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的暂行办法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的暂行办法
(广东省教育厅2013年7月19日以粤教继〔2013〕2号发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规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和教师(以下统称“教师”)。
第三条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
1.参加培训班、研修班或者进修班;
2.接受远程教育;
3.校(园)本培训;
4.到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进行相关的继续教育实践活动;
5.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访问;
6.其他符合规定的继续教育方式。
第四条教师继续教育分为公需科目、专业科目和个人选修科目三类。教师每年应当完成累计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的年度继续教育任务,其中公需科目一般安排3天或18学时,专业科目一般安排7天或42学时,个人选修科目一般安排2天或12学时。
第五条公需科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登记学时。教师专业科目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登记学时。个人选修科目由用人单位审核学时。
第六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计划组织开展的教师继续教育活动,按项目规定的学习时间数计算专业科目学时。
第七条中小学教师参加经单位选派或许可的非教育部门举办的培训(不含公需课),按实际学习时间数计算个人选修科目学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加经单位选派或许可的非教育部门举办的培训,培训内容(如跟岗学习、下企业实践等)与其本专业相关,可按实际学习时间数计算专业科目学时。
第八条教师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的,凭所读院校出具的考试合格成绩单计算当年度学时。其中所学专业与从事的专业一致或相近的,按实际学时数计算专业科目学时;与从事专业不对口的,按实际学时数计算个人选修科目学时。
第九条教师通过经省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教师继续教育平台参加远程学习,其培训学时由网上学习系统自动登记专业科目学时。
第十条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备案认可的校(园)本培训,按项目规定的学习时间数计算部分专业科目学时(但原则上不超过专业科目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即14学时)和个人选修科目学时。
第十一条参加继续教育获取成果的学时折算:
取得以下成果的主创人员可计算全部完成当年个人选修科目学时:
1.论文。在公开刊号的刊物上发表论文。
2.著作。当年出版专著(具有ISBN号,非论文集、试题集类)。
3.课题。当年完成省级以上专业课题项目。
4.开发类成果。当年获得经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审定的课程、软件、设计等成果。
5.其他经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育教学成果。
上述成果的非主创人员,按百分之五十计算完成当年个人选修科目学时。
第十二条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学术讲座,按实际学习天数每天6学时计算当年个人选修科目学时。
第十三条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项目,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师(校长、园长),可登记为完成当年的专业科目和个人选修科目的继续教育学时。
承担教师(校长、园长)跟岗学习的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和教师(校长、园长)工作室主持人,按计划完成指导学员任务的,可计算12个专业科目学时和全部完成当年个人选修科目学时。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继续教育或人事师资部门)负责本区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的审核工作,学时审核与登记通过“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完成。
第十五条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审核登记实行“省、市、县(市、区)”三级管理,按“谁主办、谁审核”的原则审核学时:
1.省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省培”项目、省级培训机构开展的项目、省直属学校开展的项目的学时审核登记。
2.市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市培”项目、市级培训机构开展的项目、市直属学校开展的项目的学时审核登记。
3.县(市、区)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县培”项目、县级培训机构开展的项目、所辖中小学校开展的项目的学时审核登记。
第十六条教师参加“国培计划”项目培训,考核成绩合格的,由选送学员的地级市教育局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进行学时登记。
第十七条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审核结果按年度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教师继续教育学时按年度进行登记。跨年度安排的项目,可按该项目计划总学时分年度登记。
第十九条教师发现错登、漏登学时,可向学校或登记部门提出申诉,主管部门在接到申诉书30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决定,并答复申诉人。
第二十条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非教师系列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广东省教育厅负责解释,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4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办法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办法
为适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规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育部第7号令)、《省人民政府转发省教委关于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意见的通知》(鄂政发【1999】36号)、《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及“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要求,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对象为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及其它教育机构的教师(以下统称“中小学教师”)。
第二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与管理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由各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条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工作的业务指导及省本级集中培训学时登记工作。市(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负责本级教师培训学时登记,并对所辖县(市、区)教师培训学时登记与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抽查。县(市、区)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负责本级教师培训学时登记,同时对中小学校教师培训学时登记进行审查,建立本级教师培训档案。中小学校负责本校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及远程网络培训学时登记,受理校外培训登记,建立本校教师培训“台帐”。第四条 纳入学时登记的培训包括: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
2.各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或同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
3.中小学校组织开展的校本培训。
4.中小学教师参加提高学历层次(幼儿园教师参加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小学教师参加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中学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教育)的培训。
5.经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教育科研机构依据业务职能举办的集中培训。
第五条 本省范围内各级各类培训机构举办的集中培训须在年初向同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纳入培训计划;年终须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培训情况。各培训单位须在培训通知中标明培训学时并切实采取措施达到承诺的时间与标准。
中小学校依据学校教学实际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组织校本培训,校本培训计划报同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备案。
第六条 中小学教师参加集中培训结束后,由培训单位对培训合格人员据实发放“中小学教师培训学时登记卡”(以下简称“登记卡”)。“登记卡”是中小学教师在其任职学校申请登记学时的唯一依据,由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统一格式,各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印制,并根据各培训机构考核合格名册核发。“登记卡”遗失可向培训单位申请补发。第七条 国家级、省级培训的学时登记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培训业务管理机构转发的培训通知及学员“结业证书”为依据进行登记。
第八条 中小学教师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培训周期内须完成360学时的培训任务,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180学时。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须完成120学时培训,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60学时;在完成试用期培训任务后,应继续参加5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并完成规定的学时。班主任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培训者及培训管理者每年学习研修时间不少于72学时。
第九条 教师参加集中培训每天按6学时计算,不包括报到与返程时段;远程网络培训按照课程计划所设学时进行登记。
第十条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是记载教师参加培训活动的有效凭证,是教师考核、职务聘任、晋级、教师资格证书登记注册、年审的必要依据。《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由省教育厅统一制定标准格式,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印制发放给每位中小学教师,用于学时登记。
第十一条 中小学教师培训学时登记实行检查制度,由各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管理(培训)机构组织实施。培训周期结束,完成周期学时任务的教师,由各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在其《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上加盖“周期学时完成”专用章,由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管理(培训)机构验印。
第十二条 中小学校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将教师培训的原始资料、证明材料等纳入教师业务档案进行管理。
第十三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培训学时管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对违反规定、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者,视其情节予以严肃处理。
第十四条 附则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折算标准参考《省教委关于印发<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鄂教师【1998】024号)执行。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办法。
2.实行网络登录培训学时的,按网络管理系统授权的有关规定办理。网络登录的学时与“中小学教师培训学时登记卡”和《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登录的学时具有同等效力。
3.本省范围内的各类集中培训发放“结业证书”的,须在证书上注明培训学时。
4.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细则
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细则(试行)
时间:2013-4-22 下午 02:25:57 点击: 75
核心提示:请按文件相关规定,规范、准确折算学时。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细则(试 行)根据《四川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试行)》、《四川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川教师...请按文件相关规定,规范、准确折算学时。
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细则(试 行)
根据《四川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试行)》、《四川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川教师〔1997〕24号)和德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德市教师〔2003〕12号)及《德阳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使用《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德教人〔2008〕111号)的文件精神,针对我市教师继续教育实际情况,本着“规范管理,注重实效,切合实际”的原则,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细则。
一、登记对象及学时规定
1、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每学年完成不少于10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时间;新教师每学年不少于12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时间。
2、每学年规范性培训学时、灵活性培训学时各占50%(旌阳区教师培训中心规定:每学年听课不少于40节)。当年完成的继续教育学时超过规定学时部分的不得移做下年登记。
3、职员、工人、年满55岁的男教师、年满50岁的女教师须参加培训登记,但对学时任务不作要求。
4、学时统计时限为每年的9月1日至次年的8月31日。
二、登记的范围
1、规范性培训:
1)由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及以上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继续教育内容的培训,中小学全员岗位素质培训、业务培训、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专业知识及更新与扩展专题培训等。
2)由县(市、区)级教师培训中心(进修校)组织的公共理论课培训、业务培训、集中培训、交流、竞赛活动、各学科教研会、专题培训、新教师培训等。
3)由市、县(市、区)师培中心(进修校)举办的各级校长培训班、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秀培训班和班主任培训班等。
4)提高学历层次培训及职称晋级培训考试合格者。5)县级及以上立项课题的研究活动。
2、灵活性培训:
1)自我研修(含读书笔记、教学反思、自主研究等)。
2)学校自行开展的校内外教学观摩、教研组学科组活动、常规听课。3)校级竞赛课、示范课、教研课,经验交流等。
4)文章撰写、发表、交流、获奖;教育专著及教材编写。5)教研室备案的校级课题研究活动。6)基本功训练、教材教法培训。
三、登记学时计算标准
1、参加市、县(市、区)级及以上培训活动,每课时以1学时计。承担主讲、经验交流发言,县、市、省分别按一课时2、4、6学时计。
2、灵活性培训的学时登记和折算标准按原川教师[1997]24号文件执行(具体按附件一进行登记)。
3、参加各级各类开展的专题讲座、教研组、学科组活动,听课者,按实际听课时间以每一小时1学时计;校内外听课,听者每课时以0.5学时计。
4、承担专题讲座、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分别以每课校级2学时、片区3学时、县级5学时、市级7学时、省级9学时计。获得等级奖者,可按级增计1、2、3、4、5学时。
5、承担县级及以上立项课题的主研人员,每学年计规范性培训15学时、市级21学时、省级30学时;辅研人员分别计5、7、10学时。校级课题组成员每学年计灵活性培训10学时。
6、文章发表、交流及获奖。文章发表:国家级每篇以12学时计;省级8学时计;市级5学时计;县级4学时计;文章交流:国家级每篇以10学时计;省级7学时计;市级4学时计;县级3学时计;校级1学时计。文章未发表和交流的纳入自我研修学时。文章获奖:国家级增计10学时;省级7学时;市级5学时;县级3学时;同一论文在多级别刊物上发表,就高计。
7、编写教材、撰写教育专著。独立编写教材、撰写教育专著者,其教材或专著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每千字以10学时计,合著按照以上标准第一人八折计学时,其他五折计学时。
8、学历培训及职称晋级培训。考试合格一科计规范性培训15学时、不合格不计学时。参加学习但未参加考试的纳入自我研修,计5学时。
9、自我研修每学年最高计20学时,统一在学期末录入(实际学时按学校考核结果计算),其它培训信息中不得重复录入自我研修内容。
10、教师参加竞赛。获省、市、县(市、区)、片区一、二、三等奖分别计省上12、11、10学时,市上9、8、7学时,县(市、区)上7、6、5学时,片区4、3、2学时。
11、教师指导学生参赛获奖。获省、市、县(市、区)一、二、三等奖分别计省上7、6、5学时,市上5、4、3学时,县(市、区)上3、2、1学时。
12、同一活动,同一成果不能重复计算列入登记。
未尽项目学时计算标准可参照(附件)执行。
四、责任及要求
1、学校要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常规制度,有专门的领导机构,有专人负责登记,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平时有检查。
2、学校每学组织参加由市、县两级培训机构组织的全员岗位规范性各类培训不得少于50学时。市、县两级要求全员参加的培训,学校必须组织全员参加。
3、教师未完成规定培训学时的,当考核为不合格,不得评优、晋级。
4、登记员上网录入前负责审核相关材料,单次培训超过40学时的需出具县(市、区)培训中心(进修校)学时证明并经校长认定,县(市、区)师培中心(进修校)审核。
5、凡借调人员,其继续教育登记由借调所在学校将其资料转原所在学校统一登记。
6、凡从外省、市(地区)调入我市的教师,其以前接受的继续教育学时应按上述规定由县(市、区)培训中心审核后予以网上登记。
五、验证的操作步骤
1、登记:
(1)登记员应及时上网录入培训信息、进行学时登记。
(2)每年9月1日前由登记员按规定的时间范围统计学时,认真审核后,详细填写与网上数据一致的《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汇总学时花名册》。
2、公布:每学期末,各校在网上下载本期学时报表,公布教师完成情况。
3、审核存档:学校登记员小学持两份、中学持三份经学校审核盖章的、与网上数据一致的《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学时汇总花名册》于每年9月1日至9月30日上报审核确认。小学送县(市、区)师培中心(进修校)检查审核并加盖印章确认后予以存档;中学经县(市、区)师培中心(进修校)检查复核并加盖印章后,报送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审查确认后存档。
4、学时:对因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或其它需要学时证明的教师,由学校派专人统一办理。将相关资料按分别填写完整报送县(市、区)师培中心(进修校)进行审查,经审核合格后统一由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办理《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证明》。
六、此实施细则从二○一○年四月一日起实施。
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
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附录
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时登记折算表(一)
(培训学习类)
培训类型 培训级别 学时折算 备注 培 训 类
规范性培训 由市或县主办 按教学计划。经考核合格者以实际学时计
含各种类型培训班,有教学计划,有教材有考核。专题讲座
市
主讲者每节 7学时
听者按每节课计一学时
听者以听课笔记依据进行登记 县 5学时
片(区)3学时
校 2学时 基本功训练
每学期≤18学时
含口头表达能力,三笔字,实验操作教具使用和制作、教材分析和教案编写能力,按县或校的培训计划实施 教材教法培训
自学
每学期≤8学时
按县或校统一布置的计划自学,有自学笔记。
教 研 类
各种类型的公开课
市 主讲者每节 7学时
听者按每节课计0.5学时
含教研课,优质课,观摩课,汇报课等,听者以听课笔记为依据进行登记。县 5学时
片(区)3学时
校 2学时 教研会 校
参加者以研究时间折半计算
有明确研究课题,有准备,有研究结果,参加者有发言记录。市 县 校 学历培训 函授自考
每及格1科记15学时,不及格不计学时
以成绩通知为依据登记
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折算表(二)
(科研著作竞赛类)
内容 级别 学时量(折算)
专业论著 交流文章 市 每篇4 含任教学科或对学生思想教育,班主任工作,不含报道新闻,杂谈等。每篇不少于800字
县 每篇3 区片 每篇2 校 每篇1 论文 国家级 每篇12 任教学科的学术性论文每篇不少于800字 省级
每篇8
市级 每篇5 县级 每篇4 教材 合著 每1万字10 出版发行
独著 每1万字15
其它
新教师 每期10—15 学校安排指导年轻教师效果确定具体登记学时
指导 学生竞赛获奖
一等 二等 三等
同一学生获奖只计最高级奖
省 9 7 5 市 5 4 3 县 3 2 教师竞赛 级别 等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有获奖证书
市 9 8 7 县 7 6 5 区片 4 3 2
第四篇: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1999年8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九届33次常务会议通过,1999年9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53号发布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取得教师资格的在职中小学教师(包括在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成人初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的在职教师,下同)。
第三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教师进行提高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以及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或进修。
第四条
凡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的教师都有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是中小学教师应尽的义务。
第五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统筹安排,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学用结合、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原则,坚持以业余、自学和短期脱产培训为主,辅以其他多种形式。第六条
中小学教师进修是指提高学历层次的学习;中小学教师培训是指学历教育以外的其他学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新任教师的培训;
(二)教师职务培训;
(三)骨干教师培训;
(四)高一层次学历或第二学历的进修。
第七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实行5年为一周期,每一周期的教师职务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240学时。在同一周期内,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或第二学历进修的,可免参加同期的职务培训。
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必须参加以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训练为主的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
第八条
省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负责制定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实施细则以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案、考核评估办法;审定办学单位和培训机构从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办学资格;建立、完善各级中小学教师培训网络;检查、督导全省各地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第九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省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制定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与配套政策;负责本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安排;组织实施教师继续教育计划。第十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由各级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承担。
普通师范院校也应承担部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采取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方法解决。具体经费来源包括:每年从教育事业费中按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2%和教育费附加中不低于5%的比例安排;从地方筹集的教育基金和学校勤工俭学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所办学校,其教师继续教育所需费用由办学者负责。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应专款专用,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二条
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批准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其培训期间的教龄工资和政策性福利待遇不变。
第十三条
按规定参加教师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晋级的必备条件之一。拒不参加继续教育或擅自中断培训、进修的中小学教师,不得参加职称评聘和晋级。第十四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定。
中小学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和第二学历的进修,其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对认真执行本规定,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本规定,不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甚至拒不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责任人,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
对办学思想不端正,教学质量差,或未按规定办理审定手续而举办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应责令其改进或取消其办学资格。
第十七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证书制度。其证书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在全省范围内适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登记办法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第十八条
不具备合格学历的中小学教师,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相应层次的学历教育。在参加学历教育期间,可免参加职务培训。
第十九条
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及学时计量标准
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及学时计量标准
一、规范性培训是指县及县以上的规范性培训;灵活性培训是指校内各类培训;
两类学时每学年达80学时。
二、继续教育学时计量标准:
1、听课者,每小时一学时;担任主讲者,(省)
9、(市)
7、县(区)
5、(校)2学时。
2、每学期师德修养心得计10学时,中心、自学笔记和自学心得计10学时。
3、参加职业技能训练合格计20学时,优秀计30学时,良好计25学时。
4、参加课题研究:国家级40学时,省级30学时,市级20学时,县级10学时,校级5学时,参研人员按主研人员的三分之一计算。
5、参加学历教育每及格一科计15学时,正在进修的每学科计1学时。
6、论文获奖、发表,国家级20学时,省级15学时,市级10 学时,县级8学时,校级4学时。
7、承担教师进修提高的指导教师,计10 学时。
8、参加教育教学方面的竞赛获奖者,国家级一等奖20(省
15、市
10、县8)学时,二等奖15(省
10、市
8、县5)学时,三等奖12(省
8、市
5、县3)学时,校一等奖3 学时、二等奖2学时。
9、计算机C级合格计10 学时,B级合格计15 学时。
10、普通话等级检测达二级甲等者计15 学时,二级乙等者计15 学时。
11、参加五项技能合格者计15 学时。
12、暑期参加校本培训计25 学时,参加学校教研、备课活动计40 学时。
三、参加各种上级培训发有学时证书的按实际核定的学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