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主体责任的通知
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
主体责任的通知
渝经煤安〔2008〕12号
各产煤区县(自治县)煤炭监管部门、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
2008年是我市按照党的十七大所作出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的一年;也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推进安全生产在持续稳定好转的关键一年。为认真贯彻全国和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强化煤矿安全生产责任,确保2008年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各项目标的实现,现就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主体责任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
近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区县(自治县)煤炭监管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煤矿安全工作不断得到加强。通过狠抓基础管理,加大安全投入,促使煤矿安全形势不断好转。去年,在全市煤炭产量同比增长355万吨、增幅达9.23%的情况下,煤矿事故起数减少31起,死亡人数减少36人,同比分别下降10.76%和10.08%。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在2006年创出历史最好水平的基础上,继续稳定好转。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影响我市煤矿安全的问题,主要是生产力水平低下、设备条件不高、员工素质较差、基础管理薄弱等。目前,包括部分国有大矿在内的多数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仍然相当薄弱,在防范伤亡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方面,没有十分的把握。一些单位干部作风不扎实,现场管理不到位,防范措施不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长期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因此,必须提高对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抓好煤炭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安全生产领导体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大力夯实煤矿安全基础,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全面达标,促使煤矿企业法人代表、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素质达到安全生产要求,从而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减少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确保2008年煤矿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之内。
二、落实责任,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一)各区县(自治县)煤炭监管部门、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要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运转顺畅、管理到位的要求,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加强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调整充实煤矿专业人员,保障监管机构的办公经费和工作条件,形成对本级政府负责,受上级部门监督、指导的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其中,年产量100万吨以上产煤区县(自治县)必须在煤矿监管部门配备总工程师,其他区县(自治县)煤矿监管部门要明确一名技术负责人。煤矿安全监管任务较重的区县(自治县)要建立专职煤矿安全行政执法队伍,明确行政执法责任并赋予与其行政执法责任相适应的法律地位,切实加强安全监管。
(二)各区县(自治县)煤炭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煤矿安全监管职责,根据国务院和市政府的规定及本级政府的要求,制定履行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工作规划,加大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切实把煤矿安全监管职责落到实处。重点加强对本地区煤矿安全进行日常性的监督检查,按照国务院特别规定检查和依法查处所辖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做出现场处理或实施行政处罚;监督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并组织复查;依法组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负责组织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参与煤矿事故调查处理;对煤矿职工培训进行监督检查。
(三)各区县(自治县)煤炭监管部门要建立工作通报和信息交流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重点督查和专项督查,对各煤矿企业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及时纠正和处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杜绝重复执法和“一事两罚”,提高执法实效。
(四)各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煤矿安全生产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企业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加强技术、设备、工艺和现场管理,保障安全投入,严惩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所有煤矿企业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矿,必须按照国务院《特别规定》的要求,认真、全面、彻底排查安全隐患。存在重大隐患的要坚决停产整顿,并落实整改内容、资金、期限、下井人数、作业范围,明确整改责任人,确保整改到位。
三、夯实基础,不断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一)完善矿井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矿井设立矿长,安全、生产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技术副矿长,总工程师)等安全管理人员。全市所有矿井技术负责人在2008年底前必须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中专(含中专)以上学历;新建矿井投产前,矿长、安全、生产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必须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中专(含中专)以上学历;所有煤矿矿级管理人员在2010年前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中专(含中专)以上学历。煤矿矿级管理人员必须有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其中矿长还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岗位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生产、辅助单位要配齐具有相应安全生产管理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
(二)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各区县(自治县)煤炭监管部门、各煤矿企业都要按照安全生产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一是基础规章制度。要全面清理现行的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规章制度和规程,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结合当前工作实际,进行修订和完善,适应安全生产需要;二是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各区县(自治县)煤炭监管部门、市能源投资集团要建立至少每月一次、煤矿企业建立每周至少一次的煤矿安全生产例会和定期安全办公会议制度,专门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会议决定事项要明确责任,形成纪要,并在下次会议检查落实,留有记录;三是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各地监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煤矿安全执法检查,煤矿企业要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其中年产量6万吨及以上矿井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不少于5人,确保每班都有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在井下检查督促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其他矿井确保每班都有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在井下检查监督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整改。特别是煤矿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矿长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检查,生产、辅助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负责随时进行隐患排查。煤矿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对查出的重大隐患,按照国务院第446号令的规定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员,限期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按规定由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组织进行验收。每季度向区县(自治县)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辖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交隐患排查整改书面报告;四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企业法定代表人每月下井不得少于3次,矿长每月下井天数不少于12次,生产、安全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5次。井下每班必须确保至少有1名矿级管理人员在现场带班。带班人员要做到与工人同下同上,深入采掘工作面,抓安全生产重点环节,加强现场管理;五是现场管理制度。煤矿要严格落实井口检身制度,严禁人员酒后或带火种等下井。要建立各生产、辅助单位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必须坚持作业现场跟班,加强现场检查和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从严查处“三违”现象。现场存在安全重大隐患时要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存在险情时必须立即将人员撤出到安全地点,并及时上报。
(三)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一是要建立技术管理体系。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技术负责人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工作负责。矿井设立技术管理机构,年产量6万吨及以上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2008年底前配备采矿或通风、地质或测量专业技术人员。其余矿井在2010年前配备采矿或通风、地质或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在规定期限前未配足专业技术人员的矿井应与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二是要加强技术基础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矿井灾害预防计划,加强矿井灾害预防工作。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规定绘制矿井相关图纸,图纸要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并与实际相符,年产量6万吨及以上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每半月要实测填图一次,其余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每月要实测填图一次,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送相关图纸。对矿井地质情况、开采情况、周边矿井采空区情况等要由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分析,针对性的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并形成完整的技术基础资料。严禁超层越界开采;三是确保矿井生产系统完善可靠。矿井和采区生产布局科学合理,所有矿井回采工作面采用正规壁式采煤方法,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按《煤矿安全规程》第五十条规定执行;矿井的采掘工作面数量按《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十八条规定执行。
(四)加强矿井“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并落实“一通三防”专项措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每月制定配风计划,每旬组织1次对矿井全面测风,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随时测风,严禁采掘工作面微风或无风作业。对风门、局扇等设施明确专人看管和维护。所有矿井必须安装瓦斯监控系统,并确保传感器安装符合规定,系统完好,监控有效。采掘工作面要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工,及时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情况,杜绝超限作业。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必须落实“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掘进工作面实现“三专两闭锁”。矿井按有关规定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并保证有效使用。开采自然发火煤层必须落实综合防灭火措施。所有矿井都要建立防尘系统,落实综合防尘措施。
(五)加强矿井水害防治的技术管理。要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十六字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没有按照政府要求完成水害调查的煤矿,要立即停产整顿,受水威胁的矿井和区域必须建立探放水队伍,配齐探放水设备。技术负责人每季度组织一次对矿井水情调查,查明矿井和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水害防治的专项措施。
(六)加强现场的顶板管理。井巷推广使用锚喷支护,回采工作面推广使用液压金属支护,金属支护的掘进工作面要使用前探支护,支架间要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具体在作业规程中明确。2008年底前,所有巷道淘汰木支护,采高在0.6米以上,煤层倾角在45度以下回采工作面采用金属支护。严禁无支护从事采掘活动。
(七)加强矿井机电管理。建立设备定期查验、检测、维护、保养和检修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电气设备失爆,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完善供电系统和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实行双回路供电,定期检修供电线路、设备,保证矿井用电安全。
(八)加强爆破材料和放炮作业的管理。建立健全爆破材料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爆破材料的储存、运输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严禁使用非矿用安全型炸药;保证矿井爆破材料“领、用、销”的数据记录真实、一致;煤矿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煤矿井下爆破作业规程》,坚持“一炮三检”(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分别检查现场瓦斯,瓦斯超限停止操作)和“三人连锁”(班组长、瓦检员、专职放炮员三人共同认定后,才许放炮)放炮制度。
(九)加强作业现场劳动组织管理。煤矿必须严格按核定能力组织生产,实行科学的定额定员管理,严格控制入井人数。建立井下人员管理系统,推广应用井口视频集中监控装备,实时掌握井口人员进出情况。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全市煤矿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是确保完成2008年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各项目标的重要保障,各区县(自治县)煤炭监管部门、各煤矿企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严格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OO八年一月三十日
第二篇: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天然气初装费管理的通知
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天然气
初装费管理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天然气行政主管部门,重庆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凯源石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中梁山煤电气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渝川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各区县(自治县、市)天然气公司:
《重庆市天然气管理条例(修订)》于2006年3月31日经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自5月1日起施行。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天然气初装费管理,促进重庆市天然气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经与市审计局、市监察局研究,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重庆市经济委员会作为全市天然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市天然气初装费(以下简称“初装费”)筹集、管理及监督使用,各区县(自治县、市)天然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初装费筹集、管理及监督使用。
二、初装费是依据《条例》收取的天然气工程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天然气调压箱及其前端的天然气输气管道、储气站、配气站及与生产直接相关的管理设施等天然气工程建设、改造。
三、各天然气公司必须严格执行物价部门确定的初装费收费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提高初装费收费标准或减免初装费。
根据市政府相关规定,需要减免初装费的,天然气公司须报送市经委审查批准。
四、各天然气公司对用户交纳的初装费必须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不作为经营性收入。
五、使用初装费必须经天然气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批准。按工程项目投资额度,实行分类管理。
投资在100万元以下的,天然气公司书面报告主管部门审批。
投资在100万元及以上的,天然气公司须编制项目建议书,报主管部门审批立项;批准立项后,天然气公司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工程概算报主管部门审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主管部门在立项审批时确定是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管部门在受理天然气公司书面的天然气工程项目立项申请或初步设计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审查符合国家和我市规定条件的予以批准;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并书面说明理由。
六、每年一月底前,天然气公司书面向主管部门报送公司当年工程建设项目、初装费使用计划。七月底,结合计划执行情况,报送中期调整计划。
凡未列入计划和调整计划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审批。特殊项目需专题报告。
七、各天然气公司要在每季度的第一个月15日前,将上季度公司财务报表和初装费的征收、使用、结余情况报送当地天然气行政主管部门。在1月15日前,将上使用初装费的项目投资计划实施完成情况和初装费征收、使用、结余情况书面报送主管部门和同级审计机关。各区县(自治县、市)主管部门在1月25日前将当地上初装费征收、使用、结余情况报送市经委备案。
八、重庆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括所属子公司)、重庆凯源石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中梁山煤电气有限公司、重庆市渝川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使用初装费建设的天然气工程项目报市经委审批,并按第五、第六、第七条规定,向市经委报送工程建设、初装费使用计划和调整计划、工程项目执行情况、财务报表和初装费征收、使用、结余情况。
市经委环资处具体负责初装费管理和使用初装费建设天然气工程项目的承办审批工作。
各区县(市)天然气公司使用初装费投资的工程项目,由当地主管部门按本通知要求进行审批。
九、天然气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初步设计、施工设计、施工、安装必须由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并严格按照国家、市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招投标规定实施。
十、在天然气工程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对工程施工、监理、工程进度及初装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初装费的合理使用。
十一、利用初装费的工程项目竣工后,天然气公司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按规定转入固定资产和正式投入使用。主管部门也可委托天然气公司组织验收。
天然气公司要严格按照规定实施竣工决算审计,对工程验收和决算审计等资料要按规定存档,并报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十二、市经委会同市审计局每年定期组织对天然气公司初装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检查。
十三、请各天然气公司按照市经委《关于加强天然气初装费管理的通知》(渝经资源〔2002〕34号)和本通知规定,对2002年至2005年间天然气初装费的征收、使用、结余情况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材料连同附表报经当地县级天然气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签署意见后,在8月30日前报送市经委环资处。
重庆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其子公司)、重庆凯源石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中梁山煤电气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渝川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将自查材料连同附表,在8月30日前直接报送市经委环资处。
特此通知
第三篇:强化建设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
进一步强化建设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
重庆建工集团安全生产部部长 李海涛
摘要: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的组织者和出资方,对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建设单位在履行安全生产责任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强化建设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提出建议。
关键词 建设单位 主体 安全 责任
近年来,随着重庆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市场也在迅速扩大,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许多问题也随之突现。例如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费用投入不足,操作工人安全意识不强等。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动法律法规赋予企业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应当执行的有关规定、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应当具备的安全条件、应当执行的行业标准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落实到位,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这几年以来建筑施工企业在主体合法、设备设施、安全投入、机构人员、规章制度、宣传教育、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等共性部分“八个方面”和行业特殊要求(行业标准化)的责任得到了有效落实。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着重抓好建设单位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落实的迫切性。
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的组织者和出资方,在确定工程项 目的安全管理目标,签订安全生产合同和支付安全生产费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建设单位的建设行为不规范,也直接造成设计、地勘、监理和施工等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不规范。为此,针对当前建设单位在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时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强化建设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方面提出建议。
一、建设单位在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时存在的突出问题
1、在建工程项目的实施工程中,经常出现建设单位违反《建筑法》的规定要求,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擅自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施工资质的单位或个人施工;随意将应由一个施工单位完成的工程项目进行肢解发包或者将其中的分部分项工程指定分包单位。
2、建设单位以节约建设成本为由,对工程项目不按建筑市场的规范合理价格实行招投标,随意压缩工程项目的造价和施工工期,甚至不给施工单位支付安全文明措施费,导致施工单位进场后,盲目赶工期,催进度,从而忽视了安全生产防护措施的落实,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缺失,形成了事故隐患。而且,建设单位提供的安全文明措施费普遍偏低,多数没有在合同中单列,往往一并纳入工程报价中,不能得到完全落实。
二、强化建设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建议
1、加强对建设单位违法建设行为的监管和约束力度 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不仅应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更应对违法建设的行为进行查处,加强对建设单位违法建设行为的约束力度。
一是要组织专业的执法队伍,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凡发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强行施工的和未办理相关建设手续而擅自建设的工程项目应立即责令停止建设,对负责组织实 施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按照相关法规从严处罚。
二是对以不合理的价格实施工程招投标的建设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招投标过程的监管,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应立即制止,同时需建立起建设单位的诚信管理系统,对多次违规的建设单位,需采用行政手段予以严肃处理。
三是在建设工程监管过程中,对随意肢解发包工程项目或在工程项目中随意指定分包单位的建设单位,应及时予以批评指正。对经说服教育仍不改正的建设单位,需采取用行政强制手段进行处罚,从而维持正常的建设秩序。
四是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事故,除了追究施工单位责任外,也应当对建设单位是否履行了法定的安全职责进行调查追究。
2、加强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落实的管理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是用于工程项目实施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而必不可少的一项费用。建设单位应根据政府规定的支付费率,计算出该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并进行单独列支,而不能笼统的包含在工程招投标的总额之中。
在确定该项费用后,一般的做法是由建设单位支付给施工单位以外的第三方进行费用监管,缴纳至当地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站开设的财政专户,由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管。并且为了确保安全文明措施费能真正的用于工程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监管部门需在征求各参建单位的安全评价意见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打分评价,评价为合格的,将这笔费用从专用账户支付给施工单位。若评价不合格,则退还给建设单位。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评价为合格的,建设单位分阶段将这笔费用从直接支付给施工单位。两种方法的核心都是需要第三方进行安全文明措施费用的监管,重点一是支付的及时,二是投入的落实,才可能有效保证建设单位在安全文明施工费用的投入和施工单位的落实。
3、合理提高安全文明措施费用的取费标准
目前,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是重庆地区安全文明措施费用的取费只占到分部分项工程费的2-3%左右,普遍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要施工单位达到现场合格标准,这点安全费用的投入是完全不够的。建设单位用很少的费用就将安全施工的责任大部分转嫁给了施工单位,这对施工单位来讲就显失公平。
建议在法规或制度上规定,建设单位编制工程概算时,该项费用不得低于工程总造价的10%(或更高),以保证安全费用的足额投入,然后再按照工程的具体实施情况与施工单位进行按实结算。而且建设单位的招标过程中应公布此项费用的计价标准或金额,不纳入投标报价中。有了足额的安全费用做保证,才能促使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达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发达地区施工现场的水平。
4、加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综合评价管理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随时处于受控状态,应对工程项目的四个阶段(基础、主体、断水、装修)实行安全生产综合评价。通过量化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每个阶段单项打分,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对综合评价达到合格以上等级的,准予继续施工。对达不到合格等级的,则要停止施工并进行整改,同时对参建的各个单位进行通报,找出不合格的原因,是安全措施费用问题就督促建设单位负责,是施工单位工作问题,督促施工单位整改,促使参建各方能形成合力加强管理,从而确保 工程项目的生产安全。
5、建立建设单位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
目前,施工单位已经严格执行了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有效地减少了施工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带来的社会风险。为了规范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引导建设单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减少由违规建设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议对建设单位也执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
建设单位在办理每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手续时,预先在专用账户存入一定金额的风险抵押金,其额度可视工程规模的大小制定缴纳比例。从而通过对费用的监管,督促建设单位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促使建设单位的思想观念由“重质量轻安全”向“质量安全并重”进行转变。
6、加强建设单位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生产监控方面的责任。
高大模板工程、高大脚手架工程、深基坑工程、超跨度钢结构等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单位一旦疏忽大意或未认真落实相应的防范事故的措施,非常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和社会影响。建设单位作为工程的投资方,有义务保证所建设的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更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建设单位不够重视安全生产,其存在的一些违规行为对事故的发生产生了间接作用。
在目前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度设计上应进一步增加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的安全责任,尤其是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 监管主体责任,特别是方案实施时的初始验收、过程中的监管等,对发挥其主导地位的作用,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有了规定的职责,建设单位将不得不主动去选择有实力的施工、监理单位参与工程建设,主动投入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并检查督促其使用情况,主动督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抓好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这将使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群死群伤事故将得到有效遏制。
三、结束语
以上内容就如何强化建设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谈了几点建议,落实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将有助于提高建设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督促其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
当然,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不仅仅只是依靠建设单位就能顺利完成的。还需要监理、施工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还需继续完善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管理制度。只有认真落实了参建各方的安全主体责任,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不断提高我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实现平安重庆的建设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联系电话:63507473 *** 6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强化煤矿企业主体责任的
关于进一步强化煤矿企业主体责任的
通 知
为切实巩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成果,进一步明确煤矿企业生产经营主体地位,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根据省厅《关于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年”活动的通知》(晋煤安发[2012]1号)文件精神,市局决定在2012年继续在全市深入开展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发展理念,深入开展 “基础建设年”活动,按照“以责任落实为重点,事故预防为方向,规范生产为保障,科技进步为支撑”的工作思路,严格落实煤炭主体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煤矿企业的主体责任,全面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加大安全基础投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全面加强矿井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业务保安,层层落实全员安全岗位责任,建立“责任落实、基础扎实、投入到位、管理规范”的企业安全保障体系,为实现“全面安全、本质安全、持久安全”的工作目标提供基础保障。
(一)主体企业工作目标
参与我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煤炭主体企业,下辖煤矿有两个及以上时,要在我市成立分公司,并实现“五到位”:
1、班子配备到位。要配备总经理、安全副总、生产副总、机电副总、总工程师;
2、机构设置到位。至少要设置安全监管部、生产技术部、通风部、调度室。
3、资金投入到位。按照有关规定足额提取使用安全费用。
4、各项制度到位。做到制度健全落实到位。
5、重要岗位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到位。
(二)煤矿企业工作目标
建立以煤矿为基础,以矿长为核心的安全生产建设管理责任体制及责权利相统一的有利于煤矿安全发展的经营机制,并达到“十要求”:
1、矿级领导配备齐全。按照要求配齐“六长”及若干副总工程师,矿长必须有人财物的支配权。
2、煤矿“六长”由主体企业提名,经县局考核任命,报市局备案。
3、机构设置完备。至少要设置安全科、生产(技术)科、通风科、机电科、地测科、监控室、调度室。安全科要配足专职安全员,确保每个采掘工作面每班有一名安全员;通风科下设通风队;地测科下设专门的探放水队伍。
4、特种作业人员按规定配备到位。
5、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煤矿企业的基本制度。
6、建立和完善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总工程师负责落实安全技术管理,严把技术措施、作业及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执行等重要环节,依靠“科技保安”和“人才兴矿”。
7、基础工作扎实。要按照有关规定配齐各种图纸,并及时交换;有正规的采掘计划;有详实的水文地质报告;有符合实际的作业及操作规程。
8、现场管理到位。要以质量标准化为抓手,做到各项现场管理工作井然有序、规范标准。
9、建立稳定的企业干部职工队伍。
10、建立煤矿辅助救护队,并经常演练。
三、工作任务
(一)健全完善责任体系和管理体系
严格落实煤炭主体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及所属煤矿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一岗双责、层层负责”的管理机制,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协助主要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责任。要全面推行业务保安,强化企业岗位安全责任制。要以全员业务保安为核心,建立健全企业岗位安全责任制,突出建设和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管理。通过推行业务保安,把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职工。
(二)健全完善各项基本制度
煤矿企业要进一步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以下十八项制度。(1)安全例会制度;(2)安全生产自检制度;(3)岗位生产责任制;(4)矿级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制度;(5)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7)隐患排查治理制度(8)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9)风险抵押金制度;(10)群防群治制度;(11)煤矿劳动用工管理制度;(12)安全与工效挂钩的奖惩制度;(13)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14)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15)事故应急救援制度;(16)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监控预警制度;(17)煤矿班组建设制度;(18)安全举报制度。
(三)落实矿级领导带班责任
煤矿企业要认真落实矿级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带班备案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明确带班领导职责、权力和任务,带班领导要加强对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现场指导和监督,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带班领导要切实做到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保证煤矿24小时有矿级领导带班。
(四)加强煤矿班组建设
煤矿企业要加强煤矿班组建设,按照煤矿班组建设“要把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班组、要把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班组、要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落实到班组、把安全防范技能落实到班组、要把党和政府对煤矿工人的关怀落实到班组”等“五个落实”的要求,积极推进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工作。要强化区队长和班组长岗位安全责任和权力,赋予其对现场安全管理的决策权和指挥权,有权制止和处理职工违章作业、抵制上级违章指挥,有权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工停产撤人命令,并组织井下人员安全有序撤离。
(五)突出瓦斯治理和水害防治
要紧紧抓住“治瓦斯、摸清水”两大重点,组织实施瓦斯和水害治理攻坚行动,制定实施方案,重点加以推进,切实提高煤矿瓦斯和水害防治的科学化水平。一要加强灾害治理基础管理。按照《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认真组织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要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开展抽采达标评判;开展煤矿水文地质和老空区普查,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强化探、掘分离管理。二要健全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要建立专业的瓦斯抽采机构和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配足配强满足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健全“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到年底,50%以上的生产矿井达到要求;加快建立“探测超前、预报准确、防治达效、管理到位”的煤矿防治水工作体系。在水害防治上,要遵循“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综合探测程序,不断改进单一的探测方法,将勘探与问探(水文地质调查)相结合、将物探与钻探相结合、将水平探与立体探相结合、将水样化探(验)与征兆预探(测)相结合,有效提高探水的可靠性。
(六)提高煤矿安全标准化水平
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投入,积极组织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建设活动,实现全面达标、本质达标和动态达标。对已达到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矿井,要向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矿井迈进;对已达到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矿井,要向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迈进;新建、改扩建矿井,在竣工验收时必须达到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七)加强煤矿教育培训
煤矿企业要以职业教育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和全员培训为重点,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培训。一是要大力开展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对《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培训学习,特别要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不断增强煤矿职工灾害辨识、防范事故的技能和自保互保、自救互救的能力。二是要认真组织煤矿“三项岗位”人员参加安全资格培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三是要大力实施“十二五”专业学历提升工程,利用煤炭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资源,采取各种方式加大合作办学力度,积极培养煤炭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壮大煤矿安全人才队伍。四是要加强煤矿劳动用工管理,继续推行变招工为招生、先进校后入矿的用工模式,扎实推进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
(八)加强煤矿企业技术力量配备
煤炭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总经理、分管生产、安全的副总经理及总工程师)具有管理大中型煤矿的经历,并具有煤矿相关专业(指地质、测量、采矿、通风、安全、机电及运输等专业)中级以上职称。
煤矿企业“六长”的学历、职称必须达到素质提升工程进度标准的要求。
煤矿企业要配备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采煤、机电、通风、地质和测量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并在市煤炭局进行学历注册。配备人数具体要求为: 1、30—45万吨/年矿井不少于20人; 2、60—90万吨/年矿井不少于30人; 3、120万吨/年及以上矿井不少于50人;
(九)积极开展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要高度重视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以防治煤矿尘肺病为重点,积极贯彻“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的基本要求,切实加强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煤矿企业要认真落实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建立健全煤矿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和设置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十八项职业危害防治制度;要认真做好职业危害的日常检测和申报工作,严格执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要超前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实施防治煤矿粉尘、噪声、高温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工程,创造良好作业环境,积极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
(十)持续加大煤矿安全生产投入
煤矿企业要及时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煤矿主要负责人要保障用于安全生产、改善安全设备设施、配备安全防护用品、职工教育培训、特别是瓦斯、水、火等重大灾害治理专项资金的投入,并有效实施,确保煤矿企业达到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要加大安全科技投入,坚持“科技保安”战略。煤矿企业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健全安全管理技术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四、措施及要求
(一)严格落实安全监管主体责任
各县(市、区)煤炭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安全监管主体责任,把安全监管责任分解到每个领导、每个科室、每个岗位,严格落实煤矿“五人监管小组”的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层层负责的安全监管责任机制。
(二)严把煤矿复工复产验收关口
要把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做为煤矿复工复产验收批复的重要条件。
1、煤炭主体企业实现五到位,煤矿企业达到十要求。
2、安全质量标准化达到省级最低标准。
3、完成重大危险源评估工作。
4、通过通风能力核定;
5、“六大安全避险系统”按照规定时间建成并通过验收;
6、矿井上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
7、建设矿井揭露煤层后按照规定安装了安全监控系统,并通过验收; 8、2012年采掘计划通过县局审批。
9、煤矿“六长”经县局考核任命,并在市局备案。
10、煤矿从业人员素质达到准入标准,并且符合煤矿用工规定。
(三)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督检查
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煤矿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确保各类矿井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要按照“严标准、依程序、重细节、求闭合”原则,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煤矿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水平和效能。要加大打击处罚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严厉打击煤矿领域的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依法从严从重处理。对检查中发现应当依法责令停工停产整顿的煤矿,要下达停工停产整顿指令,明确整改内容和期限,依法实施经济处罚。要严厉惩处事故矿井。强化对事故矿井的查处通报、事故约谈、经济罚款和停工停产等主要惩处手段。通过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进一步强化煤矿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确保全市煤矿安全生产。
第五篇: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确保企业安全发展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参加全省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培训纪实
2010年11月1-2日,省安监局组织全省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生产培训会议,各地市州、县市级安监部门及全省行业内重点企业相关负责人参训。
培训会上,省安监局局长、党组书记别必雄与会并做了重要讲话,主要内容三点:一是客观分析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二是进一步强化措施,切实推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
培训会上,省安监局王升玉处长进一步解读了国务院23号令(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指出:企业发展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安全发展;安全工作要做到“三铁(即铁的标准、铁的面孔、铁的手腕)”,“四严(即严责任、严措施、严纪律、严问责)”。
培训的中心内容是:全面详细剖析省政府第339号令(即《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规定指出: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企业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执行国家、行业标准确保安全生产,以及事故报告、救援和善后赔偿的责任。主要内容如下:
1、具备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2、依法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的规定;
3、依法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指导、监督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4、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确保资金投入满足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按规定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积极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
5、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7、保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资金,依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取得相关上岗资格证书,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8、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依法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
9、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10、统一协调管理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11、依法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及时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妥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12、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预防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责任。
培训会上,省安监局其他领导还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工作,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