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如何改进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勤务管理模式的思考
关于管理模式的思考
现在对于高速公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在23年前,当欧美发达国家对高速公路已经司空见惯的时候,我国大陆才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1988年10月,长度为18.5公里的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随着我国私人小汽车的快速增长,交通部制定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高速公路网将要达到8.2万公里,可以覆盖10多亿人口,接近高速公路世界第一美国8.8万公里的规模。正是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面对日益紧迫的形势,高速公路交通警察从诞生那一刻起,就肩负着探索、发现、实践、总结与改进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勤务管理模式的重大使命。历史的发展让我们感到重任在肩,形势的紧迫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总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发展当中。这就要求我们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客观事物发展的需要。当今形势日新月异,我们应该以创新和发展的眼光认识到,高速公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和勤务管理模式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中华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在高速公路上拦截检查行驶的车辆,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法执行紧急公务除外”。由于我们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在高速公路上日常巡逻执勤并不属于“执行紧急公务”,所以,从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第一天起,就宣告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模式与地方公路上的交通管理模式彻底决裂。因而,高速公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传统的在高速公路上拦截、检查“行驶的车辆”的执法模式就此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我们所探究新形势下的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勤务管理新模式。
要探究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勤务管理新模式,首先应该弄清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探究它?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传统的在高速公路上拦截、检查“行驶的车辆”的执法模式已经不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要求,而新的勤务模式尚未成熟定型,不能解决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在高速公路上所遇到的日益突出的新问题。举一个最实际最常见的例子:某一大队民警在高速公路巡逻,发现一辆车遮挡车牌。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拦截的。要是采取“违法跟进”措施,最后又往往超越了该大队的辖区范围。所以就出现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交通违法行为在实施,却无法制止的尴尬局面。然而这只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还有如:大型货车超载、大型货车尾灯不全、小型车辆不系安全带、部分无牌证车辆驶入高速公路、小型车辆超速、不按规定停车及大型客车在高速公路违法拉客等。这些问题都是导致在高速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急待解决,刻不容缓!
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单位的管理模式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所做的一切必须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在探索寻求一个符合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的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勤务管理模式。在这个已成雏形尚未完善的过渡期间,本大队所运行的勤务管理模式:动静结合,以静为主,釜底抽薪;静中有动、测速巡逻、重点管控、纠正违法。具体如下:
一、加强在收费站点的勤务检查工作,从源头抓起。高速公路是一个供车辆快速通行的通道,其本身不会生产机动车辆。所有的机动车辆,所有违法的机动车辆都是源自远近各处的收费站点进而驶入高速公路的。由于从等级公路上带入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占据了高速公路上常见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绝大部分,所以高速公路收费站点的静态交通管理应该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重中之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首先应该确保收费站点的静态管理。我们的警力首先应该确保收费站点静态管理的需要。从源头上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
二、治理车辆超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为数众多的小型轿车和大型巴士超速,而且超速程度比较严重,这是高速公路的一大顽症。据本大队测速组统计,小型轿车和大型巴士超速率占被测超速车辆50%以上。因此在治理车辆超速这一块,重点加强对小型轿车和大型巴士驾驶人(司机)的安全教育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使用车速检测仪器对高速公路上通行的车辆进行车速检测,处罚超速的驾驶人,震慑超速驾驶的违法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遏止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突出巡逻车的功能。在重点时段加强巡逻,及时纠正高速公路上的违法停车行为,在重点时段进行测速,杜绝由此引发的恶性事故。处置高速公路上的突发事件。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巡逻车的主要功能。
这也是广大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各管理大队所采用的勤务管理模式。我们由此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模式下,各个高速公路管理大队仍然是处于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的局面。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和开通,有越来越多的的高速公路衔接为一体。由于辖区地缘因素,仅一个“故意遮挡车牌”的交通违法行为便足以从客观上把辖区互连的各个大队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保持政令畅通统一、建立各高速大队联合行动机制、扭转一盘散沙的局面,已然是客观要求。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就关于如何改进高速公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勤务管理模式应该做到:(1)坚持以静态的站点管理为重点;(2)使用超速检测仪器查超速;(3)在重点时段加强巡逻,及时纠正交通违法。(4)保持政令畅通统一、队际联合作战。
任何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在历尽艰辛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我们不应该抱有“高速公路是一个新兴事物,全国都没有比较好的管理模式”这样的思想态度,不思进取,因而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拿不出切实有效的治理对策。应该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经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实践,最终拿出一整套可行、有效的治理方案。
第二篇: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勤务管理模式初探
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勤务管理模式初探
行政执法是相对于行政违法而言的。行政执法模式的形成和改变,首先应该立足于违法行为的发生地和违法行为表现的相对集中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于2004年5月1日同步实施。面对新法实施,高速公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执法的限制性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在高速公路上拦截检查行驶的车辆,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法执行紧急公务除外”。由于我们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在高速公路上日常巡逻执勤并不属于“执行紧急公务”,所以,从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第一天起,就宣告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模式与地方公路上的交通管理模式彻底决裂。
所以,高速公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传统的在高速公路上拦截、检查“行驶的车辆”的执法模式就此结束。
二、新形势下的执法模式
1、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有:
a、大型货车超载;b、大型货车尾灯不全;c、小型车辆不系安全带;d、部分无牌证车辆驶入高速公路;e、小型车辆超速;f、不按规定停车;
2、违法车辆的来源
高速公路是一个供车辆快速通行的通道,其本身不会生产机动车辆。所有的机动车辆,所有违法的机动车辆都是从远近各处的收费站点驶入高速公路的。
3、执法模式
由于从等级公路上带入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占据了高速公路上常见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绝大部分,所以,高速公路收费站点的静态交通管理应该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重中之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首先应该确保收费站点的静态管理。我们的警力首先应该确保收费站点静态管理的需要。
只有作好了静态管理,高速公路上货车超载、尾灯不全,小型车辆不系安全带、无证驾驶无牌证车辆等违法现象才有可能得到根治。
超速、不按规定停车是高速公路上车辆在高速运行中产生的动态违法行为,需要采取其他的方法治理。
三、治理车辆超速行驶
在高速公路上的为数众多的小型轿车和大型巴士超速,而且超速程度比较严重,这是高速公路的一大顽症。
长期以来,高速公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中,许多人以“高速公路是一个新兴事物,全国都没有比较好的管理模式”为借口,不思进取,因而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拿不出切实有效的治理对策。长期以来,高速公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理上的空白点造成了由于车辆超速导致的交通事故一直得不到根治。
笔者认为:
1、治理超速的对策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的新形势下,治理高速公路上小轿车超速最好的办法是:使 用车速检测仪器对高速公路上通行的车辆进行车速检测,处罚超速的驾驶人,震慑超速驾驶的违法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遏止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
2、车速检测的可行性
只有高速公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突破“以大队为单位,各自为战”的习惯性思维,加强队际协作,发挥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垂直管理”的优越性,保证政令畅通,统一作战,才能够使“使用仪器进行车速检测”具备操作性。
四、高速公路巡逻车的功能
在重点时段加强巡逻,及时纠正高速公路上的违法停车行为,在重点时段进行测速,杜绝由此引发的恶性事故。处置高速公路上的突发事件。这才是高速公路巡逻车的主要功能。
五、高速交警的执法指导思想和执法模式
为了做到在现有警力下,提高管理效率,高速公路公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行政执法的指导思想应该调整为:突出站点管理重点,动静结合
高速公路公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执法模式应该调整为:(1)坚持以静态的站点管理为重点;(2)使用超速检测仪器查超速;(3)在重点时段加强巡逻,消除不按规定停车。
2004-9-16
山西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邵军 山西省运城市公安局·郭新民
第三篇:关于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思考
关于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思考
1988年。我国建立了第一条高速公路—— 上海沪嘉高速公路,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对我国社会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且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负责运营,其中相当部分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是由事业性质的高管局改造而来。在财务管理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对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
一、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特点
根据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特点。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有如下特点:
1、在高速公路的收费管理方面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尤其是国有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多采用以路段为单位设置路段管理处。尤其是在广东、浙江、上海等南方地区。路段管理处主要经营收费管理,而将保卫、道路保洁、勤杂等工作对外发包。因此,人员配置较少。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种收费管理方式。路段管理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级管理单位。
2、在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方面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根据辖区内高速公路的具体情况,有计量式养护模式和绩效式养护模式。计量式养护模式是指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与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合同内容明确规定,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工作量支付最终的养护工程款项,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养护模式都是根据这种模式进行工程款项的支付。绩效式养护模式是近年来广深高速采用的方式,广深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与施工单位签订养护承包合同。对养护内容、费用和考核做出明确规定,通过这种模式。广深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大大降低了养护费用,且提高了养护质量。
3、在高速公路的辅业经营管理方面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主要有广告经营权和服务设施经营权。随着高速公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服务区的业务和广告业务尤其是服务区经营已经成为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广东省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经营目前已经采用了“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的服务方式。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的网络资源。建立新的物流配送网络。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货。从而降低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空间。
二、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因为高速公路的投资大、投资回收周期长、维护费用高,在财务管理方面。如果要保证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利润目标,必须进行企业的各项收入支出情况尤其是养护费用管理及专项工程费用做出明确规划,因此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尤其是
国营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多采用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同时,通过对资金流、物资流与信息流的同步控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纽带与动态监控作用。
1、预算管理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预算管理是针对企业日常发生的各种活动进行的预算,分为预算编制、执行及考核三个方面。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因为组织结构复杂。预算的编制一般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编制方法。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是成本管理的基础,首先由母公司根据战略目标、过去的经营情况,按照企业组织架构制定企业成本预算目标。各下属公司的财务部门根据上级下达的预算目标及实际情况预算次年的成本费用开支情况。母公司汇总各部门的数据后。结合次年的经营状况、历年的经验数据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调整后制定一套完善的预算方案。同时,预算方案根据公司经营计划的变动进行动态调整,使之始终能处于科学可行的状态。预算的执行是成本管理的重要一步。实施效果直接关系着预算管理作用的大小。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编制的预算进行,将预算与日常业务结合起来,且积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为保障预算方案的准确性及保障预算方案得以实施,完善合理的预算制度应该包括预算编制流程的规定、预算执行情况汇报和分析的规定、奖惩措施的规定等。
2、征费收入的管理
车辆通行费收入是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收费管理是一项繁琐但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到合法合规收费,如何保证通行车辆主动按章交费、杜绝或减少漏收的情况。这些工作相对繁琐。但是对于企业的经营却至关重要。因此,征费收入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可具体细化为以下几方面:
(1)进行详细的收入预测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收入预测主要是财务人员根据车流情况、车流增长比率预测、收费标准等因素,进行下一的收入预测。收人预测要尽可能详细,能够细致到每个月、每个收费站的情况,尽可能体现不同种类车辆的通行情况。
(2)注重现金管理,保证现金和票据之间的互验证性
现金是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收入命脉,直接反映了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和经营成果。因此做好现金管理、保证现金安全至关重要。现金管理的目的。是在保证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按期还本付息的现金需求的基础上,尽量节约现金用量,降低现金成本,提高现金使用效率。同时。积极做好票据管理,保证现金和票据之间的对等性。
另外。现金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利用某些模型或方法估计出理想的现金余额。并在实际余额与理想余额不一致时,采取短期融资策略或采取归还借款。由于高速公路现金流入量特别大,可利用富余现金投资于有价证券等策略,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3、营运成本的管理
成本费用管理是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直接体现了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跟企业的利润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少企业在资金方面都出现了不少问题,做好企业的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实际情况,一般营运成本主要包括日常管理费用和维修养护费用。
(1)日常管理费用的管理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要实现对日常管理费用的有效控制,一方面需要严格执行人员的定岗定编,尽量精简机构和人员,不随意进行人员增编,即使要进行人员增编,必须经过严格的实际论证、多方讨论、审核方可通过。另一方面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重点支出项目及临时性的特殊支出、大额支出实行重点管理,对于审批手续进行科学完善,财务部门要及时准确地统计、分析水电费、车辆费、通讯费和办公费等各项开支。制定完善的日常行政管理制度,厉行节约。
(2)维修养护成本的控制
随着高速公路运营时间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用于路面养护和设备维修的成本逐年增加,成本的核算、归集对企业经营策略、盈利情况的影响特别重要,如果成本核算不正确、不完整、提供的成本资料就不能如实反映工程成本的实际水平;成本核算不及时,就不能为经济管理及时提供信息。财务管理部门需要采用合理的费用分配标准和科学的成本计算办法,及时归集和分配施工费用,正确计算出各项工程的实际成本,为企业提供完整、及时、准确的成本核算。
三、结语
综合来说。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已经不仅仅是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会计核算、审计等具体内容,而是已经初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比较健全、符合实际的制度体系。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内容精细、管理精细。
这种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一方面,预算实行全额收支预算,将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各个下属企业、收费站点业务范围内的收支分门别类统一纳入预算管理,所有收支活动纳入经费集中支付的轨道,针对各自收费站点滞留现金,资金零星分散的情况,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在公司内部建立统一管理、集中调度的资金使用权限管理制度,将现金支出的批准权高度集中,实现了资金的统一调度,减少了资金沉淀。
另一方面。通过对征费收入和营运成本的细化、分解和整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在进行日常费用管理时。对每一岗位、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生产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为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发挥杠杆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锦。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陈长龙。全面预算管理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应用建议。交通财会。2008;2
【3】顾芬。高速公路公司财务管理特点分析。武汉交通管理干部q-院学报。2002;2
【4】陈佩如。浅析高速公路企业营运期的财务管理。企业与经济管理。2006;1
第四篇:中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经验交流
内容摘要:本人就如何搞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从制度 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主题词:高速公路 养护管理作者辛国树 王祥 荣志东
1.引言
高速公路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而且跨行业、跨部门、耗资大、占地多。一条高速公路从勘查、设计,建设到交付使用经历时间比较长。因他是线性构造物,暴露在大气之中,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风、雨、雪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运行车辆不断磨损,意外事故导致路产损坏,再加之人为破坏,要保证设计使用年限和交工验收时的原状,除在勘查、设计、建设过程中加强管理,严格把关,提高质量外,更重要的是加强运营过程中的养护和管理工作,使之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保障高速公路完好、安全、快捷、畅通。发展公路运输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因此,养护管理应作为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只有提高好路率,才能更多地吸引车辆,路是收费的前提和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由于高速公路起步晚,大家对如何搞好养护管理工作还没有成熟的、系统的、科学的经验。为此,本人根据工作尝试,谈几点想法,供大家探讨。
2.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是搞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
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和人们行为的准则,一套好的规章制度,能使各部门工作正常衔接,避免互相扯皮、推诿和工作遗漏,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位就像一部运转的机器,每个人就是机器中的每个部件,要想整部机器运转正常,就必须保证每个部件运转正常。纵观国内外知名企业,无不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实际,操作可行的规章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到底要建立哪些制度,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其一,涵盖工作范围的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一个岗位,其二,便于操作执行,言简意骇。其三,一切从实际出发。我认为目前应抓紧制定《高速公路维修工程定额及编制办法》,《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评比办法及标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手册》,并制定详细的日常性原始记录,如公路巡视日记、养护工作日记、异常天气记录、路产损坏记录、维修工程日记及技术调查记录。既路况调查记录、桥梁定期检查记录,交通情况调查记录、桥涵淤积(冲刷)情况崐观测记录、路面纵横缝观测记录、桥梁伸缩缝观测记录等等。制定这些原始记录目的是将公路及与公路有关的情况及时准确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归纳、找出规律,以便“对症下药”,为做到“预防养护”打好基础,最终达到早发现、早预防、少支出、效果好。把病害处理在萌牙状态。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
在我国高速公路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工作,应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否则,高速公路的效益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3.必须走机械化养护的路子
高速公路本身固有性质决定了高速公路损坏后必须及时进行修补,尤其是路面部分损坏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时刻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路况,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以往养护用人工,运输靠四轮,管理凭经验的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一支反应快速、技术熟练、设备配套的机械化养护队伍,才能保证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在高管局(公司)下设机械化养护公司,实行内部企业化管理,一般适应养护工程里程400~500公里,公司最好位于所养路段的中心,呈放射状最好,公司主要职责是负责以路面为主的公路大修,专项工程养护工作,下设公路工程作业队:负责路基、路面、桥涵,防护及河槽维护与抢修;房屋维修工程队:负责局管房屋,水、电、暖维修与养护;交通工程队:
负责路面标线、标志、防撞护栏、隔离栅、收费、通讯、监控系统维修与养护。公司内设工程技术部:负责下达生产任务、质量检查、工程量审核。计划财务部负责计划制定与资金支出控制,工程决算。综合部:负责日常行政、后勤及人事、劳资等工作。在机械配备上,必须以专用机械为主,如洗刨机、压路机、摊铺机、拌和楼等,非专用机械如翻斗车等可采取雇 佣社会车辆方式解决,据了解目前社会车辆过剩,随时可以雇到。以减少初期投入过大资金,并减少管理费用和难度。最终达到:路面坑槽修补不过夜,防撞护栏维修不过天。听到命令就能迅速出动、园满完成,使高速公路封路率为“零”。
各管理处(分公司)与机械化养护公司的关系为:工作交叉,目标一致,各管理处负责公路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并将需大修和专项工程调查上报,制定维修方案,对机械化养护公司维修工程进行质量检查监督,月公里养护质量评定,组织开展各种技术调查,公路巡视,各种报表整理、汇总、分析、上报工作。
4.路政与养护密切配合是搞好公路养护的根本
大家都知道:三分养、七分管,只养不管,等于白养,所以路政管理工作是养护管理工作的保障。从几年来路损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为人为故意损坏(或称破坏)所致,无意(即机械事故)损坏的只有一少部分,如隔离栅,轮廓标损坏,路面千斤顶坑,标志损坏百分之九十九或百分之百都是人为故意损坏。他不仅增大了养护工程量,而且造成国家财产极大损失,尤其是公路绿化受到严重威胁,隔离栅损坏后,牲畜进入啃死树木,踩坏了边坡,还有的牲畜跑到路上,为躲避牲畜有的车辆还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为此,进一步加强路政宣传工作,提高公民爱路护路意识,在全社会树立起“爱路光荣,毁路可耻”的思想观念,除加大公路巡查频率,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外,还应加大对故意损坏路产者的处罚力度,使损路者望而生畏更为重要。一方面,公路路政管理人员要加强管理,分析路损情况,研究对策。另一方面,需要国家从法律法规上,赋予路政管理人员强有力的管理手段。目前,《公路法》虽然赋予了路政管理人员具有行使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的权力。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矛盾的双方,具有对立的特征,当被管理者不服从管理者管理时,而管理者有哪些手段是决定管理效果的关键。如果在法崐•律法规上只确定了管理者有这权力或那权力,而没有崐•明确被管理者不服从管理,管理者有哪些强制措
施,这样,不但不利于管理,还可能会助长被管理者士气崐(即我不服从你管又能奈何我)。因此,国家或者当地政府应尽快颁布《高速公路管理条例》,以强化路政管理的手段。路政管理与养护管理工作不仅有交叉,有联系,而且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门之间应经常勾通情况,研究对策,有些基础资料可共享,如路况登记(路产)档案,路产损坏记录等,减少重复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养护管理人员经常在路上工作,有时经常遇到路产损坏现场,所以应给养护管理人员颁发兼职路政员证,养护生产工人和沿线村镇治安员、经常行驶高速公路驾驶员颁发义务路政员证,在公路管理部门形成专职、兼职、义务路政员共同管理公路的三级网络体系,明确划分职责、权利,同时,实行举报有奖,并对举报人保密的制度。
5.提高养护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养护工作就好像“保健医生”一样,这个比喻可能不十分恰当,它是一项技术性、理论性、知识性比崐较强的工作,所以养护人员必须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做出准确治理方案,防止“误诊”现象发生,要迅速准确诊断病情,首先应有一支懂业务、懂技术、懂管理的职工队伍,针对目前情况要达到这一点必须采取多种型式,多种渠道来解决职工业务水平提高。如制定各部门、各岗位用人标准,在符合标准的人员中优中选优,竞争上岗,对在本岗位工作多年仍未达标的人员可采取选送出去脱产培训。举办各类继续教学培训班,参加各大中专院校的函授学习等,“打铁还靠自身硬”,“磨刀不误砍柴功”,大家都比较清楚的。养护工作比较苦,越是恶劣天气的时候,越是工作的繁重阶段,夏冒酷署,冬顶严寒,每天步行几公里是常有的事情,养护事情繁多,重复性大,连续性强,涉及面广,必须培养造就一批即能当“指挥员”,也能当“战斗员”,即具有“一专多能”的人才。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养路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必须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推广应用于公路养护工作。如路面冬季修补用冷铺混合料技术,路面常温灌缝材料,冬季融雪材料等。
6.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与收费,路政管理及其他部门工作性质不同,因养护管理人员在办公室的时间较短,崐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造成一些崐人不安心养护工作,觉得养护苦,养护累、养护脏、待遇差、地位低,在单位里有些人想从养护岗位调到崐•其他岗位,即使学公路专业的人,也不想在养护管理部门,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养护工作一年四季有干不完的事,而且累、脏、苦、低、差。其二,工作效果不明显,即政绩不突出,其三,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修轻养的思想。养护工作因只支出不收入。
搞公路建设工作比较集中,而且成绩比较明显,因它是从无到有过程,发生了量变。而养护是从有到保持,未发生量的变化。
尤其是现在各单位年轻人多,一般要占到70%左右,一部分人中存在享乐主义思想,工作上不愿动脑筋,怕吃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现象突出。
因此,在新时期更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牢固树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思想,把我国艰
苦创业,自力更生,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代代传下去。真正做到以路为业。
作为主管此项工作的部门应积极想办法,开展多种型式思想教育活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政勤政教育等。如:组织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组织听先进人物专题报告,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对采纳的建议进行表彰奖励,在单位树立培养典型人物,用身边的事教育大家,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精神。出色圆满,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
7.结语
总之,搞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还需要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本人就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谈了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不足之处请教。
第五篇:改进护理管理模式,提升护理质量
改进护理管理模式,提升护理质量
一、我国的护理管理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和普遍的关注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市场经济化的竞争、国家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新医改方案的出台,我国的护理工作受到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和普遍的关注,卫生部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从 2005 年发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到今年 9 月份出台的《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及深化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 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前后五年,针对护理工作就出台了十多个文件和条文,宗旨就在于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明确责任,拓展护理服务内涵,提升护理质量。护理专业将面临一个更加开阔的医疗市场,同时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二、我国的护理管理工作 面临四个方面的重大变革
在当前的形式下,我国的护理管理工作必将面临专业定位、工作模式、管理模式、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的重大变革。
变革之一:护理专业定位的变革。从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和开展创优工程以来,全国的护理业掀起了一股基础护理的浪潮。
变革之二:护理工作模式由原来的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护理转变,护士对病人必须实行责任大包干。
变革之三:护理管理模式的变革。随着大批年轻护士加入护理队伍,合同制护士的待遇以及护士价值取向不明等问题凸显。促使我们必须完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探索建立责、权、利统一的垂直管理体制,创新质量检查模式,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职能,完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提高护士待遇,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变革之四,护理队伍管理与建设问题上的变革。一方面医学分科不断的专科化,精细化,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新医改医疗方案中提及要探 索 医师多点职业。如果医生职业的地点、时间和方式变得灵活了,病房就由护士来主导了,这样对护士的要求也就更高。因此要做好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要为护士的成长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护理的继续教育要更加有针对性的立足于医疗专科技术发展以及对护士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三、我国的护理管理工作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临床护理工作的定位问题
认识不足,护士没能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护理服务质量堪。临床护理工作是以医嘱为中心,完成医疗和治疗相关的任务,没有能体现 “ 以病人为中心 ” 的理念,基础护理质量有所滑坡!根据专项调查显示,护士 57% 的工作时间用于各项药物治疗,而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仅占 8.1%、9.3% 和 3.9%。病人获得的实际护理和应该得到的护理在质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如一位病人发生多处压疮都没有记录,既没有上报护理部,科室也没有组织讨论。又如给气管切开昏迷的病人在吸痰的全过程都没有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没有给病人进行听诊、拍背和更换体位,更没掌握气管切开病人在复吸氧的方法,氧气管是脱出的,致使吸氧的全过程,氧气没有得到很好的吸入,另外对吸痰的压力调解不好,吸痰压力过低,吸痰五分钟以后,吸管处仍然有痰液不停的涌出,不能达到有效的吸痰等等。
基础护理质量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护士对专业定位认识不准,护士没有全面落实基础护理的职责;二是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估体系。目前评估体系是在于衡量护士的常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而对病人实际获得的实际护理效果与病人的感受方面关注的比较少;三是护士自身方面缺乏一个责任心,在工作上过多的依赖医嘱、家属还有护工,同时也暴露出目前护理教育工作做的不够扎实的,也不够系统和全面。(右图为护士在学习吸痰器的操作规范)
(二)护理人力资源的问题
1.临床一线护士短缺与队伍不稳定的矛盾
目前各大医院临床一线护士普遍短缺,床护比是医院配备硬性指标的一个要求。2009 年底约 35 %的三级医院床护比未达到卫生部 1 : 0 . 4 的配置标准,医院护士绝对数不足,护理人力资源的问题很严峻。虽然临床一线护士短缺,但并没有使护士成为医院的珍稀人才。据统计,离职率最高的医院离职护士比例超过 20%。护士人员过于平凡的流动一方面提高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质量风险和安全隐患。没有能够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团队精神和质量持续改进为核心的医院文化、对护士在医疗团队中的专业价值、劳动强度还有职业风险,以及临床教育需求等,都缺乏相关的认识,对护士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好,在护士的待遇、职称、教育训练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和重视。护士队伍缺乏有效的举措,护士长期拖班,熬夜甚至低待遇,有时候还不被病人及社会的理解,都在客观上就导致了护理队伍的不稳定,也使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护士早早就离开了临床,流失了保证护理质量宝贵的人才。
2.护士学历结构与素质提升缓慢的矛盾
2010 年大部分三级医院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比例能达到 50% 以上,学历是提高了,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缓慢。这几年医院管理督查活动中,护士三基考试普遍比较好,但是临床实际工作并没有得到实际的改善,护士的思维方法简单,用护理程序指导临床工作的思维方式没有能够很好的建立,护士习惯以医嘱作为工作依据,常常满足于基础护理技术的执行,工作状态被动,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
3.管理方式简单落后与合理配置的矛盾
管理方式简单具体在,护理管理模式采用功能式护理加健康教育,排班方式采用 “ 正常班大小夜班制 ” 及交班式,这样的排班方式有职称但没有层级管理和护士梯队,人力的安排没有能够从病人的需要出发的,正常班人力相对过剩,中午及夜班时段护士常常严重不足,导致人力、服务和护理质量在白班和中夜时段不均衡;工作时间不连贯,交接频次过多,护士对病人的了解和实际情况发生都打了很大的折扣,在治疗高峰时间段与下班交接时间往往发生冲突,拖班现象严重;临床高学历、高职称、高年资、有临床经验的护士都是办公护士、总务护士并没有在病人第一线岗位。造成了护理宝贵的人力资源极大的浪费,也影响到护理质量。
4.病人不满意与护士不快乐的矛盾
护理英文的意思是帮助,病人在住院以后除了在治疗上有需求以外,在吃、住、行方面更需要关怀和照顾,可是护士帮助病人的工作很少,护士工作的焦点,首先聚焦在打针、发药、完成医嘱,书写重复繁锁的护理记录,做本不是职责范围内的事如收费、送标本、领物,基本上没有把宝贵的时间放在帮助病人身上。相当多的护士看不清现状和未来,看不到自己应该怎样去发展,护士的价值观不清晰的,自以为年资就是资本,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这样的一个条件下,既没有使病人得到满意的服务也没有在成长中得到快乐。
(三)护理质量管理模式问题 1 .质控的检查方式
目前质控检查仍然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唯一手段,质控方式基本上是这样,检查、排名、扣分(奖金)、批评,那么这种的质控行为是从上而下,造成护士极大的逆反、抵触和“抗上”的心理。上级的检查是年年有的,加上护理部,科室、科室长等每月每季自查自寻等这些方面,造成了很多频繁的检查,多元化的工作指导,多方面的工作考核,在加上一些教条的工作形式,以及质控人员对专科护理知识缺乏认识,对专科护理工作缺乏指导的能力,在这种从上到下的,非专业化的,只以质控为主的引导下,护士非常容易出现极大的逆反、抵触和“抗上”的心理,导致质量控制的结果事与愿违。上图为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质检过程中重规范化形式化,轻人性化和实效性,导致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在低位徘徊。
在质控过程中片面地强调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忽略了病人和护士的感受,从护理管理的制度到措施,基本上都没有紧贴临床的实际。比如过于强调病房的整洁,规定我们的床头柜上只能放几样的物品,而没有考虑病人取物是否方便,质控人员在检查危重病人的过程中,按照标准对齐床单整齐干净的能定时帮助病者翻身的,基本上就不扣分了,而此时患者的体位极不舒适,质控人员并没有去关注和发现,检查者注重的是规范化,没有看到患者真正的需要,也没有看到患者实际的护理效果,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规范化要求很高,但又没有必要的工作条件,导致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起来难度很大。又如,为了迎接质量检查,绝大多数医院或个人都在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对以往的工作做一些修正。突击性的质量管理必定是高分低效,使质量检查没有发现一些真实的问题,因而出现上次出现的问题下次还是存在,发现的问题永远大于解决的问题,处理问题大于预防问题,也就构成了质控的无效环,护理管理水平总在低位徘徊。
(四)护理质量管理评价体系问题
目前我们国内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还不完善,缺少对专科护理质量的评价。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是由一系列护理质量评价组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指标、评价方法等构成。行使着质量管理的职能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护理质控组织内部控制力量过于强大,护理管理人员素质阅历欠缺;缺乏各专科的、专业的临床护理督导专家参与。
综合性三级医院是由护理部 —— 科护士长 —— 护士长和科室质控组长组成的三级质控,来发挥管理职能,取得了一定的优化控制效果。从护理部到大科到病区,从科护士长到病区护士长到质控员,再从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到各个质控小组,在这样强大的控制力量下,检查效果也是有的,主要表现在护理差错、事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护士比较任劳任怨的完成本职工作,病房的管理和基础的工作也有了一定的保证,但问题是,护士主动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薄弱了。另外在质量评价组织成员中,基本上是管理的人员为主,没有专业的护理专家的参与,由于不具备相应专科的知识,因此在质量督导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发现深度的专科质量问题,不能指导护士临场工作,有的甚至给出一些错误的指导和指责,造成很大的影响效果,伤害了各级护士人员的自尊心,影响到护士职业的信念,有损护士队伍的稳定性。
2.护理质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指标未能体现 “ 以病人为中心 ” 的思想,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滞后,缺乏针对各专科特点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致使专科评价特异性差、专科内函质量不高,已成为阻碍专科护理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医院护理质量评价内容,评价的指标,都是技术指标,局限于临床项目和流程的评估,比较重形式的统一,强调的是操作的标准化。由于过多偏重于基础质量和常规工作,且以检查护士常规工作为主,内容较少涉及病人及专科护理的需要,导致患者不能从质量管理中受益。比如一级护理清洗口腔的标准:未称呼病人及说明解释,未放弯盘于颌下,未观察口腔情况,压舌板、上血钳、镊子使用不当,清洗口腔顺序混乱,动作不轻稳等等,一项不合要求扣 1 分,从这个标准上看都是为了考核护士而制定的,没有和病人评价相关的标准内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导向问题,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评价护理质量系统诞生开始,评价指标在分级医院的评审,对工作质控深入开展都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使分科不断细化,国家级的省级的还有市一级的重点专科和专病治疗中心在不断涌现,这对专科护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护理相匹配的评价指标相对比较滞后。目前沿用的都是以护理技术为主的评价指标,其重点停留在对护理技术项目和临床护理流程的评估。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一级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差错发生率、年褥疮发生率、一人一针一管合格率、病人满意率等等,基本上都是基础护理技术的评估。而对于反映患者一般状况的指标,比如病人接受心理治疗的结果,出院指导的准确率,及时率,以及与患者当前相匹配的一些指标,使用药物错误的发生次数、高危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患者跌倒发生率、失禁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运送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等等,也都没能列入其中。
使广大的临床护士和管理者是为了应对检查而去抓质量的,而不是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不利于创新,这样检查的导向也禁固了我们的思维,比如我们护理管理者从行政管理的思维出发,不断地细化检查标准,但由于剥离临床实际,并没有告诉护士们该如何去做,也没有考虑到我们的评价标准对护士的工作是否具有良好的指导性,一方面一线护士护理患者的专业技术与水平,在医院护理质量定理评价系统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护理检查的针对性不强,以检查满分为目标,患者需求有什么变化或患者是否有这种需求不清楚。从而也没有改进质量的措施。
(五)护理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专科护理欠缺,临床护士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随着医院的编制,体制改革的发展,护理人员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批年轻的护理人员涌入,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都比较年轻,职称、资历都比较低,在临床经验、知识与技能结构还有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方面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望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与诊疗技术不断进步和临床医学不断专科化得发展也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难以满足我们目前专科护理工作的需求。
比如护士不能正确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病情不到位,重病人护理不落实,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术不熟练,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很欠缺;在急救工作中,护士不能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急救技术不熟练,用物放置不规范,不能有效地参与组织协调以保证急救绿色通道的开放等。又如在检查创伤骨科的过程中也发现,大部分受检骨科护士对颈、胸、腰椎术后的护理,各类骨折牵引,如髁骨上牵引、胫骨牵引的护理等缺乏认识和专业技能。
反思这些问题,一方面有客观的原因,如年轻的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缺乏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联系的能力;医院跨越式发展引进了大批的学科带头人高新的技术在不断应用于临床,而护理人员的成长具有实践性和晚熟性的特点,这些方面也是造成专科护理比较欠缺的原因。另一方面管理者长期以来对护士的教育和培养方式也有很大关系,比如很多的业务学习查房未立足于护士、病人的需要,每月的学习和查房似乎都是为了完成任务式的进行这些工作,让护士感觉到很累,常常是被动参与到学习和业务查房当中,还有就是操作考试与实际脱节,考核中就是关注护士每一个程序每一个流程是否符合规范,而对患者感受关注的比较少,而实际考核多数用的是模拟人,长久如此护士思维僵化,主动思考不足,缺乏应变能力。导致护士在临床的工作中,当遇到各种情况的病人的时候,就感觉到无所适从。另外就是 三 基理论考核内容,长期以来以基础知识为作重点,缺少深度的专科护理内容,导致护士在病情观察、潜在并发症方面没有足够的预见性。