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模式生物与发育生物学——童话般的科学故事
模式生物与发育生物学——童话般的科学故事
范衡宇 孙青原
生殖生物学研究中心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诗经·小雅·小宛》
七月在野,八月在户,九月在宇,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唐)《春夜》
有这样一些生命,亿万年来,它们或栖身于朽木败叶之下,或飞舞于山花野果丛中,或在山溪浅水中徜徉,或在大海惊涛下蜷缩,或在荒野上荣枯,或在污秽中滋生。它们的家族,从未在生命进化激流中独领风骚,而是随着进化车轮的远去,在草际林边复归于沉寂。然而这些柔弱的生命竟能生生不息,直等到不可思议的基因塑造出这样一种生命,他们凝视自身和他者,如同漫漫长夜中的孤独灯火,追寻着生命的意义。最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竟能在物种变迁之余肇始文化的源泉,开创艺术与科学。人类百余年的现代科学史,在漫漫时间的序列中只是轻忽的一瞬,即使对我们将要谈及的几种小生命,这样的一些时间也不过是恒常岁月中千百代繁衍生息之余的惊鸿一瞥。然而,正是在这激情洋溢的百余年间,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由混沌逐渐清晰,由清晰产生敬畏,在敬畏之余复归于理性。不止一位科学巨匠望洋兴叹:二十世纪前半页生命科学的最大成就,乃是认识到人类对生命的本质竟是如此的无知。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从何处上下而求索?直到看似寻常的某一天,有几位思考者,在海滨漫步时拣几枚海胆,在花园里捕几只果蝇,在玻璃缸里养了群彩色缤纷的斑马鱼,或是在显微镜下找到些线虫,在非洲考察时带回种蟾蜍,从此,百年困惑,逐渐开朗。
一直到不久以前,多细胞生物在胚胎期复杂的发育变化和调控一直是困扰生命科学的未解之迷。个体生命诞生自精卵结合形成合子,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迁移、分化并发生巨大形态变化,构建出未来身体的雏形。越是出生后形态复杂的生物,其发育中细胞间关系的变化也就越剧烈。此外,虽然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但从发育早期开始,它们就走上了不同的分化道路,越到后期,要精确的说出每个特定位置上细胞的来历就越困难。发育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部生命发展的细胞历史。成体中每个细胞都有一段自己独特的历史,总括起来就构成了个体生命。对复杂生物发育的解读类似于对有悠久历史的古文明所进行的研究,史料千头万绪,细节纷繁,难以把握,有时甚至无从下手。显然,如何选取恰当的切入点,找出诸种复杂现象背后潜藏的共同规律就成为洞悉这部生命史的关键。
早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发现,如果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相对简单的生物上则发育的难题可以得到部分解答。因为这些生物的细胞数量和种类更少,胚胎在体外发育,变化也较容易观察。由于进化的原因,细胞生命在发育的基本模式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同一性,所以利用位于生物复杂性阶梯较低级位置上的物种来研究发育共同规律是可能的。尤其是当在有不同发育特点的生物中发现共同形态发生和变化特征时,发育的普遍原理也就得以建立。因为对这些生物的研究具有帮助我们理解生命世界一般规律的意义,所以它们被称为“模式生物”。一种模式生物应具备以下特点:1)其生理特征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2)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繁殖;3)容易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遗传学分析。于是,长久以来在进化支流的港湾中休憩的小生命——
酵母、线虫、果蝇、海胆、斑马鱼、非洲爪蟾、小鼠、拟南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青睐。
海胆(sea urchin)是生物科学史上最早被使用的模式生物,它的卵子和胚胎对早期发育生物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1875年,Oscer Hertiwig(1849-1922)就开始以海胆为材料研究受精过程中细胞核的作用。1891年,Hans Driesh(1876-1941)在显微镜下把刚刚完成第一次卵裂的海胆胚胎一分为二,结果发现,分开后的两个细胞各自形成了一个完整幼虫。这一实验的意义在于证明胚胎具有调整发育的能力,为现代发育生物学奠定了第一块观念里程碑。1890年后,海胆更在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同种海胆精卵表面分子的特异性识别、精子顶体反应、卵皮质反应等现象的发现,为受精生物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稍后于海胆获得生物学家青睐的模式生物是苍蝇的亲戚——学名唤作黑腹果蝇(fruit fly, Drosophila melanogaster)。它在近代生物学史上的地位显赫,这红眼睛黑肚皮的小东西曾经三度飞进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颁奖大厅,为主人取回诺贝尔生物医学奖桂冠(1933年摩尔根,1946年缪勒,1995年刘易斯、尼尔森-沃哈德和维斯郝斯)。由于它们繁殖迅速、染色体巨大且易于进行基因定位,因此自1909年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5)将之用作研究遗传变异和染色体关系的材料之后,果蝇就成为经典遗传学家揭示遗传规律的一张王牌。虽然1940年代后的30年中,更易进行分子生物学操作的大肠杆菌、酵母菌和噬菌体等微生物一度取代了它的辉煌地位,但1970年开始人们发现果蝇在胚胎发育图式的构建中具有特殊优点:它由14个体节构成的躯干完全对称,一套基因控制了这些体节从上到下的发生过程,后来的研究证明,这套基因普遍存在于从昆虫到人的基因组中,是决定机体左右对称布局形成的最基本因素。由此,果蝇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兴趣,其在遗传和发育研究中的地位又变得举足轻重起来。
从任何意义上,秀丽隐杆线虫(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都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美丽生物。显微镜下,它通身透明,纤细的身躯优雅的摆动,每一块肌肉的收缩与松弛的一览无余。这种长不过1毫米的小生物有几个和人类关系密切的亲戚:蛔虫和蛲虫就是其中最大名鼎鼎的两个。不过,秀丽线虫本身和自然状态的人关系不大,它生活在土壤中,以细菌为食,被称为“自由线虫”。在有着多达2000万同宗兄弟的线虫家族中,它们一直默默无闻的过着无人打扰的幸福生活,千百万年来,除了少数线虫分类学家,我们对它们也不闻不问。然而,当进入20世纪70年代时,秀丽线虫的平静生活被一群发育生物学家打破。线虫之所以能在经典模式生物的名单中占有一个重要位置和它的形态特点有密切关系,它是唯一一个身体中的所有细胞能被逐个盘点并各归其类的生物。它的幼虫含有556个体细胞和2个原始生殖细胞,成虫则根据性别不同具有不同的细胞数。最常见的雌雄同体成虫成熟后含有959个体细胞和2000个生殖细胞,而较少见的雄性成虫则只有1031个体细胞和1000个生殖细胞。此外,线虫的生命周期很短,它从生到死的全过程只有3天半,这就使得不间断的观察并追踪每个细胞的演变成为可能。只要把线虫浸泡到含有核酸的溶液中,就可以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实现基因导入。线虫还可以被冻在冰箱里储存,复苏之后继续研究。通过20年的努力,到90年代中期,人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线虫从受精卵到所有成体细胞的谱系图。这意味着,它机体里每一个细胞的来龙去脉都处于我们的视野中,清晰并且无所遗漏。
细胞凋亡现象及其机理最早是在线虫中被揭示的。凋亡(apoptosis)是一个希腊文来源的词语,这个字眼表达的是花儿凋谢,树叶飘零的景色。“梧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搦搦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的意象恐怕正是说的这种意境:优雅,含蓄,还带点淡淡的忧伤,更因为飘落时那种虽然有些无奈却坦然以受之的美。由于线虫研究开创了一个对今日生物医学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全新领域,同时也因为以线虫为基础的凋亡研究对基础和应用生物学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将年2002年生理和医学奖授予了线虫生物学的开拓者:西德尼·布雷纳(Sydney Brenner)、约翰·萨尔斯顿(John Sulston)和线虫凋亡之父罗伯特·霍维茨(Robert Horvitz)。
1996年4月,在国际互联网上公布了 酿酒酵母(以下简称酵母)的
完整基因组顺序(16条染色体,共12068kb,编码约5800个基因),它被称为遗传学上的里程碑。因为首先,这是人们第一次获得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完整核苷酸序列;其次,这是人们第一次获得一种易于操作的实验生物系统的完整基因组。酿酒酵母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在实验系统研究方面具有许多内在的优势。首先,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生物,能够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使得实验者能够通过改变物理或化学环境完全控制其生长。其次,酵母在单倍体和二倍体的状态下均能生长,并能在实验条件下较为方便地控制单倍体和二倍体之间的相互转换,对其基因功能的研究十分有利。有将近31%编码蛋白质的酵母基因或者开放阅读框与哺乳动物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有高度的同源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几位非主流的科学家,利用阻断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酵母温度敏感突变株,分离了众多细胞分裂周期基因(cell division cycle genes, CDC genes)。后来发现,许多CDC基因的同源基因也广泛存在于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其他生物类群中,编码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的重要分子,比如cdc-2编码MPF的催化亚基P34,cdc-5编码polo-like激酶等。鉴于酵母分子遗传学对细胞周期调控理论的巨大贡献,这项研究的先行者——Paul和Nurse,荣获了二十一世纪的首届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可谓众望所归。
斑马鱼(zebrafish, Danio rerio)和非洲爪蟾
(south African clawed toad, Xenopus laevis)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模式低等脊椎动物。斑马鱼产卵量多,繁殖迅速,胚胎通体透明,是进行胚胎发育机理和基因组研究的好材料。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体积大、数量多,易于显微操作,还可制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无细胞体系,易于生化分析,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机理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参与调节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重要蛋白激酶,其作用最初大都是在非洲爪蟾卵子中发现的,开启了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理之门。就象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丑陋的青蛙摇身一变,变成了发育生物学的王子。
小鼠(Mouse,Mus musculus)来源于野生鼷鼠,从17世纪开始用于解剖学研究及动物实验,经长期人工饲养选择培育,已育成多达千余个独立的远交群和近交系。由于小鼠繁殖快,饲养管理费用低,所以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模式生物,也是当今世界上研究最详尽的哺乳类实验动物。目前全世界每天约有2500万只小鼠被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以小鼠为对象的研究已经获得了17项诺贝尔奖。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基因敲除技术的应用,更为以小鼠为对象的发育生物学研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99年,美英几家大型科研机构成立了老鼠基因组测序的合作团体,2002年8月,他们公布了老鼠基因组物理图谱的框架。完整的老鼠基因组图谱预计于2005年完成。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看到,模式生物已经在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模式生物在我国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与国际领先研究水平差距很大。作为亡羊补牢之举,我国启动了 家蚕模式生物 的研究计划,试图建立另具特色的新模式生物(家蚕是鳞翅目昆虫的代表物种,果蝇属双翅目昆虫)。这将不仅是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而是一种研究观念、研究策略的进步。从阴暗角落里的低吟到振聋发聩的共鸣,模式生物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的巨大成功再一次昭示:顶尖的科学永远是甘于寂寞的少数人的事业,追求有目共睹的时髦、轰动和效益,只能造就科学的俗品。科学的终极动力诚然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但这已被过分地强调。作为真正的科学家,他一切灵感的源泉只不过是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真理的渴求。不论将来生命科学如何发展,果蝇、线虫、酵母、小鼠这些经典模式生物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已永远不可撼动,与此相关的一串名字,将和他们闪光的思想一道,永载史册。
除了一段段引人入胜的生命故事,模式生物还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它昭示于人的,乃是最不可思议的事实:这世界竟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篇:1.生物与生物学
教师寄语:我参与,我进步,我展示,我提高!参与 合作 探究,争先 争光 争气 1
1.生物与生物学(2)
参备人员:王辑宏 郭全龙 张彩霞 杨海军主备:杨海军 审核:朱学农 班级:组名:姓名:使用时间:____月____日评价: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生物学,了解生物学方面信息及生物学发展前景。
2.能力目标:分析总结生物学在人类生活、生产、医学、军事等领域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习生物兴趣,逐步养成关注生产、生活、社会中生命科学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学习重难点分析:重点激发学习生物兴趣,逐步养成关注生产、生活、社会中生命科学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难点是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应用。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约10分钟)
一、激趣导入(1分钟)
你知道哪些生物知识,比一比,谁对生物知识了解更多?
二、独学(7分钟)
阅读课本P5-6页图片及文字,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对生物学认识,三、检查矫正(2分钟)组长学科长检查,生生、师生互查等形式检查矫正。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约22分钟)
四、合作学习(10分钟)学科长组织组内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1、什么是生物学?
2、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系?
3、生物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迪?
4、你知道生物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吗?
五、组间展示交流(10分钟)口头、板演等形式逐组展示。
六、小结(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反馈拓展】(约8分钟)
七、当堂检测(6分钟)
结合凤县旅游发展情况,举例说明生物学与我们生产、生活密切关系。
八、矫正(2分钟)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通过讨论,学优生或老师讲解解决。
九、作业:预习课本P7页学会观察与实验,完成小练习册P2页三、四、五题。完成优化高效一课三练P2页3、5、7、8、9、10题。
【课后反思】
自我评价:______ 组长评价:_______ 家长评价: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第三篇:§1.1生物与生物学教案_20120916062238365
七年级生物教案
课题: §1.1生物与生物学
计划:1 /1
主备:杜守俭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概述生物学的概念,举例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2.初步练习图文分析.重点与难点:
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激发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生物自学引导:讲述:
观察图片,P1中的图片,让学生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指出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首先,我们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此外,在美丽的校园、广阔的田野、碧绿的草地、葱郁茂密的森林,到处可见植物和动物,还有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的细菌、病毒等微小的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究竟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呢?
指导学生读书,相互讨论交流,通过观察书中的四幅图片总结出生命的特征,提问:
具有生命的生物体应具有哪些最基本的特征?
答:⑴通过观察兰花螳螂诱使其他昆虫前来传粉或采蜜,将它变成自己的美餐的图片,得出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链,生物体需要获得营养才能维持其生命活动,这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⑵通过观察黄瓜植株是由许多细胞有序构成的图片,很容易得出生物体的构成不是混乱无序的,而是有严格的结构层次关系,其最基本的层次是细胞。⑶通过观察雏鸟需要亲鸟喂养,从而获取食物用以维持生命生命活动的图片,我们能得出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需要获取营养才能维持,比如雏鸟的生长,另外对于动物体,有许多特殊的生命活动现象,如繁殖行为等等。
⑷通过观察母狗一胎能生多只狗崽,有的幼崽毛色与母狗相同,有的幼崽毛色与母狗不同的图片,我们知道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都存在着像与不像的问题,这就是生物体的一个重要特征,遗传与变异。互动探究讨论:
1.图1-3表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这些特征是不同生物所共有的吗? 答:1图表现出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和生物需要营养的特征;2图表现出生物需要营养的特征;3图表现出生物体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大多数生物的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特征;4图表现出生物具有繁殖和遗传与变异的特征。2.科学家研制的机器人可以通过电脑控制,模仿人完成一些工作,甚至能和人下棋。机器人是生物吗?说出你的理由。
从表面上看,机器人具有了生物的某些功能,但它不具有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如能繁殖后代,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等等。所以严格的说,机器人不是生物。指导学生观察图1-4总结出生命的一些重要特征:
生物体是由许多细胞有序构成的,生物进行生命活动需要摄入营养物质,还要进行呼吸和排泄,并在此基础上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和变异现象,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这些都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阅读总结:P5 生物学是研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生物学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物与生物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的多样性,以及人类对生物的的利用和保护等。指导学生在阅读书本的基础上了解生物学与现代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息息相关的联系。
读图1-6了解现代生物科技的成果概况,并给我们当今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列举事例说明生物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说明生物学的重要性。
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改造了世界,世界的发展也伴随着新威胁人类生存的难题,如人口过度增长、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以及生态平衡被破坏等等。这些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着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勉励学生努力学好生物学,将来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课堂作业:P18基础巩固
教学反思:
第四篇:2014年春期八年级(下)生物学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014年春期八年级(下)生物学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1.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4.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的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
第二节
5.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6.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如家蚕、菜粉蝶、蚊、蝇、蜜蜂等的发育过程都是完全变态发育。
7.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蝉等的发育过程都是不完全变态。
第三节
8.青蛙的生殖过程:成熟的雄蛙鸣叫,招引雌蛙前去抱对,雄蛙排出精子,雌蛙排出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是体外受精。受精卵在水质优良、适宜温度条件下发育成蝌蚪。
9.青蛙的发育过程: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在生长的过程中,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和鳃逐渐退化,体内形成肺,这时就可以到陆地上来生活,变成成蛙。
10.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必须依赖于水环境。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进化的一个过渡类群。
第四节
11.鸟的生殖是体内受精,卵生。鸟卵的结构包括卵壳(其上有气孔)、卵壳膜、气室、卵白、系带、受精卵(由卵黄膜、卵黄和胚盘组成)。
12.鸟卵既可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又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这都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1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
第五篇:科学与人文的故事
科学和人文的故事(1)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
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最丰富的时期是:()
A.先秦B.唐代C.元代D.民国
2、西方哲学思想发展最缓慢的时期是:
A.中世纪B.古希腊时代C.近代D.现代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邓析、惠施、公孙龙是名家最重要的领袖人物。
B.“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句话是惠施所下的定义。
C.“白马非马”是邓析提出来的命题。
D.“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是公孙龙的观点,这句话包含着无限可分的原子论思想。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B、庄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D.邓析是名家学派的创立者之一。
5、关于中国古代几部名著及其作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编著。
B.《国语》是左丘所著。
C.《说难》、《孤愤》的名篇是韩非子所作。
D.《史记》是司马光所著。
6、下列哪一部著作是宋代沈括所著:()
A.《梦溪笔谈》B.《天工开物》
C.《考工记》D.《论衡》
7、中国是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A.指南针、指南车、指南鱼、指南龟
B.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
C.指南针、候风地动仪、日冕、刻漏.
D.圭表、吸水陶罐、印刷术、指南针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墨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典光学著作。B.《周易》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周文王所作。
C.《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一。D.《道德经》是孔子的弟子所为。
9、亚里士多德最早创立的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是:()
A.阿卡德米学园B.吕克昂学园
C.柏拉园学园D.雅典学园
10、希腊古典时期,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是:()
A.泰勒斯B.毕达哥拉斯
C.巴门尼克D.阿拉克西曼德
11、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A.牛顿B.爱因斯坦C.伽利略D.惠更斯
12、曾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处死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B道尔顿;C普利斯特列;D卡文迪许。
13、拿波仑曾获哪个国家科学院院士头衔:()
A..意大利B.法兰西C.德国D.比利时
14、现行通用的公历又称之为()
A 罗马历B 格里高利历C 儒略历D 阴历
15、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下列哪位科学家不属于此列的是()
A 胡克;B伽利略;C 开普勒;D爱因斯坦。
16、高斯曾说“若无某种大胆果敢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进展的”。产生于1637年左右的费马大定理,使三个多世纪的数学家为之奋斗。1994年,终于出现一个终结者。他是英国的数学家()
A 怀尔斯;B 拉梅;C 库默尔;D 朗兰兹17、1687年,牛顿发表了著名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其中提出了经典力学三大定律。
下面不属于经典力学三大定律的一项是()
A 能量守恒定律;B 惯性定律 ;C 加速度定律 ;D 反作用力定律。
18、当今6位已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物理学家为
A 杨振宁 李政道 丁肇中 朱棣文 邓稼先 袁家骝
B 杨振宁 李政道 丁肇中 李远哲 吴健雄 吴大猷
C 吴健雄 吴大猷 崔琦 朱棣文 杨振宁 李政道
D 杨振宁 李政道 丁肇中 李远哲 崔琦 朱棣文
19、在诺贝尔奖授奖史上夫妻同获诺贝尔奖的有()
A 卡尔·马克思夫妇B 约里奥·居里夫妇
C 卢瑟福夫妇D 爱因斯坦夫妇
20、下列科学家仅荣获一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
A、化学家居里夫人B、物理学家巴丁
C、化学家泡令D、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二、论述题:(每题6分)
1、请例举3位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的成就。
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物理学,只有物理学知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试论述之。
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欧洲世界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
4、中国古代有哪些伟大的科技成就呢?试简述之。
5、文艺复兴以来,世界科学中心曾发生过哪几次大迁徙? 试简述之.
6、牛顿一生中有哪些重大的科学发现,为什么说牛顿使近代科学革命达到了顶峰?
7、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何未获诺贝尔奖呢?
8、为什么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誉二十世纪的科学革命?
9、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以什么为标志宣告达到预期目的呢?
10、简述中国制造原子弹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