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2301综放工作面采后总结

时间:2019-05-15 10:0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煤矿2301综放工作面采后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煤矿2301综放工作面采后总结》。

第一篇:煤矿2301综放工作面采后总结

芙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鹰石嘴煤矿

2301综放工作面采后总结

生 产 技 术 部 二 O 一 一 年 三 月

一、工作面回采情况

2301综放工作面从2010年2月8日开始回采,至2011年3月9日回采结束。历时13个月零1天,回采走向长705m(包括通道3.2m),回采煤量116.77万T。

二、工作面设计工业储量,可采储量,回采率与损失煤量

2301综放工作面设计可采走向长680m,倾斜宽150m,煤层平均厚度7.9m,工业储量117万T,可采煤量99.5万T,损失煤量17.5万T,设计回采率85%。

三、工作面实际动用储量,回采煤量,回采率与损失煤量

2301综放工作面实际回采走向长705m,比设计走向长多推采25m,倾斜宽150m,实际煤层平均厚度8.7m。工作面动用储量133.4万T,回采煤量116.77万T,工作面实际回采率87.5%,损失煤量16.63万T。

四、工作面回采期间,储量管理工作及地质保障工作

2301工作面布置在矿井二号向斜轴部,地质构造较简单。煤层呈向斜煤层,煤层节理、裂隙发育。煤层顶底板沿走向起伏变化较大,但基本呈西低东高之势。根据工作面回采情况分析,三煤层结构复杂,夹矸1~3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沿走向,西段较薄,东段较厚;沿倾向向南工作面东段煤层逐渐变薄,西段煤层逐渐增厚。煤层顶底板起伏变化较大,局部地段煤层底板隆起,顶板完整性较差,有断裂现象。受矿井二号向斜的影响,工作面有小断层出现,节理、裂隙发育,煤层较松软,有片帮、抽顶现象,采帮局部段夹矸分布,工作面推采较有难度。为了保证工作面顺利回采,提高工作面回采率,加大工作面生产能力,工作面回采期间,我们主要做 了以下工作:

1、严格工作面储量管理,提高工作面回采率。

由于2301综放工作面煤层厚度存在变化,顶底板有起伏,局部段夹矸分布,煤层顶底板有下沉和隆起现象。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工作面回采率,做到科学、合理地开采煤炭资源,减少工作面不合理损失,我们坚持每周二对工作面进行打钻探一次顶底煤厚度,做一次工作面采帮素描,测算一次工作面回采率,在周三的调度晨会上通报,根据探得的工作面顶底煤情况,并及时下发预防丢煤通知,要求工作面及时调整推采坡度,加强放顶煤和拉底回采工作。我们跟踪管理,督促落实,尽最大可能加大放煤力度,减少工作面底煤厚度损失。工作面回采期间下发整改通知47份,根据工作面两道素描情况,最大限度的延伸停采线位置,使2301综放工作面比设计走向长多推采25m,工业储量比原设计增加了16.4万T,多回采煤量17.27万T,工作面回采率达到87.5%,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工作面产能最大化。

2、积极做好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地质保障工作,确保工作面安全顺利回采。

根据工作面两道及切眼揭露资料,结合工作面实际推采情况,每月我们地质人员经过认真分析、合理推断,预测预报工作面前方60m范围内的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及工作面内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工作面安全顺利推采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特别是工作面到回采4#地质异常区时,由于煤层底板突然隆起,走向25m范围内煤层底板隆起高度达到0.9~1.5m,工作面推采极度困难。此时我们地质人员经常深入到工作面,仔细观测,利用便携式地质探测仪对煤层底板隆起段沿走向进行了超前探测,根据探 测波形认真分析煤层底板沿走向、倾向隆起的趋势的变化情况,积极做好超前预测预报和工作面的采帮素描,寻找工作面提底的最佳幅度,为顺利回采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工作面回采期间收集编录采帮素描47份,编送地质预报13份,及时有效地指导了工作面的回采,使工作面安全顺利渡过困难回采阶段。

五、工作面损失煤量分析

2301综放工作面损失煤量16.63万T,主要为面积损失(初采损失、末采损失、工作面下端头顶煤损失)、落煤损失、厚度损失(底煤损失)。

1、面积损失万7.86T,占损失量的47.26%。

(1)、初采损失:初采长度10m,此段顶煤厚6.5m,损失煤量1.41万T。

(2)、末采损失:末采长度10m,此段顶煤厚4.9m,损失煤量1.09万T。

(3)、工作面下端头顶煤损失:工作面下端头、过渡支架的顶煤无法放出,损失煤量5.36万T。工作面下段沿倾斜无法放顶煤长度10m,顶煤平均厚5.4m。

2、落煤损失4.17万T,占损失量的25.08%。主要为支架尾梁下脊背煤损失。支架尾梁下脊背煤高度0.3m。

3、厚度损失4.6万T,占损失量的27.66%。由于2301综放工作面布置在矿井二号向斜轴部,煤层底板存在起伏变化现象,回采期间支架难以紧跟底板回采,平均留有0.3m的调整底煤而造成的煤量损失。

六、工作面煤层、构造、储量变动及水文地质情况 2301综放工作面煤层为三煤层,煤层次生构造活跃,节理、裂隙发育。工作面呈向斜构造,地质构造较简单。工作面煤层呈向斜煤层,煤层节理、裂隙发育。煤层顶底板沿走向起伏变化较大,但基本呈西低东高之势。局部地段煤层顶底板起伏变化大,顶板完整性较差,有断裂现象。受矿井二号向斜的影响,有小断层出现,形成了1#、2#、3#、4#地质异常区。给工作面回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工作面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由于我们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加强探顶底煤工作,要求工作面回采期间局部地段底煤厚度不超过0.1m,工作面平均底煤厚度不得超过0.3m。根据工作面两道素描情况,最大限度的延伸停采线位置,使2301综放工作面比设计走向长多推采25m。另外,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比原设计增厚了0.8m。因此,2301综放工作面工业储量比原设计增加了16.4万T,比设计多采出煤量17.27万T。

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回采时没有发生涌水现象。

七、工作面回采地质异常区的情况

2301综放工作面回采前由靖煤集团公司测试中心提供了《鹰石嘴煤矿2301综放工作面CT成果图》,工作面有1#、2#、3#、4#四个地质异常区。《鹰石嘴煤矿2301综放工作面坑透勘探技术成果报告》分析认为工作面1#、2#、3#、4#地质异常区是由于煤层顶底板起伏变化,个别地段顶板下沉、底板隆起严重,有小型构造、夹矸局部分布或夹矸厚度变化所致,对工作面生产有影响。

1号异常区:自2301切眼开始机道沿走向长10m~70m范围,沿倾斜机道向南100m范围,有地质异常反应现象,判断为小构造影响引起煤层底板 起伏不平,对生产影响不大。

2号异常区:自切眼开始回风巷沿走向长240~340m范围,机道沿走向长180~290m范围。

3号异常区:自切眼开始回风巷沿走向长400~510m范围,机道沿走向长390~500m范围。

4号异常区:自切眼开始回风巷沿走向长600~700m范围,机道沿走向长580~680m范围。2、3、4号异常区的地质异常反应推测为:小断层、小褶皱引起煤层顶、底板起伏变化大,个别地段顶板下沉、底板隆起严重,煤层次生构造活跃,节理、裂隙发育,对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工作面到回采4#地质异常区时,由于煤层底板突然隆起,走向25m范围内煤层底板隆起高度达到0.9~1.5m,工作面推采极度困难。

第二篇:综放工作面末采工作总结

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不连沟煤矿 F6103工作面采后总结

制:

核:

生产技术部:

副总工程师:

总 工程 师:

编制单位:不连沟煤矿生产技术部地测组 编制时间:2012年3月18日

F6103回采工作面工作总结

一、F6103工作面概况

1、工作面位臵及地表情况

本面西连6煤辅运大巷,东部是未采区,北靠F6102面采空区,南部为F6104掘进工作面。

地表为西高东低的斜坡,地表小型冲沟发育,无泉水出露点,多为雨季过水沟,地表黄土层厚约16.7-44.8米,地表无民房,但有一路高压线经过本面。

2、煤层赋存及顶、底板情况

本面所采煤层为6煤,埋深220-288米,平均厚度17米,煤层倾角变化较大且结构复杂,含夹矸5-7层,平均厚度1.5米。

6煤伪顶为灰黑色炭质泥岩,厚度0.3-0.94m,赋存不稳定,薄层状结构;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度0-9.9m,层理发育,易破碎冒落;老顶为粗砂岩,厚9-16.7m,局部含砂岩裂隙水。

3、工作面地质概况

本面地质构造,东西方向为两头高中间低的舒缓向斜,起伏角0-5度;南北方向为北部高南部低的单斜构造,起伏角0-5度。煤层倾角起伏较小,煤层节理、裂隙及断层发育。

4、水文地质情况

本面地表沟壑发育,水土流失严重。冲沟多为无水沟,无泉水出

露,地表水文条件简单。

本面井下直接充水水源来自煤系地层上部的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导水通道为构造裂隙和采动裂隙。

根据资料显示本面煤层底板最低高程为+918m,实测本地区奥灰水位高程为+882m,比本面回采最低高程高了36m,故奥灰水对本面回采没用危害性。

二、本面回采概况

1、本面于2011年6月中旬开始回采,至2012年2月25日停采,共采出煤量409.2万吨。

2、涌水情况

本面初次来压无涌水,当工作面推进450米时,工作面72-80#支架顶板开始淋水,涌水量约1-2m3/h,3天后无涌水。工作面推进至520米时,工作面机头顶板出现局部淋水,涌水量为2-3m3/h,推进至550米时涌水量变小,到560米时无涌水。经分析,水源均为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经计算F6103工作面在回采期间总涌水量约700m3。

3、构造情况

本面切眼揭露4条落差在2-4米左右的断层,造成初采期间工作面34-50 #、113-135#之间破底板岩石,最大破岩厚度为2米,工作面推进41米后正常;工作面推进至160米时,在86-106#架之间,煤层底板隆起形成小背斜,导致回采破底板岩石,岩性为中细粒砂岩,致密坚硬,最大破岩厚度0.8米;工作面推进至250米时,在116-117#

支架处揭露一条落差为5.5米,倾角75°的正断层,导致工作面破岩长度达47米,最大破岩厚度3.6米,该断层向工作面内延伸约75米后尖灭。

4、地表沉降观测

本面对应地表于2011年7月14日开始塌陷,在切眼中部形成锅底状沉降区。2011年7月14日(距工作面82米位臵)至2011年9月21日(距切眼309米位臵)期间地表塌陷均滞后工作面,最大滞后距离45m,随着回采速度的降低,地表塌陷滞后距离逐渐缩小; 2011年9月22日至2012年2月24日末采贯通期间,地表全为超前塌陷,最大超前51m。经过回采过程中的观测,塌陷区发生台阶式沉降最大裂缝宽约3米,最大沉降量约7米,裂缝最长150米;截止2012年3月18日塌陷面积为492250 m2。

三、末采贯通测量

在末采贯通期间,为了确保F6102回采工作面与主回撤通道的精确贯通,地测组从人员操作误差、仪器误差、控制点精度误差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回采剩150m时地测组就提前针对性的制定了末采贯通测量方案。

1.地测组指定了测量组里业务能力最强的员工负责末采贯通测量,同时选定了自检合格符合测量规范的测量仪器,并组织参与末采贯通测量人员在地面近一步熟悉仪器及末采贯通测量流程。

2.提前在回采变形影响小,行人及行车干扰少,工作面及主回撤通道剖面测量通视的地方布控制点。现场测量:

3.在控制点架设仪器,做检查角,检查角现差按煤矿测量最高精度7秒级导线取14秒,检查角不超限则进行正常工作面剖面测量,如超限则重新假定高程测量主回撤通道与工作面剖面以保证工作面与主回撤通道剖面测量的高程系统的一致性;架设全站仪整平时,管水准气泡在任意方向气泡保证不超1刻度线及整平误差不超2秒;量取仪高和觇标高时分别量取两次,两次互差不大于3mm,否则重测;剖面测量中前视照中误差、对中误差、测量误差不得超过3mm,否则重测;每次剖面测量必须做高程闭合,高程闭合差不得超过20mm.,否则重测。

4.回采至距主回撤通道100m时实测主回撤通道与工作面剖面;回采至距主回撤通道70m时实测工作面剖面(主回撤通道如有变形加测主回撤通道);回采至距主回撤通道50m时实测工作面剖面(主回撤通道如有变形加测主回撤通道);回采至距主回撤通道30m时每天实测工作面剖面直至贯通,其中距主回撤通道10m时加测主回撤通道剖面(其它时间主回撤通道如有变形加测主回撤通道)。

5.现场实测完成升井后立即传输数据并生成工作面与主回撤通道剖面对图;数据传输、对比图绘制必须由主测员和前视员分别独立完成后经校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对比图绘制完成后及时发放综采队与上报生产技术部及矿领导。

末采贯通期间测量组严格按制定方案实施并主动与综采队协调配合,考虑到综采煤机司机不好控制调整量测量组主动在既定方案正常实施的同时,测量组加班加点不休息保证每天测量一次,在末采后期,因顶板压力大,主回撤通道受压变形严重,为了掌握主回撤通道的高程和坡度变化情况,测量组工作人员不惧危险一次又一次的进入主回撤通道实测巷道剖面。为了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对采面剖面测量,测量组工作人员抓住工作面人员停采不挂网吃饭的短暂时间内快速高效完成测量工作。并及时升井把测量成果整理出来报到综采队、调度室和相关领导手里。为末采贯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对今后工作建议

1、设计主回撤通道巷高时应考虑末采后期顶板下沉量。

2、设计和掘进主回撤通道时应尽可能保持坡度的平缓。

3、主回撤通道支护时应用大阻力垛式支架,越大越好。

3、末采贯通时当工作面与主回撤通道底板相差0.8m时且工作面支架带坡度时就应立即开始调整工作面坡度使支架变平。

4、末采贯通后期剩余10m后应每天观测主回撤通道顶板的下沉量及时调整工作面采高。

5、在工作面接近地质资料显示有构造区域时,要提前对前方煤层进行钻探,以避免工作面破岩,影响生产。

6、当工作面揭露地质构造时,应在支架允许的爬坡范围内及时调整回采坡度。

7、在岩石区段放松动炮时,要布眼密集,减少大块岩石产出,避免出现大块岩石压死前部刮板机,砸坏支架管线等现象。

8、为了降低工作面生产原煤中的矸石含量,建议对回采面中的煤与矸石分装分运,以降低总产煤量中的含矸量。

9、地质构造带可能是煤层中有毒有害气体释放和赋存的空间,虽然本矿井属低瓦斯矿,但不排除局部瓦斯积聚的可能,故工作面回采至构造区域时,瓦检人员要加强该区段施工时的气体检查工作,严防假检、漏检,一旦发现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超限,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上报矿调度室。

10、工作面出水位臵多显现在构造破碎裂隙带和地表为冲沟的地段,为此,工作面回采至这些区段时,综采队应加强顶板观测。

11、工作面排水设防能力应为工作面正常涌水量的2-3倍,确保排水系统随时能够正常启动;加强工作面来压、突水征兆观测。

12、综采队及时排出工作面内的积水,严禁将冲洗巷道水及冷却水排入采空区。

第三篇:123炮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123炮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吴忠市高闸煤矿有限公司

123炮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123炮采工作面于2012年9月26日开始初采,于2013年4月18日停采。通过6个多月的生产,接近停采线停止开采,现将工作面采后总结如下:

一、工作面基本情况:

1、123炮采工作面位于矿井南翼,东面与121采空区相邻,平距10m;南面与银辰煤矿采空区相邻,平距40m;西面与128采空区相邻,平距10m;北面以暗主井为界。工作面走向长277米,工作面平均倾斜长度约为76米。2、地面投影位置及影响

123炮采工作面位于矿井南翼地面投影位置为半丘陵,半荒漠地带,无建筑物、无河流、无公路。故本工作面的开采对地面无大的影响。

3、巷道布置:

123工作面由一条运输顺槽、一条回风顺槽和切眼构成采煤系统。123运输顺槽与回风顺槽两巷均直接与切眼联通;且开口处分别位于暗主井和暗风井。

3、巷道支护方式:

123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巷道均为矩形断面,巷道采用锚网合支护,锚索加强支护。后经过巷道维修,部分巷道支护改为梯形金属棚支护。

4、工作面支护方式:

支护材料:DZ2.5-30/100单体支护配合2.2Mπ型钢梁。

工作面基本支护:采用二梁五柱走向对棚。

工作面切顶线支护:采用戴帽点柱和走向对棚架设为密集棚子进行支护。

二、劳动组织:

1、循环方式:昼夜两个循环,循环进尺1.10m。

2、作业形式:按一采一回同班作业形式组织生产。

3、劳动组织:人工分段作业。

2、作业方式:

本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全部垮落法采煤,采用爆破落煤和镐刨相结合的落煤方式。

三、停采情况分析:

1、停采原因:

由于123炮采工作面已采至保安煤柱,因此,经矿调度会决定,停止回采。

2、停采位置:

停采线位置:距暗主井30m,距暗风井45m。

3、末采期间的工作:

在末采期间,我矿专门编制了《123炮采工作面收尾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规程。

四、采煤工艺:

1、采煤方法的确定

按6#煤层赋存特征,采用壁式开采具有回采率高,安全性较好,采空区封闭便于管理等诸多优点,所以最终确定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全部垮落法。

2、工艺顺序:

1)、落煤方式的选择:

采用爆破落煤和镐刨相结合的落煤方式。

2)装煤方式

爆破自装和人工装煤,以人工装煤为主。

3)运煤方式

人力攉煤至刮板送输送机,SGW-40T型刮板输送机配合皮带运输机运煤至地面煤仓。

五、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123炮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过运输上山巷道时,煤层顶板破碎发育,容易冒落,为了确保工作面的顺利推进及作业人员的安全,经研究决定加快推进开采速度。

2、123炮采工作面液压支柱出现漏液,都及时进行了更换,保证了工作面顶板支护强度。初撑力达不到要求的支柱,都进行二次打压,确保安全生产。

3、123炮采工作面机尾电缆管路吊挂混乱,按规定分类管理,吊挂整齐,确保文明生产。

4、123炮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要加强放炮管理,对火工品现场的使用作为重点检查内容,确保火工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六、几点建议:

1、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及其他安全技术措施作业。

2、加大质量标准化管理力度,现场物料码放整齐,挂牌管理。

3、对工作面所有的设备、材料、配件必须定专人负责管理,建立台帐,明确职责,做到工作面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的效果。

4、及时对工作面所消耗的材料进行统计总结,什么消耗量大、什么用的少,提高备用件的利用率,减少成本。

5、加强两端头顶板管理,及时将两帮锚杆松动,回收锚杆、螺母和钢带。

第四篇:10-118工作面采后总结

10-118工作面采后总结

一、工作面概况

10-118工作面位于下组煤首采区的左翼上部,工作面所采10#煤层稳定,结构简单,含一层夹石,平均煤层厚度2.90m,煤层结构为1.24(0.20)1.46m,煤层倾角2°— 9°,平均5°。直接顶板为粉砂岩,厚度为2.0m,直接底板为粉砂岩,厚度为4.3m。

二、地质预报、水文预报及物探资料主要内容

1、地质预报:回采中工作面预计会遇到三个陷落柱和一些较小的断层影响。预计回采期间正常涌水量50-60 m3/h,回采期间最大涌水量80-100m3/h。工作面主要含水层为上部K2灰岩和下部O2灰岩。

水文地质预报:工作面主要含水层为上部K2灰岩和下部O2灰岩。预计正常涌水量80-100 m3/h,预计回采期间最大涌水量120-150m3/h。

2、工作面坑透:仪器工作正常稳定,探测接收数据完整。本次探测共发现一个异常区。异常区E1在付巷13#-15#点范围,场强接收值衰减为20dB。结合工作面实际揭露构造情况分析,付巷13#-15#点范围揭露陷落柱1个,分析认为异常区E1为X-187-下陷落柱影响所致;建议在付巷13#-15#点范围内进行钻探,摸清断层、陷落柱的影响范围。

3、工作面音频电探测:本次采用了两个频点接收和发射,分别探测了底板下60m和90米的富水性成果资料,共发现工作面内3个相对富水异常区,分别命名为5、6号异常,其中由浅入深异常有增强的异常有5号。勘探区异常的范围相对较小,没有大的较为集中的异常区域存在,在已揭露的构造(断层和陷落柱)区在电性上显示为相对正常区,说明该区域的富水性不强。

三、回采工程中实际与预报的区别

1、陷落柱情况

预计:3个陷落柱是X-184-下、X-186-下和X-187-下,均为巷道已揭露的构造。实际:2个陷落柱是X-197-下和X-187-下。其中两个陷落柱处在坑透时均显示场强值有异常,但在钻探过程中未发现X-197-下给回采造成了较大影响。

2、断层情况:工作面回采中未揭露落差大于煤厚的断层对回采没有影响。

3、工作面涌水量情况

预计回采期间正常涌水量80-100m3/h,回采期间最大涌水量120-150m3/h。实际回采期间正常涌水量50-60 m3/h,回采期间最大涌水量80-100m3/h。涌水源为顶板K2水。

对音频电探测的5号异常区进行了钻探验证(底板下17米无赋水异常)。回采期间未发生底板涌水异常。

本工作面回采期间,地质方面主要存在问题是陷落柱未探查清楚,下一步要对坑透和钻探验证加强分析。

团柏矿地测科 2008年10月16日

第五篇:103工作面采后总结

玉溪市东方煤业有限公司

华盖山煤矿 103工作面采后总结

玉溪市东方煤业有限公司

2013年

会 审 意 见

编 制: 施工 单位: 生产技术部: 机 电 部: 调 度 室: 安全管理部: 总工程师: 矿 长:

一、概况:

103工作面位于1采区,西距Ⅵ’勘探线的ZK6-3钻孔86米,所属煤层为Ⅱ#煤层,工作面下巷标高为+1577m,下巷标高为+1591m;该面西侧是保安煤柱20m,北侧和东侧为拟布置104工作面,南侧为1采区102回采工作面。工作面平均走向长299.9m,倾斜长57.4m,总面积为17221.21㎡,始采于2012年4月20日,终采于2013年6月30日;工作面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本工作面西为同一水平、同一煤层的102工作面,已于2011年9月回采结束,该面运输顺槽与本面回风顺槽相隔13m煤柱,对本面无影响;本面东北为拟布置104工作面。

本面主要受Ⅵ’勘探线上ZK6-3号钻孔控制,该钻孔在工作面西部,距工作面切眼86米。

本面对应地面无重要建筑物,地面最高标高+1790m,最底标高+1700m,与本面最小高差110m。本面对应地表无山涧、小溪等季节性水流。

二、煤层情况:

Ⅱ号煤层厚16.99-32.65m,平均15m,夹矸数随煤层厚度增大而变多,常含0~13层夹矸(炭质泥土岩),厚0.1—0.61m;煤层根据实测煤层倾角及勘探线钻孔机煤标高计算,本面范围内煤层倾角15~17°,平均16°。

本面Ⅱ#煤层原煤水分在8.64%~16.64%之间,平均12.69%;煤

层灰分均在18%以下,以中灰煤为主,兼有少量富灰煤;分析基弹筒发热量在3459~4728卡,可燃基弹筒发热量在6090~6554卡,较其他地区褐煤略为偏高;干燥基全硫平均1.37%,属中—低硫。

三、Ⅱ号煤层顶底板情况

顶板:直接顶为灰白、绿灰、灰褐、灰黑色粘土岩、炭质粘土岩或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厚2—14.23米,炭质粘土岩厚0.6—2.98米,粉砂质粘土岩厚2.71—9.02米,粉细砂岩厚6.77米。

底板:底板分下列三种情况:灰岩为直接底板;粘土岩、炭质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为直接底板;粘土岩、粉砂质黏土岩为直接底板和间接底板。粘土岩厚0.3—9.54米,炭质粘土岩厚1.2—9.05米,粉砂质粘土岩厚2.15—19.61米,粉细砂岩厚1.1—11.36米。

四、工作面内地质构造情况

至工作面回采结束,未揭露明显断层,仅有次级褶曲分布。

五、水文地质情况:

本矿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本面是第一个回采工作面,周边无窑水、采空区积水等威胁,主要是以大气降水为补给的通过煤层顶底板沿有利岩性段和裂隙带渗出的孔隙水,日排水量在40-85m³。矿井主要涌水为含水层的静储量,地下水通过相对隔水层自身的裂隙和导水裂隙带进入采空区。

六、其它地质情况:

回采期间,工作面未再揭露新断层及瓦斯涌出异常等现象,地

温、地压等情况正常。

七、采出量和损失量:

1、工作面计算采出煤量:224363吨。

2、工作面总损失煤量:95951.5吨。

3、损失分析:工作面损失主要是因为控制采高,煤层实际厚度基本在15m左右,为避免全煤厚开采导致地面塌陷,造成灌水等危害,煤层采高厚度平均为10.5米;并且,由于煤层含夹矸数量多、厚度厚,而且岩性为炭质泥土岩,持水性强而给水性弱,回采后难以运输、难以利用,会损坏运输机电设备,费时费力且无经济效益,并且会造成回采工作面后帮堵塞,阻止回采更高的煤层,造成工作面全丢煤;总损失率达29.95%。

4、储量注销、增减及其它原因:工作面保护煤柱总量为59888.8吨;准备巷道保护煤柱量为47763.4吨;防水安全煤柱量为36907.2吨;④工作面实际采高为15米,与勘探资料的18.82米不符,期内煤厚减少约3.82米,期内注销总煤量为131575.4吨。

由于工作面采用放顶煤开采,除受构造影响、地损和永久煤柱注销外,工作面回收率为70.05%。

八、对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进行评价:

在回采过程中,由于巷压大,致使运输巷与回风巷刚性支护变形严重,需要及时进行翻修、维护,对回采过程中的运输、行人及通风造成困扰,此项未在回采地质说明书中提及。

除以上内容外,其余均与103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提供的资

料基本相符。

九、对勘探、补堪资料进行评价:

根据白龙河井田第一期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指出,白龙河井区分布有9条大的断层分布及9条大的褶曲分布,其中只有4条褶皱构造穿过华盖山煤矿,距离最近的褶曲为7号背斜,在工作面的西部,向北北东倾伏。由于褶曲影响,工作面实际煤厚在15米左右,并无18.82米的煤层厚度,致使期内煤厚减少约3.82米,期内煤量注销约131575.4吨,除此外,其他方面与资料基本相符。

十、附图:

1、Ⅱ#煤层储量计算图

1:2000;

2、开采煤层实际综合柱状图

1:200;

下载煤矿2301综放工作面采后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煤矿2301综放工作面采后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317工作面采后总结

    3317工作面采后总结 一、概况 该面1、3煤大部分为原生煤层,仅工作面南部位于1煤老区下部,面内老区走向长约146米,倾斜长最大预计25米。面内有一条老硐穿过。 回采时间:2010年9月......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讲解

    81802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81802综采工作面自2015年5月13日开始回采,于2015年10月19日回采结束。现将工作面采后总结如下: 一、工作面概括 1、81802综采工作面布置在石炭系太原......

    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大全)

    煤业有限公司 109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煤业地测科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109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109回采工作面,位于井下北采区的西部,北为蛤蟆沟保护煤柱,南为副斜井保护煤柱,东......

    1181工作面采后总结[推荐]

    1181工作面采后总结 一、概况 1、井上、下位置: 井上:该工作面地表位于主井北东约270米的山坡地带,无建筑物及农田,工作面回采后对地表未造成影响。 井下:该工作面位于1875运输石......

    13104工作面初采初放工作总结

    13014综放工作面初采初放工作总结 一、工作面简介 13104综放工作面属一采区第三个综放工作面,工作面西部为13103工作面采空区保护煤柱平均预留宽度11.7米,东部为13105工作面采......

    煤矿炮采工作面管理制度

    炮采工作面管理制度 第一条、每一回采工作面掘进形成后,必须严格按掘进竣工验收移交制度规定标准、移交办法,由安装领导小组现场验收移交。 第二条、接交后的工作面,由采煤队......

    31002工作面采后小结-

    西三31002工作面采后小结 一、 概述: 西三31002工作面位于西三10煤轨道上山的东侧, F3断层东边,SF8断层西边。工作面地面标高为+31.80—+32.10,工作面走向长105-193/149米,倾向......

    101工作面采后总结(最终五篇)

    玉溪市东方煤业有限公司 华盖山煤矿 101工作面采后总结 玉溪市东方煤业有限公司 2009年 会 审 意 见 编 制: 施工 单位: 生产技术部: 机 电 部: 调 度 室: 安全管理部: 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