建立后,官僚资本企业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新中国的“一五”计划期间举办的重工业也分布在东部。以后西部工业虽有很大发展,但改革开放后20年间由于东部经济特区等享有优惠政策,发展迅速,东西部差距加大,形成了布局不合理局面。(答出一点给2分,此题最多6分。)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2年秋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BBCCB 6——10 DBBAD 11——15 CDCCC 16——20 CCBAC

二、非选择题(共计5小题,其中21题为10分、22题为14分、23题为14分,24题为12分、25题为10分,共60分)

(2)

21、(10分)

(1)否定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家天下”,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2分)

(2)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2分)没有,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后把它废除了,约法成为一纸空文。(2分)

(3)答: 政治:推翻封建帝制,确立共和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2分)

社会生活:通过断发易服、禁缠足等做法,废除封建陋习,移风易俗,宣传民主平等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

23.(14分)(1)原因:全国尚未完全解放;土改没有完成;人民进步的程度(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尚不足。(3分)

(2)变化: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或立法机构变成协商机构)。(2)(3)行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2分)

(4)作用: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及时对中共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保证了各阶层公民有序的参政议政。(3分)

(5)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历史形成的;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相辅相成;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它也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4分)

23.(14分)

(1)答:(1)信息:①资产阶级政治民主不断完善,最终实现普选。②选举的资格不断降低或答财产限制逐渐降低直至取消、妇女取得选举权、年龄限制降低。③新兴工业城市拥有越来越多的选举权。(6分)

(2)

原因: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口向工业城市集中、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人民群众要求普选权的斗争日益高涨。(4分)

(3)启示:民主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一个渐进性和曲折性的历程。(答其他内容言之有理的同样给分)(4分)

24.(10分)

(l)发展民族经济,抵御外国(日本)经济侵略。(2分)

(2)发展实业,应该“听之民办”;开放资本,提倡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兴办教育文化事业。(4分)

(3)利用中国的农产品发展棉纺业等民族工业抵御外国经济侵略有一定的作用;使南通以至江苏地方经济有一定的发展。(4分)

25.(12分)

(1)相同观点:都主张改变沿海和内地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缩小东西部差距;都主张利用东部沿海经济优势发展西部内地经济,发展全国经济。(2分)

(2)前者着眼于工业布局的平衡和备战的需要;后者主要是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分)(3)近代以来,由于东部沿海一带受到列强侵略,加速了那里自然经济瓦解。众多通商口岸开放,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外商投资和近代科技设备的引进。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集中出现在沿海一带。国民政府建立后,官僚资本企业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新中国的“一五”计划期间举办的重工业也分布在东部。以后西部工业虽有很大发展,但改革开放后20年间由于东部经济特区等享有优惠政策,发展迅速,东西部差距加大,形成了布局不合理局面。(答出一点给2分,此题最多6分。)

第三篇: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枣强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出现”家天下”的局面是在

A.夏禹时代

B.夏启时代

C.周武工时代

D.周公旦时代

2.中国传统民居中,堂屋是住宅的主体,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征,是家族的礼制中心、教化中心。据此推断,假如是在西周期,下图中有资格继承住宅堂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兼单,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

B.家天下

C.君权御授

D.至高无上

4.贵族政治下,贵族御有自己的封地,世代享有特权,实行世袭制的传承方式。官僚政治下,官由中央任命,没有封地,衣食,官位不能世袭,于“流官”。中国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确定于

A.分封制的实行

B.宗法制的实行

C.郡县制的实行

D.科举制的实行 5.某朝皇帝下诏,要求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并由皇帝亲自考试,内容有四项:“朕之不德,史之不平,政之不宜,民之不宁,”这是指 A.秦朝时期军功爵位制度

B.汉朝时期察举制度 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

6.唐高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外进行大规模屯用,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行→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7.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 A.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

B.体现了宋统治者的虚伤 C.突出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 D.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8.从秦汉到明清,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是逐渐加强,下列措施与之无关的是

A.汉朝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明朝废丞相、设殿阁 D.请朝议政王大会议

9.1728年雍正帝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士归流政策。张广泗带兵深入黎平府古州、都匀府丹江苗、侗等族村寨,设厅,置同知,理民事。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土司,也交出世袭领地及土司印信,归政中央,改设村县。对改上归流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A.废除土司制度是历史的退步 B.如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C.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D.增加了叛乱因素

10.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这段话的含义表明,这场战争

A.是一场屈辱战争 B.是一场反到战争

C.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D.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 11.丘蓬甲的诗《往事》:“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这首诗写于哪件事发生后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太平天回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2.下列条约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的工具 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

C.清政府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伴 13.美国《时代》载:“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评述的是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4.右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侵略者多行不义必自毙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保证 C.中国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D.日本侵略势力付出了沉重代价

15.广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6.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指的是

A.金田起义

B.天京变乱

C.北伐西征

D.天京陷落 17.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联系其目的思考,这一改变的缺陷是 A.仿效法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B.时间仓促,缺乏舆论上的准备 C.脱离群众,无法获得广泛支持 D.因人设法,损害了宪法的权成

18.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扶清灭洋

B.民族独立

C.建立民主共和

D.建立社会主义 19.1922年6月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深切地认识到不能”单独依靠兵力”,而且要依革党的力量,而当时的国民觉党员构成“非常复杂”,大多数党员都是以加入国民党为“做官的终南捷径”。国民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组织纪律无一不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孙中山痛感有彻底改造的必要。对此他的革命实践主要是 A.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C.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定的主张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20.1928年中共六大指出:“秋收武装起义在许多地方扩大了党在农民群众之中的影响,将土地革命的口号渗入了广泛的农民群众的意识之中;后来维续发展的农民斗争,以全于许多苏维埃区域之创立,大致亦由于秋收武装起义的影响。但是,秋收武装起义的政策之机械地应用,亦就发生有些地方的玩养武装起义和军事冒险的行动。”这表明中共六人 A.否定了城市暴动是革命的主要模式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肯定秋收起义和土地革命口号的意义 D.指出秋收义导致军事冒险主义盛行

21.1937年8月1日,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周恩来等,指出:“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面不是阵地战,也不是集中作战,因此不能在战役战术上受束缚。只有如此才能发挥红的特长,给日相当打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突出游击战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 B.坚持发动群众避免与日军交战 C.不与国民党车队配合作战 D.概括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2.1954年第一届全图人民代表大会得开,中央人民政府各部委部长安排了约40%的非中共人士和少数民族人士。后来李维汉指出:“中央对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名额、对民主人士的安排原则、比例,以及对国家领导人员的安排,总的说来是成功的,体现了党与非党人士的团结合作。”这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 B.政治协商制度继续实行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得到落实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形成

23.建国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相当活跃:1966年7月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8年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我国尚未认识到“人大”的重要性 B.“文革”小组代行其职能

C.国际形势紧张导致军事体制优先 D.民主法制造到严重破坏

24.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陶前看》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此国家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结束了“文革”

D.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法》

25.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是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这说明“九二共识”的实质是 A.回答了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性问题 B.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C.两岸开展对话的前提坚持九二共识 D.“一国两制”是国家统一的唯一选择

26.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另起炉灶” C.多边外交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7.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两艘大船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各自转个180度大弯来之不易。这启发了国际政治中意识形态体系的更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经济流通,堪称20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建立彼此尊重的关系。中美关系改善的后果不包括

A.调整了中美苏大三角的关系,导致中苏关系恶化 B.实际上结束了我国以意识形态决定对外政策的做法 C.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苏联、东欧剧变对中国的影响 D.为中国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8.1996年中、俄、哈、吉、塔五国确立的上海五国机制,于2001年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A.有利于亚太经济的健康发展

B.体现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专注于成员国之间科技文化的合作 D.展示了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29.克里斯提尼建构的新部落制度不同于以往以地域作界线的行政区划,每个新部落都包含城邦的不同地区,相互散落且并不联系。因为他知道雅典的贵族存在着很大的地域性,若城邦以地域作分区或部落的话必定会使各个贵族派别拥地自重。这说明克里斯提尼改革 A.消灭了氏族贵族

B.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C.关照雅典的贵族利益

D.使雅典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

30.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遣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31.伯利克里说:“我们既关心个人事务,又关心国家大事:即便那些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也不乏足够的参政能力。因为唯独雅典人才认为,不参与国事乃平之辈,而不止是懒汉。”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

A.是全体雅典居民的民主

B.戴励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 C.存在着派别之争

D.存在着各种资格要求

32.关于雅典民主制度,柏拉图曾指出:“„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指公民)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后像你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柏拉图这段话的意思是 A.民主制必须是完全自由的 B.民主泛滥造成社会混乱 C.民主制度维护了公民权利 D.雅典社会彻底实现了民主

33.《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反映了该法的实质是 A.罗马法律残暴野蛮 B.保护了贵族的利益 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D.平民的利益遭到践踏

34.《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 C.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D.法律可以消除各种社会矛盾

35.“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同格言,典型地说明了英国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国王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B.议会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C.三权分立 D.分权制衡 36.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逐渐削弱。到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王权大大衰落。法律赋予英王的权力,实际上都是通过议会和内阁去行使,王权只是象征性的。君主必须根据议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 A.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制度 B.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C.是英国历史传统的延续 D.导致了英国政局动荡

37.从美国第一届国会开始,逐步形成了两个派别。而经分化改组,到南北战争前正式建立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后它们轮流执政,正式形成了两党制度。从下图可以看出美国两党制的实质是

A.及时调整对策以适应民众需求 B.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 C.不断选出人才,推动政治清明 D.互相制约监督,确保政局稳定

38.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 A.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 C.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D.自由党和保守党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

39.“

一、国会议员和联邦总统分别按不同的选举办法产生。

二、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也无权要求总统辞职,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三、联邦法官一旦受任,如无失职行为将任职终生。

四、每个政府部门的成员都不能兼任其它部门的职务。”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确立了三权分立

B.确保了相互制衡 C.限制了总统权力

D.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40.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欧洲,且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但二者在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方面有许多区别。有关两国的区别正确的是 A.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 B.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法国总统有权解散参议院 C.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

D.英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法国议会既是立法又是权力机关

41.20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议上讲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撒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以下内容不能佐证这一论断的是

A.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B.美国建立联邦政府

C.法兰西历经艰难曲折建立共和国 D.德意志的分裂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4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是指 A.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 B.采取了邦联制的形式 C.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D.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43.1871年德意志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治有其自身特点,下图揭示了其民主制度的特征是

A.德国的民主进程任重而道远 B.德国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 C.德皇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D.德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

44.“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提出这一观点的著作是

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

C.《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D.《四月提纲》

45.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是因为 A.它是在欧洲历史上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 B.它是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下工人自发的起义 C.它是工人阶级在毫无准备情况下发动的起义

D.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还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的程度 46.斯大林说:“十月命是世界上第一个打破了东方被压迫国族劳动群众数百年来的沉睡并把他们卷入反对世界帝国主义斗争的革命。在波斯、中国和印度效法俄国的苏维埃成立工农苏维埃的事实,十分有力地说明这一点。”这主要是指十月革命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B.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C.建立了公平和公正的社会制度 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47.1917年11月8日,苏维埃俄国发布《和平法令》,揭盛和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掠夺目的,要求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向英法德三国工人阶级呼吁,“帮助我们把和平事业以及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对《和平法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苏俄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B.反对并退出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C.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D.要求英法德工人阶级参加苏俄红军

48.针对美国的政策,斯大林采取了相应对策:巩固推尔塔体制成果,加固东欧阵地;在理论上明确“两个阵营和两个平行市场”概念;立足于备一场新的战争的到来。“这必然要与另一个同样因经济和社会性质而要在国外率行全球护张和进攻战略的美国发生全面对抗和冲突,从前不可避免地使自己进入冷战。”下列对冷战的影响理解错误的是 A.导致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运动失败 B.造成了德州、朝鲜的长期分裂 C.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歲争的爆发 D.导致国际局势的一次次紧张

49.1962年,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 A.宣称要与美苏决裂 B.倡议建立欧洲联盟 C.主张欧洲独立自主 D.企图称霸欧洲大陆

50.2016年,93岁的美固前国务卿、中美建交的开拓者基辛格指出:“问题何在?在于我们将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秩序。归根结底,所有国家最后都要参与世界秩序的构建。”20世纪末,在向“新秩序”转换的过程中 A.地区冲突消失 B.“冷战”思维终结 C.多极格局诞生

D.国际力量对比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2小题,51题12分,52题13分,共计25分)5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候王以外,刘邦又分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城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乳《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周的封建”的含义及以后发展所导致的危害。汉初实行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为什么说“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区划有哪些创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作用。(6分)

32.(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责任内阁大李记(部分)1714年

乔治一世即位。

1718年

因语言障碍,乔治一世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1721年

乔治一世任命首席对政大臣、议会多党辉格党领袖沃波尔主持政府工作,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首相。

1742年

因受下院多次反对,沃波尔被迫辞职,这成为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的标志。1782年

英国在北美失败,首相诺斯率内阁成员集体辞职。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发展。1783年

乔治三世任命小皮特为首相并组阁。

1784年

面对议会的反对,小皮特别出心裁地解散议会,宣布提前大选,并最终在大选中获胜。这表明英国责任内阁制继续发展。

材料二

人们把他(年盛顿)弥留之际交给华盛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叔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传

材料三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N·佩弗写道:“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容。(5分)

(2)根据材料二,华盛顿作为总统,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当时美国的政体形式如何?(3分)

(3)材料三中前后两种观点,哪一种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美国政体在我国历史上留下过怎样的痕迹?为什么说“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5分)

第四篇:江苏省滨海中学2013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3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第Ⅱ卷非选择题(第21题~第25题,共5题。)两部分。2.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选择题答案添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者认为:分封制度开创了中央和地方贵族分权管理体制。对于这一说法,以下表述正确()

①贵族分权是指分封的诸侯国

②这一体制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③中央和地方之间存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④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下列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秦军衔制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明朝内阁制

D.清朝军机处 3.明朝中后期,孙百万在苏州开一店铺,后规模日大。“其店选制之精,合郡无有”。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材料说明孙百万店铺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有

()①注重商品质量

②制作精细

③信誉极好

④采用手工工场的经营模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与雍正的这句话观点不一致的是

()A.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

5.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能创造一些利润,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是接受新式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了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6.观察下图,对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的是

A.两类资本都在不断扩大

B.两类资本所占比重差距在缩小 C.外国资本一直占有优势

D.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西方侵略者与清政府相互勾结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清政府完全放弃了对抗外国势力的传统做法

C.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暂时的满足 D.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西方殖民者在华利益的根基

8.甲午中日战争,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快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是

()

A.外国资本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发展资金 B.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 C.外国在华设厂带来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D.列强资本输入迫使清政府鼓励民办工业

9.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

因是()

A.历史传统的不同

B.生产方式的不同

C.生活习俗的不同

D.宗教信仰的不同

10.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地位问题颇有一些争议。有史料记载: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这最主要说明了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中国共产党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真正领导者

C.其实国民政府始终消极抗日,四大会战也是消极防御 D.百团大战扭转了抗战形势,成为抗战胜利的决定性一役

11.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的胜利召开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针对当前朝鲜进行的导弹核试验,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一致对朝鲜进行谴责,但我国坚决反对美国用武力解决朝鲜问题。材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③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反对霸权主义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物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当时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

A.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B.中国的综合国力有显著增强

C.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D.中美建交近十年,关系明显好转 15.如右图,2009年国庆节16名战斗机女飞行员驾驶着新一代国产飞机参加了阅兵式,令人眼前一亮。中国空军力量快速发展所依赖的国内工业基础主要应归功于

()A.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B.“大跃进”运动

C.新中国的“三大改造”

D.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16.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是在“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对希罗多德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通过克利斯提尼改革打破了部落贵族控制政权的局面

②通过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大多数的雅典人获得了民主政治权利

③通过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 ④通过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成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17.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这表明

()

①雅典法庭审判具有程序规范特点②雅典居民皆可报名成为陪审员③雅典的司法审判的程序决定其结果合理性④抽签产生的代表具有一定民主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 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材料,对“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正确理解是

()A.背离了最初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现在的联邦派已经成为革命派的敌人

19.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有关这一国际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组织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与原则

B.该组织成员国极其广泛,包括欧美诸强

C.该组织是一个政治、经济为一体的区域集团

D.该组织是由中国倡导建立 20.约瑟夫〃奈教授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犹如一个三维空间: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符合约瑟夫·奈教授看法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但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还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的说法都是比较准确的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二、非选择题(共计5小题,其中21题为10分、22题为14分、23题为14分,24题为12分、25题为10分,共6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九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1912年3月5日的《时报》载文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服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第二条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2分)

(2)材料一中第十九条和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在当时有何针对性?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概括说明在近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辛亥革命所起的伟大作用。(4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把普选由个别逐步推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年9月7日)

【材料二】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并须在一切必要的地方设立地方组织,其名称可沿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

【材料三】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国家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亍职能,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截至2008年3月9日下午2时,提案审查委员会共收到提案4772件,参与提案的委员1992人,占委员总数的89.1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材料四】 我们中国从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来看,主要是选举民主加协商民主。协商民主的出现,确实考虑到选举民主的不足……西方民主主要是选举民主,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说,选举的时候公民是主人,选完了以后公民是奴隶。协商民主的特点首先是由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政党、民族、宗教,可以通过协商形成共识。协商民主还有一个好处,选举前可以协商,选举中可以协商,选举完以后还可以协商:并不像选举民主,选的时候很高兴,选完以后就不能更改了……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 议政。协商民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

——李君如《中国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未能实现普选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协商民主政治的作用。(3分)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我国协商民主政治制度的认识。(4分)

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1869年选民的年龄限制降为18岁,凡年满18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男女,都有权参加下议院的选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

【材料二】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的议席,另外31个人口在2000至4000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1885年《重新分配议席法》规定,全国统一划分为617个选区,除22个城市和2个大学外,其余选区均实行单一选区制,即一个选区只选一名代表。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4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真正得以实现。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867年改革法案再次对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丁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了大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它规定,在城市中凡拥有单独住宅的房主(不论其价值多少)和每年缴纳房租lO镑以上的房客,人要在选区内居住一年以上都有选举权;在各郡,每年交纳地租12镑以上租佃者和每年收入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

——哈纳姆主编《1 9世纪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概述英国选举制度演变的信息。(不得摘抄原文)(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4分)′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謇在大生纱厂的《厂约》中,说到他办厂的宗旨:“通(州)产之棉,力韧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

——易乾《中华民族工商业百年史话》 【材料二】 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唯一、二大宗实业,如丝、茶改良制造之类,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又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民办。”

——《实业之梦——张謇传》

【材料三】 张謇认为:“至于铁矿需本(资本)尤重,非用开放主心。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借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以赡民生之生活。”

——《实业之梦——张謇传》

【材料四】 张謇有句名言“教育为父,实业为母”。他将实业盈利可来大举办学,他雄心勃勃在通海地区推广普及小学教育,先后创办南通师范、女子师范、南通学院、盲哑学校、伶工学校、南通图书馆、博物院,还资助创立上海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南京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

———易乾《中华民族工商业百年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张謇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2分)

(2)在材料二、三中,张謇提出了哪些实业主张?材料四表明张謇还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4分)

(3)指出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张謇创办的企业和所提出的实业主张起到的积极作用。(4分)

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 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

“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所以这也是一个对于发展内地工业是真想还是假想的问题。如果是真想,不是假想,就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邓小平先生早在80年代就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另一个大局”是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江泽民主席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大开发。他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现在“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中国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定会像前20年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样,将为东部和中部地区提供巨大的市场与发展前景,有力地促进全国经济的更大繁荣。------------摘自朱镕基在“新加坡讲座”的演讲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相同观点?(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西部开发的着眼点上有哪些不同?(4分)

(3)结合史实分析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历史原因。(6分)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2年秋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

历 史 试 题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BBCCB 6——10 DBBAD 11——15 CDCCC 16——20 CCBAC

二、非选择题(共计5小题,其中21题为10分、22题为14分、23题为14分,24题为12分、25题为10分,共60分)

(1)

21、(10分)

(1)否定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家天下”,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2分)

(2)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2分)没有,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后把它废除了,约法成为一纸空文。(2分)

(3)答: 政治:推翻封建帝制,确立共和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2分)

社会生活:通过断发易服、禁缠足等做法,废除封建陋习,移风易俗,宣传民主平等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

22.(14分)

(1)原因:全国尚未完全解放;土改没有完成;人民进步的程度(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尚不足。(3分)

(2)变化: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或立法机构变成协商机构)。(2)(3)行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2分)

(4)作用: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及时对中共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保证了各阶层公民有序的参政议政。(3分)

(5)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历史形成的;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相辅相成;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它也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4分)

23.(14分)

(1)答:(1)信息:①资产阶级政治民主不断完善,最终实现普选。②选举的资格不断降低或答财产限制逐渐降低直至取消、妇女取得选举权、年龄限制降低。③新兴工业城市拥有越来越多的选举权。(6分)

(2)

原因: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口向工业城市集中、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人民群众要求普选权的斗争日益高涨。(4分)

(3)启示:民主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一个渐进性和曲折性的历程。(答其他内容言之有理的同样给分)(4分)

24.(10分)

(l)发展民族经济,抵御外国(日本)经济侵略。(2分)

(2)发展实业,应该“听之民办”;开放资本,提倡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兴办教育文化事业。(4分)

(3)利用中国的农产品发展棉纺业等民族工业抵御外国经济侵略有一定的作用;使南通以至江苏地方经济有一定的发展。(4分)

25.(12分)

(1)相同观点:都主张改变沿海和内地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缩小东西部差距;都主张利用东部沿海经济优势发展西部内地经济,发展全国经济。(2分)

(2)前者着眼于工业布局的平衡和备战的需要;后者主要是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分)

(3)近代以来,由于东部沿海一带受到列强侵略,加速了那里自然经济瓦解。众多通商口岸开放,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外商投资和近代科技设备的引进。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集中出现在沿海一带。国民政府建立后,官僚资本企业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新中国的“一五”计划期间举办的重工业也分布在东部。以后西部工业虽有很大发展,但改革开放后20年间由于东部经济特区等享有优惠政策,发展迅速,东西部差距加大,形成了布局不合理局面。(答出一点给2分,此题最多6分。)

第五篇:2019-2020学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设集合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出集合的元素即可得出选项.【详解】

因为,解得,所以,即.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基础题.2.已知集合中的三个元素,分别是的三边长,则一定不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答案】D

【解析】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因为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所以,互不相等,即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元素的基本特征,其中解答中熟记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3.集合的真子集个数是().A.8

B.7

C.4

D.3

【答案】B

【解析】首先由,得,即可求得真子集个数为.【详解】

由,得,所以集合的真子集个数为

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真子集个数,解题的关键是求出集合的元素,若集合中的元素个数为个,则真子集个数为.4.函数的定义域为().A.

B.

C.

D.

【答案】D

【解析】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即即可求解.【详解】

函数有意义,即解得

故函数的定义域为.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属于基础题.5.设函数则().A.

B.1

C.

D.

【答案】C

【解析】首先求出,再求即可求解.【详解】

由函数,则,所以.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分段函数求值,属于基础题.6.下列函数为偶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解:因为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所以选项A不正确;

因为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所以选项B不正确;

由,所以是奇函数,选项C不正确.由,所以是偶函数,选项D正确.故选D.【考点】函数奇偶性的判断.7.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在单调递增,若,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在单调递增,则,解不等式即可.【详解】

因为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在单调递增,所以在上为增函数,又,所以,解得,故的取值范围为.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的性质,根据函数的性质解不等式,属于基础题.8.设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在区间是单调减函数可知,又,故选.【考点】1.指数函数的性质;2.函数值比较大小.9.已知集合按照对应关系不能构成从A到B的映射的是().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映射的定义,对、、、各项逐个加以判断,可得、、的对应都能构成到的映射,只有项的对应不能构成到的映射,由此可得本题的答案.【详解】

A的对应法则是,对于的任意一个元素,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恰好是集合,且对中任意一个元素,函数值唯一确定,由此可得该对应能构成到的映射,故不选;

B的对应法则是,对于的任意一个元素,函数值,又,显然的对应法则不能构成到的映射.的对应法则是,对中任意一个元素,函数值,且对中任意一个元素,函数值唯一确定,由此可得该对应能构成到的映射,故不选;的对应法则是,对中任意一个元素,函数值,且对中任意一个元素,函数值唯一确定,由此可得该对应能构成到的映射,故不选;

综上所述,只有的对应不能构成到的映射.故选:B

【点睛】

本题给出集合、,找出不能构成到的映射的,着重考查了映射的定义以及其判断,属于基础题.10.如图的曲线是幂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已知分别取,四个值,与曲线、、、相应的依次为()

A.,,B.,,C.,,D.,,【答案】A

【解析】根据幂函数的图像,判断出正确选项.【详解】

依题意可知,四条曲线分别表示的图像,当时,幂函数的图像随着的变大而变高,故、、、相应的依次为,,.故选:A.【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考查函数图像的识别,属于基础题.11.已知函数是定义域R上的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分段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建立不等式关系进行求解.【详解】

若f(x)是定义域(-∞,+∞)上的减函数,则满足

即,整理得.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单调性的应用,根据分段函数的性质建立不等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4则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

B.

C.

D.

【答案】D

【解析】首先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4,求出,再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在定义域能求出单调递增区间即可.【详解】

因为,开口向上,对称轴为,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故,即,故为增函数

令,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解得或,所以在为增函数,由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法则为“同增异减”,注意在定义域内求单调区间,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

13.下图反应的是“文学作品”、“散文”、“小说”、“叙事散文”这四个文学概念的关系,请在下面的空格上填入适当的内容:A为

_______,B为_______,C为______,D为_______.【答案】小说

文学作品

叙事散文

散文

【解析】首先由图可知、、、中的范围最大,四种文学概念中文学作品是其余三个的统称,据此可知的内容;由于、之间存在关系包含,可知应为“叙事散文”,“散文”;剩下为“小说”.【详解】

由图可得:的范围最大,可知为“文学作品”,由、之间存在关系包含可知:为“叙事散文”,为“散文”;剩下为“小说”.故答案为:

(1).小说

(2).文学作品

(3).叙事散文

(4).散文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属于基础题.14.已知幂函数的图象过点,则的解析式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先设出幂函数的解析式,把点代入解析式即可.【详解】

设幂函数,因为幂函数的图象过点,解得..故答案为.【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幂函数的解析式,熟练掌握幂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5.已知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答案】

【解析】根据抽象函数的定义域的定义域为,求得,即可得到函数的定义域

【详解】

因为函数的定义域的定义域为,即

所以,所以的定义域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抽象函数的定义域,属于基础题.16.已知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那么当时,的解析式为________.【答案】

【解析】设,则,代入解析式得;再由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即可求得答案.【详解】

不妨设,则,所以,又因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所以,所以,即.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求解析式,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

17.化简与求值:

(1);

(2).

【答案】(1);(2);

【解析】(1)由对数的运算性质即可求解.(2)由指数、对数的运算性质即可求解.【详解】

(1)=3﹣23;

(2)

.【点睛】

本题考查指数、对数的运算性质,需熟记运算法则,属于基础题.18.已知集合,.

(1)分别求,;

(2)已知集合,若,求实数a的取值集合.

【答案】(1),(2)

【解析】(1)根据题干解不等式得到,再由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得到结果;(2)由(1)知,若,分C为空集和非空两种情况得到结果即可.【详解】

(1)因为,即,所以,所以,因为,即,所以,所以,所以.,所以.

(2)由(1)知,若,当C为空集时,.当C为非空集合时,可得.综上所述.【点睛】

这个题目考查了集合的交集以及补集运算,涉及到指数不等式的运算,也涉及已知两个集合的包含关系,求参的问题;其中已知两个集合的包含关系求参问题,首先要考虑其中一个集合为空集的情况.19.已知函数.(1)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在上是增函数;

(2)若在上的值域是,求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根据单调性的定义,设x1,x2∈(0,+∞),且x1<x2,然后通过作差证明f(x1)<f(x2)即可;(2)由单调性列a的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1)证明:任取,则,,即,在上是增函数.(2)由(1)可知,在上为增函数,且,解得

.【点睛】

考查单调增函数的定义,考查函数的值域,是基础题.

20.已知幂函数为偶函数.

(1)求的解析式;

(2)若函数在区间(2,3)上为单调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2)或.【解析】【详解】

(1)由为幂函数知,得或

又因为函数为偶函数,所以函数不符合舍去

当时,符合题意;

.(2)由(1)得,即函数的对称轴为,由题意知在(2,3)上为单调函数,所以或,即或.21.已知

(1)若在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答案】(1);

(2)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解析】(1)在上恒成立,只需解不等式即可.(2)首先求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讨论对称轴所在的区间,根据开口方向与距对称轴的远近即可求出最值.【详解】

(1)由,若,即在上恒成立,所以,即,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2)的对称轴为,当时,即,在区间上的单调递增,所以,;

当,即,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当,即,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当,即,在区间上的单调递减,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含有参数时,需讨论对称轴所在的区间,属于二次函数中的综合题目.22.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减函数,且对任意的都有,且

(1)求的值;

(2)解不等式.

【答案】(1)3;(2);

【解析】(1)对任意的都有,且,令代入即可求解.(2)由,求出,再由得出,根据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减函数,得到即可求解.【详解】

(1)对任意的都有,∵,令,∴,∴,(2)由,可得,是定义在上的减函数,,故不等式的解集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抽象函数的函数值、根据单调性解不等式,属于中档题.

下载7 历史-建湖中学、滨海中学、阜宁中学三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7 历史-建湖中学、滨海中学、阜宁中学三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