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营管理工作如何做好全行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之间的科学平衡
凝心聚力抓管理
求真务实促转型
-----运营管理工作如何做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科学平衡 根据董事长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的2014年我行“战略转型,提速发展 建设质量效益型现代化商业银行”的目标,要求全行牢固树立“效益、风控、和谐”三大观念,围绕战略抓落实,加速发展增效益,在继续深化转型发展的进程中防控风险,提质增效,全面开创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运营管理作为银行各项业务的基础平台,在操作风险管理中承担着过程控制的关键职责,是全行的服务支撑部门。我部将围绕”防风险、促转型、优服务”三大主题,按照“运营有序,保障有力,风控有效,服务有名”的总体工作思路,秉承“以人为本,技术领先,价值创造,科学布局”的运营理念,完善现代运营管理体系,强化集中管理,以先进的服务理念,完善的服务设施,扎实的服务管理、过硬的专业素质为提升服务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全行前台产品营销和客户服务做好保障支持工作,同时不断强化风险闸口作用,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努力实现运营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加快促进转型升级,筑牢科学发展机制。
一、充分认识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科学平衡的重要意义,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观念
银行是经营信用和风险的特殊行业,如何在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之间取得平衡是银行业的典型问题。业务发展应该是在控制风险前提下的理性发展,风险防范是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全面风险管理。加快业务发展是为了增强我们的抗风险能力,风险防范是为了保持业务健康持续的发展,因此在业务运行的同时,既要有效控制风险,又要确保提高业务发展速度,从而最终提升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商业银行的价值和收益直接体现在对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上。寻求保持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相对平衡,以最小的风险代价换取最大程度的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目标。
操作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之一,是指因内控、系统及运营过程中的错误或疏忽而可能导致潜在损失的风险,包括办理业务时出了差错、内部人员的作案、外部欺诈、各种系统发生的故障以及不可抗力等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具有分布广泛、涵盖全部业务、隐蔽性较强的特点,每一个业务点都是操作风险点, 每一名员工都是操作风险防范的第一责任人,任何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业务操作上的违规,都可能造成巨大的风险和损失。因此大家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责任的重大以及加强操作风险防范意识的重要性。要坚信风险的控制过程能给银行带来价值,引导全体员工树立对风险管理的认同感,真正意识到风险管理人人有责,使风险意识突破传统的部门界限真正融入全行各个部门、各级支行及每位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工作习惯之中。
我行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与农信社时期较为单一的业务种类不同,产品业务种类不断推陈出新,各种新系统、新设备也不断上线,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也相应随之更新,提高操作风险防控水平刻不容缓。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行柜面业务操作不断规范,内控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会计核算质量逐步提高,但是违规操作仍时有发生,部分内勤员工操作风险意识有待加强,业务操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内控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发展业务的同时要以风险防控为底线,加强对风险防控的重视。
二、加强内部管理,实现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的科学平衡
(一)推进现代化营运系统建设,为全行战略转型提供保障技术支持
在稳定发展业务的基本要求下,以资金结算、现金清分、对账、事后监督、会计档案、集中授权六大中心建设为基础,积极引用信息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创新各项运营管理工具,对全行运营条线的作业授权模式、风险管控模式、支持保障模式、基础管理模式等进行全面的整合和再造,逐步实现“网点全面受理,后台集中处理”的业务处理模式总目标。目前资金结算、现金清分、对账、事后监督、会计档案五大中心运行有序。2014年继续推进资金结算中心、现金清分中心、对账中心、事后监督中心优化工作,重点推进集中授权中心建设。其中集中授权中心要在第一阶段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运行情况,及时对系统进行优化,完善授权流程和中心管理规范,开展第二阶段建设工作,实现在全行所有网点上线运行。同时,后督系统要根据授权中心需求配套调整后督系统规则引擎,进一步优化后督风险防控体系,扩大风险防控覆盖面,提高风险识别精准度,促进风险防控体系的稳健运行。
六大中心建成后将做到作业集中、监督集中、授权集中,实现前台前移,后台提升,建立现代化的运营管理体系,把“依靠科技支撑,搭建安全高效平台”落实到位,全面推进网点转型,进一步强化风险闸口作用,把操作风险降到最低。强化集中管理,加强后台服务,将非营销及服务职能逐步整合到中、后台集中处理,发挥前台产品营销和客户服务功能,减轻前台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网点员工从目前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能够集中精力进行营销工作;加强与客户的联系,避免客户流失,深度营销,向优质客户宣传我行的新产品,全身心的为客户服务,促进我行前台业务的发展。
(二)强化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实现风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1.整合流程,建设完善内控制度体系。根据我行柜面业务开展情况,及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会计核算制度,同时根据检查及事后监督及时了解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对相关制度未能覆盖的业务盲点进行归纳梳理,修订、完善和制定相关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岗位制度和操作规定。
为统一各项业务处理流程的规范性、客户体验的一致性,为柜员操作提供统一指导,努力实现柜面会计工作制度化、流程化和规范化,由总行运营管理部牵头,根据条线分类、业务属性等划分业务流程类别,编写全行《柜面业务操作手册》,建立编写团队,制定编写方案,于2014年底完成会计业务操作手册的编写,印制成册发至各网点,组织全行员工学习,实现柜面员工办理业务有章可循,防范风险有据可依。
2.加强对业务流程关键点的控制。提升后台运营控制力度,完善流程管理、系统控制、视频监控和现场监督等多种内部控制手段的配合使用,依靠科技支撑,减少现场检查,加强非现场检查,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对全行业务的实时检查监督,建立切实有效、相互制约的动态监督机制,全行会计检查要从传统事后现场检查向事前辅导,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转变。
3.完善基础业务管理。加强高风险业务交易流程控制,对助农取款等代办业务、大额资金交易、账户变更、存单(折)挂失等高风险业务的真实性、准确性、合规性,授权人员必须严格审核。健全对业务印章、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建立领用、交接、作废、销毁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4.加强对重要岗位员工的行为管理。全行各级会计条线员工,尤其是一线柜面员工,工作性质和内容较为敏感,是风险高发地,要加强对员工异常行为的监督和检查,防止内外勤员工相互串通作案;二级支行行长严格执行行长“五个一”制度,加强内外勤沟通协调,重点关注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员工“八小时”内外的行为。
(三)加大检查辅导频率和力度
2014年检查辅导工作将以辅导为主,检查为辅,着重开展基层调研,采取分片辅导的方式,全年组织多项会计辅导工作。在方式上采取网点自查,一级支行常规辅导,专项辅导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依靠科技手段,提升后台运营控制力度,创新检查辅导方式,减少现场检查,加强非现场检查,从传统事后现场检查向事前辅导,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转变。内容上针对重点业务、重点岗位,结合2014年度会计规范化操作流程编写任务,按季度落实辅导计划,在基层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规范操作流程,全行统一要求,达到业务操作规范化、流程化。加大对一级支行、委派会计和柜员的考核力度,以增强其履职尽责、合规操作的意识;充分发挥一级支行检查辅导功能,督促各一级支行制定2014年会计检查辅导计划,重点加大对一级支行考核力度。检查辅导重效果而非处罚,实施差错整改后续“回头看”制度,建立检查、辅导、整改、规范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内勤员工综合素质
一是实施等级柜员管理制度。为提升网点营销能力与产能,规范柜员管理,提高柜面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快柜面操作人员队伍的建设,2014年将在全行实施星级柜员管理制度,逐步将员工业务量考核、服务质量考核与营销任务考核有机整合,努力实现网点功能从操作处理中心向营销服务中心转变,柜员结构从业务操作型向营销拓展型转变,增加员工的正面积极因素,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风险合规意识,为全行战略转型夯实基础。
二是严把入门资质,实施柜员上岗资格制。为确保柜面员工服务质量,所有内勤员工均需参加人民银行组织的反假货币资格考试和行内的内勤员工上岗考试,考试合格通过,持双证方能上岗临柜,对考试未通过的员工予以待岗学习,坚决确保柜面员工业务素质达标,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是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提升业务技能。2014年计划继续在全辖范围内继续举办业务技能竞赛,在前两届比赛的基础上,对竞赛内容、方式、参赛人员、奖励范围进行调整优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员工岗位练兵活动的开展和业务技能的提高。并积极选拔我行点钞能手参加人民银行组织的点钞技能竞赛,实现纵向横向全面的比较,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技能。2014年技能竞赛计划于1-3月份做好准备工作,制定竞赛方案,落实场地、竞赛用品,4月份下发预通知,7月份举行全行业务技能竞赛。
四是加大业务培训学习力度。依托“紫金课堂”和在线考试系统,结合年度会计重点工作,开展运营条线会计操作风险及规范方面的相关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促使会计人员树立起良好的会计内控意识,掌握会计规范化处理流程。
五是开展内勤积分制考试,促进员工常规化学习的积极性,在2013年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积分制考试形式,采取在线考试和现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充丰富题库内容,目前题库已经扩充至3000题下发全行内勤员工学习,充分调动员工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员工学习的常态化。
四、优化柜面服务,全面推进标杆网点建设工作,抓好柜面限时服务承诺
网点柜面是我行对外的窗口,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我行的社会形象。为推进全行网点转型发展,提升柜面服务质量和效率,塑造我行服务品牌,根据总行开展标杆网点建设的要求,我部将积极配合,协助此项工作的开展,具体措施如下:
(一)围绕“为客户着想、让客户满意”的服务宗旨,以改善客户体验为导向,深入研究标杆网点建设内容。抓好柜面限时服务承诺工作,2014年将按照“全面推广、区别实施”的原则,着力研究和梳理柜面服务流程,结合柜面会计业务常规检查、“神秘人”检查和标杆网点验收等措施,持续优化,加强考评,不断推进柜面限时服务承诺的有效实施,并以此促进标杆网点建设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全行网点的转型发展战略。
(二)差异化推广综合柜员制度。结合星级柜员管理,在全行范围差异化推广综合柜员制,逐步将员工业务量考核、服务质量考核与营销任务考核整合成有机体系,促进网点柜员向营销型转变。我部通过结合星级柜员管理,在全行范围差异化推广综合柜员制,根据运行情况,结合网点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推行实施方案,由总行进行上门辅导,逐步将员工业务量考核、服务质量考核与营销任务考核整合成有机体系,促进网点柜员向营销型转变。计划一季度出台综合柜员差异化推广方案,完成推广目标的20%,二季度完成综合柜员制度推广目标60%,三季度完成综合柜员制度推广目标,四季度结合星级柜员管理,规范运行综合柜员制。
(三)在全行柜面设臵柜面服务评价器。为强化柜面服务管理,提升柜员服务意识,了解客户对我行柜面服务满意度,将在全行柜面设臵柜面服务评价器,结合服务评价器使用和客户反馈情况对柜员服务进行客观、公正的测评,不断增强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第二篇: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
一、认真贯彻我行“强化风险管理,坚持稳健经营”的经营方针
银行必须以“利润”为中心和追求的最终目标,这与把规模的简单扩张以及一时的、不经将来风险冲减的“高额利润”作为追求的目标是有原则和本质区别的。银行的利润必须经过风险的调整才是实际的利润,体现了银行“既承担风险也要赚钱”的基本经营思想。不应以远期的风险换取一时的、当期的繁荣,其盈利必须能够始终覆盖所承担的风险,唯此才可以实现业务持续的发展。
二、正确估测信贷业务的成本,力争实现利润最大化。
将风险带来的未来可预计的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直接对当期盈利进行调整,衡量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并且考虑为可能的最大风险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益,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与银行最终的盈利目标相统一。
三、选择符合我行发展需求的优质客户
不知道的情况是最坏的情况,因此要选择信息透明、合作意愿好的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抵押担保不应是贷款决策首要的考虑,因为银行不是当铺,银行一定要着眼对借款人本身的资信和企业行业情况的深入调查和分析。积极地通过“战略贷款”、“交叉营销”等手段扩大有效业务。
第三篇:银行房地产贷款业务如何做好风险控制
银行房地产贷款业务如何做好风险控制
银行房地产贷款业务如何做好风险控制?细想问的还真是精妙啊,平台和开发贷,如果是前者,风险与地方财政挂钩。如果是后者,风险与自身经营能力和行业风险挂钩。不过二者有一个共同的很大的影响因素——土地出让市场。而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市场有是同生共死的…果然是风险共存啊。但是平台贷实在不行,中央政府再放一次,同意展期就是了,反正银行都是他们开的。
一、开发贷的风险控制
在分析银行房地产贷款业务如何做好风险控制时,目前开发贷的风险是行业风险,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开发贷往往是集中管理,一级分行新增非常困难,要抽贷?接着就是不良。所以当前主要手段是,更好的地块的开发贷去替换原有未结束的开发贷,同时压缩余额。别的办法真的很难,你说打包卖掉,很难,很多渠道对开发贷是关闭的,发理财?万一爆了,有人闹事最后兜底怎么办?还不是一样惨。
二、平台贷的方式
1、表内靠包装。平台贷的特点在于肯定要被挪用,所以关键在包装啊。听党的话,跟政府走。2012年,强调文化产业。项目就往旅游啊,文化村啊上靠。十八大后李总理三番五次强调城镇化是个什么意思?棚户区啊,新农村啊。拆迁都能贷款了。
熊鹤龄是既具备全球500强背景又拥有北京大学学术研究经历的实战专家。
社会资历:担任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高级人才评荐中心高级咨询顾问,北京大学教育文化与品牌战略研究所战略发展部副主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EMBA班特聘教授。
企业资历:曾先后在HP、深圳西风信息产业集团、北京春雪财务集团公司等多家顶尖企业担任部门经理、人力资源事业部总监、集团副总裁、董事局秘书长职务。
2、纵观当前主要表外资管模式下的融资方式,非平台、非房地产、非信用属于主流。离开这三点的产品价格都高得没边儿,平台是受不了的。对于这种现状一是可以通过成立项目公司的模式规避名单制管理,银监是一季一通报,4月开始做,6月放款,二季度名单上去又如何?钱都下去了。二是通过发债解决,这对企业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是有一些专项债,比如棚户区专项的,对公司的要求没有别的那么高。三是发行专项票据,这就要求企业要有合适的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作为标的。
3、平台的问题,一是政策对平台的限制。二是专项资金管理难度大,挪用是肯定的。三是没有现金流,有时候财政又不兜底。就说用某块地的出让金给你还钱,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卖出去,卖早了肯定挪用,买晚了贷款有风险。四是缺乏第二还款来源,平台手里都是储备土地,根据国土部门文件储备土地只能供土地开发中心做抵押。我们做的任何努力都是为了解决上面这些问题。
所以,跟地方政府做生意,他们这么一说,我们这么一听,别往心里去…反正,他说给你听,你说给审查听,你让他出红头文件都是左手出给右手的。在审查之前,领导就已经决
定要做了…仔细想想,哪次做平台之前领导没喝过酒呢?
第四篇:浅析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与控制
关于信用卡管理的风险与控制
信用卡是由银行或一些专营公司,签发给资信状况良好的持有人用于购物消费、支付劳务费用,以及支取部分现金的一种特殊的信用凭证。所谓 “信用”, 既是指一种借贷行为,又是反映持卡人的信誉状况。所谓 “卡”,是一种塑料质地、便于随身携带、具有国际标准的卡片。信用卡的产生与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最早起源与1915年的美国。1952 年,美国加州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先进入发行信用卡的领域 , 确立了现代信用卡的模型。60年代以后,银行信用卡在美国和欧洲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信用卡以其特有的优越性,以取代现金和支票之趋势,正奔向整个世界。信用卡作为一种适应国际市场一体化要求的先进支付手段,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支付工具,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信用卡业务经营风险度也日益增加,违规、违纪、恶意透支案件屡屡发生,因此,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规范信用卡业务经营已成为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信用卡业务管理现状及风险。
由于电子化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开发和应用,信用卡的使用范围已不只限于本地、本国。使用行业则大到买房置地、旅游购物,小到打公用电话、乘公共汽车,都普遍采用信
第1 页 用卡进行支付结算。信用卡成了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全世界的发卡总量超过 15 亿张 , 年交易额超过 30,0110 亿美元。在美国 ,1990年全国持有信用卡数量已突破10亿张;香港发行信用卡数量超过100万张 ,平均每6人拥有一张信用卡;新加坡发卡量在1992年也突破了100万张。信用卡业务收入也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美国的十家最大的发卡银行,每年年均 3096 的纯收益来自信用卡业务,金额高达10多亿美元。
我国自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中国第一张人民币信用卡后,全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其他股份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各自的信用卡,作为县级金融机构,我县现有信用卡主要有:县工商银行的牡丹卡、县中国银行的长城卡、县建设银行的龙卡、县农业银行的金穗卡;从信用卡现有的种类看,主要为借记卡和贷记卡二种,从发行的对象来分,为个人卡和单位卡。到99年末全县四家县级银行发卡量已达到68154张,其中单位卡15360张,个人卡52794张,年末信用卡存款余额5583万元,信用卡交易量38585万元,其中:存、取现金20583万元,消费、转帐1800
2第2 页 万元。从现有信用卡业务的经营运作方式看,几家商业银行普遍采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其授权、授信环节仍由有关县级行管理。
信用卡作为一种高智能、高收益的新行金融产品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的缺点。我县商业银行近年来信用卡经营中,卡户恶意透支、冒用、冒领信用卡,内部人员违章操作等也屡禁不止,造成一定金融风险。因此必须切实加强信用卡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所谓信用卡风险管理,可简单定义为:信用卡经营机构在经营管理中对可能产生的风险采取的预防措施及在风险发生后采取的弥补措施。信用卡风险从其形成分析主要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因素二个方面。
(一)外部因素
1、冒用、冒领、他人信用卡,使用盗窃来的信用卡或以假身份证领取信用卡而造成的风险。
2、伪造、涂改信用卡,使用模仿印制或打制的信用卡、以特殊手段涂改卡面资料的信用卡而造成的风险。
3、利用银行卡及其机具欺诈银行资金的,而造成银行资金损失的。
4、持卡人恶意透支、失信透支,因持卡人的第3 页 破产、失业等原因造成无力还款,或持卡人故意不还款,造成发卡银行的经济损失。
(二)内部因素
1、我国信用卡业务自身不足
首先是产品的不规范性。我国目前所发的信用卡大部分属于“准贷记卡”,要求先存钱后发卡,且无透支免息期,不允许透支取现,对客户的吸引力很少,真正意义上的贷记信用卡不足1%。其次是经营的封闭性。我国的信用卡业务大都搞“大而全”、“小而全”,封闭发展,缺少与同业、与社会相关组织的协调合作,对社会分工的利用程度也不够。还有工作的分散性。由于信用卡是一个相对风险较高的行业,国外经营者往往以中心的形式进行集中的业务管理和运作。在我国则往往分散在某一级的多个分行管理,造成市场和政策的分割,风险控制难度增大。
2、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
从近几年发生信用卡案件来看,发卡银行内部管理中的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授权分散、密码疏于管理,部分发卡行未单独设立授权工作室,卡部所有人员都可以上机操作,造成授权岗专岗不专人,在第4 页 授权密码 管理上,尤其是卡部主管这一级密码常因各种原因,掌握在授权工作人员手中,透支授权一人包办,授权人员权利失控,更有甚者,个别授权人员违规操作,对“关系客户”采用先授权,帐单划到时才输入电脑的方式,逃避检查,听任一些单位将单位卡转为个人卡使用,形成企业多头开户、领现、逃避银行监督管理,也为公款私存、企业逃税、逃债创造了条件。设备、凭证的管理责任不落实、缺乏严密的管理体系,打卡机、写磁机、密码制作机未能落实专人负责保管、使用,为违法、违规者创造了条件。
3、人员混岗严重,违规操作屡禁不止 信用卡经济案件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混岗多、兼职多。信用卡规定信控、授权、清算、打卡不能兼职,但由于信用卡发展业务在县级金融机构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信用卡业务的高风险认识不足,同时人员配备未达到规定的最低限度,或因其他一些客观原因,较难回避这些兼职。因此,混岗、兼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卡部主任或业务骨干常常充当“万金油”的角色,哪个岗位空缺,就补那个岗位上,代班时的交接手续又不严密,缺乏监交。
第5 页
4、监督制度缺乏,部分人员法制观念不强 反映在内部复核不到位、事后监督机构不健全,外部监控力量不足,给个别法制观念不强人员有机可乘,出现了内部作案或内外勾结串通作案,发卡机构工作人员与外部不法之徒勾结利用电脑、电传、假卡、假票等等手段骗取银行资金,个别甚至成为经济案件的主角。
二、改善信用卡管理,防范信用卡风险的对策。
信用卡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其普及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基层商业银行,即要大力拓展信用卡的天地,不断推出新的信用卡品种,又要努力防范信用卡的风险,就需在信用卡业务的硬件设施、网络建设、内控管理上适应形式发展需要,根据集约化、规范化的要求,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 强 硬 件 设 施 管 理。
信 用 卡是 在 科 学 技 术 高 度 发 达 的 基 础 上,现 代 化 电 子 技 术 和 通 讯 手 段 在 金 融 领 域 的 结 合 体
。因 此,信 用 卡 的 发 展 和 使 用 缺 乏 必 要 的 硬 件 设 施 予 以 辅 助,其 后 果 是 可 想 而 知 的。在 使 用 信 用 卡 的 高 危 险 人 群 中 绝 大 部 分 都 是
第6 页 钻 信 用 卡 硬 件 设 施 不 完 备 的 空 子 而 形 成 恶 意 透 支 的。19 96年11 月,当 地 发 卡 机 构 实 现 同 城 联 网 后,恶 意 透 支 案 件 大 幅 度 下 降 就 是 对 加 强 硬 件 设 施 建 设、提 高 抵 御 风 险 能 力 的 一 个 有 力 证 明
。所 谓 信 用 卡 的 硬 件,就 是 辅 助 其 完 成 和 发 展 业 务 的 必 要 设 备。如 销 售 终 端(POS)、自 动 柜 员 机(ATM)等
。在 目 前 全 国 尚 未 联 网 的 情 况 下,大 量 普 及 和 推 广
P O S、A T M 这 类 现 代 化 设 备,不 仅 可 以 提 高 工 作 效 率,而 且 还 具 有 防 范 和 化 解 风 险 的 巨 大 作 用
:
1.将 主 观 判 断 为 客 观 识 别 所 替 代。目 前,手 工 受 理 信 用 卡 还 依 靠 对 照 持 卡 人 的 身 份 证 来 进 行 识 别,确 认 身 份。这 就 使 得 这 项 工 作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依 赖 于 工 作 人 员 的 主 观 判 断,而 这 又 取 决 于 其 本 人 的 工 作 责 任 心 和 个 人 综 合 素 质
; 存 在 着 很 高 的 随 意 性,这 也 是 形 成 风 险 的 主 要 原 因 之 一
。而 采 用 了 P O S、A T M 这 类 现 代 化 设 备 之 后,其 判 定 标 准 便 由 个 人 密 码 等 客 观 标 准 所 取 代
。不 仅 科 学、简 便、易 操 作,而 且 较 之 以 往 出 现 差 错 的 可 能 性 将 会 大 大 降 低。
2.可 迅 速 发 现 异 常 行 为
。在 极 易 发 生 风 险
第7 页 的 场 所 安 装 P O S、A T M 这 类 电 子 化 机 具,发 卡 机 构 可 以 通 过 这 些 设 备 迅 速 了 解 持 卡 人 在 这 些 场 所 的 用 卡 情 况。一 旦 持 卡 人 在 该 处 的 用 卡 笔 数 或 消 费 金 额 超 过 了 一 般 持 卡 人 的 限 度,发 卡 机 构 便 可 启 动 相 应 的 程 序,对 持 卡 人 的 行 为 加 以 认 定,必 要 时 再 采 取 相 应 措 施。如 果 有 了 电 子 机 具,即 便 是 在 全 国 未 联 网 的 情 况 下,也 可 发 现 异 地 持 卡 人 的 异 常 行 为
;当 地 发 卡 机 构 可 迅 速 通 知 异 地 的 发 卡 机 构,由 其 作 出 判 断。
利 用 硬 件 设 备 对 风 险 进 行 防 范,不 仅 可 操 作 性 强,而 且 方 便、准 确 易 管 理,是 对 风 险 进 行 防 范 的 重 要 途 径 之 一。
(二)练好内功、把住关口,对风险做到防微杜渐。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三项观念
一是“敌情”观念、防字当头,管好一本帐、一枚章、一箱钱。在重要岗位人员的配置上,要切准其思想脉搏,挑选出思想素质好、业务技能精、安全意识强的同志到关键山岗位。建立定期检查、定期轮岗制度。二是制度观念,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包括制度的修订、完善和执行,防
第8 页 止出现有章不循、无章可循的现象。三是帮学观念,相对于其它银行业务,信用卡还算是新业务,尚不为许多人了解,所以要在员工中开展学帮超活动,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这样做既有利于促进业务发展,可使员工自觉树立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自律观念。
2、扩大联网范围,控制信用卡风险。
信用卡发展与网络建设分不开,只有不断扩大联网的范围,才能有效控制信用卡风险。从上海一些电子化建设步伐较快的地区实践情况看,实行辖区内的电脑联网,资源共享,商户实现pos联网,从而有效地遏止了联网的恶习性透支、消费套现,并能够成功抓获冒用信用卡的违法分子。
(三)建立内外防护网,完善联手防范的监督体制。
1、内部联网应从二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信用卡部门内部,落实专人负责组织精干力量,确定各岗位的现任制,做到三项监督有着落,即:监督每日信用卡帐户的交易情况,通过对持卡人用卡规律的监控来防范和加强对透支的管理,监督商户的交易活动和资信情况,分析假卡、冒作卡的使用,确定有无内外串通作案的迹象,监督
第9 页 授权的操作流程,逐笔审核有无超权限、超限额,擅自对外授权,把好信用卡风险形成的这一最大关口。对各个岗位的现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细致的摸排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经办人员的目标现任制考 核工业结合起来,使信用卡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制度,从而把发卡关、打卡关、信用卡控制关、严格分级管理,落实授权权限,要检查中,必须突出重点,对重要岗位,如授权、打卡要确定专人专岗,并确定专人进行复核检查。另一方面在银行内部要联合稽审部门、会计出纳、安全保卫、电脑等部门,拟定详细提纲,落实“十查十看”,加强对重要岗位、密码使用检查,查处的结果作为考核该信用卡部门各级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并列入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的范畴之内。
2、外部防护网建立,必须考虑卡户网和商户网的建设。首先,在卡户市场的发展上,一方面不断扩大持卡人队伍,宣传介绍信用卡的有关规定和优越性,使其坚定对信用卡的信心。另一方面在卡户中以展一支信用卡业余监 督促联络队伍,注意搜集在信用卡使 用中发现的部题,抓好意见的收集、反馈和查处。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的信用卡经济案件是从持卡人反映的情况中侦破
第10 页 的。如已销户的卡户突然收到其帐户有大额资金的进出的对帐单,有的卡户帐户经常被冲帐或补帐,信用卡有效期被无故延长和缩短。某业务员办理存款经常发生短缺等都是存在问题的信号,因而来自信用卡最直接使用人的反馈意见必须认真对待,它是我们发现解决信用卡风险最直接的一个层面。其次,建立商户联防网,信用卡部门应从组织防伪培训,剖析经济案例,加强收银员管理,建立商户风险档案等四个方面来加强对特约商品的管理,确定总经理、财务部门收银员三层防护体系,收银员能够认识冒用特征,有效防止冒用、熟练鉴别真假信用卡,掌握对黑名单的处理方法,从根本上杜绝伪造、涂改、冒用、冒领信用卡在商户的使用。财务部门自觉加强与银行有无随意动用商户资金,漏付商户结算款,监督商户有无利用信用卡套现。
(四)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打击信用卡犯罪。
信用卡一旦发生恶意透支,风险就实际存在了,要有效地消除恶意透支,仅靠信用卡部门的力量是够的,必须联合公安、检查、法院等有关部门,以立法为保证,严肃刑法中“信用卡恶意透支以诈骗罪处”的法规,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
第11 页 决信用卡恶意透支这一老大难问题。由于形成信用卡风险的来源不同,所以风险防范的措施和方法 也是多种多样的。目前较为流行的风险转移法,是 采 用 投 保、提 取 呆 死 帐 准 备 金 等 方 式 来 消 除 风 险 所 带 来 的 危 害 和 损 失 的 ; 还 有 人 提 出 要 加 强 宣 传 工 作,从 严 打 击 信 用 卡 犯 罪,建 立 健 全 规 章 制 度 等 方 法
。而 且 , 这 些 方 法 也 确 实 在 实 际 工 作 中 发 挥 了 一 定 的 效 用,但 从 根 本 上 而 言,单 单 依 靠 哪 一 条 也 不 能 完 全 杜 绝 风 险,这 不 仅 是 业 务 本 身 的 性 质 所 决 定 的, 同 时 也 受 到 使 用 方 法 的 局 限
。因 此,要 想 最 大 限 度 地 控 制 风 险 的 产 生,必 须 将 各 种 方 法 综 合 运 用,发 挥 综 合 治 理 的 作 用
。另 外,随 着 业 务 的 发 展,防 范 手 段 的 不 断 提 高,持 卡 恶 意 透 支 的 手 段 也 在 不 断 发 展 变 化 着,正 所 谓 “ 道 高 一 尺,魔 高 一 丈”。因 此,我 们 必 须 在 实 际 工 作 中 不 断 探 索,随 时 把 握 犯 罪 动 向 并 制 定 出 相 应 的 措 施。相 信 我 们 在 工 作 实 践 中,会 不 断 找 到 更 多 更 好 的 风 险 防 范 方 法 来!总之,研究、加强信用卡的经营管理与风险防范,对规范发展信用卡事情业,提高资金利用率,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社
第12 页 会都应该关心和支持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
第13 页
第五篇:浅析企业业务外包风险与控制
浅析企业业务外包的风险与控制
——以物探培训中心为例
物探培训中心主要负责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员工培训项目的具体实施,履行集团公司赋予的国际化人才培训中心和物探技术培训中心职能,承担集团公司各类培训项目。为进一步做专、做强培训主营业务,优化用工模式,按照集团公司《关于促进业务外包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公司关于业务外包相关工作要求,中心将部分餐饮、住宿、会议服务、物业等项目进行了外包,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以物探培训中心业务外包工作为例,对业务外包各个环节风险及控制措施做一分析。
一、业务外包的内涵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整合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为了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竞争优势,将其非核心业务交由合作企业完成。
二、业务外包流程
业务外包流程主要包括: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审核批准、选择承包商、签订业务外包合同、组织实施业务外包活动、业务外包过程管理、验收等环节。
如图所示。
业务外包基本流程图
三、业务外包各环节的主要风险及管控措施
(一)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
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和业务外包管理制度,结合确定的业务外包范围,制定实施方案。
主要风险:缺乏业务外包管理制度,导致制定实施方案时无据可依;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未明确业务外包范围,可能导致有关部门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将不宜外包的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实施方案不合理、不符合生产经营实际或内容不完整,可能导致业务外包失败。
主要控制措施:
①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根据各类业务与核心业务的关联度、对外包业务的控制程度以及外部市场成熟度等标准,合理确定业务外包的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相关内容。
②严格按照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规定的业务外包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内容制定实施方案,同时确保方案的完整性。
③根据企业预算以及生产经营计划,对实施方案的重点内容 进行深入评估,包括选商、成本效益及风险、合同期限、外包方式、员工培训计划等,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二)审核批准
审核批准,是指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核批准业务外包实施方案。
主要风险:审批制度不健全,导致对业务外包的审批不规范或业务外包决策出现重大疏漏,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未能对业务外包实施方案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进行合理审核以及做出恰当判断,导致业务外包不经济。
主要管控措施:
①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的审核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查和评价外包实施方案时,应着重对比分析该项目在自营与外包情况下的风险和收益,以确定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②企业分管财务经营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参与重大业务外包的决策,对业务外包的经济效益做出合理评价,同时将方案提交领导班子研究、审批。
(三)选择承包商
选择承包商,是指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业务外包实施方案选择承包商。
主要风险:承包商不是合法设立的法人主体,缺乏应有的专业资质,从业人员也不具备应有的专业技术资格,缺乏从事相关项目的经 验,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甚至陷入法律纠纷;外包价格不合理,业务外包成本过高导致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存在接受商业贿赂的舞弊行为,导致相关人员涉案。
主要管控措施:
①充分调查候选承包商的合法性,是否依法成立、合法经营,是否具有相应的经营范围和固定的办公场所;是否具有相应专业资质和技术实力(包括其从业人员的履历和专业技能);是否具有企业市场准入手续。
②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因素,对业务外包的人工成本、业务收入、人力资源等指标进行测算分析,合理确定外包价格。
③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定的程序和权限,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招投标等适当方式,择优选择承包商,避免相关人员在选择承包商过程中出现受贿和舞弊行为。
(四)签订业务外包合同
企业签订业务外包合同时,应约定业务外包的内容和范围,双方权利和义务,服务和质量标准,保密事项,费用结算标准和违约责任等事项。
主要风险:合同条款未能针对业务外包风险做出明确的约定,对承包方的违约责任界定不够清晰,导致合同纠纷和诉讼。
主要管控措施:
①在订立外包合同前,充分考虑、识别出业务外包方案中的重要风险因素,通过合同条款予以有效规避或降低。②在合同的内容和范围方面,明确承包商提供的服务类型、数量、成本,明确界定服务的环节、作业方式、作业时间、服务费用等细节。
③在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方面,明确企业有权督促承包商改进服务流程和方法,承包商有义务按照合同协议规定的方式和频次,将外包实施的进度和现状告知企业,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有效沟通。
④在合同的服务和质量标准方面,应当规定外包商应达到的最低服务标准、要求及如果未能满足标准实施的补救措施及违约责任。
⑤在合同的保密事项方面,应具体约定对于涉及本企业商业秘密的业务和事项,承包商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⑥在费用结算标准方面,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合理确定外包价格,严格控制业务外包成本。
(五)组织实施业务外包
组织实施业务外包,是指企业严格按照业务外包制度、工作流程和项目实施计划,组织业务外包过程中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分配。
主要风险:组织实施业务外包的工作不充分或未落实到位,影响业务外包过程管理的有效实施,导致难以实现业务外包的目标。
主要管控措施:
①制定业务外包实施全过程的管控措施,包括落实与承包商之间的信息资料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机制,确保承包商在履行合同时有章可循。
②做好与承包商的对接工作,通过培训等方式确保承包商充分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同时保持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以便 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业务外包过程存在的问题。
③梳理有关工作流程,建立对应的即时监控机制,及时检查、收集、反馈业务外包实施过程的相关信息。
(六)业务外包过程管理
业务外包过程是指承包商持续提供服务的整个过程。
主要风险:承包商在合同期内因市场变化等原因不能保持履约能力,无法继续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导致业务外包失败和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承包商出现未按照业务外包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持续提供合格的服务等违约行为,导致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主要管控措施:
①在承包商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承包商的履约能力,对其履约能力进行持续评估,采取承包商动态管理方式,对承包商开展日常绩效评价和定期考核。
②建立即时监控机制,一旦发现偏离合同目标等情况,应及时要求承包商调整改进。对业务外包的各种意外情况做出充分预计,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制定临时替代方案,避免业务外包失败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而造成重大损失。
③切实加强对业务外包过程中形成的商业信息资料的管理,发现有确凿证据表明承包商存在重大违约行为,导致业务外包合同无法履行的,应及时终止合同,并指定相关部门按照法律程序向承包商索赔。
(七)验收
在业务外包合同执行完成后需要验收的,企业应当组织相关部门 或人员对完成的业务外包合同进行验收。
主要风险:验收方式与外包成果交付方式不匹配,验收标准不明确,验收程序不规范,使验收工作流于形式,可能导致企业遭受损失。
主要管控措施:
①根据业务外包成果交付方式,可以在整个外包过程中分阶段验收。同时根据业务外包合同的约定,结合在日常绩效评价基础上对外包业务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评价,确定验收标准。
②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如人事、财务、安全质量等相关人员,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承包商提供的服务进行全面审查和测试,确保服务符合需求,并出具验收报告。验收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立即报告,查明原因,视问题的严重性与承包商协商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
③根据验收结果对业务外包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做出总体评价,据此对业务外包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
企业实施业务外包,不仅可以降低经营成本,集中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然而,由于制定和实施业务外包过程中会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从而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仍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因此,充分考虑和分析影响业务外包的因素对利用外包优势,规避业务外包风险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