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卷年高考复习学科教学指导试题1
2008年高考复习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政 治
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政治组 徐州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心组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从2005年秋季开始,江苏省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这一届的高中学生将在2008年毕业。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必然反映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科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为应对2008年高考,加强和改进我市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工作,推进高中政治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对高三年级学科复习工作做出总体安排。
一、2008年高考方案对本学科的总体要求及影响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政治学科属于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是新高考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高考方案明确规定,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成绩(不含附加题分)规定省最低控制分数线,按照不同录取批次高校对生源质量的基本要求,分别对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提出相应的等级规定。必修测试科目各科成绩均需达到C级及以上(技术科目测试合格)是填报普通类志愿的必要条件;必修测试科目均达到C级(技术科目测试合格视为C级)及其以上,选修测试科目均达到B级以上是考生填报普通类本科专业志愿的必要条件。新高考方案规定,选修测试科目各科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按考生成绩分布划出等级,前5%(含5%)为A+,前5%-20%(含20%)为A,前20-30%(含30%)为B+,前30%至50%(含50%)为B。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政治学科虽然不计入最终的高考总分,但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学生高考志愿的填报,选修测试科目一旦达不到B级以上,考生考分再高也将不能报本科,这实际上等于“一票否决”。另外,选修测试科目的等级也是不同批次高校录取新生的一个重要依据。
目前,必修科目水平测试已经结束,政治学科过关率最高,但得A率最低。选修科目怎么考,范围和难度如何把握,目前还是一个不明确的问题,这增加了老师们教学的难度。目前,高三年级的新课教学已经基本结束,复习工作正陆续展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合理地安排我市高三年级政治选修科目的复习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高三复习工作的总体安排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是普通高中阶段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设四个模块,即思想政治l(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选修课程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共设六个模块,即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方案》,2008年高考政治学科选修科目水平测试考查必修模块1、2、3、4的内容,并由学生在选修模块“经济学常识”或“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选择一个模块的内容。目前我市绝大多数学校选修课程开设的是《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按照教学进度安排,暑假期间应结束所有新课的学习并开始复习工作。
本着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对高三年级的复习教学安排提出如下建议:
高三年级按照每周5课时安排教学。一轮复习可按照《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的顺序进行。选修课程高二刚刚学完,学生印象较深,紧接着复习既节省时间,效果也会比较好;《政治生活》与《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经济生活》是高一第一学期学习的内容,时间间隔已经较长,需要用更多的精力打牢基础。《经济生活》内容多、要求高,是历年考试的重点,放在一轮复习的中部有利于保证充分的复习时间,也符合学生复习状态的现实情况。《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是高二年级学习的内容,文化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需要用“哲学”观点去分析和认识,“哲学”放在“文化”前面能够为学生更好地把握“文化”提供必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轮复习应在2007年1月底前完成。
二轮复习安排在2008年2月中旬-4月进行,重点是以选修科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精选生活中的主题,以生活主题统领知识专题和热点专题复习,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自主探究等环节,启迪学生思维,巩固学科主干知识,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品质。
三轮复习安排在2008年5月份,主要任务是综合练习、模拟训练、回归课本,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熟悉水平测试的形式,培养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为保证复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教研室将在党的十七大召开过后、新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出台后,适时组织各种形式的学科研讨活动,组织学科中心组成员、各校骨干教师群策群力编写有关复习材料,广泛开展热点问题和原创试题征集、交流活动。
三、2008年高考学科应对策略
在学科总体安排的指导下,各校应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高考应对策略,研究和探索科学、实用、高效的学科复习模式,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领会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后的新课程、新课标下的新教材,以及相应的新高考,就其本质而言,新就新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关注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并为此而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是本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理念统领新课标、新教材的编写,也是新高考命题的灵魂。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是有效推进课改、有效应对新高考的理性基础。日常教学过程中,高三教师、特别是第一年使用新教材的高三教师,应注意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研究和反思,将现行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不断进行对照,寻找差距,转变教学观念,制定改变落后教学行为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2.把握内容标准,明确教学要求
教育部颁布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从“内容目标”与“提示与建议”(活动建议)两个方面呈现新课程的内容标准。其中,内容目标的陈述,既反映学科知识的特定要求,更注重思想政治观点的把握,其行为要求是对内容目标实施状况进行衡量、评价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指令性 和规范性。与之相对应的“提示与建议”(活动建议),其行为主体是教师。它的功能是,从内容要点的把握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两个方面,对相应内容目标的实施,做出进一步说明。内容标准所呈现的是一个以学习过程为主导的框架思路。它既不同于以生活体验为主导的框架思路,也不同于以学科概念为主导的框架思路。它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主题,注重启动思维活动的过程和方法,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行为表现等环节的要求,呈现和提炼内容目标的意义。
为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规范和统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提高新课程实施的质量,省有关部门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组织编写了《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要求》,采用表格形式,从内容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三方面将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细化和分解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其中,“内容目标”为《课程标准》的表述,展示该课教学的课标依据。“学习要求”为用能级要求表述的该课的教学要点,是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落实课程“三维目标”的具体教学要求,分“了解”、“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教学建议”,对该课的教学提出较具体的建议,包括:落实课标中相关活动的建议,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要求,教学在重点难点上或理念上需要提醒和指导教师的重要建议等。制定《教学要求》的目的是精选学习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较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实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帮助教师处理课程标准内容目标与教材内容的关系,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深度无数、拓展无度”等问题,明确教学具体要求;强化课标意识,落实“三维目标”,正确发挥课程标准对教学和评价的导向作用。
《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是指导教学的法规性文件,也是制定《考试说明》和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少走弯路的重要保证。
3.突出重点难点,落实复习计划
三轮复习是被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高三复习模式。落实三轮复习计划的关键是处理好进度和效果的关系,明确各阶段复习的着力点,避免出现“蜻蜓点水”、“炒剩饭”的现象,做到层层推进、螺旋式上升,不断提高复习的效果。
(1)一轮复习要点化
一轮复习为基础知识复习阶段,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这一阶段的复习必 须以《教学要求》为依据,认真研读教材,不放过一个知识点,力争能全面了解教材,不留遗漏。细读教材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能存在某个知识点可能不考的念头,要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在熟读、细读教材的基础上,要认真记忆知识点,做好知识的储备。记忆知识点时要遵循先宏观后微观,也即先体系后要点的逻辑顺序。如,课题(明白本课要讲知识的总体范围)→框题(明确本框题讲述的主要内容)→目题→具体知识点。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先把握其精神实质,然后有目的地和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对接,知新而温故,从而提高记忆效果。读和记是为了练,只有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才能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一般说来,第一轮复习的练习不宜过深过难,应以基础性练习为佳,达到纠正偏差或错误、巩固知识的目标。
(2)二轮复习板块化
二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能力,这是整个复习过程中最为关键、难度最大的阶段。新课程二轮复习必须有新的方法,需要认真落实新课程理念,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精选生活中的主题,以生活主题统领知识专题和热点专题复习。在一轮复习要点化的基础上,本轮复习应依据生活的主题,突出学科主干知识,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归纳与生活主题相关、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建立主干知识中知识点之间、不同模块之间、学科知识与时政热点之间的多样联系,构建知识小板块。具体地说,“是什么”一般包含:概念或含义,本质内容、特点等;“为什么”一般包含:地位、作用或者意义、重要性、现状和影响等;“怎么办”一般包含:措施、途径等。通过板块化复习,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构筑知识网络体系、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打好基础。
(3)三轮复习网络化
三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构筑知识网络体系,提高应试能力。本轮复习要强调回归书本,对考点进行系统、规范、完整的把握。与一轮和二轮复习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同,三轮复习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网络的梳理,强调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结构体系,把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切实掌握主干知识和重难点知识;更加注重熟悉教材的关键点、关键词等骨干 性语言;熟悉时政热点,规范思维方法,训练解题技巧,达到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从而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应试能力。最后留出7天左右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强化记忆、查漏补缺,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整理错题笔记,加强对知识和能力的巩固。
4.深化教学研究,转变教学方式
科研引领是应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市、县教研部门应充分发挥在宏观规划、整体设计、教师培训、重点难点课题研究、不同课型的授课研讨活动以及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协调、服务功能。校本教研是由学校作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方式去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研制度。各校应建立由学科组、备课组和课题组组成的以校为本的学科教研组织。学科组应团结一致、协作分工、群策群力、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最大合力,促进共同提高;各年级备课组在教学过程中应基本实现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思路,统一教辅资料,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备课,并随时随地地开展教研,互相听课、评课,共同讨论、反思、解决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课题组应根据本校、本学科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立研究课题,深入研究并及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个性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落实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用好新教材,新教参是搞好课堂教学不可逾越的第一步。考试万变不离其宗,认真用好新教材其实就是和考试接上轨了。新教材,尤其是选修教材,对老师来说,大部分内容以前很少接触到,每位老师都要认真自学,各校政治教研组要定期组织学习、交流、讨论,以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关系,克服怀旧心理,克服自觉不自觉地回归老教材、老教法的现象。新教材没有、旧教材有的内容,坚决不补充;旧教材上的精彩、经典素材当然可以灵活使用;新旧教材都作为主干的内容是教学重中之重。要处理好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关系,选修班的教学提倡选修教材与相应的必修教材通盘考虑,合并处理。要辩证地对待新教材,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既呈现在教材中,更存在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新教材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在教学中不断充实鲜活的生活素材,反映时代发 展的脉搏,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特点。
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难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选修科目教学要对“教学要求”所列知识点逐个落实到位,教学重点放在“阐述”、“理解”、“运用”上,注意参照先期进入新课程的省份2007年新高考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理论教学和能力培养难度参照现行江苏高考要求,理论教学广度控制在新教材范围内。
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坚持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注重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领,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应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内容,广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利用多种媒体使教学内容鲜明生动、直观形象、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互动、交往、交流、沟通、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加强时事政策教育,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抓住时政热点、生活经验和重点知识的交汇点,突出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关于2008年新高考选修科目水平测试的考查内容、形式目前还没有确定,但近年来江苏高考在形式上已经逐步与新课程接轨,如政治学科“综合探究”题型的出现、不定项选择题改为双项选择题等,这些应当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在考查的重点上,高考一贯坚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能力的提高既依赖于教师的精讲,也依赖于学生的多练。考试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讲过的问题学生照样不会,课本上现成的原理学生照样写不全。实践告诉我们必须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要一点一点地落实。平时训练中应精选试题,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较为规范、科学的练习题,训练答题的方法,提高解题的技巧,发展思维能力,尤其是多角度多层次地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对新高考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是讲究教学的效益,必须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真正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消除把学科能力的提高寄希望于加大课外时间投入的错误认识。只有脚踏实地,小步紧走,循序渐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
第二篇:北京四中卷英语教师指导高考复习试题1
北京四中英语教师指导高考复习实录
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高考现在进入了最关键的冲刺阶段,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人民网教育频道今天隆重推出名师高考总复习系列访谈,今天是第一讲,我们邀请到了毕勤老师,她是北京四中英语教研组组长,高
级英语教师。主持人:毕老师您好,请您介绍一下在最关键的这段时间怎么复习英语?
有针对性地复习,不要再面面俱到
毕勤:在最后这段时间大家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另外对自己的知识有了解,看自己有哪些弱点,针对这些弱点,看有没有攻破的可能,我建议大家有针对性地复习,不要再面面俱到,因为时间很短了,大家要了解自己的状况,有效地进行复习或者策略上的突破,这是最关键的。再有一点,不管怎么样,一定要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掌握,我想和大家讲,不管你还有多少没复习到,但是经常要问问自己,复习过的、老师讲过的东西是否都落实了,如果把老师讲的知识、我们练过的题能落实到位,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有精力,还要把考试中涉及的知识而又掌握不够充分的进行有计划地复习。
主持人:下面我们把时间留给网友,看看他们有什么复习方面的困惑。
网友:在高考冲刺阶段,英语复习主要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毕勤: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刚才也讲到,一定要把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我们在高考中主要考察这样几个题型:
一、听力、二、单项选择、三、完型填空、四、阅读理解、五、写作。如果是参加全国考试,还有改错,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各大题型的特点,针对特点有的放矢地复习,还要了解解题技巧、策略是什么,针对这个,看自己有哪些漏洞,最重要的是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复习,这是最关键的。我们在四中也经常和学生说,什么叫会,做对了就是会。
阅读理解有技巧
网友:怎么才能在阅读理解上拿高分?
毕勤:阅读理解是大家关注的题型,因为五篇文章,每篇4分,共20分,分量很重。而且阅读理解在英语中是重中之重,阅读做好了,其他的题都会有所改观,阅读理解是重中之重,一切之本。做题的时候,第一要有一定的词汇量,大家都理解,如果这篇文章我们都看不懂,更谈不上理解了。这个词汇量首先要把高考词汇表中涉及的词汇掌握,如果你平常有这样的素质,多一些词汇量的掌握,多一些句型的了解,对句子的理解到位了,答题的时候会更好。第二,要注意一些技巧。高考中经常涉及这样一些问题,比如给文章加题目,文章的中心是什么,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得到了什么,这样一些问题都是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的问题,这类问题我们要以宏观的角度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大意来解决问题。再有,考试中经常会考到“我们能从这篇文章里推断出什么”这类问题,大家应该掌握一个尺度,我的个人感觉是“捕风捉影”式,因为是“推断”出,所以文章中提到的不算是问题的答案,一点没有提到的也不是答案,只有一点,又能推断合情合理的,才是选项,有些同学做起这部分题会比较困惑。第三是理解划线部分的词语的意思,这要注意,这句话有可能在文章中不是原来的意思,这要注意。还有就是要带着问题找答案,其次是多练,熟能生巧。
经常拿出词汇表看看
网友:到现在了背单词还管不管用,还用不用把单词表看一遍?
毕勤:背单词是很重要的,但是在这个阶段只背单词也不太好,每天要坚持一定量的记忆单词,高考的词汇表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备考中的全部内容,我们常说高考的透明度很高,因为它把要考的内容都告诉你了,词汇表就是这样,但是为什么词汇表中没有具体的要求,这就是让老师和同学自己去掌握理解度,我们对学生提的要求就是“高考词汇表拿在手,经常拿出来看一看”。
现阶段最好每天做一篇完型填空 网友:完型填空有什么解题技巧?
毕勤:完型填空占30分,分值不小。首先,完型填空是一个二三百词左右的有故事情节的文章,而且有一个特点,第一句话往往是不设问的,第一句话是文章的窗口,我们可以通过第一句话来了解文章的主旨、意图、这样在有窟窿的问题中我们可以了解文章的特点。其次,第一遍一定要大概通读这篇文章,目的是了解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确定解题的方向和路线的时候很重要。有时候我们也和同学进行交流,为什么有的题他一连串错了好几个,因为他的理解和题目有偏差,我经常说,你的方向、路线错了,那走的路就是错误的。另外,通读一遍,文章后面的线索对解题是有帮助的。在完型填空中,有这样一种题,有的选项中的答案就是文章中表述过的,这时候这1.5分就应该是稳拿的,要考虑到这样的可能性。再有,作完型填空有两方面的试题,第一,四方面的选项意思接近,那就要看搭配,四个词中哪个词和原文的搭配吻合,这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个词怎么用,是不是可以放在这里用。第二,四个词的意思不仅相同,这样要考察学生的整篇阅读能力问题,上下文不同,词意也不同。所以,完型填空主要考察两方面的知识,一个是基础知识,一个是理篇能力。如果同学能在这两方面加强理解和掌握,天长日久,一定会有所提高的。在现在的阶段,最好每天做一篇,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今年题型不会因为考的是中低档题而有变化 网友:今年大纲以中档为主,您预计题型会有那些变化?
毕勤:在高考中以中档题为主,这是我们多年不变的原则,高考的题型也是多年没有变化,我对全国高考有这样的了解,多年来有辨音题类,还有是听力类卷,不管是哪类题型,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不是因为考了中低档题,题型就会有所变化,基本是听力、改错、选择,各地要针对指导有目的地复习。
背范文、背句型让你高考写作文得心应手 网友:我英语成绩一般,怎样准备高考作文?
毕勤:高考试卷作文占相当大比重,虽然是高中生,但是它考察的也就是初中水平,写出100—120个词的文章就可以,在这个阶段,大家有必要针对我们练过的那么多类的文章,把各类文章挑出一两篇有代表性的,背上一些这样的文章可使用的句型,在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就是比较好的办法,现在可以每天练、也可以每天抄、也可以每天背,有这样的准备,在自己写作的时候,有意识地提取自己积累过的知识,就会得心应手,在写作中一定要保证的是,写对了基本的句子,在写对的基础上,把这些句型变成复合句,也就是文章中的亮点,就可以了。
主持人:要不要背范文呢?
毕勤:可以整篇背下来,如果不想整篇背,就背一些比较好的句子,背范文就是
为了在高考中有借鉴的能力。
网友:单选中哪些语法点出现比较高?
毕勤:单选有15个题,考察四方面的知识,一、语法知识,二、词汇用法,三、固定用法,四、情景交际。语法中动词最重要,还有词汇和短语的搭配,这是出
现比较高的项目。网友:英语题的难度比例怎么分配?怎么才能在这个时段有针对性地复习? 毕勤:难度以中低档为主,占80%,在150分的题中,80%就是120分,如果你能把中低档题解决掉,拿120分就可以了,如果做不到这点,把该会的、掌握的能拿到就可以了。
网友:我考试做题速度很慢,如何提高答题速度?
毕勤:高考是120分钟,大家应该对做题比较有了解,听力20分钟,是不可改变的,接下来的作题比例,单项10—12分钟就可以了,完型填空18分钟,阅读理解40分钟左右,写作文一定要保证20—30分钟。有了这样的比例,训练的时候就应该按照这种时间限去做,不要想做多久就做多久,如果这样训练了,在考试的时候在有限的时间内答出高质量的卷子就有可以了。
别在大意中做错阅读题 网友:我在作阅读题的时候,文章的意思都看懂了,可答题的时候都选不对,为
什么? 毕勤: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越是看得明白的文章越错的多,有两个意识,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第一,看这篇文章比较简单,就会放松,往不会深究,看了两个词,觉得和我想的差不多,但是仔细思考,未必是你当初想的意思。这就是“大意失荆州”,往往在大意中做错。再有一个,有些同学说我都看懂了,为什么还错?其实是不是真正的看懂还要划一个问号,也就是我刚才说的,越是觉得看懂了,但是文章的严谨度没有掌握,往往你的理解和文章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时候往往会出现错误。所以我认为,要加强句式、语法的理解,真正的掌握文章的意思,才能高质量地完成题目。
外语不是看的,是要练的
网友:现在多做题,搞题海战术还管用吗?
毕勤:题海战术是不提倡的,但是英语是个熟练性的东西,必须每天接触。有人说这段时间不够,我先多复习其他学科,等有时间再主攻外语,这是不科学的,与其这样,不如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复习。其次,外语不是看的,是要练,要练针对高考的题型设计的问题。另外,可以主攻自己的弱点,如果各方面都掌握得差不多,就做一些和高考有关的试题。还有,有的同学以前错过很多题,还没有真正掌握,而错的题就是你知识上的软肋,你是不是真的把知识都掌握好了,如果还没有,我建议把以前错过的地方、有知识漏洞的地方掌握好,而不要偏废。
说明文不一定每句话都理解
网友:阅读如果遇到科技类的说明文,好多生词看不懂怎么办?
毕勤:阅读分两类,刚才有人说看得懂的做不好,但是在实际做题的时候,有些文章看不懂未必做不好。科技类文章是有生词,但是如果是妨碍你的理解的,它会标出注解,其他没有标注的生词也并不妨碍你的理解。我建议大家先看看全文,然后看有哪些问题,再有针对性地回到原文来找相应的句,这样可以根据文章的首句、尾句,或者根据设计的问题找相应的段落,这种方式倒更好一些,倒不一定每句话都理解去做题,不需要这样的。
网友:改错题怎么做?
毕勤:改错题是100字左右的小文章,做题的时候,大家要先看看文章讲的是什么。在做的时候,一定要把每一句话作为一个单元,因为一行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句半,我们在做的时候一定要把句子看完,然后看看哪儿有问题,这可能涉及到某一行中。所以一定要通篇阅读全文,然后在句子中找问题,在改错时,选项中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是对的,要找出句子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可能会两个有错误,再有可能是多词、少词,或者是有错词的地方。改错主要是以基本的语法知识为主,这和阅读知识、词汇量、写作水平都有关系。
一模没考好不要沮丧,振奋起来
网友:刚刚过去的一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在短短的时间内如何提高? 毕勤:我们经常说一模基本比较成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复习的强度、复习的时间、学生的掌握程度上,基本上就可以了。这时候我们再参加一模考试,就会感觉是考试前的基本练兵了。但是每个人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有时候我们说一模特别重要,学生的心理会特别紧张,这次考不好该怎么填报志愿,所以往往会有失误的地方,尽管老师这样讲,但是每个学生的心理不同。如果这次一模没有考好,也不要沮丧,要振奋起来,找到一模中存在的问题,在剩下的一个月内,针对问题进行有计划的提高,这是科学的,而一味地沮丧是不科学的。所以有时候我经常鼓励学生,一模没考好是不重要的,在下一段时间针对问题提高这是很重要的。在一模之后的这段时间也是每个同学起伏不定的阶段,有些同学想根据一模的成绩填报志愿,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为在命题的时候也是认真的、符合高考的,如果有失误,也可以看看二模的情况,二模也不是没有参考价值,因为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我想应该是把一模和二模结合起来,再看你的水平究竟定位在哪里。以我的经验来看,一模、二模以后这段时间的复习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到你的高考成绩,影响到志愿的实现。
别在大意中做错阅读题
网友:我在作阅读题的时候,文章的意思都看懂了,可答题的时候都选不对,为
什么? 毕勤: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越是看得明白的文章越错的多,有两个意识,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第一,看这篇文章比较简单,就会放松,往不会深究,看了两个词,觉得和我想的差不多,但是仔细思考,未必是你当初想的意思。这就是“大意失荆州”,往往在大意中做错。再有一个,有些同学说我都看懂了,为什么还错?其实是不是真正的看懂还要划一个问号,也就是我刚才说的,越是觉得看懂了,但是文章的严谨度没有掌握,往往你的理解和文章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时候往往会出现错误。所以我认为,要加强句式、语法的理解,真正的掌握文章的意思,才能高质量地完成题目。
外语不是看的,是要练的
网友:现在多做题,搞题海战术还管用吗?
毕勤:题海战术是不提倡的,但是英语是个熟练性的东西,必须每天接触。有人说这段时间不够,我先多复习其他学科,等有时间再主攻外语,这是不科学的,与其这样,不如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复习。其次,外语不是看的,是要练,要练针对高考的题型设计的问题。另外,可以主攻自己的弱点,如果各方面都掌握得差不多,就做一些和高考有关的试题。还有,有的同学以前错过很多题,还没有真正掌握,而错的题就是你知识上的软肋,你是不是真的把知识都掌握好了,如果还没有,我建议把以前错过的地方、有知识漏洞的地方掌握好,而不要偏废。
说明文不一定每句话都理解
网友:阅读如果遇到科技类的说明文,好多生词看不懂怎么办?
毕勤:阅读分两类,刚才有人说看得懂的做不好,但是在实际做题的时候,有些文章看不懂未必做不好。科技类文章是有生词,但是如果是妨碍你的理解的,它会标出注解,其他没有标注的生词也并不妨碍你的理解。我建议大家先看看全文,然后看有哪些问题,再有针对性地回到原文来找相应的句,这样可以根据文章的首句、尾句,或者根据设计的问题找相应的段落,这种方式倒更好一些,倒不一定每句话都理解去做题,不需要这样的。
网友:改错题怎么做?
毕勤:改错题是100字左右的小文章,做题的时候,大家要先看看文章讲的是什么。在做的时候,一定要把每一句话作为一个单元,因为一行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句半,我们在做的时候一定要把句子看完,然后看看哪儿有问题,这可能涉及到某一行中。所以一定要通篇阅读全文,然后在句子中找问题,在改错时,选项中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是对的,要找出句子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可能会两个有错误,再有可能是多词、少词,或者是有错词的地方。改错主要是以基本的语法知识为主,这和阅读知识、词汇量、写作水平都有关系。
一模没考好不要沮丧,振奋起来
网友:刚刚过去的一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在短短的时间内如何提高? 毕勤:我们经常说一模基本比较成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复习的强度、复习的时间、学生的掌握程度上,基本上就可以了。这时候我们再参加一模考试,就会感觉是考试前的基本练兵了。但是每个人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有时候我们说一模特别重要,学生的心理会特别紧张,这次考不好该怎么填报志愿,所以往往会有失误的地方,尽管老师这样讲,但是每个学生的心理不同。如果这次一模没有考好,也不要沮丧,要振奋起来,找到一模中存在的问题,在剩下的一个月内,针对问题进行有计划的提高,这是科学的,而一味地沮丧是不科学的。所以有时候我经常鼓励学生,一模没考好是不重要的,在下一段时间针对问题提高这是很重要的。在一模之后的这段时间也是每个同学起伏不定的阶段,有些同学想根据一模的成绩填报志愿,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为在命题的时候也是认真的、符合高考的,如果有失误,也可以看看二模的情况,二模也不是没有参考价值,因为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我想应该是把一模和二模结合起来,再看你的水平究竟定位在哪里。以我的经验来看,一模、二模以后这段时间的复习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到你的高考成绩,影响到志愿的实现。
第三篇:高考数学复习指导
在新一届高三复习过程中,以3个“是否”作为设立每章复习内容的基本目标:
1)学生是否注重用联系和理解的方法复习数学?2)学生是否依赖于死记硬背的方法复习数学?3)学生在复习策略方面是否具有独立性?力争使学生体会到乐趣感、成功感,避免产生焦虑感、厌倦感。以下是高三数学复习指导上的几点尝试。
思想认识上的指导
张扬自我,强调个性: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方法等都不一样,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做好复习、考试的定位,自我检查,找到薄弱环节,采取多种方法加以弥补是做好数学复习的第一步。
坚定目标,及早入手 :在短短的一年里把高考内容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和掌握,形成解题的技巧,还要适应每年高考的“新意”就显得时间非常紧,任务非常重,所以指导学生形成刻不容缓的复习态度是做好数学复习的保证。数学知识方法的指导
系统整理,纲举目张 :把高中数学有关知识点梳理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不是简单地重复初学的过程,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激活记忆。同时要完成适量的练习,使知识网络骨架成为有血有肉有感觉的有机体,完成读书由“薄—厚”到“厚—薄”的过程转变。
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把握 解一个题,含两方面内容:方法的选择以及用所选方法准确完整地解决它。很多人只注重后者,实际上让学生弄清前者意义更为深远。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自己找出解题方法。
突出重点,提高效率 :要合理安排时间,不仅要把握好系统复习与专题复习、综合复习的时间进度,还要区别对待重点内容与一般内容,让好钢用在刀刃上,防止平均使用力量。如函数的复习安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利用函数思想解题更能体现函数的神奇功能。正是由于函数所处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使其成为历年高考的热点。通过分析近年的高考试题,可看出涉及函数的试题有40多分,占全卷分数的30%左右。而二次函数又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过的最正规、最完备的函数之一,它最能体现学生对函数思想的把握,也是联系高中与大学知识的重要纽带。不管在代数中,还是在解析几何中,利用函数的机会特别多。如:配方法、换方法、参数的分类讨论、解方程、解不等式、不等式证明、抛物线、函数的最值、轨迹等都与二次函数有密切的关系。二次函数也几乎涉及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过的各种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及等价转化的思想。围绕着二次函数的内涵及外延,在中学数学中展开得非常充分。
第四篇:2011 年高考山东卷生物试题评析
2011 年高考山东卷生物试题评析
2011 年高考山东卷生物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以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考查重点,同时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与往年的试题相比,试题质量稳中有升,试题整体平和而不乏新意,既保持了相对稳定,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符合我省的教育教学实际。现对试题评析如下。
一、知识覆盖面广,突出主干知识
试题以《考试说明》中 II 类要求的主干知识点作为重点考试内容,着重考查了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例如:选择题 1 — 8 题涉及到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代谢,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分子与细胞模块实验探究、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等内容。第 26 题全面考查了种群数量变化和生理调节、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基本规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中学生物教材的主干知识。第 27 题全面考查了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基因突变的特征、生物的进化以及实验探究等。第 34 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特定成分、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等重要内容;第 35 题则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胚胎工程的应用等重要内容。这些内容都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要求重点掌握的主干知识。
试题内容不仅注重考查高中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同时也注重试题内容对各知识点的覆盖面。其中必修内容 17 个主题,试题内容覆盖 16 个。选修-1 覆盖 2 个主题。选修-3 覆盖 2 个主题。必做题覆盖了中学生物三个模块中的绝大部分内容,特别是侧重考查了属于 II 类要求的重点内容。真正做到了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全面检验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与灵活应用情况。试题重视与中学教学内容相结合,试卷的所有考点立意均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有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试题更加注重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二、注重能力考查,体现知识迁移
试题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试题以主干知识为载体,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例如:选择题第 1 题,需考生对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思考分析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第 4 题以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为情景,考查了考生的读图和获取整合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及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第 7 题属识图分析应用题,解答本题时学生需首先从题干和图中获得正确信息,要求学生具备从相关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模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并应用获取的信息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 26 题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为情境材料,将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基本规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种群数量变化和生理调节等主干知识串联起来 , 有利于考查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和综合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7 题以荠菜的杂交实验及实验结果作为情景,解答第(1)题时,学生需要根据实验和题干提供的信息,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推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第(4)题的作答需要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荠菜种子基因型的类型,并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预测,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探究能力。这些题目都较好地考查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能力要求,即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并需要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例如:第 2 题以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为考点。学生首先需要明确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概念,然后依次分析每个选项的生物学过程是否发生了细胞的分化及是否能体现体细胞的全能性,才能正确作答。第 8 题以 AaX B Y 基因型小鼠产生一个异常配子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和应用,以及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7 题第(2)题要求学生对 F 2 群体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性状分离及稳定遗传等有明确的分析,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年的试题立足于课程标准,紧密结合中学教学实际,立意求新,背景材料新颖,设问独具匠心。
三、重视实验探究,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有利于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加深对生物学内在规律的理解;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今年的试题注重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和分析等相关能力的考查。例如:第 4 题以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为情景,考查了学生对无氧呼吸的过程、反应物、产物及能量的转移、转换的理解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第 6 题题干呈现实验原理,选项列出中学教材中四个实验的内容,考查考生对相关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的理解掌握及分析判断能力。第 27 题第(4)问考查的是实验设计,创设区分不同荠菜种子基因型的新情境,考查学生实验设计思路,并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论分析预测实验结果,从而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选做题第 34 题以抑菌活性物质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提取及应用为情景材料,主要考查的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利用、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等,综合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 35 题创设了一个新情境 — 培育“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将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原理与技术有机结合。具体考点涉及了基因工程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载体的特点、目的基因的表达检测,胚胎工程中卵母细胞的采集、体外受精等。考查考生对现代生物科技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实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内容密切联系实际,涉及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体现了高考试题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此外,试题的情景多为生物学的实例,如“ 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 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 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 ”、“绿色草原”、“荠菜果实形状”、“柚皮精油”和“ 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等,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生物学问题及新进展,帮助考生形成热爱生命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试题难度适中,难度梯度合理
试题难度适中,梯度合理,进一步加大了对素质和能力的考查。试题类型和难度层次分明,符合山东省中学教学现状。试题共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第 1 题~第 8 题为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在具体情境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呈现出易、中、难的梯度排序。第 26、27、34、35 题为非选择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总览整个试卷发现,每个题中的第(1)题难度均较低,考生比较熟悉,这样有利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对全题的求解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使得大部分学生都可能得分。而非选择题后几个小题的设问综合性较强,思维含量较高,需要考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有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 26 题第(3)和第(4)题,第 27 题的第(2)和第(4)题。这充分体现了高考为高校选拔人才的功能。两个选做题都采用了 4 步 8 空 8 分的对等形式,并且难度相当,体现出在选修模块上的公平公正。
五、培养科学素养,发挥导向作用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题目情景新颖、设问巧妙,要求考生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一定的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答案,试题的解答都需要一定的思维过程,突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课程标准》里提出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选择题第 3 题以细胞癌变为主要考点,选项涉及致癌因子的类型、癌变细胞的特点、癌变细胞的遗传及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考查了考生对细胞癌变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 5 题以细胞的结构为主要考点,考查了考生对原核生物细胞和真核生物细胞的区别和统一性的理解掌握程度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 26 题从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四个水平综合考查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注重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第 27 题第(4)问创设区分不同荠菜种子基因型的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该题着重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设计与探究能力。该题首先要求学生获取信息,然后运用获取的信息及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确定探究方案,预测探究结果,解决实际问题。该题不仅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而且兼有较高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较好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 “ 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 的目标。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景中
运用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这种题型的设计,引导学生避免死记硬背,提高了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体现出实用性和创新性思维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试题注重开放性、探究性和时代性,既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适当体现考生对新理论、新技术的理解。如第 26 题以草原绿色生态系统为背景,与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第 34 题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都能有效地抑制致病菌生长,属非抗生素抑菌活性物质,应用前景广阔。第 35 题制备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对于医学研究中探讨高血压病的致病机理以及筛选治疗药物均有重要作用。这些不仅考查了考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2011 年生物试题考点分布合理,既做到了重点内容突出,又照顾到知识点的覆盖面。试题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的生活与学习实际。与 2010 年试题相比,试题整体难度适中且略有降低;难、中、易设计梯度合理,无偏题、怪题。试题以能力考查为重点,以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干,特别关注考生的科学素养,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对“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的目标要求,反映了新课程的基础性、创造性、选择性和时代性等显著特征,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考试目标,必将对中学教学发挥重要导向作用,对中学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第五篇:高考历史复习高三历史自测试题1
高三历史自测试题1
限时训练: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周王东迁后,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周王都要依赖强大的诸侯国,社会的政治
秩序被彻底打破。其根源在于
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
13、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是
A.法典明文规定保护所有人的私有财产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按律量刑,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14.下图甲乙两件文物分别是1907年和1980年在新疆考古发现的元代广告包装纸,其中乙件印有“打造南无佛金诸般金箔”、“住杭州泰和楼大街南”、“不误主顾使用”等广告内容。这两件文物反映了元代
①商品流通渠道通畅②印刷业有了发展
③经营者注重诚信经营和广告宣传
④杭州金箔制作行业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B.《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C.《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D.《金瓶梅》:“情色二字,乃一体一用。故色绚于目,情感于心,情色相生,心目相视。”
16、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是古代民主制的复兴与发展,从文化发
展的内在规律来分析,既是对古代文明的承继,又是一次全新的发展。关于代议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代议制的核心是政府如何行使权力的问题
B.体现代议制间接民主原则的最好途径是完善普选制。
C.美国为议会主权代议制形式的典型代表
D.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对古代文明的彻底否定
17.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殖民商业垄断公司,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被解散。纵观英国东印度公司兴亡史,导致其被解散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B.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其不合时代潮流
C.英国东印度公司与英国政府矛盾尖锐
D.英国殖民霸权的衰落
18、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数量上有所发展,但这是在殖民主义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实现的。以下各项对这一过程在中国所造成的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的传播
C、造成货币和资源的大量流失
D、农业商品化的进程受阻
19、《等待戈多》的作者贝克特是荒诞剧的代表作家,这种荒诞剧的主题所反映的是
A、人生是毫无意义的,人的一生是痛苦的、绝望的B、世界是荒诞的,现实是丑恶的,人们的生活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重复
C、街头流浪汉、残疾者或精神病人的生活情形,他们每天都在等待
D、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20.当代一历史学家指出:“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从今天看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B.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联系
C.科学革命导致了一系列新发明的出现
D.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21.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B.北约的建立
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
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22、列宁在1921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与下列中国的哪个事件相似
A.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23、2012年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美国新军事战略,高调宣称“战略东移”,霸权形象展现无余。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从古代的罗马帝国,到19世纪的英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凭借军事力量,辅以行政手段和不平等贸易,直接劫掠其他国家和民族。当代美国与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不同主要体现在()
A.凭借强大的科技和军事力量获取最大利益
B.依靠掌控国际货币、金融、贸易体系获取最大利益
C.凭借庞大的出口贸易获取最大利益
D.依靠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取最大利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38、(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和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各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使文化也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材料二:
……真要学美国人的作法,那就学学人家开放的心胸,不要守着自己家里的几个古董,把喜欢外来文化的人都斥为崇洋媚外、食洋不化。在美国,如果一个学者着迷于中国文化,并大肆鼓吹中国文化高于美国文化,他往往受到非常大的尊重。这不是因为别人同意他的观点,而是人家珍惜对外来文化的热情和研究。在中国,谁要说美国文化高于中国文化,你看看会引来多少唾骂?……所谓“崇洋媚外”,往往是盛世之兆。
——薛涌《美国有国学吗?》
回答:(1)材料一中“私学文化”的兴起与孔子哪一教育主张有关?
又与其什么思想相矛盾?谈谈你对孔子的思想有何看法?
(6分)
(2)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你接触到的“市民文化”可能有哪些?“帝国文化’’的“定型”与“市民文化“的“幼弱”有何共同原因?
(8分)
(3)据材料二概括中美两国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就中国举一例说明“崇洋媚外”“往往是盛世之兆”。
(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的发展?
(6分)
39、(26分)大约从16世纪开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这一转变称为现代化(又称近代化)。中国现代化探索的经历之坎坷、过程之曲折,在世界上极为罕见,给人们的启示也非常深刻。请阅读材料,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现代化探索起步于19世纪中期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曾经历过封建阶级“器物变革”的探索,又经历过资产阶级“制度变革”的探索,最后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走上了成功之路。
材料二:在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历程中不断地吸取世界大国崛起的经验,先后走过“日本式”的道路、“美国式”的道路和“俄国式”的道路,但均告失败。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自己的路”,才取得了成功。
材料三:有日本学者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这种增长的特点是严重依赖低端产品和外资企业产品出口,同时严重依赖购买外国专利和外国技术,而一旦这些通道出现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就将难以为继。因此,随着中国越来越依赖外贸和外国技术及机械设备,发达国家也就越来越有能力控制中国。中国要谋求经济长期增长,必须下大力气进行科研和开发,但目前中国既没有这个基础,也缺乏这方面的远见,于是只好购买日本的专利,继续引进日本的技术,这样一来就受制于日本,为自己套上了枷锁。因此,“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日本和美国手中”。
——摘自路爱国《中国改革发展的成败得失——国外的一些评价与看法》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从19世纪中期“器物变革”转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制度变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请列举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走自己的路”取得辉煌胜利的范例各一项(4分),并概括这一历程给人们的宝贵启示。(2分)
(3)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是“中国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6分)
(4)材料三中,日本学者指出的中国改革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4分)他认为“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日本和美国手中”,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4分)
高三历史自测试题1
参考答案
CDBC
BBDDC
DCB38、(1)有教无类(2分);贵贱有序(2分)。孔子的主张既有进步性又有保守性。(2分)
(2)宋词、话本、南戏、风俗画、四大家书法。(2分,答对两点给2分)
专制主义的强化(2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思想控制的加强。(2分)
(3)美国承认、尊重外来文化;(2分)中国对外来文化存有排斥心理。(2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增强了综合国力。(答大唐盛世亦可)
(2分)
(4)政治、经济的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发展,先进的文化可推动社会的进步;(2分)文化是在借鉴、融合中不断发展的;(2分)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性。(2分)
39、(1)主要原因:①器物变革的探索失败(或洋务运动的失败)(2分);②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严重;(2分)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2分)
(2)①范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2分);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决策,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2分)
②启示:别国的经验必须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巨大作用(2分)
(3)成就:a.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通过国企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2分)c.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
(4)①主要问题:a.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出口、依赖外国技术和设备;(2分)b.中国缺乏独立科研和创新开发的精神。(2分)
②A.他的观点不正确。理由:长谷川庆太郎的根据以偏概全,过分夸大技术与专利的作用和影响。(4分)
B.他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中国本土企业的许多核心生产技术还要依赖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较低。(4分)
C.他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比较偏激。理由:综合前面二者的理由即可。(4分)
(只有对观点的评价没有理由不给分;学生列举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